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成語故事簡短(11篇)
發(fā)布時間:2025-07-22 幼兒園成語故事簡短成語在古代漢語和現(xiàn)代漢語中具有重要地位,是漢語詞匯中獨特的組成部分。以下是一些簡短的幼兒園成語故事,供您參考與閱讀!
幼兒園成語故事簡短 篇1
狐假虎威
有一天,一只老虎正在深山老林里轉(zhuǎn)悠,突然發(fā)現(xiàn)了一只狐貍,便迅速抓住了它,心想今天的午餐又可以美美地享受一頓了。
狐貍生性狡猾,它知道今天被老虎逮住以后,前景一定不妙,于是就編出一個謊言,對老虎說:"我是天帝派到山林中來當百獸的,你要是吃了我,天帝是不會饒恕你的。"
老虎對狐貍的話將信將疑,便問:"你當百獸,有何證據(jù)?"狐貍趕緊說:"你如果不相信我的話,可以隨我到山林中去走一走,我讓你親眼看看百獸對我望而生畏的樣子。"
老虎想這倒也是個辦法,于是就讓狐貍在前面帶路,自己尾隨其后,一道向山林的深處走去。
森林中的野兔、山羊、花鹿、黑熊等各種獸類遠遠地看見老虎來了,一個個都嚇得魂飛魄散,紛紛奪路逃命。
轉(zhuǎn)了一圈之后,狐貍洋洋得意地對老虎說道:"現(xiàn)在你該看到了吧?森林中的百獸,有誰敢不怕我?"
老虎并不知道百獸害怕的正是它自己,反而因此相信了狐貍的謊言。狐貍不僅躲過了被吃的厄運,而且還在百獸面前大抖了一回威風。對于那些像狐貍一樣仗勢欺人的人,我們應當學會識破他們的伎倆。
幼兒園成語故事簡短 篇2
負荊請罪
戰(zhàn)國時期,趙國的藺相如智勇雙全,擊敗了秦國的陰謀,維護了祖國的尊嚴,被任命為上卿,老將軍廉頗不服氣,揚言要當眾羞辱他。藺相如知道后,盡量躲避。他說:“秦國不敢來犯,就是因為我們文臣武將團結(jié)一心,為了國家,不必計較個人恩怨?!绷H聽說后,很慚愧,背著荊條,去向藺相如認錯。n4507.cn
[注釋]負:背著。荊:荊條。
[提示]比喻向人認錯賠罪。
幼兒園成語故事簡短 篇3
春秋時期,魯國有個著名的音樂家,名字叫公明儀。他對音樂有極深的造詣(yì),善于彈琴。他的琴聲優(yōu)美動聽,人們聽到如此美妙的琴聲之后往往如醉如癡。
有一年的春天,他帶著琴來到城郊的田野散步,和煦(xù)的春風將青草的芳香吹到他的面前,讓他心情非常舒暢。他環(huán)顧四周,發(fā)現(xiàn)不遠處有一頭大公牛正在吃草。他興致勃發(fā),突發(fā)奇想要為這頭公牛演奏一曲,于是他撥動琴弦,對著這頭公牛彈奏了一首高雅的《清角之操曲》。
雖然公明儀彈奏的曲子非常悅耳動聽,但是那頭吃草的牛兒卻根本不理會那高雅的曲調(diào),仍然低著頭繼續(xù)吃草。因為公牛雖然能聽到琴弦發(fā)出的聲音,但是并不能理解曲子中的美妙意境。
公明儀見美妙的琴聲并不能打動這頭不懂音樂的牛,非常無奈。過了一會兒,他又想出了一個辦法。公明儀撫動琴弦,彈出一段段奇怪雜亂的聲音,有的像嗡嗡的蚊蠅聲,有的像迷路的小牛犢(dú)發(fā)出的叫聲。這時候這頭大公牛才像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搖搖尾巴,豎起耳朵,聽了起來。
后來,人們就用“對牛彈琴”來比喻對愚蠢的人講深刻的道理,或?qū)ν庑腥苏f內(nèi)行話,白白浪費時間;現(xiàn)在也用來譏笑人說話不看對象。
經(jīng)典兒童成語故事,兒童成語故事大全
幼兒園成語故事簡短 篇4
南朝時期,宋國有個叫吳慶之的人,很有才學。當時的揚州太守王義恭對吳慶之特別賞識,便請他出來擔任類似秘書的幕僚工作。王義恭在辦公務時遇到什么問題,都向吳慶之請教之后才做決定。后來王義恭因公事被皇帝殺害,吳慶之覺得很慚愧,認為是自己的才能不足,輔佐不力,才導致這種不幸的結(jié)果。于是就找了個地方隱居起來,過著躬耕田畝、詩書自娛的日子,決心以后不再出來做官。
不久之后,有個叫王琨的人就任吳興太守。他早就聽說過吳慶之的賢名,便決定請他出來,擔任“功曹”的官職。可是,吳慶之不愿再參加政治活動。所以,盡管王琨開出的條件非常優(yōu)厚,都沒能說服他。王琨不甘心輕易放棄,找機會又與吳慶之談起來做官這件事。吳慶之對王琨說:“我一向資質(zhì)魯鈍,實在不懂什么官場規(guī)矩,只因為從前有個太守看得起我,所以,才勉強出來替他奔走了一段時間。如果你還是要我,那簡直是‘蓄魚于樹,棲鳥于泉’(把鳥放在水里,把魚養(yǎng)在樹上)!”吳慶之說完后,連告辭都沒說一聲拔腿就跑。王琨急忙跟在后面追趕。但是,出門以后,只見前面揚起漫天的塵土,吳慶之已經(jīng)跑得不見蹤影了。
另據(jù)《后漢書趙咨傳》記載:趙咨受命為“東海相”,上任時經(jīng)過滎陽。滎陽縣令曹嵩等候在路口,專誠迎接他,因他倆原本相識,想請他在滎陽稍事停留,彼此談談。但趙咨見了曹嵩,連車也不下就走了。曹嵩想送他到城外的十里長亭,不料趙咨的車子走得挺快,一會兒就“望塵莫及”了。
——《后漢書趙咨傳》
幼兒園成語故事簡短 篇5
傳說,有一個叫淳于棼的人,平時喜歡喝酒。他家的院中有一棵根深葉茂的大槐樹,盛夏之夜,月朗星疏,晚風習習,是一個乘涼的好地方。
淳于棼過生日的那天,親朋好友都來祝壽,他一時高興,多喝了幾杯酒。天色晚了,親友們都陸陸續(xù)續(xù)地回去了,淳于棼帶著幾分醉意在大槐樹下歇涼,不知不覺間睡著了。
夢中,淳于棼被兩個使臣邀去,進入一個樹洞。洞內(nèi)晴天麗日,別有世界,號稱大槐國。正趕上京城舉行選拔官員考試,他也報了名??剂巳龍觯恼聦懙檬猪樖?。等到公布考試結(jié)果時,他居然名列榜首。緊接著皇帝進行面試?;实垡姶居阼L得英俊瀟灑,又很有才氣,非常喜愛,就親筆點為頭名狀元,并把公主嫁給他為妻。狀元郎成了駙馬郎,一時京城傳為美談,好有面子。
婚后,夫妻感情十分美滿。不久,淳于棼被皇帝派往南柯郡任太守。淳于棼勤政愛民,經(jīng)常到屬地內(nèi)調(diào)查研究,檢查部下的工作,各地的行政都非常廉潔有效,當?shù)匕傩沾鬄榉Q贊。三十年過去了,淳于棼的政績已是全國有名,他自己也有了五男二女七個孩子,生活非常得意?;实蹘状蜗氚汛居阼{(diào)回京城升遷,當?shù)匕傩章犝f后,都紛紛涌上街頭,擋住太守的馬車,強行挽留他在南柯繼任。淳于棼為百姓的愛戴所感動,只好留下來,并上表皇帝說明情況?;实坌蕾p他的政績,就賞給他許多金銀財寶,以示獎勵。
有一年,擅蘿國派兵侵犯大槐國,大槐國的將軍們奉命迎敵,不料幾次都被敵兵打得大敗。敗報傳到京城,皇帝震動,急忙召集文武官員們商議對策。大臣們聽說前線軍事屢屢失利,敵人逼近京城,兇猛異常,一個個嚇得呆若木雞,你看我,我看你,都手足無措。
皇帝看了大臣的樣子,非常生氣地說:“你們平時養(yǎng)尊處優(yōu),享盡榮華富貴,一旦國家有事,卻都成了沒嘴的葫蘆,貪生怕死,要你們有什么用?”
這時宰相想起了政績突出的南柯太守淳于棼,于是向皇帝推薦?;实哿⒖滔铝睿{(diào)淳于棼統(tǒng)率全國的精銳兵力與敵軍作戰(zhàn)。
淳于棼接到皇帝的命令,立即領兵出征。可是他對兵法一無所知,與敵軍剛一交戰(zhàn),就被打得一敗涂地,手下兵馬損失慘重,他自己也險些當了俘虜?;实鄣弥?,非常失望,下令撤掉淳于棼的一切職務,貶為平民,遣送回老家。淳于棼想想自己一世英名就這樣付諸東流,羞憤難當,大叫一聲,從夢中驚醒。他按夢境尋找大槐國,原來就是大槐樹下的一個螞蟻洞,一群螞蟻正居住在那里。
幼兒園成語故事簡短 篇6
買櫝還珠
據(jù)說,楚國有位珠寶商人,為了把一顆貴重的'珍珠賣個好價錢,請人做了一只非常精致的珠寶盒來盛放這顆珍珠。一位鄭國人出高價把它買了回去。誰知,過了沒幾天,這位買主竟然拿著珍珠來找商人,對他說:“你把這珍珠遺留在盒子里了,我買的是盒子,這珍珠還給你吧?!?/p>
[注釋]櫝:盒子。
[提示]比喻沒有眼光,取舍不當。
幼兒園成語故事簡短 篇7
甘拜下風
春秋時,秦、晉兩國之間發(fā)生了戰(zhàn)爭,結(jié)果晉軍大敗,晉惠公也被秦俘獲。秦穆公對晉國的君臣們說:“盡管晉惠公忘恩負義,但我是不會將你們當俘虜押回秦國的?!睍x國的`大臣們說:“我們是跪在您的下風頭,希望您在上風頭說的話能算數(shù)?!?/p>
[注釋]甘:心甘情愿。下風:風向的下方。
[提示]真心佩服別人,認為自己不如對方。
幼兒園成語故事簡短 篇8
從前在杞國,有一個膽子很小,而且有點神經(jīng)質(zhì)的人,他常會想到一些奇怪的問題,而讓人覺得莫名其妙。有一天,他吃過晚飯以后,拿了一把大蒲扇,坐在門前程量,并且自言自語的說:“假如有一天,天塌了下來,那該怎么辦呢?我們豈不是無路可逃,而將活活地被壓死,這不就太冤枉了嗎?”
從此以后,他幾乎每天為這個問題發(fā)愁、煩惱,朋友見他終日精神恍惚,臉色憔悴,都很替他擔心,但是,當大家知道原因后,都跑來勸他說:“老兄啊!你何必為這件事自尋煩惱呢?天空怎么會塌下來呢?在說即使真的`塌下來,那也不是你一個人憂慮發(fā)愁就可以解決的啊,想開點吧!”
可是,無論人家怎么說,他都不相信,仍然時常為這個不必要的問題擔憂。后來的人就根據(jù)上面這個故事,引伸成“杞人憂天”這句成語,它的主要意義在喚醒人們不要為一些不切實際的事情而憂愁。它與“庸人自擾”的意義大致相同。
幼兒園成語故事簡短 篇9
漢朝末年(東漢),北海地方出了一個很博學的人,名叫孔融,宇文舉,是孔子的二十世孫。他從小就很聰明,尤其長于辭令,小小年紀,已是在社會上享有盛名。他十歲時,跟他父親到洛陽(今河南洛陽縣。洛陽是歷代帝王的陪都,因位于長安之東,稱為東都),當時在洛陽的河南太守,是很負盛名的李元禮,由于李氏的才名很重,因此在太守府中往來的人除了他的親戚,其余都是當時有才名的'人。如果不是名人去訪,守門的人照例是不通報的。
年僅十歲的孔融,卻大膽地去訪問這位太守。他到府門前,對守門人說:
“我是李太守的親戚,給我通報一下?!?/p>
守門人通報后,李太守接見了他。李元禮問他說:“請問你和我有什么親戚關系呢?”孔融回答道:“從前我的祖先仲尼(即孔子)和你家的祖先伯陽(指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有師資之尊(孔子曾向老子請教過關于禮節(jié)的問題),因此,我和你也是世交呀!”當時有很多賀客在座,李氏和他的賓客對孔融的這一番話都很驚奇。
其中有一個中大夫陳韙,恰恰后到,在座的賓客將孔融的話告訴他后,他隨口說道:“小時了了,大未必佳。”聰明的孔融立即反駁地道:“我想陳大夫小的時候,一定是很聰明的?!标愴t給孔融一句話難住了,半天說不出話來(見“世說新語”)。
后來的人便引用這段故事中的兩句話,將“小時了了”引成成語,來說明小孩子從小便生性聰明,懂得的事情很多。但因為下文有“大未必佳”一語,故這句成語的意思便變成了:小時雖然很聰明,一到長大了卻未必能夠成材的。
故表面上雖是贊揚的話,骨子里卻是譏誚人、輕蔑人的。所以我們應用時便不能將它來稱贊別人,否則將被人誤解你有心譏剌、輕視人了。
一個小孩子,先天的聰明自然是好的,但若無后天的培養(yǎng)和努力,也會變成一塊無用的材料;很多人自恃生性聰明,不肯好好學習,聰明反被聰明誤,長大后反會變成最無用之人。
幼兒園成語故事簡短 篇10
鐵杵磨針
唐朝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念書,常常逃學,到街上去閑逛。
一天,李白又沒有去上學,在街上東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覺到了城外。暖和的陽光、歡快的小鳥、隨風搖擺的花草使李白感嘆不已,“這么好的天氣,如果整天在屋里讀書多沒意思?”
走著走著,在一個破茅屋門口,坐著一個滿頭白發(fā)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鐵杵。李白走過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這根鐵杵磨成一個繡花針。”老婆婆抬起頭,對李白笑了笑,接著又低下頭繼續(xù)磨著。
“繡花針?”李白又問:“是縫衣服用的繡花針嗎?”
“當然!”
“可是,鐵杵這么粗,什么時候能磨成細細的繡花針呢?”
老婆婆反問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鐵杵為什么不能磨成繡花針呢?”
“可是,您的年紀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別人深,沒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話,令李白很慚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沒有逃過學。每天的學習也特別用功,終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詩仙。
幼兒園成語故事簡短 篇11
螳螂捕蟬
春秋時,一個侍衛(wèi)想勸吳王放棄攻打楚國的決定,就拿著一把彈弓在花園里走來走去。吳王問他在干什么。他說:“一只蟬在叫,它沒有想到身后有一只螳螂要捕捉它。而螳螂沒有想到身后有一只黃雀要啄食它。黃雀呢,更沒想到我用彈弓在瞄準它。它們沒考慮身后的危險??!”吳王聽后,撤回了決定。
[注釋]蟬:知了。
[提示]比喻目光短淺,一心圖謀侵害別人,卻不知道有人正在算計他。一般“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連用。
-
想了解更多【幼兒園成語故事簡短】網(wǎng)的資訊,請訪問:幼兒園成語故事簡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