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專家剖析教育技巧——心理疏導

發(fā)布時間:2022-04-21 高三學生心理疏導方式 高三家長必備心理疏導秘訣 幼兒心理教育筆記

在主題為子女教育的講座上,全國十佳心理教師、首師大桂林附中心理輔導中心主任高永金,從心理疏導角度剖析孩子教育問題。

對孩子的教育不是無師自通的

高老師認為,很多孩子的心理問題并不是自己造成的,而是源于父母的教育方式的不恰當。在講座中,他批判了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諸多誤區(qū),比如分數(shù)高乖巧即是好孩子、對孩子過分關愛、物質刺激是萬能法寶、“棍棒之下出孝子”等。

他認為,家長首先要走出“教育無師自通”的誤區(qū)?!安簧俑改刚J為沒必要花精力去學習‘如何成為合格的父母’,加之從父輩那兒得來的一些教育觀念,每當在孩子教育上遇到困惑,不虛心向別人咨詢,也不通過書本或媒體去尋找答案,更不主動接受家庭教育課的培訓,造成問題長期沒有得到解決,阻礙了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長,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劇?!?/p>

那么,分數(shù)高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嗎?高老師覺得不一定。他說,家長要走出重智育、輕德育、輕實踐的誤區(qū),走出忽視孩子心理健康與心智發(fā)展規(guī)律的誤區(qū)。只關心子女的身體健康和讀書成績,會忽視人在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東西———人格、生存能力、發(fā)展能力的培養(yǎng)。

高老師覺得,家長要走出過分保護孩子的誤區(qū)。此外,過分干涉孩子的行為也要不得。孩子在玩,一些家長不斷提醒甚至大聲喊“這樣玩不對,那樣玩不行”;玩的時間太長,該停下了,又喊“坐地上太涼,要拿個墊子墊上”。長期下來,會導致孩子注意力難以集中,上學后不能專注聽講和做作業(yè),發(fā)展到最后就是多動癥,控制不住自己的行為,以至厭倦學習、討厭父母。

幫助孩子克服成長中的煩惱

相同年齡段的孩子有一些共同的心理特征,家長了解之后能有針對性地觀察和理解孩子,幫助他們克服成長中的煩惱。高老師詳細介紹了各年齡階段孩子的心理特征,臺下的家長們聽得很認真。

嬰幼兒時期是早期智力開發(fā)、行為習慣培養(yǎng)、心理素質教育的時期。如果放松教育,孩子養(yǎng)成了許多不良習慣,再進行矯正就十分困難。高老師舉例說,幼兒和母親建立的依戀關系越好,對他后期安全感的建立以及與人交往的順暢會打下堅實基礎。7個月時,孩子能辨認父母的特征,被別人抱時會認生地哭,家長就要趕快抱回來,不要讓他產(chǎn)生恐懼。

他認為,小學四年級、初二年級和高二年級是心理成長的三個重要階段,家長們要高度重視,幫助孩子渡過難關。

四年級小學生的心理特征有哪些?一是開始進入難以指導的叛逆時期。二是只要指導得當,大多數(shù)開始喜歡看書。三是“自我”觀念開始成形。“孩子不愿意再被當成小孩子看待,家長就不要強求他一定要聽自己的話,可以給他時間思考,讓他看看應不應該聽從家長的意見。引導孩子閱讀有益身心健康的書刊,對孩子喜愛但有損健康的事,如迷戀網(wǎng)絡游戲、崇拜各種明星等,家長不能粗暴地禁止,而要采取轉移注意力的辦法,激發(fā)他們對歌舞、繪畫、舞蹈、書法、下棋、體育的興趣。”

初二年級的學生,從心理學上講是進入了一個斷乳期。青春期身體變化大,孩子的情緒波動也大,自控能力較差。沒有剛進初中的新鮮,也感覺不到初三的升學壓力,學習積極性會有所下降,有的學生出現(xiàn)厭學情緒。興趣愛好狹窄,女生愛看言情小說,愛打扮,男生沉迷網(wǎng)絡游戲等。

高老師提醒家長注意的是,這個階段的孩子反叛心理很強,家長要在不違反原則的情況下予以理解和寬容,不要大驚小怪。在教育方法上更要講道理,態(tài)度不要太粗暴,語言不要挖苦。不過,看言情小說和沉迷網(wǎng)絡游戲這兩樣,家長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

到了高二,學習成績兩極分化日益明顯。有些學生嚴重偏科,孤獨感和焦慮感較強。對此,家長要正確對待成績波動,始終做孩子的堅強后盾。一旦出現(xiàn)反常狀態(tài),家長一定要重視,和孩子談談或者找老師交流。要關注孩子的交往圈子,加強對孩子進行人際關系問題的輔導,家長可以和孩子交流人際交往的感受和技巧。

變望子成龍為望子成器

到底怎樣做才有利于孩子的發(fā)展呢?高老師認為,首先要掌握科學的教育原則:理智施愛、欣賞鼓勵、期望引導、因材施教、心靈溝通。他強調(diào),期望是推動孩子成長進步的積極力量,但期望要掌握尺度,不要期望過高,要讓孩子跳起來摘到桃子。

在講座中高老師給現(xiàn)場家長支了幾招:

一是變“望子成龍”為“望子成器”。高老師說,“望子成龍”是我們的期望。但期望不等于現(xiàn)實,神童是鳳毛麟角,大多數(shù)是普通人?!捌鳌笔怯杏弥?,可大可小,可方可圓,可精可粗,無時不用,都為世間所需?!巴映善鳌辈皇墙档土艘?,而是符合了實際,是什么材成什么器,是小馬駒就讓他跑得更快,是牛犢就讓他負重而道遠,不該強求孩子都成“龍。

二是配合學校共同教育孩子。家長要主動與班主任聯(lián)系,反映孩子在家的情況;要多與老師交流,了解孩子平時學習情況和考試情況;熟悉老師對學生的要求,聽取老師的合理化建議。家長還要正確引導孩子走好人生路,了解孩子的心理特征,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

三是與孩子多交流。多和孩子談心,但不要再加壓。孩子們在心智上多已逐漸成熟,他們已能夠感受到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家長能做到的,應該是把家變成一個避風港,一個讓孩子能夠放松的地方,讓孩子在家得到放松與調(diào)整,使孩子增強自信心,自覺地排除困難。

他最后說,優(yōu)秀的家長站在山頂上,成竹在胸引著孩子登高峰,事半功倍。負責的家長站在山腰間,陪著孩子攀高峰,事幾功幾。糊涂的家長站在山腳下,暈頭轉向跟著孩子摸高峰,事倍功半。孩子尚未成熟,我們?nèi)孕枧?。若要孩子好好學習,家長必須天天向上。

這段話得到了很多的掌聲,被很多家長記在本子上。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擴展閱讀

教家長對孩子心理疏導的小方法


小學生出現(xiàn)心理障礙,學校教育顯然十分重要,我們的家長不該輕視,必須重視孩子發(fā)展,就必須去了解自己的孩子今天的發(fā)展,遇到有心理障礙的孩子必須去疏導他們不應有的心理障礙,小學生心理疏導的具體方法有哪些?

1、消除孩子的戒備心理,進行情感疏導

有些孩子學習成績不理想,他對父母存有戒備心理,使之出現(xiàn)無形的隔膜,父母在日常生活起居中應知道孩子的這些變化,假如不去溝通,不就此建立真摯的友誼,勢必造成孩子那“朽木不可雕也”。古人云:“生不教,父之過”,孩子發(fā)展到今天,教誨引導時不容半點虛假,也不能再去傷害他們脆弱的自尊心,正面去傾聽他們的心聲,以“一切從頭再來,好壞看今后表現(xiàn)”的精神激勵,使孩子會看到希望。

2、學習動機的疏導

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讀書并不意味著責任全在教師,家庭教育也是至關重要。當孩子入學后學習困難或沒有學習動機,成績老是落在別人后面,難以品嘗學習成功的喜悅。對此情況學校老師會通過一定途徑告訴家長,家長要主動與老師取得聯(lián)系,與老師一起商討激發(fā)孩子學習動機的策略,減輕孩子的學習負擔,讓孩子樹立學習信心,對孩子在變化中取得的每一點進步給予表彰激勵。

3、做好孩子的心理醫(yī)生

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心理素質培養(yǎng)尤為重要。父母要對孩子觀其顏、察其色,采取有效教育方法,培養(yǎng)孩子健康的心理。

(1)關心孩子的心理表現(xiàn)和心理變化,通過談心、做朋友形成更密切關系,從解決矛盾著手,消除孩子的心理障礙。

(2)引導孩子正確看待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和事。家長可以通過媒體有益的故事、電影、電視的某些片段,分析情節(jié)中蘊含的道理,使他們能看到現(xiàn)實社會真實的一面,提高他們能經(jīng)受困難和挫折的準備,發(fā)展心理平衡感,增強心理承受力。

(3)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個性品質。家長要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讓孩子樹立勇敢、堅韌、百折不撓解決問題的情景,從中使他們嘗試成功的喜悅或失敗和挫折的痛苦,鍛煉心理承受能力。

疏其心,導其行,家長需要多多了解小學生心理疏導的方法,除具備細微耐心外,也必須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才能培養(yǎng)孩子經(jīng)得起風雨的參天大樹。

輔導家庭作業(yè)的技巧


1、給孩子準備寫作業(yè)的時間和習慣。

經(jīng)常聽到很多家長這樣說:“哎!我孩子都不聽我的話,在家里寫作業(yè)啊,一會要上廁所,一會要喝水,一會又叫肚子餓,真是被他給氣死了?!?/p>

我的做法是:放學回家,一般我是給孩子10分鐘,這10分鐘給他喝水和去衛(wèi)生間小便,以免寫作業(yè)過程中要發(fā)生這些事情。每天回家都這樣,一旦習慣養(yǎng)成,大人就輕松很多了。

家長如何給孩子輔導家庭作業(yè)

2、不要盯著孩子寫作業(yè)

很多家長是這樣的:盯著孩子做作業(yè),一旦發(fā)現(xiàn)有問題,或字寫錯、寫不工整了,一邊幫著孩子涂擦,一邊批評、埋怨、責怪孩子:“怎么搞的,又做錯了,總是改不掉。” “說過多少遍,就是記不住,氣死人的!”我們可以想象孩子在這種緊張、焦慮的氛圍中,他學習的興趣和能量之門還能打開嗎?這個時候,家長再怎么說教,他是聽不進去的,也是改不過來的。

我的做法是,首先過問一下有多少家庭作業(yè),然后叫孩子自己去做,我們輕手輕腳地做自己的事,不輕意打擾孩子,等他做完了再按上述方法檢查。

家長如何給孩子輔導家庭作業(yè)

3、給孩子一個安靜的環(huán)境學習,中途不要打斷他。

首先,家長要盡量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安靜的學習環(huán)境。盡量減少無關的刺激和干擾,例如孩子專心做功課時家長不要在旁邊說教、嘮叨,這些都會使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

我的做法是:他在自己的房間里寫作業(yè),背對我,我在廚房忙自己的事情,互不干擾。

家長如何給孩子輔導家庭作業(yè)

4、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能力,得語文者得天下,得閱讀者得語文。

鼓勵課外識字,創(chuàng)設更多的識字途徑,激發(fā)孩子識字的興趣,養(yǎng)成每天閱讀30分鐘的好習慣。一年級孩子可能識字量不夠,一開始家長可以陪著一起讀,慢慢的學完拼音后就可以獨立閱讀了,閱讀是個長跑,關鍵在耐力。

家長如何給孩子輔導家庭作業(yè)

專家:給寶寶講故事有技巧


選擇合適的故事

并不是所有的故事都能引起寶寶的興趣,爸媽要根據(jù)寶寶的年齡來選擇不同內(nèi)容的故事。通常給2~3歲的寶寶講些動物、植物等故事比較適合,故事要短、形象要生動、情節(jié)要簡單。4~5歲的寶寶正是發(fā)展想像力的時期,這時候,爸媽就可以講些童話、民間故事啦,故事形象可以豐富一些,內(nèi)容中的詞匯量也可以逐步增加。等寶寶再長大些,就可以講歷史人物和寓言故事了,這些故事宣傳愛國主義、富有哲理,是啟蒙兒童思維和語言的好材料。

臨睡前是好時間

建議爸媽選擇在寶寶睡覺前講故事。因為在臨睡前,正是大腦神經(jīng)和小腦神經(jīng)交替工作的時候,是寶寶一天精神狀態(tài)最穩(wěn)定、最平靜的時候,如果在這段時間給寶寶講一些美麗的、歡樂的及培養(yǎng)情感的故事,寶寶會很容易接受哦。如果寶寶只有2歲左右,那么在起初,爸媽講故事的時間最好短些,時間控制在3~5分鐘內(nèi),讓寶寶有個適應的過程,之后,就可以根據(jù)寶寶的注意力情況,適當增加或減少故事的長度?;旧?,一篇故事的長度要控制在20分鐘以內(nèi)。當然,如果寶寶十分融入在情節(jié)里,多講一會兒也不礙事;如果發(fā)現(xiàn)寶寶注意力分散,思想不集中了,那就要及時剎車,不要勉強,以免寶寶對聽故事產(chǎn)生厭倦心理。

聲情并茂講故事

為寶寶講故事,重要的是能提供寶寶許多“語料”,為將來的說話、寫作儲存資本。寶寶將通過媽媽對他所說的故事,學會如何使用語言表達情感、描述事件。所以講故事的言語要盡可能生動哦,多用象聲字、象形字,必要時還可以手舞足蹈,調(diào)動起媽媽的眼睛、眉毛、嘴巴乃至臉上的每寸肌肉吧!只有自己講得津津有味,寶寶才能聽得津津有味嘛。還有值得一提的是,故事一定要起個好開頭,寶寶才會饒有興致地聽下文,爸爸媽媽可以根據(jù)故事內(nèi)容或主人公的特點編個謎語或者學動物的叫聲等等來吸引寶寶注意哦。

鼓勵寶寶復述故事

在故事活動中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就是要讓寶寶復述故事。復述不是背誦哦,而是要用寶寶自己的言語來講述故事里的人物和情節(jié),這對寶寶的言語、記憶、邏輯、想像等方面的能力是最好的鍛煉。但是寶寶要經(jīng)歷聆聽、理解、記憶后,才有復述故事的可能,寶寶在聽故事的過程中是以形象記憶為主,如果像流水賬一樣一天一篇故事,等你把故事講完了,他也忘得差不多了。爸爸媽媽可以借鑒著名詩人歌德的媽媽用過的方法:在歌德小的時候,他的媽媽每天都會給他講故事,但是每到關鍵處就停住,讓歌德去想之后的情節(jié)。等到第二天,在講故事之前先問歌德是怎么想的,等他講完以后,媽媽才繼續(xù)講故事,歌德的想像力就被培養(yǎng)出來了。所以,爸爸媽媽可以不定期地重復已經(jīng)講過的故事,并且鼓勵寶寶回想故事,甚至發(fā)揮想像力創(chuàng)造部分內(nèi)容,將故事扎根在寶寶的心里。

剖析:孩子調(diào)皮背后的心聲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被接回家之后更頑皮了,那是因為孩子在父母面前特別嬌氣!這種“嬌氣之風”絕不能縱容!于是孩子越搗蛋,家長就越嚴厲,但很多家長發(fā)現(xiàn),這樣孩子會更加不聽話……

你是否因此煩勞不已呢?心里不免有些埋怨吧?有時免不了放出狠話:“我怎么就生了你出來呢!”但爸爸媽媽,你懂得孩子調(diào)皮背后的心聲嗎?

心聲一:“其實,我只是想你們多關注我一點”

家明5歲,他的爸爸媽媽整天忙于工作,所以只好將他放在奶奶家,周末的時候才將家明接回家。爸爸媽媽發(fā)現(xiàn)家明很奇怪,家明平時在奶奶家還是比較聽話的,但一回到自己家,就整天大吵大鬧,哭鼻子吵著買東西,一不滿足他的要求,他就沒完沒了,弄得爸爸媽媽不知道該怎么辦,只好對他兇,拿出大棒子來“威脅”,但家明并沒有變乖,反而越來越調(diào)皮。尤其是在送回奶奶家的前一晚,更像孫悟空大鬧天宮,令父母頭痛不已!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被接回家之后更頑皮了,那是因為孩子在父母面前特別嬌氣!這種“嬌氣之風”絕不能縱容!于是孩子越搗蛋,家長就越嚴厲,但很多家長發(fā)現(xiàn),這樣孩子會更加不聽話……

家明的爸爸媽媽整天忙于工作,缺少時間照顧孩子,所以在周末,家明就一反常態(tài),其實,他是想吸引爸爸媽媽更多的關注,家明心想:看看,我搗亂了,爸爸媽媽就更加關注我了,我大吵大鬧了,爸爸媽媽就會滿足我的要求了,雖然我得不到爸爸媽媽的贊許,但責罵也是一種關心,我只是,我只是想你們多愛我一點,再給我多一點點的時間,哪怕是一點點……

正確的做法是:在平時,家明的爸爸媽媽就應該多關心孩子,而不只是在周末,在平時,可以給家明打電話,送他喜歡的禮物,最重要的是讓家明明白,爸爸媽媽是很關心、很愛他的。

心聲二:“其實,我只是不想你們吵架”

彩珠今年4歲,她爸爸媽媽關系不好,整天吵架,有時還舉起菜刀和掃帚,可謂戰(zhàn)況激烈。開始,彩珠會在一旁大喊大叫,大哭大鬧,爸爸媽媽看見她這樣子,就不忍心再吵下去了,后來,爸爸媽媽的關系越來越差,彩珠不再哭鬧了,反而出現(xiàn)了很多行為問題,在幼兒園的時候經(jīng)常搶小朋友的玩具,經(jīng)常跟小朋友打架,平時也不愛跟小朋友玩,自己坐在一旁,坐著坐著就突然大哭,不僅不聽老師的話,居然還咬老師,弄到老師也不知道該怎么辦。彩珠就像一個問題小孩一樣,她爸爸媽媽實在沒辦法,只能花更多的時間管教她,也沒什么心思再吵下去了。

有些家長會抱怨,孩子真是不懂事了,本來家庭關系就很緊張了,孩子還在那里搗蛋,讓自己操心,怎么孩子就這樣不讓人省心啊!

其實,孩子只是想跟你說:“我只是不想你們吵架”

雖然很多家長會認為自己家庭緊張,不是孩子的責任,而年紀輕輕的孩子也不能為家庭做點什么,但孩子可不是這么想,著名的德國家庭系統(tǒng)心理治療師海靈格認為,孩子會將自己看作是家庭的保護神,他們會想方設法維護家庭。

他們的潛意識會認為:“我愛我的爸爸媽媽,我不能讓他們互相傷害下去,我對爸爸媽媽是有責任的”于是,他會驚喜地發(fā)現(xiàn),當自己發(fā)生問題時,爸爸媽媽就會不得不花更多的時間在他的身上,暫時放下“恩怨”,爸爸媽媽的關系看似就好轉了。

正確的做法是:家長應該積極地改善關系!不讓孩子“操心”!

心聲三:“其實,我是太想念奶奶了”

西西的奶奶剛剛去世,西西的家人都沉浸在悲傷之中,西西卻像沒事發(fā)生一樣,反而比以前更加頑皮了,偷吃拜祭奶奶的食物,在靈堂時大喊大叫,弄臟家具,還居然在客廳里大小便!簡直就是“無惡不作”!爸爸媽媽火冒三丈!孩子怎么這么不懂事啊!奶奶才剛剛去世,就這樣胡鬧了!于是,輕則擺起“包公臉”,批評孩子,讓孩子不再搗亂,重則舉起木棒。

其實,你們都錯怪孩子了!孩子只是想說:“奶奶,我太想念你了!”

因為奶奶在去世之前,就跟西西說過:“你真是氣死我了!”不久之后,奶奶就真的去世了,西西感到很害怕,覺得是自己氣死奶奶的!他感到深深的罪惡感,又不知道怎么告訴大人,所以他就變得更加頑皮,希望上天能懲罰他,將他一起帶走,帶到他奶奶身邊,或者惹火爸爸媽媽,讓爸爸媽媽責罰他,讓他愧疚的心好受一點。

正確的做法是:鼓勵西西將對奶奶的愧疚和懷念說出來,家長要耐心地傾聽,而且要清楚地告訴西西,奶奶的去世并不是他的錯,他沒有必要感到愧疚。另外,家長也要多陪伴西西,一起走過這個悲傷的時期。

教育孩子講技巧(父母心得)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常常會對孩子提出一定的要求,如起床、穿衣、吃飯、上幼兒園、收拾房間等等,希望通過實現(xiàn)這些日常的要求來培養(yǎng)孩子的生活能力,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品德。然而,這些看似簡單的事情卻往往由于孩子拒絕配合而變得復雜起來。有的家長為了得到孩子的配合,會采取各種方式,如哄、勸、誘導,甚至命令、威脅、賄賂、懲罰等。但這些方式往往效果并不理想。

那么,父母應該怎么做才比較妥當呢?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首先,父母對孩子的行為不要消極否定,隨意批評。

在日常生活中,當孩子把玩具灑落一地也不去收拾時,有的父母就會說:“瞧,你把這兒弄得這么亂,我真不明白當初我干嘛要給你買這么多玩具!”當孩子為了看動畫片而不理會母親要他倒垃圾的要求時

,母親也會說:“你沒聽到我跟你說話嗎?真不聽話!”正是在這種不經(jīng)意中,父母把對孩子的不滿通過他們自己的言語明確地表達了出來,而經(jīng)常受到父母否定的孩子往往會拒絕聽從父母的任何要求。

第二,父母對孩子所提的要求要具體明確,不要含糊、籠統(tǒng)。

幼兒的思維具有具體形象的特點,因此父母在對孩子提要求時,必須注意要求的具體明確性,要便于孩子理解。那些籠統(tǒng)抽象的要求會使孩子不能正確地理解父母的要求。如日常生活中,父母常常會要求孩子“請收拾好你的房間”,年幼的孩子可能會理解為“把所有的東西都放進壁櫥里”,而父母的要求則是“把書放進書架,衣服放進柜子,玩具放入箱子中”。因此籠統(tǒng)、含糊的要求極易造成兒童理解的偏差,妨礙父母與孩子的交流。

第三,父母要經(jīng)常給孩子以鼓勵。

幼兒由于其能力所限,還不能對自己的行為作出恰當?shù)淖晕以u價,而成人的評價對兒童的自我評價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凡是成人所肯定、認可的行為,他們都認為是正確的,反之則是錯誤的。因此,父母要經(jīng)常對孩子的積極行為給予表揚和鼓勵,從而強化其行為動機。此外,表揚所帶來的積極、愉快的情感體驗也會使孩子自覺地聽從父母的要求,配合父母的行動。

第四,給孩子選擇的機會。

父母在對孩子提要求的同時,可適當?shù)亟o孩子選擇的機會。因為選擇是權利的體現(xiàn),這能使孩子在無壓力的情況下自覺地服從要求。一旦孩子做出自己的選擇,那么他就會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行為以達到目標。

怎么控制孩子玩游戲?專家告訴你一些教育技巧!


可能在前些年,網(wǎng)癮少年還是在一些十五六歲的青春期孩子身上出現(xiàn)的問題,但是現(xiàn)在,你會發(fā)現(xiàn),隨著網(wǎng)絡科技的普及,孩子開始接觸到游戲的時間也越來越早,現(xiàn)如今,連幾歲的孩子都可以流暢自如的使用智能手機、電腦、平板等工具了。那么問題來了,怎么控制孩子玩游戲?不妨看看專家都有哪些建議吧!

1、適當?shù)耐嫱媸强梢缘?,時間卻需要嚴格把控!

不讓孩子沉迷玩游戲,你就想著讓他們直接不能與電子設備接觸?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天真”想法,但是這是不現(xiàn)實的,也是不可能的,網(wǎng)絡科技隨處可見,又怎么可以限制呢?看著別的小孩都玩,你的孩子不能玩,他們又是一種怎樣的想法呢?事實上,玩與沉迷是有界限的,適當?shù)耐媸强梢缘?,但是只要限定時間,有規(guī)矩可言,孩子就不會沉迷。

2、想不讓孩子沉迷游戲,以身作則很重要!

可能這種現(xiàn)象在70后身上還比較少見,但是對于80后、90后的父母來說,卻存在一樣的通病,他們喜歡玩手機,缺乏與孩子溝通。試想想,孩子在看到自己的父母整天刷手機的同時,會不會以此為榜樣呢?要知道,除了學校里的老師之外,家長也是孩子的老師,若是自己都無法以身作則,又憑什么去教育孩子呢?

3、工作事業(yè)在重要,陪伴孩子也是每位家長應盡的義務!

工作忙,要賺錢養(yǎng)家,沒有時間陪伴孩子。這是每個家長都面臨的一個現(xiàn)實問題,也是每個家長不陪伴孩子的借口。連自己的家庭都無法照顧好,又何談事業(yè)之說呢?適時給與孩子陪伴,建立與孩子之間的良好溝通,不要讓孩子覺得沒有歸屬感,這是家長建立在孩子心中良好形象最為重要的一步。

4、引導孩子正確認識網(wǎng)絡游戲

也許游戲在你的心中是一文不值的,但是游戲卻也有自己存在的價值。例如它能幫助人們減壓,它能帶給人們娛樂甚至帶給我們成就感,它能讓我們認識更多的朋友,而這些,就是游戲可以吸引孩子的原因。而作為思想比較成熟的家長來說,不應該一味的反對孩子玩游戲,而是應該幫助他們更完善的認識游戲的好處和弊端,讓他們認識到不應該沉迷于游戲。

或許,無法實時監(jiān)控孩子上網(wǎng)玩游戲是很多家長面臨的一個難題,別急,這個問題還真有辦法解決,大家不妨搜索一下愛熊寶,一款知名的業(yè)內(nèi)綠色上網(wǎng)軟件,它不僅可以幫助我們過濾掉網(wǎng)絡上的不良網(wǎng)站,同時還可以實時監(jiān)控上網(wǎng)信息,幫助我們更加了解孩子的上網(wǎng)動向。

家園共育:不同脾氣孩子的教育技巧


面對急性子寶寶、跟慢性子寶寶,你會怎么處理呢?是否很是頭疼,甚至有時候表示完全hold不?。科鋵崯o論急性子還是慢性子寶寶都有他們與生俱來的長處。針對不同脾氣的寶寶的壞毛病,這時候需要我們因材施教的來對待咯,一起來看看吧。

一、急脾氣——“兔"寶寶的教育法則

這類孩子一般有著聰明的頭腦,和同齡的孩子在一起時,能明顯表現(xiàn)出敏捷和靈活的特點,并能從眾多的小伙伴中脫穎而出。但他們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缺乏耐力。

兔寶寶做事一般不能持久,比如玩玩具總是玩一個丟一個,注意力也很容易分散,一旦有什么聲響,便能很快將他們吸引過去。在和小伙伴們相處時,他們也大多表現(xiàn)出不合群或好斗等不良傾向。對于這類急性子的孩子,如果不用心調(diào)教,發(fā)展下去很有可能會成為上課坐不住、容易開小差的差生。因此,教育這類寶寶,得注意三大法則。

法則1:有意識地對其進行強制性耐力訓練

耐力培訓可以從鍛煉身體著手。比如:每天規(guī)定一段時間專門從事某項體育運動。對于年齡較小的孩子,跑步是首選的方式。 慢跑基本適合4歲以上的所有健康兒童,當然,具體實施起來還得根據(jù)孩子的體質情況設定具體的訓練時間和強度,但爸爸媽媽必須堅持,只有持之以恒,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法則2:用孩子感興趣的方式培養(yǎng)其做事的專一性

注意力分散是一個很讓人頭疼的問題,一個孩子即便再聰明,但如果做事不專心,也不可能有大的成就。 提高注意力首先要從其興趣入手,比如年齡小的孩子一般喜歡做游戲,那么家長這時就應該抓住孩子好勝的心理,通過不斷地過關斬將,來提高他們的注意力。也有的孩子喜歡畫畫,或者看書,家長也可通過這些方法培養(yǎng)孩子延長做事的時間,讓他們在興趣中忘記身邊的干擾,從而提高注意力。

法則3:給予適當?shù)墓膭?/p>

兔寶寶一般比較欠缺耐心,對某件事情如果做得不好,便極容易放棄,包括做游戲也一樣。因此,家長此時就必須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難度相當?shù)挠螒蚧蛘呒覄栈顑?,同時多鼓勵孩子,在孩子出錯時,盡量不要指責和打擊。另外,家長要注意控制時間,讓孩子勞逸結合,保持孩子對事物的興趣。

二、慢性子——"龜寶寶"的教育法則

這類寶寶并不是頭腦不聰明,而是性子沉穩(wěn)些,行為動作反應也慢些,相對兔寶寶來說發(fā)育得稍微遲緩了一些。科學研究發(fā)現(xiàn),只要父母們能用正確的方法培養(yǎng)(不要過分斥責,不要與同齡的孩子相比較),那么他們大多會比那類早早就表現(xiàn)出神奇天賦的孩子要發(fā)育得更好。

慢性子的孩子一般很少發(fā)脾氣,與人相處也極為融洽,但性格內(nèi)向、不善言辭是他們的一大缺陷。如果不加以正確的調(diào)教和引導,他們就會從周圍的氣氛中隱約嗅到排擠的氣息,繼而表現(xiàn)出不合群,甚至越來越孤僻的傾向。

法則1:鼓勵的妙用

鼓勵是最好的良方。就像一朵正在成長的花兒,他們需要的應該是溫暖的陽光,輕柔的雨水,而不是當頭的烈日或狂風暴雨。因為內(nèi)向,所以這類孩子一般比較敏感,不像兔寶寶般性格開朗,相對來說能經(jīng)得起打擊。他們有什么事都喜歡放在心里,到最后慢慢變成一個心結,無法消除。因此,鼓勵和關注能幫助寶寶重建信心,從而獲得力量和勇氣應對生活中的挫折。

法則2:放手讓他做事,并培訓其速度

如何提高孩子做事的速度呢?家長必須謹記,在指揮孩子做一件事情之前,一定要先給他們講清規(guī)則,這其中就包括時間的約定。讓他們在既定的時間內(nèi)完成既定的事,讓他們明白,并不是事情做好了就行,而是必須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完成才算合格。另外,家長還可以嘗試一下獎懲制度,即完成有獎,否則便罰,這種辦法,對于提高孩子的積極性,也是相當有效的。

法則3:多帶他去公共場所,鼓勵他與人交往

鼓勵交往是教育這類寶寶的一個重要法則,我們都知道,與人交往不僅可以從中獲得樂趣,還能獲取知識、信息等資源。

相關推薦

  • 教家長對孩子心理疏導的小方法 小學生出現(xiàn)心理障礙,學校教育顯然十分重要,我們的家長不該輕視,必須重視孩子發(fā)展,就必須去了解自己的孩子今天的發(fā)展,遇到有心理障礙的孩子必須去疏導他們不應有的心理障礙,小學生心理疏導的具體方法有哪些? ...
    2021-10-12 閱讀全文
  • 輔導家庭作業(yè)的技巧 1、給孩子準備寫作業(yè)的時間和習慣。 經(jīng)常聽到很多家長這樣說:“哎!我孩子都不聽我的話,在家里寫作業(yè)啊,一會要上廁所,一會要喝水,一會又叫肚子餓,真是被他給氣死了?!?我的做法是:放學回家,一般我是給孩...
    2020-09-29 閱讀全文
  • 專家:給寶寶講故事有技巧 選擇合適的故事 并不是所有的故事都能引起寶寶的興趣,爸媽要根據(jù)寶寶的年齡來選擇不同內(nèi)容的故事。通常給2~3歲的寶寶講些動物、植物等故事比較適合,故事要短、形象要生動、情節(jié)要簡單。4~5歲的寶寶正是發(fā)展...
    2021-09-14 閱讀全文
  • 教育隨筆:與家長溝通技巧 “無事不登三寶殿,有事才登寶殿門”有的老師發(fā)現(xiàn)孩子出問題了,才找家長進行溝通,有時候家長不是很配合情有可原,做好幼兒園教師的工作,與家長工作做得好壞有直接的關系。 大班有個女孩叫吳仕秀,非常霸道,無論...
    2021-07-12 閱讀全文
  • 消防心理疏導活動總結 一個熱烈的活動已經(jīng)結束,我們的個人能力得到了很大進步,那么將這些記錄寫在活動總結中,讓自己銘記于心吧。但是活動總結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理疏導活動總結(通用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消防心理疏導活動總結 篇1這一周是消防安全周,在周四的班隊課上,章老師給我們看了一個關于消防安全...
    2024-11-01 閱讀全文

小學生出現(xiàn)心理障礙,學校教育顯然十分重要,我們的家長不該輕視,必須重視孩子發(fā)展,就必須去了解自己的孩子今天的發(fā)展,遇到有心理障礙的孩子必須去疏導他們不應有的心理障礙,小學生心理疏導的具體方法有哪些? ...

2021-10-12 閱讀全文

1、給孩子準備寫作業(yè)的時間和習慣。 經(jīng)常聽到很多家長這樣說:“哎!我孩子都不聽我的話,在家里寫作業(yè)啊,一會要上廁所,一會要喝水,一會又叫肚子餓,真是被他給氣死了。” 我的做法是:放學回家,一般我是給孩...

2020-09-29 閱讀全文

選擇合適的故事 并不是所有的故事都能引起寶寶的興趣,爸媽要根據(jù)寶寶的年齡來選擇不同內(nèi)容的故事。通常給2~3歲的寶寶講些動物、植物等故事比較適合,故事要短、形象要生動、情節(jié)要簡單。4~5歲的寶寶正是發(fā)展...

2021-09-14 閱讀全文

“無事不登三寶殿,有事才登寶殿門”有的老師發(fā)現(xiàn)孩子出問題了,才找家長進行溝通,有時候家長不是很配合情有可原,做好幼兒園教師的工作,與家長工作做得好壞有直接的關系。 大班有個女孩叫吳仕秀,非常霸道,無論...

2021-07-12 閱讀全文

一個熱烈的活動已經(jīng)結束,我們的個人能力得到了很大進步,那么將這些記錄寫在活動總結中,讓自己銘記于心吧。但是活動總結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理疏導活動總結(通用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消防心理疏導活動總結 篇1這一周是消防安全周,在周四的班隊課上,章老師給我們看了一個關于消防安全...

2024-11-01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