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資訊

大班語言游戲教案《兩貓相爭》及教學反思

發(fā)布時間:2020-05-27 幼兒園游戲教案及反思 幼兒園大班教案及反思 幼兒園大班游戲反思

本網(wǎng)站為各位幼兒教師解決教案難題,下面給大家?guī)硪黄坝變簣@大班語言教案《兩貓相爭》”。讓幼兒學習運用"難解難分""滿頭大汗"等詞匯,能夠較連貫地講述兩貓相爭的故事情節(jié),體驗漫畫的詼諧趣味,尊重他人的發(fā)言,樂意在集體面前表現(xiàn)自己。

活動目標:

1、能夠較連貫地講述兩貓相爭的故事情節(jié),體驗漫畫的詼諧趣味。

2、學習運用"難解難分""滿頭大汗"等詞匯。

3、尊重他人的發(fā)言,樂意在集體面前表現(xiàn)自己。

4、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5、萌發(fā)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準備:

教育掛圖《兩貓相爭》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fā)幼兒的活動興趣,引入主題。

今天森林里開運動會,所有的小動物們都來到草地上集合,可是左等右等都不見貓兄弟倆。貓兄弟倆去哪里了?(邊出示圖片一)

二、引導幼兒逐幅觀察圖片,感知理解圖片內(nèi)容并講述。

師:原來貓兄弟倆在這里??!

圖一:貓兄弟長得什么樣子的?它們遇到了什么?心里是怎么想的?接下來白貓會發(fā)生什么事情?

圖二:老鼠看到貓來了什么反應?它們的表情、動作會是怎么樣的?貓身后的線表示什么?他們心里是怎么想的?請小朋友模仿。后來它們又會怎么做呢?

圖三:他們在做什么?表情怎么樣?兩貓周圍的線表示什么?他們可能在說些什么?最后誰會搶到魚呢?

圖四:花貓、白貓的表情是什么樣的,請小朋友模仿。兩貓頭上的圈表示什么?

1、引導幼兒用較幽默夸張的語言說說每幅圖片的內(nèi)容。

2、學習"難解難分、滿頭大汗、筋疲力盡"等詞語。

三、完整講述圖片內(nèi)容并結(jié)合圖片取名。

1、教師運用詞匯生動、幽默講述。

2、幼兒分組自由講述。教師巡視觀察,傾聽幼兒講述情況,適時參與指導。

3、邀請個別幼兒講述,鼓勵幼兒大膽表述,提醒聽眾認真傾聽。

4、啟發(fā)幼兒為故事取名。

四、小結(jié)活動情況,提升主題并進行行為教育。

今天啊,我們知道了"兩貓相爭"的故事,可故事中兩只貓有吃到魚嗎?貓為什么吃不到魚?它們要怎么做才能吃到魚?[友好協(xié)商,互相禮讓]

我們平時在玩玩具時要怎么做呢?

五、延伸活動:

引導幼兒續(xù)編圖片的故事。

回家后請小朋友也給爸爸媽媽講講這個故事,想想魚到哪兒去了?故事的結(jié)尾還可以怎么樣?明天來可以告訴老師,看誰的故事更有趣。

活動反思:

在活動過程中,教師的提問過于具體,讓幼兒少了想像的空間,這樣就缺少鍛煉幼兒的想像力。在以后的教學中,應該多給幼兒提開放性的問題,問題更加簡練。活動中,教師引導恰當,讓幼兒聯(lián)系實際生活,遷移經(jīng)驗。

幼兒百科:貓,屬于貓科動物,分家貓、野貓,是全世界家庭中較為廣泛的寵物。家貓的祖先據(jù)推測是起源于古埃及的沙漠貓,波斯的波斯貓,已經(jīng)被人類馴化了3500年(但未像狗一樣完全地被馴化)。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擴展閱讀

2020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兩貓相爭》及教學反思


下面是“幼兒園語言教案《兩貓相爭》”的內(nèi)容一文。讓幼兒學習詞語:難解難分、滿頭大汗,能根據(jù)圖片提供的線索展開合理的想象,大膽的講述,懂得與同伴互相謙讓。

活動目標:

1.能根據(jù)圖片提供的線索展開合理的想象,大膽的講述。

2.學習詞語:難解難分、滿頭大汗。

3.懂得與同伴互相謙讓。

4.萌發(fā)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5.樂于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fā)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活動準備:

1、PPT課件。

2、每人一份講述小圖片。詞卡“難解難分”“滿頭大汗”

活動過程:

一、貓叫聲音導入,再PPT出示兩只貓。

教師:小朋友們,聽一聽你們看誰來了?

今天呀,老師就給小朋友講一個關于貓的故事。

二、播放PPT,引導幼兒逐幅觀察圖片,感知理解圖片內(nèi)容并講述。

先出示兩只貓圖片,引導幼兒大膽猜測,想象。

教師:圖上畫的兩只貓長什么樣子?它們?yōu)槭裁锤吲d呢?

1、出示圖一:教師:圖上畫的兩只貓長什么樣子?它們?yōu)槭裁锤吲d呢?

問:白貓和和花貓在草地上玩,看到什么了?它們心里想什么?

請個別幼兒講一次。

2、出示圖二:兩只貓在干什么?白貓咬著什么?花貓咬著什么?老鼠干什么去了?

請個別幼兒講一次。

3、出示圖三:兩只貓在干什么?它們?yōu)槭裁创蚣埽克鼈兇虻梅忠卜植婚_,可用一個恰當?shù)脑~“難解難分”來說。(出示詞卡“難解難分”幫助幼兒理解)。魚哪里去了?

4、出示圖四:問:最后兩只貓怎么樣了?(出示詞卡“滿頭大汗”幫助幼兒理解)。

教師小結(jié):兩只貓打得筋疲力盡,滿頭大汗,爬在地上,卻驚奇的發(fā)現(xiàn)魚不見了。

5.幼兒看小圖片大聲講述。

6.教師完整講述圖片內(nèi)容并結(jié)合圖片取名。

三、小結(jié)活動情況,提升主題并進行行為教育。

教師:故事里兩只貓為什么沒有吃到魚?它們怎么才能吃到魚?

小結(jié):對,兩貓互相謙讓,或兩貓商量分著吃,就能吃到魚。

討論:平時我們做什么事情也應該不爭搶、互相謙讓呢?

播放PPT

小結(jié):小朋友平時玩玩具、看圖書等都應該友好相處、互相謙讓。

四、延伸活動:引導幼兒續(xù)編圖片的故事。

教師:回家后請小朋友也給爸爸媽媽講講這個故事,想想故事的結(jié)尾還可以怎么樣?明天來可以告訴老師,看誰的故事更有趣。

活動反思:

這節(jié)課側(cè)重語言講述,也能豐富詞匯,正適合大班幼兒年齡段。

這節(jié)課的導入環(huán)節(jié),我以貓叫聲音與圖片導入,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引導幼兒根據(jù)PPT圖片提供的線索展開合理的想象,多數(shù)幼兒能大膽的講述。有部分幼兒不想講述與內(nèi)向的性格有關系,以后可多加引導教育。提升主題的教育,我通過PPT出示了與幼兒生活相貼近的生活照片,孩子們興致很高,再加教師恰當?shù)囊龑埂敖逃變憾门c同伴互相謙讓,要與同伴友好相處?!钡哪繕隧樌瓿伞?/p>

語言領域的教學要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這節(jié)課在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中,教師運用了恰當?shù)恼Z言,充分體現(xiàn)了教師主導的重要;觀察每幅圖,先幼兒講再教師講,體現(xiàn)了以幼兒為主體。教學中幼兒能積極舉手發(fā)言,大膽講述,并在教師生動的語言講解和表演下,理解了“難解難分”“滿頭大汗”的含義,達到了預定教學目標。

幼兒百科:貓,屬于貓科動物,分家貓、野貓,是全世界家庭中較為廣泛的寵物。家貓的祖先據(jù)推測是起源于古埃及的沙漠貓,波斯的波斯貓,已經(jīng)被人類馴化了3500年。

2020幼兒園大班教案《兩貓相爭》及教學反思


下面給大家提供的是“幼兒園大班教案《兩貓相爭》”。讓幼兒學習運用"難解難分""滿頭大汗"等詞匯,能夠較連貫地講述兩貓相爭的故事情節(jié),體驗漫畫的詼諧趣味,尊重他人的發(fā)言,樂意在集體面前表現(xiàn)自己。

活動目標:

1、能夠較連貫地講述兩貓相爭的故事情節(jié),體驗漫畫的詼諧趣味。

2、學習運用"難解難分""滿頭大汗"等詞匯。

3、尊重他人的發(fā)言,樂意在集體面前表現(xiàn)自己。

4、能簡單復述故事內(nèi)容,并進行角色表演。

5、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準備:

教育掛圖《兩貓相爭》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fā)幼兒的活動興趣,引入主題。

今天森林里開運動會,所有的小動物們都來到草地上集合,可是左等右等都不見貓兄弟倆。貓兄弟倆去哪里了?(邊出示圖片一)

二、引導幼兒逐幅觀察圖片,感知理解圖片內(nèi)容并講述。

師:原來貓兄弟倆在這里?。?/p>

圖一:貓兄弟長得什么樣子的?它們遇到了什么?心里是怎么想的?接下來白貓會發(fā)生什么事情?

圖二:老鼠看到貓來了什么反應?它們的表情、動作會是怎么樣的?貓身后的線表示什么?他們心里是怎么想的?請小朋友模仿。后來它們又會怎么做呢?

圖三:他們在做什么?表情怎么樣?兩貓周圍的線表示什么?他們可能在說些什么?最后誰會搶到魚呢?

圖四:花貓、白貓的表情是什么樣的,請小朋友模仿。兩貓頭上的圈表示什么?

1、引導幼兒用較幽默夸張的語言說說每幅圖片的內(nèi)容。

2、學習"難解難分、滿頭大汗、筋疲力盡"等詞語。

三、完整講述圖片內(nèi)容并結(jié)合圖片取名。

1、教師運用詞匯生動、幽默講述。

2、幼兒分組自由講述。教師巡視觀察,傾聽幼兒講述情況,適時參與指導。

3、邀請個別幼兒講述,鼓勵幼兒大膽表述,提醒聽眾認真傾聽。

4、啟發(fā)幼兒為故事取名。

四、小結(jié)活動情況,提升主題并進行行為教育。

今天啊,我們知道了"兩貓相爭"的故事,可故事中兩只貓有吃到魚嗎?貓為什么吃不到魚?它們要怎么做才能吃到魚?[友好協(xié)商,互相禮讓]

我們平時在玩玩具時要怎么做呢?

延伸活動:

引導幼兒續(xù)編圖片的故事。

回家后請小朋友也給爸爸媽媽講講這個故事,想想魚到哪兒去了?故事的結(jié)尾還可以怎么樣?明天來可以告訴老師,看誰的故事更有趣。

活動反思:

在活動過程中,教師的提問過于具體,讓幼兒少了想像的空間,這樣就缺少鍛煉幼兒的想像力。在以后的教學中,應該多給幼兒提開放性的問題,問題更加簡練?;顒又校處熞龑‘?,讓幼兒聯(lián)系實際生活,遷移經(jīng)驗。

幼兒百科:貓,屬于貓科動物,分家貓、野貓,是全世界家庭中較為廣泛的寵物。家貓的祖先據(jù)推測是起源于古埃及的沙漠貓,波斯的波斯貓,已經(jīng)被人類馴化了3500年(但未像狗一樣完全地被馴化)。

幼兒園小班語言游戲教案《藏貓貓》及教學反思


小班語言游戲教案《藏貓貓》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愿意學習兒歌,初步掌握兒歌,在游戲活動中,感知理解兒歌內(nèi)容,樂意參與活動,體驗共同游戲的快樂,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語言游戲《藏貓貓》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在游戲活動中,感知理解兒歌內(nèi)容。

2、愿意學習兒歌,初步掌握兒歌。

3、樂意參與活動,體驗共同游戲的快樂。

4、愿意分角色表演簡單的兒歌內(nèi)容。

5、根據(jù)已有經(jīng)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圖片:云朵,星星,布偶,月亮。音樂:《夢幻曲》

2、泡沫座墊每個幼兒一個,一面粘上云朵。

3、場景布置:“藏貓貓”的三個家。

活動過程:

一、玩藏貓貓游戲,引起幼兒活動興趣。

1、老師藏,幼兒找。

師:“今天,朱老師要和寶寶們玩藏貓貓的游戲,把眼睛閉起來?!?藏兩次,都要露出腳。)

師:“你們怎么找到朱老師的啊?”

2、幼兒藏,老師找。

(教師把眼睛閉起來慢慢數(shù)到5,就去找寶寶們。)

師:“咦,寶寶們都不見啦,都藏在哪兒呢!我來找找。”

二、引導幼兒感知理解兒歌。

1、出示月亮、云朵、星星。

師:“小耳朵聽,這后面有說話聲,誰藏在里面呀?”

(播放夢幻曲)在寶寶的好奇中掀開布簾,露出月亮、云朵、星星。

2、教師邊演示邊朗誦兒歌《藏貓貓》。

師:“小月亮也想來玩藏貓貓游戲,寶寶們眼睛趕緊閉起來?!?/p>

(把小月亮藏在云朵后,露出兩只腳。)

師:“小月亮藏在哪里了,你是怎么發(fā)現(xiàn)的?”

師:“我們一起來聽聽小月亮是怎么玩藏貓貓游戲的。”

教師邊演示教具邊朗誦兒歌《藏貓貓》。

3、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兒歌內(nèi)容。

誰在天上飄呀飄?

小月亮藏在哪里?

小月亮的腳藏起來了嗎?

誰眨眼笑?做做、學學眨眼笑的動作。

4、集體學習兒歌《藏貓貓》。

師:“看著圖片寶寶一起和老師來說說兒歌《藏貓貓》?!?/p>

師:“這次我們用好聽的聲音來說說兒歌《藏貓貓》。

三、《藏貓貓》游戲表演。

1、根據(jù)兒歌內(nèi)容進行集體游戲表演。

師:“小月亮飄呀飄怎么做,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師:“云朵在哪里呢”朱老師找到了(翻起泡沫座墊,露出云朵),寶寶們找到了嗎?”

教師帶領寶寶一起表演下面的兒歌內(nèi)容:藏著頭(泡沫座墊把臉遮住),露著腳(一起小踩步),逗的星星眨眼笑。

2、大家都玩累了。休息、吻別、再見。

師:“小月亮、云朵、星星玩藏貓貓游戲玩累了,它們現(xiàn)在要休息了,我們也休息一會?!?/p>

教師手拿布偶小月亮,親一親每個寶寶,并說再見。

師:我們拿起泡沫座墊和小月亮、云朵、星星也輕輕說聲再見?!?/p>

附兒歌:

藏貓貓

小月亮,飄呀飄,

找塊云朵藏貓貓。

藏著頭,露著腳,

逗得星星眨眼笑。

活動反思:

這是小班滲透式領域中的一堂語言活動。藏貓貓游戲是寶寶們非常喜歡玩的游戲。老師能以這個為切入口,通過老師和寶寶們一起玩藏貓貓游戲,從中體驗游戲的樂趣并感受露著腳這個活動特點,為下面寶寶們更好的理解兒歌做了鋪墊。剛?cè)雸@的寶寶對老師的親親、抱抱特別喜歡,老師在活動中能用教具小月亮來親親寶寶或者用老師的大拇指親親寶寶的大拇指來做為老師對他們參與學習活動的一種表揚、鼓勵方式。這個表揚方式很好,既溫馨又符合小班寶寶的年齡特征?;顒舆^程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教師都能為寶寶們營造很好地藏貓貓氛圍,處處都能讓寶寶們感受到“藏”這個意境。在和寶寶們的玩玩、說說、演演中輕松愉快地完成活動的目標要求。

幼兒百科:月球,天體名稱,人類肉眼所見稱為月亮,古時又稱太陰、玄兔、嬋娟、玉盤,是地球的衛(wèi)星,并且是太陽系中第五大的衛(wèi)星。月球直徑大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質(zhì)量大約是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

大班語言游戲《春天》及教學反思


下面是“幼兒園語言教案《春天》”的內(nèi)容一文。讓幼兒理解詩歌內(nèi)容,學習有表情的朗誦,掌握春天的季節(jié)特征,體驗自然的美,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教學目標:

1、掌握春天的季節(jié)特征,體驗自然的美。

2、理解詩歌內(nèi)容,學習有表情的朗誦。

3、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4、愿意分角色表演簡單的故事情節(jié)。

教學重點:

富有感情的朗誦詩歌《春天》

教學準備:

詩歌-春天背景圖片小動物圖片錄音機磁帶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理論:

大班幼兒能圍繞一個話題進行討論,教師鼓勵幼兒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積極回答問題,并做到輪流發(fā)言;有良好的傾聽習慣和相應的語言表達能力;幫組幼兒在充分感知的的前提下,能夠初步整理自己已有經(jīng)驗,發(fā)現(xiàn)事物的簡單規(guī)律,并用語言表達出來;鼓勵幼兒愿意當眾表達,表達時自然、從容、自信。

教學流程:

談話活動,幼兒結(jié)合已有經(jīng)驗說出自己的想法→出示背景圖片→教師示范朗誦→師生互動,根據(jù)詩歌內(nèi)容把小動物放置背景圖片上相對應的位置→游戲詩歌接龍:由集體到分組再到個人→布置延伸活動→帶領幼兒去戶外一起去感知春天更多的秘密

教學過程:

1談話:小朋友們上周末趙老師給小朋友們留了一個任務,請大家回家去尋找春天的足跡和秘密,下面就請小朋友們說一說,我們來分享一下。

2幼兒概括已有經(jīng)驗,大膽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教師給予鼓勵和表揚。

3以游戲的形式告訴幼兒"春姑娘聽說小朋友們的發(fā)現(xiàn)后很高興,特地讓趙老師帶來一張照片和一首關于春天的詩歌,給大家祝興,小朋友聽一聽詩歌里面都有誰?它們說了些什么?"

4出示圖片,幼兒學習詩歌《春天》

①教師示范朗誦詩歌,幼兒傾聽。

②教師邊提問邊出示圖片:詩歌里都有誰?它們說了些什么?

③教師與幼兒互動學習兒歌。

5詩歌接龍游戲,幫助幼兒鞏固詩歌內(nèi)容。

6活動延伸:請幼兒到戶外去感受春天的變化,看哪個小朋友有新的發(fā)現(xiàn),下節(jié)課咱們一起仿照今天我們學的《春天》這首詩歌進行仿編活動怎么樣?

7放音樂《春天在哪里》幼兒外出活動附:詩歌:春天啊,春天--春天是什么?

小燕子說:

"春天是溫暖的泥巢;"小鴨子說:

"春天是歡騰的小河;"小蜜蜂說:

"春天是香甜的花朵;"小山羊說:

"春天是綠色的山坡……小朋友說:

"春天是大家的歡樂。"

教學反思:

本次觀摩課結(jié)束了,我有幸參加從中收獲頗多。課前在李老師的指導下精心準備,結(jié)合季節(jié)特征、孩子的年齡特點及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制定本次教學活動:學習詩歌《春天》,讓幼兒了解春天的特征,感受大自然的美,本次活動幼兒的學習興趣較濃厚,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開始部分采用談話的形式導入活動,教師給予幼兒充足的時間讓幼兒說出自己的想法,對于幼兒沒有發(fā)現(xiàn)的地方,我用有效的提問引導幼兒去發(fā)現(xiàn)春天來了小動物們的變化,把談話活動又推進了一步,幼兒的積極性也提高了;教師以游戲的形式導入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nèi)容,出示圖片后,我應該發(fā)揮幼兒的主動性,讓幼兒自己去觀察圖片,引導幼兒進行分析并說說圖片上都有一些什么;教師引導幼兒欣賞詩歌時,加以音樂的陪襯效果較好,我示范朗誦之前讓幼兒帶著問題去欣賞詩歌,幼兒能按照詩歌中的語言回答出我剛才提出的問題,為下邊學習詩歌做了較好的鋪墊,對于幼兒沒有說出來的部分我采用再次示范朗誦的方法,引導幼兒去發(fā)現(xiàn)沒有說出的部分還達到鞏固詩歌內(nèi)容的目的,當黃振華小朋友說:"春天是香甜的花蜜"與詩歌內(nèi)容不符合時,我應該隨機的進行教育,鼓勵他大膽的創(chuàng)新為仿編活動埋下伏筆,并幫其糾正出來,讓他去想一想詩歌中的小蜜蜂是怎樣那個說的,幫助他記憶詩歌內(nèi)容;我與幼兒互動分角色來朗誦詩歌時,采用先集體,后分組,最后到個人由易到難的過度,幼兒能較好的掌握詩歌內(nèi)容,個別幼兒朗誦小燕子說的話時,把"泥巢"讀成了"泥窩",我適時的講解"泥巢"的含義,幫助幼兒理解,豐富幼兒詞匯;當我請小朋友上前邊表演時,個別幼兒對詩歌內(nèi)容不熟悉說不上來時,讓大家?guī)椭?,和他一起說,增強他的自信心;幼兒表演時教師鼓勵幼兒為詩歌創(chuàng)編動作來表現(xiàn)詩歌內(nèi)容效果會更好;結(jié)束部分,我和孩子們一起去戶外尋找更多的有關春天的小秘密,為延伸活動為做準備,效果較好。

此次活動結(jié)束了,謝謝班上老師的配合及指導,自己能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能找到相對應的解決方法,主任的建議讓我深深受益,能運用到今后的活動中,為以后的活動積累了寶貴的經(jīng)驗,使自己不斷進步,早日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幼兒教師。

幼兒百科:春,四季之一。春,代表著溫暖、生長。春季,陰陽之氣開始轉(zhuǎn)變,萬物隨陽氣上升而萌牙生長,大地呈現(xiàn)春和景明之象。

相關推薦

  • 大班語言優(yōu)質(zhì)課教案及教學反思《兩貓相爭》 活動目標: 1.能根據(jù)圖片提供的線索展開合理的想象,大膽的講述。 2.學習詞語:難解難分、滿頭大汗。 活動準備: 1、。 2、每人一份講述小圖片。詞卡“難解難分”“滿頭大汗” 活動過程: 一、貓叫聲音...
    2022-04-20 閱讀全文
  • 2020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兩貓相爭》及教學反思 下面是“幼兒園語言教案《兩貓相爭》”的內(nèi)容一文。讓幼兒學習詞語:難解難分、滿頭大汗,能根據(jù)圖片提供的線索展開合理的想象,大膽的講述,懂得與同伴互相謙讓。 活動目標: 1.能根據(jù)圖片提供的線索展開合理的...
    2020-05-27 閱讀全文
  • 2020幼兒園大班教案《兩貓相爭》及教學反思 下面給大家提供的是“幼兒園大班教案《兩貓相爭》”。讓幼兒學習運用"難解難分""滿頭大汗"等詞匯,能夠較連貫地講述兩貓相爭的故事情節(jié),體驗漫畫的詼諧趣味,尊重他人的發(fā)言,樂意在集體面前表現(xiàn)自己。 活動目...
    2020-06-19 閱讀全文
  • 大班語言游戲教案及教學反思《手影游戲》 游戲目標 1.通過游戲,訓練幼兒聯(lián)想能力和表達的流暢性。 2.引導幼兒學習仿編詩歌,發(fā)展想像力和創(chuàng)造力。 3.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4.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
    2020-10-03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小班語言游戲教案《藏貓貓》及教學反思 小班語言游戲教案《藏貓貓》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愿意學習兒歌,初步掌握兒歌,在游戲活動中,感知理解兒歌內(nèi)容,樂意參與活動,體驗共同游戲的快樂,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語言游戲《藏貓貓...
    2020-10-31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能根據(jù)圖片提供的線索展開合理的想象,大膽的講述。 2.學習詞語:難解難分、滿頭大汗。 活動準備: 1、。 2、每人一份講述小圖片。詞卡“難解難分”“滿頭大汗” 活動過程: 一、貓叫聲音...

2022-04-20 閱讀全文

下面是“幼兒園語言教案《兩貓相爭》”的內(nèi)容一文。讓幼兒學習詞語:難解難分、滿頭大汗,能根據(jù)圖片提供的線索展開合理的想象,大膽的講述,懂得與同伴互相謙讓。 活動目標: 1.能根據(jù)圖片提供的線索展開合理的...

2020-05-27 閱讀全文

下面給大家提供的是“幼兒園大班教案《兩貓相爭》”。讓幼兒學習運用"難解難分""滿頭大汗"等詞匯,能夠較連貫地講述兩貓相爭的故事情節(jié),體驗漫畫的詼諧趣味,尊重他人的發(fā)言,樂意在集體面前表現(xiàn)自己。 活動目...

2020-06-19 閱讀全文

游戲目標 1.通過游戲,訓練幼兒聯(lián)想能力和表達的流暢性。 2.引導幼兒學習仿編詩歌,發(fā)展想像力和創(chuàng)造力。 3.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4.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

2020-10-03 閱讀全文

小班語言游戲教案《藏貓貓》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愿意學習兒歌,初步掌握兒歌,在游戲活動中,感知理解兒歌內(nèi)容,樂意參與活動,體驗共同游戲的快樂,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語言游戲《藏貓貓...

2020-10-31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