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生活道具與寶寶做游戲
發(fā)布時間:2022-02-11 幼兒園寶寶游戲 幼兒園老師無道具游戲 寶寶幼兒園游戲新生兒居住的屋子墻上可以掛些色彩豐富的畫,當孩子吃完奶豎抱拍背的5分鐘時間里可以抱著他看看這些畫。豎抱拍背從來都被人們用來作為吃奶后讓孩子排出吃奶同時吞入胃中過多氣體的手段,其目的是為了防止漾奶。但從早期教育的角度來看豎抱拍背你會發(fā)現(xiàn)這是一個不可忽略的游戲時間。前邊說俯臥抬頭可擴大孩子的視野,而豎抱加上隨著音樂節(jié)拍的踏步或搖擺身體同時不停地輕輕拍背撫摸背部,不但大大地擴大視野豐富了視覺刺激,還有聲音和節(jié)奏的聽覺刺激,動感、平衡感等空間位置覺刺激,拍背、撫摸的觸覺刺激等等多種刺激。這些刺激綜合起來必然有利于孩子的智力發(fā)育。
其實擴大視野的作用你在家就可以自己實驗一下。首先你可以在房間放孩子小床的位置鋪上報紙或床單,然后你仰臥位躺在地上,這時你會發(fā)現(xiàn)能看見的空間縮小了,看到的東西要么是側位,要么是斜位的;隨后你坐起來,再向四周看,你立刻會體會到周圍的東西仿佛增多了,并且有了立體感和透視感,這說明當視角和視線與物體相對平行時對雙眼的輻合和協(xié)調有利,可以讓我們更好地通過視覺去感知周圍的世界。豎抱拍背雖是新生兒生活中的小事,但它確實可以促進智力發(fā)展,因此也是家庭游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同寶寶一起做身體游戲
撫觸加被動操
經過新生兒期的反復練習,相信媽媽和寶寶都已喜歡上了每日必做的撫觸。媽媽和寶寶說話時他會發(fā)出聲音來應答;做按摩手心時他會張開小手等待你去做;從仰臥變?yōu)楦┡P時他會主動抬頭。那么1~3個月又增加了什么新內容呢?
同寶寶一起做身體游戲
1個月
A.手抓握。
該練習和新生兒期一樣。
B.屈肘。在手抓握練習之后,母親用手握住孩子手及腕部,然后分別將孩子左、右手依次向寶寶上臂或肩的方向屈曲,共4~6拍。
C.擴胸。兩臂胸前平舉為預備姿勢,第1拍兩臂側平舉,也就是將兩臂向左右分開至身體兩側,掌心向上;第2拍兩臂收至胸前;第3拍同第1拍;第4拍還原。共4~8拍。
D.屈腿。下肢第四節(jié)后,手握孩子足踝部,將左、右腿分別做屈膝,屈胯動作,共4~6拍。
E.抬頭。翻身呈俯臥位后可做半分鐘抬頭訓練。注意把孩子雙手分別放在頭兩側起支撐作用,同時用你的聲音和笑臉去孩子頭前方逗引他抬頭。1個月的寶寶頸肌、背肌力量均不強,不要試圖讓他抬頭很長時間,以免造成疲勞。
2個月
A、B.同1個月,練習次數可達8拍。
C.擴胸交叉雙臂上舉。兩臂胸前平舉預備,第1拍,兩臂側平舉;第2拍,兩臂收至胸前交叉;第3拍,兩臂側平舉;第4拍,兩臂放置身體兩側;第5~8拍重復兩臂上舉和還原至第4拍的姿勢2次,即上舉-還原-上舉-還原。共8拍。
D.屈腿上舉。在1個月的屈腿動作之后,手握孩子膝關節(jié)使腿伸直并上舉45度,共8拍。
E.抬頭,呈45度,共練習1分鐘。
3個月
A.擴胸交叉雙臂上舉,同2個月。
B.手碰手。A.8拍完成之后,握著小兒腕部讓其兩手相碰4~6拍。這時母親一定要和寶寶說話。你可以告訴他:“寶寶看看這是你的小手,多可愛呀?!币贿吪鍪忠贿呎f:“原來小手可以挨在一起呀,寶寶試一試!‘這一節(jié)為促進2~3個月孩子看手、玩手、吸吮手的能力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
C.屈腿90度。雙下肢交叉屈腿后放平,雙手握住膝關節(jié),伸直下肢后上舉90度。共8拍。
D.側身翻。從仰臥位變?yōu)楦┡P位時不是把孩子抱起來再趴下,而是將一側下肢放在另一側下肢之上,然后輕輕推后背幫孩子翻身。左右側身翻各練2次。
E.俯臥抬頭90度。練習可達2分鐘。作法同2個月。
趴著玩
撫觸中總共15分鐘,其中的抬頭練習不可能時間很長,為補充練習抬頭我們可以在床上和孩子趴著玩。母子頭對頭的趴著,臉和眼睛處于同一高度,便于孩子觀察你并和你目光相接,這是加強和孩子溝通的好機會。你可以用語言叫寶寶,讓他抬頭看你;也可以用手摸摸寶寶的臉或小手引起他的注意,讓他抬頭。每當寶寶抬頭時間長感到累了時,他會主動趴下,這時你要讓他休息。玩游戲和吃飯一樣均屬不可勉強的事情,我們要注意適度和量力而行。
讓寶寶在游戲中學會做菜
現(xiàn)在的快餐食品夠便利,種類夠多,所以在英國美國,十幾歲的孩子不會做飯已經變得非常普遍,畢竟,餓了就能買到想要的東西,誰還會費那個勁呢??涩F(xiàn)在,教育專家們逐漸認識到,要讓孩子們摒棄那些高脂肪、低營養(yǎng)的垃圾食品,就必須讓他們學會下廚做飯,讓他們學會享受制作健康美食的樂趣。
因此,英國政府已經規(guī)定各中學必須在2011年前,開設烹飪必修課。
英國《獨立報》的食品專欄作家馬克思·黑克斯專門撰文為青少年量身定做了一本食譜。他說,作為父母只要教會孩子以下幾個菜,就可以讓他們從游戲中學到廚藝。
由于中西飲食和調料差異很大,以下我們列出幾個比較接近中國人日常生活的黑克斯菜譜。
1.炸魚條:250克新鮮鱈魚條;100克面粉;1個雞蛋,打勻;100克面包屑
小心地把魚骨頭挑出來,把魚肉切成手指大小,撒上鹽和胡椒,取三個大的平盤,在第一個盤子底部鋪上薄薄一層面粉,在第二個盤子里裝上打好的雞蛋,在第三個盤子里鋪上面包屑。把切好的魚肉一一滾過這幾個平盤,蘸勻。用煎鍋把植物油燒熱,將魚肉放進去,每面炸2—3分鐘,然后將炸好的魚肉包在厚的紙巾中,吸去多余的油脂即可。
2.意大利通心粉:200—250克通心粉;新鮮的干奶酪;2湯匙橄欖油;1只小個的洋蔥;1瓣大蒜,剝皮壓碎;百里香少許,仔細切碎;2茶匙番茄汁;10個番茄,剝皮,去籽,粗粗切塊
將少許橄欖油在平底鍋中燒熱,放入洋蔥、蒜和百里香翻炒,當它們變軟但還沒有變色時,加入番茄、番茄汁和半杯水,燒25—30分鐘,制成番茄醬,加入鹽和胡椒調味。同時把通心粉煮軟,水控干,拌入番茄醬,撒上干奶酪即可。
3.薄烤餅:120克面粉;1個中等大小的雞蛋;1茶匙白砂糖;300毫升牛奶;菜油少許
將面和油一起攪拌,加入白砂糖和1/3的牛奶。然后將它們放入剩下的牛奶中。加熱不粘鍋,倒入一點菜油,然后放入一點面糊,將鍋傾斜,使面糊均勻地在鍋底鋪開形成薄片。大約一分鐘后,薄餅的一面已經變成棕黃色,翻面再烤一分鐘即可。
4.草莓和香蕉奶昔:3根香蕉,去皮切成小塊冷凍一下;10顆草莓;300毫升牛奶
將它們在食品攪拌器中攪勻,倒入細高的玻璃杯,插上吸管即可。
5.水果果凍
將水倒入模具放進冰箱就可以凍成冰塊。將喜歡的水果切成塊冰凍在水中味道也不錯。盡可能發(fā)揮孩子的想象力,放芒果、獼猴桃,什么都可以。
黑克斯認為,如果孩子得到適當的鼓勵,他們就會很熱心地去做飯。而且,孩子到了八九歲的時候,就已經可以很好地掌握用刀和煤氣爐的方法了,這方面父母盡可放心。
如何陪自己的寶寶做游戲
我的寶寶小名叫壯壯,人如其名。兩歲多的他已接近30斤,能吃能喝能睡,白白胖胖,“力大無比”,可以在單杠上扶著做引體向上,憨態(tài)可掬的樣子,真是人見人愛。我在壯壯11個月的時候就利用一套親子游戲來培養(yǎng)兒子的運動能力及促進其智力發(fā)展,根據我的經驗體會,當時兒子非常喜歡且鍛煉效果頗佳,現(xiàn)將其特推薦如下:
一。踢球游戲
目的:鍛煉寶寶的掌握身體平衡的能力與抬腿動作。
玩法:小皮球放在腳旁邊引導他去踢球。家長在一旁注意維護,防摔倒。開始可做示范,慢慢增加難度,如把球放在離其腳有一定距離的地方。
二。舉手游戲
目的:鍛煉寶寶的臂力和身體協(xié)調能力。
玩法事先準備一小皮球或其他玩具,讓寶寶在床上坐好,你一邊說“舉高高”一邊將小皮球舉過頭頂,開始要示范多次,慢慢寶寶就可以根據你的語言做動作了。
三。涂畫游戲
目的:鍛煉手指的靈活性和小肌肉的控制力。
玩法給寶寶紙和無毒畫筆。你用畫筆在紙上畫一朵花或小動物,再涂上顏色,引起寶寶的興趣。然后將畫筆遞給寶寶,扶住,在紙上涂涂畫畫,不管畫什么,都要表揚他。
四。念兒歌游戲
目的:經常練習,可幫助寶寶感受語言的節(jié)奏和韻律,有助于發(fā)音。
玩法選一首押韻的兒歌,經常念給寶寶聽,每次念到最后一個字,故意加重語氣,并且和前一個字之間拉長聲音,以突出最后一個押韻字的發(fā)音。
利用生活細節(jié)給寶寶數學啟蒙
對于寶寶而言,初來這個世界,一切都還在摸索之中,一切事物無不令他們感到新奇,雖然懵懵懂懂地生活著,但是只要照顧者給予開啟潛能的鑰匙,他們很快就能學習上手。數學本身具有邏輯性和抽象性的特點,因此它對兒童抽象邏輯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具有獨特的促進作用,或許你會懷疑,寶寶還小,怎么學數學邏輯?其實啟蒙階段的數學與日常生活有直接的關系。
在寶寶生活的世界中,周圍環(huán)境中的各種物體均有一定的數量、一定的形狀,而且大小也各不相同,并以一定的空間形式存在著。對于0~3歲的大部分寶寶而言,適合學習的包括10之內的數、幾何形狀、對稱等,而適合學習的邏輯項目,則包括分辨大小、配對、序列、分類、因果等。
分類是推理的基礎,進而學習數學邏輯的概念延伸。當孩子有了上述的發(fā)展能力后,約1歲開始,照顧者可教寶寶做簡單的配對,如看到蘋果的玩具,是否會找出真實的蘋果;2歲開始,寶寶會學著自己分類,將一樣的物體放在一起。照顧者可讓孩子多練習相關的延伸動作,為寶寶將來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寶寶數學涵蓋的層面有哪些?
數的概念
數數、認寫數字、唱數、一對一的對應。
量的概念
多少、大小、長短、高矮、輕重、厚薄、面積、體積、容積、單位、時間、快慢。
圖形空間概念
基本平面圖形、基本立體圖形、空間位置、圖案組成。
邏輯關系概念
相關位置、分類、部分與全體、前后順序。
訓練寶寶知道方位的五個游戲
1.整理物品
應該讓寶寶自己玩玩具并將它放回原來的位置。這個任務的完成需要爸爸媽媽用正確的語言提示,比如“記住動物園里小動物的‘家’在門邊衣櫥最下邊的一層”。只有當寶寶聽到規(guī)范的、細致的描述時,他們才能學會這些詞匯。
可以和寶寶玩一個游戲,叫做“我是一個偵察兵”,這個游戲要寶寶熟悉周圍物體的位置和名稱。
2.藏貓貓
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一下可以讓孩子藏身的“設備”,比如孩子可以鉆進去的大盒子等等。
當你四處走著打他們時,要對你走過的地方有一個“實況報道”,當然也包括你找到他們的地方。
3.修建“公路”
找一塊空地,和寶寶一起在幾個點之間修建公路,比如為一個小木偶的房子,車房和超級市場之間修公路。它們可以用木塊或塑料來作為鋪路的材料。
要寶寶描述小木偶從一處到另一處時所需走的路線。
增加一些停止地點,比如說紅綠燈或斑馬線,以增加寶寶的詞匯量并使任務更復雜些。使用一些短句,比如“走斑馬線穿過馬路”和“在紅綠燈處向左拐”等。要使任務多樣化,可以要求寶寶描述在使用不同的交通工具時的不同路線。
4.描述房間布置
通過畫地圖寶寶可以學會大量的方位知識。
在一張大紙上,讓寶寶畫出房間的墻,并標出窗和門的位置。
讓寶寶剪出不同顏色,形狀的粘貼紙片,代表房間的不同區(qū)域,比如讀書角架,并把這些小紙片貼到大紙上。
鼓勵他做一張比較精確的室內地圖。這將是寶寶理解繪制一個區(qū)域的過程的良好開端。
然后寶寶就能用相似的方法來介紹他自己小臥室的內部陳設了。
5.繪制地圖
用講故事的方法來激發(fā)寶寶繪制地圖,讀一個故事,如“一個小姜餅人”。他的生命開始于一個老婆婆閣樓上的煎鍋里。他從煎鍋上跳到地板上,溜出廚房,跑出門去,然后沿著小路逃跑。他穿過花園,看見一個園丁正在干活。之后他跑到田野里,看到一頭牛和一匹馬。因為所有的動物和人都在追他,他就跳進了一條很深的河,一只狐貍救起了他。
當你講故事時,鼓勵寶寶參與到你的講述中,可以不斷地重復這句很有名的對白:“跑啊,跑啊,你能跑多快就跑多快,但你追不到我,我就是小姜餅人。”
讓寶寶畫一幅圖來表現(xiàn)事件的順序。當他描述每個事件發(fā)生的地點時,你要強調正確的詞匯的說法。
玩具與寶寶的親密關系
玩具與寶寶的親密關系
著名意大利教育家蒙臺梭利認為:“兒童的本質即是工作(活動),工作即游戲,玩具就是兒童工作的材料,有玩具,其工作才不致落空;有玩具,才能引起兒童工作的興趣,也才會專心地去操作學習,也才能幫助其自我建構與神經發(fā)展。玩具的提供與應用,直接關系著兒童學習的效果。”魯迅先生曾說,“游戲是兒童的天使。我們要關注兒童的成長,必須關注兒童的游戲;要關注兒童的游戲,必須重視兒童使用的玩具?!?/p>
事實上,縱觀中外學前教育史可以清楚地看到,舉凡強調學前教育者,莫不重視玩具的教育價值。當代學前教育研究和實踐也充分證明,玩具對寶寶認知能力的發(fā)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促進作用。
促進感知能力的提高
感知覺是寶寶認識外界事物、增長知識的主要途徑。在幼兒的中期,由于言語能力還比較低下,寶寶獲得的信息主要是通過感知覺獲得的形象信息,而玩具以其生動夸張的形象、鮮艷明亮的色彩刺激寶寶用各種感官去接觸。在與玩具的接觸的過程中,寶寶通過眼看、耳聽、口嘗、手摸,接觸各種不同材質的玩具,加強了感官的感受性和觀察力,促進了感知能力的提高。
爸媽在家里應該為寶寶創(chuàng)設具有豐富玩具的環(huán)境。玩具的準備應考慮到玩具的顏色、大小、形狀等特點,要為寶寶準備顏色各異、對比度比較明顯的玩具,玩具的大小應考慮到寶寶的身高特征。另外,在寶寶與玩具接觸的過程中,爸媽要加強對寶寶感知能力的指導,讓寶寶“跳一跳”能摘到蘋果。如可以引導寶寶摸一摸絨布類、絲綢類、塑料類玩具,讓他說說感受。看一看,讓他看看玩具的顏色的不同,讓他挑選自己喜歡顏色的玩具去玩,比較玩具顏色的深淺,讓寶寶對顏色有初步的意識。舉一舉,讓他感受玩具的重量,還可以讓他舉一舉氣球和大積木,說說哪個更重。
促進寶寶語言發(fā)展
玩具本身就是一種寶寶表達表現(xiàn)的工具,較之于社會約定俗成的語言符號系統(tǒng),玩具是寶寶更為得心應手的“語言”。玩具是一本“無字的書”,它更像是“教學大綱”或開放式的“課本”,為學習者留下了較大的自主建構、想像的空間,激發(fā)寶寶的表達欲望,為寶寶自由表達創(chuàng)造適宜的語言環(huán)境。
一個月寶寶游戲
小紅帽小藍帽
游戲準備:
紅色、藍色的小帽子各一項(手套亦可)
游戲方法:
1、家長分別將兩項小帽子套在兩只手上,吸引小寶寶注意;
2、給小寶寶念兒歌“小紅帽,小藍帽,一眨眼睛不見了”;
3、念“小紅帽”的時候,將戴小紅帽子的手稍稍舉高,在寶寶面前慢慢晃動兩下;
4、念“小藍帽”的時候,將戴小紅帽子的手稍稍舉高,在寶寶面前慢慢晃動兩下;
5、念“不見了”的時候,速度稍快的將兩只手背到身后,或者將一只手背到身后。
專家指導
這個游戲不僅可以幫助小寶寶區(qū)別兩種顏色的不同,而且通過把帽子藏起來,可以幫助寶寶感覺數量變化,鍛煉空間知覺并感受物體在空間中的運動。
貼心提示
1、帽子的顏色要純正,也可以選擇其他兩種對比強烈、顏色鮮艷的帽子;
2、游戲的時間不宜太長,一般把帽子藏起來2-3次,讓寶寶認識到帽子的空間變化就可以了;
3、當寶寶對游戲表現(xiàn)出興趣下降的時候,可以換另外兩種顏色的帽子再玩這個游戲。
好娃娃找媽媽
游戲準備:
把小寶寶放到柔軟的床上或搖籃里,讓寶寶舒服的仰臥,
游戲方法:
1、媽媽先俯身面對小寶寶,與小寶寶視線相對;
2、媽媽慢慢的轉身,移動到寶寶的側面,一邊移動,一邊說:“媽媽呢?”“媽媽在哪兒呢?”
3、慢慢地移回到寶寶的視線之內,一邊移動,一邊說:“媽媽呢?”“媽媽在這呢!”
4、拿起寶寶的小手,觸摸一下自己的鼻子或者臉頰,逗寶寶笑,反復兩三次。
好娃娃,找媽媽,媽媽媽媽哪去啦?娃娃娃娃你別急,你的媽媽在這哪!
專家指導
一個月的寶寶已經能聽出媽媽的聲音,通過這樣地游戲,可以增進媽媽和寶寶之間的感情,讓寶寶感覺愉快,可以鍛煉寶寶的聽力,為寶寶掌握語言打下最初的基礎;還可以鍛煉寶寶的頭部靈活性,提高寶寶的運動能力。
貼心提示
1、小寶寶非常容易疲勞,游戲時間一定不要太長,每次兩三遍即可;
2、小寶寶的轉頭能力還很落,因此,媽媽移動的角度不要太大,可以根據孩子的情況,稍稍大于寶寶能轉動的角度即可。
利用玩具發(fā)展寶寶的積極情緒的注意點
導讀:提供玩具的內容要恰當,難易要適中。過難的玩具,孩子難以成功,容易使孩子產生沮喪、失敗和受挫的消極情緒;而玩具的內容太容易,孩子的好奇心易于滿足,孩子會覺得沒意思。較為理想的玩具應內容恰當,難易適中,使孩子“跳一跳能摘到樹上的果子”,有利于孩子產生激動、快樂、成功等積極情緒體驗。
利用玩具可以發(fā)展孩子的積極情緒,但是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提供的玩具要新穎、有趣。孩子一般喜歡色彩鮮艷、造型優(yōu)美、性能多樣的玩具。當然,這些玩具不一定都靠購買,可以引導和鼓勵孩子用新玩法玩舊玩具——通過拆裝、組合、搭配等,把舊玩具玩出新意來,給孩子提供一個變化無窮、新穎有趣的玩具世界,以發(fā)展孩子的積極性情緒。
二、提供玩具的內容要恰當,難易要適中。過難的玩具,孩子難以成功,容易使孩子產生沮喪、失敗和受挫的消極情緒;而玩具的內容太容易,孩子的好奇心易于滿足,孩子會覺得沒意思。較為理想的玩具應內容恰當,難易適中,使孩子“跳一跳能摘到樹上的果子”,有利于孩子產生激動、快樂、成功等積極情緒體驗。
三、引導孩子利用玩具開展各種游戲活動。孩子游戲時總是輕松愉快的,成人應引導孩子開展有趣的游戲,發(fā)展孩子積極性情緒。一些需要其他孩子合作的游戲,如角色游戲、表演游戲、結構游戲等,成人可提供玩具,創(chuàng)造環(huán)境,邀請小朋友和孩子共同游戲。如成人可為孩子提供娃娃、家具、炊具、郵局和醫(yī)院用品等主題玩具,讓孩子和其他小朋友開展角色游戲,如“娃娃家”、“醫(yī)院”等。在扮演角色進行游戲的過程中,孩子會充分表現(xiàn)扮演角色的情感,如媽媽對待孩子的慈愛、醫(yī)生對待病人的熱情等等。
四、尊重孩子,積極支持孩子合理的探索行為。常聽到家長抱怨孩子不愛惜玩具,剛買的玩具玩不了幾天就被拆散了。對于這種情況,成人如不加分析就橫加指責或打罵,極易使孩子產生委屈、壓抑、惱怒等情緒,豈不知孩子都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有時拆散玩具往往是探究個“為什么”來滿足好奇心,這時,成人不必大驚小怪,更不能橫加指責。有時反而應該積極支持和鼓勵,引導孩子對一些舊玩具進行拆裝、組合,進行創(chuàng)新改造。
五、多給予表揚和激勵。對孩子玩玩具時表現(xiàn)出來的意志努力和取得的點滴進步,成人要給予恰如其分的肯定和贊許,使孩子體會到親情的愉悅。它有利于孩子樹立自信心、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在孩子完不成任務時,成人要進行具體分析,必要時給予啟發(fā)和引導。切不可說一些喪氣話,流露出失望或激怒的情緒,更不能嚴厲呵斥和責備。否則,只能使孩子一次次產生失望、怨恨、冷漠等消極情緒,最終喪失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