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美術(shù)活動:蛋殼畫
發(fā)布時間:2019-12-12 幼兒園中班美術(shù)活動說課稿 幼兒園美術(shù)畫教案 中班美術(shù)幼兒園教案 活動目標:1、運用蛋殼進行裝飾畫創(chuàng)作。
2、通過欣賞感受蛋殼畫的藝術(shù)美。
活動準備:
1、蛋殼畫范例三幅(螃蟹、熊貓、蝴蝶);簡筆圖案每人一份。
2、幼兒人手兩個蛋殼(有淡淺之分),漿糊每組一盤,棉簽每人一份。
3、在活動前,先在桌上鋪報紙,以免弄臟桌面;展示板。
活動過程:
一、欣賞蛋殼畫,感受蛋殼畫的藝術(shù)美。
師:(出示背景)小朋友,森林里阿有幾只小動物,想和我們一起做游戲,你們愿意嗎?(分別出示蝴蝶、熊貓、螃蟹)
師:這幾只小動物和你以前看到的一樣嗎?
允許幼兒摸一摸圖畫,再說說自己的感受(蛋殼)
二、對蛋殼裝飾畫的分析
(1)師:對了,它們呀都是用蛋殼貼出來的,我們給它一個好聽的名字——蛋殼畫。我們先來看一下蝴蝶這幅圖畫,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師引導(dǎo),指出蛋殼顏色的不同,這樣畫面更加清楚,漂亮)
(2)師:熊貓(師引導(dǎo),小結(jié):熊貓的眼睛和耳朵是黑色的,臉上是白色毛,所以在貼的時候耳朵和眼睛處不用粘貼了,以此把眼睛耳朵和臉區(qū)分開來,畫面也更加漂亮)
(3)師:螃蟹(師引導(dǎo),小結(jié):螃蟹的身體和腿是兩個部位,所以可以用兩種蛋殼的顏色來進行裝飾,螃蟹腿是從粗到細的,所以在裝飾細的地方時蛋殼要掰得碎一點,而且要認真、有耐心)
三、引導(dǎo)幼兒探討如何用蛋殼來制作蛋殼畫(出示步驟圖)
師:那你知道它們是怎樣制作出來的嗎?(先……再……)
1、讓幼兒自由講述,出示步驟圖,教師簡單小結(jié),講述制作過程:
1)用記號筆畫出線條圖案;
2)小心的捏碎蛋殼;
3)用棉簽將漿糊涂抹在圖畫內(nèi);
4)最后貼上打碎的蛋殼。
2、請2~3名幼兒上前示范操作。
師:張老師這里啊有一幅沒有裝飾的圖畫,請小朋友用蛋殼為它穿上漂亮的衣服,誰愿意來嘗試?
四、幼兒操作活動,教師指導(dǎo)、幫助動手能力差的幼兒
師:我們小朋友真棒,都知道怎樣來制作蛋殼畫了,現(xiàn)在想不想來試試???(想)
在桌子上已經(jīng)幫你們準備好了材料,選一張你喜歡的圖案,開始吧。【zfW152.COm 趣祝?!?/p>
提醒幼兒作畫時不把漿糊弄到桌子上、衣服上。
五、展示幼兒作品,與幼兒分享蛋殼畫的特殊效果。
師:請完成蛋殼畫的小朋友來介紹一下自己的作品。
還有許多小朋友也想來介紹自己的作品,你們現(xiàn)在可以把你的作品介紹給好朋友,說說你用蛋殼貼的是什么?怎么貼的?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編輯推薦
幼兒園中班教案《蛋殼畫》含反思
現(xiàn)在向您介紹幼兒園教案《幼兒園中班教案《蛋殼畫》含反思》
中班教案《蛋殼畫》含反思適用于中班的美術(shù)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通過欣賞感受蛋殼畫的藝術(shù)美,運用蛋殼進行裝飾畫創(chuàng)作,在創(chuàng)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快來看看幼兒園中班《蛋殼畫》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運用蛋殼進行裝飾畫創(chuàng)作。
2、通過欣賞感受蛋殼畫的藝術(shù)美。
3、在創(chuàng)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4、能展開豐富的想象,大膽自信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活動準備:
1、蛋殼畫范例三幅(螃蟹、熊貓、蝴蝶);簡筆圖案每人一份。
2、幼兒人手兩個蛋殼(有淡淺之分),漿糊每組一盤,棉簽每人一份。
3、在活動前,先在桌上鋪報紙,以免弄臟桌面;展示板。
活動過程:
一、欣賞蛋殼畫,感受蛋殼畫的藝術(shù)美。
師:(出示背景)小朋友,森林里阿有幾只小動物,想和我們一起做游戲,你們愿意嗎?(分別出示蝴蝶、熊貓、螃蟹)
師:這幾只小動物和你以前看到的一樣嗎?
允許幼兒摸一摸圖畫,再說說自己的感受(蛋殼)
二、對蛋殼裝飾畫的分析
(1)師:對了,它們呀都是用蛋殼貼出來的,我們給它一個好聽的名字——蛋殼畫。我們先來看一下蝴蝶這幅圖畫,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師引導(dǎo),指出蛋殼顏色的不同,這樣畫面更加清楚,漂亮)
(2)師:熊貓(師引導(dǎo),小結(jié):熊貓的眼睛和耳朵是黑色的,臉上是白色毛,所以在貼的時候耳朵和眼睛處不用粘貼了,以此把眼睛耳朵和臉區(qū)分開來,畫面也更加漂亮)
(3)師:螃蟹(師引導(dǎo),小結(jié):螃蟹的身體和腿是兩個部位,所以可以用兩種蛋殼的顏色來進行裝飾,螃蟹腿是從粗到細的,所以在裝飾細的地方時蛋殼要掰得碎一點,而且要認真、有耐心)
三、引導(dǎo)幼兒探討如何用蛋殼來制作蛋殼畫(出示步驟圖)
師:那你知道它們是怎樣制作出來的嗎?(先……再……)
1、讓幼兒自由講述,出示步驟圖,教師簡單小結(jié),講述制作過程:
1)用記號筆畫出線條圖案;
2)小心的捏碎蛋殼;
3)用棉簽將漿糊涂抹在圖畫內(nèi);
4)最后貼上打碎的蛋殼。
2、請2~3名幼兒上前示范操作。
師:張老師這里啊有一幅沒有裝飾的圖畫,請小朋友用蛋殼為它穿上漂亮的衣服,誰愿意來嘗試?
四、幼兒操作活動,教師指導(dǎo)、幫助動手能力差的幼兒
師:我們小朋友真棒,都知道怎樣來制作蛋殼畫了,現(xiàn)在想不想來試試?。浚ㄏ耄?/p>
在桌子上已經(jīng)幫你們準備好了材料,選一張你喜歡的圖案,開始吧。
提醒幼兒作畫時不把漿糊弄到桌子上、衣服上。
五、展示幼兒作品,與幼兒分享蛋殼畫的特殊效果。
師:請完成蛋殼畫的小朋友來介紹一下自己的作品。
還有許多小朋友也想來介紹自己的作品,你們現(xiàn)在可以把你的作品介紹給好朋友,說說你用蛋殼貼的是什么?怎么貼的
課后反思:
本節(jié)課學習的內(nèi)容是選用生活中的廢棄物品——蛋殼作為材料通過設(shè)計、粘貼制作出來的畫面。在學習過程中我及時對學生加以表揚,使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增強自信心,從而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創(chuàng)造活動。
蛋殼是生活中被遺棄的東西,但是如果充分利用不僅能變廢為寶還能裝飾美化我們的生活,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小百科:蛋殼是卵生動物的卵外殼,起保護卵生動物的卵作用。構(gòu)成蛋殼主要有兩部分:一是由蛋白質(zhì)纖維所構(gòu)成的基質(zhì),二在蛋白質(zhì)基質(zhì)上堆積鈣質(zhì)的結(jié)晶物。
幼兒園中班美術(shù)活動:種子貼畫
設(shè)計意圖:
藝術(shù)源于自然,種子貼畫是一種自然的藝術(shù),也是一種美的藝術(shù)。通過這樣的操作活動不僅鍛煉了幼兒動手動腦能力而且在操作中也認識了各種種子。
活動目標:
1.嘗試用綠豆、赤豆、瓜子、蕓豆等,進行種子貼畫。
2.體驗創(chuàng)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每桌綠豆、赤豆等種子各一盒,若干勾畫了物體輪廓作品、雙面膠。
2.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1.欣賞"種子貼畫"范例。
師:"你喜歡哪幅畫?它用了哪些豆豆?"了解可以用一種豆或兩種豆交替排列,也可以用一種豆貼出輪廓,細小的部分用不同顏色的豆表現(xiàn)。
(通過范例,激發(fā)興趣,為下一步的操作環(huán)節(jié)做好鋪墊,同時利用談話形式,讓幼兒初步感受藝術(shù)的美,從而產(chǎn)生表現(xiàn)美、創(chuàng)作美的欲望。通過欣賞、觀察,讓幼兒掌握初步的操作技巧。)2.教師示范,勾畫物體輪廓,要求幼兒畫的要大,盡量和別人不一樣。
(鼓勵幼兒在勾畫輪廓的環(huán)節(jié)時,要有個性、有創(chuàng)造性地作畫,培養(yǎng)孩子個性化發(fā)展。)3.教師提出要求:
(1)可以選擇老師提供的紙來貼,也可以自己設(shè)計,勾畫時要畫的大一點。
(2)粘貼時,不用取很多豆子,豆子落到桌子要揀起來。
(3)全部粘貼后,用手掌輕輕地壓一下。
(教給孩子操作的細節(jié),根據(jù)孩子們的發(fā)展狀況和需要對技能技巧給予適時適當?shù)闹笇?dǎo),確?;顒拥幕境晒?。)4.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dǎo)。
提醒幼兒粘貼豆子時,手不要壓到白膠上,以免粘不住。
5.展示作品,幼兒相互交流自己喜歡的作品。
(給幼兒展示作品的機會,讓孩子間互相交流、欣賞以達到共同提高的效果。)6、教師與幼兒一起布置種子貼畫主題墻。
7、教師與幼兒一起參觀種子貼畫主題墻。
幼兒園中班美術(shù)活動教案——蛋娃娃
蛋娃娃
活動目標:
1、學習在雞蛋上添畫五官,并運用各輔助材料進行裝飾。
2、能將五官畫在雞蛋上,并運用繪畫粘貼技能裝飾頭發(fā)和身體。
3、愿意大膽介紹自己的作品,體驗雞蛋作畫的快樂。
活動重點:1、學習在雞蛋上添畫五官,并運用各輔助材料進行裝飾,制作蛋娃娃。
活動難點:1、正確在雞蛋上添畫五官。
2、大膽運用輔助材料進行裝飾,制作與眾不同的作品。
活動準備:
1、每位幼兒一個完整的雞蛋,底座。
2、彩色水彩筆、紙折的小帽子、毛線編的頭發(fā)、雙面膠、剪刀、膠棒、干花等輔助材料。
3、范例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范例,引導(dǎo)幼兒欣賞,激發(fā)興趣。
1、 引導(dǎo)幼兒回想雞蛋的什么樣子的。
師:你們都吃過雞蛋,那誰能說一說雞蛋長的是什么樣子呢?
師:老師今天帶來了一些不一樣的雞蛋,你們來看一看說一說它們都有哪些不一樣呢?
2、 提問:你最喜歡哪個蛋娃娃?為什么?
師:請你說說看,你最喜歡哪個樣子的蛋娃娃,它用了哪些東西來裝飾呢?
(引導(dǎo)幼兒從五官、表情、輔助材料的運用來描述。)
二、教師講解示范,幼兒動手操作。
1、 先添畫五官,設(shè)計臉部表情。
(眼睛、眉毛、鼻子、嘴、腮紅等,考慮是笑的、哭的、還是生氣的等表情。)
師:這些蛋娃娃都是已經(jīng)做好的,現(xiàn)在要請小朋友們自己動手做一個屬于你自己的蛋娃娃了。
師:我們要先給你的蛋寶寶畫上好看的表情,可以是笑的,哭的,生氣的,等等各種不一樣的表情。
2、 運用輔助材料進行裝飾。
(粘上辮子、戴上帽子,可以用干花等裝飾。)
師:蛋娃娃的表情有了,它還需要一些裝飾,可以仿照老師的示范,也可以自己想象,運用桌上的材料給蛋娃娃做出一些特別的裝飾。
三、欣賞活動,提高審美情趣。
1、把做好的蛋娃娃放置在架子上大家進行互相欣賞、介紹。
師:請小朋友來說說看你覺得哪個蛋娃娃最特別,你最喜歡呢?
設(shè)計意圖:
在進行"有趣的動物"這一主題時,孩子們對能孵出雞寶寶的雞蛋,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新《綱要》中指出:要善于挖掘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并能根據(jù)幼兒的現(xiàn)有水平與發(fā)展需要,選擇貼近幼兒生活的內(nèi)容。同時,創(chuàng)意手工作為本班的特色,不但得到了孩子們的喜愛,同時他們的動手能力、想象創(chuàng)造力方面有了明顯的提高,我們應(yīng)該抓住孩子的這一興趣,借用蛋殼這一生活中常見的材料來展一次藝術(shù)活動的全新創(chuàng)作與提升,進一步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作能力。于是,我設(shè)計了這一創(chuàng)意手工活動--蛋娃娃,讓孩子們真正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和自豪。
活動目標:
學習在雞蛋上添畫五官,并運用各輔助材料進行裝飾,制作蛋娃娃,提高動
手能力和審美情趣。
2、愿意大膽介紹自己的作品,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重點:學習在雞蛋上添畫五官,并運用各輔助材料進行裝飾,制作蛋娃娃。
活動難點:1、正確在雞蛋上添畫五官。
2、大膽運用輔助進行裝飾,制作與眾不同的作品。
活動準備:
1、每位幼兒一個完整的挖空雞蛋殼,一個雪花片搭的架子。
2、彩色水彩筆、記號筆、布縫好的小帽子、毛線編的小辮子、軟鉛絲、毛線、干花、雙面膠、剪刀等輔助材料。
3、范例若干。
活動過程:
出示范例,引導(dǎo)幼兒欣賞,激發(fā)興趣。
1、 教師請出特殊的客人(蛋娃娃),2、 引導(dǎo)幼兒說說它是用什么做成的。
3、 提問:你最喜歡哪個蛋娃娃?為什么?
(引導(dǎo)幼兒從五官、表情、輔助材料的運用來描述。)
教師講解示范。
4、 先添畫五官,5、 設(shè)計臉部表情。
(眼睛、眉毛、鼻子、嘴、腮紅等,考慮是笑的、哭的、還是生氣的等表情。)
6、 運用輔助材料進行裝飾。
(粘上辮子、戴上帽子,可以選擇做副眼鏡給娃娃戴上,還可以用干花等裝飾,盡量做的與眾不同。)
7、 把做好的蛋娃娃放置在架子上,8、 向同9、 伴、家長介紹。
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dǎo)。
1、操作要求:先添畫臉部內(nèi)容,再用輔助物進行裝飾。
正確使用雙面膠,并盡量制作得與他人不一樣。
2、幼兒開始操作。
教師重點指導(dǎo)能力弱的幼兒;
并鼓勵能力強的幼兒發(fā)揮想象,制作與眾不同的蛋娃娃。
3、操作完成的幼兒可以向同伴、教師、家長進行介紹。
欣賞活動,提高審美情趣,體驗成功的快樂。(延伸)
1、將作品陳列在展示臺上,大家進行互相欣賞、介紹,
2、說說哪個蛋娃娃最特別,你最喜歡。
幼兒園中班主題活動《蛋殼里的春天》
[摘要] 植物的生長和培育是大家很感興趣的一個課題。對于中班年齡的幼兒而言,他們更喜歡去摸索和了解,在蛋殼里培育植物能給孩子們帶來了極大的樂趣。因此,開展了"蛋殼里的春天"為主題的活動。在活動中,我們旨在向幼兒滲透對植物的生長變化,對使用回收廢棄物的意識,提高幼兒自主探究與發(fā)現(xiàn),大膽嘗試與操作,勇于表現(xiàn)自己和表達等能力。 根據(jù)孩子們的興趣,我們及時調(diào)整了預(yù)設(shè)的活動,孩子是動態(tài)的,他們在活動中的表現(xiàn)是我們預(yù)想不到的,因此預(yù)設(shè)和生成在活動中始終處于交替的變化中。
[關(guān)鍵詞] 蛋殼 春天 植物 生長
一 、主題活動方案的說明
(-)主題選擇的緣由
讓幼兒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學會用與眾不同的容器來當做花盆種植植物,并能夠悉心照料,感受到愛護花草和種植花草的樂趣,從而在生活中也能做到:"我們愛花不摘花,我們愛草不踩草"的良好品質(zhì)。
(二)主題活動的目標
1.引導(dǎo)幼兒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廢舊材料。
2.讓幼兒感受植物的生命力。
3.鼓勵幼兒照料植物,主動觀察,自主解決問題。
4.引導(dǎo)幼兒學會用恰當?shù)脑~語描述植物的生長特征。
5.教幼兒學會有感情地朗誦文學作品,愛看圖書。
6.讓孩子欣賞有關(guān)植物生長的音樂作品,哼唱或者表演相關(guān)的歌舞和舞蹈
7.指導(dǎo)孩子進行音樂游戲《芽胞胞》,能合節(jié)拍做動作。
8.使幼兒學習從高處往下跳的技能,要求動作輕松自然;會聽信號變速走。
(三)主題網(wǎng)絡(luò)圖
蛋殼
裝水
容器
裝植物種子
做滑稽人
學會用各種工具澆水
種花、植物
破了怎么辦?
做不倒翁
二、 主題教育活動方案的設(shè)計
主題活動一利用蛋殼種植的探索
(一) 活動目標
1.引導(dǎo)幼兒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廢舊材料。
2.讓幼兒感受植物的生命力。
3.鼓勵幼兒照料植物,主動觀察,自主解決問題。
(二)活動準備
1. 以經(jīng)過藝術(shù)加工的蛋殼為容器,種植各種常見的植物。
2.材料包括蛋殼、鐵絲、滴管、針管、繪畫工具以及植物種子等。
(三)活動過程
1.提出疑問:小小蛋殼能做什么呢?"能做滑稽人""能做不倒翁""能做項鏈"……孩子們紛紛說著自己的想法。是呀,蛋殼是我們經(jīng)常扔掉的廢物,如何利用它來為我們服務(wù),使這廢棄的物品成為可利用的資源呢?我想開發(fā)一下孩子們的創(chuàng)造思路。
2.教師把一個裝飾著漂亮圖案、種著吊蘭的蛋殼拿給他們看(見圖)。孩子們一下子圍攏過來,從他們的眼神和表情中,我讀出了他們的驚訝、贊賞。"蛋殼還能當花盆呀?""蛋殼上的畫多漂亮!""要是把種子種在里面能長嗎?""種蒜肯定行,種別的就不一定了。"看來,孩子們也想做這樣的花盆,還想在里面試試能不能種別的東西。首先,我和孩子們一起收集蛋殼。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怎樣得到完整的蛋殼,孩子們對這個問題非常感興趣。有的說"給雞蛋打個洞,雞蛋就能滾出來",有的說"給雞蛋打個口,把雞蛋倒出來,再用透明膠條粘好,蛋殼就是完整的了",還有的說"把雞蛋兩邊打眼兒,雞蛋就流出來了"……我等他們都說完了,建議大家回家試試,孩子們都興奮地表示贊同。我也把這件事寫在了家長園地上,希望家長支持孩子完成這項工作。
第二天早晨,每個孩子都帶來了蛋殼,并爭著把自己取蛋殼的方法講給大家聽。也許是因為孩子們都覺得取蛋殼不容易的緣故吧,他們在操作的時候都很小心,輕拿輕放,沒有一個蛋殼被打碎。我用鐵絲為孩子們的蛋殼容器制作了架子。孩子們把自己繪上彩圖的蛋殼放在架子上,在我的幫助下種上了他們想種的種子。此后,為了控制水量,使種子順利發(fā)芽,我每天都為蛋殼里的種子澆水。孩子們每天都看上幾眼,期盼著快快長出小苗,心里對能否長出小苗也不免有幾分疑慮。
當?shù)皻だ锏闹参镪懤m(xù)鉆出小腦袋時,那一棵棵稚嫩的苗苗牽動了孩子們的心。哎呀,真的長出東西了!"這是我的蒜苗苗,它最先出來了。""我的玉米出來了。""我的麥苗也出來了。""我的花生終于出來了,它的小芽多好看呀!"……幾天里,孩子們不斷報告他們的喜訊。瞧他們那得意的神情,我問:"它們是怎么長大的?"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它們長在土里,土有營養(yǎng);放在窗臺上挺暖和的;我看見老師給它們澆水……"小朋友能不能每天照顧自己的小苗苗呢?"孩子們當然愿意。
用什么給蛋殼里的小苗苗澆水呢?這一問題擺在了孩子們面前。有的孩子從美工區(qū)找來了易拉罐、罐頭瓶、牙膏盒,有的孩子干脆把娃娃家的小鍋、小碗拿來了。孩子們忙里忙外,興致可高了。
今天的收獲真不小,小苗苗喝足了水??稍倏纯椿顒邮?、樓道、盥洗室的地面上,到處灑得都是水,踩得一塌糊涂。孩子們有的衣服濕了,有的鞋上濺了水,有的小臉上還掛著水珠呢!看看他們那引人發(fā)笑的神氣模樣,我知道他們正為自己的勞動成果感到驕傲呢。
等孩子們漸漸平靜下來,我指著保存完好的現(xiàn)場問道:"剛才都有誰喝過你們的水了?"孩子們一時愣住了。"小苗苗喝了水,我的袖子也喝了水。"小機靈鬼孫浩然一語中的。于是,孩子們說窗臺喝水了,地喝水了……我請他們看一看、說一說:"今天我們給蛋殼里的小苗苗澆水,有什么地方你認為不滿意嗎?"他們說"衣服濕了不舒服,地濕了容易滑倒……"怎樣才能既讓小苗苗喝足水,又不把水灑得到處都是呢?大家商量的結(jié)果是班里工具太少了,每人都回家找一個最好用的工具帶來。孩子們最后一致認為,蛋殼口小,要用小東西澆水才不容易灑到外面。轉(zhuǎn)天,潘威來園時,很神秘地掏出一支沒有針頭的注射器:"我想用它往蛋殼里打水,準行!"我鼓勵他說:"你真有辦法,快去試試。"于婧溪從家里拿來了潔潔靈瓶,我說:"老師還是頭一次看到這么小的潔潔靈瓶,真好玩,試試好用嗎?"
以后幾天,孩子們試著用自己帶來的工具去澆水,材料之豐富令我驚訝:小漏斗、小水壺、果凍盒、小瓶子、滴管,還有像碗一樣的橘子皮呢。開始時,孩子用自己的工具,后來就換著用了。
經(jīng)過近一周的時間,孩子們找到了一些小竅門:太大、太小的玻璃瓶都不好用;塑料瓶好用,一捏就出水;注射器最好玩;老師用潔潔靈瓶做的漏斗、雞嘴小水桶也很好用。
(四)活動延伸
春天天到了,小朋友們特別高興,因為春天有許多漂亮的花盛開、柳絮紛飛,
活動的延伸是為了孩子再一次鞏固所學到的本領(lǐng),并給每個孩子都有表現(xiàn)表達的機會,讓他們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悅,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孩子們在蛋殼里的春天的主題活動中積累了很多有關(guān)植物生長和培育的知識,也一定能夠創(chuàng)編出很多新的歌詞,我鼓勵他們相互做小老師,學學別人編的新詞,既滿足了幼兒充分表現(xiàn)自己的需要,也為孩子們鞏固歌曲旋律、節(jié)奏提供了反復(fù)的練習機會。
教育活動二音樂活動《芽胞胞》
(一)活動目標
1.根據(jù)音樂,想象嫩芽初綻和生成新葉的樣子。
2.用肢體動作和打擊樂器,大膽地表現(xiàn)自己的音樂感受和想象
(二)活動準備
1.音樂磁帶或CD
2.自制象征嫩芽的手飾和頭飾
3.串領(lǐng)、沙球、小玲、三角鐵等樂器若干
(三)活動過程
1.嫩芽怎樣長?
-----教師提問:小朋友,春天到了,樹枝上的嫩芽長出來了,你們知道它們是怎么 長出來的嗎?它們是怎么長成綠葉。
-----教師以肢體動作和充滿活力的神情,啟發(fā)幼兒把自己想象成一個牙苞苞,用動作表現(xiàn)發(fā)芽的過程。
2、綠綠嫩芽長出來
-----聽教師彈奏一遍,告訴幼兒這段音樂講的就是嫩芽長出來的情形。
-----我們仔細地聽一遍音樂,想一想芽苞苞是怎樣長成綠葉的
-----聽了音樂,我們好像看見了這樣的情景:芽苞苞長出來,一點點長成嫩芽,嫩芽抬起頭,太陽照著它,暖洋洋的,嫩芽又仰起頭喝雨水,就這樣,嫩芽慢慢長成一片綠綠的新葉子。
-----我們再仔細聽一遍音樂,想想嫩芽生成的樣子。
-----引導(dǎo)幼兒感受音樂,注意樂曲前半段和后半段的不同,教師用語言、動作提示幼兒注意音樂的變化。
-----幼兒聽音樂完整的表演。
3、芽兒長得歡
----尋找合適的表現(xiàn)各段音樂的打擊器,用樂器的不同音色和節(jié)奏來表達音樂,例如:前半段用清脆的小玲和三角鐵表現(xiàn)嫩芽慢慢地一點點綻放的情形,后半段用串鈴和沙球表現(xiàn)嫩芽愉快地和太陽,小伙伴等打招呼以及迎風跳舞的情景。
----自由選擇一種樂器,和著音樂節(jié)奏敲擊
-----將幼兒分成兩組,一組運用肢體來表演,另一組運用打擊樂器伴奏、烘托。
3.總結(jié)評價,結(jié)束活動
教育活動三 美術(shù)活動《春天發(fā)芽的樹》
(一)活動目標
1.觀察每種樹不同的發(fā)芽現(xiàn)象,在繪畫不同形狀的樹木同時,用不同色彩的縐紋紙團兒進行粘貼,表現(xiàn)出不同樹木的發(fā)芽過程。
2.發(fā)展小肌肉動作,盡可能將紙團兒團緊團小。
(二)活動準備
綠、粉、黃色縐紋紙頭,膠水,繪畫工具。
(三)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在幼兒園附近環(huán)境中觀察春季樹木的變化,不同的樹形(區(qū)分喬木和灌木)觀察芽苞的顏色。
2.用油畫棒在作業(yè)紙上畫出不同的樹木,教幼兒畫樹時掌握正確的分枝方法。
3.將自己選擇的紙頭兒用拇指和食指團成很緊很小的紙團,分別沾在發(fā)芽的樹枝上。
4.注意指導(dǎo)幼兒沿樹枝的左右兩方面沾,不要只沽一邊,學會使用不同的顏色紙團兒沾不同的數(shù)木。
展示幼兒作品。開一個園內(nèi)"千樹萬樹梨花開"的作品展??梢匝埣议L陪同孩子一起來觀看。
三、主題教育活動方案的設(shè)計特點與思路
(一)主題方案的設(shè)計特點
幼兒期是個體主動性發(fā)展的良好時期,在主題方案設(shè)計中,我十分注重引導(dǎo)幼兒的主動探索和思考,促進幼兒成為主動和成功的探索者與學習者,適時地引發(fā)和鼓勵幼兒的積極主動的思考行為??鞓?、鼓勵的氣氛能讓孩子們在設(shè)計的過程中有實現(xiàn)感和成就感,教師要多看到幼兒的優(yōu)點和長處,要把教育變成漸進的、快樂的事情。
我們尊重孩子的原有生活經(jīng)驗、關(guān)注兒童發(fā)展的時刻,讓兒童成為活動的主題,成為活動的主動構(gòu)建者。就就是我主題方案的設(shè)計特點。
(二)主題活動的思路
根據(jù)中班幼兒活潑、好動富于想象的特點我在設(shè)計本主題的時候,以植物的培育為主要線索,展開春天到、春天的樹和廢棄物的利用等教學內(nèi)容。將幼兒對春天植物發(fā)芽的認識,還原于幼兒的想象。以"假想"代替"逼真",創(chuàng)設(shè)豐富的游戲情景,使幼兒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游戲性的體驗。
四、主題評述(主題活動方案設(shè)計的評價及心得體會)
在《蛋殼里的春天》主題探索活動過程中,幼兒獲得了許多在蛋殼里種植植物的知識,通過教師引導(dǎo)孩子充分預(yù)想,會使幼兒在今后的日子里不斷關(guān)注小蛋殼里的種子,引導(dǎo)他們照料、呵護小生命,培養(yǎng)幼兒對植物的關(guān)愛,同時,他們還充分利用自己帶來的工具去澆水如:小漏斗、小水壺、果凍盒、小瓶子、滴管,還有像碗一樣的橘子皮,充分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力。
幼兒在主題活動中,通過與同伴互相交流、與老師的交流,從老師、同伴的身上學到了很多知識,幼兒的想象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在這些活動中我們給幼兒一個寬松的學習氛圍,讓孩子主動的去尋找自己需要的知識、技能、增強了孩子的自主性,孩子在活動中得到了各方面的發(fā)展。
我們在開展主題活動的同時,還結(jié)合主題內(nèi)容,增加了一些個人行為習慣方面的教育;要愛護身邊的小樹苗、小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