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教學設計中的教學方法模板1500字精選6篇

發(fā)布時間:2023-01-07

作為一名傳播知識的教師,一般會被要求有寫教學設計的能力。教學設計是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可以保證按照教學目標的要求來組織教學。怎樣才能將教學設計寫好呢?我們經過整理,為你編輯了教學設計中的教學方法模板,歡迎你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助益!

教學設計中的教學方法模板【篇1】

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優(yōu)化數學教學方法

人類已進入信息時代,以計算機和網絡為核心的現代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正在越來越深刻地改變著我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學習方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適時恰當地選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以形象具體的圖、文、聲、像來創(chuàng)造教學的文體化情景,使抽象的教學內容具體化、清晰化,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興趣盎然地參與教學活動,使其重視實踐操作,科學地記憶知識,并且有助于學生發(fā)揮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思考,使教師以教為主變成學生以學為主,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優(yōu)化教學過程,增強教學效果。數學教師應該從自己學科的角度來研究如何使用計算機來幫助自己的教學,把計算機技術融入到小數學科教學中就像使用黑板、粉筆、紙和筆一樣自然、流暢,使學校教育朝著自主的、有特色的課程教學方向發(fā)展。YjS21.COm

一、運用多媒體導入新課,可以激發(fā)學生興趣,創(chuàng)設學習情景

俗話說,好的開頭等于成功的一半。一堂課巧妙成功的開頭,能使學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課堂教學的內容上去,能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并能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情境,使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由被動變?yōu)橹鲃?,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到知識。

如,我在講商不變規(guī)律時,采用故事引入,生動形象的畫面,伴以美妙的音樂,很快讓學生進入教學過程。這樣開頭:同學們,今天我給大家講一段我小的時候老師給我講的一個小故事,好不好?(學生齊答:好?。┻@個故事的名字叫貓媽媽分魚。在一條風景秀麗的小河邊貓媽媽帶著一群小貓生活,其中有一只名叫肥肥的小貓,它既貪吃又自作聰明,貓媽媽就想找個機會教育幫助它。有一天機會終于來了,貓媽媽釣到很多魚,又要分魚了。貓媽媽對身邊的肥肥說:給你6條小魚,平均分給2只小貓吃吧,許多小貓拍起手來表示滿意,唯獨肥肥大叫著說:6條小魚太少了,不夠吃。貓媽媽說:那好,我給你12條小魚,平均分給4只小貓吃。話音剛落,肥肥又叫又跳:不夠,不夠。貓媽媽又說:那我給你24條小魚,平均分給8只小貓吃,怎么樣?肥肥得意地說:夠了,夠了。貓媽媽和其它小貓都笑了起來,而肥肥卻莫名其妙。這時老師停止故事的播放,問:同學們,為什么貓媽媽和其它小貓聽完貪吃而又自作聰明的肥肥的話后,都笑了呢?(學生發(fā)表意見后,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計算得出每只小貓吃到的魚一樣多)。貓媽媽是運用什么知識來幫助教育這個既貪吃又自作聰明的小貓的呢?同學們想知道嗎?(想)學了今天這節(jié)課的知識,你就知道了。

像這樣,播放一段錄像,傾聽一段錄音來引入課題,就會使整個課堂頓時活躍,不僅極大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喚醒學生有意注意,而且使學生的心一直被教師引導著,教學緊湊,過渡自然,使教學過程順利進行,還提高了教學效率。

二、運用多媒體講解重難點時,可以有效地實現精講,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由于多媒體形象具體,動靜結合,聲色兼?zhèn)?,所以恰當地加以運用,可以變抽象為具體,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協同作用,解決教師難以講清,學生難以聽懂的內容,從而有效地實現精講,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例如,在講解圓的面積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圓面積計算的方法這一重點,我先在電腦上畫好一個圓,接著把這個圓分割成相等的兩部分共16份,然后通過動畫把這兩部分交錯拼好,這樣就可以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反復演示幾遍,讓學生自己感覺并最后體會到這個近似的長方形面積與原來的圓的面積是完全相等的。再問學生還發(fā)現了什么?這個近似的長方形的長、寬與圓的什么有關?從而導出求圓的面積公式。使得這課的重難點輕易地突破。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培養(yǎng)了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三、運用多媒體練習鞏固時,可以增加訓練密度,提高教學效果

在練習鞏固中,由于運用多媒體教學,省去了板書和擦拭的時間,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向學生提供大量的習題,練習容量大大增加。這時可以預先擬好題目運用電腦設置多種題型全方位,多角度、循序漸進的突出重難點。當學生出錯后(電腦錄音)耐心地勸他不要灰心,好好想想再來一次,這符合小學生爭強好勝的過程再一次復習鞏固知識。

四、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時運用多媒體,可以調整學生情緒,激發(fā)學生興趣

根據心理學規(guī)律和小學生學習特點,有意注意持續(xù)的時間很短,加之課堂思維活動比較緊張,時間一長,學生極易感到疲倦,就很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率下降等,這時適當地選用合適的多媒體方式來刺激學生,吸引學生,創(chuàng)設新的興奮點,激發(fā)學生思維動力,以使學生繼續(xù)保持最佳學習狀態(tài)。

如我在復習整理幾何知識時,學生到課中時感覺較疲倦,為了吸引學生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拓寬學生思路,我運用多媒體(電腦課件)出示了一道阿凡提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題:一天,地主給阿凡提一條16米的籬笆,要把占地面積18平方米的羊群圈住,阿凡提算出了籬笆圍成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結果都不夠。同學們一看,興趣來了。最后讓學生根據阿凡提的思路互相討論,思考其他情況。這樣就讓學生在開放自由的情況下集中地解決了該題。

五、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讓數學走進小學生生活

當今世界上最鮮活的、具有明顯時代特征的數學學科教學素材和教學內容,由于教學大綱和教材編寫的限制,很難在教材中反映出來。華羅庚曾經說過,對數學產生枯燥乏味、神秘難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脫離實際。然而現實的生活材料,不僅能夠使學生體會到所學內容與自己接觸到的問題息息相關,而且能夠大大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認識到現實生活中隱藏著豐富的數學問題。因此,數學學習材料的選擇應十分注意聯系學生生活實際,注重實效性。

比如在小學數學第七冊兩步應用題的教學中,我們首先通過上網查詢資料,從學生最關注的有關奧運賽事出發(fā),注意從學生熟悉的現實生活中尋找數學知識的原型,依靠學生對感性材料的直接興趣,激發(fā)學生想創(chuàng)新。又如教學人教版小學數學第七冊億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時,課前我們安排學生自己通過各種途徑(包括上網),搜集有關數據,課上學生代表匯報。他們帶來的材料:有的是某兩個星球之間的距離,有的是中國土地面積大小,有的是今年中央電視臺春季晚會的收視率通過生動的、富有教育意義的、有說服力的數據、統(tǒng)計材料,學生不僅輕松的完成本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而且成功地接受了一次愛祖國、愛社會主義、愛科學的思想教育。我們正是這樣運用信息資源跨越時空界限的特點,將信息技術融合到小學數學科教學中來,充分運用各種信息資源,引入時代活水,與小數學科教學內容相結合,使學生的學習內容更加豐富多彩,更具有時代氣息、更貼近生活和現代科技;同時也可使教師拓展知識視野,改變傳統(tǒng)的學科教學內容,使教材活起來。

總之,恰當地選準多媒體的運用與數學課堂教學的最佳結合點,適時適量的運用多媒體,就會起到動一子而全盤皆活的作用,發(fā)揮其最大功效,就可以減輕學生學習的過重負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素質教育實施,培養(yǎng)學生非智力因素,符合現代化教育的需要,有效地培養(yǎng)更多的跨世紀的創(chuàng)造性人才。

教學設計中的教學方法模板【篇2】

一、拼音部件的教學

1、單韻母的教學

a o e i u

(1)單韻母發(fā)音時,口形不松動,一直緊著。教師示范時,強調單韻母要讀的又長又響。

(2)四聲的發(fā)音

一聲、二聲、三聲是難點。

歌謠:一聲平,二聲揚,三聲拐歪再向上,四聲快快往下降。建議輔以手勢,可夸張一些。(示范)

要求打亂順序也能熟練認讀。

(3)i上標調點省略的規(guī)律:i上標調把點抹。

(4)書寫:一要會看筆畫、筆順圖示;二要認識四線三格,知道各字母的占格。

2、聲母的教學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1)聲母發(fā)音又輕又短,教師多做示范。

(2)注意平翹舌聲母的區(qū)分。

(3)出現雙拼,重點指導幼兒掌握"兩拼法"的要領。(前音輕,后音重,兩音相連猛一碰)

(4)知道j q x 與組成音節(jié)時,上兩點省寫規(guī)則。

(5)指導正確書寫。(不頂格,占半格,較難做到)

3.整體認讀音節(jié)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in yun yuan ying

(1) 整體認讀音節(jié)都是隨著聲母或韻母同時出現的,在教學時通過老師的示范讀,讓孩子們意識到聲母讀的又輕又短,而整體認讀音節(jié)要讀的長一些,并且不需要拼讀。

(2) 指導書寫。

4.復韻母的教學

ai ei ui ao ou iu ie e er

(1)重點指導幼兒學會復韻母發(fā)音的方法(口形要有變化),示范發(fā)音時可輔以手勢的變化。

(2)-i的發(fā)音部位比i高。ui 發(fā)音上牙齒不能咬下嘴唇。

(3)掌握復韻母標四聲調號的規(guī)則,可以用兒歌的形式:有a在,把帽戴。a要不在,oe戴。要是i u在一起,誰在后面給誰戴。(有a不放過,無a找o e,i u并列標在后。)

(4)區(qū)別ei 與ie 、ui 與 iu。(關鍵是讓孩子們掌握好復韻母的發(fā)音方法就不難區(qū)別)

(5)復韻母書寫時,兩個字母要靠近些,因為它們是一個整體。

5.鼻韻母的教學

前鼻韻母:an en in un n

(1)重點指導前鼻音的發(fā)音方法。注意借助同音生字學習拼音加強發(fā)音的準確性。

(2)學習n時,復習鞏固上兩點省寫規(guī)則。

后鼻韻母:ang eng ing ong

(1)在幼兒掌握后鼻韻母的發(fā)音方法后,可以將前鼻韻母和后鼻韻母進行比較,掌握發(fā)音要領。

(2)eng 、ing的發(fā)音是難點。

二、"漢語拼音"教學的基本步驟

一課一般分二個課時教完。我根據已有的經驗覺得將一課分為三課時教完更能讓幼兒接受。第一課時 重點以認、讀、為主;第二課時重點是鞏固認讀、學會書寫字母,練習拼讀;第三課時重點是學會拼讀,書寫音節(jié),舉一反三。

第一課時的基本步驟:

①利用"情境圖"引出字母。

②認讀字母。(音)

③利用"表音表形圖"加強對字母的記憶。(形)--"順口溜"(音、形)

④利用"語境歌"鞏固字母的認讀成果。

⑤通過游戲認讀字母培養(yǎng)學習拼音興趣。

6通過描紅仿影學寫字母。(邊說邊寫,重點是了解書寫的格式及筆順)

第二課時的基本步驟:

①復習字母的認讀。

②找出與字母相關的詞語練發(fā)音

③利用教材的插圖或圖片讓幼兒練習拼讀方法。

④通過練習本學寫字母。(邊說邊寫,重點是掌握書寫的格式及筆順)

第三課時的基本步驟:

①復習拼讀要領,帶調拼讀。

②通過各種游戲讓幼兒運用拼讀方法進行拼讀練習。(如:連線、拼兒歌、填音節(jié)、找朋友等)

③描、抄音節(jié)練習。

三、拼音教學中的重難點

(一)如何準確拼讀字母和音節(jié)?

《課標》指出,拼音教學主要是讓幼兒學會正確拼讀。這是拼音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那么,怎樣讓學生正確拼讀呢?

1.聲母、韻母的認讀一定要到位。

拼音字母的發(fā)音,都有其自身的規(guī)律,如聲母要讀得又輕又短;單韻母要讀得響亮,且口形自始至終保持不變;復韻母前一個音讀得長些,后一個音讀短些,且要有一個滑動的過程,有口形的變化;鼻韻母要注意準確區(qū)分前鼻韻母和后鼻韻母的不同發(fā)音。在實際教學中具體可以這樣做:

(1)多示范,多模仿;多讀,多練。不要求從理論上講發(fā)音部位和發(fā)音方法,教師多示范,幼兒 多模仿。還要與語言實踐緊密結合。

(2)幼兒練習發(fā)音時,齊讀不宜太多,要落實到每個孩子。(特別是學前班更要將這一要求落到實處)

(3)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

如念"順口溜":圓圓臉蛋羊角辮,張大嘴巴aaa;9下加彎ggg。機槍向上k k k, 一把椅子h h h,編拼音舞蹈給兒歌配動作、猜字母謎 如兩扇是什么聲母?(m)像根拐棍是什么聲母?(f)一個門洞是什么聲母(n)小馬蹄印是什么聲母(d)講拼音故事等等。

教學設計中的教學方法模板【篇3】

要牢固樹立以“學生為本”的觀念,能力的獲得是需要知識內化后,由學習者自我產生的,從知識到能力的轉化必須經過一個橋梁,這就是學生的自主學習活動。大量練習后的總結歸納是很重要的,不能以簡單的公布答案代替。否則,是剝奪了學生作為復習和考試的主體應有的自主活動的權利。

八年級下冊地理教案結語怎么寫?

這節(jié)課我們主要了解了人們可根據不同的需要劃分地理區(qū)域,一個地區(qū)可同時兼有多重“身份”。同一類型的區(qū)域,還可劃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級別的區(qū)域。在此基礎上,我們學習了我國四大地理區(qū)域的劃分依據、位置和范圍。重點是四大區(qū)域的范圍和界限,我們還要加深對于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重要地理分界線的理解。

上文中小編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了關于八年級下冊地理教案的情況,小伙伴們快收藏這篇文章認真的閱讀一下,另外大家也可以登陸出國留學網了解教案的情況。

教學設計中的教學方法模板【篇4】

活動目標:

1.對詩歌內容感興趣,激發(fā)做大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2.初步學習有表情地朗誦詩歌.

活動準備:

課件-照片:擁抱的孩子,朋友之間的禮讓,上課的時候。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照片-擁抱,談話引出課題

(1)你們看,這兩個小朋友在干什么?(擁抱)

他們?yōu)槭裁匆獡肀兀?/p>

(引導幼兒說一說,暑假小朋友很長時間沒見面,見了面很親熱)

(2)暑假你們在家都做了哪些什么有意義的事呢?

我們都來說一說好嗎?

(鼓勵幼兒大膽講述)

二、展開

1.開學了,小朋友都長大了,成了一名大班的小朋友了。

有一首詩歌,名字是《我是大班的小朋友》,你們想聽嗎?

2.幫助幼兒欣賞并熟悉詩歌內容

(1)教師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這首詩歌叫什么名字?

(我是大班的小朋友)

聽了這首詩歌,你們心里有什么樣的感覺?

(讓幼兒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說一說自己的感受)

(2)第二遍欣賞詩歌

你們再聽一聽,

詩歌里的小朋友幫助別人做了那些事?

你們最喜歡哪一句?

3.借助課件-照片,引導幼兒理解詩歌內容。

(1)成了大班的小朋友,應該怎樣做呢?

詩歌里是怎樣說的?

上課時是怎樣做的?

幫助小弟弟小妹妹做了哪些事?

(2)引導幼兒在教師的提示下練習念詩歌

4.教師和幼兒一起朗誦詩歌,激發(fā)幼兒產生做大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三、結束

1.你們喜歡詩歌里的大班的小朋友嗎?為什么?

2.你們現在也是大班的小朋友了,你們想怎樣做大班的小朋友呢?

教學設計中的教學方法模板【篇5】

小學數學是義務教育的一門重要學科。從小給學生打好數學的初步基礎,發(fā)展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習數學的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貫徹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教育方針,培養(yǎng)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教學方法要從實際出發(fā)

小學數學教學要求我們以唯物辯證法為指導,理論聯系實際,使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發(fā)展智力,培養(yǎng)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求知欲,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小學數學的研究性學習則是在教師的指導下,是學生自己發(fā)現問題,帶著問題運用觀察、比較、分析、判斷、推理等研究手段自己獲取新的知識,使問題得到解決的一種學習活動。這種學習能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數學邏輯推理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問題解決的策略能力,從而達到小學數學教學的目標要求。

施良方教授在《教育理論:課堂教學的原理、策略與研究》一書提到廣義的知識包括兩大類:一類是陳述性知識,即知什么;另一類是程序性知識,即知如何,它包括理智技能和認知策略,此外還包括動作技能中的認知成分。程序性知識中的智慧技能、認知策略的形成則是研究性學習所要達成的目標,尤其是認知策略,學生只有通過自己學,才能掌握有意注意,思維,記憶等過程的技能。使學生學會學習,只有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對學習材料通過自己的研究性學習,才能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地領悟認知策略,才能逐步地掌握怎么學,才能使他們能夠在走出學校之后,不斷地有效地學習。

數學教育的核心是問題的解決。偉大的數學家希爾伯特說:只要一門科學分支能提出大量的問題,它就充滿著生命力;而問題缺乏則預示著獨立發(fā)展的衰亡或終止。數學研究也需要自己的問題,正是通過這些問題的解決,研究者鍛煉其鋼鐵意志,發(fā)現新方法和新觀點,達到更為廣闊和自由的境界。小學數學的研究性學習正是要引導學生去發(fā)現他所未知的問題,通過數學手段來解決問題,且能用數學解決問題的策略遷移到其它問題的解決上。小學數學習題的研究性學習,既要注意生活實際中顯示的數學問題,更要注意一些有一定研究價值的體現數學方法的習題。如小學數學中的行程問題,小學生學習后可能今后再也不可能碰到這樣的問題,那么這類問題有否研究價值呢?學習研究解決行程問題,恰是一種程序性知識的學習。研究這類問題將會告訴我們:如何從問題出發(fā),尋找解決問題的條件,如何利用已有的條件探索條件之間復雜的隱含聯系,從而創(chuàng)造出更新更直接的條件建立數學模型解決問題。這種問題解決策略正是通過對各種數學習題的研究性學習才得以形成。發(fā)現問題,研究問題,構建解決問題和認知策略,這就是小學數學研究性學習的目的和意義。

二、應用題教學要堅持啟發(fā)式

研究性學習可以分成形成型研究性學習,應用型研究性學習等等。小學數學研究性學習的內容大致也可以有這幾種。

數學新知識、新概念的學習與形成如果與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與具體經驗很接近,即處于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這部分的學習內容可以作為研究性學習的內容。如:小數乘法的學習。學生已有整數乘法運算的知識與技能,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的學習完全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觀察在整數乘法中,因數擴大或縮小和積擴大或縮之間的倍數關系,那么如果小數因數去掉小數點變成整數后計算得到的積和原來的積有什么關系呢?讓學生思考研究。經過多題的比較研究,學生可明白因數擴大若干倍積也擴大相同的倍數,如果小數乘法變成整數乘法來計算,積擴大了若干倍,要恢復成原來的積,只要把擴大的積縮小相同的倍數即可。教師繼續(xù)可引導學生去觀察:小數乘法中積的小數位數與因數的小數位數之間的聯系,找找規(guī)律,找找原因,學生就能得到小數乘法的計算法則。再如:學習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教師給出一個三角形圖形,請學生量量算算它的面積大小,學生可能會用各種方法來試圖計算它的面積大小,如用畫方格的方法等。教師可以再給出一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讓學生想辦法,看能不能用這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不用畫方格的方法來計算出其中一個的面積。能不能用已學過的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的方法試一試,學生經過討論、試驗,會試圖把這兩個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再測量出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的長度,并會發(fā)現這樣一個三角形的面積恰好是拼成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并計算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除以2就是等底等高三角形的面積。雖然拼的方法不同但計算的結果都一樣,這樣就順理成章地推導出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方法。象這類舉不勝舉的數學基礎知識和概念的形成性學習材料,都可以作為小學數學形成型研究性學習的內容。

目前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普遍重視知識與技能形成性的研究性學習,而對另一種更重要的研究性學習,即問題解決的研究性學習或應用型的研究性學習卻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小學數學教學中對數學習題的知識功能較重視,而對它的教育功能不夠重視,數學習題的解答往往停留在簡單模仿的水平上,沒有認識到數學習題是一個載體,通過解答數學習題可使學生的思維活動有一定水平的目的性、方向性、確定性和辨別性,從而成為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的重要工具。在數學習題解答的研究性學習中,有的放矢地轉化解題方法,從一種途徑轉向另一種途徑可以培養(yǎng)思維的靈活性。堅持數學運算速度的要求,同時使學生掌握合理的運算技巧和探索問題的方法,可以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分析數學習題條件的實質,以及條件之間的相互聯系,發(fā)現其中的隱含條件,可以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善于發(fā)現問題,提出質疑,及時摒棄自己的錯誤,可以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批判性。在解題中引導學生重視常規(guī)而又不墨守成規(guī),尋求變異,從多角度,全方位考慮問題,可以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在解題中鼓勵學生主動地、獨立地、別出心裁地提出新方法、新見解、不因循守舊,不迷信權威,善于聯想、善于類比、可以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創(chuàng)造性。研究解答好思維性強的習題使學生得益匪淺。

教學設計中的教學方法模板【篇6】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戰(zhàn)性的,這些內容更有利于學生主動地觀察、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這就要求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根據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現有水平,在認真領會《標準》中對教材編寫意圖說明的同時,真正消化理解教材,既讓教材為我所用,又不受教材的約束和限制,學會靈活、能動地運用教材,大膽改革教材中的不合理因素,根據學生的實際增刪、調整教學內容,對教學內容作綜合化的拓展?jié)B透,這樣,必將能從有限的教材中再生無限,于滯后的教材中開掘鮮活,在片面的教材中構架完整,從而激發(fā)起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和本領導。如:一位老師教學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一課時,出示這樣一首古詩:春水春池滿,春時春草生,春人飲春酒,春鳥弄春色。

問題:(1)哪一個字出現得最多?

(2)春字共有幾個?

(3)春字出現的次數占全詩總字數的幾分之幾?

(4)找一首詩,某一個字出現的次數至少占全詩總字數的10%。

又如:一位教師在教學比例的意義和性質時,課前,讓同桌相互畫正面像,課始,展示各人的作品,并引入畫人的正面像有一定的常識,那就是美術上學到的三庭五眼;然后,通過趙本山等名人的正面畫像來驗證;最后,形成幾道比例式來引入比例的概念。這種從美術到數學的教學,給學生以美的啟迪和享受,大大拓寬了數學學習的視野,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只有這樣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在教學中體現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

《數學課程標準》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于是,有的老師便把小組合作交流當成了法寶,好象一節(jié)課如果沒有合作,沒有小組討論便不是一節(jié)完整的課,弄得小組合作滿堂飛。比如:一位老師在教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一課時,讓學生沿一條高把平行四邊形剪拼成長方形時也要求學生分小組合作。有的低年級老師教:9的認識時擺9根小棒、9個圖片也要求小組合作。實際上這些數學活動學生個人完全能夠完成,有必要讓學生分小組合作嗎?這樣的合作不僅不能讓全體學生主動參與,反而讓大多數學生失去了獨立思考與自主動手操作的機會。因此,我們不能為了合作而合作!而應追求形式與效果的統(tǒng)一。

合作探究有利于集思廣益、優(yōu)勢互補,但如果過于頻繁,就會適得其反。好鋼還要用在刀刃上,討論要在真正需要的時候用,討論的問題應該有思考價值,而且不宜過多。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問題如果過多,往往他們連問題都記不住,還合作探究什么?那么究竟什么時候需要合作探究呢?我認為:第一,出現了新知識,需要新能力時,可以讓學生討論探究;第二,遇到了大家都希望解決的問題,而且有一定難度時可以讓學生合作探究;第三,當學生的意見不一致,而且有必要爭論時,不妨讓持相同意見的學生一起探究,準備與對方爭辯。小組合作學習還應明確分工,主持人、記錄員等各負其責。每位組員既要會表達見解,還要會傾聽意見,這樣才能真正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整合功效。

傳統(tǒng)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鞏固訓練,是學生對新知識再認識的一種實踐活動,但存在著單一、機械、模仿的弊端,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現在很多觀摩課、公開課從新知識引入到鞏固訓練都圍繞著問題解決而設計,并且問題解決也成為考試、考查的內容之一。隨著教改的不斷深入,問題解決將成為課堂教學的主流。所謂問題,是指沒有現成方法解決的情境狀態(tài)。問題解決與常規(guī)訓練的主要區(qū)別之一是練習著重尋找答案,而問題解決著重尋找解決問題的過程,著重如何尋找創(chuàng)造性的方法。

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一般在教學活動即將結束時,教師都習慣性地對學生說:還有問題嗎?,當學生回答說沒有問題了,老師就放心了,學生也露出了滿意的笑容。這樣,學校帶著問題走進教室,沒有問題走出教室。這種教育是以學生學懂為目的,內容聽懂了,問題解決了,就大功告成,功德圓滿,這似乎無可厚非。不然,老師下不來臺,收不了場,豈不難堪。但學生懂了就完了嗎?未必!

小學生總是充滿著好奇心和疑問的,他們走進教室的時候總是帶著滿腦子的問題。然而,中國教育是將有問題的學生教成沒問題就算目標達到了。而西方之教育目標則相反,它是將沒有問題的學生教成有問題了。這說明在我們的課堂教學觀念中,教師承擔的是傳遞授業(yè)的重任,扮演著解惑的角色。如果學生課前沒有思考的空間,課后沒有問題的延伸,那么,這樣的教學無疑會扼殺學生與生俱來的學習天賦和創(chuàng)造能力。

提出問題表面上看是一種活動,本質上則是品質與能力的顯露,反映了一個人在認識事物的過程中其思維的直覺、獨立、批判、求異和概括品質,體現了一個人的洞察、辨析、類比、推廣和抽象的能力。因此,小學數學課堂,應該是既要切斷尾巴――不能課內損失課外補,又要留有尾巴――讓學生攜帶問號離開數學課堂。那么,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呢?首先,在課堂總結時,我們不僅要關注學生已學會了什么,用什么方法學的,學的感覺怎么樣?還要留有時間有意識地促使學生反思:我還有什么疑問?打算怎么辦?等等。其次,我們在教學中要注意把數學知識的探索興趣延伸到對數學文化的感受。如:為什么閏年多出的一天會放在二月份?你想知道嗎?等等,從而把學生引向更為廣泛的數學閱讀。另外,我們也可以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使知識得以驗證和完善。

總之,恰當地選擇一節(jié)課的授法,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Yjs21.Com更多幼師資料擴展閱讀

關于教學設計講課模板1500字精選6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在教學前準備好教學設計是非常重要的。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情況對教學諸要素做出的有利于學習的安排,可以讓教師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怎樣才能將教學設計寫好呢?小編為大家呈上收集和整理的關于教學設計講課模板,感謝您的參閱。

關于教學設計講課模板 篇1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格羅培斯的迪斯尼樂園路徑設計為什么被評為世界最佳設計?它與法國南部農民賣葡萄有什么聯系?

教學難點:

通過課文學習,懂得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給人自由與選擇的機會,其中蘊含著巨大的價值。

解決辦法:

注重讀悟結合,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在教學中采用角色遷移法,帶學生走進文本,讓學生站在文中角色位置上主動積極地去感受、去體驗、去實踐,抓住學生的情感去導讀課文。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設計思路

教學中注重讀悟結合,當學生明白了兩種賣葡萄方法的不同時,為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讓學生轉換角色:如果你剛好路過這里,你愿意買誰的葡萄?使學生走入文本,成為文中人。在情境中,學生記憶的倉庫打開了,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激活了。學生憑借這些展開豐富的想象,把平面文字變成立體的活生生的形象,從而,學生理解“給人自由,任其選擇”這句話的意思就水到渠成了。

二、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思考、討論問題,圍繞“迪斯尼樂園路徑設計為什么被評為世界最佳設計?它與法國南部農民賣葡萄有什么聯系”等問題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給人自由與選擇的機會,其本身就是一種最佳選擇。

三、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格羅培斯的迪斯尼樂園路徑設計為什么被評為世界最佳設計?它與法國南部農民賣葡萄有什么聯系?

四、教學難點:

通過課文學習,懂得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給人自由與選擇的機會,其中蘊含著巨大的價值。

五、教學準備:

幻燈片

六、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聽寫詞語,同桌互改。

2、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過渡:格羅培斯的迪斯尼樂園路徑設計被評為世界最佳設計,這是為什么?它與法國南部農民賣葡萄有什么聯系?讓我們走進這個故事來了解前因后果。

(二)探究課文

1、學習第一段(第1、2自然段)

(1)世界建筑大師格羅培斯設計的迪斯尼樂園,經過3年的精心施工,馬上就要對外開放了,可是他卻遇到了一個難題,是什么呢?同學們自由讀課文1、2自然段。(各景點之間的道路該如何設計還沒有具體方案。)

(2)是因為到現在還沒有設計嗎?

(已經修改了50多次,沒有一次是讓他滿意的。)

[設計意圖:體會格羅培斯對路徑設計的要求之高,感受到格羅培斯總是力求完美,追求最佳,并為之付出了艱辛的勞動。]

(3)大家能不能想象一下,格羅培斯當時是怎么想的?

(4)格羅培斯是一個世界建筑大師,從事建筑研究已經40多年,攻克過無數個建筑方面的難題,路徑的設計應該是微不足道的,簡直可以說是“小菜一碟”,為什么會讓他大傷腦筋?

(5)讀到這兒,可以看出格羅培斯是一個怎樣的人?

(對路徑設計的要求之高,總是力求完美,追求最佳,并為之付出艱辛的勞動。對工作一絲不茍、認真嚴肅、精益求精)

(6)指導朗讀。突出:40多年、無數個、難題、微不足道、大傷腦筋、50多次、沒有一次、更加焦躁。

2、學習第二段(第3、4自然段)

后來迪斯尼樂園的路徑不僅設計出來了,還被評為世界最佳,這是怎么回事呢?自讀課文3、4自然段。

(從賣葡萄的老太太那兒受到啟發(fā))

(1)許多園主是怎么做的?年邁無力的老太太又是怎么做的?結果呢?請同學們用列表的方式小組合作學習,然后交流。

學生回答,師填幻燈片。

人物 方法 結果

許多園主 摘下葡萄提到路邊,吆喝叫賣 少有問津

老太太 投入5法郎,自行摘葡萄 總是最先賣完

在這里“總是”告訴了我們什么?

(2)如果你是一位買主會如何選擇?老太太的辦法好在哪里?

[設計意圖:以此讓學生體會自己摘葡萄的樂趣。從而讓學生深入理解信任他人,給人自由的道理。也為理解下文最佳路徑的產生埋下了伏筆。]

a“無人看管”,大家可以走進園里自由選擇,無拘無束地挑選自己稱心如意的葡萄,同時享受親自摘葡萄的樂趣。

b直接從葡萄架上摘,果子更新鮮。

c“只要……就可以……”這種方法給人以自由,任其選擇的做法,使人們感到被信任、被尊重。

(3)學生朗讀體會兩種做法,兩種效果,重點體會老太太做法的高明。

3、學習第三段(第5、6自然段)

(1)自由朗讀5、6自然段。

(2)提問:格羅培斯返回了巴黎,馬上給施工部下達了什么指示?

指名回答,幻燈出示:回到住地,他馬上給施工部拍了封電報:撒下草種,提前開放。

學生齊讀。

師板書:撒下草種,提前開放

(3)格羅培斯為什么要求在樂園里撒下草種?他是怎樣想的?

(3)一開始迪斯尼樂園有路嗎?當撒下草種,提前開放后,一年里整個樂園有了哪些變化?

指名讀。

(4)到了第二年,格羅培斯做了什么?

指名回答,幻燈出示:第二年,格羅培斯讓人按這些踩出的痕跡鋪設了人行道。(女生讀)

師板書:按照足跡,鋪設道路

(5)為什么要“按照足跡,鋪設道路”?

(因為“這些踩出的小道有寬有窄,優(yōu)雅自然”,寬的地方說明走的游客多,于是路徑就設計得寬些,窄的地方說明走的游客少些,也該設計得窄些,而沒有人走的地方,自然就用不著去設計路徑了。它是游客自由選擇的結果,符合眾多人的意愿。格羅培斯的設計是一種順其自然的方法,可見他設計的用心良苦。)

(6)指導朗讀,體會方案的高明。

(7)最佳路徑的設計與法國南部農民賣葡萄有什么聯系?

[設計意圖:讓學生理解格羅培斯是受當地農民賣葡萄的方法而產生路徑設計方案的,兩者之間有一些共同點,都把選擇的權利交給了大家,讓大家去尋找最適合最佳的東西,都是順其自然的,都包含著對人們的信任、尊重。]

4、學習第四段(第7自然段)

(1)指名朗讀第7自然段。

(2)路徑不僅設計出來了,還被評委們評為世界最佳。同學們,假如你是倫敦國際園林建筑藝術研討會上的專家、評委,你能說說為什么把迪斯尼樂園的路徑設計評為最佳路徑?[設計意圖:讓學生各抒己見,引導歸納,促進學生對課文內涵的理解。]

(3)齊讀第7自然段。

(三)拓展延伸,與“大師”對話

你覺得格羅培斯是大師嗎?此時此刻,假如他就在這里,你想對他說些什么?

(四)總結課文

大師之大,不僅在精湛的藝術,創(chuàng)新的思維,還在于精益求精的精神,更在于他尊重他人,為人著想的人本思想。我們應該感謝格羅培斯,他送給我們一個道理:在沒有辦法的時候,給人自由,任其選擇,也許是最佳路徑。在這里,老師真誠祝愿我們每一位同學能以格羅培斯為榜樣,不斷爭取,創(chuàng)造學習上的“最佳”。

(五)布置作業(yè):

1、給得到世界最佳設計的格羅培斯寫一段頒獎詞。

2、開展“走近迪斯尼”語文實踐活動。

(六)板書設計:

6最佳路徑

撒下草種,提前開放

按照足跡,鋪設道路

給人自由,任其選擇

七、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內容生動,意蘊深遠的課文,文章向我們介紹了世界建筑大師格羅培斯為迪斯尼樂園設計路徑的故事,著重記敘了他從一位年老的葡萄原主“給人自由,任其選擇”的賣葡萄的方法上受到啟發(fā),產生了“撒下草種,提前開放”的路徑設計策略,最終,被評為世界最佳設計的過程。告訴我們;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給人自由與選擇的機會,其本身就是一種最佳選擇。

課文的二、三兩段是重點部分,為了使學生理解本課所帶給我們的啟示,教學中我抓“對比”,促“聯系”,以謀求教學的“最佳路徑”:

一、“許多園主賣葡萄”與“年邁無力的老太太賣葡萄”的對比:

在學生自由讀完第二大段后,讓學生說說許多葡萄園主是如何賣葡萄的?“年邁無力”的“老太太”呢?他們各自賣葡萄的結果怎樣?通過兩種截然不同的方法和結果的對比朗讀,讓學生展開想象,談談如果自己作為一位買主會如何選擇?思考老太太的辦法好在哪里?為理解下文中格羅培斯的設計方案打下基礎。

二、“老太太賣葡萄”與“格羅培斯設計路徑”的聯系:

在教學第三大段時,首先讓學生充分的讀,說說格羅培斯的方案是什么?為什么撒下草種?他是怎么想的?理解“有寬有窄”的道路鋪設的依據,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談談此舉和“老太太賣葡萄”有什么聯系?領悟其共同之處都是給人選擇的自由。

三、暢談“最佳路徑”

總結課文時,讓學生討論“格羅培斯的迪斯尼樂園路經設計為什么被評為最佳設計?”學生暢所欲言。最后提出希望,希望學生能找出適合自己的學習上的最佳路徑。

##結束

關于教學設計講課模板 篇2

《祖父的園子》是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選自蕭紅的《呼蘭河傳》。主要寫了祖父園子中各種美好的景物,以及作者在園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言語新鮮自然、率真稚拙,充滿自由想象的表達方式,排比、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的巧妙運用,猶如一幅清新和諧、富有童話色彩的畫。是一篇非常適合對學生進行想象訓練、朗讀訓練、言語訓練的范本。

之所以選擇這一課來上本學期的公開課是因為,之前一次外出聽課時授課的張祖慶老師介紹了自己對蕭紅的情有獨鐘,讓我也喜歡上了她,于是買來了張老師介紹的《呼蘭河傳》和《小學生蕭紅讀本》,于是選了這一課來講,將之前先是找來了張老師的教學設計進行學習,而后又結合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了備課,大致環(huán)節(jié)為:導入新課;匯報預習;走進園子;想象回味。其中“匯報預習”是結合個人教學習慣設計的,“走進園子和想象回味”兩個環(huán)節(jié)是從張老師那里學習來的,只是稍加改動。

學生通過讀、找、議、練筆等環(huán)節(jié)對園子有了比較深刻地認識,學習能力也得以提升,讀得比較到位。但是,由于是略讀課文需在一課時完成,就顯得時間緊了些,總感覺有些環(huán)節(jié)似蜻蜓點水,不夠深入,小組合作有些流于形式。另外,因為學生能力有限,練筆環(huán)節(jié)效果不夠理想。在今后的教學中,學生能力方面需要加強培養(yǎng)。

##結束

關于教學設計講課模板 篇3

再別康橋

教學目的:

知識與能力通過誦讀,了解詩中的意象

過程與方法通過咀嚼、吟誦,學會鑒賞現代詩歌的意象美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受詩歌的獨特意境,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從誦讀加深理解,通過理解提高誦讀能力。

教學難點:

從詩的意象中把握徐志摩詩的藝術美。

教學方法:

以誦讀為主,教師從旁點撥指導,學生反復朗誦鑒賞詩之美。

教學準備:

配樂詩朗誦,營造詩意氛圍,師生共同進入意境

教學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迄今為止,我們已經學過了不止一篇送別詩作。古人云:黯然傷魂者唯別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陽關無故人的豪邁,也有相見時難別亦難的苦澀,更有楊柳岸,曉風殘月的傷感,這些都是古人對于離別的理解,那么現代人是如何看待離別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徐志摩的再別康橋,領略一下現代人筆下的別離之情!(板書:再別康橋)

二、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

1、閱讀注釋①回答問題:由康橋你想到了什么?

[解釋]:康橋=劍橋

想到了英國的劍橋大學,牛津大學以及美國的哈佛大學等世界名校。

2、作者徐志摩出身于富商家庭,筆名云中鶴。曾經在美國、英國留過學,回國后歷任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教授,與胡適等人成立了新月社,為新詩代表人物。用他本人的話說,在英國劍橋大學研究文學期間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這首《再別康橋》是作者在1928年第三次來到康橋后的歸國途中寫下的切身感受。很可惜,詩人在他35歲時乘飛機從南京去北平,途中飛機失事,不幸遇難,死于泰山腳下。

三、指導朗讀

1、學生自由朗讀(2分鐘)

2、指名朗讀

3、欣賞配樂詩朗誦

4、體會、找差距

①感情:可以感受到這首詩抒發(fā)了作者對康橋依依惜別的感情,那么這種感情是濃還是淡呢?(濃)(板書:依依惜別的深情)

②全詩的高潮在第幾節(jié)?(第五節(jié))因此全詩的感情是起伏跌宕的。

③句式:四行一節(jié)(整齊)

④節(jié)奏:每節(jié)押韻、節(jié)節(jié)換韻

⑤語氣:舒緩、輕柔、低沉(悄悄、輕輕、沉默)

5、學生默讀、體會感情(2分鐘)

6、指名朗讀,注意感情與節(jié)奏

四、分析鑒賞引導學生感受意象美

1、[問]:讀了許多遍課文,大家除了能感受到詩人依依惜別的深情外,對于作者所描寫的康橋有什么印象?

(美麗)

可以說是風光如畫。蘇軾在評價王維的詩時說: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如今我們品味著徐志摩的這首《再別康橋》是不是可以稱得上詩中有畫。(板書:風光如畫)

2、找尋意象:這康橋以及它周邊的秀麗都是通過描寫景物感受的。

[問]:詩中的哪些景物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什么?

(云彩,金柳,艷影,青荇,潭水,長篙,星輝)

這些事物都是柔美而抒情的事物。它們都已超越了它們的自然屬性,浸透了作者對康河的永久戀情。而是融入了作者主觀情意的意象。

3、總結意象:這些景物不同于普通意義上的自然景物,都浸入了作者的感情,而超越了它們本身的自然屬性。這種經詩人運思而成的寓意深刻的形象被稱之為意象。

五、比較閱讀

與白居易的《南浦別》和李白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比較本詩的藝術特色。

特點:構思別出心裁,不落俗套。

①一般別離的詩,告別的是人,而此詩不是,告別的是康橋,作別的是西天的云彩。

②一般別離的詩,告別時會有千言萬語的囑托與叮嚀,或牽手頓足,或肝腸寸斷;而此詩卻從輕輕、悄悄、沉默渲染出了一個只著色不摹聲的寂靜環(huán)境,可謂是此時無聲勝有聲!

③獨具特色的意象選取。

沒有告別送行的人,以及車水馬龍,有的只是云彩,金柳,青荇,星輝等自然景物,造成一種清新感。

六、學生討論作鑒賞小結

這首詩為我們描繪了康橋如畫的美景,景中又蘊涵了詩人濃濃的深情,情于與景的交融值得我們細細品味,意象的選取也值得我們學習。鑒賞這樣的詩歌精品,朗讀與理解互相促進,我們便仿佛步入藝術殿堂與作者做心與心的交流這難道不是一種美的享受嗎?

七、再次朗讀

找一位朗讀水平較高的同學配樂朗誦,全班深入體會。

八、遷移拓展。

分析徐志摩《生活》一詩,找出詩中的意象。

生活①

陰沉,黑暗,毒蛇似的蜿蜒,

生活逼成了一條甬道:

一度陷入,你只可向前,

手捫索著冷壁的粘潮,

在妖魔的臟腑內掙扎,

頭頂不見一線的天光

這魂魄,在恐怖的壓迫下,

除了消滅更有什么愿望?

①寫于1928年5月29日,初載1929年5月10日《新月》月刊第2卷和3號,后收入詩集《猛虎集》。

[附:板書設計]

云彩運思而成

金柳比喻

風艷影依戀之情寓意深刻

光青荇擬人

如潭水歡樂形象

畫長篙

星輝離愁

(客觀物象)+(主觀情意)=意象

教學反思:

有全面的語文知識,歡迎大家繼續(xù)閱讀學習。

關于教學設計講課模板 篇4

離開了課件,我們還能講課嗎?

這次賽課,我有幸作為評委觀瞻了片區(qū)里八名老師的公開課。禁不住有些話要說。

八個老師同課異構,他們講的都是鄭振鐸先生的《貓》。我發(fā)現他們的導入部分,無一例外的都是借助課件。這是第二課時,關于有關貓的一些情節(jié),學生已經了解。難道還有必要介紹一下什么是貓嗎?農村的`孩子,難道沒有見過貓嗎?課件中圖像聲音視頻,全部招架上了,弄得仿佛貓比熊貓還稀罕,還需要有圖有真相來讓學生見識一番。

有的老師用有關貓的謎語來引入貓,有老師用抖音上的視頻配上當紅歌曲《學貓叫》來引入貓,更多的是去網上搜羅一些精美的貓的圖片來引入貓,更有甚者貓吃鳥,難道學生單看文字還不能想象那個場景嗎?有的老師還特意從網上找了個視頻來真相還原一下。

精美的課件,網上俯拾即是,可是作為評委,我要看的是每位語文老師如何用自己獨特而個性的語言來導入課文,我不免有點失望:難道你們離開了課件,連一句像樣的導入語也設置不出來嗎?

關于教學設計講課模板 篇5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內容生動、意蘊深遠的課文。課文向我們介紹了世界建筑大師格羅培斯為設計迪斯尼樂園的路徑大傷腦筋,他偶然從一位無力料理葡萄園的老太太身上得到了“給人自由,任其選擇”的啟發(fā),產生了“撒下草種,提前開放”的路徑設計,最終他的迪斯尼樂園路徑設計被評為世界最佳設計。學習課文,讓我們感受世界大師的風采,感受大師的獨特思考。告訴人們走向成功的科學態(tài)度和思維方式。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認讀3個要求會認的生字,掌握9個要求會寫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思考、討論問題,圍繞迪斯尼樂園路徑設計為什么被評為世界最佳設計?它與法國南部農民賣葡萄有什么聯系等問題思考、討論,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2.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形成自主探究意識和善思的品質。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格羅培斯的創(chuàng)新思維、精益求精的精神以及尊重他人、

為人著想的以人為本的思想。

重難點分析:

通過指導學生自主讀書,討論交流,深入體會,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格羅培斯一絲不茍、力求完美的工作態(tài)度,學習他善于觀察,善于思考,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充分意識到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給人自由與選擇本身就是最好的選擇。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與設計說明:

一、談話導入,激趣解題

(一)教師導入:有這樣一個神奇的地方,只要一提起它,同學們可能就會很自然地聯想到可愛的動畫形象——米老鼠和唐老鴨。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迪斯尼樂園是全世界男女老少都心馳神往的地方。今天我們要學的這篇文章就是與它有關的——《最佳路徑》。

(二)齊讀課題。

(三)解題。“徑”是什么意思,“最佳途徑”又指什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初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通順,遇到難讀的字詞和句子多讀幾遍,不理解的詞句作上記號。

(二)交流學習情況。

1.出示生字,指名讀一讀。重點指導讀好“催、竣、躁、筋”等字。

2.指名分節(jié)朗讀課文。

3.指導讀好長句子。結合課文相機理解“微不足道、漫山遍野、綿延、任其選擇”等詞。

4.指名讀詞語。出示課件

焦躁 大傷腦筋 格羅培斯 最佳路徑啟發(fā) 任其選擇 路徑設計 微不足道

5.選擇詞語簡要說說故事內容,能全部用上最棒。

過渡:

迪斯尼樂園的路徑設計為什么被評為世界最佳設計?你覺得格羅培斯稱得上是大師嗎?

三、抓住重點,引發(fā)思考

(一)在問題的引領下,先讓學生自主研讀第二自然段。

(二)介紹格羅培斯。課件出示

(三)在組織交流中,課件出示重點語句,抓住“四十多年”、“五十多次”、“微不足道”、“大傷腦筋”、“精美的杰作”等詞語引導仔細品讀。

(四)指導學生帶著敬意朗讀。

(五)你覺得格羅培斯稱得上大師嗎?為什么?

四、品讀賞析,拓展延伸

(一)尋找“最佳設計”的設計靈感

1.找一找:格羅培斯迪斯尼樂園的路徑設計的靈感來自何處?你覺得與法國南部農民賣葡萄有什么聯系?

2.看一看:課件出示格羅培斯不期而遇的法國南部農民賣葡萄的情形是怎樣的?這給了格羅培斯怎樣的啟發(fā)?

相機指導朗讀。

(二)品味“最佳設計”的設計美麗

1.說一說:格羅培斯是怎么進行迪斯尼樂園的路徑設計的?

2.議一議:格羅培斯迪斯尼樂園的路徑設計,有哪些獨到之處?

扣住“有寬有窄”組織教學,指導朗讀。

(三)暢談“最佳設計”的創(chuàng)新啟發(fā)

談一談:格羅培斯從老太太的做法中深受啟發(fā),獲得成功。你們從格羅培斯身上得到了什么啟發(fā)呢?

聯系生活,尋找生活中的“最佳路徑”。

五、深入領悟,升華情感

(一)(出示課件)1971年12月21日,在英國倫敦國際園林建筑藝術研討大會上,獲得世界最佳設計的就是迪斯尼樂園的路徑設計。

(二)(出示課件)同學們,假如你是倫敦國際園林建筑藝術研討會上的專家、評委,你能說說為什么把迪斯尼樂園的路徑設計評為最佳路徑嗎?

迪斯尼樂園的路徑設計之所以被評為最佳路徑,理由一:______________理由二:______________理由三:______________

教師小結:在座的各位專家們,你們對這個設計給出了那么多的理由,看來這種設計確實是“最佳路徑”。再次回扣課文題目。

(三)你覺得格羅培斯是大師嗎?

總結:大師之大,不僅在精湛的藝術,創(chuàng)新的思維,還在于精益求精的精神,更在于尊重他人、為人著想的人本思想。

通過抓住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導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自主學習,真正做到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通過詞語的朗讀,初步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分清課文的層次。

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以此問題為切入點,引導學生深入閱讀文本。

通過抓重點詞語,引導學生觸摸文本。對比的寫法,突出了格羅培斯精益求精的工作品質。

指導學生帶著敬意讀這幾句話,真正做到有感情朗讀。

既使學生具體理解了“深受啟發(fā)”,同時又引導學生注意了上下文之間的聯系。

對學生進行語言訓練,促使學生得到真切的感悟。

“有寬有窄”正顯示了游客的意愿,也說明了尊重游客的意愿。

從文本拓寬到生活。通過談話,使學生深化認識,從更高的層次上理解了課文。

學生在角色參與、角色轉換中不但豐富了想象,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還增進了思想認識,升華了情感體驗。

關于教學設計講課模板 篇6

教學目標:

1、有感情朗讀課文,了解故事背景,理解重點詞語;

2、理解最佳路徑的設計與賣葡萄之間的關系;

3、學習緣事悟理的寫作方法。

教學過程:

一、解題導入

1、這節(jié)語文課我們來共同學習《最佳路徑》。請你說說“最佳路徑”是什么意思?

2、看了這個題目,你想知道哪些問題?(為什么是最佳?是誰設計的?他為什么能設計出?

3、通過預習,你解決了哪些問題?(設計者?路在哪?——)

過渡:迪斯尼是一個神奇夢幻般的地方,可就要竣工時聯通各景點之間的道路還沒有設計好。格羅培斯是如何找到最佳路徑的呢?

二、初讀感知

1、指名分段讀文,其他同學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學生匯報。(格羅佩斯運用獨特的思維方式解決了建筑設計中的難題)

三、閱讀理解

1、格羅佩斯設計出的那條最佳路徑什么樣?請同學瀏覽課文找一找。(又寬又窄,優(yōu)雅自然)

(1)指名讀第七自然段。

(2)你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最佳路徑是怎樣設計出來的嗎?

(3)這樣的設計妙在哪里?(板書:游客——自主選擇)

2、格羅佩斯的靈感來自哪里?(板書:買葡萄老人)

(1)默讀3、4自然段,用學過的詞概括格羅佩斯看到的兩種不同現象。

(2)如果是你,你愿意買誰的葡萄,為什么?

(3)學生匯報后(板書:顧客)

3、最佳路徑展示了一代建筑大師非凡的智慧,下面我們去領略建筑大師的風采。

(1)自由讀第三自然段

(2)畫出感受最深的句子,說說你的體會。

4、作者通過故事也告訴我們深刻的人生哲理

(1)齊讀第七自然段

(2)理解“順其自然,順乎本性”

(3)說說對這段的理解

(4)再次解題,最佳路徑既指最好的道路,也指最好的方法。

(5)引讀第七段

5總結全文,板書:順其自然

四、學習寫法

1、你能說說作者的寫作思路嗎?(先敘事,在說理)

2、全文可以分為幾部分?怎樣分?

五、全課總結

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能順其自然,順乎本性的去選擇適合自己的最佳路徑。

關于教學設計ppt模板1500字6篇


幼兒教師教育網主題欄目精選:“教學設計ppt”,敬請訪問。

教師作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栽培者,教學時就要著手規(guī)劃好相應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可以幫助教師們教學,讓教學效果更好。你知道教學設計怎么書寫嗎?考慮到你的需求,幼兒教師教育網的編輯特意整理了“關于教學設計ppt模板”,僅供參考,我們來看看吧!

關于教學設計ppt模板 篇1

第七課 植物的共同特點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植物按生存的環(huán)境不同,可以分為陸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陽光、空氣和營養(yǎng)。

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種植物都有一定的壽命。

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長在一定的環(huán)境里,都需要水分、陽光、空氣和營養(yǎng),都會生長發(fā)育,都會繁殖后代,都有從生到死的生命過程。

過程與方法:

運用比較的方法獲得有關共同特征的認識。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對植物壽命的認識,懂得生命的可貴,也體會生死的自然規(guī)律。

【教學重點】了解植物的一些共同特點。

【教學難點】通過閱讀資料來總結植物的一些特征。

【教學準備】

教師:水生植物和陸生植物的圖片,植物一生的圖片;

學生:水生植物和陸生植物的比較記錄紙。

【教學過程】

一、比較陸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1、回憶:我們的周圍生長著許多植物,我們已經認識了大樹、狗尾草、水葫蘆和金魚藻。我們還知道哪些陸生植物和水生植物?記錄在下面的記錄單里。

陸生植物 水生植物

2、思考:植物需要什么才能正常生長?請交流。請補充閱讀P21的“植物需要陽光”。

陸生植物的生長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生植物的生長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用唯恩圖記錄下它們生存需要的共同點嗎?

二、了解植物的一生

思考:植物的一生經歷了哪些變化?

請看圖:向日葵的一生,我們能找出向日葵一生的幾個典型生長階段嗎?

種子、發(fā)芽、幼苗、開花、結果,這是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長階段。

看圖:一棵大樹的一生,你們能找出與向日葵一生的相同和不同嗎?對了,主要不同是壽命的長短不同。請看資料庫:“植物的壽命有長有短”,你們有什么體會?是呀,無論是百年老樹,還是一年草本植物,它們都會死亡,這是自然規(guī)律,也是生命的特征。

交流:從這些植物的一生中,我們明白了什么?

三、植物有哪些共同特點

思考:在我們對植物進行了這些觀察和研究之后,我們能夠說出植物的哪些共同特點?我們是怎么知道的?

整理:翻看前幾課的唯恩圖記錄,比較各共同點,然后整理記錄于紙上。

植物的共同特點

交流:我們認為,植物都生長在一定的環(huán)境中,都需要水分、陽光、空氣等;都會生長發(fā)育、都會繁殖后代,都有從生到死的生命過程;都有相同的基本結構特征:根莖葉花果實種子。

總結:植物作為生命體有許多重要特征,有共同的生長需要量,有生長發(fā)育、繁殖、衰老死亡等特征,還有適應環(huán)境(水葫蘆)的結構特征等。(這樣的歸納總結一定要基于學生的發(fā)展基礎上,學生能總結幾條算幾條,不要強求,也不能死記硬背?。?/p>

關于教學設計ppt模板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冬季常見的大棚蔬菜名稱,知道這些蔬菜在自然狀態(tài)下正常生長的季節(jié)。

2、能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來猜測大棚能生長反季節(jié)蔬菜的原因。

3、能制定考察計劃,按照計劃考察大棚,對考察結果進行記錄。

4、能根據對大棚的考察記錄進行分析,認識到溫度和濕度會影響農作物的生長。

5、意識到大棚蔬菜能方便和改善我們的生活,但是大棚蔬菜也有不足之處。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準備一些反季節(jié)蔬菜,提前建造一個模擬塑料大棚,溫度計、濕度計等。

學生準備:溫度計、濕度計。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第一課時的主要內容是:認識冬季常見的大棚蔬菜名稱,了解這些蔬菜在自然狀態(tài)下正常生長的季節(jié)。猜測大棚能生長反季節(jié)蔬菜的原因,制定考察大棚的計劃。

一、認識幾種反季節(jié)蔬菜

出示幾種課前收集到的幾種反季節(jié)蔬菜,組織學生觀察??稍O計以下問題。

1、認識這些蔬菜嗎?

2、知道這些蔬菜正常狀態(tài)下是什么時間上市的嗎?

農村的孩子知道各種蔬菜的生長季節(jié),但可能很少見到這些反季節(jié)蔬菜;城里的孩子經常見到反季節(jié)蔬菜,但對這些蔬菜的正常生長季節(jié)很陌生。所以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提前搜集一些學生熟悉的反季節(jié)蔬菜,比如西紅柿、豇豆、辣椒等;提前讓學生訪問家長,了解西紅柿、豇豆、辣椒等常見的蔬菜的生長季節(jié),這樣才會在本節(jié)課中進一步對比這些蔬菜的生長環(huán)境。

二、交流關于反季節(jié)蔬菜的知識

引導學生交流自己所知道的反季節(jié)蔬菜,并做記錄。

1、你還知道哪些蔬菜是大棚種植的?

2、這些蔬菜正常生長時是什么時間上市?

3、把你認識的反季節(jié)蔬菜的名稱,以及它正常生長的季節(jié)寫下來。

學生可以就自己知道的反季節(jié)蔬菜寫出3-5種,這個環(huán)節(jié)也可以在課前提前安排學生收集。

三、猜測為什么大棚里能生長反季節(jié)蔬菜

1、交流:你知道哪些反季節(jié)蔬菜?

在學生書寫的基礎上交流,讓學生了解更多的反季節(jié)蔬菜。

2、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大棚里能生長反季節(jié)蔬菜?這可能與大棚里的什么條件有關?

學生可能會猜測:與氣溫有關,與濕度有關,與太陽有關,還可能猜想與大棚里的生物有關等等。這些猜測與學生在此之前進行的農作物與土壤的研究、農作物與化肥的對比實驗的研究有關。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同樣是在一塊土壤上,在上面建造大棚后,農作物的哪些生長條件發(fā)生了改變?

3、在交流的基礎上,把自己的猜測寫下來。

讓學生寫出自己的猜測,其目的在于,收集事實后能和自己以前的猜測做比較。

四、制定考察計劃

在考察真正的大棚之前,應該制定一個簡單的考察計劃。比如要考察哪些內容?考察時要帶什么儀器?記錄表如何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教師可以設計以下問題來指導學生制定考察計劃。

1、要到大棚里去考察,我們做哪些準備?帶什么工具或儀器?

2、大棚里面和外面會有哪些不同?我們要考察哪些內容?

3、怎樣設計記錄表?

4、我們如果要考察大棚,還要注意哪些問題?

先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然后向全班匯報、交流他們的看法。學生可能會圍繞溫度和濕度等來制定考察計劃。教師應注意提醒學生除了要考察大棚內的環(huán)境外別忘考察大棚外的環(huán)境,這樣才能把大棚內外的環(huán)境進行對比。大棚內外的事實應該包括氣溫、濕度等內容,還可以鼓勵學生記錄更多關于大棚里的信息。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強調紀律和安全注意事項。

第二課時

第二課時的主要內容是:考察真正的大棚,分析大棚的環(huán)境為什么能種植反季節(jié)蔬菜,辨析大棚蔬菜的好處與不足。

一、提出考察時應注意的事項

教師帶學生考察時應該再次強調注意安全等事項。教師要考慮細致,要具體到坐什么車,怎樣走,怎么分組,帶哪些工具和儀器,提醒學生注意安全,注意記錄等。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憶上節(jié)課的考察計劃,再提出出去考察需要注意的事項。

二、實地考察

教師帶學生一起到大棚實地考察,并做好記錄。

三、整理分析收集到的事實

考察大棚里的生長環(huán)境后,引導學生根據植物生長所必須的條件,分析大棚里為什么能生長反季節(jié)蔬菜。

1、考察大棚后你們有什么發(fā)現?

學生可能知道,大棚里的溫度比外界高,濕度比外界大。還有推測,比如大棚里二氧化碳濃度高等。當學生說出自己的推測后,教師要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理由,對學生能積極動腦進行推測的行為加以鼓勵,但對推測的結論則不予肯定,因為推測還需要科學的驗證。

2、植物生長需要哪些條件?植物生長需要合適的溫度、陽光、空氣和土壤。

3、大棚里哪些條件適宜植物生長?大棚里的溫度較高,濕度較大,適宜喜高溫的農作物的生長。

4、大棚里為什么能生長反季節(jié)蔬菜?教師引導學生就大棚里為什么能生長反季節(jié)蔬菜分組展開研討,把學生研討的結果在全班交流。

四、思考與拓展

1、大棚蔬菜豐富了我們的生活,吃過大棚蔬菜嗎?它的味道和自然生長的蔬菜有什么不同?

2、大棚蔬菜還有哪些不足之處?

3、通過研究大棚蔬菜,你有哪些收獲?有什么感受?

大棚蔬菜雖然四季都有,特別是在冬季,能豐富我們的餐桌,但是由于大棚里的農作物受陽光照射不夠,導致口味較淡,維生素含量偏低。大棚蔬菜由于這些不足,還是沒有正常生長的農作物好吃,營養(yǎng)也不如自然狀態(tài)下生長的.農作物。由此,希望學生能意識到,大棚能改變我們的生活,但是大棚也有其不足。

關于教學設計ppt模板 篇3

1、上超市

教學目標:

1、學會在購物前先確定計劃,知道購物要根據需要來進行。

2、知道在超市購物的一般程序和常識,能嘗試著自主購物。

3、體會超市購物的樂趣,學會文明購物。

教學重點:

學會在購物前先確定計劃,知道購物要根據需要來進行。知道在超市購物的一般程序和常識,能嘗試著自主購物。

教學難點:

體會超市購物的樂趣,學會文明購物。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在購物前要有計劃,知道購物要根據需要來進行。

2、能評判購物時的行為是否正確、文明。

教學準備:

學生做一個小調查:家里還需要什么;爸爸、媽媽喜歡吃什么;我準備買什么。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1、(點擊圖片)小朋友,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一個地方看看。

2、誰知道剛才圖片里展示的是哪個地方?學生回答。(超市)沒錯,那你們去過超市嗎?什么情況下你們會去超市呢?學生回答。(去過,要買東西的時候。)

3、當我們要買一些東西的時候會去超市,超市里貨物齊全,比較方便購買。那今天我們就要講一講“上超市”的有關事項。黑板書寫課題:上超市。

點擊超市的環(huán)境圖。

二、課文學習

1、昨天,老師請小朋友們回家做了一個小調查(點擊文字),先請小朋友們和小組里的小伙伴們一起說一說你調查的結果。

2、剛才小朋友們討論得很熱烈,誰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調查結果?在學生匯報時,教師引導學生認識:應該買我們需要用的東西,不需要的東西不應該隨心所欲地購買;購買時心中要有家人,除了父母,也要考慮到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親人及客人的需要;購物要有計劃,要考慮自己的購物能力和家庭經濟條件……

3、小朋友們真不錯,知道去超市買東西前要先想好我們需要什么,那么,進了超市后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我們注意呢?

點擊的三個問題:家里還需要什么?爸爸、媽媽喜歡吃什么?我準備買什么?

三、體驗感悟

1、下面讓我們進入“火眼金睛”游戲,比一比誰的小眼睛最尖,找到小明在超市里不正確的行為最多。(點擊動畫)學生發(fā)言時教師適度提問:錯在哪里?由此引導學生正確購物的方法。

小明有些地方做得不對,但還有些地方是做對了,我們一起來看看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向他學習。學生自由發(fā)言。

2、小明在超市里購物的有些行為是對的,有些是需要改進的。小朋友你們回憶一下,平時你們去超市的時候覺得自己哪些地方是做得好的,哪些地方還需要改進呢?

點擊動畫“小明在超市”。

四、課外延伸

1、總結: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進超市要注意的事項,誰能說說你學到了哪些要注意的事項?學生自由發(fā)言。(要有計劃;要為大家考慮;購物時要講文明、懂禮貌……)

2、希望小朋友們課后能和爸爸、媽媽一起去超市逛逛,了解超市的布局。

關于教學設計ppt模板 篇4

1、知識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的習俗,體會家鄉(xiāng)過春節(jié)時的習俗對生活的影響。

2、情感目標:通過感受過年的歡快和喜悅,激發(fā)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之情,向學生滲透重視親情、友情的美好情愫。

3、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收集、整理、運用信息的能力,提高對社會現象的辨別,分析能力。

教學重、難點:了解過春節(jié)的風俗習慣,挖掘過年的文化內涵,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的積極態(tài)度。

教具準備: 自制課件、中國結、辣椒裝飾、彩色紙片、自制賀卡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1、(課前播放多媒體VCD《新年好》片段,使教室里洋溢著濃濃的節(jié)日氣氛。)聽到這歡樂的音樂,看到這喜慶的畫面。你想到了什么?你們喜歡過年嗎?2.今天,我們就一起提前過個熱鬧的新年,好嗎?(板書課題,大聲齊讀)

二.全班匯報交流

1.說說在記憶中,你對過年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2.根據學生答案,引導學生概括、分類。(相機板書“飲食、裝飾、祝福、其它)

三.分組匯報交流

同學們昨天回家都搜集了有關過年的不同風俗文化,下面咱們就來分別匯報匯報吧!先來談談過年的什么文化呢?

飲食文化1.先請學生說說,過年時有哪些特意要吃的東西。當學生提到餃子時,教師補充:吃餃子是中國北方的習俗。每到年夜飯的時候,人們還會在很多的餃子里藏一個錢幣,誰要是吃到了這個藏著硬幣的餃子,就得到了新年的好運呢! 2.大家搜集得還真不少!其實啊,過年我們特意吃的每樣東西,都有特殊的意義呢!下面,我們就讓飲食組的同學和大家一起做個“找朋友”的游戲好嗎? “找朋友”的游戲:教師事先在學生的抽屜里藏好食物名稱卡片和寫有食物意義的長紙條。請持有紙片的同學上臺,分兩邊站好。請學生們?yōu)槭澄锩Q和食物意義配好對。

裝飾文化1.過年時,有許多漂亮喜慶的裝飾物,裝扮著新年,營造了濃濃的節(jié)日氣氛。讓每一個人似乎都沉浸在幸福歡樂的海洋。你知道,過年時都有哪些有趣的裝飾品嗎?

根據學生的回答,老師相機出示圖片或實物(例如中國結、辣椒等)。2.中國結:老師也帶來了一個中國結,大家看!其實,中國結還有銅錢結、吉祥結很多種類。代表著不同的祝愿。如今,我們又賦予了它新的意義,不論你是哪個民族,不論你身在何地,希望所有中華民族的靈魂都能緊緊地凝結成一顆中國心。辣椒:許多人家里還喜歡懸掛辣椒呢!看,你知道掛著辣椒又代表什么嗎?

祝福文化 當每個人都沉浸在新年的幸福祥和中時,可不能忘記給朋友、親人送去祝福。其實,祝福的方式有很多種。你知道哪一些呢?

老師根據學生回答,相機引導或補充。學生講到紅包或壓歲錢時,教師生動講述壓歲錢的由來。你過年時領到了壓歲錢嗎?你是怎么花的?

老師知道,在上次的汶川大地震中,一個小朋友把自己積攢了好幾年的壓歲錢——一千多元,都捐給了災區(qū)需要幫助的孩子們。他的壓歲錢就花得非常有意義。希望同學們,以后能更合理地使用自己的壓歲錢,好嗎?學生提到賀年卡的時候,演示發(fā)送電子賀卡。

不管用何種方式,祝福的語言總是最重要的。昨天是教師節(jié),同學們一定給老師送去了節(jié)日的祝福。王老師教育我們,太辛苦了。今天,就讓我們把新年的祝福也送給她,好嗎?(教師發(fā)放大賀卡,學生用大粗筆書寫祝福。)

每四人一組,把最想送給王老師的話,寫下來吧!請一兩個學生上臺展示賀卡內容。

三.總結,延伸。

同學們,今天我們在課堂上過了一個熱鬧有意義的新年,了解了中國悠久的年文化。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地方,慶祝春節(jié)的方式都不相同。老師還給大家布置了一個特殊的作業(yè)。瞧!(課件出示: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春節(jié),你知道其它民族是怎樣過春節(jié)的嗎?)雖然民族不同,習俗不同,但過年時的喜慶、歡樂還有人們對于來年美好的希望卻永遠都不會變。來,讓我們舉起賀卡,看看背面寫了什么?讓我們共同祝愿——親愛的爸爸媽媽,親愛的老師同學,親愛朋友們,愿我們——一年更比一年好?。▽W生齊聲回答)

關于教學設計ppt模板 篇5

一、導入新課 1分鐘

教師就播放失火鈴聲

師:啊,同學們,這是什么鈴聲?發(fā)生什么事了?

生:發(fā)生了火災

師:哦,對,位于文化路13號的一家小商店著火了,假如我們就在這個商店里,該怎么辦呢?

生:逃生;打119……

二、主題活動一:如何報火警 5分鐘

師:這位同學說打119,119是干什么的?

師:哦, 119是火警,那這節(jié)課我們就從119談起吧。(板書:從119談起)

師:發(fā)生火災應該馬上打119,可是怎么打119你會嗎?

師:現在請***同學作為報警者,老師作為消防隊員,我們來模擬一下打119。(板書:打119)

師生模擬打119。

師:大家說說這位同學報火警科學嗎?

生:不科學

師:那誰能說出剛才他報火警時哪些地方不科學?

生:沒有說出失火地點;話說的太多了,沒有重點;沒有說明失火原因;說了些無關緊要的話……

師:對報火警時要注意,首先應講清楚失火的具體地點,然后簡要的說明一下火情和周圍的交通狀況。現在在小組內再模擬一次報火警,比比誰報警最快最清楚。

生:模擬

師:同學們說的都非常清楚,速度也很快,描述很準確,我們都知道了,遇到火災首先應該撥打119,但是有一條,那就是火警電話是不能隨意撥打的,假報火警是違法行為。

三、主題活動二:火災逃生 15分鐘

師:現在我們還被困在商店里面,火越來越大,我們該怎么辦呢?請同學們分小組討論我們如何才能安全快速的逃離火場?一會小組派一名代表來談一下本組的觀點。(同時板書:逃生 遇到火災)

生:分組討論

生:匯報

生1:不能慌張、亂跑,應立即用一條濕毛巾捂住口鼻,以防濃煙嗆后暈倒。

師:那你能給我們大家表演一下嗎?

師:咱們大家一起來試試。全體師生用濕毛巾捂住口鼻。

生2:如果外面濃煙很大,就用濕被子等封住門縫,然后再選擇水池邊、窗戶邊等通氣情況好的地方躲避。

生3:如果遇到房屋開始倒塌,應立即躲到墻角或柜子下面。

生4:可以用棉被浸濕然后蒙在自己身上逃出火海

師:這位同學的辦法非常好,你能來給大家演示一下嗎?

生:演示

師:同學們的辦法真多呀,也非常的好,都發(fā)揮了各自的聰明才智,冷靜勇敢的想出也逃生的辦法,值得表揚。但是,同學們,日常生活中的火災會在不同情況、不同環(huán)境下發(fā)生,比如有這么兩個地方發(fā)生了火災,一個是我們的班級,另一個是大型的商場,我們就來做一個火場逃生的游戲,大家想不想做?

生:想

師:那好,假如我們班一、二、三組同學在教室內,四、五組同學在大型的商場內遇上了火災,大家先討論一下如何逃生?然后每個小組演示一下,看看哪個小組表演得最科學。

生:討論

師:現在我們來演示一下在各個場所的火場中的逃生方式

場所一:在一般的平房中,學生要靠墻貓著腰,從門或者窗戶中逃生。

場所二:在大型的商場中,教師設計一個條件:用兩個呼啦圈作為出口,一個為電梯口,一個為樓梯口,讓學生自由選擇逃生的方式,并說明理由。

師:(總結)在遇到這種情況下我們要采用通過走樓梯這種方式逃生,不要到垂直升降的電梯中去,因為發(fā)生火災后一般會停電,人就會被困在電梯中,那樣就更危險了。

四、主題活動三:如何才能避免火災 16分鐘

師:憑著大家的沉著與冷靜,依靠大家想出來的辦法,我們終于逃離了火場,好險啊,發(fā)生火災,不但財物受損,就是人的生命安全也隨時受到威脅,比如說1987年中國大興安嶺的特大森林火災,大火持續(xù)了27個日夜,造成了193人死亡,6萬多人無家可歸,如果這樣的火災再發(fā)生18次的話,那整個大興安嶺就沒了,更驚人的是這樣一場大火災,竟然是由一個小小的煙頭引起的,真是太不值了,如果我們在生活中稍加注意就會避免很大的損失,那么生活中怎樣才能避免火災呢?請大家討論一下,把討論的結果告訴大家。(板書:避免火災)

生1:不玩打火機、火柴等危險物品。

生2:樹葉垃圾不要放火燒

生3:糧食秸稈不能在地里燒

生4:不能在野外放火玩

……

師:同學們總結的非常的全面,希望大家能從自身做起,爭做消防小衛(wèi)士。

師:下面我們進行一次小競賽,老師這里有幾道搶答題,請大家回答這些人的做法對嗎,并說出為什么?答對者給小組里加一分,最后看哪個是優(yōu)勝小組。(教師在黑板上畫上表格,然后在小組后面畫五星加分)

師:看得出來,我們班每個同學都在積極的為自己小組爭得榮譽,這是一種好現象,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繼續(xù)發(fā)揮這種集體觀念,讓咱們班成為街道上的優(yōu)勝班級,大家有信心嗎?

生:有

師:知道大家都喜歡做游戲,老師又帶來了一塊拍手游戲,我們兩人一組,邊唱邊做。大家先默讀一遍,然后老師和你們一塊做。

(師生共同做拍手游戲。

防火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消防安全數第一。你拍二我拍二,咱倆宣傳做伙伴。你拍三我拍三,消防隊里去參觀。你拍四我拍四,用火不當會出事。你拍五我拍五,遠離易燃易爆物。你拍六我拍六,風大失火不好救。你拍七我拍七,不要玩火做游戲。你拍八我拍八,電線不能隨便拉。你拍九我拍九,火警電話一一九。你拍十我拍十,人人防火要落實。)

師:這個游戲好玩嗎?

生:好玩

師:希望大家經常做這個游戲,時刻想著要防火。

五、小結 3分鐘

師:通過本節(jié)課的活動,你有什么體會呢?請大家一起來談一談

生:談體會

師:同學們說的都非常好,大家都對火災有了深刻的認識,我們平時要多掌握一些消防知識,減少火災的發(fā)生,讓火造福于人類,讓我們共同努力吧!

關于教學設計ppt模板 篇6

教學目標:

1、 學會對周圍的事加以評論,明確是非對錯。

2、 用贊美的眼光看待周圍的事物,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

3、 細心觀察生活,發(fā)現別人的優(yōu)點和長處,并能真誠地為別人感到高興。

4、 以自己的方式表達對別人的贊美。

教學重點:學會發(fā)現別人的優(yōu)點和長處,并能真誠地為別人感到高興。

教學難點:以自己的方式表達對別人的贊美。

教學準備:

1、 學生課前小調查:尋找小伙伴的閃光點。

2、有特長的同學準備節(jié)目

教學時間:一課時

關于小學教學設計題模板1500字(精選5篇)


作為一名引導學生學習的教師,教學前就要準備安排好相應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可以幫助教師們教學,讓教學效果更好。究竟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教學設計呢?根據你的需要,幼兒教師教育網編輯精心整理了關于小學教學設計題模板,更多相關信息請繼續(xù)關注本網站。

關于小學教學設計題模板【篇1】

教材分析

本單元教學加法交換律、結合律,乘法交換律、結合律。在學生掌握了四則計算和混合運算順序的基礎上,進一步教學運算律,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運算,掌握運算技巧,提高計算能力。

本節(jié)教材是在學生經過較長時間的四則運算學習,對四則運算已有較多感性認識的基礎上,結合一些實例,學習加法的運算律。

學情分析

學生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在加法的計算中和演算中接觸過這方面的知識,有較多的感性認識,這是學習加法交換律的基礎。教材安排這兩個運算律都是從學生熟悉的實際問題的解答引入,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和分析,找到實際問題不同解法之間的共同特點,初步感受運算規(guī)律。然后讓學生根據對運算律的初步感知舉出更多的例子,進一步分析、比較,發(fā)現規(guī)律,并先后用符號和字母表示出發(fā)現的規(guī)律,抽象、概括出運算律。教師應有意識地讓學生運用已有經驗,經歷運算律的發(fā)現過程,讓學生在合作與交流中對運算律的認識由感性逐步發(fā)展到理性,合理地構建知識。

教學目標

1、教學技能目標: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并能夠用字母來表示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

2、過程方法目標:使學生經歷探索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的過程,通過對熟悉的實際問題的解決,進行比較和分析,發(fā)現并概括出運算律。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進一步增強對數學的興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獨立思考和探究問題的意識、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能用字母來表示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

難點:使學生經歷探索加法結合律和交換律的過程,發(fā)現并概括出運算律。

關于小學教學設計題模板【篇2】

設計說明

1.情境激趣,寓教于樂。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玩”是兒童的天性,在設計這節(jié)課時,注重讓學生在“螞蟻做操”的情境中抽象出點子圖,借助這一直觀模型來解釋計算的過程,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乘法運算的意義。做到“在玩中學,在學中練”,完成由知識到能力的升華。

2.引而不替,突出主體。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適當地引導,然后放手讓學生思考,給予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間,讓學生將點子圖與豎式計算對應起來,清晰地呈現出兩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過程。引導學生掌握表格、抽象豎式、直觀點子圖三者之間的內在聯系,幫助學生提高計算的能力,同時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發(fā)揮。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學情檢測卡

學生準備點子圖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質疑引新

1.(課件出示教材52頁螞蟻做操情境圖)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畫面,同桌間說一說在情境圖中你可以發(fā)現哪些數學信息。

(指名匯報)

師:根據找到的這些數學信息,誰能提出一個用乘法計算的問題?(要引導學生盡量把問題表述完整:每行有12只小螞蟻,有4行,一共有多少只小螞蟻?)

2.讓學生獨立列式,并嘗試口算。

師:誰能說一說你是怎么算的?(個別學生匯報自己的口算過程)

師:這節(jié)課我們要用豎式計算乘法。(板書課題:螞蟻做操)

設計意圖:觀察情境圖,從圖中獲取信息,培養(yǎng)學生根據自己收集的信息提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匯報口算方法的同時,鞏固兩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的口算方法,為后面的教學作鋪墊。

⊙合作探索,學習新知

1.圈畫點子圖。

(1)請同學們拿出課前準備的點子圖,在點子圖上圈一圈,算一算,并說一說自己的思考過程。

學生在小組內圈算,教師巡視指導。

(2)指名說思考過程。

引導學生說清自己的思考過程,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要重點理解教材中呈現的第三種圈算方法,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圈的,又是怎樣算的,將每一步口算過程與點子圖中圈畫的點子對應起來,借助點子圖直觀地理解這種口算方法:先算10×4=40,再算2×4=8,最后算40+8=48)

(3)總結:這節(jié)課我們要一起探究的是筆算乘法,也就是乘法的豎式計算。(板書)

(4)嘗試用豎式計算,展示自己的計算過程。

根據學生的匯報,師板演完整的豎式過程。隨機提問每一步計算的含義。

(5)說一說豎式計算的每一步在表格和點子圖中分別表示的是哪個計算過程。

2.學習乘法豎式的簡寫形式。

師出示乘法豎式的簡寫形式。

引導學生想:8寫在個位,表示什么?4寫在十位,表示什么?

3.師小結豎式計算的過程。

(1)書寫格式:先寫第一個乘數12,再寫第二個乘數4,相同數位對齊,乘號寫在第二個乘數的左邊,然后畫一條橫線。

(2)計算方法:從個位乘起,乘到哪一位,積就寫在哪一位的下面。

(3)學生自由計算,教師巡視指導。

4.課件出示:213×3。

組織學生先在小組內交流計算的方法,再指名匯報。

(注意:對于口算的學生要說一說口算的過程;對于用豎式計算的學生,要說清楚每一步計算表示的具體含義)

設計意圖:教學過程循序漸進,尊重學生的想法,通過圈畫點子圖、研究筆算算理,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掌握筆算兩、三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的筆算方法,感受到知識的形成過程。

關于小學教學設計題模板【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學習民間玩具的造型與質樸裝飾用色表現手法;

②懂得制作搖鼓的傳動裝置。

2.過程與方法:

①在合作創(chuàng)作中.探索打鼓鳥的整體設計方案;

②在欣賞活動中,學習民間玩具質樸造型與裝飾色彩的表現手法: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①愛護鳥類.保持生態(tài)平衡;

②感受小組合作的愉快。

教學要點:

1.教學重點:

懂得運用能量互換原理,利用傳動裝置制作出會打鼓的小鳥。

2.教學準點:

合作探究,學會看圖制作,有效提高創(chuàng)作水平。

3.興趣點:

制作出會發(fā)出聲音的小鳥。

4.觀察點:

關注發(fā)聲玩具的鼓面與鼓架的組合成型特點。

作業(yè)要求:

1.基本要求:

能制作出一只會打鼓的小鳥玩具。

2.較高要求:

能制作出一只既美觀又能打鼓的小鳥玩具:

3.個性探究:

能制作出鼓聲清脆、轉動顧暢、造型獨特的小鳥作品。

教學過程設計

活動一:分享、討淪:

(1)看一看:欣賞課本中提供的搖鼓圖片。哪個搖鼓最有趣?為什么?哪個搖鼓最美?為什么?

(2)說一說:你了解的民間玩具——搖鼓有汁么特點和歷史?

活動二:嘗試、探索:

(1)看一看、議一議:觀看制作打鼓鳥的步驟,書上介紹的方法能看懂嗎?不懂的地方與同學探討一下。

(2)說一說:哪些部分比較難解決?你想到用什么方法解決嗎?

活動三:創(chuàng)作、表現:

(1)小組討淪:準備用什么材料,如何設計鳥的造型?

(2)做一做;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動手制作打鼓鳥。圍繞打鼓鳥的裝飾性、趣味性和

實用性,教師提出不同的作業(yè)要求。

(3)說一說:在制作過程中,遇到了什么問題?你是如何解決的?

活動四:展示、評價。

比一比:進行作品展示交流,比一比誰的打鼓鳥發(fā)出的聲音最響亮清脆,誰的打鼓鳥

轉動得最暢順,誰的打鼓鳥造型最簡練美觀。

關于小學教學設計題模板【篇4】

分數的意義是人教版小學數學第八冊第四單元的內容。這節(jié)課的內容是在學生學過分數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學生系統(tǒng)學習分數知識的一個重要的起始概念。同時這節(jié)課也是為后面學習分數大小的比較、假分數與整數、帶分數的互化、分數四則計算等打下基礎的一課。因此本節(jié)在本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應突出體現基礎性、普遍性和發(fā)展性,要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 以及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的目標。在基本思想中也指出:現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對數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學與教的方式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重視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的工具。

基于以上的認識,我將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知識與能力:通過探究性學習使學生知道分數的產生,理解并掌握單位1 及其分數的意義。

2.過程與方法:在網絡平臺的支持下,培養(yǎng)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創(chuàng)設互相協作,積極探索的學習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滲透數學來源于實際生活的思想。

教學重點:理解單位1,歸納出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理解并掌握單位1 及其分數的意義。

教具準備:多媒體教學課件

教學方法手段及學法指導:

四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信息收集和處理的能力,并能在網絡環(huán)境下做出自我檢測和評價。為實現上述目標,突破重難點,我將本節(jié)數學課設計成以計算機網絡為依托的一種教學方式。在這個環(huán)境中,通過提供寬松的教學環(huán)境,相關的教學資源,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自己去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使其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充分利用計算機的交互功能,讓學生在網絡環(huán)境下去完成學習任務。對于有困難的學生給予及時的輔導與幫助,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真正成為一個有思想、會思考的探究者。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

師:同學們,六一兒童節(jié)又快到了,你們高興嗎?每到這一天,我們學校都會組織野營拉練活動。

(播放情境動畫:同學們排著整齊的隊伍向大山中走去)

師:同學們在大自然中盡情地唱,盡情地跳。到了中午,大家席地而坐,一起用餐,別提多高興了??墒怯幸粋€低年級的小同學在吃午餐時卻遇到了一個問題。

(出示課件:一張餅,4個人分)

師:原來啊,他們組有4個人,可是他只帶了一張pizza餅,該怎么分才能讓大家都滿意呢?你們愿意幫幫他嗎?

師:從這里不難看出,在實際生活中,往往會得到一些不能用整數表示的結果,比如分東西、測量或計算等,這時就需要用一種新的數分數來表示,這樣就產生了分數。這節(jié)課我們就共同研究分數的意義。

說明:知識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教學中,通過創(chuàng)設學生感興趣的情境,聯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數學問題來源于生活的思想。

二、歸納意義

1.回顧舊知

師:三年級時我們對分數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請同學們回憶一下,你都知道分數的哪些知識?

2.小試身手

師:現在老師想讓同學們親自動手分一分,看看從具體事物中我們能得到哪些分數。同學們愿意嗎?請學生點擊進入到小試身手的界面中,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種物品,點擊放大后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分一分,并思考可以得到哪些分數?

問:你們得到分數了嗎?誰愿意說說是怎樣得到的?

(指名選擇不同物品,采用不同分法,得到不同分數的學生進行匯報)

說明: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力求實現學習自主性。把學習資源交給學生,讓他們按自己的想法去操作,分得的結果必然各異,得到的分數自然也各不相同。讓學生從動手操作中,親身體會分數的產生,同時也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自主探究欲望,在實踐中思考,在思考中歸納,從而為獨立歸納分數的意義奠定了基礎。

3.嘗試歸納

問: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什么是分數?

師:讓我們看看最科學的說法。(出示分數的意義)

4.理解單位1

問:同學們想一想,單位1可以指什么?

師:同學們說的都對,大到宇宙空間,小到微塵沙粒,我們想用分數的思想去研究誰,就可以把誰看作單位1。

說明:按照學生認知的發(fā)展規(guī)律展開新知的探索,并通過觀察、操作、思考、歸納等教學過程,讓學生參與知識形成的全過程。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靈深處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fā)現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意識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在這里新知的探索是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平臺上,并給他們一個自主、自由的探索空間,去主動構建知識的體系。根據兒童的認知規(guī)律及思維特點,在探索中使學生能夠從多角度、多側面、多方位感受知識產生的過程,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積極參與、主動學習的網絡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及合作意識。教學中,讓學生主動建構,師生共同合作,共同探究,實現由不知到知,由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認識,充分體現學生活動的主體性和自主性。

5.即時訓練

問:你能找出這兩則報道中的單位1嗎?

三、深化理解

(出示蛋糕的畫面)

問:同學們,看到這個畫面你想到了什么?

再仔細觀察,你還發(fā)現了什么?(上面有12支蠟燭、8朵玫瑰花)

(動態(tài)演示:把蛋糕平均分成四份)

從這個畫面中,你發(fā)現了哪些有關分數的知識?

(學生可以分別把一整塊蛋糕、12支蠟燭、8朵花看作單位1進行闡述,并從上得到相應的分數)

說明: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而且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這里,觀察的角度不同,單位1也不同,通過觀察和思考,使學生明確,雖然每一份都可以用1/4表示,但由于我們確定的單位1不同,這個分數所表示的實際意義也不同。

四、自測反饋

師:同學們現在又學會了很多關于分數的知識,請點擊進入到自我挑戰(zhàn)的內容。比比看,誰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所有的挑戰(zhàn)練習。

說明: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可讓不同層次的學生自由選擇進入不同類型的練習,同時在學習活動中,充分信任學生,使學生能夠進行創(chuàng)造性學習和活動,通過課件的反饋功能及時發(fā)現自己的錯誤,最后通過知識點的統(tǒng)計結果可讓學生自我檢測學習效果。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

師:同學們戰(zhàn)況如何???完成所有挑戰(zhàn)練習,而且全都正確的舉一下手。

問:誰能說說,這些人還可以用哪一個數來表示?為什么?

說明: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巧妙地讓學生把剛剛學到的分數知識適時恰當地運用于課堂當中,不但及時地檢測了學生對分數的意義的理解情況,考察了學生活學活用的能力,而且讓學生切身感受到了分數離我們的生活其實非常近。

五、思維拓展

師:老師這里還有一組更難的挑戰(zhàn)思維的練習,你們愿意嘗試嗎?(出示開放題)

說明:練習設計,層次多樣,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本節(jié)課的練習,分為自我挑戰(zhàn)練習和開放拓展練習。這樣的設計既鞏固了基礎知識又讓學生將所學的知識與生活實際緊密結合起來,不僅可以把課堂氣氛推向高潮,而且讓學生深刻地體會到今天所學的數學知識能夠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是有用的數學,從而進一步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應用能力。

六、現場調查

師:現在老師要進行一項小調查。請同學們進入到參與調查的界面,發(fā)表一下你對這節(jié)課的評價。

你認為這樣的學習方式有趣嗎?是覺得很有趣?還可以?還是沒意思?根據你自己的意愿,選擇一項提交上來。

(學生根據自己的意愿去自由選擇提交)

師:我們來查看一下結果。從這個結果中,你能看出什么?你能提出哪些關于分數的問題?

說明: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為學生提供了表達自己學習情感的空間。學生可根據自己的意愿對本節(jié)課的學習方式和效果進行評價,而且在統(tǒng)計結果中還可讓學生根據相關信息提出分數問題,對理解分數的意義又一次進行了提升。

七、全課小結

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同學們有哪些收獲和體驗,請把你的想法簽寫到留言板上吧!

關于小學教學設計題模板【篇5】

教學內容:

蘇教版第十一冊89-90頁的例1、練一練,練習十七第1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學會用"替換"的策略理解題意、分析數量關系,并能根據問題的特點確定合理的解題步驟。

2、使學生在對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不斷反思,感受"替換"策略對于解決特定問題的價值,進一步發(fā)展分析、綜合和簡單推理能力。

3、使學生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獲得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提高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早上喜歡和牛奶嗎?和牛奶有益身體健康。

我女兒在家也喜歡喝牛奶,每次早晨喝一小杯(出示一小杯)。我早晨每次喝一大杯(出示一小杯)。大杯中的牛奶大約是小杯牛奶的2倍。

出示1大杯和2小杯,問1大杯可以夠我和幾次?2小杯可以夠我女兒喝幾次?

1大杯和2小杯都給我喝,可以喝幾次?

1大杯和2小杯都給我女兒喝,可以喝幾次?

指名匯報,說說是怎樣想的?

說明:剛才想的過程其實就是替換的策略。

揭示課題:用替換的策略解決實際問題

二、自主探索

1、出示: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個小杯和1個大杯,正好都倒?jié)M。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思考:你能解決嗎?為什么?(使學生聯想到都是大杯或者都是小杯比較容易解決;或者告訴大杯容量與小杯容量的關系。)

2、出示例1: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個小杯和1個大杯,正好都倒?jié)M。小杯容量是大杯的13 ,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說說所增加的條件,你是怎樣理解的?

思考,你準備怎樣解決?先獨立思考,然后小組內交流想法。

3、全班交流,重點讓學生說明怎樣替換,替換之后是什么杯子,總量是多少?

使學生感悟到無論怎樣替換之后的果汁總量是不變的。

(根據學生的回答,以課件演示替換的過程)

思考,為什么要把1大杯替換成3小杯,或者把3小杯替換成1大杯?(感受替換的依據)

4、學生列式解決。

指名匯報,注重結合替換的思路,理解算式。

師:像這樣的實際問題,我們用替換的策略進行解決,是否正確呢?

學生提出檢驗的方法,并閱讀書上的介紹,然后進行檢驗。

5、小結用替換的策略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加深對解題思路的理解。

6、體現價值。

教師介紹用方程解答的方法,還可以請學生說說不用替換的策略,還可以怎樣解決。然后進行比較,使學生深深感受到策略的價值。

三、完成練習的第1題。

1、在題中用圖表示替換的過程,然后解決問題,并檢驗。

2、匯報交流,將學生的作品在實物展示臺上展示。注意體現學生可能出現的不同情況,(有可能出現線段圖)

3、結合圖說出算式。

4、這個題目還有不同的替換嗎?為什么?使學生認識到具體情況具體對待。

四、指導練一練

1、讀題,嘗試解答,教師巡視了解。

2、練一練與例題相比有難度,因此讓學生在指導下完成,可以用優(yōu)秀生的思路來提示其他學生。

3、重視圖的作用,以圖來幫助理解。

五、思考

1、本課應該以策略的價值體現為主,還是應該以替換的依據為主?感覺難以合理安排。

2、課堂教學時,忽視了學生在替換過程中語言的準確表達。如:用什么替換什么,或者把什么替換成什么。在數學中語言應該是規(guī)范、到位的。

關于小學美術教學設計模板1500字精選


幼兒教師教育網精選專題推薦:“小學美術教學設計”。

關于小學美術教學設計模板【篇1】

一、教學目標:

1、了解十二生肖的人文知識,激發(fā)對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

2、能抓住十二生肖的外形特征,運用剪紙的方法完成作品

3、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自悟生肖動物外形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抓住生肖動物的外形特征,剪紙作品生動美觀

三、教學準備:

課前收集有關十二生肖的圖片、玩具、剪紙、郵票、故事等、彩色、紙剪、刀膠棒范作、生肖樂園的背景圖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聽十二生肖的歌曲,十二生肖,作為中國特有的民俗文化,在民間世代相傳。(學生交流收集的各種有關物品)這十二種動物你更喜歡那一個,說說理由吧?。▽W生討論)

(二)自悟生肖動物外形特征的重要性

1、試著畫一畫:選幾位學生在黑板上繪畫,其他學生在作業(yè)上試畫

2、講評:你認識他們畫的生肖動物嗎,他們畫的怎樣?

3、教師修改:擦去內輪廓線,如五官,身上的花紋,再觀察還像嗎?為什么有的動物仍然能看出而有的卻面目全非了呢?(學生討論)

4、總結:剪紙生肖動物的繪畫要領:畫動物關鍵不是五官,而是要抓住他們的外形特征,類似剪紙的效果,更要突出、夸張,大的更大,長的更長,才能使動物的形象栩栩如生……(不需要老師再歸納和提醒,他們一下子就理解了本節(jié)課的繪畫要領。)

5、修改作品,威風的虎,勤勉的牛,溫和的羊,靈敏的猴……你的生肖圖案能與總不同嗎?運用寫實、夸張、擬人等方法將生肖動物畫在彩紙的背面,特別注意動物的外形。

(三)剪紙造型

1、喜歡剪紙的法國畫家馬蒂斯說:剪刀比鉛筆更敏捷,一剪刀在手就可輕松隨意地表現自己心中的想法……

2、學生實踐、體會

(四)評價展示

布置生肖樂園將學生的剪紙作品張貼展示

(五)拓展延伸

欣賞和十二生肖的資料。如山西繡品、生肖鞋、民間剪紙、生肖郵票、生肖玩具拓展學生的視野,將剪紙作品與廣泛的文化背景與十二生肖聯系在一起,學生就能獲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浸染,激發(fā)愛國主義情感。

五、教學隨筆

剪紙因其材料(紙)和所用工具(剪刀、和刻刀)決定了它自己的藝術特色,它的造型全憑淳樸的感情與直覺的印象基礎,因此形成單純、簡潔、明快的特殊風格,表現出人們的審美愛好,并含蘊著民族的社會深層心理,成為中國最具特色的民間傳統(tǒng)裝飾藝術之一,其造型特點尤其值得研究。然而,多數的教師、家長鼓勵學生追求現代、時尚、新穎的藝術表現形式,如兒童油彩、漫畫、卡通畫、電腦繪畫等,對于民間藝術的熱愛,筆者利用美術教學的契機,對剪紙藝術的課程及教學進行了一些嘗試。

建議及做法:

1、走進生活大課堂,我先學后教

2、課堂上我怎樣教,使學生被動接受變成主動探究剪紙藝術的要領

六、教學反思:

教學相長,剪紙《十二生肖》這節(jié)課收獲大的不僅僅是學生,還有我這個老師,我深深的體會到:

首先,作為教師自己應該學而不厭,利用各種機會、途徑深入生活,走進了解傳統(tǒng)的民間藝術,要以高度的熱忱擔負起傳承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藝術的使命,用自身的熱情激發(fā)孩子們對傳統(tǒng)民間藝術的關注,并在學習中感受她的魅力,逐漸提升對傳統(tǒng)民間藝術的興趣。其次,教學中教師要將博大精深的傳統(tǒng)藝術深入淺出的呈現給學生,就要在教學方法上靈活多變,積極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自主探究學習的情境,就應該讓學生多些思考,自己去發(fā)現問題的關鍵,這個過程遠比結果更有意義。當然挖掘古老的民間藝術時,還要結合當今孩子們的特點,不斷創(chuàng)新,才能有所發(fā)展,如今,剪紙的天地更為廣闊了,它早已走出了莊戶人的小院,走入現代設計的廣闊天地,在產品包裝設計、商標廣告、室內裝演、服裝設計、書籍裝幀、郵票設計、報刊題花、連環(huán)畫、舞臺美術、動畫、影視等各個方面都有她的清影;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勞動,讓我們的下一代也能傳承這一優(yōu)秀的民族藝術,愿剪紙這棵古老的藝術之樹常綠常新。

關于小學美術教學設計模板【篇2】

課時:

2課時

學習領域:

造型*表現

教材簡析:

冰箱是孩子們在生活中很熟悉的東西。在利用紙盒子改造冰箱的活動中,學生可以更加認真地去觀察冰箱的內、外結構,然后利用食品包裝紙來做成冰箱里的食物。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選用各種工具、材料,選用畫、撕、剪、拼貼、紙工制作等多種手法進行造型活動。

2、引導學生認識冰箱的造型特征,通過想象大膽表現各種冰箱及其內部的結構。

3、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和善于觀察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培養(yǎng)學生大膽想象,做出與別人不同的冰箱造型或畫面情

教學準備:教師:

準備各種冰箱的圖片及作業(yè)范作等資料以及各種繪畫制作工具。實物投影儀。

學生:回去觀察冰箱的內外結構,查資料或向家長了解有關冰箱的情況,準備盒子、包裝紙、剪刀、水彩筆、膠水、廣告宣傳紙等。

教學過程:

第一節(jié)

活動一:

通過交流課前查到的、了解到的關于冰箱的情況及展示圖片資料,讓學生了解冰箱的知識及其發(fā)展歷史、造型特征、內、外結構的共同特點。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的欲望。啟發(fā)學生討論冰箱在生活中給人們帶來的便利,設想未來的冰箱是什么樣子。

活動二:

“變魔術”:教師用清晰、簡潔的手法在實物投影儀下將一個小盒子變成一個雙開門的、能打開的、有隔板的冰箱。學生通過觀察,說說教師用了那些技法,怎樣制作的。并分小組討論還可以怎樣制作。

交流討論結果。

活動三:

鼓勵學生選用自己喜愛的工具材料,通過畫、撕、剪、貼等造型手法表現出冰箱的造型和自己對冰箱的想象。引導學生合理分工,高效合作。

(本課時主要完成冰箱的毛胚形及內、外結構的制作)

活動四:

各組展示自己組設計的各種形狀、結構的冰箱。表揚大膽創(chuàng)新、制作精美的作品。

布置學生回去搜集“蘇果”等超市的宣傳廣告畫、帶彩色紙、雙面膠和彩色筆。

第二節(jié)

活動一:

欣賞老師帶來的“畫王子”冰箱,請學生猜猜老師用什么材料包裝的。(彩色包裝紙)再打開冰箱們請大家看看冰箱里儲存著什么“食物”,把“食物”發(fā)給大家,看看是怎么來的(利用超市宣傳資料上的小圖片剪貼)

活動二:

啟發(fā)學生思考:除了剪貼,還可以用什么手法表現冰箱里的食物?

試著做一下。

鼓勵學生想方設法利用各種包裝紙、食品廣告資料等材料,將繪畫、紙工、橡皮泥雕塑等學過的技法結合起來,誕生獨特的作品。

活動三:

做完后將作品布置在教室一角,同學們有秩序的打開冰箱請大家“享用”自己冰箱里的“食物”。

提醒學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環(huán)境的整潔。

課后拓展:回去試著用紙盒做一下電視機、洗衣機等家用電器。

教學評價:

1、是否對課程內容發(fā)生興趣并表現出對想象、創(chuàng)新的熱情。

2、是否大膽想象,做出、畫出與別人不同的冰箱造型或畫面情景。

3、是否能在作業(yè)中合理利用各種包裝紙盒、食品宣傳資料等。

教學反思:

偶爾在儲藏室里找出自己小時候用火柴盒作的寫字臺、鋼琴,勾起了對童年的無限回憶。我把它們帶到了課堂上,孩子們喜歡的不得了,但竟有一半的孩子沒見過火柴和火柴盒。

我引導他們把找到的各種形狀的盒子放到一起,然后根據自己的設計選用不同的盒子組合成大衣櫥、電腦桌……甚至是想象中的或是自己設計的家具、家電。在無限空間的聯想與創(chuàng)作當中,孩子們的想象力、制作能力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完成了許多談不上完美但充滿了童趣的作品。但愿將來有一天,當他們從儲藏室里找出這些小制作時,也能為童年時的創(chuàng)造力沒有受到壓抑而感到自豪。

關于小學美術教學設計模板【篇3】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初識美術的種類及審美標準。

2.仔細翻閱新教材,師生共同關注新教材每一課的異同。

3.

針對每節(jié)不同的內容,找出所需材料并做記錄

教學重點:記錄每節(jié)課所需材料,為一學期開學第一課學習作準備。

中國美術教育資源網教學難點:讓學生找出不同課所需的多種不同材料。

教師教法:誘導啟發(fā)教學法

學生學法:學生感悟理解

課前準備:美術教材、鉛筆

教學過程:

開學第一課給孩子們說些什么呢?

以往的始頁課總是講述美術課的要求、看新學期的書、互相交流??偸沁@樣的流程,連我自己都覺得好無趣啊。怎樣給孩子們一個新的感受呢?

進入班級,看到孩子們的笑臉(孩子們看還是我來教,都很開心啊!),有了靈感哦!

一、由“魔術”說起。

師:同學們,不再自我介紹了,我們都是老朋友了啊!

生:那是啊!

師:出個問題考考大家,學了這么久的美術,你認為美術是什么?

生:美術是一門藝術。

美術可以是繪畫、可以是手工。

美術分為很多種,有國畫、油畫等等。

美術是一種創(chuàng)想。

美術是把心中想的東西畫出來。

......

師:很多同學很專業(yè)嘛,了解很多美術的專業(yè)知識,老師更喜歡“美術是一種創(chuàng)想”“是畫出心中的東西”,這些回答讓老師感受到的是你對美術課的熱情、對未來的夢想。想知道老師心中的“美術”是什么嗎?

生:老師是怎么想的?

師:很簡單的字面理解,美術——美麗的魔術。

(學生覺得很有趣。)

師:去年的春晚,讓一位魔術師一夜出名,大家知道是誰嗎?

生:劉謙。(異口同聲啊)

師:那大家認為,這樣多的魔術師中,為什么劉謙可以脫穎而出呢?

生:手法嫻熟,別人看不出他是怎樣變的?

劉謙很帥。(哈哈,大家笑)

劉謙和努力,從小就開始練。

劉謙的經典語言:下面,鑒證奇跡的時刻到了!(哈哈哈,大笑)

劉謙的魔術和別人的不一樣,有自己的特色。

......

師:我?guī)椭蠹倚〗Y一下,劉謙有扎實的功底,營造出神秘的氛圍,更主要的是他的魔術新穎,自創(chuàng)的很多。與眾不同,便會讓你的作品精彩萬分。美術其實也是魔術哦,首先有一些基本的東西,同學們這兩年也學了不少,更重要的是創(chuàng)新,藝術貴在創(chuàng)新,這就是美術課的精髓。希望我們班的每個同學都能成為優(yōu)秀的魔術師。

二、由“牛頭”說起。

師:再給大家講個故事吧。(學生精神百倍,期待著。)大家知道畢加索嗎?

生:知道。

師:西班牙著名畫家畢加索,不僅會畫畫,還會“做手工”,尤其喜歡用廢舊的材料拼擺成藝術品。有一次,畢加索在路上看見一個拾破爛的人,它的大口袋里有很多廢銅爛鐵,自行車的廢舊零件,畢加索就請求拾破爛的人把這些廢舊零件給他。拿回去以后靈感大發(fā),用車把和車座拼成了一個牛頭,至今這個作品還保存在國外的展覽館里。(我把大概的形狀畫在黑板上)

生:太有趣了。

師:畢加索的創(chuàng)作特點,就是用簡潔的線、概括的形表現自己的想法,畫出與眾不同的作品來。最初,他的這些作品得不到別人的認可,大家甚至覺得很可笑,但他的堅持讓他獲得了成功。

師:這些廢舊的材料,放在你的面前,你可以拼擺出作品來嗎?

(有的學生說,可以;有的學生搖搖頭。)

師:擺出這樣東西,并不難,難就難在你能不能想到,敢不敢想。這也是我們美術課的精髓——敢想感畫敢做。

三、由“美麗”說起。

師:有的同學說,我畫得不好看。老師不這樣認為,好看是什么?美是什么?有標準答案嗎?

生:沒有。(異口同聲)

師:答得很好。今天,你穿了一套衣服,你認為很美,但在我的眼里,我可能覺得很難看。(大家哈哈笑),美是什么,各人有各自的看法,不要害怕別人說你丑。你的作品也是一樣,只要畫出你心中的想法,你的作品就是最棒的,至少老師我喜歡。

四、由“教材”說起。

師:大家都很想看我們的新教材吧。

生:想。

師:看之前,老師提兩個小要求。第一,看的時候找一找課本中有哪些生活中的廢舊材料,可以寫下來,平時注意收集;第二,把你感到新奇的東西可以和同伴們交流一下,希望以后你也可以有更好的創(chuàng)意。

(下面的時間,同學們看起書來。有了要求來看書,大家看的很投入,被書上的精彩所吸引了。)

教學十年有余,領悟到:美術教學有自己的特色,要求、規(guī)范必不可少,但更重要的是興趣、是熱情、是自信、是堅持。相信我的學生,他們會做的很好。

關于小學美術教學設計模板【篇4】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初步了解和掌握剪紙的一些基本技法:紋圓點、月牙紋、柳葉紋、鋸齒紋、水滴紋、花瓣紋。

能力目標:能獨立完成對稱紋樣——蝴蝶的設計、剪紙。

情感目標:了解剪紙的用途,感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豐富多彩,培養(yǎng)剪紙的興趣。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通過欣賞——設計——制作——改進等流程完成相關作品。

教學難點:

初步了解和掌握剪紙的一些基本技法,能獨立完成對稱紋樣——蝴蝶的設計、剪紙。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示范作品,為每生準備一張彩紙。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師:今天我們都帶來了剪刀、彩紙,知道要學習什么內容嗎?是的,今天我們要學習剪紙。那同學們知道剪紙是干什么用的嗎?

2、根據學生的回答,課件出示常用剪紙:窗花(裝飾窗戶)、喜花(喜事裝飾)、實用圖樣(服裝、鞋帽等紋樣)等。

3、是的,同學們說的非常棒,剪紙有各種用途,邊課件演示邊講解:美麗的剪紙可以裝飾窗戶,作為喜事的裝飾,也可以用作服裝、鞋帽的花樣。老師這里還有一些美麗的剪紙作品,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二、學習新知

(一)分析討論

課件出示“蝴蝶剪紙”作品范例,學生欣賞。

問:這些剪紙作品都剪的是什么呀?它們漂亮嗎?今天我們就來嘗試用自己的小巧手剪出漂亮的蝴蝶作品好嗎?(出示課題:蝴蝶)

1、討論特點。

師:這些蝴蝶都非常漂亮,但是它們雖然形態(tài)各異,卻都有共同的特點,仔細觀察一下蝴蝶的身體,你能找到它們的共同特點嗎?跟同桌討論討論你們找到了蝴蝶剪紙的什么共同特點呢?

2、匯報小結。

學生匯報,師小結蝴蝶剪紙的特點:這些蝴蝶剪紙的身體都是兩邊對稱的,并且都分為三部分:觸須、身子和翅膀。

追問:那么你知道它們都有幾對翅膀嗎?

(師板書:對稱、三部分組成:觸須、身子、兩對翅膀)。

3、比較。

課件出示剪紙蝴蝶圖片和現實生活中的蝴蝶圖片。

師:那么剪紙蝴蝶和現實生活中的蝴蝶是一樣的嗎?你能說說剪紙中的蝴蝶和日常生活中的蝴蝶有什么不同嗎?

4、教師總結。

我們設計圖樣的時候,可以設計得跟實際的蝴蝶差不多,也可以設計成自己想象中的比較夸張的樣式。(板書:寫實、夸張)。

(二)設計剪紙

1、輪廓設計。

(1)你覺得我們要制作出這么精美的剪紙,第一步要做的應該是什么呢?為什么我們要把彩紙對折呀?然后我們要怎么做?

學生回答后教師示范。

(2)學生獨立設計。在一張彩紙上設計自己喜歡的圖形輪廓,完成后按輪廓線剪下來。

2、紋樣設計。

(1)修改輪廓。

師出示一位學生的作品,問:我們將設計剪好的蝴蝶展開,你覺得這只蝴蝶哪些地方需要修改得更勻稱,更漂亮?

學生回答,師操作。

師:自己想想,你的蝴蝶哪些地方需要修改?跟同桌同學討論一下,動手修改好。

(2)學習紋樣。

師:同學們把蝴蝶的輪廓修改地漂亮多了,那么除了修改輪廓外,我們是否可以在蝴蝶的身上剪點圖案呢?

師:老師這里有只已經完成的蝴蝶剪紙(課件出示),你來找找看,有些什么紋樣?

教師根據學生找的紋樣課件演示。

(3)小結剪紙常用的符號:紋圓點、月牙紋、柳葉紋、鋸齒紋、水滴紋、花瓣紋。

(4)學生設計。

師:你能在你的蝴蝶上設計一些紋樣,讓蝴蝶變得更漂亮嗎?

學生獨立設計。

3、剪紙。

師:我們怎樣才能把一只蝴蝶剪好?

學生回答。

師總結、提示剪紙的方法:剪紙時一般先剪圖案內部的小塊地方,再剪大塊的,最后剪外輪廓。像這些紋樣是在內部的,我們可以用對折的辦法,然后小心剪開一個口子,再把剪刀頭伸進去剪。

三、學生練習

1、根據今天學的方法,獨立設計完成一幅對稱蝴蝶紋樣的剪紙。

學生獨立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2、交流展評。

師:將你設計完成的蝴蝶剪紙展示在黑板上。

師:你覺得同學們設計制作的蝴蝶剪紙怎么樣呀?是的,真漂亮,很像是那么多只蝴蝶在翩翩起舞一樣(板書:翩翩飛)。

四、小結拓展

蝴蝶是剪紙中常用的元素,人們還根據需要,在蝴蝶的元素中加入其他的剪紙元素,讓畫面變得更加豐富,精美。

課件出示剪紙作品,讓學生欣賞至下課。

板書設計:

剪紙蝴蝶

對稱三部分組成:觸須、身子、兩對翅膀設計圖樣:寫實、夸張。

關于小學美術教學設計模板【篇5】

教學目標:

1、觀察不同物體的表面特征,學習運用不同的線條與色彩表現各種物體的表面特征。

2、通過欣賞、體驗與嘗試,養(yǎng)成勤于觀察,善于表現生活,用于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得情感。

教學重點:

學習用線條、色彩等繪畫語言來表現物體表面的特征。

教學難點:

如何運用平滑、粗糙、流暢、生澀、輕快、厚重、柔和、硬朗等不同線條來表現物體的表面特征。

課前準備:

布置學生收集有關不同表面特征的物品,如實物、圖片資料、畫、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看圖片,觀察感受自己熟悉的金屬、玻璃、毛皮、塑料等物品。

說說他們的表面特征。

二、欣賞作品

引導欣賞安娜·拉諾茨的作品《呆呆地走著》,并說說它的特征。

你認識豪豬這種動物嗎?

豪豬是渾身長滿尖刺的、直立行走的一類野豬型動物,它們居住在干旱的卡里姆多種不平原上。一旦遭遇敵人,它們通常會呼朋引伴地沖上去,抖動身體射出北部的尖刺——這會讓大部分敵人落荒而逃。

它身上的刺給你什么感覺?

尖利、粗硬的線條是怎樣畫的?

用這樣的線條還能表現哪些物體?

以小組的形式欣賞、探索《潔》和《紅壺》兩幅作品,到各組進行知道,適時引導“美術與科技”的相關點,啟發(fā)思考如何表現同類物品。

色彩表現:在大紅中留出高光,表現出壺面光潔的特征。葡萄留出高光,表現其飽滿多汁的特征。攝影作品,水龍頭金屬的堅硬感,番茄的光滑感、新鮮感,水的玲瓏剔透感。

線條表現:用細而尖的線條表現尖利、剛硬的刺。用有區(qū)別的點與波浪線條表現粗糙的墻和木材表面。用有序而松散的線條表現毛茸茸的表面

三、制作

摸一摸各種物品,認真觀察其表面特征,學習表現方法,思考用什么方法表現它們的特征。

進行繪畫競賽。

選擇自己喜歡的物體,以自主或合作表現的形式,以寫生或者記憶畫的形式表現物體的表面特征,注意畫面的構圖美、立體感、空間感、仔細描繪物體前后、左右的穿越和遮擋關系。

四、評價

展示作品,以表現物體的表面特征、構圖美、立體感、空間感為評價標準,讓學生互相欣賞、互相交流、互相評價,師生共同評出優(yōu)秀作品。

關于小學美術教學設計模板【篇6】

1、知識目標:了解彩虹的色彩排序,認識常用色

2、技能目標:靈活的運用所學的知識,畫一幅有彩虹的圖畫

3、能力目標:增加學生的自然常識

4、感情目標:培養(yǎng)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認識常用顏色,畫出一幅帶有彩虹的圖畫。 教學難點:

正確排列色彩順序,大膽表現心中的彩虹,通過豐富的色彩變化再組織協調的畫面,形成獨特韻律美。 教學準備:

七色色標卡片、排色示范工具、多媒體實物投影展示平臺等 學具:水彩筆、蠟筆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導入新課

1.穩(wěn)定學生情緒,檢查學生準備用具情況。

2.師生談話,激趣導入

(1)播放倫敦奧運會吉祥物視頻并讓學生思考吉祥物是乘著什么在奧運會相遇的?

(2)你們見過彩虹嗎?在什么時候見過?彩虹是什么顏色的呢?今天我們大家一起來回憶數一數彩虹到底有多少種顏色?

二、嘗試與實踐、探索與感知 學生:紅、橙、黃、綠、青、藍、紫。 學生辨認七種不同的色彩。

具體認識表現彩虹的七種色彩的名稱。

三、排色游戲

1、教師將帶有顏色名稱的空白紙和彩色紙條呈現在黑板上,引導學生仔細觀察;

2、再請小朋友把彩色紙條貼在相應的顏色名稱的后面,提醒學生注意對錯;

3、從自己的彩色筆盒子中按照順序找出七種顏色。 4.欣賞彩虹的實景圖片,增強學生對7種色彩的認識。

學生參與排色游戲活動,并在活動中觀察和學習色彩的順序。(通過直觀的游戲活動進一步認識顏色,增強學生對色彩順序的注意力。)

四、欣賞感知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教材中的范圖并請學生讀一讀14頁的兒歌。

1、學生欣賞教材范圖。

2、再出示多媒體課件,展示其他學生作品。鞏固彩虹的七種顏色以及其順序印象。

3、你能比其他的小朋友想象的更奇特嗎?

說一說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增強體驗,在體驗中加強知識的記憶并為激發(fā)思維做鋪墊。)

五、自主表現

教師引導學生大膽想象:你想把彩虹畫成什么?

1、美麗的彩虹是降落傘的傘頂、美麗的空中河道……;

2、請學生說一說,畫一畫,教師巡回輔導。

學生在老師的啟發(fā)下大膽用語言表達自己對彩虹的想象。 學生繪畫活動,表現自己的想象或者表現和彩虹有關的故事。 (運用語言激發(fā)思維,在繪畫活動中鍛煉思維能力提高繪畫表現能力。)

六、總結評價

1、學生組內自評和互評。選出優(yōu)秀作品進行展示。

2、教師總結。做小組評價。

教學英語設計模板1500字


想必大家從小到大都寫過無數篇文檔了吧,平時我們可以有意識地去積累多一些范文,分析寫作框架是范文借鑒的重要方面,您心中有中意的范文嗎?欄目小編特意為大家收集整理了“教學英語設計模板”,請在閱讀后,可以繼續(xù)收藏本頁!

教學英語設計模板【篇1】

教學目標

1、能夠聽、說、認讀Let’s read部分的對話;

2、能夠根據對話內容回答文后的問題;

3、能夠就自己20年后的理想狀況進行討論。

教學重難點

聽、說、認讀Let’s read部分的對話。

教學過程

Step 1:溫故知新,創(chuàng)設愉快學習氛圍。,根據教材及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我在進入新課前先讓學生唱自編歌謠。如:(Enjoy a song)

GS: What are going to do? (twice each time)Play football, Play football

BS: I’m going to ply football.(如此不斷替換新詞)這樣不但可復習大量舊詞組:take pictures, play chess, play games, plant tree, watch TV, go chopping, go hiking and so on且可較好操練新句型?!盬hat are you going to do? I’m going to…

Step 2:站起來,你說我說大家說,提高自信心自由問答(教師不點名,讓學生勇敢站起來one by one問答)

Step 3:Game:Guessing:”What is she /he going to do? She /He is going to …”增強學習的趣味性,導入新課。出示人名圖片。(在背面寫將要干的事情)(John, Amy.WuYifan,Zhang Peng Sarah)

E.g.一What is Amy going to do this weekend? Guess!

一She is going to…

T: What is Sarah going to do this afternoon? Let’s have a look.(卡片后沒寫任何東西)

Oh, There’s nothing. Today Let’s learn. Unis 3 B Let’s read” and find out.

Step 4:學習新課,講究方法

1、Read and circle your new words.(學生共同找出新單詞,并板書)

NW:need , else , use plant trees

some plants -----對比學習plant shop /

2、Listen the tape and try to learn by yourself.

a.First time: Just listen.

b.Second time: listen and follow.

c. Third time:listen and follow loudly.

3、Learn the new words and sentences.(ss try .T help and explain)

4、Reading

a. Follow the teacher.

b. Read together

c.Read in group. (Use the way they like)

(小組內可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教師指導閱讀方式,強調語音、語調、語速)

d.小組讀書比賽,突破“讀”

5、Writing

Finish the exercises(課后練習和教師增加的課外題) More exercises: 5)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weekend?

6、What is your father going to do this afternoon? 7)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in the future?

Step 5:課外拓展,施展才華,真我風彩/你演我演大家樂!(改編或照演Let’s read的對話) Eg:(學生編的內容)

A:Hello,Peter,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weekend?

B:I’m going to the bookstore . I want to buy some comic books .What are you?

A:I’m going to the bookstore ,too. I want to buy some post cards.

B:Let’s go together. A:Great!

B:When are we going? A:On Saturday morning. B:OK.

A:See you then.

Step 6 :小結本課內容

Homework:

以“My weekend / My weekend plan /

My busy weekend ”為題,寫一篇作文,

介紹自己的周末計劃。不少于30個字。

2.聽磁帶,讀P30的文章五遍,簽字。

教學英語設計模板【篇2】

目標:

1. 教幼兒學會deskchair的正確發(fā)音,學會聽懂短語stand u sit down,clapyourhandsds。

2. 培養(yǎng)幼兒大膽說英語,對英語的濃厚興趣。

準備:

桌子、凳子、一些幼兒喜愛的玩具,五角星,剪紙花。

過程:

1. 老師和藹向幼兒問好,(good monrningboys and grils)。

2. 老師做尋找東西樣,請幼兒猜老師在干什么?幼兒自由回答后,教師出示凳子、桌子,告訴幼兒他們的英文名是desk chair 教幼兒先聽音看口形發(fā)音。注意發(fā)準{k}。

3. show me (desk chair) 并發(fā)音。做法:室內藏有許多小凳子還有桌子,教師指幼兒說,幼兒指教師說練習發(fā)dask chair。

4. 游戲:九個凳子圍成一圈,十個幼兒圍成一圈站在凳子邊,幼兒聽音樂學小動物做動作的行走,音樂停幼兒打個凳子坐下,沒搶到凳子的幼兒說deask chair。

5. 游戲中同時練習發(fā)stand up,sit down。

6. 送禮物給幼兒。

做法:桌子、凳子放許多玩具,五角星,剪紙花,幼兒想要什么就去拿什么,只要用 deask chair 說一句正確的話就行。

7、小結:向幼兒用英語再見good by讓幼兒拿上 deask 去戶外游戲。

教學英語設計模板【篇3】

摘 要:新課改前,中學英語教師在進行作業(yè)設計時,習慣于將注意力只放在學生對隨堂知識的鞏固上,忽略了作業(yè)的完成過程以及作業(yè)在培養(yǎng)學生情感態(tài)度方面的作用。結果導致學生們完成作業(yè)的積極性長期得不到提高,制約了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個性發(fā)展,最終影響著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在新課改下教師如何有效地設計學生作業(yè)的問題亟待解決。

關鍵詞:新課改;作業(yè)設計;作業(yè)形式

一、傳統(tǒng)的英語作業(yè)設計的弊端

傳統(tǒng)的英語作業(yè)在培養(yǎng)學生記憶能力方面非常有效,且具有很強的操作性。但是它存在著很多的弊端。如作業(yè)缺乏個性化,忽視了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和綜合能力的提高;作業(yè)布置隨意性強,缺乏研究;作業(yè)形式單一或內容重復,不利于學生進行探究;作業(yè)答案絕對,固化了學生的思維;作業(yè)評價注重結果,忽視過程及學生合作式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等。

這些弊端嚴重挫傷了學生完成作業(yè)的興趣,制約了新課程改革下的英語教學活動,所以,我們必須研究和探索新課改下如何有效設計學生的英語作業(yè)。

二、合理有效地進行英語作業(yè)的設計

針對上述弊端,對于高中英語教學中的作業(yè)設計如何達到有效性,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談一點自己的看法。

1. 注重個性差異,設計分層漸進式的作業(yè)

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存在很大的差異,所以,我們在進行作業(yè)設計時應根據他們的不同學習情況從以下幾個方面使作業(yè)具有層次性:

(1)作業(yè)量方面。相比于優(yōu)等生,教師可以讓后進生選做或者不做拓展性作業(yè),適當減少他們的作業(yè)量。如在寫作練習中,教師可以引導優(yōu)等生將平時所做的單詞造句、補充句子等練習提高到另一個層次,要求他們將在這些練習中得到的能力運用到正式的寫作任務中去。但對于后進生,則只要求他們按照寫作要求和提示信息將自己的觀點規(guī)范地表達出來即可。

(2)作業(yè)難度方面。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存在很大的差異,針對這種現實情況,教師可逐級確定作業(yè)的完成目標,即基礎目標、發(fā)展目標和創(chuàng)新目標。在具體的設計過程中,要求后進生實現基礎目標即可;要求中上等學生在實現基礎目標的基礎上努力達到發(fā)展目標;對于優(yōu)等生,則要求他們努力完成創(chuàng)新目標

(3)作業(yè)完成時間方面。將作業(yè)的完成時間彈性化,把優(yōu)等生和后進生的作業(yè)完成時間分段處理,這樣既保證了英語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能獨立而有效地完成作業(yè),又使他們在完成作業(yè)的同時感到輕松愉快,增加了學習英語的信心。

2. 注重學科特點,設計積累拓寬式的作業(yè)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我們對它進行學習時,積累過程尤為重要,新課程人教版高中英語每個單元均設置了“Speaking” 和 “Writing”板塊,這便要求我們的積累和學習除了注重聽力和閱讀訓練外,還可以從口語和書面語訓練入手。

(1)形式多樣的口語作業(yè)。教師可以讓學生準備一些英語笑話、英語新聞播報、英語故事復述等作業(yè)形式,每節(jié)課課前抽出5分鐘時間,讓他們分組輪流登臺將自己的作業(yè)展示出來,這樣既增強了學生的表現參與意識,同時為正式授課做了熱身準備。

(2)范圍寬廣的書面作業(yè)。教師組織并督促學生搜集和摘抄名人名言、英語警句、英語諺語、英語名著精彩片段等,為他們進行規(guī)范的寫作訓練作準備。也可以鼓勵學生將中文形式的名家散文、敘事文、詩歌等翻譯為英文,以此拓寬他們的詞匯量,豐富他們的心靈。同時,使他們通過完成這種形式的書面作業(yè),體會到中英文表達方式和習慣的微妙變化,領略到中西方語言的差異。

3. 注重外界資源,設計實踐開放式作業(yè)

教師要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的英語教育資源,優(yōu)化學習環(huán)境,并利用設計作業(yè)的機會引導學生拓寬他們的學習內容,優(yōu)化他們的學習形式,豐富他們的學習渠道,從而給他們更廣闊的英語學習空間。

(1)課題研究式作業(yè)。中學生有很大的好奇心且善于探索和發(fā)現,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這種特點設計出某些研究型小課題:首先引導他們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再要求他們通過自己的實踐和探索來解決問題;最后把自己探索的過程以作業(yè)的形式寫下來。這樣的作業(yè)不但能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有利于他們形成創(chuàng)新意識。

(2)調查總結式作業(yè)。這種作業(yè)形式要求教師能從現實生活中挖掘出可以引發(fā)學生去思考、調查并進行實踐的東西,進一步引導他們將這些反思、調查和實踐過程寫下來,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探究精神,又增強了他們的歸納總結能力。例如學習人教版必修二Unit 4 《Wildlife protection》后,可要求學生調查和收集大熊貓的生存狀況、現存數量以及今后的繁衍憂患等情況。再通過課堂小組討論等形式,總結出更好地保護大熊貓的方法。通過這項作業(yè),還可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語音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3)網上沖浪式作業(yè)。隨著信息技術和課程資源整合的深入發(fā)展,作業(yè)設計必將運用先進的教育技術手段,學生可通過暢游網絡獲取更多知識。比如學完人教版必修二Unit2 《Olympic Games》后,教師可要求學生上網收搜尋My favorite Olympic Game star的有關信息,并記錄整理。

4. 注重獨特見解,設計創(chuàng)新式作業(yè)

學生都是極富個性的生命體,教師在設計作業(yè)時應顧及到他們的獨特見解。教師也可引導學生將英語學習與其他學科知識相結合,找出學科間知識的共同點,使英語學習的過程與其他學科的學習融會貫通,幫助他們用英語問題解決其他學科問題或用其他學科問題來解決英語問題。這樣,既拓寬了學生的知識視野,又促進了他們在學科學習上的全面發(fā)展。

總之,在新課改中,英語教師要努力設計出能與之相適應的作業(yè)形式,在兼顧基礎知識鞏固和基本技能訓練的基礎上,注重作業(yè)的完成過程和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的培養(yǎng)。這樣,就能使學生的基礎知識通過做作業(yè)得到升華,使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做作業(yè)得到激發(fā),使學生的學習習慣通過做作業(yè)得到改善,使學生的合作意識通過做作業(yè)得到培養(yǎng),使學生的個性通過做作業(yè)得到發(fā)展,使學生的綜合能力通過做作業(yè)得到提高。

教學英語設計模板【篇4】

提高教學質量,實現有效教學,打造高效課堂的三條鐵律:

1、鐵律之一:“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當學生處于相對獨立和基本獨立的學習階段,具有一定的獨立學習能力,必須先學后教,這是教學的一條規(guī)則、規(guī)律,而不是一種可以采用也可以不采用的方式、方法。洋思模式、杜郎口模式、昌樂二中及即墨28中都是以“先學后教”為教學理念和教學特征的著名教改實驗。2、鐵律之二:“先教后學”——以教導學。當學生不具備獨立閱讀教材和思考問題的時候(處于依賴教師的階段),教師要把教學的著眼點放在教學生學會閱讀和學生思考方面,這同樣是教學的一條規(guī)則、規(guī)律,而不是一種可以采用也可以不采用的方式、方法。以學法指導和培養(yǎng)自學能力為重點的著名教改實驗有:魏書生“六步教學法”;東廬中學“講學稿”等。3、鐵律之三:“溫故知新”——學會了才有興趣。一切教學都必須從學生實際出發(fā)(根據學生的原有知識狀況進行教學),這也是教學的一條規(guī)則、規(guī)律,而不是教學的一種方式、方法。“根據學生的原有知識狀況進行學習”,這是教育心理學對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最偉大的貢獻。它是對建構主義學習觀的通俗易懂的詮釋,因為,惟有如此,才能實現學生的有意義學習。溫故知新的本質是化難為易,由于變容易了,學生就能學會,而學會了,學生便容易激發(fā)學習的興趣和信心,這樣學習就能進入良性循環(huán)的機制;學會——興趣——愿學——學會……。相反,如果學生讀不懂,學不會,就會越來越沒有興趣,這樣學習就進入了惡性循環(huán):學不會——沒興趣——不愿學——學不會……。美國布盧姆的“掌握學習”和上海閘北第八中學的成功教育(學)是這條鐵律在教學實踐中的創(chuàng)舉。

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啟示:

(一)啟示之一:未來的課堂教學,無論是在教育觀念上,還是教學結構上,都將朝著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這一核心內容發(fā)生轉型,也就是“以學定教”。

(二)啟示之二:回顧以往的課堂教學改革,改來改去,說到底都

離不開下面兩條。要么是鼓勵學生自覺學習,要么是探索班級體制下不同類型學生如何區(qū)別對待。凡是在這兩點上取得一些經驗的課堂改革,往往都是比較成功的。

(三)啟示之三:現在課堂教學改革的方向。一是課堂教學開始于學生的獨立學習和預學準備,開始于老師了解學生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二是評價始終與教學過程平行。

(四)啟示之四:一切的改變始于課堂,在于課堂,成于課堂。變“教”的課堂為“學”的課堂,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讓效果好起來。“我(學生)的課堂我做主”;“我(學生)的班級我做主”。把學習的主動權,創(chuàng)造權還給學生。立足三個改變:一是“師長”變“學長”;二是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三是“教室”變“學室”。真正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五)啟示之五:課堂轉型最為核心的一句話就是“以學生的學習行為為中心來組織教學”。這不僅是我們將來課堂教學改革的方向所在,也是國際上課堂教學發(fā)展的潮流方向。

(六)啟示之六:課堂教學改革,一般而言,強調有效教學實踐,凸顯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無論是杜朗口中學的“三三六”自主學習模式,還是昌樂二中的“271”高效課堂模式,無不體現提高課堂效能,尤其是提高學生學的效能這一基本理念。

(七)啟示之七:課程改革、課堂改革、教學改革,都是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使學生“自覺學習、學會學習、高效學習”;使學生“主動參與、互動互助、積極展示、大膽質疑”;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開放課堂,解放學生。

(八)啟示之八:課堂教學改革不僅在實踐操作層面上對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更在觀念轉變層面上對教師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我們的教師要有信心有能力去迎接挑戰(zhàn),經受考驗。我們必須摒棄過時的、陳舊的、低效的、機械的、一成不變的主張和經驗,堅持“兩個增加、一個減少”的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充分相信學生,開發(fā)學生的潛能。教育家李希貴說的好:“學生的潛能就像空氣一樣,可以壓縮于斗室,可以充斥于廣廈,就看我們給他們提供什么空間”。

(九)啟示之九:美國有一位功勛教師叫德·鮑拉,他說過一句話“教重要的在于聽,學重要的在于說”。教重要的在于聽,因為教師首先要傾聽學生哪些需要教師講,哪些不需要教師講。教師要學會傾聽,學會尊重,學會放手;學重要的在于說,因為衡量學生的學習效果,除了考試,要讓學生能夠在課堂過程中間說說,如果學生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自己對于所學內容的理解,自己對哪些內容還沒有學懂,說明他是真的學習了。不僅如此,課堂上學生的展示、表達、互動、互助、合作、交流、點評、質疑等,都是促進學生掌握知識,思考問題和培養(yǎng)能力的重要過程和手段。昌樂二中的課堂這這一點上體現得尤為突出。

(十)啟示之十:課堂教學改革,有三點需要我們關注。一是要堅持“不惟模式唯高效”,不搞“一刀切”和“大一統(tǒng)”。因為:“學科不同則模式不同;課型不同則模式不同;內容不同則模式不同;教師不同則模式不同;學生不同則模式不同”。二是模式不能追求高深,簡單才是事物的本質,刪繁就簡,返璞歸真,課堂就成了知識的超市,就成了生命的獨歡。本來簡單的問題簡單化,過程簡單,易于接受,操作方便的模式才是我們要追求的。相信能把復雜問題簡單化,就是真正的智者和教育者。三是不要刻意去追求模式,循規(guī)蹈矩地去遵守某種模式,因為事物是千差萬別的,事物是永遠在變化中的,因為永遠不變的就是“變化”。你可以去構建適合你的課堂模式,但最高境界是無模式,因為百花齊放、萬紫千紅才是春。

(十一)啟示之十一:打造高效課堂,僅有理念與模式、教師的傾心投入、校長的強力推進,還遠遠不夠,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整套與之相適應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制度和機制來支撐和保障。比如,制訂高效學習計劃,建立高效課堂研究小組,規(guī)劃詳盡的,可操作的具體流程,構建評價機制和激勵機制等等,這樣才能保證高效課堂的高水平實現。

(十二)啟示之十二:課堂轉型,已經箭在弦上,開弓沒有回頭箭。當下,減輕中小學過重的課業(yè)負擔不僅是社會的呼聲,

教育行政部門的要求,也是我們老師應該努力做到的。國家、省、市一直在規(guī)范中小學的辦學行為,規(guī)定學生每天的在校時間,雙休日、節(jié)假日、寒暑假不準補課。因此,課堂轉型、課堂變革、強化有效教學,提高教學效能,打造高效課堂,是我們教育工作者和一線廣大教師的職責所在,我們一定要深刻認識到它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讓我們緊急行動起來吧。(十三)啟示之十三:“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學習課程改革,課堂教學改革的成功經驗,借鑒各地名校科學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模式,這是我們必須認真研究和實踐的。當下,全國的基礎教育改革如火如荼,烽煙四起,已成燎原之勢。改變正在進行,改變勢不可擋,改變勢在必行。因此,我們必須正視和面對,緊緊跟上改革的步伐,那種固步自封,老守田園的日子已經過不下去了!早改早受益,早改大發(fā)展,不改就是退步,不改終將被淘汰。我們必須奮起,必須堅定改革的決心和信心。在向先進學校學習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妄自菲薄,照搬照抄,糾結在一時一事上,我們需要在領悟先進學校成功經驗的內涵和實質的基礎上,結合我校各方面的實際情況,有地放矢的、有選擇的、有整合的、有針對性地學習與借鑒,決不可以東施效顰、亦步亦趨。我們要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課堂教學改革,實現課堂轉型。遵循教育教學規(guī)律,建立我們自己的課改理念,構建我們自己的課堂模式,這就是打造“五要六力”高效課堂。

教學英語設計模板【篇5】

通過上一學期的學習,大多數學生英語學習有進步,學習態(tài)度有所好轉,上學期通過采用邊學習新知識和復習舊知識相結合的方法,他們的學習有所進步。但是因為教材銜接有問題,學生學習這套教材有一定難度。

這學期他們將步入六年級的第二學期,學生的學習負擔會越來越重,他們將面臨著畢業(yè)和升中學考試的壓力,會把更多的精力平均放在語文、數學和英語上,

本冊教材共六個單元,每個單元的標題是該單元的話題,同一單元的語言材料圍繞這個話題展開,注重學生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努力為學習者營造語境,精心設計內容,在教學中安排了大量的有趣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在輕松,積極向上的氣氛中學習英語,使英語變的既容易又有趣。它以學生為中心,以主要人物的活動為主線,圍繞最常用的,最基本的英語詞匯、句型、交際會話等,逐步開展教學內容,符合小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和語言教學規(guī)律,具有很強的科學性。

1、堅持快樂英語教學法,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2、巧用英文兒歌、歌謠、繞口令、諺語等訓練學生的語音、語調。

3、引導學生運用觀察、發(fā)現、歸納、實踐等方法學習語言知識,感悟語言功能。

4、在訓練學生聽說能力的同時,加強讀寫訓練。

5、結合學生實際,適當講解語法知識,做一些練習題和試卷,做好小學升中學的準備工作。

1、能按四會、三會的要求掌握所學單詞。

2、能按四會要求掌握所學句型。

3、能使用日常交際用語,活用四會句型,進行簡單的交流,做到大膽開口,發(fā)音正確。

4、能在圖片、手勢、情境等非語言提示的幫助下,聽懂清晰的話語和錄音。

5、逐步進行專門練習、測驗為小升初考試做好準備。

1、認真做好備課、聽課、上課、作業(yè)批改等常規(guī)檢查。力求格式統(tǒng)一,上課能有自己的特色。

2、認認真真地備好每一堂課,實實在在地聽好每一堂課。

3、做好對個別學生的拓展、補差工作,努力提高整體合格率。

4、教學過程中把握好教學質量關,通過備課、上課、作業(yè)、輔導、考核,做好質量分析和監(jiān)控。

5、備課時做好各種資料的積累和歸檔工作。

運用激勵機制,評價形式多樣化,激勵小學生積極進?。?/p>

1、尊重和愛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每個學生的成績和點滴進步都要加以肯定。課采用口頭表揚和精神獎勵的方式,特別要注意對學習后進的學生所取得的進步及時給予表揚。

2、評價形式應具有多樣性和可選擇性,應以形成性評價為主,以學生平時參與各種英語教學活動所表現的興趣、態(tài)度和交流能力為主要根據。以口語活動為主。

教學英語設計模板【篇6】

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是六年級第一單元的第四課時,要求學生能用形容詞的比較級來談論自己、朋友及其他事物,能在活動中準確表達。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引導學生關注自己身邊的人和事物,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觀察的能力,并為以后學習形容詞最高級打下基礎,在教材中處于舉足輕重的地位。

學情分析

盡管本節(jié)涉及的內容前三節(jié)課的學習已有基礎,學生對形容詞的比較級已有了解,但是還有少數同學在活動中該方面知識運用起來有困難。因此,在本節(jié)學習中還應該以練習為主,通過對比學習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比較級的用法。這節(jié)課中涉及到heavy,thin,big的比較級形式,和前面學習的比較級形式有區(qū)別,所以學習時應正確引導,避免學生走彎路。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能聽、說、讀、寫形容詞的比較級形式:bigger, smaller, longer, thinner, heavier.

2、熟練掌握句型A is heavier than B. C is thinner than D. This apple is bigger than that one.等。

能力目標

1、能用以上形式描述人物和動物的特征;

2、能根據let’s play提供的小圖進行替換練習,讓學生在自然的情境中運用所學單詞,進行對話。

情感目標

通過本節(jié)的學習,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人和事,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的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掌握本課時要求四會的五個形容詞的比較級形式。

教學難點:掌握形容詞heavy,thin,big的比較級構成形式,以及在交流中靈活準確地運用形容詞比較級結構。

教學英語設計模板【篇7】

回到學校已兩個月,行課也更加流暢。想這次執(zhí)教的一年級,二年級,六年級,跨度非常大,學生的積極性,興趣性也大不相同。我所執(zhí)教的一年級共有6個班,感覺學生差異很大,能力強的學生與及其厭學的學生在一年級階段就表現得相當明顯。我深知要培養(yǎng)每個孩子的興趣和積極性是非常難的,但是由于是一年級的孩子,可塑性還是非常強,我在一年級的訓練重點完全落在對學生信心的培養(yǎng)以及鼓勵他們大膽開口說話,勇于表現自己的愿望。

一年級對教學內容來講我盡可能的做到極其簡單,目前還基本停留在HELLO,HI,YOUALRIGHT?IAMALRIGHT,THANKYOU.課堂形式也相對簡單,但是我一直致力與鼓勵學生大膽說出來,和小朋友,老師們用英語進行交流。用游戲,對話,表演,比賽,觀看小動畫等方式,關注到每一個學生。直到每一個學生都能主動自信地給老師同學打招呼。鼓勵是一種機制,同時批評也非常必要。一年級的學生行為規(guī)范也相對較差,上課的注意力集中有時候只有幾分鐘,我一直在想怎么能做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能緊緊圍繞課堂,但是效果一直不太理想。但我同時也一直提醒自己,對一年級的學生應該放手,不能以強行灌輸知識為主要目的,應該以培興養(yǎng)趣,給學生一個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所以我總是關注那些后進生,請小朋友們幫助他們,讓他們感覺到一個團隊的重要,讓我們一起創(chuàng)造一個共同合作相互幫助的團隊,讓后進生感覺被關注。

課堂上,教師就是導演,要讓每個演員演繹角色淋漓精致就必須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設計合理的教學程序。不能用統(tǒng)一的要求對待每一個孩子。設計教學的時候要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調節(jié),不能一味追求課堂花俏,拔高要求對待孩子,讓小朋友一開始就感覺恐懼從而不愿意再去學習。

同時,我一直思考如何將自己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和做一個文明,有素質的人在自己的課堂里有機貫穿。我一直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品行,灌輸他們懂禮貌,講禮儀,使用文明用語,注意說話的方式,使用正確的語氣。這些在現在看來似乎非常不切實際和可笑,學生如此多,怎么能在每周只有一節(jié)的課堂上將這些理念灌輸給學生?開學兩個月來我發(fā)現也確實成效極少,但是我不準備放棄,我將一直堅持,注重在培養(yǎng)良好行為習慣,培養(yǎng)積極向上的個性以及如何正確面對自己的得失,成就一個團隊的勝利的基礎上習得知識。

同時我還將繼續(xù)堅持對學生語言習慣的培養(yǎng),丟棄自己以前過分注重單詞的教學,而忽視了語言的自然性。在教授知識的同時,注重語言的連貫性,不再為了讓學生掌握單詞的讀法而過分機械操練,為學生創(chuàng)造自我反省,自我提高,以及正確學習知識的時間與空間。從一開始就注重語音語調,讓學生接受正確的知識輸入,并且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技巧,用語言本身去吸引學生。同時我也深刻地意識到我們的小學英語課上過多的夸大了景象的建立,乃至是為了景象而景象,以致于孕育發(fā)生了虛偽的景象。許多教師抱著在如許的景象中給孩子們以天然習得英語的盼望,本來便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顯然是不切合現實的。我們應該做的就是腳踏實地,還給孩子們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天地。

教學英語設計模板【篇8】

教學目標

1、能夠聽、說、認讀Let’s read部分的短文,完成相應的活動。

2、能夠運用所學語言較好完成“招聘會”的活動。

教學重難點

1、本課重點是操練鞏固本單元11個職業(yè)名稱的單詞和重點句型:What does he/she do? Where does he/she work? How does he/she work?

2、本課難點是幫助學生理解短文中的新語言,如:help the bank use their money well. likes helping people. help tourists find their way.以及三個小建議。

教學過程

1、Preparation

(1) Greetings

(2) Let’s chant(課本第56頁)

(2)Free talk

預設問題: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Who are they?

What does your father / mother do ?

Where does your father / mother work?

How does your father / mother go to work?

How does your father / mother go to work?

(設計意圖:課前chant熱身,讓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并復習舊知。通過日常會話,復習鞏固本單元主要職業(yè)名詞及句型,達到溫故而知新的目的。)

2.Pre--reading

I.T:Now, I will introduce some my friends to you. What do they do ? Can you guess?

Ss: OK!

T:OK!Let’s meet my first friend. (投影出示卡片:She works in the school. She teaches English in the school. She loves her children very much. What does she do? She is a ___________)

師生一起讀卡片上的內容后,讓學生猜所描述人物的職業(yè),然后揭示答案。

II.用同樣的方法閱讀第二個片斷.(投影出示卡片:He works in a car company. He likes math and drawing very much. He can design(設計) many cool cars. What does he do? He is an ______________.)

師生齊讀內容,出示單詞卡,教讀design。之后師問:What does he do ? can you guess?

S3: Maybe he is an engineer.T: Yes, he is an engineer. You are very clever!(揭示答案)

III.Now, let’s go on , meet my friends. I have many friends. (投影出示卡片:They like beautiful cities. They like traveling(旅游) very much. Who are they? They are ______________)

Can you read the passage? Have a try, please!

(學生試讀小短文,教師和學生一起讀后,教師說出答案并出示tourists單詞卡,并領讀。)

IV.投影出示一張城市交通圖,在圖上標出兩個旅行者。

學習本課難點句子:Help the tourists find their way.并引導學生用英語描述路線。

V.出示周杰倫照片,討論交流信息:

(出示提示句子) Look! I think Zhou Jielun is a singer. He goes to work by car. He likes singing very much. What do you think of Zhou Jielun?(學生看提示語和同位討論)

(投影卡片內容:

請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I think Zhou Jielun…

投影出示句子。Zhou Jielun is a singer. He goes to work by car. He likes singing very much.

VI.出示另一張照片(教師自己的照片)用同樣的方法讓學生討論交流信息。

VII.出示一名銀行會計的工作照片。

用同樣的方法討論交流并學說句子:helps the bank use their money well.

投影出示提示:

學生兩人一組討論交流。教師巡視指導,糾正句子中的用詞、發(fā)音等。

VIII.投影出示剛才的三段短文。Can you read the passages by yourselves?學生看投影自由閱讀。

T:Can you answer these questions? Ask and answer in your groups.

投影出示問題:

1. What does Zhou Jielun do?

2. What does Xiao Hong do ?

3. Who works in a school?

4. Who likes singing?

5. How does Miss Liang go to work?

6. Who help the bank use their money well?

教師提問投影上的問題,學生搶答。

(設計思路:通過先閱讀部分與課文相似的片段,引出文中的難點句子,進行教讀、理解。排除閱讀障礙,降低閱讀難度。并且用反復出現的方式操練重點句型。)

3.In—reading

(1)略讀。簡單回答問題

學生打開課本,自由閱讀課文。教師巡視指導。

參考問題:

A. How many friends do we have?

B. Who are they?

C. What do they do?

(2)細讀

逐段閱讀,根據短文內容判斷:

第一段:

A. Wang Li is an engineer.

B. She likes reading English very much.

C. She designs many cars and buses.

D. She goes to work on foot.

第二段

A、 Li Xiaobin is a policewoman.

B、 He works is a hospital.

C、 He helps the bank use their money well.

D、 He goes to work by bus.

第三段:can you answer my questions?

A、What does Yuan Yuan do?

B、What does Yuan Yuan like?

C、How does Yuan Yuan go to work?

T: (學生口頭回答上面三個問題后)

(設計思路:通過簡單判斷,給與學生閱讀的自信。就短文的內容提出yes-no等的簡單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并通過快速閱讀理解語篇的大意)

(3)讀寫

Let’s read all the passages together, OK?(齊讀全部課文一遍)

Now questions for you? can you answer the questions on your English books?

Ask and answer in your groups, then write the answers on your English books.

學生讀短文完成文后問題,教師巡視指導。

教師借一個同學的課本,投影展示答案。

(4)聽錄音,跟讀課文。

(5)自由朗讀課文,品味語感。

(設計思路:通過閱讀解決語篇內的主要內容,讓學生回答有一定思維深度的問題檢測學生理解程度。培養(yǎng)學生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然后通過做課本上的問答題落實到寫上。)

4.Post—reading

T: Look! there are three tips here.(課前將文中的三條建議貼在黑板上)

老師讀完三條建議后說:I want to be a singer, because I like singing very much. What about you?

S1: I want to be a teacher, because I like children.

T: Thank you. What else?

S2: I want to be an accountant. Because I like math very much.

T: Thank you. What else?

S3: I want to be a teacher, because I like students.

T: Thank you. What else? What about you?

S4: I want to be an English teacher. Because I like English very much.

(設計思路:將書上學到的知識運用于真實的生活場景之中,并得以拓展。體現了用英語的思想。)

5.Progress

(1)T: Now you are the managers in the many companies, and you need somebody work for your company.請你根據你們公司的工作性質,到人才市場去聘用一些人員為你的公司服務。(課前在學生的桌子上分好小紙條,上面寫著虛擬身份的相關信息,每組為一個公司。)

(2)教師示范在求職介紹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人才,并用英語表述理由。

Zhang Yong is a happy man. He likes helping the sick(病人)people.He likes white.

He wants to be a doctor. So I choose Zhang Yong. Because he wants to be a doctor, and Yongxin hospital needs a doctor.

I work in Yongxin hospital. I choose Zhang Yong. Because Yongxin hospital needs a doctor. And Zhang Yong wants to be a doctor.

Can you tell me? What about you?

Now you can stand up and look for the personnel for your company. OK?

(3)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教室內尋找、閱讀求職信息,在小組內討論并尋找自己所在公司需要的人才。試著用英語表述聘用原因。教師巡視指導。

(4小組推舉一名代表介紹自己聘任的人員并說明理由。在班內介紹。

(設計思路:設置擴展活動,讓學生在真實自然的任務型活動中擴展運用閱讀信息。)

(5)T: Boys and girls, toady, it’s very difficult to find a nice job. So we must work hard, and make a new day. OK?

Ss: OK!

(設計思路:通過創(chuàng)設一次招聘會的場景,讓學生在相對真實的語境中運用所學英語。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用英語思辨的能力,真正做到“用中學,學中用”。)

教學英語設計模板【篇9】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能夠聽說讀寫句型:--How did you go there? I went by train .

2. 能聽懂、會說本課對話,并能在實際情景中應用。

能力目標:

能夠用一般過去式詢問別人在過去的時間里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去了哪里并作答。如Where did you go on your holiday? I went to Xinjiang. How did you go there? I went by train.

情感目標:

1能在游戲中積極參與,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積極運用所學英語進行交流,加強合作式學習,共同完成學習任務。2、通過竟爭,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競爭意識。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是掌握句型 How did you go there? I went by train.

2.教學難點是在實際情景中正確運用并書寫所學對話。

教學過程

step1 warm up

1. let`s chant where did you go on your holiday?

2.Let` s review ;利用單詞卡片復習動詞短語和句型What did you do on your holiday?

3.Free talk:

what did you do on your holiday?

I took pictures.

Good !What about you?

I went ice-skating .

設計思路:Let`chant 設計是為了活躍氣氛并引出本課主題:Where did you go on your holiday?Let`s review.不僅可以復習短語和句型,還為拓展本課句型做了鋪墊。

step2 presentation

1.present Let`s try

What did you Chenjie do on her holiday? Let`s listen and circle.

listen again and check your answers

(設計思路)通過處理本部分, 達到呈上啟下的作用。

2.Present let`s talk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It`s warm and sunny.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Harbin in winter?(課件出示哈爾濱的一張下雪的圖片)

It`s cold and snowy.

Did you go to harbin on your holiday?

Yes, I did.

How can you go to Harbin?

I can go there by plane or by train.

That`s right .Sarah went to Harbin on her holiday.How did she go there?Let`s have a look.聽錄音let`s talk。

Ask and answer.

Look and repeat.

Read in roles.

Act out the dialouge.

Step3 practise

看圖問(Where did you go ?How did you go ?What did you do ?學生根據圖回答。

Step4 Consolidation

1、快速槍答

過程:全班學生分成4大組,請兩名學生上來,A學生抽取地點卡片,B 同學抽取交通方式卡片。

(1)A同學問大家:Where did you go on your holiday?大家根據A同學的卡片回答:I went to

(2)B同學把卡片上的交通方式用動作或模擬聲音表達出來,邊做邊問大家。How did you go there?每組同學根據表演者的動作猜并快速回答:I went....

看哪個組搶答又快有對。

(3)然后有AB兩同學分別在其他組任選兩個同學,做輪換練習。

2、采訪活動

請一名同學任意抽取一張動詞短語過去式的卡片,對任一個小組進行采訪,抽取卡片的同學根據卡片內容邊做動作邊提問:What did you do? 被采訪的小組同學看動作猜出短語是什么,并回答:I....

全體同學大聲重復答I....(然后這名同學再抽取不同的卡片對其他組進行采訪)

3、小組活動

學生以前后桌為單位分成若干小組,組內幾人分別準備好寫有交通方式、動詞短語的過去形式、地點,以及時間的卡片,小組內部以表演動作并提問的方式操練整個對話。

(1)一人抽取卡片并根據卡片的內容(地點、時間)提問:Where did you go on your holiday?其他同學根據卡片上的內容回答:I went to ....

(2) 然后其他同學自由抽取卡片根據內容(交通方式或者動詞短語)用動作或模擬聲音表達出來并體問:How did you go there?或What did you do there?其他學生根據動作猜短語并回答。

(3)小組內部每人輪流抽卡片并體問。

教師請一名學生說出曾經去過的地方和所乘做的交通工具,學生兩人一組進行調查。教師可請幾名學生匯報調查結果。

設計思路:通過前面的小組活動充分為學生搭建了語言交流的平臺,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放手讓學生自主操練,使學生積極運用所學英語進行交流,加強合作式學習,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Step5 :Homework

1. 聽音朗讀對話內容并背誦、默寫四會句子。

2.調查其他朋友的假期旅游情況,下節(jié)課匯報交流。

設計思路:通過課內外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不僅停留在課堂上,而且能延伸到課外。這一開放性的作業(yè)設計,引導學生養(yǎng)成課外自主學習英語的習慣,鍛煉學生在生活中運用英語的能力。

六、板書設計My holiday

How did you go there? I went by train.

小學教學設計模板范文1500字


宜未雨綢而繆,毋臨竭而掘井。在幼兒教育專業(yè)的學生的學習中,常常會提前準備一些資料。資料的定義比較廣,可以指生活學習資料。資料可以幫助我們更高效地完成各項工作。那么,想必你在找可以用得到的幼師資料吧?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小學教學設計模板范文1500字”,歡迎分享給你的朋友!

小學教學設計模板范文【篇1】

【理論指導】

小學科學教學內容有著豐富、生動的現實生活背景做支撐,我們要建立起“生活科學”的理念,以課程標準為指導,大膽應用生活中的素材,“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主動建構活動,激勵起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促使學生進入“我要學”的積極狀態(tài),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同時,建構主義的科學觀認為,學生并不是空著腦袋走進教室的。教學的基礎是學生的現在發(fā)展區(qū),分析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和生活經驗、了解學生的前概念,是確定教學目標、教學重點的前提和基礎。

“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提供有結構的材料、促進有效探究是本節(jié)課教學的關鍵。材料引起學習,材料引起活動。學生與材料的親密接觸是科學活動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蘊含著典型的科學概念的材料也會讓學生碰撞出思維的火花,更體現了“具有開放性”的課堂理念,帶給不同水平的學生不同層次的體驗和經歷。

【教學方法】

1.探究發(fā)現法

學生選用不同材料、寬度、厚度的紙橫梁搭橋,進而在體驗中分析可能影響橫梁抗彎曲能力的因素,像科學家發(fā)現真理那樣,通過自己的探究和學習,發(fā)現事物發(fā)展變化的原因和內部聯系,找出變化規(guī)律的方法,在經歷探究和發(fā)現的過程中,學到科學知識和學習科學的方法。在科學課中,運用探究發(fā)現法的主要目的是充分發(fā)揮學生在探究活動過程中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探究發(fā)現的過程學會發(fā)現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自學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

2.實驗探索法

學生根據現有材料(寬度和厚度分別為1、2、3倍的紙條) 設計實驗方案,并圍繞著問題進行假設和實驗證明,進行開放性實驗,從中發(fā)現新問題,找到新規(guī)律。實驗探索法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動手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發(fā)展假設論證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態(tài)度。

3.小組討論法

在本課的教學當中,設計實驗方案、探討注意事項、分析實驗數據、得出實驗結論四次用到小組討論,學生圍繞探究的問題,在小組中交流個人看法,相互學習,從中獲得對該問題深入認識或進一步了解。這種教學方法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知識和經驗基礎,尤其適合在小學中、高年級使用。

4.信息搜集法

本節(jié)課教學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教師引導學生將建筑科學與實際生活相結合,思考工程造價的相關問題,這一問題對于六年級學生而言是沒有生活經驗作為基礎的。所以,教師鼓勵學生在課后對其相關信息進行搜集、整理、比較、分析、綜合,從而對工程與技術領域知識有新的認識。

【教材分析】

《抵抗彎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教科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上冊《形狀與結構》單元的第一課。本單元選取了幾種最常見的形狀結構,聯系學生身邊熟悉的事物,由淺入深地進行探究,最后進行綜合和應用。作為本單元的起始課,《抵抗彎曲》的學習首先引導學生通過對比實驗研究橫梁的寬度、厚度與抗彎曲能力的關系,在知識和探究技能方面為本單元的后續(xù)研究奠定了基礎。

【學情分析】

在認知特征與思維水平方面:六年級的學生思維能力正處于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抽象思維雖然仍要借助直觀形象的支撐,但已經有了長足的發(fā)展,分析、推理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

在已有的知識經驗方面:部分學生已經有了橫梁的材料、長度、寬度和厚度對抗彎曲能力影響的前概念,這為本課中“影響抗彎曲能力的因素”的推測、研究問題的提出奠定了基礎。

在已有的實驗方法與技能方面:學生從五年級綠豆種子發(fā)芽實驗開始,就已經學習并掌握了對比實驗的方法,知道并理解對比實驗中只能改變一個條件。因此在本課的對比實驗中,只要學生能識別變量,找到控制變量的方法,思考需要注意的問題,就能順利開展實驗。

在科學情感態(tài)度方面:學生在以前的科學實驗中多次進行猜測、驗證猜測的活動,已經理解了科學推測必須經過實驗驗證的道理,這為情感目標——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達成打下了基礎。

在個體差異方面:由于在平時的實驗教學中,學生輪流擔任實驗操作員,所以他們在實驗操作能力上雖然有一定的差異,但在小組合作的情況下,基本能完成實驗操作任務;在數據分析、科學思維能力和口語表達方面也存在一定差異。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房屋、橋梁結構中有“柱”和“梁”。

2.增加梁的寬度可以增加抗彎曲能力,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彎曲能力。

過程與方法

識別和控制實驗中的變量,記錄、分析數據并探究得出結論。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意識,使學生既能夠大膽提出假設又能在探究中細心求證。

【教學重難點】

探究橫梁的寬度和厚度與抗彎曲能力的關系。

【教學準備】

為小組準備:

(1)長度、寬度、厚度、材料不同的紙條若干

(2)長度、厚度相同,寬度不同的紙條若干

(3)木塊若干

(4)長度、寬度相同,厚度不同的紙條若干

(5)墊圈若干

(6)KT板若干

(7)實驗記錄單

(8)小組分工:材料員、記錄員、匯報員等

【教學過程】

一、科學視野:用“梁”、“柱”搭一座橋

1.出示兩木塊,介紹“柱”,再引出“梁”。

2.由學生選擇不同材料、寬度、厚度、長度的梁做橋面,搭一座橋。你們的橋能承重嗎?

3.承重時,橫梁會有什么變化?(彎曲)

4.引出課題:抵抗彎曲。(板書課題)

5.科學中,我們一般把抵抗彎曲能力簡稱為抗彎曲能力。你們的這座橋抗彎曲能力如何?怎么測試一下?(添加重物)

6.學生匯報各小組橋梁的抗彎曲能力。

二、科學探究:探究影響抗彎曲能力的因素

1.提出問題:各組橋梁的抗彎曲能力相同嗎?根據你們的觀察,可能是什么原因導致的?(長度、寬度、厚度、材料……)

2.建立假設:橫梁跨度的確定還要考慮具體的地質、環(huán)境等因素,就同種材料而言,橫梁能改變的因素是寬度和厚度。誰來說說,當我們增加橫梁的寬度(或厚度)時,抗彎曲能力可能會怎樣變化?

如何證明你們的假設?

3.小組討論,制定計劃。

出示木塊、紙條、墊圈圖片。

認識嗎?

可以怎么用?

觀察第二組材料,有什么發(fā)現?(摸一摸)

能用這些材料證明你們的猜測嗎?

①改變條件:寬度、厚度。改變方法:替換不同編號的紙條。

②控制變量:對比試驗,除改變條件以外的量都不變。

4.確定實驗方案。

①將兩木塊對立作橋墩,保持一定距離。

②將紙條平放于兩橋墩上作橫梁,添加墊圈,觀察橫梁變化。

③繼續(xù)添加墊圈,直至橫梁剛好彎曲至桌面,記錄數據。

④替換不同編號的紙條(只改變寬度或厚度),重復上述操作,邊實驗、邊記錄。

⑤整理材料,提交數據。

5.實驗中要注意些什么?

①控制變量:每次只改變一個條件,用KT板上的標志線控制橫梁跨度不變。

②操作要求:墊圈要輕輕地放在紙橋梁的中間位置。

③計數原則:紙橋梁碰到桌面就算塌陷,導致塌陷的最后一個墊圈不能算。

6.進行實驗,得出結論:實驗所得出的數據說明了什么問題?

橫梁的抗彎曲能力與寬度和厚度有關:增加寬度能提高抗彎曲能力;增加厚度能大大提高抗彎曲能力。

7.思考:橫梁平著放好,還是立著放好?

觀察橫梁的橫切面是什么形狀的?怎樣安放更好?能用材料證明一下自己的理由嗎?(幾乎所有的橫梁橫截面都是長方形的,而且都是立著安放的,也就是橫梁的厚度比寬度大。可用冰棍木片、塑料尺子進行演示證明。)

三、科學延伸:工程與技術的涉獵

增加厚度可以大大提高橫梁的抗彎曲能力,但是這種方法需要增加橫梁材料的用量,會增加成本。這也是通過增加厚度來提高抗彎曲能力的局限性。有什么方法在不增加橫梁材料用量的情況下,能提高材料的抗彎曲能力呢?請同學們在課后利用相關書籍、網絡資源對這一問題進行交流學習。

小學教學設計模板范文【篇2】

納稅。課本第98頁的內容和第99頁的例5

1、理解稅收的專有名詞,會計算應納稅額。

2、建立正確的納稅觀,懂得納稅的重要性。

理解納稅的專有名詞,會計算應納稅額。

實物投影。

一、學前導入:

你們在日常生活中聽說過有關稅收的知識嗎?板書:納稅。

二、展示學習目標:

理解納稅含義,懂得應納稅額。

三、討論發(fā)現:

1、什么人需要納稅?

2、為什么要納稅?

3、你認為你身邊的哪些事物是國家用稅收款投資完成的?明確:1、無論是集體還是個人,都應該依法納稅。

2、納稅是根據國家稅法的有關規(guī)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體個人收入的一部分繳納給國家。

3、稅收是國家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國家用收來的稅款發(fā)展經濟、科技、教育、文化和國防等事業(yè)。

稅收主要分為消費稅、增值稅、營業(yè)稅和個人所得稅等幾類。繳納的稅款叫作應納稅額,應納稅額與各種收入(銷售額、營業(yè)額……)的比率叫做稅率。

四、鞏固練習:

出示例5:一家飯店十月份的營業(yè)額約是30萬元。如果按營業(yè)額的5﹪繳納營業(yè)稅,這家飯店十月份應繳納營業(yè)稅約多少萬元?(多名學生板書演示)

求這家飯店十月份應繳納營業(yè)稅多少萬元,就是求30萬元的5﹪是多少。即:30×5﹪=1.5(萬元)

答:十月份應繳納營業(yè)稅約1.5萬元。

五、作業(yè)安排:

課本練習二十三第102頁第

4、5題。教學內容:利率。課本第99、100頁的內容。

小學教學設計模板范文【篇3】

教材分析:

《有余數除法》學生對于除法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概念。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教師和學生一起探究有余數除法,在探究中理解有余數除法,建立余數,有余數除法的概念,理解余數的含義,探究除數與余數的關系,并知道有余數的除法各部分名稱,并且體驗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性。

教學目標:

1、探索有余數除法的試商方法,讓學生再探索、練習中積累有余數除法的試商經驗。

2、運用有余數除法的有關知識,聯系生活實際解決簡單的問題,體驗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

經歷試商的過程,積累試商的經驗,逐步達到熟練程度。

教學難點:

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數除法的試商方法。體會余數要比除數小。

教學關鍵:

余數要比除數小。

教具準備:

課件、掛圖等。

現實生活的聯系性。

學情分析:

由于二年級學生,他們活潑好動,爭強好勝,想象豐富,求知欲旺盛;學習責任感不斷增強,但學習往往從興趣出發(fā);他們注意力不穩(wěn)定、不持久,無意注意占主導地位,缺乏獨立思考能力,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干擾。因此,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參與數學活動的興趣,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幫助他們逐步樹立自信、自尊、自律等積極心態(tài),是他們通過思考,提高自我認知能力,自我控制能力,這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基礎,也是教師需努力和強化之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提問:在有余數的除法里,余數和除數有什么關系?

2、練一練:16÷818÷821÷8

全班齊練,指名板演。

二、師生互動、合作探究

1、師:上節(jié)課我們解決了分橘子的問題,學習了用豎式計算除法,

2、如果把板演的數21換成55,你會做嗎?(出示分草莓畫面,讓學生理解題

意,55個草莓平均放在8個盤子里,每個盤子放幾個,還剩幾個?

3、探究試商的方法:

(1)引導學生列出算式。

提問:要解決“每個盤子里可以放幾個?還剩幾個?這個問題可以怎樣列式?

(2)指名回答,板書:55÷8

師過渡語:面對要分的數目比較大,當我們再采取一次一次的分,繼續(xù)利用學

具來分是比較麻煩和困難的,那怎么辦呢?

(3)先引導學生估算每盤大約放幾個。

(4)小組討論:怎么判斷估計得對不對。

(5)指名回答,引導學生認識:8和幾相乘的積最接近55,又比55小。

8×7=56比55大;8×6=48比55小。所以商6。

列式55÷8=6(個)……7個。

(6)啟發(fā)學生思考:如果商是5可以嗎?

通過集體交流,使學生認識如果商是5,則會出現余數比除數大的情況,所有

商不能是5,更不能是比5小的數。

2、再次組織小組討論:怎樣估計兩數相除所得的商?

集體交流,達成共識:可以利用乘法口訣,兩數相乘的積要最接近被除數,但

又要比被除數小。

3、引導學生總結計算有余數除法的四個步驟:一商,除數與幾相乘的積最接

近被除數,又比被除數小,商就是幾。二乘,商和除數相乘。三減,被除數減

去商與除數的乘積。四比余數比除數小。

4、應用試商的方法填空:P5“試一試”。

小學教學設計模板范文【篇4】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初識美術的種類及審美標準。

2.仔細翻閱新教材,師生共同關注新教材每一課的異同。

3.

針對每節(jié)不同的內容,找出所需材料并做記錄

教學重點:記錄每節(jié)課所需材料,為一學期開學第一課學習作準備。

中國美術教育資源網教學難點:讓學生找出不同課所需的多種不同材料。

教師教法:誘導啟發(fā)教學法

學生學法:學生感悟理解

課前準備:美術教材、鉛筆

教學過程:

開學第一課給孩子們說些什么呢?

以往的始頁課總是講述美術課的要求、看新學期的書、互相交流??偸沁@樣的流程,連我自己都覺得好無趣啊。怎樣給孩子們一個新的感受呢?

進入班級,看到孩子們的笑臉(孩子們看還是我來教,都很開心啊!),有了靈感哦!

一、由“魔術”說起。

師:同學們,不再自我介紹了,我們都是老朋友了啊!

生:那是啊!

師:出個問題考考大家,學了這么久的美術,你認為美術是什么?

生:美術是一門藝術。

美術可以是繪畫、可以是手工。

美術分為很多種,有國畫、油畫等等。

美術是一種創(chuàng)想。

美術是把心中想的東西畫出來。

......

師:很多同學很專業(yè)嘛,了解很多美術的專業(yè)知識,老師更喜歡“美術是一種創(chuàng)想”“是畫出心中的東西”,這些回答讓老師感受到的是你對美術課的熱情、對未來的夢想。想知道老師心中的“美術”是什么嗎?

生:老師是怎么想的?

師:很簡單的字面理解,美術——美麗的魔術。

(學生覺得很有趣。)

師:去年的春晚,讓一位魔術師一夜出名,大家知道是誰嗎?

生:劉謙。(異口同聲啊)

師:那大家認為,這樣多的魔術師中,為什么劉謙可以脫穎而出呢?

生:手法嫻熟,別人看不出他是怎樣變的?

劉謙很帥。(哈哈,大家笑)

劉謙和努力,從小就開始練。

劉謙的經典語言:下面,鑒證奇跡的時刻到了!(哈哈哈,大笑)

劉謙的魔術和別人的不一樣,有自己的特色。

......

師:我?guī)椭蠹倚〗Y一下,劉謙有扎實的功底,營造出神秘的氛圍,更主要的是他的魔術新穎,自創(chuàng)的很多。與眾不同,便會讓你的作品精彩萬分。美術其實也是魔術哦,首先有一些基本的東西,同學們這兩年也學了不少,更重要的是創(chuàng)新,藝術貴在創(chuàng)新,這就是美術課的精髓。希望我們班的每個同學都能成為優(yōu)秀的魔術師。

二、由“牛頭”說起。

師:再給大家講個故事吧。(學生精神百倍,期待著。)大家知道畢加索嗎?

生:知道。

師:西班牙著名畫家畢加索,不僅會畫畫,還會“做手工”,尤其喜歡用廢舊的材料拼擺成藝術品。有一次,畢加索在路上看見一個拾破爛的人,它的大口袋里有很多廢銅爛鐵,自行車的廢舊零件,畢加索就請求拾破爛的人把這些廢舊零件給他。拿回去以后靈感大發(fā),用車把和車座拼成了一個牛頭,至今這個作品還保存在國外的展覽館里。(我把大概的形狀畫在黑板上)

生:太有趣了。

師:畢加索的創(chuàng)作特點,就是用簡潔的線、概括的形表現自己的想法,畫出與眾不同的作品來。最初,他的這些作品得不到別人的認可,大家甚至覺得很可笑,但他的堅持讓他獲得了成功。

師:這些廢舊的材料,放在你的面前,你可以拼擺出作品來嗎?

(有的學生說,可以;有的學生搖搖頭。)

師:擺出這樣東西,并不難,難就難在你能不能想到,敢不敢想。這也是我們美術課的精髓——敢想感畫敢做。

三、由“美麗”說起。

師:有的同學說,我畫得不好看。老師不這樣認為,好看是什么?美是什么?有標準答案嗎?

生:沒有。(異口同聲)

師:答得很好。今天,你穿了一套衣服,你認為很美,但在我的眼里,我可能覺得很難看。(大家哈哈笑),美是什么,各人有各自的看法,不要害怕別人說你丑。你的作品也是一樣,只要畫出你心中的想法,你的作品就是最棒的,至少老師我喜歡。

四、由“教材”說起。

師:大家都很想看我們的新教材吧。

生:想。

師:看之前,老師提兩個小要求。第一,看的時候找一找課本中有哪些生活中的廢舊材料,可以寫下來,平時注意收集;第二,把你感到新奇的東西可以和同伴們交流一下,希望以后你也可以有更好的創(chuàng)意。

(下面的時間,同學們看起書來。有了要求來看書,大家看的很投入,被書上的精彩所吸引了。)

教學十年有余,領悟到:美術教學有自己的特色,要求、規(guī)范必不可少,但更重要的是興趣、是熱情、是自信、是堅持。相信我的學生,他們會做的很好。

小學教學設計模板范文【篇5】

這是一節(jié)中國畫的啟蒙課,在以前學生了解了筆墨紙硯的基礎上,讓學生繼續(xù)體驗與探究墨、色、水在宣紙上的有趣變化。讓學生運用這種變化規(guī)律來表達學生內心深處的美好世界,形成色彩斑斕、韻味無窮、童趣橫生的寫意畫面。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體驗彩墨變化的趣味,了解彩墨變化的規(guī)律,并用這種規(guī)律寫意地表現物象,形成畫面。

2、通過學生對彩墨變化的探究,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總結規(guī)律、形成知識并運用知識的探究能力。

3、通過激發(fā)學生想像和表現,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美化生活、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

墨色變化的體驗。

水分的控制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因為水分在繪畫過程中比較難掌握,水分少了,顯得沒有韻味;水分多了又很難控制,影響畫面效果。

毛筆、墨、國畫顏料、水、氈,每人一套,宣紙數張。

國畫用具和宣紙。

一、導入

1、同學們喜歡做游戲么?喜歡做什么游戲?說一說。

2、平時,老師喜歡用墨和顏色做游戲,老師覺得非常有意思,同學們想知道么?好,這節(jié)課我們就學習第八課彩墨游戲 。

板書課題

8彩墨游戲

二、探究

1、墨色嘗試一

交流:我們班里誰的膽量最大?(讓同學們推選兩名學生)選出后,繼續(xù)鼓勵:同學們都說你倆的膽量大,老師看看你倆的膽量是否真大,你愿意接受老師的檢驗么?

讓他倆各拿一支大毛筆蘸濃焦墨橫著分別把兩張生宣紙涂滿,但筆觸不能重復,這樣由于焦墨干筆在生宣上的作用,就會形成斑斑駁駁的效果。

然后再找兩個學生(可以交流一下:膽量大的還有誰,歡迎他上來?。┯玫准y筆分別蘸紅、藍兩種顏色把兩張紙刷滿。讓學生觀察。

問:看到畫面后,你想到了什么?(學生馬上會說大海、水,朝霞、晚霞等)接著再問:彩和墨的變化神奇嗎,有意思嗎?

2、墨色嘗試二

那么,彩墨還可以做哪些游戲呢?再找一部分同學并用大筆蘸淺墨,蘸顏色豎著涂,看誰涂的大膽,然后再讓學生觀察聯想到什么(遠山等)

問:還能聯想到什么?

教師用小筆蘸濃墨再在其中一張學生的色塊上畫上幾個方格,再讓學生聯想。學生會馬上脫口而出(高樓大廈)。

3、墨色嘗試三

找一個學生,把宣紙放在投影儀上,拿毛筆蘸清墨在宣紙上點點,讓學生大膽多點,然后再讓用小筆蘸濃墨,在原來點的基礎上再點。這樣,濃淡墨相互同化的過程就會通過投影儀在大屏幕上慢慢展現,讓學生再一次體驗水墨的神起變化。

教師適時點上幾筆,使原來的點形成鳥,樹木等形象,形成一幅寫意畫形象,讓學生切身體驗水墨畫的制作過程。

三、布置作業(yè)

1、談話交流激發(fā)想象:同學們,我們都到過很多的地方,見過好多的明山大川、田園風光。自然界中好多優(yōu)美的景致,在你心中一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呢?請說一說。

2、當學生說得興致非常濃厚時,師話鋒一轉:同學們,在我們心靈深處,都隱藏了一個美妙無比的世界,如果我們用彩墨游戲的方式把它們表現出來,是不是非常有意思。好,今天我們就看誰畫得痛快、飽滿,誰表現得強烈。

四、學生創(chuàng)作畫,教師巡回輔導。

為了讓學生在作畫時,保持長久的創(chuàng)作激情,我用一段充滿激情的音樂不停播放,這樣,會讓學生在激情飽滿的狀態(tài)下創(chuàng)作。

五、作業(yè)講評。

為了讓學生更深刻地體驗成功的快樂,達到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的目的,把學生的作品集中展示在黑板及黑板兩側的墻上進行講評。

1、自評:找一找自己的作品,介紹一下自己的作品,說一說:畫的是什么,怎么畫的,怎么表現的,心情怎么樣?

2、互評:說一說你喜歡誰的作品,為什么喜歡,那里打動了你?

3、師評;點評筆墨大膽、構圖飽滿、想法獨特、富有童趣的作品,以利于學生以后創(chuàng)作,促進學生以后發(fā)展。

六、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彩墨游戲,玩的痛快嗎?我們體會到了水、墨、顏色在宣紙上的神奇變化,并運用這些神奇變化,創(chuàng)作出一幅幅生動有趣的畫面,用筆墨語言把我們內心深處的美好愿望,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出來。這節(jié)課上的快樂嗎?今后,我們要繼續(xù)運用神奇的彩墨,不斷創(chuàng)造出美好神奇的作品,來表現我們的世界,美化我們的生活,讓我們每一個同學都成為傳遞美的使者。

小學教學設計模板范文【篇6】

教材分析

本單元教學加法交換律、結合律,乘法交換律、結合律。在學生掌握了四則計算和混合運算順序的基礎上,進一步教學運算律,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運算,掌握運算技巧,提高計算能力。

本節(jié)教材是在學生經過較長時間的四則運算學習,對四則運算已有較多感性認識的基礎上,結合一些實例,學習加法的運算律。

學情分析

學生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在加法的計算中和演算中接觸過這方面的知識,有較多的感性認識,這是學習加法交換律的基礎。教材安排這兩個運算律都是從學生熟悉的實際問題的解答引入,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和分析,找到實際問題不同解法之間的共同特點,初步感受運算規(guī)律。然后讓學生根據對運算律的初步感知舉出更多的例子,進一步分析、比較,發(fā)現規(guī)律,并先后用符號和字母表示出發(fā)現的規(guī)律,抽象、概括出運算律。教師應有意識地讓學生運用已有經驗,經歷運算律的發(fā)現過程,讓學生在合作與交流中對運算律的認識由感性逐步發(fā)展到理性,合理地構建知識。

教學目標

1、教學技能目標: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并能夠用字母來表示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

2、過程方法目標:使學生經歷探索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的過程,通過對熟悉的實際問題的解決,進行比較和分析,發(fā)現并概括出運算律。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進一步增強對數學的興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獨立思考和探究問題的意識、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能用字母來表示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

難點:使學生經歷探索加法結合律和交換律的過程,發(fā)現并概括出運算律。

小學教學設計模板范文【篇7】

一、教法建議

【拋磚引玉】

通過本單元的教學要使學生掌握整除、約數、倍數、質數、合數、質因數、公約數、最大公約數、公倍數、最小公倍數等概念;知道有關概念之間的聯系和區(qū)別,能夠有條理、有根據地進行思考;能使學生掌握能被2、5、3整除的數的特征;會分解質因數;會求最大公約數(兩個數)和最小公倍數。

(一)教學整除的概念

因為整除這部分知識,學生在第八冊教材中已接觸過,因此在教學整除的概念時要注意抓住三點。

1.復習“整除”的意義。

例如:你能說出整除的含義嗎?下面哪個算式的第一個數能被第二個數整除?

23÷7=3……2 6÷5=1.2

15÷3=5

24÷2=12

2.用定義的形式對“整除”加以概括,并用字母表示。

兩個數相除,如果用字母表示,可以這樣說:整數a除以整數b(b≠0),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數而沒有余數,我們就說a能被b整除(也就可以說b能整除a)。

3.突出強調除數不有是0。

(二)教學約數和倍數的概念

約數和倍數的概念是本單元最基本的概念,教學時要抓住五點。

1.通過“整除”引出“約數”和“倍數”的概念后,加以概括。

例如:15÷3=5,15能被3整除,我們就說15是3的倍數,3是15的約數。

如果整數a能被整數b(b≠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數,b就叫做a的約數。

2.要強調倍數和約數是一對密不可分的概念。它們是互相依存的關系。

3.要掌握求一個數的“約數”和“倍數”的方法,并掌握其各自的特征。

在掌握一個數的約數和倍數求法的基礎上,重點說明其特征:

一個數的約數的個數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約數是1最大的約數是它本身。

一個數的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數是它本身。

可討論一下為什么?

4.強調一個數既可以是另一個數的約數,又可以是其它數的倍數。

如:12既是60的約數,又是6的倍數。

5.要重點處理好0的問題。

根據約數和倍數的概念,0是任何自然數的倍數,任何自然數都是0的約數。但研究分解質因數、最大公約數、最小公倍數時,是把0除外的,所以要著重指出在后面研究的內容里不包括0,這樣可以減少不必要的麻煩。

(三)教學能被2、5、3整除的數的特征主要把握以下四點

1.通過觀察、引導,掌握能被2、5、3整除的數的特征。

2.能根據特征進行判斷。

3.通過能被2整除的特征,引出奇數和偶數的概念。

能被2整除的數叫偶數,不能被2整除的數叫做奇數。

4.深化知識,溝通知識之間的聯系。

(1)在□中填上幾符合要求。

5□,能被2整除又能被3整除。

1□0,能被2、3、5同時整除。

(2)能被9整除的數,能否一定被3整除?為什么?

(四)教學質數、合數、分解質因數要抓住四點

1.通過對每個數的約數的個數及特點進行分類,引出質數、合數的概念。

一個數,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約數,這樣的數叫做質數(也叫做素數)。

如:2、3、5、7、11都是質數。

一個數,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約數,這樣的數叫做合數。

如:4、6、8、9、10、12都是合數。

2.重點說明“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3.能利用質數與合數的概念,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

如:下面哪些數是質數?哪些數是合數?

19、21、43、67、2、89

4.掌握質因數、分解質因數的概念和分解質因數的方法。

(1)每個合數教可以寫成幾個質數相乘的形式,其中每個質數都是這個合數的因數,叫做這個合數的質因數。

如:60=2×2×3×5,2、2、3、5都是60的質因數。

(2)把一個合數用質因數相乘的形式表示出來,叫做分解質因數。

(3)通常用短除法來分解質因數,這樣比較簡便。

把一個合數分解質因數,先用一個能整除這個合數的質數(通常從最小的開始)去除,得出的商如果是質數,就把除數和商寫成相乘的形式;得出的商如果是合數,就照上面的方法繼續(xù)除下去直到得出的商是質數為止,然后把各個除數和最后的商寫成連乘的形式。

(五)教學公約數和最大公約數要抓住以下四個方面

1.公約數和最大公約數的概念

幾個數公有的約數,叫做這幾個數的公約數;其中最大的一個,叫做這幾個數的最大公約數。

例如:1、2、4是8和12的公約數;4是8和12的最大公約數。

2.通過公約數的概念引出互質數的概念

公約數只有1的兩個數,叫做互質數。

例如:5和7是互質數,7和9也是互質數。

3.求兩個數最大公約數的方法

為了簡便、通常寫成下面的形式。

2 18 30 ……用公有的質因數2除

3 9 15 ……用公有的質因數3除

3 5 ……除到兩個商是互質數為止

把所有的除數乘起來,得到18和30的最大公約數是2×3=6。

求兩個數的最大公約數,一般先用這兩個數公有的質因數連續(xù)去除,一直除到所得的商是互質數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數連乘起來。

在除的過程中,有時也可以用兩個數的公約數去除。

4.求最大公約數的兩種特殊情況

(1)如果較小數是較大數的約數,那么較小數就是這兩個數的最大公約數。

(2)如果兩個數是互質數,它們的最大公約數是1。

例如:7和21的最大公約數是7。

8和15的最大公約數是1。

對于能直接看出最大公約數的就不再用短除法來求了。

(六)教學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要抓住以下四個方面

1.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概念。

幾個數公有的倍數,叫做這幾個數的公倍數,其中最小的一個,叫做這幾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例如:12、24、36、……都是4和6的公倍數,12是4和6的最小公倍數。

2.求最小公倍數的方法。

通常我們用分解質因數的方法來求幾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為了簡便,通常寫成下面的形式:

(1)求18和30的最小公倍數。

2 18 30 ……用公有的質因數2除

3 9 15 ……用公有的質因數3除

3 5 ……除到兩個商是互質數為止

把所有的除數和商連乘起來,得到18和30的最小公倍數是2×3×3×5=90。

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先用這兩個數公有的質因數連續(xù)去除(一般從最小的開始),一直除到所得的商是互質數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數和最后的兩個商連乘起來。

(2)求8、12和30的最小公倍數。

求三個數的最小公倍數,通常這樣做:

2 8 12 30 ……用三個數公有的質因數2除

2 4 6 15 ……4和6還有質因數2,再用2除以這個數,把15移下來

3 2 3 15 ……3和15還有公有的質因數,再用3除這兩個數,把2移下來

2 1 5 ……2、1和5每兩個數都是互質數,除到這里為止

在講求最小公倍數的方法時,重點講明算理。

3.求兩個數最小公倍數的特殊情況。

(1)如果較大數是較小數的倍數,那么較大數就是這兩個數的最小公倍

數。

如:12和48的最小公倍數是48。

(2)如果兩個數是互質數,那么這兩個數的積就是它們的最小公倍數。

如:7和8的最小公倍數是56。

以后計算時,如果能直接看出最小公倍數是多少,可以不寫出計算過程。

4.通過討論,比較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與求三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比較求最大公約數與求最小公倍數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指點迷津】

1.“整除”和“除盡”有什么聯系和區(qū)別?

在整數除法里,a÷b=c,除得的商c如果是整數,而沒有余數,我們就說,a能被b整除,或者說b能整除a。如:15÷3=5,我們說15能被3整除,或者說3能整除15。

在除法里,a÷b=c,數a、數b、以及商c不見得是整數,但沒有余數,我們就說a能被b除盡,或者說b能夠除盡a。例如,10÷4=2.5、1.5÷3=0.5、1.5÷0.3=5,都可以說被除數a能被除數b除盡。

從上面可以看出,整除是限定在整數除法里的,而“除盡”就不一定限于整數除法。我們還可以用集合圖表示其關系:如果a能被b整除,a就一定能被b除盡;反之,a能被b除盡,a卻不一定能被b整除。即整除可以說是除盡,但除盡不一定是整除,整除是除盡的一種特殊情況。

2.“約數”和“倍數”有什么關系?又有什么不同?

如果數a能被數b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數,b就叫做a的約數。如12÷3=4,我們就說12是3的倍數,

3是12的約數。不能說12是倍數,3是約數。由此可見,倍數和約數是相互依存的。

為了說明它們的不同點,請看下表。

個數

最小

最大

一個數的約數

有限

是1

是本身

一個數的倍數

無限

是本身

沒有

3.什么叫質因數?什么叫分解質因數?

把一個合數分解成若干質數連乘積的形式,每一個質數就是這個合數的質因數。如:12=2×2×3,2、3叫12的質因數。

分解質因數就是把一個合數寫成若干質數連乘積的形式。如12=2×2×3。

4.“0”是偶數嗎?最小的偶數是幾?

能被2整除的數叫做偶數,因為“

0”能被2整除,所以“0”是偶數。但在小學講數的整除時,是在自然數的范圍內,不包括“0”,所以我們可以不說“0”是偶數。

最小的偶數是幾?先要搞清范圍,在自然數范圍內,最小的偶數是2,到中學里學了負數就不存在最小的偶數了。

二、學海導航

【思維基礎】

1.舉例說明什么叫整除?

例如:20÷5=4,20能被5整除,或5能整除20。

整數a除以整數b(b≠0),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數而沒有余數,我們就說a能被b整除(也可以說b能整除a)。

2.什么是約數和倍數?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

如果整數a能被整數b(b≠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數,b就叫做a的約數。

舉例:20÷5=4,20能被5整除,我們就說20是5的倍數,5是20的約數。

約數和倍數是互相依存的。

3.找出60的約數,4的倍數。

60的約數有:1、2、3、4、5、6、10、12、15、20、30、60。

4的倍數有:4、8、12、16、20……

從上面可以看出:一個數約數的個數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約數是1,最大的約數是它本身。

一個數的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數是它本身。

4.說說下面的數哪些能被2整除?哪些能被3整除?哪些能被5整除?各自的特征是什么?

21、54、65、204、280、58、83、114、75、320、87、155

能被2整除的數有:54、204、280、58、114、320。

能被3整除的數有:21、54、204、114、75、87。

能被5整除的數有:65、280、75、320、155。

由此可知:

個位上是0、2、4、6、8的數,都能被2整除。

一個數的各位上的數的和能被3整除,這個數就能被3整除。

個位上是0或者5的數,都能被5整除。

5.說出什么叫質數、什么叫合數并判斷下面各數哪些是質數、哪些是合數。

3、27、41、6、11、19、69、57、97

一個數,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約數,這樣的數叫做質數(也叫做素數)。

小學教學設計模板范文【篇8】

2課時

造型*表現

冰箱是孩子們在生活中很熟悉的東西。在利用紙盒子改造冰箱的活動中,學生可以更加認真地去觀察冰箱的內、外結構,然后利用食品包裝紙來做成冰箱里的食物。

1、指導學生選用各種工具、材料,選用畫、撕、剪、拼貼、紙工制作等多種手法進行造型活動。

2、引導學生認識冰箱的造型特征,通過想象大膽表現各種冰箱及其內部的結構。

3、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和善于觀察的習慣。

培養(yǎng)學生大膽想象,做出與別人不同的冰箱造型或畫面情

準備各種冰箱的圖片及作業(yè)范作等資料以及各種繪畫制作工具。實物投影儀。

學生:回去觀察冰箱的內外結構,查資料或向家長了解有關冰箱的情況,準備盒子、包裝紙、剪刀、水彩筆、膠水、廣告宣傳紙等。

通過交流課前查到的、了解到的關于冰箱的情況及展示圖片資料,讓學生了解冰箱的知識及其發(fā)展歷史、造型特征、內、外結構的共同特點。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的欲望。啟發(fā)學生討論冰箱在生活中給人們帶來的便利,設想未來的冰箱是什么樣子。

“變魔術”:教師用清晰、簡潔的手法在實物投影儀下將一個小盒子變成一個雙開門的、能打開的、有隔板的冰箱。學生通過觀察,說說教師用了那些技法,怎樣制作的。并分小組討論還可以怎樣制作。

交流討論結果。

鼓勵學生選用自己喜愛的工具材料,通過畫、撕、剪、貼等造型手法表現出冰箱的造型和自己對冰箱的想象。引導學生合理分工,高效合作。

(本課時主要完成冰箱的毛胚形及內、外結構的制作)

各組展示自己組設計的各種形狀、結構的冰箱。表揚大膽創(chuàng)新、制作精美的作品。

布置學生回去搜集“蘇果”等超市的宣傳廣告畫、帶彩色紙、雙面膠和彩色筆。

欣賞老師帶來的“畫王子”冰箱,請學生猜猜老師用什么材料包裝的。(彩色包裝紙)再打開冰箱們請大家看看冰箱里儲存著什么“食物”,把“食物”發(fā)給大家,看看是怎么來的(利用超市宣傳資料上的小圖片剪貼)

啟發(fā)學生思考:除了剪貼,還可以用什么手法表現冰箱里的食物?

試著做一下。

鼓勵學生想方設法利用各種包裝紙、食品廣告資料等材料,將繪畫、紙工、橡皮泥雕塑等學過的技法結合起來,誕生獨特的作品。

做完后將作品布置在教室一角,同學們有秩序的打開冰箱請大家“享用”自己冰箱里的“食物”。

提醒學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環(huán)境的整潔。

課后拓展:回去試著用紙盒做一下電視機、洗衣機等家用電器。

偶爾在儲藏室里找出自己小時候用火柴盒作的寫字臺、鋼琴,勾起了對童年的無限回憶。我把它們帶到了課堂上,孩子們喜歡的不得了,但竟有一半的孩子沒見過火柴和火柴盒。

我引導他們把找到的各種形狀的盒子放到一起,然后根據自己的設計選用不同的盒子組合成大衣櫥、電腦桌……甚至是想象中的或是自己設計的家具、家電。在無限空間的聯想與創(chuàng)作當中,孩子們的想象力、制作能力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完成了許多談不上完美但充滿了童趣的作品。但愿將來有一天,當他們從儲藏室里找出這些小制作時,也能為童年時的創(chuàng)造力沒有受到壓抑而感到自豪。

小學教學設計模板范文【篇9】

一、教學目標:

1、了解十二生肖的人文知識,激發(fā)對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

2、能抓住十二生肖的外形特征,運用剪紙的方法完成作品

3、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自悟生肖動物外形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抓住生肖動物的外形特征,剪紙作品生動美觀

三、教學準備:

課前收集有關十二生肖的圖片、玩具、剪紙、郵票、故事等、彩色、紙剪、刀膠棒范作、生肖樂園的背景圖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聽十二生肖的歌曲,十二生肖,作為中國特有的民俗文化,在民間世代相傳。(學生交流收集的各種有關物品)這十二種動物你更喜歡那一個,說說理由吧?。▽W生討論)

(二)自悟生肖動物外形特征的重要性

1、試著畫一畫:選幾位學生在黑板上繪畫,其他學生在作業(yè)上試畫

2、講評:你認識他們畫的生肖動物嗎,他們畫的怎樣?

3、教師修改:擦去內輪廓線,如五官,身上的花紋,再觀察還像嗎?為什么有的動物仍然能看出而有的卻面目全非了呢?(學生討論)

4、總結:剪紙生肖動物的繪畫要領:畫動物關鍵不是五官,而是要抓住他們的外形特征,類似剪紙的效果,更要突出、夸張,大的更大,長的更長,才能使動物的形象栩栩如生……(不需要老師再歸納和提醒,他們一下子就理解了本節(jié)課的繪畫要領。)

5、修改作品,威風的虎,勤勉的牛,溫和的羊,靈敏的猴……你的生肖圖案能與總不同嗎?運用寫實、夸張、擬人等方法將生肖動物畫在彩紙的背面,特別注意動物的外形。

(三)剪紙造型

1、喜歡剪紙的法國畫家馬蒂斯說:剪刀比鉛筆更敏捷,一剪刀在手就可輕松隨意地表現自己心中的想法……

2、學生實踐、體會

(四)評價展示

布置生肖樂園將學生的剪紙作品張貼展示

(五)拓展延伸

欣賞和十二生肖的資料。如山西繡品、生肖鞋、民間剪紙、生肖郵票、生肖玩具拓展學生的視野,將剪紙作品與廣泛的文化背景與十二生肖聯系在一起,學生就能獲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浸染,激發(fā)愛國主義情感。

五、教學隨筆

剪紙因其材料(紙)和所用工具(剪刀、和刻刀)決定了它自己的藝術特色,它的造型全憑淳樸的感情與直覺的印象基礎,因此形成單純、簡潔、明快的特殊風格,表現出人們的審美愛好,并含蘊著民族的社會深層心理,成為中國最具特色的民間傳統(tǒng)裝飾藝術之一,其造型特點尤其值得研究。然而,多數的教師、家長鼓勵學生追求現代、時尚、新穎的藝術表現形式,如兒童油彩、漫畫、卡通畫、電腦繪畫等,對于民間藝術的熱愛,筆者利用美術教學的契機,對剪紙藝術的課程及教學進行了一些嘗試。

建議及做法:

1、走進生活大課堂,我先學后教

2、課堂上我怎樣教,使學生被動接受變成主動探究剪紙藝術的要領

六、教學反思:

教學相長,剪紙《十二生肖》這節(jié)課收獲大的不僅僅是學生,還有我這個老師,我深深的體會到:

首先,作為教師自己應該學而不厭,利用各種機會、途徑深入生活,走進了解傳統(tǒng)的民間藝術,要以高度的熱忱擔負起傳承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藝術的使命,用自身的熱情激發(fā)孩子們對傳統(tǒng)民間藝術的關注,并在學習中感受她的魅力,逐漸提升對傳統(tǒng)民間藝術的興趣。其次,教學中教師要將博大精深的傳統(tǒng)藝術深入淺出的呈現給學生,就要在教學方法上靈活多變,積極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自主探究學習的情境,就應該讓學生多些思考,自己去發(fā)現問題的關鍵,這個過程遠比結果更有意義。當然挖掘古老的民間藝術時,還要結合當今孩子們的特點,不斷創(chuàng)新,才能有所發(fā)展,如今,剪紙的天地更為廣闊了,它早已走出了莊戶人的小院,走入現代設計的廣闊天地,在產品包裝設計、商標廣告、室內裝演、服裝設計、書籍裝幀、郵票設計、報刊題花、連環(huán)畫、舞臺美術、動畫、影視等各個方面都有她的清影;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勞動,讓我們的下一代也能傳承這一優(yōu)秀的民族藝術,愿剪紙這棵古老的藝術之樹常綠常新。

小學教學設計模板范文【篇10】

設計說明

本節(jié)課把乘法和除法的相關知識集中復習,有利于學生體會乘、除法的互逆關系,并進一步鞏固兩、三位數乘、除法的相關知識。在教學中注重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參與復習的全過程,通過合作交流等活動,使學生形成知識網絡。

1.重視知識間的相互結合。

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把因數和積的關系、商的變化規(guī)律同乘、除法口算結合起來復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口算算理,并能靈活應用這些規(guī)律進行口算,使口算更準確、迅速。

2.重視知識點的逐個擊破。

針對每個知識點,教材都安排了相應的練習題,在教學中一邊解決問題一邊回顧相關知識,有的放矢,逐個擊破,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了更深的印象,起到了鞏固與提高的雙重效果。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導入復習

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復習“乘法和除法”這部分知識。

(板書課題:乘法和除法)

回顧整理,建構網絡

1.打開教材看一看第四單元和第六單元的內容,想一想這兩個單元我們都學習了哪些內容。(生小組內交流)

2.哪個小組愿意匯報你們組的交流情況?

3.教師指導并歸納、總結這兩個單元所學的乘、除法的相關知識。

重點復習,強化提高

1.復習口算。

課件出示教材113頁4題。

說一說口算的方法是什么。

小結:口算除法,可以從除法的意義上想得數,也可以利用乘法口訣去想。

一位數與幾百幾十數相乘,先用一位數乘幾百幾十數0前面的數,再在積的后面添上一個0。

2.復習積的變化規(guī)律、商不變的規(guī)律。

課件出示教材113頁7題。

想一想可以根據什么算出結果。

積的變化規(guī)律:兩數相乘,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或除以)幾(0除外),積也要乘(或除以)幾。

商不變的規(guī)律:在除法里,被除數和除數同時乘(或除以)一個相同的數(0除外),商不變。

3.復習筆算。

課件出示教材113頁5題。

組織學生筆算,并說一說筆算乘、除法時應注意什么,筆算的方法是什么?

小結:三位數乘兩位數,先用兩位數個位上的數去乘另一個因數,得數的末位和個位對齊,再用十位上的數去乘另一個因數,得數的末位和十位對齊,最后把兩次乘得的積加起來。如果因數的末尾有0,先把0前面的數相乘,再看因數末尾共有幾個0,就在積的末尾添幾個0。

三位數除以兩位數,從被除數的高位除起,先看被除數的前兩位;如果前兩位上的數比除數小,就看被除數的前三位;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商就寫在那一位的上面;余數必須比除數小。

4.解決問題。

(1)課件出示教材113頁6題。

先找出題中的數量關系,再列式計算。

單價×數量=總價

總價÷數量=單價

總價÷單價=數量

(2)課件出示教材113頁8題。

(學生獨立計算后匯報)

設計意圖:

通過復習,使學生掌握乘、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熟練地計算,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結合積的變化規(guī)律和商不變的規(guī)律的探討過程,向學生滲透了類比的數學思想方法。

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114頁13題。

2.計算并驗算下面各題。

125×43327÷8454×69

課堂總結

這節(jié)課復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布置作業(yè)

教材115頁16題。

板書設計

乘法和除法

口算→→

小學數學,教學

相關推薦

  • 關于教學設計講課模板1500字精選6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在教學前準備好教學設計是非常重要的。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情況對教學諸要素做出的有利于學習的安排,可以讓教師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怎樣才能將教學設計寫好呢?小編為大家呈上收集和整理的關于教學設計講課模板,感謝您的參閱。...
    2022-12-29 閱讀全文
  • 關于教學設計ppt模板1500字6篇 幼兒教師教育網主題欄目精選:“教學設計ppt”,敬請訪問。教師作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栽培者,教學時就要著手規(guī)劃好相應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可以幫助教師們教學,讓教學效果更好。你知道教學設計怎么書寫嗎?考慮到你的需求,幼兒教師教育網的編輯特意整理了“關于教學設計ppt模板”,僅供...
    2023-01-08 閱讀全文
  • 關于小學教學設計題模板1500字(精選5篇) 作為一名引導學生學習的教師,教學前就要準備安排好相應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可以幫助教師們教學,讓教學效果更好。究竟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教學設計呢?根據你的需要,幼兒教師教育網編輯精心整理了關于小學教學設計題模板,更多相關信息請繼續(xù)關注本網站。...
    2023-01-02 閱讀全文
  • 關于小學美術教學設計模板1500字精選 幼兒教師教育網精選專題推薦:“小學美術教學設計”。...
    2022-12-31 閱讀全文
  • 教學英語設計模板1500字 想必大家從小到大都寫過無數篇文檔了吧,平時我們可以有意識地去積累多一些范文,分析寫作框架是范文借鑒的重要方面,您心中有中意的范文嗎?欄目小編特意為大家收集整理了“教學英語設計模板”,請在閱讀后,可以繼續(xù)收藏本頁!...
    2023-01-05 閱讀全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在教學前準備好教學設計是非常重要的。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情況對教學諸要素做出的有利于學習的安排,可以讓教師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怎樣才能將教學設計寫好呢?小編為大家呈上收集和整理的關于教學設計講課模板,感謝您的參閱。...

2022-12-29 閱讀全文

幼兒教師教育網主題欄目精選:“教學設計ppt”,敬請訪問。教師作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栽培者,教學時就要著手規(guī)劃好相應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可以幫助教師們教學,讓教學效果更好。你知道教學設計怎么書寫嗎?考慮到你的需求,幼兒教師教育網的編輯特意整理了“關于教學設計ppt模板”,僅供...

2023-01-08 閱讀全文

作為一名引導學生學習的教師,教學前就要準備安排好相應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可以幫助教師們教學,讓教學效果更好。究竟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教學設計呢?根據你的需要,幼兒教師教育網編輯精心整理了關于小學教學設計題模板,更多相關信息請繼續(xù)關注本網站。...

2023-01-02 閱讀全文

幼兒教師教育網精選專題推薦:“小學美術教學設計”。...

2022-12-31 閱讀全文

想必大家從小到大都寫過無數篇文檔了吧,平時我們可以有意識地去積累多一些范文,分析寫作框架是范文借鑒的重要方面,您心中有中意的范文嗎?欄目小編特意為大家收集整理了“教學英語設計模板”,請在閱讀后,可以繼續(xù)收藏本頁!...

2023-01-05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