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加速度課件

發(fā)布時間:2023-11-05 加速度課件

加速度課件(必備九篇)。

不為明天做好準備的人是沒有未來的,當一次工作學習即將開始時,我們通常會提前查閱一些資料。資料主要是指生活學習工作中需要的材料。有了資料的幫助會讓我們在工作中更加如魚得水!所以,您有沒有了解過幼師資料的種類呢?推薦你看看以下的加速度課件(必備九篇),僅供參考,我們來看看吧!

加速度課件 篇1

YJs21.cOm

學生分組實驗是學生最感興趣的課,但絕大多數(shù)學生是按教材安排的程序進行實驗,按照教師布置的步驟進行操作,興趣只停留在表面上,湊“熱鬧”成分很多,這樣也就無法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科學素質。例如,在高一物理中《測定重力加速度g》的實驗中,如果只是指導學生按教材的方法進行實驗,實驗目的單一,就無法達到培養(yǎng)學生素質的目的。所以在教學過程中筆者是這樣做的:

(1)不限制實驗原理

在講本節(jié)課時,只講清實驗目的,至于實驗原理由實驗小組討論決定,并按要求設計實驗。討論結果出現(xiàn)兩種實驗原理:①根據(jù)公式ΔS=aT2,使用打點計時器來進行實驗;②根據(jù)h=0.5gt2,采用滴水法進行實驗。這兩種方案均可行,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提高了思維品質的深刻性與批判性。

(2)不規(guī)定實驗步驟

進實驗室要求不看課本,動手時只說明實驗中要注意的幾個事項,并不限定實驗有幾個步驟。結果巡視實驗中發(fā)現(xiàn),有的小組實驗有五、六步,并設計了開放性的記錄表格,從而激發(fā)了學生的觀察實踐和發(fā)現(xiàn)問題能力。

(3)不統(tǒng)一實驗數(shù)據(jù)處理方法

先引導學生對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簡單的分析,然后再進行處理。巡視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逐一算出每次實驗的結果,然后再求平均值;有的學生先算出各點的速度,然后再采用v–t圖像法處理。從而鍛煉了學生實驗數(shù)據(jù)的處理能力。

(4)不確定實驗歸納

實驗后不固定方向,讓學生多方向、多角度、深入細致地觀察,分析實驗現(xiàn)象和數(shù)據(jù),從而開放性地歸納出實驗結論。如有的小組分析真實的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如下結論:(1)采用打點計時器法進行實驗:①紙帶要豎直拉住,盡可能減小阻力;②先打開電源后松開紙帶;③逐差法處理數(shù)據(jù)的方法;④采用v-t圖像法處理時,要盡可能讓更多的點在直線上,其余的對稱地分布在線的兩側;⑤為何測量得出的g值比標準值9.8m/s2略小。(2)采用滴水法進行實驗:①水龍頭離地的高度不能超過1m;②不能直接測量一滴水下落的時間,要測出n滴水下落的時間t,再根據(jù)T=t/n求出一滴水自由落體的時間。

通過以上幾個方面的歸納,培養(yǎng)了學生的分析、概括實驗結論能力,并加強了前后知識的聯(lián)系。

加速度課件 篇2

(1)能結合實例分析,知道向心力是一種效果力以及方向;

(2)能夠用自己的語言歸納向心力公式的確切含義,并能用來進行簡單的計算;

(3)知道變速圓周運動中向心力是合外力的一個分力,能夠描述合外力的作用效果。

(1)通過對向心力概念的探究體驗,能夠用自己的語言說出其概念;

(2)引導學生進行“實驗”——“用圓錐擺驗證向心力的表達式”

(3)經歷從勻速圓周運動到變速圓周運動再到一般曲線運動的研究過程,領會解決問題從特殊到一般的思維方法。

實例、實驗緊密聯(lián)系生活,拉近與科學的距離,感受到科學就在身邊,發(fā)展自己對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

光滑的板上,如圖所示:

師:給小球一個水平方向并垂直于繩的初速度,小球什么運動?生:圓周運動

對上述模型進行理想化處理(水平面光滑),對小球受力分析,得出向心力的概念。

(1)體驗:在一根結實的細繩的一端拴一個物體,掄動細繩,使小物體做圓周運動(如圖),依次改變轉動的角速度、半徑和小物體的質量,拉力如何變化。

加速度課件 篇3

我和大家一塊欣賞這堂課。每次聽曾逆老師的課,收獲都很多,讓我點評感到很為難。

我們感覺到學生不愿花時間在語文上,我們語文跟別的學科爭不到時間,被數(shù)學、物理呀什么的占用了。讓學生在語文上花時間確實感到太難。曾老師在這方面就做的很好。曾老師注重培養(yǎng)學生積累的習慣、自學的習慣。在激發(fā)學生興趣方面,正是因為學生準備充分,展示也很充分,加上老師鼓勵學生鼓勵,那學生不是更有興趣?有句話說,書不是教出來的,是學出來的。我覺得這句話很有道理。學生有興趣,肯定學的'好。在知識儲備上,語文是一個慢功,不像理科,理科是階梯式的,文科是平面型的。曾老師這種加強課前準備的做法是很好的。

曾老師以板塊整合取舍的做法也特別值得我們學習。

語文教學有一種現(xiàn)象:長篇講不下去,短篇講不出來,怎樣做到長篇短講短篇長講呢?怎樣讓學生有事干???這方面曾老師做的很好。既重視考與學的關系,又重視學生的主體,結合得非常好,而且環(huán)環(huán)緊扣。

課前有明確的目標,學習有針對性。目標就是指揮棒。曾老師善于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尋找空白,提出問題,然后由學生解決問題,這讓我有很大的啟發(fā)。但是我覺得一些重點句、詞可以再挖掘一下。比如說這首詞講什么?愁。愁什么?怎么這么多愁?這里可以挖掘一下。

我們檢查時經常發(fā)現(xiàn)老師在上面講得興致勃勃,可下面學生睡下一片。其實學生的思維一下子被激發(fā)出來,有時學生又不按你的思路走啊,該怎么辦?比如說這個制作名人檔案的環(huán)節(jié),學生講得很好,但是又剎不住車。這時又不能打斷學生更不能打擊學生,可是時間又緊,曾老師用做檔案的"要求及時加以引導,改變了較為被動的局面,這就需要很強的課堂駕馭能力。

課件上的“聊一聊xxx志展才學”、“讀一讀浮想聯(lián)翩解真情”、“賞一賞慧眼識珠見靈性”等等,一看就知道很有功底,而且語言非常簡潔、清晰。老師在課堂上既是編劇、導演又是主持人。這語言是能潛移默化的。做老師啊,語言最怕蒼白、無味,這樣學生也感到乏味。曾老師的語言充滿激情,很有感染力。

教學最終落著點還是提高能力。曾老師在學生表達能力、感悟能力的培養(yǎng)上做的很好。

讓學生學到了很多東西,讓我們也學到了很多東西。

加速度課件 篇4

(1)理解速度變化量和向心加速度的概念;

(2)知道向心加速度和線速度、角速度的關系式;

(3)能夠運用向心加速度公式求解有關問題。

2、過程與方法:體會速度變化量的處理特點,體驗向心加速度的導出過程,領會推導過程中用到的數(shù)學方法,教師啟發(fā)、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思考、討論、交流學習成果。

3、情感、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探究問題的熱情,樂于學習的品質。特別是“做一做”的實施,要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理解勻速圓周運動中加速度的產生原因,掌握向心加速度的確定方法和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向心加速度方向的確定過程和向心加速度公式的推導與應用。

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在現(xiàn)實生活中,物體都要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才能做曲線運動,如圖教所示(課件展示).

地球繞太陽做(近似的)勻速圓周運動 小球繞桌面上的圖釘做勻速圓周運動

對于圖中的地球和小球,它們受到了什么樣的外力作用?它們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如何確定?

如圖所示,地球在不停地公轉和自轉,關于地球的自轉,思考以下問題:

(1)地球上各地的角速度大小、線速度大小是否相同?

(2)地球上各地的向心加速度大小是否相同?

①地球繞太陽做近似的勻速圓周運動,地球受太陽的力是萬有引力,方向由地球中心指向太陽中心.

②光滑桌面上一個小球由于細線的牽引,繞桌面上的圖釘做勻速圓周運動.小球受到的力有重力、桌面的支持力、細線的拉力.其中重力和支持力在豎直方向上平衡,合力總是指向圓心.

一切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的合力和加速度方向均指向圓心.

(1)定義:任何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的加速度都指向圓心,這個加速度叫做向心加速度.

(3)方向:沿半徑方向指向圓心,時刻與線速度方向垂直.

(2)曲線運動中,v1、v2和Δv=v2-v1的方向一般不在一條直線上.(√)

甲同學認為由公式an=r(v2)知向心加速度an與運動半徑r成反比;而乙同學認為由公式an=ω2r知向心加速度an與運動半徑r成正比,他們兩人誰的觀點正確?說一說你的觀點.

【提示】 他們兩人的觀點都不準確,當v一定時,an與r成反比,當ω一定時,an與r成正比.

三、向心加速度的方向及意義

1.向心加速度是描述什么的物理量?

2.勻速圓周運動和非勻速圓周運動的加速度有什么不同?

描述線速度改變的快慢,只表示線速度的方向變化的快慢,不表示其大小變化的快慢.

加速度課件 篇5

本課內容為《普通高中課程標準物理教科書·物理1》(魯科版必修1)第二章“運動的描述”第3節(jié),本節(jié)內容分兩個課時完成。這是第二課時加速度的概念學習,在整個共同必修課程中,該內容的學習和掌握是非常必要的。加速度是運動學中的一個重要的基本物理量,是將運動和力聯(lián)系起來的橋梁。由于加速度概念與其他物理知識的聯(lián)系性強,涉及面廣,特別是在分析、解決跟動力學相關的實際問題中經常牽涉到,因此對加速度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如何,不僅直接關系到本章后續(xù)必修模塊的進一步學習,而且還將影響以后選修模塊的學習和掌握。所以這一課時的內容是本章知識的重點之一,本節(jié)課的關鍵是促進學生對加速度概念的形成和理解。

前一課時學習了速度的概念,學生學習了用比值法來描述一個物體的運動快慢(位置變化快慢),在本節(jié)課可以讓學生回顧引出速度概念的過程,用類比方法遷移到加速度(速度變化快慢)的概念學習中來,這給學習加速度這一概念降低了臺階。但由于學生抽象思維能力不強,對于速度、速度的變化、速度的變化快慢的區(qū)別很難分清;在學生的生活經驗中,與加速度有關的現(xiàn)象不多,這更給學生形成和理解加速度的科學概念帶來了難度。

教師創(chuàng)設物理情境,讓學生在觀察和體驗后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聯(lián)想,運用科學思維,萌發(fā)并提煉出科學問題,使教學過程成為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讓學生用探究的方法,“走”一遍加速度概念的建立過程,按照從簡單到復雜,從特殊到一般的順序進行探究,順理成章、水到渠成地引出加速度的概念。然后從公式和圖像兩個方面加以理解,通過對生活中和實驗中加速度和速度概念分析對比,加深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義,本課時教學的設計流程是:學生主觀感受(第一層是運動物體有速度,第二層是運動物體速度有變化,第三層是運動物體的速度變化有快有慢)—提出問題—發(fā)散類比—拓展探究—交流與合作—分析與論證。

(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義、公式、符號和單位。

(2)理解加速度是矢量,知道加速度的方向確定方法,會區(qū)分加速度與速度、速度的變化、速度的變化率之間的關系。

通過視頻及多媒體課件對生活實例中運動物體速度變化快慢的感受,用類比的方法探究推理,強化用比值定義的物理思想方法,培養(yǎng)學生運用類比的學習方法。

(1)培養(yǎng)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積極性,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

[設計意圖]讓學生感受運動物體的位置是不斷變化的,即運動物體具有速度。

[設計意圖]讓學生感受運動物體速度有變化。

[設計意圖]讓學生感受運動物體的速度變化有快有慢。

[學情預設]

(2)轎車啟動所用的時間短。

(3)轎車的速度改變得更大。

教師對學生的回答進行鼓勵、肯定,經過提示、點撥,得出轎車與火車啟動過程中速度改變的快慢是不一樣的。

教師問:物體速度的改變是有快慢之分的,如何來定量描述物體的速度改變的快慢呢?用多媒體展示同學們所采集的熟悉的4個物體的運動情況視頻。請同學們判斷一下,誰的速度改變快,誰的速度改變慢(表1)。

[設計意圖]讓學生根據(jù)數(shù)據(jù)表來概括總結規(guī)律,鍛煉分析能力,讓學生聯(lián)想類比前節(jié)課我們是怎樣描述物體位置變化(運動)快慢的,實現(xiàn)物理學方法的遷移,學習體會物理學的思想與方法。

學生分析:甲乙兩物體經歷的時間△t一樣,甲的速度變化量為3m/s,乙的速度變化量為20m/s,得到乙速度變化快的結論。

學生分析:乙、丙兩物體的速度變化量都為20m/s,但所用時間不同,乙用時2s,丙用時100s,乙所用時間少,速度變化快。

教師問:甲、丙兩物體速度變化不同,經歷的時間也不一樣,如何比較它們的速度變化快慢呢?

學生分析:可以用速度變化除以時間,得出單位時間內速度變化多的速度改變快。

教師肯定學生的分析并指出這種方法具有普遍意義,并由此算出以上4個物體每秒速度變化的數(shù)值分別為:1.5、10、0.2、0,由此來看速度改變的快慢就不言而喻了。

①定義:

物體的速度變化跟發(fā)生這一變化所用的時間比值,叫做物體運動的加速度。

利用英文單詞詞性變化幫助理解加速度的含義。

西方交通管理部門為了交通安全,特制定了死亡加速度500g(g=10m/)這一數(shù)值,以警醒世人。意思是如果行車加速度超過此值,將有生命危險。那么大的加速度,一般情況下車輛是達不到的,但如果發(fā)生交通事故時,將會達到這一數(shù)值。因為,一般車輛碰撞時間極短,大多為毫秒級。例如,兩輛摩托車時速20km相向而行發(fā)生碰撞,碰撞時間毫秒級,能產生多大的加速度?

[設計意圖]通過閱讀以上內容和動手計算增強學生的交通安全意識,進一步理解騎摩托車要戴安全頭盔,乘坐轎車要系安全帶的道理。

例,A車在2s的時間內速度由10m/s變?yōu)?5m/s,則它的加速度是多大?B車在3s的時間內速度由10m/s變?yōu)?.5m/s,則它的加速度是多大?

[設計意圖]先讓學生感受,讓學生分組討論,讓他們自主認識到加速度只有大小還不能說明具體問題,要說明具體問題一定需要另一個因素,這一因素即為加速度的方向。然后從公式角度理解加速度與速度變化量的方向關系。最后讓學生分別做出A、B兩物體的初、末速度圖示,通過圖示法確定出速度變化量的大小和方向,總結出加速運動和減速運

“加速度”教學設計動物體的加速度方向跟速度方向關系:加速運動的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減速運動的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反。

a.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對嗎?舉例說明。

b.速度變化越大,加速度越大對嗎?舉例說明。

c.速度變化越快,加速度越大對嗎?

d.速度變化率越大,加速度越大對嗎?

e.有沒有速度很大,而加速度很小的情況?(展示課件:飛機水平勻速飛行)

f:有沒有速度很小,而加速度很大的情況?(展示課件:火箭發(fā)射升空過程)

例,在表2中任選一組數(shù)據(jù)用描點法畫出運動物體的v-t圖像。

[設計意圖]給出一個勻變速運動物體的瞬時速度及對應時刻表格,讓學生用描點法動手畫此物體的v-t圖像,鍛煉運用圖像分析物理問題的能力,說明速度圖像中直線的傾斜程度表示加速度的大小,傾斜程度越大,加速度越大。

本節(jié)課主要目的是建立并理解加速度概念,在引出加速度的概念時低臺階,然后步步登高,充分激活學生思維,從易到難、從現(xiàn)象到本質、從形象到抽象,符合學生的思維發(fā)展規(guī)律,容易為學生所接受??梢暂^大程度地調動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強化物理知識的形成過程,使學生學會探索自然規(guī)律的基本方法,從而使學生獲得基本的探究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加速度課件 篇6

一、教材分析

教材先列舉小型轎車和旅客列車的加速過程,讓學生討論它們速度變化的快慢以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教材還展示飛機的起飛過程,要求學生從具體問題中了解“速度快”“速度變化大”“速度變化快”的含義不同,又在旁批中指出“物體運動的快慢”與“運動速度變化的快慢”不同。在此基礎上再說明平均加速度的意義,進而說明瞬時加速度。對重要的v—t圖象,教材又設置一個“思考與討論”,讓學生通過v—t圖象加深對加速度的認識和對圖象的理解。

二、學情分析

加速度是力學中的重要概念,也是高一年級物理課較難懂的概念。在學生的生活經驗中,與加速度有關的現(xiàn)象不多,這就給學生理解加速度概念帶來困難。其次,學生抽象思維能力不高,對于速度、速度的變化、速度的變化率的區(qū)別很難分清;最后,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往往只重結果,輕過程,再通過大量的習題來死記結論,如果這樣,學生的思維能力將得不到培養(yǎng)。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義,知道加速度是矢量。知道平均加速度和瞬時加速度。

2.通過對日常生活中有關加速度的實例的分析,進一步體會變化率的概念及表達方式。

3.理解勻變速運動的意義,能用v~t圖象表示勻變速直線運動,并能通過圖象確定加速度。 過程與方法:

1.經歷將生活中的實際上升到物理概念的過程,理解物理與生活的聯(lián)系,初步了解如何描述運動.通過事例,引出生活中物體運動的速度存在加速和減速的現(xiàn)實,提出為了描述物體運動速度變化的快慢,引入了加速度概念的必要性,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2.幫助學生學會分析數(shù)據(jù),歸納總結得出加速度.

3.教學中從速度一時間圖象的角度看物體的加速度,主要引導學生看傾斜直線的“陡度”(即斜率),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應用數(shù)據(jù)求加速度.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利用實例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激勵學生的探索精神。

2、領會人類探索自然規(guī)律中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理解加速度概念的建立對人類認識世界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區(qū)分事物的能力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3、培養(yǎng)合作交流的思想,能主動與他人合作,勇于發(fā)表自己的主張,勇于放棄自己的錯觀點.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

1、速度的變化量、速度的變化率的含義。

2、加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義。

難點:

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樹立變化率的思想.

2.區(qū)分速度、速度的變化量及速度的變化率.

3.利用圖象來分析加速度的相關問題.

五、教學方法

講授法、對比教學法

六、教學特色

本教學使用講授法,把前面學過的速度與本節(jié)的加速度對比的去學習,讓學生知道他們的區(qū)別,從而加深對這兩節(jié)內容的理解,能夠做到舉一反三。

七、教學過程

(一)、新課的引入

以下是三種車加速起步一段時間后的速度,請?zhí)钕旅娴谋砀癫⒈容^哪種車速度變化的最快: 大客車:起步15s后速度為60Km/h;

小轎車:起步15s后速度為100Km/h;

摩托車:起步12s后速度為60Km/h;

通過比較三種車的速度變化的快慢,引出本節(jié)課的主題——加速度。

(二)、新課的講解

1、加速度

1.定義: 加速度是速度的變化量與發(fā)生這一變化所用時間的比值。

對比:速度是位移與發(fā)生這個位移所用時間的比值。

2.物理意義: 表示速度改變快慢的物理量,其數(shù)值越大表示在單位時間內速度改變的越快。 對比:速度時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3.定義式: a=△v/△t =(v-v0)/△t。 對比:v=?x ?t

4.單位:米每二次方秒 寫作:m/s2或m·s-2 (推導加速度的單位)

例題1.關于加速度的含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C)

A、加速度表示速度的增加

B、加速度表示速度變化

C、加速度表示速度變化快慢

D、加速度表示速度變化的大小

2.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的關系

加速度是矢量,方向與速度變化量△v的方向相同.

對比:速度方向為物體運動的方向。

在變速直線運動中,速度的方向始終在一條直線上,取初速度v0的方向為正方向.

(1)若vt>v0,速度增大,a為正值,表示a的方向與v0的方向相同;

(2)若vt

例題2.足球以12m/s的速度與墻壁相碰后,以8m/s的速度反向彈回,球與墻的接觸時間為0.1s,求足球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解:設初速度方向為正方向,即指向墻為正方向

則:v0=12m/s,v=-8m/s t=0.1s

2所以足球的加速度大小為200m/s,方向指向足球被反彈的方向.

例題3:速度為18m/s的火車,制動后15s停止運動。求火車的加速度

解:已知v0=18m/s,vt=0,t=15s

根據(jù)加速度公式

負號表示加速度方向與初速度方向相反

勻變速直線運動中的加速度

在勻變速直線運動中,速度是均勻變化的,比值(vt-v0)/t是恒定的,即加速度a的大小、方向不改變.因此,勻變速直線運動是加速度不變的運動.

什么是變化率?

一個量的變化跟時間的比值,即單位時間內該量變化的數(shù)值,叫做這個量對時間的變化率。 變化率表示變化的快慢,不表示變化的大小。

加速度等于速度的變化和時間的比值,因而加速度是速度對時間的變化率。

加速度和速度的區(qū)別

(1)速度大的加速度不一定大(例如飛機以600m/s的速度勻速飛行),加速度大的速度不一定大(火箭剛剛升空時,速度不是很快,但加速度極其大.).

(2)速度變化量大,加速度不一定大(由a=△v/△t得知)。

(3)加速度為零,速度可以不為零(勻速直線運動);速度為零,加速度可以不為零(豎直上拋物體到達最高點時,速度為0,加速度為g)。

區(qū)別: 加速度描述的是速度改變的快慢; 速度描述的是位置改變的快慢

加速度課件 篇7

《路程、時間與速度》是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內容。在學習這部分內容之前,學生已經掌握了乘除法各部分間的關系,具備了除數(shù)是兩位數(shù)除法的計算能力,能獨立解答求每分鐘行多少米的應用題,在已有的生活實踐中,經歷了初步感知路程、時間、速度的生活經驗,能模糊地感覺到它們之間可能存在的一定關系,這些知識、能力及經驗為學生掌握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建構行程問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模型,解決相應的應用題提供了前提條件,并為以后學習較復雜的行程問題奠定了基礎。下面就談談我對這節(jié)課的體會。

1.讓數(shù)學課堂扎根于生活。課始我創(chuàng)設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fā),提出問題,引發(fā)學生思考,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求知的欲望。讓學生通過比較思考“笑笑從家到學校用了6分鐘,淘氣從家到學校用了8分鐘,他們誰走得快?”讓學生通過實例理解我們常說的走得快指的是走路的速度快,而速度不能只看時間的長短,它還跟路程有關,由此導入新課。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學生

2.注重合作探究,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激發(fā)認知沖突,進而補充“笑笑家到學校的距離是240米,淘氣家到學校的距離是640米”條件,讓學生繼續(xù)思考、合作探究“現(xiàn)在,你能判斷誰走得快誰走得慢了嗎?”,可以讓每個同學都有表達自己見解的機會,也培養(yǎng)學生傾聽的習慣。并通過算一算,比一比,使學生清楚地看到比較兩個人走路的快慢,實際就是比較兩個人1分鐘行駛的路程,而這1分鐘行駛的路程,正是我們所說的速度。從而使學生明確在路程與時間都不相同的時候比快慢,就是比速度。最后再由小組合作,歸納總結出了路程、時間與速度三者之間的關系。

3.注重突破重難點的教學。幫助學生在實際情境中理解速度的意義,這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所以在引導學生得出路程、時間與速度的關系式這一重要內容之后,又提供三個情境,讓學生口算出3種物體的速度:8千米/時、8千米/分、8千米/秒,讓學生來談談對速度是怎樣理解的,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速度不是獨立存在的,它與路程和時間有關,學生對“速度”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速度有快有慢,單位也各不相同,這需要學生在具體生活情境中加以理解和感受。此環(huán)節(jié)我通過播放課件,讓學生親身感受劉翔跨欄速度、獵豹跑的速度、聲音和光的傳播速度之快、蝸牛爬行速度之慢等使學生在輕松與震撼中進一步認識和理解了速度,進而能夠運用這些知識解釋生活中的自然現(xiàn)象。為了突破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教學,我還不失時機抓住教學過程中的有利機會,打破砂鍋問到底,就是為了讓學生明白什么是速度。

4.引進評價機制。好的評價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勵學生的學習,在本節(jié)課中我很關注對學生的評價,對發(fā)言學生給予及時的肯定、一定的激勵,這對其他學生也是非常好的鼓勵和鞭策。

一節(jié)課上下來,反思自己的教學還存在著一些問題:

1.由于前面在探索“速度的定義及體會生活中速度的例子花去了過多的時間,使得后面的時間有點趕了;

2.拓展練習時間不足。

3.課上完了,學生知識到底掌握得怎樣,我自己心里沒有什么把握。一節(jié)好課,還需深鉆教材,各環(huán)節(jié)精雕細琢,注重細節(jié)教學。

4.應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路程、時間與速度三者的關系,充分相信學生,不應過多的牽引,再靈活去運用它。

5.可以設計畫線段圖分析題意環(huán)節(jié),滲透幾何直觀教學思想,培養(yǎng)空間觀念。

這些都是我還要努力的方向。

加速度課件 篇8

本文題目:高一物理必修五二單元教案:向心加速度教學設計

向心加速度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理解向心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勻速圓周運動中產生向心加速度的原因;

(2)知道在變速圓周運動中,可用公式求質點在圓周上某一點的向心加速度。

2.能力目標

(1)理解向心加速度公式的確切含義,并能用來進行計算;

(2)懂得物理學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研究能力。

3.德育目標

通過a與r及、v 之間的關系,使學生明確任何一個結論都有其成立的條件。

二、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1.重點:向心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加速度的大小a=r2=v2/r,并能用來進行計算。

2.難點:勻速圓周運動的向心加速度都是大小不變,方向在時刻改變。

三、教學策略

講授法、歸納法、推理法。

四、教學建議

1 教材處理

1)重點

理解向心加速度的觀念,明確它的意義、作用、公式及其變形.

2)難點

運用向心加速度知識解釋有關現(xiàn)象,解釋有關問題.

3)疑點

l 向心加速度起什么作用?

l 怎樣進行多因素影響的分析?(控制變量法,可以略講)

4)解決辦法

l 充分利用實驗說明問題

l 充分利用推理說明問題

5)欄目處理意見

l 48頁的思考與討論可作為本章的引入,

l 50頁的思考與討論是本節(jié)的難點,不作為重點,引導用極限思想進行處理。

l 51頁做一做是一個沒有實驗的探究活動,它給出了提示,讓學生自己嘗試去做。 2 學生學習指導

(1)向心加速度概念的建立首先要領會它的方向指向圓心,可以用動力學的觀點進行理解,但要建立科學的思維方法。

(2)引導學生去網站查閱向心加速度的幾種推導方法或老師給向心加速度推導方法的資料,指導他們學習和領會.

3 學習資源

l 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必修2》 l 向心力演示器影視 四、教學過程設計 1 引言 圓周運動是變速運動,所以一定受力的作用,因此會產生加速度,本節(jié)我們探討勻速圓周運動的加速度。 分組討論思考與討論的問題 2 速度變化量 首先介紹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改變,在介紹勻速圓周運動的速度改變。 3 向心加速度 方向:利用動畫《圓周運動的加速度》動態(tài)演示加速度的方向,體會極限的思想 推導:結合《做一做》分組推導

由于三角形AOB與 矢量三角形相似,所以可以由此推導出加速度的

根據(jù) 的關系,向心加速度有如下的計算公式:

當線速度v一定時,向心加速度與半徑成反比,當角速度w一定時,向心加速度與半徑成正比。

加速度課件 篇9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理解加速度的意義,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義、公式、符號和單位,能用公式a=△v/△t進行定量計算。

2、知道加速度與速度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會根據(jù)加速度與速度的方向關系判斷物體是加速運動還是減速運動。

3、理解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含義,能從勻變速直線運動的v—t圖象理解加速度的意義。

(二)過程與方法

1、經歷將生活中的實際上升到物理概念的過程,理解物理與生活的聯(lián)系,初步了解如何描述運動。通過事例,引出生活中物體運動的速度存在加速和減速的現(xiàn)實,提出為了描述物體運動速度變化的快慢,引入了加速度概念的必要性,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2、幫助學生學會分析數(shù)據(jù),歸納總結得出加速度。

3、教學中從速度一時間圖象的角度看物體的加速度,主要引導學生看傾斜直線的“陡度”(即斜率),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應用數(shù)據(jù)求加速度。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利用實例動畫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激勵其探索的精神。

2、領會人類探索自然規(guī)律中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理解加速度概念的建立對人類認識世界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區(qū)分事物的能力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3、培養(yǎng)合作交流的思想,能主動與他人合作,勇于發(fā)表自己的主張,勇于放棄自己的錯觀點。

教學重點:

1、加速度的概念建立和加速度與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關系。

2、加速度是速度的變化率,它描述速度變化的快慢和方向。教學難點:

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樹立變化率的思想。

2、區(qū)分速度、速度的變化量及速度的變化率。

3、利用圖象來分析加速度的相關問題。教學方法:探究、講授、討論、練習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帶滑輪的長木板、小車及砝碼等。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演示:讓小球分別在傾角較小的斜面和傾角較大的斜面上滾動。提問:小球兩次各做什么運動?它們的不同之處在哪里?得出:小球兩次都是做速度越來越快的直線運動,但后一次速度改變得快。那么怎樣比較速度改變的快慢呢?討論:速度改變快慢的比較

師:為了描述物體運動中速度變化的快慢,人們引入了加速度的概念——加速度是用來描述速度變化的快慢的物理量

(二)新課教學

1、加速度

師:請回憶一下我們是怎樣描述物體運動位置的變化的?例如在直線運動中,物體從A點運動到B點。建立數(shù)軸AB,設A點在數(shù)軸上的讀數(shù)x1(一維位置坐標,下同)為2 m,B點在數(shù)軸上的讀數(shù)x2為7m,則物體運動位置的變化大小為多少?生:△x=x2一xl=7 m一2 m=5 m,方向由A指向B。

師:如果物體從A到B是做勻速運動,如果所用時間為t=10s,怎樣求這段過程中物體的速度?生:物體運動的速度v=△x/△t=5m/10s=0。5m/s,方向從A指向B。

師:如果物體做加速直線運動,同樣在10s內,速度從2m/s增加到7m/s,怎樣描述物體運動的速度增加的快慢呢?生:用物體速度的增加量除以所用的時間來描述這段過程中物體運動速度增加的快慢。師:如果用a符號表示物體速度增加的快慢,△v表示物體的速度變化量,△t表示物體的速度變化所用的時間,那么用公式如何表達呢?生:a=△v/△t=(7—2)m/10s2=0。5m/s2

師:不同物體的運動,速度變化的快慢往往是不同的,再看下面的例子。

案例1:飛機的速度由0增加到約300km/h,飛機的速度的變化是多少?若發(fā)生這一變化用時約30s,則物體的速度平均每秒增加多少?案例2:迫擊炮射擊時,炮彈在炮筒中的速度在0。005s內就可以由0增加到250m/s,炮彈速度的變化與發(fā)生這個變化所用時間的比值是多少?學生討論后回答。

生1(回答第一個案例):300km/h約相當于83m/s,a=△v/△t=(83—0)/30m/s2=2。8m/s2。生2(回答第二個案例):a=△v/△t=(250—0)/0。005m/s2=5×104m/s2師:上述方法就是變速直線運動中,描述物體運動速度變化快慢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其中a=△v/△t是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的基本定義式。

加速度

(1)定義:加速度等于速度的改變量跟發(fā)生這一改變所用時間的比值。定義式:a=△v/△t =(vt—v0)/△t v0——開始時刻物體的速度vt——經過一段時間t時的速度

(2)物理意義: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變快慢的物理量。

(3)國際單位:m/s2或m·s—2讀作米每二次方秒(4)加速度也是矢量,不僅有大小,也有方向。

[問]用兩輛汽車以相同的速度變化率做勻加速運動和勻減速運動,雖然速度變化快慢相同,但速度的變化情況不同,前者速度越來越大,后者則反之。啟發(fā)學生思考,只憑速度變化快慢(速度變化率的大?。┎荒芡耆从乘俣茸兓囊?guī)律,從而引出加速度不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是矢量。

(4)方向

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改變量的方向相同

加速度定義公式中時間△t是標量,是沒有方向的,因此加速度a的方向跟速度改變量△v的方向相同,對做直線運動的物體,加速度的方向與初速度v0的方向相同或相反,若取v0的方向為正方向,則a的方向可用正負號來表示。因此:

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改變量的方向相同

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的方向和初速度的方向相同,為正值。減速直線運動:加速度的方向和初速度的方向相反,為負值。

分析:當物體加速時,則△v =(vt—v0)>0,時間△t是標量,加速度a的計算值為正值,如果以初速度的方向為正方向(即初速度v0取正值),a為正值則可表示a的方向與初速度的方向相同,或反過來說,若加速度a與初速度同向時,則這個直線運動為加速運動。當物體是減速時,則△v =(vt—v0)

閱讀課文,說說什么是勻變速運動

生:如果物體的加速度保持不變,該物體的運動就是勻變速運動

師:如同平均速度與瞬時速度那樣,加速度也有平均和瞬時之分。在勻變速運動中,平均加速度與瞬時加速度有什么關系?生:在勻變速運動中,其速度隨時間均勻變化(增加或減少),每時每刻的加速度,即瞬時加速度與一段時間內的加速度,即平均加速度相同。師:勻速直線運動可看成什么運動?生:可看成加速度為零的勻變速運動。討論與交流:

師:“上海磁懸浮列車的最高速度可達430 km/h,它的加速度一定很大?!边@一說法對嗎?為什么?生:不對,當勻速運動時,盡管速度很大,加速度可以為零。

師:運載火箭在點火后的短時間內,速度的變化很小,它的加速度一定很小嗎?生:不對。由公式a=△v/△t可知,加速度等于速度的變化量和時間的比值,因而加速度是速度對時間的變化率。所謂某一個量對時間的變化率,是指單位時間內該量變化的數(shù)值。變化率表示變化的快慢,不表示變化的大小。

說一說:

日常生活中,對于運動物體說它走多遠,是指路程或位移,說它走得多快,是指速度,而對加速度則沒有相對應的典型詞語。一般只有籠統(tǒng)的“快”和“慢”,往往指的是速度,但有時也有一些說法是模模糊糊地指加速度。請大家討論哪些說法中指的是加速度?生1:汽車的加速性能是汽車的一個很重要的參數(shù),有人說,我這車好,啟動快。生2:在百米賽跑中,我們常說某某同學素質好,有很好的爆發(fā)力,起跑快。師:請學生閱讀教材第30頁“一些運動物體的加速度”。學生閱讀“一些運動物體的加速度”后應注意:

1、注意標題后括號內標明的“a/(m·s—2)”的含義,注意養(yǎng)成時時關心物理單位的習慣。

2、閱讀汽車、電車、旅客列車、炮彈加速時的典型值,形成大小印象。

3、表中汽車急剎車時的加速度值為負值,這是什么含義?這是因為加速度是矢量,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而負號只表示其方向,不表示其大小。

師:加速度大小反映了什么?加速度的方向一定跟什么方向相同?生:加速度大小反映了物體速度改變的快慢,加速度越大,速度改變得越快,加速度越小,速度改變得越慢。加速度的方向跟速度改變的方向總是相同。

師:加速度跟速度是否有關?生:加速度和速度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物理量,加速度反映了物體速度改變的快慢,而速度反映了物體運動的快慢。不能根據(jù)加速度大小,判斷物體運動快慢(速度大小),也不能根據(jù)速度大小判斷速度改變的快慢(加速度大小),同樣不能根據(jù)加速度方向判斷物體的運動方向(速度方向),也不能根據(jù)速度方向判斷物體速度改變的方向(加速度方向)。

師: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時,加速度一定為正嗎?物體做勻減速直線運動時,加速度一定為負嗎?生:不一定。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時,加速度方向一定跟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同,物體做勻減速直線運動時,加速度的方向跟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反。但是,加速度是正值還是負值,與正方向的選取有關,若取運動方向為正方向,則勻加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為正值,勻減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為負值;若取運動的反方向為正方向,則勻加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為負值,勻減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為正值。

師:加速度增加的運動是加速運動,加速度減小的運動是減速運動。這種認識對嗎?如果不對,你認為應該怎樣根據(jù)加速度判斷物體的速度是增加還是減小?生:不對。加速度的大小反映的是速度變化的快慢,并不能反映速度的大小。應該根據(jù)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方向的關系,判斷速度增加還是減小。只要加速度方向跟速度方向相同,無論加速度大小如何變化,物體一定做加速運動;只要加速度方向跟速度方向相反,無論加速度大小如何變化,物體一定做減速運動。

師:速度、速度變化量及加速度有何區(qū)別?生:速度是用來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和所用時間的比值,而加速度是用來表示物體的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的變化量和時間的比值(速度的變化率)。

加速度的大小只反映物體速度變化的快慢,不能反映物體運動的快慢,加速度大說明物體速度變化得快,并不意味著物體就運動得快;加速度小說明物體速度變化得慢,并不意味著物體運動得慢;加速度為零,說明物體速度不變化,但并不意味著物體的速度為零,物體可能以很大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不僅速度大小和加速度大小沒有必然聯(lián)系,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也沒有必然聯(lián)系。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對于速度的變化量和加速度的區(qū)別,可根據(jù)加速度的定義a=△v/△t來理解,加速度是速度的變化率,而不是速度的變化量,加速度表示的是速度變化的快慢,而不是速度變化的多少,速度的變化量不僅與加速度有關,還與時間有關。因此,根據(jù)加速度不能判斷速度變化的量的大小,反過來,根據(jù)速度變化量的大小也不能判斷加速度的大小。

師:加速度和速度的區(qū)別:

(1)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加速度大,速度不一定大。

(2)速度變化量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加速度為零,速度可以不為零;速度為零,加速度可以不為零。例題剖析:

例題1做勻加速運動的火車,在40 s內速度從10m/s增加到20 m/s,求火車加速度的大小。汽車緊急剎車時做勻減速運動,在2s內速度從10m/s減小到零,求汽車的加速度大小。

(例題2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

①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它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總是相同。錯。只有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它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同。

②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它的速度變化越大,加速度越大。錯。速度變化大,但不知所用時間的多少。

③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它的速度變化越快,加速度越大。對。

2、從v—t圖象看加速度

師:速度—時間圖象描述了什么問題?怎樣建立速度—時間圖象?生:速度—時間圖象是描述速度隨時間變化關系的圖象,它以時間軸為橫軸,以縱軸為速度軸,在坐標系中將不同時刻的速度以坐標的形式描點,然后連線,就畫出了速度—時間圖象。

思考與討論:教材圖1.5—3中兩條直線a、b分別是兩個物體運動的速度一時間圖象,哪個物體運動的加速度比較大?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后回答。

生:a直線的傾斜程度更厲害,也就是更陡些,而b相對較平緩。所以a的速度變化快,即a的加速度大,b的速度變化慢,加速度小。

師:我們可以從直線上任意選擇間隔較大的兩點來找到這兩個點間的速度變化量△v,時間間隔△t。

生:這樣就可以定量求加速度了,用加速度的定義式a=△v/△t

(2)在v—t圖象中,圖象的斜率在數(shù)值上等于加速度。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v—t圖象是一條直線,直線的斜率的數(shù)值等于其加速度。

總結、擴展:

1、什么叫加速度?它的定義式、物理意義、單位各是什么?

2、怎樣正確理解加速度?加速度與速度間有什么關系?

3、速度的改變量是否總是速度增加?怎樣理解加速度的正負號。

4、根據(jù)v—t圖象怎樣求加速度?

5、怎樣根據(jù)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去判定物體的運動規(guī)律?作業(yè):問題與練

Yjs21.Com更多幼師資料擴展閱讀

加速度課件(范例十篇)


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備好教案課件,又到了寫教案課件的時候了。教案規(guī)范的編寫對教育教學工作的有效推進具有重要意義。"小編為您帶來最新的關于“加速度課件”的詳細介紹",本文可供您參考請收藏!

加速度課件【篇1】

教學重點:

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的概念及公式.

教學難點:

向心力概念的引入

主要設計:

一、向心力:

(一)讓學生討論汽車急轉彎時乘客的感覺.

(二)展示圖片1.鏈球做圓周運動需要向心力.〔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試驗修定本·必修)物理.第一冊98頁〕

(三)演示實驗:做圓周運動的小球受到繩的拉力作用.

(四)讓學生討論,猜測向心力大小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如何探究?引導學生用“控制變量法”進行探索性實驗.(用向心力演示器實驗)

演示1:半徑r和角速度一定時,向心力與質量m的關系.

演示2:質量m和角速度一定時,向心力與半徑r的關系.

演示3:質量m和半徑r一定時,向心力與角速度的關系.

給出進而得在.

(五)討論向心力與半徑的關系:

向心力究竟與半徑成正比還是反比?提醒學生注意數(shù)學中的正比例函數(shù)中的k應為常數(shù).因此,若m、為常數(shù) 據(jù)知與r成正比;若m、v為常數(shù),據(jù)可知與r成反比,若無特殊條件,不能說向心力與半徑r成正比還是成反比.

二、向心加速度:

(一)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

(二)討論勻速圓周運動中各個物理量是否為恒量:

探究活動

感受向心力

在一根結實的細繩的一端拴一個橡皮塞或其他小物體,掄動細繩,使小物體做圓周運動(如圖).依次改變轉動的角速度、半徑和小物體的質量.

體驗一下手拉細繩的力(使小球運動的向心力),在下述幾種情況下,大小有什么不同:使橡皮塞的角速度增大或減小,向心力是變大,還是變小;改變半徑r盡量使角速度保持不變,向心力怎樣變化;換個橡皮塞,即改變橡皮塞的質量m,而保持半徑r和角速度不變,向心力又怎樣變化.

做這個實驗的時候,要注意不要讓做圓周運動的橡皮塞甩出去,碰到人或其他物體.

加速度課件【篇2】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理解加速度的意義,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義、公式、符號和單位,能用公式a=△v/△t進行定量計算。

2、知道加速度與速度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會根據(jù)加速度與速度的方向關系判斷物體是加速運動還是減速運動。

3、理解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含義,能從勻變速直線運動的v—t圖象理解加速度的意義。

(二)過程與方法

1、經歷將生活中的實際上升到物理概念的過程,理解物理與生活的聯(lián)系,初步了解如何描述運動。通過事例,引出生活中物體運動的速度存在加速和減速的現(xiàn)實,提出為了描述物體運動速度變化的快慢,引入了加速度概念的必要性,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2、幫助學生學會分析數(shù)據(jù),歸納總結得出加速度。

3、教學中從速度一時間圖象的角度看物體的加速度,主要引導學生看傾斜直線的“陡度”(即斜率),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應用數(shù)據(jù)求加速度。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利用實例動畫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激勵其探索的精神。

2、領會人類探索自然規(guī)律中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理解加速度概念的建立對人類認識世界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區(qū)分事物的能力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3、培養(yǎng)合作交流的思想,能主動與他人合作,勇于發(fā)表自己的主張,勇于放棄自己的錯觀點。

教學重點:

1、加速度的概念建立和加速度與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關系。

2、加速度是速度的變化率,它描述速度變化的快慢和方向。教學難點:

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樹立變化率的思想。

2、區(qū)分速度、速度的變化量及速度的變化率。

3、利用圖象來分析加速度的相關問題。教學方法:探究、講授、討論、練習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帶滑輪的長木板、小車及砝碼等。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演示:讓小球分別在傾角較小的斜面和傾角較大的斜面上滾動。提問:小球兩次各做什么運動?它們的不同之處在哪里?得出:小球兩次都是做速度越來越快的直線運動,但后一次速度改變得快。那么怎樣比較速度改變的快慢呢?討論:速度改變快慢的比較

師:為了描述物體運動中速度變化的快慢,人們引入了加速度的概念——加速度是用來描述速度變化的快慢的物理量

(二)新課教學

1、加速度

師:請回憶一下我們是怎樣描述物體運動位置的變化的?例如在直線運動中,物體從A點運動到B點。建立數(shù)軸AB,設A點在數(shù)軸上的讀數(shù)x1(一維位置坐標,下同)為2 m,B點在數(shù)軸上的讀數(shù)x2為7m,則物體運動位置的變化大小為多少?生:△x=x2一xl=7 m一2 m=5 m,方向由A指向B。

師:如果物體從A到B是做勻速運動,如果所用時間為t=10s,怎樣求這段過程中物體的速度?生:物體運動的速度v=△x/△t=5m/10s=0。5m/s,方向從A指向B。

師:如果物體做加速直線運動,同樣在10s內,速度從2m/s增加到7m/s,怎樣描述物體運動的速度增加的快慢呢?生:用物體速度的增加量除以所用的時間來描述這段過程中物體運動速度增加的快慢。師:如果用a符號表示物體速度增加的快慢,△v表示物體的速度變化量,△t表示物體的速度變化所用的時間,那么用公式如何表達呢?生:a=△v/△t=(7—2)m/10s2=0。5m/s2

師:不同物體的運動,速度變化的快慢往往是不同的,再看下面的例子。

案例1:飛機的速度由0增加到約300km/h,飛機的速度的變化是多少?若發(fā)生這一變化用時約30s,則物體的速度平均每秒增加多少?案例2:迫擊炮射擊時,炮彈在炮筒中的速度在0。005s內就可以由0增加到250m/s,炮彈速度的變化與發(fā)生這個變化所用時間的比值是多少?學生討論后回答。

生1(回答第一個案例):300km/h約相當于83m/s,a=△v/△t=(83—0)/30m/s2=2。8m/s2。生2(回答第二個案例):a=△v/△t=(250—0)/0。005m/s2=5×104m/s2師:上述方法就是變速直線運動中,描述物體運動速度變化快慢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其中a=△v/△t是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的基本定義式。

加速度

(1)定義:加速度等于速度的改變量跟發(fā)生這一改變所用時間的比值。定義式:a=△v/△t =(vt—v0)/△t v0——開始時刻物體的速度vt——經過一段時間t時的速度

(2)物理意義: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變快慢的物理量。

(3)國際單位:m/s2或m·s—2讀作米每二次方秒(4)加速度也是矢量,不僅有大小,也有方向。

[問]用兩輛汽車以相同的速度變化率做勻加速運動和勻減速運動,雖然速度變化快慢相同,但速度的變化情況不同,前者速度越來越大,后者則反之。啟發(fā)學生思考,只憑速度變化快慢(速度變化率的大?。┎荒芡耆从乘俣茸兓囊?guī)律,從而引出加速度不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是矢量。

(4)方向

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改變量的方向相同

加速度定義公式中時間△t是標量,是沒有方向的,因此加速度a的方向跟速度改變量△v的方向相同,對做直線運動的物體,加速度的方向與初速度v0的方向相同或相反,若取v0的方向為正方向,則a的方向可用正負號來表示。因此:

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改變量的方向相同

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的方向和初速度的方向相同,為正值。減速直線運動:加速度的方向和初速度的方向相反,為負值。

分析:當物體加速時,則△v =(vt—v0)>0,時間△t是標量,加速度a的計算值為正值,如果以初速度的方向為正方向(即初速度v0取正值),a為正值則可表示a的方向與初速度的方向相同,或反過來說,若加速度a與初速度同向時,則這個直線運動為加速運動。當物體是減速時,則△v =(vt—v0)

閱讀課文,說說什么是勻變速運動

生:如果物體的加速度保持不變,該物體的運動就是勻變速運動

師:如同平均速度與瞬時速度那樣,加速度也有平均和瞬時之分。在勻變速運動中,平均加速度與瞬時加速度有什么關系?生:在勻變速運動中,其速度隨時間均勻變化(增加或減少),每時每刻的加速度,即瞬時加速度與一段時間內的加速度,即平均加速度相同。師:勻速直線運動可看成什么運動?生:可看成加速度為零的勻變速運動。討論與交流:

師:“上海磁懸浮列車的最高速度可達430 km/h,它的加速度一定很大?!边@一說法對嗎?為什么?生:不對,當勻速運動時,盡管速度很大,加速度可以為零。

師:運載火箭在點火后的短時間內,速度的變化很小,它的加速度一定很小嗎?生:不對。由公式a=△v/△t可知,加速度等于速度的變化量和時間的比值,因而加速度是速度對時間的變化率。所謂某一個量對時間的變化率,是指單位時間內該量變化的數(shù)值。變化率表示變化的快慢,不表示變化的大小。

說一說:

日常生活中,對于運動物體說它走多遠,是指路程或位移,說它走得多快,是指速度,而對加速度則沒有相對應的典型詞語。一般只有籠統(tǒng)的“快”和“慢”,往往指的是速度,但有時也有一些說法是模模糊糊地指加速度。請大家討論哪些說法中指的是加速度?生1:汽車的加速性能是汽車的一個很重要的參數(shù),有人說,我這車好,啟動快。生2:在百米賽跑中,我們常說某某同學素質好,有很好的爆發(fā)力,起跑快。師:請學生閱讀教材第30頁“一些運動物體的加速度”。學生閱讀“一些運動物體的加速度”后應注意:

1、注意標題后括號內標明的“a/(m·s—2)”的含義,注意養(yǎng)成時時關心物理單位的習慣。

2、閱讀汽車、電車、旅客列車、炮彈加速時的典型值,形成大小印象。

3、表中汽車急剎車時的加速度值為負值,這是什么含義?這是因為加速度是矢量,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而負號只表示其方向,不表示其大小。

師:加速度大小反映了什么?加速度的方向一定跟什么方向相同?生:加速度大小反映了物體速度改變的快慢,加速度越大,速度改變得越快,加速度越小,速度改變得越慢。加速度的方向跟速度改變的方向總是相同。

師:加速度跟速度是否有關?生:加速度和速度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物理量,加速度反映了物體速度改變的快慢,而速度反映了物體運動的快慢。不能根據(jù)加速度大小,判斷物體運動快慢(速度大?。膊荒芨鶕?jù)速度大小判斷速度改變的快慢(加速度大?。?,同樣不能根據(jù)加速度方向判斷物體的運動方向(速度方向),也不能根據(jù)速度方向判斷物體速度改變的方向(加速度方向)。

師: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時,加速度一定為正嗎?物體做勻減速直線運動時,加速度一定為負嗎?生:不一定。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時,加速度方向一定跟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同,物體做勻減速直線運動時,加速度的方向跟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反。但是,加速度是正值還是負值,與正方向的選取有關,若取運動方向為正方向,則勻加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為正值,勻減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為負值;若取運動的反方向為正方向,則勻加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為負值,勻減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為正值。

師:加速度增加的運動是加速運動,加速度減小的運動是減速運動。這種認識對嗎?如果不對,你認為應該怎樣根據(jù)加速度判斷物體的速度是增加還是減???生:不對。加速度的大小反映的是速度變化的快慢,并不能反映速度的大小。應該根據(jù)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方向的關系,判斷速度增加還是減小。只要加速度方向跟速度方向相同,無論加速度大小如何變化,物體一定做加速運動;只要加速度方向跟速度方向相反,無論加速度大小如何變化,物體一定做減速運動。

師:速度、速度變化量及加速度有何區(qū)別?生:速度是用來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和所用時間的比值,而加速度是用來表示物體的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的變化量和時間的比值(速度的變化率)。

加速度的大小只反映物體速度變化的快慢,不能反映物體運動的快慢,加速度大說明物體速度變化得快,并不意味著物體就運動得快;加速度小說明物體速度變化得慢,并不意味著物體運動得慢;加速度為零,說明物體速度不變化,但并不意味著物體的速度為零,物體可能以很大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不僅速度大小和加速度大小沒有必然聯(lián)系,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也沒有必然聯(lián)系。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對于速度的變化量和加速度的區(qū)別,可根據(jù)加速度的定義a=△v/△t來理解,加速度是速度的變化率,而不是速度的變化量,加速度表示的是速度變化的快慢,而不是速度變化的多少,速度的變化量不僅與加速度有關,還與時間有關。因此,根據(jù)加速度不能判斷速度變化的量的大小,反過來,根據(jù)速度變化量的大小也不能判斷加速度的大小。

師:加速度和速度的區(qū)別:

(1)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加速度大,速度不一定大。

(2)速度變化量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加速度為零,速度可以不為零;速度為零,加速度可以不為零。例題剖析:

例題1做勻加速運動的火車,在40 s內速度從10m/s增加到20 m/s,求火車加速度的大小。汽車緊急剎車時做勻減速運動,在2s內速度從10m/s減小到零,求汽車的加速度大小。

(例題2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

①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它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總是相同。錯。只有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它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同。

②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它的速度變化越大,加速度越大。錯。速度變化大,但不知所用時間的多少。

③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它的速度變化越快,加速度越大。對。

2、從v—t圖象看加速度

師:速度—時間圖象描述了什么問題?怎樣建立速度—時間圖象?生:速度—時間圖象是描述速度隨時間變化關系的圖象,它以時間軸為橫軸,以縱軸為速度軸,在坐標系中將不同時刻的速度以坐標的形式描點,然后連線,就畫出了速度—時間圖象。

思考與討論:教材圖1.5—3中兩條直線a、b分別是兩個物體運動的速度一時間圖象,哪個物體運動的加速度比較大?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后回答。

生:a直線的傾斜程度更厲害,也就是更陡些,而b相對較平緩。所以a的速度變化快,即a的加速度大,b的速度變化慢,加速度小。

師:我們可以從直線上任意選擇間隔較大的兩點來找到這兩個點間的速度變化量△v,時間間隔△t。

生:這樣就可以定量求加速度了,用加速度的定義式a=△v/△t

(2)在v—t圖象中,圖象的斜率在數(shù)值上等于加速度。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v—t圖象是一條直線,直線的斜率的數(shù)值等于其加速度。

總結、擴展:

1、什么叫加速度?它的定義式、物理意義、單位各是什么?

2、怎樣正確理解加速度?加速度與速度間有什么關系?

3、速度的改變量是否總是速度增加?怎樣理解加速度的正負號。

4、根據(jù)v—t圖象怎樣求加速度?

5、怎樣根據(jù)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去判定物體的運動規(guī)律?作業(yè):問題與練

加速度課件【篇3】

一、教材分析

教材先列舉小型轎車和旅客列車的加速過程,讓學生討論它們速度變化的快慢以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教材還展示飛機的起飛過程,要求學生從具體問題中了解“速度快”“速度變化大”“速度變化快”的含義不同,又在旁批中指出“物體運動的快慢”與“運動速度變化的快慢”不同。在此基礎上再說明平均加速度的意義,進而說明瞬時加速度。對重要的v—t圖象,教材又設置一個“思考與討論”,讓學生通過v—t圖象加深對加速度的認識和對圖象的理解。

二、學情分析

加速度是力學中的重要概念,也是高一年級物理課較難懂的概念。在學生的生活經驗中,與加速度有關的現(xiàn)象不多,這就給學生理解加速度概念帶來困難。其次,學生抽象思維能力不高,對于速度、速度的變化、速度的變化率的區(qū)別很難分清;最后,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往往只重結果,輕過程,再通過大量的習題來死記結論,如果這樣,學生的思維能力將得不到培養(yǎng)。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義,知道加速度是矢量。知道平均加速度和瞬時加速度。

2.通過對日常生活中有關加速度的實例的分析,進一步體會變化率的概念及表達方式。

3.理解勻變速運動的意義,能用v~t圖象表示勻變速直線運動,并能通過圖象確定加速度。 過程與方法:

1.經歷將生活中的實際上升到物理概念的過程,理解物理與生活的聯(lián)系,初步了解如何描述運動.通過事例,引出生活中物體運動的速度存在加速和減速的現(xiàn)實,提出為了描述物體運動速度變化的快慢,引入了加速度概念的必要性,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2.幫助學生學會分析數(shù)據(jù),歸納總結得出加速度.

3.教學中從速度一時間圖象的角度看物體的加速度,主要引導學生看傾斜直線的“陡度”(即斜率),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應用數(shù)據(jù)求加速度.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利用實例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激勵學生的探索精神。

2、領會人類探索自然規(guī)律中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理解加速度概念的建立對人類認識世界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區(qū)分事物的能力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3、培養(yǎng)合作交流的思想,能主動與他人合作,勇于發(fā)表自己的主張,勇于放棄自己的錯觀點.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

1、速度的變化量、速度的變化率的含義。

2、加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義。

難點:

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樹立變化率的思想.

2.區(qū)分速度、速度的變化量及速度的變化率.

3.利用圖象來分析加速度的相關問題.

五、教學方法

講授法、對比教學法

六、教學特色

本教學使用講授法,把前面學過的速度與本節(jié)的加速度對比的去學習,讓學生知道他們的區(qū)別,從而加深對這兩節(jié)內容的理解,能夠做到舉一反三。

七、教學過程

(一)、新課的引入

以下是三種車加速起步一段時間后的速度,請?zhí)钕旅娴谋砀癫⒈容^哪種車速度變化的最快: 大客車:起步15s后速度為60Km/h;

小轎車:起步15s后速度為100Km/h;

摩托車:起步12s后速度為60Km/h;

通過比較三種車的速度變化的快慢,引出本節(jié)課的主題——加速度。

(二)、新課的講解

1、加速度

1.定義: 加速度是速度的變化量與發(fā)生這一變化所用時間的比值。

對比:速度是位移與發(fā)生這個位移所用時間的比值。

2.物理意義: 表示速度改變快慢的物理量,其數(shù)值越大表示在單位時間內速度改變的越快。 對比:速度時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3.定義式: a=△v/△t =(v-v0)/△t。 對比:v=?x ?t

4.單位:米每二次方秒 寫作:m/s2或m·s-2 (推導加速度的單位)

例題1.關于加速度的含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C)

A、加速度表示速度的增加

B、加速度表示速度變化

C、加速度表示速度變化快慢

D、加速度表示速度變化的大小

2.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的關系

加速度是矢量,方向與速度變化量△v的方向相同.

對比:速度方向為物體運動的方向。

在變速直線運動中,速度的方向始終在一條直線上,取初速度v0的方向為正方向.

(1)若vt>v0,速度增大,a為正值,表示a的方向與v0的方向相同;

(2)若vt

例題2.足球以12m/s的速度與墻壁相碰后,以8m/s的速度反向彈回,球與墻的接觸時間為0.1s,求足球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解:設初速度方向為正方向,即指向墻為正方向

則:v0=12m/s,v=-8m/s t=0.1s

2所以足球的加速度大小為200m/s,方向指向足球被反彈的方向.

例題3:速度為18m/s的火車,制動后15s停止運動。求火車的加速度

解:已知v0=18m/s,vt=0,t=15s

根據(jù)加速度公式

負號表示加速度方向與初速度方向相反

勻變速直線運動中的加速度

在勻變速直線運動中,速度是均勻變化的,比值(vt-v0)/t是恒定的,即加速度a的大小、方向不改變.因此,勻變速直線運動是加速度不變的運動.

什么是變化率?

一個量的變化跟時間的比值,即單位時間內該量變化的數(shù)值,叫做這個量對時間的變化率。 變化率表示變化的快慢,不表示變化的大小。

加速度等于速度的變化和時間的比值,因而加速度是速度對時間的變化率。

加速度和速度的區(qū)別

(1)速度大的加速度不一定大(例如飛機以600m/s的速度勻速飛行),加速度大的速度不一定大(火箭剛剛升空時,速度不是很快,但加速度極其大.).

(2)速度變化量大,加速度不一定大(由a=△v/△t得知)。

(3)加速度為零,速度可以不為零(勻速直線運動);速度為零,加速度可以不為零(豎直上拋物體到達最高點時,速度為0,加速度為g)。

區(qū)別: 加速度描述的是速度改變的快慢; 速度描述的是位置改變的快慢

加速度課件【篇4】

有調查顯示:70%以上的畢業(yè)生在剛剛進入職場時,會產生失落、苦悶等消極情緒,所以說:找到工作,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后面的路還很長、、、、、、

如何快速的融入大連新航道企業(yè)培訓?使自己在工作中找到成就感?實現(xiàn)自己的個人價值?這是很多初入職場者都迫切想要掌握的!筆者就自己這些年來看到過,聽到過,經歷過的一些事情給大家講講我的一些建議,

每年總是在說,有多少學生畢業(yè)就失業(yè),給人造成了一種感覺:就是現(xiàn)在很多大學生都找不到工作,找工作比當年高考難多了,這就無形中造成了一種“就業(yè)恐慌”,所以很多學生剛畢業(yè)時不管什么工作,能上班再說,等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驗后再跳槽;這就是這些年一些高校,媒體等所鼓吹的“先就業(yè),后擇業(yè)”的理論,這個理論我相信很多大學生朋友都聽過,但我要告訴你們的是:這句話是典型的謬論,正是這句話誤導了很多大學生樹立了錯誤的就業(yè)觀念,先干著,不合適再跳!這就直接導致了用人單位對大學生的不良印象,認為現(xiàn)在大學生穩(wěn)定性差,頻繁跳槽,眼高手低。這就象我們談戀愛,我對你說:“我們只是先談談,但我不會和你結婚,以后有比你好的我就換”,你愿意嗎?記?。褐艺\永遠是企業(yè)用人的第一標準!

自信心永遠是必備的條件,就業(yè)恐慌是不假, 但這么多年也從未聽說過有哪個大學生因為找不到工作餓死的,事業(yè)還是那句老話:雖然道路是坎坷的,但前途還是光明的!大學生就應該朝氣蓬勃,自信但不自大;筆者做HR已經七年了,我們同行在交流時普遍認為自信心強的人在企業(yè)潛力更大,抗壓能力更強,可塑性更強;當然自信是來源于實力,剛參加工作時要注意多觀察,多積累,自信是在一次次的成功中慢慢積累的,成功的次數(shù)多了,你的自信心自然就強了!

要了解你公司、部門及其他相關部門領導的風格,很多企業(yè)在新員工入職培訓時會有公司簡介這堂課,但一堂課的時間你不一定能很清楚的了解到很多,這就要求我們在剛進公司,多看公司資料,多問老員工公司的發(fā)展史,多了解各主要領導的特點,以便于以后和他們交往時需要,要學會接受公司的文化,把心態(tài)從學生轉變到職業(yè)人是很重要的,轉變的早一點,你成功的就早一點,

做為職場新人,一味的埋頭苦干是不夠的,酒香也怕巷子深,你沒有看到連五糧液也要打廣告的嗎?所以你干的好還不行,還要讓別人知道你干的好!要做到這一點,和上級打交道就是一個很好的途徑,要善于把握一切能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去表現(xiàn)自己,如培訓,公司聚會等時機;領導永遠只提拔自己熟悉的人,對這句話不要有意見,因為領導不熟悉你,他更不可能知道你的水平,不知道你的水平,他又如何對你委以重任?

任何時候都要注意自己的修養(yǎng),做一個有禮貌、有素質的人在任何企業(yè)、任何時候都是必須的,給本部門同事、其他部門的同事、公司客戶甚至是公司清潔工留下一個好的印象對你都是有幫助的,現(xiàn)在很多企業(yè)都用“360度考核“的方法來評價一個員工,別人對你的評價至少可以反映出你溝通能力的強弱!

加速度課件【篇5】

(1)能結合實例分析,知道向心力是一種效果力以及方向;

(2)能夠用自己的語言歸納向心力公式的確切含義,并能用來進行簡單的計算;

(3)知道變速圓周運動中向心力是合外力的一個分力,能夠描述合外力的作用效果。

(1)通過對向心力概念的探究體驗,能夠用自己的語言說出其概念;

(2)引導學生進行“實驗”——“用圓錐擺驗證向心力的表達式”

(3)經歷從勻速圓周運動到變速圓周運動再到一般曲線運動的研究過程,領會解決問題從特殊到一般的思維方法。

實例、實驗緊密聯(lián)系生活,拉近與科學的距離,感受到科學就在身邊,發(fā)展自己對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

光滑的板上,如圖所示:

師:給小球一個水平方向并垂直于繩的初速度,小球什么運動?生:圓周運動

對上述模型進行理想化處理(水平面光滑),對小球受力分析,得出向心力的概念。

(1)體驗:在一根結實的細繩的一端拴一個物體,掄動細繩,使小物體做圓周運動(如圖),依次改變轉動的角速度、半徑和小物體的質量,拉力如何變化。

加速度課件【篇6】

向心力是物體做勻速圓周運動時所受到的合外力,它是本章圓周運動的重點。由于這一節(jié)內容比較多,可分為兩個課時,第一課時講述有關向心力的概念,第二課時是生活中向心力的應用實例,而本教學設計是第一課時有關向心力的概念。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是學生如何建立向心力的概念,為了使學生容易接受,教材采取以實驗為基礎加上必要的簡單的理論分析的方法,在這里,編者增加了一個演示實驗,就是借助向心力演示器進行實驗,把學生的實驗結論逐一驗證,從而驗證了向心力公式,更有力說明了實驗的科學性和重要性。課本35頁中的“討論與交流”這一點學生往往覺得抽象,只是理論來分析,這里編者把它改成實驗探究,這樣學生通過實驗親身感受,定性分析,這比理論分析更具有說服力。

在前面的教學中,學生已經學習了勻速圓周運動,對勻速圓周運動有了一定的理解。知道描述勻速圓周運動快慢的物理量有線速度、角速度、周期、轉速等,并理解線速度、角速度、周期、半徑之間的關系。學生知道在轉動裝置中,共軸的輪子上各點的角速度相等;皮帶轉動(不打滑)中,凡和皮帶接觸的點,線速度的大小相等。這些都為本節(jié)課的學習奠定了基礎。學生知道勻速圓周運動是一種變速運動,因為它的線速度方向時刻在變,但只是表面的知道,更深一步來分析,為什么線速度的方向時刻在變?是什么力來改變物體的這種運動狀態(tài),這個力有何特點?學生帶著這些疑問來進入本節(jié)課的學習。

在以往的教學中,課堂教學實施往往過于注重知識傳授傾向,老師滿堂灌,學生被動的接受,很難從多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而新課程強調“將學習的重心從過分強調知識的傳承和積累向獲取知識的探究過程轉化,從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向主動獲取知識轉化,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和敢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為此本教學設計和教學實施就是采用學生實驗探究和教師演示實驗相結合的實驗探究教學法。

本節(jié)首先通過日常生活經驗和觀察中的兩個實例,提出問題,加上老師的即時演示實驗,其現(xiàn)象更加深學生心中的疑惑,激發(fā)他們求知探索的欲望,更易引起學習的興趣。然后學生親身進行實驗探究來感受向心力。當學生對向心力的概念有了一定的認識后,就進一步提出向心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呢?可以先讓學生根據(jù)前述實驗做出猜想,然后再讓學生設計實驗對猜想進行驗證,教師可以按照教材的設計指導學生完成,進一步強化學生對向心力的感性認識。教師還借助了向心力演示器進行實驗,把學生的實驗結論逐一驗證,從而驗證了向心力公式。接著運用牛頓第二定律,給出向心加速度的公式,讓學生明白勻速圓周運動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不變,但方向時刻在改變。最后把課本35頁的“討論與交流”改成實驗探究,這樣學生通過實驗親身感受,定性分析,這比理論分析更具有說服力。

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是學生如何建立向心力的概念,而突破這一點的辦法是讓學生進行探究實驗,讓學生親身感受,獲得感性認識。由于本節(jié)課學生實驗探究活動比較多,教學中老師需根據(jù)學生的實際能力去引導學生進行實驗,必要時做出指導。實驗中提倡學生敢于動手,嚴謹、細致、耐心的進行實驗,觀察實驗現(xiàn)象并能分析,小組之間討論與交流,歸納結論。本節(jié)課以實驗探究為主線,以問題和小組交流貫穿課堂的始終,把傳授知識、培養(yǎng)能力和學生情感有機的結合起來。

1.理解向心力的概念。

2.知道向心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理解公式的含義。

3.理解向心加速度的概念,結合牛頓第二定律得出向心加速度的公式。

1.通過實驗,體驗和感受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需要向心力。

2.先猜想影響向心力大小的因素,再進行實驗探究。

3.通過演示實驗,驗證勻速圓周運動的向心力公式,結合牛頓第二定律得出向心加速度的公式。

1.通過親身的探究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參與物理活動的興趣。

2.培養(yǎng)學生對科學的求知欲,樂于參與觀察,敢于實驗,體會實驗在探索物理規(guī)律中的作用和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事實求是、尊重客觀規(guī)律的科學態(tài)度,養(yǎng)成嚴謹、細致、耐心的實驗修養(yǎng)。

1.理解向心力的概念。

學生實驗探究,教師演示實驗相結合;學生思考、猜想、討論,教師提問、講解相結合。

質量不同的小物體(鋼球、木球)、小繩、圓珠筆桿、向心力演示器、圓環(huán)軌道、CAI課件、多媒體投影設備。

1.同學們跑步轉彎時,身體會自然的怎么樣?(例如4100米接力賽)

2.在濕滑的水泥路上轉彎時,無論是騎自行車還是駕車,必須怎么辦?

3.教師演示:把小球在不同的高度沿著斜面軌道滾下時,觀察通過圓環(huán)運動的情況。(例如娛樂場所里玩“過山車”游戲)你知道其中的奧秘嗎?物體做圓周運動的條件是什么?這就是我們這一節(jié)課要探究的問題了。

1.由于學生對前面的兩個問題有很豐富的日常經驗,會大膽發(fā)言。

2.觀察實驗現(xiàn)象,對現(xiàn)象和老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產生懸念。

從日常生活情景中構建物理情景,以培養(yǎng)學生把生活與物理聯(lián)系一起的習慣,特別是演示實驗的現(xiàn)象,使學生產生懸念,激發(fā)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教師指導學生做課本實驗,提出問題:1.你牽繩的手有什么感覺?2.如果增大或減小小球的線速度,手的感覺有何變化?3.如果松手,將會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4.小球勻速圓周運動受到哪些力的作用?合外力是哪個?這個力起什么作用?

學生親身進行實驗探究,然后小組討論交流,歸納結論,回答老師的提問。

這實驗簡單易做,效果明顯,學生通過親身感受使學生獲得成功的樂趣,實際教學效果表明學生樂于參與觀察,敢于實驗。

1.承上啟下,引出向心力的概念:維持物體做勻速圓周運動需要一個指向圓心的力的作用,這個力就叫向心力。

2.配合演示動畫片。

加速度課件【篇7】

知識目標

1、知道加速度是描述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3、知道勻加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a與速度v方向相同;勻減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a與初速度 ?方向相反.

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思想和能力.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加速度是物理學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高一學生最難搞懂的概念之一,教材為了減小難度,對加速度概念的要求比較低,沒有區(qū)分平均加速度和瞬時加速度,而是在前幾節(jié)學過勻變速直線運動、速度等問題后學生知道了物體的運動通常情況下,速度在改變,很自然的引出速度變化也有快慢之分,進而引入加速度概念;加速度的矢量性,教材的處理也比較通俗易懂,最后又給出一些物體運動的加速度圖表,給學生一些直觀、生動的印象.節(jié)后又對速度、加速度做了一對比,有助于學生理解這些概念,對變化率的分析與解析也恰到好處.

第二個:2s內速度由0增到6/s后勻速.

2、提問討論:

(1)兩物體最終速度哪個大?

(2)一秒末時哪個速度大?

(3)第1s內,第2s內,兩物體速度變化各多大?

(4)兩物體,哪個啟動性能更好?哪個速度改變得快?

(5)怎樣能描述出速度改變的快慢?

3、看書29頁第一自然段,及第二自然段,討論:

(1)加速度是描述什么的物理量?

(2)加速度的定義式如何?公式中各個量的含義是什么?如:的含義?

四、五自然段,討論:

(1)加速度的單位是什么?

(3) 比 的加速度小,對嗎?

(4)如何從 圖像中求物體的加速度?

5、閱讀30頁上部分內容討論:

(2)速度變化越大,加速度越大,對嗎?舉例說明.

(3)速度變化越快,加速度越大,對嗎?

(4)速度變化率越大,加速度越大,對嗎?

(5)有沒有速度很大,而加速度很小的情況?

(展示:飛機水平勻速飛行)

(6)有沒有速度很小,而加速度很大的情況?

(展示火箭發(fā)射升空過程的資料)

探究活動

在十字路口,當綠燈亮時,大卡車和騎自行車的人同時起動,經常發(fā)現(xiàn),前幾米自行車在前,大卡車在后,經過一段時間,大卡車將超過自行車,請實地觀察并解釋所見到的現(xiàn)象。

加速度課件【篇8】

本文題目:高一物理必修五二單元教案:向心加速度教學設計

向心加速度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理解向心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勻速圓周運動中產生向心加速度的原因;

(2)知道在變速圓周運動中,可用公式求質點在圓周上某一點的向心加速度。

2.能力目標

(1)理解向心加速度公式的確切含義,并能用來進行計算;

(2)懂得物理學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研究能力。

3.德育目標

通過a與r及、v 之間的關系,使學生明確任何一個結論都有其成立的條件。

二、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1.重點:向心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加速度的大小a=r2=v2/r,并能用來進行計算。

2.難點:勻速圓周運動的向心加速度都是大小不變,方向在時刻改變。

三、教學策略

講授法、歸納法、推理法。

四、教學建議

1 教材處理

1)重點

理解向心加速度的觀念,明確它的意義、作用、公式及其變形.

2)難點

運用向心加速度知識解釋有關現(xiàn)象,解釋有關問題.

3)疑點

l 向心加速度起什么作用?

l 怎樣進行多因素影響的分析?(控制變量法,可以略講)

4)解決辦法

l 充分利用實驗說明問題

l 充分利用推理說明問題

5)欄目處理意見

l 48頁的思考與討論可作為本章的引入,

l 50頁的思考與討論是本節(jié)的難點,不作為重點,引導用極限思想進行處理。

l 51頁做一做是一個沒有實驗的探究活動,它給出了提示,讓學生自己嘗試去做。 2 學生學習指導

(1)向心加速度概念的建立首先要領會它的方向指向圓心,可以用動力學的觀點進行理解,但要建立科學的思維方法。

(2)引導學生去網站查閱向心加速度的幾種推導方法或老師給向心加速度推導方法的資料,指導他們學習和領會.

3 學習資源

l 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必修2》 l 向心力演示器影視 四、教學過程設計 1 引言 圓周運動是變速運動,所以一定受力的作用,因此會產生加速度,本節(jié)我們探討勻速圓周運動的加速度。 分組討論思考與討論的問題 2 速度變化量 首先介紹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改變,在介紹勻速圓周運動的速度改變。 3 向心加速度 方向:利用動畫《圓周運動的加速度》動態(tài)演示加速度的方向,體會極限的思想 推導:結合《做一做》分組推導

由于三角形AOB與 矢量三角形相似,所以可以由此推導出加速度的

根據(jù) 的關系,向心加速度有如下的計算公式:

當線速度v一定時,向心加速度與半徑成反比,當角速度w一定時,向心加速度與半徑成正比。

加速度課件【篇9】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什么是向心力,什么是向心加速度,理解勻速圓周運動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大小不變,方向總是指向圓心.

2、知道勻速圓周運動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公式,會解答有關問題.

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探究物理問題的習慣,訓練學生觀察實驗的能力和分析綜合能力.

情感目標

培養(yǎng)學生對現(xiàn)象的觀察、分析能力,會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中去.

教材分析

教材先講向心力,后講向心加速度,回避了用矢量推導向心加速度這個難點,通過實例給出向心力概念,再通過探究性實驗給出向心力公式,之后直接應用牛頓第二定律得出向心加速度的表達式,順理成章,便于學生接受.

教法過程

1、要通過對物體做圓周運動的實例進行分析入手,從中引導啟發(fā)學生認識到:做圓周運動的物體都必須受到指向圓心的力的作用,由此引入向心力的概念.

2、對于向心力概念的認識和理解,應注意以下三點:

第一點是向心力只是根據(jù)力的方向指向圓心這一特點而命名的,或者說是根據(jù)力的作用效果來命名的,并不是根據(jù)力的性質命名的,所以不能把向心力看做是一種特殊性質的力.

第二點是物體做勻速圓周運動時,所需的向心力就是物體受到的合外力.

第三點是向心力的作用效果只是改變線速度的方向.

3、讓學生充分討論向心力大小,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并設計實驗進行探究活動.

4、講述向心加速度公式時,不僅要使學生認識到勻速圓周運動是向心加速度大小不變,向心加速度方向始終與線速度垂直并指向圓心的變速運動,在這里還應把“向心力改變速度方向”與在直線運動中“合外力改變速度大小”聯(lián)系起來,使學生全面理解“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的含義,再結合無論速度大小或方向改變,物體都具有加速度,使學生對“力是物體產生加速度的原因”有更進一步的理解.

加速度課件【篇10】

教學過程

一、速度

師:在上面的問題中,要比較B和C運動的快慢,要找出統(tǒng)一的標準。物理學中用位移與發(fā)生這段位移所用的時間的比值(比值定義法)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慢,這就是速度(velocity),通常用字母v表示。如果在△t時間內物體的位移是△x,它的速度就是

?8m/s

1.物理意義:速度是表示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2.單位:國際單位:m/s(或m·s)。常用單位還有:km/h(或km·h)、cm/s(或cm·s)。

3.方向:與物體運動方向相同。

4.速度有大小和方向,是矢量。

師:如果物體運動的快慢不是時刻都相等,在相等的時間里位移是否都相等?那速度還是否是恒定的?這時又如何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呢?這就需要引入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 二、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

例如:百米運動員,10s時間里跑完100m,但是他的速度并不是一直相等的,開始時跑得慢些,快到終點時要快些。那么他在1s內平均跑多少呢?生:每秒平均跑10m。

師:百米運動員是否在每秒內都跑10m呢?

生:不是。

師:對于百米運動員,誰也說不清他在哪1秒跑了10米,有的1秒鐘跑10米多,有的1秒鐘跑不到10米。但當我們只需要粗略了解運動員在100m內的總體快慢,而不關心其在各時刻運動快慢時,就可以把它等效于運動員自始至終用10m/s的速度勻速跑完全程。此時的速度就稱為平均速度。所以在變速運動中就用這平均速度來粗略表示其快慢程度。

1

t內運動的平均快慢程度,通常用符號表示。關于平均速度的幾點說明:(1).平均速度只能粗略表示其快慢程度。表示的是物體在t時間內的平均快慢程度。這實際上是把變速直線運動粗略地看成是勻速運動來處理。(2).這是物理學中的重要研究方法──等效方法,即用已知運動研究未知運動,用簡單運動研究復雜運動的一種研究方法。

師:百米賽跑運動員的這個=10m/s代表這100米內(或10秒內)的平均速度,是不是說明他在前50米的平均速度或后50米內或其他某段的平均速度也一定是10m/s?

生:不是??(3).平均速度只是對運動物體在某一段時間內(或某一段位移內)而言的,對同一運動物體,在不同的過程,它的平均速度可能是不同的,因此,平均速度必須指明“哪段時間”或“哪段位移”的。(4).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一段時間(或一段位移)內的總體快慢,這就是“平均..速度”與勻速直線運動“速度”的根本區(qū)別。

(5).平均速度不是各段運動速度的平均值,必須根據(jù)平均速度的定義來求解。

2.瞬時速度:運動物體經過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此時刻(或此位置)的瞬時速度。理解:(1)反映物體在某一時刻(或經某一位置)時運動的快慢,它能精確地描述變速運動的快慢。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變速運動。

(2)瞬時速度是在運動時間

時的平均速度,即平均速度在時

(極限)就是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的瞬時速度。

(3)瞬時速度是矢量,在直線運動中,某一位置瞬時速度的方向與物體經過該位置時的運動方向相同。

師:以前我們學過,勻速直線運動是瞬時速度保持不變的運動。在勻速直線運動中,平均速度與瞬時速度相等。瞬時速度既然是矢量,就有大小和方向。瞬時速度的大小通常叫做速率。 三、速率

師:瞬時速度的大小叫瞬時速率,簡稱速率。

師:瞬時速度的大小是瞬時速率,那平均速度的大小是否也可以叫平均速率呢? 生:??

師:不是。例如,沿閉合圓周運動一圈,位移是零,平均速度是零,但平均速率并不等于零。其實我們初中所學的速度也不是沒有意義的,我們給了他一個新的名字平均速率。表示路程與發(fā)生這段路程所用時間的比值。 ..

師:速率是矢量還是標量呢?為什么? 生:標量,因為它表示的是瞬時速度的大小。 師:還要注意平均速率并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學生閱讀】

讓學生閱讀16頁“常見物體的速度”,增強感性認識。教師強調要注意括號中的單位。

【說一說】

讓學生閱讀17頁“說一說”,進一步認識、理解比值定義法。

【速度與現(xiàn)代社會】

讓學生自己閱讀17頁——18頁“速度與現(xiàn)代社會”,了解科學對人類社會發(fā)展、進步的貢獻與聯(lián)系。

【本節(jié)小結】本節(jié)我們主要學習了速度、平均速度、瞬時速度以及速率,要注意理解它們之間的區(qū)別。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平均速度表示物體在一段時間間隔△t內運動的平均快慢程度,而瞬時速度精確描述了物體處于某一位置或某一時刻的運動快慢。特別要注意它們的定義式以及與時間的聯(lián)系。

課堂鞏固練習:

【例1】一個做直線運動的物體,某時刻速度是10m/s,那么這個物體( C D) A.在這一時刻之前0.1s內位移一定是1m B.在這一時刻之后1s內位移一定是10m C.在這一時刻起10s內位移可能是50m

D.如果從這一時刻起開始勻速運動,那么它繼續(xù)通過1000m路程所需時間一定是100s 【解析】某時刻速度是10m/s指的是該時刻的瞬時速度,不能說物體從此時起以后運動的快慢情況,以后做直線運動或勻變速直線運動,或非勻變速直線運動均可能。所以選項A、B

均錯。如果從某時刻(速度為10m/s)起質點做非勻變速直線運動,從這一時刻起以后的10s內位移可能為50m,所以選項C正確,如果從這一時刻起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那么經過1000m路程所需時間t=100s。正確選項是C、D。

【例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B )

A. 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 B. 瞬時速率是指瞬時速度的大小

C. 火車以速度v經過某一段路, v是指瞬時速度 D. 子彈以速度v從槍口中射出,v是平均速度

【例3】下列對各種速率和速度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D )

A. 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

B. 瞬時速率是指瞬時速度的大小

C. 勻速運動中任意一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其任一時刻的瞬時速度

D. 勻速直線運動中任何一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都相等

【例4】 一物體做直線運動,從A經B到C,又返回到B,其中AB=BC,若A到B的平均速度為2m/s,從B到C的平均速度為4m/s,從C返回到B的平均速度為4m/s,則:(1) AC這段的平均速度? (2) 全程A到C再返回B的平均速度?

【例5】物體由A點沿直線運動到B點,前一半時間做速度為v1的勻速運動,后一半時間做速度為v2的勻速運動,求整個過程的平均速度?若物體前一半位移做速度為v1的勻速運動,后一半位移做速度為v2的勻速運動,整個過程的平均速度又是多少?

【例6】一物體沿直線運動,先以3m/s的速度運動60m,又以2m/s的速度繼續(xù)向前運動60m,物體在整個運動過程中平均速度是多少?

【解析】根據(jù)平均速度的定義公式段位移所用時間之和。全過程的位移s=120m

,s為總位移,t為總時間,等于前一段位移與后一

物體在前一段位移用的時間為

后段位移用的時間為

整個過程的用的總時間為t=t1+t2=50s

滑輪課件(必備九篇)


您是否好奇“滑輪課件”的故事 接下來請閱讀。老師都需要為每堂課準備教案課件,每位老師都需要認真準備自己的教案課件。教案對于保證教學效果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歡迎大家繼續(xù)關注我們的網站我們將會為您提供更多實用的信息!

滑輪課件 篇1

滑輪組課件——降低能量消耗,提高生產效率

隨著工業(yè)化和自動化的快速發(fā)展,滑輪組作為一種重要的機械傳動元件,不僅在各種機械設備中廣泛應用,而且在工業(yè)生產和民生生活中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喗M的出現(xiàn)極大地降低了機械能的消耗,提高了機械效率,讓人類的生產生活變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一、滑輪組的概念及結構

滑輪組是由兩個或多個滑輪組成的機械傳動裝置,通常以滑輪之間的帶或繩索為介質,使動力從一個滑輪傳遞到另一個滑輪上?;喗M的結構比較簡單,主要包括主動滑輪、被動滑輪、滑輪軸、軸承等一些零部件,其中主動滑輪在受力狀態(tài)下轉動,被動滑輪則是被動運動。

二、滑輪組的工作原理

當主動滑輪轉動時,通過帶或繩索的牽引作用,使被動滑輪帶動傳動軸轉動,從而達到傳遞動力的目的?;喗M的工作原理與傳統(tǒng)機械傳動相比,具有傳動效率高,摩擦損失小等顯著特點。在同等工作條件下,滑輪組的能量消耗比傳統(tǒng)機械傳動要低得多,大大提高了機械傳動的效率。

三、滑輪組的應用領域

滑輪組作為一種重要的機械傳動元件,廣泛應用于各個行業(yè)和領域,如建筑、冶金、化工、礦山、農業(yè)、交通等。在建筑行業(yè)中,滑輪組常用于起重設備和高空作業(yè)設備中,其優(yōu)點在于起重高效、占用空間小;在交通行業(yè)中,滑輪組被廣泛應用于鐵路列車拖車系統(tǒng)、電力牽引車以及汽車緩沖、吊運等方面。除此之外,滑輪組還常用于潛水裝備、醫(yī)療設備、家用電器等領域。

四、滑輪組的優(yōu)點

1. 節(jié)能降耗?;喗M在傳遞動力時,能夠減小因摩擦所帶來的消耗,從而降低了能量的損失。

2. 傳動效率高?;喗M能夠通過細長的帶或繩索傳達力量,從而使機械的變速范圍更大,且傳動效率高。

3. 適應性強?;喗M的安裝、使用、維修都比較方便,適應性強,且能夠在復雜的工作環(huán)境中應用。

4. 機械性能穩(wěn)定?;喗M的滾動不會產生沖擊,能夠有效降低機械的噪音和震動,提升機械的穩(wěn)定性。

五、滑輪組的發(fā)展方向

滑輪組在自動化生產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并出現(xiàn)了許多新型的滑輪組,如V字帶輪組、緊湊型衛(wèi)星齒輪減速器等。這些新型的滑輪組不僅能夠進一步提高機械傳動效率、降低能量損失,還具備了更加小巧、精密、多樣化等優(yōu)勢。因此,滑輪組的發(fā)展趨勢是研發(fā)更加高效、穩(wěn)定、智能化的滑輪組。

總之,滑輪組作為一種重要的機械傳動元件,被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在未來,滑輪組將繼續(xù)發(fā)揚其優(yōu)點,不斷推出新型滑輪組,以滿足機械傳動需求的高效化、智能化、自動化的要求。

滑輪課件 篇2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目標:

1了解物質三種狀態(tài)的不同特征,會使用酒精燈。

2了解液體溫度計的工作原理,會使用溫度計測量溫度。

3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自學能力。

2、 過程與方法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提出問題的能力。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創(chuàng)造能力。

3、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相互協(xié)作、友好相處的健康心理。

2培養(yǎng)學生愛護環(huán)境的意識。

教學重點:1使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究與交流,學會使用酒精燈并歸納水的三態(tài)及特征。

2以老師自制演示溫度計為器材,使學生自己得出液體溫度計的原理及構造。

3通過實驗使學生自己總結正確使用溫度計的方法。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性學習的意識。 教學器材:自制溫度計,酒精燈,火柴,支架,冰塊,自來水,溫水,熱水,常用溫度計,燒杯,體溫計,學具盒,多媒體等。

知識點

教師活動及教學內容

學生活動

物質的三態(tài)及酒精燈的使用

播放冰川、河流、云、雨、霧、露、霜、雪、雹的畫面,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引入物質的三種狀態(tài)。 一、物質的三態(tài)、酒精燈的使用 教師出示冰塊,問:冰除了有這種狀態(tài)外,它還能變化成哪些狀態(tài)? 繼續(xù)提問:如何使冰塊變成另外兩種狀態(tài)呢? 師:加熱的手段,方法很多(如:各種熱具)實驗室里我們用酒精燈作為熱源來加熱。 師:請同學們認識酒精燈并配合課本p28信息快遞“酒精燈的使用”嘗試點燃和熄滅酒精燈,體驗酒精燈的使用過程,談談你是如何正確使用酒精燈的? 師:用酒精燈給物體加熱,應該用酒精燈的哪部分火焰?你能否設計一個實驗來驗證酒精燈的哪部分火焰的溫度最高?

師:掌握了酒精燈的使 請同學們相互配合,完成課本p28“做一做”實驗田

認真觀看 學生回答:液態(tài),氣態(tài)或水和水蒸氣 生答:加熱 思考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熱源。 同位的同學相互協(xié)作,操作課桌上已準備好的酒精燈,歸納如何正確使用酒精燈,交流后回答教師的提問 討論,設計實驗步驟, 動手試試

實際操作,從中完成教師的提問

知識點

教師活動及教學內容

學生活動

溫度計及溫度的測量實驗,觀察水的不同狀態(tài)?不同狀態(tài)下的水,它們的形狀、體積是否固定? 師:除了水有三態(tài)外,其它物質也有類似的三種狀態(tài),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不同物質就是以不同的狀態(tài)存在的。同學們能否舉一些不同狀態(tài)物質的例子。 接著播放鐵水、干冰、固態(tài)碘和氣態(tài)碘等不同狀態(tài)的物質畫面,讓學生進一步了解物質的三態(tài)。 二、溫度計、溫度的測量 師:同學們已觀看了云、雨、霧、露、霜、雪、雹的畫面,又進行了水的三態(tài)及特征的實驗研究,這些物質的形成,物質三態(tài)的變化都與溫度有密切的關系。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樣知道物體的溫度的呢?由此,你知道溫度所表示的物理含義是什么嗎?(師生共同探討)。 師:(出示溫度計)對于溫度計,你們想了解哪些問題?能否提出來大家一起探究? 教師板出學生提出的與本節(jié)課密切相關的問題,對于相去甚遠的問題,教師也應給予鼓勵。 (1) 溫度計的原理及構造 師:出示自制溫度計,問:當把這個裝置放進盛有熱水的燒杯里,猜想一下,可能會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 師:把裝置放到盛有熱水的燒杯里。 師:現(xiàn)在把此裝置從熱水中取出,放進盛有冷水的燒杯中,又會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 師:取出裝置放入冷水中驗證并提問:為什么會發(fā)生上述兩種現(xiàn)象? 師:根據(jù)液體的熱脹冷縮原理,能否制作一個測量裝置? 師:現(xiàn)在誰能說出液體溫度計的測量原理?(手舉自制溫度計) 師:能否用此裝置測量液體的溫度?你認為它有哪些缺點?應如何改進? (應讓學生充分討論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對學生的發(fā)言作出適當?shù)脑u判。) 師:把改進后的溫度計和已有的溫度計比較,看看誰能描述一下這支溫度計的構造?思考 舉手回答 根據(jù)日常的生活知識,回答教師的提問:溫度計 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 思考 討論,提出問題 討論 回答 學生觀察 猜想后 回答 觀察 分析 :熱脹冷縮 分組討論 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舉手回答 分組討論,回答自己的見解 學生回答生活中的物理現(xiàn)象 (2)溫度計刻度的劃分 師:(手舉演示溫度計)剛才,有的同學提出,要用此裝置測量液體的溫度必須有刻度,現(xiàn)在來研究一下溫度計上面的刻度是如何劃分的。 攝氏溫度的規(guī)定:請同學們閱讀課本p30“信息快遞”并討論0攝氏度,100攝氏度,1攝氏度是如何規(guī)定的。 練一練:列舉攝氏溫度的錯誤讀法,通過具體的例子讓學生練習攝氏溫度的讀寫。 (3) 溫度計的使用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測量燒杯里水的溫度,結合課本p30“議一議”回答教師提問。 師:使用溫度計常出現(xiàn)哪些錯誤?如何正確使用溫度計? 教師簡單小結如何正確使用溫度計 量程 1使用前觀察

分度值 會放

2使用時 會讀

會記

師:請同學們根據(jù)已有的知識完成p30“做一做”并注意測溫度前應先估計被測物體的溫度。

師:除了我們現(xiàn)在學習的溫度計,日常生活中,你還常見哪種溫度計?

(4) 體溫計

師:請同學們根據(jù)已學過的溫度計結合課本p32“www”第三題運用比較法了解體溫計的構造、量程、分度值及使用方法。

三、生活中的物理現(xiàn)象

師:同學們已經知道溫度是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溫度的變化給人們帶來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同時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隱患,請同學們閱讀課本中的“生活 物理 社會”,了解“溫室效應”、“熱島效應”及其帶來的后果。理解陸游的“城市尚余三伏熱,秋光先到野人家”所包含的物理知識。

小結:

師:本節(jié)課我們探討了哪些知識?用了什么樣的研究方法?(缺點列舉法,比較法等)

根據(jù)要求閱讀課文,識記教師提出的問題 練習實驗,閱讀課文,分組討論回答教師提問 理解記憶 分組實驗 思考 體溫計 結合課桌上已準備好的體溫計分組討論,歸納總結教師提出的問題 閱讀 討論回顧 歸納 鞏固練習1、 通常情況下,物質一般以_______ 、_______ 、 ________三種狀態(tài)存在,______既有一定的體積,又有一定的形狀,物質外于哪種狀態(tài)與_______有關. 2、 物體的冷熱程度用_______表示;實驗室常用________來測量,它是根據(j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制成的. 3、 常用的溫標是___________,用符號_____來表示,這種溫標是這樣規(guī)定的:把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為冰點,即0℃,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為沸點,即100℃. 4、 一支原來示數(shù)為38℃的體溫計,未經下甩,便用來測量一個正常人的體溫,如果當天氣溫為35℃,那么體溫計的示數(shù)為 ( ) a 37℃ b 38℃ c 36.5℃ d 35℃ 5、兩支內徑粗細不同,下端玻璃泡內水銀量相等的合格溫度計,同時插入一杯熱水中,水銀柱上升的高度和溫度示數(shù)分別是 ( ) a、 上升高度一樣,示數(shù)相同 b、 內徑細的升的高,它的示數(shù)亦大 c、 內徑粗的升的低,但兩支溫度計的示數(shù)相同 d、內徑粗的升的高,示數(shù)亦大

作業(yè)設置

1、 溫度計知識的拓展

(1)溫度計除了可以測量溫度外,有無其它用途?(做熱敏報警器、制成工藝品等)

(2)我們所學的溫度計是利用液體性質制成的,那么,用其它原理能否制成溫度計?(金屬溫度計,氣體溫度計等)

(3)根據(jù)你的需要,可否做成其它形狀的溫度計?(彎曲或其它形狀)

(4)溫度計的玻璃管內徑變大將會怎樣?

(5)溫度計內的液體能否用水代替?代替了又將如何? 2、 2、課本p32“www”第2題。 3、 3、課本p32“www”第4題。

滑輪課件 篇3

認識定滑輪和動滑輪的本質及其作用。

知道簡單機械的一些應用。

通過觀察和實驗,了解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結構,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通過探究,了解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探究物理規(guī)律的能力。

多姿多彩的簡單機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樂于探索物理學原理。

通過討論交流、實驗探究,增強學生之間的協(xié)作意識和團結精神。

通過了解簡單機械的廣泛應用,初步認識科學技術對人類社會發(fā)展的作用。

教學用具:滑輪、細線、鉤碼、鐵架臺、彈簧測力計、長木板、長方體木塊。

1、省力杠桿的特點,費力杠桿的特點,等臂杠桿的特點?

上一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杠桿,認識到了杠桿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應用,其實在日常生產、生活中還有其他的一些機械對我們還有幫助。如升旗時,我們站在地面上就能把五星紅旗升到高高的旗桿上,這里就應用到了滑輪

一、仔細閱讀課本的內容,找出定滑輪和動滑輪的定義,并回答問題.

1.什么是定滑輪,什么是動滑輪,它們有什么區(qū)別?

2.結合實際生活,思考一下,在你周圍哪些地方能見到定滑輪或動滑輪?

二、探究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特點.

1.分別安裝定滑輪和動滑輪.并在下面畫出動滑輪和定滑輪的示意圖.

使用定滑輪的好處是______________,缺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實質_____________

使用動滑輪的好處是______________,缺點是__________________.實質_____________

三、閱讀課本關于滑輪組的知識,然后解決下列問題:

1.使用滑輪組的好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細看課本圖,了解組裝滑輪組時應該怎樣繞線.除了課本上這中繞法,你還能有其它繞法嗎?試著在下圖中畫出兩種繞法.

3.通過實驗探究,得出滑輪組的特點是:使用滑輪組既能___________又能____________,且有幾段繩子吊著動滑輪,拉繩子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____________.

四、閱讀課本的科學世界中的“其他簡單機械”,完成下列任務.

1.指出圖中各個輪軸的“輪”和“軸”

2.使用輪軸和斜面時,是省了力還是費了力?省了距離還是費了距離?它們屬于省力機械還是費力機械?

1.如果忽略滑輪重和摩擦,則下列各圖中,作用在繩子自由端的力的大小分別是多少?

F1=_________N; F2=________N; F3=________N; F4=________N.

2.(選作)如圖所示,物體重20N,忽略滑輪重和摩擦,則拉力F的大小是( )

滑輪課件 篇4

八年級物理滑輪教案: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認識定滑輪和動滑輪,能夠識別生活和生產中常見的滑輪。

2.會根據(jù)要求使用和組裝滑輪組。

3.能夠根據(jù)滑輪及滑輪組的特點解決簡單問題。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和實驗了解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結構。

2.通過實驗探究,了解定滑輪、動滑輪以及滑輪組的特點和作用。

3.通過實驗探究,學習數(shù)據(jù)信息處理的方法,有初步處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1.在實驗探索中,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通過分析數(shù)據(jù),感受收集數(shù)據(jù)信息的重要性。

2.通過了解滑輪及滑輪組的應用,初步認識科學技術對然人類社會發(fā)展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新課教學

1.復習引入

(邊說邊演示)滑輪是我們生活中常用的簡單機械之一,用它可以把重物提到高處?;喤c前面所講的杠桿有什么聯(lián)系嗎?

(1)什么叫杠桿?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繞著固定點轉動,這根硬棒就叫杠桿。

(2)杠桿一定是直的嗎?不一定。杠桿也可以是彎的或其它形狀的。

(3)可以是圓的嗎?可以。

2.新課教學

問:這個滑輪可以看作杠桿嗎?它符合杠桿的定義,是杠桿。請你找出滑輪的五要素。(在黑板上畫出定滑輪的示意圖)

問:這個滑輪屬于哪種杠桿(省力杠桿、費力杠桿、等臂杠桿)?因為它的動力臂等于阻力臂,所以它是等臂杠桿。

剛才我們提到的滑輪始終固定在支架上不動,我們把它叫做定滑輪。

板書:定滑輪:實質是個等臂杠桿。

定滑輪在生產、生活中比較常見,比如每周一早上升旗時就要用到滑輪。目的就是要改變動力的方向,人站在地上就可以把國旗升到旗桿頂。

使用定滑輪可以改變動力的方向。(板書)

看圖: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個現(xiàn)象?

因為定滑輪的實質是個等臂杠桿,動力一一阻力。胖人受到的重力大于物體受到的重力,所以胖人可以安然地站在地上。而瘦人受到的重力小于物體受到的重力,所以物體安然地在地上,瘦人卻被升到空中。

看圖,你覺得用哪種方法更省力?

二、動滑輪——實質是動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杠桿。(板書)

使用動滑輪能省一半力。動滑輪由兩根繩子共同承擔重物,因此每根繩子各承擔物重的一半。

定滑輪的好處是可以改變動力的方向,動滑輪的好處是可以省一半力。如果既想省力又想改變動力的方向,怎么辦呢?把定滑輪和動滑輪組合在一起。我們把定滑輪和動滑輪組合在一起,稱它們?yōu)榛喗M。

【實驗2】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邊做邊說)(剛繞完1個動滑輪時)此時繩子上的拉力與物重G什么關系?(動滑輪重忽略不計)等于 (又繞完1個定滑輪后)此時拉力的大小發(fā)生變化了嗎?不變,仍然, 。可見,在使用滑輪組時,承擔動滑輪的繩子有幾根,繩子上的拉力就是總重的幾分之一。

問:使用滑輪組可以省力,能省距離嗎?

不能。拉力是物重的幾分之一,拉力所通過的距離就是物體所通過的距離的幾倍。

【實驗3】實驗裝置如圖所示(滑輪組旁立著一個直尺)。請學生觀察鉤碼上升1個格時,繩子的自由端下降了幾個格。以此驗證學生的推論。

三、滑輪組

, (其中 ——繩子的段數(shù), ——物重 , ——物體移動的距離, ——拉力, ——拉力移動的距離)

滑輪課件 篇5

(注意:此文本僅作參考示例,實際寫作請根據(jù)具體情況進行創(chuàng)作)

滑輪組課件主題范文

一、前言

滑輪組是機械領域中廣泛應用的一種簡單機構。它由一或多個滑輪組成,常用于傳遞力量、改變方向或者增大力量。因其簡單易用、節(jié)約空間、提高效率等特點,被廣泛應用在各種機械中。本文將就滑輪組的原理、分類、計算等方面進行介紹。

二、滑輪組原理

滑輪組采用滑輪和繩索組成,通過在滑輪上反復折返繞線方式改變力的大小和方向。根據(jù)拉力的傳遞方向,滑輪組可分為三種類型:

1. 單級滑輪組:即一根繩子圍繞一個滑輪反彈。此種情況下,基準負載和輸出負載方向相反,滑輪組的作用是改變力的方向和大小。

2. 多級滑輪組:由兩個或多個滑輪組成,其中有一個滑輪是活動的,另一個是固定的。多級滑輪組作用是增加力的大小,減小工作所需的力。每增加一個滑輪,可以增加1/2的力。

3. 卷筒滑輪組:用于升降貨物或人員。隨著負載的增加,所需的拉力將相應增加。

三、滑輪組計算

1. 單級滑輪組計算

單級滑輪組只有一個滑輪,因此其計算較簡單??梢酝ㄟ^下式計算輸入力和輸出力:

F = T2/T1

其中,T1表示緊繃的繩子上所施加的拉力,T2表示與滑輪相連的繩子上所施加的拉力。由于摩擦的存在,輸入力少于輸出力。根據(jù)滑輪與繩子的摩擦系數(shù),可通過以下公式計算輸出力(W):

W = F x μ

其中,μ表示摩擦系數(shù)。

2. 多級滑輪組計算

多級滑輪組通常由多個滑輪組成,其計算較為復雜。需要計算每個滑輪對應的力和相應的滑輪數(shù)。根據(jù)拉力和數(shù)目,可以計算輸入力和輸出力。輸入力是繩子上的合力,等于所施加拉力的總和,輸出力等于負載所需的力。

3. 卷筒滑輪組計算

卷筒滑輪組主要應用于升降貨物或人員。它的計算較為簡單,只需要根據(jù)所需的工作能力計算所需的拉力即可。拉力和負載之間的比值等于輸入力和輸出力之間的比值。

四、滑輪組的應用

滑輪組在機械領域的應用非常廣泛。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應用:

1. 減少摩擦:滑輪組常用于減少摩擦,這樣可以在減小工作量的同時提高效率。

2. 升降貨物:卷筒滑輪組能夠輕松地升降貨物或人員。

3. 改變方向:滑輪組可以改變輸送方向,從而在工作上提供靈活性。

4. 增大力:多級滑輪組可用于增大力,并減少所需的工作量。

五、結語

隨著機械領域的不斷發(fā)展,滑輪組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無論在生產或者日常生活中,都離不開滑輪組的應用。希望本文內容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滑輪課件 篇6

滑輪教學設計示例之一

(一)教學要求

1.知道使用滑輪的好處。理解定滑輪、動滑輪、滑輪組的作用。

2.會根據(jù)滑輪組的掛線判斷滑輪組的省力情況,會根據(jù)要求,正確組裝滑輪組。

(二)教具:學生分組實驗。單個定滑輪和動滑輪、兩個定滑輪和兩個動滑輪的滑輪組、鉤碼、彈簧秤、細線繩、剪鐵用剪刀、鑷子、鐵片。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1.杠桿有哪三種?各有什么特點?舉例說明。

2.剪鐵用的剪刀和鑷子是省力杠桿還是費力杠桿?

教師出示實物并進行演示。出示畫有這兩個杠桿的示意圖的黑板。要求學生正確畫出它們的力臂,講清道理,說明結論。

剪鐵用剪刀和鑷子兩杠桿示意圖如圖4所示。

  二、進行新課

引言:看課本圖13-12。提問,我們用力向下拉繩子,國旗上升,你知道旗桿的頂部有什么裝置嗎?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旗桿頂部有一個滑輪,滑輪是一個周邊有槽的輪子。觀看實物,引出本節(jié)內容并板書:“三、滑輪”

滑輪有兩種:定滑輪和動滑輪。

1.定滑輪

(1)觀察定滑輪,指出旗桿頂端裝有一個定滑輪。定滑輪工作時,它的軸固定不動??凑n本圖139,分辨哪個是定滑輪。教師邊講邊演示。

(2)提問:使用定滑輪有什么好處?

(3)組織學生實驗:按課本本節(jié)實驗1要求進行。參照課本圖13-10裝置進行。

說明:重物用2個鉤碼表示,用彈簧秤測得的數(shù)值有兩個,一是鉤碼重,另一個是通過定滑輪拉鉤碼時彈簧秤的示數(shù)。

學生實驗,教師巡回指導。

(4)總結:由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實驗數(shù)值,得出并板書:“1.定滑輪:使用定滑輪不省力,但能改變動力的方向”解釋動力方向的改變。

2.動滑輪:

(1)看課本圖13-9,分析乙圖提起重物使用的滑輪與甲圖中的定滑輪有何不同點?

教師在學生討論后小結:乙圖中提起重物的滑輪是動滑輪。動滑輪工作時,軸和重物一起移動。另外用力方向也不同,甲圖中人的拉力方向是向下的,使用乙圖中的動滑輪提升重物人拉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上的。教師邊講邊演示動滑輪提升重物。

(2)提問:使用動滑輪有什么好處?

(3)組織學生實驗,按課本課文實驗2參照圖13-11進行實驗。

說明:重物用3個鉤碼表示。用彈簧秤測出鉤碼重。用彈簧秤通過動滑輪來拉鉤碼,讀取彈簧秤的示數(shù)時,跨過動滑輪的兩條繩要豎直、平行。

學生實驗,教師巡回指導。

(4)總結:由學生根據(jù)實驗測得的數(shù)值分析得出,使用動滑輪提升鉤碼,彈簧秤的示數(shù)約是鉤碼重的二分之一。教師指出:在提升鉤碼的`過程中也把動滑輪提升起來,當鉤碼重遠大于動滑輪重時,動滑輪才可忽略不計,從而得出使用動滑輪可以省一半力的結論。

板書:“2.動滑輪:使用動滑輪可以省一半力”

說明此時鉤碼由兩段繩子吊著,每段繩子只承擔鉤碼重的一半。

3.滑輪組

(1)提問:看課本圖13-15,小女孩為什么能吊起一頭牛犢?

教師指出:小女孩要拉住比她體重大得多的牛犢,使用了由定滑輪和動滑輪組合成的滑輪組。這樣既節(jié)省了力,又能改變動力的方向。

板書:“3.滑輪組:

①由定滑輪和動滑輪組合成滑輪組”

(2)提問:使用滑輪組的優(yōu)點是什么?

(3)學生實驗:按圖5所示(出示小黑板或掛圖)組裝由2個定滑輪和2個動滑輪組成的滑輪組。重物用4個鉤碼表示。先用彈簧秤直接掛鉤碼,稱出物重。再用彈簧秤通過滑輪組拉鉤碼勻速上升,并讀出彈簧秤的示數(shù),即動力F的大小。研究用滑輪組提起重物所用拉力大?。磩恿Γ┡c物重之間的關系,并說明拉力的方向和重物移動方向。

滑輪課件 篇7

2、如圖所示,不計滑輪及繩重,以及滑輪與繩之間的摩擦,水平拉力為F,物體的重力為G,且在水平面上勻速向右滑動,物體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 D )

3、如圖所示表示三種不同的滑輪組,用它們提起重為G的相同重物,在A端所用的拉力分別為 G/3 ; G/4 ; G/5 。不計滑輪本身的重和摩擦。

4、圖1中A是動滑輪。利用這樣的裝置把物體舉高,用力的方向應向__上__(選填“上”、“下”)。如果A重2牛,要提起50牛的物體,至少要用_26_牛的拉

力。若要使物體上升2米,應將繩的自由端拉動__4__米。

5、如圖所示,在豎直向上大小為10N的力F的作用下,重物A沿豎直方向勻速上升.已知重物A上升速度為0.2m/s,不計滑輪重、繩重及繩與滑輪間的摩擦,則物體的重力大小和滑輪上升的速度分別為( D )

A.20N;0.4m/s B.20N;0.1m/s C.5N;0.4m/s D.5N;0.1m/s

滑輪課件 篇8

1考點分析

在進行受力分析時,尤為要注意繩重和摩擦,絕大多數(shù)題中繩重和摩擦都是忽略不計的,但一旦有繩重和摩擦,繩端拉力F就不能再按照下列總結中的公式了。

實驗探究中的滑輪問題也在考察范圍內,仍是注重控制變量法的應用。

2內容總結

定滑輪

繩端拉力F=G(不考慮繩重和摩擦)

繩端移動的距離s=h(h為物體移動的距離)

繩端的速度v=v1(v1為物體移動的速度)

作用:改變用力的方向

動滑輪

繩端拉力F=?(G+G動)(不計繩重和摩擦)

繩端移動的距離s=2h(h為物體移動的距離)

繩端移動的速度v=2v1(v1為物體移動的速度)

作用:省力,但不省距離

滑輪組

繩端拉力F=1/n(G+G動)(不計繩重和摩擦)(n為承重端繩子的股數(shù))

繩端移動的距離s=nh(h為物體移動的距離)

繩端移動的速度v=nv物(v物為物體移動的速度)

機械效率

η=W有/W總=G/nF=G/(G+G動)(不計繩重和摩擦)

η=W有/W總=G/nF(考慮繩重和摩擦)

滑輪課件 篇9

滑輪組課件

滑輪組作為機械中的核心部件之一,在各個行業(yè)均有廣泛的應用。從簡單的滑動窗到重型機械設備,滑輪組都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對如此重要的組件,工程師們對其設計、制造、安裝等方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喗M的課件就是為了幫助從事這方面工作的人員更好地了解滑輪組的相關知識,提高其專業(yè)技術水平。

一、滑輪組概述

滑輪組由滑輪、滑輪軸、支承結構、密封件等組成。其作用是轉動力量和運動軌道之間的傳遞?;喗M的優(yōu)點是運動平穩(wěn),傳遞力量穩(wěn)定?;喗M可以被分為帶輪式滑輪組和無帶輪式滑輪組。

二、滑輪組的設計

滑輪組的設計要考慮力學、工藝、材料等多個方面。設計時要根據(jù)工作負載、轉速等參數(shù)計算出所需滑輪的直徑,同時考慮合理的材質和支承結構。另外,滑輪組的密封件和潤滑件也需要特別設計。

三、滑輪組的制造

滑輪組的制造要求高精度、高效率、高可靠性。其制造過程主要包括材料選擇、加工制造和表面處理。在制造過程中,需要嚴格控制每個環(huán)節(jié),確?;喗M的品質。

四、滑輪組的安裝和維護

滑輪組的安裝需要遵循一定的標準和規(guī)范,考慮到支承結構的穩(wěn)定性和密封件的有效性。維護方面需要定期檢查滑輪組的運行狀態(tài),及時更換密封件和潤滑件。

五、滑輪組的應用

滑輪組在各個行業(yè)中都有廣泛的應用,例如:

1.家居裝修中的滑動門窗,由滑輪組提供力量和運動軌道之間的傳遞。

2.建筑工地中的起重機械,由滑輪組提供動力和傳動。

3.工業(yè)設備中的輸送帶,由滑輪組提供力量和轉動。

4.汽車工業(yè)中的發(fā)動機皮帶輪,由滑輪組為發(fā)動機提供動力和轉動運動。

六、結語

滑輪組課件是理解和掌握滑輪組的知識和應用的必要工具。其通過詳細介紹滑輪組的概念、設計、制造、安裝和維護等多個方面,使得工程師們能夠更好地掌握滑輪組的相關知識,提高其專業(yè)技術水平。

性教育課件(必備九篇)


教案課件是老師工作當中的一部分,每個老師對于寫教案課件都不陌生。優(yōu)秀的教案是提升教學品質的核心,好的教案課件怎么寫?要找優(yōu)質文章嗎“性教育課件”是您的不錯選擇,如果你覺得這個信息有用請不要吝嗇你的分享讓更多人受益!

性教育課件(篇1)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從今天起,你們就正式成為一名小學生了,你們高興嗎?

2、讓我們一起唱首歌好嗎?跟錄音齊唱《上學歌》。

二、討論學習

1、你們喜歡學校嗎?為什么?

(1)看圖說說圖上都有誰?在干什么?

(2)小學生在學校里都可以做那些事?你聽說學校里還可以做哪些事?

三、情景練習

1、那么,圖上的老師和小朋友分別說了什么?讀一讀你認識的字。

2、鼓勵認識這些字的同學,提倡大家向他們學習。

3、模擬練習

(老師:清早,我在上學路上遇見了王小明同學……王小明(起立、鞠躬):老師早!老師:王小明同學,你早!

(A、與同位進行自我介紹,說明自己的姓名和所在的班級及其他情況。B、游戲:找朋友。學生在班內自由結交朋友,其他同學齊唱《找朋友》。

(以小組為單位,自己創(chuàng)設一個情境。想好時間、地點、人物,可以有老師、家長、同學,自由練習對話。B、小組表演。

3、結合自己談談成為小學生以來上學的感受。

4、口語交際:根據(jù)畫面內容說一個完整的句子。

性教育課件(篇2)

健康教育培訓課件:營養(yǎng)與健康


健康教育是人們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徑之一。在當今社會,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健康的關注度也日益增加。為了提高大眾的健康意識,營養(yǎng)與健康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話題。本文將詳細介紹健康教育培訓課件中的營養(yǎng)與健康內容。


一、什么是營養(yǎng)與健康


營養(yǎng)是指食物中所含的各種營養(yǎng)素,包括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健康是指身體和心理健康的狀態(tài)。營養(yǎng)與健康密切相關,只有獲得均衡的營養(yǎng),才能保持身體健康。


二、營養(yǎng)與健康的重要性


1. 健康管理:營養(yǎng)與健康是健康管理的基礎。通過科學合理的飲食和運動,可以降低患病風險,提高身體免疫力。


2. 生長發(fā)育:兒童和青少年期是生長發(fā)育的關鍵時期,良好的營養(yǎng)可以促進身體發(fā)育,提高智力和學習能力。


3. 疾病預防:適當?shù)娘嬍辰Y構可以降低患糖尿病、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發(fā)病率。


4. 心理健康:營養(yǎng)不良會導致情緒不穩(wěn)定、焦慮和抑郁等心理問題,而良好的營養(yǎng)可以維持情緒的穩(wěn)定。


三、健康飲食指南


1. 均衡飲食:合理搭配五大營養(yǎng)素,避免過量攝入某一類食物。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蛋白質食物的攝入,減少鹽、糖和飽和脂肪的攝入。


2. 食物多樣性:盡量選擇各類食物來增加營養(yǎng)攝入。避免長期單一重復的食物,保持營養(yǎng)均衡。


3. 適量進食:倡導適量進食,不過量飲食。控制飲食攝入量有助于維持健康體重。


4. 多喝水:保持水分攝入足夠,每天飲用充足的水有助于維護身體正常運轉。


四、健康飲食常見誤區(qū)與注意事項


1. 不要迷信某一種食物:沒有什么食物可以瞬間讓你變得健康或者瘦身。均衡飲食才是重要的。


2. 避免食物過敏:如果對某些食物過敏,應避免食用或減少攝入。


3. 限制反式脂肪酸:減少攝入富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如快餐、煎炸食品等。


4. 注意飲食習慣: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暴飲暴食,不過度進食垃圾食品。


五、健康飲食的實踐和總結


1. 家庭健康飲食:家庭成員可以一起制定健康飲食計劃,并一同購買和準備食材,共同享受健康飲食的樂趣。


2. 社區(qū)支持:社區(qū)可以組織營養(yǎng)與健康知識的培訓和交流活動,提供健康飲食的支持和指導。


3. 個人行動:每個人都應該意識到自己的飲食習慣對健康的影響,積極采取行動,改善飲食結構。


四、結語


通過營養(yǎng)與健康的教育培訓,人們將能夠了解到合理的飲食結構對于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只有通過健康的飲食習慣,才能保持健康體魄,充滿活力地生活。希望這份健康教育培訓課件能夠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營養(yǎng)與健康,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健康飲食的理念。

性教育課件(篇3)

綠圃教育課件:革新傳統(tǒng)教育,點亮未來學習之路


導語: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傳統(tǒng)教育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現(xiàn)代學生的需求。綠圃教育課件作為一種創(chuàng)新的教育工具,以其詳細且生動的內容,正在改變學生對學習的認知方式。本文將詳細介紹綠圃教育課件,以及它在改革傳統(tǒng)教育中所發(fā)揮的重要作用。


一、什么是綠圃教育課件?


綠圃教育課件是一種基于先進科技的教學輔助工具,以全新的形式呈現(xiàn)教育內容。它通過圖文并茂、多媒體互動等方式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為學生提供視覺、聽覺等多感官刺激,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和吸收知識。


二、綠圃教育課件的特點


1. 詳細具體:綠圃教育課件通過生動的圖像和文字,將抽象的知識轉化為具體的事例和實例。它的每一頁都能詳細闡述知識內容,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


2. 多媒體互動:綠圃教育課件融入了多媒體元素,例如音頻、視頻等,使學生能夠更加生動地感受學習過程。同時,它還提供了互動功能,如問題解答、游戲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


3. 自主學習:綠圃教育課件設計了豐富多樣的學習路徑,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和學習。這種自主學習的模式,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 定制化學習:綠圃教育課件根據(jù)不同的學生需求,提供定制化的學習內容。學生可以根據(jù)自身的學習進度和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模塊和學習方法,實現(xiàn)個性化的學習體驗。


三、綠圃教育課件的應用


1. 提高教學效果:傳統(tǒng)的黑板講解模式往往無法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而綠圃教育課件以其豐富的內容和多媒體互動的形式,能夠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2. 開拓學習空間:綠圃教育課件使學習不再受制于時間和地點,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求,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行學習。這為學習者提供了更大的學習空間,同時也方便了教師的教學安排。


3. 彌補學習差距:由于個體差異的存在,學生在某些學科或知識點上可能存在較大的差距。綠圃教育課件提供的定制化學習功能,能夠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水平,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和指導,幫助學生彌補學習差距。


4. 促進合作學習:綠圃教育課件通過在線學習平臺,使學生能夠進行虛擬的學習互動和合作學習。學生可以通過討論區(qū)、小組項目等多種形式,與其他學生進行交流和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四、綠圃教育課件的未來發(fā)展


綠圃教育課件作為一種創(chuàng)新的教育工具,正在逐漸走進各個教育領域。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教育需求的不斷變化,綠圃教育課件將會進一步完善和創(chuàng)新,更好地滿足學生和教師的需求。


綠圃教育課件以其詳細具體、多媒體互動等特點,正在改變傳統(tǒng)教育模式,并為學生提供更多元化的學習方式。它的出現(xiàn)為學生帶來了更多的學習機會和資源,同時也為教師的教學工作提供了更多的便利。綠圃教育課件將進一步推動教育創(chuàng)新,點亮學生們未來的學習之路。

性教育課件(篇4)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我能幫助別人》

系部:教科系12心理1班

教師:謝萍

授課班級:二年級

科目: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時間:2015年4月19日

地點:文B-603

一、課題名稱:《我能幫助別人》

二、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了解“贈人玫瑰,手留余香”涵義。

2、過程與方法:通過移情訓練與情景設置,感受助人與被助的心情,了解助人的原則與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樂于助人的品質,讓學生能學到一些助人的原則與方法。

三、教學重點: 理解為什么要幫助別人、知道該怎么幫助別人。

教學難點: 知道該怎么幫助別人。

四、教學準備:PPT、插圖、教案等

五、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

1、課前問候,以講故事的形式引出主題。(同學們,大家下午好,今天講課前,老師先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要認真聽哦。)

2、學生看插圖,教師講述故事——《雪山遇險》的大概內容。

兩名雪山運動員正在攀爬陡峭的雪山,突然發(fā)生了意外,其中一名運動員快要摔下山去了,另一名運動員為了救這名運動員,冒著生命危險將受傷的運動員拴在了自己身上,奮力向上攀登。在這名運動員的幫助下,他倆終于成功地登上了雪山頂。

過渡:故事講完了,你們知道這是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嗎?對,這是一個幫助別人的故事。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我能幫助別人。

(二)教學新課

1、板書主題然后提問題:(相信大家都很認真的聽了故事,下面老師想要問一個問題。)

如果這名運動員沒有得到他人的幫助,結果會怎樣?

2、移情訓練,體會感悟:讓學生想象以前自己需要別人幫助時的情景,體會運動員當時的心情。

提問:需要幫助時的心情怎樣?得到幫助或幫助別人之后的心情?

過渡:從同學們的回答中老師知道了每個人都會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難,每個人都會有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得到別人的幫助和幫助別人都讓我們很開心。那么,讓我們再仔細的想一想為什么要幫助別人呢?

3、板書要點:為什么要幫助別人(請學生思考并回答為什么要幫助別人。) (1) 當別人遇到困難時,他肯定很需要幫助,我們應該伸出援助之手幫助他,幫他走出困境。你幫助了別人,你需要幫助的時候別人才會更加愿意幫助你。 (2)贈人玫瑰,手留余香。——幫助別人,別人得到了快樂,自己也因為別人的快樂而有一種幸福的感覺。幫助了別人自己也會收獲,也會快樂。

過渡:現(xiàn)在我們知道了為什么要幫助別人,那當我們幫助別人時要注意些什么呢?下面讓我們從一些小情景中學習一下吧。

4、情景設置:

(1)小強主動幫鄰居王奶奶把很重的東西提到樓上。——這說明我們幫助別人可以從力所能及的事做起。

(2)小學生跑去幫忙救森林火災?!W生是被社會保護的對象,能力有限不做危險的事,量力而行,開動腦筋。舉例:司馬光砸缸。

(3)老奶奶剛從馬路那邊過來,小華硬是扶著老奶奶再過了一遍馬路?!獛椭鷦e人要看他是否需要幫忙,不要幫倒忙,添麻煩。 (4)...... 其實,在生活中,我們有很多機會幫助他人,只要你適當?shù)谋磉_善意,都是幫助。比如說,小明在上學路上拍拍前面小同學的肩膀,提醒他沒拉書包拉鏈等。當然生活中還有很多其它的小情景小事例,希望同學們能適當表達善意,幫助他人。

過渡:讓我們再來回顧一下,幫助別人時要注意些什么吧。

5、回顧要點并板書:該怎么幫助別人?

(1)力所能及

(2)量力而行,開動腦筋

(3)看別人是否需要,不要幫倒忙 (4)......

(三)教師寄語:

親愛的同學們,在生活中,我們有很多機會幫助別人,也有很多人需要我們的幫助。你幫助了別人,你需要幫助的時候別人才會更加愿意幫助你。贈人玫瑰,手留余香。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同學都愿意去幫助他人,而且知道怎么去幫助他人,做一名樂于助人的小學生。

六、板書設計:

我能幫助別人

1、為什么要幫助別人

2、該怎么幫助別人

性教育課件(篇5)

一、教學目標

1、幫助學生學會做到有計劃、合理地利用時間。

2、讓學生意識到時間的重要性,要愛惜時間。

二、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本課的教學重點在引導學生感受時間的珍貴,一去不復返。在教學中交流自己及身邊的人在生活中虛度光陰的行為,通過交流、討論及老師的指導,樹立學生正確的觀念,能夠在生活中合理的、科學地利用自己的學習生活時間。

三、教學內容

時間管理能力是決定一個人成功與否的基本能力之一。每個人得到的時間是一樣的,只有科學地管理好自己的時間,合理安排時間去做事情,才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可以獲得更多的成功和機會。七年級的學生還比較貪玩,雖然玩的過程中也可以學到很多東西,不過,學習科學知識對他們來說更為重要。但是學生們還不知道如何去更好地安排自己的時間,所以,培養(yǎng)他們的時間管理意識和能力非常重要。讓他們開始懂得如何去合理、科學地利用時間,是今后成長中獲得更多成功的關鍵。教師在本課教學中讓學生感受時間的寶貴,并教給學生合理科學地安排時間,告訴他們怎么才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時間。

四、教學方法:

本課主要采取情景感染,語言溝通,相互交流,觀察鐘表感受時間的珍貴,利用數(shù)學的統(tǒng)計方法等教學方法來完成教學目標。

五、教學過程:

伴隨著音樂時間都去哪兒了?同學們走進教室做好開始上課。

(一)激趣揭題

同學們,上課之前我們來做一個猜謎語的游戲,好嗎?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長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貴,最容易被人忽視而又最另人后悔的是——?(板書:時間)出示鐘表,請同學們看時間,感受時間的流逝,一去不復返。師總結,時間從我們洗手的水盆里流過,從我們吃飯的飯碗里流過,我們要做時間的小主人(板書),看看小精靈是怎么利用時間安排時間的。

(二)導航燈

觀察四幅圖,分別講講四幅圖的意思。(1)做計劃:有的時候有很多事情要做,小精靈經常做計劃,這樣可讓時間安排的更合理。(2)先學習,再去玩:做事情要分清楚主次,小精靈總是先學習,然后再去玩?zhèn)€痛快。(3)玩要限制好時間:玩也應該有節(jié)制,小精靈給自己規(guī)定好玩的時間的長短。(4)睡覺不能晚,休息好可以讓自己第二天更有精神,小精靈從來都按時上床睡覺。你還知道哪些名人珍惜時間的例子?老師講解魯迅小時侯刻“早”字的例子,父親生病了,因為魯迅每天都得變賣家中的東西再去藥鋪抓藥,然后再上學。有一次魯迅去私塾遲到了,先生狠很地批評了他,他什么都沒說,就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在自己的書桌角刻了一個“早”字,他發(fā)誓以后再也不遲到了,做事要時時早,事事早,以后每天早晨魯迅都早早地起床去當鋪和藥鋪,再也沒有遲到過,后來成了我國著名的文學家,革命家。小糊涂也是我們的朋友,他做的可不如小精靈好,我們一起去看看。

(三)小診室

(1)放學了,玩?zhèn)€痛快:小糊涂不管不顧,一放學就知道玩,把完成作業(yè)忘記的一干二凈,大部分時間都用來玩了,沒有足夠的時間完成學習任務。(2)先要享受看電視的樂趣:回到家里,小糊涂先打開電視看個沒完,不吃飯,不學習,只知道看電視。(3)該睡覺了,可是作業(yè)還沒有做:到了該睡覺的時候,小糊涂才想起來要做作業(yè)。(4)不會做計劃:遇到事情多的時候,小糊涂不知道該如何去處理。你們有沒有像小糊涂這樣,沒有合理安排時間的行為,指名說一說。

(四)感受1分鐘

其實,如果我們能珍惜時間,1分鐘都能做很多事情,下面我們全班就一起來感受一下1分鐘到底能做些什么?可以記英語單詞,可以記生詞,可以寫口算卡,老師記時,說開始再開始,說停止就一定停了。指名說1分鐘完成的內容,聽完了這些發(fā)言,你有什么感受?(1分鐘都能做這么多有意義的事情,應該珍惜時間,多做有意義的事情。)

(五)指南針

活動一:排排隊鍛煉身體、寫作業(yè)看動畫片、看課外書、預習、復習,請同學們以四人小組為單位給這些事情排排隊,認為應該最先做的事情排第一,然后依次類推。請兩組同學展示,交流,說說這么排的原因?;顒佣褐贫〞r間管理表先請同學說說每天回家后都干什么?師板書,可互相補充,如寫作業(yè),看課外書,上網,看電視,吃飯等。如果這些內容有的你回家不做,就不要寫,如果黑板上還有沒寫到的,你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情況寫。重要性有五檔,按一點都不重要,有點重要,重要,比較重要,很重要填寫。在接下來的一周里,堅持按照時間管理表去做,在下面記錄每天的情況,檢查自己是否真的按照時間管理表去做的!在即將下課的時候,老師和智慧爺爺一起推薦給同學們幾句珍惜時間的格言。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合理安排時間,就等于節(jié)約時間?!喔?/p>

六、學具、教具和教學媒體的使用

1.通過觀察鐘表,感受時間的流逝,讓同學們懂得珍惜時間。

2.通過積累名人故事,名人格言,學習名人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的好習慣。

七、教學反思:

通過這節(jié)課的聽課情況,我結合前幾節(jié)課的情況,我要反思,學生是否真的知道了時間的重要性,當然我也應該在以后的上課中去再次的灌輸時間重要性的思想。

性教育課件(篇6)

在現(xiàn)代社會中,教育是每個人成長和發(fā)展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之一。教育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是培養(yǎng)人們的品德和價值觀。在這個過程中,愛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將探討關于“愛的教育”課件的內容,幫助人們了解如何用愛來教育他人,使教育更加有效和具有意義。

第一部分:了解愛的教育

愛的教育是一種基于關心、理解和尊重的教育方式。它強調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能力和素質,同時注重提高他們情感和社交智能。愛的教育是一種積極的教學方法,它通過構建親密的師生關系,創(chuàng)造積極的學習環(huán)境來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第二部分:愛的教育課件的設計原則

1. 建立親密的師生關系:教師應該與學生建立信任的關系,尊重他們的個性和需求。愛的教育課件應該包含一些交流和團隊合作的活動,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2. 強調學生的情感和社交發(fā)展:除了學術知識,愛的教育還應注重學生的情感和社交智能的培養(yǎng)。課件可以包括一些情感故事、團隊活動和角色扮演的內容,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表達自己的情感。

3. 個性化教學: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需求和學習方式。愛的教育課件應該考慮到學生的個性差異,提供多種學習方式和活動,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

第三部分:愛的教育課件的具體內容

1. 關懷和支持:課件應該包含一些情感故事和實際案例,幫助學生理解他人的困難和需求。同時,教師也應通過課件中的活動和問答來表達對學生的關心和支持。

2. 培養(yǎng)共情能力:共情是一種重要的社交技能,它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感受和情緒。課件可以通過一些角色扮演和小組討論的活動來培養(yǎng)學生的共情能力。

3. 培養(yǎng)團隊合作能力:團隊合作是現(xiàn)實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技能。愛的教育課件可以設計一些小組活動和游戲,幫助學生學會與他人合作、分享和解決困難。

4. 培養(yǎng)情商:情商在現(xiàn)代社會尤為重要。課件可以包括一些情商培養(yǎng)的活動,如情緒管理練習、沖突解決技巧等,幫助學生提高情商水平。

第四部分:愛的教育課件的應用

1. 學校教育:教師可以使用愛的教育課件作為教學工具,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應用知識,培養(yǎng)他們的情感和社交能力。

2. 家庭教育:父母可以使用愛的教育課件來指導孩子的成長。通過課件中的活動和材料,父母可以向孩子傳遞關愛和支持,培養(yǎng)他們的品德和價值觀。

3. 社會教育:愛的教育課件也可以在社區(qū)組織和青少年俱樂部中使用,幫助年輕人更好地理解和處理情感問題,提高人際關系的質量。

結語:

愛的教育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方法,它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和社交能力。愛的教育課件應該通過建立親密的師生關系、強調情感和社交發(fā)展、個性化教學等內容來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可以應用于學校教育,還可以在家庭和社會中發(fā)揮重要作用。通過愛的教育,我們能夠培養(yǎng)更具有情感智慧和社會責任感的新一代。

性教育課件(篇7)

一、《入學教育》內容分析:

本課由四幅圖畫組成。

第一幅圖以“歡迎新同學”為主題。圖畫展示了新學期開學,校園內外歡樂、有序的場景。校門外,老師正在迎接到校的同學。有的小同學結伴來到學校,有的小同學在家長的陪伴下來到學校。畫面上,一個小同學正在聽媽媽說著什么,一個小同學正在和自己的爸爸說“再見”,一個小同學正在和老師互相問好。校園美麗而整潔。教學樓高高矗立,五星紅旗迎風飄揚,有幾個同學正在掃地、澆花。通過觀察此圖,學生可以初步了解學校生活的一些側面,感受老師的親切,并學習一些簡單的禮貌用語。

第二幅圖以“學習語文很快樂”為主題。教室里,同學們正在上語文課。從黑板上貼著的馬、牛、羊圖片,以及生字“馬、?!笨梢钥闯?,學生們正在學習生字“馬、牛、羊”。一位小同學正踮起腳把生字卡片貼到相應的圖片下面。女教師親切地望著她,欣喜地微笑著。其他同學端端正正地坐在椅子上,專心地看著黑板。此圖可以幫助學生初步了解語文課的學習內容和形式,感受語文學習的生動有趣。

第三、四幅圖以“良好的讀寫習慣”為主題。第三幅圖上,一位男同學正在讀書。他的坐姿端正,身體自然放松,雙手拿書,書直立略向外傾斜,眼睛和書保持一尺左右的距離。第四幅圖上,一位女同學正在寫字。畫面上,作業(yè)本平放,小女孩頭正、肩平、背直,胸離課桌一拳,眼離本子一尺,兩臂平放桌上,左手按本,右手執(zhí)筆。她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握住筆桿下端,距離筆尖約一寸,同時用中指在內側抵住筆桿,無名指和小指支住中指,筆桿握得松緊適度,筆桿上端稍稍向右偏,緊貼虎口上,與紙面約成寫字的姿勢和執(zhí)筆方法,為今后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寫字習慣打好基礎。

二、教學目標:

1、 觀察圖畫內容,初步了解學校的生活,感受教師的親切,同學的友愛,共同學習的快樂。

熱愛學習、遵守紀律、團結友愛,并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寫字的習慣。

說話、演練,愿意與老師和同學友好交談。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培養(yǎng)學生熱愛學校、熱愛學習的.思想感情。養(yǎng)成良好的聽講、讀書、寫字的習慣。

難點:養(yǎng)成良好的聽講、讀書、寫字的習慣。

四、教學流程:

(一)指導學生觀察、講述

學生初入學,對學校生活還不了解。四幅圖畫是學生了解學校生活的窗口。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觀察畫面,說說畫面上有什么人?他們在做什么?他們可能在說些什么?通過自主觀察圖畫,講述畫面內容,學生逐步了解學校生活,感受學習氛圍。知道在課堂上要做些什么,該怎樣去做。教師切忌用單純的講解,代替學生對畫面的觀察和感受。

(二)聯(lián)系學校實際

各個學校的情況不盡相同,要把觀察圖畫和觀察本校校園結合起來。如,帶領學生參觀學校,引導學生了解:我們學校的旗桿豎在哪里,我們怎樣舉行升旗儀式;學校的操場在哪里,有哪些體育和游戲設施,課間、課后我們應該怎樣在那里游戲、鍛煉。同時也要進行安全教育強調。

(三)進行模擬練習

觀察、講述之后,要創(chuàng)設情境演練,使入學教育形象化、具體化,落到實處。如,進行圖一的教學時,教師和學生可以模擬每天第一次見面時的相互問候;可以在引導學生觀察國旗的同時向學生簡述參加升旗儀式的要求,并齊唱國歌,師生共同模擬向國旗行注目禮。

(四)激發(fā)學習興趣

要讓學生感到上學真好,學習語文真好,想方設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如,觀察第二幅圖時,可以設計提問:同學們在上什么課?這些字你認識嗎?誰愿意把這些字讀給大家聽?這樣,使那些認識一些漢字的學生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激發(fā)他們多認漢字的愿望。同時告訴不認識這些漢字的學生,學習漢字并不難,很快大家都會認識這些字,經過語文學習大家都能看書、寫字。讓所有的學生都覺得學習語文很有意義,上語文課很有趣。

(五)培養(yǎng)良好習慣

正確的讀書、寫字姿勢和執(zhí)筆方法,是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但起步的訓練十分重要,入學教育要為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打好基礎。如,觀察第三、四幅圖時,要指導學生認真看圖,知道什么是正確的讀書、寫字姿勢和執(zhí)筆方法,同時要指導學生模仿圖中人物練一練,教師逐個檢查,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糾正。教師在此后長期的教學活動中,依然要重視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對學生嚴格要求,隨時提醒,及時糾正,常抓不懈。

(六)教學時間

教學本課我用了3個課時。

五、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1、談話導入

你爸爸媽媽是做什么工作的?你長大后干什么?同桌討論后教師指名說。同學們要實現(xiàn)理想,現(xiàn)在就要努力學習,學習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很多同學都喜歡學校,學校就是一個樂園。引出《上學歌》讓孩子們一起跟著說。然后初步地認識語文書。

(1)直接利用語文書進行導入,然后帶領孩子們認識語文書的封面,并認讀“語文”兩個漢字,這里的要求只要整體認識就行。

(2)我們又設計讓孩子們充分翻看語文書,引導學生說說語文書上到底有些什么?你喜歡語文書嗎?為什么?激發(fā)他們對語文的興趣,

(3)告訴學生圖文并茂的語文書是將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要好好的愛護它。

(頁碼、討論一下怎樣愛護語文書,在學生認識頁碼和目錄的基礎上,實踐一下用目錄去試著找找課文,

(入境地去誦讀課文,把學生帶到美的意境中去,用教師自身的語言魅力去感染學生,讓他們潛移默化地受到語言文字的熏陶。

(班級”這幾個字,并在語文書上正確地寫上自己的姓名,

2、聯(lián)系實際,啟發(fā)談話

(1)教師以談話形式引入:今天早晨來上學,是自己來的,還是家長送來的?

講述圖片意思。

學生初入學,對學校生活還不了解。四幅圖畫是學生了解學校生活的窗口,指導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觀察畫面。 請同學們看第一幅圖:

(可以聯(lián)系實際說,也可以看圖后比較說。

(2)這是什么地方?

(3)畫面上有什么人?

(4)他們在做什么?

(5)他們可能在說些什么?

(6)請給第一幅圖起個名字-------以“歡迎新同學”為主題。

4、教學注意事項:

(1)觀察后,可以請同學在教學掛圖上指出每個人物的身份。如:“這是老師。這是新同學。這是新同學的媽媽。

(2)通過自主觀察圖畫,講述畫面內容,學生逐步了解學校生活,知道在課堂上要做些什么,該怎樣去做。教師切忌用單純的講解,代替學生對畫面的觀察和感受。

(3)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入學第一天,猜一猜,小朋友見到老師應該說什么?老師會對小朋友說什么?教師切忌答案求同,只要意思正確,都要鼓勵。

具體化,落到實處。

教師和學生一起模擬的相互問候;并告訴同學們每天第一次見面時見到老師都要向老師問好。老師和同學共同模擬練習。

老師:清早,我在上學路上遇見了周逸雪同學……

周逸雪(起立):老師早!

老師:周逸雪,你早!

(繼續(xù)創(chuàng)設情境,相遇的地點可以分別是學校門口、校園里、辦公室前、教室里……同學志愿扮演老師和學生,互相問早、問好。)

6、聯(lián)系學校實際。把觀察圖畫和觀察校園結合起來。 引導學生了解:

(1)我們學校的旗桿設在哪里?

(2)我們怎樣舉行升旗儀式?

(課后我們應該怎樣在那里游戲、鍛煉?

(4)圖上還有一些同學在國旗下做什么?是怎樣做的?你會做嗎?通過觀察圖畫,初步知道入學以后應該做些什么,怎樣去做。教師切忌用單純的講解,代替學生對畫面的觀察和感受。

7、進行模擬練習。

創(chuàng)設情境演練,使入學教育形象化、具體化,落到實處。

在引導學生觀察國旗的同時向學生簡述參加升旗儀式的要求,并播放一段國歌,師生共同模擬向國旗行注目禮。

8、課堂拓展:

讓孩子展示自己的已有知識和技能,把幼兒園和生活中的學到的都展示出來。

(背古詩、猜謎語、寫漢字、讀拼音、說兒歌……

(2)告訴學生其實學習語文就是學習這些本領,而且在生活和幼兒園中小朋友們已經學到了不少,以此讓學生知道語文學習的內容,消除與語文的陌生感,拉近與語文的關系。

9、小結本課學習情況,有正對性的進行激勵表揚。

第二課時

1、指名說說上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2、激發(fā)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到上學真好,學習語文真好,想方設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先提問:我們班誰是識字大王?指導觀察第二幅圖

(1)同學們在上什么課?

(2)這些字你認識嗎?

(牛、羊”這些字貼在“馬、牛、羊”圖片的下方?

(4)誰愿意把這些字讀給大家聽?

(5)你愿意把這些字教給大家嗎?

3、說一說你是怎么認識這些字的?

寫字。讓所有的孩子都覺得學習語文很有意義,上語文課很有趣。

5、課堂小結。

第三課時

1、指名說說上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2、同學們會讀書的姿勢嗎?請做給老師看一看。

3、教師表揚坐得好的同學。并請該生上臺示范表演。

4、指導觀察第三幅圖,引導學生說出:一位男同學正在讀書。他的坐姿端正,身體自然放松,雙手拿書,書直立略向外傾斜,眼睛和書保持一尺左右的距離。

5、請大家按以上要求做:坐姿端正,身體自然放松,雙手拿書,書直立略向外傾斜,眼睛和書保持一尺左右的距離。同桌互相糾正。教師巡視指導。

6、請坐的好的同學做給大家看。

8、來到學校后你看到些什么?你最喜歡什么?然后,試著把眼中看到的甚至小腦袋里想到的都畫下來,想畫什么就畫什么?教師在孩子們畫的過程中和孩子們親切地交談,捕捉孩子們的閃光點,也可以幫助那些遇到有困難的需要幫助的孩子,借機了解一下整個班級的執(zhí)筆姿勢情況,看看對的有多少,不對的有多少,以便以后調整教學,發(fā)現(xiàn)不正確的姿勢要及時糾正。

9、當大多數(shù)孩子完成作品后,讓他們寫上自己的名字,讓他們一個個站起來說說自己畫了什么?要求,如:用普通話去說。

性教育課件(篇8)

科學教育活動說課稿

科學教育活動說課稿模板

一.說教材

《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的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fā)幼兒的探索興趣和探索欲望”。影子是幼兒幾乎每天都能見到的,影子時大時小,時隱時現(xiàn)等各種各樣的變化都引起幼兒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探索影子的秘密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幼兒親自去做一做,看一看,玩一玩。因此,針對幼兒這一活動特點,我設計了《有趣的影子》這一活動。

二.說教學目標

大班幼兒對事物表面觀察已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我們也知道,幼兒對活動的需要幾乎比對事物的需要更強烈。對幼兒而言,動作就是思維。因此,結合大班幼兒科學教育的特點,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萌發(fā)幼兒探索科學的興趣及求知欲望。

2.引導幼兒主動參與實踐操作活動,了解影子產生的原因、感知影子的變化。

3.發(fā)展幼兒的觀察、比較、判斷能力。

根據(jù)大班幼兒的實際情況,我將目標2中的影子產生的原因:光線照射在物體上,物體擋住光線就產生影子以及不同角度的光照產生不同的影子作為本次活動的重難點。

三.說教學準備

為了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我做了知識方面的準備和物質方面的準備。

知識方面的準備:

1.知道鏡子會反光,了解平面鏡的特征。

2.玩過踩影子游戲。

物質方面的準備:

1.投影儀,操作音樂。

2.故事背景,小鳥玩具,立體實物若干。

3.手電筒、操作材料人手1份。

四.說教法學法

根據(jù)本次活動的教學目標,整個活動我采用了以下幾個教學方法。

1.游戲法。在導入活動中,我通過手影游戲,激發(fā)幼兒探索影子的興趣,為以下環(huán)節(jié)作鋪墊。

2.探索教學法。在第二個環(huán)節(jié)中,我讓幼兒自主探索影子產生的原因及不同角度光照后影子的變化,滿足了幼兒探索事物本質特征的愿望,充分做到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培養(yǎng)幼兒探索科學實踐的興趣,發(fā)展幼兒的觀察、比較、判斷能力,讓幼兒養(yǎng)成從小就主動探索科學的習慣,提倡幼兒自己體驗成功的喜悅,并進一步體驗自信帶來的愉悅感。

3.操作記錄法。在活動第三個環(huán)節(jié)中,我要求幼兒把通過探索后獲得的知識經驗進行記錄。

4.觀察比較法。在整個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幼兒多次操作觀察,尤其最后驗證記錄結果時,幼兒通過觀察比較,強化了對不同角度的光照產生不同的影子的這一知識點的理解。

五.說教學過程

根據(jù)《綱要》有關“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等精神和建構主意的相關理論,我為本次活動設計了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四個環(huán)節(jié),即激發(fā)興趣,導入活動——自主探索,獲得光和影的感性經驗——再次探索,感知影子的變化——拋出問題,拓展延伸。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活動。

1.結合手影游戲,講述故事《小孔雀》(打開投影儀,出示故事背景,教師邊講述故事邊手影演示)

故事《小孔雀》:一天早晨,美麗的孔雀在草地上玩。這時候一只小兔子走過來,孔雀說:“小兔子你好啊!你來干什么呀?”小兔子說:“孔雀姐姐你好,我是來鍛煉身體的?!闭f完小兔子就蹦蹦跳跳地走遠了。一會兒,一只小鳥飛過來,孔雀說:“小鳥你好,你來干什么呀?”小鳥說:“孔雀你好,我來呼吸一下新鮮空氣的呀?!闭f完就飛遠了。孔雀想,對呀,我也要和小動物們一樣呼吸呼吸新鮮空氣,做做運動,鍛煉鍛煉身體。

2.幼兒自主玩影子游戲,感受影子的樂趣。

讓幼兒在大屏幕前自由玩各種身體姿態(tài)的影子游戲,從中感受到游戲的樂趣,同時將幼兒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欲望激發(fā)了出來。

向幼兒提問:“為什么會產生影子呢?”(通過幼兒自由發(fā)言,體現(xiàn)幼兒學習知識的主動性和自主性原則,引出本次活動的課題。這里教師不作小結,讓幼兒帶著問題有目的的進行下面的探索活動。

(二)自主探索,獲得光和影的感性經驗。(重難點)

1.幼兒操作觀察,探索影子是怎樣產生的。

這里我為每組幼兒提供了手電筒和立體物體,請幼兒用手電筒往物體上照,看看光照出來的影子,然后關掉手電筒,再看看有沒有影子了。

2.交流小結。

提問:“影子是怎么產生的?”,然后根據(jù)幼兒的回答及時梳理和提升,并得出結論:光線照射在物體上,物體擋住了光線就產生了影子。

(三)再次探索,感知影子的變化。(重難點)

1.觀察比較,感知不同角度的光照產生的.影子也是不同的。

“剛才我們已經玩過影子游戲,知道物體擋住光線就能產生影子,現(xiàn)在我們再來玩一玩,用手電筒從不同角度來照一照物體,看看它們的影子有什么變化?!庇變翰僮魍旰蠓窒斫涣?,感知不同角度的光照產生的影子是不同的。

2.結合操作材料,記錄操作結果。

出示操作卡。“老師這里有一張記錄卡,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是一塊積木,手電筒從左邊,右邊,上面三個不同的角度去照,它們的影子會是什么樣的呢?請你把正確的一種圈出來,如果不太清楚還可以再去照一照,看一看再記錄。

(這個小環(huán)節(jié),我根據(jù)幼兒的能力差異,提出不同的要求,能力強的幼兒可以在操作卡上直接記錄,能力弱的幼兒通過再次操作后記錄。)

(當然,這個也要根據(jù)實際的教學情況來看,如果幼兒操作后的講述不明確,對不同角度光照后影子的變化發(fā)現(xiàn)不敏銳,我準備將這個環(huán)節(jié)調整為讓全體幼兒再次操作一邊,在操作的過程中完成記錄卡。)

3.交流、判斷,驗證操作結果。

這個小環(huán)節(jié)中,對于幼兒有爭議的地方我將單獨拿出來在集體面前再次操作,共同驗證。

(四)拋出問題,拓展延伸。

教師演示《跳舞的小鳥》,啟發(fā)幼兒思考,探索如何可以讓小鳥的影子舞動起來,鼓勵幼兒在區(qū)域活動中去嘗試并探索?;顒与m然結束了,但是幼兒的思維卻永無止境。

性教育課件(篇9)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學前班的綜合活動《我學小動物》,此活動選自山東省幼兒園教育活動教材——學前班的主題活動《我喜愛的小動物》。

(一)說教材

(1)教材內容分析: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而喜愛動物又是孩子們的天性。此活動故事情節(jié)簡單,充滿童趣,形象鮮明突出,容易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且游戲融入教學活動過程中,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正如《綱要》中所述:“既符合幼兒的興趣和現(xiàn)有經驗,又有助于形成符合教育目標的新經驗;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p>

(探索中去發(fā)現(xiàn)事物的特征。

(3)活動目標:

主題活動目標:幼兒通過本主題活動,產生對動物的興趣,愿意親近小動物,加深對小動物的關愛;能運用各種感官,初步了解自己喜歡的幾種動物,并能進行簡單的分類;知道動物是人類朋友。

幼兒對“小動物”認識的已有經驗水平和潛在的發(fā)展水平之間還有距離,我制定了以下本次活動所要達到的目標:

本次活動目標:

1、引導

幼兒在模仿小動物的活動中獲得快樂。

正確發(fā)音并能夠表演出幾種典型動物的叫聲和動作。

記憶力、創(chuàng)造力、模仿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難點

本次活動是一個綜合活動,其滲透了語言領域、科學領域與藝術領域方面的內容,但活動的重點仍以語言領域中的故事為主,主要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并能夠模仿出幾種典型動物的叫聲與動作;難點在于理解故事中的詞匯:輕、響、快、慢,并能用自然音說話、唱歌。

對于突破重點采用的方法:豐富幼兒的知識經驗,讓幼兒自己來通過模仿叫聲、創(chuàng)編動作加深對動物的印象;對于突破難點所采用的方法:注重練習與游戲的多次重復性,使幼兒反復感受、反復體驗,從而理解詞的意義,明白道理。

(二)說教法:

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我主要以直觀法、談話法、表演游戲法三個方法為主。

學前班幼兒的思維具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性特點,因此在活動中貫徹直觀性原則非常重要。

1、直觀法包括:操作演示法和示范法。

通過操作演示課件,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多媒體故事、影音課件具有生動、具體、形象、富于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特點,多媒體特有的聲像并茂、動靜結合等優(yōu)點,使教學成為有趣的活動,容易引起幼兒的興趣,集中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便于理解、易于記憶,從而使孩子們情緒高漲,興趣盎然;正確的示范則是教幼兒掌握語音的基本途徑。通過示范,不僅要求幼兒能正確地感知語音的微小差別,而且還能讓他們掌握發(fā)音的部位和方法,而培養(yǎng)幼兒正確發(fā)音又是學前班語言教學的重點任務。

2、談話法:由師生相互提出問題和回答問題所組成。恰當?shù)膯栴}有助于活躍幼兒的思維,啟發(fā)學習,有利于幼兒獲得新知識和發(fā)展智力,培養(yǎng)語言表達能力和語言習慣。

3、表演游戲法: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而表演游戲是要按照故事中的情節(jié)扮演一定的角色,按故事規(guī)定的內容進行游戲,能夠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故事的思想內容。

此外,在各個不同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還穿插運用練習法、啟發(fā)聯(lián)想法、賞識激勵法等教學方法。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學習,做到寓教于樂。

活動準備:活動準備是為具體活動目標服務的,同時幼兒是通過與環(huán)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來獲得發(fā)展的。為使活動呈現(xiàn)出趣味性、綜合性和活動性,寓教育于實際操作和游戲中,我做了以下準備:

活動前的準備:

動物市場觀察、認識各種小動物。

圖書、圖片、影碟資料,充實到各區(qū)域角。

活動中的準備:

1、故事《唱歌比賽》課件;小動物聲音課件。

2、故事角色中小動物頭飾。

3、幼兒分組呈半圓形分布坐。

(三)說學法:

耳聽(傾聽),腦想(想象)、學一學、說一說(嘗試),做一做(練習)等多種方法來獲得知識體驗。重點是引導幼兒注意傾聽,大膽表述、表現(xiàn)。幼兒學習語言主要是通過傾聽這一途徑。根據(jù)綱要中要“養(yǎng)成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發(fā)展語言理解能力”,使幼兒“想說、敢說"的要求,我在開始部分著意設計提問"仔細聽一聽,有什么聲音"讓幼兒帶著問題有目的、有針對性的認真傾聽。在欣賞故事中借助于想多媒體課件生動活潑的畫面、極富感染力的配樂解說,以及我聲情并茂的重復,刺激幼兒的各種感官,激發(fā)幼兒想說的愿望。然后利用各種教學方法和游戲,給幼兒提供表達的機會。通過語言的激勵調動幼兒模仿的積極性,讓幼兒敢說。多感官參與的活動給幼兒創(chuàng)造了更大的發(fā)展空間,留下了更為深刻的印象。

輕松感與成就感。在游戲中,幼兒邊游戲邊練習對話,充分體現(xiàn)《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的精神實質。

(四)說活動過程:

表現(xiàn)的機會。通過用耳朵、用腦、用手、腳、用身體來體會,內化著自己的理解,為突破重點做了鋪墊。

2、欣賞故事,了解內容。在欣賞故事的過程中,我有意識地強化“小雞唱得太輕了,小鴨唱得太響了,小狗唱得太快了,小羊唱得太慢了?!笔褂變簩﹄y點有一定的認識。根據(jù)學前班幼兒語言能力發(fā)展的特點,我的提問指向明確,幼兒易于表現(xiàn),如:“小雞唱得怎么樣?他是怎樣輕輕唱歌的?怎樣唱才好聽?”鼓勵幼兒之間相互模仿。

合作者、引導者”“兒童語言學習是開放而平等的學習。教師和幼兒是構造愉快學習和交流過程的共同體”。學前班幼兒基本上是以模仿性游戲為主,要在成人的不斷提示啟發(fā)下才能展開游戲。在表演時,我也加入到游戲中,既擔任著“兔子裁判員”的職責,又能夠適時指導幼兒表演。在游戲中,我不時使用鼓勵性的語言和體態(tài)進行暗示性的幫助,與孩子共同參與,享受快樂。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反復感受、反復體驗,以突破難點。

表揚其表現(xiàn),并且教育幼兒懂得:說話、唱歌聲音不大也不小、不快也不慢才是聽的聲音。

此活動內容體現(xiàn)了根基性、直接興趣性、人文性、情境性、活動性、整體性與發(fā)展性,課程組織遵循了相互作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個體與集體互動,幼兒與環(huán)境互動)原理,始終以動靜融合的形式展開:傾聽聲音(靜)——模仿聲音動作(動)——欣賞故事(靜)——表演游戲(動),符合幼兒身心發(fā)育特點,易于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接受。

(五)課件制作:

根據(jù)故事內容及幼兒年齡特點,我用Flash軟件制作出多媒體課件,其畫面色彩鮮艷,動物形象生動、可愛、充滿童趣,配樂明快、解說清晰,極富吸引力和感染力。

護士禮儀課件(必備九篇)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那么要如何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護士禮儀培訓心得體會(精選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護士禮儀課件 篇1

還記得初參加工作時,內心沒有多大熱情,現(xiàn)在不知不知覺已過了好幾個月了,原本大腦中對護理一片空白,現(xiàn)在卻有了許多抹不去的記憶。

之前常常為工作中的小事,因為不理解而情緒激動或是郁悶,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了解了也明白了許多:護士所做的工作就是護理患者,讓患者受益,讓患者滿意,更要讓患者盡快的康復!這就是我的工作!患者對我提出的意見那是我的不足,并不是他們無理的要求!如果連患者的需要我都沒有了解到、沒有及時地給予,那就是我的失職,更沒有資格去談工作的高尚了!只有患者的贊許才最高的榮譽!

在護理工作中我們應該是“做”和“說”同時進行的,甚至有些時候“說”要比“做”來得更為重要。在與病人溝通中技巧占據(jù)著很大的因素,我們科的責任護士在這方面有著很深的“功力”,讓人不得不服。

從工作中使我意識到護理工作要順利展開,首先要取得患者信任,信任是雙方交往的基礎,是人和人之間最美麗的語言。在交流過程中,要講究語言的藝術性,避免套用生硬的醫(yī)學術語,善于使用非語言溝通技巧,運用親切的目光,良好的言行舉止,緩和患者因緊張造成的緊張心理,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最后獲得雙羸。

“信任”是我們護士和病人之間最好的橋梁,讓我們把這座橋梁搭得牢固些吧,用我們的細心,獲取患者的舒心!

為病人提供優(yōu)質服務是醫(yī)療機構及醫(yī)務人員永恒的主題和永遠的追求,而開展急診救治服務正是為了實現(xiàn)這樣的愿望。急救工作富有挑戰(zhàn)性,急診科也是高風險科室,護士應具有嚴謹?shù)墓ぷ髯黠L,認真的工作態(tài)度,熟練的操作技術,規(guī)范的工作流程,給患者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的救治氛圍,從而減少護患矛盾,增強患者及家屬對醫(yī)院的信任度和安全感,從而提高醫(yī)療護理工作的安全性。為達到此目的,急診科護士必須掌握必要的護理和救治技能。

1。急診護士應掌握的技術和技能:

1。1掌握急診護理工作內涵及流程,急診分診;

1。2掌握急診科內的醫(y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原則搜集整理;

1。3掌握常見危重癥的急救護理;

1。4掌握創(chuàng)傷患者的急救護理;

1。5掌握急診危重癥患者的監(jiān)護技術及急救護理操作技術;

1。6掌握急診各種搶救設備、物品及藥品的應用和管理;

1。7掌握急診患者心理護理要點及溝通技巧;

1。8掌握突發(fā)事件和群傷的急診急救配合、協(xié)調和管理。

在臨床工作的幾年中,“工欲善其身,必先利其器”深知肩上的責任和重擔,天使不好當。都說護理工作很累很苦,其實也會帶來很多的快樂,帶來更多的心得體會。

用心護理每位病人,以病人為中心,幫助病人,促進健康,協(xié)助康復和減輕痛苦,是很有意義的工作,“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當一個個被病痛折磨的患者經過我們的精心護理而恢復了健康時,當看到病人一封封發(fā)自內心的感謝信時,我們會心得笑了,因為我們付出的辛苦是有價值的,就如園丁看到了自己栽種的花草一片生機勃勃而心情愉悅一樣,許多的成就感油然而生,我們理應感到自豪和快樂。

護士禮儀課件 篇2

尊敬的領導,親愛的姐妹們:

大家好!

天使是天堂里飄逸的飛天,是幸福和溫暖的象征,白衣天使是人們對護士形象美和內在美的深情贊譽.一襲飄然白衣,一顆純潔的心靈,一頂別致的燕帽,一眼真誠的守望.

”從心做起,用心相待”聽似簡單,實則不易.作為一名新形象的護士,我們必須要用愛心,細心,耐心和責任心為病人解除病痛,用真誠的付出點燃生命的希望,重揚人生的風帆,讓痛苦的臉上重綻笑顏,讓一個個家庭重現(xiàn)歡聲笑語.神話中天使的美麗在于她的圣潔和善良,而白衣天使的美麗則在于以心相待,微笑,寧馨.無數(shù)個曙光初現(xiàn)的早晨,我們傾聽手術室和諧的協(xié)奏曲;無數(shù)個不眠不休的夜晚,我們感受生存和死亡的交響曲;無數(shù)個日日夜夜,是一顆顆普通的天使心組成的跳動音符.

天使要有愛心和同情心,南丁格爾曾說過”護士必須要有同情心和一雙愿意工作的手”.年年歲歲多少事,迎來送往何其多.護理是一項繁重的工作,時刻考驗著你的體力和腦力.有時真是分身無術.護士工作一天走下來的路就有四五十里之多.下班后腿像灌鉛一樣步履為艱,護士姐妹們小腿上蚯蚓樣盤曲的曲張靜脈記錄著日常工作的辛苦,雖然辛苦,但我們是充實的,是無悔的,痛并快樂著.夜深人靜巡視病房時一張張?zhí)袢蝗胨哪?;我們精心護理下,康復病人熱淚盈眶的道別聲;交接班時病人的一句”您辛苦了!”每當此時我的內心邊涌起強烈的震撼,感動,自豪溢滿心間,疲勞化為力量,讓我挺直人生的脊梁。

天使要有耐心和細心,護理工作是一門藝術,需要你用心去想,用心去做,用心去衡量.記得剛參加工作時,前輩們曾語重心長的`對我說過”細心,耐心是護理工作的基本功,細心一點,耐心一點,病人的痛苦就會減少一點,生存的希望就會多一點”.是??!當我們付出了耐心細致的工作后,會發(fā)現(xiàn)自己得到了很多很多,給予了病人綠色的希望,帶給我們喜悅,安心.忘不了病人們痛苦表情中閃躍的感激,忘不了病人家屬喃喃不斷的感激的話語.我付出了艱辛,我得到了良心上的安慰.這就是我們護士耐心,細心工作的動力所在.

您知道南丁格爾的故事嗎?”燃燒自己照亮別人”南丁格爾是英雄!是我們護士的驕傲!每一位真正的忽視都是英雄.是護士的雙手迎接生命的降臨!是忽視與病魔抗爭!是護士陪伴蒼白的生命!拉開人生帷幕的人是護士,拉上人生帷幕的人還是護士.我們是普通的女性,是這個城市時刻與生命通行的人.踏著春天的腳步,”512”護士節(jié)又來了!我的心情格外激動!我將繼續(xù)與病人的生命通行,讓病人因我的護理而減少痛苦,因我的健康教育而有所收獲,因我的安慰而樹立信心.在辛苦中我找到了自己的價值,體會到了平凡中的偉大.

護士禮儀課件 篇3

尊敬的領導,親愛的姐妹們:

大家好!

天使是天堂里飄逸的飛天,是幸福和溫暖的象征,白衣天使是人們對護士形象美和內在美的深情贊譽.一襲飄然白衣,一顆純潔的心靈,一頂別致的燕帽,一眼真誠的守望.

”從心做起,用心相待”聽似簡單,實則不易.作為一名新形象的'護士,我們必須要用愛心,細心,耐心和責任心為病人解除病痛,用真誠的付出點燃生

命的希望,重揚人生的風帆,讓痛苦的臉上重綻笑顏,讓一個個家庭重現(xiàn)歡聲笑語.神話中天使的美麗在于她的圣潔和善良,而白衣天使的美麗則在于以心相待,微笑,寧馨.無數(shù)個曙光初現(xiàn)的早晨,我們傾聽手術室和諧的協(xié)奏曲;無數(shù)個不眠不休的夜晚,我們感受生存和死亡的交響曲;無數(shù)個日日夜夜,是一顆顆普通的天使心組成的跳動音符.

天使要有愛心和同情心,南丁格爾曾說過”護士必須要有同情心和一雙愿意工作的手”.年年歲歲多少事,迎來送往何其多.護理是一項繁重的工作,時刻考驗著你的體力和腦力.有時真是分身無術.護士工作一天走下來的路就有四五十里之多.下班后腿像灌鉛一樣步履為艱,護士姐妹們小腿上蚯蚓樣盤曲的曲張靜脈記錄著日常工作的辛苦,雖然辛苦,但我們是充實的,是無悔的,痛并快樂著.夜深人靜巡視病房時一張張?zhí)袢蝗胨哪?;我們精心護理下,康復病人熱

護士禮儀課件 篇4

尊敬各位領導,各位護士姐妹:

大家下午好!我是**外科的護士**。在這春暖花開的五月,喜悅的心情伴隨著前進的步伐迎來了我們護士的節(jié)日——5.12國際護士節(jié)。作為優(yōu)秀護士代表,我感到十分榮幸,請允許我代表全院護士向關心支持護理工作的各位領導表示最誠摯的感謝,向護士姐妹們致以最真誠的祝福。祝大家節(jié)日快樂。

不管在眾聲喧嘩的白晝,還是萬家燈火的夜晚,當我穿梭在形形色色的病人間,反反復復做著瑣碎的護理工作時;當我為病人精心護理卻有時遭到誤解,我時刻提醒自己:我是一名護士!我心中一直有這種理念,患者選擇我們**醫(yī)院就醫(yī),是對我們**醫(yī)院的最大信任,我們有責任來共同維護**醫(yī)院的聲譽?!叭种委?,七分護理?!痹谌说囊簧斨杏姓l會不需要護士的細致關心和悉心照顧呢“護理工作是一門精細的世術?!白o士要有一顆同情的心,要有一雙愿意工作的手。” 工作16年,多少次在搶救病人弄得

滿身血污,多少次半夜接到搶救的電話飛奔到病房。苦過、累過,也抱怨過護士的艱辛,但當看到病人康復出院的那一刻,我就體會到了作為一名護士的價值。

20xx年我科率先在全院開展優(yōu)質護理服務。在院領導,護理部,科主任和護士長的`指導下,我切實的履行責任組長的職責。對病人全天的治療、護理工作進行檢查,做好各種基礎護理工作,強化健康教育。從“優(yōu)質護理服務”活動開展以來,我們的工作量比以前加大了。面對新挑戰(zhàn),我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加強業(yè)務學習,同時積極引導本組護士轉變觀念,努力提高自身技能水平,以適應優(yōu)質護理的需要。一年來我組護理了許多危重病人,在我們的悉心護理下全部痊愈出院。20xx年2月,我科室收治了一例膀胱破裂失血性休克的病人,患者入院時全身是泥土和血,我守候在她的身旁,為她打開通靜脈通路,心電監(jiān)護,吸氧,留置導尿等護理工作,然后又用熱毛巾為她擦拭全身,全然不顧她身上的血腥味道。當我把病人的身體全部擦凈以后,我又為她換上了干凈的病服,并焦急地等著病人地醒來,那一天我一直守候在病人的床邊,直到病人的生命體征平穩(wěn)。最后在我的精心護理下,她的病情逐漸好轉,從死亡邊緣走了回來。我終于松了一口氣,這些天的努力總算沒有白費!

作為一名在基層工作的護士,我是中國醫(yī)療事業(yè)的廣袤土地上的一顆普通的種子,并不奢望能長成一棵參天大樹;只是在想,當我長大時便能為急行的人們提供一片納涼的樂土了。當病人們帶著笑容走出醫(yī)院時,我的目的就達到了。我想做一個撒播“愛”的種子,簡單卻執(zhí)著。

一年來,我兩次被護理部指派參加特護工作,這是醫(yī)院和領導對我的信任,我無條件服從安排,始終兢兢業(yè)業(yè)、盡心盡力,不敢有一絲懈怠。我把每一次的特護當成一次向其他科室、其他同事學習的機會,自己在工作的同時也得到了進步和提高。在此我感謝各級領導給我的機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一如既往,恪盡職守,不斷完善自我,加強自身學習,取長補短,實踐著護理模式由個案護理,小組護理到功能制護理,責任制護理。這每一個新的工作方式都是在原有護理工作方式的繼承,都是為了讓病人得到更全面,更整體,更系統(tǒng)化的服務。

****醫(yī)院,事業(yè)正蒸蒸日上,輝煌正方興未艾。我們當護士的更應謙虛做人,誠懇做事,從**醫(yī)院的每個角落做起,爭做優(yōu)秀護士。我堅信,只要我們“從心做起,用心相待,細微服務”,讓我們的病患者滿意,我們的社會價值定會得到淋漓盡致的展現(xiàn),**醫(yī)院的明天必定是燦爛而輝煌的!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護士禮儀課件 篇5

今天聽完朱老師的護士禮儀的這堂課,使我對禮儀這方面有了更深的理解懂得如何做。常言道:沒有規(guī)矩就不成方圓,護士禮儀猶如一盞明燈指引著白衣天使一路前行,它的每一條基本原則都包含著做人的標準。似乎每一行業(yè)都有自己特定的著裝要求,而護士禮儀從頭到腳對護士都有嚴格的規(guī)定。神圣而美麗的南丁格爾,潔白無瑕的呈現(xiàn)在患者眼前是一個干凈、衛(wèi)生、簡約、端莊大方的白衣天使。

一個會微笑的心能勝過千言萬語,你上班要是沒有化妝沒關系;但是如果能微笑也能勝過一切。微笑有很多,有笑不露齒,皮笑肉不笑。微笑時以露出6顆上齒為標準,面部肌肉放松,嘴角微微上翹,使唇部略顯弧形。微笑使人心情愉悅,暫時忘記煩惱。我們每天面對的都是不同疾病的患者甚至是在疾病中痛苦掙扎的患者。微笑對于醫(yī)務工作者來說就像一把萬能的鑰匙,開啟護患之間那熟悉又陌生的大門,以真誠微笑服務取信于病人,縮短護患之間的距離,從而減少患者的心理壓力,消除護患之間的陌生感與恐懼感。就像朱老師舉的例子,我們護士去向患者催款是要和藹、親切的說,可以先問下患者的`感受關心下患者,然后再轉入正題,這樣不會讓患者覺得護士只會來催款,不管別人的感受。

語言溝通是架起人與人心靈間的橋梁。問候時應該禮貌。中國有句俗話:“禮多人不怪?!薄澳?、請、謝謝、對不起”等禮貌用語應常掛嘴邊,病人沮喪失去信心時應安慰鼓勵病人,切勿言辭犀利指責諷刺病人。對不配合的病人,我們應采取勸說,指令性的語言:如病人隨便調快輸液速度,對病人要掛瓶時,不要很生硬的說:“xxx掛瓶了?!睉摱Y貌合理的和患者溝通,使患者有感受到家的溫暖、親切,這樣對病人也有幫助。

非語言溝通在處理護患關系時同樣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著裝、外貌、語言、舉止。第一印象很重要,也最深入人心的。在和患者接觸第一印象良好,對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幫助,反之不然。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通過眼神的交流,病人的喜怒哀樂也會溢于言表,這時護士應給予關心和理解。

護士禮儀課件 篇6

5.12是國際護士節(jié),為弘揚南丁格爾的精神,現(xiàn)代護理中在有著扎實的護理知識和技能外加強護士禮儀修養(yǎng)的培養(yǎng),規(guī)范護士禮儀,已經成為提高護士全面素質的一個重要方面。

20xx年5月12日上午11時在我中心護士站由李勇副院長的主持,護士長進行了護士文明用語、護士儀容儀表規(guī)范要求的培訓,全體護士均以精神飽滿的狀態(tài)參加,活動中每位護士細心傾聽,對語言、表情、站坐的要求理解透徹,要求對同事、就診患者要使用文明用語,針對注射、輸液患者護士長進行了舉例說明文明用語的要求。

最后李勇副院長要求大家要以希波克拉底誓言為準

則,不斷地進行修身立德,自覺培養(yǎng)良好的職業(yè)道德觀念和敬業(yè)精神。

通過此次培訓,大家理解了禮儀的培養(yǎng)是護理工作的`前提,要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的責任感和事業(yè)心,時時、事事、處處為患者著想、以患者為重,才能對護理工作有高度負責的責任心,才能在工作中自然流露出真情實感,給患者帶來舒適感和安全感,才能增進護患雙方之間的協(xié)調配合,達到事半功倍的治療效果。

北房鎮(zhèn)衛(wèi)生院

20xx年5月12日

護士禮儀課件 篇7

有幸參加了我院護理部舉辦的《xx市衛(wèi)生系統(tǒng)醫(yī)院護士禮儀培訓》講座,聆聽了三位專家學習文明禮儀的感想,感受頗深?,F(xiàn)談談自己的一些心得體會。

護理禮儀是一種職業(yè)禮儀,是醫(yī)院護士在職業(yè)活動中所遵循的行為標準,是醫(yī)院護士素質、修養(yǎng)、行為、氣質的綜合反映。它包括醫(yī)院護士儀表,使用語言的藝術,人際溝通與溝通技巧及醫(yī)院護士行為規(guī)范。護理工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護理專家王秀英說過:護理工作可以發(fā)揚女性所在的力和美。這里所說的力是女性的性別魅力和優(yōu)勢;美的含意包含著醫(yī)院護士的禮儀。護理工作這種藝術美,是通過醫(yī)院護士的言行,舉止,儀容儀表來體現(xiàn)的。良好的禮儀可以體現(xiàn)出醫(yī)院護士的文化修養(yǎng),審美情趣及知識涵養(yǎng),是個人自尊自愛的表現(xiàn)。醫(yī)院護士在工作中注意自己的禮儀也反映出自己敬崗、愛崗、對崗位工作的高度責任心和事業(yè)心。禮儀服務還可以帶給對方一個整潔、舒適的居住環(huán)境,同時創(chuàng)造一個友善、親切、健康向上的人文環(huán)境。從一定意義上說,護理人員的形象提高了,同時也塑造了整體單位的良好形象。

通過護理禮儀的教育,讓大家明確言談、舉止、儀表和服飾能反映出一個人的思想修養(yǎng)、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每個人的文明程度不僅關系到自己的形象,同時也影響到整個醫(yī)院的精神面貌乃至整個社會的精神文明。

護理禮儀絕對不是單純地僅表現(xiàn)在醫(yī)院護士的外表,更不是局限于面部的修飾和站、立、行、走等方面,護理禮儀的本質是做人的問題。護理服務對象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其心理狀態(tài)更為敏感與脆弱,對于護理人員的一舉一動,護理工作中的每個細節(jié)問題,都可能引起他們不同的情緒反應。醫(yī)院護士在護患交往關系中處于主導地位,應主動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將有利于服務對象的良好的心態(tài),融入到對他們的同情、理解和關心體貼的情感之中。醫(yī)院護士語言的使用只有做到思想性與情感性的完美結合,才能真正起到最為有效的溝通作用。而非語言性行為包括對自身外部儀表、儀容的修飾,以及姿勢動作等行為。在護理活動中,正確地運用非語言性行為,能發(fā)揮此時無聲勝有聲的功效?;颊呷朐簳r投以微笑,并親切地做自我介紹、環(huán)境介紹,消除患者因陌生而產生的不安情緒;及時詢問病情、耐心地回答問題、細致地講解作息制度及注意事項,幫助患者盡早完成角色轉換;一句溫暖的話語,一種文雅、健康的姿態(tài),一個自然、親切的表情,都可以促使患者把心里話講出來,便于護理人員發(fā)現(xiàn)患者存在和潛在的心理問題,使患者在與醫(yī)院護士的溝通中得到安慰、理解、幫助和鼓勵,有效地排除患者的緊張、焦慮心情,為早日康復而積極地配合各項治療與護理。避免了長期以來,護患關系一直停留在單純的打針、發(fā)藥、機械地執(zhí)行醫(yī)囑,完成一些技術操作和簡單的生活護理上,護患之間缺乏應有的溝通和交流。

醫(yī)院護士儀表和風度是醫(yī)院護士內心世界的外在表現(xiàn),是自我感情的表露,也是與病人傳遞交流信息的方式,是人類交往中的第一語言,優(yōu)美的體態(tài)語言,是職業(yè)美與藝術美的完美結合和高度統(tǒng)一。良好的護理禮儀可以無聲地營造著完美的醫(yī)療環(huán)境,提高護理服務質量,而良好的護理禮儀不但能使護理人員在護理實踐中充滿自信心、自尊心、責任心,而且其優(yōu)美的儀表、端正的態(tài)度、親切的語言、優(yōu)雅的舉止,可以創(chuàng)造一個友善、親切、健康向上的人文環(huán)境,能使患者在心理上得以平衡和穩(wěn)定,同時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將起到非醫(yī)藥所能及的效果。

護理禮儀是21世紀護理人員應具備的職業(yè)素質。良好的護理禮儀所表達的是尊重,無論是對患者、對家屬、還是對醫(yī)生,熱情大方、儀容整潔、語言親切、舉止優(yōu)雅,都能使人產生親切感、溫暖感、信任感。良好的醫(yī)院護士禮儀能潛移默化地凈化人的心靈,并可以通過勸阻、教育等形式糾正患者的不良生活習慣。同時禮儀講究和諧,重視內在美和外在美的統(tǒng)一,當一個人重視了自身的美化,人際關系將會更加和睦,護理糾紛將會逐步減少,生活也將變得更加溫馨。人人講禮儀,社會將充滿和諧和溫馨。

護士禮儀課件 篇8

20xx年3月24日至3月28日,根據(jù)學院安排我有幸參加北京武警總醫(yī)院組織的護士基礎禮儀師資培訓班,來自全國多家醫(yī)院、學校的200多名學員進行了護士職業(yè)禮儀專項學習訓練,學員除授予北京市繼續(xù)教育學分外,考核合格者還頒發(fā)了武警總醫(yī)院優(yōu)秀學員證書。

此次培訓按照《武警總醫(yī)院護士基礎禮儀課程》進行訓練,包括理論授課和現(xiàn)場訓練。張利巖副院長講解了《護士禮儀文化建設在醫(yī)院服務中的作用》;鄭艷芳助理的溝通破冰,提升溝通品質,護理淡妝技巧;高艷紅主任講解了《優(yōu)質護理服務示范病房管理實踐》;王英總護士長講解了《護士人文修養(yǎng)》、鄧馨護士長講解的《護士基礎禮儀訓練》。她們講解了武警總醫(yī)院全新的禮儀管理理念、感動服務實踐經驗、優(yōu)質護理病房規(guī)范化建設、實用護士禮儀和溝通技巧等,博得了現(xiàn)場陣陣掌聲。

五位禮儀老師組成的培訓團隊全部來自臨床一線的護理人員,作為院級禮儀教員具有豐富的培訓經驗,通過用演示來啟迪、用游戲來帶動、用案例來解析、用操作來鞏固、用激情來感染、用哲理來升華等方法,在愉悅的氣氛中,完成培訓課程,使護理人員真正領悟禮儀的內涵,真正學到實際可用的溝通方法。訓練期間,學員們無不為老師的熱情耐心所感染,為她們的自身禮儀素質所折服,為無私傳授的精神所感動,大家始終以飽滿的熱情,積極投身在訓練中,通過嚴格培訓,達到了以快速提升形象為目標。

第四天我們到武警總醫(yī)院參觀了部分科室。通過4天的護士禮儀培訓,我對護理工作有了更新的認識。護理工作致力于外塑形象創(chuàng)造職業(yè)價值,內練素質追求卓越品質,從大膽創(chuàng)新到持續(xù)提升,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禮儀服務模式,樹立了良好的職業(yè)形象。

護士禮儀課件 篇9

從老師開始像我們介紹和演示護理禮儀的時候開始,我就覺得這些我肯定學不會,因為我不是那種淑女的女生,我一向都是大大咧咧的,走路就更不用說了,也是很像男孩兒的那種。我心里想這下完蛋了??隙〞焕蠋熈R。

老師講完以后我們就開始自己學習禮儀的樣子,慢慢的我也進入了角色,覺得自己倒也像是個淑女了。雖然我寢室的朋友還在笑我說我走起路來很搞笑。但是。我覺得這是作為一名護士應該有的端莊禮儀的體現(xiàn)。所以,我很認真的模仿著老師步伐和動作,盡量讓自己的動作看起來端莊美麗。

我們第一次學習的時候沒有穿護士服,也沒有戴帽子,那種感覺就差多了。當我們第二次穿戴整齊的時候,在學期端莊的'禮儀,就別有一番風味了。

其實我們都知道這個護理禮儀對我們來說是職業(yè)的表現(xiàn)。是一個護士應該有的端莊禮儀。而且對我們將來的面試和正常工作都非常重要。也是面試老師對我們第一眼的認證。所以,為了我有個好的護士形象和一份好的工作。我一定會在以后的實踐中多鍛煉。一方面放自己學習這些端莊的禮儀,另一方面也讓自己變得淑女起來。

水果英語課件必備九篇


老師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寫教案課件,但教案課件不是隨便寫寫就可以的。老師在上課時應按照教案課件來實施,要寫好教案課件有沒有好的范文可借鑒呢?以下內容是幼兒教師教育網的編輯特地整理的“水果英語課件”,我們提供的方案僅供參考您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水果英語課件【篇1】

幼兒學英語活動教案影響英語課堂的教學效果,瑞思學科英語一直提倡教師先構思總結再落筆寫教案,保障幼兒英語教學的效果。以下是一些少兒英語水果活動的教學計劃。

一.活動名稱:《i like...》

2、 目標:1。培養(yǎng)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

2.掌握新的水果單詞

三。讓孩子們表達自己最喜歡的水果,學會用我喜歡的

3、 活動準備:菠蘿、梨、西瓜、蘋果、香蕉**

四.活動內容:

1.greeting:hello!hi!

2.review:how are you?i'mfine,thank you./cat,dog,rabbit

3.words:pineapple,pear,watermelon,apple,banana

4.sentence:i like...(pineapple,pear,watermelon,apple,banana)

5.song:review《hello》

五.活動過程:(復習過程略)

t:hello,kids!

s:hello,cici!

t:how are you?

s:i'mfine,thank you.

t:verygood!look at here.what's this?

s:bag

t:good!let's look at what's in it?who want to try?

s:let me try!

t:this is...pineapple/pear/watermelon/apple/banana)follow cici,read it for ten times:

one,two,three,four,five,six,seven,eight,nine,ten.

s:pineapple/pear/watermelon/apple/banana...

t:good!now let's play a game"happy hammer"

(game time controls in 3-6 minutes)

t: 好吧,我們學了很多水果英語。讓我們學習如何表達我們對水果寶寶的愛!如果你喜歡蘋果,你會說伊利蘋果。好嗎?

s:ok.

t:let's do it.let me see"who is best"?

s:me me me!

(t ask s to say one by one)

總結:今天我們在英語王國里學會了好多有關水果的英語,希望小朋友們在以后吃水果時遇見了,一定要努力爭當小老師,教給你身邊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蘋果是apple,梨子是pear等等,然后再向cici匯報,ok?

s:ok.

t:class is over,goodbye kids!

s:bye-bye!

教學教案名稱:fruit

目標:1使幼兒能聽、說、認、讀peach ,banana, orange, watermelon, grapes等水果單詞,能理解并聽、說"it tastes good."

2使幼兒能在真實的語境中熟練運用"i like….do you like…? yes, i do. / no, i don't."

3 能讓幼兒理解并初步運用a/an和-s。

教學重點:

1新單詞peach ,banana, orange, watermelon, grapes等的聽、說、認、讀。

2句型it tastes good.的理解和聽、說。

準備:自制色卡、實物(水果)、蠟筆、絲巾、膠帶、訪視臺、麥克風

教學步驟:

ⅰ warm-up

1唱歌曲:colour song

2復習顏色:

⑴教師以rainbow 引出顏色,問:"what colour can you see in the rainbow? "幼兒回答,教師將顏色卡呈現(xiàn)在黑板上,貼成弧形。

(顏色卡具有不同的形狀,既提升幼兒的興趣,又能讓幼兒正確把握水果的基本形狀,為后面的繪畫環(huán)節(jié)作下鋪墊)

(2) 看色卡,以唱詩的形式復習顏色。

no.1 red, red .

no.2 yellow, yellow

….ⅱ.presentation

1、利用顏色卡教學新單詞peach ,banana, orange, watermelon, grapes等。

⑴教師說:i like yellow. what colour do you like? 引領幼兒練說i like….的句型。

(2) 在充分練習的基礎上,老師說:哦,你喜歡紅色。什么是紅色?

look.教師將紅顏色卡的另一半翻過來,(顏色卡另一半是刻空的水果輪廓:如下圖)剛好呈現(xiàn)一只紅蘋果,教學單詞an apple。

⑶讓幼兒去猜其他顏色卡背后的東西,教學其它水果新單詞,教師在猜的過程中可給他們一些提示,如:we can eat it. it is round/long….(教師同時輔以手勢)

這不僅降低了難度和范圍,而且增加了語言輸入量。)

顏色卡的具體內容如下:

yellow--banana pink--peach green--watermelon

purple--grapes orange--orange blue--ok

2、利用chant操練單詞 no.1 apple, apple, a red red apple….

3、游戲guessing game。

通過聞,嘗,說單詞,并引出句型it tastes good.

教師說:let's play a game. you **ell it, then guess what it is.

⑴請幼兒上來,蒙住眼睛,聞一種水果,猜單詞,當幼兒猜不出的時候,可讓幼兒摸一摸再猜。根據(jù)需要增加水果:梨、檸檬

運用的句型是**ell it, please. touch it, please. what is it?

⑵在幼兒猜出單詞之后,教師將課前切好的小塊水果讓他品嘗,引領他說 it tastes good/sweet/sour….最后教師把水果多讓幾位幼兒嘗嘗,練說it tastes good/sweet/sour….

(老師有意識地把葡萄放在末尾,以便引出復數(shù)。)

4、教學句型do you like apples? yes, i do. no, i don't.

⑴在上面一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將猜grapes的教學過程分成兩個部分,先讓他摸成串的葡萄,并說單詞grapes,再讓他摸一顆葡萄猜,若猜不出來,讓他嘗了再猜,引出a grape。

⑵教師從桌底下拿出水果,要求每種是兩個或兩個以上,并說"what are they? they are apples."

⑶教師指著桌上的水果與幼兒對話"do you like apples? yes, i do. no, i don't."并呈現(xiàn)此句型。

活動名稱:超級訪問

目的:學習和使用有關水果的英語單詞,用英語表達他們的愛意。

活動材料:訪問清單、蠟筆、畫紙、麥克風

語言技能:listening, speaking

語言知識:與水果有關的詞匯和句型

提示詞語及句型:

1、必備句型

do you like…? yes, i do./ no, i don't. i like ….

2、擴展詞匯與句型

lemon, pear, sweet, sour…

i like …best. look, a peach. it's for you.

操作過程

1教師將面試表(見下頁)復印成若干份(活動期間每組一份)。

2老師將孩子分成4-6人一組(小組成員圍成一個圈),每組發(fā)一張**,要求孩子們準備蠟筆。

3、教師拿著采訪表和麥克風去采訪幼兒運用do you like…? yes, i do./ no, i don't.

,并在幼兒回答yes, i do.之后拿彩筆在該幼兒手上畫這個水果,并說:"look, a peach.

it's for you."

4、要求幼兒拿著采訪表在小組內采訪一位朋友(要求不能重復),運用句型: do you like…? yes, i do.

/在列表中寫下受訪者的名字并進行連接。

5、教師讓幼兒采訪自己,教師在黑板上用標出喜愛的水果,用表示自己最喜愛的水果,引出新句型i like …best.

6、教師采訪幼兒運用"what do you like best? i like…best."

7、讓幼兒繼續(xù)采訪這位朋友,運用"what do you like best? i like…best."

8讓孩子畫出朋友最喜歡的水果,寫下單詞,交給被采訪的朋友。

fruit likes & dislikes name

do you like … ? yes, i do. no, i don't.

教學反思:

這門課的教學目的是要求孩子們能聽、說、讀有關水果的單詞。因此在設計教案時遵循了"聽先于說,說先于讀,讀先于寫"及"詞不離句"的詞匯教學原則,積極創(chuàng)造真實、自然、愉悅的氣氛以發(fā)展幼兒聽、說、認讀的綜合語言技能。

本課的教學亮點:

一、教師用自制的顏色卡來教學新單詞,不僅注重教學單詞的同時,也注重讓幼兒從整體上去把握水果的形狀,實現(xiàn)了學科之間的整合,并通過chant方式來操練單詞,幼兒學習積極性極高,也很快樂。

2、 水果的色、香、味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在色彩中學習新單詞,在香味中鞏固單詞,最后在味道中使用單詞。這樣設計既避免了幼兒學習單詞的枯燥乏味,又能讓幼兒在投投、猜猜、摸摸、嘗嘗、聞聞中保持高漲的學習情緒。

加深對單詞的記憶。

3,團體活動情況真實,可操作。 兒童參與的范圍很廣,他們的情緒很高。

水果帽子

活動目標:

1、掌握水果apple, pear, banana, peach, orange 5個單詞和簡單句型 i love …。

2、學習歌曲 apple

水果英語課件【篇2】

1、greeting.(師生用英語相互問候.)

2、call their english names.(點幼兒的英文名字與他們逐一問候、自由對話,集中幼兒的注意力。)

3、count numbers from zero to thirty.(用英文數(shù)數(shù),從零數(shù)到三十)

4、review.(復習)

(1)復習句型“what’s this ?”及答語。(包括有關學習用品的單詞:pen 、pencil、book、ruler、bag、eraser。)

(2)提問(教師出示已準備好的學習用品進行提問)

t: what’s this ?

s: it’s a book.t: what’s this ?

s: it’s a pen.t: what’s this ?

s: it’s a ruler.5、new knowledge.(新知)

(1)唱生日歌,出示生日蛋糕幻燈片。今天是我的生日,朋友們送來了很多很多好吃的東西,請大家和我一起過生日,好嗎 ? (happy birthday song)

(2)出示幻燈片(請幼兒說出單詞)monkey、tiger、elephant、bear、dog等。那看看朋友們送來了哪些禮物吧?出示實物(請幼兒說出單詞)apple、pear、banana、orange。(follow the teacher to read these words)

(3)觀看掛圖,出示“watermelon”的圖片。聽教師發(fā)音,幼兒模仿跟讀,通過各種小游戲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eating watermelon)

(4)出示“watermelon”的卡片,分組跟讀。幼兒邊說邊數(shù)出共有多少“watermelon”,a、b兩組,表現(xiàn)好的組就可得到“watermelon”。(stick the cards to the blackboard)

(5)英文小律動。

(6)出示卡片,鞏固操練句型what color is it?及答語。

t: what color is it?

s: it’s yellow.t: what color is it?

s: it’s black.t: what color is it?

s: it’s purple.6、表演英文兒歌。(bingo)

活動延伸:與家人品嘗水果時能夠說出它的英文名字。

水果英語課件【篇3】

教學目標:

1. 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能夠了解并認識常見的水果。

2. 學生能夠用正確的英語詞匯描述水果的外觀、顏色、味道以及產地。

3. 學生能夠在朗讀和聽力理解中正確運用已學的水果詞匯。

教學準備:

1. PPT課件: 包括多媒體圖片,圖表,音頻等。

2. 水果模型或實物:例如蘋果、香蕉、橙子等。

3. 水果拼圖: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協(xié)作和觀察能力。

教學過程:

Step 1: 導入 (10分鐘)

1. 引導學生領會主題:“認識水果的英語?!?/p>

2. 通過展示帶有多媒體圖片的PPT課件,引起學生興趣,同時讓學生嘗試用英語說出圖片中的水果名稱。

3. 介紹本課的學習目標。

Step 2: 學習新詞匯 (15分鐘)

1. 通過PPT課件一張一張展示不同水果的圖片,并邊展示邊發(fā)音清晰地說出水果的名稱。學生跟讀幾遍,熟悉發(fā)音。

2. 通過圖片及示范,幫助學生理解并掌握水果的顏色、大小、形狀等特征。

3. 引導學生運用所學詞匯,依次回答以下問題:

- What is this? (這是什么?)

- What color is it? (它是什么顏色的?)

- What shape is it? (它是什么形狀的?)

- What size is it? (它是多大尺寸的?)

Step 3: 模仿、操練 (20分鐘)

1. 將幾種水果模型放在桌上,老師領讀并描述其中一個水果的顏色、形狀、大小等特征,然后學生跟讀并說出對應的水果名稱。

2. 學生分組,每組五個人。每人從中選擇一個放置在面前,并根據(jù)老師提問回答有關水果特征的問題。

3. 隨機選擇一個學生,讓他描述出他選擇的水果,觀察其他學生的表情猜測這個水果的名稱。

Step 4: 聽力練習 (20分鐘)

1. 播放錄音,播放水果名稱的發(fā)音以及相關問題。

2. 學生們帶著問題仔細聆聽,并填寫相關信息。

3. 播放錄音兩遍,學生核對答案。

Step 5: 拼圖游戲 (20分鐘)

1. 學生彼此搭配,分發(fā)水果拼圖。

2. 學生通過觀察拼圖的形狀和顏色,將拼圖還原成完整的水果。

3. 學生用英語描述自己的拼圖,并請同桌猜測所描述的水果是什么。

Step 6: 小結 (10分鐘)

1. 復習和總結本節(jié)課所學的水果名稱和相關信息。

2. 匯報學生們用英語口頭描述出自己選中的水果并為其他同學猜測的游戲情況。

教學拓展:

1. 可以邀請學生們自行準備一些水果,并用英語對其進行描述。

2. 學生可以編寫小故事來引入更多新詞匯。

課后作業(yè):

1. 教師留給學生一些水果的照片,并要求學生自行寫出這些水果的英文名字和簡單的描述。

2. 學生制作一個水果的PPT或海報,描述水果名稱、外觀、顏色、味道以及產地。

通過這樣一節(jié)富有趣味性的英語水果課,學生們將能夠在深入理解水果的基礎上,掌握相關的詞匯和知識。同時,通過游戲和練習,學生們的英語口語和聽力能力也將得到提升。

水果英語課件【篇4】

大班英語活動:水果店

活動目標:

1、在水果店購買情景中感知英語,將已有運算經驗運用至實際生活中。

2、在游戲中初步感知并學習使用“芒果”的英語單詞。

3、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用英語進行思維的能力。提高用英語表達興趣。

活動準備:5元、2元、1元的錢幣若干,人手一個購物筐子;梨、香蕉、蘋果、西瓜、桂圓、橘子、芒果實物若干;各種水果的價目表

活動過程:

一、 Review

1、(出示錄象:大街上的景象)幼兒一起復習大街上所看到的商店名稱。如:bank ; post-office等。

2、出示水果店:復習已經學過的水果名稱:如a le; banana; 等。

二、 Learn the new word: “l(fā)emon”

出示“檸檬”,師正確示范 lemon讀音。并介紹: lemon is yellow lemon is sweet.

幼兒分組、個別練習lemon讀音。

三、Game: Go Sho ing

1 幼兒每人自取8元。take eight Yuan from a plate.

2 介紹各水果的價錢。Tell the fruits’ price.

3 介紹游戲規(guī)則: “You should end 8 yuan on some fruits.”

4 幼兒游戲,師做收銀員,檢查幼兒購物情況.

四、Taste the fruit.

1、 幼兒介紹自己買的水果:I ent …yuan on ……

2、 集體品嘗水果。I like ……….

水果英語課件【篇5】

預設目標

1、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游戲中掌握單詞“watermelon”,并在適當?shù)膱龊鲜炀氝\用。

2、要求幼兒能夠聽懂老師的指示語,并按要求做出相應的動作。

3、嘗試讓幼兒將自己的想法在自然的語境中用英語的形式表達出來。

4、鼓勵幼兒積極地參與英語游戲活動。

5、讓幼兒在情境活動中,體驗英語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單詞卡片、電腦幻燈片、實物(水果——香蕉、蘋果、梨、橘子;文具——鋼筆、鉛筆、格尺、文具盒、書、橡皮)、掛圖(西瓜)。

活動流程

1、greeting.(師生用英語相互問候.)

2、call their english names.(點幼兒的英文名字與他們逐一問候、自由對話,集中幼兒的注意力。)

3、count numbers from zero to thirty.(用英文數(shù)數(shù),從零數(shù)到三十)

4、review.(復習)

(1)復習句型“what’s this ?”及答語。(包括有關學習用品的單詞:pen 、pencil、book、ruler、bag、eraser。)

(2)提問(教師出示已準備好的學習用品進行提問)

t: what’s this ?

s: it’s a book.t: what’s this ?

s: it’s a pen.t: what’s this ?

s: it’s a ruler.5、new knowledge.(新知)

(1)唱生日歌,出示生日蛋糕幻燈片。今天是我的生日,朋友們送來了很多很多好吃的東西,請大家和我一起過生日,好嗎 ? (happy birthday song)

(2)出示幻燈片(請幼兒說出單詞)monkey、tiger、elephant、bear、dog等。那看看朋友們送來了哪些禮物吧?出示實物(請幼兒說出單詞)apple、pear、banana、orange。(follow the teacher to read these words)

(3)觀看掛圖,出示“watermelon”的圖片。聽教師發(fā)音,幼兒模仿跟讀,通過各種小游戲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eating watermelon)

(4)出示“watermelon”的卡片,分組跟讀。幼兒邊說邊數(shù)出共有多少“watermelon”,a、b兩組,表現(xiàn)好的組就可得到“watermelon”。(stick the cards to the blackboard)

(5)英文小律動。

(6)出示卡片,鞏固操練句型what color is it?及答語。

t: what color is it?

s: it’s yellow.t: what color is it?

s: it’s black.t: what color is it?

s: it’s purple.6、表演英文兒歌。(bingo)

活動延伸:與家人品嘗水果時能夠說出它的英文名字。

水果英語課件【篇6】

學會用peach, banana, mango, pear來表述單詞。

能夠辨認所學單詞,并能把圖片和單詞進行配對。

能用Is this a …。? Yes, it is. No, it is not.進行問答。

Talk:Good morning. What fruit do you like? Why?

T: Ask pupils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Encourage the children to tell the reason .在師生之間問答交流中,完成了對上節(jié)課知識的復習。

二、Guess the fruit (apple, pear, banana,mango)

Play a guessing game.(Guess the fruit)

e.g. It’s red and round. It’s sweet and juice. What is it?

(S: Guess……)(apple, pear, orangelemon)讓學生在聽的基礎上進行猜謎,通過猜謎,使學生了解了各種水果的特征和色味,既訓練了學生的聽力,又豐富了學生的詞匯。

2.Students follow and repeat.

3.Ask pupils to describe the peach.

Play a guessing game. What is this?It is a/an……(Students touch the bag and guess)讓學生運用觸覺摸一摸,并猜一猜包里是什么水果,讓學生通過視覺和觸覺來辨別其形狀,誘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游戲活動中復習鞏固單詞。

1.Listen to the rhyme.

2.Make new rhymes using ‘peach’, ‘banana’, ‘pear’。

3.Encourage students to act outrhymes in pairs by using the new words.

4.Read the word cards.(Multi-media)

5.Playing a watching game.通過編兒歌和表演兒歌,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合作精神都得到提高,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 同時也復習了單詞、句子。鞏固操練了新舊知識,也進一步強化了語言訓練。

2.Read page 24 after the tape.

3.Present the new rhyme to their family.

教學反思:

上課前播放了英語歌曲“Apple Sweet”來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的'知識。通過播放課件,師生跟著大屏幕邊做動作邊演唱這首英語歌曲,營造了很好的英語學習氛圍,拉近師生間的情感距離,消除學生的緊張心理,為投入本課的學習創(chuàng)造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

水果英語課件【篇7】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對于英語的興趣,讓幼兒樂意參與英語活動。

2、在教師的帶領下,讓幼兒了解幾種水果的英文名稱。

3、鼓勵幼兒能模仿教師說英語。

活動準備:

1、盒子和不透明小袋子各一個。

2、蘋果、梨、橘子、香蕉的實物及圖片各若干。

3、一幅畫有一棵大樹的畫。

4、刀、碟子、餐紙,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1、熱身運動。

--教師與幼兒邊唱邊做動作,以達到課前的熱身準備。

2、學習水果單詞。

--教師用已切好的雪梨給幼兒嘗,并讓他們猜出是什么東西。

教師:Hum?。ㄗ鞒缘膭幼鳎㊣ts wonderful!

然后分給幼兒吃:Eat it!

接著問幼兒:Whats this?(梨)教師:Yes,pear!read after me,pear.(幼兒跟讀)其他水果如上。

3、復習鞏固。

--(電腦出示一個會變魔術的小丑)今天我們這里來了一位客人,大家看是誰呀?瞧他的手里有一根會變出東西的魔術棒,這根魔術棒可厲害啦,今天它要用這根魔術棒變出許多好吃的東西,現(xiàn)在請小朋友跟魔術師一起來變。一起喊one,two,three變變變。

課后分析:由于大部分幼兒在小班時沒有英語基礎,所以進入中班后在英語活動中,實行全英文教育有一定的難度,在某種程度上還需中英相結合。

活動延伸:用自制的水果卡片鞏固單詞。

水果英語課件【篇8】

一、Warming-up(熱身活動)

教師和幼兒一起表演歌曲Hello,并相互問好。

二、Presentation(內容呈現(xiàn))

1、教師拿出裝有水果的布袋,讓幼兒伸手到布袋里摸一摸,再聞一聞,猜猜口袋里裝的是什么。

2、請幼兒將水果從布袋里拿出來,教師用英語逐一介紹“Apple,apple,It’s an apple.”

其他水果方法同上。

3、教師出示掛圖,用點讀筆點讀掛圖上的單詞,引導幼兒跟讀。

三、Practice(活動操練)

游戲:大聲小聲

1. 教師分別出示“apple”“banana”的大單詞字卡,教師小聲讀,幼兒大聲跟讀; 教師大聲讀,幼兒則小聲讀。

2. 教師出示“pear”、“orange”的大單詞字卡,教師從下往上舉,教讀聲音由小到大,幼兒跟讀聲音也由小到大,反之,教師從上到下舉時,聲音由大到小,最后到沒聲。

四、Production(創(chuàng)造鞏固)

1、游戲:教師出示“banana”大單詞字卡,說出句型“I like banana”,請拿到“banana”小單詞卡的幼兒把字卡舉起,并將其放入貼有”banana”小單詞卡的籃子內。

“apple”、“pear”、“orange”的方法同上。

2、師幼道別

水果英語課件【篇9】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游戲中掌握單詞“watermelon”,并在適當?shù)膱龊鲜炀氝\用。

2、要求幼兒能夠聽懂老師的指示語,并按要求做出相應的動作。

3、嘗試讓幼兒將自己的.想法在自然的語境中用英語的形式表達出來。

4、鼓勵幼兒積極地參與英語游戲活動。

5、讓幼兒在情境活動中,體驗英語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單詞卡片、電腦幻燈片、實物(水果——香蕉、蘋果、梨、橘子;文具——鋼筆、鉛筆、格尺、文具盒、書、橡皮)、掛圖(西瓜)。

活動重點:

掌握并熟練運用單詞“watermelon”。

活動過程:

2、Call their English names.(點幼兒的英文名字與他們逐一問候、自由對話,集中幼兒的注意力。)

3、Count numbers from zero to thirty.(用英文數(shù)數(shù),從零數(shù)到三十)

(1)復習句型“What’s this ?”及答語。(包括有關學習用品的單詞:pen 、pencil、book、ruler、bag、eraser。)

(1)唱生日歌,出示生日蛋糕幻燈片。今天是我的生日,朋友們送來了很多很多好吃的東西,請大家和我一起過生日,好嗎 ? (Happy Birthday song)

(2)出示幻燈片(請幼兒說出單詞)monkey、tiger、elephant、bear、dog等。那看看朋友們送來了哪些禮物吧?出示實物(請幼兒說出單詞)apple、pear、banana、orange。(follow the teacher to read these words)

(3)觀看掛圖,出示“watermelon”的圖片。聽教師發(fā)音,幼兒模仿跟讀,通過各種小游戲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eating watermelon)

(4)出示“watermelon”的卡片,分組跟讀。幼兒邊說邊數(shù)出共有多少“watermelon”,A、B兩組,表現(xiàn)好的組就可得到“watermelon”。(stick the cards to the blackboard)

(5)英文小律動。

(6)出示卡片,鞏固操練句型What color is it?及答語。

T: What color is it? S: It’s yellow.

T: What color is it? S: It’s black.

T: What color is it? S: It’s purple.

活動延伸:

與家人品嘗水果時能夠說出它的英文名字。

文章來源: //n4507.cn/y/5712839.html

相關推薦

  • 加速度課件(范例十篇) 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備好教案課件,又到了寫教案課件的時候了。教案規(guī)范的編寫對教育教學工作的有效推進具有重要意義。"小編為您帶來最新的關于“加速度課件”的詳細介紹",本文可供您參考請收藏!...
    2024-06-20 閱讀全文
  • 高二課件(必備九篇) 老師會根據(jù)課本中的主要教學內容整理成教案課件,需要老師把每份課件都要設計更完善。教案可以在不同學科與不同層次上應用落實素質教育。這是一篇非常有價值的“高二課件”網絡文章推薦給大家,非常感謝您讀完這篇文章!...
    2024-08-22 閱讀全文
  • 滑輪課件(必備九篇) 您是否好奇“滑輪課件”的故事 接下來請閱讀。老師都需要為每堂課準備教案課件,每位老師都需要認真準備自己的教案課件。教案對于保證教學效果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歡迎大家繼續(xù)關注我們的網站我們將會為您提供更多實用的信息!...
    2024-06-30 閱讀全文
  • 性教育課件(必備九篇) 教案課件是老師工作當中的一部分,每個老師對于寫教案課件都不陌生。優(yōu)秀的教案是提升教學品質的核心,好的教案課件怎么寫?要找優(yōu)質文章嗎“性教育課件”是您的不錯選擇,如果你覺得這個信息有用請不要吝嗇你的分享讓更多人受益!...
    2024-06-14 閱讀全文
  • 護士禮儀課件(必備九篇)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那么要如何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護士禮儀培訓心得體會(精選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護士禮儀課件 篇1還記得初參加工作時,內心沒有多大熱情,現(xiàn)在不知不知覺已過了好幾個月了,原本大腦中對護理一片...
    2025-01-02 閱讀全文

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備好教案課件,又到了寫教案課件的時候了。教案規(guī)范的編寫對教育教學工作的有效推進具有重要意義。"小編為您帶來最新的關于“加速度課件”的詳細介紹",本文可供您參考請收藏!...

2024-06-20 閱讀全文

老師會根據(jù)課本中的主要教學內容整理成教案課件,需要老師把每份課件都要設計更完善。教案可以在不同學科與不同層次上應用落實素質教育。這是一篇非常有價值的“高二課件”網絡文章推薦給大家,非常感謝您讀完這篇文章!...

2024-08-22 閱讀全文

您是否好奇“滑輪課件”的故事 接下來請閱讀。老師都需要為每堂課準備教案課件,每位老師都需要認真準備自己的教案課件。教案對于保證教學效果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歡迎大家繼續(xù)關注我們的網站我們將會為您提供更多實用的信息!...

2024-06-30 閱讀全文

教案課件是老師工作當中的一部分,每個老師對于寫教案課件都不陌生。優(yōu)秀的教案是提升教學品質的核心,好的教案課件怎么寫?要找優(yōu)質文章嗎“性教育課件”是您的不錯選擇,如果你覺得這個信息有用請不要吝嗇你的分享讓更多人受益!...

2024-06-14 閱讀全文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那么要如何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護士禮儀培訓心得體會(精選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護士禮儀課件 篇1還記得初參加工作時,內心沒有多大熱情,現(xiàn)在不知不知覺已過了好幾個月了,原本大腦中對護理一片...

2025-01-02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