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煉寶寶手部靈活性的3個小游戲
發(fā)布時間:2022-02-27 鍛煉寶寶自己吃飯 寶寶幼兒園的游戲 幼兒園的小游戲俗話說:“心靈手巧?!毙∈衷届`巧,寶貝就會得到越多的刺激,發(fā)現更多有趣的事物。多和寶貝玩動手的游戲,就會讓寶貝變得越來越聰明。
游戲1:開心玩偶(適合8個月以上的寶貝)
推薦理由:
和寶貝玩這個游戲,可以幫助他提高以下技能——
1。有利于發(fā)展寶貝的交往能力和表達能力;
2。幫助寶貝發(fā)展手指靈活性,提高手眼協調能力;
3。如果在游戲時配以兒歌活動或者講述一些相關的故事,還可以發(fā)展寶貝的語言能力;
4。幫助寶貝發(fā)展想象力。
游戲方法:
將舊手套或者舊衣服改裝一下,變成一頂可以套在手掌或者手指上的小帽子,在上面畫上寶貝喜歡的小臉譜和寶貝游戲——
1。媽咪和寶貝一人一個玩偶,套在手上或者手指上,靠手指和手腕前后左右的擺動,使玩偶活起來。
2。一邊游戲,一邊隨機編一些歌謠或者利用寶貝熟悉的故事,與寶貝共同創(chuàng)造一個奇幻的小人國的世界。
3。根據寶貝的興趣,可以編一些和寶貝生活緊密相關的故事,通過手指來輔助講述故事。
貼心提示:
比較小的寶貝,控制小手的能力還比較弱,媽咪可以給他制作比較大的玩偶,讓他套在手掌上玩。對于比較大的寶貝,除了給他準備大玩偶之外,還可以給他準備一些指偶,充分訓練他小手指的活動能力。
游戲2:小小演奏家(適合1歲以上的寶貝)
推薦理由:
1歲之后,寶貝對敲敲打打的事情發(fā)生了濃厚的興趣。不管什么東西拿到手,都會試著去敲一敲,打一打,通過這種方式來探索事物的奧秘。同時,敲敲打打也是培養(yǎng)寶貝音樂節(jié)奏感非常好的方式之一,還可以提高寶貝的模仿能力和記憶能力。
游戲方法:
將喝剩下的不同大小不同形狀的易拉罐、飲料瓶收集起來當成小鼓,也可以用金屬制的小盆當鼓,用筷子當鼓槌——
1。媽咪敲幾下“小鼓”,然后讓寶貝模仿,或者反過來,寶貝敲幾下“小鼓”,媽咪再模仿。培養(yǎng)寶貝敲“小鼓”的興趣。
2。媽咪敲幾下,寶貝也必須敲幾下,反過來,寶貝敲幾下,媽咪也必須敲幾下,誰模仿錯了就刮誰的鼻子。
3。媽咪敲一個節(jié)奏,讓寶貝模仿,此后不時變化節(jié)奏,讓寶貝模仿。
貼心提示:
媽咪一定要根據寶貝年齡的大小以及認知能力來調整游戲內容,如果寶貝很快就能準確地模仿敲擊的點數和節(jié)奏,可以增加難度,逐漸培養(yǎng)寶貝的記憶力和模仿能力。
游戲3:花樣疊羅漢(適合2歲以上寶貝)
推薦理由:
2歲后,寶貝的觀察和模仿能力越來越強,不管媽咪做什么,他都會樂于去模仿。疊羅漢的游戲可以更好地培養(yǎng)寶貝的觀察能力和應變能力。
游戲方法:
1。媽咪將一只手手掌朝下放在膝蓋上,然后讓寶貝將他的小手摞在媽咪手上;媽咪再將另一只手輕輕壓在寶貝的小手上,寶貝再將另一只小手壓在媽咪的手背上;媽咪將壓在最下面的一只手抽出,壓在寶貝的小手上,如此反復。
2。等寶貝學會玩手掌的疊羅漢游戲之后,可以改為玩手指的疊羅漢游戲。媽咪伸出食指放在膝蓋上,寶貝也伸出同一只手的食指壓在媽咪的食指上,其他同第一步。
3。媽咪不斷伸出不同的手指,要求寶貝也跟著媽咪變換手指繼續(xù)游戲。
4。媽咪加快速度不斷變換手指,鼓勵寶貝也跟隨著變換手指和媽咪游戲。
貼心提示:
媽咪可根據寶貝的情況調整游戲難度,也可以改變手指頭的數目和寶貝游戲,即一次伸出不同數目的手指頭,讓寶貝響應。還可以在變換手指頭的數目時,讓寶貝快速計數,通過游戲培養(yǎng)寶貝理解數的概念。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擴展閱讀
10個月寶寶的鍛煉小游戲
導讀:在這個年齡段,運動發(fā)育又進入了一個令人驚異的階段。從抬頭、坐、爬到了站立起來的時刻,此時是要有依靠的站立,這是為獨自站立和行走打基礎。所以要給寶寶創(chuàng)造機會鍛煉,使他找到直立和行走的感覺,并增強上下肢的力量。很快,寶寶就會獨自站立和行走了。
10個月,多數寶寶開始注意自己和周圍人與物的關系,有了自己的“小主意”。比如他會做一些事情討你的歡心,讓你滿意,以便得到你的稱贊。如果你責備他,他還會傷心地哭了;如果他玩得正高興,你去打攪他,他還會發(fā)脾氣。累了、餓了或身體不舒服時,寶寶會更容易發(fā)脾氣,所以你要盡量避免這種情景。但是當他身體好、睡得好吃得香的時候會很愉快。每次看到媽媽爸爸下班回家,他會表現出特別高興的樣子。看見好吃的飯菜,會咂巴小嘴。聽到熟悉的曲子響起來的時候,會拍手或晃動身子跟著哼哼。真是太可愛了!
游戲推薦
1.爬“山”:準備一些枕頭、墊子、被子之類的東西,在大床靠墻的位置或干凈的地板上堆起來,像一座小山似的。教寶寶爬上“山”,或從“山”上滑下來,你在旁邊保護他,避免發(fā)生危險。此活動可以讓寶寶在愉快地玩的過程中,鍛煉身體的協調性,增強大運動能力。
2.藏起來:準備一條大浴巾,幾件寶寶喜歡的玩具。比如,你拿出玩具小球,當著寶寶的面,用浴巾將小球裹起來。問寶寶:“球呢?”鼓勵寶寶打開浴巾拿到小球。換成別的玩具,反復玩幾次。這個游戲不僅讓寶寶感到新奇,而且可以鍛煉他小手的靈活性。
3.小狗怎么叫:準備小狗、小貓、小鴨子等寶寶所熟悉的動物圖片各一張。當你出示小狗圖片的時候,對寶寶說:“這是小狗,小狗怎么叫?”教寶寶說:“汪汪?!睋Q一張圖片接著玩。這個游戲在教寶寶認識動物的同時,可以鍛煉發(fā)音。
4.指鼻子眼睛:拿一個寶寶熟悉的娃娃,讓他指指娃娃的鼻子、眼睛等。邊指邊問他:“娃娃的鼻子呢?”“娃娃的眼睛在哪兒?”也可以讓寶寶指媽媽的五官。指對了親一下他作為獎勵:對啦,寶寶真棒!此游戲可讓寶寶理解語言,同時可訓練手眼協調能力。
專家點評:在這個年齡段,運動發(fā)育又進入了一個令人驚異的階段。從抬頭、坐、爬到了站立起來的時刻,此時是要有依靠的站立,這是為獨自站立和行走打基礎。所以要給寶寶創(chuàng)造機會鍛煉,使他找到直立和行走的感覺,并增強上下肢的力量。很快,寶寶就會獨自站立和行走了。
寶寶此時已懂一些事了,能看懂大人的表情。雖不能完全聽懂語言,但能聽懂大人的語氣。所以此時父母對寶寶做某件事的態(tài)度,對他的行為表現有重要作用??隙ǖ膽B(tài)度和獎賞動作,可使這一行為表現堅持和固定下來,而否定的態(tài)度和“懲罰”的動作,或僅僅是冷漠,即可使某些行為消退。這就是強化和負強化的作用。在寶寶不能聽懂語言時,這種教育起主要作用。父母們一定注意,用你正確的態(tài)度和行為使寶寶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鍛煉寶寶小肌肉的益智游戲
當寶寶對生活中的物品的興趣超過了對現成玩具的興趣的時候,正好可以利用這一特點,用生活中的一些物品,來鍛煉寶寶的小肌肉。
7個益智型小肌肉游戲
1.用叉子吃東西
把水果或面包切成適當大小的塊裝在盤子里。給寶寶一把幼兒專用叉子,讓他自己去叉盤子里的食物吃。記住,在這個過程中你要有充分的耐心,不要因為寶寶的動作不熟練就去幫忙。
效果:可以提高寶寶的手勁和操作能力,對鍛煉手眼協調能力也有好處。
2.用勺子舀水
準備兩個透明的杯子和一把勺子。在一個杯子里裝點水,讓寶寶用勺子從這個杯子里把水舀到另一個杯子里。如果寶寶做不好,也可以讓他直接拿杯子將水倒來倒去地玩。
效果:玩水是寶寶永恒的游戲,可以鍛煉小肌肉的控制力、手眼協調能力和注意力。
3.蓋蓋子
準備一個帶蓋子的塑料水杯或小碗。你給寶寶作個示范,教他把蓋子打開,再合上??梢宰寣殞毬毩?。
效果:這個活動需要同時使用雙手,對培養(yǎng)寶寶兩只手的協調能力很有好處,還能增強寶寶手腕的力量。
4.迷你汽車游戲
給寶寶準備一些迷你小汽車玩具,教他玩停車場游戲,比如把汽車整整齊齊地排成一排。也可以讓寶寶用小手去撥弄輪子,觀察輪子是怎樣轉動的。
效果:這不僅可以鍛煉寶寶的手部肌肉,還能增強空間意識。
5.敲打樂器
準備好小鼓、木琴、三角鐵等可供寶寶用雙手演奏的樂器玩具。播放寶寶熟悉的童謠或歌曲,讓他隨著節(jié)奏用雙手敲擊樂器。
效果:可以使寶寶更加熟練地使用雙手,還能培養(yǎng)樂感。
6.撕紙
準備幾種質地不同的紙,如面巾紙、打印紙、寫字本用紙等。讓寶寶試著用雙手把紙撕開,然后把撕過的紙揉成團兒。
效果:可以讓寶寶靈活地使用小手,提高精細動作能力。
7.翻書
給寶寶準備幾本書或相冊,讓他隨意地翻看。開始時,由于手指還不太靈活,寶寶可能會一下子翻好幾頁。沒關系,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寶寶控制小手肌肉的能力越來越強,逐漸地就能一頁一頁地翻書了。
效果:翻書對小手肌肉是很好的鍛煉,說不定寶寶還會因此很快愛上閱讀呢。
3個徒手游戲
1.小手變圖形
教寶寶伸開雙手,伸直手指頭。然后把食指和拇指的指尖對在一起組成圓圈,放在眼睛的前面,就像戴上眼鏡一樣。試試看,還能用小手變出什么圖形?
效果:可以幫助寶寶認識各種圖形的變化,還能提高想象力。
2.“煎魚”
先讓寶寶把左手手掌向下,用右手輕輕地掂兩下手背,像煎魚一樣。再把手掌向上,捏兩下掌心。然后把右手伸開當成盤子,左手當成剛烤好的魚,把“魚”放在“盤子”里,把小嘴湊過去假裝吃兩下。
效果:上下擺動雙手,可以使寶寶的手關節(jié)更加柔軟靈活。
3.用小手數數
教寶寶按一、二、三等數字的順序,逐一把手指伸出來。等熟練以后,還可以讓寶寶數書中的小鳥、鴨子等小動物。
效果:可以使寶寶的手指運動更加靈活,還能練習數數。
增強鍛煉2-3歲寶寶專注力的小游戲
增強鍛煉2-3歲寶寶專注力的小游戲
近年來,孩子的教育已經成為困擾各位家長的最大問題。從停課,做作業(yè)再到課外興趣培養(yǎng),幾乎每個家庭都為孩子傾注所有。但是與付出不成正比的是,很多孩子由于上課時專注力不集中,成績并不是很好。
據科學研究表明,2-3歲時孩子專注力形成的黃金階段,今天為各位家長分享一些2-3歲孩子增強與鍛煉寶寶專注力的小游戲,可以讓寶寶贏在起跑線。
一、找茬游戲
具體玩法:父母先找出兩張基本一樣但又不全相同的圖畫,讓孩子找不同。
提示:注意開始時,圖畫要簡單,不同處要明顯,待孩子習慣后,再加大難度。
二、拼積木
具體玩法:在搭建積木的的過程中,可以培養(yǎng)和鍛煉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同時對鍛煉寶寶的專注力有很大提升。
小提示:2歲的寶寶還只能搭建一些簡單的東西,但無論孩子搭的怎樣,家長們都不要干涉,還應該適當給孩子鼓勵。
三、閱讀繪本
具體玩法:培養(yǎng)孩子專注力與閱讀的愛好
小提示:家長再與孩子閱讀互動時,應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持續(xù)傾聽超過20分鐘。
鍛煉寶寶跑步的親子游戲
如何鍛煉寶寶跑步?給寶寶跑步的動力的一個好方法就是給他一個有趣的追逐的目標。很多爸爸媽媽會發(fā)現寶寶都喜歡泡泡,這是因為泡泡不僅僅是色彩漂亮、多變;而且是可以移動的,也可以讓他觸碰的有趣玩意。寒冷的冬季已經過去,可以在暖和的季節(jié)里,教寶寶如何吹泡泡,并根據此來做些奔跑游戲。
游戲名稱:寶寶,快追泡泡
準備工作:戶外開闊空間、泡泡液,吹泡泡的工具、氣球。
游戲方法:
帶寶寶到戶外去,爸爸吹泡泡并給寶寶演示如何追泡泡,并給寶寶演示如何追泡泡并戳破泡泡,然后鼓勵寶寶和爸爸一起做。
為吸引寶寶的注意力,可在吹泡泡前先念一遍兒歌給寶寶聽,兒歌:“大泡泡,小泡泡,寶寶快來追泡泡。泡泡圓,泡泡亮,圓圓泡泡真好玩?!?/p>
再慢慢地讓寶寶跟著念,并追泡泡。爸爸數寶寶用手接到的泡泡數,寶寶接得越多,爸爸越要表揚寶寶。
如果寶寶對吹泡泡感興趣,可以教寶寶吹泡泡的游戲方法,鼓勵他自己吹。讓爸爸來追泡泡、戳破泡泡。
爸爸還可用氣球代替泡泡,拿著氣球在空中放開,氣球隨風飄動,讓寶寶追氣球,并伸手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