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路邊花園
發(fā)布時間:2019-12-12 中班美術幼兒園教案 幼兒園美術教案中班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設計思路:
路邊花園在幼兒的生活中還是比較常見的,但“路邊花園”這個名稱對幼兒來說是陌生的,對其作用與人們生活的關系了解較少。因此設計了本次活動,一方面通過觀察欣賞,了解路邊花園的特點及與人們生活環(huán)境的關系,另一方面引導幼兒對畫面進行合理布局,并添畫豐富畫面內容。
本活動共分三個環(huán)節(jié),第一環(huán)節(jié):通過談談路邊花園,了解花園的作用及與人們生活環(huán)境的關系;第二環(huán)節(jié):設計路邊花園,引導幼兒合理布局并進行添畫;第三環(huán)節(jié),作品展示,互相觀賞各自的路邊花園,分享有創(chuàng)意的設計。
活動目標:
1、了解路邊花園的特點和與人們生活環(huán)境的關系。
2、嘗試對路邊花園進行合理布局,并進行添畫豐富畫面內容。
活動準備:
1、路邊花園的圖片。
2、“路邊花園”繪畫范例。
3、記號筆、蠟筆、繪畫紙。
活動過程:
一、談談路邊花園(了解花園的作用及與人們生活環(huán)境的關系。)
1、教師導入語:在我們的身邊有許多花園,老師給它們拍了照片,一起來看一看。
2、師幼欣賞城市大街上的路邊花園照片。
3、提問:花園里有些什么?里面有什么你認識的花朵?
小結:花園里有很多綠化,特別是有各種品種的花朵,還有健身器材。
4、提問:怎樣的花園最受人們歡迎?為什么要在大街上造花園?
小結:花園可以讓城市變得更美麗,空氣更新鮮,人們的身體更健康。
二、設計路邊花園(引導幼兒合理布局并進行添畫。)
1、討論:路邊花園里有些什么?(工作計劃之家 fZ76.COM)
2、教師根據(jù)幼兒表述示范繪畫路邊花園。
3、幼兒繪畫。
操作要求:
●先將畫面分成三塊,分別表示小河、草地、天空。
(花園的花壇內也可以分為幾個區(qū)域,可將同一形狀的花瓣或顏色一致的花朵畫在一起)
●再依次在畫面上進行添畫。
重點觀察與指導:幼兒的構圖與布局是否恰當。
三、觀賞談論(作品展示,互相觀賞各自的路邊花園,分享有創(chuàng)意的設計。)
1、互相觀賞各自的路邊花園。
2、交流:哪些布局較合理?哪些設計最會受人歡迎?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延伸讀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花》
現(xiàn)在向您介紹幼兒園教案《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花》》
中班美術教案《花》適用于中班的美術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體驗插編的有趣,喜歡編織活動,嘗試用紙條插編的方法來打扮花朵的花心,學習搓皺紙的技能裝飾葉子,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快來看看幼兒園中班美術《花》教案吧。
活動目標:
1.嘗試用紙條插編的方法來打扮花朵的花心,學習搓皺紙的技能裝飾葉子。
2.體驗插編的有趣,喜歡編織活動。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重點:
學習插編的方法和搓皺紙的技能。
活動難點:
兩條紙條交替插編。
活動過程:
一、激趣引題
1.出示已經(jīng)編織好的花朵,激發(fā)幼兒興趣。提問:這些花朵和我們平時看見的有什么不一樣,它漂亮嗎?為什么?
2.引導幼兒充分說出感受。
3.花心和花的葉子一樣嗎?(不一樣)哪里不一樣?(花心是用紙條進行編織的,而花的葉子是用皺紙搓在一起繞起來的。)
4.教師小結,講述這樣的編織方法叫間接交叉編織。
二、編織的方法
1.今天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動手編一朵小花吧,看誰編的最漂亮!
2.教師講解花心和花葉子不同的編織方法。
3.引導幼兒觀察兩條紙條的不同順序。
4.重點示范編連續(xù)兩條紙條的不同順序。
三、幼兒操作
1.提示幼兒要將編好的每條色紙鋪平,并與上一條色紙緊挨著。
2.提示幼兒可以運用規(guī)律排序的方法搭配色彩。
3.觀察幼兒操作,注重個別幼兒的指導。
4.引導編好的小朋友對空白的地方進行裝飾。
四、作品展示
1.你最喜歡那一朵小花,為什么?
2.幼兒共同欣賞,分享快樂。
活動反思:
因為有了上學期的經(jīng)驗,幼兒已經(jīng)知道了間接交叉編織的方法,所以在活動中教師介紹編織方法的時候不是很仔細,也沒有細化,只是適當?shù)靥嵝蚜讼?,第一條編織和第二條編織方法是一樣的,但是順序是不同的,剛好相反,可是讓幼兒自己操作的時候,發(fā)現(xiàn)有部分幼兒每一條的紙條都是一樣的順序,因此,沒有成功。如果在活動中,讓幼兒自己去發(fā)現(xiàn),然后教師再進行小結,讓幼兒知道第二張紙條怎樣來插編,讓幼兒找到插編的規(guī)律,這樣可能效果會更好。在下一個活動中,教師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克服活動中的難點。
小百科:有些學者認為裸子植物的孢子葉球也是“花”,而多數(shù)人則認為被子植物才有真正的花,所以被子植物也稱為有花植物。花的各部分不易受外界環(huán)境影響,長期以來,人們都以花的形態(tài)結構作為被子植物分類鑒定和系統(tǒng)演化的主要依據(jù)(見被子植物門)。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花園里的鮮花
設計意圖:
春天是花的季節(jié),花的海洋,如何讓幼兒感受美,表現(xiàn)美,需要老師的積極有效的引導。這節(jié)課上我主要引導小朋友觀察花的結構(花瓣、花蕊、花梗的形狀與色彩)與花的形態(tài)(花的高低、前后、大小),在此基礎上畫出美麗的鮮花并進行有趣的裝飾。 當我選擇作畫工具時,我選擇了線描畫作為本節(jié)課的主要作畫形式,有四個因素吧,線描畫是最簡單、最直接表現(xiàn)物象的繪畫手段。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花的結構和形態(tài),用點、線、面進行有趣的裝飾。
2、能感受美,表現(xiàn)美,體會畫畫的快樂。
活動準備:
紙兩張,繪制幾朵花朵,一幅畫,記號筆,每組有花數(shù)朵活動過程:
一、 引導幼兒觀察花的結構,欣賞花的形態(tài)在小朋友的桌上都有一瓶花,你覺得花漂亮嗎?美在哪兒?
(1) 花是什么形狀?可以用什么花紋來畫?為什么?
(2) 花是怎樣折的?可以用什么花紋裝飾?
(3) 花梗是怎樣的?
小結:小朋友觀察得很仔細,想法真不錯。
(4) 請小朋友把花粘到紙上,你們看現(xiàn)在的花多了,更美了,這些花一樣嗎?什么地方不一樣?(大小、高低、前后)二、 學習花的畫法(1) 我們來畫一副盛開的鮮花,先畫什么,再畫什么?(老師示范)(2) 第二朵花畫在哪里?(請小朋友擺一擺)(3)第三朵花放在哪里?……(4) 還有什么沒有畫?應該怎樣畫?
(5) 把花粘在你喜歡或你設計的花瓶里。
三、 交代要求,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幫助幼兒畫在適當?shù)奈恢?,把畫花得大一點,鼓勵先畫好的小朋友豐富畫面。如花瓶放在了哪里?花瓶旁有些什么?誰最喜歡這么美的花?
四、 結束:
告訴老師或小朋友,你想把這副畫送給誰?為什么?
五、總結第一,線描畫使用工具簡單,一支筆,一張紙,無論是在家里、課堂里,沒有太多的限制,是孩子們感覺快樂的事情。
第二,線是繪畫造型的基本元素,用不同的線組合不同的造型使孩子們感受到成功的體驗與快樂。
第三,孩子們可以運用線的豐富性,根據(jù)自己的想象,自由表達、自由發(fā)揮、自由探索,創(chuàng)做出別具一格的作品。
第四,變化無窮的線產(chǎn)生變化無窮的美,原始、可愛的稚拙美,跳躍、變化的韻律美,變形、夸張地裝飾美。小朋友的作品將顯示出線描畫的魅力。
一.說教材1、教材分析我說課的內容是中班美工活動《花園里的鮮花》,它是主題活動中的一個美工活動?;顒又幸郧擅钸\用折紙?zhí)攸c,利用組合的方法畫出鮮花,并使幼兒認識到折紙的樂趣,運用不同的方法和顏色作畫。
2、活動目標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以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為依據(jù),我從認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確定本次活動的目標。
3、活動重、難點根據(jù)目標,本次活動的重點是學習用折紙組合的方法畫出鮮花的基本形狀。
活動的難點是嘗試用鮮艷的色彩裝飾折紙鮮花。
二、說教法、學法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著?;顒又袘η笮纬?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本次活動我采用的教法有激趣游戲法、講解示范法、積極評價法。
學法:以幼兒為主體,創(chuàng)造條件讓幼兒參加探究活動,不僅提高和鍛煉了能力,更加升華了孩子的情感,因此我采用的學法是:觀察法、合作探究法、嘗試練習法、自我評價法。
三、說活動過程如果說鉆研教材、研究教法和學法是教學成功的前提和基礎,那么合理地安排教學過程則是教學成功的關鍵一環(huán)。本次活動的流程是:激發(fā)興趣→共同探究→自由創(chuàng)作→交流評價→活動延伸。
(一)激趣導入興趣是人們積極、主動地認識客觀事物的一種心理傾向,學習興趣是學習動機的重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動幼兒探求知識的動力,它會使幼兒產(chǎn)生學習需要,是學習活動中最現(xiàn)實、最活躍的因素。因此,活動一開始采用變魔術的游戲法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充分體現(xiàn)幼兒游戲所具有的教育性、娛樂性、創(chuàng)造性。 (二)師幼共同探究鮮花的特點 一、引導幼兒觀察花的結構,欣賞花的形態(tài) 二、 學習花的畫法 三、 交代要求,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四、 結束:
告訴老師或小朋友,你想把這瓶花送給誰?為什么?
五.說總結引導:
在觀察、討論的基礎上,幼兒對花的結構以及不同花的形態(tài)有了更清楚的認識,在繪畫中樂意用不同的線條及形狀來表現(xiàn)各種自己喜歡的畫,在花瓣、花芯、花梗、葉子的形象方面更為飽滿。
但是,這次活動中,我讓幼兒畫插在花瓶中的畫對幼兒來說難度太大了,他們很難把握花和花瓶的位置關系,所以幼兒都在紙上面畫花,而左右都不畫,所以紙上的花畫的不多,但是他們又有表現(xiàn)的欲望,于是就用畫幾個花瓶的方法來解決。如果讓他們畫小花園的話效果可能會更好。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四季小路
設計思路:
隨著主題“春夏和秋冬”的深入開展,孩子們知道了四季輪換的順序,也初步了解了四季有不同的特點,不同的感受。通過不斷地積累,班級中的孩子漸漸能自己區(qū)分哪些是好朋友顏色(相似色),在繪畫中嘗試自己擇色運用。但是在炫彩棒的使用技巧上有所欠缺,如:顏色不能很好的過渡、銜接,使兩種顏色融合起來,比較生硬。另外,在接觸了兩種顏色的接色后,部分孩子提出了選擇三種相似色的要求,因此,根據(jù)主題和孩子的經(jīng)驗,設計了這個美術活動。
本次活動分為四個環(huán)節(jié):第一環(huán)節(jié)中通過四張色彩強烈的范例引發(fā)幼兒的討論,再現(xiàn)生活經(jīng)驗,體會四季不同的特征,感受不同季節(jié)色彩漸變的美;提供的色卡幫助幼兒分辨兩、三種相似色。第二環(huán)節(jié)中在示范時運用兒童化語言幫助幼兒更容易理解掌握顏色的自然過渡,感知接色的方法。第三環(huán)節(jié):在四季音樂的陪伴下,幼兒進行有目的的創(chuàng)作,想象表現(xiàn)畫面的色彩。最后環(huán)節(jié)在欣賞比較中學習同伴的優(yōu)點,讓幼兒進一步感受色彩漸變的美。整個活動以一條小路貫穿,帶領幼兒走入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中,帶給幼兒不同的視覺感受。
活動目標:
1、運用相似色接色的方法使顏色自然過渡。
2、嘗試表現(xiàn)季節(jié)的色彩效果,感受色彩漸變的美。
活動準備:
四季范例、畫好路的紙、不同路的小樣、色卡、炫彩棒、鉛畫紙、四季音樂。
活動過程:
一、欣賞談論——了解四季的不同色彩特征和其對應的相似色
1、由一條小路引出,你們看到過什么樣的路?出示不同的路。
2、到不同季節(jié)的小路上去散步,出示四個季節(jié)的范例,討論:他們分別是什么季節(jié)的小路?為什么會有這樣的顏色?
3、找一找這些顏色是怎么排隊的?并出示相應的色卡。
4、小結:四季的色彩都是不同的,春天是綠色;夏天是紅色;秋天是黃色;冬天是藍色。
二、操作嘗試——選用四季的色彩來感知接色的方法
1、去春天的小路上散步,示范:走啊走,看到一大片梧桐樹,快速涂深綠色,一大片柳樹,涂淡綠色,哪個地方要接色就往哪個方向走(關注接色的順序和方向),看看顏色有什么變化?
2、找出接下來的顏色,請幼兒嘗試接色部分(關注幼兒接色的方法)。
3、小結:每個季節(jié)的路邊看到的是不一樣的風景,我們先找出好朋友的顏色,再讓他們抱一抱,讓小路連起來。
三、創(chuàng)造表現(xiàn)——運用接色的方法表現(xiàn)不同季節(jié)的小路
1、要求:確定季節(jié);選擇對應的顏色,讓人家一看就知道是什么季節(jié);用“開門,抱一抱”的方法。
2、想象在小路上散步,慢慢地在紙上描畫一條彎曲的小路。
3、按照各自確定的季節(jié),有目的地選擇各種顏色進行不規(guī)則色塊的連接。
4、邊涂色,邊觀察畫面的色彩效果,加以調整,直至涂滿整個畫面。
四、感受體驗——欣賞同伴作品,感受接色的美
1、猜猜畫的是什么季節(jié)?(關注幼兒相似色的運用搭配是否和諧)
2、比一比,同一個季節(jié)的小路有什么不一樣?(關注幼兒接色的方法)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漂亮的路
設計意圖:
在平時美術課教學中,我們一般都是畫一樣東西,先構圖,在涂色。但我發(fā)現(xiàn)小朋友涂色比較成問題,涂的時候同一個方向比較少。豎、橫、圈都有,涂得均勻,涂得豐滿的不是很多,本堂課我就主要是訓練幼兒涂色了,在利用情境增添活動的情趣。
目標:
1、學習涂顏色,嘗試漸變的方法。
2、積極參與鋪路的游戲,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準備:
1、教師范畫一張2、背景圖一幅。
3、剪刀、膠水、油畫棒、幼兒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過程:
一、引題1、小朋友們好,老師要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昨天我看到了一張非常漂亮的圖片,我把它帶來了,想看嗎?
2、出示范畫,提問:
這張畫畫的是什么呢?大家說說看。
你覺得什么地方漂亮?
(評析:第一個環(huán)節(jié),認識圖形顏色,先介紹一下涂色,重點講解圖形。)二、示范講解1、怎么會這么漂亮呢?幼兒回答師:原來呀這些顏色它們都有自己的兄弟姐妹,兄弟跟兄弟在一起顏色會變得更好看了。
2、咦!這條路還沒鋪完,我們繼續(xù)把它鋪下去——拉開如:深綠和淡綠是兄弟,在涂的時候,一定要同一個方向,涂均勻,在線里面涂,不要涂到外面去,兩個好朋友要手拉手。
評析:概念方面,綠色,深綠,翠綠,淡綠。我覺得顏色講解的過細,應該讓幼兒直接認識的顏色:如深綠色,淡綠色。就可以了。
三、出示背景圖師交代:小兔子家里房子造好了(一邊講一邊出示背景圖)。路還沒鋪,我們來幫助小兔子鋪路,不過小兔子要求鋪三條路,一條是“△”的路,一條是“□”的路,一條是“○”的路,老師給你們準備了各種圖形的路,請你們在里面涂上漂亮的顏色,圖好后,剪下來按小兔的要求鋪路。
(評析:幼兒看到背景圖都很激動,注意力一下子都集中過來了。)四、幼兒操作1、提醒幼兒涂色,注意顏色的搭配。
2、幫助有困難的幼兒。
3、剪好后,貼上去,可以幫助沒完成的小朋友。
(評析:幼兒興趣很濃,樂意參與。)五、幼兒作品講解1、路鋪正確的表揚。
2、顏色涂得漂亮的表揚。
3、讓幼兒感受到成功反思:
1、本次活動是一個整合活動,再簡單的幾何圖形上裝飾,是科學與藝術的融合。整個活動以游戲化,情節(jié)化的形式展開,給幼兒營造了一個寬松和諧的學習氣氛。
2、活動中,通過講一講,想一想,畫一畫等環(huán)節(jié)。幼兒興趣極高,能大膽選擇不同的顏色進行涂色,活動效果不錯。
3、對顏色的認識可能有點兒過細,個別幼兒拿油畫棒的姿勢還需要加強教育。
4、在活動中課堂氣氛比較活躍,大部分幼兒能夠掌握了涂色的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