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資訊

海外育兒:先了解自己然后才能教育好孩子

發(fā)布時間:2021-04-21 幼兒園好孩子說課稿 教育孩子筆記 怎樣教育孩子

孩子在成長路上有如下需求:

一、身體的基本需求:比如呼吸,溫暖,吃喝,睡眠等等

二、安全與受保護的需求:人需要愛,需要有主要依靠對象,也就是說,需要有人傾聽他,理解他,乃至指導他,需要有人在他需要的時候在那里。生活有規(guī)律,結(jié)構(gòu)和儀式,人才過得不混亂,有調(diào)理,而調(diào)理能帶來一定的安全感。人需要一個方向。人有受保護的需求。人盡管不一定需要宗教,但需要一個信仰。周圍的人有細膩的感覺,有感知對方的能力,也能帶來安全感。

三、社會關系:友誼,親緣是最重要的社會關系。交流和社會行為規(guī)范是形成社會關系的主體。

四、在社會上受承認的需求:誰都愿意成功,受認可,受表揚,能對別人有影響力。誰都愿意做出成績,展示自己的能力等等。

五、發(fā)展和自我實現(xiàn)的需求:人有表達自己個體性,獨特性的需求。有對自己天資的擴展,擴展知識,對真理進行尋求的需求。

我們希望孩子能夠懂得愛,懂得尊重別人,懂得理解別人的時候,自己必須要做出榜樣。只有我們自己這樣生活,才能給孩子做一個榜樣。而我們只有首先以愛、尊重和理解對待自己,才能這樣對待別人。所以,請思考這個問題:我是不是能無條件地愛我自己,接受我自己,理解我自己?

為了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感覺,請回答如下問題。

問題一:你如何看待自己?你有什么獨特的地方么?請列舉你的獨到之處,你的能力,比如你很有分析問題或持家的能力。然后,請列舉你的潛力?!叭绻以敢猓铱梢浴北热?,如果我可以很有耐心。最后請列出你獎勵自己的方式。如果你做得很好,發(fā)揮了你的潛力,你打算如何獎勵自己?找些好吃的?還是出去看場電影?

問題二:請描述你現(xiàn)在的狀況。比如:我感覺不好,但不知道是為什么?;蛘?,我總是倒霉的那個。你喜歡你現(xiàn)在這種狀況么?你愿意自己現(xiàn)在是什么一種狀況呢?

問題三:別人是怎么看你的?你覺得他們對你的看法是正確的么?你覺得他們的評價有沒有帶給你一種不確定的感覺,使你對自己產(chǎn)生懷疑?

問題四:思考一下你的生活目標。你是不是確立了一個一旦達到就能使你快樂的生活目標?請把這個目標寫下來。

如果你還沒達到這個目標,你是不是會因此不幸福?你有沒有盡力去實現(xiàn)這個目標?

如果你還沒確立目標,你會不會以吃,喝,抽煙,購物等癖好來填補你的空虛?當你這樣做的時候,你有沒有一種負罪感?

問題五:請回憶你自己小時候的角色,比如你是不是總是那個嘩眾取寵的孩子,你是不是個逆反的孩子,或者是不是一個事事都知道的比別人多的孩子?請仔細想一想,你是不是真的愿意扮演那樣一個角色?你是不是還是很希望自己是另一個樣子,但是由于某種原因卻不敢那樣做?

問題六:請列舉你做過的,不討自己喜歡的事。比如暴飲暴食、害羞、負罪感等等。是不是正是這些事成為你的負擔,使你對自己深感不滿?

理解自己,接受自己,愛自己,都要從了解和正視自己的感覺開始。只有我們先正視自己的感覺,才有能力去學著了解和正視孩子的感覺。一個不對自己的感覺加以分析的人,不可能具備分析別人感覺的能力。對自己都不同感,又如何對別人同感呢?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擴展閱讀

怎樣才能教育好孩子?


昨天大年初二上午,我和老公及女兒去嘉興舅公、舅婆家拜年了,本來以為親戚的婚宴是放在中午,所以利用一些時間去了舅公舅婆家,可在與舅婆的交談中才發(fā)現(xiàn)自己聽錯了,婚宴是放在晚上6點,那中午這餐該到哪兒去消費呢?哎...最后還是聽舅婆的話,礙手礙腳地在他們家吃了一餐便飯。舅公舅婆也是非常有經(jīng)驗的老教師了,所以每次去他們家我總不放過一絲的討教機會,對于女兒的教育問題我一直都覺得是件頭疼的大事,生活中總總不良習性屢屢發(fā)生,就拿孩子的浪費來說,從上幼兒園我就一直教育女兒要節(jié)約,為了讓她有更深入直觀的了解,還特意帶她去馬路上找要飯要錢的窮苦人。當我把女兒浪費一事告訴舅婆時,舅婆有點憤怒,并說我是在培養(yǎng)“小皇帝”其實這根本不是我想要這樣做的,可是我找不到更好的教育舉措,在舅婆的經(jīng)驗交流下,我今天試著這樣去做,讓孩子將吃剩(讓費)的一天前的泡面,熱了一下給女兒吃,可女兒就是不吃,說是有好幾天了,為了教育女兒不浪費,我讓家人不給女兒任何吃的,不吃剩下的泡面就什么都不要吃,為了能讓孩子改正缺點,我看是沒有其他的辦法了,已經(jīng)兩餐沒吃東西的女兒感到肚子確實有點餓了,就對我說,“媽媽我還是吃了那些泡面吧”,我以后再也不浪費了。是?。『⒆佣亲羽I了自然什么都會吃,正因為我們現(xiàn)在的孩子日子就像呼風喚雨,要啥有啥,好習慣的孩子有時也會縱容成為壞習慣,因為他們也實在經(jīng)不起現(xiàn)代生活帶來的種種“誘惑”但我覺得一點就是,在生活中我們要學會堅持,盡管我們大人示范起到了一些作用,卻不能放過孩子一次浪費的機會,有一次就有第二次......大人們在嚴格要求孩子的同時自己也要做好更好的帶頭作用!我相信只有這樣才能將不良習性徹底改掉!

教育孩子首先了解孩子的類型


認知型的孩子

如果是認知型的孩子,那就比較適合美式教育法,平常要以朋友的方式來對待。與孩子溝通時一定要以理服人,莫讓孩子感覺你在以大欺小,這樣孩子會比較容易接受。你對孩子有某些想法或要求時,可以以征求的語氣說出來,比如,小寶,媽媽覺得這件事這樣做會好一點,你看是不是?或者,媽媽覺得這衣服比較適合你,你覺得怎么樣?這樣,孩子的想法會得到尊重,同時,也調(diào)動了孩子動腦思考的積極性。

同時,認知型的孩子大多內(nèi)省智能比較強,所以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可以先訴情,比如說“你這樣做,媽媽很難過,很傷心”之類的話。

孩子在看到媽媽不開心的樣子而且沒有責怪他時,就會自我反省所做的事,而且犯錯后抗拒的心理情緒也會相應下降,接下來的說理就會很順利,孩子一般不會再狡辯了,也可以有效的避免親子之間發(fā)生沖突。而且語言一定注意不能用“你怎么這么笨,你怎么這么不聽話……”之類的“你訊息”。經(jīng)常說一些“你這樣做,我怎樣……”之類的話,孩子會比較容易接受。

孩子遇到挫折時,我們要給予鼓勵,而不是嘲諷,多說“你現(xiàn)在做的已經(jīng)很好了,爸爸像你這幺大的時候還不如你呢!”及時的鼓勵是很必要的,千萬不能說“你怎么這么笨啊,這么點小事都做不好?!边@樣對孩子的打擊是很大的,容易養(yǎng)成孩子膽小懦弱的性格。

父母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在這個世界上最值得信賴的人,熱愛孩子是父母的天職,但怎樣去愛,如何去教育卻大有講究。任何情況下,家長都不應該用諷刺、挖苦的語言和方式去傷害孩子……

模仿型的孩子

如果是模仿型的孩子,他的模仿能力很強,只要他感覺好玩或有興趣的事物,不論好壞,他一律都會學過來,所以孩子的玩伴須慎重選擇,而且要及早告訴孩子什么是正確的,是該學的,什么是不好的,是不該學的。孩子這個階段,與父母相處的時間最多,所以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則,不要在孩子面前有不良的表現(xiàn),以免孩子有樣學樣。平時多問一些孩子好的表現(xiàn),并鼓勵夸獎,使孩子對好的事物加深印象,形成良好的習慣。另外,多給孩子讀一些偉人傳記、歷史典故以及寓言,給孩子樹立榜樣都能很好地規(guī)范孩子的行為。

逆思型的孩子

如果是逆思型的孩子,那么恭喜您,雖然孩子的一些行為與常人不同,但他卻擁有很強的創(chuàng)新能力,具有發(fā)明家的潛力。所以掌握好孩子的特質(zhì)并用適當?shù)姆椒ㄈ贤?,那么以往令你頭痛的“愛找麻煩”的孩子也會很容易地向你規(guī)劃好的方向前進的。本類型的孩子思維方式與常人不同,常常從我們意想不到的角度考慮問題,讓有的家長、老師覺得很好笑。

其實這只是孩子與我們常人看事物的角度不同而已,不代表孩子的見解、行為有錯。所以我們做家長的,這時一定不要立即斥責孩子,而是應該站在孩子看這件事時的角度給予理解、引導。切忌不尊重孩子的意見,強迫孩子順從大人的意思……建議互動方法:以激將法刺激讓孩子向相反方向前往(如,你不做這件事,不是因為你不想做,而是因為你根本做不到);以積分的方式給予獎勵,達到給予獎勵或禮物,反之則給予處罰,因為孩子喜歡競爭與挑戰(zhàn);與孩子協(xié)商制定一合理的管理獎勵辦法,以激發(fā)孩子的動力。

孩子沒有成人那種"一寸光陰一寸金"的概念,經(jīng)常有懶散、懈怠或者拖拉的現(xiàn)象發(fā)生,這就需要父母能夠觀察孩子,了解孩子,想出切實可行的辦法幫助孩子樹立遵守時間、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以便積極應對學習和生活上的挑戰(zhàn)……

開放型的孩子

如果是開放型的孩子,則您的孩子擁有開放思考以及大量吸收的能力,像海綿吸水一般,可以大量的教授孩子各類知識,不要怕孩子吸收不了,也不要怕孩子太小,會感覺累,正常情況下孩子都會很輕松的吸收、消化大量知識的(我以前測試過的孩子中這種類型的孩子現(xiàn)在都在同時學好幾個課外班,而且都學得不錯,也不感到吃力,他們從小對各類事物的接受能力就很強);在0-10歲是孩子最關鍵的基礎期,此階段對孩子的培養(yǎng)意義特別重大,這類孩子的缺點是學習主動性不夠,屬被動學習型。如有家長陪同學習、一對一輔導效果更好。如果您培養(yǎng)的力度、廣度不夠,孩子的潛力就會被浪費,反之,孩子的許多智能、技能都會有長足的發(fā)展。

動機中最重要和最重點的部分是什么呢,毫無疑問,就是求知欲和好奇心,它們是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的奠基石,只要能把其求知欲和好奇心培養(yǎng)和激發(fā)出來,那么它們就會自動地去學習和發(fā)現(xiàn)問題……

父母情緒管理—先管好自己,才能管好孩子


大家都聽說過情緒是會傳染的。那么父母的情緒會傳染給孩子。

做家長的責任不是命令和指責,是呵護、引導和幫助孩子總結(jié)經(jīng)驗教訓,從而成長,讓孩子按自己的人生節(jié)奏去成長。所以我們光有愛心還不夠,還需要耐心、耐心加耐心。

我們生氣:都是孩子惹的禍嗎?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呢?情緒在親子關系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父母的情緒狀態(tài)良好有利于建立穩(wěn)固的親子關系,使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更為順利。

家長要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從愛孩子的角度,自覺要求自己務必在教育孩子時做到冷靜、理智。如是自身原因出現(xiàn)的情緒變化時,就不能影響了教育孩子的行為;是孩子原因引起的情緒沖動,也要保持冷靜,公正地對待孩子。當孩子暴露出問題時,先不要大動肝火,而要弄清實情,否則會冤枉孩子,那是很要不得的。

如果你憑一時之怒教育孩子,就難免偏頗、過激,對孩子產(chǎn)生不良的影響!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呢?

1、當你發(fā)現(xiàn)對孩子的行為“忍無可忍”的時候,要確認一下,是孩子的行為確實糟糕,還是自己忍耐的限度太低?

如果是前者,在理解孩子的前提下,予以誘導;如果是后者,調(diào)整自己的認知,不要對孩子要求過高,尤其不要用大人的標準去套在孩子身上。

2、不要累積怒氣。

我覺得忍耐怒氣不是什么好習慣。忍耐的背后是息事寧人,是不滿,是對對方的“恩賜”。習慣于忍耐的人,往往也是希望得到回報的人。而事實上,情緒是需要被發(fā)現(xiàn)并被接受的。管理情緒不表示是禁止怒氣的產(chǎn)生。忍耐有時只是一種回避,不是對情緒的接納。所以,有怒氣,就要面對它。解決掉。

3、選擇好表達怒意的方式,用更智慧的方法來替換打罵。

比如我告訴考拉:你從姨婆家出來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掐了我四次了,這樣我非常痛,我非常憤怒,我討厭你這個行為。有時候我還會進行警告:如果你再這樣掐我,我就會離開你十分鐘。因為我不想被掐,我怕痛。有時候我還會擁抱考拉,告訴他媽媽愛他,但不喜歡他的某個不好的行為。(問題是,我十次只有兩三次是這樣做)

4、最重要的還得仔細觀察,找出孩子行為不良的原因。

會讓大人發(fā)怒,是因為在大人眼中,孩子的行為出現(xiàn)了偏差。(有一些是正常的,只是不符合父母的要求而)而孩子行為出現(xiàn)問題,父母可能難辭其咎,這時,進行自省是很有必要的。

我注意到,有很多時候,孩子行為不良,是因為他內(nèi)心有負面情緒,或者有需求,但他還不會表達,于是通過反常的行為來展示。所以,父母要傾聽孩子,弄明白孩子的真正意圖,并教會孩子表達自己的情緒和需求。只要記?。汉⒆拥姆闯1憩F(xiàn),一定有原因,可能怒氣就不會那么快發(fā)出來。

5、解決父母自己內(nèi)心的問題。

孩子在成長,父母也需要成長。父母比孩子多一些經(jīng)驗和技能,但大有可能的是,智慧不比孩子多甚至更缺。父母不會因為成為了父母,心智也隨之自動“升級”。愛發(fā)怒的父母常常是有內(nèi)在的問題。需要經(jīng)常內(nèi)省。比如我覺得自己從小缺安全感和歸屬感,內(nèi)心積累了很多不滿與憤怒。因此,成為人母的我,容易發(fā)怒。這是我自己的問題,需要我自己來負責,而不是交給我的孩子。

6、學會休息,不要讓自己太疲憊。

每當我休息不好,或者心情很壞的時候,往往,也是我會對考拉情緒失控的時候。疲憊會讓自己的心神渙散,壞情緒猶如脫韁之馬,橫沖直撞。這是我經(jīng)常有的體驗。所以,要爭

取吃好喝好睡好,才能有精力來陪伴孩子成長。當然,這還意味著要犧牲很多,我們當了父母,就沒法盡情地逛街,不能玩游戲,甚至可能沒法好好地煲一頓電話粥。不過,相比孩子的一生和自己當父母所帶來的收益,我覺得,犧牲那些,還是很值得。要孩子是我們自己的選擇,我們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可是,養(yǎng)育孩子的任務非常繁重,這也是不可回避的事實。這需要各人的智慧。好在,艱難的時光總會過去,因為,孩子會一天天成長。一直到有一天,我們會忽然發(fā)現(xiàn),這個小家伙已經(jīng)開始照顧父母。

在教育孩子之前,先教育自己


在教育孩子之前,先教育自己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要想很好地教育孩子,父母就得先做好這所"學校"里的"老師"。

老師之所以能成為老師,是因為在大學里,能夠很系統(tǒng)地去學習,最終能夠有資格成為一名老師。而對于父母來說,面對你的孩子,你就是一名“老師”,你同樣需要去學習,需要教育好自己,做個夠格的“老師”,再去教育你的孩子。做為父母,你們將引導著孩子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走一個什么樣的人生大道。

不管你是白領還是工人,是企業(yè)家還是農(nóng)民,那些都是你在社會上的一種職業(yè)別稱,但對于孩子來說,你們就是父母,并沒有什么差別。孩子需要的不是父母能給予多好的物質(zhì)條件,而是足夠好的精神條件和成長環(huán)境。

父母的一言一行隨時在影響孩子的成長。孩子有時候都不需要父母的教育就會學到很多的東西,比如一個很乖,很懂禮貌的孩子,看看他的父母,都是很謙和,很善于和人交往的人,又如一個很蠻橫的孩子,看看他的父母,都是很愛因為一點小事就和別人爭吵的人,也如一個愛閱讀的孩子,看看他的父母,都是很愛在家看書的人,再如一個愛罵人的孩子,看看他的父母,都是在家是互相的對罵或罵別人的人。

現(xiàn)在很多父母都在抱怨孩子的不是,比如愛看電視,跟父母頂嘴,和其他孩子打架,要一個玩具就必須要到,以自我為中心,做錯事怨父母等,他們的這些不是,不就是你們父母培養(yǎng)或縱容而來的嗎。有些孩子是直接學父母的,有些孩子是因為父母的縱容而來的,有些孩子是抓住父母的“愛”而形成的。有些父母,看到孩子這樣,開始急了,會想任何辦法去改變孩子,讓孩子成為“好孩子”,誰知,最先要改變的恰恰就是父母,父母的改變同樣會帶來孩子的改變。

孩子是可塑的,但要塑造成什么樣的人,最關鍵的就是家庭這個“學?!焙透改高@個“老師”,只有這所學校里的老師夠“資格”了,孩子就能夠更健康,快樂的成長。

配合好幼兒園,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


家園共育是幼兒園工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家長只有足夠的信任老師,和幼兒老師成為共同育兒的合作伙伴,才能有效地提高幼兒園保教工作的質(zhì)量,促進幼兒全面健康的發(fā)展。

老師的心情,不是指老師因為不喜歡哪個家長就會對哪個孩子怎么樣,每一名幼兒教師都有自己的情緒管理方法,不會輕易的被情緒影響,不會讓情緒有刻意的流露。但是,小朋友天生都有著敏銳的洞察力,他們可以感受到老師一點點的情緒不對甚至是眼神的變化,因此影響到自己的心情。

所以,當老師情緒有負面的波動時,影響最大的反而是孩子。

在一些母親的內(nèi)心深處,可能會把老師當成是帶孩子的“高級保姆”。其實,當今這個社會的幼兒老師,拿到的工資可能比一個家庭里帶孩子的保姆低。但是,她們卻同時帶著在家里被幾個大人同時帶著才能帶下來的許多個孩子。

有些孩子在家里被幾個大人同時帶著還會磕著碰著,但如果是在幼兒園里,家長就難以接受;

有些孩子一生病,家長就認為是幼兒園沒有照顧好;

有的孩子一說不想上學了,家長會立刻想這孩子在幼兒園怎么了;

......

有的孩子可能和小朋友之間鬧了點小矛盾,不想進教室,家長會立刻責問老師為什么我們的孩子被欺負,于是就身不由己扭曲真相,制造事端。 其實,我們覺得幼兒園就是一個社會的雛形,成年人在生活會產(chǎn)生的矛盾在幼兒園也會發(fā)生,這些都是正常的現(xiàn)象,生活及教育的意義也在于此。

家長對幼兒園及幼兒園老師的接納和信任程度決定了這個孩子在幼兒園的童年生活質(zhì)量。

幼兒教師們討論最多的話題永遠是“家庭共育”。大部分的教師都認為,自己真正用在照顧孩子上的時間還有提高的余地,如果少花一些時間處理和家長的糾紛時,少花一些時間消除家長的無端質(zhì)疑的話。

幼兒園老師感到痛苦的是:所有的老師,尤其是非傳統(tǒng)教育理念下的老師,他們幾乎全是因為愛孩子愛這份事業(yè)才從事了這項工作,而不是為了簡單地擁有一份糊口的工作而選擇做幼兒老師。

她們清楚地知道,唯有愛,唯有接納,唯有無私奉獻才能和孩子一起走下去。選擇做一名幼師,其實是在選擇把班上所有的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來愛的工作。但是,每一個孩子都來自于他身后的家庭,都帶著那個家庭深深的烙印。

所以,當我們看到每一個孩子時,在孩子身后,總是站著他的家長,尤其是他的母親。

她們中有的是善解人意的,有的總是笑瞇瞇的,有的尤其關注孩子的吃,有的尤其關注孩子的午睡,有的尤其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的一想起就讓人緊張,有的總是讓人很放松……當我們面對孩子時,這些印象就會一幕幕上演。

后來的我們

主演:井柏然 / 周冬雨 / 田壯壯

貓眼電影演出 廣告

購買

老師們普遍聊到被家長不理解時的孤獨和痛苦,那是折磨自己的感受。是的,當家長一大早就黑著臉對你說話時,可能就會影響你一整天帶孩子的心情。

當家長晚上在各種群里討論幼兒園或班上的事情時,傳遞著非正能量時,只要老師知道,可能就會影響老師晚上的休息以及第二天的心情……在這種時候,其他的家長或者不開腔或者跟著一起傳遞起哄。 他們意識不到,其實這是傷害所有的人,尤其是老師。家長們?nèi)绻芤庾R到,當一個老師這樣被影響時,最終受到傷害的是班上所有的孩子。

一個家長與幼兒園之間的關系,與孩子班上老師的關系,對老師及班級的關心,對他人的理解和支持等,這一切,就是這位家長帶給你自己孩子最形象直觀的教育。

幼兒教育最大的魅力在于借助家園共育,傳遞正確的教育理念,引導家長了解正確的教育方法,帶領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長。

老師需要理解和接納家長,家長也同樣需要理解老師正攀登在成長的路上。老師非常需要被理解、關心、照顧和愛——這樣她才能真正做到用自己的生命力滋養(yǎng)孩子,才可能把全部的精力放在愛孩子上。

沒有完美的家長,也沒有完美的老師。 因此,我們相遇,一起經(jīng)歷、一起修行和成長。支持孩子的老師,就是在支持孩子的成長,接納孩子的老師,其實也是在愛自己的孩子。

這是一場因愛和信任的邂逅,讓彼此之間的愛與信任流淌起來吧!

教育心得:孩子厭學要先了解原因


整理了教育心得:孩子厭學要先了解原因,希望對爸爸媽媽正確教育孩子,指引寶貝健康發(fā)展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目前孩子厭學,已經(jīng)成為阻礙孩子學習成績提高的最為嚴重的問題之一;孩子厭學,也已經(jīng)成為眾多父母的一塊心病。在知識不斷更新的現(xiàn)代社會,競爭愈演愈烈的今天,迫切需要孩子以百倍的精力去吸收各種知識,以適應在未來社會的生存。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孩子的厭學現(xiàn)象變得越來越多見;因為厭學阻礙了孩子對學習的熱情與追求,從而嚴重地束縛和損害了孩子的健康成長。那么,到底有哪些原因?qū)е铝撕⒆釉絹碓絽拰W呢?下面就由小編將孩子厭學的原因總結(jié)如下,以便大家參考。

其一、孩子的生理原因:

孩子生病、女孩的例假等等都可能是導致孩子厭學的原因,但這時不是表現(xiàn)為對整個學習過程的厭倦。大多是暫時的或者周期性的,只要稍加關懷、體貼、指導,厭學情緒就會減輕或消失。

其二、伙伴關系不良:

伙伴關系不良是導致孩子心情緊張、害怕學校進而引起厭學的一個重要因素。它有時是暫時的,有時則轉(zhuǎn)為成長時間的壓力與緊張。因此,要教會孩子處理好同學關系,與同學真誠相處。只要真誠相處,關系就會好,否則勢必影響孩子的學習情緒。

其三、教師的因素:

老師的教學方法不當、態(tài)度粗暴、處理事情不公正等都會導致孩子厭學,但這種厭學往往是具有學科特點的,不具有整體性,家長要及時引導孩子找出原因,正確對待。

其四、教學內(nèi)容太難:

學習中失敗的記憶太多,導致孩子認為自己就是不行,也會引起厭學。處理的策略與方法是查漏補缺,變失敗為成功,這時聘請家庭教師不失為一個好的辦法。

其五、家長要求不當:

要求太嚴、太高或太松,都可能導致厭學。要求太高,孩子一時達不到,會失去興趣;沒有要求時,孩子又會轉(zhuǎn)移注意力,不把精力放在學習上,也導致厭學。處理的方法是家長應該針對自己孩子的智力情況等實際因素制定切實的目標。

總結(jié):以上種種因素都是導致孩子厭學的根源,嚴重干擾著孩子對知識的學習和對人生的追求,阻礙和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家長必須針對具體的原因,對癥下藥,幫助孩子從厭學的泥潭中走出來。

怎樣才能夠讓自己的教育被孩子所接受


有不少的父母發(fā)現(xiàn)自己對于孩子的教育很多的時候被孩子吐槽,而且他們自己都不能夠接受,為何會發(fā)生這樣的情況?同樣的理念,在不同的家長的口中說出來,似乎給我們的可信度也會有很大的差別,面對當下的這種情況,我們到底要如何才能夠讓自己的這些東西,然后被更多的孩子所接受,其中具體的方式和辦法都有哪些?如果你能夠做好了這些方面的工作,或者你才會發(fā)現(xiàn)有些時候?qū)τ诤⒆拥慕逃]有想象當中的那么困難。

想要讓自己的教育被孩子所接受,那么你就應該以身作則。大多數(shù)的孩子會吐槽父母的管教,那是因為父母也沒有做到,有些父母告訴孩子不要罵人,不能夠說臟話,對別人要有禮貌,但是轉(zhuǎn)過頭,你就可以聽到這些父母在電話里面罵人,或者和家人爭吵,和一些外人也是完全的沒有一些尊重。我看到你都是這樣做的,根本就想不明白為何自己就不能夠這樣做,所以不少的孩子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同樣會存在這些方面的問題。

很多的時候,我們對于孩子的教育不能夠被孩子所接受,也是因為你已經(jīng)脫離了這個時代。時代在不斷的改變,很多的東西都發(fā)生了變化,對于每一個孩子的管理也會有一些變化,我們不能夠永遠都守著過去的傳統(tǒng)的那些東西,雖然同樣的禮儀志信這些對于每個孩子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但是當你在對孩子進行教育的過程中,不應該永遠的都只是舉一些古代的例子,或者根本就說一些看不到摸不著的東西。真正的用一種更加生動的方法,然后來說明更加簡單的道理,這也許才會被更多的孩子所考慮。

太多的時候,父母應該對自己進行反思,當你的一些教育根本就不被孩子接受,甚至還被孩子吐槽的時候,我們要做的事情并非是質(zhì)疑,而是需要真正的反思自己,為何你的方法不能夠被孩子所接受?,F(xiàn)在社會當中的一些孩子,他們不僅會更加的聰明,而且對于很多事情也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甚至很多的來自所接收的信息都比父母還要多,這些方面的事情都是存在的。每個父母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都應該讓自己不斷的學習和進步,給孩子做一個好的榜樣,能夠跟上時代的腳步。

孩子具有獨立的人格,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當父母在對孩子進行教育的過程中,如果你覺得孩子不能夠接受或者存在某些方面的質(zhì)疑,那么就應該很好的去溝通。每個孩子的成長都是在不斷的答疑解惑,他們對世界有疑問,對一些具體的方法有自己的看法,這都是非常正常的現(xiàn)象,畢竟這也能夠反映出來很多的孩子都在真正的考慮這些問題,他們也都在思考一些東西。找到正確的方式,然后完成自己的教育,這一點對我們來說其實有著重要的意義。

相關推薦

  • 怎樣才能教育好孩子? 昨天大年初二上午,我和老公及女兒去嘉興舅公、舅婆家拜年了,本來以為親戚的婚宴是放在中午,所以利用一些時間去了舅公舅婆家,可在與舅婆的交談中才發(fā)現(xiàn)自己聽錯了,婚宴是放在晚上6點,那中午這餐該到哪兒去消費...
    2020-11-16 閱讀全文
  • 教育孩子首先了解孩子的類型 認知型的孩子 如果是認知型的孩子,那就比較適合美式教育法,平常要以朋友的方式來對待。與孩子溝通時一定要以理服人,莫讓孩子感覺你在以大欺小,這樣孩子會比較容易接受。你對孩子有某些想法或要求時,可以以征求...
    2022-03-02 閱讀全文
  • 父母情緒管理—先管好自己,才能管好孩子 大家都聽說過情緒是會傳染的。那么父母的情緒會傳染給孩子。 做家長的責任不是命令和指責,是呵護、引導和幫助孩子總結(jié)經(jīng)驗教訓,從而成長,讓孩子按自己的人生節(jié)奏去成長。所以我們光有愛心還不夠,還需要耐心、耐...
    2021-08-13 閱讀全文
  • 在教育孩子之前,先教育自己 在教育孩子之前,先教育自己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保改甘呛⒆拥牡谝蝗巍敖處煛?,要想很好地教育孩子,父母就得先做好這所"學校"里的"老師"。 老師之所以能成為老師,是因為在大學里,能夠很系統(tǒng)地去學習...
    2020-11-06 閱讀全文
  • 教育隨筆:習慣才能成自然 教育隨筆:習慣才能成自然 中班幼兒已有初步規(guī)則意識,但執(zhí)行規(guī)則還很不理想,尤其在區(qū)域活動中,有需要等待的游戲,比如:小超市、餐廳、美發(fā)廳等需要排隊付款、取餐時,明顯看出,幼兒還缺乏一定的耐心,部分幼兒...
    2021-05-02 閱讀全文

昨天大年初二上午,我和老公及女兒去嘉興舅公、舅婆家拜年了,本來以為親戚的婚宴是放在中午,所以利用一些時間去了舅公舅婆家,可在與舅婆的交談中才發(fā)現(xiàn)自己聽錯了,婚宴是放在晚上6點,那中午這餐該到哪兒去消費...

2020-11-16 閱讀全文

認知型的孩子 如果是認知型的孩子,那就比較適合美式教育法,平常要以朋友的方式來對待。與孩子溝通時一定要以理服人,莫讓孩子感覺你在以大欺小,這樣孩子會比較容易接受。你對孩子有某些想法或要求時,可以以征求...

2022-03-02 閱讀全文

大家都聽說過情緒是會傳染的。那么父母的情緒會傳染給孩子。 做家長的責任不是命令和指責,是呵護、引導和幫助孩子總結(jié)經(jīng)驗教訓,從而成長,讓孩子按自己的人生節(jié)奏去成長。所以我們光有愛心還不夠,還需要耐心、耐...

2021-08-13 閱讀全文

在教育孩子之前,先教育自己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要想很好地教育孩子,父母就得先做好這所"學校"里的"老師"。 老師之所以能成為老師,是因為在大學里,能夠很系統(tǒng)地去學習...

2020-11-06 閱讀全文

教育隨筆:習慣才能成自然 中班幼兒已有初步規(guī)則意識,但執(zhí)行規(guī)則還很不理想,尤其在區(qū)域活動中,有需要等待的游戲,比如:小超市、餐廳、美發(fā)廳等需要排隊付款、取餐時,明顯看出,幼兒還缺乏一定的耐心,部分幼兒...

2021-05-02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