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培養(yǎng)孩子動手能力-如何提供玩具

發(fā)布時間:2022-01-20 學習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社交能力的心得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社交能力心得體會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

我們統(tǒng)計一下中國父母給孩子準備的動手工作清單,會發(fā)現(xiàn):玩具排在首位,其次是看書,第三是帶出去玩。

在美國父母給孩子的動手清單中,則會發(fā)現(xiàn):日常生活自理排在首位,其次是玩具,第三是閱讀。

中國父母包攬了孩子的日常生活,例如飲食,從菜市場買菜、洗菜、烹飪、端上桌、喂飯、給孩子擦嘴、收拾碗筷,整個流程,都是大人在忙,不僅孩子沒有參與進來,甚至孩子本身自己該做的,有時也被代勞。

有些父母認為,做這些家務(wù)事,沒有出息;玩玩具,玩出智力,才有出息;多讀書,有知識,就有出息;出去玩,長見識,也能出息。所以,自己忙不過來,請保姆,也不讓孩子參加家務(wù)事。

然而,在美國家庭里,通常沒那么忙。一歲的孩子,自己能夠吃飯了;兩歲的孩子,自己背著書包去學校;三歲的孩子,能幫父母分擔許多家務(wù)事,澆花、喂寵物、洗襪子、擦桌子;上幼兒園后,日常生活已經(jīng)完全自理。

美國的蒙臺梭利老師說:相對于父母買的玩具,孩子更喜歡參與家庭的生活,如果父母鼓勵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是很樂意于做事的。這派生的結(jié)果是:

1、干家務(wù)活,是“日常生活練習”,是培養(yǎng)孩子生活知識、鍛煉精細動手最好的方式;

2、能夠自我照顧,就不依賴,獨立性增強,人格就會獨立;

3、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孩子的許多藝術(shù)修養(yǎng)、創(chuàng)造力,都是在生活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上產(chǎn)生的。

4、生活是家庭關(guān)系的紐帶,會促進親子溝通與協(xié)作,讓家庭關(guān)系更好親密。

我們在街頭看到,一位兩歲的孩子,原本可以走路,卻還坐在嬰兒車里,由大人幸福地推著;一位四歲的孩子,原本自己可以背書包,卻由老人高興地背著,跟在孩子后面。這在大人眼里,是幸福的畫面,而從孩子角度,卻是那么可悲。

如何提供玩具?

中國父母多數(shù)有這樣的經(jīng)歷:去玩具店,問售貨員:“我的孩子2歲了,該玩什么?”售貨員指著貨價上的玩具:“這就是適合0-3歲的,買這個好?!?/p>

每件玩具標著寬泛的年齡段,而售貨員也不懂孩子該玩什么;結(jié)果是,哪件玩具在貨架上顯眼的,往往購買率就高,而買回家,多數(shù)是孩子不愛玩,因為,這不適應孩子的年齡與興趣。于是,錢打了水漂,家里還多了雜物。

蒙臺梭利把孩子玩的,稱為“工作材料”,實際上,生活中的許多物品,都可以成為工作材料,甚至不用花錢。

8個月大的孩子,喜歡抓起東西,然后往地上扔,只要給他小手適合抓的物品,這就是很好的材料;1歲大的孩子喜歡撕書,給他一本能撕破的書,而又是你舍得的,這就是很好的材料,如果你給他一本撕不怕的布書,那你沒懂得孩子;1歲4個月,孩子喜歡撿地上的垃圾,那是處于細節(jié)觀察敏感期,你提供一些干凈安全的碎東西,讓他撿,這也是不錯的材料;哪怕是家里的米,都是很好的材料,孩子可以用手抓米、用兩個小碗倒米,用小勺子舀米,他的精細動作都能得到練習。

如果你觀察,讓孩子在家里自由地選擇工作,你會發(fā)現(xiàn),他實際上忙個不停,什么東西,都可以成為他的材料;因此,觀察孩子,跟隨著孩子的興趣,給他準備需要的材料,這樣,孩子的興趣就會被激發(fā),迸發(fā)出超強的學習力。

對于孩子,材料沒有貴賤之分,只有是否滿足他的需要。因此,孩子的家庭早教就變簡單了,父母做為觀察者,觀察孩子喜歡做什么,就給他準備什么材料;這不用道聽途說了、也不用閉門揣摩,少費許多神。

自然,玩具也少不了,買的方法是,少看廣告,少看說明書,帶孩子去,讓孩子自己挑,只要孩子才清楚自己的需求。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擴展閱讀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獨立動手能力


故事從一個泰國小女孩問媽媽“為什么豆芽菜那么暢銷?”媽媽回答說“只有一個攤鋪賣豆芽”,小女孩又問“那我們可以自己培育然后賣嗎”開始。

小女孩的夢想從豆芽菜開始了,媽媽買了培養(yǎng)土、大豆種子,種到了籃子中。幾天過去了,豆子是發(fā)芽了,但在陽光的直射下,都打蔫了,第一次以失敗告終。

這時候媽媽溫柔而堅定的目光看著女孩,并說“沒事兒,我們再試一次”(It's OK. We can try again)。媽媽找來了關(guān)于豆芽培養(yǎng)的書,提到豆芽菜必須在陰涼的環(huán)境中生長,經(jīng)過再次努力,這次還是失敗了,再去看書上提及早晚需按時澆水。雖然媽媽在女孩四年級的時候不得不輟學了,也幾乎不太會讀或者寫,但是媽媽很擅長解決問題。下雨天,媽媽內(nèi)心雖然失落,但給女兒看上去確實自信樂觀的,看著雨水突然有了靈感,從外邊找來了多個飲料瓶,扎上眼,綁在木棍上,成了最好的噴淋設(shè)備。

當女兒問媽媽是否會有效果時,媽媽說的" Yes, we can try"( 我們可以試試) 就像神奇的肥料一樣管用。滋養(yǎng)著女孩好奇的根基,讓她的知識之樹無限茂盛生長。

廣告中的這位媽媽在樂觀中找到一些解決問題的辦法,告訴孩子“方法總比問題多”的人生哲理。其實家庭是孩子最好的學習土壤,激發(fā)學習的無限可能(Family inspires infinite possibilities for learning.),媽媽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故事的小女主角叫Netnapa Saelee,已經(jīng)長大成人,同時獲得了Sarnrak項目的獎學金,并拿到了學位,目前一直在瑞典繼續(xù)研究。)

看完這個故事,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想法,睿媽想到的是:培養(yǎng)孩子動手能力至關(guān)重要。

前兩天在與好友聊天的時候聊到德國人,說德國人很擅長培養(yǎng)孩子的動手能力,從小就開始培養(yǎng),所以他們的孩子獨立早、思維性強,創(chuàng)造力也很強,而德國人的創(chuàng)新能力首屈一指。

后來聊到中國的孩子,現(xiàn)在雖然剛開放二胎,但是新一代普遍都是獨生子女,都是家里的乖寶寶。而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每個家庭都會根據(jù)自己家的經(jīng)濟情況來讓孩子學不同的、或多或少的才藝,看一些五六歲的甚至三四歲的孩子活得好累。學習成績也成為了家長們嚴重唯一鑒定孩子是否符合自己培植期望的標準值,但這樣養(yǎng)出五谷不分的“書呆子”真的好嗎?

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很多研究也顯示:人腦中與手指相關(guān)聯(lián)的神經(jīng)所占面積比較大,指尖上的神經(jīng)能將外界刺激傳送給大腦,大腦再對刺激進行加工、處理以調(diào)整手的動作。平時經(jīng)常刺激大腦皮層中的手指運動中樞,即手指多運動,大腦就會日益發(fā)達,繼而促進智能的提高。這些都說明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能力有著重要的意義。

所以我常常教育睿寶: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做飯和做家務(wù)活的時候也讓睿寶打下手,周末常常和睿寶一起動手做點小西點,然后送給小朋友或者長輩們...... 這樣進行一段時間后,你會發(fā)現(xiàn)孩子很積極,遇見什么事情都喜歡自己去做。

可能會有很多寶媽們疑惑:讓孩子打下手?下廚房?那萬一傷到孩子怎么辦?其實也很簡單啦~你又不是讓他操刀大廚,只是打打下手,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情~做面包的時候和和面,做餅干的時候擠擠造型,防護工作提前做好,安全性還是有保障噠!如果你家里的烤箱不是那種智能隔熱的話,切記不要讓孩子碰到,燙著不是好玩的。睿媽家里的烤箱是今年新裝的方太高端智能嵌入式烤箱,所以可以放心讓睿寶靠近啦。嘿嘿!

順便傳授一些睿媽烘焙小技巧:

(1) 最好參考網(wǎng)上的餅干配方,最好選取不需要電動打蛋器制作的餅干,孩子比較易于操作,也不會有危險。先要用電子秤稱好需要的材料,裝在固定的容器里,比如罐子和小碗。

(2) 把所有材料按照使用順序從左到右放置,這樣孩子會很清楚做完一個要拿哪個,不需要老問媽媽。

(3) 第一次做餅干時,要給孩子示范,如何打開罐子,如何輕輕慢慢地倒入材料,如何使用打蛋器攪拌,如何使用橡皮刮刀攪拌。示范每個動作時要緩慢、準確,不需要太多語言,讓孩子把注意力放在在媽媽的手上。

(4) 烤箱加熱時溫度會很高,但是如果媽媽提前告訴孩子,烤箱在工作時不要觸碰,會燙到手。如果燙到,手會紅腫,會感覺非常疼痛。孩子就會知道烤箱的危險性,他們就不會隨意亂碰的。其實每個孩子都會有危險意識,但是需要媽媽提前告知后果。(當然,如果你家也是和睿媽家一樣的方太嵌入式電烤箱這種,有很好的隔熱板并且是智能控制的,那就隨意啦?。?/p>

作為媽媽,我對睿寶能自己動手做點心感到非常欣慰和驕傲。其實,我想所有的媽媽們都有些經(jīng)驗,我們會發(fā)現(xiàn)寶寶兩三歲的時候就開始拒絕你的幫助,他們會努力自己嘗試做一些事情。這些都是寶貝們自我意識的萌芽,在這個時期,父母要善于引導,努力幫助她完成自己想要做的事,而不是替代她做事情。一步步的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動手能力,時時提醒自己,放手,讓孩子自己來,我相信你也能做到。

如何選玩具培養(yǎng)孩子高智能


不同玩具培養(yǎng)孩子不同智能

人類智能分為人際智能、內(nèi)省智能、數(shù)理邏輯智能、空間智能、語言智能、音樂智能、肢體運動智能和自然智能等八項。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智能組合,而每一項智能雖然各自獨立,但通常也不會單獨運作。

而每一種智能的發(fā)展都有年齡上的關(guān)鍵期,過了關(guān)鍵期再要發(fā)展就很難了。所以父母不妨在選購玩具時,依照各種玩具的分類和適合的年齡層,來挑選適合的益智玩具,讓小朋友們在玩各種玩具時,提升各方面智能的發(fā)展,只是當孩子在玩時,就和大人一樣不會只單獨練習某一項智能,但為了父母在選購玩具的方便,簡略的依照玩具最主要的項目來分類,提供各位父母參考。

數(shù)理邏輯智能

數(shù)理的智能包含了數(shù)和量的對應、度量衡測量、分類、集合、排序排列。而邏輯則包含了分析、推理、因果關(guān)系及解決事情的能力,一般市面上標榜的腦力開發(fā)或是潛能開發(fā)的玩具多屬這兩種。如果以過去較狹意的益智玩具定義而言,多屬于數(shù)理邏輯的類型。包含了各種棋類局戲、撲克牌,新式天平游戲、順序圖卡、或是像中國傳統(tǒng)童玩中的九連環(huán)、華容道、孔明棋等,多的不勝枚舉。但實際以生活而言,包含我們說話或?qū)懽?,如果要讓人能了解,也必須要“合邏輯”,對方才能理解,才能和別人互動,也就產(chǎn)生人際和內(nèi)省智能的運用,所以邏輯智能對于人的影響是很大的。

空間智能

凡是建立孩子3D立體慨念和建立兒童方向慨念,如上下左右前后或東南西北等多屬空間智能的部分。另外像是認識各種形狀的幾何概念、對影像、圖形的認知和喜好,或是和色彩、藝術(shù)、美感等相關(guān)的,也和空間智能有相當?shù)年P(guān)聯(lián)性。所以像是拼圖、各種積木、立體或平面的迷宮、各種組裝玩具,或是各種圖卡,當然,有些能讓孩子涂鴉的道具,也可歸類于此。

語言智能

對于語言文字運用的能力強,喜歡閱讀書籍、擅于說話寫字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和想法,這是具有優(yōu)勢語言智能的人的表現(xiàn)。有些人甚至能很輕易學會各種不同的語言,或是具有較敏銳的聽音能力。所以能夠增加孩子對語言文字的認知或是能增加孩子表達能力的多屬于這一類,像是各種游戲故事書、圖卡字卡而這些甚至有些會發(fā)出聲音,如果廣義的來說,利用一些手偶讓孩子來仿真對話,也算是能增進兒童語言發(fā)展的玩具吧!

音樂智能

有些人天生有一付好歌喉,又能清楚的辨別音準和節(jié)奏,聽到音樂很容易就會跟著哼唱或是跟著打拍子,我們會說這些人具備有較高度的音樂智能。在孩子的玩具中,也有很多仿真的小樂器,或是音樂鈴,或是有些具有聲光效果或模仿各種聲音的玩具,都是能培養(yǎng)孩子對音樂方面的喜好,刺激孩子音樂智能的發(fā)展。

自然智能

指的是一種喜愛自然、了解自然界中事物的各種型態(tài)和關(guān)聯(lián)的能力。具有優(yōu)勢自然智能的人,通常能敏銳的察覺自然界的變化,清楚的分變動植物的關(guān)聯(lián),了解自然界中生物的相互關(guān)系。所以,一般動植物、自然生態(tài)的圖卡影片、擬真的動植物玩具、養(yǎng)殖、觀察用的玩具顯微鏡、放大鏡都屬于這一類。

肢體運動智能

運用到肢體動作,不論是大肌肉的跑跳運動,或是精細手工的小肌肉動作都屬于這一類。例如一些優(yōu)秀的運動家或是手工藝創(chuàng)作者,通常都是具有較優(yōu)勢的肢體動覺智能。若以大肌肉運動來說,一般耗費體力的活動游具都可以歸類在此,像是滑板、踩高翹等。而有利于精細動作的發(fā)展的玩具,則包含了串珠、黏土、折紙或涂鴉畫板這類小手工創(chuàng)作,另外一般我們常玩的練習手部穩(wěn)定度的骨牌、迭迭樂也算是。

了解玩具的分類和作用是選擇玩具的前提

動作類玩具:大動作玩具有學步車、小推車、小自行車、球類玩具、跳繩、啞鈴、呼啦圈、沙灘玩具、大型積木等。它們可鍛煉孩子的大肌肉動作,使孩子在進行平衡、拍擊、走、跑、跳、推拉、爬行、搬運等全身運動中發(fā)展體能及動作協(xié)調(diào)性。小動作玩具有手搖鈴、積木和積塑、動物玩具、交通玩具、電動玩具、木偶玩具、珠類玩具等。它們可鍛煉孩子的小肌肉動作和運動覺,發(fā)展孩子的精細動作和開發(fā)腦力資源。

智力類玩具:拼圖和拼板玩具、棋類玩具、序列玩具、分類玩具,它們可幫助孩子學習各種概念,解決各種問題,發(fā)展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和思維能力。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獨立玩耍的能力?


一個時刻都要父母陪伴的寶寶,時間久了,就會事事依賴父母,不會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這對寶寶人格的健全發(fā)展有一定的負作用。而獨自玩??梢耘囵B(yǎng)寶寶獨立和自信,還能激發(fā)創(chuàng)造力,提高語言能力。對于1歲多的寶寶來說,剛開始獨自玩耍的時間也許不過10分鐘,然后又開始滿世界找媽媽。因此,培養(yǎng)寶寶獨自玩耍的能力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父母要給予鼓勵,并耐心地幫助和引導寶寶。

1.為寶寶創(chuàng)造一個獨自玩耍的空間

寶寶的獨自玩耍首先需要一個適宜的場所,包括安全衛(wèi)生的場地和適合寶寶的玩具。如果寶寶喜歡坐在地板上玩,父母就要先清洗一下地板,檢查地板上和角落里是否遺留小硬物或有尖銳角的小物件。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墻上的電源插座孔要遮蓋好。場地不宜離開父母的可視范圍,確保寶寶獨自玩耍的安全。

根據(jù)1—2歲寶寶的年齡特點,父母可以為寶寶選擇一些色澤鮮艷,帶有聲音的玩具或益智類的玩具,比如大顆粒的積木、發(fā)條玩具、可愛的洋娃娃、仿真廚房用具、彩泥、串珠、簡單拼圖等。也可以為寶寶準備一些容易揉搓和撕扯的紙張、包裝紙盒、空塑料瓶之類的物品。在寶寶眼里,它們也是可以帶來無限樂趣的玩具。如果條件允許,可定時更換寶寶獨自玩耍的場地和玩具,讓寶寶保持新鮮感。

2.選擇適合寶寶獨自玩耍的最佳時機

獨自玩耍也要看寶寶當時的心情和狀態(tài)。一般寶寶在午飯后,或者洗了一個舒服的溫水澡后,心情會比較愉悅,容易進入自娛自樂的狀態(tài)。相反,當寶寶處于饑餓,困乏或生病的時候,則更需要大人的關(guān)懷,不愿意自己玩。此外,父母要避免在疲憊不堪或情緒差的時候讓寶寶自己玩,大人的異常情緒會影響到寶寶的心情,更不能強制性地命令寶寶獨自玩,寶寶獨自玩耍能力的強弱和本身的性格也有著一定的聯(lián)系。

3.循序漸進,適時延長玩耍時間

寶寶需要一個適應獨自玩耍的過渡階段。媽媽可以先給寶寶一個平時喜愛的玩具,陪她一起玩。玩著玩著,寶寶漸漸投入到玩的狀態(tài),媽媽可以慢慢退出游戲,在一旁觀察寶寶獨自玩耍的表現(xiàn)。然后,嘗試和寶寶保持一定距離,如果寶寶還是自己玩得不亦樂乎,可以再一點點拉開距離,但不能突然離開寶寶的視線。只有在寶寶已經(jīng)能適應和媽媽保持較遠距離的視線范圍內(nèi)做事情,媽媽才可以嘗試“消失”一小會,并根據(jù)寶寶的反應逐漸延長“消失”的時間。

當獨自玩耍的寶寶呼喚媽媽的時候,不要習慣性地沖刺到寶寶身邊,要先和寶寶保持一定的可見距離,用溫和的語調(diào)和寶寶進行交流,讓寶寶有安全感。1歲多的寶寶獨自玩耍的時間會從幾分鐘延長到20分鐘。隨著寶貝年齡的增長,可能還會有所延長。

4.從寶寶興趣出發(fā),加強寶寶獨自玩耍的能力。

父母要根據(jù)寶寶的興趣,不斷引導寶寶,豐富獨自玩耍的內(nèi)容。只要寶寶有興趣,就會更加投入和專注自己的游戲。如果寶寶獨自玩耍的表現(xiàn)好,父母應該及時給予表揚,積極肯定,從而強化寶寶獨自玩耍的意識。讓寶寶知道,獨自游戲是一件快樂的事。當父母特別繁忙的時候,有意識的自己一個人玩一會兒,讓父母抽出時間做一些必要的家務(wù)活。也可以每天規(guī)定一個時間,一家人都可以靜下心來做自己的事情,寶寶也可以盡情享受自己的游戲時間。

自己玩的游戲

套圈圈:五顏六色的圈圈很容易吸引寶寶的目光。1歲的寶寶已經(jīng)會抓握圈圈,讓他嘗試把圈圈往中間的柱子上套。開始練習的時候,可先不分圈圈的顏色和大小,只要寶寶能把圈圈套上去,就用掌聲鼓勵一下。鍛煉寶寶的手腕力量和手眼協(xié)調(diào)。隨著年齡的增長,媽媽可以教寶寶認識大小和顏色,并引導他獨自按順序套圈圈,培養(yǎng)寶寶的觀察力,判斷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搭積木:這些形狀各異,顏色鮮艷的幾何塊很受寶寶們的歡迎。寶寶手拿積木會感覺到不同形狀的手感,或者投扔。在媽媽的示范下,寶寶知道這些神奇的幾何塊能通過雙手變出房子,車,橋等。寶寶轉(zhuǎn)起小腦筋,動起小手,想辦法拼搭。摸索著怎樣組合,房子更堅固,更漂亮。寶寶在堆積木里感受到動手動腦的成就感。注意,不要買小顆粒的積木,以免寶寶好奇地塞進嘴巴,嘗嘗是什么味道。另外,積木要選邊緣圓滑,沒有尖角的。

模仿打電話:給寶寶一個玩具電話,他會煞有介事的用胖胖的小手指按一下這個鍵,點一下那個鍵,然后把話筒放到耳朵邊,用稚嫩的童音說:“喂,外婆嗎?”然后說一堆寶寶語言,間或嘴里說著“恩恩”,點點小腦袋,末了也來句再見。可見寶寶在平時生活中已經(jīng)觀察到了父母打電話的情景,而且能拷貝不走樣。隨著不斷的反復記憶和練習,寶寶的語言豐富起來,學會跟外婆問好,問外婆吃飯了沒有等等,獨自玩耍的同時,還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

涂鴉:準備一些白紙,無毒的油畫棒。油畫棒選擇稍粗點的,便于寶寶的小手抓握。讓寶寶發(fā)揮想象力,自由創(chuàng)作。寶寶畫的一條線都有它的意義。讓寶寶體會一下“藝術(shù)家“的感覺,促進寶寶的視覺發(fā)育。

寶寶兩歲后會越來越渴望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而適應獨自玩耍的寶寶,在和小伙伴的相處中會表現(xiàn)出明顯的主動和積極的游戲能力,為日后入園后的集體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chǔ)。

父母如何分階段培養(yǎng)孩子動手能力


大家紛紛感慨這么簡單一個的小玩具,還可以促進孩子的口腔發(fā)展,感官發(fā)展,以及平衡感各個方面。

除此之外,我們還收到不一樣的留言,比如悠悠媽媽:

王榮輝老師,看到你發(fā)的DIY覺得好有趣啊,可我從小就是一手殘黨,東西怎么做怎么不好看,還越看越難看,我不想悠悠以后跟我一樣,可是我自己都不會DIY,還能怎么教孩子?

王老師,我害怕以后孩子也會跟我一樣動手能力很差,你說能不能用其他辦法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呢?

其實孩子的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沒有大家想像的那么復雜,只要我們在平時多加注意,就可以加以鍛煉的。

比如不管在家里還是幼兒園,我們都應少代勞、多鼓勵孩子自己動手。

吃飯、穿衣、刷牙洗臉、如廁,別看這些事情不大,卻能很好地鍛煉孩子的小手。

孩子會在這些鍛煉中逐漸學會照顧自己,不再凡事依賴父母,個人會變得更加獨立,更加積極向上。

王榮輝小課堂

動手:是指孩子能主動的嘗試用手去完成自己的事情。孩子的手越用越靈活、越不用越笨拙。

衣服穿整齊、玩具擺放好、吃飯不用喂,只要我們給予充足的機會讓孩子“動手”,這一切都不難!

此外孩子非常享受自己動手的過程,孩子能從自己動手的活動中獲得大量的經(jīng)驗:

原來我的手和身體是需要這樣配合的;

原來這個東西還能夠這樣玩的;

原來這些東西摸起來和看起來的一樣有趣、原來我可以掌控這些!

當然,在孩子嘗試動手的過程中,是需要循序漸進的。尤其是能夠根據(jù)寶寶不同月齡段來加以正確輔助,就會更加容易培養(yǎng)孩子的動手能力。

下面是紐諾育兒首席專家王榮輝老師根據(jù)多年的研究咨詢,得出的關(guān)于寶寶0~72個月齡不同階段寶寶的特性,希望可以幫助各位爸爸媽媽更好地培養(yǎng)孩子的動手能力,盡量避免挫敗孩子的積極性。

10-6個月

這個階段,媽媽可以鼓勵孩子自己握住奶瓶或伸手拿取玩具,

所以王榮輝老師建議媽媽們可以試著將玩具放在更遠一點的地方,

因為每一次的成功拿取都會令孩子喜悅?cè)f分。

27-12個月

孩子開始吃輔食了,那么就讓孩子學著自己去喂自己吧。

我們可以為孩子準備一些合適的手指食物,為孩子清潔好雙手,然后就讓孩子試著把食物塞到嘴巴里。

或許對于成人來說,這只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動作,但對于孩子來說,這需要手眼協(xié)調(diào),是一個具有挑戰(zhàn)性的動作,紐諾育兒首席專家王榮輝鼓勵父母這時要充當出色的觀察員,如果及格的話,你可能會發(fā)現(xiàn),在一開始,孩子并不能十分準確的把食物塞到嘴巴里,反而可能把食物糊到臉上。

如果這時我們能夠給予孩子一個肯定的眼神,或者對他鼓勵的說道:“我看到你在很努力的嘗試把食物放到嘴巴里,我真開心。“

孩子的積極性相信會更加的高漲。

如果你的孩子趴在地板上為你認真的撿頭發(fā)絲,那么請把時間和空間留給他就足夠了。如果孩子在成功的撿起頭發(fā)絲并舉到你面前等待你的認可的時候,那么就請愉快的對孩子說一聲:“謝謝”吧!

313-18個月

學步期孩子的好奇心隨著運動能力的增長,想要自己動手的欲望更加強烈。

在這時,可能你會發(fā)現(xiàn)孩子愛去玩門,一天到晚推著門開開關(guān)關(guān),樂此不疲。

紐諾育兒首席專家王榮輝說:“其實這是孩子發(fā)現(xiàn)了門在推動時空間的不斷變化,而且不斷地用手去推門驗證是否真如自己所見的一樣。在這時,把時間和空間留給孩子自行去探索,就是對孩子最大的鼓勵”。

或者在這時,你會發(fā)現(xiàn)孩子對于抽屜和柜子都情有獨鐘,總愛把它們翻個底朝天。

想想,有什么比這個探索更讓人值得期待呢?

孩子的小手這時對于“抓”、“放”還有“丟”這些動作最為熟悉,正好用于把抽屜和柜子里的東西翻出來。而且在翻找的過程中,逐漸清空的抽屜和柜子的空間逐漸變大,孩子再一次體驗到空間變化的神奇之處。

或者看到孩子把東西翻得一團亂是讓人生氣的,但保持平靜,鼓勵孩子和你一起收拾可能比你對著孩子生氣大吼更有用。

419-30個月

這時候的孩子雙手的靈活性已經(jīng)更好了,我們可以嘗試著讓孩子學習為自己服務(wù)了。讓孩子自己試著穿衣服、穿褲子、穿鞋子是不錯的方法。

但由于孩子雙手的協(xié)作性還在提高的過程中,所以往往容易出現(xiàn)穿得慢、穿不上、甚至是失去耐性發(fā)脾氣的情況,因此家長在給孩子準備衣物的時候可以花一點小心思,就可以讓孩子更容易完成穿衣穿褲穿鞋的動作。

我們可以為孩子準備套頭的稍微寬松一點的衣服、棉質(zhì)松緊帶而不是牛仔褲和需要扣扣子拉鏈的褲子、魔術(shù)貼而不是需要系鞋帶的鞋子,這些都能讓孩子更容易成功完成穿戴的動作。

當然,孩子還可能需要較長的時間去完成穿戴的動作,所以,為孩子預留充足的時間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夠加上媽媽鼓勵的話語如:“你今天穿衣服的時候已經(jīng)懂得握著小拳頭穿過衣袖,所以今天穿衣袖的時候比昨天快了?!毕嘈藕⒆訒訕芬庾约和瓿纱┐鞯墓ぷ鳌?/p>

530-72個月

這時候孩子的雙手已經(jīng)可以開始分工完成不同的工作了,而且雙手的協(xié)作比起之前更有進步,除了熟練性以外,其他與成人基本無異。所以在此時,孩子能完成的事情已經(jīng)很多了。

邀請孩子一起參加家務(wù)勞動是很棒的做法:我們可以邀請孩子一起去買菜,并請孩子幫忙提一些;如果孩子想要參與烹飪,那么就把他能干的活分派給他,相信他會非常高興;擦桌子、擺碗筷、收拾和清洗碗盤都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就讓他去完成吧。

在孩子動手做家務(wù)前后,記得洗干凈雙手,養(yǎng)成衛(wèi)生的好習慣。

只要我們把標準稍微降低,有很多家務(wù)孩子也能比我們意料的做得更好,例如掃地、拖地、倒垃圾、收拾自己的房間、折衣服、洗米、還有自己洗澡等。

對孩子的積極動手參與,我們只要把孩子當做成人平等對待,真誠的對孩子說一句:“謝謝”,就已經(jīng)是對孩子最大的認可和鼓勵了。

讓孩子自己動手,讓他們在動手的過程中學習、探索、發(fā)展,其樂無窮。只要我們?yōu)楹⒆犹峁└嗪线m的條件和機會,相信孩子一定會比我們想象中的做得更好!

孩子自己吃飯、喝水、如廁、穿鞋子等后也一定要認真洗手。因為看似干凈的水壺上,有超過3種以上的細菌在上面安家,孩子上完廁所后會摸廁所的門把,不知不覺中就帶走了億萬的細菌。因此,勤洗手就會變得十分重要,孩子洗完小手干干凈凈才能健健康康!

小編說:

接下來會跟大家繼續(xù)分享的有幫手、牽手。歡迎媽媽們持續(xù)關(guān)注。在公眾號“嬰幼兒發(fā)展王榮輝”后臺回復相應的關(guān)鍵詞,即可收到對應的文章。

相關(guān)推薦

  •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動手能力 俗話說“心靈手巧”,靈巧的手是一個人大腦發(fā)育良好的標志之一。兒童的智能在他們的手指尖上,許多科學家都證實,手和腦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訓練動手就是訓練大腦,孩子的手部動作越熟煉越靈活,他就越聰明,創(chuàng)...
    2020-10-10 閱讀全文
  •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獨立動手能力 故事從一個泰國小女孩問媽媽“為什么豆芽菜那么暢銷?”媽媽回答說“只有一個攤鋪賣豆芽”,小女孩又問“那我們可以自己培育然后賣嗎”開始。 小女孩的夢想從豆芽菜開始了,媽媽買了培養(yǎng)土、大豆種子,種到了籃子中...
    2022-01-19 閱讀全文
  • 如何選玩具培養(yǎng)孩子高智能 不同玩具培養(yǎng)孩子不同智能 人類智能分為人際智能、內(nèi)省智能、數(shù)理邏輯智能、空間智能、語言智能、音樂智能、肢體運動智能和自然智能等八項。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智能組合,而每一項智能雖然各自獨立,但通常也不會單獨...
    2022-02-24 閱讀全文
  •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獨立玩耍的能力? 一個時刻都要父母陪伴的寶寶,時間久了,就會事事依賴父母,不會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這對寶寶人格的健全發(fā)展有一定的負作用。而獨自玩耍可以培養(yǎng)寶寶獨立和自信,還能激發(fā)創(chuàng)造力,提高語言能力。對于1歲多的寶寶來...
    2022-02-09 閱讀全文
  • 父母如何分階段培養(yǎng)孩子動手能力 大家紛紛感慨這么簡單一個的小玩具,還可以促進孩子的口腔發(fā)展,感官發(fā)展,以及平衡感各個方面。 除此之外,我們還收到不一樣的留言,比如悠悠媽媽: 王榮輝老師,看到你發(fā)的DIY覺得好有趣啊,可我從小就是一手...
    2022-01-22 閱讀全文

俗話說“心靈手巧”,靈巧的手是一個人大腦發(fā)育良好的標志之一。兒童的智能在他們的手指尖上,許多科學家都證實,手和腦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訓練動手就是訓練大腦,孩子的手部動作越熟煉越靈活,他就越聰明,創(chuàng)...

2020-10-10 閱讀全文

故事從一個泰國小女孩問媽媽“為什么豆芽菜那么暢銷?”媽媽回答說“只有一個攤鋪賣豆芽”,小女孩又問“那我們可以自己培育然后賣嗎”開始。 小女孩的夢想從豆芽菜開始了,媽媽買了培養(yǎng)土、大豆種子,種到了籃子中...

2022-01-19 閱讀全文

不同玩具培養(yǎng)孩子不同智能 人類智能分為人際智能、內(nèi)省智能、數(shù)理邏輯智能、空間智能、語言智能、音樂智能、肢體運動智能和自然智能等八項。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智能組合,而每一項智能雖然各自獨立,但通常也不會單獨...

2022-02-24 閱讀全文

一個時刻都要父母陪伴的寶寶,時間久了,就會事事依賴父母,不會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這對寶寶人格的健全發(fā)展有一定的負作用。而獨自玩??梢耘囵B(yǎng)寶寶獨立和自信,還能激發(fā)創(chuàng)造力,提高語言能力。對于1歲多的寶寶來...

2022-02-09 閱讀全文

大家紛紛感慨這么簡單一個的小玩具,還可以促進孩子的口腔發(fā)展,感官發(fā)展,以及平衡感各個方面。 除此之外,我們還收到不一樣的留言,比如悠悠媽媽: 王榮輝老師,看到你發(fā)的DIY覺得好有趣啊,可我從小就是一手...

2022-01-22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