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讀后感
發(fā)布時間:2023-06-28 三字經讀后感三字經讀后感4篇。
該如何構思讀后感呢?讀完作者的作品后,不難體驗到一種令人愉悅的情感。寫讀后感時,應該把握文章的深層含義。我在網上搜尋了一些與“三字經讀后感”相關的文章,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
三字經讀后感 篇1
《三字經》想不大家都不陌生吧,它與《百家姓》、《千字文》并列成為三大國學經典啟蒙讀物,《三字經》是中華民族最珍貴的文化遺產,它短小精悍,千百年來,家喻戶曉,其內容涵蓋了歷史、天文、地理、及一些民間傳說。
《三字經》全文一千一百多個字,三字一句,兩句一韻,讀起來朗朗上口,聽著很有節(jié)奏,作者是王應麟,但是基于歷史原因,《三字經》難免含有一些藝術瑕疵,不過其獨特的思想價值和魅力人被世人所公認。
所謂:熟讀三字經,可知千古事。也確實如此,它有著永垂不朽的生命力,傳承了一代又一代,它有著課本上學不到的歷史故事和做人道理,還附這一個個小故事呢,比如:《以人為鏡》、《乘風破浪》、《鐵杵磨成針》等等。都告誡著我們該如何面對生活。比如像《鐵杵磨成針》中的:李白小時候是一個很是貪玩的小孩子,有一天,他逃學出去玩,在一個小路邊看見了一個老奶奶,老奶奶正拿著一個粗粗的鐵杵,在巖石上反復磨來磨去,李白看了很是奇怪,就跑過去問她,老奶奶說:“孩子,我正在磨針繡花呢!”李白很吃驚,問道:“老奶奶,這根鐵杵這么粗,你怎么把它磨成繡花針呀?”老奶奶笑道:“乖孩子,知道水滴石穿嗎?只要我一直在這兒磨,總有一天啊,這粗粗的鐵杵就會變成纖細的繡花針的,明白嗎?快去瞧!這下你對《三字經》應該了解了吧。你可別看它僅一千多字,它的內容可豐富了。說到這里,我倒想起了在生活中《三字經》所教給我做人的道理呢!
那天下午,我們約好了和楊雯雯一起出來玩,在好樂多門口見,那時正趕上是夏天,天氣很燥熱,我們就站在那里一直等著她,朋友們都等不及了,孫曉倩跳出來大罵道:“楊雯雯也太過分了吧?她自己慢得像只蝸牛,還要我們在這里受罪,真是的,像她這種人,算什么朋友?。∥覀冏约鹤吡怂懔?。”她們似乎都很贊同,但我只是淡淡的應付了一句:“再等等吧!”雖然我也有些受不了了,但我不能走,應為這是我想到了三字經里的一句話——曰仁義,禮智信。此五常,不容紊?!笆牵┦菦]有信守諾言,但我們不能像她一樣,我們是有道德的人,做好別人的榜樣才算是?!蔽覍λ齻冋f。她們聽了這話,態(tài)度有了一些轉變,我們依然在那里等,一直等到她來了,但似乎誰都沒有對她提過這件事。
讀了《三字經》,我真是受益不小啊,不僅學會了待人處世要寬容、有誠信,還學會了只要有恒心,鐵杵磨成針等等數不清的東西,這全得歸功于《三字經》啊,既然這樣,那就讓我們大家都愛上國學經典,了解歷史文化,感受一下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歷史傳統(tǒng)的無窮魅力吧!
三字經讀后感 篇2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讀朗朗上口,想必大家都知道這是南宋官員暨經史學者王應麟所著《三字經》,家喻戶曉,距今800多年,一直廣為流傳。
《三字經》一直作為兒童啟蒙讀物而聞名海內外,是一部優(yōu)秀的兒童道德教育教材,今天我站在一個成人的角度重讀《三字經》,對其中一些思想有些更深的理解。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儀",本意是講"一塊沒有經過雕琢的玉石,是不能成為美玉的,同樣,一個人沒有經過教育,是不會知曉禮儀的"
我理解作為一個成年人,要想有所作為,成就一番事業(yè),首先要善于學習,只有學習讓我們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技能,才能讓我們具備成就事業(yè)的基本條。同樣,在我們高速公路行業(yè),我們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和積累,熟練掌握相關的專業(yè)和技能,才能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做得出色。
其次,人生需要雕琢,需要經歷很多事情,沒有人可以永遠成為溫室里的花朵,只有經歷挫折,不斷雕琢、沉淀和積累,才能成長為一塊"美玉"在我們的工作領域,沒有誰敢說自己永遠不犯錯誤,錯誤不可怕,只要我們在錯誤中汲取經驗和教訓,錯誤也可以成為我們進步的階梯。
總而言之,要想成為一塊"美玉",必然要經歷兩個過程,第一是學習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掌握相關的知識和技能;第二是雕琢的過程,在挫折中成長,錯誤中涅槃。
"我教子,唯一經;勤有功,戲無益",這句話也很有感觸,不僅僅是南宋王應麟自己教育孩子的宗旨和方法,也值得我們現代所有人特別是為人父母的借鑒和學習。
"勤有功,戲無益"這六個字非常經典,我們應該時刻牢記心底,只有勤奮、刻苦,才能有所成就,如果是只知道玩耍,浪費大好時光,那是一點好處都沒有,到時候會追悔莫及。聯(lián)想到現在一些年輕人,整天打游戲,沉迷于網絡,白白浪費本該用于學習的美好光陰,到最后的結果只能是一事無成。所以我們自己應該以身作則,在自己生活、工作中以"勤有功,戲無益"嚴格要求自己,教育自己的子女時也要以"勤有功,戲無益"為宗旨,自己先做到刻苦勤奮,以自己為榜樣影響我們的子女,培養(yǎng)我們的下一代成為對祖國和社會有用的人才。
三字經讀后感 篇3
自從我讀了《三字經》之后,感到特別慚愧。我們這些小皇帝,小公主們天天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如果有一天我們離開了父母的懷抱,不知道我們還能不能在這個世界上生存下去,下面讓我來給你講講黃香和孔融的故事吧。
黃香九歲的時候,他的母親就匆匆離去了,留下他和爸爸的生活非常艱難,因為他爸爸冬天怕冷所以黃香就己幼小的身體來幫爸爸把席子溫熱,爸爸回來后看見黃香睡在自己的床上,知道原因后,抱著黃香痛哭了一場。夏天黃香的爸爸怕熱,睡前黃香用扇子把爸爸的席子扇涼,然后把爸爸扶到床上去,爸爸熱的時候給他扇風,直到爸爸睡著了,他才回到自己的房間。
孔融四歲的時候,別人家送來一筐梨,母親說可以吃了,哥哥們都先搶著拿大的,等哥哥們搶完后,孔融才拿了一個最小的梨,別人問他原因時,他說:“我是弟弟,應該拿最小的,大的應該讓給哥哥們?!?/p>
除了以上的兩個小故事,《三字經》里還有許許多多這樣的故事,都會讓我們懂得許多的道理,教我們學會做人最應該懂得的是孝道——-百善孝為先?。ㄓ變航處熃逃W Yjs21.COm)
三字經讀后感 篇4
這幾天我讀了《三字經》,書中的許多告訴讓我受益匪淺。在這些故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源源流長。
書中的每個故事、每一句話都深深地吸引著我?!梆B(yǎng)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边@是我閱讀了《三字經》里的一句話。這幾句講的十分好,它告訴我一個深刻的道理:如果管教孩子管教得不好,是父母的過錯。教師如果教書不嚴厲,那是教師的懶惰。小時候不學習,將來長大想學也不行了。所以我深深感受到:我必須要更加努力學習,長大后回報自我的父母與教師。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泵献拥哪赣H曾三次搬家,是為了使孟子有個好的學習環(huán)境。一次孟子逃學,孟母就割斷織機的布來教子。孟子所以能夠成為歷史上有名的大學問家,是和母親的嚴格教育分不開的。從那里我們能夠看到良好的環(huán)境對學生的成長是多么的重要。
《三字經》不可是一本書,還是古代人們智慧的結晶,是文學的寶藏,是永不褪色的經典。它濃縮了中華上下幾千年的歷史,一個又一個的故事,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一篇又一篇的寓意吸引著大家??旌臀乙积R去讀這本好書吧。
精選閱讀
三字經讀后感錦集4篇
語文的學習中,我們必定要寫作文,寫作文可以縮進我們之間的距離,寫作文只要確定了骨架,你的寫作文方向就對了。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字經讀后感錦集4篇”,但愿對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幫助。
三字經讀后感【篇1】
在生活中,每一個人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但無可否認,《三字經》的確是一個人人生道路上的良師益友。不論是在道德品質、文化修養(yǎng)上都會受益匪淺。雖然,在這本書上,不免有些封建色彩,但這些不足之處,不正是要我們這些具有開放性思想的中國人去改變、探索嗎? 每看一篇,我都會陶醉在經文的韻律和生動的故事中。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秦始皇——嬴政。
時光流逝,有些東西會被遺忘,但有些東西卻被傳承下來,《三字經》在歷史的長河中,被保留了下來。她是中國古代文明中的精華,也為中國古代文明也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三字經》這壇是窖藏千年的美酒,愈久彌香,在新時代的今天,教化人心,必將永遠地散發(fā)出醉人的芳香。古人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耙槐竞脮褪且粋€良師益友”,讓我們靜下心來,捧起書,在淡淡的的墨香中與哲人會面,與良友交談,增識長慧,開悟人生。朋友,讓我們一起來愛書,讀書吧!
三字經讀后感【篇2】
朗朗乾坤,得萬古之靈氣,孕千年文化之精髓,成千古曠世之奇書,《三字經》橫空出世!小子對此奇書甚有感觸,即書一文,此亦個人之意,又亦兒戲之言,不可當真也!
何謂此書奇之?其一奇,以三言韻句成句,自成一體,易讀易記,通俗易懂;其二奇,孕千年中華文化之精髓,這部僅有一千五百多字的小書,竟融“歷史、地理、人物、天文氣象、詩書禮樂、教育、哲學”于一體。可謂學一書而通萬卷也!可是,我們要把《三字經》與當時的歷史條件聯(lián)系起來思考,正確地認識,主動汲其精華,剔其糟粕。
親情、孝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叭谒臍q,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薄跋憔琵g,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zhí)”。孔融四歲就明白讓大梨給長兄;黃香九歲便主動孝順父親而無怨無悔。
重視子女教育和歷史教育亦是優(yōu)秀的文化傳統(tǒng)?!拔裘夏?,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玉不琢,不成器”。這體現我國對教育的重視。《三字經》還將整個中國歷史濃縮在一齊,易學易記,并且專門談到學習歷史的方法。
總之,這一切都表現了古代中華兒女的傳統(tǒng)美德與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是我們中華兒女的驕傲。
可是,我不得不再重申一遍,由于當時的歷史與政治原因,造成了許多不可忽視的問題,使《三字經》多了幾分糟粕:三綱五常。所謂“三綱”,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三綱者,君臣義,父子親,夫婦順”,這說明當時的人們愚昧地認為有了“三綱”,就會構成君順臣良,父慈子孝,夫和婦順的社會安定局面;所謂五常,即“仁、義、禮、智、信”,“曰仁義,禮智信,此五常,不容紊”。這是人人都必須遵守這些基本道德底線,不容打破。只是可憐當時的人??!一心認為三綱五常能夠維護家族、國家秩序,所以大肆宣言三綱五常并親身踐行,實際上這可是是富有的統(tǒng)治的人對被統(tǒng)治的人在倫理道德和法律上施加的緊箍咒而已。
總而言之,《三字經》這本奇書,其精華就在于對親情、孝順的張揚,對后天教育和歷史教育的重視。其糟粕亦昭然若揭:以三綱五常為核心的封建道德,兩千年來一向是束縛中國人思想和行為的繩索。
我們必須要記住,《三字經》所體現的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需要我們去汲取精華,剔其糟粕,最終發(fā)揚光大至世界。
三字經讀后感【篇3】
在不知不覺中,暑假已經過了一大半,我心猿意馬,心一直閑不下來。今天有點強迫自己做宅男,不是絲竹充耳,而是書香相伴。
這本《三字經》,不僅有三字經的原文,還有大量的注釋、翻譯與典故,編排也很有新意,值得一看。全文包括良好的教育方法、孝敬父母尊敬兄長、君臣父子夫妻關系和諧相處、誦讀古典書籍及其次序、朝代更替盛衰存亡及其規(guī)律、自幼勤勉讀書等六個方面。以前我也讀過這本書,但并沒有用心的,感覺比較枯燥,這次卻不然,不但讀起來輕松,還喜歡上它,于是便讀得細致,其中最感興趣的是書中的一些典故,尤其是以前沒有接觸過,感覺收獲挺大的。
例如桅桿喻正比喻一個正直的人必須時刻留心,提防各種壞思想的侵蝕;溫公警枕告誡讀書人要孜孜不倦,夜以繼日,學業(yè)方可不斷長進;師文拜師說明求學要謙虛要有足夠的誠意與決心,方可得到高人與名師的'指點和幫助;朱暉守義指明了只有舉人為賢,做到守信忠義,方為各方所服;趙孝愛弟比喻兄弟情深,感天動地;周公吐哺說明不管官至幾何都要明白創(chuàng)業(yè)的艱難,要小心謹慎對待他人,絕不驕傲凌人;削簡為冊意為不被艱難條件所難,奮力讀書,終有成功之時。
我喜歡品讀此書,不僅因為它是語文新課標必讀之書,而且里面飽含大量典故,蘊涵無數道德倫理,讀來一箭雙雕。不錯!
三字經讀后感【篇4】
我們要珍惜自己的黃金時間,用功讀書;人若是不學習,就不懂禮儀,不能成才;從小學會尊老愛幼,知道父母的甘苦,孝順父母……這一個個道理都來自于“道理的寶庫”——《三字經》。你看過《三字經》這本書嗎?可好看了!三字一句,六字一行,像順口溜似的,便于謹記,真有趣!
里面的一言一語都蘊含著一個個道理,都成了我的座右銘。正因為《三字經》這本書陪伴了我的童年,現在,我的見識不斷增長,視野不斷開拓。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是《三字經》中的第一句話,也是我們要學會做人的第一個道理。是??!人生下來原本都是一樣的,但如果從小就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善良的本性自然就會變壞。有些父母從小就寵壞孩子,等孩子長大后卻嫌棄父母,漸漸誤入歧途。學好難,可學壞就容易了!我也不禁搖頭嘆息?,F在那些坐牢的犯罪分子們,難道一生下來就注定是犯罪的命運嗎?不是。因為他們從小不會區(qū)分善惡,惡漸漸侵蝕了他們的靈魂,令他們喪失了人性,迷失了自己,才會成了他們永遠的罪過。才會造成現在不堪設想的后果。讀了這句話,我感觸很深,腦子里刻著這樣一句話:我們從小就要好好學習,學會辨別是非,將來做一個能為社會作貢獻的人才!
我曾看過這一句:稻糧菽,麥黍稷。此六谷,人所食。讀著讀著,我不禁臉紅了,還真想挖個洞鉆進去。這句話就像一塊抹布,把我心里的污跡抹得一干二凈?!罢l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边@句話誰都會說,甚至都背厭了。可行動呢?我也常斥責自己:農民伯伯千辛萬苦地種稻溫飽每一個人,我們卻若無其事地浪費糧食,這對得起農民伯伯嗎?回憶起農民伯伯,他們無論天氣多么嚴熱,不論多么寒冷,他們都日夜不停地耕種著的那種滋味,讓我無比慚愧。這句話讓我想起了一件事:有一次,中午在家里吃飯,我吃飽了,可許多菜還在碗里動也沒動。我瞧四周沒人,便把飯偷偷地倒進了垃圾筒里,還不以為然地走開了。現在認真地想想,哎,還真不應該。當我們吃到香噴噴的飯菜時,可別忘了辛勤耕種的農民伯伯。愛惜糧食,節(jié)約糧食!
《三字經》讀后感(范本4篇)
作文水平有高有低,練習寫作文能夠提高我們自身的思維能力,通過積累更多的詞匯,我們可以輕松地寫作文,并加快速度。什么樣的作文值得去借鑒?相信你應該喜歡小編整理的《三字經》讀后感(范本4篇),如果對這個話題感興趣的話,請關注本站。
《三字經》讀后感【篇1】
我看過很多很多書,一半左右的書都是我從圖書館里借來的,偶爾幾次還會借幾本三字經的書。一本三字經的書叫《財智三字經》,它的三字經跟我們學的三字經不一樣,這本書還有第一單元到第五單元,在看過幾頁三字經的時候,也會偶爾相伴幾個故事,第一單元到第四單元都有兩個故事,第五單元有八個故事。三字經下面還有圖,圖下面還告訴我們這幾句話是什么意思。有一頁是這樣的:人民幣和美元國與國幣流轉元角分十百千可積累能換算。
圖上畫的是:有三個小朋友想交換錢,第一個小朋友說:我希望換100日元。第二個小朋友說:我希望換一美元。第三個小朋友說:我希望換6元人民幣。第一個小朋友拿著6元人民幣,第二個小朋友拿著100日元,第三個小朋友拿著1美元,他們三個都能交換。很多故事告訴我很多道理,有的故事告訴我有錢要慢慢用,要不富翁也會變成窮人;也有的告訴我,錢是一分一分的掙來的;還有的故事告訴我,富人教窮人,窮人也能成為富人;還有個故事告訴我,我們不應該買不該買的東西,如果你買了,也許最后就是痛苦。
《三字經》讀后感【篇2】
三字經是一本讀起來朗朗上口的好書,它可以用幾個字代替我們十幾個字,它也可以用幾個字描述我們用幾十個字也描述不了的歷史故事,比如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 ,習相遠,”這句話的意思是人剛剛出生的時候本性是善良的,性情也都一樣。只是應為后天的生活環(huán)境于所受的教育不同,性格與所受的教育不同,性格與行為習慣產生了很大的差別。這么多的字就只被12個字代替了,這就是古人的智慧。
我從年前就開始背,到了現在我已經背了半本書了,我背的不熟,但我任然堅持每天背3段。應為我一讀起來就不想停下來,這上面的故事太好看了。
其中一個故事里的曹丕當上了皇上以后,因為嫉妒曹植的過人才智想把曹植殺死,便把他召到宮里,說:“我限你在7步之內作成一首詩,曹植作的詩的內容是;“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币馑际?我們本是親兄弟,為什么要互相殘殺呢?曹丕聽了以后羞愧的無地自容,便放了曹植,從這個故事中我看見了古人的陰險和智慧。
《三字經》讀后感【篇3】
《三字經》它是一部流傳甚廣、家喻戶曉的啟蒙讀物,是我國古代歷史文明送給每個中國人的遺產,它短小的篇幅,蘊含著許多深刻的道理,膾炙人口、廣為流傳。包含多方面的知識,如歷史故事、古今賢文、人生哲理等,勸我們珍惜時間,講文明懂禮貌。它教育我們孝順父母、友愛兄弟、禮貌待人、勤奮好學,這些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是我們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本文學書籍,它是每三個字一句的詩歌。每一句所表達的意思都不相同。雖然只有三個字,但每句簡潔明了,含意深刻,又能讓我們一讀就懂。要想讓孩子養(yǎng)成愛讀書的好習慣,除了靠學校教育以外,更需要家長從小培養(yǎng)和引導。女兒四歲了,我開始了和女兒親子閱讀,給孩子養(yǎng)成閱讀的好習慣。也會慢慢讓孩子體會到閱讀的樂趣。
《三字經》里我最喜歡這一句三字經:勤有功,戲無益,節(jié)旨在,宜勉力。它的意思是:勤奮好學的人一定會事業(yè)有成;游手好閑、不求上進的人是沒有作為的。年輕人應該經常用這兩句話告誡自己一定要努力學習。一讀這句話,我就想起一個故事:李白從小聰明,但不喜歡學習。一天,他逃學去玩時,見到一個奶奶在磨一根鐵棒。李白問:“奶奶,你磨鐵杵做什么呀?”奶奶說:“我要把它磨成繡花針。”李白問:“這么粗的鐵杵能磨成針嗎?”奶奶說:“只要我每天不停地磨,鐵杵一定會磨成針?!崩畎茁犃?,后悔自己貪玩而浪費了讀書的時間。從此,李白立志努力讀書,后來成為了大詩人。每看一篇,我都會被陶醉在經文的韻律和生動的故事中。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秦始皇——嬴政。嬴政,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但在許多人心中他同時也是個暴君??晌矣X得他只不過是一個順應了“弱肉強食,勝者王,敗者寇”的生活邏輯的人物。他為了統(tǒng)一中國,加強訓練精兵。雖然,每一個訓練,對于士兵來說都是一次生死決擇,但這么殘酷的訓練卻為日后,統(tǒng)一中國做了奠基。統(tǒng)一中國后,他雖然殘暴,但從此國泰民安。我們現在身處這個美好的社會主義,不是要感謝秦始皇嗎?中國古代文明所做的切是無可抹滅的,這為中國古文明也留下了光輝的一頁。我特別喜歡讀。
《三字經》讀后感【篇4】
記得在我兩歲時,媽媽就開始在我耳邊念起了《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姓相近……”,是我從小聽到大的。
直到上了幼兒園我才能完整的背下來,那時還不明白其中蘊含的道理。就在這個特殊的假期里,我又把以前讀過的《三字經》拿出來細細品味。
在這本書里,我最喜歡“孔融讓梨”這個故事,講的是:孔融四歲時,父親買回一筐梨,哥哥們都上了學堂,哥哥們讓孔融和弟弟先挑,孔融挑了一個最小的,坐在旁邊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父親看見了很高興,心想孔融還沒上學堂就懂的謙讓。讀了這個故事,我很有感觸,心想我和弟弟之間、我和朋友之間、我和同學之間,是不是也要像孔融一樣,凡事要讓一讓,我們的關系是不是就更和諧了。
記得有一次,我因為跟弟弟搶玩具槍,把弟弟弄哭了。因為弟弟是在我八歲時出生的,以前所有的玩具都是我的。沒有人跟我爭搶,每當這時媽媽、奶奶總是教育我謙讓著弟弟,叫我滿足弟弟的需求,我很氣憤、很委屈,心想“憑什么……,偏偏與他對著干?!辈欢闹t讓,不止一次的把弟弟惹哭。以至于后來弟弟就不怎么跟我玩了,好像不信任我似的,看著弟弟懵懂的大眼睛,我的心里像打開了五味瓶,虧我還是哥哥呢,怎么這么小家子氣,和這樣的小不點爭風吃醋,如果能夠穿越到那個講究禮儀尊卑的“孔融讓梨”的年代,年幼的孔融不笑話我才怪呢!想到這里,我不好意思地對著弟弟笑了笑,把他喜歡玩的玩具一件一件擺在他的面前,弟弟頓時舞動著小手攢動起來,我也不由得挺了挺胸脯配合弟弟做了個鬼臉……
我還特別喜歡這本書里面的一句話“勤有功,戲無益,節(jié)旨在,宜勉力?!币馑际牵呵趭^好學的人一定會事業(yè)有成;游手好閑,不求上進的人肯定是沒有作為的。一讀這句話我就想起一個故事:李白從小聰明,但不愛學習。一天,他逃學去玩,見到一個老奶奶在磨一根鐵棒,李白問:“老奶奶,你磨鐵棒干嘛用?。俊崩夏棠陶f:“我要把它磨成繡花針?!崩畎讍枺骸斑@么粗的鐵杵能磨成繡花針嗎?”老奶奶說:“只要我每天不停地磨,鐵杵一定會磨成針的?!崩畎茁犃?,后悔自己貪玩而浪費了讀書的時間。從此,李白立志努力讀書,后來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大詩人。在科技飛速發(fā)展的今天,我也有我的興趣和理想,要想把它變成現實,我必須在學習的道路上謙虛謹慎,腳踏實地。
讀了《三字經》,我受益匪淺,明白了很多道理,以后我還要多讀中國傳統(tǒng)文化經典。
三字經讀后感
以下是一些有關“三字經讀后感”的資料,供大家參考。當我們閱讀作者寫作品時,其中許多情節(jié)都可能引起我們的共鳴。只有將這些人生經歷記錄下來,才能讓人們對它們印象深刻。何為一篇具有特色的作品讀后感?也許你會喜歡它,歡迎分享!
三字經讀后感【篇1】
《三字經》是一本教我們怎么做人的一本書。
例如孔子的弟子子路,他為了救自己的母親到處去借米,夏啟奪天下等等的故事??戳诉@些故事后都讓我感觸很深。其中讓我最為感動的是孔子認錯,有一次,孔子帶著弟子們到一個地方,突然下起了雨,后來有一個小孩把他們帶到了一個山洞里躲雨,后來孔子說:“風吹海水千層浪,雨把沙灘萬點坑?!蹦莻€孩子說:“千層浪和萬點坑你數過嗎?”孔子很佩服他,于是就和他的弟子門說:“以前我講過上等人有智慧,而下等人愚昧,看來是錯的?!焙髞懋斨姸嗟茏涌鬃蛹m正了自己的錯誤,并想弟子們道了謙。看了這個故事 讓我明白了做錯事一定要大膽承認,并要誠心改過。
《三字經》里還有很多故事,如方仲永,陽春白雪等等,我們不能小看著本書,其實《三字經》里的每個故事都有一個教我們做人的道理。讀完這本書后,雖然有些我并沒有看懂,但我知道從今以后我會認真讀書,讓自己以后能成為有用的一個人,那樣才對的起辛苦養(yǎng)育我的父母和精心培養(yǎng)我的老師們。
最近正在讀《三字經》,頗有心得,夜不能寐,思緒萬千,五更時分輾轉難測,披衣起早,寫出心得。
《三字經》成書于八百多年前的南宋時期,自問世以來,就作為兒童的識字教材,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它與《百家姓》、《千字文》合成“三百千”,被視作傳承儒家思想和修身勵志的啟蒙教材;此經雖短,短短千余言,但卻能流傳至今,一直被世人傳誦至今,它的生命力是什么,它的魅力何在?
本書雖短,但很有特點。從形式上看,三字一句,短小精悍,讀來朗朗上口,易于記誦;品來意味深長,文化濃重。古代的兒童,入學的第一部書就是它。孩子們一邊吟唱,一邊搖頭晃腦,韻味十足。
這部書不光形式上易于記誦,內容也很豐富。它以精悍的“關鍵詞”將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的教育,歷史,天文,地理,道德,做人典故融合在一起。《三字經》雖然是兒童啟蒙教材,但其講的道理放之四海而皆準,是難以改變的。它適合于任何年齡段的人去閱讀它,理解它,去在生活中運用它。孩童時代的人讀它記它,可能不知其意而背之,成年人讀它記它,有著不同的意義。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講的是:每個人出生的時候,天性都是善良的,習性卻各有差異;假如不去教導他,習性就會發(fā)生變化,轉變,所以要重視教育,持之以恒的教導。
我覺得,這本書中所講的道理,95%還能在現在社會中適用。作為教師,更要認真拜讀拜讀?!敖虝恕?,我認為育人比教書更重要,我準備利用寒假認真地學習本書,開學以后結合學校工作,把這些道理加以運用,我想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字經讀后感【篇2】
《論語》、《弟子規(guī)》、《三字經》等經典詩文,誦讀朗朗上口,歷史典故也多,既能多識字,還敘說了中國人從古時起,就有很好的美德和衛(wèi)生習慣;教我要孝敬父母,尊敬老人,愛護幼小……對我的啟蒙教育影響很大。
幼兒園時,我就開始背誦《三字經》了。爸爸說,意思不懂沒關系,只要有興趣背誦,上學后就會慢慢明白其中的道理。爸爸媽媽鼓勵我,把《三字經》當成兒歌經常背誦,于是,我每天吟唱著“人之初,性本善”,敲開了知識的大門,走進了經典的世界。
上小學后,在周老師嚴格督促下,每天我都必背一首古詩、誦讀《三字經》。通過《元日》、《春日》、《春曉》等描寫春天的古詩;夏天的《小池》;秋天的《菊花》;冬天的《松》和《梅花》……讓我知道了:春夏秋冬四季的風景還可以這樣描寫的;從中學到許多歷史、地理知識和人生道理。如“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從小就要尊敬師長,學習各種禮節(jié),孝敬、體諒父母。“融四歲,能讓梨”,就是要懂得尊敬兄長和友愛謙讓。“頭懸梁,錐刺股;如囊螢,如映雪。如負薪,如掛角;身雖勞,猶苦卓”,就是告誡每一個人,要想學有所成,一生都要勤奮學習。在周老師耐心指導下,慢慢地,我對這些古詩、文有了感覺,常常會有感而發(fā),嘗試著編打油詩。
就是這本《三字經》,打破了我沉睡的心靈,讓圣潔的陽光照進來,以前我對長輩百般
依賴,啥事都幫我安排好,誦背后,覺得非常慚愧。學會能做的事情盡力做,多體諒大人
辛苦,幫做一些家務,孝順父母,好好學習,待人禮貌謙讓,團結互助。
《三字經》你教會我做人的道理;《三字經》你指引我學習的方向?!度纸洝肺乙兄x你!因為有你的伴隨,我才會這么快樂的成長!
三字經讀后感【篇3】
《三字經》人人都會背,可大家背了而做到了嗎?而我就承認我只做到了一點,而另一大半都沒有做到。
就像《三字經》里寫的“惜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這樣一句話,可同學做到了嗎?沒有?!拔裘夏?,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這樣一句話講的是孟子的母親孟母第一次把家安在了墓地附近,孟子學人掘土筑墳;孟母第二次把家遷到離屠宰場不遠的地方,孟子學人殺豬宰羊;第三次把家遷到了學宮旁邊,孟子才開始好好學習。沒想到有一天孟子覺得學不進去了,就逃學回家,孟母看見孟子逃學回來,就拿把剪刀剪斷了織布機上的線,孟母告訴了孟子一些道理,孟子領悟了母親的教會,就發(fā)奮篤志勤奮學習,最終成為了一位杰出的思想家。
所以我想告訴大家,大人們和老師是多么不容易,我們不要在和大人們斗嘴,我們要認真聽取他們的勸告,認真學習,不讓他們生氣,認真對待你做過的每一件事,當然,我們做事之前,先考慮大人們會不會同意,這件事會不會給特人帶來損失,如果有什么對自己他人都不好就千萬不要去做,現在,我們好好學習就很開心了。
《三字經》是中國古代兒童的啟蒙讀物,古代只要有受過啟蒙教育的人都熟知此書。但是,對于現代的絕大多數的中國人來說,它既熟悉又陌生,說它熟悉是因為大家都知道《三字經》這部經典,都知道“人之初,性本善”;說它陌生是因為人們對“人之初,性本善”之后的內容“性相近,習相遠”已不多,“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备巧贁?,何況是全書通讀,全面了解呢。有幸的是,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播出了解《錢文忠解讀三字經》及同名圖書。借此得以全面了解〈三字經〉這部經典著作。以下是我讀此書的一些摘錄。
三字經的篇幅少,只有三千多字,但以最簡單的語句,最凝練的方式,把中國漫長的傳統(tǒng)社會所集聚下的最重要的哲學智慧、倫理道德、知識,匯聚在一起。例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就這十二個字,反映的是儒家學派關于人性本質的哲學問題的思考和探索。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三字經》,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句子是“香九齡,能溫習,孝于親,所當執(zhí)”。這句話,告訴我們人要有孝順之心,要學會報恩。
故事講的是黃香九歲的時候,她的媽媽因病去世了,家里全靠爸爸打理。黃香心里想,媽媽去世了,我一定要照顧好爸爸。那年,天氣十分寒冷,黃香的手也凍得冰冰冷,但是她堅持每天用自己的身體去給爸爸暖被窩。黃香的行為真讓我感到佩服!
在平常的生活中,黃香雖然比我小,但比我孝順。同樣在冬天,我的被窩也非常冷,我經常躲到爸爸的被窩里取暖,害得爸爸全身發(fā)抖,有時“雞皮疙瘩”都出來。我爸爸是人民教師,平時工作十分繁忙,但一有空,爸爸總是燒最好吃的菜給我吃,在飯桌上經常給我夾菜,非常的心疼我。而我從來沒有燒過飯菜,給爸爸夾過菜,心里非常內疚,今后我也要學會做家務活,從小事做起,從行動上孝順他們。
《三字經》對我印象很深,每句話讀起來不僅朗朗上口,而且教會了我們做人的道理,指引我們向人生更高的目標邁進。
放暑假,爸爸讓我背三字經,我同意了,于是我的三字經旅途就開始了。
“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zhí)”。黃香九歲就知道孝順父母,我十歲了,還讓父母操心。“蔡文姬,能辯琴,謝道韞,能詠吟?!辈涛募男∠矚g聽琴,久而久之,她能從琴中聽出彈奏者抒發(fā)的心聲。東晉宰相謝安的侄女謝道韞從小喜愛讀書,很小的時候就能吟詩了。她們不過是兩名弱女子,但卻如此聰明過人比我聰明上一百倍。
“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力?!鼻趭^學習才能有所成就,凡是勤學鉆研的人,才能有所成就。懶惰嬉戲的人,不僅無益反倒有害。所以我要好好學習,自勉自勵成為一個有學問的人。
今天,我捧起《三字經》這本書閱讀,看見里面寫的是,《三字經》是一部流傳甚廣、家喻戶曉的啟蒙讀物,它教育我們孝順父母,友愛兄弟,禮貌待人,勤奮學習,這些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我專心地讀了這本書。
我特別喜歡讀“孟母擇鄰”的故事。“昔孟母,擇鄰處”講的是孟子幼年因家住在墓地附近,孟母就把家遷到鬧市,孟子便整天模仿商人吆喝著做買賣,孟母又把家遷到學堂旁,孟子終于學到了禮儀。雖然每次讀得都是幾句話,但是,它們的每一句意思都會給我們帶來深刻的道理。
讀了《三字經 》后,發(fā)現里面有許多經典的故事,讓我懂得了許多道理,其中讓我記憶猶新的是 “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 。這一段經典名句,讓我很是感動!孟子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能有這么大的成就跟他母親很有關系。
孟子小時候,住處附近有個墳場,每天都有出殯或掃墓的人哭哭啼啼從家門中經過。孟子覺的好玩,也學著玩起出殯的游戲。孟母發(fā)現后,擔心孟子不安心學習就決定換個地方住。當他們搬到鎮(zhèn)上后,沒想到附近住著一位屠夫,孟子又不安心學習了,學著屠夫拿起刀子,玩起剁豬肉的游戲。孟母決定再次搬家。這次,她帶著孟子住到學校附近,這里書聲朗朗,學習氣氛濃厚。從此,孟子專心致志地讀起書來。
孟子稍大些,拜了大學問家子思為老師。起初,孟子學的很專心,過了一段時間,就變的很懶散了,有一次,趁老師不在時,同學們拉著孟子偷偷地溜出去捉迷藏,摸小魚,直到天黑才回家。
孟母問孟子為什么回來這么遲,孟子咕噥著說讀書沒意思。孟母聽了非常生氣。她拿起剪刀,一下子就剪斷了快要織好的整匹布,問孟子: “ 布斷了,還能繼續(xù)織下去嗎? ” “ 不能。 ”“ 你正在求學,如果中途停學呢? ”“ 我明白了,我再也不貪玩逃學了。 ”“ 你讀書就像我織布一樣,如果半途而廢,終將一事無成。 ” 從此,孟子發(fā)憤讀書,終于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我看了以后,覺得這位母親很偉大,為了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不厭其煩的三次搬家,當看到孩子逃學回家時,孟母不惜割斷快要織好的布,教育他學習不能半途而廢。
回想自己現在,有很好的學習環(huán)境,豐足的學習用品和幸福的生活,我就更應該認真學習!
三字經讀后感【篇4】
寒假里,老師布置了背誦《三字經》的作業(yè),剛開始背誦時我覺得特別的難,而且特別枯燥乏味。媽媽告訴我,不要著急背誦,先把每句話的意思弄明白,再讀一讀后面相應的小故事。慢慢的,我喜歡上了《三字經》,它竟然像魔法一樣特別的吸引我。
《三字經》簡潔明了,每句只有三個字,卻蘊藏著中國千百年來璀璨的歷史文化,從歷史故事到古今圣賢,從美德故事到人生哲理,寓意深刻,引人入勝,回味無窮。
《三字經》中有太多經典的小故事值得我們去學習,像孔融讓梨,黃香溫席等,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古人好學的故事?!芭丫帲髦窈?,彼無書,且知勉?!彼囊馑际锹窚厥嫘r候家境貧寒,放羊時就割沼澤中的蒲草編成“簡”,抄寫從別人那里借來的《尚書》。另一個叫公孫弘的人,也因為買不起書,就在竹林間削竹簡抄寫《春秋》。他們都因為貧窮買不起書,但是都懂得不能荒廢學業(yè),一直勤奮苦讀著。讀到這時,我就想到了我自己,我現在的教室寬敞明亮,我的老師和藹可親,我有漂亮的課本和豐富的課外書,我有這么優(yōu)越的條件,還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學習呢?
《三字經》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它啟迪著我做人的道理,指引著我學習的方向,它是我最好的朋友!
三字經讀后感【篇5】
每逢節(jié)假日,媽媽都會帶我到書店去看書,然后挑一本有意義的書,為我買下來,讓我回家讀。前段時間媽媽為我買了一本《三字經》。我隨手捧起,大聲地吟誦起來:“人之初,性本善……”我的耳畔仿佛回蕩著幾百年前,私塾里周而復始的誦讀聲。
媽媽告訴我說,《三字經》自南宋以來,已有九百年的歷史。它是一個萬花筒,包羅萬象,把“歷史、地理、人物、天文、詩書、禮樂、教育、哲學”以三個字為一句的形式展現給讀者,可以稱得上“學一書而通萬卷!”我迫不及待地翻開它華麗的書頁,去品味它獨特的風味。
閱讀著,收獲著,我愛不釋手,很快就把它讀完了。
合上《三字經》,那一個個富有節(jié)奏感的句子依然在我的腦海里不斷閃現?!拔裘夏?,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薄盀槿俗樱缴贂r,親師友,習禮儀?!?/p>
《三字經》讓我愛不釋手,因為它讓我懂得了學習的真諦?!坝癫蛔?,不成器,子不學,不知義?!逼浜x為一塊玉石只有經過精心雕琢才能成為一件精美絕倫的玉器。其實人也是一樣,需要在磨礪中成長,才能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坝撞粚W,老何為?!逼浜x為小時候是學習最好的時光。因此,我們要趁年少時勤奮學習,不斷地探究書中的奧秘。讀書必須知道:“學則智,不學則思,有不滿,則進步?!币馑际钦f求知必須不斷學習,不斷成長,從每一個角落,任何一個地點,尋找學問,尋找答案。
厚厚的《三字經》中我最喜愛的一句是“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這句話告訴我:對于學習,最重要的條件就是專一。即“一心不能二用”。是啊,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為什么有成績好壞之分呢?仔細想想最根本還是自己的心思問題,是不是花心思學習了,是不是“用心專一”了。當機會從身邊溜走的時候,要想想當時為什么不用心一點兒呢?
在這本書中,我還學到了很多知識。比如說:做人要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要尊敬父母,要有堅強的意志力和奮斗力,要有高尚情操。
《三字經》,是古人智慧的結晶,是文學的寶藏,它陪伴著我成長,成長……
一本好書,一生經典!
三字經讀后感【篇6】
這個學期我們讀了《三字經》,使我得到許多教育,讓我明白很多,學會做人。雖然每一句都很短,可悟出的道理很深?!度纸洝分v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也教育應該怎樣去做人。
《三字經》讓我知道許多東西,認識到許多。例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边@句話的道理是玉石不經過精雕細琢,是不能變成美玉的。人不勤奮學習,就不會懂得知識和道理,這句話讓我懂得為什么要勤奮學習,現在很難找工作,要沒有知識和技術找不到好工作。還有一句講“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輟?!币馑际且粋€人把螢火蟲裝進紗袋里,以此照明看書,家雖貧窮,但從來沒有停止過讀書。讓我感受到他對讀書的熱愛,沒有燈,用螢火蟲當燈,家里貧困,也堅持讀書,為了長大能成為有用的人才。還有一句“若梁灝,八十二。對大延,魁多士。”宋朝的梁灝到八十二歲才中狀元,當他回答皇帝的問題時,他的言論遠遠勝過其他人。我從中悟出,他一直努力奮斗,有堅強的意志,八十二才中狀元,那時他已讀了好多書,回答的更深奧,更標準。
讀完了《三字經》我懂得了很多,每句都悟出一個道理,讓我對學習了解更深,更愛學習,也知道學習的樂趣,我剛開始不太愛學習,覺得太累,可當我讀完《三字經》,才知道重要性。突然我想起一句話“學習的根是苦的結出的果實是甜的?!庇辛酥R才能找到好工作,以后的時代,不會學習那是文盲,也許還會成為眾人的笑柄。
我讀完《三字經》讓我理會很多,同時教育我很多,指給我一條光明大道!
三字經讀后感【篇7】
自從學校開展”誦讀經典“以來,我一直堅持背誦《三字經》。每每讀過幾句話以后,我還要仔細揣摩一下,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請教媽媽。今天早上我讀到了”融四歲,能讓梨“。講的是一個叫孔融的孩子,年齡僅僅四歲就懂得謙讓的故事。當媽媽把洗好的梨端到桌上讓孩子吃時,孔融主動拿起了一個很小的梨,而把大梨讓給了哥哥,他說:”我應該吃小梨?!拔耶敃r真是吃驚,這么小的孩子就知道歉讓,想想我自己的做法,真覺得臉紅。
在家里,我總是和弟弟搶著吃,搶著玩,從沒有想著弟弟小,我應該有個姐姐的樣子,為這事爸爸媽媽也沒少跟我講道理,可我就是不服氣?,F在我讀了這幾句話,覺得自己確實不應該那樣做,應該懂得謙讓。再想今天發(fā)生的一件事更讓我臉紅了。今天媽媽用面蒸了一條小魚,非常漂亮,當時吃飯的時候我還在屋里躺著,跟媽媽慪氣呢,弟弟敲門說:”姐姐快來吃飯,有小魚。“我想我不出去,你也不敢給我吃完了,后來弟弟又來喊我,唉,再不出來估計媽媽又要生氣了,算了,吃飯吧。我出來一看,那條小魚一動也沒動,我看看媽媽,媽媽說:”弟弟本來已經拿到手里了,想了想還有你呢,說等你呢?!拔叶挷徽f幾口就吃沒了,弟弟端菜來了一看說:”你怎么這樣啊你!“當時我還沾沾自喜,現在想起來覺得羞愧不已,弟弟還知道讓著自己,而我卻從來不體會弟弟的感受,真的不應該。
《三字經》這本書,讓我懂得了許多深刻的道理。以后,我不僅要堅持背誦《三字經》,我還要堅持學習主人公們良好的行為習慣,讓自己越來越優(yōu)秀。
三字經讀后感【篇8】
今天我讀了《三字經》最后的一些——“瑩八歲,能詠詩”到“戒之哉,宜勉力”,里面講的是古圣先賢的故事精神和人生的哲理。其中有幾句話十分影響我“幼而學,壯而行,上致君,下澤民”“揚名聲,顯父母,光于前,裕于后”“勤有功,戲無益。”這幾句話主要講我們要小時候努力學習,不能耽誤學習的黃金時段。這樣,長大為國。、為民、為自己都有好處。還能使父母長輩感到驕傲自豪,造福于后代。
以前,我總以為學習的機會和時間還很長,不必這么累這么認真地學習,可以留著一些知識以后慢慢學??涩F在我才知道,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我們學習的機會只有那幾次,錯過了就再也遇不到了。并且知識也像一個黑洞一樣,越來越大。今天你會了這個,明天又有新的知識等著你,可誰又能保證你前一天學的知識忘不了呢?知識像一只被人吹的氣球一樣越來越大,就算你有三個腦子每天不停地記也記不完。所以,我們要把握好近在手邊的學習機會,千萬不能錯過,一錯過就再也記不住了。
玩耍的快樂只是暫時性的快樂,并且這種快樂就像夏天里的冰一樣,一吃還想吃。我們學生可以享受一下這種快樂,不過不可多享。如果多享受,意志差的同學就會控制不住自己,從而無心學習,長大后悔莫及。學習的快樂是永久性的快樂。它像一杯咖啡,剛開始有苦,然后是淡淡的苦,再而是微香,最后是香醇。我們要學會做長久的快樂,雖然剛開始沒有香,不過會越來越有甜頭。從而讓你愛上這種長久的快樂。
我要學會做一個珍惜時間,品嘗學習“咖啡”的小才女。
三字經讀后感十三篇
尋找好文章“三字經讀后感”是不錯的選擇,閱讀作者寫的作品的過程中,心中感觸頗多。?讀完書后,我決定寫一篇讀后感,以記錄我的思考過程,希望您閱讀后能有所收獲!
三字經讀后感 篇1
《三字經》把我國從古到今的故事都表達在這本書上面?!度纸洝肪拖褚槐局袊摹妒ソ洝?。其中有教我們做人的,有教我們做事的,還有教我們學習的等等
其中的故事有著深刻的哲學道理,生動而有教育意義。比如“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兹谒臍q就開始把最大的梨子分給了個哥哥,自己吃最小的梨子,這多么懂事??!“香九齡,能溫習。孝于親,所當執(zhí)?!秉S香九歲就開始照顧自己的父親,冬天她把自己唯一的被子給了忍著病痛的父親,自己挨著凍,這讓我們明白了:“父母在外面辛辛苦苦地打工掙錢,我們應該多犒勞犒勞父母?!薄拔裘夏福瑩襦徧?。子不學,斷機杼?!泵献有r候不好好讀書,經常被人笑話。孟子的母親知道后,非常傷心。于是她就把剛織好的布割斷,用布來教育她的孩子。最后,孟子長大后,變成了一名著名的文學家和思想家。他知道如果不是自己母親的耐心教育,自己就不會有這么大的成就。所以我們知道了:“我們的知識都是由我們的老師和家長耐心教導出來的,但有時候因為我們的作業(yè)比較多,所以家長催促我們的時候,我們會和家長們起一些爭執(zhí)。其實,家長所有的嚴格都是愛的教育;有時候,我們作業(yè)還沒有寫完,就偷偷地玩起了游戲,最后,等父母回來時,已經很晚了,但我們還是一直在玩。這樣不僅父母以后不允許我們玩,而且明天還會被老師批評,這可不是一件好事啊。所以我們應該寫完作業(yè)之后,在經過父母的同意,才可以玩游戲。這樣,既可以玩,又不會被老師批評了。
《三字經》里還有許多的哲學故事,其中的人物給我們樹立了許多榜樣,也告訴我們很多深刻道理,讓我們受益無窮!
三字經讀后感 篇2
我讀了三字經的最后幾個字——“英英八歲了,可以吟詩”到“禁欲,要努力”。它講述了古代圣賢的故事精神和人生哲學。有幾個詞對我影響很大:“當我年輕的時候,我學習;當我強壯時,我行走;當我去見國王時;當我去人民;當我出名時,我給我的父母看;當我在前面時,我在后面;當我在后面的時候;當我勤奮好動的時候,玩耍是沒有用的。”這幾句話主要是說我們年輕時應該努力學習,不能耽誤學習的黃金時間。這樣,成長為一個國家。為了人民和他們自己。它還能讓父母和長輩感到自豪,造福子孫后代。
過去,我一直認為學習的機會和時間仍然很長。我沒必要這么累,也沒必要這么努力學習。我可以保留一些知識,以后慢慢學。但是現在我只知道時間過得很快,太陽和月亮跑得很快。對我們來說,學習的機會很少,如果錯過了,我們就再也不會見面了。知識就像一個黑洞,越來越大。今天你會學到這個,明天你會有新的知識,但是誰能保證你不會忘記前一天學到的東西?知識變得越來越大,就像人們吹的氣球一樣。即使你有三個大腦,你也不可能一整天都記得它們。因此,我們必須抓住近在咫尺的學習機會,決不能錯過。一旦我們想念他們,我們就再也不會記得他們了。
玩耍的快樂只是暫時的快樂,這種快樂就像夏天的冰,吃的時候就想吃。我們學生可以享受這種幸福,但不多。如果你更喜歡它,意志薄弱的學生將無法控制自己,因此他們長大后將沒有學習的欲望和遺憾。學習的快樂是永久的快樂。它就像一杯咖啡。它最初有苦味,然后是輕微的苦味,然后是輕微的香味,最后是醇香。我們必須學會長久快樂。雖然一開始沒有香味,但它會越來越甜。這樣你就能愛上這種長久的幸福。
我想成為一個珍惜時間、品嘗“咖啡”的有才華的年輕女性。
讀完三字經后,我在暑假做了一件錯事。我媽媽讓我讀三字經,這樣我就能了解更多的真相,不再做傻事。一開始,我想,“讀這本書有什么用?我能學到什么?”看完之后,我真的學到了很多。例如,如果一個人不學習,那是不合適的。年輕人不學習,老年人學習。這句話。這意味著孩子們不愿意也不應該努力學習。如果一個人小時候不努力學習,他就不會懂得做人的道理,或者到了老年就一無所知。有什么用?從那以后,我努力工作,并對自己說:“你必須努力學習,不要成為一個無用的人?!边€有一句話:勤奮和立功是沒有用的。放棄并盡全力是件好事。這意味著任何努力工作并取得進步的人都將有一個好的收獲,而那些只關心樂趣和浪費好時間的人一定會后悔。因此,我對自己說,“要勤奮,讓你的生活更真實。不要浪費你的時間,否則你會后悔的。世界上沒有后悔的藥?!?/p>
三字經讀后感 篇3
《三字經》是一部廣為流傳,家喻戶曉的啟蒙讀物,它是教育我們要認真學習,孝敬父母,勤奮好學,禮貌待人……都是我們中華名組的傳統(tǒng)美德。近期我認真地閱讀了《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叫,性乃遷……”我被這些簡潔精湛的哲言給吸引了“孔融讓梨”“孟母擇鄰”我因這些寓言深遠的故事所感動國學三字經讀后感400字(4篇)國學三字經讀后感400字(4篇)。
我特別喜歡“孟母擇鄰”的故事?!拔裘夏?,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講的是孟子因年幼時住在墓地附近,常常有人來這葬墓,學會了許多喪家哭泣的言語動作。孟母孟母就把家到了鬧市,孟子整天模仿街上的商人吆喝這做買賣。孟母又將家遷到了學堂旁,并讓孟子在學堂上課。有一次,孟子偷偷從學堂里跑出來,孟目見了就將快織好好的布給剪斷了,孟子從中明白了道理,從此就好好學習了。
“融四歲,能讓梨?!笔侵v有一次,孔融家來了一些客人,孔融將最大的梨讓給客人,將最小的梨給了自己。
“玉不琢,不成器國學。人不學,不知義。”我們每一個小學生,猶如一塊玉,玉不琢,怎成器?我們應該刻苦學習,長大做對國家有用的人,社會有用的人。
《三字經》使我懂得了許多做人的道理。
三字經讀后感 篇4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提起這《三字經》的學習,還得從上幼兒園開始,偶爾會依依呀呀的跟老師讀幾句完全不懂的《三字經》,上一年級才算正式的吟誦了經典,那時經過半個學期的誦讀,在學習之余,我隨同學們把《三字經》背的熟熟的,背得多了,對內容也就懵懵懂懂??蓪λ睦斫膺€是從生后中的小事中有所感悟。
記得那次在姥姥家,媽媽把洗好的的水果分給我們三個孩子,媽媽是最后一個分給我的,而且特別小。我有些不高興了,就對媽媽說不想吃。媽媽一眼就看出我的心思,她把我拉過身邊來,耐心地說:“兒子,《三字經》咱們白學了,融四歲,能讓梨。弟與長,宜先知。說的是什么意思來的?難道你忘了?”我搖搖頭說:“沒有忘,可是……”。媽媽拉過我的手,輕輕說:“兒子,如果你來分你要怎么分?”我語塞了,也臉紅了,是啊,經典學了怎么不用???于是,我低下頭輕輕說:“小的留給自己?!眿寢屌呐奈业念^,高興的說:“真是個懂事的好孩子。”從那以后,我懂得了謙讓。
通過誦讀《三字經》讓我學到了很多道理?!耙欢?,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备嬖V我無論做什么事,都要腳踏實地,一步一步慢慢來。“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笔刮颐靼兹诵〉臅r候不學習,長大了就什么都不會,有什么用呢?從而激勵我珍惜每分每秒的時間來刻苦的好好學習!“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實禮儀。”讓我懂得我們從小要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團結同學。
《三字經》使我懂得了很多道理,伴隨著我成長,它是我成長的好朋友。
三字經讀后感 篇5
我讀過很多書,但令我感悟最深的是《三字經》這本書。它不僅是中華民族的經典作品,還是我的好老師。每一次讀它,都會引起很多的思考,讓我受益匪淺。
在《三字經》中,“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zhí)?!笔亲盍钗腋袆拥囊痪湓?。它講的是東漢時期,有個叫黃香的孩子九歲時,就非常孝順父母。每當夏天,他總是先把枕席扇涼了,蚊子趕跑了,再請父母休息。冬天則自己先躺下,用體溫幫父母把被窩暖熱。這是一個多么懂事的孩子呀!爸爸告訴我,這個故事講得不僅僅是孝順,更是愛!是親人之間至真至純的愛!而這種愛,就是關心、就是體貼,就是相互的照顧和無私的奉獻。
記得我四歲時發(fā)高燒,晚上睡覺時總是不停地蹬被子,爸爸為了我,竟一夜都沒睡覺,一會兒摸摸我的頭,一會兒給我物理降溫,每當想到這件事,我就能體會到父母愛的偉大?,F在我有什么好吃的總是先給爸爸媽媽吃,等他們吃完了我再吃。爸爸媽媽吃完后,總是不忘說一句:“盼盼,你長大了,真棒!”
我愛這本書,喜歡書里的精神和智慧。我更會在享受愛的時候,像黃香那樣,真摯地愛父母,愛老師,愛同學,愛每一個人!
三字經讀后感 篇6
最近,我在媽媽的陪同下讀完了《三字經》,這本書列舉了大量故事、典故,向我們闡述了豐富深刻的人生哲理。其中《香九齡,能溫席》讓我自私的心靈受到了深深的震憾。
東漢時,有一個叫黃香的人,九歲時母親便去世了,黃香為了讓父親盡量少操心,在炎熱的夏天,黃香用扇子扇涼父親的枕席趕走蚊蟲,讓父親安然入睡。冬夜里,天氣特別寒冷,家里連柴也不多一根,更別說什么取曖的設備了,躺在被窩里,半天都是冰冷冰冷的,確實很難入睡。為了讓父親少挨凍,黃香用自己的體溫把冰冷的被子溫熱,再招呼父親來睡。黃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溫暖了父親的心。
讀了這個故事后,我的內心受到了深深的觸動。在我的眼里,父母為我們做飯、洗衣服、打掃衛(wèi)生、輔導功課……這一切我都看作是理所當然的事。而我呢?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稍不如意還要發(fā)脾氣。就拿前兩天的事來說吧!媽媽下班后疲憊地回到家里,還沒來得及坐一下。由于我特想要一個小鬧鐘,一見媽媽回來,就迎了上去,囔囔著:“媽媽,媽媽,我看上了個小鬧鐘,你陪我去買好嗎?!”媽媽面露難色說:“讓媽媽歇一歇,等吃過飯再去買好嗎?”“不行,不行!現在就去買,我現在就想要嘛!”我不依不饒地哭起來……媽媽只好又拖著疲憊的身子出了門……每次我都是這樣,想要什么總想馬上買到手,如果父母不同意,我就又哭又鬧,讓他們不得安寧,最后只得同意給我買了。我曾為自己的這一絕招深感得意?,F在跟同樣九歲的黃香比起來,我真的覺得自己太自私了,一點沒為父母著想過。父母把我養(yǎng)這么大,我何曾為父母煮過一次飯,洗過一次碗呢?
為了彌補我的過錯,臨睡前,我輕輕地來到媽媽身邊,摟著媽媽的脖子,深情地說:“媽媽,您辛苦了!早點休息,晚安!”沒想到,就是這樣一句簡單的話語,卻讓媽媽的眼里溢滿了淚光……可見,只要我們一個小小的舉動,一句輕輕的問候,我們的父母就會心滿意足了!
用心地想想父母對自己的好吧。如果這種與生俱來的愛我們都不珍惜,又怎么可能懂得珍惜其他人給你的愛?愛人,要先學會愛父母。
三字經讀后感 篇7
這個寒假,應學校的“品讀經典·傳承國粹”的活動,我看了《三字經》,學習了很多小學生應該懂得的行為道德?!度纸洝肥俏覈糯拿蓪W著作,以短小的字句告訴我們深刻的人倫道理。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边@個講的是孟子小時候的故事,孟子的母親為了讓孟子能夠有一個好的學習環(huán)境曾3次搬家,選擇不同的鄰居相處,最后選擇了住在學校旁邊,鄰居都是讀書人,這樣孟子耳濡目染也喜歡讀書了。有一次,孟子逃學回家,孟母氣得剪斷了織布機上的線,批評他學習不能半途而廢。從此孟子日夜勤學,終于成了有名的儒學大家。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媽媽老師對我嚴厲是為了我們好,學習要始終不渝,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廢,不能期望一步登天,因為學習是沒有捷徑的,要日積月累反復溫習,才能創(chuàng)造好成績。
三字經讀后感 篇8
我們是炎黃子孫——龍的傳人,世世代代我們都誦讀著千古流傳經典的文化遺產。其中《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是古代每個兒童必不可少讀的經典著作。
《三字經》是燦爛的中華文化的精華,是國學經典之一。它易讀、易記、易解?!度纸洝穬热葚S富多彩,有自然常識、有歷史故事、有道德常規(guī)、也有人生哲理。它教會我們知識,也教會我們做人做事,還教會我們要認真讀書以及如何讀書。
從小爸媽就教育我們,要多讀書。五歲時,爸媽就特地給我買了一本《三字經》和《唐詩三百首》。我一打開,天??!全是字,我的頭都大了!上小學的時候,我才知道要用閱讀來充實自己,當我打開書柜,拿出《三字經》時,上面有一層厚厚的灰塵。打開第一頁“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還挺有趣的:三字一句,兩字一韻,使人讀起來瑯瑯上口。
仔細想想最根本還是自己的心思問題,是不是花心思學習了,是不是“用心專一”了。當機會從身邊溜走的時候,要想想當時為什么不用心一點兒呢?
《三字經》的經典語句,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它就像在人們心中種下一粒思想的種子,慢慢生根、發(fā)芽。
三字經讀后感 篇9
當我很小的時候,我的父母已經讓我接觸過三字經。那時候,我還是很無知的。我不知道“做人子,方紹史”。親朋好友,學習禮儀?!蔽也恢馈安磺杏?,就不能做工具”的意思。如果你不學習,你就不知道你的意思?!钡膬群?。只知道它三個字一句話,讀起來,容易背誦。直到現在,當我再次打開《三字經》仔細閱讀。感受文化的魅力,沐浴在文化的甘露中,我受益匪淺,見識廣。
最讓我感觸最深的是“項九齡,能溫暖餐桌。孝順親人,應該堅持?!睎|漢時期,有一個人叫黃襄,九歲時就知道孝敬父親。寒冷的冬天,黃香用身體給父親的被子保暖,這樣睡覺時就能感覺到溫暖。每一個尊重父母的人都應該學習和效仿?!笨吹竭@些,我不禁感到羞愧。通常,我吃飯時總是把手放在衣服上,張嘴。我父母讓我做一些小事,我不愿意做。
就拿幾天前晚上吃晚飯的時候,媽媽讓我去拿碗和筷子。我津津有味地看電視。我要去哪里?媽媽不得不站起來拿筷子??赐挈S翔的故事,我感到很慚愧和慚愧。當我們談論我們的父母時,我們總是說我們應該孝順父母。但事實上,有些人總是給父母更多的負擔和擔憂。與古人相比,差別很大。我們的父母為我們努力工作,付出了太多。黃翔是我們學習的榜樣。讓我們盡最大努力尊重我們的父母。從我們生活中的小事開始,我們應該尊重和關心我們的父母。
“孟母,擇鄰而居。如果你不學習,你可以打破織機?!睉?zhàn)國時期,為了給孟子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孟母先后三次搬家。有一次,孟子逃學了,他的母親打破織布機來教育他?!泵献幽軌蚶斫夤沤瘢┐缶?,與孟母的嚴苛密不可分,強調學習環(huán)境的重要性。讀到這篇文章,我想起了我的父母:他們不僅給了我一個單獨的房間,讓我安靜地學習,還給我買了一個寫字臺和臺燈,試圖改善我的學習環(huán)境,但我總是不知道父母的好意,我的學習也總是不認真。讀完這一段,我意識到我的父母為我有一個好的學習環(huán)境而傷心。我父母對我期望很高,我怎么能不努力學習呢?
三字經讀后感 篇10
我們剛剛能聽得懂大人們說話時,父母一直在給我們灌輸著“父母呼,應勿緩”的道理。我們剛剛學會識字時,老師就交于我們“人之初,性本善”。這不論是做人道理,還是朗朗上口的背誦文章都來自于一本傳承中華文明的瑰寶——《三字經》。
可能《三字經》早已是家喻戶曉了,可這瑰寶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變得陌生,這使當今的我們開始逐漸忘記其中文明精髓,并不了解其中的為人之本。就在讓我認為《三字經》將來會變成只知名字,不知內容時,出現了一個可謂是拯救了這即將消逝精華。他就是——錢文忠。
說起錢文忠,大家可能有所聽聞,他是清華的教授,可很少有人知道他的才華橫溢,讀完《錢文忠解讀三字經后》他的分析,他的文學功底讓我無比敬佩。
從《百家講壇》,到《三字經》的再次閱覽,最后讓《三字經》中的道德、文明、文化精髓等步入生活。錢文忠的見解很細致,開頭是倫理道德,再是經典文獻,然后是中華歷史。若不說,誰能知在這僅僅一千字中,競蘊含了這么多內容。一字一句的由來,其中的道理,都分析透徹。翻開書字里行間富有現代感,卻不失其中古人思想。
看完整本書有種被受過了諄諄教誨的小孩,在反省自己,反思自己是否把這一切都列為做人之本,為人之道。《三字經》一共1122字,字字都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華。
翻開書開篇就告知如今我們?yōu)楹卧僮x《三字經》,因其中內容廣泛包括了教育、歷史、天文、地理、倫理、和社會道德等,在如今依舊擁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與社會功用。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人之初,性本善”這一句或許是因為從小就只記得這一句的原因吧,但是我知道它10年,都曾未知道其中的深層意,只有我讀完這本書閉上眼睛回味其中的韻味時,我才明白,才能被受教一生。錢文忠說“人之初,性本善”的表面意思是人:出生時天性本來就是善的??赐旰笪以谒伎?,為何是善而不是惡呢?然而這本書確一一告訴了我答案。從學派、中西文化、名人名事,全部分析透徹讓我全面了解跟這句話有關的知識及道理等。
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并不是那些所謂的我明白了什么什么做人道理,不是空空而談的我要好好讀書。我覺得我的感受就是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精髓,就應該以更現代感的方式傳承,例如《錢文忠解讀三字經》一樣,運用不同的理解性來把經典分析,使現在的人們更好的接受這份精華,更好的運用其中又用的東西。
三字經讀后感 篇11
在誦讀課上,教師給我們讀了《三字經》,我就喜歡上了這本書,我覺得它太趣味了,每句話都僅有三個字,讀起來朗朗上口。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請媽媽陪著我,再一次津津有味地讀完了這本書,并且懂得了其中的含義。原先《三字經》里面包含了我國從古到今的許多經典故事,它經過簡單易懂的方式教給我們做人的道理、做事和學習的方法等等。
《三字經》中“香九齡,能溫席;融四歲,能讓梨”,講的是黃香九歲就明白孝順父母,冬天把被窩捂熱后再請父母睡;而孔融年僅四歲,就懂得尊敬兄長,把大梨讓給哥哥,自我吃最小的梨。讀到那里,我就想起自我一向以來都在家里做小皇帝、小霸王,爸爸媽媽把什么最好的都給我,我卻覺得理所當然,還一不順心就哇哇大哭威脅他們。想到這,我的臉又紅又燙,心里真慚愧??!
有一次,我自我定了計劃,每一天自覺地練兩頁字,剛開始幾天都是工工整整地寫,慢慢地就沒有耐心了,寫出來的字好像在跳舞,正自欺欺人地想著:“兩頁太多了吧,要不還是改練一頁好了!”這時,我讀到了《三字經》中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經過寫一塊沒有雕琢的玉石,如果沒有長年累月的細琢,是不能成為一塊美玉的,教育我們人也是這樣,要經過長時間的努力學習,堅持不懈,最終才能成功。我也應當學習這種持之以恒的精神?。?/p>
《三字經》教了我們善、惡、學、孝、禮、儀,我每一天都要背誦它,還能夠不時地提醒自我呢!
讓我們人人都讀懂《三字經》,把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傳統(tǒng)美德傳承一代又一代!
三字經讀后感 篇12
小時候姐姐給我買了一本《三字經》,由于那時侯還小,沒有背下來,也不知道什么意思?,F在長大了,老師又給我們發(fā)了一張,經過爸爸,老師的講解,和網上查閱,我能理解了書中的一些含義。
特別是有一段關于古人學習方面內容:昔仲尼,師項橐;古圣賢,尚勤學。趙中令,讀魯論;彼既仕,學且勤。披蒲編,削竹簡;彼無書,且知勉。頭懸梁,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輟。如負薪,如掛角;身雖勞,猶苦卓。這六段話意思是這樣:大圣人孔子曾經把7歲項橐當作老師,古代圣賢尚且能如此勤奮學習;宋朝中書令趙普讀了一輩子《論語》,做了宰相之后,仍勤奮學習;漢朝路溫舒把借來書抄寫在用蒲草編席子上,公孫弘削竹片用來抄書,他們沒錢買書,卻也如此勤奮;孫晉怕晚上讀書打瞌睡,把頭發(fā)系在房梁上,蘇秦學習困倦時用錐子刺自己大腿,他們都沒有老師,但能自覺學習;晉朝車胤晚上用捉來螢火蟲當作燈看書,孫康依靠雪反光看書,他們雖然貧困,卻沒有因為點不起燈停下學習;漢朝朱買臣一邊砍柴一邊讀書,隋朝李密一邊放牛一邊讀書,他們盡管勞累,卻不放棄學習。
在讀懂了這一段后,我非常感動。古人沒有我們現在這樣優(yōu)越條件,坐在明亮教室,有辛勤老師教導著我們,書本都是嶄新,爸爸媽媽給我們買了漂亮書包、文具。這么好學習條件,是古人所沒有。如果在這樣條件下,我們沒有刻苦、努力學習,就辜負了父母、老師對我們期望。我們要實現自己理想,將來成為祖國棟梁,就必須從現在做起,好好學習,認真讀書,掌握更多文化知識。
三字經讀后感 篇13
我讀過《三字經》之后,有一句話讓我記憶很深,而且也讓我感到有些后悔,那就是“融四歲,能讓梨”。這是個小故事,孔融的爸爸每次買梨回來,哥哥們總是一哄而上,你爭我奪,都想挑最大的吃。只有孔融不爭也不搶,每次都排在后面挑最小的梨。有一次,爸爸買了梨回來,讓小孔融先挑。可他還是拿了最小的梨。爸爸問他:“有那么多大梨,你為什么偏偏拿最小的呀?”“大的應當留給哥哥吃,我是弟弟,當然該吃小的啦!”那一年,孔融只有四歲。讀過這句話,了解了這個故事后,我感到后悔莫及,因為我知道,每次父母買回好吃的,他們總要第一個先想著我,但我如果有好吃的卻怎么也想不起他們來,而且每次我吃的好東西最多最好,爸爸媽媽還有奶奶卻吃壞的、酸的、不好的?,F在我都十歲了,怎么還沒真正做到這一點?在家里,每個人都讓著我。吃飯時,把最好吃的讓給我;看電視時,想看哪個頻道也是我說了算;過年買新衣服,給我買得的最多……每一次,我都會欣然接受。一家人圍著我團團轉,就連奶奶也一直關注著我,盼望我更加聰明懂事。
但那一次,我拒絕了。奶奶年紀大了。過年時,許多親戚朋友來看望她,總會給她帶許多水果、補品等。
待客人都走了后,奶奶就向我招招手:“來,來,給你吃!”邊說,她邊拿起身旁的某樣東西塞到我手里。原來,不懂事的我每次都拿了后便“噌——”跑開了,去享受美味。可是,今年我已經十歲了,我搶過餅干就往奶奶房里跑,我要把它讓給奶奶?!澳棠?,奶奶!”我大聲呼道。奶奶見我捧著剛才的餅干來到房里,很疑惑:“孩子,你怎么了?這餅干不好嗎?”“奶奶,這餅干很好吃,但我要讓你吃?!薄盀槭裁矗俊薄澳闶情L輩,晚輩要孝順長輩!”“孩子,奶奶不愛吃才給你的?!蹦棠绦Φ??!昂f!”我大喝一聲,“你愛吃的,你一定要吃。”說完,我跑出了門外。關門時,我聽到奶奶小聲說了一句:“我孫子長大了!”我站在門外,做了個鬼臉,笑著說:“奶奶,我要學會讓?!敝t讓是一種美德,其實謙讓也能使人感到快樂。車讓人讓出一份安全;人讓車讓出一份文明;人讓人讓出一份友愛……在家庭中,讓出的是親情;在校園里,讓出的是深深友誼……同時,我也覺得《三字經》這本書中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知識和道理,我一定要向孔融學習那種精神,把好的先讓給別人,多一份謙讓,也就多一份關愛。讀過我的感受,你們難道沒有這種想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