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儉離我們并不遙遠,點餐適度飯菜食盡是節(jié)儉,合理消費理性購買是節(jié)儉,垃圾分類紙張回收是節(jié)儉,只要稍微對生活留點心,處處都可節(jié)儉。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了關于勤儉節(jié)約合理消費廣播稿(精選8篇),僅供大家瀏覽。
a:敬愛的老師們
b:親愛的同學們
a、b:大家好!
a:我是主持人xxx。
b:我是主持人xxx。歡迎收聽紅領巾校園廣播,今天我們?yōu)榇蠹覝蕚涞氖呛霌P勤儉美德,爭做節(jié)儉學生。
a:10月31日世界勤儉日,最早是在1924年舉辦的第一屆國際儲蓄銀行大會上,由意大利教授提出并最終于2006年由聯合國確立的。該節(jié)日的確立旨在號召人們勤儉節(jié)約以共同應對日益嚴重的資源危機,進而促進社會的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
b:節(jié)日由來:1924年來自世界各地的29個國家參加了在意大利米蘭舉辦的第一屆國際儲蓄銀行大會,會議的最后一天(10月31日),意大利教授倡議大會的最后一天為國際節(jié)能日,之后大會通過決議決定創(chuàng)立一個致力于促進全世界共同勤儉節(jié)約的世界勤儉日
a:節(jié)日意義:勤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歷來為國人所提倡。傳統(tǒng)文化推崇勤儉,那是一種行為,更是一種品德;賢哲偉人推崇它,那是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現代文明推崇它,那是對有限資源的珍視,對過度消費的抵制。社會要進步,國家要發(fā)展,這一切都離不開資源的消耗,但這一切,更離不開人們的勤儉。勤儉,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現代文明的內在要求。勤儉,是一種操守,是一種品行,是一種素養(yǎng),是一種美德。但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逐步提高,浪費現象也越來越嚴重,一些飯店、家庭、學校等浪費現象隨處可見。而現代化的工業(yè)生產、人們的日常生活每天都要消耗比以往更多的能源,各種資源日益枯竭,節(jié)能減排迫在眉睫。
世界勤儉日的確立,可以體現出世界對勤儉的一種呼喚。勤儉,已經為世界所矚目,成為了一個國際性的主題!
b:勤儉現狀:在世界范圍內,由于世界勤儉日與西方傳統(tǒng)節(jié)日萬圣節(jié)(11月1日)緊鄰,更與萬圣節(jié)(10月31日夜)碰撞,沉浸于節(jié)日狂歡的人們在娛樂至死的信條下往往淡忘了勤儉日這一節(jié)日概念,取而代之的是瘋狂的節(jié)日購物與娛樂。
即使在沒有萬圣節(jié)這一節(jié)日的國家,以中國為例:在世界勤儉日這一天,在每一天的日常生活中,浪費的現象更是無處不在。以公共場合來說,水龍頭不擰緊,造成水資源流失。辦公室里,電腦不關、空調24小時工作的現象很常見。與此同時,一次性用品也開始成為市民消費的主要方向。以手帕紙為例,在單位有抽取式的面紙,隨身攜帶的是便攜式面紙,手帕這種經濟實惠又環(huán)保的用品,已經淡出人們的生活視線。
在超市里,限塑令實施以來,依然還是有部分消費者寧愿支付塑料袋的費用,也不愿隨身帶著環(huán)保購物袋,有的市民表示,塑料袋已經使用習慣,短時間內還難以適應。同時,菜籃子在菜市場里也依舊少見。
勤儉節(jié)約不應被埋沒于典籍的故紙堆中,不能僅僅是口頭上的一句空話,我們只有從身邊小事做起,從今天現在做起,才能保護好美好的地球家園,維持社會永續(xù)不斷的發(fā)展。
a:勤儉故事:
周恩來:總理勤儉節(jié)約的故事,婦孺皆知,成為美談。他一貫倡導勤儉建國、艱苦奮斗,要求一切招待必須是國貨,必須節(jié)約樸素,切忌鋪張華麗、有失革命精神和艱苦奮斗的作風。
b:朱光亞同志曾回憶過這樣一則故事:1961年12月4日召集專門委員會對當時第二機械工業(yè)部的一個規(guī)劃進行審議,會議從上午開到中午還沒結束,周總理留大家吃午飯。餐桌上是一大盆肉丸熬白菜、豆腐,四周擺幾小碟咸菜和燒餅。周總理同大家同桌就餐,吃同樣的飯菜。這個故事至今聽來讓人覺得很有教育意義。
a:毛澤東:要求別人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飯,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極為簡樸,一件睡衣竟然補了73次、穿了20年。經濟困難時期,他自己主動減薪、降低生活標準,不吃魚肉、水果。上世紀60年代,有一次他召開會議到中午還沒有結束,他留大家吃午飯,餐桌上也是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幾小碟咸菜,主食是燒餅。偉人在勤儉節(jié)約方面為國人做出了表率。
b:所以我們要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從節(jié)約一張紙,節(jié)約一粒糧做起,做到以勤儉為榮,以浪費為恥。
a:時間過得真快,同學們,又到說再見的時候了。愿紅領巾廣播站能成為你的良師益友,愿她能帶走你所有的煩惱,為你帶去無盡的歡樂;
b:愿它能給你留下美好的回憶,伴隨你度過金色的童年。
a:感謝大家的收聽,本次播音到此結束。
合:再見!
同學們:
你們聽說過”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這句話嗎?勤儉節(jié)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昔日,人們的生活水平很差,只能吃自家種的糧食和蔬菜,弄不好還會餓肚子,所以那時的人一點也不會浪費,就算是一粒米也會吃掉??扇缃裎覀兊纳钏教岣吡耍宅槤M目的菜肴跑上了人們的餐桌,粗糧也都很少吃了,正因如此人們開始大肆浪費。
我就曾經看到過這樣一件事:
星期天,我們一家3口去參加媽媽同學的家庭聚餐,在大人們喝得起勁的時候,我自己偷偷溜了出來,剛一出來就看到一個穿得闊綽、架勢挺沖、胖得幾乎沒有脖子的男人,從一個雅間走出來,歡送著每一位來賓,一看就是百萬富翁,一定點的都是好菜吧!我的好奇心一下被點燃了,伸頭一看頓時讓我目瞪口呆:一張桌子有兩張普通桌子那么大,桌上的菜一個壓一個多得數不勝數,而且每一道菜幾乎都沒吃幾口,看起來像還沒有吃飯一般。我心想:這些菜打包可夠這個富翁吃上一個月的了。誰知道富翁付完錢抬腿就要走,服務員拿出塑料袋要幫他打包,可他愛面子,還是就那樣走掉了。
其實生活中的浪費現象隨處可見:有些人礦泉水喝了一半就丟掉了;小朋友吃飯的碗里總會剩下很多飯粒;還沒用完的.作業(yè)本大家都不愿意再用了等等。
古人有云:”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我們做為小學生要樹立勤勞節(jié)儉光榮,懶惰奢侈可恥的觀念,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不浪費一粒糧食、一滴水、一張紙,為創(chuàng)建節(jié)約型社會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讓我們一起做一個”勤儉節(jié)約的小衛(wèi)士“吧!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中午好!
歡迎收聽合中之聲。今天我們將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有關心理健康的常識。心理健康是一種持續(xù)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大致分為一般常態(tài)心理、輕度失調心理、嚴重病態(tài)心理三個等級。
一般常態(tài)心理表現為經常有愉快的心理體驗,適應能力強,善于與別人相處,能較好地完成同齡人發(fā)展水平應做的活動,具有調節(jié)情緒的能力。生活中大多數人屬于一般常態(tài)心理者。
輕度失調心理表現出不具有同齡人所應有的愉快,與他人相處略感困難,生活自理有些吃力。若主動調節(jié)或通過心理輔導專業(yè)人員的幫助,就會消除或緩解心理問題,逐步恢復常態(tài)。
嚴重病態(tài)心理表現為嚴重的心理適應失調,不能維持正常的生活、工作。如不及時治療就有可能惡化,成為精神病患者。精神病是嚴重的心理疾病。
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是:智力正常;情緒穩(wěn)定、意志正常;適應良好;良好的自我意識。
現在,當個初中生其實挺難的,每天背著沉重的書包上學,還要經歷各種考試以及完成各類名目繁多的作業(yè)、練習等等。如果考得成績好,那么日日的辛苦就算沒有白費;如果考得不好,那情況恐怕就有點兒“慘”了:老師的批評,同學間的攀比,特別是家里父母親的責難,就會一股腦兒地撲將過來,讓你躲都沒處躲?,F在,社會上父母們對于孩子的教育都非常上心,可是到底有多少家長真正吃透了那里面的“機密”,能夠對自己孩子的教育真正做到科學、理智和有分寸,就不知道了。
初中生們怎樣保持心理健康呢?
首先增強自信克服自卑。
有這樣一個初中生,他是個男孩子,在家里是個懂事、孝順的孩子, 會干不少家務活兒,也能關心家里的人。但是他不太善于講話,上課不敢舉手發(fā)言,即使會回答的問題,問到他也是一言不發(fā)。為此,常常受到老師的批評。這樣,時間長了,他就有了一些變化,變得更加內向,不愛與同學、老師打交道,不能按時完成作業(yè),最后發(fā)展到作業(yè)本也不 帶的程度。當媽媽的為此著急,和他談話時,發(fā)現他覺得自己什么都不行,老師也不喜歡,甚至覺得活著也沒什么意思,還不如死了。這樣自卑以至悲觀厭世的灰暗想法,出自一個初中生之口,實在讓媽媽吃了一驚。
從這個男孩子身上反映出了心理健康上的問題,一種嚴重的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指一個人嚴重缺乏自信時的心理,是自信心的大敵。自卑不是天生而來的,往往是因為自我評價不恰當而逐漸形成的,客觀上講是由于個人的某些缺陷或者屢遭失敗而造成的。
自卑心理有以下種種表現:
1.遇到困難時,首先懷疑自己的能力。
2.辦起事來優(yōu)柔寡斷,總怕把事情辦錯而被人譏笑。
3.常拿自己的缺點和別人的優(yōu)點比。
4.做事總愛后悔,總覺辦得不如意。 克服自卑心理,就要建立自信心。
其次要意志堅強克服困難。
現在我們很多初中生都是處在父母親無微不至的關懷下,生活條件優(yōu)越,個人需求無不得到滿足。這樣的外界環(huán)境很容易讓自己感到世界 就是這樣溫暖如春,就是這樣風調雨順,一個人生活的道路從來就像北京的長安街一樣,筆直而平坦。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一方面,好的'環(huán)境為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另一方面,好的環(huán)境又使自己難以體驗到困難與挫折。
害怕困難的表現有如下幾點:
1.學習成績不夠理想,也不再加勁努力,甘居中下游。
2.做事不能做到底,經常知難而退,或者這山望著那山高,結果什么也做不成。
3.遇到困難,不是積極想辦法,而是消極等待。
那么與害怕困難,缺乏毅力,缺乏堅持性相反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就是有堅強的意志,能夠不怕挫折,不怕困難。意志是什么呢?意志是一個人在想做一件事和做完這件事的過程中的心理狀態(tài)。在這個過程中,既可以是積極地去完成,也就是有自覺性,有堅持性地完成。也可以是消極的,那就是害怕困難,依賴別人等等。 歸納起來,有意志、有堅持性的表現有如下幾點:
1.對自己所做的事,如果已經認定是正確的,有價值的,而且是能夠做到的,那么就要從開始到結束,堅持到底,把事情做完。
2.不怕困難,并且千方百計地去克服困難。
3.善于總結經驗教訓,最終達到目的。
不怕困難,勇于克服困難的過程就好比爬山,當一座高山等待我們攀登時,眼望著煙云環(huán)繞的山峰,就要鼓勵自己,一定要爬上頂峰,山路是靠人一步步走的。當爬至半山,精疲力竭之時,是止步不前,還是咬牙繼續(xù)前進?有時候,在最想打退堂鼓時,最需要堅持一下的勇氣,一旦超越了這個“極限”,也就戰(zhàn)勝了自己,那么等待在面前的就是無限風光了!
今天的廣播到此結束。再見!
老師、同學們:
中午好!
歡迎收聽今天的節(jié)目——《知識百寶箱》。
同學們,生活中有許許多多小竅門,如:用生姜擦刀不會生銹;用米湯洗衣服上的墨水又快又好;用可樂刷馬桶一干二凈;今天我也有小竅門要給大家。
事情是這樣:一個星期天,我上完課去姨媽媽家吃飯。進門了,我看見姨媽媽家片遍地是水,我換下鞋子,忙問:“姨媽媽你在干什么?”姨媽媽回過頭來,看著我,說:“哦,冰箱結冰了,我在鏟冰呢!”我說:“你怎么鏟?”姨媽回答:“先把電斷了,用鍋鏟鏟,邊鏟也就邊化了!”我“哦”了一聲,心想:“難道沒有更好的辦法?”又想:“冰是可以用熱化的,那么什么行呢?”我問自己,鄒著眉頭開始想。姨媽媽那邊一點進展也沒有,她自言自語的說:“等吧!下午也許會化的!”我呢,也在想:“用冬天的'烤火爐怎么樣?”這個法子在我心頭一閃,馬上,又被否認了,“誰會搬一個那么大的爐子烤冰?何況那么重呢!”又想:“這個不行就換個別的吧!可什么行呢?”這時洗完頭發(fā)的姨媽媽用電吹風正吹頭發(fā),我一下子恍然大悟,“原來我要找的又輕又會有熱氣的“東西遠在天邊,進在眼前”呀,”我跑過去把吹風機拿過來。
我把吹風機的電通上,“呼”的一聲,熱氣從里面吹了出來,我用手拿著它,在結冰的地方吹了十來分鐘,再用鍋鏟把冰的上邊一鏟,“啪”的一聲,那塊巨大的冰從上邊掉在了地上?!俺晒α?”我興奮的大叫,姨媽媽也表揚我愛動腦筋,接著我又用同樣的方法鏟除了好幾個“大塊頭”,冰箱沒冰了!
同學們,你記住了嗎?下次要給冰箱鏟冰的時候就可以這么做哦。好了,我們今天的節(jié)目就到此結束了,感謝大家的收聽,再見!
齊:親愛的同學們,你們好!伴著三月的春風,我們這一期的紅領巾廣播又和大家見面了!
甲:我是xxx。
乙:我是xxx 。
齊:今天我們紅領巾小廣播的主題是——《繽紛三月》,我們將向大家介紹三月份的有關節(jié)日及3.15——消費者權益日的相關知識。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甲:說起三月,我倒要考考你,你知道三月都有些什么節(jié)日嗎?
乙:這可難不倒我——三月三日是“全國愛耳日”,三月五日是“學雷鋒日”,三月八日是“婦女節(jié)”,三月十二日是“植樹節(jié)”,三月十四日是“國際警察日”,三月十五日是“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三月十六日是“手拉手情系貧困小伙伴統(tǒng)一行動日”,三月十七日是“國醫(yī)節(jié)”,三月十八日是“全國科技人才活動日”等等等等。
甲:哇!三月份的節(jié)日真多啊,怪不得要稱它為“繽紛三月”呢。
乙:昨天是3月15日,是“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就讓我們帶著大家一起了解一下這個特殊卻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節(jié)日吧!
甲:1962年3月15日,美國前總統(tǒng)約翰.肯尼迪在美國國會發(fā)表了《關于保護消費者利益的總統(tǒng)特別咨文》,首次提出了的消費者的"四項權利",即:有權獲得安全保障;有權獲得正確資料;有權自由決定選擇;有權提出消費意見。肯尼迪提出這這四項權利,以后逐漸為世界各國消費者組織所公認,并作為最基本的工作目標。
乙:1983年,國際消費者聯盟組織確定每年的3月15日為"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從1983年以來,每年的3月15日,全球各地的消費者組織都要舉行大規(guī)模的活動,集中宣傳消費者的權利,顯示消費者的強大力量。我國自1987年開始,每年的3月15日,中國消費者協(xié)會及地方各級協(xié)會也都要聯合各有關部門共同舉辦大規(guī)模的宣傳活動。
甲:今年消費者權益日的主題為“消費與民生”。這次主題是在廣泛征求消費者和社會各界意見的基礎上確定的,,有力推進消費者權益保護事業(yè)深入發(fā)展。
乙:我很喜歡這個節(jié)日,我們是消費者,我們?yōu)樽约合矏鄣纳唐犯读隋X,當然應當享有消費的權利。平時我就買到過不合格的產品,很讓我生氣。但我不知道怎樣維護自己的權利,你能給我們講講嗎?
甲:如果你買到不合格的產品,你首先要跟生產廠家聯系,讓他們賠償自己的損失,他若不聽,可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去消費者協(xié)會尋求幫助!我工商局消費者申訴舉報中心的電話號碼是“12315”,記住,是“12315”
甲:同學們,下面我們教大家《如何辨別食品包裝及標識》
專家認為,所謂標識是指用于識別產品及其質量、數量、特征、特性和使用方法所做的各種表示的統(tǒng)稱。同學和家長們在購買食 品時,最先接觸的是食品的包裝,而包裝標識的正確與否也關系到食品質量的好壞,因此我們有必要教給同學們一些必要的小常識,希望對大家在購買食品時有所幫助:
乙:(1)食 品包裝一定要具有標識,產品標識可以用文字、符號、數字、圖案以及其他說明物等表示。產品標識應當清晰、牢固,易于識別。產品標識所用文字應當為規(guī)范中文??梢酝瑫r使用漢語拼音或者外文,漢語拼音和外文應當小于相應中文。而沒有標識的食品希望同學們不要購買。*裝食品和其他根據產品的特點難以附力口標識 的*裝產品,可以不附加產品標識。
甲:(2)產品標識應當有產品名稱、生產者的名稱和地址、生產日期(限期使用的產品應當標明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日期的表示方法應當符合國家標準規(guī)定或者采用“年、月、日”表示。生產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應當印制在產品或者產品的銷售包裝上。進口產品可以不標原生產者的名稱、地址,但應當標明該產品的原產地(國家/地區(qū),下同),以及代理商或者進口商或者銷售商在中國依法登記注冊的名稱和地址。沒有這三項內容的屬于"三無產品",建議同學們不要到無證攤販處購買食品,也不要買"三無"食品,應到大型的、信譽好的食品店或超市購買廠生產的定型包裝食品,并要索取發(fā)票憑證,以便發(fā)現問題后作為索賠憑證或訴訟的依據。
乙:(3)國內生產并在國內銷售的食品,應當標明企業(yè)所執(zhí)行的國家標準、行業(yè)標準、地方標準或者經備案的企業(yè)標準的編號。
甲:(4)實行生產許可證管理的產品(例如大米、面粉、醬油、食醋、植物油),其包裝上應當標明有效的生產許可證編號和標記。以上五類食品的外包裝上如果沒有大寫英文字母"qs"(意思是質量安全),請同學們告訴家長不要購買。
乙:(5)根據食品的特點和食用要求,需要標明食品的規(guī)格、等級、數量、凈含量、所含主要成份的名稱和含量以及其他技術要求,應當相應予以標明。
甲:(6)食品標識應當標注有效的產品條碼。
乙:最后我們呼吁大家:要買食品盡量去超市,千萬不要去買路邊攤和無證小店的東西,記住這個和我們的健康密切相關的問題。
音樂起
(甲乙):今天的紅領巾廣播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有些人認為珍珠項鏈非常寶貴,可是我不覺得,我認為糧食是最重要的,沒有糧食,人就不能生存。
現在人們不懂得節(jié)約糧食。比如在學校食堂里,有些同學覺得這些菜不好吃,吃上兩三口就倒了,我認為這是浪費的行為,應該改掉。大家肯定經常去飯店吃飯吧,還記得有一次,我們在飯店吃飯,看到旁邊有一家人吃完了飯,可是魚還有很多沒有吃,飯菜也剩了一半,我看見服務員把飯菜倒進了垃圾桶里,我心里特別生氣。心想︰“為什么有人浪費糧食呢?”有一次,早上我吃了幾口飯,準備去上學。媽媽把我叫住了,她說﹕“農民伯伯辛辛苦苦干活,到秋天收割莊稼,你不能把飯浪費掉,浪費是可恥的行為。我們應該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慣,就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吃不了的東西不要倒掉,要打包帶走。
二、不要浪費糧食,要勤儉節(jié)約。
三、糧食是農民伯伯種出來的,不要隨意丟掉。
大家趕快行動起來,節(jié)約糧食,按上面的去做,從身邊的每件小事做起,在日常生活中也要,這樣明白了嗎?謝謝大家。
一、開場白
【甲】敬愛的老師
【乙】親愛的同學
【合】大家下午好!
【甲】當燦爛的陽光溫暖整個校園,胸前的紅領巾正迎風飄揚。
【乙】讓我為你采擷一縷陽光,讓金色印染輝煌。
【甲】在這碩果累累的秋季,
【乙】在這收獲的季節(jié),
【合】紅領巾小廣播又與你在空中相約了。
【甲】歡迎大家收聽本期節(jié)目,我是主持人。
【乙】我是主持人。本期紅領巾廣播的主題是《勤儉節(jié)約,從我做起》。
【甲】今天我們?yōu)榇蠹覝蕚淞恕缎@芳草地》、《德育之窗》、《故事分享會》、《do re mi點歌臺》等欄目。下面請聽詳細內容:
二、《校園芳草地》
【乙】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勤儉節(jié)約,從我做起"特別節(jié)目。
【甲】同學們,你們知道嗎?10月31日是“世界勤儉日”。
【乙】勤儉日是由聯合國確定的。聯合國人口基金會發(fā)布的2006年世界人口現狀報告顯示,世界人口已經突破65億,并且今年會達到65.6億。僅就地球資源消耗來說,人類也必須做到勤儉節(jié)約。
【甲】中華民族歷來以勤勞勇敢、不畏艱難著稱于世。
【乙】勤儉節(jié)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甲】勤儉節(jié)約是我們發(fā)展進步的潛在動力。
【乙】勤儉,是一種操守,是一種品行;
【甲】勤儉,是一種素養(yǎng),是一種美德。
【乙】勤儉節(jié)約一詞,相信還會有不少同學在疑問:什么是勤儉,而什么又是該節(jié)約的呢?
【甲】要弄清這一點,還需要從浪費的根源說起,比如說我們最常見:每天都要接觸的水??吹揭恍╆爢T洗手好了水龍頭也不關,甚至還有的在玩水。
【乙】如果你認為水多得是到處都有,那么你就錯了。其實,我們人類在處于缺水的危險中,雖然說地球的3/4面積都是水,但可供人類食用的淡水是很少的。所以,我們要節(jié)約用水。
【甲】在我們日常生活和學習上處處都需要節(jié)約。只要我們每位同學都有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慣,那么我們就能成為一個和諧、節(jié)約的人,那么我們的學校就成為了一個和諧又節(jié)約的學校。
三、音樂《德育之窗》
【甲】接下來讓我們一起進入德育之窗,在今天欄目我們將給同學們介紹“友善”的好品格,友善就是友好和睦,與人為善。,你知道友善小精靈是什么嗎? 【乙】這個我當然知道了,友善小精靈是小海豚,它是動物世界里最友善的小動物。
【甲】對,海豚有著友善的外形和喜歡助人的習性。在海洋館中常常可以見到人和海豚快樂的互動,它們還喜歡和貓咪狗狗玩得不亦樂乎。
【乙】是啊,海豚是智商最高的動物之一,它們聰明慧黠、友善、又愛嬉鬧,稱得上人類最喜愛的海洋動物。
【甲】那我們要怎樣才能做到友善呢?接下來我們就來學習一下友善的“五要”吧!
1、要有自己的好朋友。交到好朋友是一個人對人友善的最好表現。交朋友需要一個人友好禮貌的對待別人,付出自己的時間和精力與別人相處,并在需要的時候表達自己的關心和支持。
【乙】
2、看到別人的困難要表示理解。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努力體會別人的感受,盡力用和善平等的言行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在感到他人有困難時,要表現出自己的善意和理解,不嘲笑,不袖手旁觀。
【甲】
3、要主動幫助別人。幫助別人是對人友善的最好方法。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主動為別人做一些他們需要的、可以幫助的事情,可以讓我們與別人建立起良好的關系,并表達出我們對別人的善意。
【乙】
4、影響或干擾別人時,要及時表示歉意并改正。如果感到自己對別人造成了影響,讓別人不愉快,要及時向別人表達歉意,并改正自己的行為。真心誠意的道歉能消除我們和別人的隔閡,幫助我們更好地傳達我們的友善。
【甲】
5、要善待自然界一切有生命的動物和植物。我們是大自然中的一員,要與自然和睦相處,“愛人”與“愛物”密不可分。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它是一切生命共有的生存家園。尊重自然、保護環(huán)境,善待自然界的動物、植物,關愛一切生命。
【乙】努力做到這“五要”你就是個懂得友善的好孩子了,同學們,讓我們用實際行動踐行友善這個好品格吧!
四、故事分享會
【甲】今天的故事分享會,我們給大家?guī)淼氖乔趦€節(jié)約小故事。
【乙】皇帝偉人都如此節(jié)約,而我們現在呢?
【甲】歷史上,古今中外勤儉節(jié)約的故事數不勝數。
【乙】毛澤東一生粗茶淡飯,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極為簡樸。
【甲】一件睡衣竟然補了73次,穿了20年。經濟困難時期,他主動減薪、降低生活標準,不吃魚肉、水果。
【乙】偉人在勤儉節(jié)約方面為國人做出了表率。
【甲】朱元璋的故鄉(xiāng)鳳陽還流傳著四菜一湯的歌謠:“皇帝請客,四菜一湯,蘿卜韭菜,著實著香;小蔥豆腐,意味深長,一清二白,貪官心慌?!?/p>
【乙】朱元璋給皇后過生日時,只用紅蘿卜、韭菜,青菜兩碗,小蔥豆腐湯,宴會請眾官員。而且約法三章:今后不論誰擺宴席,只許四菜一湯,誰若違反嚴懲不待!
【甲】偉人尚且如此,我們新世紀的小學生就更應該繼承和發(fā)揚這種傳統(tǒng)美德。
五、音樂《do re mi點歌臺》
【乙】:時間過得真快,本期的節(jié)目已經接近尾聲了。在最后的《do re mi點歌臺》欄目中,我們將帶給大家一首好聽的歌曲《勤儉節(jié)約歌》,敬請大家欣賞!
六、結束
【甲】:老師們、同學們,伴著輕快的樂曲,今天的節(jié)目要和您說再見了! 【乙】:謝謝您的收聽。
【合】:下期節(jié)目再見!
三月,你用輕盈的雷聲,喚醒沉睡的每一朵花,每一株草。
三月,柳芽抽綠,蓓蕾含苞,萬物新生。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伴著三月的春風春雨,紅領巾廣播又與你們見面啦,老我是主持人李尚。
說起三月,你知道三月都有哪些節(jié)日嗎?
這個問題可難不倒我:三月五日是“學雷鋒日”,三月八日是“婦女節(jié)”,三月十二日是“植樹節(jié)”。
可不止這三個節(jié)日哦。還有:三月三日是“全國愛耳日”,三月十四日是“國際警察日”,三月十五日是“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三月十六日是“手拉手情系貧困小伙伴統(tǒng)一行動日”,三月十七日是“國醫(yī)節(jié)”,三月十八日是“全國科技人才活動日”等等等等。
那今天我們講一講有關“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吧!
3月15日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好像和我們學生關系不大吧?
這你就說錯了!關系大著呢!我們學生其實是一個很大的消費群體。比如:我們經常要買學習用品,買一些玩具,那都是在消費,產品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我們的身體健康。每年的3月15日是“國際消費者權益日”這一國際日最先由國際消費者聯盟組織于1983年確定。選擇3月15日作為國際消費者權益日與美國前總統(tǒng)肯尼迪有關。1962年3月15日,肯尼迪在美國國會發(fā)表了有關保護消費者利益的總統(tǒng)特別咨文,首次提出了著名的消費者的4項權利,即:安全消費的權利、消費時被告知基本事實的權利、選擇的權利和呼吁的權利。中國消費者協(xié)會于1987年加入國際消費者協(xié)會。
我們作為小學生也要做一個明白的消費者,要用好好利用“四項權利”保護自己消費利益。當我們在旅途勞頓后,喝到假冒的礦泉水,我們是默不作聲的扔掉還是走上前去找商家理論?當我們在報紙上看到劣質及過期啤酒瓶還在傷人,我們除了為傷者感到痛心,有沒有想到他應當如何維護應有的權益?當我們看到父母在日常生活中遭遇“有毒塑料袋”,有沒有告訴他們消費權益正受到了損害?當殘留農藥的蔬菜還在市場販賣、當三無產品還排放在商店的貨架上……所有的這一切,當我們遇到的時候,我們應該站出來,用法律的武器來維護我們做為一個消費者應有的權益!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痛斥和揭露利欲熏心的制假造假者;讓我們一起為那些勇敢的站出來,維護自己和大眾權利的先行者鼓掌吶喊;讓我們一起呼喚法制的力量為我們的幸福生活保駕護航。
相關推薦
導語:抓住輕松的美妙,揪住快樂的美好,攬住溫馨的嬉鬧,高舉甜蜜的歡笑;甩掉煩惱的騷擾,驅趕失意的苦惱,踐踏壓力的跟跑,避開困苦的盤繞。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五一勞動節(jié)廣播稿。愛心小學生廣播稿 篇1xxx,女,20xx年xx月x日出生,是xx市xx區(qū)x街x道xx小學六年級的學生,擔任班級班長,...
編輯強烈推介這篇文稿,因為它詳盡解析了關于“消防廣播稿”的所有細致內容,只要始終發(fā)展,就能夠達成人生的目標與追求。在寫作過程中,我們往往會因為尋找不到合適的論述框架而煩心,對模范篇章的借鑒在寫作中顯得尤其關鍵,模范篇章的詞匯運用細膩,值得我們仔細鉆研。...
在這里我向大家推薦一篇關于“青春廣播稿”的文章,一篇優(yōu)秀的范文可以提高什么能力?處理文件時必須注意信息的真實和準確,開寫之前經常會看一下范文的寫作。優(yōu)秀范文的遣詞造句都十分靈活和合理,值得我們學習,希望你更多關注本網站更新!...
在一個有趣的活動結束后,想必大家都有了很深的感觸吧,這時候寫一份活動總結就很重要了。那如何寫9篇漂亮的活動總結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消費促進月活動總結(精選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消費促進月活動總結 篇1根據市商務局《關于印發(fā)20XX年銅川市“消費促進月”活動方案的通知》(銅商發(fā)[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