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資訊

0~3歲早教指導實例:障礙鉆爬

發(fā)布時間:2020-01-11 幼兒爬爬爬活動方案 幼兒園教案爬爬爬 幼兒早教故事

0~3歲早教指導實例:障礙鉆爬

活動目標

通過設置爬行隧道等障礙物,促進寶寶爬行能力的發(fā)展。活動中要求寶寶能夠四肢協(xié)調(diào)、腹部離地,穿越不同的障礙物向前爬行。

活動對象

共有8名10~12個月的寶寶參與本次活動,每位寶寶由一位家長陪同。8名寶寶中,有2名寶寶還沒有學會向前爬行,只能腹部貼地趴在地上,原地打轉(zhuǎn);2名寶寶能夠向前爬,但動作還不夠協(xié)調(diào);有4名寶寶能夠非常協(xié)調(diào)地爬行,但沒有嘗試過跨越障礙爬行。

活動材料

本次活動投放了3種不同的促進爬行的材料:

1.海綿軟包拱架

海綿軟包拱架拱高40厘米,適合四肢不能支撐或腹部不能離地,沒有學會主動向前爬行的寶寶。

2.網(wǎng)狀鉆爬隧道

網(wǎng)狀鉆爬隧道適合已經(jīng)學會平地爬行、但動作不夠協(xié)調(diào)的寶寶。

3.海綿軟包組合

海綿軟包組合包括小臺階、斜坡、鉆筒,適合已經(jīng)能夠腹部離地、四肢支撐,能熟練、協(xié)調(diào)地向前爬行的寶寶。

活動過程

活動開始前,指導教師向家長介紹爬行對寶寶的重要性:“爬”不僅能擴大寶寶的視野范圍和活動范圍,還能拓展寶寶獲取信息的渠道:“爬”對寶寶邏輯思維的發(fā)展有很大幫助,還能促進寶寶四肢協(xié)調(diào)動作的發(fā)展。

接下來,指導教師還向家長介紹了寶寶正確的爬行姿勢:寶寶爬行時頭、頸抬起來,腹部離地,用四肢支撐身體,非常協(xié)調(diào)地向前爬行。

游戲過程中,指導教師分別將不同顏色的皮球、乒乓球、海洋球等放在鉆爬隧道里,有幾個寶寶烏上迫不及待地鉆了進去,開始爬起來。

情景1:雯雯一眼就看到了小臺階頂上的幾個球,他將身體挨著臺階,開始一步一步往上爬,他先用膝蓋頂著上級臺階,然后雙手往前,最終爬上了最高的臺階。站在一邊的媽媽感到很吃驚,她從來沒看到過兒子爬得這么好。指導教師此時提醒媽媽,在家中可以利用被子、枕頭等作為障礙物,還可以讓寶寶在父母身上爬行,既鍛煉寶寶的協(xié)調(diào)能力,又增進了親子感情。

情景2:豆豆看到鉆爬隧道里的球,嘗試伸手去拿,結果圓形的隧道左右晃動起來,嚇了他一跳。指導教師此時告知家長:“開始的時候幫助他扶著隧道,并用語言鼓勵他爬進去?!眿寢岆S即在外面引導起來,在媽媽的鼓勵下,豆豆終于將頭伸了進去,想伸手去抓媽媽,結果隧道又晃動了起來,讓他摔了一跤。媽媽想伸手去扶,指導教師告訴她:“可以讓孩子自己爬起來?!痹谥笇Ы處熀蛬寢尩墓餐膭钕?,豆豆自己爬了起來,繼續(xù)朝前爬,順利拿到了球。

情景3:小寶還不會向前爬行,一讓他趴在地上就會哭鬧,小寶外公非常著急,試圖將小寶放在斜坡上,想讓他從斜坡上往下爬。指導教師看到后,建議外公讓他先趴在海綿軟包拱架上,因為拱架有一定的弧度,小寶趴在上面時,上半身有一定的支撐后,下半身開始動起來,外公及時為他腿部提供支撐,小寶的小腳開始想往前走,看到小寶的進步,外公非常開心。

活動反思

經(jīng)過這次活動,家長掌握了更多訓練寶寶協(xié)調(diào)爬行的方法,讓爬行變得更有趣。但是,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場地略顯擁擠,因為鉆爬隧道占用了較大的空間,所以下次在進行這樣的大動作活動時,人均活動面積應不小于1.5平方米。

在材料的提供上,我們發(fā)現(xiàn)并不是所有鉆爬類玩教具都適合投入到小集體活動中,而且在一次活動中最好不要將可移動和不可移動的鉆爬類玩具組合在一起。此外,不可移動的鉆爬玩具比較適合寶寶在自主活動時玩耍。

yJS21.com更多精選幼兒園游戲閱讀

0-1歲寶寶的早教方案


美國嬰幼兒大腦神經(jīng)科學研究表明:大腦發(fā)展的關鍵時期是0-3歲嬰幼兒階段。在這個階段中,人的大腦迅速發(fā)展,形成今后智力、情感、運動、社會交往等各方面能力發(fā)展的基礎。

0-1歲是寶寶出生后,在生理、心理、社會意識等方面的覺醒期,從混沌走向開明,從無知到探索認知,如能及早得到外界的適當刺激和激勵,將能最大限度地開發(fā)幼兒的多元智力,而這時期大腦的發(fā)育也是他們一生中尤顯突飛猛進的一年。

2個月寶寶的游戲:撓癢癢

方法:用一些不同質(zhì)地的物品如羽毛或浸滿溫水的干凈海綿,輕拂過寶寶的皮膚,看他的反應。

點評:觸覺是寶寶探索世界的基本途徑之一,寶寶在接觸各種質(zhì)地物品時,父母也有機會練習辨認寶寶的身體語言,相互間的協(xié)調(diào)反應,有助于建立寶寶的安全感。

目的:觸覺鍛煉、身體認知和社交能力的開發(fā)。

6個月寶寶的游戲:挖寶

方法:將寶寶喜愛的玩具的一部分藏在毯子下,然后邊發(fā)問邊引導寶寶將毯子翻開把它拿出來。

點評:通過“藏貓貓”游戲的強化和延伸,幫助寶寶理解暫時看不到與事物客觀存在的概念。

目的:精細動作技能、物體客觀存在和表象記憶。

10個月寶寶的游戲:追光

方法:將電筒燈罩包上彩紙,使彩色光束移動照在地板上墻上或低矮的家具上,鼓勵寶寶“抓”。

點評:無論寶寶爬或走著去“抓住光束”,都能促進寶寶的手眼協(xié)調(diào),增強靈活性。

目的:追逐光線需要專心和身體的協(xié)調(diào),鍛煉平衡能力、手眼協(xié)調(diào)和大動作技能。

體育游戲活動教案:跨障礙教案


體育游戲活動跨障礙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意圖,教學目標,教學準備,教學過程,教學反思等內(nèi)容,充分利用助跑跨跳,發(fā)展幼兒的腿部力量,提高動作的協(xié)調(diào)和靈敏性,勇于嘗試、不怕困難,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游戲活動課,快來看看跨障礙教案吧。教學意圖:

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培養(yǎng)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習慣,增強體質(zhì),提高戶外體育活動效率,熱愛大自然、親近大自然,體育是促進身心健康發(fā)展最主動、積極地手段,對幼兒活潑、開朗性格的形成有著積極作用。

教學目標:

1.充分利用助跑跨跳,發(fā)展幼兒的腿部力量,提高動作的協(xié)調(diào)和靈敏性。

2.勇于嘗試、不怕困難。

3.提高幼兒身體的協(xié)調(diào)能力,體驗玩游戲的樂趣。

4.鍛煉平衡能力及快速反應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愛好。

教學準備:

故事、長短不同的紙棍、塑料棍、高低不同的皮鞋盒。

教學過程:

一、扮演角色

扮演運動員,穿有劉翔畫像的衣服,在教師帶領下,做舉重、打排球、打乒乓等上肢模仿動作。

二、探索練習

小運動員選擇一根紙棍或塑料棍,再選擇兩個相同的皮鞋盒,找一個地方去嘗試跳過有一定高度的障礙物,幼兒自由選擇。

三、運動員示范

1.請個別幼兒進行展示交流,并啟發(fā)引導幼兒轉(zhuǎn)入新的運動方式。

2.請幾名小運動員示范。

3.這幾個小運動員,他們跨跳的方法和我們有什么不同(教師示范并講解,同時引發(fā)小運動員一起參與討論跨跳要求:助跑要中速、短距、自然放松、跨跳時單起單落)

4.小運動員嘗試練習,教師個別指導。(全體小運動員再次嘗試助跑跨跳的動作,可以單獨跳,也可以合作跳。)

四、小運動員選擇練習

1.出示比原來再高一點的障礙物(兩個皮鞋盒重疊,用紙棍或塑料棍擱在上面),引導幼兒自由選擇跳。

2.可選擇原來高度的障礙物進行垮跳,也可選擇更高障礙物垮跳。

五、游戲

跳過有一定高度的障礙物,跑到運動商場去購一樣物品(皮球、繩子、圈、飲料瓶等),然后返回。

六、交流,放松

1.相互交流本次跨跳的情況。

2.跟著音樂節(jié)奏做放松動作。

3.一起整理運動器械,物歸原處,活動結束回教室。

教學反思:

興趣是孩子們學習的動力,健康活動,對孩子們進行跑,跳,跨的練習,跨越障礙過程中,部分幼兒對障礙產(chǎn)生恐懼,在練習中給予指導與鼓勵,幫助幼兒戰(zhàn)勝恐懼,讓他們感受到教師的關注,增強跨越障礙物的自信心。發(fā)展孩子們的運動技能,激發(fā)孩子學習的興趣。

游戲活動教案:單腳跳障礙教案


游戲活動單腳跳障礙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游戲規(guī)則,游戲玩法等內(nèi)容,發(fā)展單腳跳的能力,增強下肢的力量,提高跳躍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體驗體育活動的樂趣,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游戲活動課,快來看看單腳跳障礙教案吧?;顒幽繕耍?/p>

1.發(fā)展單腳跳的能力,增強下肢的力量。

2.提高跳躍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體驗體育活動的樂趣。

3.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4.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5.樂意參與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塑料圈和易拉罐若干(8人一組,每組10個圈、10個易拉罐)。

2.平坦、無障礙物的室外場地。

游戲規(guī)則:

1.必須用單腳跳,不能用雙腳跳或跨跳。

2.幼兒要站在起點線后,當聽到口令后單腳行進跳。

游戲玩法:

在場地一端畫一條起點線,將幼兒8人一組分成若干組,每組10個塑料圈。當教師發(fā)出口令"抬左腳,右腳預備--跳",幼兒按先后順序一個接著一個用右腳連續(xù)從第一個圈跳到第十個圈,然后從場地兩側(cè)跑回起點……

手指游戲:爬呀爬


活動目標1、感受手指游戲帶來的快樂。

2、當一個樂句結束時能停留在指定的身體部位。

3、在歌唱的過程中,結合歌詞內(nèi)容有節(jié)奏地和身體進行互動。

活動準備1、歌曲《爬呀爬》。

2、認識自己身體的各個部位,能說出其名稱。

活動過程1、請幼兒觀看老師用手指隨樂曲在身體各部位上"爬"的過程(一拍一拍地做動作,第二樂句結束處停在頭頂上,最后一個樂句結束處停在腳背上)。

2、請幼兒猜測老師剛在干什么,然后再次觀看老師隨樂曲用手指在身體上"爬"的動作。

3、請幼兒嘗試隨音樂用手在身上爬爬,看看是不是很有趣。

4、請幼兒學習歌曲,并像老師一樣一拍一拍地邊唱歌曲、邊做相應的動作。

5、幼兒兩兩結伴.邊唱邊輪流用手指在同伴身上爬一爬。注意-拍一拍輕做動作,以同伴感覺舒服為宜。

6、引導幼兒嘗試創(chuàng)編其他的上行和下行的動作方式,并帶領幼兒采納不同的提議方式,按照樂曲的節(jié)拍,邊唱邊一拍一拍地做新想出來的動作。

7、啟發(fā)幼兒學習創(chuàng)編其他的動作起點和終點,并把它們編成歌詞邊唱邊表演。如:向上到耳朵上;向下到膝蓋上等,體驗變換身體各部位給游戲帶來的樂趣。

活動延伸全體幼兒合作手印畫"朋友樹",或手指印畫"一串葡萄"。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可將幼兒的手印畫作品布置在班級某一區(qū)域,供幼兒欣賞。

家園共育:家長可以和孩子結伴游戲,邊唱歌曲邊輪流用手指在對方身上爬一爬,體會親子互動的樂趣。

活動材料附l:游戲玩法:①左右手伸出食指和中指放在自己的腳面上,隨著歌詞內(nèi)容,兩個手指交替從腳爬到頭頂上,再從頭頂上爬到小腳上。②也可以把自己的手指比喻成"烏龜、刺猬、小蛇"等動物,為游戲增加趣味性。(爹在玩法熟練的基礎上可以改變爬行停止的部位,如"肩膀上、肚子上、脖子上、笑臉上、屁股上"等等,用這些部位名稱替換歌詞,增加游戲的難度和趣味性。

3歲前早教最佳時期


3歲前早教最佳時期

“每天下班回家后都會與家人一起教孩子認字、畫畫、玩游戲,我覺得孩子身體健康、智力發(fā)育正常就足夠了,沒必要送孩子去早教”,在深圳遠東婦兒科醫(yī)院兒童保健部早教中心,王女士疑惑地對醫(yī)生說,“我們小時候沒有上過任何早教,不也都考上了大學嗎?早教真的有必要嗎?”

近年來,隨著“80后”升級為爸媽,傳統(tǒng)教育的淡化,嬰幼兒的早期教育越來越受重視。深圳遠東婦兒科醫(yī)院兒童保健部早教中心專家提醒家長們,教育是個長期的過程,是由家庭、教育機構、社會共同完成,而嬰幼兒時期對孩子的教育,超過孩子整個一生中任何階段接受的教育,尤其3歲前是小孩接受早教的最佳時期。

3歲前早教是最佳時期

大腦發(fā)展的關鍵時期是0—3歲的嬰幼兒階段,在這個階段中,人的大腦發(fā)展,形成今后智力、情感、運動、社會交往等各方面能力發(fā)展的基礎。出生時,小兒的腦重量是成人的25%;1歲時是成人的50%;3歲時的腦重量已相當于成人的80%,而這時,幾乎每個幼兒都突破了語言和學習的關口。4歲前,寶寶可以達到相當于17歲時所測智力的50%,有調(diào)查結果顯示,接受過早期教育的兒童比未接受早期教育的兒童智商平均高出17%左右。由此可見,早教對孩子的將來有著十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0—3歲是寶寶運動、語言等能力發(fā)展最快的敏感期,家長應該抓住孩子的敏感期為孩子最大程度的開發(fā)潛能,培養(yǎng)孩子的好性格。”專家說,孩子在0—3歲這一個性品質(zhì)形成最重要的時期是需要家長尤為注重的時期,也是孩子性格形成的最關鍵的時期。如在此期間讓孩子在父母的鼓勵和參與下,完成有針對性的智能開發(fā)訓練,在老師的指導下,最大程度的開發(fā)孩子的潛能,才會事半功倍,同時,在此時期接受早教也是對孩子社會性發(fā)展需要的一個促進手段。

早教是培養(yǎng)興趣而非技能

早期教育到底是讓孩子得到什么樣的教育呢?專家發(fā)現(xiàn),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通過早期教育變成超常兒童,“其實,早期教育首要是要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興趣,引導孩子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應過度強調(diào)技能?!睂<抑赋?,父母要把在早教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應用于日常生活中,才能對孩子進行真正有效的早期教育,它的主要形式是家長與幼兒互動互進式的,而不是家長與幼兒單向促進式的,這才能保證孩子身心健康、快樂地成長。

在競爭激烈的社會,愛攀比的媽媽其實都有一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癡心,媽媽可以適當選擇正規(guī)的早教學校,在孩子大腦迅猛發(fā)展的階段,做一些潛能開發(fā)訓練。但是,“家長不要老拿自己孩子的缺點跟其他孩子的優(yōu)點比,實際上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性,不可能是全優(yōu)的,你只能綜合考察自己的孩子是不是發(fā)育比較好。一面攀比一面打擊孩子的習慣,從根本上說,是在慢慢毀掉孩子的自信心?!币驗?,孩子的成長動力,來自心理上不斷做出的自我肯定,缺乏自信的小孩最終會變得底氣皆無,碌碌無為。

早教誤區(qū):把孩子徹底托付給早教機構

在不少家長的眼中,早期教育承擔了幼兒園預備期教育的功能,幫助孩子開發(fā)潛能,培養(yǎng)習慣,幫助家長更好地教育孩子,所以對早教機構的課程形成依賴和惰性,覺得只要送孩子去上課,就萬事大吉了。

事實并非如此,早教不能完全取代家庭教育。家長完全可以將早教機構的育兒理念和經(jīng)驗向家庭遷移?!凹彝踩挠H子依戀、照顧孩子的需求和情感需要等方面是非常重要的?!睂<艺f,從促進寶寶發(fā)展方面來看,與家庭相比,早教的優(yōu)勢在于,給寶寶提供了更多的與同齡小伙伴交往和溝通的機會,是相互模仿和學習的場所,有更大的活動空間,有更新鮮的玩具,最重要的是早教是要引導家長與孩子一起玩、一起學習,讓家長與孩子之間形成互動與溝通。

在不少家長的眼中,早期教育承擔了幼兒園預備期教育的功能,幫助孩子開發(fā)潛能,培養(yǎng)習慣,幫助家長更好地教育孩子,所以對早教機構的課程形成依賴和惰性,覺得只要送孩子去上課,就萬事大吉了。

事實并非如此,早教不能完全取代家庭教育。家長完全可以將早教機構的育兒理念和經(jīng)驗向家庭遷移。“家庭對建立安全的親子依戀、照顧孩子的需求和情感需要等方面是非常重要的?!睂<艺f,從促進寶寶發(fā)展方面來看,與家庭相比,早教的優(yōu)勢在于,給寶寶提供了更多的與同齡小伙伴交往和溝通的機會,是相互模仿和學習的場所,有更大的活動空間,有更新鮮的玩具,最重要的是早教是要引導家長與孩子一起玩、一起學習,讓家長與孩子之間形成互動與溝通。

手指游戲:鉆洞洞


設計意圖:

小班孩子活動的注意力、持久性都比其他年齡段的孩子短,要調(diào)動他們的興趣就必須盡可能的使用他們熟悉的,能掌握控制的物體,以便孩子消除恐懼感,有積極投入的愿望。本次活動中就試圖引發(fā)幼兒關注自己最為熟悉的身體來開展運動,挑戰(zhàn)孩子和同伴互動、和老師互動,在情感上體驗和好朋友共同運動的樂趣。同時,本次活動中還進一步挑戰(zhàn)孩子和自己的身體進行互動,鼓勵他們不斷變換著各種姿勢,探索著不同的動作,積累運動經(jīng)驗,從而發(fā)展身體的協(xié)調(diào)能力,平衡能力,力量的支撐,鉆爬能力。

教學目標:

1.喜歡和老師同伴一起做運動游戲。

2.嘗試用自己的身體做各種動作,發(fā)展協(xié)調(diào)能力。

游戲過程:

一、準備活動──身體操

請出我的小手擺一擺,請出我的小腳踢一踢,請出我小腰扭一扭,請出我的屁股轉(zhuǎn)一轉(zhuǎn),請出我的膝蓋蹲一蹲,請出我的腦袋點一點,請我的身體動起來。

二、游戲──鉆洞洞

1、做個小洞洞

a.鼓勵孩子用手臂做洞洞,做各種各樣的洞洞,并能讓老師手中的球穿過。

b.用腳和身體做洞洞,做與別人不同的洞洞。

2.做個大洞洞。嘗試用身體做大洞洞,能夠讓同伴能從這個洞洞中穿過。鼓勵孩子做與別人不同的洞洞,充分活動自己身體的各個部位。

三、結束活動──身體操

兒歌:謝謝我的小手揮一揮,謝謝我的小腳甩一甩,謝謝我的腰,謝謝我的頭,謝謝我的膝蓋和屁股。

寶寶自己玩:0-3歲的獨立游戲


如果有一天,你發(fā)現(xiàn)寶寶一個人在房間里玩得不亦樂乎,你應該為他感到高興,這是寶寶獨自游戲的開始。千萬別打破這個小小的私人空間,讓他充分享受獨自游戲的機會和樂趣。

放手讓寶寶自己玩

獨自游戲是寶寶自立的萌芽。爸爸媽媽要給孩子獨立的私人空間和時間,放手讓他們自己玩。這并不等于說父母可以對寶寶大撒把,而是在必要的指導和引領之后,遠觀孩子、“解放”孩子。

自己玩并不是大寶寶的專利,父母可以嘗試讓小寶寶體驗自己“當家作主”的樂趣。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玩什么和怎么玩會有更多的花樣,單獨游戲的時間也越來越長。

6~12個月

小手小腳好神奇

悅悅對音樂特別敏感:2個月,她一哭媽媽就放《天使的歌聲》,哭聲被樂曲聲抵消;4個月,聽到《迪斯尼最愛的兒歌》就手舞足蹈;如今,8個月的悅悅喜歡研究自己的小手小腳,媽媽索性讓她在音樂聲中發(fā)展這種興趣,任其反反復復觀察手心手背,小拳頭攥起來又松開,擺弄手指腳趾,或者雙手抱著小腳丫努力往自己的嘴里送,絕不打擾。直到悅悅暫時對這個游戲失去了耐心,媽媽才會轉(zhuǎn)移她的視線。

游戲時間:

很多小寶寶都對自己的“手腳”情有獨鐘,但如果指望他們能因此獨處較長時間、讓媽媽專心做自己的事,絕對是對寶貝的過高要求。他們通常只能獨立玩耍2~3分鐘,一般不會超過5分鐘。

特別提醒:

這么大的寶寶喜歡把所有的東西往嘴里放,自己的小手小腳也不例外。所以,在寶寶拿手腳當“玩具”之前,徹底給它們做一下清潔。

照鏡子

9個月以上的依依對鏡子里的自己非常好奇,每天都指著鏡子要媽媽抱著自己去照。媽媽干脆在依依的小床上掛了一面鏡子,有了它,依依一個明顯的變化就是:睡醒后很少像以前那樣用哭聲召喚媽媽了。

游戲時間:

對著鏡子,依依有時能自己玩上好一會兒。通常3~5分鐘是可以保證的,再長的時間,就要看寶寶的耐心了。

特別提醒:

鏡子的邊框最好是用木頭或高品質(zhì)的塑料制成的,做工一定不能馬虎,邊緣光滑,否則會刮傷寶寶細嫩的小手。

小床的周圍最好鋪上地毯,防止鏡子掉在地上摔碎。

如果寶寶用鏡子砸床,媽媽要立即制止并將其沒收。

1~2歲

這些聲音為什么不同

毛毛的耳朵特靈,一有動靜立刻把頭轉(zhuǎn)過去尋找。于是,媽媽就發(fā)明了個“敲敲打打”的游戲,讓兒子分辨不同的聲音。她用金屬勺、木制筷子或塑料筷子在木頭盒子、塑料碗、不銹鋼碗、瓷杯子或玻璃杯、餅干筒等不同的物品上敲來敲去,也給毛毛一把勺、一雙筷子,自己敲一下毛毛敲一下。不一會兒,毛毛就玩得得心應手了。在以后的日子里,只要媽媽擺出這些家伙,毛毛就高高興興地奏起“鍋碗瓢盆交響曲”,再不需要媽媽幫忙。

游戲時間:

興致好的時候,毛毛能玩上10分鐘。如果房間里有什么事情分散了他的注意力,他停留在這上面的時間只有2~3分鐘。

特別提醒:

選擇一個相對安全的場地,比如客廳的地板上。四周的雜物要清理干凈,保持地板的清潔;如果天氣比較涼,應在地板上墊一個墊子,防止寶寶著涼。

1~2歲的寶寶大多會說話了也能聽懂一些媽媽的話了,因此讓孩子獨立玩之前,媽媽要告訴他自己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寶寶能有安全感。

寶寶玩這個游戲時,媽媽不參與也要守在一旁,因為筷子、瓷杯子或玻璃杯對孩子來說有一定的危險。一旦寶寶操作失手,媽媽能在第一時間內(nèi)采取措施。

如果給寶寶一個木琴、一面小鼓,相信他也會喜歡。

給杯子“排隊”

媽媽把幾個形狀相同、大小各異的杯子擺在笛笛面前,依次用大杯子套在小杯子上,組成一摞;再把小杯子從大杯子中一個個拿出,排成一排。媽媽只做了一次,性急的笛笛就按捺不住要動手了,開始他總是張冠李戴,但受到媽媽行為的感染,他雖然“屢戰(zhàn)屢敗”,卻能“屢敗屢戰(zhàn)”。

游戲時間:

這個游戲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如果總是套得不如媽媽好,一些孩子可能玩3分鐘就放棄了。在笛笛放棄的時候媽媽也不強迫他,而她自己卻玩得津津有味。最終笛笛愛上了這個游戲,他能專心地玩上8分鐘。

特別提醒:

杯子最好不選玻璃的,以免打破、劃傷寶寶;紙杯子最好。也可以用不同顏色的杯子替代大小不同的杯子,讓寶寶將同色系的套在一起,這樣他玩起來會更有趣。

2~3歲

穿一串“項鏈”

自從媽媽買了一大盒形狀各異、花花綠綠的串珠玩具,親自示范、穿好了一串戴在裊裊的脖子上,她就迫不及待地模仿媽媽的樣子、并迷上了它。不同的串珠組合在一起總能讓她有興奮的感覺,所以她喜歡把串珠全部倒出來隨意挑選,穿了拆、拆了再穿。

游戲時間:

裊裊屬于那種比較坐得住的孩子,她的最高紀錄保持在11分鐘。但多數(shù)3歲以內(nèi)的寶寶專注于一件事情的時間不會超過10分鐘。

特別提醒:

玩具不能太小,否則寶寶容易放到嘴里,引起危險;玩具的表面一定要光滑、無毒。

0-3歲小寶寶 這樣陪玩才聰明!


相信大家都知道,父母與孩子的互動越早、越多,越有助于開發(fā)孩子的感官能力、運動能力和智力。媽媽與孩子最好的溝通方式就是游戲。

科學研究發(fā)現(xiàn),嬰兒時期是孩子大腦發(fā)育的高峰期。出生后12個月,嬰兒腦部發(fā)育比出生時增長了175%。所以抓住寶寶大腦發(fā)育的高峰期,多陪寶寶“玩”,能促進寶寶的大腦發(fā)育,讓孩子更聰明!

今天和大家分享我在帶娃過程中實踐過的,覺得對孩子比較有益的游戲。

★ 視覺游戲

◆ 媽媽在這里(0-3個月)

孩子剛生下來的時候只能看到物體的大致輪廓,這時候他們對媽媽的臉部輪廓是最敏感的,所以有事沒事,多在孩子面前“刷存在感”,并且告訴孩子:“寶寶看這里,媽媽在這,你看到了嗎?”

◆ 看看什么在動(1-6個月)

慢慢地,孩子開始喜歡看運動的物體,這時候可以拿著玩具在孩子的面前左右晃動,鍛煉孩子的追視能力。

當時朵爸給朵朵買了一個旋轉(zhuǎn)床鈴,每當床鈴在轉(zhuǎn)時,朵朵都會看得很認真,有時還激動得手舞足蹈,想伸手去捉床鈴。

注意:無論是在寶寶的小床掛什么玩具,最好隔天改變玩具的位置,以免寶寶出現(xiàn)偏頭或斜視的情況。

◆ 這種顏色真好看(4-12個月)

寶寶在前4個月只能區(qū)分黑色和白色,4個月以后才會對顏色有感覺。這個時期,他們的眼睛會聚焦在顏色比較鮮艷的物體上。尤其對紅、黃、綠、橙、藍有特別的偏好。所以,給孩子買的玩具別太“素雅”了,多讓孩子觀察這些顏色,并告訴孩子“這是紅色,這種顏色真好看!”

★ 聽覺游戲

◆ 聊天(0-12個月)

孩子雖然暫時聽不懂大人在說什么,但是當媽媽對孩子的咿咿呀呀有積極的反應時,孩子會因為獲得了安全感,而表現(xiàn)出非常享受的表情。

另外,在給孩子喂奶、洗澡、換尿布的過程中,都可以給孩子說話,告訴孩子你們在干什么,豐富孩子的語言環(huán)境。

◆ 聽聽什么在發(fā)聲(0-24個月)

促進孩子的聽力發(fā)育,可以在平時多給孩子聽各種各樣的聲音。搖晃風鈴、用筷子輕敲盤子、門鈴的聲音、電話的聲音等,對孩子來說都是非常美妙的音樂。

外出的時候,可以引導孩子聽各種戶外的聲音:鳥叫聲、狗叫聲、汽車鳴笛聲等,并告訴孩子這是什么東西在發(fā)聲,這樣可以讓孩子把聲音和物體的關系連結起來。

★ 觸覺游戲

◆ 抓手指(0-6個月)

如果你將手指靠近孩子的小手,哪怕是剛出生的嬰兒,都會無意識地抓住,并且抓得很穩(wěn)。所以想要促進孩子的觸覺發(fā)育,可以多跟孩子玩抓手指的小游戲,鍛煉孩子的手指抓握能力,這通常是我們和孩子玩的第一個觸覺游戲。

◆ 彈鋼琴(0-12個月)

給孩子洗澡或者和孩子躺在床上玩耍的時候,可以用你的手指在孩子的身上“彈鋼琴”,孩子會很喜歡這種“游走”的觸覺體驗。

◆ 摸摸小水滴(7-24個月)

可以說,孩子對水的觸覺是沒有抵抗力的,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歡和水接觸的感覺。當你將孩子的小手放到水龍頭下面,開著溫水,水滴在孩子的手掌上,你會看到孩子的臉上露出愉悅的笑容。這也是朵朵小時候最喜歡的觸覺游戲。

★ 運動游戲

◆ 手腳蹬球(3-6個月)

讓孩子躺在游戲墊上,用手腳觸碰玩具架子上的小球,能很好地鍛煉孩子的手腳大動作。當孩子蹬準了一個球,別忘了給孩子鼓勵,游戲過程要保持交流和互動。

◆ 撕紙(6-12個月)

通常孩子6個月后,精細動作會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這時候可以嘗試和孩子玩撕紙的游戲。游戲過程中,你可能會發(fā)現(xiàn)孩子很喜歡拿著最細小的紙片來玩,這就對了,說明孩子的手指靈活性越來越好了!

◆ “翻山越嶺”(8-12個月)

這個游戲可以鍛煉孩子的肢體運動能力。孩子學會爬以后,可以把枕頭靠墊堆成一個大垛,這樣孩子就可以安全地玩攀爬游戲了。游戲之前,把最大號的、最穩(wěn)當?shù)膲|子(比如沙發(fā)靠墊和枕頭)堆放在最下面,然后再堆上椅子靠墊或其他零散的小靠墊。扶穩(wěn)孩子,幫他爬上“枕頭山”,然后勝利地站在上面。

◆ 同步走(10-18個月)

到了孩子學走路的月齡,大人可以光著腳,讓孩子的兩只小腳分別踩在自己的腳面上。大人彎腰邊扶著孩子,邊往前走。這個游戲會讓孩子體驗到走路的感覺,也可以幫助孩子找到平衡站立的感覺,有利于孩子學習走路。

★ 智力游戲

◆ 照鏡子(6-12個月)

6個月大的寶寶開始對復雜的圖形感興趣,并且對人的面孔識別能力得到發(fā)展。如果你將孩子抱到鏡子前,你會發(fā)現(xiàn)他很喜歡注視著鏡子里的自己。

和孩子照鏡子的過程中,媽媽可先說:“寶寶的眼睛呢?”這時就指著孩子的眼睛說:“這是寶寶的眼睛。”中間的停頓讓孩子有一個想的過程,培養(yǎng)孩子的思考能力。慢慢地,孩子會明白鏡子中的是自己,同時進一步認識人的五官。

◆ 指認游戲(8-24個月)

指認游戲?qū)嶋H上是視覺、言語、記憶等能力的結合。一開始和孩子玩指認游戲,大人要積極地在孩子面前“自問自答”,因為此時的孩子對物品的概念不明確,同時也還不會說話。

“這個是什么?寶寶知道嗎?”停頓一下,看看孩子的反應,再回答“哦,這是大西瓜?!倍啻沃貜?,孩子會慢慢接受這個信息,并且慢慢做到“輸出信息”,即理解這些物品是什么,并且能準確說出這些物品的名稱,回答大人的問題。

◆ 藏貓貓(9-18個月)

9個月前的孩子,外界物體在他的腦海里還不能形成具體的概念,9個月以后就有了這種能力。當你把一個小球放在他的面前,然后用一塊小手絹遮起來,問孩子:“小球哪里去了呢?”孩子此時必然是一臉不解的表情,當你把手絹拿開,小球重現(xiàn)出現(xiàn)在孩子的眼前,告訴孩子:“哦,小球在這里!”孩子會表現(xiàn)出驚喜的表情。

這個游戲可以增加孩子客體永久性的概念,讓孩子意識到,雖然小手絹遮住了小球,但小球并沒有消失,就在手絹后面,拿開手絹,小球就會出現(xiàn)。

◆ 有樣學樣(13-24個月)

當孩子開始會走路,并且開始牙牙學語了,這時候他們會迫切地模仿大人的一切行為。開始喜歡自己用勺子吃飯,甚至大人做家務的時候,也在一邊模仿。這時候不妨讓孩子加入你的行列,鼓勵孩子有樣學樣,促進孩子的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

陪娃的過程,實際就是游戲的過程。和孩子做這些小游戲并不會花費很多時間,只要我們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注,多花一點時間和心思,就能更好地促進孩子各方面的發(fā)育,同時讓親子關系更加親密,何樂而不為呢?

0~3歲開發(fā)寶寶智力的小游戲


0~3歲是智力發(fā)育最關鍵的時期,但是這段關鍵時期應該如何把握,很多家長并不清楚。不少家長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迫不及待地讓孩子識字、做數(shù)學題等。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的林少勇醫(yī)生指出,玩耍是孩子的天性,養(yǎng)育0~3歲幼兒的正確方法是讓孩子在游戲中學習,多與孩子交流、做游戲。

積木是適合幼兒的玩具之一。

林醫(yī)生說,9個月的孩子開始能獨自坐穩(wěn),靈活地轉(zhuǎn)身,這時可以讓孩子玩簡單的積木,例如搭高。在搭高的過程中,不僅能訓練孩子的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還能訓練孩子的手指精細動作能力。年齡稍大一點,可以讓孩子玩較復雜的積木,例如讓孩子用積木搭建不同的造型。這樣孩子的手指協(xié)調(diào)能力、空間想象能力等在游戲中都能得到訓練。

家長不妨自己制作一些有針對性的簡單的“土玩具”,與孩子共同游戲。

自制玩具一:釣魚。

適合1歲~1歲半的孩子。所需材料:硬紙數(shù)張(剪成魚形),回形針數(shù)個(做魚鉤),線,小木棍(做釣竿),磁鐵(與硬紙貼在一起)。這個游戲能訓練孩子的綜合能力,特別是手指協(xié)調(diào)能力、認知能力等。

自制玩具二:自制圖片。

適合1歲半~2歲的孩子。所需材料:紙、畫筆。家長可以制作一些有針對性的圖片,例如畫一匹完整的馬與一匹缺失了一條腿的馬同時放在孩子的面前,讓孩子指出兩幅圖的不同,這種針對性強的圖片能訓練孩子的觀察能力,還可以灌輸類別、數(shù)字的概念等,對孩子有啟蒙的作用。

自制玩具三:球桿。

適用1歲半以上的孩子。所需材料:塑料瓶一個,瓶口可用卷成柱狀的報紙塞住,延長整體長度;小球一個。這個游戲能訓練孩子的手臂力量,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游戲不只是玩玩具那么簡單,也不是孩子的個人事情,玩具是一種教具,是可以幫助家長與孩子溝通的實物橋梁。另外,與孩子一起唱兒歌、玩故事接龍等游戲,也同樣是家長很好的選擇。

相關推薦

  • 小豬胖胖鉆障礙 活動目標 1、練習鉆過離地60㎝高的松緊帶,發(fā)展側(cè)鉆的能力。 2、通過健身館的游戲提高身體的協(xié)調(diào)性。 3、享受自選活動的樂趣,愿意參加鍛煉。 活動準備 1、用十張小椅子分別拉好四根離地60㎝的松緊帶。...
    2019-12-12 閱讀全文
  • 0-3歲兒童早教(匯編) 常言道,優(yōu)秀的人都是有自己的事先計劃。在平時的學習和工作中,幼兒園教師經(jīng)常會提前準備一些資料。資料是作用于人類社會實踐的一種可供參考的材料。有了資料的協(xié)助我們的工作會變得更加順利!可是,我們的幼師資料具體又有哪些內(nèi)容呢?小編特地為你收集整理“0-3歲兒童早教”,僅供你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0-3歲兒童...
    2023-07-31 閱讀全文
  • 中班體育游戲小豬胖胖鉆障礙 中班體育游戲小豬胖胖鉆障礙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活動反思等內(nèi)容,練習鉆過離地60㎝高的松緊帶,發(fā)展側(cè)鉆的能力,通過健身館的游戲提高身體的協(xié)調(diào)性,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中班游戲活動...
    2020-11-18 閱讀全文
  • 障礙跑加油稿實用 我們在寫范文時還需要注意哪些?對于提高寫作能力范文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我們可以從范文中了解整體構思的技巧,我們編輯了“障礙跑加油稿”以滿足您的實際需求,請點擊查看探究更多新的知識!...
    2024-07-26 閱讀全文
  • 障礙跑教案 老師上課前有教案課件是工作負責的一種表現(xiàn),而現(xiàn)在又到了寫課件的時候了。制作科學規(guī)范的教案是促進學生學習的有效途徑。關于“障礙跑教案”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編輯寫了一篇文章歡迎大家來瀏覽,希望本文能夠引領您走向正確的方向!...
    2023-09-03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練習鉆過離地60㎝高的松緊帶,發(fā)展側(cè)鉆的能力。 2、通過健身館的游戲提高身體的協(xié)調(diào)性。 3、享受自選活動的樂趣,愿意參加鍛煉。 活動準備 1、用十張小椅子分別拉好四根離地60㎝的松緊帶。...

2019-12-12 閱讀全文

常言道,優(yōu)秀的人都是有自己的事先計劃。在平時的學習和工作中,幼兒園教師經(jīng)常會提前準備一些資料。資料是作用于人類社會實踐的一種可供參考的材料。有了資料的協(xié)助我們的工作會變得更加順利!可是,我們的幼師資料具體又有哪些內(nèi)容呢?小編特地為你收集整理“0-3歲兒童早教”,僅供你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0-3歲兒童...

2023-07-31 閱讀全文

中班體育游戲小豬胖胖鉆障礙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活動反思等內(nèi)容,練習鉆過離地60㎝高的松緊帶,發(fā)展側(cè)鉆的能力,通過健身館的游戲提高身體的協(xié)調(diào)性,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中班游戲活動...

2020-11-18 閱讀全文

我們在寫范文時還需要注意哪些?對于提高寫作能力范文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我們可以從范文中了解整體構思的技巧,我們編輯了“障礙跑加油稿”以滿足您的實際需求,請點擊查看探究更多新的知識!...

2024-07-26 閱讀全文

老師上課前有教案課件是工作負責的一種表現(xiàn),而現(xiàn)在又到了寫課件的時候了。制作科學規(guī)范的教案是促進學生學習的有效途徑。關于“障礙跑教案”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編輯寫了一篇文章歡迎大家來瀏覽,希望本文能夠引領您走向正確的方向!...

2023-09-03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