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多動癥防治治療原則

發(fā)布時間:2022-02-24 幼兒園教師禮儀的原則 幼兒園游戲與玩具 幼兒園閱讀親子活動方案

一、防護措施:

1.加強優(yōu)生優(yōu)育宣傳教育,避免孕婦情緒激動、上呼吸道感染等情況,孕期不能濫服藥,杜絕近親婚配,防止產傷。

2.防止頭部外傷及藥物中毒,預防和及時治療腦炎、腦膜炎等多種疾病。

3.飲食應富于營養(yǎng)又易于消化吸收,多食用富含健腦和維生素類食物,少吃或盡量不吃含鉛多的食物、含色素、防腐劑的飲料和小食品。

4.自小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按時作息,注意集中注意力的訓練,培養(yǎng)孩子的正確學習態(tài)度,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

5.要注意家庭教育方式,父母粗暴強制的教育方法和過度溺愛、過度保護,事事關心和干涉都可使孩子長期處于緊張狀態(tài),易養(yǎng)成任性、脾氣暴躁、注意力差的不良習慣。

6.要注意學校和老師的影響。老師對兒童的教育方法欠妥,可引起兒童的逆反心理,從而誘發(fā)此病的發(fā)生,另外學校應采取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培養(yǎng)孩子的能力和興趣,防止因功課負擔過重而給孩子帶來的身心疲勞。

二、治療原則:

1.藥物治療:目前國內外西醫(yī)治療主要用中樞神經興奮藥(如利他林)和三環(huán)類抗抑郁劑(如丙咪唪),但6歲以下患兒由于中樞神經興奮藥物對活動過多的癥狀改善不明顯,故不主張用西醫(yī)治療。

西醫(yī)治療的特點是:起效快、價格便宜,但付作用大,療程長,不易堅持。

此外,還可采用中醫(yī)治療。中醫(yī)治療的方法有多種,包括針灸、推拿、耳針療法、中成藥治療等,因中成藥服用方便,故采用者較多。

中藥治療的特點是:毒付作用少,療程相對較短,療效較穩(wěn)定,但起效慢,價格比較貴。

2.感覺統(tǒng)合訓練:這是一種使兒童樂于參與的寓治療于游戲之中的治療方法,療效較好,特別是對運動協(xié)調功能差的孩子效果較好,無任何付作用。

3.心理行為訓練:因為多動癥的孩子多半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行為異常,所以心理治療在治療多動癥的過程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藥物治療的同時,配合以心理行為訓練常常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多動癥治療護理:學齡前能矯治


學齡前心理行為矯治上學后正規(guī)系統(tǒng)治療

背景: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日前稱,一些多動癥藥物可能會引發(fā)患者的心臟健康問題,應在產品說明中加注最嚴重級別的安全警告。受到美藥管局關注的藥物包括瑞士諾華公司生產的Ritalin和英國希雷制藥集團生產的Adderall等。對于美國FDA的警示,首都兒科研究所內科主任醫(yī)師李爾珍提醒說,這個結果對醫(yī)生和家長來說,應該在兒童多動癥的診斷治療上要更加慎重。因為在警告中的Ritalin,就是臨床中常用的利他林。利他林已經過了數十年的臨床應用,被認為是一種比較安全、且有效的藥物。但也確實存在一些副作用,比如睡眠減少、食欲下降、頭疼等。但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提出可能會影響患者的心臟健康問題,在臨床中,李主任還沒有遇到過。這些副作用在藥物說明書中都有說明,正規(guī)醫(yī)院往往會直接把藥物副作用告訴家長,結果有些家長因為害怕副作用而不愿意接受治療,轉而去一些小診所治療,輕信所謂的無毒副作用的藥物宣傳。但這樣往往會讓孩子得不到正規(guī)治療,反而會耽誤了系統(tǒng)診治,

家長絕不能因為害怕出現(xiàn)副作用而拒絕給孩子用藥。真正確診孩子患有多動癥并進行正規(guī)的藥物等綜合治療,應該在孩子六七歲上學后。因為孩子在3~5歲時,雖然可能出現(xiàn)好動、愛搗亂等一些多動癥的傾向,但由于此時孩子神經系統(tǒng)發(fā)育不完善,注意力無法長期保持集中,有些行為是兒童在氣質特性方面如適應性、活動度和分心等方面表現(xiàn)出的個體差異,這時診斷為多動癥是不妥當的,不要急于進行藥物治療。但家長如果發(fā)現(xiàn)自己的孩子不太合群、坐不住、愛惹事等等,應及時帶孩子到正規(guī)醫(yī)院的神經精神科,進行相關檢查,排除“多動”的可能,也進一步排查有無其他疾病。

如果有多動傾向,應該積極進行心理行為矯治。這種矯治可以在醫(yī)院的心理科或神經科進行,也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科普書籍和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如果方法得當,很多孩子在學齡前就可以恢復正常。

多動癥治療護理:需“靜養(yǎng)”


據新華社消息有關資料顯示,我國目前大約1000萬~2000萬左右的兒童患有多動癥。南京市婦幼保健院有關專家提出,對于患多動癥的兒童,應該創(chuàng)造環(huán)境讓其“靜養(yǎng)”。

兒童多動癥在醫(yī)學上稱為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主要包括注意缺陷和多動沖動兩大癥狀。南京市婦幼保健院主任醫(yī)生張挺秀介紹說,與大多數同齡兒童不同,兒童多動癥患者通常表現(xiàn)為過度活動、注意維持困難和沖動控制困難。在這些表面現(xiàn)象的背后,隱藏的是自控能力發(fā)育障礙。這些兒童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比其他孩子更多的困難,因此容易出現(xiàn)情緒障礙、逆反心理、酒藥成癮、抑郁、孤獨等其他心理障礙。

據介紹,5歲前的兒童無意識注意占優(yōu)勢,到了5歲以后,有意識注意開始迅速發(fā)展。對于注意缺陷型多動癥,張挺秀建議在孩子3歲以后就開始訓練有意識注意,能夠有效糾正其多動癥。而對于多動沖動型多動癥,更重要的是創(chuàng)造環(huán)境讓孩子“靜養(yǎng)”。

張挺秀說,5歲前兒童的大腦皮層還沒有發(fā)育完善,興奮大于抑制,自控能力差,“我要做什么”容易,“我不做什么”難,但如果6歲后還是興奮大于抑制就不太正常了。因此,在平時的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角色非常重要,對于孩子好的行為,一定要多加表揚,不斷強化鼓勵,促使孩子養(yǎng)成好的習慣;不好的行為千萬不能縱容,否則就會形成習慣固定下來。但“否定”孩子必須講方法,例如,往往該吃飯時,很多孩子玩得正開心,此時父母不應該馬上強制制止,而應該給他一點緩沖時間,否則會讓孩子興奮和抑制產生強烈沖突,進而大哭大鬧。

張挺秀還介紹說,是否患有多動癥,必須到6歲后才能定性,但早期會有所表現(xiàn),因此對可能患有多動癥的兒童,要訓練他們玩一些安靜的游戲,如畫畫、彈琴、做美工等,有利于培養(yǎng)注意力和控制力的提高。孩子患多動癥不必緊張,嚴重的才需要藥物治療,輕微的患兒通過行為矯治完全能夠治療。

解析兒童多動癥問題及治療


學習困難組兒童92%有各類心理衛(wèi)生問題;而優(yōu)良組僅22%。心理衛(wèi)生問題主要是注意障礙、多動癥,學習興趣缺乏,學校適應不良,社會交往不良,脾氣問題,情緒問題,行為問題以及成熟遲滯(智力發(fā)育正常,但行為幼稚、腦功能發(fā)育輕度障礙。自控能力差)等。據統(tǒng)計,就學習興趣缺乏問題來說,兩組差異甚大,學習困難組兒童34%左右對學習無興趣,為優(yōu)良組兒童的10倍。

有些兒童患有多動癥,即注意缺陷多動障礙。他們無任何興趣愛好,不能較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即使在看一般兒童所最喜歡的電影、電視漣環(huán)畫以及體育比賽游戲節(jié)日等等的時候,也不能全神貫注,而是手腳不停、忙忙碌碌;就是在嚴肅、陌生的環(huán)境中,他們仍不能控制自己。這類兒童入學后往往同時出現(xiàn)學習困難。多動癥兒童情緒不穩(wěn)定,自我控制能力差,對自己的行為舉止常不加思考,往往會做出危險動作或破壞性行為,甚至自傷、傷人。

根據有關資料統(tǒng)計,多動癥的發(fā)生率占在校小學生的5%左右。有些多動癥兒童,對周圍人影響較大,被發(fā)現(xiàn)較早,也可較早就診,他們中多數是老師建議而來就診的。有些多動癥兒童,思想不集中,小動作較多,但不影響他人,所以被發(fā)現(xiàn)較遲,一般到小學較高年級時,學習發(fā)生困難了,才由家長帶到醫(yī)院就診。

如何在家庭中早期發(fā)現(xiàn)孩子的多動癥呢?家長可使用,“童多動癥量表,并按照量表的要求,給孩子打分。

兒童多動癥量表的內容為:

1.活動過多。

2.容易激惹,好沖動。

3.打擾其他兒童。

4.做事有頭無尾。

5.經常坐不住。

6.注意力不集中,易于分心。

7.要求必須立即滿足。

8.好大聲喊叫。

9.情緒變化快。

10.易發(fā)脾氣、暴躁,做出不可預料的行為。

評分標準:沒有“為0分,”稍有“為1分,”多“為2分,”很多“為3分?!比绻偡执笥?0分,就應引起重視,必要時可去兒童心理門診咨詢。

不可亂套“多動癥”帽子

為了不使診斷擴大化,目前精神醫(yī)學對兒童多動癥診斷有如下診斷標準:起病于學齡前期,病程至少持續(xù)6個月,并具備下列行為中的4項。

※需要其靜坐的場合難以靜坐,常常動個不停。

※容易興奮和沖動。

※常干擾其他人。

※做事常有始無終。

※注意力難以集中,常易轉移。

※要求必須立即得到滿足,否則就要產生情緒反應。

※經常多話,好插話或喧鬧。

※難以遵守集體活動的秩序和紀律。

※學習成績差,但不是由智力障礙引起。

※動作笨拙,精巧動作較差。

醫(yī)生診斷時還須排除精神發(fā)育遲滯、兒童期精神病、焦慮狀態(tài)、品行障礙或神經系統(tǒng)疾病所;引起的多動癥狀。

多動癥的綜合治療

在學習困難兒童中,因多動癥引起學習困難的占相當大的比例。從事心理工作的

醫(yī)生對這類患兒采用綜合治療,取得了比較滿意的效果。綜合治療就是把學業(yè)補缺、心理咨詢和藥物治療三者相結合的治療方法。

采用綜合治療方法后,據統(tǒng)計,低年級多動癥學生平均成績提高20分左右,高年級多動癥學生平均成績提高10~20分,不少學生由班級的差生躍居為優(yōu)等生。家長和教師一致認為對多動癥兒童采用綜合治療的效果是好的。

寶寶患孤獨癥原因及治療


●育兒,要盡心更要盡責

如今患孤獨癥兒童增多,除了可能由母親懷孕時過多接觸電磁波等先天因素外,還與嬰幼兒的家庭氛圍有關。據專家調查,患孤獨癥的兒童一半以上父母性格急躁、經常訓斥孩子或家里只有老人單獨帶孩子。

●不同年齡的寶寶,心理特征各有特點

孩子生長發(fā)育到一定時期他的心理特征也在變化,不要片面地認為孩子只要能吃能喝能睡就可以健康成長,實際上孩子一來到人間就有他自己的內心世界的活動,且隨著他的成長逐漸形成每一個階段性的心理特征,當然這種特征每個孩子都不完全一樣,父母平日要多觀察和體驗,通過孩子的哭笑、眼神、呀呀之語、一舉一動,來了解孩子內心世界。

●心理教育,不可錯過時

當孩子發(fā)展到一定年齡段,父母要根據他的心理特征來指導他,錯過了孩子的發(fā)展階段,就會給孩子留下心理障礙的隱患。

孩子快兩歲,吃飯時看到大人拿筷子吃飯,他的好奇心促使他想拿筷子吃飯的念頭,因拿不好筷子而把飯菜灑得到處都是。如果父母立即生氣,訓斥他或打罵他,這不但毀了他的好奇心,而且給他造成嚴重的心理壓力。以后孩子不敢自己主動吃飯,靠父母喂,這種依賴思想到很大都難以改變;孩子求知和探索的欲望受阻后,孩子的好奇心喪失,凡事不愿動腦,聽憑大人擺布,從而形成思維緩慢,大腦反應遲鈍;孩子受屈得不到安慰和鼓勵,他就會封閉自己,不與他人交流,孤獨感逐漸形成。

●發(fā)現(xiàn)寶寶有心理問題,應及時矯正

專家表示:如果一開始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有孤獨癥的心理問題,就咨詢心理專家,經過一段時間的教育矯正,問題就會得到解決。但很多時候由于父母的疏忽大意或強硬態(tài)度貽誤了治療孩子的最佳時機,而使得孩子的病情加重,讓孩子終身遭受精神疾病的折磨,無法挽回他的健康。

●用愛心、贊揚和忍耐來幫助“孤獨”寶寶

如果孩子真有孤獨癥的癥狀,父母就要用愛心、贊揚和忍耐來幫助自己的孩子,與心理醫(yī)生配合治療。孩子患有這種癥狀,他是受害者,他的許多言語和行為與常人不同,父母不能嫌棄、埋怨、發(fā)脾氣或打罵孩子,要理解孩子,關愛孩子,對他的每一個微小的進步應給予極大的鼓勵,但對他的錯誤和固執(zhí),不能發(fā)火,要有耐心一點點改變他的言語行為和內心思維。

另外,治療時,父母要配合好心理醫(yī)生,最好自己先學習“ABA行為訓練法”,這樣才懂得怎樣來教育訓練好自己的孩子。只要方法得當,輕微癥狀過一段時間很快就會得到康復。

●多抽時間陪孩子,盡養(yǎng)育的責任

許多父母認為孩子無災無病,能吃能睡,身體健壯,便是好。根本就沒有考慮孩子的心里到底有什么需求。還有些父母以為把孩子交保姆、幼兒園就萬事大吉……總是以工作太忙和社交太多而沒有時間與孩子在一起,致使孩子形成孤獨的心理。時間越長,這種心理問題越嚴重。尤其要犧牲一點社交時間,在家里陪陪自己的孩子。孩子在愛、擁抱和親切的環(huán)境中,才不容易出現(xiàn)心理障礙。

多動癥兒童的特點及治療措施


多動癥發(fā)生于兒童時期,是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的俗稱。與同齡兒童相比,以明顯注意集中困難、注意持續(xù)時間短暫、活動過度或沖動為主要特征的一組綜合征。多動癥是在兒童中較為常見的一種障礙,其患病率一般報道為3%~5%,男女比例為4~9:1。

和孩子一起玩喜歡的游戲,可增加注意時間

多動癥孩子的一大特點

學習成績與智力明顯不符

大量的研究和調查表明,導致孩子學習困難的第一位原因就是多動癥。這也是多動癥的孩子為什么上學后才比較容易被發(fā)現(xiàn)的原因,同時也使許多孩子誤診。當您發(fā)現(xiàn)孩子的學習成績與智力水平明顯不相符的時候,就一定要引起關注。他們的表現(xiàn)一般有幾個癥狀:

1.注意缺陷

該障礙患兒注意集中時間短暫,注意力易分散,常常不能把無關刺激過濾掉,對各種刺激都會產生反應,常有以下表現(xiàn):

A、聽課、做作業(yè)或做其它事情時,注意力常常難以保持持久,好發(fā)愣走神;

B、經常因周圍環(huán)境中的動靜而分心,東張西望或接話茬;

C、難以始終遵守指令完成任務。做事不能堅持,常常一件事未做完又去做另一件事;

D、不注意細節(jié),常因粗心大意而出錯;

E、經常有意回避或不愿意從事需要較長時間集中精力的任務,如寫作業(yè),也不能按時完成這些任務。

F、丟三落四或好忘事。與他/她說話,也常常心不在焉,似聽非聽等。

2.活動過度

活動過度是指與同年齡、同性別大多數兒童比,活動水平超出了與其發(fā)育相適應的應有的水平?;顒舆^度多起始于幼兒早期,但也有部分患兒起始于嬰兒期。

嬰兒期,患兒表現(xiàn)為格外活潑,愛從搖籃或小車里向外爬,當開始走路時,往往以跑代步;

幼兒期,患兒表現(xiàn)好動,坐不住,翻箱倒柜,難以安靜玩耍。

上學后,因受到紀律等限制,患兒表現(xiàn)更為突出。上課坐不住,在座位上扭來扭去,小動作多,常常玩弄鉛筆、橡皮、書包帶,甚至與同學說話、下座位;下課后招惹同學,話多,好奔跑喧鬧,難以安靜地玩耍。

青春期,患兒小動作減少,但可能主觀感到坐立不安。

3.好沖動

該障礙患兒做事較沖動,不考慮后果,常常會不分場合地插話或打斷別人的談話;會經常打擾或干涉他人的活動;老師問話未完,會經常未經允許而搶先回答;常常登高爬低而不考慮危險;會魯莽中給他人或自己造成傷害。

患兒情緒也常常不穩(wěn)定,容易過度興奮,也容易因一點小事而不耐煩、發(fā)脾氣或哭鬧,甚至出現(xiàn)反抗和攻擊性行為。

4.認知障礙和學習困難

部分該障礙患兒存在空間知覺障礙、視聽轉換障礙等。雖然患兒智力正?;蚪咏#捎谧⒁庹系K、活動過度和認知障礙,患兒常常出現(xiàn)學習困難,學業(yè)成績常明顯落后于智力應有的水平。

多數患兒癥狀可延續(xù)至成年

治療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以往認為,多動癥是一種兒童自限性疾病,隨年齡增長可自然消失。現(xiàn)經長期追蹤觀察發(fā)現(xiàn):僅部分多動癥患兒可自愈,多數患兒的癥狀可延續(xù)至成年。治與不治,早治與晚治,在療效和預后上,可有顯著差異。

目前,多動癥的治療方法主要有藥物治療、心理社會治療、家庭治療、腦電生物反饋治療等,其中藥物治療是首選。盡管如此,許多患有這類疾病的青少年卻未得到適當的治療。原因是,人們對該病的治療存在著種種誤解,同時擔心藥物的副反應,使相當多的患者貽誤了治療時機。

多動癥的維持治療是一個連續(xù)過程,節(jié)假日亦不主張停藥。只有全天候的連續(xù)治療,才能使多動癥兒童獲得最好的康復。國內目前多數專家認為,治療期限應該在病情臨床痊愈后維持1年以上。

單純心理行為治療效果差

但仍然為很多家長所偏愛

多動癥最理想的維持治療方案,是藥物與行為的聯(lián)合治療。

美國兒科學會曾研究藥物治療、藥物和行為治療的聯(lián)合應用、社區(qū)水平的藥物治療、心理行為治療4種治療方法的療效比較。其中前3種治療有明顯的核心癥狀改善,而單用心理行為治療,對多動癥核心癥狀的改善并不見效。

我們的臨床實踐觀察到,行為治療如不結合藥物治療則難以奏效,其原因可能是:行為治療需要花費時間,需要家庭和學校的配合;多動癥兒童在疾病狀態(tài)下,對行為治療的應答較慢。盡管如此,因為家長對藥物治療顧慮重重,仍偏愛首選行為治療。

不過,有報道認為,行為治療如結合藥物治療或單獨行為治療,可使患兒減少對立、違抗行為或違紀事件。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行為治療有三個期待的效果:一是加強了教師和父母對多動癥患兒的認可;二是在藥物和行為聯(lián)合治療的情況下,在適當時機可降低藥物劑量但仍維持藥物減量之前的同樣療效;三是家庭要求聯(lián)合藥物、行為治療時,患者的破壞性行為、親子關系及社會交流技能均有較好的改善。

給父母的貼心提示

1、應認識到多動癥是一種疾病,積極尋求治療,而不應采取粗暴、歧視、冷淡、責罵、懲罰等措施,否則會加重患兒的病癥和自卑、憂慮、孤僻、反抗心理。

2、不要訂立過高的目標,馬上要求他們變成安靜的乖孩子。對這類孩子的要求要點,是防止他們的魯莽行為損傷自己或危害別人,所訂的規(guī)矩能達到目標就行,不宜制定過多清規(guī)戒律。

3、幫助孩子集中注意力,著眼孩子喜歡的東西,如和他一起游戲,使他的注意時間加長。

4、讓孩子參加豐富多彩的文體、社會活動,宣泄其過剩的精力。

5、鼓勵孩子的安靜行為,逐步培養(yǎng)他們養(yǎng)成能靜坐、能集中注意力學習和做事的習慣。

6、培養(yǎng)孩子一心不二用。例如,吃飯時不看電視等,不遷就孩子的某些興趣。

7、消除家庭中導致多動癥的不良刺激或精神緊張因素,不在孩子面前吵架。父母關系不好也是引發(fā)多動癥的原因之一,良好的家庭氣氛,還可防止孩子心神不寧、焦慮緊張和興奮。

8、避免含鉛食物。鉛中毒是引發(fā)多動癥的原因之一,不給孩子吃含鉛食物,如皮蛋、爆米花等,不給孩子用鋁制器皿。

9、多鼓勵孩子,給孩子減少壓力。不要因為他不會數數、不會彈琴就把他說成“笨小孩”,讓他輕松成長。

10、恰當對待。不能歧視、責罵或毆打他們,也不能以“病”為借口而過分遷就,使他們更加任性和好斗。父母要主動與學校老師保持經常的聯(lián)系,相互反饋信息,共同促進患兒的好轉。(北京安定醫(yī)院副主任醫(yī)師/崔永華)

對多動癥兒童的心理治療方法


目前對多動癥的治療主要是藥物治療。所選用的藥物大多是一些精神興奮劑,如哌醋甲酷(Ritalin)、右旋苯丙胺(Dexedrine);苯異妥因(Pemoline)等,這類藥物的副作用不很嚴重,服用后可使患兒注意渙散狀況有所改進,攻擊性行為減少。但僅靠藥物是遠遠不夠的,因為這種病癥原本就存在著生理及心理的多重病因,所以在使用藥物療法時還需要結合一系列的心理治療。

方法如下:

1.自我控制訓練

這一訓練的主要任務是通過一些簡單、固定的自我命令讓患兒學會自我行為控制。例如出一道簡單的題目讓患兒解答,要求患兒命令自己在回答之前完成以下四個動作:停------停止其他活動,保持安靜;看------看清題目;聽------聽清要求,最后才開口回答。這一方法還可以用來控制患兒的一些沖動性行為。例如帶孩子過馬路時,要求在過馬路之前完成停、看、聽等一系列動作。由于在訓練中,動作命令是來自于患兒內心,所以一旦動作定形,患兒的自制力就能大大提高。在進行自我控制訓練中要注意訓練順序,任務內容應由簡到繁,任務完成時間應由短到長,自我命令也應由少到多。

2.放松訓練

用這一方法來治療兒童的多動行為是近年來的一種新嘗試,效果頗佳。由于多動癥患兒的身體各部位總是長時間處于緊張狀態(tài),如果能讓他們的肌肉放松下來,多動現(xiàn)象就會有所好轉。放松訓練可采用一般的放松法,或使用在有關醫(yī)生指導下的生物反饋法。訓練時間要集中,可以一連幾天,從早上一直訓練到晚上,其間除了患兒吃飯、休息外,其余時間都按計劃進行訓練。在施行放松訓練時,每小時放松15分鐘,患兒一達到放松要求就給予物質獎勵。其余45分鐘可安排患兒感興趣的游戲,但一到放松時間就必須結束游戲。

3.支持療法

這一療法單獨使用效果并不明顯,主要是與其他治療相結合,用來幫助患兒解脫受挫折以后的情緒抑郁和由學習困難而導致的自尊心不足。在實施過程中,父母和教師要對患兒進行鼓勵,幫助他們樹立信心,一旦病情有所好轉,就給予獎勵。

對待多動癥患兒,除了實施藥物治療和專門腦心理訓練外,家長和教師還要做到以下幾點:

(1)明確疾病性質??朔純捍直⒗涞?、歧視的態(tài)度,做到相互協(xié)作,耐心而有計劃地進行教育。

(2)要求適當。一開始對患兒的要求不能與一般孩子一樣,只能要求將他們的行動控制在一定范圍內,隨后再慢慢提高要求。

(3)滿足患兒的活動需要,對他們過多的精力要給予渲泄的機會。可指導他們參加跑步、踢球等有系統(tǒng)程式的體育訓練,同時要勸止一些攻擊性行為。

(4)做到生活規(guī)律化。家長、教師督促患兒遵守作息制度。在兒童吃飯、做作業(yè)時,家長要控制環(huán)境,不要主動去分散他們的注意,以培養(yǎng)患兒一心不二用的好習慣。

相關推薦

  • 多動癥治療護理:學齡前能矯治 學齡前心理行為矯治上學后正規(guī)系統(tǒng)治療 背景: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日前稱,一些多動癥藥物可能會引發(fā)患者的心臟健康問題,應在產品說明中加注最嚴重級別的安全警告。受到美藥管局關注的藥物包括瑞士諾華公司生產的...
    2022-03-02 閱讀全文
  • 多動癥治療護理:需“靜養(yǎng)” 據新華社消息有關資料顯示,我國目前大約1000萬~2000萬左右的兒童患有多動癥。南京市婦幼保健院有關專家提出,對于患多動癥的兒童,應該創(chuàng)造環(huán)境讓其“靜養(yǎng)”。 兒童多動癥在醫(yī)學上稱為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
    2022-02-26 閱讀全文
  • 解析兒童多動癥問題及治療 學習困難組兒童92%有各類心理衛(wèi)生問題;而優(yōu)良組僅22%。心理衛(wèi)生問題主要是注意障礙、多動癥,學習興趣缺乏,學校適應不良,社會交往不良,脾氣問題,情緒問題,行為問題以及成熟遲滯(智力發(fā)育正常,但行為幼...
    2022-02-16 閱讀全文
  • 寶寶患孤獨癥原因及治療 ●育兒,要盡心更要盡責 如今患孤獨癥兒童增多,除了可能由母親懷孕時過多接觸電磁波等先天因素外,還與嬰幼兒的家庭氛圍有關。據專家調查,患孤獨癥的兒童一半以上父母性格急躁、經常訓斥孩子或家里只有老人單獨帶...
    2022-01-21 閱讀全文
  • 多動癥兒童的特點及治療措施 多動癥發(fā)生于兒童時期,是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的俗稱。與同齡兒童相比,以明顯注意集中困難、注意持續(xù)時間短暫、活動過度或沖動為主要特征的一組綜合征。多動癥是在兒童中較為常見的一種障礙,其患病率一般報道為3%...
    2021-03-19 閱讀全文

學齡前心理行為矯治上學后正規(guī)系統(tǒng)治療 背景: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日前稱,一些多動癥藥物可能會引發(fā)患者的心臟健康問題,應在產品說明中加注最嚴重級別的安全警告。受到美藥管局關注的藥物包括瑞士諾華公司生產的...

2022-03-02 閱讀全文

據新華社消息有關資料顯示,我國目前大約1000萬~2000萬左右的兒童患有多動癥。南京市婦幼保健院有關專家提出,對于患多動癥的兒童,應該創(chuàng)造環(huán)境讓其“靜養(yǎng)”。 兒童多動癥在醫(yī)學上稱為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

2022-02-26 閱讀全文

學習困難組兒童92%有各類心理衛(wèi)生問題;而優(yōu)良組僅22%。心理衛(wèi)生問題主要是注意障礙、多動癥,學習興趣缺乏,學校適應不良,社會交往不良,脾氣問題,情緒問題,行為問題以及成熟遲滯(智力發(fā)育正常,但行為幼...

2022-02-16 閱讀全文

●育兒,要盡心更要盡責 如今患孤獨癥兒童增多,除了可能由母親懷孕時過多接觸電磁波等先天因素外,還與嬰幼兒的家庭氛圍有關。據專家調查,患孤獨癥的兒童一半以上父母性格急躁、經常訓斥孩子或家里只有老人單獨帶...

2022-01-21 閱讀全文

多動癥發(fā)生于兒童時期,是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的俗稱。與同齡兒童相比,以明顯注意集中困難、注意持續(xù)時間短暫、活動過度或沖動為主要特征的一組綜合征。多動癥是在兒童中較為常見的一種障礙,其患病率一般報道為3%...

2021-03-19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