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版課件
發(fā)布時間:2024-08-03 小學語文版課件 語文版課件小學語文版課件六篇。
常言道,優(yōu)秀的人都是有自己的事先計劃。身為一位人民教師,我們都希望孩子們能學到知識,為了加強學習效率,我們一般會事先準備好教案,有了教案才能有計劃、有步驟、有質量的完成教學任務。那么如何寫好我們的幼兒園教案呢?小編花時間特意編輯了小學語文版課件六篇,希望你更多關注本網(wǎng)站更新。
小學語文版課件 篇1
第四組 單元教材解讀 本單元的課文洋溢著濃濃的愛國情感。共安排四篇課文和“語文百花園四”。四篇課文中,《我站在祖國地圖前》《陳嘉庚辦學》《舞動的北京》是精讀課文,《大使館媽媽》是略讀課文。 其中《我站在祖國地圖前》用詩歌的形式,歌頌了祖國的壯麗山河?!蛾惣胃k學》講的是我國近代杰出的愛國華僑陳嘉庚寧可自己過著節(jié)衣縮食的生活,也要支援家鄉(xiāng)辦學,為家鄉(xiāng)、為祖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段鑴拥谋本穭t是介紹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會徽的誕生、會徽團的象征意義以及產(chǎn)生的積極影響?!洞笫桂^媽媽》講的是一位去荷蘭投親的年輕人,由于語言不通,伸出一項感到十分孤獨與害怕,是中國大使館的工作人員使他找到了家的感覺,找回了自信,從此,他把中國大使館稱為:“大使館媽媽”,表現(xiàn)了海外游子對祖國的依戀。 四篇課文雖然是同一個主題,但是文章的表達方式卻有所不同。因此,要在愛國的專題下,根據(jù)每課的不同特點進行研究,一是引導學生通過讀書,理解和感悟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fā)愛國情感,帶著愛國的熱情去學習后面的課文;二是引導學生學習字、詞、句等語文基礎知識,感悟語言規(guī)律,提高理解語言的能力,增強語感;三是了解文章的一些寫作方法,并試著將這些方法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去。 為了更好的使學生感悟文本,深化主題,課后安排了查閱網(wǎng)絡資料的補充,并在語文百花園里安排了語海暢游、積少成多、閱讀平臺、能說會道以及筆下生輝,鍛煉了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所以在整組的教材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聯(lián)系上下文,把握課文內(nèi)容,還要體會文章表達及語言運用上的特點,提高理解語言及寫作的能力。 13我站在祖國地圖前 教材簡析 這篇精讀課文是一首贊美祖國的詩歌。作者看祖國地圖時,展開了豐富的想象,贊美了祖國的土地的遼闊、山河的壯麗,展望了祖國的美好前景,表達了作者對祖國污泥熱愛的思想感情。課文以詩歌形式,來描繪祖國壯麗的山河。課文情感濃烈,想象豐富,語言優(yōu)美,易讀易誦。并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把祖國比作媽媽,表達了作者真摯的愛國心。詩歌語言優(yōu)美,音韻和諧,讀起來瑯瑯上口,親切感人。 學習這篇文章的目的:品味優(yōu)美的語言,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設計理念 語文教學中,讀,是不可缺少的教學手段,也是學生必具的語文能力。這篇詩歌情感濃烈,想象豐富,語言優(yōu)美,易讀易誦,是品讀入境的好文章。教學中,從讀入手,以讀,貫穿本文教學的始終,體現(xiàn)讀中悟、讀中想、讀中感的設計理念,既讀出山河的壯麗,感情的升華。同時借助相關的課外資源,體會作者行文中運用的表達方法,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也是本課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課后鼓勵閱讀,及時組織練筆。 教學目標 1、理解每一小節(jié)的主要內(nèi)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朗讀課文,品味語言的優(yōu)美,背誦第2小節(jié)。 3、要求會認“漠、褐、沼、摩、諸、岳、泰、宏”等8個生字,會寫“漠、沼、澤、灣、健、康、峽、泰、懂、宏”等10個字。掌握“沙漠、沼澤、海灣、健康、三峽、泰山、宏偉”等詞語。 教學重點 弄清每一小節(jié)主要講了什么,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背誦第二小節(jié)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準備 1、課前要求同學們觀察中國地圖,初步了解有關知識。 2珠穆朗瑪峰、五岳、三峽等自然風光資料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揭示課題 1.導入(屏幕出現(xiàn)中國地圖)這是我們中國的地圖,你從這圖中能知道什么?站在地圖前,你想到了什么?(學生盡情說一說, 根據(jù)自己的平時積累,或者課前預習) 2.同學們,這小小的地圖,是我們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土地的濃縮,今天我們學習一首詩歌,看看作者的所想所感。 3.揭示課題,教師板書。 [運用情景讓學生把相關的知識運用于課堂,使他們對中國地圖有個初步的認識,和了解,激發(fā)對課文內(nèi)容的興趣,也有利于進入文章的情景之中。] 二、 初讀課文,自學本課生字。 1.同學們輕聲讀文,遇到不認識的字詞,多讀幾遍,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檢查自學,隨機識字。 (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學習,也可以和同座交流) 3.檢查學生的自學結果: (1)讀生字,交流識字方法。 教師要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根據(jù)生字的特點加以指導。認讀幾個容易讀錯的字和糾正幾個易寫錯字: 沼的讀音是“ zhǎo ”,“諸”讀作“zhū”,“ 漠、摩、諸、岳”可指導學生利用熟悉的部件記憶字形,也可以通過換偏旁、編兒歌等方式幫助學生識記。提醒學生結合詞語理解字義。 (2)理解以下幾個詞語: 1.沼澤:水草叢生的泥濘地帶,由于湖里物質長期沉積,湖水日淺而形成。 2.摩天:與天接觸,形容極高。 3.宏偉藍圖:遠大的設想,宏偉的'計劃。 三、 再讀課文,理清詩歌線索。 1. 認真讀讀課文,看看共有幾個小節(jié)?說說你讀懂了什么,體會到了什么?讀書時,一定要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 2.和同學們交流一下讀書的體會 3.匯報交流結果,教師及時引導 分節(jié)朗讀,師生評價。 說說自己讀后對各小節(jié)的理解。(祖國的地域遼闊、山河壯麗、展望祖國的藍圖、表達深情) [了解本文詩歌的結構和線索,使同學們初步感知寫作脈絡,以便于在下面的學習過程中更清晰,流暢。] 四指導書寫、總結課文 1.指名讀課文。 2.鞏固生字 3.指導書寫 a.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如有四個是三點水旁的字,與“峽”“健”兩個字一樣,都是左窄右寬,“泰”字下面不是水,康字也有這個部件,但是最后一筆是捺不是點) b.讓學生說說寫這些字應該注意什么。 c.重點指導,適當范寫。 4.小結:作者站在地圖前,浮想聯(lián)翩,感慨萬千,在這首詩歌中作者是怎樣用文字表達自己對祖國的深厚感情的呢?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 板書設計 13 我站在祖國地圖前 地域遼闊 山河壯麗 展望藍圖 表情達意 第二課時 一 、復習,導入新課 1、復習有關詞語: 出示:沙漠 沼澤 海灣 健康 三峽 泰山 宏偉 學生正確朗讀。 2、回憶一下,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這篇詩歌都寫了哪些內(nèi)容? (學生回答、教師相機板書) 3、板書課題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 二、精讀品味,體會感情 1.布置自學 每小節(jié)是怎樣具體些的?找到你認為優(yōu)美的句子多讀幾遍,體會它們的美。 2.學生帶問題自學,先自己讀文思考,然后小組交流討論?!竞献鹘涣鳎o予學生學習空間,培養(yǎng)自學交流能力】 3.匯報學習結果 ⑴理解第一小節(jié) a地圖上的顏色分別代表什么?(金黃的沙漠、深褐的是高山、碧藍的湖泊、翠綠的平原、淡綠的是沼澤、淺藍的是海灣) b 地圖上還有一些顏色,你知道代表什么嗎?(啟發(fā)學生回答,擴大知識面) c此小節(jié)末尾的省略號的含義是什么? (其他的顏色所代表的意義,說明我國地域遼闊) 教師點撥:為什么把祖國比作搖籃?(讓學生想一想,孩子睡在搖籃里多么舒服,他們在搖籃里快樂地成長,我們生活在祖國的懷抱里,就像孩子睡在搖籃里,多么幸福!) d指導有感情地朗讀(注意讀出氣勢,讀出抑揚頓挫?!白鎳鴭寢專腋嬖V您”要讀出對祖國媽媽的尊敬之情) ⑵理解第二小節(jié) a“珠穆朗瑪峰,舉手能摩天。”中的“摩天”是什么意思? 從這句中你能體會出什么?(接觸到天,極言山之高) b“南沙諸海島,撒開珍珠串”一句,出示課件,引導學生觀察,想象,體會“祖國南海島嶼又多又美麗。 【借助感性的畫面內(nèi)容 直觀場境 把學生帶入情景之中 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c“競雄奇”中的“競”是什么意思?領略五岳風光,體會各有各的特點,有的奇、有的險,有的雄偉、有的秀麗,因而是“競雄奇” d“順江而下,看三峽之險……望日而壯觀”體會三峽險,泰山的美。 e朗讀,男女生配合讀(讀出親切感,表達出建設祖國的愿望)【以景激情 用情品讀 情景一致 】 ⑶練習背誦第二小節(jié)(先自己練習,然后指名背誦) ⑷理解第三小節(jié) a“宏偉藍圖”是指什么?(修筑鐵路,改造荒原,治理沙漠,修建電站) b“給媽媽做件衣衫”,“媽媽”實際指什么?(祖國) c指導朗讀 ⑸齊讀最后一段 三、 課后拓展,布置作業(yè) ⑴你還想對祖國有更多的了解嗎?可以去查閱資料或詢問別人。 ⑵推薦讀本《祖國啊,我熱愛您》,《向往》 板書設計 13 站在祖國地圖前 搖籃 祖國 寬闊而溫暖 依偎在媽媽身邊 做衣衫 練習設計 1.填上表示顏色的詞語 ( )的沙漠 ( )的高山 ( )的湖泊 ( )的平原 ( )的沼澤 ( )的海灣 2.連線 珠穆朗瑪峰 望日出 五岳 撒開珍珠串 南沙諸海島 競雄奇 登泰山 舉手能摩天 3.學著文中的詩歌形式,自己也來寫一寫。 我站在祖國地圖前, 教學建議 1.擴展閱讀,了解祖國。課前出示
小學語文版課件 篇2
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茅以升從小遇事認真觀察,勤于思考的好習慣和勇于探索科學道理的精神。
2、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認識10個生字,會寫14個字。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理解重點詞句,理解茅以升小時候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科學的道理,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
1、“秘、旋、蠟”的字形掌握。
2、品味,研讀描寫茅以升善于觀察、思考、探索的詞語。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
2、熟讀課文,整體感知。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我國有一位橋梁專家,他主持設計和建造了第一座由中國人自己建設的近代兩用大橋——錢塘江大橋。50年代,他參加了武漢長江大橋的設計并擔任技術顧問委員會主任,后又主持修撰了《中國古橋技術史》。主要著述有《錢塘江橋》、《武漢長江大橋》、《茅以升科普創(chuàng)作選集》等。他的名字就是——茅以升。今天我們就學習一篇關于他小時候的故事。
【設計意圖:通過對茅以升杰出成就的了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的欲望,產(chǎn)生閱讀期待?!?/p>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自由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圈出不認識的字,同桌合作識字。
2、檢查認字情況:
抽讀卡片,提示易錯字。
秘:左邊禾木旁,不是木字旁。
蠟:左邊蟲子旁,不是火字旁。
轉:多音字,表示方向變化讀三聲;表示以一點為中心環(huán)繞讀四聲。
懸:上邊是縣,不要寫成三橫。
奧:上邊不封口。
3、指名分段讀課文,糾正字音,其他學生評議。
4、指導書寫:懸(引導觀察結構:上長下斷;上窄下寬,橫間距離要均勻。撇折在中線上。)
5、學生練習書寫生字,同桌互相檢查并修改。
【設計意圖:識字、寫字對三年級的學生來說仍很重要,教學中繼續(xù)堅持培養(yǎng)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引導學生個性化識字并加強寫字的指導。】
三、熟讀課文,整體感知
1、齊讀課題,質疑(什么是走馬燈?“奧秘”是什么意思?走馬燈有什么奧秘?)
2、默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通過讀課文你覺得茅以升是一個什么樣的孩子?
3、學生默讀課文,歸納主要內(nèi)容(茅以升怎樣發(fā)現(xiàn)走馬燈的奧秘),并結合自己對文本的理解發(fā)表見解。[
【設計意圖:繼續(xù)訓練學生默讀課文的習慣和自主學習的能力?!?/p>
四、布置作業(yè)
1、抄寫生字詞。
2、結合同學提出的問題收集有關資料。(走馬燈的圖片;茅以升圖片;茅以升介紹等。)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理解重點語句,感受茅以升善于觀察和思考,勇于探索科學的精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小學語文版課件 篇3
教師撰寫優(yōu)秀教案,是教師不時反思、改進自身教學的一種方法,能促使教師更為深刻地認識到自身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這個過程就是教師自我教育和生長的過程。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黻P于小學一年級語文版《石榴笑了》課文及教案,希望會對大家的工作與學習有所幫助。
《石榴笑了》課文
院子里有棵石榴樹,樹上掛滿了石榴。媽媽說:“石榴一笑,就可以吃了?!?/p>
石榴什么時候笑呢?王力力想:我逗逗它,它會不會笑呢?力力唱歌,石榴不笑。力力跳舞,石榴不笑。力力講笑話,石榴還是不笑。
呼——呼——呼——秋風來了。樹上的石榴慢慢地咧開嘴,露出牙齒,笑了。力力望著石榴,也笑了。
《石榴笑了》教案
教學目標:
1、認識“石、棵、什、時、就、王、力、不、講、還、出、牙”12個生字,會寫“力、王、牙、石”4個生字。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弄清“石榴笑了”是什么意思。
3、讓學生明白所有植物的生長都有一定的規(guī)律。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認字、識字。
2、知道“石榴笑了”是什么意思。
教學難點:體會所有植物的生長都有一定的規(guī)律
課前準備:一個石榴、生字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激發(fā)學生興趣
1、板書課題
2、談話:同學們,你們見過石榴嗎?石榴是什么樣子的呢?(讓學生說,不作評判,然后出示一個課章前準備的石榴,讓學生直觀感受)
3、石榴怎么會笑呢?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嗎,那我們就一起來看課文吧
二、初讀課文
1、借助拼音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并把本課的生字在課文中圈出來。仔細的拼讀拼讀。
2、讀了這篇課文,你知道了些什么?(讓同學說)
三、再讀課文
1、想一想文中哪個自然段是寫第一幅圖的內(nèi)容,哪個自然段是寫第二幅圖的內(nèi)容。
2、看一看圖,對照著圖再讀課文。
四、逐段學習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
觀察沒笑的石榴是什么樣子,想象樹上掛滿石榴的情景。王力力的媽媽是怎么說的?讀一讀(注意對讀的指導)
2、學習第二自然段
讀課文第二段,說說王力力想了哪些辦法來逗石榴笑?結果怎樣?(讓學生讀,還可讓學生演)
3、學習第三自然段
觀察第二幅圖中石榴的形狀、顏色,形狀變化,說說石榴笑了沒有,是怎樣笑的?引導學生說出石榴笑了是什么意思。再讀課文,說說石榴在什么情況下笑的?石榴笑了,力力心里會怎么想呢?
討論:力力逗石榴,石榴不笑,為什么秋風來了,石榴就會笑呢?
五、拓展
說說你還知道什么水果或莊稼一般情況下在什么季節(jié)成熟,成熟后是什么樣兒的。教師講解,現(xiàn)在科技發(fā)達了,象催熟、冷藏等技術的不斷提高,果熟期已不受季節(jié)限制了。
《石榴笑了》教學反思
課文講了王力力看到石榴,想吃石榴,秋天到了,石榴成熟了這樣一個充滿童趣的故事,向我們介紹了石榴成熟的過程,同時也刻畫了一個天真可愛的兒童形象。
教學中,我以讀為本,以“品”為主,運用靈活多樣的方法,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我緊扣“笑”字,帶著學生逐層深入,將每一段的笑都很清晰地展現(xiàn)出來了。
第一自然段媽媽說:石榴一笑,就可以吃了。對于這個“笑”字,我先讓學生自己讀讀,初步感知,然后聯(lián)系學生實際,讓他們同桌互相笑一笑,把笑字的表面意思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然后語鋒一轉:媽媽說的石榴一笑中的笑,和我們小朋友的笑一樣嗎?從課堂反饋來看學生都知道不一樣,媽媽說的笑是指石榴成熟的意思,通過讀、想、比,石榴一笑的笑就在學生頭腦中清晰了,為后文的笑做好了堅實的鋪墊。
課文第三自然段“石榴慢慢地裂開嘴,露出牙齒,笑了?!蔽蚁茸寣W生在句子中找一找從哪兒可以看出石榴笑了?再結合學生的回答緊扣“慢慢地裂開嘴,露出牙齒”這些關鍵詞語來讀、悟、品,感受石榴’笑”的具體過程。當學生對石榴一笑中的笑有了深刻地感悟之后,再次聯(lián)系王力力的笑,讓學生感受到同一個漢字在不同的句子中表示不同的意思,領略語言文字的美妙。
小學語文版課件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4個字。認識兩種筆畫和1個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感受陽光的美好與寶貴。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和練習朗讀。
信息資料
1、生字卡片、課件或掛圖、樂曲磁帶、《種太陽》歌曲磁帶。
2、絲綢被面或圍巾。
3、課前布置學生觀察陽光,充分地感受陽光。
教學時數(shù):一課時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想象:教師播放音樂(帶有鳥鳴水聲的舒緩樂曲)。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象,教師抒情描述:清晨,一輪金色的太陽從東方慢慢地升起來,陽光立刻灑遍了田野、高山和小河,??!陽光,你早!聽,鳥兒唱起了歡快的歌!看,禾苗、小樹、小河在向陽光招手!我拉開窗簾,哎呀,陽光一下子跳進了我的家!我想和陽光握手,陽光用它那溫熱的大手撫摸我的小手心!同學們,請睜開你明亮的小眼睛,說說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感覺到了什么?(板書課題)
(音樂感染力。和諧的音符與優(yōu)美的文字,給孩子們創(chuàng)設了樂于接受的情境,活潑民主的課堂氛圍。讓他們在想象的空間里思緒飛揚,在獨特的感受中暢所欲言,點燃他們求知的欲望,)
2、感受:同學們,今天老師帶領大家到外面去尋找陽光、感覺陽光的溫暖好嗎?(帶領學生到室外,指導學生尋找,哪里有陽光?陽光下都有什么?你在陽光下有什么感覺?回到課內(nèi)交流,揭示課題。)
(大自然的奧秘無窮無盡。把學生帶進大自然中去仔細觀察、體驗,讓他們身臨其境,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生活中積累語文,并且感受到有大自然的可愛和美好,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
對話平臺
欣賞
播放課件,教師配樂范讀課文。
(讓學生感受課文的文本美,與大自然的美互相呼應。)
識字
1、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畫出不認識的字,自己想辦法認識它。
(培養(yǎng)學生邊看書邊動手、動口的習慣,自己解決讀書中遇到的困難。)
2、我們要認識哪些生字,你能告訴大家嗎?(指名讀生字,認識幾個就讀幾人個。)
(識字要有一個過程,對不同的學生要有不同的要求,給學生一個空間,讓他們循序漸進。)
3、哪些字在字音和字形上容易出錯或與別的字混淆你能當小老師提醒大家一下嗎?(注意提示認識新偏旁阝。)
4、拿出自制的生字卡片小組內(nèi)互考,如果誰遇到不認識的字其它同學要想辦法幫忙教會他。練習開火車認讀生字。
5、游戲:猜猜猜。(看老師的口形,猜猜發(fā)的是什么音,看誰的生字卡片舉得快,猜得對。)
(給學生留有一定的時間,充分讓學生自學——小組學——匯報學,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步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
朗讀
1、自由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課文,讀后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匯報讀:指名讀、組內(nèi)讀。
3、接力讀:每人讀一自然段,比比誰讀得好。
4、選擇讀:你喜歡讀哪段就讀哪段。
(以讀為本,以學生為主體,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對朗讀的評價。)
寫字
1、出示生字也、長。指導認讀,用也練習說話。
2、小組討論:觀察田字格中的字,說說這兩個字的筆順和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匯報:提示:長字的第一筆是撇,第二筆豎提是新筆畫,注意區(qū)別它和豎勾有什么不同。
4、教師范寫。
5、學生在描紅的基礎上臨寫,想寫幾個就寫幾個,每個字都要盡量讓自己滿意。(教師個別指導。)
6、選出自己認為最滿意的字組內(nèi)評議。
小學語文版課件 篇5
一、導入 新課,板書課題
在北京城西南十幾公里的永定河上,有一座北京現(xiàn)存最古老的石橋,它因為橋上雕有神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的獅子而中外馳名。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稱贊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獨一無二的橋。它更因為抗日戰(zhàn)爭由此開始,成為一處革命紀念地。這座橋就是盧溝橋。我們今天學的這篇看圖學文著重寫的是盧溝橋的獅子。
板書課題: 2盧溝橋的獅子
二、出示表現(xiàn)盧溝橋全景或遠景的掛圖或投影,引導學生觀察,使他們感受到盧溝橋十分壯美,橋上的石獅子多得數(shù)不清
三、看看課文是怎樣寫這座橋的。學習第一自然段
(一)默讀課文,看看這一自然段有幾句話,分別講了什么。
第一句:盧溝橋的獅子多得數(shù)不清。
第二句:這座橋已有八百年的歷史。
第三句:講橋的長度、結構,并通過柱子多說明雕的獅子多。
第四句:借很難數(shù)得清,進一步說明盧溝橋的獅子多。
(二)這一自然段主要講的是什么?
(盧溝橋這座有八百年歷史的石橋,上面雕刻的獅子多得數(shù)不清)。
(三)朗讀第一自然段。
四、盧溝橋的獅子,除了多得難以數(shù)清楚,還有什么特點,讓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第二、三自然段)
(一)觀察掛圖、投影或觀看錄像(最好是石獅子的特寫),逐一說出石獅子的大小、形狀、神態(tài)。
(二)朗讀第二自然段,看看課文是怎樣寫這些獅子的。
大?。捍蟮男〉纳踔晾斫馍踔?/p>
形狀:有的有的有的有的還有的一要引導學生注意文中的四個好像。好像后面的文字,是作者由看到的而想到的,加進想象,使石獅的形態(tài)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二要引導學生注意上述句式,并列整齊,讀著上口,并要認識到課文中僅是舉了幾個例子,實際上石獅子千姿百態(tài),不可能一一寫出。三要引導學生注意段末的省略號,意思是各具情態(tài)的獅子還有很多很多,一個省略號,給讀者以無限想象的空間。
(三)用引讀法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
(這些獅子它們有大有小。大的小的它們的形狀各不相同,有的有的有的有的還有的)
(四)默讀第三自然段,說說讀后知道了什么。
(盧溝橋大小不一、形態(tài)各異的獅子,總共有485只。)
(五)帶著對石獅子喜愛的感情,朗讀第二、三自然段。
五、學習生字,書寫生字詞
生字:歇 雕 厘 甚 至 蹲 概 異
甚、至是翹舌音;雕是三拼音,讀時不要丟掉介音i。書寫時厘上不要加點;蹲的右半部不要少橫;概是木字旁,中間最后一筆是點;異上半部是巳。
生詞:歇后語 雕著 厘米 甚至 大概 形態(tài) 各異 淘氣
歇后語:由兩部分組成的一句話,前一部分像謎面,后一部分像謎底,大多在民間流傳。
甚至:在課文中有進一層的意思,說小獅子小到連鼻子眼睛都看不清了。
形態(tài)各異:形狀、姿態(tài)各不相同。
六、作業(yè)
讀課文,其中第二自然段要多讀幾遍。
抄寫生字詞。
小學語文版課件 篇6
教學目標:1、認識“刮”、“肥”等13個生字。會寫“血”、“凈”等8個生字及以下詞語:刮胡子、晚上、干干凈凈、頭破血流。學習新部首月字旁和石字旁。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了解小貓的胡子的作用,明白“不能見到什么學什么,要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fā)”的道理。
重點難點: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通過課文的學習明白課文所蘊含的道理。
三、說教學思路:
本節(jié)課進行的是第二課時的教學,我重點以讀為主,在理解內(nèi)容的基礎上,通過讀來感悟文中所蘊含的道理。同時有意擴展學生的想像思維,在學習積累運用詞語中提高語文素養(yǎng)。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初讀課文,大致了解課文內(nèi)容,理清文章的脈絡。
2、學習生字。理解詞義。積累“狡猾、耐心、白花花”等詞語。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小貓圖,問:小朋友們喜歡貓嗎?喜歡它什么呢?你能說一說嗎?
2、大家說的真不錯,今天,老師給大家介紹一只愛美的小花貓,竟然學著自己的主人刮起了胡子,結果在一次抓老鼠的行動中撞得頭破血流,大家想不想去看看這只可愛的小花貓呢?
3、好!我們就來學習第11課――小貓刮胡子(板書課題,學生讀)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畫出課后的生字,同桌互相讀兩遍。
2、給每個自然段編上序號。
3、選擇自己最愛讀的自然段,讀給同桌聽。
4、全班齊讀課文。
5、教師范讀,學生聽,聽后說一說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三、識字。
1、課件出示會認字,學生自由讀。
2、指名讀后,開火車認讀。完成摘果子的游戲。
3、出示詞語讓學生讀:刮胡子、肥皂、干干凈凈、鏡子、狡猾、腦袋、追捕、鼻青臉腫、耐心、頭破血流
四、學寫字。
1、課件出示要書寫的8個生字,學生拼讀。
2、給這8個生字口頭組詞。
3、和小組同學一起用自己的好辦法識記生字。
4、小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討論。
5、教師范寫,重點注意:血、凈、晚、旁、臉
6、學生在田字格中書寫。
7、教師講評。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明白貓媽媽所講的道理。
2、學習課文,了解小貓的胡子的作用,明白“不能見到什么學什么,要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fā)”的道理。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課件出示讀讀“干干凈凈、頭破血流、胡子、洗臉、旁邊”等詞語。
2、圍繞課題,你有哪些不明白的問題?你們準備用什么方法來解決這些問題。(學生暢所欲言,板書:)
二、學習課文
(一)學習課文第一到第二自然段。
1、看課文插圖,主人怎樣刮胡子?
2、指名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3、理解詞語:兩腮、聚精會神。練習用“聚精會神”說話。
4、看圖,看看圖上小花貓是怎樣看主人刮胡子的?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5、課件出示指導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小花貓看主人刮胡子的聚精會神。
6、主人走后,小花貓會想什么?又會做什么?趕快讀一讀課文第四自然段。指名讀。
7、小花貓是怎樣刮胡子的呢?課文沒有寫出來,你能說一說嗎?播放動畫短片再現(xiàn)情景。
8、擴展思維:如果你是那只小貓,此刻你會想些什么?
9、多種形式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二)學習課文第5到8自然段
1、小花貓沒了胡子會怎樣?播放動畫短片。
2、自由朗讀課文5到6自然段。
3、理解“鼻青臉腫”,課件演示,練習用詞說話。
4、擴展想象:此時的小貓又會想些什么。指導朗讀:加上表情,更能體現(xiàn)小花貓傷心、后悔的感情。
5、她為什么會“撞得鼻青臉腫”?貓媽媽是怎樣教育小花貓的?
出示貓媽媽的話(第七自然段)。
6、自讀,體會貓媽媽的心情,指導學生讀貓媽媽的話。
7、你是怎么理解“你的胡子好比一把尺子”的。認識比喻句。
8、如果你是那只淘氣的小花貓,聽了貓媽媽的話,知道自己錯在哪里了嗎?這時你的心情怎樣?你最想對貓媽媽說什么?
四、總結全文,談收獲
1、學了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2、聯(lián)系生活,說說在生活中有什么事情是不能看見什么就學什么的。(學生交流,課件再現(xiàn))
五、作業(yè)
1、回家吧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告訴他們你從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2、朗讀課文,積累詞語。
yJS21.com更多精選幼兒園教案閱讀
小學語文說課課件九篇
教案課件是老師工作當中的一部分,每個老師對于寫教案課件都不陌生。老師在寫了教案課件后,也能讓老師很好去總結和反思。多次篩選和修改后我們終于推出了最新的“小學語文說課課件”,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值得收藏還請將本網(wǎng)頁網(wǎng)址保存以備隨時查看!
小學語文說課課件 篇1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優(yōu)美的寫景文章,詞語豐富,句式優(yōu)美,過渡自然,語言形象生動,有一氣呵成之感,很值得一學。
二、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重點詞語的理解運用,對稱句、擬人句、比喻句的認識。
2.技能目標
A.掌握拆詞解詞的方法,并積累詞語;
B.在文中找到擬人句、比喻句、對稱句,并能分析品味這些句式表達的精妙;
C.掌握閱讀寫景文章的方法。
3.情感目標
通過錄音配樂朗讀欣賞、反復美讀,真切地感受廬山云霧的美麗神奇,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和自豪感。
三、教學方法
本課教學的基本方法為情境教學法、舉一反三法、讀寫結合法。
理論依據(jù):
A.情感是學生學習的驅動力;
B.遷移學習的能力是素質教育的需要;
C.閱讀教學中閱讀與寫作相結合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讀寫水平。
四、學法指導
1.讀、劃、議、品。
2.感情朗讀。
3.遷移訓練。
五、教學程序
遷移導入精讀課文配樂美讀總結延伸。
小學語文說課課件 篇2
一、說教材
《飛機遇險的時候》是六年制語文第六冊第七組的一篇講讀課文,文章記敘了周恩來同志在飛機遇險時,把自己的傘包讓給葉挺的女兒小揚眉的感人事跡,贊揚了周恩來同志臨危不懼、舍己為人的品質及對革命后代的深切關懷。課文圖文并茂,內(nèi)容具體真實感人。根據(jù)三年級學生的認識水平、語文閱讀基本功訓練的重點、本單元重點訓練項目及教材的特點,確定教學目標:①學會本課14個生字,積累運用生動的詞語;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③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周恩來同志臨危不懼、舍己為人的高尚品德;④學習通過具體的語言、動作反映人物的性格和品質的表達方法。教學重點:引導學生理解并體會課文中對周恩來同志讓傘包過程的描寫。教學難點:根據(jù)課文描述,引導學生想象讓傘包的情形及說說自己的體會。
二、說程序
本課的教學程序為:激疑導入初讀探究合作評議朗讀感悟總結創(chuàng)新。
1、激疑導入。
新課伊始,教師根據(jù)語文的特點與學生的心理特點,設疑:飛機遇險了,情況怎樣?該怎么辦?結果呢?當學生處在這些疑問中,教師由此導入新課。
2、初讀探究。
在初讀課文階段主要圍繞以下幾個問題:①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樣的事?這件事的起因是什么?經(jīng)過怎樣,結果又如何?②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新詞,特別是傘包的作用。并把課文中表現(xiàn)周恩來同志臨危不懼的地方畫下來。學生邊默讀邊思考以上問題,從整體上感知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初步感悟周恩來同志的高尚品質,為深入理解課文思想內(nèi)容作鋪墊。
3、合作評議。
這是教師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實踐的合作過程。學生把自己初讀課文的情況帶到小組中交流,在小組合作過程中互為解疑,互為促進,產(chǎn)生良好的互動作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抓準思維點,引導學生讀、劃、思、議,從而自主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如:第三自然段課文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①當周恩來同志聽到哭聲后,是怎么做的?怎么說的?用▲在文中劃出有關詞語。②這又說明了什么?你明白了什么?引導學生邊讀邊想邊劃邊議,輔以教師的點撥,抓住描寫周總理的動作、語言的詞語來體會人物的思相感情,從中領悟出周恩來同志在生死攸關之際,毫不猶豫地把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的可貴精神。引導學生想象當時的情景,體會小揚眉此時內(nèi)心想法,感受周總理對晚輩的關愛。
4、朗讀感悟。
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通過個別朗讀、集體朗讀、引讀、評讀、錄音范讀、分角色等形式的朗讀訓練。在讀中體會,在讀中感悟,并與作者的感情產(chǎn)生共鳴,且讀出感情。
5、總結創(chuàng)新。
在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可以圍繞這樣的問題總結:①這篇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②周恩來同志是怎樣讓傘包的你能結合畫面想象當時的情景,再說說你從中體會到什么③讀了課文,你感受到周總理怎樣的偉大人格和高尚精神這樣根據(jù)課文的特點與本單元的訓練重點進行總結,讓學生體會到,只讀文章想畫面是不夠的,而應該在日常的閱讀實踐中,注意邊讀邊想象畫面并養(yǎng)成習慣,從而讓學生從感性認識升華為理性認識。
三、說教法
1、整體性教學。
教學時,整體入手,感知內(nèi)容局部探究;理解內(nèi)容整體回環(huán),總結升華。本課首先讓學生初讀課文,從整體上了解課文主要講一件什么事?然后逐段啟思導讀,品詞析句,深究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最后總結全文,把感性認識升華為理性認識。用這樣的流程進行教學,符合兒童的心理特征與認識規(guī)律,有利于自學能力和合作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克服零敲碎打的教學弊端。
2、導讀法。
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讀、思、劃、議、批等一系列的閱讀實踐活動,讓他們在自我實踐、自我體驗中獲取成功給他們帶來的樂趣,從而激發(fā)好學愛學的熱情,達到會學的境界。本課刻意抓住每個段落中能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思維點作為導讀點,引導學生邊讀邊想邊劃,并通過討論交流,讓學生在課堂中始終處于訓練的興奮狀態(tài)中進行學習。
四、說學法
1、邊讀邊想。
教師啟思導讀,學生主動實踐,通過讀、思、劃、議,品詞析句,理解思想內(nèi)容,發(fā)展語言能力,增強語感。如讓學生邊讀邊想,在飛機遇險的時候,發(fā)生了什么事?這說明了什么?這不但能讓學生明確作者行文的思路,體會言之有序的方法,還能讓學生從人物對話描寫中體會人物的特點,從中學習邊讀邊想象畫面的方法。教師在導思啟練中,要求學生圍繞思考題邊讀邊想,對學生進行一邊讀一邊想的讀書方法訓練,讓學生在訓練中學會方法,并堅持不懈,養(yǎng)成習慣,為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2、合作探究。
自主合作探究是當今很好的一種學習方法。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自主去探究,讓他們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對他們自己未能解決的問題,教師不急于為他們解答,而是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共同探究,在合作探究中去解決問題。這樣的自主合作探究活動,既可以充分地發(fā)揮學生個體的主動性,又可以發(fā)揮學生群體的合作精神與團隊意識。
小學語文說課課件 篇3
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
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塵翕張。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將發(fā)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蒼,地履其黃??v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
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_____________
注釋
①[鷹隼試翼,風塵翕張]鷹隼展翅試飛,掀起狂風,飛沙走石。隼:一種兇猛的鳥。翕張:一合一張。
②[矞矞皇皇]華美瑰麗,富麗堂皇。
③[干將發(fā)硎,有作其芒]寶劍在磨刀石上磨,發(fā)出耀眼的光芒。干將:古代寶劍名。硎:磨刀石。
④[天戴其蒼,地履其黃]頭頂著蒼天,腳踏著黃土大地。履:踩,踏。
⑤[八荒]指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八個方向上極遠的地方。
⑥[哉]表示贊嘆,相當于“啊”。
小學語文說課課件 篇4
一.教學設計學科名稱
1百泉村小學五年級語文
2教學設計
(一、)熟讀課文,確立準確的教學目標。
(二、)精讀課文,再尋新的生發(fā)點
(三、)借助媒體,突破原有的思維方式
二.所在班級情況,學生特點分析
當我們決定選擇五年級上冊一篇選學課文《百泉村》時,老實說,心里真的處于沒感覺的狀態(tài),一篇有著整整3頁紙的長文章,教學若面面俱到,實則是面面不到。那么要在短短40分鐘的時間里讓學生品出個中三味,從而穿越文本,跨越地界,與作者一起分享美好與感動,讓課堂達到以兩極融通之和,求雅俗共賞之美的和美之境,我們大家同時陷入沉思。
備課之前,我們把課文讀了三遍,每讀一遍都把自己的感受談出來,期待著能從中激發(fā)靈感。
讀第一遍時,我們發(fā)現(xiàn)課文特別長,整整3頁紙我們讀完用了將近3分鐘。如果學生初讀,起碼要5分鐘。所以,課前必須讓學生進行充分地預習,還得把課文讀通順。課文中幾個難讀的生字,易混淆的多音字,是學生在讀書時的障礙,在課上需要點一下。
讀第二遍時,我們又發(fā)現(xiàn)文章的結構新穎,與我們平時學習的課文不一樣。一篇文章分為四個章節(jié):山、泉、小小山村和家。每個章節(jié)首尾語句相似,一問一答,相互呼應。教學時可以抓住這一寫作方法,讓學生嘗試模仿寫一寫,這是課內(nèi)學習與課外延伸的融合。
讀第三遍時,我們還發(fā)現(xiàn)文章的語言流暢、生動,把一些看似普通的景物,像一個個特寫鏡頭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山的高大險峻、泉的清澈美麗、山村的小巧和諧、家的溫暖快樂。這是文章的景美。
三.教學內(nèi)容分析
和美語文中提過:語言的理解、積累、運用是語言學習的三部曲,運用是最終目的。教學時可以先以讀為主,通過多種形式地讀品讀感悟、想象誦讀、情境描述、問題設計等板塊,讓學生在或讀、或思、或描述中與文本對話,來體會作者語言的特點,感受那里的山村帶給我們特有的美。這樣對經(jīng)典語言細嚼慢咽,再適時進行遷移運用,建構成兒童自己的語言,即書面語言與兒童語言的融合。
文章既然是寫景文章,我們就把文本定位在美一詞中,從課題《百泉村》出發(fā),以泉為切入點,首先學習描寫泉的篇章。學生可以自由朗讀,找描寫泉特點的句子,用朗讀表現(xiàn)出來,拉出一條線。然后引出其余3個篇章,學生合作學習,通過劃重點詞,讀重點句,談感受理解課文的語言,教師適當點撥,最后畫成一個圓,使學生感受到百泉村的美??墒抢硐肱c現(xiàn)實的差距相差太遠,實踐之后才發(fā)現(xiàn),整堂課,只有教師與學生的一問一答,個別學生有一次展示朗讀的機會,其余就沒給大家留下什么印象深刻的片段,學生對文章的景美只停留在表面,而體會文章的情美就無從談起。
四.教學目標
1、讀準對峙、載著、屏障、瓣兒、房檁、衣襟、青苔等生字新詞。
2、想象文中描繪的情景,體會作者對百泉村的喜愛之情。以及用具體的景物來表達喜愛之情的寫法。
3、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五.教學難點分析
山、泉、村為一塊,以學生自讀自悟為主,學生用朗讀來表達對課文語言文字的理解。這是教學的略處理,將淺顯的內(nèi)容即情美部分一讀帶過,留給學生一片自由思維的開闊地。要突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即情美,家的描寫更生動,就作為重點研讀的章節(jié)。讓學生通過劃、讀、想象,一步一步體會家中的泉不僅古老,更是這泉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快樂和溫馨。泉的樣子、泉的聲音、泉的故事、泉的回憶無不讓我們心中的快樂油然而生。
六.教學課時
1課時
七.教學過程
(一、)熟讀課文,確立準確的教學目標。
當我們決定選擇五年級上冊一篇選學課文《百泉村》時,老實說,心里真的處于沒感覺的狀態(tài),一篇有著整整3頁紙的長文章,教學若面面俱到,實則是面面不到。那么要在短短40分鐘的時間里讓學生品出個中三味,從而穿越文本,跨越地界,與作者一起分享美好與感動,讓課堂達到以兩極融通之和,求雅俗共賞之美的和美之境,我們大家同時陷入沉思。
備課之前,我們把課文讀了三遍,每讀一遍都把自己的感受談出來,期待著能從中激發(fā)靈感。
讀第一遍時,我們發(fā)現(xiàn)課文特別長,整整3頁紙我們讀完用了將近3分鐘。如果學生初讀,起碼要5分鐘。所以,課前必須讓學生進行充分地預習,還得把課文讀通順。課文中幾個難讀的生字,易混淆的多音字,是學生在讀書時的障礙,在課上需要點一下。
讀第二遍時,我們又發(fā)現(xiàn)文章的結構新穎,與我們平時學習的課文不一樣。一篇文章分為四個章節(jié):山、泉、小小山村和家。每個章節(jié)首尾語句相似,一問一答,相互呼應。教學時可以抓住這一寫作方法,讓學生嘗試模仿寫一寫,這是課內(nèi)學習與課外延伸的融合。
讀第三遍時,我們還發(fā)現(xiàn)文章的語言流暢、生動,把一些看似普通的景物,像一個個特寫鏡頭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山的高大險峻、泉的清澈美麗、山村的小巧和諧、家的溫暖快樂。這是文章的景美。
于是我們第一次合作備課時,我們把課文的目標確定為:
1、讀準對峙、載著、屏障、瓣兒、房檁、衣襟、青苔等生字新詞。
2、想象文中描繪的情景,體會作者對百泉村的喜愛之情。以及用具體的景物來表達喜愛之情的寫法。
3、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和美語文中提過:語言的理解、積累、運用是語言學習的三部曲,運用是最終目的。教學時可以先以讀為主,通過多種形式地讀品讀感悟、想象誦讀、情境描述、問題設計等板塊,讓學生在或讀、或思、或描述中與文本對話,來體會作者語言的特點,感受那里的山村帶給我們特有的美。這樣對經(jīng)典語言細嚼慢咽,再適時進行遷移運用,建構成兒童自己的語言,即書面語言與兒童語言的融合。
文章既然是寫景文章,我們就把文本定位在美一詞中,從課題《百泉村》出發(fā),以泉為切入點,首先學習描寫泉的篇章。學生可以自由朗讀,找描寫泉特點的句子,用朗讀表現(xiàn)出來,拉出一條線。然后引出其余3個篇章,學生合作學習,通過劃重點詞,讀重點句,談感受理解課文的語言,教師適當點撥,最后畫成一個圓,使學生感受到百泉村的美。可是理想與現(xiàn)實的差距相差太遠,實踐之后才發(fā)現(xiàn),整堂課,只有教師與學生的一問一答,個別學生有一次展示朗讀的機會,其余就沒給大家留下什么印象深刻的片段,學生對文章的景美只停留在表面,而體會文章的情美就無從談起。
(二、)精讀課文,再尋新的生發(fā)點
這樣可不行,我們一下子陷入深深的迷惘中。設計教案不能脫離文本,還是到文本中尋求答案。我們又一次坐下來認真地研讀課文,讀第四遍時,我們流連其間,細細品味,忽然我們?yōu)橛辛诵碌陌l(fā)現(xiàn)而興奮:文章字里行間把看似普通的景物用簡單、生動的語言表達,流露的不僅對美的贊頌,更體現(xiàn)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是一個詩情畫意的小天地,這就是文章想表達的情美。
如冬天里,山中靜得很,但你可以聽見泉水一滴一滴,滴落在深潭了的聲音??此泼艿囊痪?,實際刻畫了一個到處流淌著清泉的山村,即使在冬天也不例外。
我們小小的山村,像一顆珍珠,別在大山的衣襟上。別一個平實的字眼,卻激活出具有生機活趣的畫面,珍珠,小而美,比喻山村的小巧而精致;衣襟則象征大山的高大險峻。寥寥幾字,寓意深遠,表達作者濃濃的情意。
于是我們又坐在一起重新討論教案,決定把文章四個篇章分成兩大塊。山、泉、村為一塊,以學生自讀自悟為主,學生用朗讀來表達對課文語言文字的理解。這是教學的略處理,將淺顯的內(nèi)容即情美部分一讀帶過,留給學生一片自由思維的開闊地。要突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即情美,家的描寫更生動,就作為重點研讀的章節(jié)。讓學生通過劃、讀、想象,一步一步體會家中的泉不僅古老,更是這泉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快樂和溫馨。泉的樣子、泉的聲音、泉的故事、泉的回憶無不讓我們心中的快樂油然而生。
如:我總喜歡伏在泉邊,照個影兒,清清亮亮的;喊幾聲兒,嚶嚶嗡嗡的。這清清亮亮的、嚶嚶嗡嗡的中讀出了什么?
每當聽到這泉水中的聲響,我就這樣想,那深山里一定藏著鳥兒的歌聲,那歌聲就順著山泉流進了我家的泉眼吧!還有什么聲音也流進我家的泉眼?等等句式的理解、品味。
這樣在語言文字上做足文章,采用多種語言訓練形式,對語言文字沉潛品味,領悟語言文字表達規(guī)律,悟用結合,遷移運用,使課堂呈現(xiàn)濃濃的語言味,體會文章的情美就顯而易見。
試教后,新的問題又一次產(chǎn)生,以家為重點教學的板塊并不凸顯。反而整堂課教師帶的痕跡很明顯,四個章節(jié)是平均用力,課堂氛圍非常枯燥,形式單一,學生的體會仍然停留在景美這一層,言意的融通更無從體現(xiàn)?!栋偃濉分猩?、泉、村、家四個篇章語句都非常優(yōu)美,寫作手法也相同。教學內(nèi)容的安排要區(qū)分詳略并進行合理組合與布局,只有在緊張之中見松弛,激越之中見舒緩,學生才能在起伏有致的富有美感的節(jié)奏變化中輕松愉快地體會出作者的情感。這可怎么辦?我們心里開始急了,此刻真有一種書到用時方恨少的感覺。
(三、)借助媒體,突破原有的思維方式
不行,也許我們應該突破原有的思維方式,必須里里外外地尋找寫景文章教學的新視域,新生長點,新的解讀規(guī)則。對!那就先找找與課文有關的資料。非常遺憾,網(wǎng)上什么都沒有?那就找找作者金波的資料。一找,還真有。我們了解到金波的作品語言規(guī)范、凝練、曉暢。對用字,用詞,以及標點的使用和段落的劃分都非常講究。讀他的作品總是會有非常流利、順暢而又意猶未盡的感覺。因為金波是用兒童的眼睛看,用兒童的心靈感受,用兒童喜歡的方式進行表達,只有真正沉入課文,做一回作者,以作者的眼睛看村子,以作者的耳朵聽聲音、以作者的心靈感受美景,我向體會這份景美不就迎刃而解了。
《百泉村》一課中語言沒有復雜的句式,句子卻經(jīng)得起推敲,讀起來瑯瑯上口,頗有鳥鳴山更悠,人悠水更清的意境。和美語文提出:只有抓住重點詞句沉潛品味,就能使沉睡在紙面上的靜止的語言符號活起來,立起來,就能使課上出語言的味道來。
即然這樣,我們何不抓住課文中的詞句來展開教學呢?抓什么呢?百泉村,一個有山有水的地方,環(huán)境清幽,空氣清新,雞鳴狗吠,人們的生活悠然自得。對,那就抓山環(huán)水繞一詞吧!主意已定,馬上行動。我們又一次重新開始設計教案。從山環(huán)水繞入手,山環(huán)就是圍繞山和山村2個篇章展開教學,水繞就以泉和家為切入點。而山環(huán)為略講部分,重點體會景色的美麗,水繞是重點研讀部分,以感受作者的情感為主。真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下子,我們的教案立刻就變得立體起來,豐滿起來。一些并不太成熟,但充滿和美語文濃濃韻味的課堂教學片段就這樣應運而生:
自由讀村這一章,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從哪些詞句中體會出來的?并用你的朗讀表達出來。點與面的融通
你從哪些句中體會到山的高大,說說你的理解?為什么這樣寫?書面語言與兒童語言的融通。
你走在這峽谷道上,仰望青藍的天,像一條帶子;兩面的高山,像碧綠的屏障。哪些詞語讓你讀出山的高大險峻?(像一條帶子、綠色的屏障)
練習一:屏障:像屏風那樣起遮擋、護衛(wèi)作用的東西。
________像屏障那樣,遮擋________、護衛(wèi)著________。言意的融通
山澗里流著小溪。當春天來到的時候,桃花花瓣兒、杏花瓣兒會隨風飄灑在水面上,讓小溪流帶著它們,像載著一只只小船,漂到山外去。山澗里流著的小溪,向山外述說著大山的什么?
還有哪些大自然的聲音也流入我家的泉眼?課堂語言虛與實的融通。
抓住每一章節(jié)開頭、結尾一問一答的句式反復朗讀,從中體會出什么?
學了課文,你會愛我們的百泉村嗎?是啊,你一定會愛我們的百泉村的。那就請你模仿課文的寫作方法,再來補寫一個章節(jié)。課內(nèi)學習與課外遷移的融通。
這次通過三個人的努力而設計的教案,相信會在不久的課堂上完美的展現(xiàn)。景語要細細賞,情語要慢慢品,在潛移默化中,把作者的情感轉化成讀者自己的情感。也許我們還不能真正把寫景文章的精髓全部展現(xiàn)在大家的面前,但讓我們值得珍惜的是,我們都享受了這個過程。這是一次前所未有、催人奮進的教學體驗。讓我們一下子體悟到很多東西,也意識到自己缺乏很多東西。我想,作為青年一代的語文教學工作者,我們唯有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才能真正收獲得更多更多。
八.課堂練習
練習一:屏障:像屏風那樣起遮擋、護衛(wèi)作用的東西。
________像屏障那樣,遮擋________、護衛(wèi)著________。言意的融通
山澗里流著小溪。當春天來到的時候,桃花花瓣兒、杏花瓣兒會隨風飄灑在水面上,讓小溪流帶著它們,像載著一只只小船,漂到山外去。山澗里流著的小溪,向山外述說著大山的什么?
還有哪些大自然的聲音也流入我家的泉眼?課堂語言虛與實的融通。
抓住每一章節(jié)開頭、結尾一問一答的句式反復朗讀,從中體會出什么?
九.作業(yè)安排
學了課文,你會愛我們的百泉村嗎?是啊,你一定會愛我們的百泉村的。那就請你模仿課文的寫作方法,再來補寫一個章節(jié)。課內(nèi)學習與課外遷移的融通。
十.附錄(教學資料及資源)
《百泉村》是篇清新的散文,讀之有如干渴之際清泉灌口。文章分山、泉、小小山村、家四章來傳遞作者對小小山村的喜愛。在這個有山有水的山村中,人們的生活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就像一幅和諧的圖畫。文中詞句精美,很有特色。
課堂上,我用關鍵詞山環(huán)水繞這把梭把詞句的精美圖案編織在一起。授課后,感謝老師們精彩地點撥指導,深受啟發(fā)。因而,對自己教程中重點詞句的引領環(huán)節(jié)特作修改。
一、嚼傳神動詞
語例1:我們小小的山村,像一顆珍珠,別在大山的衣襟上。
(1)讀讀,你喜歡哪些詞?
(2)感受珍珠的比喻之美。
(3)體會衣襟的擬人之美。
(4)做別的動作,感悟別的動態(tài)之美。
(5)整體品悟珍珠別在大山的衣襟上的映襯之美。
(6)指名讀。
(7)好的語句當堂積累,試背。
(8)指名背。
(9)齊背。
(別是個人為動詞,句中的珍珠、衣襟因它而靈動。重現(xiàn)學生熟悉的動作后感悟,使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理解變得形象。)
語例2:家家戶戶像貼在半山腰上,一層房子一層樓。那兒,牛羊在山上散步,清泉在檐下流淌。
(1)輕輕讀一讀,喜歡句中的哪些詞。
(2)貼的感悟:
①學生談初步體會。
②師生情境演示:如果你就是大山,請張開懷抱,這只手就是人家,它貼在大山的懷抱里,就像___________。(孩子貼在母親的懷里)
③這一貼,貼出了家家戶戶與大山的親情,貼出了溫馨。還貼出了___________。(山的高大、陡)
(3)散步的體會。(悠閑)
(4)一、二兩組讀前一句,三、四兩組讀后一句。
(本文似一幅生機盎然的潑墨山水,人和自然渾然一體。在情境演示中品悟動詞貼,體會溫馨、和諧,以點輻射面,為深化人和自然的和諧主題埋下伏筆。)
二、品韻味疊詞
語例1:這兒山崖的石縫里,有涓涓的細流;山腳的深潭里,有暖暖的泉水;泉邊,即使是在冬天,也長著青青的小草。
(1)讀句,你閃亮的眼睛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看到涓涓,你仿佛看到___________的小溪流。(細水慢流)
(3)齊讀涓涓的、暖暖的、青青的,談讀后感受。(有韻律之美)
(3)你看見這涓涓細流了嗎?你觸到這暖暖泉水了嗎?教師引讀這段話:這兒山崖的石縫里,有();山腳的深潭里,有();泉邊,即使是在冬天,也長著()。
(在涓涓一詞描摹事物性狀的理性認識基礎上,再朗讀,直觀感性地感受韻律之美,深入淺出。通過教師引讀,重奏優(yōu)美旋律。)
語例2:它離地面只有一尺深,燦然如一塊明鏡。泉邊鋪著一圈石頭,腳常踩的地方,磨得光光的;水常浸的地方,長著厚厚的青苔。
(1)這兒也有個很有意思的疊詞光光的,我們仿佛看到爺爺曾在泉邊的石頭上___________;爺爺一次又一次地干著這些活,次數(shù)多了,第一組同學讀第二句。
(2)媽媽曾在這兒___________;母親年復一年地忙著,時間久了,第二組同學讀第二句。
(3)我又在此___________。
①文中告訴我們我在(照影兒、喊幾聲),請女同學讀我總喜歡嚶嚶嗡嗡的。這段話。
②這兒告訴我們?nèi)莀__________。(清清亮亮)上段話也講到泉的清亮,指名說。(燦然如一塊明鏡)
③清亮得像鏡子,難怪能照出影來,男同學讀它離地面明鏡。
④我總喜歡照影兒、喊幾聲,請第三組的同學讀第二句。
(4)我還在這兒___________,引讀我還用爺爺用樹杈削成的一根拐棒兒空谷傳音。我一天不知要汲水幾次,難怪那一圈石頭會被磨得光光的,請第四組的同學讀第二句。
(5)我們祖孫三代都愛這清清亮亮的泉,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它,一起讀這段話。
(若涓涓的讀起來有韻味,那光光的就是生活場景在學生腦海中的影映有韻味,多方位地品味,多層面地品讀,光光的留給孩子的是多維的解讀。)
三、汲滋養(yǎng)語句
語例1:南山像一把怒刺云霄的劍,北山像猴兒捧著蜜桃,東山像兩座駝峰,西山像雄鷹展翅。
(1)指名說說喜歡的理由。
(2)我們再仔細地看看,誰來說說怒刺云霄的劍?(從云霄體會到山高,劍說明山陡)指名談體會并讀讀南山部分。
(3)猴兒捧桃的呢?(活潑可愛的)指名談并讀北山。
(4)誰來讀讀兩座駝峰的。
(5)雄鷹展翅的又是怎樣的?(雄?。┲该勼w會并讀西山。
(6)在作者筆下,山都有了靈性,因為作者抓住了山的神。
(7)請深入地聽聽,這些詞又抓住了山的什么:劍、猴兒、駝峰、雄鷹。(形)
(8)請讀讀形神兼?zhèn)涞纳健?/p>
(9)再深入地想想,這兩組詞又分別寫了山的什么:劍、駝峰(靜)和捧著、展翅(動)。
(10)請讀讀動靜結合的山。
(11)簡潔的比喻中有玄機,四小組讀讀動靜結合、形神兼?zhèn)涞纳健?/p>
(縱看四山有神,橫看四山有形、有靜、有動,這就是此段比喻的精妙之處。給比喻中的詞分類,比照,學生的掌握不再是直白的比喻,而是此修辭的精到。)
語例2:山澗里流著小溪。當春天來到的時候,桃花瓣兒、杏花瓣兒會隨風飄灑在水面上,讓小溪流帶著它們,像載著一只只小船,漂到山外去。
(1)師有感情地范讀。
(2)你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
(3)你仿佛聞到了___________。
(4)你仿佛聽到了___________。
(5)一起讀讀這令人聯(lián)想翩翩的小溪流。
(6)說話小練:小溪流向山外述說著___________。
(7)小溪流要傾訴的話太多,同桌互說。
(8)把千言萬語化作有感情地朗讀,再次齊讀這段話。
(調(diào)集人體通感視覺、嗅覺、聽覺,張開想象的希翼,展開說話小練,讓學生善于綜合語言、運用語言。)
課堂反思:
扎扎實實地抓語言文字訓練,珍視學生的個性體驗,鼓勵個性化朗讀,是我在課堂教學中的微薄所得。教學《百泉村》后,并沒有預期的舒暢感,總覺得不盡人意。綜合老師們的建議,原因有:
1、教師語言不夠簡練,啟發(fā)性不夠。2、有些詞句可以深究,體會可以更深入。其實,課后還有收獲令我珍惜:首先,老師們知無不談,真誠的講評讓我以后的教學長了一智。其次,像方老師,對一些詞句反復推敲,嚴謹?shù)厍髮?,為我上了一課。
有了目標,才有努力的方向。課堂教學雖是不完美的藝術,但我會像所有老師一樣為完美而追求愿掬《百泉村》的一口清泉,換一襲課堂實踐的酣暢。
十一.自我問答
這次通過三個人的努力而設計的教案,相信會在不久的課堂上完美的展現(xiàn)。景語要細細賞,情語要慢慢品,在潛移默化中,把作者的情感轉化成讀者自己的情感。也許我們還不能真正把寫景文章的精髓全部展現(xiàn)在大家的面前,但讓我們值得珍惜的是,我們都享受了這個過程。這是一次前所未有、催人奮進的教學體驗。讓我們一下子體悟到很多東西,也意識到自己缺乏很多東西。我想,作為青年一代的語文教學工作者,我們唯有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才能真正收獲得更多更多。
小學語文說課課件 篇5
一、說教材
我執(zhí)教的內(nèi)容是小學語文蘇教版第二冊第18課《做什么事最快樂》。這是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一只小青蛙想弄清楚做什么事最快樂,便去問啄木鳥、水牛、蜜蜂、媽媽。全文共6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小青蛙產(chǎn)生了做什么事最快樂的疑問,二、三、四自然段結構相同,分別寫了小青蛙問啄木鳥,水牛,蜜蜂做什么事最快樂和得到的答案,五六自然段寫小青蛙問媽媽及媽媽的回答。
全文以對話的形式敘述,適合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配有多幅彩圖,形象的描述出小青蛙尋找答案的經(jīng)過,有助于學生觀察、想象、理解課文。
這篇童話在本冊中的地位和作用是:
通過本文的感情朗讀,落實《新課標》中提出的培養(yǎng)學生朗讀能力的任務,同時進行聽說訓練,進而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
本課教時安排為二課時,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是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能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出對話的不同語氣。
2、認識到做對別人有用的事最快樂,學會關心別人,助人為樂。
本課的重難點在于培養(yǎng)學生感情朗讀,力求做到在讀中體會,讀中理解,讀中想象,在讀中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
二、說學生
一年級學生具有好奇、愛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點,容易被新鮮的事物、活動的東西所吸引。在教學這一課時,學生已經(jīng)能說一句較完整的話,并能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體驗,感受,達到情感的共鳴,同時也較多的積累了不少與本課相關的生活素材。這也正是學習本課的有利因素,而不利因素在于學生朗讀時不易根據(jù)角色的需要做到恰當?shù)母星槔首x。
三、說教法
從本課是一篇童話的特點出發(f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教學時主要采用情境教學法。
四、說教具準備
課文配套掛圖四張,多媒體動畫,錄音磁帶。
五、說教學流程
本課教學時間為二課時,第一課時主要進行生字教學。下面詳說第二課時的教學程序。
1、復習檢查
通過檢查生字詞的掌握以及課文個別朗讀的情況,從而達到溫故知新的作用。
2、創(chuàng)設情境,理解課文
教師通過圖畫、音樂和文字語言描述,再現(xiàn)教材的情景,就會給學生以強烈的真實感,較快的把學生帶入智力發(fā)展的最近區(qū),在情境教學中學生既觀察、感受又思維、表達,使大腦兩半球交替興奮,為充分挖掘大腦潛力創(chuàng)造了條件。
為了達到預期目標,安排以下幾個步驟:
(1)談話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
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晃慌笥研∏嗤?,它有一個問題想不明白,想請小朋友幫忙,大家想不想幫助它?
經(jīng)過這么一問,學生的注意力自然會集中起來,把學生領入故事中,激發(fā)他們學習探究的愿望。
(2)綜合運用圖畫、錄音、語言再創(chuàng)情境
由于本課二、三、四自然節(jié)結構相同,故教師可以重點指導學習第二自然段,其余各段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學習。
教師出示第一幅圖,讓學生明白小青蛙向誰提問,弄清楚了一個什么問題。總結讀書方法,出示其余掛圖,讓學生自主學習,可以自由組合,自己學習第三、四自然段。學生自學后教師檢查,學生是否知道水牛、蜜蜂覺得做什么事最快樂。
指導朗讀,在讀中感悟。朗讀的語氣要符合人物的身份。結合課文插圖,想象啄木鳥捉蟲、老牛耕地、蜜蜂采蜜時的繁忙景象,感受他們勞動時的快樂心情,讀出自己的感受。
引導學生進入課文角色,把自己當成那個迷惑不解的小青蛙,讀好小青蛙的問話。第六自然段是本課的難點,在充分理解前幾段的基礎上,讓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媽媽的話。理解做對別人有用的事最快樂。
在理解重點句子時,根據(jù)創(chuàng)設的情景,讓學生充分展開想象的翅膀,學生往往為此而興奮不已,學生情緒為之高漲,進入了一個高潮。學生的學就樂在其中,悟也在其中。
3、朗讀訓練
一年級學生的朗讀需要重點指導,讓學生在讀書前聽錄音,體會不同的人物應如何說話,體會人物的情感,加深對課文的認識。可用多媒體動畫扶助,請學生為動畫配音。
針對小學生好勝的心理特點設計了賽讀奪星這一環(huán)節(jié),使教學再次進入一個小高潮。
比賽規(guī)則是:讓學生自由選擇角色分組,通過個別,小組,大組比賽的方式,比一比那些同學能準確、有感情的朗讀人物對話,激發(fā)參與的積極性,滿足求勝的欲望。
4、表演內(nèi)化
此時,教師可以趁熱打鐵,組織學生表演故事。由于一年級學生表演能力有限,故不必要求太高。只要把語言文字通過頭腦中的動物表象運用形體動作和語調(diào)音色表達出來即可。
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自由組合,根據(jù)自己的聯(lián)想,運用外顯的、自己喜歡的動作來更好的表現(xiàn)課文內(nèi)容,體會課文含義,請個別小組上臺表演,評比感情是否投入,動作是否和諧,語言是否流暢,想象是否合理,最后教師可以參與到其中一起表演。
5、遷移實踐
從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著眼,從發(fā)展學生發(fā)散性思維出發(fā),采用此環(huán)節(jié)。
結合課內(nèi)外知識向課外延伸,讓學生通過平時的觀察找一找還會有誰會因為為別人做事而快樂,自己要怎么做呢?
此環(huán)節(jié)聯(lián)系實際生活,結合多媒體出示生活實景,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說話的情景,并針對低年級學生表達能力較差的狀況,用正確的句式規(guī)范學生的語言,促進學生表達能力的提高,結合自己談談想法,做法,學以致用。
在這節(jié)課上,學生通過讀、看、想、演、說等活動形式進行學習,會達到知、情、意、行全面和諧發(fā)展的要求。
小學語文說課課件 篇6
一、教材分析
《云房子》是蘇教版第三冊的一篇童話故事。它用清新、活潑、生動的文字和擬人化的手法,描寫了雨后天空的美麗景色:有云的時候,云朵千姿百態(tài),逗人喜愛;有風的時候,云朵散去,天空一碧如洗,更加潔凈美麗。本文淺顯易懂,沒有什么太難的地方,重點在于讓學生感受云的不同形態(tài),培養(yǎng)他們的觀察力、想象力。
二、說教法
我根據(jù)教材和學生的特點,采用美中讀,讀中悟的閱讀方式指導學生朗讀,抓住孩子們喜歡聽童話故事這一特點,調(diào)動孩子們的求知欲和表現(xiàn)欲。教學中充分給學生較多的讀書時間,培養(yǎng)學生的讀書習慣,采用讀、想、議、說等步驟,結合新課標指出的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注重以讀為本,以讀帶講,力求語文味更濃,并在一種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下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想像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三、教學目標
1、通過本堂課的學習,我想讓學生達到以下幾個目標: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一的變調(diào)和兒化音的讀法。
4、了解雨后天空的變化和小鳥的活動情況,感受天空的美麗和小鳥的可愛。
5、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愛觀察,愛想像的好習慣。
四、教學流程
根據(jù)以上的目標,我是這樣設計本課的:
采用謎語導入的方式,讓學生知道云,一起學習與云有關的童話故事。與學生一起板書課題,(《新課標》指出低年級教學要注重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對于剛入二年級不久的孩子來說,要打好筆畫、筆順的基礎,在寫正確,端正,整潔的同時,提高寫字質量,注意字的間架結構及占格方式。然后指導讀好課題,突出一個云。在課題的書中為了讓學生記住房我采用了一個兒歌:扁扁戶字頭,下面一個方字,方字橫稍長,撇在最后才漂亮。告訴學生學完本課我們將會認識到更多的各種各樣的云房子,以此為新授做好鋪墊。
一、創(chuàng)設情景,美中讀,讀中悟
我以第一段為過渡語,出示課件,師:它們會說什么呢?學生任意說,指導讀好小鳥的話,讀出高興,驚奇的語氣。
師:在小鳥們齊心協(xié)力下,不一會云房子造好了。
課件出示幾幢云房子,讓學生用自己的話形容一下,所看到的云房子是什么樣子。
學生們說出了很多。(例:各種各樣多美等)
相機板書
師:讓我們一起看看書中是怎么描繪的吧?
學習第二段的內(nèi)容。本段也是本課的重點段,重點是讓學生了解云的不同形態(tài)的變化,指導讀好課文。
我先讓學生自由的讀本段,初步感受它的美。
指導讀好傻傻地美美地高寬一點點小的讓學生朗讀感悟,你喜歡哪種云房子為什么?你能把傻的可愛的語氣讀出來嗎?你能把美化作聲音讀出來嗎?你能用讀書聲讓大家聽出樓房的高嗎?用不同的方式或方法指導讀好這段話,不求整齊劃一,只求學生的個性閱讀。然后,我與學生互動,配上優(yōu)美的音樂,與學生一起邊做動作邊讀,讓學生的表現(xiàn)力不光體現(xiàn)在讀書的語氣上,也可以用動作來增加。
下一個環(huán)節(jié)我趁熱打鐵,調(diào)動學生的想像力,如果你是小鳥,讓你來當設計師你會造什么樣的云房子,先讓學生一個一個地讀,最后引出這樣一個句式我的云房子真()啊!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
二、發(fā)揮想像,追求完美。
我是這樣過渡的:同學們真是能工巧匠,造出了這么的云房子,小鳥看到這么多的云房子,它們的心情會怎么樣呢?課件出示3、4段,想像它們會說什么,指導把開心的語氣讀出來。
三、感受大自然,享受美
這一環(huán)節(jié),我采用以第5段為過渡語,借助多媒體課件,讓學生想像沒有云房子的天空是什么樣子的?讓學生自己想著說,然后出示最后一段,有云房子的天空是美麗的,沒有云房子的天空依然很迷人,抓住笑瞇瞇水汪汪指導讀好最后一段,雨后給人一種雨過天晴后的清新和明凈。只要學生能把最后一段認為美的地方讀出就可以了。
四、拓展。
課文的最生,還安排了一個拓展練習,讓學生用不同的方式或渠道了解與云更多的知識,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五、課后反思:
通過本堂課我覺得我的教學流程還是很流暢的,也抓住了重點段,注意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注重學生個性化閱讀,《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由于我選擇的本課內(nèi)容偏后,篇幅較長,而學生又是剛入二年級才幾天的學生,有以下點主觀和客觀的原因值得我好好反思。
1、指導學生朗讀不夠到位,蜻蜓點水,太淺顯,例如哇!這么多白云,我們來造云房子!,驚奇的語氣就沒有指導學生讀好。
2、雖然學生讀的方式很多種,但讀的還是不夠充分,缺少方法的指導,我想來是想營造一種我想讀,我來說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始終保持一種讀的熱情,說的渴望,但都沒有達到我的設想。
3、評價語言不夠豐富。
4、時間安排不夠科學,如果能把剩下三分鐘用在第二段的指導朗讀中的話,效果會更好些。
5、為什么不能讓每一個學生被我的教學所吸引,應該以什么樣的語言來感染人,通過本課的教學,我感受課堂上的語言機智是我所欠缺的,今后我需要繼續(xù)努力,精心鉆研教材,教法,多讀,多看,多說,多練,多寫,讓自己的課堂教學有新的創(chuàng)新。
小學語文說課課件 篇7
一、說教材
1、教材內(nèi)容
《將相和》是12冊第三單元中的第二篇課文,通過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和負荊請罪的故事,稱頌了藺相如機智、勇敢、謙讓的美德,廉頗勇于認錯和他們的愛國主義思想。這個單元的訓練重點是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和本單元訓練重點,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為:1.理解課文內(nèi)容,從藺相如為了國家利益,對敵不畏強暴,機制勇敢和對友胸懷寬廣,忍辱推讓的好品質,從中受到啟示和教育。(體會人物的愛國思想和他們各自美好的品質)2.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4.從三個小故事中任選一個演一演。
教學重點是:
1.理解三個故事的原因和結果。
2.了解三個故事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二、說程序
(一)導入:
1、復習提問導入。
2、交流自學情況(引導學生討論喜歡文中的那一個人物藺相如為了國家利益,對敵不畏強暴,顧全大局機智勇敢和對友胸懷寬廣,忍辱推讓的好品質,廉頗勇于認錯)
總結:這兩個人物都有美好的品質,大家都喜歡.但為了交流方便,下面我們對完璧歸趙進行交流、體會。
(二)學習完璧歸趙
1、從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藺相如是個機智勇敢、不畏強暴的人?(有5句,并體會)
2、理解最后一句:秦王沒辦法,只得客客氣氣的送藺相如回趙國
3、藺相如所做的一切是為了什么?(為了國家的利益和尊嚴)
小結:秦王想殺他,本想愚弄趙國,可是反而被藺相如捉弄了,他現(xiàn)在是啞巴吃黃連有口說不出,這句話僅僅是寫秦王的心理嗎?(突出了藺相如的機智)可見作者用詞是多么的好、巧妙。
過度:通過這次完璧歸趙,藺相如為趙國立了大功受到趙王的重用。我們再看一看幾年以后的澠池之會上藺相如是如何表現(xiàn)的。
(三)學習澠池之會
1、在澠池之會上藺相如有什么表現(xiàn)?具體說說你從那里看出來得?(有3點)
2、同學們想一想這場政治斗爭秦趙兩國打成平局,還是決出勝輸?為什么?(當時秦被趙強大。從敲打的樂器上說瑟可以敲出樂音而是破罐子)
3、澠池之戰(zhàn)獲勝,功勞應屬于誰?
過度:由于藺相如又一次維護了國家的尊嚴,立了大功,應而封他為上卿,位比廉頗高,因而藺相如和廉頗不和,也就引出了負荊請罪。
(四)學習負荊請罪
1、你覺得廉頗是一個怎樣的人,說說為什么?
2、你覺得藺相如是一個怎樣的人,說說為什么?
3、你有什么收獲?
二、說教法
古語云:教學相長。學生的學需要老師的教,這就需老師選用恰當?shù)姆椒āN以谥v授本文時主要用以下方法:
1、提問法:由于本文是講讀課文,所以提問法是必不可少的,這樣可以引導學生更好地把握文章內(nèi)容。
2、朗讀法:讀書百遍其意自現(xiàn)。本文是講讀課文,讀課文有助于學生理解,何況本文有些問題答案就在文中。所以用此法。
三、說教法
教與學是雙邊活動,一堂課是否成功,除了看教師的教,重點看學生如何學,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1重課前預習,通過布置預習,設置預習題進行預習。
2課堂指導學生學習新知識。通過對個別句子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分析能力,思考能力。
3指導學生完成課堂練習。
總之,本課通過巧妙設疑,多種教法的應用,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想象力,實現(xiàn)了教學目標。
小學語文說課課件 篇8
各位老師:
我說的課文是《十里長街送總理》。作者以凝練如詩般的語言描述了1976年1月11日,首都百萬群眾自發(fā)云集長安街,哭別總理靈車的動人場面,抒發(fā)了人民群眾沉痛哀悼、深切懷念總理的強烈感情。全文雖僅600余字,卻字字有情,句句含情,讀之令人情不能已,哀慟欲絕。
評:開首即直入主題,分析教材,簡潔、明了。但除了課文內(nèi)容、中心及文章的語言表現(xiàn)特色以外,還應揭示文章的結構,說說課文由幾段組成,每一段都講了什么。因為這里說的不是整篇課文,而是其中的一段。不如此,就難以評價說課者教學內(nèi)容取舍的恰當與否,也無法將說的內(nèi)容放到整體的背景上去思考評析。
我計劃安排兩課時進行本文的教學。下面就第一教時的教學分教材理解、教學目標和教學程序三部分談談自己的設想,至于教法、學法都滲透在教學程序的各個層面之中。
先談的是我對教材第一段的理解。文章開篇的景語描寫,不僅是自然景象的真實寫照,更烘托了人們當時的悲痛的心境,好似天人同哀。接著,用擠滿極言人之多,用三個都強調(diào)人心齊。最后又由面到點,推出三個典型性的特寫鏡頭。特別是焦急、耐心一對反義詞,有力地表現(xiàn)了人們對總理的無比深厚感情。
評:在對整篇教材作了剖析以后,現(xiàn)在又接著解剖所說課時的教學內(nèi)容,很好。但由于上面說教材時沒有說清課文分幾段,所以這里突然說先談的是教材第一段的理解,聽者會感到惘然。如果能在上面我計劃安排兩課時進行本文的教學這句話之后,加上現(xiàn)在說的是第一課時,這課時準備教學課文的第一段,聽者就會清楚得多了。(但前面自然還得對課文分幾段,每段講什么作出交代)
根據(jù)大綱要求,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我確定以下五個教學目標:
評:應說清大綱要求是什么樣的要求;學生實際是個什么樣的實際。如果太籠統(tǒng)了,根據(jù)大綱要求學生實際之類的話就沒什么實際意義了,說了,其實也等于沒有說,這是希望引起注意的。
1.學會第一段的生字新詞。
2.理解句子里含義深刻的詞語,體會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細讀課文第一段,體會等靈車時的感人場面,激發(fā)學生熱愛并緬懷周總理的思想感情。
4.學習用回答幾個問題把答案連起來的方法,歸納第一段段意。
5.指導感情朗讀。
評:嚴格地講,教學目標不能和教材理解、教學程序并列地單獨作一塊內(nèi)容,教學目標是教材理解中的一部分。就像教學重點、難點隸屬于教材理解一樣,所以實際上本說課稿,只有教材理解和教學程序兩塊內(nèi)容,這從總體上看,似過于簡略了。
其中體會悲痛心情,指導感情朗讀是本課時的重難點。
圍繞以上教學目標,我這樣設計教學過程:
評:用圍繞以上教學目標,我這樣設計教學過程這樣一句話,將說課由說教材轉入說教學過程,轉得十分自然、簡潔,這反映了說課者良好的說課功底和自如駕馭語言文字的能力。
第一步,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小學生的情感極易受環(huán)境氣氛和他人情感的感染而產(chǎn)生共鳴,基于這點,我以充滿激情的導語,借助畫像,哀樂等手段努力營造氣氛,將學生帶入意境,為課文的學習奠定情感基礎。這樣做,可以拉近學生與課文之間的時空距離。而后安排揭題、審題,用課題擴充法說課文主要內(nèi)容,學生掌握快捷準確。
評:先分析學情,再說根據(jù)這個學情打算怎樣教,接著說這樣教的好處,如此一步步,邏輯嚴密,是科學的說深思路之一。
第二步,范讀課文,整體感知。
緊接著,我又聲情并茂地范讀課文,并讓學生思考課文記敘了長安街上的哪幾個場面,是按什么順序寫的?這樣一環(huán)緊扣一環(huán),使學生進一步感知全文的情感基調(diào),更好地把握了課文內(nèi)容,也幫助理清了文章脈絡。
評:緊接著這個詞用得好,把第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與第二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緊緊聯(lián)在一起了。但教學過程只交代了范讀課文和讓學生邊聽邊思考問題兩個內(nèi)容,后面的學生書面練習,練習后的反饋、交流,最后的分好段落(這些內(nèi)容在教案中都有),都沒說。這就使得教學過程殘缺不全。試想,如果按說課中的第二步內(nèi)容來評析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那么會是一個什么樣的教學效果呢?
第三步,品析賞讀,學習第一段。
先安排自學,自學后的檢查反饋分兩步走:先檢查字詞,突出槐的聲,妻的形,而詞義較淺顯,不做逐個講解,力求省時高效。再是指導學生用多種方法分層,切實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綜合、概括的能力,加強發(fā)散求異的思維訓練。
第二環(huán)節(jié)在學生進入情境后,我緊扣語言文字,抓住關鍵詞句,讓學生自由鑒賞、品析朗讀,學生有充分的時間閱讀,不僅可以調(diào)動學習的積極性,發(fā)揮了主體作用,而且在說、讀的過程中發(fā)展了思維,提高了表達、朗讀等各種能力。教學時,我始終牽握愛戴、懷念情感線,做到拎一點,帶全面,第一層抓2、3兩句體會人多,第4句體會人悲痛。第二層還通過練習題____的____,____地等待周總理靈車的到來,引導學生推敲焦急和耐心。重點扶學老奶奶一句,放手自學寫青年夫婦和少先隊員兩句,最后摳挖延伸為萬眾一心,這樣的設計,能很好地體現(xiàn)語言文字訓練的梯度和層次。
需要指出的是,指導感情朗讀,要在學生懂得怎樣讀的基礎上,再入情入境地讀,具體實施時我注意形式多變,或評或讀,或指讀或練讀,或齊讀或配樂讀,在讀中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寓教于情的感受中。
古人云:感人心者,先莫乎于情。這是一篇情感型課文,我在教學中,始終通過充沛的情感,用生動的語言掀起學生情感的波瀾,使作者、教者、學生的思想感情融為一體。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是指導學生用回答幾個問題,把答案連起來的方法歸納第一段段意,落實了本單元的訓練重點。
此處還安排了質疑環(huán)節(jié),啟發(fā)學生積極思考,發(fā)散思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質疑,議論解惑,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最后一步,對照板書,課堂總結。
授之于魚,不如授之于漁。牽引學生回顧第一段的學習全過程,總結歸納學法,為下文的學習作遷移準備。
總之,我遵循教師主導,學生主體,訓練主線的原則,力求語言文字訓練和思想情感熏陶的有機結合,既突出重點,又突破了難點,較好地完成了既定的目標。
評:先分析學情,再說根據(jù)這個學情打算怎樣教,接著說這樣教的好處,如此一步步,邏輯嚴密,是科學的說課思路之一。
這一段教學過程說的內(nèi)容比一、二兩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具體,在陳述怎樣教的時候,還能結合說說為什么這樣教的理由和好處,使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有機結合,使說課與課堂教學也統(tǒng)一了起來。但我們將說課和與教案對照起來,也發(fā)現(xiàn)了下列一些問題:
1.教案中的課堂教學是按自學反饋自學情況、學習第一層、學習第二層、概括第一段大意這樣的五步進行的,思路清晰,符合教材的思路和學生的學路。說課稿則將課文第一段的教學分成一、二、三三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這樣處理,不但與教案不統(tǒng)一,而且聽了也不像教案那樣讓人清楚、明了,換句話,也就是說,本來清楚、明了的教學過程,反而被說得有些糊涂了。
2.漏掉了許多重要的內(nèi)容。如學法的歸納、電教媒體的運用、生動的課堂討論、相機的板書等等,這樣也就使得說課中的課堂教學變得干巴巴的,無法客觀地反映課堂教學的真實狀態(tài),同時也讓人無法認識到某些教學過程,原本所具有的科學性與藝術性。如教案中的概括第一段大意,是分三步走的,很有層次感和藝術性,而說課時僅只用了指導學生用回答幾個問題,把答案連起來的方法歸納第一段段意一句話。如果我們不看教案,光憑說課中的這一句話,就無法分辨出包含在這個訓練過程中的設計者的獨特匠心。
車老師的課上得十分精彩,以上說課的總體思路也沒有什么大不當?shù)牡胤健!妒镩L街送總理》是一篇情感型的課文,車老師緊緊抓住這個特點處理教材,在說課中也注意突出和體現(xiàn)了這一特點,并且說課的語言平實、口齒清楚、功底扎實。如果要說有什么不足的話,除了上面的說及的一些以外,主要是說課的內(nèi)容還欠全面一些,說理也是這樣。再還有,由于教學過程也是采用客觀介紹的方式,所以,教學過程這部分也說得尚不夠具體和清楚,這些都或多或少地影響了說課的整體效果。
小學語文說課課件 篇9
【說教材】
首先來談談我自己對教材的理解。鐵索橋上顯威風,勇士萬代留英名?!段艺驹阼F索橋上》是鄂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本單元圍繞英雄贊歌這個話題,安排了三篇體裁各異的文章。這篇課文是一首現(xiàn)代詩,描寫的是詩人站在鐵索橋上,思緒萬千,追憶紅軍當年飛奪瀘定橋激烈戰(zhàn)斗的場面,展示如今和平美好的生活,高歌英雄的土地,英雄的人民!全詩共四節(jié),感情強烈,借景抒情,節(jié)奏鮮明,瑯瑯上口。
【說學情】
四年級學生能聯(lián)系上下文、借助字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能做到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教學中我重點指導他們總結理解詞句的方法,引導他們有感情地朗讀。
依據(jù)新《課程標準》和本冊教材的重點,以及本課書所在單元的學習重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在第二課時可制定如下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說目標】
1、通過自讀感悟,交流討論,理解重點詩句的意思。
2、了解詩歌的內(nèi)容,體會詩人表達的情感。
3、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合作、想象以及表達能力。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準確流暢地背誦課文。
理解詩句,體會詩人表達的情感是本課教學的重難點。
閱讀教學的過程也就是三維目標的整合過程,教師在教學中要努力實現(xiàn)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才能真正把語文教學落到實處。
【說教學特色】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語文學習具有重情感、體驗和感悟的特點。。
因此在這節(jié)課的設計上我采取了以讀為本,自讀自探自悟的教學模式,將師生各種形式的讀貫穿于閱讀教學的始終,旨在強調(diào)課堂上的一切活動,如感知、探究、感悟等,都要以讀為前提,也就是要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探究、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有得。
【說教法、學法】
接下來我說一說設計這節(jié)課所采用的教法和學法。
教學中我采用的是以教師有指導地自讀自探自悟式教學方法為主,以講授法、啟發(fā)式談話法、演示法、討論法、練習法等教學方法為輔,將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而進行的。
學生在課堂上通過自讀感悟、合作探究、交流討論等多種學習方法的有機結合,達到掌握知識、發(fā)展能力、提高認識的目的。
基于以上的一些理論指導,在教學中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過程:
【說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俗話說:睹物思人。是啊,每當我們看到鮮艷的五星紅旗,不禁想起無數(shù)革命先烈為了讓后代過上好日子,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的情景。同學們,還記得咱們上節(jié)課學習的一首現(xiàn)代詩嗎?教師以這樣的一段敘述語導入,激發(fā)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板書課題后,全班齊讀一遍。
二、品讀詩歌,體會情感
全詩共四節(jié),開頭和結尾反復吟唱。開頭營造了很美的意境,輕輕搖晃的橋身、飄過的云霧、大渡河的白浪引發(fā)作者無限的遐想;結尾同樣的景物,卻能感受到作者強烈的情感。這兩節(jié)詩的內(nèi)容大致相同,因此我打破了按順序教學的方式,指導學生先學習第1節(jié)和第4節(jié)詩。
教師配樂范讀全詩,引出新課的學習,提出問題:詩人站在橋上看到了什么?學生先對全詩有一個整體的印象,繼而由問題導入到第1節(jié)詩的學習中。學生自由朗讀這一節(jié)后,說說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此時課件出示課本上的鐵索橋圖片,學生結合圖片展開自己的想象各抒己見,對詩人站在鐵索橋上看到的景物有了自己初步的情感體驗。一幅靜止的畫面在學生的頭腦中經(jīng)過再想象、再加工、再創(chuàng)造,就變成了鮮活的、動態(tài)的場面。這里,對學生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傾聽能力及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都有所體現(xiàn)。
此時,我們的詩人正站在橋上,他的心情是怎樣的呢?由這樣一個問題把學生引到第4節(jié)詩的學習當中去。請學生們快速瀏覽全詩,找出反映作者心情的詞語劃下來。
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生活體驗,結合課文內(nèi)容理解心潮洶涌激蕩的意思,再自由地朗讀感悟第四節(jié)詩。通過指導朗讀、觀察比較,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這兩小節(jié)詩描寫的內(nèi)容差不多,但第4節(jié)比第1節(jié)表達的感情更強烈一些。
這兩節(jié)詩的學習中,我采取多種形式指導學生朗讀,比如指名讀、分組讀、師生合作讀、配樂齊讀等。在所有文體中,詩歌的音樂性是最強的,很講究韻律和節(jié)奏。所以朗讀自然就成為綜合感受詩歌語言美、意境美的重要手段。
四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重點是領略文章的最主要部分內(nèi)容或重點段落,體會表達的情感。本文教學的重點是詩歌的2、3小節(jié),而重中之重就是第2小節(jié)。詩人站在橋上回憶什么?通過問題引導學生學習第2節(jié)詩。作者追憶紅軍飛奪瀘定橋、與敵人激烈戰(zhàn)斗的內(nèi)容離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太遠,難以理解。學生初步感知后,先自己想象一下當時激烈的場面,然后通過觀看多媒體課件,再現(xiàn)當年紅軍戰(zhàn)士們飛奪瀘定橋的激烈場景,讓學生們進入到詩句所描繪的具體的情境中去。再回過頭來細細體味詩句,和小組同學交流討論出第2節(jié)詩中最能體現(xiàn)紅軍戰(zhàn)士英勇無畏的詞句(勇士們哪,攀著一根根鐵索,冒著密密的彈雨,沖破了敵人的火網(wǎng)?。?,利用課件出示,深入理解。攀著、冒著、沖破這三個動詞直接體現(xiàn)了紅軍戰(zhàn)士的英勇頑強以及不屈不饒的獻身精神。學生在學習語言文字的過程中,思想感情也受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這就把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較好地結合在了一起。
第3節(jié)詩的內(nèi)容是讓學生在小組里和小伙伴合作學習來完成的,這一部分描寫的內(nèi)容與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相隔不遠,不難理解,我主要還是進行朗讀指導。
學生帶著問題自由地讀,指名讀;經(jīng)過想象畫面后的讀;觀看影片片斷后的讀;理解重點詞句后的讀;最后帶著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受讀。讀的層次一步步上升,學生的情感體驗也是在逐步加深,整個學習過程學生都是在朗讀中感悟,在感悟中朗讀。
此時,學生在經(jīng)歷了感知、感受、感悟到感動的情感體驗過程后,教師引導朗讀全詩,他們在學習中積累的強烈的感情就自然而然地釋放出來。教學的全過程也體現(xiàn)了由整體到部分,再回歸到整體的教學思路。
三、拓展積累、升華情感
1、準確流暢地背誦課文。
2、學習本文后,你想對無數(shù)先烈說些什么?
3、課后欣賞。(本詩的歌曲演唱、毛澤東詩詞《長征》、蕭華的詩《飛渡大渡河》)
四年級閱讀教學要求重視詞句的教學,注重詞句的積累。通過背誦、摘抄等形式積累語言,同時還要鼓勵學生通過課外閱讀和在生活中積累。
青島版小學數(shù)學課件(系列9篇)
每個老師在上課前需要規(guī)劃好教案課件,又到了老師開始寫教案課件的時候了。教師要以教案為綱把握課堂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編輯為大家精心搜集整理了這篇“青島版小學數(shù)學課件”的內(nèi)容,如果您對我們的內(nèi)容感興趣歡迎您收藏并關注我們的網(wǎng)站!
青島版小學數(shù)學課件 篇1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能夠正確地數(shù)出數(shù)量是3的物體的個數(shù),會讀、會寫數(shù)字3,數(shù)學 - 3的認識。
2.使學生知道3以內(nèi)數(shù)的數(shù)序,會比較3以內(nèi)數(shù)的大小,掌握3的組成。
3.結合插圖使學生知道尊敬工人。
教具、學具準備:3的主題畫掛圖、絨板、計數(shù)器、小棒、點子圖、方木塊、1和2的`數(shù)字卡片,2和3的組成。學生準備3根小棒,1、2、3的點子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教師出示1和2的數(shù)字卡片。提問:
"這是幾?"
"2和1比,準大?2大于幾?"
2.教師出示用點子圖表示的數(shù)的組成卡片。
提問:"1和1組成幾?"讓學生舉點子圖。
二、新課
1.數(shù)數(shù)量是3的物體。
(l)出示主題畫掛圖或讓學生看教科書第9頁工人生產(chǎn)電視機的一面。給學生一點時間,讓學生認真看圖。然后提問:
"圖上的工人阿姨在做什么?你們喜歡看電視嗎?"
"圖上有幾位工人阿姨在生產(chǎn)電視機?"
"圖上還有什么東西的數(shù)量也是3?"
(2)學生操作。
提問;"拿出3根小棒,舉起來給我看一看。"學生拿出以后,教師給予肯定,讓學生把小棒放在桌子上。
教師出示絨板,上面貼好一個三角形,告訴學生這個圖形叫三角形。提問:
"誰能用小棒擺出一個三角形?"讓學生動手擺。如果有的學生有困難,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擺。
"數(shù)一數(shù),你擺的三角形用了幾根小棒?"
教師:剛才我們認真觀察了主題圖畫,數(shù)出畫上有3位工人阿姨,有3臺電視機;又用3根小棒擺了一個三角形,這些人和東西的數(shù)量都可以用3表示,今天我們就來學習3,板書"3"。
2.認數(shù)字3。
教師手指黑板上的3字,提問:
"誰認識這是幾?"
"我們一起來看看3的字形像什么?"老師指出3的字形像耳朵。
領讀兩遍3字。
3.教學3以內(nèi)數(shù)的數(shù)序。
①出示計數(shù)器。教師邊說邊在計數(shù)器上撥珠,先撥兩個珠子,再撥一個珠子,小學數(shù)學教案《數(shù)學 - 3的認識》。提問:
"先撥兩個珠子,再撥一個珠子,一共撥了幾個珠子?"
"2個珠子添上1個珠子是幾個珠子?"
"3個珠子去掉 1個珠子是幾個珠子?"
②學生操作。先擺2根小棒,再添1根小棒,一共擺了幾根小棒?請一名學生回答:"2根小棒添上幾根小棒是3根小棒?"
③出示絨板。教師在絨板上貼點子圖,先貼1個點子,提問:
"這是幾個點子?"學生回答后,教師在1個點子的圖的下面寫1。
再分別貼出2個點子和3個點子的圖,并在點子圖的下面分別寫2和3。
教師:現(xiàn)在這3個數(shù)排好隊了,請一個小朋友按順序把這3個數(shù)讀一讀。再提問:
"按照數(shù)的數(shù)序, 2的后面一個數(shù)是幾? 2添上幾是3?"
"3的前面一個數(shù)是幾? 3去掉幾個是2?"
4.比較2和3的大小。
①出示方木塊。左邊擺3塊,右邊擺2塊。提問:
"左邊有幾塊方木塊?右邊有幾塊?"板書:"3 2"
"3和2比,誰大?"
教師:3和2比,3大。也就是3比2大,那么我們可以在3和2中間寫一個大于號,開口朝著3,邊說邊寫出"3>2"。提問:
"這個式子表示3大于幾?"學生回答后,教師指出這個式子就讀作3大于2。帶領學生讀兩遍。
②出示方木塊。左邊擺2塊,右邊擺3塊。提問:
"左邊有幾塊方木塊?右邊呢?"板書:"2 3"。
"2和3比,是2比3大還是2比3小?"
教師:2比3小,那么我們在2和3的中間也可以寫一個符號,這個符號叫做小于號,尖的一邊對著較小的數(shù)2,邊說邊在2和3的中間寫一個"
5.3的組成。
讓學生擺出3根小棒。提問:
"你能把這3根小棒分成兩堆嗎?"學生動手分,教師注意巡視,對有困難的學生給予幫助,同時說明每個人分的不一樣沒有關系。
"說一說你是怎樣分的?"當學生回答左邊擺2根右邊擺1根時,教師板書"2 1";當學生回答左邊擺1根右邊擺2根時,教師板書"1 2"。
教師:剛才大家分小棒分得很好。從分小棒可以看出,3可以分成2和1,3還可以分成1和2,也就是2和1組成3,1和2也可以組成3,同時把前面板書寫成和。
領讀,3可以分成2和1,2和1組成3。
領讀,3可以分成1和2,1和2組成3。
6.寫數(shù)字3。
教師邊說邊在四字格中示范"3"的寫法。3要寫在田字格的左半格里,要一筆寫成,3是由兩個半圓組成的,上半圓稍小些,下半圓稍大些,口向左開。
帶領學生照著黑板上的"3"字書空兩遍。
讓學生在桌于上用手指空寫3,把筆順練熟。
讓學生在教科書的寫數(shù)字練習格里練習寫3。
三、鞏固練習
1.指導學生做練習二的第1、2題。教師可以先讓學生看著貓圖,然后問學生:圖里畫了幾只小貓?學生回答以后,再讓學生在圖下面的括號里寫1。第2題可以先讓學生自己想每個括號里應該填幾,再集體訂正。第2題的教學方法可以參考第及題的做法
青島版小學數(shù)學課件 篇2
第一單元圖形的變換
教學內(nèi)容:軸對稱、旋轉、欣賞設計和一節(jié)數(shù)學游戲
教材分析:本單元教學內(nèi)容包括:軸對稱、旋轉、欣賞設計和一節(jié)數(shù)學游戲“設計鑲嵌圖案。內(nèi)容安排是學生在二年級已經(jīng)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對稱、平移和旋轉現(xiàn)象,初步認識了軸對稱圖形,也能砸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或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的基礎上,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圖形的軸對稱,探索圖形成軸對稱的特征和性質,學習在方格紙上話出一個軸對稱圖形和化成一個簡單圖形旋轉90°后的圖形。教材先設計了話對稱軸,觀察軸對稱圖形的特征和畫出一個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的活動,加深對軸對稱圖形特征的認識,從而在學生擁有的紙上基礎上探索新知識;再聯(lián)系具體情境,讓學生觀察鐘表的指針好風車旋轉的過程,分別認識這些實物怎樣按照順時針和逆時針分析旋轉,明確旋轉的含義,探索圖形旋轉的特征和性質,讓學生學會在方格紙上吧簡單圖形旋轉90°;教材不僅設計了看一看、畫一畫、剪一剪等操作活動,還設計了讓學生進行想象、猜測和推理探究的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
活動主題:《圖形的變換》活動主題二:《圖案設計》活動主題三:《數(shù)學欣賞》
三維目標:
1知識和技能:通過觀察、操作、想象,經(jīng)歷一個簡單圖形經(jīng)過平移、旋轉或軸對稱制作復雜圖形的過程,能有條理地表達圖形的變換過程,發(fā)展空間觀念。經(jīng)歷運用平移、旋轉或軸對稱進行圖案設計的過程,能靈活運用平移、旋轉和軸對稱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
2過程與方法:在經(jīng)歷圖案變換的認知和探究過程,感知圖形變換的現(xiàn)象,體驗過程、想象、推理和分析的想象方法。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結合欣賞和設計美麗圖案,感覺圖形世界的神奇。教法和學法:在教學中要切實組織好學生的課堂活動,為學生創(chuàng)造充分的進行探索的時間和空間,人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動手操作、體驗思考和討論交流的活動張來,使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思維能力得到鍛煉,空間觀念得到發(fā)展。
教學重點、難點:在操作中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準備教具:
1、掛圖;
2、方格紙;
3、七巧板;
4、作圖工具
授課時數(shù):四課時
青島版小學數(shù)學課件 篇3
一、班級學生情況分析
任教班級一年級 班學生人數(shù)人
基本情況
分 析全班學生剛進校門,年齡小,愛說、愛動、愛表現(xiàn),天真爛漫,喜歡玩耍,對于學校的生活充滿了渴望,對于學校班級的各項紀律、規(guī)定都不了解,良好的學習習慣處于初步形成期。
認 知
能 力學生的程度不一,有的孩子提前上學前班,對于點數(shù)、數(shù)字的書寫有了一定的基礎,有一定的學習數(shù)學的經(jīng)驗;而有的學生,沒有上過學前班,對于數(shù)字和數(shù)學語言是一個比較陌生的認識,學生的程度深淺不一。
學習態(tài)度
及習慣每個學生都抱著美好的愿望來上學,開始他們的真正意義上的學習,來接受正規(guī)的教育。但是談不上什么“勤奮、鉆研、細心”的精神,學習目的還未明確,學習習慣正處于逐步形成的階段。
培養(yǎng)目標在數(shù)學活動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初步養(yǎng)成喜歡數(shù)學,能運用所學數(shù)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對身邊與數(shù)學有關的事物產(chǎn)生好奇心和興趣。
其他
本學期我要狠抓學生的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正確的讀寫姿勢,培養(yǎng)學生通過多種途徑學習數(shù)學的能力。并且,注意學生各方面的安全,培養(yǎng)形象思維能力。
二、全冊教材分析
1、本冊教材安排及特點
本冊教材根據(jù)兒童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jīng)驗,選取學生熟悉的、新穎的、感興趣的內(nèi)容為素材,目的是有計劃的引導學生認識自己、認識家庭、認識學校、認識社會、了解自然。使學生能觀察、體驗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初步體會學習數(shù)學的現(xiàn)實意義。
密切主題素材之間的聯(lián)系,構成情景串;提出一系列的問題,形成“問題串”。根據(jù)每個單元的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目標,設計幾個主題情境。主題情境是包含有多個信息的“信息包”,其呈現(xiàn)形式是把學生感興趣的現(xiàn)實活動,劃分為幾個情節(jié),編排成“故事串”,從而引出一個個相對獨立的問題;也可以把一個現(xiàn)實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完整地反映出來,從而引出一系列有邏輯聯(lián)系的問題——形成“問題串”。構建開放的、具有一定思維跨度的板塊編排方式,為教與學留有盡可能大的思維空間。本教材多構建的“板塊”編排方式,有兩層含義:一是指在一個單元里,減少例題,強化基本數(shù)學思想方法的作用,擴大教與學的空間,如“20以內(nèi)的數(shù)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單元;二是減少欄目設置,構建了簡單明了的結構。教材在綜合情境圖之后,安排了“你說我講”板塊。這個板塊分兩個層次,標有紅色圓點的一般是需要學生合作探索、非常規(guī)性問題,標有綠色圓點的是讓學生獨立常識解決的問題?!白灾骶毩暋卑鍓K,是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需要,選擇合適的練習,鞏固所學知識、技能,是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和應用意識?!盎仡櫿怼卑鍓K,是讓學生自主的對所學知識進行回顧、整理與深化?!拔覍W會了嗎”和“豐收園”板塊是在一個單元的學習結束后,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反思與評價。本教材打破過去過于嚴格的知識體系的束縛,由解決現(xiàn)實中的問題引發(fā)學生對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本冊教材重點、難點及解決問題的策略
本冊教材共有九個單元:快樂的校園、媽媽的小幫手、走進花果山、誰的手兒巧、海鷗回來了、有趣的游戲、小小運動會、我換牙了、雪山樂園。
教材重點:在具體的情境中能熟練的認讀、寫、20以內(nèi)的數(shù),能用數(shù)表示物體的個數(shù)或事物的位置與順序;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能按照給定的標準或選擇某個標準對物體進行比較和分類。
教材難點:體會20以內(nèi)加減法的意義,能熟練的口算20以內(nèi)的數(shù)的加減法;初步形成空間觀念;經(jīng)歷簡單的數(shù)據(jù)收集過程,形成初步的統(tǒng)計觀念。
教學中要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學生進行練習,練習題要精選,不搞機械重復;練習形式要豐富多彩,能吸引學生;練習過程中要尊重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不同水平和個體差異,如就同一問題情境,允許學生提出不同層次的問題,在合作、探索的過程中允許學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述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識與方法解決問題等,總之要最大限度地發(fā)展每一個學生的智力潛能,使全體學生在原來的基礎上都得到發(fā)展;另外練習一定要強調(diào)高效率。
3、根據(jù)學生實際和新課程理念,你準備如何科學、靈活地使用好教材
本冊新教材與以往的教材又有所不同,一打開書一幅色彩鮮明的開學圖呈現(xiàn)于學生的眼前,內(nèi)容豐富的海底世界,讓學生經(jīng)歷自然有趣的看圖數(shù)數(shù)活動過程,展示自己已有的經(jīng)驗,為學新知識打好基礎。初步感受數(shù)學就在身邊。學習這課時,我會組織學生有條理地觀察,按照“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并且引導學生說一說,說的時候也要注意條理性,并且有意識地使用圓點來表示數(shù)字,使用“上下左右”等方位詞語,從而為后面的學習打下基礎,形成連貫性。本冊書突出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如:第一單元《快樂的校園—10以內(nèi)數(shù)的認識》中信息窗2,圖中的主信息是教師和學生做老鷹捉小雞的游戲,副信息是幾個同學在操場上跑步,遠處的綠地里還插著標有班級的牌子。這一情景圖中的顯性問題是“扎小辮的同學排第幾?”在教學中,我會引導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并提出這一問題。如學生有困難,我就來提出。圖中的隱性問題,要由學生在顯性問題的引導下自己提出。如“穿花衣服的小朋友排第幾?”等等。我還會重視 “合與分” 的教學,結合具體的實物和習題的聯(lián)系,讓學生感受數(shù)字的意義。再如,本冊教材中的“聰明小屋”,背后蘊涵著一種開放、民主、探索、交流的教與學的方式。對一些掌握了基礎知識后,具備了一定的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學生,我會放手讓他們獨立解決,提高部分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激發(fā)他們熱愛數(shù)學、勇于探索數(shù)學的良好習慣。我還會大膽放手,讓學生通過操作、觀察、分析、獨立探索出各自的計算方法,然后展示、交流各自的成果,使算法的多樣和學習的個性化在這里得到較好的體現(xiàn)。
青島版小學數(shù)學課件 篇4
總復習單元分析
教材分析:
總復習是對全冊所學內(nèi)容的全面回顧、整理與提升。通過復習,系統(tǒng)、全面地復習和整理本學期所學知識,進一步加深對本學期所學內(nèi)容的理解,使所學知識更加系統(tǒng),進而形成知識網(wǎng)絡,構建合理的知識體系,提高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今后進一步學習奠定基礎,整個復習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回顧整理,第二部分是綜合練習。本單元復習的主要內(nèi)容包括:正、負數(shù)的認識,分數(shù)的意義和性質,粉飾的加減法,根據(jù)方形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長風體和正方體,復式統(tǒng)計圖和可能性的大小。
教學目標:
1.系統(tǒng)、全面地復習和整理本學期所學知識,使所學知識更加系統(tǒng),進而形成知識網(wǎng)絡,構建知識體系。在整理復習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知識和方法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2.經(jīng)歷回顧整理的過程,學習掌握整理的方法,進一步發(fā)展數(shù)感、空間觀念和統(tǒng)計觀念,提高歸納、整理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在整理復習過程中,評價與反思自己在本學期的學習情況,感受數(shù)學的意義和價值,進一步增強學數(shù)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
深化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溝通知識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教學難點:
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課時安排:(六課時)
分數(shù)的意義和性質1課時
分數(shù)加減法1課時
認識正負數(shù)1課時
長方體和正方體1課時
方向與位置1課時
統(tǒng)計與可能性1課時
第一課時
復習內(nèi)容:
P119一1212頁綜合復習的第1一4題。
復習要求:
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分數(shù)的意義,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和有關概念,使學生能正確熟練地進行約分和通分。在復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對已學知識的歸納概括能力,使數(shù)學知識系統(tǒng)化。培養(yǎng)學生認真踏實的復習態(tài)度。
復習重點:
正確理解分數(shù)的意義。
復習難點:
確熟練地進行約分和通分。
復習準備:
多媒體課件一套。
復習過程:
一、復習分數(shù)的意義、
1、分數(shù)的意義。
(1)5/7這個分數(shù)表示(),它的分數(shù)單位是(),有()個這樣的單位。
(2)討論:單位l與分數(shù)單位有什么區(qū)別?有什么聯(lián)系?
(3)例如:一段鋼筋長5米,平均截成6段,每段鋼筋是多少米?每段鋼筋是全長的幾分之幾?
指名回答應如何列式計算?說說單位l與分數(shù)單位有什么區(qū)別與聯(lián)系,單位1不僅表示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還可以表示許多物體組成的整體。分數(shù)單位是表示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1份的數(shù)。表示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也是表示兩個量的關系。
2、分數(shù)與除法的關系。
()9=
小結:被除數(shù)除數(shù)=用字母表ab=(b0)
3、真分數(shù)和假分數(shù)。
用直線上的點表示下面各題,課本第121頁的第(5)題,要求學生把假分數(shù)寫在直線上方,真分數(shù)寫在直線下方。從圖中清楚地看出真分數(shù)、假分數(shù)與1的關系。真分數(shù)<l假分數(shù)1
二、復習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
l、口答: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是什么?它與商不變性質有什么聯(lián)系和區(qū)別?
什么是約分?什么是通分?什么叫最簡分數(shù)?
2、做P121頁的第(3)題。
3、假分數(shù)、整數(shù)與帶分數(shù)的互化。
說一說假分數(shù)怎樣化成帶分數(shù)或整數(shù)?帶分數(shù)怎樣化成假分數(shù)?
小結:約分、通分都是分數(shù)基本性質的運用。比較分數(shù)的大小除了用同分母、同分子比較方法外,還可以靈活地使用,以1為標準,以中介分數(shù)作標準等方法進行比較。
三、綜合練習:
1、在括號里填上適當?shù)膸Х謹?shù)。
2125米=()千米80分=()小時
1米40厘米=()米4050千克=()噸
2小時20分=()小時76分米=()米
2、填空
()的分數(shù),叫做最簡分數(shù).
一個最簡分數(shù),它的分子和分母的積是24,這個分數(shù)是()或()
分母是8的所有最簡真分數(shù)的和是().
分母是5的所有最簡真分數(shù)的和是()
通分時選用的公分母一般是原來幾個分母的()
分子和分母都是合數(shù)的分數(shù),()最簡分數(shù).
兩個分數(shù)通分后的新分母是原來兩個分母的乘積.原來的兩個分母一定().①都是質數(shù)③是相鄰的自然數(shù)③是互質數(shù)
一個最簡真分數(shù),分子與分母的和是15,這樣的分數(shù)一共有()
四、總結:通過復習,你有什么收獲?
作業(yè)設計:
1、基礎作業(yè):教材121頁1、2、3題
2、拓展作業(yè):同步練習的部分題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復習內(nèi)容:
P122頁綜合練習511題
復習要求:
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分數(shù)加減法的意義和計算法則,能熟練地進行分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正確解答有關分數(shù)加減法的應用題。能熟練進行分數(shù)、小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及簡便運算。在復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對已學知識的歸納概括能力,使數(shù)學知識系統(tǒng)化。培養(yǎng)學生認真踏實的復習態(tài)度。
復習重點:
正確熟練地進行分數(shù)加減法運算,并能進行簡算。
復習難點:
進行簡算。
復習準備:
多媒體課件一套。
復習過程:
一、分數(shù)加減法的意義和法則
1、說說下列算式表示的意義。
7/83/87/13+7/131-2/7
分數(shù)加減法的意義與整數(shù)加減法的意義相同。
2、算P122頁的第5題。說一說同分母分數(shù)和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各應注意什么?指名板演,其余做在本子上,集體講評。
3、師生共同小結:同分母分數(shù)相加減,分母不變,分子相加減,計算結果能約分要約分,是假分數(shù)要化成帶分數(shù)或整數(shù)。異分母分數(shù)相加減,先通分,然后按同分母分數(shù)法則計算。如果被減數(shù)的分數(shù)部分不夠減,退1化成假分數(shù)再減。
二、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
1、說一說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怎樣規(guī)定的,再計算下面的練習:
1/15+4/15+7/151-2/9-5/95/6-(1/2-1/3)
2、小結: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沒有括號的從左到右依次計算,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內(nèi)的運算。
三、用簡便方法計算
1、用簡便方法計算下面各題:
7/8+5/12+1/811/12-(1/12+1/6)
2、師生共同小結:加法的交換律、結合律、減法的性質,可以使計算簡便,在計算中要注意應用,提高計算技巧,做到正確、合理、靈活、迅速獨
立練習后指名反饋,說說你是怎樣看出能簡便計算的。
3、解方程:X+1/6=3/4X-7/15=2/5
四、教師小結:通過復習你有什么收獲?
作業(yè)設計:
1、基礎作業(yè):教材122頁7、8題
2、拓展作業(yè):同步練習的部分題
課后反思:
第三課時
復習內(nèi)容:
認識正負數(shù)
教學目標:
通過復習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進一步體會正負數(shù)的意義。會用負數(shù)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現(xiàn)象。
教學重點:
加深理解正、負數(shù)的意義,應用正、負數(shù)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教學難點:
了解負數(shù)的意義及0的內(nèi)涵。
教學過程:
一、課前復習:
1、南北位兩個相反的方向,如果-8米表示一個物體向南移動8米,那么+7米表示(),物體在原地不動記作(),如果A點有一個物體,向南移動了4米,記作(),又向北移動4米,那么他現(xiàn)在的位置在()。
2、某日黃山傍晚的氣溫從中午的零上2攝氏度下降到7攝氏度,這天黃山傍晚的氣溫是多少?
二、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新知
1、通過記錄相反意義的數(shù)量,進一步了解負數(shù)的意義
(1)師:生活中也有很多意義相反的量,老師這兒還有幾組意義相反的量,你們想不想聽?那就是邊聽邊把它們記錄在這張表格中。(出示記錄表)記錄的時候你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
(2)依次出示三句話,學生記錄。
①吐魯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5米,珠穆朗瑪峰搞出海平面8844.43米;
②答對得10分,答錯扣10分;
③助民超市,三月份賺了16900元,四月份虧了127元,五月份賺了15200元。
④小明媽媽到銀行存入800元,小紅媽媽到銀行取出200元;
2、反饋學生記錄情況,集體討論。(展示學生作品)
3、讓我們再來讀幾個正負數(shù)。(出示:+100、-75、-1.8、38)這個38前面怎么沒有符號?你認為它是正數(shù)還是負數(shù)?為了簡便正數(shù)前可以不寫正號。誰能來說幾個正負數(shù)?(生:)
說得完嗎?說不完怎么辦?(板書:)誰再來說幾個負數(shù)?(生:)說得完嗎?(板書:)正數(shù)前的正號可以省略不寫,那么負數(shù)前的負號可以去掉嗎?為什么?
4、正、負數(shù)和0的關系。
師:現(xiàn)在黑板上有很多的數(shù),我們來給它們分分類好嗎?誰能用一個圈把所有的正數(shù)圈出來,再用一個圈把所有的負數(shù)圈出來。(生圈)(注意:要把省略號也圈進去)0表示什么呢?(生:0是分界點)那0屬于正數(shù)還是負數(shù)呢?(出示:所有的正數(shù)都比0大,所有的負數(shù)都比0小,0既不是正數(shù),也不是負數(shù))
三、借助實例,解釋應用
(一)引導學生舉例:請同學們回憶一下,生活中你還曾經(jīng)在哪見過正負數(shù)?(生舉例:)
(二)重點討論
1、做112頁4題。
2、下圖每格表示1米,小華剛開始的位置在0處。
A小華從0點向東行5米,表示為+5,那么從0點向西行3米,表示為()米。
B如果小華的位置是+7米,說明他是向()行()米。
C如果小華的位置是-8米,說明他是向()行()米。
3、劉翔在第十屆世界田徑錦標賽半決賽中,110米欄的成績是13.42秒,當時賽場風速為每秒-0.4米。
討論:風速怎么會有負的呢?(請兩生分別代表劉翔和風速表演,是相反的)
師:如果風速是+0.4米,又是什么意思呢?(再請學生表演)
四、總結:生活中有更多的負數(shù)等著同學們?nèi)ヌ剿?、發(fā)現(xiàn),只要同學們細心觀察,一定會用我們所學的知識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
作業(yè)設計:
1、基礎作業(yè):教材122頁7題
2、拓展作業(yè):同步練習的部分題
課后反思:
第四課時
教學內(nèi)容:
空間與圖形方向與位置
教學目標:
通過復習鞏固所學知識根據(jù)數(shù)對確定位置、根據(jù)方向和距離確定位置、看簡單的平面圖、根據(jù)方向和位置描繪簡單的線路圖。培養(yǎng)學生歸納概括的能力,發(fā)展空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主體意識和數(shù)學應用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學過程
一、回憶舊知查漏補缺
1.自我整理:讓學生回憶本單元所學知識,獨立整理所學知識,列出知識提綱,以備組內(nèi)交流。
2.組內(nèi)交流,教師注意傾聽及時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
3.組間交流。注意引導學生將知識點進行梳理。
二、綜合練習鞏固深化
1、讀圖
引導學生閱讀平面圖,分清方向和各個場所的大體位置。
2、復習數(shù)對
(1)用數(shù)對表示它們的位置:少年宮圖書館照相館
(2)總結反思:用數(shù)對表示位置要注意什么問題?
(3)同桌進行寫數(shù)對,找位置的游戲。
3、復習根據(jù)方向和距離確定位置
(1)圖書館在少年宮的偏方向。
(2)少年宮在王明家的偏方向。
(3)總結反思:根據(jù)方向和距離確定位置要注意什么問題?
(4)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并解決。(根據(jù)學生掌握情況,把握練習量。)
提的問題可以有:
集貿(mào)市場在王明家的偏方向。
集貿(mào)市場在少年宮的偏方向。
圖書館在照相館的偏方向。
4、復習用方向和距離描述線路圖
(1)王明從家到圖書館可以怎樣走?
(2)王明從家到游泳館怎樣走?
(3)用方向和距離描述線路圖要注意什么問題?
(4)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并解決。(根據(jù)學生掌握情況,把握練習量。)
提的問題可以有:從圖書館到少年宮怎樣走?從少年宮到游泳館怎樣走?
從照相館到少年宮怎樣走?從王明家到集貿(mào)市場怎樣走?
三、聯(lián)系實際靈活運用
1、出示在方格紙上的學校平面圖
(1)先想象學校各個建筑物的位置,在用所學知識提出問題。
(2)對學校的布局進行設計。
2、做綜合練習18題
四、總結:通過復習你有什么收獲?
作業(yè)設計:
1、基礎作業(yè):教材122頁7題
2、拓展作業(yè):同步練習的部分題
課后反思:
第五課時
復習內(nèi)容:
長方體與正方體
復習要求:
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理解表面積、體積和容積的概念,能正確、靈活地運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體積計算公式解決實際計算問題。在復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對已學知識的歸納概括能力,使數(shù)學知識系統(tǒng)化。培養(yǎng)學生認真踏實的復習態(tài)度。
復習重點:
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及表面積、體積計算公式。
復習難點:
靈活運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體積計算公式解決實際計算問題。
復習準備:
多媒體課件一套。
復習過程:
一、復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概念
1、說一說長方體和正方體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板書:6個面12條棱8個頂點,長方體相對的兩個面相等分3組,每組4條棱相等長、寬、高
正方體都相等都相等棱長
2、什么叫做長、正方體的表面積、體積?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體積怎樣求?用字母公式表示出來。
3、容積和體積有什么關系?它們的單位有什么?相鄰兩個單位的進率是多少?
35立方厘米=()立方分米2.06立方米=()立方分米
0.24立方分米=()升=()毫升
二、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體積的實際應用
1、把一條長60厘米的鐵絲焊成一個正方體模型,這個正方體的表面積是多少?體積是多少?
這道題關鍵是已知棱長總和,求每條棱的長度。然后再求表面積和體積。
2、某校用石灰粉刷教室的四壁和頂棚、室內(nèi)長8米,寬6米、高4米,扣除門窗15平方米。如果每平方米用石灰0.25千克,共用多少千克石灰?
這道題是表面積求重量的問題,關鍵是先要判斷,求幾個面的面積總和(五個面)最后再求重量。
3、一個糧倉,里面長20米,寬12米,如果存放的稻谷高3.5米,一升稻谷的重量是0.78千克,這個糧倉存放的稻谷多少噸?
這道題是容積求重量的問題,求容積先求體積,再換算成容積,最后求重量。
4、一個鐵油箱,長和寬都是25厘米,高40厘米。做這個油箱至少用鐵皮多少平方分米?能裝汽油多少千克?(每升汽油重0.82千克)
這道題前半題是求油箱的表面積,后半題是先求容積,再求重量。學生往往做成表面積求重量,要提醒學生認真審題。注意單位的換算。
三、全課總結:
長、正方體表面積和體積的計算,在實際中應用較廣,在解題時要養(yǎng)成認真審題的習慣,弄清是求表面積,還是求體積的問題,如果是求表面積的問題,還要弄清求幾個面。在求積時注意單位換算。
作業(yè)設計:
1、基礎作業(yè):教材123頁13、14題
2、拓展作業(yè):同步練習的部分題
課后反思:
第六課時
復習內(nèi)容:
復習統(tǒng)計圖和可能性
復習目標:
通過對統(tǒng)計知識和可能性的整理與復習,加深學生對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和復式折線統(tǒng)計圖、可能性的應用有更深的理解,建構一個系統(tǒng)的、全面的統(tǒng)計知識體系。在數(shù)學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興趣,提高學生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統(tǒng)計觀念。
教學過程:
一、情境中回顧,明確目標
二、解決問題,系統(tǒng)構建
(一)調(diào)查搜集數(shù)據(jù),復習制作調(diào)查表
1、獨立思考。
談話:如果你是活動組織者,要決定活動內(nèi)容你打算先做什么?
2、班內(nèi)交流。(引導學生回顧調(diào)查表的制作方法及注意的問題。)
3、整理數(shù)據(jù),完成統(tǒng)計表。
4、回顧整理數(shù)據(jù)應該注意什么的問題?
(二)通過制圖,復習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
1、獨立思考。
2、班內(nèi)交流。
3、比較辨析。
4、解決問題。
談話:觀察統(tǒng)計圖,你認為選擇哪項活動合適?說說你的理由和建議。
5、整理關于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的有關知識。
(三)通過讀圖,復習復式折線統(tǒng)計圖。
1、獨立思考。
2、班內(nèi)交流:觀察復式折線統(tǒng)計圖,你對兩位同學的體溫有什么建議?
3、整理關于復式折線統(tǒng)計圖的有關知識。
談話:通過復習復式折線統(tǒng)計圖,你又有了什么樣的認識?(引導學生學會分析復式折線統(tǒng)計圖,明確復式折線統(tǒng)計圖的作用。)
(四)學生回憶,怎樣用分數(shù)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三、拓展練習,發(fā)展提高
1、獨立制作統(tǒng)計圖。
你能根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完成下面的統(tǒng)計圖嗎?(出示未完成的第二實驗小學對20xx年入學學生五年中每年的平均身高變化統(tǒng)計圖。)
2、班內(nèi)交流。
談話:誰來展示一下你制作的統(tǒng)計圖?說出為什么用復式折線統(tǒng)計圖的理由。
3、擲飛標游戲。
(1)飛標擲向哪種顏色區(qū)域的可能性最大?是幾分之幾?
(2)飛標擲向哪種顏色區(qū)域的可能性最???是幾分之幾?
(3)飛標擲向哪兩種顏色區(qū)域的可能性同樣大?是幾分之幾?
4、砸金蛋游戲。
(1)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砸到鋼筆,書包的可能性分別由多大?
(2)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砸不到獎的可能性是多少?
(3)有兩個人依次砸蛋,誰先砸中鋼筆誰算贏,你認為公平嗎?
四、總結全課,系統(tǒng)整理
談話:同學們,通過復習復式統(tǒng)計圖和可能性,你有什么新的收獲?
作業(yè)設計:
1、基礎作業(yè):教材123頁13、14題
2、拓展作業(yè):同步練習的部分題
課后反思:
青島版小學數(shù)學課件 篇5
教學內(nèi)容:
有關圖形與拼組、對稱知識的整理與復習。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談話:同學們,通過幾節(jié)課的復習,我們不僅去參觀了不少精彩的比賽,而且也對之前學過的知識進行了回顧和整理?,F(xiàn)在,再來看這幅圖的中間部分,看看圖上還告訴我們哪些數(shù)學信息?[出示情境圖中間的足球場部分]
二、復習圖形與拼組,以及對稱知識:
1.運動場是由什么圖形組成的?
(運動場是由一個長方形和兩個半圓組成的。)
2.這學期我們都認識了哪些圖形?
3.教師出示圖形,學生進行辨認。
4.(出示:長方形和正方形)想一想:它們分別具有什么特點?
5.你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嗎?
6.在紙上畫出長方形和正方形,并與你的同位說一說它們的特點。
(強調(diào)讓每個學生親自動手畫一畫,說一說,同時加強學生間的互相合作。)
7.一起來說一說長方形具有什么樣的特點?正方形具有什么樣的特點?
8.圖上還告訴我們足球場的左右兩個半場是對稱的,怎樣就算是對稱?
9.在我們的生活中,對稱現(xiàn)象到處存在,能不能舉幾個對稱現(xiàn)象的例子?
(教師可以聯(lián)系教室的實際情況,引導學生進行實地的觀察,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與運用所學知識。)
[設計意圖]這部分知識的復習最好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來進行。通過折一折、畫一畫、剪一剪、拼一拼、做一做等活動,引導學生認真觀察,仔細思考,在此基礎上,學會與別人交流合作,這樣既扎實有效地鞏固了所學的知識,又促進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三、鞏固練習:
1.綜合練習第9題,說說每種色塊各是幾邊形。
2.綜合練習第14題,按照要求完成。
與你的同位交流一下,看看你們剪出的圖形一樣嗎?
3.綜合練習第15題,說說圖中哪些事物是對稱的?
把對稱的部分涂上相同的你喜歡的顏色。
[設計意圖]必要的練習對于學生掌握所學知識,及時鞏固運用是很有幫助的。在進行書上練習的基礎上,可以再增加相關的練習,加強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一起運用學習的知識解決了這么多問題,大家可真了不起??磥砦覀兊纳钪杏胁簧贁?shù)學問題,希望大家遇到問題時,要開動腦筋,多想想辦法,從中你會獲得很多快樂的。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密切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學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從而發(fā)展學生的應用意識。
課后反思:
這部分的知識比較簡單,采用動手操作的方法也利于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上課的時候學生也比較感興趣,因此復習的效果來看,學生掌握的情況還是不錯的。只是有些學生雖然理解了長方形、正方形的特點,但是卻說不出來,應該有意識地加強學生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的訓練。
青島版小學數(shù)學課件 篇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自學,了解我國的傳統(tǒng)計算工具——算盤,及其計算方法;使學生知道計算器上的各個功能鍵的作用,會使用計算器進行計算。
2、過程與方法:通過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激發(fā)學習興趣,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教學重點:
認識算盤、計算器,計算器的使用
教學難點:
利用計算器進行計算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3分)
計算工具從古到今,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經(jīng)過了漫長的發(fā)展過程。
二、自主學習(5分)
1、學生自主學習教材23--24頁。
(1)了解計算工具的發(fā)展史。
(2)認識算盤。算盤上的每一檔代表一個數(shù)位。我們選定一檔作個位(做個記號),從這一檔起向左數(shù),就是十位、百位、千位、萬位,這與整數(shù)的數(shù)位順序完全相同。算珠都靠框時,表示算盤上沒有數(shù)。計數(shù)時要撥主靠梁。一個下珠表示1,一個上珠表示5。在十位、百位、千位、萬位撥珠靠梁,就分別表示幾十、幾百、幾千、幾萬,“0”用空檔表示。
(3)計算器的認識。找學生說一說你知道計算器有哪些功能鍵?
2、學生自主學習教材26頁例1。
4、學生自主學習教材26頁例2。
5、學生匯報交流。
6、教師強調(diào)并小結。
三、自主練習(8分)
師:通過剛才的自學,同學們已經(jīng)初步掌握了本節(jié)課的知識,下面我們來進行自主練習,看誰把今天的知識學的,最棒!
1、用計算器計算。
55846+7646=13027-8934=66280×23=
6908×37=111111111÷9=395412+10589=
2、小組匯報。(抽簽匯報,可以選擇口頭展示或黑板展示等)
3、教師強調(diào)小結。
四、當堂檢測(發(fā)試卷)
師:同學們,我們再接再厲,用的成績來結束今天的學習,好嗎?那下面我們進行課堂檢測,看誰完成的又快又正確!
五、評價總結(4分)
1、教師面批3人左右,然后小組內(nèi)交流答案,自批,統(tǒng)計正確率;
2、小組匯報完成情況。
3、教師總結錯題的類型,再次精講。
4、學生談收獲和自我評價。
青島版小學數(shù)學課件 篇7
青島版小學數(shù)學第一冊“拔河比賽”教案
教學內(nèi)容:
學習大于號、小于號和等號,會比較大小。教學目標:
正確認識=、〉、〈的意思,了解“同樣多、多和少”的含義。使學生認識大于號、小于號和等號,會比較兩個數(shù)的大小。培養(yǎng)學生的比較、理解、觀察和分析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使他們更喜歡數(shù)學。
教學重、難點:
正確認識=、〉、〈的意思,了解“同樣多、多和少”的含義是重點也是難點。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掛圖田字格板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通過“拔河比賽”情景圖,學習比較兩個數(shù)的大小,認識=、?、? 教學目標: 引導學生學習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重點),認識=、??的意思及用法,通過學習使學生會用三個符號表示兩個數(shù)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理解“比多、比少”是難點。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學習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教學難點:
理解“比多、比少”是難點。學生學習過程
一、出示掛圖,導入新課。同學們,你們喜歡做游戲嗎?我們今天一起去看比賽吧
二、指導看圖,引出課題。
1、學生仔細觀察圖畫,看看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拔河比賽)
2、比賽為什么沒開始?(學生分組討論,可以數(shù)一數(shù),再回答)
3、指名回答:左邊的人少。(強調(diào):為了公平,兩邊的人數(shù)必須一樣多)左邊幾人?右邊幾人?
4、指導學生用紅、黃圓片代表小朋友來擺一擺。(學生可同位一起擺)
啟發(fā):左邊9人,右邊10人,哪邊人多?哪邊人少? 指名回答:9人比10人少,10人比9人多
5、指導學生讀、寫
9人比10人少,我們表示為:9?10,讀作:9小于10(?是小于號)
10人比9人多,我們表示為:10?9,讀作:10大于9(?是大于號)
6、同學們再仔細看圖,想:現(xiàn)在可以比賽了嗎?(你怎么知道的?)
學生分組合作討論、交流(左邊又跑來一個小朋友)
7、再指導學生用紅、黃圓片代表小朋友來擺一擺。(學生可同位一起擺,提醒:左邊又跑來一個小朋友)
點撥:左邊跑來一個小朋友,說明兩邊的人數(shù)同樣多。
兩邊的人數(shù)同樣多,就是每邊10個人,也就是:10=10,讀作:10等于10。(=是等號)兩邊人數(shù)同樣多,可以比賽了。
三、拓展練習
再觀察圖畫,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哪邊啦啦隊的人數(shù)多?(學生分組合作,邊觀察,邊數(shù)數(shù),完成課本第13頁的練習)
四、總結。同學們,通過學習,我們認識了=、?、?,會用三個符號表示兩個數(shù)的關系,課后多看看書,想一想課堂上自己最滿意的是什么,還有什么問題對“問題口袋”說嗎?
作業(yè)設計:
和爸爸媽媽交流一下
板書設計:
拔河比賽 9〈10 10〉9 10=10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鞏固比較數(shù)的大小,填數(shù)練習。教學目標:
通過練習,讓學生鞏固比較數(shù)的大小的方法,提高練習的速度。在練習中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學生體會合作學習的重要作用,愿意在學習中合作。
重點難點: 比較數(shù)的大小,按一定順序填數(shù)。學生學習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同學們,課后你觀察圖后,又有什么問題嗎?
二、鞏固練習。
1、請學生說自己有幾支鉛筆,并和同位的比一比。(同位互相說說,再指名回答)
強調(diào):比多、比少
2、擺一擺。引導學生擺圓片(老師說,學生相應的擺出,可以同位合作,可以小組合作)
3、完成自主練習。
1)出示第1題。
學生觀察,圖上有什么?(學生獨立思考后回答)
指名說一說。
比較5和3的大小,4和4的大小。學生用學具擺5和3,說一說誰大誰小,你怎么知道的?在擺的過程中強調(diào)一一對應。用同樣的方法比較4和4的大小。在學生說完后填空,要求書寫認真。
學生獨立完成(認真書寫符號和數(shù)字)
2)出示第2題。比較數(shù)的大小。教師出示5和3,讓學生想一想用什么樣的方法可以比較這兩個數(shù)的大小,鼓勵學生用學具擺。學生先自己擺,遇到問題可以問小組中的同學。集體交流時,指名用磁性板擺給同學們看。
3)出示第3題。
先寫數(shù),再比較數(shù)的大小。先讓學生說有幾片樹葉,可以用數(shù)字幾表示,學生填數(shù)。集體訂正時用實物投影出示。
4)出示第4題
學生認真觀察,同位說一說,再涂一涂,最后比一比(引導學生做出多個答案,因為,蘋果有5個,要涂梨比蘋果少,可以涂1個、2個、3個、4個)
5)出示第5題
畫一畫。先讓學生說前三個蘑菇中各有幾個圓圈,多讀幾遍數(shù)字,發(fā)現(xiàn)數(shù)字排列的規(guī)律,如果學生發(fā)現(xiàn)不了,教師應給與引導。學生根據(jù)規(guī)律自己試著畫圓圈,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畫的,為什么這樣畫?教師進行小結。做完本題后,教師可以出有雙數(shù)規(guī)律的題讓學生練習。
6)出示第6題“玩一玩,比一比”
玩一玩,比一比。教師創(chuàng)設情景,小朋友們玩游戲,學生們數(shù)出自己手中的石子,同桌兩個人比較誰手中的石子多。教師指名說,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比較出來的,強調(diào)要一一對應的擺。教師選擇有代表性的數(shù)字讓學生再一次擺,比較它們的大小,學生把答案填到書上,注意寫字姿勢。
7)第7題
填空,練習數(shù)的組成。
8)出示“聰明小屋”綜合練習題
聰明小屋。想一想,怎樣使兩塊草地上的小雞的只數(shù)變得同樣多?讓學生先在小組中交流想辦法,全班交流時鼓勵學生用擺學具的辦法,但不要求方法統(tǒng)一,可以在左邊加上兩只小雞,也可以從右邊去掉兩只小雞。
三、總結。同學們,通過練習,我們能準確的比較兩個實物的多與少,在書寫中同學們還要努力,作業(yè)設計:
比一比,誰的作品最漂亮 板書設計:
比較兩個事物的多少()比()多()比()少()和()同樣多
青島版小學數(shù)學課件 篇8
五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一單元教案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軸對稱。(教科書第3~4頁例
1、例2。)
教學目標:
1、通過畫、剪、觀察、想象、分類、找對稱軸等系列活動,使學生正確認識軸對稱圖形的意義及特征;
2、掌握已學過的平面圖形的軸對稱情況,能正確地找出其對稱軸
3、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發(fā)現(xiàn)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教學重點:正確認識軸對稱圖形的意義及特征;
教學難點:會利用軸對稱的知識畫對稱圖形。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欣賞下面的圖形,并找出各個圖形的對稱軸。(出示收集的各種軸對稱的圖形)
2、學生相互交流
你們還見過哪些軸對稱圖形?
3、導入課題:同學們,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認識軸對稱圖形。
二、新授:
1、軸對稱圖形的概念:
如果一個圖形沿著一條直線對折,兩側的圖形能夠完全重合,這個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
2、探究軸對稱圖形的性質:
(1)出示例1:
(2)同學們用尺子,量一量,數(shù)一數(shù)題中每個軸對稱圖形左右兩側相對的點到對稱軸的距離,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
(3)學生交流。
(4)教師小結:在軸對稱圖形中,對稱軸兩側相對的點到對稱軸兩側的距離相等,我們可以用這個性質來判斷一個圖形是否是對稱圖形。
(5)即時練習:判斷下面各圖是否是軸對稱圖形,如果是,請指出它們的對
稱軸。
3、教學畫對稱圖形。(1)出示例2。(2)引導學生思考:
①怎樣畫?先畫什么?再畫什么?
②每條線段都應該畫多長?
(3)在研究的基礎上,讓學生用鉛筆試畫。
(4)通過課件演示畫的全過程,幫助學生糾正不足。
三、鞏固練習:
完成教科書第8頁練習一的第1、2題。
四、作業(yè)布置:練習一的第3、4題。
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平移和旋轉。(教科書第5頁的例
3、例4,)
教學目標:
1、通過生活事例,使學生初步了解圖形的平移變換和旋轉變換。并能正確判斷圖形的這兩種變換。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轉現(xiàn)象。
2、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會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
3、初步滲透變換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教學重點:掌握旋轉的特征。
教學難點:在方格紙上畫出旋轉90度后的圖形。教學準備:幻燈片、課件。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課件出現(xiàn)游樂場情景:摩天輪、穿梭機、旋轉木馬;滑滑梯、推車、小火車、速滑。
2、問:游樂園里各種游樂項目的運動變化相同嗎?你能根據(jù)他們不同的運動變化分分類嗎?
3、在游樂園里,像滑滑梯、小朋友推車、小火車的直行、速滑這些物體都是沿著直線移動這樣的現(xiàn)象叫做平移(板書:平移)。而摩天輪、穿梭機、旋轉木馬,這些物體都繞著一個點或一個軸移動這樣的現(xiàn)象,我們把他叫做旋轉(板書:旋轉)。
4、導入: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旋轉”,并板書課題。
二、教學新課:
1、認識生活中的平移。
(1)平移和旋轉都是物體或圖形的位置變化,在生活中你見過哪些平移現(xiàn)象?
(2)先說給你同組的小朋友聽聽!再請學生回答。
我們見過的電梯,它的上升、下降,都是沿著一條直線移動就是平移。
(3)學生體驗一下平移。
全體起立,我們一起來,向左平移2步,向右平移2步。我們生活中的平移現(xiàn)象可多了,能用你桌上的物體做平移運動嗎?
2、認識生活中的旋轉:
(1)剛才我們還見到了另一種現(xiàn)象,是什么呀?(旋轉)旋轉就是物體繞著某一個點或軸運動。
(2)“你見過哪些旋轉現(xiàn)象?”先說給同桌聽聽,然后匯報。
(3)像鐘面的指針,指南針它們都繞著一個點移動,這些都是旋轉現(xiàn)象。下面我們一起來體驗一下旋轉的現(xiàn)象吧!
3、學習例3:
(1)與學生共同完成其中的一道題,余下的由學生獨立完成。
(2)全班進行講評。
4、學習例4:
(1)引導學生數(shù)時要找準物體的一個點,再看這個點通過旋轉后到什么位置,再來數(shù)一數(shù)經(jīng)過多少格。
(2)先讓學生說一說畫圖的步驟,再來畫圖。
(3)讓學生學會先選擇幾個點,把位置定下來,再來畫圖。
(4)課件演示畫圖過程,并幫助學生訂正。
三、鞏固練習:
完成教科書第6頁“做一做”第2題
四、作業(yè)布置:
練習一的第4題。
板書設計:
旋
轉
平移和旋轉
平移就是物體沿直線移動。
旋轉就是物體繞著某一個點或軸運動
教學反思:
青島版小學數(shù)學課件 篇9
一、填空:1.分母是9的所有最簡真分數(shù)的和是()。2.一個分數(shù)的分子擴大5倍,分母(),分數(shù)的大小
不變;分子(),分母縮小7倍,分數(shù)大小不變。3.把3米長的鐵絲平均分成5段,每段占全長的(),每段長()。
4、分母是10的最小真分數(shù)和分母是8的最小假分數(shù)的差是()。
5、計算19 +3時,它們的()不同,不能直接
相加減,要先(),在進行計算。
6、大于11小于8的分數(shù)有()個。
7、一張鐵皮,第一次用去它的38,第二次用去它的1,還剩這張鐵皮的()。
8、3個最簡真分數(shù),分子都是4,這三個最簡真分數(shù)從
最大的開始依次是()、()、()1。
1、二、判斷:分數(shù)的分母不同,就是分數(shù)單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減。()
2、把2個同樣大小的蛋糕平均分給4個小朋友,每個分得1個蛋糕。()
二、大膽判斷。
1、分數(shù)都比整數(shù)小。()
2、真分數(shù)的分子比分母小,假分數(shù)的分子比分母大。()
3、分數(shù)的分子相同,分母越大,分數(shù)就越大。
()
4、從1里面減去1
9,減去9次得0。()
5、已知a是b的倍數(shù),1a 和1b 同分后的最小公分母是a
與b的積。()
6、約分是把分數(shù)變小了,通分是把分數(shù)變大了。()計算:
1、先通分,在比較每組數(shù)的大小。31753511 和412 和98 和1223、47和592、計算:①351335133
81237462410
79-(146 +5
***7312315
232、解方程: x-***12893、7
10的分子加上14,要使分數(shù)的大小不變,分母應加上多少?
4、工地運來一批鋼材,其中圓形鋼材3噸,方形鋼材2
噸,其它鋼材5
8噸。這批鋼材一共多少噸?
2、王兵3分鐘算了4道題,馬樂7分鐘算了8道題,他
們兩個誰算的快?
3、有84朵菊花和70朵玫瑰,用這兩種花搭配同樣的花束(沒有剩余),每束花束中菊花和玫瑰花各多少朵?
4、有一捆書,不論分給8人,還是分給12個人,都剩6
本,這捆書至少有多少本?
5、有兩根鐵絲,一根長96厘米,另一根長72厘米,把他們剪成長度相等的小段而沒有剩余,一共能剪成多少段?
小學人教版語文課文教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五年級人教版語文上冊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人教版語文課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習并積累“馳騁、尷尬、虛擬、約定俗成、凸顯”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京劇表演中馬鞭的應用和亮相的藝術特色。
3、通過語言文字的描述了解藝術帶給人們的享受。
教學重點
了解京劇表演中馬鞭的應用和亮相的藝術手法。
教學難點
學習課文用具體事例說明京劇表演特點的說明方法。
教具準備
京劇演出片段的課件
教學設計
一、談話導入新課
說起中國的國粹,有些同學可能會想起京劇。京劇積淀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豐厚文化底蘊,每一位中國人無不為此而感到驕傲與自豪!京劇藝術不僅深受炎黃子孫的喜愛,同時,她那獨特的表現(xiàn)形式和魅力,征服了全世界各國酷愛藝術的人們。這節(jié)課,我們就走近京劇,了解一下京劇的藝術特色?!菊n件1:課題】(板書課題:京劇趣談)齊讀課題。
二、讀通讀準課文
1、課文從哪兩個角度講了京劇表演的特點?請同學們帶著這樣的問題自由通讀全文,要求讀準每個字的字音??纯茨阕x懂了什么,有什么疑問,在書上標記一下。
2、【課件2】出示詞語認讀:
馳騁尷尬虛擬高揚低垂裝飾約定俗成
绱鞋底酒宴唯恐不可開交戛然而止越發(fā)
三、了解京劇特點
1、【課件3】出示第一部分《馬鞭》學習要求。
默讀課文第一部分,回答下列問題:
(1)京劇表演騎馬時,為什么不用真馬?
(2)京劇表演中,用什么道具來表演騎馬?
(3)演員拿著馬鞭代替真實的騎馬有什么好處?
(4)作者為了說明虛擬的道具也是可感覺可使用的舉出了哪兩個例子?
2、小組交流,明確問題答案。
3、指名匯報,教師點撥指導:
舞臺方圓太小,馬無法馳騁,所以只能找一樣東西來替代,馬鞭是比較合適的。(板書:虛擬)
演員手拿馬鞭,騎馬人特定和優(yōu)美的姿態(tài)能鮮明地表現(xiàn)出來,演員有無窮無盡的表演自由,隨心所欲,不受限制。(板書:馬鞭)
作者為了說明虛擬的道具也是可感覺可使用的舉出了兩個例子,一個是《拾玉鐲》中小姑娘绱鞋底用的線是虛的,一個是宴席上舉杯喝酒是虛的.。
(板書:绱鞋底舉杯飲酒)
3、全班交流,了解用馬鞭虛擬表演的特點。
四、感知表達特點
1、自由讀《馬鞭》部分,思考作者由馬鞭說起,為的是說明京劇表演中的什么特色。
2、讀第二、三自然段,用簡潔的語言分別寫出這兩個自然段的意思。
(二、演員表演绱鞋底,針線都是虛的,但感覺可以使用。三、演員表演舉杯喝酒,實際上并不真喝。)
3、作者說京劇中還有一些虛擬的道具,一樣感覺可以使用時,用了什么說明方法?(舉例子,一是绱鞋底,二是舉杯喝酒。)
4、京劇欣賞,看表演領悟京劇表演的藝術特色。
(1)多媒體播放:【課件4】京劇中騎馬、绱鞋底、舉杯飲酒的圖片。
(2)學生談觀看后的體會。
五、體會表演特點
1、出示學習要求:
默讀《亮相》部分,要求讀懂這部分內(nèi)容后,把重點講給別人聽。注意講清楚:
(1)這一部分講了京劇表演中哪兩種奇特場面?
(2)這兩種表演有什么好處?
2、創(chuàng)設情境,運用方法,講給別人聽。
3、師生評議。(板書:亮相靜止雜技)
4、片段欣賞,體會好處。
多媒體播放:【課件5】相關的京劇片段,學生結合文字描述體會這種表演方法的好處。
六、拓展閱讀資料
出示:【課件6、7】
京劇表演的四種藝術手法:唱、念、做、打,也是京劇表演四項基本功。
唱指歌唱,念指具有音樂性的念白,二者相輔相成,構成歌舞化的京劇表演藝術兩大要素之一的“歌”,做指舞蹈化的形體動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藝,二者相互結合,構成歌舞化的京劇表演藝術兩大要素之一的“舞”。
戲曲演員從小就要從這四個方面進行訓練,雖然有的演員擅長唱功(唱功老生),有的行當以做功(花旦)為主,有的以武打為主(武凈)。但是要求每一個演員必須有過硬的唱、念、做、打四種基本功。只有這樣才能充分地發(fā)揮京劇的藝術特色。更好地表現(xiàn)和刻畫戲中的各種人物形象。
京劇有唱,有舞,有對白,有武打,有各種象征性的動作,是一種高度綜合性的藝術。
板書內(nèi)容
京劇趣談
虛擬:馬鞭绱鞋底舉杯飲酒
亮相:靜止雜技
教學反思
京劇是中華文明的寶貴遺產(chǎn),體現(xiàn)了民族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略讀課文教學的目標究竟又是什么?教學中又如何體現(xiàn)它的教學特點呢?我們該怎么做呢?我認為:
一、明確略讀課文教學的目標
用多種閱讀方法獲取重要信息,尤其要進行略讀能力的訓練,讀懂文章的大意。通過自主閱讀獲取信息,培養(yǎng)獨立閱讀能力。加強課內(nèi)外聯(lián)系,溝通課內(nèi)外閱讀,適度拓展和延伸。略讀課文的教學應該成為聯(lián)系課內(nèi)外閱讀的橋梁,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嘗試運用精讀課習得的方法獨立閱讀,實現(xiàn)向課外完全獨立閱讀的過渡。同時,要根據(jù)單元主題及課文的特點,適當向課外拓展、延伸。
二、把握略讀課文教學的尺度
略讀只是一種閱讀的方式,它的任務比較單一,只是為了獲取相關的信息。而略讀教學則是一種教學活動,它承擔了更為廣泛的任務,不止是讓學生在略讀實踐中獲取信息,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在不斷的實踐中學習略讀方法,學會略讀方法,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略讀能力。
縱觀本堂課的教學,我深刻地感受到備課要注重實質,深鉆進去,不能只把側重點放到了形式的研究上。相信有了不斷的反思和改進,我的課堂教學一定會更上一層樓。
小學人教版語文課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讀準生字的讀音,能正確讀寫課文中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體會課文語言嚴謹用詞準確以及在謀篇布局上的條理性。
3、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教育學生要珍愛地球,善待地球。
4、培養(yǎng)學生收集整理材料的能力,通過調(diào)查地球的資源以及地球所受到污染的有關信息,懂得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地球的重要性;增強環(huán)保意識,受到保護環(huán)境的教育。
教學重點:
讓學生理解課文,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增強學生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
教學難點:
通過聯(lián)系實際思考總是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并將保護地球的意識付諸行動。
教學媒體:
1、重點詞句、段落的文字課件
2、美麗地球動畫課件
3、人類破壞地球圖片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在浩瀚無邊的宇宙,有一個美麗的星球,她是我們?nèi)祟惖募覉@,它是太陽和月亮的朋友,它就是可愛的地球(板書:地球)
2、同學們都知道哪些有關地球的知識?
3、大家的知識很豐富,真棒!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有關地球的文章——只有一個地球。(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下面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注意:把詞語讀準確,語句讀通順。思考:課文又向我們介紹了地球的哪些知識。
2、課文向我們介紹了地球的哪些知識?請同學們看屏幕,對照課文,看看你能不能很快的找到答案。同桌互相說一說,抽生說。剛才我們通過抓住文章的重點詞句,概括文章主要內(nèi)容,這是很有效的概括方法。讓我們把括號里的詞語牢牢地記在你的小腦袋里,齊讀。
3、當宇航員在太空目睹地球之后發(fā)出了怎樣的感嘆?(課件出示)板書:可愛;易碎
4、請同學們快迅瀏覽課文,用“——“劃出表現(xiàn)地球“可愛”的語句。
三、研讀課文
(一)研讀“地球可愛”
過渡:你從哪些語句感受到“地球的可愛”。
1、學習第一段(課件)
(1)“薄”字讀音。形容厚度小讀“bao”和淺在一起時讀“bo”
(2)從作者的描寫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板書:美麗)你能具體說說從哪些詞語感受到地球的美麗?誰知道紗衣指什么嗎?(大氣層)運用了什么手法。比喻也叫打比方(板書:打比方)
(3)運用打比方的手法讓我們更能感受到地球的美麗。誰來把這段話,再美美地讀一讀。
(4)齊讀。這句話運用了什么手法?把地球比作什么?(人類的母親,生命的搖籃)
(5)小結:看,作者運用打比方的手法,不但突出了地球的美麗、可愛,更多的是對地球的贊美。讓我們用贊美的語氣再讀這句話。
2、作者把地球比喻成人類的母親、生命的搖籃,難道僅僅就因為她外表美麗嗎?(課件:地球無私地向人類提供著各種資源)
(1)板書:無私慷慨。
(2)你是如何來理解這兩個詞。
(3)用“慷慨”造句
(4)地球無私的向人類慷慨地提供礦產(chǎn)資源。同學們都知道那些礦產(chǎn)資源?象這些要幾百萬年,甚至幾億年地質變化才能形成,而且用完可能永遠消失的資源,我們稱它們?yōu)椴豢稍偕Y源。除了這些資源,地球還向我們?nèi)祟愄峁┲裁促Y源呢?(水資源、大氣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這些資源的特點是可以循環(huán)利用,所以是可再生資源。可見在這段話中提到的礦產(chǎn)資源只是地球的各種資源中的一種,你知道這是運用了什么手法嗎?(板書:舉例子)
3、總結:地球賦予萬物生命,哺育人類成長,可以說,沒有地球就沒有人類,讓我們再一次深情地贊美自己的母親。齊讀(課件: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
4、聽到同學們發(fā)自內(nèi)心的贊美,我也被深深地感動,老師想寫一首小詩來贊贊我們的地球,大家愿意和我合作嗎?課件。地球媽媽:你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悄忝髁恋难劬?,——是你濃密的秀發(fā),——是你寵愛的`精靈,——是你呼出的氣息……
(二)研讀“地球容易破碎
過渡:是啊,“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 “同時它又太容易破碎了!”你從哪些語句讀出了“地球太容易破碎”呢?
1、第3自然段。
(1)第三段告訴我們,人類對不可再生資源是什么態(tài)度?(不加節(jié)制的開采)怎樣的開采叫不加節(jié)制,說說你的理解。這讓老師想起前不久在網(wǎng)上看到的資料,據(jù)科學家推算,依照現(xiàn)在的速度,煤再有100年左右將會完全枯竭。(板書:資源枯竭)你知道“枯竭”意味著什么嗎?
(2)作者面對這些殘酷的現(xiàn)實,他在寫這一段話的時候,會是什么樣的心情呢?(氣憤、不滿、著急、告誡……)
(3)那么,把你的理解通過你的朗讀表達出來吧!女生讀第一句。男生讀第二句。
2、第4自然段。
(1)人類又是如何對待可再生資源的呢?抽生讀。
(2)“本來”是什么意思?換成“原先”再讀一遍。
(3)現(xiàn)在呢?為什么?
(4)“本來”這個詞能不能去掉?為什么?板書:不能再生。作者在表達方面注意用詞的準確,行文的嚴謹,這一點特別值得我們學習。
(5)你知道人類的這些破壞行為,造成了哪些生態(tài)災難嗎?生交流。
(6)老師也收集了到了一些相關資料。(出示課件)
(7)面對這些觸目驚心的數(shù)字,此時你有怎樣的感受呢?(痛心,憤怒,可怕,心情沉重,沉痛)
(8)是啊,地球媽媽因為人類沒有好好地保護你,你原來是那樣美麗壯觀,和藹可親,而現(xiàn)在卻面容憔悴,傷痕累累。誰來接著說。(把詩補充完整。)
(9)把我們現(xiàn)在的心情融入到這段文字中,自己練習讀一讀。
(10)抽生讀。評價
四、上牽下連,引出第5——7自然段的內(nèi)容
1、有人可能會說:既然地球那么容易破碎,地球上的資源又是那么有限,我們就到別的星球上去生活吧!可不可以呢?
2、 “至少”什么意思?(最少)言外之意呢?(40萬億千米之外的情況還不能確定。)
3、那么40萬億千米是一個什么概念呢?
(課前,我做了一個計算,就拿飛機以每小時一千公里左右速度計算。你們知道飛機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到達?猜猜看。600萬年!能到達嗎?人類能指望在破壞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嗎?)
4、地球被破壞了以后,我們真的是別無去處。因為我們只有——生齊答:一個地球!
五、回到課題,升華情感
1、只有一個地球,我們別無去處!那么,我們又該怎樣做呢?
2、讓我們一起來向全世界呼吁,端起課本齊讀。板書:精心保護地球
六、布置作業(yè),拓展延伸
1、請同學們看屏幕,老師建議大家課后可以自主開展六個一的環(huán)?;顒樱喊l(fā)一則環(huán)保信息;收集一條環(huán)保小常識;提一個環(huán)保金點子;參加一次社會環(huán)?;顒樱粚懸黄h(huán)保征文(故事,日記,讀書筆記、調(diào)查報告);編一份環(huán)保小報
2、讓我們從自身做起,用具體行動,共同捍衛(wèi)我們的地球媽媽!
板書設計:
只有一個地球
太可愛:美麗而渺小,慷慨無私
太容易破碎:資源枯竭、不可再生
精心保護地球
小學人教版語文課文教案 篇3
《威尼斯的小艇》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了解小艇的特點和船夫的駕駛技術。
教學難點:學習作者是怎樣抓住事物特點進行描寫的。
設計理念
閱讀是一種生命活動,是一種感悟,一種體驗?!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币虼?,在教學中,以學生的閱讀學習為主線,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讀、思、畫、議等手段,使學生在讀中感悟小艇的構造特點,領悟小艇在威尼斯的獨特作用,感受文章的語言美。力圖體現(xiàn)“以讀為本,讀中感悟”的教學思路,實現(xiàn)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正確讀寫“威尼斯、小艇、船艄、船艙”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威尼斯獨特的風情、小艇的構造特點及它同威尼斯的關系。
3、領悟作者抓住事物特點和把人的活動同事物、風情結合起來描寫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都喜歡旅游,今天老師帶大家去國外走走。看,這是意大利東北部美麗的水上城市——威尼斯(板書)。她的周圍被海洋環(huán)繞,有401座橋梁橫跨在117條縱橫交叉的河道上,連接118個島嶼,有水城、橋城、百島城之稱。美國作家馬克·吐溫也慕名前往,游覽之后,他寫下了《威尼斯小艇》(板書)這篇佳作。今天就讓我們借著《威尼斯的小艇》這篇課文,一睹威尼斯獨特的風光。
生:齊讀課題
二.學習生字詞。
師:同學們課下已經(jīng)預習課文了,課文中的詞語都認識嗎?
師:請一位同學來讀讀。生讀:艄shāo
師:哎,請你再讀一遍(船艄shāo)
師:一起讀。
生:船艄
意圖:關注學生易錯的字音。
師:繼續(xù)讀(指名)縱橫交叉(chà)
師:同學們有不同讀音嗎?(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并學習多音字)
chā(交叉)
chà(劈叉)
生……叉chā
師:叉是多音字,叉這個字還有兩個不常用的讀音課下查一下字典。
意圖:這個字有四個讀音,教師只關注了常用的兩個,留下了兩個讓學生查字典,意在培養(yǎng)自覺使用工具書的習慣。
師:唉,同學們,從字面上也能知道詞語的意思。這里有兩個四字詞,誰想猜猜它們的意思。
生猜:縱橫交叉操縱自如
意圖:根據(jù)字面猜想詞語的意思,也是理解詞語的好方法,有助于高年級學生積累方法,為推想詞句的意思打下基礎。
師:讓我們再一起讀一讀吧。(齊讀)
三、整體感知
師:生字詞同學們都認識了,那下面就讓我們再快速地瀏覽一遍課文,說說課文講了哪些內(nèi)容。(說說課文能容)
生:小艇的樣子
船夫的駕駛技術
小艇與人們的關系
(師隨機板書)
意圖:梳理課文內(nèi)容
四、重點段落品悟。
1、品讀第二自然段,了解小艇的構造特點。
師:作者在眾多事物中選擇了小艇來寫,那是一只怎樣的小艇呢?我們一起去看看!請大家認真讀第2自然段畫出描寫小艇特點的句子。(初步認識小艇)
師:誰來說一下。
生:像——、像——。
師:對,像獨木舟,像——
師:再仔細讀一讀描寫小艇的句子,想一想小艇的_____特點像獨木舟。
生:長、深、窄。板書,特點。
師:像獨木舟多有趣的樣子,你再來讀讀吧。
生:讀。
師:二三十英尺長,1英尺=0.3048米,二三十英尺相當于10多米長呢,比我們的教室還長。(感受小艇的長)
師:誰再來讀讀這句話。(讀出自己對小艇長的感受)
師:這小艇可真長。(師評價朗讀)
師:那什么特點像新月?
生:(翹)——像——
師:多美的形狀啊,你再來讀一讀。(生讀)(感受小艇的外表美)
師:小艇在你的朗讀中更美了。
師:同學們看老師換種寫法也能寫出小艇的特點。
師:出示句子,與原文比較比較,你有什么體會?
出示: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長,又窄又深。船頭和船艄向上翹起。行動輕快靈活。
生:讀后交流。(體會比喻句的作用)
師小結:是呀,正是這幾句比喻的運用,文字更生動了。我們仿佛看到了那構造獨特的小艇。
師:讓我們再美美的讀一讀吧。(帶著體會讀出自己的感受,感受到小艇的美,比喻句的妙用)
意圖:1.通過重點詞句的品悟,了解課文寫了小艇什么特點,作者是怎樣比喻的。這是學生“得意”的過程;2.通過對比閱讀,體會比喻的作用,感受文字的美。這是學生“得言”的過程。3.在品讀中逐步形成對小艇形象的完善。學生腦海中的小艇,是通過內(nèi)化文字一步步形成的,也許不如畫面美,也許比畫面更美。但這是學生個人感悟,是學生品文析句,思維想象的結果。
師:同學們這么奇特的小艇想不想坐上去?
那就坐上去吧,輕輕地閉上眼睛。
師配樂朗讀,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在想象中感受小艇的美觀舒適。
2、品讀第四自然段,了解船夫的駕駛技術。
師:這么美觀、舒適的小艇要想行動自如,還離不開船夫的駕駛技術。
師:認真讀一讀第4段,看看哪個詞最能體現(xiàn)船夫的駕駛技術。(通過關鍵詞來說明船夫的駕駛技術)
生:操縱自如。預設:(找不到,提醒最能體現(xiàn)的)
師:有幾個動詞體現(xiàn)了操縱自如,你發(fā)現(xiàn)了嗎?
生:擠、穿過、急轉彎……(隨機板書)(抓住動詞體會船夫的駕駛技術)
師:擠字用的特別好,你再來讀一讀。
師:不管多窄,他總能用盡辦法擠過去,一個擠字仿佛讓你看到了什么?(體會用詞的準確)
生:想象說。
師:說得多好哇。
師:誰能像他一樣再說說一個穿過,仿佛也讓你看到了……?
生:答。
師:多了不起的船夫,你再來讀讀這句話。(在感悟中讀出情)
師:來往船只非常多,速度特別快,河道十分狹窄,可船夫卻能平穩(wěn)的穿過,真是技術高超的船夫啊!我們怎能不佩服呢?誰再來讀讀。
指名讀。(訓練有感情的讀)
合作讀:這么多人想讀,那我們合作來讀一讀,把這六句話分4層來讀,①②|③|④|⑤⑥(分層次來讀體會船夫的駕駛技術)
意圖:引導學生抓住幾個動詞,想象畫面,體會船夫的“操縱自如”,在品讀中表達對船夫的敬佩之情;體會作者用詞的精妙及構段的形式。
3、速讀最后兩段,概括兩段內(nèi)容。
師:船夫的技術真了不起,看人們都來坐小艇了,快速默讀最后兩段,你體會到了什么?(生讀)
師:你來說。
生:人們的生活離不開小艇。
師:所以作者說小艇是重要的交通工具。(聯(lián)系到課文開頭說明小艇的重要作用)
師:作者在第一段中就告訴了我們小艇是主要交通工具=大街上的汽車。(板書)
五、回顧全文,了解課文結構特點。
師: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看看段與段之間是什么關系。(板書提示)
(學習課文的結構形式)
生:(總——分)
師:你真會讀書,是呀,下面的部分都是圍繞第一段來寫的,這就是總分的關系。在寫文章時,我們也可以運用這樣的方式使文章條理、脈絡清晰。(了解總——分的作用)
師:同學們游覽了威尼斯,觀賞了小艇,你有什么收獲?
生(談)
師:在寫作方法上有什么收獲。(回顧本課的寫作特點)
1.抓住事物的特點,運用比喻。
2.動靜結合。
意圖: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回歸整體。
六、作業(yè):寫自己喜歡的物品或家鄉(xiāng)的景物,運用所學的寫作方法寫出特點
小學人教版語文課文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引導學生理解詩詞內(nèi)容,體會《秋思》的意境,感受作者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深切思念,
二、重難點:
從字里行間感受作者對家鄉(xiāng)的思念,體會作者思緒綿長而心緒紛亂的情感,體會意境,這也是這首詩的難點所在。
三、教學準備
四、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首先出示PPT:“同學們,請觀察大屏幕,你能否用自己的語言將所看到的畫面描述出來呢?自己考慮后自由發(fā)言?!?/p>
“在此情此景下,你能想起我們學過的那些古詩?”(《靜夜思》《泊船瓜洲》)
“這兩首詩表達了一種什么感情?”( “思念家鄉(xiāng)”。)
好,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思鄉(xiāng)詩,是由唐朝詩人張籍所寫的一首七言絕句──《秋思》。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教學倡導循序漸進,溫故而知新,此環(huán)節(jié),我以明月為引,通過學生的聯(lián)想而引出思鄉(xiāng)主題,回顧所舉例詩的寫作手法,為學生初步感知新授課的教學重難點打下了伏筆】
(二)新課講授
1、解詩題,知詩人。
首先讓學生分別介紹了有關張籍的資料。
師總結:張籍的老家是吳郡,也就是現(xiàn)在的江蘇蘇州。幼時家境貧寒,10歲的時候就離家外出,成年后考取功名,開始四處游歷做官,創(chuàng)作這首詩的時候,他正獨自一人居住在洛陽。又是一年秋風至,望著蕭瑟的秋風,詩人不禁感慨萬分,揮筆寫下了這首《秋思》。
泊船瓜洲
1、有感情的朗讀古詩,背誦并默寫古詩。
2、借助注釋、抓住重點詞句、利用插圖、發(fā)揮想象理解詩意,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表達的方法。
3、感受古詩的韻味,激發(fā)閱讀古詩的興趣。培養(yǎng)動手搜集資料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詩意,積累古詩。
2、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具準備:課件
學具準備:詞典、搜集思念家鄉(xiāng)的古詩詞、與這首有關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交流積累,引入詩文。
老師:古往今來遠離故土的游子總會思念魂牽夢縈的家鄉(xiāng)。他們往往把這種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融入一首首短小精悍的古詩中,需要我們細細去品味。請同學們把你積累或搜集到的描寫思念家鄉(xiāng)的古詩,給大伙誦讀一下。如: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李白的《靜夜思》、賀知章的《回鄉(xiāng)偶書》(已學過)、北宋秦觀的《浣溪沙》等。 學生:積極交流。
老師:從剛才的交流中可以看出,大多數(shù)同學把所學古詩能夠積累下來,一部分同學不但能積累所學古詩,還主動搜集課外古詩,值得大家學習,我們一定要養(yǎng)成主動積累的習慣。因為學習語文重在積累。今天我們來學習北宋詩人王安石的一首詩《泊船瓜洲》。
二、知詩人,解詩題
(一)知詩人
老師:課前老師讓同學們查閱與這首詩有關的資料,誰愿意把自己搜集到的資料跟大家交流交流。
學生:簡介王安石。
老師:根據(jù)學生的交流適時點撥使學生了解寫作這首詩的時代背景。
(二)解詩題
學生:理解“泊”的意思。進而解題:泊船瓜洲:把船停泊在瓜州。 師小結:剛才我們了解了詩人是怎樣的一個人,弄懂了詩題的意思。這”知詩人,解詩題“是學習古詩不可缺少的一步。它能幫助我們理解詩的內(nèi)容。那么王安石把船停泊在瓜州時寫下了一首怎樣的詩呢?請同學們輕聲讀一讀。
三、讀詩文,明詩意
(一)輕聲讀詩,圈出自己讀不準的字。
(二)同桌交換意見。
(三)師生合作讀詩文,解詩意。
1、指名讀詩,引導讀準”間、重、還”。
2、共同動手正音。
3、理解“數(shù)重山”中“數(shù)”的意思。
老師:看來從瓜州到王安石的家鄉(xiāng)鐘山就一條(橫向的)河、幾座山的距離,離得很近了,往下讀。
學生:讀“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p>
4、理解“綠”和“還”的意思。
綠:吹綠、染綠。
還:歸、在本詩中是回家的意思。
老師:現(xiàn)在這個“還”的音你能讀準了嗎?
5、回過頭復習“泊、間、數(shù)、綠、還”幾個字的意思。
6、再次輕聲讀詩,然后拿出課堂筆記本試著用自己的話寫出這首詩的意思。寫成后交流。
詩意:(對面的)京口和(這里北岸的)瓜洲不過是在一條橫著的江的距離之內(nèi),(再遠處的)鐘山也就只是隔著幾重山巒而已。春風又把(對岸的)江南大地吹綠了,明月啊,你什么時候可以照著我回到(對面江南的)故鄉(xiāng)呢?
四、入詩境,悟詩情
1、引導學生邊讀詩邊想象詩描繪的畫面。
老師:春天到了,和煦的春風吹醒了柳樹,吹來了燕子,吹美了大江
南岸,閉上眼睛想象春風帶給江南什么樣的美景?想好后跟大伙描述一下,可要用上我們積累的好詞佳句喲。
學生:自由描述想象到的畫面。
2、體會詩人用詞的傳神
老師:春風給江南送來了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而詩人把江南春天的美景只用了一個字就表現(xiàn)出來了,讀時耐人尋味,那就是---“綠”,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后資料袋里的內(nèi)容,相信你會更進一步的感受出詩人對詞的推敲及用詞的準確傳神。
3、讀中領悟詩情
老師:同學們,根據(jù)你的理解自由讀詩,讀出詩的韻味。體會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找出詩中相關的詞句。
學生:自由讀詩,讀后發(fā)表意見。
4、老師小結:“一水間,數(shù)重山”足以感受出詩人歸心似箭,“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辈荒荞R上回到家鄉(xiāng)的惆悵之情自然流露。由此可以看出整首詩表達了詩人戀鄉(xiāng)、思鄉(xiāng)之情。
《長相思》
【教學過程】
一、以詩引題
(出示王安石名句: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在王安石的眼中啊,鄉(xiāng)愁是那一片吹綠了家鄉(xiāng)的徐徐春風。那么在納蘭性德的眼中,鄉(xiāng)愁又是什么呢?請大家打開課本,自由朗讀《長相思》這首詞。
二、學生初讀詞
1、要求:
⑴ 讀前兩遍的時候注意詞當中的生字和多音字,爭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圓。
⑵ 讀后兩遍的時候,爭取把它念通順,注意詞句內(nèi)部的停頓,明白嗎?好自由讀《長相思》,開始。
2、教師指導學生讀通詞句:
注意不但要把它讀正確,讀得有節(jié)奏,而且還要盡可能讀出它的味道來。
3、學生反復讀,邊讀教師邊指導停頓。
三、初讀后想象
1、讓學生說說詞給自己什么印象?
2、要求帶著這種感覺我們再來讀一讀《長相思》,把這種感覺讀進去,讀到詞的字里行間去
四、悟詞意
1、分組合作學習,結合注釋體會詞意。
2、教師提兩個關鍵的問題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
⑴ 作者的“身”在那里?
⑵ 作者的“心”在那里?
3、學生再談體會。
4、練習有感情朗讀,讀出作者“身”與“心”分離的感受。
五、想象畫面
1、教師放音樂指一學生讀,學生想象畫面。
2、說說自己看到了什么?
3、練習朗讀。
4、寫片段:
同學們,在納蘭性德的心中,在納蘭性德的記憶里面,在他的家鄉(xiāng),在他的故園,又應該是怎樣的畫面,怎樣的情景呢?展開你的想象,把你在作者的家鄉(xiāng),在作者的故園看到的畫面寫下來。
5、再讀。
六、課堂延伸
1、出示“問君何事輕離別,一年能幾團圓月?”
2、創(chuàng)設情景,感情升華。
【教學反思】
《長相思》是校長揚州之行的一大發(fā)現(xiàn),某次偶然的機會向本人推薦,本人初看教案,也被它深深的吸引了,決定一試。在此之前我從未曾想象到,一首簡簡單單的詞,能上得如此之豐滿,如此之渾厚,如此之動人,如一首悠悠旋律在不斷的起承轉合的節(jié)奏變遷中詠唱著那一份情感,讓激越的思緒不斷飛揚,不斷擴散。
讀是這節(jié)課的元神,是這節(jié)課的精粹,我注意到古詩詞教學依托載體是讀,所以我對讀的訓練是足夠的,并都盡量做到每一次讀都解決一個問題。從讀準字音到理解詞意的讀,從感受身在征程到心系故園的讀,從領悟故園夢美到征程心碎的讀,一個“讀”字里,把作者納蘭性德思鄉(xiāng)的情切、思鄉(xiāng)的無奈、思想的痛楚表現(xiàn)得一覽無余。
小學人教版語文課文教案 篇5
片段一:
激發(fā)讀書的興趣
師:一看到“小橋流水人家”,你有什么感覺?
生:我想到了有小溪,有小橋,有人家居住的地方。
生:我想,應該是個美麗的地方,像畫一樣的地方。
生:我知道這是一句詩,寫的是一個小村子吧?
師:這是一篇文章的題目,以詩句作題目,到底寫的是什么呢?讀讀課文,檢驗一下你的感覺對不對!
片段二:
領悟文章的表達方式
師:讀了課文,你覺得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生:表達了作者熱愛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
生:還表達了作者對家鄉(xiāng)的懷念。
師:能舉例說說你是從什么地方體會出來的嗎?
生:“我愛我的老家,那是我出生的地方。我家只有幾間矮小的平房,我出生的那間臥室,光線很暗,地面潮濕,但我非常愛它。”我從這幾句話中,體會到作者很愛家鄉(xiāng)。雖然他家的房子并不好,但是作者依然愛它,只因為這是他的家鄉(xiāng)??梢姡麗奂亦l(xiāng)是不須任何理由的,愛它沒商量!
生:課文的第一段寫了家鄉(xiāng)的美麗景色,從“清澈見底”“長長的柔軟的柳枝”“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粼粼的波紋”“水鳥站在它的腰上歌唱”等詞句中,我能感受到作者對家鄉(xiāng)的愛,他把家鄉(xiāng)寫得像詩一樣,像畫一樣,家鄉(xiāng)在他眼里是那么美,可見他是多么地喜歡家鄉(xiāng)。
生:對,從“清晨,可以看到太陽從后山上的樹叢里鉆出來。夏天,涼爽的清風從南窗里吹進來,太舒服了!更美的是,我從東窗可以望到那條小溪和小橋,還有那幾株依依多情的楊柳”從這幾句中,也可以體會到作者對家鄉(xiāng)的愛。在他眼里,家鄉(xiāng)的日出是美的,家鄉(xiāng)的清風是美的,家鄉(xiāng)的小溪、小橋、楊柳,是美的,家鄉(xiāng)的一切都是美的。
師:一個人的出生、成長的地方,濃縮了生活的內(nèi)容和感情,在他后來的回味中,會感覺一切都是美的,所以家鄉(xiāng)的一切在作者的眼里都是美的,你們的說法有道理!其他同學還從哪里體會到了作者對家鄉(xiāng)的愛?
生:我從課文的最后一段體會到的。“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都說明了作者對家鄉(xiāng)的愛。他回憶的尋找小魚小蝦小螃蟹、丟野花、欣賞野花和野菌的事,都是童年時期的事,可是他記得清清楚楚,并且永遠都忘不了,可見家鄉(xiāng)給他的印象有多深,也可見作者對家鄉(xiāng)的愛有多深!
生:……
師:同學們體會得很好,作者的感情就是從這美美的描寫中,娓娓的敘述中表達了出來。請你讀讀這樣三組句子,體會一下作者表達感情的方法有什么特點。
出示句子:
第一組:
*我愛我的老家,那是我出生的地方。我家只有幾間矮小的平方,我出生的那間臥室,光線很暗,地面潮濕,但我非常愛它。
*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
第二組:
*我和一群六七歲的小朋友,最喜歡扒開石頭,尋找小魚、小蝦、小螃蟹。我們并不是捉來吃,而是養(yǎng)在玻璃瓶里玩兒。
*我喜歡過橋,更高興把采來的野花丟在橋下,讓流水把它們送到遠方。
*我曾經(jīng)隨著采茶女上山摘過茶葉,我喜歡欣賞茶樹下面紫色的野花和黃色的野菌。
第三組:
*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終年潺潺地環(huán)繞著村莊。溪的兩邊,種著幾棵垂楊,那長長的柔軟的柳枝,隨風飄動著。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有兩三枝特別長的,垂在水面上,畫著粼粼的波紋。當水鳥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時,流水也唱和著,發(fā)出悅耳的聲音。
*有時,它只有細細的流泉,從石頭縫里穿過。
*清晨,可以看到太陽從后山上的樹叢里鉆出來。夏天,涼爽的清風從南窗里吹進來,太舒服了!更美的是,我從東窗可以望到那條小溪和小橋,還有那幾株依依多情的楊柳。
生:從第一組句子中,我發(fā)現(xiàn)了作者是直接表達自己對家鄉(xiāng)的愛。
生:我也發(fā)現(xiàn)了,我從第二組和第三組句子中體會到,作者通過回憶一件件有趣的小事和描寫家鄉(xiāng)美好的景色來表達愛的情感。
師:你們說得對!看,感情原來可以這樣表達。直接抒發(fā)感情的句子,我們讀一讀就能明白,間接抒發(fā)感情的句子,我們只有細細品味,才能體會得到。請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小學人教版語文課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學會6個生字,認識3種筆畫和5個偏旁。
2、會認9個字。
3、正確朗讀課文,學會朗讀疑問語氣的句子。背誦課文。
4、知道課文寫了哪幾種動物,并了解它們尾巴的特點。
教學重點:學會6個生字,認識3種筆畫和5個偏旁。
教學難點:正確地朗讀課文,學會朗讀疑問語氣的句子。背誦課文。
教學方法:合作探究、發(fā)現(xiàn)學習、實踐創(chuàng)新教學法。
教學準備:收集動物圖片、CAI課件、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1、介紹自己。誰有膽量向在座的同學、老師介紹自己的姓名、年紀?
2、引入課題。剛才誰最有膽量?他們兩個誰高?誰最胖?我們剛才對這兩個同學進行了什么?今天我們就讓動物們比一比它們的`尾巴,好嗎?(板課題:比尾巴)
二、小組賽讀課文?,F(xiàn)在我們就來比一比,哪個小組把課文讀得最好。一個小組讀,其它組評議:讀得怎樣,為什么?最后老師評出優(yōu)勝組,并說出原因:讀準了字的讀音。
三、學習課文。
(一)1、看CAI課件,問:看,這邊開來了什么?大家快上車,快坐好,我們出發(fā)了?。ㄅ浜弦魳罚┪覀儊淼搅耸裁吹胤剑縿游飯@里有什么?仔細看那些動物,你們發(fā)現(xiàn)什么?你是和誰比的?
2、為什么你們不把這些動物和花、草、樹木相比?
小結:比較要和同一類事物相比才行的。出示生字卡片:比
2、出示生字卡片巴字,組成什么詞語?下巴在我們的哪里?
(二)指導感情朗讀、背誦課文。
1、看課件讀第一節(jié),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有問號該怎么讀?老師示范讀第一句,你會讀第一節(jié)了嗎?指導讀出句子的疑問語氣。
2、看課件第二節(jié),告訴我們什么?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有句號怎么讀?老師示范讀第一句。你會讀第二節(jié)了嗎?指導讀出肯定的語氣。
3、你會朗讀后面的內(nèi)容嗎?一定要注意什么?(疑問句要讀出疑問的語氣,肯定句讀出肯定的語氣)學生自由朗讀。
4、理解四會字:長、好、把、傘。第三課還要我們會寫哪些字?它們可以組成什么詞?讀詞組:一把傘。看課件中的刀、尺、扇說一詞,指導運用量詞把字。課件出示一把()還有什么東西用上把這個量詞的。指導學生積累量詞。
四、編兒歌鞏固課文。
1、看課件編兒歌??凑n件:大象和肥豬、跑馬和小兔(小兔和烏龜比,誰快?)。引導編寫兒歌。附:
比鼻子比快慢
誰的鼻子長?是誰跑得快?
誰的鼻子短?是誰跑得慢?
大象鼻子長。馬兒跑得快。
小豬的鼻子短。小兔跑得慢。
2、自由編兒歌。你還能編其它比一比的兒歌嗎?
五、指導書寫六個生字。
1、看課件書空、說說比、巴、長、好、把、傘的筆順,怎么記?。?/p>
2、隨生字認識筆畫:豎提、撇折點、提。認識偏旁:提手旁、人字頭。
3、指導學生寫生字在生字本上。
六、總結,布置作業(yè)。
今天,我們就比到這。課后寫完這些生字,每個寫一行。
小學人教版語文課文教案 篇7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8個生字、正確讀寫“吩咐、茅亭、榨油、價錢、石榴、愛慕”等詞語。
2、分角色朗讀,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理解“父親”所說的話的深刻含義,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4、初步掌握分清文章的主次,加深對文章思想內(nèi)容的理解,學習作者主次分明的表達方式。
教學重點:
理解“父親”所說的話的深刻含義,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教學難點:
如何把花生的品格與做人的道理聯(lián)系起來進而悟出做人的道理。
教具:課件、表格、頭飾
課前準備:
1、讓學生了解有關花生的常識和生長特點。
2、查找有關作者的資料。
3、思考預習中的三個問題。
4、學生訓練準備表演。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新課,板書課題
1、指名三位同學上臺介紹自己的名字并說說名字的含義。
2、有位作家許地山給自己取了個筆名叫落華生(板書:落華生)你們猜猜這個名字有什么含義?
3、板書課題,了解花生之所以叫落花生的原因。
二、自由讀文,了解內(nèi)容。
1、輕聲讀文,了解內(nèi)容。
2、把各部分內(nèi)容所在段落找出來后,了解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三、抓住重點,自學課文,
過渡:現(xiàn)在我們就來學習文章的主要部分。也就是3-15自然段。請你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想想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知道?
1、學生讀文,自學課文。
2、指名匯報,了解結果。
四、師生交流,學習重點內(nèi)容,
1、學習第十段。
(1)小組討論,完成表格。
(2)看表演,你喜歡誰,為什么?
桃子:我是桃子,你們看我皮膚多好,白里透紅,百里挑一,你要是嘗一口呀,準會甜到心里頭,老人小孩都喜歡我。
石榴:這次選美,你們可要選我當冠軍,因為我長得極新鮮,紅通通地,人們見了我都喜歡我,都想接近我,而且我有助于人體健康。
蘋果:在說比美,應該是我第一,先別說我有營養(yǎng)價值有多高,光是我那一身鮮艷的紅衣裳,不管往哪兒一站,都是焦點。
落花生:其實這次選美我要本不想來,因為我只想做一個實實在在的人,只想對別人有好處,可不想跟別人比美。
(3)學生發(fā)表意見。
(4)學生齊讀第10段。
2、學習第12段。
過渡:讓我們看看父親是怎么說的?
(1)指名讀
3、學習第13段
過渡:也就是說,人要做一個怎樣的人,請你用一句話回答。
(1)指名讀
(2)理解“體面”的意思。
(3)生活中有沒有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4)生活中有沒有不講體面而對別人很有好處和人?
(5)生活上有沒有既講體面又對別人很有好處有人?
(6)你喜歡哪一種人,你準備怎么做?
4、理解“落花生”的含義(板書)
5、小結課文。
五、指導朗讀
1、小組串讀
2、小組分角色讀
3、全班分角色讀。
六、拓展練習
人們常常從某種事物的特點上,體會到一些做人的道理,你能以一種常見的事物為例,說說你體會到的道理嗎?
小學人教版語文課文教案 篇8
《彩色的非洲》
一、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詞。
2、了解本文的主旨。
3、教導學生保護水資源。
4、了解非洲文化。
二、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產(chǎn)生疑問。
1.師:今天我們先來聊聊非洲。板書:非洲(同學們交流以前對非洲的了解。)
生:我從以前學過的課文《夢想的力量》,知道非洲是一個缺飲用水的地方!
生:非洲黑種人居多,非洲是野生動物的天堂!
生:非洲是個貧窮落后,怪病叢生的地方
2.師:在人們的印象里,恐怕非洲是要和貧窮、落后、災難、疾病聯(lián)系在一起的。其實那是非洲政治、經(jīng)濟落后所導致,今天,老師卻要用這樣一個詞來形容非洲(師板書:彩色的)請大家齊讀一下課題,有什么疑問嗎?
生:老師,為什么說非洲是彩色的?
師:是啊!孩子們,為什么說非洲是彩色的呢?大家想知道嗎?
生:(齊答)想
3.師: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隨作者彭仁一起走進彩色的非洲,去感受非洲那獨特的自然風光和異域文化,大家坐好,非洲之旅已經(jīng)開始了。
(二)、帶入情境,走進文本
1.師播放課件:非洲風光視頻
2.欣賞后交流感受。
師:說一說,你現(xiàn)在的感受又是什么?
生:非洲原來如此美麗!
生:非洲有著很多美麗、迷人的風光,
生:非洲是一個美麗的世界,足以讓人滿懷贊嘆。
3.你們的感受在文章里可以找得到!
請大家快速瀏覽課文,讀準字音,字詞,找出表達作者對非洲真切感受的兩個句子。
剛才讀了課文,現(xiàn)在老師要看看書上的生詞你們自學的怎樣:
色彩斑斕熾熱充沛碩大火炬樹巨蟒滲透奧旺多聆聽木薯紅沙瓤強悍粗獷篝火(指名讀)
讀得真好,同學們自主識字的能力真棒!
4.誰能說一說表達作者對非洲真切感受的句子。
生:非洲真是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
生:啊,非洲,好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
師隨學生匯報,課件出示這兩個句子。(課件)
師:同學們,讀一讀這兩個句子,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都是感嘆句;
生:一個在課文的前面,一個在文章的最后,前后呼應,與課題照應
5.師:你們真細心!這兩個句子分別放在課文的首尾,表達的意思相同,照應課題,像這樣的寫作方法叫做前后呼應。(板書:色彩斑斕多姿多彩)作者是怎么贊美非洲的?讓我們來學著作者的語氣一起贊美非洲吧!(生齊讀:非洲真是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請看大屏幕要求(出示)
6.默讀課文,思考:“非洲真是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文中又用了哪些精美的詞句來具體描繪非洲的色彩斑斕。用筆寫一寫,記一記,然后同桌之間交流。
師課件出示填空題:
非洲真是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
那里的是彩色的,
那里的是彩色的,
那里的是彩色的,
那里的是彩色的,
那里的是彩色的。
啊,非洲,好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
學生匯報
生:那里驕陽藍天是彩色的
生:那里的植物世界是彩色的
生:那里的動物世界是彩色的
生:那里的藝術是彩色的
生:那里的日常生活是彩色的
師結合此處課件,引導學生體會出文章在結構上采用了總—分—總的寫作方法
師:在文中作者又用了哪些精美的詞句來具體描繪非洲的色彩斑斕呢,大家自由匯報(充當小導游進行介紹)。
生:那耀眼的金燦燦之光,映照得天空格外的藍,藍得發(fā)光,好似透明的藍寶石。我從“金燦燦、藍寶石”體會到了非洲的色彩斑斕
生:繁花似錦,綠海蕩波,滿眼是綠色,處處是花海;非洲無論是鄉(xiāng)村、市郊和城內(nèi),可以說到處開放著五顏六色的花,
生:漫山遍野的芒果樹,開的是星星點點的白花,高大的仙人樹開的是金燦燦的黃花,極為普通的玉蘭樹高擎著白色或白里透青的玉杯,更為常見的火炬樹,綻開的紅艷艷的花朵比綠葉還多,一棵似一團烈火,一排是一片落霞。
生:在扎伊爾維龍加天然動物園里,有七彩的巨蟒,黑白相間的斑馬,有數(shù)不清的紅羽鳥、各種顏色交織的五彩鳥,有美麗溫順的梅花鹿,更有非洲雄獅、河馬、金錢豹和象群。
生:黑人兄弟的住房,雖然大都是不甚寬大的白鐵頂房,但許多房子掩映在綠樹紅花之中。你若住在賓館里,房內(nèi)房外皆是綠色和彩色。
師:通過大家的發(fā)言,老師也感受到了非洲的色彩斑斕,下面讓我們隨著圖片去感受一下非洲的五彩繽紛。
(三)、欣賞課件,領略彩色的非洲
1.欣賞風情,引導學生瀏覽教師制作的彩色的非洲網(wǎng)頁,讓學生從視覺上直觀感受非洲真是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
2.再回文本讀文
3.我當小導游:
現(xiàn)在請大家放慢腳步,看看非洲的哪一處風景最讓你心動,為什么?然后當一回導游向大家介紹。(自由練習,巡視指導)
(四)、總結全文,(愛心將讓非洲變得更美麗)
非洲是一方熱土,古樸自然、迷人美麗,它吸引了世界上眾多關注的目光,非洲是彩色的,色彩斑斕,多姿多彩。同學們,這是一片如此美麗的土地。但是,疾病、戰(zhàn)亂、缺乏飲用水……仍然是這片土地上的人們面臨的嚴峻問題。非洲的兒童則是這些問題最嚴重的受害者,他們渴望喝上純凈的飲用水,它們渴望健康,他們渴望你伸出友愛,援助之手,共同保護和建設這片奇異而又淳樸的的土地。愛心將讓非洲變得更美麗。
小學五年級英語課件匯集六篇
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作為人民教師,我們會認真負責對每一堂課做好準備,大部分老師為了讓學生學的更好都會事先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助于讓同學們很好的吸收課堂上所講的知識點。那么怎么才能寫出優(yōu)秀的幼兒園教案呢?有請駐留片刻,小編為你推薦小學五年級英語課件匯集六篇,為防遺忘,建議你收藏本頁!
小學五年級英語課件 篇1
教材分析:
本課是牛津小學英語5A第七單元第一課時,主要圍繞日常生活展開教學,進一步復習以前所學的單詞,同時通過新單詞教學鞏固現(xiàn)在進行時的陳述句。教學一般疑問句和肯定、否定回答的句型。教學中使用電子白板課件,設置情景,有效地把單詞和句型,情景相結合,注重聽說讀寫練習,并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語音、語調(diào)和口感, 使學生能夠進行簡單的交流,并能達到靈活作用,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學目標:
依據(jù)小學生英語新課程標準所提出的總目標,以及學生的整體認識水平,從知識教學、能力培養(yǎng)等方面考慮,我確立本課時的教學目標為
知識目標
1、掌握單詞、詞組newspaper, picture book, magazine, chess, card, yo-yo,
play with…
2、學習現(xiàn)在進行時的一般疑問句
Are you ____ing? Yes, I am. / No, I’m not.
Is he/she ____ing? Yes, he/she is. / No, he/she isn’t.
Are they ____ing? Yes, they are. / No they aren’t.
3、歸納現(xiàn)在進行時的一般疑問句、否定句、特殊疑問句的基本用法。
技能目標
1、能正確運用現(xiàn)在進行時一般疑問句進行問答。
2、能根據(jù)提供的情景,熟練運用現(xiàn)在進行時相關句型進行操練。
情感目標
1、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2、通過分層練習,激發(fā)了學生的攀比心理,提高學生答題的積極性。
重點難點:
1、掌握單詞、詞組newspaper, picture book, magazine, chess, card, yo-yo,
play with…
2、正確運用現(xiàn)在進行時的一般疑問句及其應答。
教學準備:
白板教學課件,溜溜球一個,單詞卡片,作業(yè)紙等,課前把學生分成四小組
教學過程:
Step1 .Pre-task Preparation
1. Free talk
2.Sing a song “What are you doing?”
(設計意圖:通過Free talk和唱英文歌What are you doing? 既復習了現(xiàn)在進行時,又自然過渡到下一個新授環(huán)節(jié)。)
Step 2 While- task Procedures
Activity1: 由歌曲引入句型 Is he…?/ Is she…?
1、T: According to the song, what is Nancy doing? Is she watching TV?
Ss: Answer.
2、T: What is Mike doing? Is he reading?
Ss: Answer.
3、Guessing game:
A.T: What is LiuTao doing? You can say: Is he…?
S: Guess.
B. T: What is Yang Ling doing? You can say: Is she…?
S: Guess.
Activity2: 教學句型 Are they..? play cards
T: Show another picture, ask: What are they doing?
Ss: Guess.
T: Lead to the phrase: play cards
(設計意圖:這個環(huán)節(jié)主要通過“猜一猜”的游戲,讓學生根據(jù)提示,充分運用一般疑問句Is he/she…?Are they..? 來參與游戲,由此引出新授句型和詞匯,學生學得輕松自然。)
Activity3: 教學play chess /play with a yo-yo
1、呈現(xiàn)圖片替換練習play__________
2、Show the picture and teach “play chess”
3、Ask the Ss to do pair work with the structure “Are they…? Yes/No”
4、T: (呈現(xiàn)部分狗的圖片) What’s the dog doing?
Ss: 猜測: Is it…?
T: Yes/ No. 結合回答呈現(xiàn)詞組play with a yo-yo.
(設計意圖:讓學生先通過復習play…詞組,自然過渡到play chess, play with a yo-yo, 發(fā)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同時結合趣味性的圖片,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Activity4: 教學詞組read a picture book/ read a newspaper /read a magazine
1、T: I like playing with yo-yos. What else do I like? I like reading picture books. Show the picture, present the phrase: read a picture book
2、學生看圖做替換練習。
3、According to the picture, what is he doing?/What is she doing?
Help the Ss answer “ read a newspaper / read a magazine”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運用了白板的垃圾桶工具,在學生看圖說完一個詞組后,逐個導入新授詞匯。既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性,老師的主導性。)
Step 3. Post-task Activities
Activity1: Part C
1. 歸納現(xiàn)在進行時的一般疑問句的用法Is he/she…。Are they…?Are you…?
2. Show the pictures from Part C , ask Ss to work in pairs.
(設計意圖:運用白板的刪除功能,在學生回答后,逐個點擊綠色橫條,顯示歸納的語法知識。為學生操練句型降低了難度。)
Activity2: Summarize
1. 總結現(xiàn)在進行時的用法。
2. Exercise(分組練習,比一比那組掌握得好)
用所給單詞的正確形式填空
按要求改寫句子
閱讀短文
看圖說話
Activity3: Check the answers.
( 設計意圖:運用分組練習,激發(fā)了學生的攀比心理,提高了他們的答題積極性)
Activity4: Fun time
Watch a cartoon .
(設計意圖:此處以趣味盎然的動畫來緩解學生一節(jié)課后的疲勞,同時也能持續(xù)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Step4. Homework
1. 閱讀E部分的小故事
2. 根據(jù)看圖說話,寫一篇小短文“After lunch”
(設計意圖:讓學生根據(jù)提供的情景,運用現(xiàn)在進行時相關知識進行操練,初步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寫作能力。)
板書設計:
Unit 7 After school
Is he/ she _ing? Yes, he/she is. play cards
No, he/she isn’t. play chess
小學五年級英語課件 篇2
臨近期末考試,我對家長和學生的復習做一要求;
五年級八班有學生53人,大部分學生學習態(tài)度比較端正,平時上課積極開動腦筋、作業(yè)認真完成,基礎知識比較扎實,能按時完成背誦、默寫任務,能跟著老師的節(jié)奏進行復習。但還有十幾個同學,不僅腦子不靈活還懶惰,作業(yè)不肯做,不花時間背誦、朗讀,單詞默不出,句子不會寫。對于他們只能是從最基本的單詞、句子著手。
(三) Read and Write中的重點句學生能夠達到四會 (即聽、說、讀、寫)
例如: ea,ee,bl,br,ow,ou,cl,or……
B、按所含元音及字母組合歸類復習單詞。
(1)指導學生在語境中復習句子,讓學生分清日常交際用語的運用場合
(3)指導學生在表演中運用句子,使復習課同樣生動有趣。
3.注意因材施教,采用分層教育,幫助不同層次的學生獲得不同的提高和收獲。對基礎差的同學,重點放在基礎知識的復習上,對于一些尖子生,重點放在能力的培養(yǎng)和綜合知識的運用上。
4.注意做好學生的心理調(diào)試工作,對于自感壓力大的同學要耐心疏導,從思想上為他們減負,使他們沒有任何心理壓力;對還沒進入復習狀態(tài)的人要給予一定壓力,使他們能較好地投入到復習中來
小學五年級英語課件 篇3
下面,我分析一下本課的教學目標。由于教學內(nèi)容的加深,從五年級上冊開始,每兩課為一大課。單課為情景會話,雙課為詞匯與句子以及各種活動制作等。本課為第一課,根據(jù)《英語課程目標》提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結合這一目標要求,以及本冊書的特點現(xiàn)將本課教學目標設計如下:
一:知識目標:
1:能夠聽,說What’s this in English? It’s a c
Is that a cw ver there? N, we call it a calf。
What d u call it in English?
We call it a fal。
2:難點 hrse與fal ,cw與calf。
要解決本課的重難點關鍵是要先讓學生明白hrse與fal ,cw與calf的區(qū)別。我采用了圖片對比的方法先讓學生明白同樣是一種動物成年的與幼崽的英語表達方式是不一樣的。經(jīng)過一系列單詞教學活動之后再通過圍繞教材,設置語境——回到教材,強化感知——拋開教材,自由交際三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完成本課重難點。
以上是我對教材的分析,下面我對學生進行一下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在此時對英語學習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經(jīng)驗并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了有效的學習策略,他們對英語學習有著濃厚的興趣。他們渴望獲得更多的鍛煉機會。因此“采用活動途徑,倡導體驗參與”將是本課的主要學習方法。
下面我就將本課的教法與學法進行一下分析:
為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我采用的是以任務型教、學法為綱,“TPR”教學法與學習法貫穿全課程。根據(jù)《英語課程標準》中提出的“采用活動途徑,倡導體驗參與”的要求,結合兒童好玩,好動,好表演等特點,我把全班分成四個人一組的小組。每組同學的知識水平和性別各有參差。這樣有助于學優(yōu)生幫助學困生和男女同學平等相待增進友誼。在任務驅動型學習法過程中保證每位同學都參與進來,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和競爭意識。我設置了給單詞找親戚、畫出聽到的單詞幫李燕認動物等活動旨在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行動中輸入語言,讓他們在做中學,在表演中學(Learning b ding/acting…),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他們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
最后我說一下我對本節(jié)課的教學程序的設計。
Step1 Revisin 熱身互動,自然導入。
在教學活動開始我設計了唱他們最愛唱的The re we get tgether活躍課堂氣氛,學生在手舞足蹈的`過程中不知不覺走入新課。布置任務幫李燕認動物。
Step2 Presentatin 引入新知,層層突破。
在教授單詞的時候我設置給單詞找親戚、畫出聽到的單詞等活動包括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小組互動。我還將單詞的學習與句子有機的結合起來。比如學習了hrse之后,我說We call it a hrse。 What d u call it in English? 在不斷的重復與演示下讓學生明白句子的含義,為下一步句子的學習打下伏筆。這樣由單詞逐步擴展到句子。在由句子擴展到其他的單詞,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和運用英語的能力。
Step3 Practice 趣味操練,鞏固新知
首先讓學生聽錄音標號,然后跟讀課文使學生讀準語音,語調(diào)。最后小組操練并展示成果。旨在創(chuàng)設一種真實的語境,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并模仿外教的發(fā)音。
Step4 Assessent 合理評價,培養(yǎng)興趣。
根據(jù)課文,自編對話進行表演,全班同學用五指評價法進行評價。完成對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完成評價表。
Step5 Additinal activities 培養(yǎng)興趣,發(fā)展個性。
畫出本課單詞并圖上演色即制作單詞卡片。這樣不但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而且也培養(yǎng)了他們動手動腦的能力
小學五年級英語課件 篇4
一、TeachingMaterial :
Unit 3 B Read and write ,Let’s Play ,Let’s check
二、Teaching objectives
1、To master the four skills sentences :
What’s the date ?June 9th.
Is her birthday in June ?Yes.
2、To understand the dialogue ,make sure the students can answer the questions of the dialogue and can write out the keys.
3、Make sure the students can play the game : Bingo.
4、To finish “Let’s check” .
三、Teaching points :
1、Main points : To master the four skills sentences.
What’s the date? June 9th. Is her birthday in June? Yes.
2、Difficult points : To understand the dialogue.
四、Vision aids :
1、The picture of “Read and write”.
2、Video tape, slides and some birthday cards.
五、Teaching procedures :
(一)、Warm-up
1、全班吟唱P26 Let’s chant , 說做結合,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
2、聽歌猜節(jié)日:教師放節(jié)日歌曲 :“Jingle Bell”、“Happy Teachers’ Day”、“Happy New Year” 每放一段歌曲,提問:What festival? What’s the date? 學生用英語回答。
(二)、Preview
1、Free talk: Talk about your birthday.
eg)T : When is your birthday?
S1 : My birthday is in June.
T : What’s the date?
S1 : It’s June 1st
2、Play game: Where’s my friend?
把十二個月份的完全形式和縮寫形式寫在卡片上,分別發(fā)給24位學生,然后進行游戲。
eg) S1 : I’m January. Where’s my friend?
S2 : Here. I’m your friend, I’m Jan .
(三)、Presentation
1、Read and write.
1、The teacher shows a birthday card and asks: What’s this?
The students answer in Chinese. Then the teacher asks:
What’s “生日卡片”in English? Listen to the tape, please.
The students listen to the tape of “birthday card” several times, and repeat.
2、Show a slide.(一個女孩正在制作生日卡片)
問:What’s the girl doing? 幫助學生回答:She’s making a birthday card. 然后教師用卡紙做出制作生日卡片的動作,并說:Look! I’m making a birthday card, too.然后投影出示句子 “I’m making a birthday card.” 并帶讀句子。
問:Who has a birthday today?
一位學生回答:“I am”
教師拿著一張生日卡片對該學生說:“Happy birthday to you. It’s for you. Do you like it? 學生回答“Yes”。(在學生說“Yes”時,教師告訴學生,在接受別人禮物時,應先說“Thank you”)教師再說:Yes. I think everyone likes to get a birthday card. 投影出示:Everyone likes to get a birthday card. 并學說。再問全體學生:Is her /his birthday in April? (學生回答并學說句子)。
4、在畫有birthday card 的幻燈上添上電腦邊框,并說“Look! The card is in the computer. Oh , it’s an e-card.”(學說e-card 并解釋)再出示一個小女孩在發(fā)送電子卡片的投影片,問:What is she doing? 幫助學生回答:“She is sending an e-card.” 投影出示答語并學說。
5、Watch the video of the dialogue, then answer the questions. (投影出示下列問題,看錄像后指名口頭回答)
a、What is Zoom doing? Why?
b、Is Grandma’s birthday in June?
c、Does Grandma have a computer?
d、Can Grandma get the e-card?
e、Do they make a birthday card?
f、Does everyone like to get a birthday card?
6、Listen to the tape and repeat.
7、To practice the dialogue.
8、To act out the dialogue (in group)
9、Group work: To make a birthday card.
2、Let’s play: Bingo
教師講解游戲規(guī)則,然后做游戲,并評獎。
3、Let’s check
教師放Let’s check 部分的錄音,學生完成。
1、Boy: When is your birthday?
Girl: It’s Step 8th .
Woman: Circle the girl’s birthday.
2、Girl: When is Grandma’s birthday, mom?
Woman: It’s April 10th.
Woman: Circle grandma’s birthday.
4、Sum up:
1、How do we ask the date? We can ask like this: “What’s the date?” And answer like: “It’s June 1st .
2、To tell “What’s the date?” and “What day is it?”
(四)、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To finish the Wb of part B:
2、To listen to the tape of “Read and write”, and read to your parents.
3、To recite and write the four skills words and sentences.
小學五年級英語課件 篇5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
1、Let’s learn局部的單詞:flying, walking, running, jumping, swimming、在情景中使用對話中的句子,并能恰當?shù)奶鎿Q句中的單詞。
2、聽、說、讀、寫單詞:flying, walking, running, jumping, swimming。
教學難點:
1、walk, run, jump, swim的末尾字母與ing連讀的發(fā)音。
2、running和swimming的單詞拼寫。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中所需的圖片(let’s start)、錄音(let’s learn, Let’s chant)、課件、動畫素材。本課時的五張單詞圖片和卡片。
教學過程:
一、 Warm—up
活動一:唱一唱
教師播放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A局部Let’s do的錄音。
教師適時出示各種動物的詞卡,同學邊說邊做相應的動作。
教師播放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B局部Let’s do 的錄音,方法同上。
活動二:做一做教學參考時間:2—3分鐘
(1) 教師將jump, walk, fly三個詞寫在黑板上,然后手指相應的單詞發(fā)指令,如:jump like a rabbit、 Walk like an elephant、 Fly like a bird、同學邊跟讀邊做相應的動作。
(2) 教師繼續(xù)發(fā)指令,同學做動作,適時提問:What are you doing?,引導同學回答:I’m (jumping) (like a rabbit)、。教師在黑板上的jump后面加上ing,出現(xiàn)新詞:jumping。同法引入walking和flying。
二、Presentation
活動三:學一學教學
教師出示Let’s learn局部的教學課件,提問:What animals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讓同學回答。
教師指著大象說:Look at the elephant! It’s walking! The elephant is walking、
教師讓同學重復句子。
分別指著一只鳥和小兔子,讓同學模仿句子說出:Look at the bird! It’s flying! The bird is flying、 Look at the rabbit! It’s jumping! The rabbit is jumping、
讓同學看圖回答:Why is the rabbit jumping? What animal is after the rabbit?引導同學回答:A tiger、 教師再問:What is the tiger doing? 引導同學回答:It’s running、 The tiger is running、
教師板書:running。
教師指著正在水里游的魚,問:What is the fish doing?引導同學回答:It’s
swimming、
教師板書:swimming、
教師播放課件中的對話,讓同學重復句子。
讓同學看板書,讀出單詞。
教師手指running, 問:How many “n” s are there in this word?引導同學回答。
用同樣的方法提示同學swimming中的字母m也要雙寫。
讓同學拼讀單詞。running, r—u—n—n—i—n—g, running
活動四:說歌謠
教師出示圖片,讓同學聽Let’s chant局部錄音2—3遍,以小組為單位將圖片
按聽到的順序擺好。
教師讓同學通過圖片理解單詞leaping, fighting, biting, climbing, snoring的中
文意思。教師給同學解釋never boring的中文意思。
聽錄音,跟說歌謠并扮演。
活動五:編歌謠
(1)教師出示Let’s start局部的圖片,讓同學看圖說句子:Look at…! It’s…
The … is…
(2)讓同學兩人一組,根據(jù)Let’s chant局部,自編歌謠。
(3)把自編的歌謠說給大家聽。
三、Let’s play
活動六:玩一玩
(1)教師請一名男生和女生上臺,女生做一個動作,其他同學根據(jù)動作猜動物的名稱,如:It’s a rabbit、動物名稱猜對后,男生做一個動作,其他同學根據(jù)動作說一個句子,如:The rabbit is jumping、
除了Let’s learn局部的五種動物外,教師還可以讓同學扮演其他的動物和相
關動作。
(2)同桌或四人一組做此游戲。
活動七:猜一猜
(1)教師準備一些動物玩具,讓同學摸一摸、猜一猜動物的名稱。
(2)教師可以問:What’s this? What is it dong?也可以用布將玩具蓋住,讓
同學猜一猜。
四、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活動八:練一練
(1)活動手冊A 1Listen and number、先讓同學看圖說一說他們所看到的小動物以和小動物們正在做的事情。然后聽錄音按聽到的順序標號。
(2)活動手冊A 2 Listen again and write、讓同學再聽一遍錄音,在橫線上添上所缺的單詞。然后讓同學讀一讀這段話。
活動九:小結
本課我們學習了如何表達動物們正在做什么:The… is…、;還學習了五個帶有ing形式的動詞:flying, swimming, walking, running, jumping,教師提醒同學注意swimming和running的拼寫。
五、板書
Unit 5 Look at the monkeys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1clip_image001、jpg
六、教學后記:
本課主要學習了Let’s learn局部的單詞:flying, walking, running, jumping, swimming、并能在情景中使用對話中的句子,還能恰當?shù)奶鎿Q句中的單詞。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
1、學習詢問她//它在做什么和回答:What is she/he/it doing? She /he /It is…
2、了解字母a和字母組合ar,sm, sl的發(fā)音規(guī)律。
教學難點:
1、句型:What is she/he /it doing? She/he/it is…
2、能夠在實際情景中正確運用所學對話。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錄音帶和教學課件。
教師準備有關動物和動作的單詞卡片。
教師準備Pronunciation局部的掛圖。
教學過程:
一、Warm—up
活動一:唱一唱
(1)教師放第四單元C局部的歌曲What are you doing?的錄音,同學一起進行扮演唱。
(2)教師放A局部的歌謠的錄音,同學聽錄音,邊做邊有節(jié)奏地說唱。
活動二:做一做
(1)教師出示A局部Let’s learn的圖片,讓同學扮演圖中的小動物,分小組扮演對話。
(2)讓同學進行展示。Look at、、! It’s …! The … is…、
二、Presentation
活動三:試一試
(1)教師出示A Let’s learn局部的單詞卡,讓同學拼讀單詞,并用動作表示出中文意思。
(2)讓同學看書,聽錄音完成Listen and match 。
(3)教師核對答案。
(4)讓同學模仿錄音,做問答練習。
活動四:情景對話
(1)教師出示圖片:在一個大森林里,一頭大象在前面走,后面跟著一頭小象在跑。教師讓同學觀看,提問:What do you see in the forest? 引導同學回答:I see two elephant、
(2)教師指著大象說:This is the mother elephant、提問:What is she doing?引導同學回答;She’s walking、教師再指著小象提問:What about the baby elephant? What is it doing?引導同學回答:It’s running、
(3)點擊課件中的播放按鈕,讓同學聽一聽Chen Jie和Amy的對話。
(4)讓同學分別扮演Chen Jie和Amy做對話練習。
活動五:說一說
(1)讓同學看本單元的主情景圖5秒鐘后合上課本,然后教師提問:What can you see? How many … can you see? 同學搶答。同學再次翻開主情景圖,教師問:Can you see the rabbit/tortoise? What is it doing?引導同學回答It’s running/rolling、
(2)教師指著圖中的袋鼠,讓同學做問答。在同學做完后,教師說:This is Mr、 Kangaroo、 We can ask: What is he doing?引導同學回答出:He’s jumping、
活動六:讀一讀
(1)教師出示單詞卡vase,通過更換字母或添加字母分別成為單詞 class, glass, pass, , 讓同學朗讀單詞。
(2)指導同學歸納a的發(fā)音規(guī)律。
(3)教師板書句子A glass of ants are inside my pants、,讓同學朗讀。
(4)用類似的方法教學ar, sm, sl的發(fā)音規(guī)律。
(5)教師出示Pronunciation局部的掛圖,讓同學聽錄音跟讀單詞和句子。三、Let’s play
活動七:組拼句子
(1)讓同學兩人一組。準備好兩套單詞卡片。一套是動物名稱卡片,一套是Let’s learn局部的單詞卡片。兩名同學各自從兩套卡片中任意抽取一張,并一齊出示卡片,看誰先說出句子:The … is…。
假如句子中的動物能做該動作,則可保存兩張卡片,假如句子中的動物不能做該動作,如:The duck is flying、則要指出:Sorry, ducks can’t fly、然后把卡片放回原處繼續(xù)游戲。
小學五年級英語課件 篇6
本課是五上第二單元B部分的單詞課,主要學習washmyclothes,dohomework,readbooks,watchTV,playfootball和句型Doyouoften....ontheweekend?Yes,Ido.其中,單詞需要四會,句型會說即可,talk中繼續(xù)四會學習。本部分的單詞在四年級的Let’sdo中已學,因此,讀音不是問題,重點放在拼讀和意義的理解上。
1.本課采用整體教學法,整體呈現(xiàn)本課單詞及語境,讓學生重點對本科所學首先從音―義上感知,體驗,了解所學內(nèi)容所在的語境,培養(yǎng)學生的語篇意識。
2.本課單詞教學采用以舊引新法和自然拼讀法,重點關注學生的音準和記憶單詞。如:w―a―shmyc―l―o―th―es和what聯(lián)系,同事把本課的另一個單詞watchTV放在一起,在語音上進行歸類,便于學生記憶。
3.本課的拓展圍繞Myweekend這一語篇展開,首先從聽力開始,對AmyandJohn關于周末活動展開的對話進行判斷,有真實的語境,有任務,從聽力上培養(yǎng)學生的語篇意識,為說和寫做好準備;其次,Makeasurvey,調(diào)查同伴的周末活動,活動從文本走入學生的生活,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實際周末活動進行,有話可說,把語篇意識的培養(yǎng)落實到口頭交際上;最后,在聽說的基礎上,以Myweekend的為題,寫出自己的周末活動。這樣,通過一些列的'聽說寫的活動,層層遞進,扎實的推進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篇意識,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讓單詞課不在僅僅是孤零零的詞匯課,而成為有語境支撐的,有語篇承載的,有語用的為目的的血肉豐滿語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