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教育孩子首先了解孩子的類型

發(fā)布時間:2022-03-02 教育孩子誠實的故事 教育孩子筆記 怎樣教育孩子

認知型的孩子

如果是認知型的孩子,那就比較適合美式教育法,平常要以朋友的方式來對待。與孩子溝通時一定要以理服人,莫讓孩子感覺你在以大欺小,這樣孩子會比較容易接受。你對孩子有某些想法或要求時,可以以征求的語氣說出來,比如,小寶,媽媽覺得這件事這樣做會好一點,你看是不是?或者,媽媽覺得這衣服比較適合你,你覺得怎么樣?這樣,孩子的想法會得到尊重,同時,也調動了孩子動腦思考的積極性。

同時,認知型的孩子大多內省智能比較強,所以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可以先訴情,比如說“你這樣做,媽媽很難過,很傷心”之類的話。

孩子在看到媽媽不開心的樣子而且沒有責怪他時,就會自我反省所做的事,而且犯錯后抗拒的心理情緒也會相應下降,接下來的說理就會很順利,孩子一般不會再狡辯了,也可以有效的避免親子之間發(fā)生沖突。而且語言一定注意不能用“你怎么這么笨,你怎么這么不聽話……”之類的“你訊息”。經常說一些“你這樣做,我怎樣……”之類的話,孩子會比較容易接受。

孩子遇到挫折時,我們要給予鼓勵,而不是嘲諷,多說“你現在做的已經很好了,爸爸像你這幺大的時候還不如你呢!”及時的鼓勵是很必要的,千萬不能說“你怎么這么笨啊,這么點小事都做不好?!边@樣對孩子的打擊是很大的,容易養(yǎng)成孩子膽小懦弱的性格。

父母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在這個世界上最值得信賴的人,熱愛孩子是父母的天職,但怎樣去愛,如何去教育卻大有講究。任何情況下,家長都不應該用諷刺、挖苦的語言和方式去傷害孩子……

模仿型的孩子

如果是模仿型的孩子,他的模仿能力很強,只要他感覺好玩或有興趣的事物,不論好壞,他一律都會學過來,所以孩子的玩伴須慎重選擇,而且要及早告訴孩子什么是正確的,是該學的,什么是不好的,是不該學的。孩子這個階段,與父母相處的時間最多,所以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則,不要在孩子面前有不良的表現,以免孩子有樣學樣。平時多問一些孩子好的表現,并鼓勵夸獎,使孩子對好的事物加深印象,形成良好的習慣。另外,多給孩子讀一些偉人傳記、歷史典故以及寓言,給孩子樹立榜樣都能很好地規(guī)范孩子的行為。

逆思型的孩子

如果是逆思型的孩子,那么恭喜您,雖然孩子的一些行為與常人不同,但他卻擁有很強的創(chuàng)新能力,具有發(fā)明家的潛力。所以掌握好孩子的特質并用適當的方法去溝通,那么以往令你頭痛的“愛找麻煩”的孩子也會很容易地向你規(guī)劃好的方向前進的。本類型的孩子思維方式與常人不同,常常從我們意想不到的角度考慮問題,讓有的家長、老師覺得很好笑。

其實這只是孩子與我們常人看事物的角度不同而已,不代表孩子的見解、行為有錯。所以我們做家長的,這時一定不要立即斥責孩子,而是應該站在孩子看這件事時的角度給予理解、引導。切忌不尊重孩子的意見,強迫孩子順從大人的意思……建議互動方法:以激將法刺激讓孩子向相反方向前往(如,你不做這件事,不是因為你不想做,而是因為你根本做不到);以積分的方式給予獎勵,達到給予獎勵或禮物,反之則給予處罰,因為孩子喜歡競爭與挑戰(zhàn);與孩子協(xié)商制定一合理的管理獎勵辦法,以激發(fā)孩子的動力。

孩子沒有成人那種"一寸光陰一寸金"的概念,經常有懶散、懈怠或者拖拉的現象發(fā)生,這就需要父母能夠觀察孩子,了解孩子,想出切實可行的辦法幫助孩子樹立遵守時間、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以便積極應對學習和生活上的挑戰(zhàn)……

開放型的孩子

如果是開放型的孩子,則您的孩子擁有開放思考以及大量吸收的能力,像海綿吸水一般,可以大量的教授孩子各類知識,不要怕孩子吸收不了,也不要怕孩子太小,會感覺累,正常情況下孩子都會很輕松的吸收、消化大量知識的(我以前測試過的孩子中這種類型的孩子現在都在同時學好幾個課外班,而且都學得不錯,也不感到吃力,他們從小對各類事物的接受能力就很強);在0-10歲是孩子最關鍵的基礎期,此階段對孩子的培養(yǎng)意義特別重大,這類孩子的缺點是學習主動性不夠,屬被動學習型。如有家長陪同學習、一對一輔導效果更好。如果您培養(yǎng)的力度、廣度不夠,孩子的潛力就會被浪費,反之,孩子的許多智能、技能都會有長足的發(fā)展。

動機中最重要和最重點的部分是什么呢,毫無疑問,就是求知欲和好奇心,它們是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的奠基石,只要能把其求知欲和好奇心培養(yǎng)和激發(fā)出來,那么它們就會自動地去學習和發(fā)現問題……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編輯推薦

教育心得:孩子厭學要先了解原因


整理了教育心得:孩子厭學要先了解原因,希望對爸爸媽媽正確教育孩子,指引寶貝健康發(fā)展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目前孩子厭學,已經成為阻礙孩子學習成績提高的最為嚴重的問題之一;孩子厭學,也已經成為眾多父母的一塊心病。在知識不斷更新的現代社會,競爭愈演愈烈的今天,迫切需要孩子以百倍的精力去吸收各種知識,以適應在未來社會的生存。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孩子的厭學現象變得越來越多見;因為厭學阻礙了孩子對學習的熱情與追求,從而嚴重地束縛和損害了孩子的健康成長。那么,到底有哪些原因導致了孩子越來越厭學呢?下面就由小編將孩子厭學的原因總結如下,以便大家參考。

其一、孩子的生理原因:

孩子生病、女孩的例假等等都可能是導致孩子厭學的原因,但這時不是表現為對整個學習過程的厭倦。大多是暫時的或者周期性的,只要稍加關懷、體貼、指導,厭學情緒就會減輕或消失。

其二、伙伴關系不良:

伙伴關系不良是導致孩子心情緊張、害怕學校進而引起厭學的一個重要因素。它有時是暫時的,有時則轉為成長時間的壓力與緊張。因此,要教會孩子處理好同學關系,與同學真誠相處。只要真誠相處,關系就會好,否則勢必影響孩子的學習情緒。

其三、教師的因素:

老師的教學方法不當、態(tài)度粗暴、處理事情不公正等都會導致孩子厭學,但這種厭學往往是具有學科特點的,不具有整體性,家長要及時引導孩子找出原因,正確對待。

其四、教學內容太難:

學習中失敗的記憶太多,導致孩子認為自己就是不行,也會引起厭學。處理的策略與方法是查漏補缺,變失敗為成功,這時聘請家庭教師不失為一個好的辦法。

其五、家長要求不當:

要求太嚴、太高或太松,都可能導致厭學。要求太高,孩子一時達不到,會失去興趣;沒有要求時,孩子又會轉移注意力,不把精力放在學習上,也導致厭學。處理的方法是家長應該針對自己孩子的智力情況等實際因素制定切實的目標。

總結:以上種種因素都是導致孩子厭學的根源,嚴重干擾著孩子對知識的學習和對人生的追求,阻礙和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家長必須針對具體的原因,對癥下藥,幫助孩子從厭學的泥潭中走出來。

海外育兒:先了解自己然后才能教育好孩子


孩子在成長路上有如下需求:

一、身體的基本需求:比如呼吸,溫暖,吃喝,睡眠等等

二、安全與受保護的需求:人需要愛,需要有主要依靠對象,也就是說,需要有人傾聽他,理解他,乃至指導他,需要有人在他需要的時候在那里。生活有規(guī)律,結構和儀式,人才過得不混亂,有調理,而調理能帶來一定的安全感。人需要一個方向。人有受保護的需求。人盡管不一定需要宗教,但需要一個信仰。周圍的人有細膩的感覺,有感知對方的能力,也能帶來安全感。

三、社會關系:友誼,親緣是最重要的社會關系。交流和社會行為規(guī)范是形成社會關系的主體。

四、在社會上受承認的需求:誰都愿意成功,受認可,受表揚,能對別人有影響力。誰都愿意做出成績,展示自己的能力等等。

五、發(fā)展和自我實現的需求:人有表達自己個體性,獨特性的需求。有對自己天資的擴展,擴展知識,對真理進行尋求的需求。

我們希望孩子能夠懂得愛,懂得尊重別人,懂得理解別人的時候,自己必須要做出榜樣。只有我們自己這樣生活,才能給孩子做一個榜樣。而我們只有首先以愛、尊重和理解對待自己,才能這樣對待別人。所以,請思考這個問題:我是不是能無條件地愛我自己,接受我自己,理解我自己?

為了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感覺,請回答如下問題。

問題一:你如何看待自己?你有什么獨特的地方么?請列舉你的獨到之處,你的能力,比如你很有分析問題或持家的能力。然后,請列舉你的潛力?!叭绻以敢猓铱梢浴北热?,如果我可以很有耐心。最后請列出你獎勵自己的方式。如果你做得很好,發(fā)揮了你的潛力,你打算如何獎勵自己?找些好吃的?還是出去看場電影?

問題二:請描述你現在的狀況。比如:我感覺不好,但不知道是為什么?;蛘?,我總是倒霉的那個。你喜歡你現在這種狀況么?你愿意自己現在是什么一種狀況呢?

問題三:別人是怎么看你的?你覺得他們對你的看法是正確的么?你覺得他們的評價有沒有帶給你一種不確定的感覺,使你對自己產生懷疑?

問題四:思考一下你的生活目標。你是不是確立了一個一旦達到就能使你快樂的生活目標?請把這個目標寫下來。

如果你還沒達到這個目標,你是不是會因此不幸福?你有沒有盡力去實現這個目標?

如果你還沒確立目標,你會不會以吃,喝,抽煙,購物等癖好來填補你的空虛?當你這樣做的時候,你有沒有一種負罪感?

問題五:請回憶你自己小時候的角色,比如你是不是總是那個嘩眾取寵的孩子,你是不是個逆反的孩子,或者是不是一個事事都知道的比別人多的孩子?請仔細想一想,你是不是真的愿意扮演那樣一個角色?你是不是還是很希望自己是另一個樣子,但是由于某種原因卻不敢那樣做?

問題六:請列舉你做過的,不討自己喜歡的事。比如暴飲暴食、害羞、負罪感等等。是不是正是這些事成為你的負擔,使你對自己深感不滿?

理解自己,接受自己,愛自己,都要從了解和正視自己的感覺開始。只有我們先正視自己的感覺,才有能力去學著了解和正視孩子的感覺。一個不對自己的感覺加以分析的人,不可能具備分析別人感覺的能力。對自己都不同感,又如何對別人同感呢?

小班育兒心得:了解孩子,尊重孩子


小班育兒心得:了解孩子,尊重孩子

豆豆從小到大,我不知道寫過N篇的育兒心得,不過每次寫的內容都是不一樣的,可能豆豆一天天的長大,我們育兒方面的重點也在轉移和變化,育兒的想法也在成長,有時候甚至會否定前面總結出來的東西,可能這就是長大中的爸爸媽媽,在積累育兒方面的知識。這次是豆豆上小班開學以來,老師第一次要求交育兒心得。其實在養(yǎng)育兒子的過程中,我想我是和大多數的父母一樣,也是一邊學習一邊思考,很多時候甚至道理說起來很明白,但是實際過程中卻又會做著相反的事情。那么,如何讓自己能在教育孩子的路上始終如一,不偏離目的,堅持我們自己想要的教育理念呢?

思前想后,主要的原因還是家長本身的一些長期以來的壞習慣,如果家長要求孩子一套,自己則做一套,那教育孩子是沒有說服力的。所謂家長是孩子最早的老師,就是這個道理,孩子的模仿力和學習能力都是最強的,長時間跟父母在一起,自然而然就會表現出跟父母類似的行為舉止。與其如何要求自己的孩子,不如以身作則,自己先做好榜樣。這里說個笑話,豆爸有次飯桌上要求豆豆把飯碗里的飯全吃干凈,豆豆就反過來說爸爸的飯碗也是很多剩飯,我一看確實哦小班的育兒心得。

另外就是不要太慣著孩子,能做到的盡量讓他自己完成,這個其實是我最要檢討的一點,倒不是慣著,而是經常會不知不覺得培養(yǎng)了一些壞習慣,然后改一個壞習慣真的是要花費更多時間。好比吃飯,在家里晚飯豆豆一直要我喂,其實中飯在幼兒園都是獨立完成,并且老師一直有夸獎的,但是偏偏在家他就不干,我自己經常為了讓他多吃,快吃,就不知不覺的喂到現在,直到前幾天,豆爸說要讓他獨立吃,否則就拿走不給他吃,剛開始他當然不相信,就說自己不吃,最后他還是在全家人吃完以后清洗的時候要求吃,結果一個人在餐椅上很快的吃完。還有就是當豆豆不愿意做的事情,我經常是一番軟硬兼施以后沒折了,反而被他吃定了,不知道什么方法可以對付豆豆的倔犟,可能唱黑臉功夫不夠,在他面前沒有權威性,還要加強學習。

最后我想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孩子,尊重孩子。

沒有真正了解孩子是沒辦法給他應有的尊重的,孩子如果在沒有尊重的環(huán)境里長大,那么她長大后也很難尊重別人,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家長應尊重你的孩子。漸漸長大的孩子會越來越有自己的意愿和想法,作為家長,可能不經意中忽略了這一點,于是經常容易因為忽略他的感受,而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家長對孩子要講信用,答應的事情一定要做到,不要輕易的欺騙孩子。上半年豆豆在親子園里上小小班,有個禮拜豆豆得了好孩子稱號,回家后豆爸和我都非常高興,甚至于鄰居的小孩子都有點嫉妒有點失望地說,豆豆有好孩子,我沒有誒。但是豆豆卻沒很大反應,豆爸說豆豆可能對于這個榮譽感還沒形成,我們來幫助一下,于是首先我們答應豆豆如果有得好孩子,爸爸媽媽就會買禮物來獎勵,然后在親戚朋友面前,要求大家都特意對得到好孩子稱號的豆豆大聲表揚。在物質和精神的雙層滿足下,豆豆很快的對好孩子有個新的認識。接下來的學期里得到好孩子的次數挺多的,有次好像一周發(fā)2次好孩子,豆豆都有得,于是爸爸媽媽依然如約買了2次禮物作為獎賞?,F在在五幼,我們又非常重視豆豆的星星數,每次我去接豆豆都要問今天星星有沒有多一個,還要他帶我去看看他的星星。我答應他星星數達到8顆的話,可以給他買個禮物哦。

希望與老師們,和家長們共同多多討論和關注育兒這個話題,怎么樣使大家都能成為孩子心中稱職的父母是我們大家的心愿。

養(yǎng)育好男孩,首先要懂得男孩


我是80后,兩個男孩的媽媽,老大8周歲,老二1周歲。為了更好的養(yǎng)育好孩子,我一直廣泛閱讀兒童心理學以及育兒書籍。本著共同學習交流的初衷,現在分享一下我的育兒心得。小男孩與生俱來的男性氣質,不容我們忽視。我覺得,不管窮養(yǎng)富養(yǎng),養(yǎng)育好男孩,首先要懂得男孩。以我家8周歲的兒子為例。

事件1:兒子上小學一年級后,最害怕的是背誦課文。原本活潑好動的他,被我們勒令要求安靜地坐在書桌旁完成作業(yè)。事實是,經常是坐在書桌前半個小時,也背誦不過一篇短短的文章,甚至最后大腦一片空白,一個字都記不住了。那段時間,只要老師安排背誦的家庭作業(yè)

,必定會演變成一場親子大戰(zhàn),現在想想簡直是一場噩夢。機緣巧合的是,后來聽到一位老師的講座,提到男孩與女孩的區(qū)別,比如有一個顯著特征是,讓男孩走動著記憶東西,效果會更好。我嘗試著,不再將兒子束縛在書桌旁,允許他在書房來回走動著背,甚至是我們在臥室當故事一樣一起讀一起背,孩子放輕松了,記得也特別快。

事件2:兒子上二年級后,班主任反映孩子上課坐不住了,經常會在課上做小動作,甚至是下位走動,影響了課堂紀律。起初,我懷疑孩子是不是得了多動癥或抽動癥了,上網查閱了很多資料,發(fā)現其實是男孩子精力旺盛,在學校課間不讓跑,體育課外堂少,回家做作業(yè)到很晚戶外活動也少,孩子是運動不夠。只有讓男孩把身體里多余的精力釋放出來,他們才能安靜下來,越是束縛,情況越糟。男孩在運動力不足的情況下,肌肉得不到有效鍛煉,控制力不足,總會不自主的動一下?,F在,即使作業(yè)再多,我也會在晚飯后帶孩子活動半個小時。

事件3:兒子性格很活潑,喜歡讀書朗誦,經常是班里的領讀者,多次參加朗誦會,很多家長都討要經驗。受大腦分工影響,一般男孩子對閱讀興趣要弱一些。我仔細想想,覺得我家孩子喜歡上閱讀,很大方面是與從小形成的親子閱讀有關。從兒子幾個月的時候,我就給孩子買圈圈書、觸摸書、洞洞書來看,后來再大點就給他讀睡前故事,現在他能自主閱讀了,我在客廳設置了一個很大的書架,孩子會不由自主的拿書看。

總之,培養(yǎng)一個積極、勇敢、有擔當的優(yōu)秀男孩,任重而道遠。與其羨慕“別人家的孩子”,不如用心去讀懂自家的男孩,了解男孩的特質,好好用心去培養(yǎng)吧!

育兒觀念:了解自己的孩子


育兒觀念:了解自己的孩子

孩子健健康康的長大,在我們看來,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從咿呀學語,到蹣

跚學步,孩子的每一個進步,帶給我們的都是驚喜。這時候,對孩子教育的問題擺在我

們面前。0-3歲,是孩子最關鍵的時期,作為家長,我們能夠為孩子的未來奠定些什么?

我不得不開始思考。所幸我接觸到了孫瑞雪,開始讀她的一系列書,又買來蒙特梭麗的

全套書籍,開始學習。和孩子一起成長。的確,正是由于孩子,我們才開始認認真真對

待生活,對待生命,開始思考生命的意義。開始看各種兒童教育的書。參加王財貴教授

的讀經教育活動,也參與各種國學活動,了解國學在早期教育中的理論。了解華德福教

育,學習人智學。了解到最后,才發(fā)現古今中外,育兒教育無他,就是真正從人性出發(fā)

,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和引導孩子。每一個孩子都是天使。其實真正需要教育的是家

長。如果我們家長做對了,孩子就都是好孩子。但在律己的過程中才發(fā)現,自己是最難

遵守規(guī)則的,壞習慣的改正也是很難,而孩子,要比我們優(yōu)秀的多。

兒子上幼兒園了,居然沒怎么哭,這是我們沒有想到的,看來老師們還真是有一

套。有時候我在想,老師們是如何做到的,又要教育孩子,陪孩子們玩耍,還要記錄孩

子成長,還要在qq群里應付家長,真的是不易。孩子回來,我問他在幼兒園里認識了哪

些新朋友,做了些什么?但總沒有答案。后來才發(fā)現,是自己的問法有問題,使得孩子

不知道該如何回答。當我改變了方法,孩子開始愿意跟我溝通幼兒園里的事情,甚至還

會跟我說,我們來聊聊天吧。呵呵,就像個小大人,一本正經的聊天。孩子的內心是細

膩的,他們的感覺是敏銳的,如何真正的愛孩子,是我們每一個家長需要學習的課題。

其實,孩子才是真正的老師,給了我們和孩子一起成長的動力,激勵我們不斷的學習。

在育兒的道路上,我們才是新手。

感謝老師們的付出,愿和老師們攜手,關注孩子教育,關注個人成長,讓我們一起

努力!

育兒心得:了解孩子,學會與孩子溝通


育兒心得:了解孩子,學會與孩子溝通

其實也說不上什么心得,感覺锜锜還是比較懂事的,而我也只是順著她的心思來指導她而已。

我不是很注重她在這個年紀能夠學到多少知識,只是想她學會自立,自尊,自強。

在家里,我們會有意識地營造一個比較寬松的氛圍,不會拘束于某種特定的形式來教育她,讓她與我們的關系是平等的。給予她一點獨立的空間。在我們家里,她有一個獨立的房間,里面都是她自己的物品,所有的物品都由她自己處理,而我能做的就是幫她拍照,對比擺設前后的樣子,讓她自己決定怎樣擺設。如果她房間的物品沒有擺設好,比較凌亂的時候,拍照下來給她看,一定不要幫她整理。然后再指引她來整理,讓她明白自己的事情必須自己完成!這有利于她的自理能力。從而加強她的自立!

锜锜很愛面子,這是好事。其實我覺得每個人都很愛面子,小孩子也不例外。所以我們?yōu)榱司S護她的那份自尊心,我們從來不在人多的地方或者有外人在場的情況下說她,即使她犯了比較大的錯誤也一樣。等到只有我們一家人時才跟她“聊天”記住是“聊天”。把她剛才所犯的錯誤列出來,一起探討,讓她明白自己的錯誤。我覺得這個效果真的很不錯,至少到目前為止,相同的錯誤她基本上沒有再犯。維護她的自尊就是建立她的自尊!

怎樣讓她自強呢?首先應該幫助她克服恐懼的心理,有時候孩子會因為有些事情與其他小朋友的處理方式不一樣,而會受到排擠,嘲笑以及孤立!而使她感到恐懼,慌亂。這時就需要我們來和她一起分析。讓她明白她的處理方式對或錯。錯了就改正過來。如果她處理對了,就要堅持自己的原則。讓她成為一個有主見,有頭腦的孩子。

另外,孩子對自己父母的話比較容易接受!這就需要父母告訴孩子自己是怎樣應對困難,克服壓力的!給孩子一個實際的榜樣,增強孩子的勇氣及信心。當孩子知道自立,自尊,自強之后,她的心扉就會比較寬廣,她的性格就會比較開朗,有著開朗的性格日子就會過得比較快樂!孩子的快樂就是父母的快樂!

祝愿所有的小寶貝天天快樂!

相關推薦

  •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 今天的孩子難教育,這是個世界性的問題。 難在哪里呢?有人說知識不足,有人說方法不當,這些都是對的,但最重要的原因恐怕是對今天的孩子缺乏了解。有些父...
    2020-12-19 閱讀全文
  • 教育心得:孩子厭學要先了解原因 整理了教育心得:孩子厭學要先了解原因,希望對爸爸媽媽正確教育孩子,指引寶貝健康發(fā)展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目前孩子厭學,已經成為阻礙孩子學習成績提高的最為嚴重的問題之一;孩子厭學,也已經成為眾多父母的一...
    2020-12-10 閱讀全文
  • 海外育兒:先了解自己然后才能教育好孩子 孩子在成長路上有如下需求: 一、身體的基本需求:比如呼吸,溫暖,吃喝,睡眠等等 二、安全與受保護的需求:人需要愛,需要有主要依靠對象,也就是說,需要有人傾聽他,理解他,乃至指導他,需要有人在他需要的時...
    2021-04-21 閱讀全文
  • 教育隨筆:真正了解孩子 作為一名幼兒園老師,我們的工作就是照看、愛護、關心每一個幼兒,陪他們長大,理解他們的想法。其實做一名幼兒工作者,責任重大,既要對他們生活上照料,還要對他們心理上給予幫助,所以作為老師,真的很不容易。 ...
    2021-05-11 閱讀全文
  • 了解孩子的需求 孩子們升上中班后,我們發(fā)現他們交往的欲望越來越強烈了。無論是上課還是進餐的時候,他們總有說不完的話題,在孩子們不斷的嘈鬧聲中,我們試著去制止,但似乎效果不佳,我們也曾經嘗試放任一次,看孩子們是否有說到...
    2020-12-14 閱讀全文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 今天的孩子難教育,這是個世界性的問題。 難在哪里呢?有人說知識不足,有人說方法不當,這些都是對的,但最重要的原因恐怕是對今天的孩子缺乏了解。有些父...

2020-12-19 閱讀全文

整理了教育心得:孩子厭學要先了解原因,希望對爸爸媽媽正確教育孩子,指引寶貝健康發(fā)展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目前孩子厭學,已經成為阻礙孩子學習成績提高的最為嚴重的問題之一;孩子厭學,也已經成為眾多父母的一...

2020-12-10 閱讀全文

孩子在成長路上有如下需求: 一、身體的基本需求:比如呼吸,溫暖,吃喝,睡眠等等 二、安全與受保護的需求:人需要愛,需要有主要依靠對象,也就是說,需要有人傾聽他,理解他,乃至指導他,需要有人在他需要的時...

2021-04-21 閱讀全文

作為一名幼兒園老師,我們的工作就是照看、愛護、關心每一個幼兒,陪他們長大,理解他們的想法。其實做一名幼兒工作者,責任重大,既要對他們生活上照料,還要對他們心理上給予幫助,所以作為老師,真的很不容易。 ...

2021-05-11 閱讀全文

孩子們升上中班后,我們發(fā)現他們交往的欲望越來越強烈了。無論是上課還是進餐的時候,他們總有說不完的話題,在孩子們不斷的嘈鬧聲中,我們試著去制止,但似乎效果不佳,我們也曾經嘗試放任一次,看孩子們是否有說到...

2020-12-14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