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小手的秘密
發(fā)布時間:2019-12-25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 幼兒園說課稿小班科學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設計意圖:手在人的個體發(fā)展中起著重要作用,每天幼兒都用自己的小手做著不同的事,他們對自己的小手也充滿了好奇:小手真靈巧,還能做什么?小動物的手能干嗎呢?本次活動讓孩子從最貼近的自身開始探索,活動的內(nèi)容貼近幼兒的生活,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jīng)驗和視野。一、活動目標:1.為自己擁有一雙靈巧、獨特的手而自豪。2.通過小實驗,體驗大拇指的作用。3、懂得要保護小手。二、材料準備1.黃豆。2.PPT課件《動物的手》、《保護小手對與錯》。三、活動過程(一)猜謎導入:小手真神奇。師:今天老師要給你們猜一個謎語:兩棵小樹十個叉,不長葉子不開花,又能寫來又能畫,天天干活不說話。(這一環(huán)節(jié)以猜謎語的形式導入,通過這種形式可以自然的引發(fā)幼兒去關注自己的手,并由此對活動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二)認識小手。1.觀察小手認識手心手背。師:我們的手心和手背一樣嗎?手心里有什么?手掌紋像什么?請你伸出兩只小手,看看上面的掌紋一樣嗎?那你再和別的小朋友比一比,看看你們的掌紋一樣嗎?小結:原來每個人的掌紋都是不一樣的。2.觀察手指。師:動一動我們的小手,看看什么地方最靈活。比較并認識五個手指兄弟。3.觀察指紋。師:我們手指頭上也有秘密,請你仔細看看有什么?那一圈一圈的叫指紋。請你仔細觀察一下,每個手指頭上的指紋一樣嗎?(這一環(huán)節(jié)的目的在于引導幼兒通過觀察自己的手,認識手的特點,對自己的手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三)通過小實驗體驗大拇指的重要性。1.我們每只小手都有五個手指,每個手指都不一樣,但是它們都很能干。你的小手會干什么?2.如果缺少了一個手指,做起事情會怎樣呢?我們做個有趣的小實驗,體驗大拇指的作用。(請小朋友把大拇指縮在手心里,做撿黃豆、扣衣服紐扣或拉拉鏈)。3.沒有了大拇指的幫忙,你做起事情覺得怎么樣?那我們現(xiàn)在把大拇指伸出來幫我們做事情試試看又覺得怎么樣?4.原來沒有了大拇指我們做事情的時候很不方便,甚至做不好事情,看來大拇指可是非常重要的。(在游戲中體驗小手的特點、作用。陳鶴琴先生說過:兒童以游戲為生命,我們應創(chuàng)造適當?shù)沫h(huán)境,使其天真爛漫、活潑好動的特點得到充分的發(fā)展,應多采用游戲式的教學法,以提高教學效果。所以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創(chuàng)設了游戲場景。引導孩子們動一動、說一說中調(diào)動他們多種感官的參與,不知不覺中感知了手指的靈活,從而產(chǎn)生自豪感。)(四)觀看PPT課件《動物的手》,重點觀察它們有沒有靈活的大拇指,從而為自己有一雙靈活的小手感到自豪。師:小朋友吃飯、畫畫用手幫忙,小動物做事用“手”嗎?他們的手和我們的手有什么不一樣?師:它們有沒有靈活的大拇指?小結:動物的“手”沒有像我們這樣靈活的大拇指,我們能很方便、靈活地拿任何細小的東西,而動物不行。因此,每個小朋友都應該保護自己的小手。(通過課件讓孩子們形象地看到小動物們的手指,從比較中感受自己靈活的小手,為自己有一雙靈活的小手感到自豪。)(五)觀看PPT課件《保護小手對與錯》,討論:我們應該怎么保護好自己的小手呢?(活動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通過觀看課件中小孩的行為,孩子們在看看說說中了解小手能做的事以及不能做的事,最后大家暢所欲言表達如何才能保護自己的小手,進一步萌生保護小手的欲望。)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編輯推薦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鼻子的秘密
活動目標:
1、認識鼻子,知道鼻子可以聞氣味。
2、懂得愛護鼻子的簡單方法。
活動準備:
1、裝有醋和香水的碗各一個。
2、相關的ppt。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
小朋友今天老師要來考考你們,給你們猜一樣東西,看看誰能猜出來,小耳朵聽仔細?!案吒咭蛔剑缴蟽蓚€洞,是香還是臭,問問它都懂”。
(二)、認識鼻子:
小朋友真能干,啊我們一起摸一摸自己的鼻子吧!我們的鼻子是長在哪里的?(鼻子長在我們的臉中間)。那鼻子是什么樣子的?(高高的,有兩個洞)。
師小結:是的,我們的鼻子長在臉中間,高高的,有兩個洞,我們叫它“鼻孔”,寶寶一起說“鼻孔”。
(三)、鼻子的作用:
小朋友,我們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鼻子,那它有什么本領呢?(聞味道)。哦,是嗎?那老師請你上來試一試,你聞到了什么味道啊?(香味)。那老師要來看看你們的小鼻子是不是都能聞到呢?(給所有的孩子聞醋的味道)?,F(xiàn)在你們聞到的是什么味道?(酸酸的味道)。嗯,看來我們的小鼻子都很靈,其實我們的鼻子能聞出各種各樣的味道,媽媽在廚房炒菜,你能聞到是嗎味道(香香的味道)。那我們閉上眼睛來聞一聞吧“哇,好香啊”。前段時間,我們班燒醋了,還記得醋是什么味道嗎?(酸酸的)。是的,我們可以通過聞醋來預防感冒。(出示PPT,圖1)咦,你們瞧,為什么圖片上的寶寶用手捂住鼻子呢?發(fā)生什么事了?(失火了)。失火會有什么冒出來啊?(有很多的煙)。(圖2)那這個媽媽上班路上為什么要戴上口罩呢?(因為天氣冷,怕冷空氣吸進身體,會引發(fā)感冒)。(圖3)這位阿姨在一個有毒的工廠上班,所以她要帶上口罩來保護自己的鼻子和身體。
師小結:小朋友,我們的鼻子不但可以聞到各種各樣的味道,還可以幫助我們呼吸呢,但我們感冒時,鼻子會有什么感覺呢?(流鼻涕,鼻子不通)。你難受嗎?我們一起來試一試。(請幼兒用手捏住鼻子)。
(四)、保護鼻子:
鼻子是很重要的,我們要好好的保護它。那我們怎么樣來保護鼻子呢?引導幼兒說出:不用手摳鼻子、不把異物塞進鼻孔、和小朋友在一起玩的時候不要碰撞到鼻子。冬天來了,我們小朋友從外面進入教室的時候,要先把小手搓搓,再把鼻子的兩邊搓一搓,讓鼻子暖和起來,這樣就不容易感冒了。
(五)結束部分
小朋友,不但我們有鼻子,小動物們也有鼻子,我們都來看看小動物的鼻子都有什么作用。出示(ppt圖5)這是誰啊?(大象)。大象的鼻子是什么樣的?(長長的)大象的鼻子除了可以聞氣味,還有什么特別的本領呢?(吸水、噴水、卷木頭)。(出示圖6)這是小狗的鼻子,它的鼻子比我們?nèi)说谋亲舆€要厲害,能聞出很多很多種的氣味,它就是靠鼻子找到回家的路的,小朋友,雖然我們和小動物的鼻子長得不一樣,但是鼻子對于我們來說,都一樣的重要,所以我們要好好的保護它。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樹葉的秘密
設計意圖:在上學期上《樹葉寶寶去旅行》時,我們班幼兒就對樹葉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根據(jù)《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提出,幼兒科學學習的核心是激發(fā)探究欲望,培養(yǎng)探究能力。成人要善于發(fā)現(xiàn)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實際生活機會,引導幼兒學會發(fā)現(xiàn)并進行分析和解決問題。作為教師,利用教學活動來讓幼兒注意身邊不起眼的東西,有意識地引導幼兒觀察周圍事物,并對其進行了解,學習觀察的基本方法,是非常好的教育契機。這樣支持與鼓勵幼兒,非常有利于幼兒培養(yǎng)觀察與分類能力。讓幼兒在與同伴合作探究和分享交流中,嘗試整理、概括自己探究的成果,體驗合作探究和發(fā)現(xiàn)的樂趣,以對話形式來引導幼兒在探究中思考,嘗試簡單的推理和分析發(fā)現(xiàn)事物之間明顯的關聯(lián)。進而讓幼兒關注和了解自然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系,逐漸懂的熱愛、尊重自然。因此,我根據(jù)幼兒日常所能接觸的樹葉來對幼兒進行一個簡單的科學教育活動?;顒幽繕耍?、知道綠樹葉和干樹葉的基本特征。2、嘗試用各種感官去感受兩種事物的不同,并大膽表達自己的看法。3、對感興趣的事物能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其明顯特征。活動準備:1、綠樹葉若干、黃樹葉若干(事先帶幼兒去撿樹葉)。2、干的廢舊報紙若干。活動過程:一、以問答的形式導入:師:小朋友們,你們平時在幼兒園是不是都要喝水呀?(幼兒自由作答)。師:那你們喜不喜歡喝水呀?(幼兒自由作答)師: 那你們知不知道我們?yōu)槭裁匆人剑空埿∨笥褌冋f說。教師進行簡單的小結,告訴幼兒因為小朋友要長身體,長高長壯。師:那你們知道嗎?大樹也要喝水,它也要像小朋友一樣長高長壯。那你們知不知道大樹喝了水以后,它的水都跑到哪里去了?(幼兒自由作答)師: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幫大樹找找它的水到底去哪里了好不好?師:你們還記不記得上次我?guī)∨笥讶敉鈸斓臉淙~呀?樹葉也是大樹身體的一部分,就像我們的小手小腳一樣。我們一起來看看大樹的樹葉里到底有沒有水,好嗎?二、引導幼兒找到樹葉里的水分。1、將樹葉裝入托盤中放到桌子中間,其中有干樹葉、綠樹葉,另一托盤中裝入廢舊的報紙,請幼兒自由選擇進行操作,并嘗試找到樹葉的水分。2、引導幼兒觀察報紙是干的,將樹葉放到報紙中,用力壓。提問:師:小朋友們,你們看看你們的報紙和之前的有什么不一樣呢?哪兒不一樣呢?為什么?師:你們看,是不是壓綠色葉的報紙是濕的(向幼兒展示壓綠樹葉的報紙),壓干樹葉的報紙是干的呀?(向幼兒展示壓干樹葉的報紙,并將兩張報紙一同展示,讓幼兒更能直觀的去觀察。)師:所以,綠樹葉里面有水分,干樹葉里面沒有水。師:那你們說大樹的水跑到哪里去了?(幼兒自由作答)。師:哦,原來大樹的水分跑到綠樹葉、大樹里面去了。4、請幼兒到戶外找找哪些樹葉有水分,哪些樹葉沒有水分,將沒有水分的樹葉撿回來?;顒友由欤涸谙乱淮位顒訒r制作樹葉粘貼畫。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洞洞的秘密
活動目標:
1.講講自己發(fā)現(xiàn)的各種洞洞,體驗和老師、同伴一起找洞的樂趣。
2.引導孩子觀察身邊是否有洞洞,以及這些洞洞的用處。
3.初步嘗試能夠通過合作解決問題。
活動準備:紙、剪刀、皮球活動過程:
一、說說身體上的洞洞。
1、請幼兒找找我們的身體上,哪里有洞洞呢?
幼兒在自己身上找、也可以在同伴身上找洞洞。鼓勵幼兒仔細發(fā)現(xiàn)身上的洞洞。
2、說說身上的洞洞的作用。
幼兒大膽回答教師小結:嘴巴用來吃飯、眼睛看東西、鼻孔用來呼吸、耳朵聽聲音、肛門拉大便等等。
二、討論如何來保護好我們身上的洞洞。
1、教師鼓勵幼兒大膽說出保護洞洞的方法,引導幼兒學會科學保護身體上洞洞的常識。
小結:身體上的洞洞對我們的生命很重要,因此我們要保護好身體上的洞洞,不能讓它受到傷害(如:掏耳朵、戳眼睛、把異物放入洞洞等等都是不科學的)。
三、幼兒體驗如何制作出洞洞(1)出示紙:這是什么?上面有洞洞嗎?我可以變出洞洞來。你們能試一試嗎?我可以用這個洞洞當望遠鏡。(彩紙卷起來,變成望遠鏡,這是一種可以從這邊望到那邊的洞洞;從這一邊穿到那邊的洞洞)老師用剪刀剪紙,請小朋友猜猜會剪出什么來。(圓形的洞洞)用濕的手戳出一個洞洞。
四、游戲:鉆洞洞教師和配班老師利用肢體做出不同的洞洞造型,請幼兒一個個的鉆過去。洞洞的形狀有大到小,有低到高,慢慢訓練幼兒掌握鉆洞洞的方法。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罐子里的秘密
活動目的:
1、辨別兩種不同的聲音,使幼兒對聲音產(chǎn)生探究的欲望。
2、培養(yǎng)幼兒的操作興趣,發(fā)展觀察里,注意力以及對科學活動的喜愛。
活動準備:
1、空八寶粥罐子、紅豆、米若干2、錄音機,舞曲音樂活動過程:
一、介紹新朋友罐頭寶寶。
1、 教師與幼兒拿著空罐頭寶寶一起跳舞師:今天老師帶來了新朋友與小朋友一起來做游戲。
二、給罐頭寶寶喂食1、 師:罐頭寶寶與小朋友玩得真高興,可是他們的肚子有點餓了,怎么辦呢?(喂東西給他們吃)2、師:你知道罐頭寶寶喜歡吃什么東西呢?(讓幼兒隨意地說說罐頭寶寶吃的東西)3、 師:你們覺得罐頭寶寶喜歡吃這么多東西,那我們來瞧瞧他們到底喜歡吃什么,看看你們有沒有猜中了。
教師邊說邊用視頻轉(zhuǎn)換儀出示米和紅豆4、 師:你們愿意給罐頭寶寶喂食嗎?
后面都是為罐頭寶寶準備的這些食物,呆會請小朋友來選擇一種食物喂給你手里的罐頭寶寶吃,然后我們把罐頭寶寶輕輕搖搖,用你的耳朵來聽一叮你手里的罐頭寶寶會發(fā)出什么好聽的聲音。
幼兒拿好自己手里的罐頭寶寶到活動室后面給罐頭寶寶喂食,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注意不要讓把食物弄在地上,罐頭寶寶吃好后輕輕地搖一搖罐頭寶寶。
三、分辨罐頭寶寶發(fā)出的聲音。
1、 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拿好你的罐頭寶寶輕輕地回到自己的坐位,把你的罐頭寶寶藏在椅子下面。
2、 師:剛剛我們給罐頭寶寶喂了好吃的食物,誰愿意來讓你的罐頭寶寶發(fā)出好聽的聲音。
請幼兒上前來示范用罐頭寶寶發(fā)出聲音。
3、 師:這個小朋友的罐頭寶寶發(fā)出了什么好聽的聲音呀!
鼓勵幼兒能用一些簡單的詞來說說聽到的聲音。
4、那你們知道他給罐頭寶寶喂了什么好吃的東西嗎?
讓幼兒來猜測罐頭發(fā)出的聲音是因為吃了什么東西。并用視頻轉(zhuǎn)換儀來驗證幼兒的說法。
5、請能發(fā)出相同聲音的罐頭寶寶來一起唱唱歌。
6、師:誰還愿意到前面來讓你的罐頭寶寶發(fā)出不一樣的聲音呢?
教師請給罐頭寶寶喂另一種食物的幼兒帶他的罐頭寶寶上前去示范罐頭發(fā)出的聲音,教師引導幼兒能聽清聲音,知道罐頭里喂的是什么食物。
四、幼兒相互交換罐頭寶寶1、 讓幼兒嘗試聽不同的聲音。
師:現(xiàn)在要請小朋友來玩?zhèn)€游戲,剛才你們都知道兩種不同的食物喂給罐頭寶寶會發(fā)出不同的聲音,請剛剛給罐頭寶寶喂過米的小朋友和剛剛給罐頭寶寶喂過紅豆的小朋友交換一下手里的罐頭寶寶。
讓幼兒去尋找另外一種聲音的罐頭自己來嘗試傾聽。
五、請幼兒帶著罐頭吃飽了的罐頭寶寶一起運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