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語言教案:假如我是。。。。
發(fā)布時間:2019-12-26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及說課稿 語言教案幼兒園一.活動目標:
1.運用多種方式表現(xiàn)動物的特征。
2.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3.體驗參與活動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各種動物的卡片、背景圖、圖譜。
三.活動過程:
1.游戲“找小動物”了解動物名稱。
(1)“今天老師帶小朋友到森林里去和小動物們一起做游戲?!?/p>
(2)“小動物都躲了起來,和小朋友玩捉迷藏的游戲呢,我們一起來找一找,有哪些小動物?”
2.講一講,引導幼兒認識動物的特征。
提問:“你知道這些動物各自都有哪些本領(lǐng)?”(幼兒逐一講述)
3.編一編,學說句子“假如我是……我就……”
(1)出示圖譜,邊貼圖片邊講述“老師最喜歡小花貓,聽‘假如我是小花貓,我就去抓老鼠’”
(2)請個別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圖片,根據(jù)動物的特征,用“假如我是。。。。。我就。。。。。”的句子進行講述。
(3)帶領(lǐng)幼兒把三句兒歌完整的講述一遍。
(4)幼兒人手一張動物卡片自由講述,同伴間交流。
(5)請幼兒將自己創(chuàng)編的兒歌念一念。
2.游戲“大老虎來了”
(1)“現(xiàn)在,我們來做一個‘大老虎來了’的游戲,小朋友模仿小動物聽音樂做動作,音樂一停,馬上擺一個造型就不好動了?!保螒?—3遍。yjs21.cOM
yJS21.com更多精選幼兒園教案閱讀
小班語言活動《假如我是。。。?!?/h2>
幼兒園小班優(yōu)秀教案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幼兒園優(yōu)秀小班語言教案
一、活動目標:
1、運用多種方式表現(xiàn)動物的特征。
2、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3、體驗參與活動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各種動物的卡片、背景圖、圖譜。
三、活動過程:
1、游戲“找小動物”了解動物名稱。
(1)“今天老師帶小朋友到森林里去和小動物們一起做游戲。”
(2)“小動物都躲了起來,和小朋友玩捉迷藏的游戲呢,我們一起來找一找,有哪些小動物?”
2、講一講,引導幼兒認識動物的特征。
提問:“你知道這些動物各自都有哪些本領(lǐng)?”(幼兒逐一講述)
3、編一編,學說句子“假如我是……我就……”
(1)出示圖譜,邊貼圖片邊講述“老師最喜歡小花貓,聽‘假如我是小花貓,我就去抓老鼠’”
(2)請個別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圖片,根據(jù)動物的特征,用“假如我是。。。。。我就。。。。?!钡木渥舆M行講述。
(3)帶領(lǐng)幼兒把三句兒歌完整的講述一遍。
(4)幼兒人手一張動物卡片自由講述,同伴間交流。
(5)請幼兒將自己創(chuàng)編的兒歌念一念。
2、游戲“大老虎來了”
(1) “現(xiàn)在,我們來做一個‘大老虎來了’的游戲,小朋友模仿小動物聽音樂做動作,音樂一停,馬上擺一個造型就不好動了?!?,游戲2—3遍。
大班語言教案及教學反思《假如我是……》
活動設(shè)計背景
《綱要》中指出“創(chuàng)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使幼兒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p>
活動目標
1、學習圍繞“假如我是……”主題,引導幼兒想像講述,發(fā)展幼兒創(chuàng)造性思維。
2、通過活動,讓幼兒對社會各種職業(yè)有一定的了解,萌發(fā)熱愛勞動者的情感。
3、培養(yǎng)幼兒敢于在集體面前大膽、積極地表現(xiàn)自己,養(yǎng)成耐心傾聽他人說話的好習慣。
4、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教學重點、難點
進一步提高幼兒大膽的想象力,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新精神
活動準備
1、預先讓幼兒在家里與家長討論有關(guān)“假如自己是誰’’的話題
2、人手一張紙,一支筆。
活動過程
1、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出談話主題。
教師:現(xiàn)在,我們都是小朋友,以后,大家會慢慢地長大,長大了你想做什么呢?假如你是……,你想做什么呢?鼓勵幼兒大膽地講述自己喜歡的職業(yè),以及想做的事情,讓小朋友與同伴交流,教師在幼兒講述過程中,注意傾聽幼兒講述的情況,引導幼兒圍繞話題交談。
2、教師以示范的方式引導幼兒講述。
教師:大家想一想,自己長大了,要做什么人?假如你是……,你想做什么事呢?讓幼兒根據(jù)自己的意愿在集體面前自由講述。
教師:假如我是宇航員,我要駕駛著宇宙飛船上天去旅行,我要到月亮上去蕩秋千;我還要到其他的星球上去探險。去探索宇宙更多更多的秘密,那時侯,我是多么開心、多么神氣呀!小朋友,你想去嗎?
3、通過提問,幼兒嘗試比較連貫地想象并講述。
教師:假如你是誰,你想做什么事?實現(xiàn)了你心中的愿望后,你心里感覺怎樣?鼓勵幼兒根據(jù)教師講述的線索,想象自己想成為一定的角色,做出自己想做的各種各樣的事情、感受和體驗成功后喜悅的心情。
教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講給大家聽聽。
4、豐富幼兒的詞匯和經(jīng)驗。
教師:當你完成了你想做的事情后,你的心情會怎樣呢?除了“開心”你還有哪些感受呢?(引導幼兒想出:興奮、神氣、自豪、快樂……)
5、啟發(fā)幼兒嘗試把自己想象的內(nèi)容記錄下來再進行講述。
教師:小朋友,你們都有許多非常好的想法,你們可以先用筆畫下來,畫好后,再講給同伴聽。(幼兒嘗試繪畫并講述)
教學反思
1、這節(jié)課達到了我預期的目標,孩子們創(chuàng)編了很多優(yōu)美的句子如“假如我是一名超人,我要飛到外星球,和外星人一起玩游戲”、“假如我是醫(yī)生,我要醫(yī)治好多好多的病人,讓他們健康地生活”“假如我是老師,我要和我的學生一起唱歌跳舞,一起游戲”等等。大部分孩子的想象力很豐富,興趣很濃厚,整個活動中的氣氛很活躍,只有極少部分的幼兒有些害羞,不善言談。
2、在整個活動中,我為幼兒創(chuàng)造了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同時可以讓幼兒與教師、同伴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在活動中,通過不同職業(yè)的鮮明對比,激發(fā)幼兒的思維以及想象能力,培養(yǎng)幼兒說的技能,同時,讓幼兒對社會各種職業(yè)有一定的了解,萌發(fā)熱愛勞動者的情感。
3、如果重新上這節(jié)課,我會更加注重拓展想象空間,舉一反三,啟發(fā)幼兒將自己想象成各種動物、植物、交通工具等,并嘗試進行講述。
【推薦】大班語言教案《假如我是一棵樹》
【活動目標】
1.運用豐富優(yōu)美的詞句表述四季樹木的特征及給人們的感受。
2.熟悉詩歌內(nèi)容,了解詩歌句式,大膽仿編兒童詩。
3.感受詩歌的意境和韻味,體驗成功仿編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音樂
2.圖譜()
推薦課件:大班語言課件《假如我是一棵樹》
重點:充分感受詩歌的韻味和結(jié)構(gòu),有感情地朗誦。
難點:創(chuàng)編屬于自己的兒童詩。
【活動過程】
一、觀察圖片,表述四季樹木的特征及感受
(一)認識四季的樹木
1.小朋友,你們認識圖片上的四棵樹嗎?你們知道這些樹代表的是哪個季節(jié)?(PPT2)
2.教師小結(jié):圖片上分別是春天的桃樹、夏天的梧桐樹、秋天的楓樹和冬天的松樹。
(二)描述四季的樹木(PPT3-6)
1.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那就讓我們先來看看春天的桃樹。
春天里的桃樹怎么了?桃花是什么樣的?你有哪些好聽的詞來說一說春天里的桃花?在春天里看到×××××的桃花,你想到了什么?
2.再來看看梧桐樹吧!有哪些好聽的詞可以形容夏天很綠很多的梧桐樹葉呢?閉上眼睛想想在炎熱的夏天,站在××××的梧桐樹下,會有什么感覺呢?
3.這是秋天的楓樹和冬天的松樹。楓葉到了秋天就會變的?誰有好聽的詞?
我們遠遠地看著××的楓葉感覺怎么樣?到了寒冷的冬天,火紅的楓葉就會凋零,可是你們看松樹,松樹在冬天里又是怎么樣的呢?
二、朗誦詩歌第一段,了解詩歌句式(PPT7-10)
1.四季的樹木真美呀!我也想把自己變成其中的一棵樹,聽一聽我想變成一棵什么樹?(配樂朗誦詩歌第一段。)
2.我想變成一棵什么樹?為什么要變成春天里的一棵桃樹呢?(朗誦詩歌第一段。)
3.我把這好聽的詩歌畫了下來,我們一起一邊聽一邊看。
4.看著圖譜一起來朗誦。
三、仿編兒童詩,體驗成功創(chuàng)編的快樂
1.討論:假如你是一棵樹,你愿意變成一棵什么樹?為什么要變成××××××的樹呢?
2.分組仿編詩歌。
誰愿意變成春天的桃樹(夏天的梧桐樹、秋天的楓樹、冬天的松樹)?請你約上你的好朋友一起說一說。
3.誰愿意來朗誦一下自己創(chuàng)編的詩歌?(分組朗誦兒歌)
4.小朋友朗誦的太美了,我們把這四段連起來,就是一首優(yōu)美的詩歌。詩歌的名字就叫《假如我是一棵樹》。
5.配上音樂,完整地來朗誦一遍吧!
四、活動延伸。
除了圖片上的樹,你還想變成一顆怎樣的樹呢?我們回去以后也把它畫下來,編成更好聽的兒歌吧!
附:詩歌《假如我是一棵樹》
假如我是一棵樹,我愿是春天的桃樹,開出粉嘟嘟的花兒,把春天裝扮的格外美。
假如我是一棵樹,我愿是夏天的梧桐樹,撐著傘兒一樣的樹冠,給夏天送去片片涼爽。
假如我是一棵樹,我愿是秋天的楓樹,亮著火一般的紅葉,讓秋天充滿生機。
假如我是一棵樹,我愿是冬天的松樹,聽著落雪的聲音,為冬天留住綠色的生命。
大班語言公開課教案《假如我是一棵樹》
活動目標
1、感受兒童詩的意境和韻律,嘗試仿編兒童詩。
2、用繪畫的形式表現(xiàn)詩歌的內(nèi)容。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中各種樹的貼紙。
2、掛圖《假如我是一棵樹》。
3、音樂磁帶或CD(見小班上冊)。
活動過程
一、表演朗誦詩歌,感受詩的意境。
1、教師:我們學過一首詩歌,叫《假如我是一棵樹》,你們還記得嗎?我們一起再來朗誦這首詩歌吧。
2、播放背景音樂,幼兒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二、嘗試仿編詩歌。
1、引發(fā)思考。
--教師:假如你是一棵樹,你愿意做詩歌里的哪棵樹?你會做些什么事情?(引導幼兒替換原有詩歌中的句子。)
2、幼兒互相討論,用替換原有詩歌里的樹、樹的特點的形式嘗試仿編詩歌。(教師巡回指導,傾聽了解幼兒的仿編情況。)
3、分享交流。
--教師:誰愿意來朗誦自己創(chuàng)編的詩歌?
--四位扮演不同樹種的幼兒,按照詩歌里的順序分別朗誦自己創(chuàng)編的詩歌。;來源;;(教師協(xié)助幼兒完整朗誦,可分別為幼兒貼上樹的貼紙以示區(qū)別。)
--教師:你喜歡他們編的哪一句?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另請四位幼兒朗誦他們創(chuàng)編的詩歌,其它幼兒學說創(chuàng)編的好的詩句。
三、給兒童詩配畫。
1、嘗試將自己的想法畫出來。
--教師:假如你是一棵樹,你愿意做一棵什么樹?你會做些什么事情?請你把它畫下來。
--幼兒根據(jù)自己的想象,把想要創(chuàng)編的詩歌內(nèi)容用繪畫的形式記錄下來。
2、分享交流。
--教師:請你給好朋友看看你的畫,讓他猜一猜你仿編的詩歌。然后把仿編的詩歌朗誦給好朋友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