一塊圍裙的啟示
發(fā)布時間:2020-06-18 幼兒園我的一家說課稿 幼兒園開學一天的活動方案 幼兒一個具體的活動設計方案 我把上次一片狼藉的娃娃家用照片的形式拍了下來,并和幼兒一起討論:怎樣讓我們的家變得更整齊?“玩好了要把玩具送回家!”“讓娃娃睡在床上!”小朋友們各抒己見,都紛紛發(fā)表了自己的想法,對他們的建議進行梳理之后,我又對上次參加娃娃家的四位小朋友進行了一番教育。選擇區(qū)域的時間到了,“下面請娃娃家的小朋友!”向來門庭若市的區(qū)域被我一陣奚落之后,變得冷冷清清。當然,昨天那4位小朋友一個也沒有舉手。我硬生生地請了最后剩下的幾位小朋友勉強進入娃娃家。我回旋在各個區(qū)域之間,突然“嘩……”的一聲巨響,娃娃家的菜撒落一地,狼藉場面再次上演。娃娃家不得不在我的指令下收拾碗筷。第二天
,佳佳高采烈地過來,遞給我一塊紅色圍裙:“老師,媽媽叫我給你,區(qū)域活動的時候用?”“恩?”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佳佳媽媽隨后進來,神秘地笑笑:“就放在你們娃娃家吧,或許有幫助。”佳佳媽媽忙解釋起來:“昨天你們在說娃娃家沒人收拾的時候,我突然想到平時佳佳在家也不愿意收拾,但是每次吃完飯就很積極的要求一起幫忙,因為可以圍上漂亮的小圍裙,做起來還真一板一眼呢?!?/p>
“哦,我明白了,原來如此!”
幼兒往往會把注意力集中到新投入的較新鮮的事物上。圍裙又潛藏著另一層含義:我是小主人。當我圍上這塊圍裙之后,就有義務和責任來做好娃娃家的掃尾工作,把家整理干干凈凈,明確了一些目的與要求相一致的事情。還真不能小看這塊圍裙。
自從娃娃家多了這塊小圍裙之后,倒真像個家了,每次在請幼兒進區(qū)的時候,我總會把圍裙給第一個舉手的小朋友,并讓他明白自己的任務:料理好家里的事情。假如每次都規(guī)定好誰第一個誰先來圍圍裙,不公平。為了公平起見,我索性把圍裙放在了娃娃家。這不,問題又來了:“我先拿到的!”“是我先進來的!”欣欣和軒軒你一句我一句,拉扯著小圍裙的兩角,誰也不愿意認輸,欣欣很委屈的樣子,淚流滿面的央求道:“老師,我一次都沒有圍過,是我先拿到的!”“好吧,你來做媽媽!”我見不得欣欣如此可憐.“老師,那誰來做爸爸啊?”軒軒緊追不放。當然是你??!”“那為什么我沒有圍裙的?”
有意注意是一種有預定目的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在注意活動中占主導地位,是一種最有效的注意,要培養(yǎng)這一注意,必須首先使幼兒明確任務,能控制自己的行為,并使行為服從于活動的目的與要求注意的事,使孩子能不斷積極、主動、自覺地保持注意,這塊小圍裙在任務的分配上已經很明確了。但是
,我們也從搶圍裙上看到了一些問題:難道都給娃娃家的小朋友圍上圍裙嗎?這當然是不現(xiàn)實的。那么,怎么樣讓兩塊圍裙確定兩種角色(爸爸和媽媽),又能讓這兩種角色在娃娃家中起到主導作用呢。
yJS21.com更多精選教育筆記閱讀
啟示
近幾日,我們小班的小朋友高高興興地搬進了嶄新的活動室,孩子們快樂地像一群小鳥??晌覀?yōu)榱吮3謮γ?、地面、以及桌子的整潔給他們制定了比較嚴格的規(guī)定,不許這樣或不許那樣,孩子們覺得約束極了。有的嘟起了小嘴,有的干脆不理不睬,更有甚者把小腳伸到了墻上,留下了一串串小腳印,為此我狠狠地批評了他們一頓??蛇^后我感到自己的做法有點偏激,其實,每個孩子都愿做老師眼中的好孩子,可是由于他們的性格差異,決定了他們的不同。而作為老師的我們,應及時抓住幼兒的“閃光點”因勢利導,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的。
于是我耐心地給他們講解了墻壁衛(wèi)生的重要性:愛護環(huán)境,人人有責。誰做得好,老師就獎勵他一朵代表講衛(wèi)生愛干凈的小紅花,聽到這些,孩子們紛紛表示自己爭做一名講衛(wèi)生的好孩子。從那以后,我嚴格按照所說辦法去做,該獎勵的一個也不落下。孩子們的表現(xiàn)棒極了。我很欣慰!
因此,教師在平時的教育活動中首先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兒童觀,平時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既尊重孩子,又了解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其次當孩子犯錯時,要有正確的態(tài)度和藝術的方式,耐心引導,悉心教育,如提醒孩子換位思考,和孩子共同分析犯錯原因,從而提高孩子的評價能力。問題看似出在孩子身上,其實還是要追溯到教師的教育,“從孩子的行為看教師的觀念”這話很有道理。
陀螺的啟示
本網站為各位幼兒教師解決教案難題,下面給大家?guī)硪黄巴勇莸膯⑹尽保?/p>
班里有些舊插塑,孩子們早就不愿玩了,可是最近又引起了他們的興趣。
前幾天玩積木時,德豪小朋友跑到我跟前說:“老師,你看我插的陀螺。
”說著,他用手一擰,一個小東西在桌子上飛快地轉起來,我拿起一看,原來是用那些舊插塑做的,兩根等長的小插塑板十字形交叉,在中間重疊的孔中上一個螺絲,一個簡單好玩的陀螺就做成了。
這個別致的小玩具把小朋友們都吸引過來了。
我趁機表揚德豪愛動腦筋,鼓勵孩子們都來發(fā)明一個陀螺,看還有沒有別的做法。
孩子們各自忙起來。
不多會兒,活動室里便開起了陀螺“博覽會”。
桌子上、地上到處旋轉著各式的陀螺,真是五彩繽紛。
有的是用大花片做成的;有的直接用插塑的米字形接頭來充當,還有的在一根塑料板中間上一個螺絲,居然也轉得起勁。
孩子們盯著滿地的陀螺,不停地拍手,說著、笑著、互相參觀,互相比賽,那熱鬧的場面把我也深深地吸引住了,我和孩子們一起研究、制作、共享快樂。
玩過之后,我趁熱打鐵,鼓勵孩子們和那些舊玩具交朋友,像玩陀螺一樣把它們也變出新花樣。
連續(xù)幾天,孩子們沉浸在創(chuàng)造的快樂中,舊玩具在他們的手中變化多端,為他們增添了許多樂趣。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您不想讓孩子們智慧的火花在我們的點撥下熊熊燃起嗎?讓我們時時刻刻都來做一個有心人吧!
關于“陀螺的啟示”的精彩內容就給大家介紹到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關注我們了解更多內容!
大班的啟示
大.二班有27個孩子,13個男生,16個女生,嘿嘿!女生多了兩個吧,那就是蘭蘭老師和我了,他們共同生活了兩年,親切的就像一家人了.
大二班大多時候是和諧的,不過也有讓蘭蘭老師和我頭痛的時候,新穎是個性格古怪的小女孩,為什么說她古怪,就因為她會無緣無故的發(fā)脾氣,這不,今天又無緣無故的把小男孩樂樂的彩筆扔了一地,樂樂不高興了,她趴在地上就哭,我了解她,如果接著去抱她,她一定反抗,我只好蹲在她面前,微笑著問她累了嗎,需要老師抱抱嗎?她不理我,我沒放棄,試著去抱她,她沒有掙扎,我趁機把她抱在懷里,她軟軟的小身體貼在我的懷里,微微顫抖著,就像放縱夠了需要別人的安慰.抱著變乖的新穎,突然有種感慨,生活中的我們何嘗不是如此,如果生活中有不如意,我們不是圣人,沒那么偉大,都會鬧點小情緒,特別是在自己最親的人面前,你不會虛偽,不會偽裝,是那么透明,盡情著發(fā)泄著,這無意間就會傷害自己的親人,當自己像新穎小朋友那樣發(fā)泄夠了,累了的時候,多想最親的人能夠理解自己,那時脆弱的心靈最想有人安慰,所以,我們要記住,只要是你愛的人,不管他傷你多深.在他發(fā)瘋累了的時候,給他
教育隨筆:一張畫的啟示
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再不斷的學習與實踐中,我們發(fā)覺環(huán)境對孩子的重要影響。于是我們鼓勵幼兒人人參與到環(huán)境布置的行列中,鼓勵幼兒折啊、畫啊。更少不了的是對孩子折折畫畫作品的篩選。好的選用,不好的棄之。再全班幼兒的同心協(xié)力之后,幼兒與老師共同營造的環(huán)境成就了。孩子課余飯后,時常會聚到一起欣賞交流??删枚弥野l(fā)現(xiàn)了一件十分奇怪的事,在墻邊交流的往往是一些發(fā)展比較好的孩子。起先還覺得是這些孩子能力好,善于交流。直到有一天,婷婷媽媽來找我說起婷婷的那張畫,她說:“前天還高興了一整天還把受表揚的事告訴了家里的每一個人??勺蛱旎貋韰s哭鼻子了。問她也不肯說……。”她的一席話給了我巨大的正憾與感悟。
記得那一天,我們正開展主題活動“春天”再孩子暢談春天人們的一些活動后,孩子們便把春天人們去遠足,去公園的情景畫下來。畫好后,孩子們把自己在春天的活動說開了。這是平時一向膽小的婷婷拿起了自己的畫,也自信的舉起了小手。雖然那張畫線條紊亂,可她卻講的津津有味“星期天我和爸爸去放風箏……”孩子能這樣勇敢的回答真是不容易。于是,我馬上表揚了她。他圓圓的小臉上泛起了深深的酒窩。之后,為了增強環(huán)境美感,我對孩子的作品進行了篩選。把一些漂亮生動的畫放到墻上展示。中選的孩子歡喜雀躍。他們大聲地想朋友介紹自己的經歷和感受。此時的我卻絲毫沒有察覺到那些慢進孩子的心理。
婷婷媽媽的畫引起了我的思考。我的腦海里不斷重復著自己的言行,我也重新拿出了那張熟悉的畫。孩子的人物畫進步了不少。怎么回有那么多紊亂的線條呢?于是,我又一次走近了婷婷。當我指著紊亂的線條問她時,孩子起先不肯說,后來在我的鼓勵下,終于艱難的說出了“風箏線”三個字。這是我才恍然大悟,多么形象的事實?。s被我誤解了。我向孩子道了謙,也把她的畫放入了展區(qū)。小臉蛋上又一次綻放了笑容。此后,我決心把每一寸墻都留給孩子們,讓他們獲得學習交流的機會,樹立信心。
孩子積極踴躍的行為受到了老師的表揚與肯定,而作品的落選這一事實又對孩子持以否定,給孩子的積極心理造成了負面影響。由此可見,尊重每一個孩子,多給孩子展示自己,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也就是多給自己了解孩子的機會。
"臭樣兒“的啟示
自由活動,孩子們有的跳繩、有的拍皮球、有的滑滑梯……。
一會兒,小萍突然跑過來:“老師,瑤瑤罵人。
”我一聽,連忙找來瑤瑤問她為什么罵人。
瑤瑤若無其事地說:“我沒罵她,我是和她鬧著玩的。
”我又問:“你是怎么說的?”“我說她臭樣兒。
”我又耐心地對瑤瑤說:“那就是罵人,那樣說人家不禮貌。
”“那不是罵人,昨天老師鬧著玩的時候也是這樣說的,老師才不罵人呢。
”我聽后心里一怔:昨天下班后在馬路上和同事鬧著玩正好讓瑤瑤聽見了,真是這樣說過。
我對瑤瑤說:“那是老師錯了,老師保證以后再也不說臟話了,你能保證嗎?”“能!”當時瑤瑤還和我拉了勾。
真的,教師的品行影響著全體孩子。
一個教師必須好好檢點自己,應該感覺到,教師一言一行都處在嚴格的監(jiān)督之下。
我們幼兒教師更是如此,是幼兒心中最有威望的人,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是幼兒的榜樣。
孩子的求新求奇以及好模仿的心理更決定了我們的表率作用。
作為幼兒教師,我們必須要端正自己的言行,做到謹小慎微,敬重自己的職業(yè)。
擺杯子的啟示
以往,小朋友吃點心時我總要他們按我的要求擺放杯子,即六只杯子擺成兩行。因為我覺得這樣統(tǒng)一要求,看上去整齊,使人感到這個班級的常規(guī)好。
有一次,第二組的幾個小男孩將杯子擺成了一條長龍,我認為他們這是在故意搗蛋,剛想發(fā)作,可轉念一想,用六只杯子可擺放成好多形狀,何不把發(fā)點心這個讓幼兒等待的時間利用起來,培養(yǎng)孩子的發(fā)散性思維呢!于是,我就表揚了這幾個小男孩,并鼓勵孩子們都來動手擺一擺,看看還能擺成什么圖形。孩子們一下子來了興致,他們有的擺成圓形,有的擺成橢圓形,還有的擺成了三角形。以后一到吃點心時,大家都爭著擺杯子,一擺出新圖形,就搶著把自己的新發(fā)現(xiàn)告訴老師和同伴,在短短的幾天里,大家先后擺出了梯形、花形、菱形、雙三角形、人字形等圖形。
這件事使我深深體會到:在教育教學中不能人為地定出框框來束縛孩子們的思維,而應充分利用一日活動中的每個機會,激發(fā)幼兒再創(chuàng)造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發(fā)散性思維和創(chuàng)造力。
隨機編歌
幼兒喜歡唱歌,甚至對流行歌曲都能唱上幾句。有一次,我?guī)в變旱綐窍虏賵錾献鲇螒颍咴跇翘萆蠒r,孩子們唱起了“走走走走走啊走,走到九月九”,見此情景我隨機編歌“走走走走走啊走,走到樓梯口”,我立刻問孩子們:“操場上有什么?”孩子們回答:“有秋千、有皮球、滑梯、蕩船……”說完后又唱了起來:“走走走走走啊走,走到樓梯口,操場上有秋千,也有皮球;走走走走走啊走,走到樓梯口,操場上擺滿玩具,任你玩?zhèn)€夠!”
這個隨機編歌,使我意識到老師應該抓住每一個機會,讓幼兒多觀察、多思考,學習和掌握更多的知識。
上公開課的啟示
這次上公開課時間比較緊張,我在僅有的一天時間里準備了教具,明天就上課,沒有時間試課了。我只在課前和孩子們做了一個手指上課的游戲,師生間關系非常融洽。
活動開始了,孩子們認真地聽講、看圖片、想問題、為小動物找家。幾乎每個孩子都發(fā)了言,特別是在兒歌的創(chuàng)編過程中,孩子們想出了許多我們大人都難以想到的詞句。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活動達到了高潮,孩子們的發(fā)言都得到了老師們熱烈的掌聲?;顒咏Y束時,我讓幼兒帶上自己喜歡的動物頭飾找自己的家,找到家后他們高興地擁抱在一起。在整個活動中,孩子們表現(xiàn)出的熱情遠遠超出我的預期。
這次活動受到了領導和老師們的好評。想到我和孩子之間的默契,我明白了,要想讓孩子真正投人,就不要給他們施加任何壓力,這樣他們才能感受到學習和探索的快樂。其實,公開課對孩子來說和平時的活動沒什么不同,只是我們老師太緊張了。用游戲來和幼兒親密接觸,就會有個好的課堂氛圍,產生良好的活動效果。
“半個好孩子”的啟示
大班進入下班學期,孩子們越來越大,心眼也越來越多,有時淘氣的不得了,老師大聲喊都不起作用。
濤濤是最淘氣的一個,“軟硬不吃”專門和老師對著干,他不但自己不睡覺還故意吵醒其他的小朋友和他一起“并肩作戰(zhàn)”。
幾個調皮的孩子嘻嘻哈哈的沒完。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發(fā)現(xiàn)濤濤確實存在很多“毛病”而且還會跟我頂嘴。
但是我也發(fā)現(xiàn)他有一般孩子少有的優(yōu)點:善于動腦,語言表達能力強;回答問題時有他獨到的見解。
可他總是得不到老師的認可,原因是他“太不守紀律,是個壞孩子。
”
針對他的情況,我采取了避免正面沖突的方法。
又到午睡時間了,大多數(shù)的幼兒都已經安靜的睡著了,卻只有濤濤還沒睡。
他身子正翻來覆去,腿還在一抬一抬的。
我悄悄地走到他旁邊對他說:“濤濤,你要是不想睡覺,咱倆說會話好嗎?”他一聽立刻來了精神。
“老師,我爸爸出差了,明天就回來。
”
“噢,你想爸爸了?”
“想啊,爸爸說給我買好吃的······”
下午起床時,我宣讀了“好孩子”的名,在讀到他的名字時,小朋友都驚呆了,他們大聲說:“濤濤是個壞孩子。
”我向小朋友們揮揮手示意請安靜,然后說:“今天中午,濤濤沒有吵醒大家,可以算是“半個好孩子”結果他和大家一樣的睡覺,就是“完全的好孩子”了。
臺下想起了熱烈的掌聲,他也開心地笑了。
通過這件事情引發(fā)了我的思考:對待幼兒不能采取單一、簡單的教育方法,而是要因材施教。
還要讓幼兒信任老師,不要有距離感。
對那些淘氣固執(zhí)的孩子,尤為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