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數(shù)學教案
發(fā)布時間:2024-02-28 蘇教數(shù)學教案蘇教數(shù)學教案8篇。
請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蘇教數(shù)學教案”。每位老師上課都需要準備教案和課件,因此我們需要花時間靜下心來仔細編寫教案和準備課件。老師上課時通常會依據(jù)教案和課件進行講課。這篇文章內容非常詳盡,相信您一定能找到所需的信息!
蘇教數(shù)學教案(篇1)
1.讓學生經(jīng)歷簡單的統(tǒng)計過程,初步學習收集、整理、分析數(shù)據(jù)的方法,會在簡單的統(tǒng)計表里反映出整理數(shù)據(jù)的結果,能利用統(tǒng)計表的數(shù)據(jù)提出問題和回答問題。
2.使學生在統(tǒng)計教學過程中發(fā)展數(shù)學思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情感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每小組準備5個正方形、7個三角形、4個圓裝在一個盒子里。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知道老師手中拿的盒子里裝的是什么嗎?怎樣才能知道裝的是什么?那么你們知道盒子里有多少個正方形,三角形和圓?怎樣才能知道?
今天我們將來學習統(tǒng)計的知識,來幫助小朋友整理這個盒子。(板書:統(tǒng)計)yJS21.cOm
二、新授。
1.教學例題。
(1)用什么辦法能知道盒子里有幾個正方形、有幾個三角形、有幾個圓?
(如果學生說先把三種圖形分開,再一種一種數(shù)出個數(shù)??梢哉垘酌瑢W到講臺上向全班同學演示這種方法)。
(2)想一想,有沒有其他方法?指揮學生看書,仔細看圖,說說圖中的學生是怎樣統(tǒng)計三種圖形個數(shù)的,其中一名學生做什么事,其他學生做什么事,你也能像圖中的學生那樣統(tǒng)計嗎?
4人一組分組活動,一人報名稱,其他三個人記錄。學生活動,老師巡視,了解學生活動情況。
(3)展示和交流學生記錄單,說說各種記法的特點,比一比誰記得清楚又方便?(畫“√”)
老師講解畫“√”表示1個圖形.有幾個“√”就是幾個圖形.你會用畫“√”的方法記一記嗎?(學生再用畫“√”的方法記錄一遍,老師巡視,幫助有困難的小組。)
(4)提問:你能把整理的結果填在下面的表面的表面國嗎?統(tǒng)計表里的“一共”這欄表示什么意思?怎樣計算:
學生獨立填寫統(tǒng)計表,集體交流時提問:(1)從統(tǒng)計表里能知道點什么?(2)除了知道正方形、三角形、圓和一共的個數(shù)以外,你還能想到些什么?
2.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統(tǒng)計,在統(tǒng)計之前,同學們要想好用什么方法統(tǒng)計,如果是小組統(tǒng)計,要分派好每個同學的任務,一般選用畫“√”的記法記錄統(tǒng)計結果比較方便,最后完成統(tǒng)計表,從統(tǒng)計中我們不僅可知道統(tǒng)計的結果,還能想到許多問題。
完成“想想做做”1。
1.四人一組,統(tǒng)計小組里的鉛筆、橡皮、直尺各有多少,要求學生用畫“√”的方法記錄,并把記錄的結果填寫在表中,老師解釋表中的“文具”欄里定的是文具的名稱,“數(shù)量”里只要把整理的數(shù)據(jù)填進去就可以了。
2.學生分小組活動,教師巡視,指導學生邊看邊分、邊記。
3.集體交流,說說從這張表中你知道了什么?哪種文具多?哪種最少?
使學生進一步熟悉收集、整理、分析數(shù)據(jù)的方法,發(fā)展數(shù)學思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導入新課。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一些有關統(tǒng)計的知識,知道了一些統(tǒng)計的方法,今天我們來地一節(jié)練習課,看看誰掌握得好。
1.完成“想想做做”2你知道一星期數(shù)學課、語言課各有幾節(jié)嗎?
(1)教師看著周課表逐天報出語文、數(shù)學課,學生邊聽邊用畫“√”的方法在左邊的表中記錄。
(2)學生獨立整理數(shù)據(jù)填寫寫右邊的表,集體交流提問:一周中語文課有多少節(jié)?數(shù)學課有多少節(jié)?誰多?多多少節(jié)?
(3)你還喜歡什么課?在表格里填上名稱,統(tǒng)計一星期有幾節(jié)。學生獨立完成,集體交流。
2.完成“想想做做”3。
(1)出示第3題圖,老師說明題意:這是一個月的天氣情況。請同學們自己選擇一種方法,統(tǒng)計一下各種天氣的天數(shù)。
(2)獨立統(tǒng)計,老師巡視,幫助困難的學生。
(3)集體交流。提問①“一共”是什么意思?怎樣算?應該是多少?(如果哪個小朋友算得不是30,要讓他們分析可能錯在哪里)。
②雨天比晴天少幾天?比陰天呢?
③晴天比陰天多幾天?
3.完成“想想做做”4。
(1)分小組活動,統(tǒng)計前第小組同學商量一下打算用什么辦法記錄。然后再活動說說“你家有哪些家用電器?”并按照商量好的方法記錄,完成統(tǒng)計表。
(2)集體交流統(tǒng)計結果,說說看了上面的統(tǒng)計結果。你想到什么?
4.完成“想想做做”5。
(2)老師出示一張記錄表巾在黑板上,并請幾名學生當記錄員,全班學生逐個說自己喜歡的尋種活動,邊說邊記。
(3)學生獨自把記錄的結果填成統(tǒng)計表,集體交流,說一說,喜歡哪種活動的人數(shù)最多,喜歡哪種活動人數(shù)最少?你有哪些想法?
三、小結。
這兩天我們所學的統(tǒng)計知識作用很大,在今后的學習中會經(jīng)常用到,通過統(tǒng)計表,我們可以了解許多信息,便于掌握、比較。
蘇教數(shù)學教案(篇2)
蘇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一年級上冊第76~77頁的內容。
1.建立時間觀念,從小養(yǎng)成有規(guī)律的作息和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2.初步認識鐘面,會看鐘面上的整時和大約幾時。
3.發(fā)展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識。
4.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發(fā)展初步的數(shù)學應用意識。
初步認識鐘面,會看鐘面上的整時和大約幾時。
了解一天鐘面上的時針要轉兩圈,也就是上午幾時和下午幾時。
學生猜謎語。
認識鐘面上有1-12這些數(shù),還有一長一短兩根針。
引導:這兩根針的名字叫什么呢?誰是分針,誰是時針呢?
請學生在自己的小鬧鐘上指出“時針”和“分針”,給同桌看。
2.初步認識整時。
(1)過渡:剛才我們與“時針’’和“分針”交上了朋友,但是你們知道她們是怎樣告訴我們時間的嗎?請大家商量商量,屏幕上這只表是幾時?(教材第76頁的鐘表,是2時)
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學生小組討論,匯報交流。
(3)提問:這三只表又是幾時呢?(教材第76頁都是5時的三只鐘表)為什么?
(4)略講電子表:直接用數(shù)字來表示時間,數(shù)字是幾,就是幾時。你在哪里也見過這種表示時間的形式?
(5)“想想做做”第2題。
提問:會認時間以后有什么用呢?老師這里有三張圖片請大家看看:什么時候?誰?在干什么?
小組合作完成任務,匯報交流。
(6)引導:你們真聰明!請你們試著在小鬧鐘上撥一個時間,讓同桌說說是幾時。
學生合作學習,自主探究。
(7)教師撥時間,學生說是幾時,并說明是如何知道的。
3.初步認識大約幾時。
(1)繼續(xù)撥時間,讓學生說是幾時。
先撥7時,再撥7時不到一點,最后撥7時過一點。
(2)7時不到一點。
提問:這是幾時呢?小組商量商量。學生匯報交流:7時不到一點,接近7時……
(3)7時剛過一點。
(4)小結:小朋友們說得真好。?7時不到一點、剛過7時、接近7時、7時過一點都對,我們都可以說成是大約7時。
4.小結。
今天在鐘表店里你學會了什么?
學會了就要用,我們來矯正一下小鬧鐘上的時間。
學生撥3時、9時、大約5時、12時、大約6時。
引導:小朋友們可真能干!能幫老師修一修三只掉了針的表嗎?我們來比一比,看看哪一組小朋友最聰明,手最巧。
小組合作完成任務,匯報交流。
3.議一議。(“想想做做”第6題)。
先后出示兩張圖,讓學生思考什么時候、誰、在干什么,然后說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
質疑:為什么都是10時,有的小朋友在上課,有的小朋友在睡覺呢?
回家以后請小朋友們和爸爸媽媽一起制作一張時間表,爭取做一個珍惜時間的好孩子。
蘇教數(shù)學教案(篇3)
教學內容:蘇教版第一冊第8頁例題,第8――9頁“想想做做”的習題。
教學目標:
1、 初步學會按一定的標準,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應用。
2、 培養(yǎng)整理學習用品和生活用品的習慣。
3、 經(jīng)歷數(shù)學活動的過程,獲得數(shù)學活動的積極體驗。
談話:小朋友,你們的星期天一般是怎樣過的?下面一起來看看小蘭的星期天是怎樣過的。
出示動畫,提問:哪些東西應該放在文具盒里,哪些東西又應該放在學齡盒里呢?你能把它們分出來 嗎?
揭示課題,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怎樣把東西有規(guī)律地分一分。
二、 自主探索,解決問題。
1、 尋求“分類”的策略。
(1)、同桌討論,你準備怎樣分?為什么這樣分?
(2)、交流分的方法,相互評價。
2、 動手操作,體驗分類。
同桌合作把這此物品分別放入文具盒和學具盒中,并說說每盒中的東西有什么不同?
3、 反饋分類的結果。
在你們的幫助下,小蘭把東西整理好了,你們和她分得一樣嗎?
2、 小結。剛才我們按這些物品的用途把它們分成學具和文具兩類。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需要我們按照一定的標準將一些物品分一分,這樣東西的擺放就顯得更整齊了,我們用起來也更方便。
“想想做做”第1題。
想一想,下面的動物哪些生活在水里?
圈一圈,你認為哪些動物生活在水里?
說一說,你認為哪些動物生活在水里?
三、 鞏固深化,再次體驗。
1、 想想做做第2題。
小蘭在小朋友的幫助下,順利整理好了自己的書包。 這時電話響了,媽媽在電話里說,有客人來,她要上街去買菜讓小蘭做媽媽的幫手,收拾一下家里,小蘭高興地答應了,客廳的桌子上擺著許多東西,把它們放在兩個袋子里,該怎樣放才合適呢?我們一起和小蘭來比一比,看誰分得又快又好。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拿出課前準備的物品進行分類,選2-3個小組上臺演示,說說分類的依據(jù)。
2、 想想做做第3題。
3、 整理好客廳后,小蘭來到弟弟的房間,瞧,調皮的小弟弟把玩具扔得滿地都是。
(1)、說說它們各有哪里行駛。
(2)、客人就快來了,我們來幫幫小蘭好嗎。就根據(jù)剛才那些玩具在哪里行駛的特點來分一分。
(3)、同桌互相檢查。
(4)、你還能按別的特點來分一分嗎?
4、 想想做第4題。當小蘭剛把房間整理好,媽媽就回來了,她買了什么呢?
喲,紅紅綠綠的多新鮮多好看呀!這些又可以怎樣分呢?
(1)、小組討論可以按什么特點來分。
(3)、評價每組的分類結果。
5、 這時客人來了,在這些客人中你發(fā)現(xiàn)藏著什么數(shù)學問題?
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可以根據(jù)客人的年齡、性別、穿著、身高等多種標準來分類。
四、 全課總結,拓展思維。
學生總結本課所學的內容,談感想及收獲,老師再作概括總結。
蘇教數(shù)學教案(篇4)
1.鞏固10以內的加減法,2.聯(lián)系生活實際發(fā)展數(shù)學思維。.
1.第1題。(1)出示第1小題,兩圖根據(jù)算式中的一個數(shù),說說意義。
2.第2題。(1)出示第1小題,引導學生看懂圖意,圖告訴了什么,要求什么,交流后列出算式。
4.第5題,讀題,數(shù)一數(shù),填一填。提出要求:數(shù)的時候要特別認真,不要數(shù)錯了。
5.第6題。獨立想一想,說一說每道算式是怎么填空的,為什么這樣填。
6.第7題。看圖,讓學生先把整個圖意說一說,(圖上有什么人,分別在做什么?)然后根據(jù)要求,開動腦筋,提出問題列出算式計算。
三、布置作業(yè):第1題第2小題,第2題第2小題。第4題,獨立做在書上。
1.情景教學說明連加連減的意義.2.根據(jù)圖意列出算式..
000 把5和3合起來用什么方法,這是幾個數(shù)相加.
根據(jù)學生回答,得出連加.
這里的連加是幾個數(shù)相加.
1.43頁第1題.
(1)引導學生擺小棒.
(2)用這種方法看算式,在計算.
(3)學生獨立完成.
蘇教數(shù)學教案(篇5)
教學目的:配合和是8、9的加法與相應的減法安排的內容,同時帶著練習前面教學的加、減法,使學生具有必要的計算能力。
第一層次(1--3題)重點在計算,通過教學使學生能都能算對。
第二層次(4--6題)重點是解決問題,其中第6題是一道開放性的題,培養(yǎng)學生從數(shù)學角度觀察并提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小黑板、掛圖、投影片、實物圖片、學具?等。
教學過程:
1、 第1題要讓學生仔細看圖,相互說說圖意,然后根據(jù)圖意列出四道加、減法算式。使學生鞏固加、減法的初步概念,進一步領會加、減法間的關系。
2、 第2題擺卡片組成算式,重點練習和是8?、9的加法與相應的減法。(課前要指導學生制作數(shù)字卡片,課上組織小組合作學習,使每名學生都有較多的練習機會。)
3、 第3題通過學生獨立計算反饋正確率,要根據(jù)學生計算的情況及時調整教學,采取措施解決存在的問題。
1、 第4題在學生獨立完成后,組織交流。讓學生說說圖意、算式以及列式時是怎樣想的。
2、 第5題可以先讓學生憑經(jīng)驗說說第5題左圖中一共有多少人,再研究怎樣列式計算。如果學生有困難,可以通過擺學具幫助理解。(第1人??????????8人
然后組織學生討論右下題圖中三角旗上的8人是什么意思。先讓學生憑生活經(jīng)驗說出前面有7人,再研究怎樣列式計算。
3、???第6題是一道開放題,圖中畫的是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根據(jù)圖意,可以列出不同的算式。只要符合圖意,就要肯定。
小黑板出示:
6+3=????9?–?3?=????9?–?8?=????2?+?6?=
9?–?4?=???8?–?5?=????4?+?5?=????8?–?2?=
蘇教數(shù)學教案(篇6)
本節(jié)課突出了兩個方面的特點。1.?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課程改革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性學習,由于一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不高,學習方法掌握得較少,因此,在這節(jié)課中學生的學習方式側重于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在這節(jié)課中,安排了兩次合作學習。第一次是在“組織比賽”這個活動中,由組長帶領組員一個一個依次說出自己最喜歡的體育項目,然后請組長根據(jù)調查的方法和結果,在全班進行交流,再由大家觀察統(tǒng)計表,根據(jù)統(tǒng)計表中的信息繪制統(tǒng)計圖。這次活動只是初步的合作學習,讓學生在合作中學習調查的方法,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第二次是在“果汁生產”這個活動中,讓學生運用調查的方法。組長成為這次活動的組織者,讓大家為了完成調查任務而進行合作與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促進學生的交流溝通,培養(yǎng)團隊精神。2.充分運用激勵性評價。課程改革所倡導的評價方式是對學生的激勵性評價,是充分尊重學生的體現(xiàn)。同時,對學生的激勵性評價和對學生評價方法的指導也是教學中的重難點。在這節(jié)課中,我非常注重運用激勵性語言對學生進行評價。比如:在學生的兩次合作學習中,每個小組完成學習任務有先有后,我對先完成學習目標的學生說:“你們的速度真快!你們看,大家都在向你們學習”。對于那些速度比較慢的小組,我更多的是采用鼓勵的方式,比如:別著急,相信你們一定做得很仔細。運用這種方式,不僅可以對那些速度快的小組起到鼓勵的作用,還在全班樹立了榜樣,讓大家都向他們學習;而對于慢的小組,讓他們減小心理壓力,使他們感覺學習并不困難。在評價中,我不僅經(jīng)常運用激勵性語言,還注重給學生象征性的鼓勵,如:在小組調查“最喜歡的體育比賽”結束后,我對每個調查方法好、結果準確的小組都要送給他們小青蛙做獎勵,讓學生明白:只要你付出努力,你就會有收獲。
不過,我覺得還有兩方面做得不夠。第一,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還應加強。一年級的學生,探究的意識和探究性學習的方法還沒有真正掌握,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還應重視對學生探究性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幫助學生學會更多的學習方法。第二,還應加深對統(tǒng)計意義的理解。在“組織比賽”“飲料購買”“水果生產”這三個活動中,可以通過“老師介紹、師生共同探討和學生獨立說出統(tǒng)計意義”這三個過程加深學生對統(tǒng)計意義的理解。
在本節(jié)課中,根據(jù)教材安排,引導學生開展“買氣球”和“最喜歡的動畫片”兩個統(tǒng)計實踐活動。
首先,努力使情境的設計更貼近學生的生活,激發(fā)學生參與的興趣。如:結合單元教學時間恰恰在“六一”兒童節(jié)前夕,讓學生為慶?;顒映鲋\劃策,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對于教科書安排的調查“學生最喜歡的電視節(jié)目”,通過課前調查,我發(fā)現(xiàn)學生對電視內容的認識和選擇大多局限于動畫片,因此結合學生特點我稍加改動變?yōu)榻y(tǒng)計“學生最喜歡的動畫片”,進一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使課堂氣氛熱烈而活躍。其次,力圖體現(xiàn)師生共同探索收集、整理數(shù)據(jù)的全過程,促進學生對學習方法的掌握。如鼓勵學生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尊重學生的意見,努力創(chuàng)設師生交流、生生交流的互動空間,引導學生體驗不同的收集數(shù)據(jù)的方法,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1.改進活動方式,激發(fā)興趣:在教學“你學到什么”時,采用?“摘智慧果實”的游戲形式,利用生動的畫面引導學生回顧學過的知識,促進學生積極思維,激發(fā)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2.注重合作交流,引導學生探究:本節(jié)課教學注重采用小組合作、同桌交流等方式,把學習的主動權真正交給學生。小組活動給學生提供充分自主的活動空間,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出謀劃策,在相互交流中擦出思維的火花、相互補充,培養(yǎng)合作交流的能力。3.給予學生成功的體驗,樹立自信心: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成功”?的情境,讓學生回顧自己成功的經(jīng)歷,欣賞自己的作品,感受到自己的進步,這些都能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愉悅。教師信任的眼神、及時恰當?shù)谋頁P以及來自同學激勵的掌聲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成功的體驗,從而樹立堅定的自信心。
蘇教數(shù)學教案(篇7)
教學目標:
1.通過對“零”的意義的探討,進一步理解正數(shù)和負數(shù)的概念,能利用正負數(shù)正確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規(guī)定了向指定方向變化的量);
2.進一步體驗正負數(shù)在生產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深化對正負數(shù)概念的理解.
教學難點:正確理解和表示向指定方向變化的量.
教與學互動設計:
(一)知識回顧和理解
通過對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在實際生產和生活中存在著具有兩種不同意義的量,為了區(qū)分它們,我們用正數(shù)和負數(shù)來分別表示它們.
[問題1]:“零”為什么既不是正數(shù)也不是負數(shù)呢?
學生思考討論,借助舉例說明.
參考例子:用正數(shù)、負數(shù)和零表示零上溫度、零下溫度和零度.
思考“0”在實際問題中有什么意義?
歸納“0”在實際問題中不僅表示“沒有”的意思,它還具有一定的實際意義.
如:水位不升不降時的水位變化,記作:0 m.
[問題2]:引入負數(shù)后,數(shù)按照“具有兩種相反意義的量”來分,可以分成幾類?分別是什么?
(二)深化理解,解決問題
[問題3]:(課本P3例題)
【例1】(1)一個月內,小明體重增加2 kg,小華體重減少1kg,小強體重無變化,寫出他們這個月的體重增長值;
【例2】(2)某年,下列國家的商品進出口總額比上年的變化情況是:
美國減少6.4%,德國增長1.3%,
法國減少2.4%,英國減少3.5%,
意大利增長0.2%,中國增長7.5%.
寫出這些國家這一年商品進出口總額的增長率.
解后語:在同一個問題中,分別用正數(shù)和負數(shù)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義.寫出體重的增長值和進出口的增長率就暗示著用正數(shù)來表示增長的量.類似的還有水位上升、收入上漲等等.我們要在解決問題時注意體會這些指明方向的量,正確地用正負數(shù)表示它們.
鞏固練習
1.通過例題(2)提醒學生審題時要注意要求,題中求的是增長率,不是增長值.
2.讓學生再舉出一些常見的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3.1990~1995年下列國家年平均森林面積(單位:千米2)的變化情況是:
中國減少866,印度增長72,
韓國減少130,新西蘭增長434,
泰國減少3247, 孟加拉減少88.
(1)用正數(shù)和負數(shù)表示這六國1990~1995年平均森林面積的增長量;
(2)如何表示森林面積減少量,所得結果與增長量有什么關系?
(3)哪個國家森林面積減少最多?
(4)通過對這些數(shù)據(jù)的分析,你想到了什么?
閱讀與思考
(課本P6)用正數(shù)和負數(shù)表示加工允許誤差.
問題:1.直徑為30.032 mm和直徑為29.97 mm的零件是否合格?
2.你知道還有哪些事件可以用正負數(shù)表示允許誤差嗎?請舉例.
(三)應用遷移,鞏固提高
1.甲冷庫的溫度是-12℃,乙冷庫的溫度比甲冷庫低5 ℃,則乙冷庫的溫度是.
2.一種零件的內徑尺寸在圖紙上是9±0.05(單位:mm),表示這種零件的標準尺寸是9 mm,加工要求不超過標準尺寸多少?最小不小于標準尺寸多少?
3.摩托車廠本周計劃每天生產250輛摩托車,由于工人實行輪休,每天上班的人數(shù)不一定相等,實際每天生產量(與計劃量相比)的增減值如下表:
星期 一 二 三 四
增減 -5 +7 -3 +4
根據(jù)上面的記錄,問:哪幾天生產的摩托車比計劃量多?星期幾生產的摩托車最多,是多少輛?星期幾生產的摩托車最少,是多少輛?
類比例題,要求學生注意書寫格式,體會正負數(shù)的應用.
(四)課時小結(師生共同完成)
蘇教數(shù)學教案(篇8)
教學目的:
讓學生體會兩道相應的減法算式之間的聯(lián)系,以及用減法算的實際問題里的數(shù)量之間的聯(lián)系,感受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
1、 在看圖理解實際問題的基礎上列出相應的兩道減法算式,體會相互之間的聯(lián)系。
2、 先可以讓學生觀察并交流一下圖意,弄清要栽的總數(shù)是“7棵”。栽好了3棵,還有4棵沒有栽,再討論可以列出哪些算式,并算出得數(shù)。
3、 再讓學生聯(lián)系題意說說兩道減法算式的含義,體會相應的減法算式之間的不同和聯(lián)系。
4、 教學“試一試”。第一小題要讓學生理解虛線表示什么意思,交流算法時,如果有學生從7?–?2?=?5?,想到7?–?5?=?2?,要表揚、鼓勵。
第二小題是圖畫表示的實際問題,可以讓學生對自己的列式作出解釋,初步學習表達問題的大致過程。
1、 “想想做做”。通過直觀先學會6、7減幾的其余一些算式,再安排不同形式的練習,鞏固6、7減幾的計算,以及學習用減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 “想想做做”第1題讓學生自己看圖寫算式,計算結果,然后交流。
3、 第2題先讓學生說一說題意,列出算式,然后說說自己的想法,體會數(shù)量關系和算法之間的聯(lián)系,逐步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 第5題和第6題應該組織學生討論,在討論和交流的過程中,逐步完善自己的想法,使認知結構更加全面。
5?–?4?=??????????????6?–?4?=???????????5?–?3?=
7?–?5?=??????????????6?–?3?=???????????7?–?4?=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小編推薦
小學蘇教版數(shù)學教案11篇
作為教師,編寫教案課件是必不可少的任務,如果還沒有完成的話就要特別留意了。編寫教案時需要注重培養(yǎng)輪廓性思維和深度思考的能力,那么該如何根據(jù)課件來編寫教案呢?為了更加方便使用,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小編整理了一份“小學蘇教版數(shù)學教案”的教案,建議將本文保存下來以備隨時參考!
小學蘇教版數(shù)學教案 篇1
知識與能力:
使學生通過操作掌握5以內數(shù)的組成。
使學生通過認真觀察,動手操作來感知學習內容。
投影儀、數(shù)字卡片、5根小棒。
復習舊知。
復習寫數(shù)。
新授。
創(chuàng)設情境,小組學習5的組成。
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師:今天老師想請大家做一個分小棒的游戲,把5根小棒分成兩堆,看誰的方法多。分完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交流展示。
指名讓分法不同的學生到投影儀前展示。
師:剛才大家想了那么多辦法,可是看起來有點亂,能不能想個好辦法,把每種分法都想出來,一個也不落下?同桌商量一下。
師:老師發(fā)現(xiàn)有同學有一種好辦法,下面請他來教大家。
學生展示按順序分。
師:下面請小朋友們自己邊說邊自己按順序分一分。
小結。
我們通過分小棒得到了5的組成,以后凡事多動腦筋,就能找出其中的規(guī)律,想出更好的辦法。
小組學習4、3和2的組成。
學生動手分一分,教師巡視指導。
出示課堂活動第3題,要求學生自己完成。(有困難可以向同桌或老師請求幫助。)
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先與同桌交流,再回家與父母交流。
教學內容:課本第12--13頁的例1、例2、例3,課本第14頁的課堂活動第1--3題。
使學生知道“同樣多”的含義。
初步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義。
讓學生在數(shù)一數(shù)、比一比、擺一擺的過程中,體驗一些比較的方法。
使學生認識符號“》”、“《”、“=”及其含義,會根據(jù)所出示的“》”、“《”、“=”來描述5以內數(shù)的大小,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符號化的思想方法。
通過觀察、比較和實踐活動來感知數(shù)學知識。
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和主動參與學習的精神。
蜜蜂、花朵的圖片,圓片,小正方形。符號卡片,小棒,三角形。
導入。
指導看情境圖1。
新授。
數(shù)一數(shù)。
觀察圖,你看到了什么,有多少呢?
比一比。
引導觀察,初步感知同樣多。
師:花叢中有3朵盛開的花,有3只小蜜蜂在采蜜。(教師邊講解邊出示蜜蜂圖和花朵圖,并把它們一一對應好。)
生答。
師:蜜蜂和花一個對一個,沒有多余的,我們就說蜜蜂和花同樣多,用算式表示是:
學生認識“=”,書空后齊讀。
動手操作,理解“多“和“少”。
師:蜻蜓和蜜蜂比,誰多,誰少?大家拿出圓片和三角形分別代表蜻蜓和蜜蜂擺一擺。
學生操作,教師巡視,指導學生擺的時候要一一對應。
學生反饋:蜻蜓比蜜蜂多,因為擺的時候有一只蜻蜓多出來了。
師:蜻蜓比蜜蜂多,就是幾比幾多?用一個算式表示是:
學生認識“》“,學生跟著老師書空,齊讀。
師:蜜蜂3只,蜻蜓4只,蜜蜂比蜻蜓少,可以寫作:
學生認識“〈“號,跟著老師書空,然后齊讀。
寫一寫。
學生先描紅,然后在田字格中獨立書寫符號。
擺一擺,填一填。
師:請小朋友第一行擺3個圓片,第二行擺5個三角形,想一想誰比誰多,誰比誰少?
小組交流,讀一讀3〈5和5〉3。
師強調:無論是大于號,還是小于號,開口都向著大的數(shù)。
應用拓展。
同桌合作,擺學具卡片,邊擺邊說。
一個同學擺,同桌擺的和他同樣多。
同桌合作,一個擺的多,一個擺的少,并用幾大于幾和幾小于幾說一句話。
2、說出你生活中同樣多,多些,少些的例子。
課堂活動。
看圖填數(shù)。學生看圖,獨立完成,集體交流。
比多少,填一填。先說一說,數(shù)一數(shù),圖上畫著什么,有多少?然后學生獨立填一填,同桌交流。
游戲。教師先作示范,同桌之間玩游戲。
總結。
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同桌交流。
小學蘇教版數(shù)學教案 篇2
教學要求:
1、使學生能夠正確地數(shù)出數(shù)量在11―――20之間物體的個數(shù),并且知道這數(shù)是由一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2、通過學習,使學生能夠熟練掌握20以內數(shù)的順序和大小,并能夠正確地迅速地讀出11―――20各數(shù)。
3、培養(yǎng)學生操作能力、思維能力、觀察能力和應用意識。
4、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5、向學生進行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思想品德和安全意識的教育。
(同時)師:快樂的周末來到了,老師領著假日小隊的同學去軍屬李奶奶家?guī)秃檬拢@時他們正穿過一條喧鬧的馬路。(電腦出示主題圖)
數(shù)一數(shù),他們的數(shù)量各是多少?
3、師:同學們觀察地很仔細,想像很豐富,那你們再觀察黑板上這些數(shù),你們能發(fā)現(xiàn)什么?
師:拿出小棒,一根一根地數(shù),滿十根后,捆成一捆放在一邊,繼續(xù)數(shù),又滿十根,再捆成一捆,明白了嗎?(學生數(shù)小棒,教師巡視指導)
指名一學生上臺跟全班同學一起數(shù)。
數(shù)完后,師問:通過剛才數(shù)小棒,想一想,1捆小棒就是幾個十?2捆呢?
請小朋友拿出15根小棒擺一擺,看誰擺得又對又快。
(學生擺,教師巡視,發(fā)現(xiàn)不同的擺法,把不同的擺法指名學生展示在黑板上。
看你擺好的15,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問:誰能用你喜歡的好方法一下擺出11和20,并悄悄地告訴同桌你是怎么想的?
反饋匯報,問:11和20是由 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指名回答,教師板書:11 20)
教師小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十幾就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并且今后在擺小棒時,就可用較簡便的方法擺了。
1)、拿出已經(jīng)準備好的直尺,找出我們已經(jīng)學過的數(shù),并讀一讀。(先學生自由的讀,再同桌互讀,蝚后指名讀)
師:這是一個隱形小動物,這很想和大家成為好朋友,你們想知道它是誰嗎?請同學們打開書第71頁完成第2題。
小狗汪汪:同學們,你們愛吃蘋果嗎?今天,我?guī)硪淮筇O果送緞帶你們,但是你們必須解決了所有的問題才行,你們愿意嗎?
這時,老師拿出小狗汪汪帶來和上面有數(shù)字的紅蘋果教具,把它發(fā)緞帶大家,讓學生大聲讀出來,并說出這個數(shù)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最后所有拿蘋果的同學上臺來按順序排好隊,找自己的位置站 好,全班同學進行評價。
師:同學們,其實在我們的身邊就有許多我們今天學習的這些數(shù),你們能找一找,說一說嗎?說給你的同桌聽?
小學蘇教版數(shù)學教案 篇3
1、體會減法算式之間的關系。2、鞏固6、7的加減法。
2、集體完成第一組算式,你知道這個用加法算式怎么表示嗎?
1、學生獨立完成,然后集體交流,了解答題情況。
1、學生獨立完成,看誰做得又對又快,然后教師檢查。
2、出示第2小題:導入,列式,交流,把所寫的加減法算式說一說自己是怎么想的,從而體會6的組成和6的加減法算式之間的聯(lián)系。
1、初步學會一圖四式。2、加減法之間的關系。3、正確計算。
(1)學生拿出8根小棒分一分,
(2)把分的結果寫出兩個加法算式。
(3)再寫出兩個減法算式。
(4)說一說你為什么這樣列式。
2、教學例2:
(1)觀察圖,在這幅圖里,你能找出數(shù)學問題嗎?
(2)根據(jù)自己說的圖意寫出算式。
(3)說出計算方法。
(1)分小組學習,拿9個圓分兩堆,可以怎樣分?
(2)根據(jù)不同的分法,看書36頁,填書。
(3)讀算式。
(4)小結9可以分成什么,對應的加法和減法算式是什么。
小學蘇教版數(shù)學教案 篇4
教學目的:
使學生通過實物的辨認,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有一定的感性認識,知道這些形體的名稱,能識別這些形體。
引導學生認識相應的圖形與名稱,初步認識這些形體的主要特征。
1、 出示掛圖,引導學生說出圖上意思。
2、 分一分,幫助學生把積木按形狀分成四類:
3、 假如學生把長方體和正方體分在一起,圓柱和球分在一起,要先肯定是對的,然后再引導可以細分。
4、 看一看,摸一摸:感知每類形體的特征,在這基礎上再抽象出相應的立體圖形
5、 教學各形體的名稱。
6、 感知認識:(1)可以由老師說名稱,學生拿出相應的形體。
(2)也可以由老師拿出形體,學生說出名稱。
1、“想想做做”第1題。
(1) 通過實物和圖形的連線,聯(lián)系生活中的物體,加深對不同形體的認識,并通過舉出實例得到進一步的鞏固。
(2) 讓學生說出在生活中和它們相似的朋友。
2、“想想做做”第2題。
觀察圖里的物體可以分成幾類,再獨立地數(shù)一數(shù)、填一填,然后交流。
3、“想想做做”第3題。
第(1)題,可以填一填,再相互交流。
第(2)題,只要求口答,不必進行書面回答。
小學蘇教版數(shù)學教案 篇5
教學目的
1、認識14個生字,認識1個偏旁,學會寫“巾”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觀察自選商場,了解自選商場的售貨方式,體會它給人們帶來的方便。
4、學習在生活中主動識字。
教學準備
1、課件
2、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逛商場
師:同學們,這么精神,老師忍不住想領你們去一個地方,想知道什么地方嗎?
生:想!
師:(點擊出示拼音)誰來拼?
生:我來拼(生拼讀)。
師:拼得怎樣?
生:拼得很好。拼準了平舌音。
生:還讀準了翹舌音和后鼻音呢!(師點擊出示“z、sh、ch”)
師:對,拼得真好。真是個拼音小能手,來我們請他當我們的小老師帶我們拼讀。
生:跟我讀:zìxuǎnshānɡchǎnɡ全班跟讀。
師:小老師帶讀的真好。老師想領你們去的是這個地方嗎?我們看看(點擊出示“自選商場”)。
師:來,讀一遍!
生:全班讀。
師:同學們真棒!(點擊出示紅色字“商場”)誒,以前見過這兩個字嗎?
生:見過。
師:會讀嗎?
生:會!
師:誰來讀?
生:商場。
師:你是怎樣認識這兩個字的?
生:和媽媽去商場里買東西,媽媽告訴我,我就認識了。
生:我也認識這兩個字,我也是在商場里認識的。
師:你呢?
生:看書拼拼音認識的。
生:去商場認識的。
師:你們真是個生活中的有心人,在逛商場時還留意牌子認字,請全班同學向你們學習,做個生活中的有心人。(點著“自選商場“的圖片)去過這地方嗎?
生:去過(集體答)!
師:喜歡嗎?
生:喜歡!
師:為什么?
生:那里有很多好吃的東西!
生:那里有很多好玩的東西!
生:那里很好玩,很漂亮!
師:其實呀,同學們說了這么多,就是因為那里東西多,現(xiàn)在讓我們走進……(點黑板課題引讀)
生:自選商場
師:瞧瞧去!看看是不是真的東西多?(點擊出示圖片)看,這是自選商場的食品區(qū),里面擺放著各種各樣的食品,有飲料、牛奶、各種零食等,這是日常生活用品擺放區(qū),有洗衣粉、沐浴露、毛巾等。這是文具擺放區(qū),有作業(yè)本、各種各樣的筆、文具應有盡有。
二、學句子
師:你看,正如你們剛剛所說:自選商場的東西真多。(點擊出示句子)會讀這句話嗎?
生:會
師:你來讀讀,讀得真準確!你用什么辦法把這句話讀出來的?
生:我是用拼拼音的辦法。
師:同學們,按他的辦法用拼音拼拼把這句話讀準確。
生:(自由拼讀。)
師:同學們真認真!誰來讀?
生:自選商場的東西真多。
師:你們認為他讀得怎樣?
生:讀得很流利,但是“真多”的“真”字沒讀準翹舌音。
生:還有讀得沒有感情。
師:評得真不錯!可是同學們有沒有注意到“東西”這個詞中“西”的音節(jié)是“xi”沒有聲調,這是輕聲,聽聽老師怎么讀?老師怎么讀的?
生:“西”讀得輕短,“東”讀得比較重、長
師:這位同學很認真聽,對,“西”要讀的輕短,“東”讀得重、長,來,跟老師讀(師領全班讀兩遍)。東——西
生:東——西。
師:放在句子中,全班一起讀。
生:自選商場的東——西真多。
師:讀得真好,“東西”指什么呢?
生:“東西”是指商場里的食物、玩具呀!
生:電視、圖書。
師:你們真聰明!沒錯,“東西”是指物品。怎么樣把這兩個字記???
生:我看“車”字就想起了“東”字,它們很像。
生:我看見“四”就想起來“西”字,它們也很像。
師:同學們的辦法真好,你們真是記字小能手。
三、學生字
1、學生字(1分鐘)
師:(點擊出示圖片講述)星期天,明明和媽媽去自選商場了。(點擊出示圖片)看,媽媽給明明買了明明愛吃的東西?是什么呢?(點擊出示面包圖片)
生:面包
師:這是什么?怎樣記住這個“包”字?
生:看到面包,我就記住了“包”字。
師:(點擊出示牛奶圖片)這又是什么?
生:牛奶
師:要讀準“奶”字的鼻音,跟老師拼讀一遍。
生:(全班跟老師拼讀)
師:現(xiàn)在看誰讀得準?
生:nǎi,牛奶。
生:nǎi,牛奶。
師:誰有辦法記住“奶”字?
生:“女”加“乃”就是“奶”牛奶的“奶”。
師:我也記住了“奶”字,“奶”字是“女字旁”,是我們今天新學的偏旁,全班跟老師讀“女字旁
生:女字旁。
師:“奶奶”是爸爸的什么?
生:媽媽。
師:是男人還是女人?
生:女人。
師:所以“奶”字是“女字旁”,你還知道哪些字有“女字旁”?
生:媽媽的“媽”字。
生:姐姐的“姐”字。
生:妹妹的“妹”字。
師:你們真是識字小能手啊,一下字說出了這么多“女字旁”的字。哦,媽媽還買了家里要用的生活用品,是什么呢?看,(師點擊出示)這是什么?
生:牙膏。
師:誰來拼讀?
生:拼讀。
師:全班拼讀。
生:(全班拼讀)
師:想辦法記住了這個商品名稱嗎?(點擊出示圖片)這是?
生:毛巾
師:讀得真準!把“巾”的前鼻音讀準了。開列火車讀讀。火車火車開起來。
生:開到這里來。
師:這列火車開起來。
生:(開火車讀)毛巾
生:毛巾
生:毛巾
……
師:你用什么辦法記住了這兩個字?
生:看見洗臉用的毛巾,我就會想起這兩個字。
師:你采用形象記憶法,非常好?。c擊出示圖片)這是洗衣服用的?
生:洗衣粉。
師:誰來拼讀它的商品名稱。
生:(拼讀)
師:拼讀得很好,你來領大家拼讀一遍。
生:領讀
師:不拼拼音,只讀名稱,男生讀兩遍。
男生:洗衣粉洗衣粉
師:女生讀兩遍。
女生:洗衣粉洗衣粉
師:誒,明明說自己還要買學習用具,看媽媽給明明買了什么學習用具?(點擊出示)這是?
生:鉛筆
師:我請三個同學來拼拼這商品名稱。
生1:qiānbǐ
生2:qiānbǐ
生3:qiānbǐ
師:(出示鉛筆)這枝就是?
生:鉛筆
師:鉛筆,你怎樣記住“筆”字?
生:竹+毛,筆筆筆。
師:我也記住了“筆”字,它是“竹字頭”,是我們新學的部首,(師板書:竹字頭)來,跟老師讀:竹字頭。
生:竹字頭。
師:(出示毛筆)我一看到毛筆的樣子,我就想起了“筆”字,你看這毛筆,上面用什么做成的?
生:竹。
師:下面用什么做成的?
生:毛。
師:這是我們中國最開始造出的筆,所以“筆”字,上面是“竹字頭“,下面是“毛”。你還知道哪些字是“竹字頭”的?
小學蘇教版數(shù)學教案 篇6
教學目的:
1、 能正確地計算6、7的加法。
2、 使學生初步體會生活里有很多計算的問題,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逐步增加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數(shù)學意識。
1、 通過生活情境和直觀圖、讓學生認識兩道相應的加法算式之間的聯(lián)系。
這兩個算式都是求一共幾個同學,都是把1個同學和6個同學合起來,體會兩個算式結果相同的合理性。
2、 教學例2。有括號和問號的題這里是第一次出現(xiàn)。理解后,要讓學生討論能列出哪些算式,計算后討論兩個算式之間的聯(lián)系。還要交流不同的算法,如果能從3?+?4?=7想到4+3也得7,應該表揚。
1、想想做做。1--6題。先通過擺一擺的操作和直觀圖,讓學生學習其余的一些得數(shù)是6、7的加法,再通過學生感興趣的練習形式,鞏固和是6、7的加法計算,以及實際問題的解決。
2?+?5?=???????4?+?3?=??????3?+3?=?????2?+4?=
5?+?1?=???????5?+?2?=??????1+?6=??????6?+?1?=
小學蘇教版數(shù)學教案 篇7
1.助兒童喜愛的玩具,使學生能正確數(shù)出5以內物體的個數(shù)。
2.能夠會寫5以內的數(shù)。
3.養(yǎng)學生認真書寫的好習慣。
生:圖上有4輛小汽車、3個皮球、1個娃娃、2個小朋友和5塊積木。
生2:這個男同學有2只手、2只腳、2只眼睛,都可以用2來表示?!?/p>
學生試寫,拿5個學生的作品展示,全班評議,歸納寫法。
師:小朋友們喜歡玩具嗎?你們都喜歡哪些玩具呢?
出示第6頁的主題圖:小紅和小明正在玩玩具,你會數(shù)一數(shù)這些玩具嗎?學生打開課本第6頁,同桌之間互相說一說。
師:找一找這幅圖中還有什么可以用1,2,3,4,5這幾個數(shù)來表示的?
師: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也可以用1,2,3,4,5來表示呢?同桌互相說一說。
師:剛才小朋友說的1個娃娃、1朵花、1群人都可以用1來表示,那么我們就可以擺一個三角形來表示1,想一想,你還可以用什么圖形來表示?
師:那么2個小朋友、2只手、2只眼睛還可以用什么圖形來表示呢?(生用學具卡片擺一擺)2個正方形、2張卡片又可以用數(shù)字幾來表示呢?(數(shù)學2來表示)。
師:小朋友擺得很好,現(xiàn)在大家看一看這些數(shù)你會寫嗎?(會)請你在本子上寫數(shù),你會寫哪個數(shù)字就寫哪個。
師:現(xiàn)在小朋友自己把書上田字格中虛線的數(shù)字描一描,再在空白的田字格上寫一寫。比一比哪個小朋友能和書上寫得一樣好,寫完后同桌互相評一評。
教師巡堂指導學生注意寫字姿勢和握筆姿勢。
師小結:小朋友第一次寫數(shù)字能寫得這么好,老師真是佩服你們,如果小朋友們在寫的時候更注意握筆的姿勢,就會寫得更好了。 激發(fā)學生興趣!
從動手動腦中體會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
正確書寫寫字姿勢和握筆姿勢。
更好的讓學生掌握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給學生進行梳理。
板書設計:??????????????????????????玩具
備注:
小學蘇教版數(shù)學教案 篇8
知識與能力。
使學生結合具體情境初步體會加法的意義,認識加號。
能正確計算5以內的加法,并能用加法解決簡單的問題。
通過具體直觀的情境,使學生體會“加法交換律”的含義。
使學生結合具體情境,體會感受新知識。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使學生初步體會生活里有許多計算的問題,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逐步增加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數(shù)學意識。
圓片若干個、小棒。
創(chuàng)設情境,理解加法含義。
理解加法含義。師:2輛車和一輛車合起來是幾輛車?你怎么知道的?
師根據(jù)學生回答指明:把兩部分合起來,可以用加法計算。今天我們就來學習5以內的加法。(板書:5以內的加法)
認識加號。
師:在數(shù)學上,2和1加起來,用“+“表示,等于3用”=“表示。
師領讀,生跟讀。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一個新符號,你準備怎樣記住它?
合作交流,探索算法的多樣化。
擺一擺。
師:請拿出學具圓片。先擺3個圓片,再擺2個圓片,合起來一共有幾個圓片?你怎樣列式?
小組合作,探討算法的多樣化。
師:3加2等于5,你是怎樣算出來的?把你的想法告訴你小組的同學。
全班交流,代表匯報。
師:剛才大家想出那么多的計算方法,下面,請小朋友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出田字格中的3個算式。
學生獨立完成,師巡視指導,注意個別指導以及觀察各學生的計算能力。
集體反饋,請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
四、一圖兩式,體會加法交換律。
1、引導學生觀察圖,提出數(shù)學問題。
2、觀察對比,找出規(guī)律。
師:一共有幾枝鉛筆,你會列算式嗎?(引導學生說出兩個不同的算式。)大家觀察這兩個算式,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
(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使學生初步感知“交換兩個加數(shù)的位置和不變“的規(guī)律。)
課堂活動。
說一說,填一填。
先讓學生說說題意,再放手讓學生自己解答。
畫一畫,算一算。
教師幫助學生弄懂圖意。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集體反饋,訂正。
看圖填算式。
學生獨立完成。
同桌互相交流。
用小棒擺一擺,填一填。
學生獨立操作、思考。
小組合作交流,看看一共能寫出幾個不同的算式。
小組代表匯報,全班交流。
小學蘇教版數(shù)學教案 篇9
教學目的:
讓學生體會兩道相應的減法算式之間的聯(lián)系,以及用減法算的實際問題里的數(shù)量之間的聯(lián)系,感受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
1、 在看圖理解實際問題的基礎上列出相應的兩道減法算式,體會相互之間的聯(lián)系。
2、 先可以讓學生觀察并交流一下圖意,弄清要栽的總數(shù)是“7棵”。栽好了3棵,還有4棵沒有栽,再討論可以列出哪些算式,并算出得數(shù)。
3、 再讓學生聯(lián)系題意說說兩道減法算式的含義,體會相應的減法算式之間的不同和聯(lián)系。
4、 教學“試一試”。第一小題要讓學生理解虛線表示什么意思,交流算法時,如果有學生從7?–?2?=?5?,想到7?–?5?=?2?,要表揚、鼓勵。
第二小題是圖畫表示的實際問題,可以讓學生對自己的列式作出解釋,初步學習表達問題的大致過程。
1、 “想想做做”。通過直觀先學會6、7減幾的其余一些算式,再安排不同形式的練習,鞏固6、7減幾的計算,以及學習用減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 “想想做做”第1題讓學生自己看圖寫算式,計算結果,然后交流。
3、 第2題先讓學生說一說題意,列出算式,然后說說自己的想法,體會數(shù)量關系和算法之間的聯(lián)系,逐步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 第5題和第6題應該組織學生討論,在討論和交流的過程中,逐步完善自己的想法,使認知結構更加全面。
5?–?4?=??????????????6?–?4?=???????????5?–?3?=
7?–?5?=??????????????6?–?3?=???????????7?–?4?=
小學蘇教版數(shù)學教案 篇10
教學目的:通過練習,幫助學生較好地掌握這些計算,力求能正確地算出得數(shù),為繼續(xù)學習8、7加幾和相應的減法打好基礎。
二、 回憶練習。
做練習六第1題,可以先讓學生獨立計算,然后交流算法。對于9加幾的算法要突出先湊十,再算10加幾的思路;對十幾減9仍舊讓學生選用自己喜歡的算法。在學生都能正確計算的基礎上,再次讓他們觀察、分析9加幾和相應的十幾減9間的聯(lián)系,引導他們理解利用想9加幾來計算十幾減9的思路。
三、 口算練習。
創(chuàng)設學生感興趣的形式練習第2題和第3題。這兩題都為口算練習配上情節(jié),在練習時,要利用這些因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組織合作學習,讓學生在小組里反復練習這些加減計算。
四、 綜合練習。
讓學生獨立運用9加幾和十幾減9去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做第5、6、7題。第5題比較一個算式和一個數(shù)的大小,第6題是加減兩步計算,第7題是觀察象形統(tǒng)計圖回答問題。對這些題,學生都有能力解決,要鼓勵他們獨立思考、獨立解答,相互交流、教師不做過多的講解。
五、 練習總結。
六、 能力檢測。
9+8=????13?–9?=????9?+4=?????16?–9?=????15?–9?=????17?–?9?=
9?+2=???11?–?9?=????9?+9=?????9+6=????14?–9?=???19?–?9?=
小學蘇教版數(shù)學教案 篇11
通過學生的比、畫等活動,使學生感知1--5各數(shù)的聯(lián)系,體會這五個數(shù)數(shù)序的排列。
使學生在數(shù)數(shù)的基礎上會讀,會寫1--5各數(shù)。
通過課堂活動中的數(shù)、寫、圈、擺,加深學生對數(shù)的認識。
通過比、畫、數(shù)、寫、圈、擺等活動讓學生愉快學習,掌握知識。
投影儀,數(shù)字卡片,小棒。
復習舊知。
復習數(shù)數(shù)。
新授。
教師指導學生看例4,并用投影儀出示數(shù)字1。
師:請小朋友讀一讀1,并仔細觀察1的寫法,看看1像什么?
師邊寫邊指導寫法。
然后讓學生書空1,再讓學生在第8頁“寫一寫”中沿虛線描1,教師注意巡視指導學生的坐姿和握筆的姿勢。
教寫“2--5“。(方法同教寫“1”。教學過程中多鼓勵學生的點滴進步。)
放手讓學生獨立寫1--5各數(shù)。
學生獨立書寫。
小組中交流并評選出最好的書寫參加全班集體交流。
集體交流,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評價。
課堂活動。
數(shù)一數(shù),寫一寫。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要注意強調學生的書寫習慣。
集體交流反饋。
圈一圈,寫一寫。
教師幫助學生弄懂題意。
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交流。
師總結:這節(jié)課老師和大家學會了1--5各數(shù)的寫法,寫字的時候要注意姿勢的正確。
蘇教版小學音樂教案8篇
俗話說,手中無網(wǎng)看魚跳。。優(yōu)質課堂,就是幼兒園的老師在講學生在答,講的知識都能被學生吸收,為了將學生的效率提上來,老師會準備一份教案,教案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進入課堂環(huán)境中來。所以你在寫幼兒園教案時要注意些什么呢?小編特意收集和整理了蘇教版小學音樂教案8篇,供你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蘇教版小學音樂教案【篇1】
通過活動讓學生體會在人生當中做出選擇的重要意義,啟發(fā)學生思考在人生中該如何做選擇;通過活動幫助學生充分認識到自己學習和生活的深層動機,從而讓她們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夠根據(jù)自己的興趣、需要、優(yōu)勢和能力去決定自己的事情。
一、 導入
教師:同學們你們在生活中見過或者聽說過拍賣會嗎?誰能說說是什么樣的?
生:好的。(目的在于讓學生知道選擇的意義,選擇面前要慎重,一旦明確自己想要的東西,果斷出手,為拍賣會的競拍環(huán)節(jié)打下基礎,讓學生們有自己的心理準備)
二、 人生選擇的意義
學生認真寫,寫好示意
師:下面我們要做一件殘酷的事情了。假設我們的生活遇到了意外,不幸其中一些人要離開,你希望誰先離開?然后呢?你的順序? 學生在選擇(部分學生會說老師我不選擇,太殘酷了,我誰也不愿誰離開;他們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我舍不得)
教師引導學生
學生舉手,發(fā)表意見
師總結:說到選擇,同學們在生活中是否進行過?當然有,人生中的選擇是無可避免的,無數(shù)次的選擇構成了我們的人生,比如選擇一件商品,做出一項決定等等。做出選擇有時候非常的困難,可是我們又沒有選擇。
師:下面咱們再來聽一則故事《人生的選擇只有一次》
教師朗讀故事《人生的選擇只有一次》
設問: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學生你會怎么做?
學生發(fā)言,教師分別評價引導
師總結:故事告訴我們在選擇面前要慎重,明確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果斷出手。同學們,生活就是由大大小小、多多少少的選擇構成的。我們做出的決定將使我們走上不同的人生之路,使我們的人生呈現(xiàn)出不同的色澤和價值,最終獲得不同的果實。
師:同學們,當你們面對人生中的不同選擇,你們將作出怎樣的
決定?讓我們在這場拍賣會上一展身手吧!
三、拍賣品介紹和規(guī)則說明
師:我宣布咱們七(×)班拍賣會正式開始。讓我們首先介紹一下今天的拍賣品有哪些?他們分別是幸福、健康、自信心、成就感、他人的贊揚、實現(xiàn)父母的愿望、實現(xiàn)理想、自由、財富和名氣。 再介紹一下本次拍賣會的規(guī)則:
1、每個人可以有5000元資金參與購買;
3、若一次出家5000,則立即成交。但是該者不得參加其他物品競拍;
4、貨品一經(jīng)售,概不退換,有些選擇一旦做出,就無法回頭了
四、拍賣開始
師:首先,第一件拍賣品:自信心。好,同學們請出價。好,a同學出價500元:b同學出價800元!c同學出價1100元!很好,競爭很激烈。好,d同學出價2000元!還有沒有出更高價的?2000元第一次,2000元第二次,2000元第三次,成交,祝賀你,你獲得了自信心!現(xiàn)在請上臺領取。(按實際情況組織)
蘇教版小學音樂教案【篇2】
教學目的:
1、通過聽、唱、說、感受表現(xiàn)小動物的音樂,從而懂得愛護動物。
2、能夠用有感情的聲音表現(xiàn)歌曲。
教學重點:用有感情的聲音表現(xiàn)歌曲。
教學難點:用有感情的聲音表現(xiàn)歌曲。
教學準備:電子琴、錄音機
教學內容及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聽音樂拍手進教室。
2、復習柯爾文手勢。
3、復習上節(jié)課的內容。
二、基本部分:
1、聆聽《三只小豬》
(1)完整地初聽前,教師先提示學生說一說樂曲描寫了怎樣的小豬。三只小豬好像在作什么。
(2)復聽時,隨著樂曲表演,模仿小豬的叫聲。注意要求學生合著音樂和節(jié)拍。
2、聆聽《快樂的小熊貓》
(1)完整初聽前,提示學生:感受樂曲描述清晨的意境和小熊貓愉快勞動的情景。
(2)復聽音樂做動作。提示:分組進行,讓學生充分的活動起來,利用樂器,人聲,拍打動作為樂曲做結尾。
三、結束部分:
小結。
蘇教版小學音樂教案【篇3】
1、聽音樂進教室
(1)氣球爆炸時的.聲音和泡泡糖破裂時的聲音哪個強?請學生用聲音學一學。
(2)引導學生找一找生活中發(fā)出聲音的一對物體比較它的強弱
1。老師進行示范,講清動作:雙手插腰,左腳向左橫踏一小步,右腳尖點于左腳窩,然后右腳向右橫踏一小步,左腳尖點于右腳窩。一拍一動。
2。配上音樂,請學生進行往前踏步,后退踏點的練習。師巡回指導,糾正學生不正確的動作。
1.導入新課
師問碧藍的天空中,繁星一閃一閃的??罩羞€缺了什么呢?(出示月亮)平時你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樣的?引導學生觀察月牙像什么?(出示小船圖片)你喜歡月亮嗎?你愿意去月亮上嗎?如果你坐在月亮上,你會看見什么?課件逐一出示《小小的船》的詩歌內容。揭示課題。
2。邊看邊聽范唱音樂,請生跟著音樂拍一拍手、搖一搖身體。
3。有節(jié)奏地歌詞朗讀,聽范讀,師領讀生跟讀。(出示歌譜、節(jié)奏譜,播放范讀)
4。請生隨節(jié)奏邊讀詞邊搖擺身體。
5。師范唱歌曲,分樂句教唱,生跟唱。
6。集體齊唱歌曲,請一位同學或兩位同學主動站在臺前為大家演唱。
7。做音樂游戲(搖小船),請生兩人一組,邊唱邊劃船。(播放音樂,提醒生注意安全)
將生分為四組,請生分組討論夜晚的天空是什么樣的?根據(jù)老師給的素材和歌曲的內容,你能貼出美麗的夜空嗎?大家自己來評價,選出優(yōu)勝組。
師:你喜歡彎彎的月亮和閃閃的星星嗎?現(xiàn)在我們大家要好好學習,長大了一定能去太空遨游。去坐著月亮船摘星星!大家說好嗎?!現(xiàn)在讓我們劃著月亮船輕聲地走出教室吧!
蘇教版小學音樂教案【篇4】
第一課時
《我們的家園》
1.教唱歌曲《我們的家園》。
2.鼓勵學生創(chuàng)編歌詞和表演與歌詞相關的動作。
(一)播放歌曲《大風車》,拉開《動畫城》這一單元教學的序幕。
播放歌曲《大風車》。
播放歌曲《大風車》,《動畫城》節(jié)目時間到了,請學生談談自己感興趣的動畫片,說說最近電視臺播放的新的動畫片,唱唱片中的歌曲,鼓勵學生把家中的動畫片帶到學校來,與同學們分享。
(二)聆聽歌曲《我們的家園》。
1.今天的《動畫城》播放什么動畫片呢?老師也不知道。老師只知道動畫片的主人翁是小熊貓,小熊貓身上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情?讓我們大家一起來聽一聽。
2.教師播放歌曲《我們的家園》,學生根據(jù)歌詞回答,歌曲表現(xiàn)了怎樣的情形。
(三)聽并學唱歌曲。
1.教師邀請學生在表演的同時,加入到跟唱歌曲的行列中來。
2.請學生自己完整地演唱第一段歌詞。
(四)創(chuàng)編歌詞并表演動作。
請同學們把創(chuàng)編的歌詞演唱并表演動作,然后分組進行演唱和表演。
(五)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串接和編排小小音樂劇《我們的家園》。
第二課時
三個和尚
1.欣賞器樂曲《三個和尚》。
2.識別和記憶堂鼓、木魚、小鈸三種打擊樂器。
3.引導學生欣賞音樂并表演《三個和尚》。
(一)播放歌曲《大風車》,拉開《動畫城》節(jié)目的序幕。
1.播放歌曲《大風車》。
2.教師設問:動畫城節(jié)目又要開始了,今天播放什么動畫片呢?請同學們仔細聽,老師給同學們講一個故事。
3.教師播放器樂曲《三個和尚》,隨著音樂發(fā)展變化,配樂講《三個和尚》的故事片段。
前奏部分:“從前,在一座高高的山上,有一座寺廟......”,主題音樂第一次響起:“一個小和尚,背著行李,興致勃勃地來到寺廟前,看到空無一人的寺廟,他興高采烈地打掃、清理、收拾、挑起水來,忙完了這一切,他安靜地坐在佛像前念經(jīng),念著念著,他打起瞌睡來……”
主題音樂第二次響起:“一個瘦和尚,背著行李,也興致勃勃地來到寺廟前,看到大大的寺廟里只有一個小和尚,他高興地同小和尚打過招呼,也非常積極地打掃寺廟、清理佛堂、挑起水來,忙完了這一切,兩個和尚面對面地在佛像前打坐、念經(jīng)起來......”音樂到此為止。
“接下來發(fā)生了什么,哪個同學能給我們講講?”學生七嘴八舌紛紛補充后面的故事。
4.同學們給故事起名字。
教師:看來,許多同學都知道這個故事,請同學們告訴我這個故事的名字。
(二)認識打擊樂器:堂鼓、小鈸、木魚,并用打擊樂器為主題音樂伴奏。
1.聆聽器樂曲《三個和尚》,說說樂曲與前面的故事有什么關系。
教師告訴學生,剛才聽到的樂曲是作曲家金復載特意為動畫片《三個和尚》創(chuàng)作的音樂。
2.為什么樂曲的名字也叫《三個和尚》,聆聽樂曲前奏。
3.教師展示打擊樂器堂鼓、小鈸、木魚。示范敲擊這幾種打擊樂器,引導學生了解和熟悉堂鼓、小鈸、木魚的音色。
4.聆聽樂曲前奏,教師在各件打擊樂器前示意前奏使用了哪種樂器,也可讓學生隨樂曲前奏在各打擊樂器上做虛擬動作。
(三)聆聽主題,設計打擊樂器伴奏。
1.教師告訴學生,樂曲除了使用木魚
等打擊樂器,暗示故事發(fā)生了地點和人物,還設計了一個“和尚主題”,表現(xiàn)和尚的性格。彈奏主題旋律第一段,請學生說說這段音樂的情緒。
2.教師彈奏主題旋律的第二段,請學生說說第二段與第一段情緒有何不同(第一段明快、活潑,第二段舒緩、寧靜等)。啟發(fā)學生結合故事情節(jié),就主題旋律的兩種情緒展開聯(lián)想(勤快與懶惰等)。
3.聆聽樂曲主題旋律,請學生說說樂曲中使用了一種還是兩種樂器來演奏主題旋律。
樂曲的主題旋律,分別用尖細、清亮的墜胡與暗啞、低沉的二胡兩種樂器演奏主題旋律的第一段、第二段。
4.請學生用打擊樂器,分別為教師彈奏的主題旋律第一、第二段伴奏,要求表現(xiàn)出兩種不同的情緒。
樂譜:
(四)聆聽全曲,判斷主題在樂曲中出現(xiàn)的次數(shù)。
1.教師播放樂曲,請學生思考在樂曲中和尚主題出現(xiàn)了幾次。
2.啟發(fā)學生安靜聆聽,回憶動畫片的畫面(沒看過動畫片的學生,可自由展開聯(lián)想)。
3.在動畫片中,有這么一個故事情節(jié):三個和尚誰也不去挑水,忍受著干渴,呆坐在佛堂前。偏偏這時,寺廟里的老鼠打翻了佛堂前的燭臺,火苗燒著了紗簾,火勢蔓延,寺廟剎那間籠罩在一片火海之中。三個和尚慌亂地打水救火。
教師啟發(fā)學生,表現(xiàn)上述情景配上哪段音樂比較合適。
4.教師播放樂曲展開部,請學生隨音樂表演手忙腳亂救火的情景。
1.學生是否能專心欣賞器樂曲《三個和尚》。
2.學生能否識別和記憶堂鼓、木魚、小鈸三種打擊樂器。
3.學生是否樂于參與表演。
1.學唱歌曲《大風車》。
2.復習整個單元歌曲與樂曲。
1.學唱歌曲《大風車》。
2.鼓勵學生隨著音樂旋轉“大風車”。
(一)播放歌曲《大風車》,開始《動畫城》歌曲的學唱。
播放歌曲《大風車》,學唱《大風車》。
(二)分組搭架“大風車”。
1.啟發(fā)學生講述風車的形狀。
2.引導學生四人一組搭建一個風車。
3.所有風車圍成一個圓圈,既可以四人一組地旋轉,也可沿著大圓圈旋轉。
4.邊唱歌曲,邊旋轉“大風車”。
(三)隨音樂旋轉“大風車”,說出歌曲與樂曲名稱。
1.教師播放本單元或以前學過的歌曲或樂曲,請學生隨著音樂旋轉“大風車”。
2.一首音樂結束時,停在教師面前的“大風車”,必須說出剛才所播放的音樂的名稱,才能隨著下一首音樂繼續(xù)玩“大風車”。否則,這架“大風車”只能下場休息。
(四)結束全單元課程。
1.大多數(shù)學生是否會唱歌曲《大風車》。
2.學生是否愿意參與“大風車”游戲。
蘇教版小學音樂教案【篇5】
教學內容:1復習《國旗國旗真美麗》;
2學唱歌曲《我愛家鄉(xiāng),我愛祖國》;
教學目標:1、在復習《國旗國旗真美麗》的過程中,規(guī)范學生的歌唱狀態(tài),要求用清脆明亮的聲音演
2、有表情的演唱《我愛家鄉(xiāng),我愛祖國》,在一種飽滿,深情的狀態(tài)下進行演唱;
3、初步感受三拍子強弱弱和兩拍子強弱歌曲風格的不同。
教學過程:復習《國旗國旗真美麗》
師:“上節(jié)課咱們學習了《國旗國旗真美麗》這首歌,咱們先復習一下,老師要看看誰的表情,誰的聲音最美!”
跟磁帶,同學生一起邊唱邊做律作
師:“能不能笑得更甜,唱的最美呢?咱們再來一遍”
學生進行演唱
師:“我們唱的這么好,為自己鼓鼓掌”
學生鼓掌
一、導入
師:“今年是祖國的六十華誕,看閱兵了嗎?”
生:“看了”
師:“電視里放著一些歌唱祖國、贊美祖國歌曲,你們都聽到了哪些呢?”
如有學生說出來,試著讓學生唱兩句,唱不出來,老師提示?!陡璩鎳贰稅畚抑腥A》《五星紅旗》《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祖國》《紅旗飄飄》等(從3~4首歌曲里,進行有選擇的演
二、新課教授
師:“今天老師也帶來一首贊美祖國的歌曲,想聽嗎?”
生:“想”
多媒體播放《我愛家鄉(xiāng),我愛祖國》歌譜和范唱
師:“聽了這么美得歌曲,我也想唱啦,給我一次表現(xiàn)餓機會好不好?”
生:“好”
老師范唱
師:“我唱得好聽嗎?”
生:“好聽!”
師:“來點掌聲!”
老師道謝
師:“聽著這首歌,你想怎樣表達對祖國的熱愛呢?表達出來!”
學生跟范唱演唱
師:“你們表現(xiàn)的不錯,如果面帶微笑的去表現(xiàn),會不會更好?試試!”
學生跟范唱演唱
師:“我想為這首歌做伴奏,如果你想做就跟我一起動起來吧!”
用統(tǒng)一的節(jié)奏,為《我愛家鄉(xiāng),我愛祖國》伴奏
師:“我們跟著范唱,用‘lu’來代替歌詞,輕聲的哼唱”
哼完一遍后,老師提出要求:“輕輕的,美美的哼唱是不是會更好?在來一遍”
學生哼唱
師:“小嘴巴張大一點,我們再用‘la來哼唱’。”
師:“我看大家都想放聲歌唱了,我們先跟著合唱團的小朋友一起,輕輕得唱一唱?!?/p>
師:“我們有些地方唱的不夠好,如果我們的表情再美一點,聲音就會跟好聽,來。再來一遍。”
學生演唱完后進行評價鼓勵
師:“下面我們跟琴唱一唱”
老師彈奏,學生唱
(學生可能會在每一句的末尾處,出現(xiàn)唱不夠拍的情況,或是三拍子感覺出不來,老師要給予指出和規(guī)范)
唱完一遍后
師:“剛才有一名同學的聲音跟大家的不一致,好好想想,應該怎樣把聲音融到集體里面,好,我們再來試一試”
播放伴奏學生演唱(演唱2~3遍)
師:“你們真棒!下面我們進行分組演唱”
1按男、女:男1女2(男唱女拍節(jié)奏,可交換)
2按座位:←1→2(1唱2拍節(jié)奏,可交換)
3師生對唱:生1師2(生唱師拍節(jié)奏)
4齊唱
蘇教版小學音樂教案【篇6】
教學內容:
1、欣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2、學唱歌曲《升旗》
3、學唱歌曲《五星紅旗》
4、欣賞歌曲《小朋友愛祖國》
教學總目標:
1、以崇敬的心情聆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感受歌曲莊嚴、雄壯的氣勢和催人奮進、鼓舞人心的力量。教育學生要熱愛祖國,熱愛國旗,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2、學習用正確的姿勢,用自然明亮的聲音演唱歌曲
3、能積極主動地參加音樂活動,并用熱情、大方的舞蹈表達對祖國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1、體會《國歌》的莊嚴氣勢,基本了解《國歌》的背景,學會唱《國歌》。學會用莊嚴、自豪的感情演唱歌曲《升旗》
2、唱準《五星紅旗》中的八分休止符,表達對國旗的崇敬之情。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師生問好!
二、欣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一)談話導入:“小朋友,每次升國旗的時候我們都要唱什么歌呀?(國歌)那你還知道在什么時候我們還能聽到國歌?(學生說)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聽聽我們祖國雄壯的國歌。
(二)初聽《國歌》
1、邊聽邊想《國歌》帶給你怎樣的感受,心情如何?
2、請學生回答
3、評價,小結
(三)復聽《國歌》
1、你覺得《國歌》哪一句最雄壯、最有力就請你拍拍手。
2、說說為什么
3、請小朋友看老師用《國歌》跳兩種舞步,你覺得哪個最合適
4、講解速度:進行曲速度,學生踏步練習
(四)完整的聆聽《國歌》(出示抗日時期的圖片,讓學生邊聽邊欣賞邊感受)。
1、請學生談談自己聽后的心情是怎樣的?你想到了什么?(啟發(fā)孩子們聯(lián)想中國體育健兒奪冠時升國旗、奏國歌的情景,聯(lián)想學校的升旗儀式時,當國歌響起,你應該做什么?)
2、復聽,請孩子們全體肅立,敬隊禮或行注目禮,要求神情專注、莊重,表現(xiàn)出對祖國的熱愛。
(五)全班跟著音樂有感情的演唱《國歌》。
三、小結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新課導入:
談話:小朋友,你知道在什么時候我們祖國的國旗可以冉冉升起?(學生說)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好聽的歌《升旗》。
三、感受歌曲
1、邊聽邊想這首歌帶給你怎樣的心情?
2、跟著音樂拍手
四、學習歌詞
1、跟老師讀歌詞
2、指導讀:我們立正,我們敬禮。
3、學生有感情地讀
五、學唱歌曲
1、跟音樂默唱
2、跟音樂輕聲唱
3、指導唱好:我們立正,我們敬禮。
4、感情處理:小朋友那你們說說我們升旗時怎樣做才是最棒的?指導唱
5、有感情演唱
6、檢查學習效果
(1)分組唱
(2)接龍唱
(3)合作唱
六、表演
七、小結
第三課時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復習歌曲《升旗》
三、新歌教授:
(一)畫畫導入
小朋友,你們看,老師在畫什么?(國旗)今天,我們就來學唱一首歌《五星紅旗》。
(二)范唱
1、學生邊聽邊想歌曲帶給你怎樣的心情
2、學生說
(三)感受旋律
1、跟著音樂拍手
2、師指導
3、按照節(jié)拍拍手
(四)讀歌詞
1、師帶讀
2、指導讀二、五、六句
3、生讀
(五)學唱
1、默唱
2、輕聲唱
3、歌曲處理
4、全班唱
5、男女生唱
6、分組唱
7、師生對唱
(六)表演
1、生自由創(chuàng)編動作
2、指名表演
3、師生共同表演
(七)小結
第四課時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我們的祖國是一個多民族組成的大家庭,你們知道哪些民族呢?”
1、今天我們來聽聽新疆的小朋友是怎么歌唱我們美麗的祖國的。
2、初聽音樂,跟音樂輕輕律動
3、再聽音樂,感受歌曲歡快的情緒。
4、初步理解歌詞內容,以提問的方式:小蜜蜂愛什么?小魚兒愛什么?
5、跟老師學跳新疆舞蹈基本步伐
6、跟音樂表演
7、分小組自由創(chuàng)編、表演
8、小組展示,師生互相評價
蘇教版小學音樂教案【篇7】
RB的全名是RhythmBlues,一般譯作節(jié)奏怨曲。廣義上,RB可視為黑人的流行音樂,它源於黑人的Blues音樂,是現(xiàn)今西行流行來和搖滾來的基礎,Billboard雜志曾介定RB為所有黑人音樂,除了Jazz和Blues之外,都可列作RB,可見RB的范圍是多么的廣泛。近年黑人音樂圈大為盛行的HipHop和Rap都源於RB,并且同時保存著不少RB成分。
節(jié)奏布魯斯(RB)的誕生可以追溯到40年代中期,早期的RB被被稱為跳躍布魯斯(Jumpblues)。
JumpBlues吸收了爵士樂的吹奏樂器(Horn-drivenlineup)演奏和搖擺樂(SpBlues是節(jié)奏爵士(RhythmJazz)和布魯斯(Blues)的結合品。
雖然JumpBlues很大一部份是吸收Blues的特點,但是最后奠定其基本結構使其形成一種嶄新的音樂風格卻是節(jié)奏爵士。但Jumpblues節(jié)奏更快,演唱更粗啞,而且其樂器的使用也區(qū)別于爵士和藍調:鋼琴演奏節(jié)奏強烈,最重要的SAX的演奏也更尖銳。早期的JumpBlues是還是屬于黑人音樂:它的演唱者和聽眾都是黑人。
在JumpBlues中演唱者被稱Shouter,很多著名的JumpBluesShouter都是來自大樂隊(Big-Band),如BigJoeTurner,他是來自KansasCityjazzbands的。當時還有一些著名的Shouter,如ilburn,CamilleHopBlues音樂家.
在50年代,由于那些杰出音樂家們的努力,JumpBlues終于沖破了種族界限,成為了為大眾接受的新型音樂風格,也正是在50年代JumpBlues易名為節(jié)奏布魯斯(RB),登上了Billboard榜.
蘇教版小學音樂教案【篇8】
一、教學目標:
1、通過聽、唱一組民組民間童謠,培養(yǎng)學生熱愛民族音樂,初步感受各民族童謠不同的音樂風格。
2、通過音樂活動和表演,激發(fā)學生對民族民間音樂舞蹈的興趣和愛好,使學生學會在音樂活動(表演)中大方自然地展現(xiàn)自我,并樂于與他人合作。
3、通過節(jié)奏游戲活動,認識四種節(jié)奏拍擊符號的標志,初步感知和分辨幾種簡單的節(jié)奏型。
二、教學重點:
1、在學會唱歌曲的基礎上,用自然、活潑的聲音演唱歌曲,并能跟老師做基本律動。
2、能跟小朋友一起參與歌曲的表演、,用動作表現(xiàn)自己熱情歡快的情緒。
教學難點:
對于理解歌詞中“跳呀跳呀,不來跳舞腳會疼?!焙汀疤教剑粊硖桀^會疼”所表達的意思。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音樂活動
(一)模仿節(jié)奏
1、聽聽老師用樂器演奏的節(jié)奏,說說樂器的名稱
2、模仿樂器演奏的聲音
3、板書
(二)、介紹瑤族的“盤王節(jié)”
(三)、學兒歌
1、師示范
2、師帶讀
3、生自瀆
4、用樂器伴奏
(四)、表演“跳盤王”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新課導入:
1、“小朋友,你們知道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有多少個民族嗎?——56個,你能不能說說你所知道的民族以及他們的生活習俗嗎?
2、“在56個民族里,有一個民族名字叫“哈尼族”,這可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男女老少都是舞蹈家和歌唱家。今天,我們就請來了一位哈尼族的小朋友給我們唱歌,我們聽聽看,她的歌曲里唱了什么?
三、學唱歌曲
1、教師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2、請學生談談對歌曲的感受。如:在歌曲中聽到了什么?聽了以后有什么感覺。
3、再次感受音樂,老師彈琴,請學生用自己最喜歡的動作和最能表現(xiàn)快樂情緒的動作來跟音樂律動。
4、師帶讀歌詞
5、讀歌詞游戲:師讀歌詞,請學生在間奏處的地方有節(jié)奏的用拍手或跺腳的方式來為歌曲伴奏。
6、學唱第一段,跟琴默唱——輕聲跟琴唱
7、跟老師的伴奏,完整的演唱第一段。
8、用同樣的方法學習2—4段
9、有感情的完整的演唱全曲。
四、律動表演
生在老師的帶領下,進行表演,老師也可以啟發(fā)學生根據(jù)歌曲內容進行分組創(chuàng)編動作。
五、小結
第三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故事導入:
三、欣賞樂曲:《小金鳳》
四、介紹樂曲
1、說說你聽后的感覺
2、用你喜歡的顏色表現(xiàn)你的心情
五、再聽樂曲《小金鳳》
1、聽聽樂曲,和老師一起用動作來表現(xiàn)
2、按書中的提示表演
六、表演壯族舞蹈
第四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游戲:“同他去”
1、講規(guī)則
2、學兒歌“同他去”
3、唱兒歌
4、玩游戲
第五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新課導入:
1、游戲導入:以學生最喜歡的游戲:捉貓貓開課,并播放歌曲《捉貓貓》的音樂伴奏。
2、師以兒歌的形式讀歌詞,生跟讀,并穿插在游戲中。
3、完整的讀歌詞,師打節(jié)拍
4、揭題《捉貓貓》
5、師范唱——請小朋友仔細聽,說說你聽后心情怎樣?
6、師簡要說說歌曲的情緒
7、生跟音樂默唱
8、跟音樂輕聲唱
9、跟師模唱歌曲的第一、二句,師指導唱好歌曲中的休止符處
10、指導唱好歌曲結束后的兩個休止符的休止時值,空兩拍后,喊出“嚯嚯”
11、完整的跟琴唱
12、跟音樂伴奏唱
第六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復習歌曲
三、音樂知識
1、復習歌曲中的“嚯嚯”,邊打節(jié)拍邊念,師出示“_”
2、游戲:請小朋友學小動物的叫聲,如“喵喵”“汪汪”等,并出示節(jié)奏型__,請生跟老師打節(jié)奏。
3、模仿大鐘的聲音,“_—”,師拍手引導,生跟打節(jié)奏
四、小結
蘇教版識字教案通用8篇
不為明天做好準備的人是沒有未來的,作為幼兒園老師的我們的課堂上能更好的發(fā)揮教學效果,因此,老師會在授課前準備好教案,教案對教學過程進行預測和推演,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怎么才能讓幼兒園教案寫的更加全面呢?經(jīng)過小編精心整理,推出蘇教版識字教案通用8篇,更多信息請繼續(xù)關注本網(wǎng)站。
蘇教版識字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識字4》是轉轉盤識字,就是我們常說的用基本字加偏旁組成一個新的字。課文中用轉轉盤的形式出現(xiàn)。這種識字方法不但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還能突出新偏旁。因為在轉盤識字中,基本字不變,偏旁直接影響字的意思。這實際上教給學生一種識字方法:看偏旁揣摩字義。偏旁不同,表達的意思亦不同。
教學目標:
學會本課7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3個字只識不寫。認識5個偏旁;初步了解一些基本字加個不同的偏旁可以組成其他字的知識,激發(fā)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誦讀謎語,理解謎語(字謎),體驗猜字謎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學會本課的生字,并能正確、美觀地書寫生字;借助偏旁,讓學生初步了解形聲字形旁的意義。
學情分析:
學生很喜歡識字游戲,轉轉盤識字很符合兒童的特點,學生一定喜歡。以前他們也學過一些換偏旁組成新字的方法,所以對于這種識字方法應該不陌生。
教學構想:
利用轉轉盤游戲轉出右邊是也的字,學生先學習生字,然后再進行擴詞,認識由這些字組成的詞,最后通過識字游戲鞏固生字。
教學準備:
生字轉盤、多媒體課件、錄音機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觀察識字、學習寫字。
學生學習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觀察字盤
1、師板書也。
2、小朋友,你們認識這個字嗎?今天,老師給也找來了幾個朋友,你們看。(出示字盤)
3、師轉動字盤,將也分別與三點水、提土旁、單人旁、馬字旁組合、演示。
4、板書馳、地、他、池四個字。
二、讀準字音,學習詞語
1、生借助拼音,自由讀生字新詞。要求:讀準字音,詞兒連讀。
2、四人小組交流:哪些字的讀音容易讀錯,在書上用。做記號,多讀幾遍。
3、檢查指導。(1)指名讀生字及詞語。(2)相機指導,讀準整體認讀音節(jié),后鼻音。(3)齊讀生字及詞語。(4)理解詞語。田地、池塘、奔馳、你我他。
三、游戲鞏固
請一名學生當小老師,轉動字盤,讓其他小學生用字盤辨字,并口頭組詞。
四、學習字謎歌
1、借助拼音自由朗讀,圈出生字,讀準音。
2、出示卡片,開火車檢查字音。
3、指名讀字謎歌。
4、四人小組討論:這首字謎的謎底是什么?
5、全班交流。
6、指導朗讀。(1)教師范讀,讀出韻味,讀出猜字謎的情趣。讓學生說說聽了老師的朗讀,覺得怎樣。(2)生自由練讀。師巡視,注意糾正學生的錯誤。(3)指名讀字謎歌,評一評。(4)課外延伸。小朋友,猜謎語有趣嗎?課外請小朋友搜集一些字謎,下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猜。
五、析記字形,指導書寫
1、析記字形。(1)認讀生字馳、奔、池、塘。教學新部首。(2)交流記字方法。教師及時總結。
2、指導書寫。(1)讓學生仔細觀察字帖中的范字馳、奔、池、塘。(2)說一說怎樣才能把馳、奔、池、塘寫規(guī)范,寫漂亮。(3)教師范寫并重點指導。(4)播放輕音樂,生說寫字姿勢歌。描紅、仿影、臨寫。(5)師巡視,及時表揚寫得好的學生。
作業(yè)設計:
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憶生字。
板書設計:
識字4
馳、奔、池、塘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書寫生字、組詞練習。
學生學習過程:
一、復習鞏固
1、給也字找朋友,并口頭組詞。
2、讀生字新詞。
3、誦讀字謎歌。
二、析記字形,指導書寫
1、析記字形。(1)認讀生字:行、千、莊。(2)教學新偏旁。(3)說說怎么記住這幾個字。
2、指導書寫。(1)小組交流:怎樣才能把千、行、莊寫規(guī)范,寫漂亮?(2)教師范寫生字并重點指導。(3)學生隨著音樂描、仿、臨寫生字。
三、課堂練習
1、加偏旁組詞。也------()------()-----()-------()
2、擴詞。
行()()()
奔()()()
3、選字填空。
池馳
(1)魚兒在()塘里游來游去。
(2)駿馬在草原上奔()。
4、游戲猜字謎
作業(yè)設計:
書寫生字、組詞練習。
板書設計:
識字4
行、千、莊
課后反思:
蘇教版識字教案 篇2
《識字5》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詞串、理解詞語。
2、認識本課的生字,能正確書寫生字的筆順。
3、學寫本課的3個生字,夏、雷、雨。教學重點:
識字,誦讀韻文 教學難點:
看圖選詞說話 教學準備:
課件,生詞卡片 教學資源開發(fā):
從課外書或網(wǎng)上找關于夏天的知識。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春風姐姐輕輕吹了一口氣,吹來了許多小動物(大雁、燕子、丹頂鶴、青蛙等),吹開了許多鮮花有(桃花、杏花、梨花等)。誰能用一個美麗的成語夸夸春姑娘給我們帶來的美景。
美麗的春姑娘忙了整整一個春天,她該休息了。熱情的夏天姐姐知道這個消息后,連忙飛來接班。夏天姐姐可喜歡小朋友了,她今天將帶領我們一起參觀她的王國,你們想跟夏姐姐交朋友嗎?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她吧!
二、讀準詞語、認識生字。
1、自己拼讀12個詞語.識字5能幫助我們了解夏姐姐。請小朋友們認真地讀一讀,借助拼音讀準每個字音,難讀的詞語要多讀幾遍。(學生自讀詞串)
2、檢查生字詞的掌握情況。
誰愿意當一回小老師帶領小朋友們來讀。指名讀,跟讀2遍,及時糾正(知了、桃子、梅子、蟈蟈這四個詞語是指導重點。)
3、請小朋友們打開書,同座位的小朋友互相讀讀,如果你的同桌讀得聲音響亮,字音準確,你就可以在書上給他畫個大大的五角星。
4、去掉拼音,你們還認識這些詞語朋友嗎?開火車讀。
過渡:看來小朋友們都已經(jīng)做好了準備工作,那就讓我們趕快隨夏姐姐去參觀她的王國吧!
三、圖與詞語對照
1、參觀氣象站。
(1)聽臺風雷雨聲。小朋友們你們聽到了什么聲音?夏姐姐一發(fā)起脾氣來就要刮臺風、下雷雨。小朋友們見過刮臺風、下雷雨的情景嗎?把你看到的給大家講一講。
(2)臺風的風力很強,它能把海上的船只吞沒然后沉入海底,它能將陸地上的房屋吹倒,讓人們無家可歸。臺風刮起來,就會下起暴雨,暴雨會引起洪澇災害,洪水會淹沒農田,毀壞莊稼。雷雨帶來的閃電,危害也不小,它能擊毀房屋樹木,甚至造成火災,會擊中高壓線造成停電,還會造成人畜傷亡,所以下雷雨時,不要在樹下躲雨,家中的電器也要停止使用。
(3)看來,他們給人類帶來的危害還真不少。與脾氣好的春姑娘相比,夏姐姐發(fā)脾氣時可真厲害。誰來讀讀第一行詞語,讀出夏姐姐發(fā)脾氣的樣子,指名學生讀。齊讀第一行詞串。
(4)春姑娘,我們可以用一些美麗的成語來夸夸她,夏姐姐我們可以用哪些成語來形容她呢?出示詞語:
驕陽似火
烈日炎炎
狂風暴雨
傾盆大雨
電閃雷鳴
風雨交加 領讀,自由讀齊讀。
2、參觀果園。
過渡:臺風走了,雷雨停了。雨過天晴,夏姐姐給我們送來了好吃的禮物。(1)出示桃子
指名讀,這是什么樣的桃子?(大大、甜甜)誰再來讀讀,讀出讓人想吃的桃子出來。(2)出示梅子
齊讀,梅子的味道怎樣呢?,那么,這是什么樣的梅子呢?(3)出示西瓜
齊讀,什么樣的西瓜?(大大、甜甜、圓圓)
(4)那在這三種水果中,你最喜歡吃哪樣?用我最喜歡吃來說說。
有的小朋友喜歡吃兩種水果,那你就用這個句子來說說,我喜歡吃(),也喜歡吃()。還有哪些小朋友愿意用這個句子來說說,我喜歡吃()的(),也喜歡吃()的()。
(5)夏天天氣真熱!有這么好吃的水果,你最先想到送給誰?給奶奶吃的時候,你一定非常高興,那就帶著高興的語氣來讀讀這三個詞語吧,齊讀。
3、參觀動物園(1)蟈蟈
聽,這是誰的聲音,出示圖片,齊讀。你知道蟈蟈喜歡躲在哪兒玩嗎?用誰在哪兒干什么說一句話。(2)青蛙
聽,這是誰在唱歌,出示圖片。青蛙是人類的好朋友,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青蛙喜歡在哪兒干什么呢?用誰在哪兒干什么說一說。(3)知了
出示圖片,這是什么?它還有一個名字叫“蟬”,夏天到了,知了喜歡在哪兒唱歌,那么熱的天,知了在樹上好象在說什么呢?(熱死了,好熱)齊讀三個詞。
4、參觀花園(1)葵花
來到花園,你看到了什么?出示葵花圖片。葵花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向日葵。(2)茉莉
你還看到什么花?出示圖片,什么樣的茉莉花?(3)荷花還看到出示荷花,什么樣的荷花。
這三種花都在夏天開放,可真美??!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三個詞,感受一下他們的美麗。(4)出示句式
夏天到了,朵朵鮮花開放了,有(),有(),還有(),美麗極了!
指名說,誰還能說得具體一些。
四、鞏固識字。出示全文
1、小朋友們越來越了解夏姐姐了:
(師引導說出詞語)夏姐姐發(fā)起脾氣來會刮(臺風),下(雷雨)(齊讀)夏天好吃的水果有哪些?(齊讀)
夏天有許多會唱歌的小動物,男生來念它們的名字。夏天的花兒真美呀?女生一起說出他們的名字。
2、出示填空
夏天到了,有時刮(),有時下()。夏天的瓜果真多呀!有大大的(),有甜甜的(),還有酸酸的(),池塘里開滿了(),()迎著太陽開放,雪白的()亭亭玉立。()在樹上唱歌,()在池塘里跳來跳去,()在草叢中叫。指名說,齊說。
五、指導寫字
1、出示生字,指名讀。誰來找出左右結構的生字,(蛙、梅)
2、指導書寫“蛙”。誰來告訴老師,你準備怎么來記住蛙這個字呢?指名說,范寫,蛙左邊是蟲字旁,第五筆是提,不要寫成橫,右邊是相連的兩個“土”,最下面的橫要寫得長些。
五、總結全文。
小朋友們,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又認識了許多字,還和夏姐姐交上了好朋友,如果你多看這方面的書,并且經(jīng)常用心地觀察大自然。你就會了解更多關于夏天姐姐的知識。
三、欣賞動畫,朗讀課文
1、欣賞課文動畫。老師范讀,學生配樂朗讀。
師:聽小朋友們讀得這樣好老師也想試試,如果覺得老師讀得好就把掌聲送給我,如果你認為自己能超過老師,就把小手舉得高高的。
強調:請小朋友們邊看、邊想。
蘇教版識字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了解字詞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兒歌。
3.掌握4個新偏旁,學習按筆順正確書寫田字格中的8個生字。
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通過看圖示意,初步認識到一些漢字是由圖畫演變而來的。認識本課的生字,能按筆順正確地書寫田字格中的生字,能按字的結構把字寫端正、勻稱。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出示掛圖
師:在很久以前,我們的祖先生活在一起,勞動在一起,他們看到了很多的東西,遇到許多的事情。
(展示:小船、竹子、石頭、河流、燕子等)
由于生活和勞動的需要,他們要把看到的東西、遇到的事情記錄下來,可那時還沒有文字,怎么辦?我們的祖先是勤勞、勇敢、富于智慧的,他們創(chuàng)造出了一種文字。
(展示6個象形字)
為了便于書寫,人們在象形字的基礎上,又造出了現(xiàn)在地漢字。
二、激發(fā)興趣,指導自學
1.把舟、竹、石、泉、川、燕按實物-古文字-今文字三種字體做成字塊,進行四人小組學習。
2.檢查學習情況。
3.指導討論。
舟、竹、石、泉、川、燕今文字、古文字和實物三者之間有什么關系?
三、教學生字
1.指名讀詞語。
2.全班讀。
3.字形教學。
舟、石、泉、川
(1)出示這4個字的筆順。
學生看生字筆順表,記憶生字筆順,一邊說一邊書寫筆順。
說生字筆順,重點指導舟、泉。
舟:船身窄窄,橫畫長長,平分上下,兩點對齊。
泉:上下結構。上面寫得緊湊,下面寫得舒展。豎鉤寫在豎中線上。
(2)啟發(fā)學生說一說是怎樣記住這個字的。
(3)寫字教學。
有需要幫忙的,教師指導。
蘇教版識字教案 篇4
a o e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aoe的四聲。
課時目標:
認識4個聲調符號,能正確讀出aoe的四聲。
教學進程:
一、復習檢查
1、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哪幾個單韻母?
2、抽讀aoe卡片。
二、學習aoe的四聲。
1、認識聲調符號和4種聲調名稱。
(1)板書:“-′”。講述:這4個聲調符號分別用來表示4種聲調,標寫在字母的上端。標“-”的表示第一聲,標“′”的表示第二聲,標“”的表示第三聲,標“”的表示第四聲。指著聲調符號分別領說“第一聲、第二聲、第三聲、第四聲”三遍。
2、寫出a o e的四聲讀法。
(1)出示:āáǎà 教讀單韻母a的四聲,邊打手勢邊范讀,讓學生看清手勢,聽清四聲的不同讀音。
(2)根據(jù)第7頁下方的四聲示意(小兔騎摩托)圖,講述四聲的實際讀法。
(3)各人練讀a的四聲。
(4)指名讀a的四聲,正音。
(5)分組讀,齊讀。
(6)出示:ōóǒòē?ěa仿照上面教a的四聲的方法步驟,通過教師范讀,學生練讀,指名讀,正音,分組讀,齊讀,學習o和e的四聲。
(7)出示:āōē áó? ǎǒě àòa教師范讀一遍,學生練讀五遍,分組讀、齊讀各一遍。
蘇教版識字教案 篇5
一、教學要求:
1.學習本課8個生字,認識一個新偏旁“羽字頭”。
2.通過看圖、識字認字、誦讀詞串來認識有關冬天的事物,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初步了解冬天氣候的一些特征,讓學生感受到冬天雖冷,但仍充滿著勃勃生機和生活的情趣。培養(yǎng)學生不畏嚴寒的頑強意志。
教學難點:體會“歲寒三友”不畏嚴寒的品質,感受冬天特有的情趣。
要求:通過看圖、識字認字、誦讀詞串,結合生活經(jīng)驗認識有關冬天的事物,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初步了解冬天氣候的一些特征,讓學生感受到冬天雖冷,但仍充滿著勃勃生機和生活的情趣。
一、情境導入。
今天是11月8日,請你看看今天的日歷上寫的是什么節(jié)氣?(指導學生看投影日歷)(是立冬)。這就意味著,冬天已經(jīng)來了。在你記憶中,冬天是怎樣的?你怕冬天嗎?(有的可能怕,因為天氣實在太冷了,也有的學生不怕,因為冬天可以開展很多的活動,還可以玩只有冬天才有的游戲——溜冰、滑雪等)其實冬天也與其他季節(jié)一樣,有自己的獨特之處。那今天老師就與你們一起來感受一下冬天。
二、看圖說話學詞串。
出示投影,看圖指導:
1.冬天到了,天氣怎么樣?(通過看圖,讓學生感受:冬天到了,天氣變得很冷,都下起了大雪。指導學生說一說“鵝毛大雪”。)
(3)指導理解“寒流”:冬天到了,有時氣溫會突然下降,讓人感到特別冷,那是因為北方來了強冷空氣,這強冷空氣就叫“寒流”。前幾天,蘇州就來了一股較強的寒流,天氣怎樣?(一下子冷了很多,大家都及時加衣服,以免感冒了)(設計意圖:通過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幫助學生很快領悟詞語的意思,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再讀這個詞語:寒流
2.這么冷的天,很多植物都發(fā)生了變化,還記得以前學習過的《北風和小魚》嗎?北風一吹,什么發(fā)生了變化呀?(樹葉落了,小草黃了,小鳥躲進了窩……),北風可真厲害,吹在你的臉上有什么感覺?(很冷,像刀割一樣)不過有一些植物一點也不怕,哪些植物不怕冷?它們分別是什么樣子的呢?
(這樣設計,能喚起學生對已知的回憶,讓學生感受到冬天來臨后的變化,為下一步的學習體會“歲寒三友”的品格做好參照。)
(1)引導學生看圖,用自己的話表達。
(2)相機板書詞語:蠟梅、翠竹、蒼松(老師介紹:這三種植物因為不怕冷,被稱作“歲寒三友”。)
(3)指名讀這一組詞,齊讀。
(4)看圖,這么冷的天氣里,這歲寒三友生長得如何呢?
蠟梅開花了,黃黃的,散發(fā)出陣陣清香,多么誘人啊!
翠竹還是那樣的綠,充滿著生機與活力。
青松挺得直直的,絲毫也不怕冷……
(5)教師補充《青松》,你瞧,這青松在大雪中依然挺拔蒼翠,一點兒也不怕冷,聽聽陳毅元帥對它的贊賞: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你聽明白了什么呢?(學生能大概知道:青松不怕大雪壓,更不怕寒冷……)
(6)讓我們一起來夸夸這幾位不怕嚴寒的好朋友吧!齊讀。
3.天這樣冷,動物們怎么過冬呢?(指名書說說)(有的遷徙,有的躲進洞里,有的搬家了……)是啊,動物們有自己過冬的高招呢,瞧,這些動物都躲到洞里去了,是誰呢?你認識嗎?
(1)引導學生看圖,認識這些動物朋友。
(3)你對這些動物熟悉嗎?能介紹一下嗎?
A.對于螞蟻,學生比較熟悉,可以讓學生說一說。教師適時引導:到了冬天,你還能經(jīng)??吹轿浵亞?很少很好,幾乎看不見了,因為它們躲到洞里去睡覺了。
B.關于刺猬:我們這一帶雖然屬于城鄉(xiāng)結合部,但是還是很少見到刺猬,因此教師指導學生看圖,介紹一下刺猬:它是要冬眠的動物,喜歡在夜間活動,遇到敵人會——全身縮成一個刺球,這是一種自我保護方式。很可愛哦!)
那你了解“蟒蛇”嗎?(先讓學生說一說 自己對蟒蛇的了解,教師再補充蟒蛇的特性,并簡要告訴學生遇到蟒蛇襲擊的解救方法——到水中,蟒蛇喜歡水,遇水會游開。)
(4)這些動物怎么過冬呢?(讓學生說一說,應該都冬眠了,好好睡一覺了)指導學生大概了解“冬眠”。(因為天氣溫度低,為減少消耗,有些動物就冬眠了,大部分冬眠的動物屬于冷血動物。)
(6)小結:這些動物可真會享受啊,這么冷的天,索性大睡一覺,啥都不用操心。咱們再來讀讀這些詞語,認識一下這些可愛的動物朋友。
4.在寒流到來的冬天,動物們可以躲進洞里不出門,那你是不是也這樣,經(jīng)常躲在家里不出去?冬天這么冷,怎么過呢?(學生可能會說,開展活動多鍛煉啊)你們都不怕冷嗎?那你們會開展哪些活動呢?(讓學生交流:跳繩、踢毽子、跑步、扔沙包、打雪仗、堆雪人……)是呀,很多小朋友也不怕冷,你們看看,他們在干什么?指導學生看圖(大家在滑雪、溜冰、跳繩)還可以開展哪些活動呢?(冬泳、踢毽子、扔沙包……)
(1)指導學生用“有的……有的……有的……”練習說話。(冬天到了,小朋友在開展各種活動呢,有的溜冰,有的滑雪,有的跳繩,玩得真開心啊!)
(3)指名讀正確,齊讀。
(4)說話訓練:冬天雖然很冷,但是小朋友們很勇敢,大家一起開展這么豐富多彩的活動,那你最喜歡什么活動?能說說原因嗎?
我最喜歡,因為( )。
5.借助圖畫,看拼音讀詞語。自由讀、齊讀。
四、歸類學韻文。
1.小朋友,看著圖上的詞語,想一想,讀一讀,哪些詞語表示冬天氣候特點的?哪些詞語表示不畏寒冷的植物的?哪些詞語表示在洞里過冬的動物的?哪些詞語表示體育鍛煉活動的?
3.讀韻文。
(1)自己練習讀。
(2)指名讀,要求能讀準確、流利。
五、指導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請你說一說,你已經(jīng)認識了哪些生字,已經(jīng)會寫哪幾個字了?(雪、蠟、翠、蛇、刺、滑、冰、繩)
刺:左邊部分是“棘”的一部分,棘是指長滿刺的枝條,刺是其中的一根,注意左邊這部分與木有關,中間不封口,背誦口訣“刺字中間不封口,封口不成刺”
翠:指導學習新的偏旁“羽字頭”,注意“羽字做部首,沒有兩個勾”,記字口訣“小卒子頭上插羽毛”。
3.學生學習這三個字的書寫并完成描紅部分作業(yè)。
要求:學習另外5個生字,鞏固對詞語的理解,嘗試用所學的詞語寫話。
一、檢查復習,鞏固舊知。
1.出示生字,指名讀。
2.用“刺、翠、蠟”口頭組詞。
3.回想以前所學關于春天、秋天的韻文,背誦關于“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韻文,幫助學生積累。
二、指導書寫,掌握生字。
1.上一課我們學習了“刺、翠、蠟”這三個字的書寫。今天我們先學習另外5個生字的書寫,看誰學得又快又好。(雪、蛇、滑、冰、繩)
(1)這些字中你已經(jīng)會寫哪個字了?(雪、冰、學生會寫的比較多,在平時的書面作業(yè)中可以看出這一點。)
2.學生在習字冊上各描紅3個。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三、指導學生用課文中的詞語,看圖說話。
1.逐行練習說話,抓住詞語與事物之間的關系,說一說。教師適當指點。
2.能將主要的意思說清楚:
冬天到了,天氣……蠟梅花金黃金黃的,散發(fā)出一陣陣清香,翠竹還是那么綠,蒼松顯得更加挺拔,歲寒三友真是一點也不怕冷。動物們都有自己的過冬方式,蟒蛇、螞蟻、刺猬都躲進了洞里冬眠了。這么冷的冬天,小朋友們一點也不怕冷,他們有的跳繩,有的踢毽子,有的溜冰,有的滑雪,玩得多開心啊!冬天真是一個充滿情趣的季節(jié)啊!
3.學生交流,集體評議說的情況,有沒有把天氣、植物的特點、動物的可愛、小朋友們的活動說清楚。
四、指導學生把這段話寫下來。
要求:能用上這些詞語,把冬天的一些特點寫出來,還要把動物、植物以及小朋友們的活動寫下來,注意句子要通順。
1.學生開始寫,教師巡視,指導用好詞語,注意準確使用標點符號。
2.請先寫好的學生把自己的片段讀給大家聽聽,集體評議。
(這樣設計不但對課文內容印象深刻,更重要的是,學生在學習詞串后能運用與遷移,并結合生活實際嘗試寫話,這為下階段的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久而久之如此培養(yǎng)學生的說話、寫話能力,學生就能逐漸說流利的話、寫通順的句子,實現(xiàn)課堂學習向生活運用的真正遷移。)
五、背誦韻文。
教學后記:
1.在看圖讀詞的過程中,學生很快了解了課文內容,不但理解了“寒流”等課文中的詞語,還理解了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冬眠、歲寒三友”等詞語的意思。
2.能把具有冬天特點的事物分類識記,從天氣、植物、動物、活動四個類別學習詞串,印象深刻。
3.適當在第一課時增加說話訓練,學生能將以前的學習經(jīng)驗綜合運用,將詞串的內容融會貫通去理解,有效提高識字效率。
4.第一課時在讀詞及理解詞語方面花費的時間比較多,課堂學習書寫生字的內容也分解為兩個部分,將另5個生字安排在第二課時的學習中。從整個設計看,似乎第一課時的分量比較多,與一般情況下認為的“第一課時”“第二課時”的教學內容有所不同,但是我認為經(jīng)過以前教學此課的經(jīng)驗以及目前班級學生的學習能力,應該可以接受這樣的安排。學生一接觸課文,就對這些冬天的事物有極高的興趣,在理解詞語上難度并不大,因此充分用好學生的好奇心理,及時展開課堂學習,效果顯著。通過本課再次設計及課堂實踐,學生學習積極性高,興趣濃,效果好!
蘇教版識字教案 篇6
1、學會本課4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兒歌。
3、通過學習本課,進一步了解形聲字的構字特點,激發(fā)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培養(yǎng)識字能力和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一、教學“包”字。
1、師:小朋友們,我們每天背著書包來上學,書包是我們學習的好伴侶,你認識書包的“包”字嗎?
3、字音讀準了,我們還得學會寫“包”字。(師在田字格中范寫“包”字:“包”字是半包圍結構的字,在寫的時候我們先寫“丿 ”,再寫“ ”,折到橫中線后鉤,然后小小的“ ”,最后寫“ ”,尾巴要長長的,把上面包住。)
(設計意圖:漢字的最大特點是表意性,教師要掌握漢字這一特點,就必須對生字認真研究分析,以字理為中心,體現(xiàn)漢字音、形、義的統(tǒng)一性。)
5、學生書空,描紅。
6、誰能用“包”字組詞?
(1)這就是與小朋友關系最密切的書包?。S手展示幾個小朋友的書包,從顏色和圖案上夸:比如:喲,這是個紅色的小書包,上面還有可愛的卡通人物,XX肯定是個可愛的小朋友;黃色的小書包上還有美麗的公主,你肯定很愛漂亮?。┏藭蠹抑肋€有什么包是用來裝東西的?(組詞:皮包、背包、挎包、拎包……)師表揚:大家說得對,這些都是裝東西的包。
(2)除了裝東西的包,這個包字還能組什么詞?(包子或者其他的一個吃的包)喲,你真是一個小饞貓,拿能吃的包還有很多,早餐我們吃的,比如……(例如:肉包、菜包、漢堡包、面包、小籠包……)
(3)師:新學期拿到新書,我們總要――(引導學生說出“包書”)這里的“包”表示動作,我們還可以包什么?(組詞:包粽子、包餃子、包餛飩……)
(4)師出示實物一包餅干,引說:這是――(一包餅干),我們還可以說一包?(一包瓜子、一包糖……)對,包還可以作為一個量詞。
(5)包字還是一個姓,就像覃老師姓覃一樣。
7、這個“包”字可神奇了,它可以作為一個表示讀音的基本字和許多偏旁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新的字。請你們看看,你們認識這些偏旁嗎?(出示“饣、火、氵、艸”)指名讀,貼在黑板上。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觀察,結合生活實際理解,有效提高識字效率,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1、現(xiàn)在我們就把這些部首和“包”這個基本字組合起來,看看能組成一個什么字?誰認識他們,誰讀得出來,我就請他做小老師。
(設計意圖:在教學中,教師注意引導學生在掌握了基本字以后,將這些知識運用到形聲字的學習中,從而掌握識字規(guī)律,解決漢字同音多、形異多等識字難的問題。)
(1)、你們知道“飽”字的偏旁為什么是“饣”嗎?(把食物吃到肚子里,吃到一定程度,足夠了,就可以說是吃飽了,因為和食物有關,所以它是“饣”)
(2)、(教師拿出課前準備的豆莢)我們吃飽了肚子就又圓又鼓的,誰能從這些豆莢里面挑一個最飽滿的送給老師呢?(豆子長得圓滾滾的,擠滿了豆莢,我們就說它很“飽滿”)
(3)、(出示“飽滿”)飽滿不僅可以指果實,也可以指精神。小朋友們今天上課精神飽滿,肯動腦筋,發(fā)言積極。來,我們精神飽滿地把這個詞讀一遍。
(4)、“飽”字是生字,我們要寫好它。教寫“飽”字。(“飽”字是左右結構,左邊一個“饣”,右邊一個“包”,左窄右寬,最后一筆豎彎鉤從交叉點起筆,沿著豎中線寫)
(1)、“火”加“包”組成“炮”字。炮是一種重型射擊武器,它在軍事領域上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2)、你能說說“炮”為什么用“火”字旁?(因為古代的炮是裝火藥,用火點了引線發(fā)射的,所以……)因此古代的炮也叫“火炮”。
(3)、(出示詞語“火炮”)指名讀,齊讀。
4、“飽”和“炮”兩個字中都有基本字“包”,表示字的讀音,當加上不同的偏旁后,它們又分別表示著不同的字義。這種一邊表示讀音,一邊表示字義的字就叫形聲字。剛才我們這樣給基本字加偏旁組成新字的方法叫就叫形聲識字法。
5、黑板上的這首兒歌,能夠幫助大家輕松學號形聲字。我們一起讀一讀吧。(師帶讀、生齊讀)兒歌:形聲字好識記,音形義有聯(lián)系。聲旁幫助識字音,形旁幫助記字義。6、學會了形聲識字法,大家能不能自學接下來的這兩個形聲字呢?(四人小組討論交流,指名匯報)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合作,自主探究,學生領悟到形聲字的`構字規(guī)律。教師憑借教材及時引申,進一步調動學生識字的積極性。自己獲得的學習成果,學生會永遠牢記在心。)
生:“氵”加上“包”組成“泡”字,通常我們在(洗衣服時、雨點到水池里、用肥皂洗手、做游戲吹泡泡時……)因為都與水有關,所以這個字用“氵”做偏旁。
師:教師相機指點學生說說泡泡的樣子。水泡飛起來了,有的大,有的小,在陽光下五彩繽紛,多可愛??!讀詞語:“水泡”。(分小組讀)
師:今天我們班上來了一個小客人,它要和我們一起學寫字,看看它是誰?。浚ㄐ〗痿~、貼圖)
(2)自學“苞”字。
生:“艸”加“包”組成“苞”,因為和花草植物有關,所以是“艸”。
師:(出示圖片)指一指哪朵是花苞?對,沒有完全開放的花,我們叫它花苞。這兩朵荷花還沒有開放,我們就叫它荷花苞。我們還可以說這是含苞待放的荷花。(貼圖)
7.大家真了不起,已經(jīng)能夠運用形聲識字法自學生字了。只要大家熟記“聲旁幫助識字音,形旁幫助記字義?!边@兩句兒歌,就一定能夠學好形聲字。8.其實,“包”字的朋友還不止這些,你們看?。ǔ鍪尽鞍睘槁暸缘拇蟠謼l)你們課后可以查字典、問父母、問老師來認識這么多字,好嗎?(設計意圖:教材只是一種憑借,我們要教給學生的不僅僅是書本上的知識,更要讓他們學會學習,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并主動承擔學習的責任。) 8、請翻課本83頁,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課文吧!(基本字,bao包,書包的包;包字加上草字頭,讀作苞,花苞的苞……)三、學習兒歌
1、經(jīng)過老師和同學們的合作,黑板上的這幅彩圖終于大功告成了。圖中這美麗的小池塘可真熱鬧??!兩條魚兒在清澈見底池塘里自由的嬉戲,時不時還游到水面上吐泡泡,可有意思了!池塘里的一朵朵荷花美麗動人,有的已經(jīng)綻開了笑臉,有的還是含苞待放的小花苞,隨著微風在池塘里擺動著身體。在我們課本83頁就有一首兒歌為我們描繪了這幅彩圖的美麗景象,看看書本里是怎么描繪的,請大家自由讀一讀吧?。ㄉ杂勺x)
1、看到小朋友這么愛學習,荷花苞都咧嘴笑了,大家也對荷花苞咧嘴笑一笑!荷花苞是想讓我們美美地讀兒歌呢?。ㄈ帻R讀)
2、師拍手打節(jié)奏,全班跟著老師拍手,配上不同節(jié)奏讀兒歌。(讀三遍)
3、細心的你們能不能在這首兒歌中找出其它的形聲字呢?(吐荷 花)表揚:祝賀你們,已經(jīng)和形聲字成了好朋友!
4、教學“吐”字。
5、老師悄悄告訴大家一個小秘密,我們想要讀好兒歌就一定要一邊讀一邊想那美麗的景色,加上動作就更有意思了!誰上來試一試?
表演得真棒,送給你一個老師精心制作的小書簽,謝謝你精彩的表演,還有誰想來?(指名讀,加上動作表演讀。師點評)
師總結: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認識了包字和他的朋友,在我們的生活中,如果我們留心觀察,善于思考,我們也會發(fā)現(xiàn)有些字擁有很多的朋友,只要我們大膽地想象,就能很快的認識他、記住他!希望三班的孩子們都能做一個生活中的有心人,這樣便能學到更多有意思的知識。
蘇教版識字教案 篇7
《識字1》和《識字2》都是看圖讀韻文識字,今天我們要學的《識字3》還通過形近偏旁的比較來幫助我們識字,是不是很感興趣啊?(板書課題:識字3)
1.讓學生各自觀察語文書第8頁下半頁的圖,看看圖上畫了哪些事物,邊看邊說說。
2. 組織學生交流看到的事物,老師隨學生的交流出示相應的詞語卡片貼在黑板上。
(“松柏 楊柳 桌椅 秧苗 稻谷 莊稼”,“莊稼”這個詞由老師引出,詞語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隨學生的交流 )
1.讓學生借助語文書上詞語上面的音節(jié)各自認真拼讀,要求:
(1)拼讀準確;
(2)用紅筆在書上標出容易讀錯的聲母、韻母、聲調,準備做小老師給大家指點。
2.老師逐張出示5個生字的卡片,請小老師領讀。再請小老師指出這5個生字中容易讀錯的音節(jié),老師及時肯定,并特別指點:“柳(liǔ)”不能讀成“niǔ”。
3.請學生開火車領讀剛才貼在黑板上的6個詞語,發(fā)現(xiàn)讀錯,及時請學生點出并糾正,老師引領學生關注“莊稼”的“稼”讀輕聲,并讓學生及時鞏固讀。
1. 布置思考:如果請你把黑板上的6個詞分成兩組,你認為該怎么分?為什么?
2. 讓學生上前將黑板上的6個詞語調整重貼成兩組,并讓學生說明原因(第一行詞都與樹木有關;第二行詞都與禾苗有關),接著讓學生讀讀調整后的兩組詞,讀中檢測合理性。老師及時肯定學生積極動腦,善于發(fā)現(xiàn)。
1. 組織學生看書上第8頁上面的一組圖:
(1)布置各自觀察、思考:從這組圖你知道了什么?你有好辦法教小朋友區(qū)分清楚“木 禾”這兩個偏旁嗎?
(2)組織學生交流,老師及時肯定、鼓勵,并因勢利導,從而讓學生明白:
☆ 這組圖:實物圖 → 古文字(象形文字) → 偏旁。
☆ 這組圖告訴了我們“木 禾”這兩個偏旁的由來。
☆ 要區(qū)分清楚這兩個偏旁,可以想想實物圖,禾苗要吐穗,穗兒頂頭上,所以“禾”上面有個“撇”。
2. 組織學生讀書上的兩行詞,看看:這兩行詞語中帶偏旁“木”或“禾”的字,偏旁是否用對?(組織交流,及時肯定)追問:由此你們是否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
1. 出示接下來要寫的生字“柏 楊 柳 椅 秧”,讓學生認讀。
2.讓學生觀察這5個生字,看看他們的共同點與不同點,并交流。
不同點:前面4個都是“木”字旁,最后1個是“禾”字旁;
3. 讓學生再觀察這5個字,看看有什么好記法,并交流。
4. 讓學生觀察5個字每個字的書寫注意點,準備做小老師給同學指點。
5. 組織交流,老師隨學生的指點給予肯定、強調或補充,并順勢及時在寫字小卡片上(帶有田字格)范寫,學生跟著書空,接著再書空(鞏固)1遍,緊接著馬上讓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仿影、臨寫(老師巡視,適當個別輔導,并選擇展評的作業(yè)),然后選擇有代表性的字(好、中、差各一兩本),通過實物投影投出,讓學生一起評點,繼而讓學生對照上面的評點各自改進(老師巡視,個別輔導),然后組內互評,及時肯定成功之處,指出存在的不足。最后讓學生再根據(jù)上述兩次評點各自再改進。
(☆說明:在學生交流書寫注意點的過程中,老師注意仔細傾聽,及時給予肯定、強調或補充,特別要提醒學生注意“柳”的右邊不能漏了“豎撇”,引導學生想好記法記住這個“豎撇”,老師可介紹一種形象記憶法:柳樹上有很多柳條垂下來,在這個字中選取了兩根有代表性的,一根是在風中微微飄起的——第7筆:豎撇;一根是垂得筆直的——第9筆:懸針豎。)
1. 在三線田字格本子上抄寫“柏 楊 柳 椅 秧”各兩遍。
2. 做《補充習題》第五題,當堂交流。
3.再找找?guī)в邢铝衅缘淖?,寫下來?/p>
1.用“柏”、“楊”、“柳”、“椅”、“秧”這5個字擴詞,并與同桌交流,看看誰擴得又對又多。
2. 自己給“柏 楊 柳 椅 秧”分別找形近字或同音字比一比,再組詞。
蘇教版識字教案 篇8
一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生詞,讀準字音。
2、了解一些昆蟲的名稱,培養(yǎng)學生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3、熟讀詞串。
二 教學重點:
了解一些昆蟲的名稱,培養(yǎng)學生看圖識字、識詞的能力。
三 教學難點:
借助圖片了解一些昆蟲的名稱。
四 教具準備:
圖片,詞語卡片,投影儀,自制課件。
課件出示詞語,以開火車的形式抽讀詞語卡片。
ɡuān chá cǎi jí kūn chónɡ tián yě shù lín huā cónɡ
tánɡ lánɡ mǎ yǐ xī shuài hú dié tiān niú qīnɡ tínɡ
1、學生按順序讀,老師指正。
2、打亂順序讓學生比賽讀。
(二)圖文結合,誦讀韻文。
1、投影出示韻文,指導學生熟讀成誦,形成積累。
(1)4人小組互讀,并推選一名讀得好的同學在班級里交流。
(2)讓學生們朋友與朋友之間開火車讀韻文。
(3)學生看圖,一邊讀韻文一邊想像畫面。
(4)讓會背的學生站起來背誦韻文。
2、指導學生用上本課的詞語說一句話。
(1)( )是小鳥的家。
(2)夏天的夜晚,( )在(田野)里唱歌。
(3)一群( )正在搬糧食。
(4)( )在(花叢)中翩翩起舞。
(5)小朋友們細心地( )地上的(螞蟻)。
四年級蘇教版數(shù)學教案合集八篇
教案課件是老師上課中很重要的一個課件,每天老師要有責任寫好每份教案課件。?學生反應可以反映教師對課程安排的條理性和合理性。小編花費了不少時間搜集整理了“四年級蘇教版數(shù)學教案”的相關內容,請大家把這篇文章分享給身邊需要的人讓他們也能受益!
四年級蘇教版數(shù)學教案 篇1
1.知道生活中有比萬大的數(shù);認識新的計數(shù)單位“十萬”“百萬”“千萬”“億”。能正確理解和區(qū)分“計數(shù)單位”和“數(shù)位”兩個概念。
2.掌握數(shù)位順序表,類推出每相鄰兩個計數(shù)單位之間的關系。
3.了解數(shù)位的意義,利用數(shù)位順序表體會“位值”的意義。
1.經(jīng)歷較大計數(shù)單位的產生過程,感知位值制。
2.讓學生經(jīng)歷在計數(shù)器上撥珠、數(shù)數(shù)的過程,加深對相鄰兩個計數(shù)單位之間的十進關系的認識。
1.通過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豐富學生對大數(shù)的感受和對國情的了解。
重點:認識新的計數(shù)單位“十萬”“百萬”“千萬”和“億”;掌握數(shù)位順序表;能結合實例具體說出“位值”的意義。
難點:能正確理解和區(qū)分“計數(shù)單位”和“數(shù)位”這兩個概念。
1.提問:同學們喜歡做游戲嗎?請看大屏幕,看圖猜一猜,這是我們祖國的哪些地方?(課件出示北京、西藏、四川、河南、新疆、黑龍江的情境圖,學生根據(jù)圖片展開競猜活動)
2.師:我們的祖國不僅風景優(yōu)美,而且人口眾多,同學們請看!(課件出示)
20xx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數(shù)據(jù)。
師:這些數(shù)你們認識嗎?能試著讀一讀嗎?看到這些數(shù)你們有什么感受?
1.師:同學們,結合我們已經(jīng)學過的萬以內數(shù)的認識,說下你想學習哪些有關大數(shù)的知識?有哪些感興趣的問題?
2.導語:同學們想學習的有關大數(shù)的知識和感興趣的問題值得我們一起去探究,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億以內數(shù)的認識”,去尋找答案吧!(板書課題)
在這個板塊中,要結合班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引導,如果有的學生預習能力、知識遷移能力強,可以正確讀出大數(shù),教師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如果大部分學生對學習這些大數(shù)感到困難,那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憶萬以內數(shù)的知識,幫助他們完成知識的遷移。
認識計數(shù)單位“十萬”“百萬”“千萬”“億”
1.課件出示計數(shù)器。
出示探究提綱:
(1)一萬一萬地數(shù),10個一萬是多少?十萬十萬地數(shù),10個十萬是多少?一百萬一百萬地數(shù),10個一百萬是多少?一千萬一千萬地數(shù),10個一千萬是多少?請在計數(shù)器上邊撥珠邊數(shù)數(shù)。
(2)有比十萬大的計數(shù)單位嗎?分別是什么?
2.生在計數(shù)器上邊撥珠邊數(shù)數(shù),然后在小組內交流,最后全班展示匯報探究成果。
生1:10個一萬是十萬,10個十萬是一百萬,10個一百萬是一千萬,10個一千萬是一億。
生2:比“十萬”大的計數(shù)單位有百萬、千萬、億……
1.課件出示教材3頁數(shù)位順序表,引導學生獨立嘗試探究。
(2)試著說下個級和萬級分別包含哪些數(shù)位?每級有幾個數(shù)位?
(3)說一說19612368這個數(shù)中每個數(shù)字分別在哪個數(shù)位上,各表示多少。
(4)什么是計數(shù)單位?什么是數(shù)位?
生2:個級包括個位、十位、百位、千位,萬級包括萬位、十萬位、百萬位、千萬位,每級都有四個數(shù)位。
生3:19612368中,前一個“1”在千萬位上,表示1個千萬?!?”在百萬位上,表示9個百萬。前一個“6”在十萬位上,表示6個十萬。后一個“1”在萬位上,表示1個萬?!?”在千位上,表示2個千。“3”在百位上,表示3個百。后一個“6”在十位上,表示6個十?!?”在個位上,表示8個一。
生4:個、十、百、千、萬、十萬……億這些都是計數(shù)單位。在用數(shù)字表示數(shù)的時候,這些計數(shù)單位要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起來,它們所占的位置叫做數(shù)位。
3.小結:數(shù)位是計數(shù)單位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時所占的位置,從低位開始每四位為一級,分別是個級、萬級和億級。一個大數(shù)中同一個數(shù)字所在的數(shù)位不同,表示的意義就不同。
在板塊二的教學中,運用多種模型幫助學生理解數(shù)位和計數(shù)單位,如計數(shù)器等模型。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給予學生動手操作、動口表達的機會,把思維表象與思維表達聯(lián)系起來。
1.完成教材4頁“做一做”1題。
先讓同學在小組內完成,再找同學匯報。
2.完成教材4頁“做一做”2題。
(1)生獨立填寫數(shù)位順序表并回答問題。
(2)教師巡視指導,并抽取幾名同學進行展示匯報,集體訂正。
3.任意寫一個億以內的數(shù),說一說這個數(shù)的組成。
獨立寫數(shù)后同桌同學互相說數(shù)的組成,再找兩桌同學匯報。
4.知識拓展。
師:打開教材看4頁“你知道嗎?”,請同學們自己閱讀,并在集體交流時說一說自己的理解。
生1:我知道了每秒畫1個點,一刻不停地畫,需要3年2個多月才能畫完1億個點。
生2:我知道了如果1億個小學生手拉手可以繞地球赤道3圈半。
在這個板塊中,練習方式要靈活多樣,要求學生既要動手操作,又要動口表達;既可以獨立完成,又可以與別人合作完成。每個學生在不同的練習方式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同時體驗到數(shù)學學習的樂趣與成就感。
生3:我懂得了每個數(shù)位上的數(shù)字表示的意義各不相同,例如:百位上的7表示7個百,千萬位上的7表示7個千萬。
生4:我知道了我們的祖國不但風景優(yōu)美,而且人口眾多。
2.布置作業(yè)。
1.結合具體情境引導學生學習大數(shù)的概念,體會大數(shù)的意義,從而建立數(shù)感。大數(shù)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新聞、經(jīng)濟、科技等方面,在生活中應用廣泛,可學生對大數(shù)卻缺乏體驗。因此,在教學時,充分運用主題圖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感受大數(shù)的意義。
2.借助動手操作理解數(shù)的意義。在萬以上數(shù)的認識教學中,認識新的計數(shù)單位及相鄰計數(shù)單位間的十進關系、揭示數(shù)位和數(shù)級的概念十分重要。通過撥珠數(shù)數(shù)幫助學生認識新的計數(shù)單位,了解這些計數(shù)單位所占的數(shù)位,體會“位值”的意義。
3.在探究新知的過程中,要遵循學一程,展一程,點一程的規(guī)律,當學生獨立自學和小組交流遇到問題時,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尊重學生的自主學習成果,及時、準確地進行點撥,使學習的過程真正發(fā)生在學生身上。
四年級蘇教版數(shù)學教案 篇2
教學內容:認識容量和升(1)p.10~1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感受并認識容量以及容量單位升。
2、使學生初步了解測量、比較容量的方法,能估計一些常見容器的容量,培養(yǎng)估計意識和初步的估計能力。
3、使學生聯(lián)系實際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能積極參與操作、實驗等學習活動,能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并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認識容量以及容量單位升。
教學難點:形成一升的具體概念。
學具準備:每生自帶2件左右常見的容器。
教學過程:
一、教學容量。
1、(1)老師取兩個大小明顯有區(qū)別的容器,問:這兩個容器,哪個可以裝得更多?
在學生回答的時候,教學生用容量來說一說,指出:這個容器所能裝的液體的多少,可稱之為容量。
(2)拿兩個差不多大的容器,讓學生猜一猜哪個容量比較大。
當有分歧的時候,讓學生說說用什么方法來驗證猜想?(可裝水倒一倒)
實驗,(略)得出結論。
想象一下,如果反過來倒水,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說明了什么?
完成書上的練習(1)和(2)
分別讓學生把圖的意思說一說,再得出某個結論。
(3)議一議:小紅家水壺裝滿后可以倒5杯,小明家水壺可以裝滿后可以倒4杯。你認為哪家的水壺更大?為什么?
在學生說理的基礎上,得出:要用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來衡量。因為倒的杯子可能有大有小,用它來比是不合適的。
二、認識1升
說說你通過昨天的預習,知道關于升的哪些知識?
1、計量液體的多少,才用做升做單位
2、棱長為1分米的正方體容器正好可以裝1升水
拿出該正方體,從里面量它的棱長。問:為什么量里面而不是外面?
倒?jié)M水。倒入1升的量杯中,正好,指出:這么多水就是1升。
3、用學生帶來的常見的容器來認識1升:
(1)請學生把從家里帶來的1升大的容器放在一起比一比。
分別指名問一問:你是怎么知道它的容量是1升?
指出:這些容器各不相同,但大致大小接近,容量都是1升。
(2)取出大于1升的容器。
分別請這部分學生舉起該容器,其他同學可估一估其容量大約是幾升。
可結合2.5升的可樂瓶,請學生想象一下,家里什么容器的容量和它比較接近,大約是幾升?
老師取一小盆,大家猜它的容量大約是多少?(實驗得出:1升多一點)
想象:以它為參照,什么容器的容量和它比較接近,大約是幾升呢?
比如:可用手比畫一下,像電飯鍋大約有2個這么高,那它的容量就可能是2升多。取一臉盆,猜一猜,你洗一次臉大約要用幾升水呢?(實驗得出:2升)
以這一臉盆為參照,估計一下,邊上的這桶水大約有多少升?(10升)
再看一看,教室里的這桶純凈水有多少升呢?(18.9升)這桶水你拎得動么?
介紹:成人一天一般要喝1到1.5升水,孩子要喝1升水,那你知道1升水大約是這樣的幾杯呢?
分別取幾個大小不同的杯子倒一倒。
想一想,你每天的水喝夠了么?
4、練習,完成(3)和(4)
三、全課總結:
說說今天的學習,讓你明白了哪些知識?
布置實踐作業(yè):以有刻度的容器,分別用倒水或看刻度等方法,去了解家中一些常見容器的容量。
四、布置作業(yè):
四年級蘇教版數(shù)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探索除數(shù)是兩位數(shù)除法的計算過程,能把除數(shù)看作整十數(shù)進行試商,并能正確計算。
2、能運用所學的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把除數(shù)看作整十數(shù)進行試商。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同學們,你們一定沒有去過峨山的臨江公園吧!那里的苗圃經(jīng)過擴建顯得更漂亮了,(明明、笑笑、淘氣經(jīng)過參觀后帶來了很多圖片我們一起去看看好嗎)(播放課件)
二、引出問題
根據(jù)這些數(shù)學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生答:每種花各有多少盆呢?(師張貼問題)
生齊讀題目。(下面同學們把數(shù)學信息和數(shù)學問題連起來讀一遍)
三、探究問題
1、你能寫出算式嗎?
讓同學獨立思考后回答(板書算式)
154 22 =
2、估一估
(1) 能估計一下答案嗎?說說你是怎么估計的?學生獨立估一估
(2) 指3名學生回答
生可能出現(xiàn)的回答:A.因為2210=220所以不到10盆;
B.因為225=110所以比5盆多一些;
C.因為14020=7所以大約是7盆左右。
3、用豎式計算
師:這道題到底等于多少呢?請同學們試著在草稿本上列豎式計算。
2 2 1 5 4
(1)用豎式算一算: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在小組內用豎式算一算每種花各有多少盆?
①下去巡視,選一個又快又好的小組代表把豎式寫在黑板上。
②匯報交流:你們小組是怎樣想的?(看能不能說到把22看作20來試商,207=140接近150、所以商是7。)
師問
(1)為什么把22看作20來試商?(更簡便)
(2)商 7應該寫在什么位置?為什么?
如果巡視時發(fā)現(xiàn)有錯例的,拿到展臺上來讓同學辨析一下。
③師:要想知道答案是否正確,可以怎樣做?(驗算一下)
④師板書:答:每種花各有7盆。
4、峨山的園藝師聽說老師要到你們易門來上課,特地讓老師帶了一道題來請你們幫幫忙。(課件出示題目:如果用120盆花布置廣場,每個圖案用18盆花,可以拼成幾個圖案?還剩幾盆花?)
(1)師:這個問題,你能解決嗎?學生列出:12018=
(2)師:先估一估可能是幾個圖案,把你的估算結果悄悄地告訴你的同桌,如果你覺得合理,就點點頭。
(3)那你能自己獨立地用豎式算一算嗎?
(生獨立算,選出一生板演)
師:你是把18看作幾十來試商的?有不同意見嗎?
把除數(shù)看作整十數(shù)來試商,有什么好處?(很快找到商幾)
(4)驗算一下,你的得數(shù)是否正確,請一生來寫在黑板上。
評:怎樣驗算的?
剛才我們做的這兩道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三位數(shù)除以兩位數(shù)的除法。這兩道題在計算的時候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小結方法:除數(shù)是兩位數(shù),試商時應先看被除數(shù)的前兩位,前兩位比除數(shù)小就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數(shù)的哪一位,就把商寫在哪一位上面。當除數(shù)的個位是4或者比4小時,可用四舍法試商,即去掉除數(shù)的尾數(shù),把除數(shù)當作整十數(shù)。當除數(shù)的個位數(shù)是5或者比5大時,可用五入法試商,即除數(shù)的十位數(shù)加上1,去掉除數(shù)的尾數(shù),把除數(shù)當作整。
四、總結
1、誰來說說你這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
2、屏幕出示;你對自己的學習滿意嗎?給自己評價一下。
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解決了參觀苗圃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數(shù)學問題。其實這些知識還能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很多問題,下次我們再共同探討。
四年級蘇教版數(shù)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直線、線段、射線及它們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比較角的大小,會用尺子畫角.
2.通過教學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發(fā)展生學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理解角的概念,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教學難點
理解角的概念、用尺子畫角.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演示動畫角的認識.
2.師:今天老師要和同學們一起來認識一個新朋友角.
(揭示并板書課題角的認識)
二、引導探究.
1.(1)演示動畫直線、射線、線段.
(2)啟發(fā)提問:手電筒、太陽光射出來的光線都可以看成是射線.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可以看作射線呢?
(3)小組討論:直線、線段、射線有什么聯(lián)系?又有什么區(qū)別?
(聯(lián)系:都是直的,線段是直線的一部分.
區(qū)別:端點數(shù)不同,線段的測量長度直線、射線是無限長的,無法測量)
2.初步認識角.
(1)演示課件角的認識.(從一點引出4條射線)
提問:①你能從中找出多少個角?(最多6個)
②如果只想得到一個角?該怎么辦?
(2)板書:從一點引出兩條射線所組成的圖形叫做角.
(3)繼續(xù)演示課件角的認識,演示角各部分名稱.
(4)引導學生利用兩根硬紙條和一個小釘子擺角.
教師引導學生邊操作邊思考:
①怎樣可以得到一個角?
②怎樣可以得到一個較大的角?
③怎樣可以得到一個較小的角?
3.聯(lián)系實際,深入感知.
(1)提問:聯(lián)系實際想一想,生活中哪有角?
(2)啟發(fā)學生用不規(guī)則的紙折出或剪出一個角.
全班進行比賽,看誰的角最標準.
摸一摸自己得到的角的頂點和邊、感受角,教師選擇有代表的角巾在黑板上展示.
(3)觀察黑板上的角,按照角的大小請同學們排出順序.
(4)當學生在敘述順序語言表達困難時,適時出示角的表示方法.(強調和的不同)
4.討論嘗試,比較大?。?/p>
(1)演示動畫角的大小比較.通過故事,引出問題.
(2)同學討論、嘗試比較角大小的方法.
(3)繼續(xù)演示動畫角的大小比較.
(4)由學生小結比較角大小的方法.
(先把兩個角的頂點和一條邊重合,然后看另一條邊的位置,哪個角的另一條邊在外面哪個角就大.如果另一條邊也重合,說明兩個角相等.)
5.體驗畫角.
(1)由學生嘗試用尺子畫角,教師巡視.
(2)小結角的畫法.(先畫頂點,再從頂點起畫兩條射線)
三、鞏固練習.
完成第126頁第1題.
下面的圖形,哪些是直線?哪些是射線?哪些是線段?
2.比一比看誰的眼力好.哪些是角?哪些不是?
3.一張長方形紙、剪去一個角還有幾個角?
四、質疑小結.
提問:通過今天的學習,你都學會了什么?(射線、線段、什么叫角,角的各部分
名稱、比較兩角大小的方法和角的畫法)
課后總結.教師出示順口溜:
小小角,真簡單,
一個頂點兩條邊,
畫角時,要牢記,
先畫頂點后畫邊.
五、布置作業(yè).
從一條射線的端點開始,截取一條4厘米長的線段.
板書設計
四年級蘇教版數(shù)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掌握將整萬的數(shù)改寫成以萬作單位的數(shù)的方法,能正確地改寫整萬的數(shù)。
●掌握將非整萬的數(shù)用四舍五入法改寫成以萬作單位的近似數(shù)的方法,能正確地略寫非整萬的數(shù)。
●理解、掌握四舍五入法的含義,并能正確運用。
●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增強學生的科普知識,擴大學生的視野。
重點:大數(shù)的改寫和略寫。
難點:將非整萬的數(shù)用四舍五入法改寫成以萬作單位的近似數(shù)。
教具:多媒體課件、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 舊知鋪墊
用幻燈出示下面題目。
1、寫出下面各數(shù)
一百二十萬二千三百 二百零四萬五千 三千零二十萬零六百八十 五千八百萬零七百 三百六十四萬八千
2、讀一讀下面各數(shù)。
2000000 3500000 10200000 86000000
二、講授新課
1、教學例5。
(1)出示掛圖或電腦課件展示人體血液的構造,介紹紅細胞、白細胞的作用。
說明在一滴血液中含有多大數(shù)目的紅細胞和白細胞,教師出示板書。
一小滴血含有:紅細胞:5000000個 白細胞:10000個。
(2)讓學生讀一讀這兩個數(shù)。再看看這兩個數(shù)有什么特點。
學生交流后,教師說明:這兩個數(shù)都是整萬的數(shù)。什么是整萬的數(shù)呢?
像:20000 350000 1000000 1020000都是整萬的數(shù)。
像:20035 356000 1000005 1025600都是非整萬的數(shù)。
(3)明確告訴學生:在生產、生活中人們?yōu)榱朔奖阕x寫,常常將萬后面的4個0省略掉,換成一個萬字。用萬字來代替數(shù)末尾的4個0,這樣就把整萬的數(shù)改寫成了以萬作單位的數(shù)。
(4)改寫。
板書出示:500|0000個 =500萬個
強調:把個級的4個0省略掉,在500后面寫上萬字。這樣照樣讀作:五百萬個。
想一想:10000個=1萬個。先讓學生來說,然后教師添上板書1。
(5)即時嘗試。
把下面的數(shù)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shù)。 180000 300000 18000000
學生獨自改寫。教師巡視,觀察學生是否記住寫萬字,并當作要點進行強調。
2、教學例6。
(1)電腦課件展示太陽和地球圖,讓學生觀察、收集消息,了解太陽和地球的大小關系。
(2)讓學生讀出太陽和地球的直徑分別是多少,并說一說太陽的直徑是地球的多少倍。這時學生感到直接說出這兩個大數(shù)之間的倍數(shù)關系比較困難。
(3)啟發(fā)學生想到:用萬作單位的數(shù)進行比較會比較方便。
(4)觀察這兩個數(shù)有什么特征?
通過觀察學生發(fā)現(xiàn)這兩個數(shù)都是非整萬的數(shù),很顯然我們不能想例5那樣將它直接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shù)。
那怎么辦呢?
(5)介紹四舍五入法及如何用四舍五入法將非整萬的數(shù)改寫成以萬作單位的數(shù)。
教師:有一種求近似數(shù)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什么是四舍五入呢?如:12756用四舍五入法改寫成以萬作單位的數(shù)。
①找準萬位上的數(shù)。板書:12756
②看萬位右邊第一位上的數(shù),是2。
③說明:根據(jù)四舍五入法規(guī)定,像這樣小于5,把它和右邊的數(shù)全舍去,改寫成0。
板書:1275610000。
說明:因為得出的是近似數(shù),所以必須用,不能用=。
④再把10000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shù)。
板書10000=1萬(說明:這里兩個數(shù)是相等的,只能用=)
想一想:這樣將1389000用四舍五入法改寫成以萬作單位的近似數(shù)。
先讓學生嘗試練習,然后教師再逐步引導。
①找準萬位上的數(shù):1389000
②看萬位右邊的第1位上的數(shù)。大于5向前進1,再把它和右面的數(shù)全舍去,改寫成0。
板書:13890001390000
③再把板書1390000改寫成以萬作單位的數(shù)。
板書:1390000=139萬
教師:太陽的直徑是地球的多少倍?
⑺即時嘗試
把下面的數(shù)用四舍五入法改寫成以萬作單位的數(shù)。 1264008 1328543 1209000
先由學生嘗試練習,然后教師講評,如果學生直接略寫成以萬作單位的數(shù)也可以,但要強調加上。
如:1264008126萬 1328543133萬
三、課堂活動
1、課文第14頁的做一做。
通過練習,一方面是讓學生用剛學到的知識進行改寫,進一步掌握新知;一方面通過提供的有關地理知識素材,使學生了解我國的地理知識,擴大視野。
2、課文第15頁的做一做
通過讓學生分別求出同一個大數(shù)的不同的近似數(shù),練習使用四舍五入求近似數(shù),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近似數(shù)的理解。
四、鞏固練習
課文練習二的第3~8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