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抓住孩子的潛能開發(fā)
發(fā)布時間:2022-01-27 父母和孩子良好關系的建立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好奇心父母能為寶寶潛能開發(fā)做些什么呢?其實,父母能為寶寶潛能開發(fā)做很多事情,可以給寶寶更多發(fā)展的空間。0~6歲是寶寶早期潛能開發(fā)的關鍵期,父母要抓住這個關鍵期,以便于開發(fā)寶寶的智力、非智力及特長等方面的潛在能力,充分調動寶寶個人主觀能動性,使寶寶健康快樂地發(fā)展。
善于抓住教育時機
父母在寶寶的日常生活中,注意寶寶的個性特點,善于捕捉教育的最佳時機。如果發(fā)現寶寶有某些方面的特長,父母就要著力地培養(yǎng),促使寶寶以后取得成就,這些對于寶寶的潛能開發(fā)都是極為有利的。
對于寶寶潛能的發(fā)現,并不意味著要花很多錢給他報各種各樣的培訓班,讓寶寶收獲各種獎杯和獎狀。其實,在日常生活中仔細觀察寶寶,例如:有的寶寶能彈奏一些簡單的歌曲,這全是他憑耳朵聽來的,而不是刻意學會的,這說明寶寶的聽覺非常敏感;有的寶寶很喜歡講故事,詞匯量非常豐富,有時還能自己編一些小故事,很有創(chuàng)造性……對于寶寶身上這些無意中被發(fā)現的才能,父母可以借助專業(yè)的評估或根據寶寶自身的興趣,培養(yǎng)他某方面的天賦。
為寶寶提供空間
父母可以在家里的一個房間或一個小小的角落,放上各種樂器、畫板、彩筆、紙張等,讓寶寶自己去嘗試,慢慢地寶寶的興趣模式和特長就會顯示出來。這時候,父母只需要讓寶寶安全地自由活動,讓寶寶自己鍛煉才能和技巧。
教寶寶學會欣賞
如果寶寶在6歲以前,潛能被發(fā)現并得到培養(yǎng),那么他以后的人生會得到更多的自我滿足。父母可以經常帶著寶寶欣賞音樂、參觀畫展、博物館、科技館等,讓寶寶通過對藝術品的感受、想象理解和鑒別等一系列視覺思維活動,開闊視野、擴大認知領域,提高藝術素養(yǎng)和審美能力。寶寶具有善于欣賞、評論別人的獨特才能,這也是寶寶潛能的表達方式。
讓寶寶把學習當作享受
父母可以把寶寶的“杰作”放在最顯眼的地方,讓寶寶時刻充滿創(chuàng)作的自豪感。在寶寶參與某項學習活動的時候,父母要注意與寶寶進行溝通,不要忽視寶寶的感受,要經常問問他,喜歡不喜歡學,還想不想學,討厭什么,為什么討厭,等等。父母要激發(fā)寶寶的學習興趣,這樣才能使寶寶的潛能表現出來,要盡可能地表揚寶寶的特長,但要在確定寶寶的行為確實值得父母表揚時再贊賞,否則很容易降低寶寶對自己的要求標準。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做好父母:如何開發(fā)孩子音樂智能
你知道我們的孩子具備哪些巨大的潛能嗎?潛能最終開發(fā)的是什么呢?你有考慮過嗎?唯有弄清楚這點,你在教育孩子時才會更清晰,更有針對性了。在我們的文章中經常會提到每個孩子天生就具備8種智能,無論開發(fā)哪種潛能,最終都是促進8大智能的聯動發(fā)展,也就是任何一種學習都會牽涉到8大智能中幾種智能的共同發(fā)展,這樣你會更清楚孩子哪些方面得到了更好的進步。
既然我們清晰的知道了孩子智能發(fā)展的8個方面,對于在音樂智能方面,如果想促進孩子更好的發(fā)展,父母可以這樣做:
1.和孩子一起聽音樂
每個孩子都有音樂潛能,當他們聽到自己喜歡的音樂時,他們會手舞足蹈起來,他們會哼唱起來,調動他們內心的那根音樂之弦。如給孩子聽一些兒歌,只要孩子聽到兒歌就會有所行為表現,那就可以多聽;如果孩子聽了音樂沒有太大的反應,可以嘗試選擇其他歌曲,孩子對兒歌的興趣度是不同的。
2.和孩子一起用工具(樂器)來感知音樂
當播放一段音樂或者一首兒歌時,大人可以帶著孩子用工具來感知呦。如沙錘、搖鈴、響鼓等等,這比用身體直接感知增加了難度,也由此發(fā)展孩子對音樂節(jié)奏的敏感度和表現力。
3.接觸一些韻律優(yōu)美的古詩古韻
在這里不是提倡孩子去背古詩,而是借助優(yōu)美的畫面和動聽的音樂來感知古人的那種意境美、情感美和語言的韻律美,來浸潤孩子的心靈??梢越o孩子推薦聽一聽如藍迪智慧樂園古詩古韻《靜夜思》《望廬山瀑布》《春夜喜雨》等內容,培養(yǎng)孩子的審美能力,感知世界的美。
父母如何發(fā)展孩子的人際智能
其實和學習打鼓或抄寫一樣,沒什么區(qū)別,發(fā)展孩子的人際智能關鍵是孩子關注的焦點和他們的練習。再次申明,有些孩子比其他人有更強的潛能;無論如何,所有的孩子都能從他們的關注點中獲益。
關注點是指有意地去發(fā)展理解他人的能力
對年幼的孩子來說,父母如果通過和孩子交流來培養(yǎng)他們的意識的話,就能達到這樣的效果。這是開始發(fā)展人際智能的一種良好的途徑。問孩子問題,為什么他們會對他人的動作和情感做出這樣的反應?!盀槭裁此麜@么做呢?”、“還有別的方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嗎?”、“為什么那些人不能在一起很好地工作?”、“是什么使他成為領導者的呢?”這些問題可以幫助孩子開始理解人們那些反復無常的行為。(有時,在看電視和電影的時候問這些問題,考察他們的個性,比談論現實中的人物會更簡單些。)
練習,顧名思義是指:給孩子一些情境,練習他們的“人的技能”,即人際智能。孩子們需要學習怎樣和他人相處,他們需要學習如何成為一個領導或員工。把他們放到這些問題發(fā)生的情境中去,讓他們參與俱樂部或其他社會組織,那么這些技能就能發(fā)展了。
父母可以幫助孩子發(fā)展人際智能
這些建議是發(fā)展的,有些方法對年幼的孩子來說是特別適合的,而有些方法對大一點的孩子來說會更有效。
一、和他人呆在一起是發(fā)展人際智能所必需的條件
就像人們說的那樣簡單:孩子需要和他人在一起,需要知道人們能夠理解他們。父母需要花些力氣為孩子們找些玩伴。這也是千真萬確的。但是有時這是很簡單的事,一個日托中心或一個操場的角落就能給孩子提供一筆財富。
二、讓孩子同時擔任領導者和被管理者的角色
有些孩子,比較特別,有在角色間串來串去的傾向。孩子需要同時熟悉領導者的角色和習慣被人領導,這是很重要的。6、7歲大的孩子可以教他們這些概念,也有對這兩種角色進行體驗的需要。父母經常希望他們的孩子扮演領導的角色,而不演其他角色(有時孩子也是這么希望的);事實上,成為一個領導的最好的準備就是先成為一個好的被管理者。
三、運用電影作為孩子們思考和理解人類行為的辦法
當我們去思考電影或電視中的角色的思想和謹慎的行為時,這些角色顯示的,經常比現實生活中的更夸張、更富有諷刺意味、他們的動機也比較明顯??纯茨信鹘堑谋硌?,然后想想這些,不管是杰克?查,西爾富斯特?史泰龍,哈里?波特,還是梅格?瑞恩,他們都能給孩子提供一條簡單而又安全的途徑去發(fā)展他們的人際智能。
四、運用文學提供安全的辦法開始觀察和推測
給孩子念完故事,父母可以問“你為什么覺得他會這么想呢?”、“在這種情況下你是會怎么想呢?”、“你曾經這么想過嗎?什么時候?”當孩子更大些時,可以要求孩子談談書或故事中的那些和他們最相近的角色,然后可以和他們分享一下處世的方法。
五、和孩子分享你自己的個人經歷
孩子們看到成人或他們的父母表現有些狂妄的情況太多了。也就是說,孩子不理解為什么他們的爸爸或媽媽的感受會那么特別,他們的行為那么特別。(大人們也經常不向孩子們解釋他們的行為。)不管這種表現是表達對別人行為的失望、對自己行為產生的挫敗感,還是由于學成了一些東西而感到高興,父母都需要退回去和孩子們談談為什么他們會這么想、這么做。(不要用一本正經的口氣和孩子說這些,我們必須記住對年幼的孩子來說自信的分界線經常是很不明顯的。不管怎么樣,注意這幾點,我們可以幫助孩子從我們的經驗中學習。)
這樣做的一個額外的好處是這種敞開心扉和自我反省可以促進父母的人際智能和內省智能的發(fā)展。
如何開發(fā)寶寶的認知潛能?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能夠開發(fā)自己寶寶的認知潛能,因此經常會為孩子花上數千元,讓他去參加各種提高認知潛能的早教班。
那么,這樣的早期教育方式是否會有效果呢?美國心理學家費爾德曼等人認為,諸如讓寶寶參加“怎樣提高寶寶的智力”的工作坊,或購買“怎樣教寶寶閱讀”的書籍等,并沒有科學研究證明是有效的。
因為“提高”嬰兒的智力是不可能的,美國科學會和美國神經學會這樣的組織已經公開指責了宣稱要這樣做的計劃。
不過,雖然“提高”嬰兒的智力是不可能的,但采取一些措施促進嬰兒的認知發(fā)展卻是可能的?!班藢殞殹卑l(fā)現,一些發(fā)展研究者提出了下列建議:
為嬰兒提供探索世界的機會。兒童需要通過“做”來學習,因此父母需要為他們創(chuàng)造探索世界的環(huán)境,而不是為了保護他們不受傷而限制他們的行動。
對嬰兒快速做出反應。試著和嬰兒說話,提問題,傾聽他們的反應,并提供進一步交流的機會,而不是對他們說話?!班藢殞殹闭J為,對嬰兒語言和行為需求的漠視,無益于他們認知能力的提高。
給嬰兒讀書。盡管嬰兒可能并不理解父母所說詞語的含義,但他們會對父母的聲調和該活動所提供的親密感做出回應。同孩子一起閱讀還能夠啟蒙持續(xù)終生的閱讀習慣。美國兒科學會認為,應該在孩子6個月大時開始每日閱讀。
記住你沒必要一天24小時都和孩子在一起。正如嬰兒需要時間自己去探索他們的世界一樣,父母和其他看護者除了照顧兒童以外,也需要有自己的時間。
不要強迫嬰兒,不要很快就對他們期望過多。你的目標不應該是創(chuàng)造一個天才,而是應該提供一個溫暖的養(yǎng)育環(huán)境,使得嬰兒能夠發(fā)揮他們的潛能。
如何開發(fā)兒童的交際潛能
專家介紹,孩子的人際智能,隨著心理的發(fā)展表現不同:1歲以下的寶寶,正處在行為能力的萌發(fā)期,對人和物的探索欲望比較強烈。這一時期,無需大人教,就愿意與人溝通,見到喜歡的人會伸出手要抱,也會沖著陌生人笑。然而,1歲過后,人際智能會出現“倒退”現象。孩子似乎變得沉默了,除了在家里活躍些外,不愿與陌生人多接觸,在新環(huán)境里他會表現出木訥、不能適應的狀態(tài)。這種變化并不是壞事,因為孩子的倒退和羞怯恰恰表明他長大了,認知水平比以前更加成熟,自我意識的萌發(fā)讓他能區(qū)分自己與別人。
心動力教育研究中心的李廣斌老師介紹,很多家長認為,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與社會的不斷接觸,孩子的這種“沉默”會改變,其實不然,如果家長不有意識地引導和糾正,只會使這樣的“癥狀”越來越嚴重,最終影響到孩子良好性格的養(yǎng)成,導致交際能力較差。
孩子為何“雙面”
教育專家介紹,劉恒這樣的孩子,除了不愿意和別人交流外,還會表現出不愿上幼兒園、自我意識太強、自私、自大等等,導致孩子出現“雙面”性格,主要和家庭環(huán)境有關。
獨生子女往往是幾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轉,從出生開始就沒有小朋友在一起玩,總是有大人照顧自己,不會與同齡人相處,同時家長的過分保護限制了孩子的活動和自由,使得各種自我服務技能不能很好發(fā)展。另外,家長過分寵愛孩子,什么要求都滿足,讓孩子變得越來越以自我為中心。一些孩子不愿意與別人一起玩自己的玩具,或是很蠻橫地搶別的小伙伴的玩具或零食,都是人際交往能力過弱的表現。
改變“雙面”有方法
兒童3至6歲是性格養(yǎng)成的良好階段,所以在這個階段,家長要有意識地引導。
首先,要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人際交往的環(huán)境。比如,多帶孩子去小朋友多的地方,比如公園、小區(qū)花園,鼓勵他和同齡人游戲,在游戲中鍛煉孩子與朋友溝通、交流的能力。家里來了客人,有意識地讓孩子參與接待。對于大一點的孩子來說,有機會也要適當地帶他參加各種聚會,讓孩子學習與大人打交道。這樣,見的人多了、自信心也強了,孩子在人前也就顯得落落大方。
其實,最重要的還是要孩子多多參加集體活動。在集體活動中,孩子與同齡的小朋友一起生活,他們會相互學習怎樣相處。不要為了安全問題、怕麻煩等,就把孩子圈在家中。在生活中也可以隨時鍛煉。帶孩子上街,鼓勵孩子問路。坐公汽,讓孩子去買車票等。
其次,家長也要經常給孩子灌輸“分享”、“討論”、“團隊”的思想,引導孩子在與人交流的時候如何說、如何做。秦女士的孩子以前經常抱怨小朋友不和他玩,秦女士一問,知道是兒子的表達不討人喜歡。比如說,他想要玩別人的賽車,就直筒筒地來一句:“把你的賽車給我玩!”其他孩子自然不買賬。于是,秦女士引導孩子換一種說法,說:“我想玩玩你的賽車,保證不會弄壞。我也可以借一樣玩具給你,我們交換好嗎?”這樣,不費吹灰之力,孩子既和小伙伴搞好了關系,又玩到了玩具。
寶寶右腦潛能應如何開發(fā)?
左腦是邏輯思維(意識腦),知性、知識、理解、思考、判斷、推理、語言、抑制……“ThinkSame”。右腦是感性思維(本能腦),感悟力、創(chuàng)造力、想像力、統籌力、透視力、直覺力、領導力、第六感、靈感、夢境、激情……“ThinkDifferent”。
左腦是老實的,循規(guī)蹈矩,按部就班;而右腦是不老實的,是不受限制的。左腦的事情大部分電腦都可以代替,而右腦決定了我們每一個人的差別、意志、個性、存在的意義。
0~3歲的寶寶:右腦開發(fā)啟蒙期
游戲一:踢踢腿,伸伸腰
玩法:放舒緩的古典音樂,爸爸媽媽幫助寶寶做身體的動覺訓練:頭頸運動(前、后、左、右),手臂操(前、后、左、右、伸及繞環(huán)),腿部運動(取坐位雙腳做內收、外展、屈、伸、繞環(huán))等練習。爸爸媽媽邊為寶寶做操,邊看著寶寶的眼睛,念口令:一二三四,二二三四……
提示:這個游戲適合0~1歲的寶寶。身體左側部位的活動由右腦指揮,右側部位的活動由左腦指揮。所以,爸爸媽媽經常幫助寶寶做運動,不僅能提高寶寶身體機能的靈活性和協調性,而且培養(yǎng)了寶寶空間的概念,促進右腦的發(fā)育。
游戲二:圖式思考游戲
在認識功能中,先著眼局部后顧及整體是左腦功能,而先把握整體再類推局部是右腦功能。圖式思考游戲可使左右腦功能更加協調地溝通。
爸爸媽媽做:先給孩子看虛線的圖案,讓她判斷是什么,然后再做連線練習,看看她猜的對不對。也可以把隱藏的圖形讓孩子看,如蝴蝶隱藏在蝴蝶花中,讓他找找,畫面上有幾只小蝴蝶,幾朵蝴蝶花呀?或者把一張復雜的圖片給孩子看,里面有人物、動物和色彩的變化等,先讓他看整體,再把局部給他看,讓他說說這是整體的哪一部分。
游戲三:像什么
玩法:讓寶寶面對一面沒有過多視覺刺激的墻。爸爸媽媽手里拿著圖畫卡片或積木等,從寶寶的左耳后方進入他的左眼視野。問寶寶:“你看這個像什么呀?”讓他用自己豐富的想象來回答問題。注意:一定不要問“這是什么?”這樣的問題很容易得到單一答案,禁錮了孩子的想象。
提示:這個游戲適合1歲半至3歲的寶寶玩。想象力訓練可以給右腦細胞更多的刺激。只要您的寶寶不厭煩,就可以經常和他玩充滿想象力的游戲。如:在晴朗的天氣里,爸爸媽媽可以和寶寶躺在草地上觀察天上的云朵,啟發(fā)他將不同形狀的云朵看成動物、仙女、天使等。千萬不要小看寶寶充滿好奇的探究活動,或是傻氣十足“胡思亂想”,因為這些正是創(chuàng)造能力的萌芽階段。
游戲四:形象記憶訓練
左腦的記憶為“背記能力”,遺忘率很大。右腦的記憶是以形象記憶為主,它包含有:形狀認識力和類型識別力。
爸爸媽媽做:在孩子已經有了形象記憶和類型識別的基礎上,可以開始這個游戲了。如給他看一張圖片,上面有動物、食物、用品等,讓孩子指出哪些是食物,哪些是用品,再換另一張,上面比第一張有增有減,讓孩子說說少了什么,多了什么。
游戲五、拿起畫筆自由涂鴉
繪畫是開發(fā)右腦的最好方式之一,繪畫的能力是一種綜合訓練,它包括了許多項內容,如視覺感受、動手能力、聽覺描述、語言理解等。繪畫也是提高兒童觀察能力的好方法。孩子在學習將周圍事物表現在紙上的過程中,幫助右腦細胞激活,促進右腦思維,對于提高創(chuàng)造力有直接幫助。
爸爸媽媽做:在繪畫過程中,右腦對曲線的感受更明顯,媽媽可以和孩子多做這方面的游戲。曲線拓描和聯想是比較有趣和易實行的方式。如媽媽在紙上畫一頂圓圓的帽子,讓孩子用筆描畫部分曲線,看看這一條線是帽子的哪一部分。也可以媽媽畫一段曲線,告訴孩子這是帽頂,讓他繼續(xù)畫出帽沿。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藝術潛能?
每個寶寶都有其自己的藝術潛能,家長們應該抓住自家寶寶的藝術潛能,著重進行培養(yǎng)。但是,在培養(yǎng)寶寶藝術潛能時,要注意避免進入幾個誤區(qū)。下面小編為各位家長們簡單介紹下培養(yǎng)寶寶藝術潛能方面的一些見解。
如何培養(yǎng)寶寶藝術潛能
想要培養(yǎng)寶寶藝術潛能,首先家長們要相信自己的寶寶有這方面的能力,并且培養(yǎng)寶寶的信心。當寶寶取得一項藝術成就時,家長們要及時給予鼓勵和贊揚,這樣寶寶才會更加有信心繼續(xù)發(fā)揮自己的藝術潛能。在寶寶生日或者特殊的日子時,家長們可以送給寶寶一些與藝術有關的事物,尤其是寶寶長時間想得到的,這樣會讓寶寶更加對藝術感興趣。多收藏一些寶寶做成的藝術品,記錄寶寶的每一步成長。
藝術潛能的幾大誤區(qū)
望子成龍是心態(tài)是每個家長都會有的,很多家長在激發(fā)寶寶藝術潛能時會容易進入幾個誤區(qū),這樣反而不利于寶寶的藝術潛能的發(fā)揮。很多家長容易隨意給寶寶定位,當寶寶對隨意的涂鴉感興趣時,家長們就會認為寶寶對畫畫有藝術潛能,這種定位過于簡單,會使得寶寶發(fā)展很片面。家長們不要太過在意寶寶取得什么樣的藝術成就,而應該注重寶寶在學習藝術的過程享受。對于激發(fā)寶寶的藝術潛能一定要遵循循序漸進的方式,不要太過心急。
激發(fā)寶寶藝術潛能的幾點建議
對于激發(fā)寶寶的藝術潛能,家長們可以學習一些方法,下面摩比思維館為各位家長介紹幾點建議。
第一,在給孩子選擇藝術培養(yǎng)項目時,家長們要定位好,不要認為寶寶一輩子就要靠這個藝術生活了。
第二,給寶寶選擇藝術培養(yǎng)項目時,應該注意寶寶的興趣,征得寶寶的意見,不要家長們認為是好的就硬逼寶寶學習,這樣反而不利于激發(fā)寶寶藝術潛能。
第三,寶寶學習藝術的時間要控制好,要注意勞逸結合。
如何激發(fā)小公主的潛能?
在如何對待女寶寶的問題上,我們需好好想一想。因為我們很容易按照世俗陳規(guī)引導孩子走入“女性化”的道路。事實上,我們很容易批評那些不太“女性化”的女孩子,說她們太爭強好勝,太喧嘩吵鬧。
但是,兒童心理學家說,我們應當允許小女孩保持她們的本性,允許她們表達出她們的全部情緒,而不是壓制那些不太為人們所接受的方面。
如果她們想玩火車,就讓她們玩好了,沒理由說玩火車就不像個女孩子。
小女孩完全可以玩活躍的游戲
父母們總覺得男孩應該比女孩粗獷一些,所以我們會不自覺地把一些限制加在女孩子的身上。你有沒有發(fā)現自己常說,“小心別把衣服弄臟了!”“上攀爬架要小心!”等等。
你得積極地鼓勵女孩子去做她們所有想做的事(當然,一定要在合理范圍內)。如果她們想把自己弄得亂糟糟的,或者她們想扮成挎著槍的牛仔,就讓她們去吧。我們從小到大一直奉父母之言為金科玉律,所以,如果我們老是對女兒說,你不能這樣,你不該那樣,那么孩子長大以后,就會變得膽小怕事,不自信。要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父母們要記得表揚孩子的成就,不能打擊她,使其放棄想做的事。如果她的玩具掉到沙發(fā)后面,你不用參與幫她拿,放手讓她自己去解決吧。這樣,她就會意識到自己有能力去做很多的事。
激烈的游戲活動是測試女孩們身體的好辦法,父母千萬不要太過保護這些小小的冒失鬼。攀爬、蹦跳、奔跑可以刺激發(fā)展孩子的協調能力。如果她愛玩活躍的游戲,你不妨買給她一個攀爬架。當然,游戲活動中,安全必須是第一位的。如果她想從第五級往下跳,不要跟她說她不能,而要說,第五級有點高,我們先從第三級試試。她需要知道你對她做這些體育活動的能力是有信心的。
不反對她是一個粉粉女孩
當然,你的小姑娘可能喜歡跟洋娃娃玩,喜歡穿粉紅色的衣服,是個乖乖女。千萬不要輕視女性化的趣味。鼓勵她喜歡自己是個小姑娘,做媽媽的和她一起打扮會使她感覺做女性很好。讓她知道自己很美,比如可以告訴她,她的頭發(fā)很漂亮——她會很喜歡這種贊美。小姑娘一直都在學習,媽媽則是她的角色榜樣。讓她明白,作為一個女人你都能做些什么,等她長大了她就會有一個健康的觀念。
許多女孩都很喜歡嬰兒,喜歡和洋娃娃玩,喜歡照顧新生兒。她是在模仿你,這種模仿可以讓她學到寶貴的做媽媽的技巧。
總之,不管她選擇做什么,媽媽要做的是鼓勵你的女兒享受她所享受的。這樣的話,無論是芭蕾還是足球比賽,你都不會走錯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