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家長如何“幫忙”幼兒園作業(yè)
發(fā)布時間:2020-03-26 幼兒教育筆記 幼兒教育故事 幼兒園家長游戲 現(xiàn)在許多幼兒園都會給孩子布置家庭作業(yè),這是一種在教師指導下、家長幫助下,用孩子的表達方式完成的作業(yè)。幼兒園的家庭作業(yè)不但包括需要家長和孩子共同完成的書面作業(yè),也包括動手操作、親子體驗的實踐活動。面對孩子帶回來的五花八門的家庭作業(yè),爸爸媽媽們會不會覺得無從下手,今天就來告訴爸爸媽媽怎樣做好幼兒園的家庭作業(yè)。作業(yè)需要家長的重視
案例一:
徐媽媽的女兒在幼兒園大班,他們班是示范班,各類活動較別的班多,徐媽媽想這正是鍛煉孩子的好機會,因此,從思想、行動上特別配合園里老師安排的各項活動,當好孩子的園外輔導員。
有一次,老師安排拿雞蛋到幼兒園觀察,早晨太忙徐媽媽忘記帶了。徐媽媽當時想埋怨女兒,自己的事怎么不記得,但是還是忍住了。徐媽媽帶著女兒又騎車回家去取。路上,徐媽媽告訴女兒,以后自己的事自己要記住。那天晚上回家,徐媽媽的女兒說老師夸獎她完成了家庭作業(yè)。
啟示:有的家長對幼兒園的“家庭作業(yè)”,沒有足夠的重視。其實幼兒園的很多作業(yè)都是為了讓家長幫助孩子在完成的過程中學會怎樣動手,同時進行親子溝通,對孩子的成長大有裨益。因此,家長不能忽視幼兒園作業(yè),僅僅把它當成一件小事。
分割線
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
案例二:
佳佳3歲剛入園時,佳佳媽媽很配合幼兒園做家庭作業(yè),有趣的作業(yè)佳佳和媽媽都很喜歡做。后來作業(yè)難度加大了,如寫字算術等,佳佳不太感興趣,做得很不情愿,自從有了寫字作業(yè),佳佳每天的笑容都沒有了,總喊累。佳佳媽媽有時候著急了就打她的手背。佳佳媽媽很苦惱,到底怎樣的家庭作業(yè)才適合孩子。
啟示:
爸爸媽媽應該根據(jù)孩子的不同年齡,分析一下幼兒園的作業(yè)有沒有超出孩子的能力。如果的確難度過大,家長要及時和老師溝通或者向園方反映,畢竟幼兒園的孩子應該快樂成長,過重的學習負擔可能會抹殺孩子將來的學習興趣。
如果不是難度過大,而是孩子本身排斥學習,那么家長就需要科學的引導,從不同的角度挖掘孩子對認知的興趣,從而培養(yǎng)孩子對作業(yè)的熱情。
幫助孩子,樹立信心
案例三:
飛飛的美術作業(yè),媽媽總是讓他獨立完成,如果作業(yè)太大,媽媽會給他分兩到三次來完成,媽媽只在旁邊進行指點和鼓勵。飛飛媽經(jīng)常看到其他孩子的作品雖然漂亮,但是根本不像一個三四歲孩子自己獨立完成的。
飛飛媽認為就算孩子畫得不夠漂亮,那是他自己一點點完成的,對建立孩子的信心有幫助。每次飛飛媽都會告訴飛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雖然做作業(yè)時,有時飛飛也會感覺到累,但每次完成作業(yè)以后飛飛都會很驕傲!
啟示:yJs21.COM
家庭作業(yè)雖然需要家長從旁協(xié)助,但并不意味著家長要要包辦代替。如果爸爸媽媽能循序漸進的協(xié)助孩子完成,不僅能夠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和成就感,也真正鍛煉了孩子的獨立能力。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國外家長如何幫幼兒度過入園關
寶貝上幼兒園,是很多年輕家長頭疼的一件事,因為孩子還太小,往往對新環(huán)境不能接受,這方面,我們不妨借鑒一下國外家長的做法。
日本
日本的父母在送3—5歲的孩子去幼兒園時,遵循的是“入園三部曲”。一部曲是先帶孩子到要去的那所幼兒園里玩,讓孩子熟悉一下那里的環(huán)境,對園內的娛樂設施及一些課程、科目產(chǎn)生興趣;二部曲是家長有意識地帶著孩子去接觸別的孩子,培養(yǎng)他們形成樂于交往、向往集體生活的心理和性格;三部曲是父母教會孩子處理自己的一些簡單“事務”,鍛煉孩子的自理能力。因為有了“三部曲”作基礎,幼兒入園,一般都會愉快地進入角色。
美國
美國家長比較細膩,在幼兒入園前,家長們在家中就經(jīng)常跟孩子介紹幼兒園里的相關情況,讓孩子對幼兒園有所了解。然后,他們會幫助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接著,家長和幼兒一起收拾衣物,讓孩子心理上有所準備。如果幼兒在園內哭鬧不止,家長也不會厲言威嚇或以食物、玩具等物品“賄賂”孩子,而是對其好言撫慰,并將孩子交給園內老師來處理。離園時,幼兒通常也會哭鬧,但美國家長卻不像中國家長那樣傷心、著急、上火,他們內心很平靜,因為他們懂得: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經(jīng)的一個過程,無需為孩子擔憂,更無需于心不忍。
家園共育: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完成的作業(yè)
現(xiàn)在許多幼兒園都會給孩子布置家庭作業(yè),這是一種在教師指導下、家長幫助下,用孩子的表達方式完成的作業(yè)。幼兒園的家庭作業(yè)不但包括需要家長和孩子共同完成的書面作業(yè),也包括動手操作、親子體驗的實踐活動。面對孩子帶回來的五花八門的家庭作業(yè),爸爸媽媽們會不會覺得無從下手,今天就來告訴爸爸媽媽怎樣做好幼兒園的家庭作業(yè)。
作業(yè)需要家長的重視
案例一:XU媽媽的女兒在幼兒園大班,他們班是示范班,各類活動較別的班多,XU媽媽想這正是鍛煉孩子的好機會,因此,從思想、行動上特別配合園里老師安排的各項動,當好孩子的園外輔導員。有一次,老師安排拿雞蛋到幼兒園觀察,早晨太忙XU媽媽忘記帶了。XU媽媽當時想埋怨女兒,自己的事怎么不記得,但是還是忍住了。XU媽媽帶著女兒又騎車回家去取。路上,XU媽媽告訴女兒,以后自己的事自己要記住。那天晚上回家,XU媽媽的女兒說老師夸獎她完成了家庭作業(yè)。
小編說:有的家長對幼兒園的“家庭作業(yè)”,沒有足夠的重視。其實幼兒園的很多作業(yè)都是為了讓家長幫助孩子在完成的過程中學會怎樣動手,同時進行親子溝通,對孩子的成長大有裨益。因此,家長不能忽視幼兒園作業(yè),僅僅把它當成一件小事。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
案例二:荷花3歲剛入園時,荷花媽媽很配合幼兒園做家庭作業(yè),有趣的作業(yè)荷花和媽媽都很喜歡做。后來作業(yè)難度加大了,如寫字算術等,荷花不太感興趣,做得很不情愿,自從有了寫字作業(yè),荷花每天的笑容都沒有了,總喊累。荷花媽媽有時候著急了就打她的手背。荷花媽媽很苦惱,到底怎樣的家庭作業(yè)才適合孩子。
小編說:爸爸媽媽應該根據(jù)孩子的不同年齡,分析一下幼兒園的作業(yè)有沒有超出孩子的能力。如果的確難度過大,家長要及時和老師溝通或者向園方反映,畢竟幼兒園的孩子應該快樂成長,過重的學習負擔可能會抹殺孩子將來的學習興趣。如果不是難度過大,而是孩子本身排斥學習,那么家長就需要科學的引導,從不同的角度挖掘孩子對認知的興趣,從而培養(yǎng)孩子對作業(yè)的熱情。
幫助孩子,樹立信心
案例三:飛飛的美術作業(yè),媽媽總是讓他獨立完成,如果作業(yè)太大,媽媽會給他分兩到三次來完成,媽媽只在旁邊進行指點和鼓勵。飛飛媽經(jīng)??吹狡渌⒆拥淖髌冯m然漂亮,但是根本不像一個三四歲孩子自己獨立完成的。飛飛媽認為就算孩子畫得不夠漂亮,那是他自己一點點完成的,對建立孩子的信心有幫助。每次飛飛媽都會告訴飛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雖然做作業(yè)時,有時飛飛也會感覺到累,但每次完成作業(yè)以后飛飛都會很驕傲!
小編說:家庭作業(yè)雖然需要家長從旁協(xié)助,但并不意味著家長要要包辦代替。如果爸爸媽媽能循序漸進的協(xié)助孩子完成,不僅能夠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和成就感,也真正鍛煉了孩子的獨立能力。
如何對待幼兒園家庭作業(yè)
如何對待幼兒園家庭作業(yè)
對于幼兒園的家庭作業(yè),家長是怎樣看待的?做父母的心情是矛盾的,我們希望孩子的童年順應天性、輕松快樂,但教育不容忽視,可是讓孩子一動不動半小時左右做那些寫寫畫畫的作業(yè),也真難為了孩子,而且家長的時間也不允許,但不做作業(yè)行嗎?又怕孩子認為一回家就可以玩,玩的什么也顧不到,說是有點作業(yè)還能讓孩子玩的收收心,不做作業(yè)到幼兒園又擔心孩子挨老師批評。
我家雪雪現(xiàn)在是上中班,每天老師都會布置一點很少的作業(yè),有時候是要求我們家長和孩子做一些小書,小卡片,小名片,鍛煉孩子的手工,其實像這些基本上都是給我安排的作業(yè),讓孩子做這些開始我認為她們只會把事情搞的更壞,一想想這是園里安排的事我應該讓雪雪跟我一塊坐在桌子邊看著媽媽做,像上次送給老師教師節(jié)卡片中,經(jīng)過雪雪的提醒(在卡片上畫了花樹還有太陽),雖然卡片上面畫的不怎么好看,可充滿了孩子氣,孩子發(fā)揮了自己的想像力有她自己的創(chuàng)意,后來我還在想我差點封閉了孩子想象,真是不該啊!
前幾天的作業(yè)是手指讀兒歌,孩子一放學就知道看電視,沒有做作業(yè)的觀念,
媽媽:先做完作業(yè),只要幾分分鐘,就可以看20分鐘電視多好啊!
雪雪:先看完電視再去做嘛!"
媽媽:如果這樣明天老師會批評我們家長的,有可能你也會被批評喔!
雪雪:恩,恩...
真的這就樣,拿出小字點的書,手指著兒歌一下就讀完了,孩子每次在讀兒歌時,我都會很認真地去聽,并拍手跟她說:嘿.嘿,嘿你真棒!這樣雪雪會很高興去讀下一段兒歌,每次一讀就是把一整本都要念完!
只要是老師布置的作業(yè)我都會積極地配合老師在家里和孩子一塊完成,畢竟孩子還小不像學前孩子做那么多筆筆畫畫的作業(yè),只能連連線啊讀一讀等等,但這些都需要我們家長和孩子共同去完成,做這些作業(yè)也是家長和孩子之間的一個親子情感的交流,也可以讓家長好好學習如何引導孩子,讓孩子有個做作業(yè)的習慣,為將來上小學打好基礎!
家長如何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當孩子呱呱墜地時,給父母帶來歡樂同時也帶來了希望。對于家庭來說,家長要擔當孩子人生之旅的導航人。許多年輕的父母一定會想到給他們充足的營養(yǎng)、豐富的知識,來開發(fā)他的智力……但對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道德品質卻考慮不多。其實,培養(yǎng)孩子的道德品質是極為重要的。有位優(yōu)秀的兒童教育家說過:“優(yōu)秀的品格,只有從孩子還在搖籃之中時開始陶冶,才有希望,在孩子心靈中播下道德的種子,越早越好?!庇變浩谑且粋€人個性、品德開始形成的重要時期,錯過這個時期
,許多良好的品性很難形成。所以家長要抓住身邊所發(fā)生的每一件事情來教育孩子,起到潛移默話的作用,為孩子的成長和心理素質的提高扎下堅實的基礎。
一、幼兒品德教育的內容
(一)萌發(fā)幼兒對祖國的愛
對祖國的愛是人類的美德,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tǒng)和寶貴遺產(chǎn),也是人們成才的巨大摧動力,從我國的科學家李四光、數(shù)學家華羅庚身上都能看到愛國情思的巨大力量。家長通過游覽、參觀、旅行等活動使孩子領略到祖國領土的遼闊、資源的豐富、文化的悠久,這些都能對幼兒進行愛的熏陶,萌發(fā)他們對祖國的愛。
(二)使孩子養(yǎng)成講文明、講禮貌的好習慣
文明禮貌的行為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標志?!懊赖鲁隽疾拧?,良好的文明素質不僅是一個人事業(yè)成功的基石,而且也是人生幸福的重要支柱?,F(xiàn)代文明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關于“怎樣做人“的教育。對孩子來說,做人教育可以從禮貌教育入手,讓孩子學會做人,做現(xiàn)代文明人,是父母對孩子真正的愛,也是對孩子一生的負責。
(三)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誠實的良好品質
教育孩子誠實待人、老實處事的品德。自己的過錯,并要勇于承認錯誤。要使孩子切實做到這些,最主要的是家長教育的態(tài)度。如果對孩子的過錯一味指責,是很難培養(yǎng)孩子這一品質的。家長發(fā)現(xiàn)孩子說謊時,應分析說謊的原因,有針對性的解決。如孩子要買玩具小汽車,遭到家長拒絕,結果孩子背著家長拿了鄰居家的。若是家長不分青紅皂白批評孩子,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培養(yǎng)誠實品德,還要鼓勵孩子講真話,當孩子告訴你犯了錯誤時,家長要心平氣和地聽下去,并幫助正確處理這些錯誤和過失。家長應成為孩子的榜樣。這種潛移默化的培養(yǎng)會使孩子形成根深蒂固的影響,家長不可掉以輕心,要處處以身作則。
(四)培養(yǎng)幼兒勤勞、儉樸的品質
勤儉節(jié)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品德。在家庭早期教育中,教育幼兒繼承和發(fā)揚這一優(yōu)良傳統(tǒng)和美德,也是我們對孩子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因此,在物質生活比較充裕的今天,父母也不能忽視對孩子勤儉節(jié)約的教育,節(jié)約永遠都是一種美德。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入手,逐步培養(yǎng)孩子節(jié)儉的習慣,培養(yǎng)孩子節(jié)儉的品質,不能只講理論,特別是對年幼的孩子,更重要的是從日常小事入手,經(jīng)常不斷地要求,不能放松。只要持之以恒,時間久了,孩子就會養(yǎng)成良好的節(jié)儉習慣。
教育孩子繼承艱苦樸素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時,家長自身的表率作用是至關重要。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家長們的言談舉止、行為作風,時刻都影響著孩子的情感陶冶、性格塑造和道德品質的發(fā)展。最好的教育不是長篇大論的說教,而是用自己的作風,用自己對待工作、人生的態(tài)度教育孩子。教育是在每一件瑣事上,在你的每一舉動上,每一句話上,這一切都可以教育你的孩子。對孩子成長起著決定性的走用。因此,作為家長要具有良好的道德、文化個性修養(yǎng)。要具備健全的意志品質、和諧的人際關系。
幼兒園如何做好家園共育
通過家庭和學校的共同努力,孩子能夠得到更全面和個性化的教育。家庭和學校的關系緊密,互相支持和幫助,共同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培養(yǎng)他們健康、快樂、自信的人格。以下是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的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幼兒園如何做好家園共育”,以供參考,歡迎收藏閱讀!
幼兒園如何做好家園共育
1、注重溝通,建立平等和諧、信任支持的伙伴關系
要想做好家園共育第一步就是要和家長及時的溝通,只有溝通才能讓家長更好的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動態(tài)。加強與幼兒家長的溝通、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是幼兒園生存與發(fā)展的關鍵,也是家園共育的前提條件。我們只有與家長的感情溝通了,有了良好的感情基礎,情感交流的渠道暢通了,才能談得上相互了解、相互交流、互相合作,共同教育幼兒。
2、加強指導,教給家長科學育兒知識
目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還比較多,如家長只重知識技能的培養(yǎng),忽視了思想品德和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溺愛嬌慣、包辦代替、過度保護等。
《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指出教師要“幫助家長創(chuàng)設良好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向家長宣傳科學保育、教育幼兒的知識,共同擔負教育幼兒的任務?!笨梢娮鳛橛捉坦ぷ髡?,支持和幫助家長改善家庭教育的狀況,提高家長的科學育兒水平,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是家長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實現(xiàn)家園共育、提高幼兒素質的需要。
3、為家長搭建交流平臺,鼓勵家長積極參與
著名幼教專家方明老師說過:“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就如一車兩輪,必須同方向、同步調前進,才能促進幼兒健康發(fā)展。”
在家園共育中,我們充分發(fā)揮家園兩種教育的優(yōu)勢,做好家長工作,利用家教的便利之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作為幼兒園要給家長搭建交流平臺,只有家長有了交流平臺,才能更方便更快捷的和老師交流,遇到問題還能更好的溝通,才能將問題及時的解決,才能更好的為家長和孩子服務。
4、聽取家長反饋意見
家長的反饋意見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一定要重視家長的反饋意見,站在家長的角度上思考問題,對于好的意見,我們一定要及時接受并采納,本著一切以孩子為主,積極的改善和改進。也可以給家長一些合理的建議更好的幫助家長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讓家長對幼兒有更高質量的陪伴本著一切以孩子為主的原則,讓孩子能夠有了更好的生活和學習環(huán)境,讓孩子能更健康快樂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