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幼兒園小班學習活動:三只熊搬新家

發(fā)布時間:2019-12-25 幼兒園三只蝴蝶說課稿 幼兒園三只小熊說課稿 幼兒園三只猴子說課稿

設計思路 “三只熊搬新家”的素材來自小班《學習活動》主題“三只熊的家”——用各種材料或玩具給大中小三只熊搭建一個家。該內容涉及兩個學習重點:其一,關于大小、數(shù)量以及簡單關系的知識與經驗:其二,關于合理利用材料、玩具進行構造與搭建。我在分析教材的基礎上,把這兩個學習重點進行了整合,以實現(xiàn)教材賦予的要求。 分析本班幼兒的已有經驗,在上學期的主題課程教學實施后,幼兒開始對各類學習活動產生好奇心和探索興趣。在數(shù)學學習方面,他們已經初步學會對5以內的實物進行手口一致地點數(shù)、說總數(shù),會區(qū)別、比較簡單的數(shù)量關系,以及能認識長方形、正方形等圖形,會簡單拼搭。為此,本活動旨在讓小班幼兒綜合運用數(shù)學知識,在游戲情境中自主發(fā)現(xiàn)和主動探索,建構屬于他們最近發(fā)展區(qū)的新經驗。 活動中,我盡量讓幼兒學會自己探究其中的奧秘,嘗試自主建構。通過比較法、操作法,在感知物體數(shù)量、大小、形狀以及與三只熊的關系中積累經驗。在“三只熊的家”主題背景下,通過游戲,讓幼兒感受、體驗數(shù)學的有用和有趣,激發(fā)幼兒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努力體現(xiàn)《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關于幼兒數(shù)學教育的價值追求。再次,活動中通過與同伴一起搭建,讓幼兒感受與他人共同游戲、共同學習的快樂。 活動目標 1.感知物體的大小與三只熊的關系,建構初步的數(shù)概念。 2.體驗與同伴共同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會用長方形和正方形組合搭建,幼兒已經會用樂高積木搭建床、桌子等。 2.物質準備:3個柵欄上分別貼有大、中、小三只熊,12個塑封氣球(上面印有桌子、床),6個大籮筐(3個分別裝有桌面和“腳”、3個分別裝有若干塑料方塊),桌子和床的樣式(PPT)。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今天我?guī)銈兊絼游锛胰ネ婧脝? 1.這是誰的家(三只熊的新家)? (1)哪個是熊爸爸?為什么? (2)哪個是熊寶寶?為什么? (3)熊媽媽比誰高?比誰矮?這句話有點長,誰會說(熊媽媽比熊寶寶高,比熊爸爸矮)? 2.三只熊搬進了新家,可是房間里沒有桌子、沒有床,什么家具都沒有。今天我們就來為三只熊做桌子和床,好嗎?我們要做幾張桌子呢(3張)?幾張床呀(3張)? 二、共同搭建 1.分組:每只熊只需要4個小朋友幫忙,請你們把話聽完整后再去做準備。 (1)愿意為熊爸爸做事的小朋友,請把你的小椅子放在紅火車上; (2)愿意為熊媽媽做事的小朋友,請把你的小椅子放在藍火車上; (3)愿意為熊寶寶做事的小朋友,請把你的小椅子放在黃火車上。 2.出示樣例: (1)三只熊喜歡什么樣子的桌子呢? (2)PPT出示桌子:這張桌子有幾條腿(4條腿的方桌子)? (3)PPT出示床:三只熊喜歡什么樣的床呢(有一個靠背和一個床板的)? 3.分工:你想為三只熊做桌子還是床呢? (1)熊爸爸、熊媽媽、熊寶寶那里有漂亮的氣球,你可以去挑1個你最喜歡的氣球,氣球上面會告訴你,你是做桌子還是做床。 (2)每個小朋友去拿1個氣球,拿好后請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4.按氣球上的提示兩人一組搭建桌子或床: (1)氣球上顯示做桌子的小朋友請舉手?(熊爸爸2個……) (2)氣球上顯示做床的小朋友請舉手? (熊爸爸2個……熊媽媽2個……) (3)三只熊要求兩個小朋友為一組,一起搭一樣東西,你們能兩個人一起搭1張桌子,兩個人一起搭1張床嗎? (4)幼兒按氣球上的要求兩個人合作制作,并暫時將氣球放在椅子下面。 三、動手操作 1.搭建桌子 (1)教師明確搭建要求: A.搭桌子的材料在這里(靠窗)。 B.請將桌子搭在藍點點的地方(提示搭建的位置)。 C.建構前思考:仔細看一看熊爸爸喜歡幾號籮筐里的材料?熊媽媽、熊寶寶喜歡幾號籮筐里的材料(提示:要求幼兒目測)?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關鍵提問: A.熊爸爸喜歡幾號籮筐里的材料?為什么? B.你們選擇的籮筐對嗎?是不是分別適合三只熊的?是它們都喜歡的嗎? C.哪張桌子最高?哪張桌子最矮?熊媽媽的桌子應該是什么樣的呢? (3)小結:熊爸爸長得大,它用的桌子要又高又大,大桌子就要用大的材料;熊寶寶個子小,所以可以用小桌子。這樣搭出來的桌子才是適合三只熊的,是它們喜歡的。 2.搭建床 (1)教師明確搭建要求: A.搭床的材料在這里(靠墻)。 B.請將床搭在黃點點的地方(提示搭建的位置)。 C.建構前思考:仔細看一看應該選擇哪一個籮筐里的材料?搭床的時候數(shù)一數(shù)一共用了幾塊積木(提示:可以先觀察圖片)?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關鍵提問: A.三只床一樣大嗎? B.搭熊爸爸的床用了幾塊積木?(5塊) C.搭熊媽媽、熊寶寶的床用了幾塊積木呢? D.都用了5塊積木,為什么搭出來的床會大小不同呢?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幼兒探索與發(fā)現(xiàn): 幼兒可能回答:搭熊爸爸的床,用的都是長方形積木,所以床就大。搭熊媽媽和熊寶寶的床有長方形、有正方形。搭熊媽媽的床長方形用的多。搭熊寶寶的床正方形用的多…… 搭熊寶寶的床 (4)小結:原來,搭三只熊的床分別都用了5塊積木,因為選擇的積木形狀、大小不一樣,所以搭出來的床大小也會不一樣。 3.結束語:三只熊的新家有了桌子可以吃飯,有了床可以睡覺,真是太高興了!它們要感謝你們,下次再請你們來幫忙。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擴展閱讀

幼兒園中班教案《三只熊搬家》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能區(qū)別物體的大小,用繪畫的方式表現(xiàn)物體的大小。

2、了解家里主要房間中的物品,并能將物品與房間匹配。

3、發(fā)展目測力、判斷力。

4、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師在活動室里布置一幢房子,里面有臥室、洗手間、廚房等房間,并貼上相應的物品標記。

2、教師為幼兒畫的家具、餐具等。

3、分成三格的長條紙,每一格的左上角分別有大中小三個圓點。

4、記號筆、固體膠。

活動過程:

一、觀察討論

了解家里房間中的物品。

1、房子里有什么房間呢?(衛(wèi)生間、廚房、臥室)

2、從哪里看出來是衛(wèi)生間(或廚房、臥室)?

3、臥室(廚房、衛(wèi)生間)是用來干什么的呢?

4、房子里空蕩蕩的,少了什么東西?

二、參與嘗試

區(qū)別物體的大小,將物品與房間匹配。

1、大熊先搬來桌子。

在長條紙的中間內粘貼桌子的圖畫,表示為大熊的桌子,教師在兩邊添畫大桌子和小桌子,將物品放到對應的房間里。

2、中熊再來搬椅子。

教師在長條紙的中間內粘貼椅子的圖畫,表示為中熊的椅子,幼兒分別嘗試在兩邊添畫大椅子和小椅子,將物品放到對應的房間里。

3、小熊搬不動,就來搬杯子。

教師在長條紙的中格內粘貼杯子的圖畫,表示為小熊的杯子,幼兒分別嘗試在兩邊添畫大杯子和小杯子,將物品放到對應的房間里。

三、操作表現(xiàn)

用繪畫的方式表現(xiàn)物體的大小。

1、幼兒手拿條形卡片,選取與標記相應的紙制物品,粘貼在卡片中央,表示為中熊的物品,并在卡片兩邊分別與點子對應地畫上一大一小同樣的物品。

2、將卡片放在三只熊新家中對應的房間里。

3、用一一對應的方法來檢查是否將物品都搬進新家了。

活動反思:

第一個環(huán)節(jié)中,我問了一個問題:房子里有哪些房間呢?問下去孩子們說不出來,連續(xù)問了幾遍后,孩子還是說不出來。那是因為我沒有先給孩子觀察,所以孩子回答不出來。在孩子操作部分,我并沒有把不大不小的物品在中間位置固定好。以至于孩子又要自己黏貼又要化一大一小的物品。老師沒有把要求說清楚,所以有的孩子把不大不小的物品貼在了第一個格子里,也有的貼在最后一個格子里。第二部分重點部分闡述時,語言羅嗦,不規(guī)范。

幼兒百科:搬家指從一個地方搬到一個新的地方。縱觀現(xiàn)代人的一生總會有幾次的變遷與異動。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活動:幫小動物搬新家


【活動目標】

1.認識5以內的序數(shù),并能從不同方向辨別5以內物體的排列次序。

2.體驗參加序數(shù)活動的樂趣。

3.在生活中學會使用序數(shù)詞。

【活動準備】

5間小房子的圖片;小貓、小狗、小兔、小猴、小熊的圖片各一張;標有數(shù)字1—5的門牌卡和賀卡各2套;路標(箭頭)一個;磁力板一塊,磁力扣若干。

【活動過程實錄】

1.以“小動物要搬家”的情景導入,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老師:“小朋友們,你們誰能告訴老師,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呀?”

老師:“冬天到了,小動物們要搬進新家了!”

教師事先將五座小房子的圖片貼在磁力板上。

教師:“你們看,都有哪些小動物啊?”(將5只小動物的圖片分別貼在5座小房子的下面。)

2.請幼兒說說這些小動物分別住在第幾間房子里,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從左邊數(shù)和從右邊數(shù)房間的序號是不一樣的。

老師:“小貓住在第幾間房子里?你是怎么知道的?”請幼兒說出數(shù)的方法,例如:“從左邊開始數(shù),……是第一間”。

鼓勵幼兒說出不同的想法,如:“從右邊開始數(shù)。……是第五間。”

3.幼兒學習看路標,了解路標具有指明方向的作用。

教師出示“路標”(箭頭):“你們看這是什么呀?”

老師:“你們在哪里見過路標?它有什么用呢?”

老師:“如果路標指向了這邊,那我們應該從哪邊開始數(shù)?如果路標指向了另一邊呢?”

4.請幼兒按照路標為小動物們送門牌卡,鞏固對序數(shù)及左右方位的認識。

⑴老師:“現(xiàn)在,小動物們已經搬進新家了,可是它們卻遇到了一個小問題,它們總是走錯房子,因為它們不知道自己住在第幾間房子里。小朋友們,我們來幫幫它們好嗎?想一想我們可以怎樣做呢?”(啟發(fā)幼兒說出為它們的房子加上門牌號。)

⑵請5名幼兒到前面來,發(fā)給他們每人一張標有1—5中任意一個數(shù)字的門牌卡,請幼兒按照路標和自己手中門牌卡上的序號,為小動物們送門牌卡。如果送對了,教師則以小動物的身份謝謝他;對于送錯的幼兒,教師不應代替其改正,而應提示他,例如,小狗說:“這不是我家的門牌號,唔……我找不到家了!”

⑶教師改變路標的方向,請其他五名幼兒為小動物們送門牌卡。

5.以請幼兒去小動物家做客為由,引導幼兒按照上下方位說出序數(shù)。

⑴幼兒學習按照上下方位說出序數(shù)。

①老師:“現(xiàn)在,小動物們的房子上都有了自己的門牌卡,它們再也不會找不到家了!它們請小朋友們到它們家里去做客!可是,它們給小朋友們出了一個難題:你們瞧,小動物們的家變樣了!”

教師將5間小房子由橫排變成豎排,并將小動物的圖片貼在房子旁邊。

②教師分別將路標指向上面和下面,請幼兒說出小動物們分別住在第幾間房子里。

教師:“如果現(xiàn)在路標指向下方(從上往下數(shù)),那么小貓住在第幾間房子里?如果路標指向上面呢?”

⑵請幼兒帶著“賀卡”去小動物們的家里做客,鞏固對上下排列次序的理解。

①教師:“一會兒就請小朋友們到它們家里去做客了。老師給每個小朋友準備了一張賀卡,如果你能夠把這張賀卡帶給小動物,那么它們一定會特別高興的!”請幼兒按照路標,將賀卡上的數(shù)字與房子的序號對應起來,去為小動物們送賀卡。

②教師變化路標的方向,請另一組幼兒手持賀卡去小動物家做客。

6.簡單總結本次活動學習的內容:

教師:“今天小朋友們學習了好多新的本領,我們學會了從左往右數(shù),從右往左數(shù),從上往下數(shù)和從下往上數(shù),你們還為小動物們送去了門牌卡,又帶著禮物去小動物們的家里做客,你們做了這么多事情,一定有點累了吧?那就讓我們休息一下吧,輕輕地去一趟廁所,然后拿水杯喝一杯水。”活動結束

幼兒園中班教案《三只小熊》


現(xiàn)在向您介紹幼兒園教案《幼兒園中班教案《三只小熊》》

中班教案《三只小熊》適用于中班的游戲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有表演的愿望,在感受表演游戲《三只熊》的基礎上,使幼兒知道表演的名稱,表演中的角色及內容,遵守游戲規(guī)則,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及控制性活動帶來的快樂,快來看看幼兒園中班《三只小熊》教案吧。

活動目的

1、在感受表演游戲《三只熊》的基礎上,使幼兒知道表演的名稱,表演中的角色及內容。

2、引起幼兒想表演的愿望。

3、遵守游戲規(guī)則,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及控制性活動帶來的快樂。

4、體驗同伴間友好的情感。

準備

1、場景布置:熊的家。

2、教師活動前排好表演。

活動過程

(一)、交代課題名稱,引起幼兒看表演的興趣。

指導語:"今天,要請小朋友看一個表演,名字叫《三只熊》,看看表演中有誰?"

(二)、幼兒觀看表演,知道主要內容,激發(fā)幼兒想表演的愿望。

1、表演第一遍。

(1)、剛才表演叫什么名字?

(2)、這個表演中有些誰?

(3)、小姑娘這樣好不好?

2、表演率二遍。

(1)、為什么三只熊生氣了?

(2)、小姑娘這樣做,熊有沒有同意?

(3)、請小朋友想辦法,小姑娘怎么做熊就不會生氣了?(在門口等,敲門……)

3、表演第三遍。

(1)、三只熊為什么會抓小姑娘的?

(2)、這個表演中的三只熊、小姑娘都是誰演的?

(3)、你們想不想也來表演?

4、表演第四遍。

教師表演,請四名想表演的幼兒分別扮演大、中、小熊及小姑娘,跟著老師嘗試著表演。

(三)、講評。

今天,我們看了老師表演的《三只熊》的故事,知道小姑娘改正缺點向熊道歉,熊就不抓她了。下次我們再來看好嗎?

小百科:熊是食肉目熊科動物的通稱,熊平時還算溫和,但是受到挑釁或遇到危險時,容易暴怒,打斗起來非常兇猛。

幼兒園小班教案《三只熊》及教學反思 幼兒園教案《三只熊》及教學反思


小班教案《三只熊》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樂意為三只熊擺放早餐并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在故事情境中感受并發(fā)現(xiàn)物體的數(shù)量、大小、高矮、粗細與三只熊的關系,嘗試進行配對,在感知故事內容的基礎上,理解角色特點,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三只熊》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在故事情境中感受并發(fā)現(xiàn)物體的數(shù)量、大小、高矮、粗細與三只熊的關系,嘗試進行配對。

2、樂意為三只熊擺放早餐并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3、在感知故事內容的基礎上,理解角色特點。

4、喜歡并嘗試創(chuàng)編故事結尾,并樂意和同伴一起學編。

活動準備:

1、圖片“小熊的一家”、三只大小不同的盤子、三只高矮不同的蜂蜜瓶、三根粗細不同的玉米、六個蘋果、三個畫有不同數(shù)量不同大小的魚盒子。

2、供15名幼兒的操作材料(人手一張畫有小熊一家的底板,人手一個小籃子里面裝有六個蘋果)。

活動重難點:

樂意為三只熊擺放早餐并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感受并發(fā)現(xiàn)物體的數(shù)量、大小與三只熊的關系,嘗試進行配對。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小熊的一家”觀察其特征,引發(fā)幼兒興趣。

師:“喜歡小動物吧。最喜歡什么小動物?“今天老師這上面也有小動物,看看是誰?(出示小熊的一家)家里都有誰呀?哪個是爸爸?哪個是寶寶?哪個是媽媽?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并說說你的理由?!?/p>

小結:爸爸長的高,寶寶長的矮,媽媽長的不高也不矮。

二、通過小熊的一家,了解熊愛吃的食物。

師:“三只熊在干什么呢?它們要吃早餐了,你們今天吃過早餐了嗎?猜猜看,三只熊最喜歡吃什么呢?幼兒自由回答。師:“有可能哦”。我們一起來看看三只熊今天的早餐都吃了些是什么?出示相應的食物圖片。并請小朋友牢牢的記住這些東西。

三、為熊的一家分配食物,感知物品的大小、高矮、粗細與數(shù)量的關系。

1、比較相同物體,區(qū)分大小。

師:“早餐要開始了,吃早餐前當然要先用到餐具,哪一個給熊爸爸的?什么顏色的”哪一個是給熊寶寶的?什么顏色的?哪一個是熊媽媽的?什么顏色的?"出示圖片,說說你的理由。

“爸爸個子很高,胃口很大,吃的也多,所以爸爸要用最大的盤子,你們同意嗎?寶寶很小,胃口很小,吃的也少,所以寶寶用最小的盤子,你們同意嗎?媽媽胃口不大也不小,所以用不大不小的盤子,你們同意嗎?”

師:“三只不同大小的碗,最大的給爸爸、最小的給寶寶、不大不小的給媽媽?!?/p>

2、比較相同食物,區(qū)分高矮。

師:“要吃早餐了,看看是什么?(蜂蜜)三只瓶子一樣嗎?那兒不一樣?你覺得哪個是給爸爸的?為什么?(中間的瓶子最高,里面裝的蜂蜜越多,所以應該給爸爸。)哪個給媽媽?哪個給寶寶?剛才的蜂蜜有高、有矮,可下面這個事物它們都長的一樣高哦。

3、比較相同食物,區(qū)分粗細。

師:“要吃第二樣東西了,玉米(出示圖片)(剛才的東西有高有矮,現(xiàn)在他們一樣高哦,誰會分一分?)哪個給爸爸?哪個給媽媽?哪個給寶寶?理由。幼兒講述玉米的粗細,請幼兒做出粗細的動作。

小結:三根一樣長的玉米,粗細不一樣,粗的那一根多一點,細的那一根少一點。

正確的數(shù)數(shù)方法,引導幼兒按蘋果的數(shù)量以及熊一家胃口大小來分食物。萌發(fā)幼兒關心父母的情感。

1、出示六個蘋果圍繞在熊一家的周圍。師:“有什么辦法可以數(shù)清楚?你數(shù)的第一個蘋果在哪里?”

2、師:“6個蘋果三只熊來分,你會怎么分呢?理由是什么?”

3、師:“熊的一家要這樣分蘋果,熊爸爸要多吃點,熊寶寶要少吃點,熊媽媽呢不多也不少。”幼兒重復一遍。

4、幼兒操作,教師提醒。

師:“老師給每個小朋友熊的一家,還準備了一個小籃子,小籃子里面有6個蘋果,請你將籃子里的蘋果按要求分給三只熊”。

5、教師評價。

五、活動延伸。

出示三只裝有不同大小不同數(shù)量魚的盒子(盒子上寫上數(shù)字2、4、6)。師:“你覺得哪個給爸爸吃?”哪個給媽媽吃?哪個給寶寶吃?讓幼兒猜測。后打開箱子讓幼兒自己發(fā)現(xiàn),除了事物數(shù)量的多少外還事物大小有關。

活動反思:

《三只熊》是小班下學期《熊的故事》主題活動中的一個教學活動,通過這個活動最主要的是讓孩子們通過故事得到大、中、小配對的概念,同時也感受大小不同的三只熊的不同的形象。按照我的預想,小班幼兒年齡小,注意時間短,只有那些生動、有趣的、形象的材料才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因此在開展數(shù)活動時,我盡量以故事為載體,讓幼兒在游戲情境中快樂的學、快樂的玩。而熊是幼兒所熟悉、喜歡的動物,所以在此次活動中,我以熊為主角,并對三只熊的故事進行改編,通過生動的環(huán)節(jié)銜接,讓孩子在故事情境中感受并發(fā)現(xiàn)物體的數(shù)量、大小、高矮、粗細與三只熊的關系,更好的引發(fā)小班幼兒學習的興趣和愿望。但是在活動中卻并非如此。在活動的導入部分,我出示了三只玩具熊,讓孩子們觀察一下三只熊的大小,然后引入故事,孩子們的注意力一下子被課件吸引了,當故事講完以后,孩子們一下子松懈下來,當我提問時,只有少數(shù)孩子的注意力是集中的,而其它孩子的注意力是分散的,預期的效果并不完美。

在小班階段,影響孩子思維的因素實在太多了。作為老師應該認真分析教案,特別對設計的提問要仔細琢磨,盡量增加其有效性,活動的形式也應該多變一點,孩子的思維往往容易被色彩鮮艷的動畫所吸引,而他們在觀看時,其實并沒有帶著一種目的,所以當需要回答問題時,能力差的孩子就不知道回答什么了,他們沒有處在思維的積極狀態(tài)。可能由于是隨堂課,所以自己只做了一下大致的準備,對其中的有些細節(jié)并沒有認真的琢磨,對自己的提問設計也沒有想得太多。如果在欣賞故事之前,我有意識地設計一個問題,如“小姑娘迷路了,她會到哪里去呢?會碰到什么事呢?”讓孩子們帶著任務去欣賞故事,可能孩子的有意性就強一點,另外在觀看課件時,我應該分段讓孩子們欣賞,從開始到“小姑娘在小熊的床上睡著了…….”然后讓孩子們討論一下“三只熊回來會怎么樣呢?”,接著在繼續(xù)欣賞下去,可能比較適合孩子的年齡特點。孩子可能比較喜歡在真實的環(huán)境中去感受、理解故事內容。另外我還應該在區(qū)域活動中創(chuàng)設“熊的家”的環(huán)境,讓孩子真實地感受大碗、中碗、小碗,大椅子、中椅子、小椅子的配對,我想這作為區(qū)域活動的延伸,肯定是孩子比較樂意接受的。

幼兒百科:熊是食肉目熊科動物的通稱,熊平時還算溫和,但是受到挑釁或遇到危險時,容易暴怒,打斗起來非常兇猛。

相關推薦

  • 幼兒園中班教案《三只熊搬家》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能區(qū)別物體的大小,用繪畫的方式表現(xiàn)物體的大小。 2、了解家里主要房間中的物品,并能將物品與房間匹配。 3、發(fā)展目測力、判斷力。 4、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師在活動室...
    2020-09-19 閱讀全文
  •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活動:幫小動物搬新家 【活動目標】 1.認識5以內的序數(shù),并能從不同方向辨別5以內物體的排列次序。 2.體驗參加序數(shù)活動的樂趣。 3.在生活中學會使用序數(shù)詞。 【活動準備】 5間小房子的圖片;小貓、小狗、小兔、小猴、小熊的...
    2019-12-12 閱讀全文
  • 幼兒園中班教案《三只小熊》 現(xiàn)在向您介紹幼兒園教案《幼兒園中班教案《三只小熊》》中班教案《三只小熊》適用于中班的游戲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有表演的愿望,在感受表演游戲《三只熊》的基礎上,使幼兒知道表演的名稱,表演中的角色及內容...
    2022-05-02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小班教案《三只熊》及教學反思 幼兒園教案《三只熊》及教學反思 小班教案《三只熊》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樂意為三只熊擺放早餐并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在故事情境中感受并發(fā)現(xiàn)物體的數(shù)量、大小、高矮、粗細與三只熊的關系,嘗試進行配對,在感知故事...
    2020-10-31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小班教案《三只熊買鞋》 小班教案《三只熊買鞋》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愿意用語言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在游戲的情景中,為三只熊選擇合適的鞋子,體驗選購鞋子的快樂,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快...
    2020-10-16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能區(qū)別物體的大小,用繪畫的方式表現(xiàn)物體的大小。 2、了解家里主要房間中的物品,并能將物品與房間匹配。 3、發(fā)展目測力、判斷力。 4、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師在活動室...

2020-09-19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認識5以內的序數(shù),并能從不同方向辨別5以內物體的排列次序。 2.體驗參加序數(shù)活動的樂趣。 3.在生活中學會使用序數(shù)詞。 【活動準備】 5間小房子的圖片;小貓、小狗、小兔、小猴、小熊的...

2019-12-12 閱讀全文

現(xiàn)在向您介紹幼兒園教案《幼兒園中班教案《三只小熊》》中班教案《三只小熊》適用于中班的游戲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有表演的愿望,在感受表演游戲《三只熊》的基礎上,使幼兒知道表演的名稱,表演中的角色及內容...

2022-05-02 閱讀全文

小班教案《三只熊》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樂意為三只熊擺放早餐并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在故事情境中感受并發(fā)現(xiàn)物體的數(shù)量、大小、高矮、粗細與三只熊的關系,嘗試進行配對,在感知故事...

2020-10-31 閱讀全文

小班教案《三只熊買鞋》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愿意用語言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在游戲的情景中,為三只熊選擇合適的鞋子,體驗選購鞋子的快樂,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快...

2020-10-16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