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作品翻譯原文摘抄(匯編9篇)
發(fā)布時間:2025-05-28 艾青作品翻譯原文摘抄艾青作品翻譯原文摘抄 篇1
他的詩中,有熱烈的紅色?!坝蜔粝褚盎鹨粯?,映出我們火一般的肌肉,以及——那里面的——痛苦,憤怒和仇恨的力”,紅色意味著勃發(fā)的生命和血性,是中國農(nóng)民面對壓迫怒氣騰騰的寫照。“龍華的桃花開了,在那些夜間開了,在那些血斑點點的夜間,那些夜是沒有星光,那些是刮著風的,那些夜聽著寡婦的咽泣……”滿樹艷粉嬌紅,卻讓人想到死亡和血淚,既使江南處處是春了,風景繁華似夢,仍是觸目驚心,讓作者感到凄凄慘慘;大好春光、生靈涂炭,哀鴻遍野,家國之痛,得之心而寓之花也?;鸢岩雅懦砂l(fā)光的隊伍了,火把又流成紅光的河流了……千萬把高高擎起,火焰吞噬著鐵黑的夜,散發(fā)著亙古的熱與希望,如同沉寂中爆發(fā)出千人一口的吶喊。烏暗底色上的熾紅,給人以按捺不住的力量和熱情——如果太陽不出來,我們就自己創(chuàng)造黎明!
他的詩中,有一望無際的黃。在冰雪凝凍的日子,在貧窮的小村與小村之間,手推車,以單獨的輪子,刻畫在灰黃土層上的深深的轍跡,穿過廣闊和荒漠……蒼莽荒寒的北國大地上,烽火不斷,只有饒闊的黃土地知道,有多少交織的逃難車轍,多少流離失所的北國人民!
這一幕黯淡的灰黃,包含了多少人的悲聲和嘆息!黃色的泥沙,使我們看不見遠方,黃河的水,激起險惡的浪,古舊的渡船,載著我們的命運。鳳陵渡口,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渾黃的浪頭卷著狂暴的野性,撲向古舊的渡船,撼天動地,目之所及皆是灰撲撲的黃,未來何在?希望何在?這萬頃渾黃,怎能不讓人想到風雨如磐,山河破碎的祖國?沙漠風,已卷去北方生命的綠色,與時日的光輝。
——一片暗淡的灰黃,蒙上一層揭不開的沙霧,千風呼喚,天光暗淡,沙霧彌漫,塞外凝結(jié)著千古的陰郁凄苦,死氣沉沉,無數(shù)中華兒女橫戈躍馬,奔赴中華民族生息歌哭于斯的北方,在秋風吹散馬蹄聲的邊關(guān),為保衛(wèi)土地,不曾屈辱過一次。
艾青的詩色彩斑斕,用濃墨重彩發(fā)泄胸中郁氣。血紅、朱紅、金黃、土黃、枯黃、青灰、雪白、鐵黑、紫色、堇色、灰色、緋色,銀色、古銅色、赭黃、暗綠、藍色、草黃……正如陸游所說:五色炫耀、光奪眼目,使人不夠熟視。兼之光與影的交錯變幻,艾青的詩如同一卷卷慷慨淋漓又韻味悠長的水彩畫。還有那些令人過目不忘的意象,比如朝霞霓彩、銀浪白羽,太陽與黎明,血液與火把,故鄉(xiāng)的樹木池沼,黃土地與黃河、原野鳥雀、號角、橋、白雪……都承載著他對人類、對自然刻骨銘心的心的愛,對民族命運的深摯關(guān)懷。從這些流動的畫面中還透露出裊裊的哲思,屹立不動的礁石和離開運動死氣沉沉的魚化石,連同那面直率的鏡子,都給人無垠啟迪。
艾青善于通過印象,感覺的捕捉來表達濃烈的情思。同樣是“詩中有畫”,王維的詩偏于冷色調(diào),情幽空靈,而艾青的詩偏向暖色調(diào),詩作具有鮮明的色調(diào),清晰的線條,素描一般的簡練、凝重,炫目色彩下洶涌著遏止不住情感洪流,神州沉陸的憂思,穿過數(shù)千年風塵撲面而來。
艾青作品翻譯原文摘抄 篇2
最近閱讀了《波麗安娜》這本書,它告訴我們要做一個勇敢樂觀的人!
波麗安娜是一個失去雙親的小女孩。她寄居在姨媽家里,雖然她陷入痛苦之中,但是她卻堅持保持她樂觀的態(tài)度,努力去想快樂的事,無論姨媽如何說她,波麗安娜認為這些都無所謂,更令我想不到的是,她居然看見姨媽就擁抱她,抱得是那么的親熱。竟把寒酸的飯菜當成游戲,再不愛說話的男子都會因為她的主動而主動,刁鉆挑剔的史諾太太也會被她感動,波麗安娜會用自己的樂觀把一切變得更好。
我非常佩服波麗安娜,尤其是她那樂觀的態(tài)度。我們每個人都應(yīng)該像波麗安娜一樣,再苦也要笑一笑,那樣既快樂了別人,同樣也快樂了自己,否則,整個世界都是陰沉沉的,沒有一點陽光,也沒有一點快樂。我們就是因為快樂來到這個世界上,如果不開心,也就失去了留在世界上的意義。
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快樂、樂觀、開心,這樣才有存在的意義。讓我們快樂起來吧!
艾青作品翻譯原文摘抄 篇3
艾青(1910年03月27日—1996年05月05日)是一位偉大的中國現(xiàn)代詩人。原名蔣海澄。浙江金華人。
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筆名發(fā)表長詩《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誠摯,詩風清新,轟動詩壇。以后陸續(xù)出版詩集《大堰河》(1939)、《火把》(1941)、《向太陽》(1947)等,筆觸雄渾,感情強烈,傾訴了對祖國和人民的情感。解放后的詩集有《歡呼集》、《春天》等。
1948年以后發(fā)表了《在浪尖上》、《光的贊歌》等詩作。出版了《艾青選集》等。另有論文集《詩論》、《論詩》、《新詩論》等著作。1985年,獲法國藝術(shù)最高勛章。其詩作《我愛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被選入人教版中學語文教材。
風格
詩歌風格上看:解放前,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筆觸詛咒黑暗,謳歌光明;建國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頌人民,禮贊光明,思考人生。
他的“歸來”之歌,內(nèi)容更為廣泛,思想更為渾厚,情感更為深沉,手法更為多樣,藝術(shù)更為圓熟。
建國后出版的詩集有:《歡呼集》、《寶石的紅星》、《海岬上》、《春天》、《歸來的歌》、《彩色的詩》、《域外集》、《雪蓮》、《艾青詩選》等。
艾青以其充滿藝術(shù)個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實踐著他“樸素、單純、集中、明快”的詩歌美學主張。
艾青作品翻譯原文摘抄 篇4
艾青詩歌有著豐富的時代文化,值得我們細細品味。艾青詩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與太陽。
“土地”的意象里,凝聚著詩人對祖國──大地母親最深沉的愛;愛國主義是艾青作品中永遠唱不盡的主題。
詩人關(guān)注的中心始終是與中國土地合而為一的普通農(nóng)民的命運。他寫出了“土地—農(nóng)民”受蹂躪的痛苦;“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鎖著中國呀”,更寫出了“游動于地心的熱氣”、“土地—農(nóng)民”的復(fù)活:“我們的曾經(jīng)死了的大地,在明朗的天空下,已復(fù)活了”;寫出了“土地—農(nóng)民”的翻身與解放。這正是對于土地的痛苦、復(fù)活與解放的描繪,真實地寫出了中國農(nóng)村現(xiàn)實的靈魂。
“太陽”的意象表現(xiàn)了詩人靈魂的另一面:對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熱烈的不息的追求。詩人幾十年如一日地熱情謳歌著:太陽,光明,春天,黎明,生命與火焰。這正是艾青的“永恒主題”。
艾青作品翻譯原文摘抄 篇5
艾青(1910年3月27日——1996年5月5日) 中國詩人,原名蔣海澄。浙江金華人。詩作努力反映民族和人民的苦難與命運,反映現(xiàn)實的生活和斗爭,突出表現(xiàn)對光明的熱烈向往和謳歌,風格樸素雄渾。在詩歌理論上主張內(nèi)容和形式的統(tǒng)一民族性和多樣性的統(tǒng)一,強調(diào)詩人的時代使命感。著有詩集《大堰河》《北方》《向太陽》《歸來的歌》,詩論《詩論》,長篇小說《綠洲筆記》等
1910年出生于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qū)畈田蔣村的一個封建家庭。
1928年中學畢業(yè)后考入國立杭州西湖藝術(shù)院。
-
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yjs21.com)小編精心推薦:
- 文學類作品中文摘抄?|?時運賦原文翻譯?|?作文摘抄?|?國外著名文學作品英文摘抄?|?艾青作品翻譯原文摘抄?|?艾青作品翻譯原文摘抄
1929年在林風眠校長的鼓勵下到巴黎勤工儉學,在學習繪畫的同時,接觸歐洲現(xiàn)代派詩歌。比利時詩人凡爾哈侖給他的影響最大。
1932年初回國,在上海加入中國左翼美術(shù)家聯(lián)盟,從事革命文藝活動,不久被捕,在獄中寫了不少詩,其中的《大堰河——我的保姆》發(fā)表后引起轟動,一舉成名。
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筆名發(fā)表長詩《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誠摯,詩風清新,轟動詩壇。以后陸續(xù)出版詩集《北方》、《大堰河》(1939年)《火把》(1941年)《向太陽》(1947年)《黎明的通知》《歡呼集》《寶石的紅星》《春天》等,筆觸雄渾,感情強烈,傾訴了對祖國和人民的情感。解放后的詩集有《歡呼集》《春天》等。
1935年出獄,翌年出版了第一本詩集《大堰河》,表現(xiàn)了詩人熱愛祖國的深摯感情,泥土氣息濃郁,詩風沉雄,情調(diào)憂郁而感傷??谷諔?zhàn)爭爆發(fā)后,艾青在漢口、重慶等地投入抗日救亡運動,任《文藝陣地》編委、育才學校文學系主任等職。艾青
從1936年起,艾青出版詩集達20部以上,還著有論文集《詩論》《新文藝論集》《艾青談詩》,以及散文集和譯詩集各1本。他的作品被譯成10多種文字在國外出版。在中國新詩發(fā)展史上,艾青是繼郭沫若、聞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動一代詩風、并產(chǎn)生過重要影響的詩人,在世界上也享有聲譽。
1941年赴延安,任《詩刊》主編。他在遍地抗日烽火中深切地感染到時代的精神,汲取了詩情,抗戰(zhàn)期間成為他創(chuàng)作的高潮期,出版了《北方》、《向太陽》、《曠野》、《火把》、《黎明的通知》、《雷地鉆》等9部詩集。詩作傾訴著民族的苦難,歌頌了祖國的戰(zhàn)斗,滲透著時代氣氛,筆觸雄渾,氣勢壯闊,情調(diào)奮發(fā)昂揚,到了延安以后,創(chuàng)作風格所起的明顯變化??箲?zhàn)勝利后任華北聯(lián)合大學文藝學院副院長,負責行政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艾青擔任《人民文學》副主編、全國文聯(lián)委員等職。著有詩集《寶石的紅星》、《黑鰻》、《春天》、《海岬上》。
1948年以后發(fā)表了《在浪尖上》《光的贊歌》《古羅馬的大斗技場》等二百余首詩作。出版了《艾青選集》等。另有論文集《詩論》《論詩》《新詩論》等著作。
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曾赴黑龍江、新疆生活和勞動,創(chuàng)作中斷了二十余年。直到1976年重又執(zhí)筆,出現(xiàn)了創(chuàng)作的另一個高潮。
1979年平反后,任中國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國際筆會中心副會長等職,出訪了歐、美和亞洲的不少國家。創(chuàng)作有詩集《彩色的詩》《域外集》,出版了《艾青敘事詩選》、《艾青抒情詩選》,以及多種版本的《艾青詩選》和《艾青全集》。詩集《歸來的歌》和《雪蓮》曾獲中國作家協(xié)會全國優(yōu)秀新詩獎。
1985年,獲法國文學藝術(shù)最高勛章,這是中國詩人得到的第一個國外文學藝術(shù)的最高級大獎。其詩作《我愛這土地》被選入人教版中學語文教材(九年級下學期)。《北方》被選入蘇教版必修三語文書。另外,他的詩作《太陽的話》也被選入人教版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材。
1996年5月5日凌晨4時15分艾青因病逝世,享年86歲。
-
想了解更多【艾青作品翻譯原文摘抄】網(wǎng)的資訊,請訪問:艾青作品翻譯原文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