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運動能調節(jié)孩子心理缺陷

發(fā)布時間:2022-01-12 幼兒園心理說課稿 幼兒園的運動游戲 幼兒園親子運動游戲 關鍵詞:

不同的體育項目作用不同

體育運動對彌補心理缺陷有較好的幫助, 而且不同的體育項目對不同的心理缺陷功效不同。北京回龍觀醫(yī)院心理專家趙晨濱針對孩子不同的心理缺陷列舉了具體可選的體育項目。

第一類,孤獨、怪僻心理缺陷的人,可以選擇足球、籃球、排球以及接力跑、拔河等集體項目。這類體育項目共同點是要求每一位成員互相配合、交流,強調團隊精神。多參加這樣的運動會促進自己與他人交流、增強換位思考的意識,彌補孤獨、怪僻的心理缺陷。

第二類,靦腆、膽怯心理缺陷的人,想克服這一缺陷,應該多參加游泳、溜冰、滑雪、拳擊、摔跤、單雙杠、跳馬、平衡木等體育項目。這些項目共同點是,如果失敗會有一個可能受傷的后果,這就逼迫自己去戰(zhàn)勝困難、越過障礙,進而培養(yǎng)勇敢、無畏的精神。

第三類,優(yōu)柔寡斷心理缺陷的人,適宜于多參加諸如乒乓球、網球、羽毛球、拳擊、摩托、跨欄、跳高、跳遠、擊劍等體育活動。因為這些項目不允許深思熟慮,需要的是瞬間判斷能力,多練此類項目能培養(yǎng)人果斷的性格。

第四類,急躁、易怒心理缺陷的人,下棋、打太極拳、慢跑、長距離的步行及游泳、騎自行車、射擊等緩慢、需要耐心的項目都是很好的選擇。因為存在這類心理缺陷的人,一般都比較沖動,即刻滿足感很強,忍耐能力較差,這些項目正好可以培養(yǎng)一種延遲滿足的心理。

第五類,缺乏自信心理缺陷的人,可以選擇跳繩、俯臥撐、廣播操、跑步等一些相對簡單的體育項目,因為這類人做事總是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擔心完不成任務,容易不斷否定自我,有一種習慣性的消極認識。選擇簡單的體育項目,可以很快就獲得成功的滿足感,從不斷的成功中建立自信心。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擴展閱讀

8種母親造成孩子終生心理缺陷,你是之一嗎?


一個家庭中,通常母親和孩子的關系會比較親密。從生產到教育,母親花費的心力和時間可以說是很多的。

天下的大多數(shù)媽媽當然是愛自己的孩子的,我們也會用無私、純潔、偉大這些詞來形容母愛。但事實上,我們不得不承認,并不是所有的母親都無私的愛著孩子,確實是有母親與孩子的關系,對孩子是一種毒害。

我們所說的擁有良好家庭教育的孩子,父母也一定是一個心理健康的人,才能處理好與孩子的關系。有一些女性,她們的原生家庭留下了一些心理缺陷和創(chuàng)傷在她們身上,于是,她們就會將這些創(chuàng)傷和缺陷“傳染”給自己的孩子。

孩子身上從小所受到的教育與心理健康養(yǎng)成,很大程度上和媽媽有關系。

媽媽有著不好的成長環(huán)境與經歷,就很容易與孩子發(fā)展出一段有毒的關系,也就很容易毀了孩子的一生。

1憤怒轉移型母親

很多離異或者極其痛恨其丈夫的母親,就會做出“憤怒轉移”的行為。可能孩子長得比較像爸爸,可能爸爸在幾個孩子中比較疼愛她,也可能什么都沒有,就是毫無根據(jù)的,將對丈夫的憤怒轉移到了無辜的孩子身上。只要她想,一切看似無關聯(lián)的因素都能成為施暴的理由。

對丈夫的情緒看法移駕到孩子身上,“你就跟你那個沒出息的爸一個樣!”,“我養(yǎng)你付出那么多,就知道像你爸一樣!整天不學好!”

是啊,母親的憤怒是發(fā)泄出來了,孩子所承擔的怒火呢?總有一天會把他的人生都燒毀。

2角色顛倒型母親

這樣的母親從決定生下這個孩子之前,就沒有承擔責任的覺悟。對于養(yǎng)育孩子,怎么和孩子相處完全沒有責任心。通常她們不會把孩子當成一個孩子來看待,而是很小就讓孩子勞作,看作是家庭里的一個生產力,或一個幫手。

這種情況往往會出現(xiàn)在擁有很多孩子的家庭,女孩從小就被訓練要做家務,照顧弟弟妹妹,為生計忙活。甚至長大成人了,還會被沉重的家庭負擔所羈絆著。繼續(xù)資助著家庭成員。

3控制型母親

這樣的母親會把自己的孩子當成自己的傀儡。像個玩偶一樣對待,從不會去想要知道他們內心在想些什么,從不關心他們的真正需求,也不會去傾聽他們。

她想控制孩子的所有。安排孩子的一切行為。而所有的控制行為都會用“我是為了你好”這句話作為掩飾。

4冷漠型母親

這類型的母親,很大程度上是從小缺愛,所以也不會去愛別人。當孩子需要她的愛想要接近她時,她通常會退縮或者回避,因為她沒有愛人的能力。

這類母親很少會和孩子有身體上的接觸,對于孩子的哭泣或者撒嬌之類別的情緒都不會做回應。

如果孩子幸運,也許可以從父親、祖父母,一些關愛的長輩身上得到一些彌補。但是缺少母愛的孩子,注定是不完滿的。

5糾纏型母親

這類母親會填滿孩子生活的每個角落,讓孩子喘不過氣來。她不會給孩子自己的空間,任何事都要干涉,孩子自己的隱私也要去探尋,侵犯。她們不停地踐踏孩子的界限,讓孩子缺少自我認同。

孩子缺少了自我空間,就沒有獨立的人格和完全的自我意識,從小到大,每件事,巨細靡遺都要讓母親來指示。這樣的孩子,未來的路走不遠。

6不可靠型母親

這里的不可靠指的是這類母親對孩子的態(tài)度左右搖擺,對孩子的看法總是不穩(wěn)定。時而表揚,時而貶低,時而熱情,時而冷漠。這樣的情緒態(tài)度會讓孩子失去安全感,時常小心翼翼地對待母親,小心地摸索怎么樣才能讓母親喜歡自己。

這樣的孩子會開始懷疑自己,產生不自信,自卑的情緒。對于母親的態(tài)度無所適從,對一件事情的自我判斷也會很弱,不知道這么做對不對,會不會得到母親的歡心。

7炫耀型母親

這類的母親可能自己本身就是一個很優(yōu)秀的人,事業(yè)家庭看上去好像都很完美。她們習慣了被人艷羨,非常注重自己的面子,一定要在外人面前表現(xiàn)得很完美。于是,孩子也成為了她這場演出的工具。

她不會去考慮怎么樣才是對孩子真的好,而是逼著孩子去學習很多才藝,不管喜不喜歡,孩子的學習成績一定要好,最好能是學校的風云人物,這樣在親戚朋友面前提起,會很有面子。這類的母親只是為了讓自己的完美人生不留縫隙,本質上就是,自私。孩子是她炫耀的資本之一。

8輕視型母親

這類母親可以把孩子的生活照料得很好,卻會忽視孩子的精神生活,無視孩子的情感需求。不會對孩子付出太多的情感,而是認為在物質生活上讓孩子不愁就可以了。不會去花心思關心孩子的情緒變化,于是孩子從小就很缺愛。

孩子以后會難以分辨自己的情感需求這樣是否合理。他們會認為自己不值得被人關注,體驗到很深的自我懷疑。這樣的孩子通常會很努力地去滿足母親的期望,希望得到母親的關注和贊賞。

中國兒童的心理有兩大缺陷


目前,中國兒童的心理發(fā)展普遍存在著兩大缺陷:一是創(chuàng)造力低于計算能力,二是對長輩及他人的施愛行為反應遲鈍、冷淡,共情能力差。這是著名心理學家沈德立教授主持的“兒童心理與行為研究”課題中引人注目的結論。

沈德立說:“創(chuàng)造力與共情能力差作為共性問題出現(xiàn),表明在少年兒童身心成長過程中,成人對兒童心理與行為的認知普遍存在誤區(qū)。長此以往,必將影響到國民素質的提升,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p>

大量調查結果表明,目前中國成人對兒童心理與行為認知存在八個誤區(qū):對于孩子,大人們“關注成功重于失敗,關注物質需求重于精神需求,關注學習結果重于學習過程,關注智力因素重于非智力因素,關注‘是什么’重于‘為什么’,關注外顯行為重于內隱心理,關注共性問題重于個性問題,關注單向說教重于雙向交流”。

沈德立認為,這八個誤區(qū)導致大人對孩子“愛”之愈深,孩子對大人“拒”之愈切。大人給孩子包辦一切且過分地關注孩子表面東西,造成兩個結果一是沒有給孩子搭建發(fā)展創(chuàng)造力的空間,二是使本來容易以自我為中心的獨生子女更加重了自我意識。

心理學家俞國良教授表達了與沈德立同樣的憂慮,并以他對世界各國兒童進行的比較調查結果提供佐證:一是目前中國兒童的運算能力在世界被調查國家中名列前茅,創(chuàng)造力卻位居其后;二是在中國,問及父母最關心的問題時,父母的回答都是如何讓孩子幸福成長,而孩子卻回答:父母只關心我的“分數(shù)”。在問及老師是否愛自己的學生時,95%的老師回答是愛,但只有5%的學生認為老師愛他們。

不可小視孩子注意力缺陷問題


不可小視孩子注意力缺陷問題

很多家長說孩子寫作業(yè)時一會玩玩橡皮玩玩鉛筆,一會到客廳喝水一會去廁所,就是在椅子上坐不到10分鐘。這一類孩子,就是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表現(xiàn)在學習上,上課思想開小差、不能堅持聽講;學習粗心大意,經常出錯;做作業(yè)拖拉磨蹭。

不得不承認,注意力不集中,已經成為很多人的通病,不僅僅是孩子。成年人都會有這樣的體驗,比如看書的時候眼睛在看,大腦卻還在思考其他的事,一個字也沒讀進去;拿起手機本來要回一個消息,卻打開了一個又一個應用,忘記了自己原本要做的事。

法國生物學家喬治·居維葉說:“天才,首先就是注意力。注意力就是知識的窗戶,沒有它,知識的陽光就照射不進來?!?/p>

注意力是所有學習的第一步。如果總是難以集中注意力,對一個孩子的負面影響不言而喻。兒童成長規(guī)律的統(tǒng)計表明,在3-6歲這個階段,是孩子注意力發(fā)展的關鍵時期,需要家長正確的保護和引導。然而現(xiàn)實卻是,家長常常在不經意間,成為了破壞孩子注意力的一大“幫手”。

一、打擾孩子

蒙特梭利有句名言:“除非你被孩子邀請,否則永遠不要去打擾孩子?!?/p>

一次坐地鐵的經歷讓我印象很深,一位媽媽帶著女兒坐在我旁邊,一上車孩子拿著平板玩一些益智游戲。

這位媽媽在1個多小時的時間里,一刻也不停地去打擾孩子,一會問熱不熱,渴不渴,一會拿水果飲料給孩子吃,一會又“逼著”孩子和爸爸視頻通話,花樣百出,孩子到頭來也沒幾分鐘時間專注在自己的事情上。

說實話,我都被那位媽媽吵得焦頭爛額,更何況是那個孩子。很多孩子的注意力,就是這樣被父母破壞的。

在孩子認真完成一件事的時候,就是注意力訓練的關鍵時刻,家長不要自作聰明地去打擾他。

在這個時間段里,孩子在建構自己的認識體系,控制自己的動作、語言,充分思考,這樣的時間段十分珍貴,對成長極具價值。

家長要盡力去維護好孩子這樣的狀態(tài),不要去破壞,也盡力防止其他人事物的干擾,這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注意力訓練。

二、過度控制

一個孩子正準備自己倒水喝,這時家長突然尖叫一聲:“別動!”立馬沖過去給孩子倒好水。留下孩子茫然失措,不知如何是好。這樣的場景在現(xiàn)實生活中特別常見。父母總是放不下?lián)暮⒆拥哪穷w心,不管什么事都想幫孩子做好,讓孩子的一舉一動都在自己的掌控下才肯放心。

殊不知,過度控制,也會破壞孩子注意力。一個家庭里出現(xiàn)這種帶著控制欲的愛,會讓孩子產生不自由、受束縛的圍困感,做任何事心里都無法快樂起來,容易對很多事情喪失興趣。而沒有了興趣,更別談集中注意力了。

如果孩子平常的活動總是被控制,就會逐漸喪失主動的能力。一旦這個控制消失或薄弱時,身體就會失去指揮,不知該如何是好,沒有自己的主見,做事的時候注意力常常渙散。

保護孩子的注意力,需要給孩子一定的自我成長空間,讓他自己去探索、發(fā)現(xiàn)自己感興趣的事,家長不要事事插手。獨立、有主見的孩子,更容易專心投入到自己的事情上。

三、忽視環(huán)境影響

很多家長在家里咋咋呼呼,家庭氛圍總是紛亂嘈雜,還在抱怨孩子學習靜不下心,坐不住,其實正是忽視了環(huán)境對孩子注意力的影響。當環(huán)境的擾動因素過多時,也容易影響孩子的注意力。

比如書桌上與學習無關的東西太多,孩子房間物品凌亂沒條理,家長常常在家里打牌、電視聲音開得很大等。

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當孩子處在平和、安靜的狀態(tài)下,不僅能主動完成很多活動,而且非常專注。

孩子生理、心理各方面發(fā)展還不完善,自控能力差,所以家長環(huán)境的影響和家長正確的引導尤為重要。

家長盡量不在家里打牌、聚會,盡量減少電視、音響等帶來的干擾,尤其是減少孩子對電子產品的使用時間?!?月20日,北京安定醫(yī)院兒科、北京兒童少年心理衛(wèi)生中心專門針對注意力缺陷這種常見、但卻很容易被家長忽略的兒童行為異常問題舉行了一次義診活動,專家們認為,有這種障礙的孩子智力其實基本上是正常的,但是,患兒的家長往往害怕和“傻”、“精神病”這樣的字眼兒掛起鉤而不給孩子治療,結果反而耽誤了病情,增加了治療的難度。

專家提示,家長要給孩子一個幸福的童年,不單要有豐富的物質支持,孩子的精神世界更需要得到特別關照,這對孩子今后漫長的人生來說更加重要。

-“坐不住”可能是因為孩子存在注意力缺陷

據(jù)安定醫(yī)院兒科主任梁月竹介紹,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又叫兒童多動癥或注意缺陷障礙,這是一種常見的兒童行為異常問題。這類患兒通常智能正?;蚧菊?,但是在學習、行為及情緒方面會存在一些缺陷,通常表現(xiàn)為注意力不易集中或集中的時間較為短暫,活動過多,情緒易沖動以致影響學習成績,造成學習困難,還有的孩子在家庭及學校里很難與同學、老師和睦相處。在門診里就經常遇到這樣的孩子,老師老找家長說:“你家孩子上課小動作最多了,跟同學說悄悄話,小屁股在椅子上扭來扭去,根本坐不住,你們家長得好好管管?!边€有的孩子,就是不喜歡排隊,隊伍一到他那里肯定就拐彎,要么他就沖到隊伍的最前面。在醫(yī)生的仔細檢查下發(fā)現(xiàn),這些行為其實并不是孩子故意要和大人作對,而是他們存在注意力缺陷的問題。

-家長避諱和不重視會傷害孩子

梁主任說,最近安定醫(yī)院進行了一項以2000多個孩子為對象的隨機普查,結果發(fā)現(xiàn)有200多個孩子在醫(yī)生看來可能存在著一些“偏差”,但是,接到醫(yī)院通知后,卻只有27個孩子的父母帶孩子到醫(yī)院進行了進一步的檢查。有些家長很奇怪,甚至質問醫(yī)生:“為什么給我們孩子做這樣的檢查?”也有一些家長說:“工作太忙沒時間帶孩子來?!焙唵蔚卮騻€電話就算了。家長們這種對疾病的避諱和不重視的態(tài)度可能掩蓋了孩子的問題,但孩子的身心發(fā)育可能因此受到的傷害卻能影響他一生,這一點家長往往意識不到。在此,有必要提醒家長們,孩子注意力缺陷不是單純的“淘氣”可以解釋的,也不能靠打罵、約束孩子來解決,這是一種病,需要吃藥治療。

-上學后更容易發(fā)現(xiàn)和矯正注意力缺陷

注意力缺陷的表現(xiàn)一般在兒童6歲之前出現(xiàn),大多數(shù)發(fā)病年齡在3歲。但是,由于大人往往認為孩子是“淘氣”,所以在學齡前不易發(fā)現(xiàn)??赡艿鹊缴蠈W以后,孩子受到的約束多了,癥狀突出時才被發(fā)現(xiàn)。有些家長覺得這是因為孩子太小,不懂事,這種情況隨著年齡的增長會有所好轉。事實上,一部分兒童隨著神經系統(tǒng)發(fā)育日趨健全,坐立不安和多動的表現(xiàn)到青春期會消失。但注意力不集中和沖動行為有時可以一直延續(xù)到他們成年,這樣就會嚴重影響他們的學習成績和社會適應能力,而且孩子多動導致的父母及老師對他們的批評、打罵可能影響孩子的心理發(fā)育及其人格的形成。與其這樣,不如早發(fā)現(xiàn)問題,盡早治療,使孩子幼小的心靈得到愛護。

-家庭和睦可以減少注意力缺陷的發(fā)生

注意力缺陷障礙在學齡兒童中發(fā)病者相當多,國外資料報告說,患病率約為5%-10%。國內的看法認為,這種病的患兒約占全體小學生的1%-10%,其中男孩所占的比例比女孩多,早產兒童患此病的人相對較多。

形成注意力缺陷的原因相當復雜,現(xiàn)在仍然沒有定論,遺傳因素、腦部損傷、神經生理問題、金屬元素中毒都有可能造成注意力缺陷。但是,梁主任認為,父母們注意夫妻間的關系,保持家庭的和睦,學習用正確的教育方法引導孩子,給孩子做出楷模的作用,都能減少孩子出現(xiàn)注意力缺陷障礙的可能性。另外,盡量給孩子吃自然、綠色的食品,少吃有食物添加劑和食用色素的食品也有好處。

如果覺得孩子經常出現(xiàn)容易分心、易興奮又易疲勞、作業(yè)非常臟亂、粗心大意、丟三落四、不愛惜東西、話多喧鬧、很難遵守紀律、愛冒險等問題,最好能到專科醫(yī)院給孩子做個心理檢查,在注意力障礙的初期給孩子調整、矯正和治療,免得影響他們心靈的成長。

除此之外,規(guī)矩的約束至關重要。堅持原則,和孩子商量著制定好規(guī)矩,什么時間做什么事,逐漸形成良好的生活規(guī)律,防止孩子養(yǎng)成做事懶惰、無目的、散漫的性格。

你還可以為孩子提供一個屬于自己的角落,從學習物歸原處、整理個人物品的過程中,逐漸建立秩序感。在這樣有秩序,有規(guī)矩,簡約安靜的環(huán)境中,孩子的注意力會得到更好的保護和鍛煉。

溺愛行為會造成孩子性格缺陷


當孩子提出的要求不合理時,不能輕易滿足。孩子撒嬌要家長買玩具,家長不能爽快答應,反而可以跟他提條件,例如一個月內孩子能自己收拾玩具就答應買給他。讓孩子學會為自己想要的事情付出努力。

現(xiàn)在的孩子都是受到全家人的寵愛,寵愛可以但不要過度的溺愛,溺愛給孩子帶來各方面的缺陷。

過分注意,全家以孩子為中心,想要什么滿足什么。允許孩子飲食起居、玩耍學習沒有規(guī)律。這些都是溺愛的一些表現(xiàn)。過度的溺愛會讓孩子變得自私自利。被過度寵溺的孩子,由于長期被父母的溺愛所包圍,根本不知道為人著想,不會將心比心,不會站在他人角度考慮問題,一切以自我為中心,自私又自利,所以孩子可以學習不夠好,或者不夠聰明,但絕對不能過于自私自利,否則將來后果難以設想。

孩子性格驕橫乖張。孩子被寵溺直接的后果就是驕橫,由于父母一切讓步,也滿足其一切要求,包括很多的無理要求,其骨子里就養(yǎng)成他是老大的思想,父母得聽他的,敢于騎在父母頭上說話做事,不懂得讓步,不懂得寬容,更受不了委屈,性格驕橫目中無人,行為乖張專橫。

做事懶散無紀律,誰也管不了他,而且衣食住行都有父母代辦,什么事也不想做,日益變得懶散,偶爾做一點事也是丟三拉四,更沒有紀律性,在他眼中,他就是紀律,他可以不聽別人的,別人卻必須聽他的,將來在社會上勢必難于立足。

如何糾正這些錯誤的做法?

不要讓孩子在思想上形成“以我為中心”的意識,不讓孩子產生特殊優(yōu)越感。家長應從日常小事抓起。例如,家里來了小朋友,應教育孩子把玩家給大家一起玩;吃東西要讓孩子養(yǎng)成分份的習慣。長期堅持,就會使孩子養(yǎng)成與別人平等相處的習慣。

當孩子提出的要求不合理時,不能輕易滿足。孩子撒嬌要家長買玩具,家長不能爽快答應,反而可以跟他提條件,例如一個月內孩子能自己收拾玩具就答應買給他。讓孩子學會為自己想要的事情付出努力。

孩子長到兩三歲就有了強烈的我自己干的要求,家長就因勢利導從培養(yǎng)孩子日常生活的初步自理能力開始,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比如,幼兒期的自理能力培養(yǎng)是獨立性培養(yǎng)的主要內容,在家長的幫助下孩子學會自己吃飯,自己穿脫衣服,穿脫鞋襪,自己如廁,自己收拾玩具,吃東西前后或便后自己洗手等。

相關推薦

  • 中國孩子的心理有兩大缺陷 關鍵詞:性格心理缺陷 導讀:目前,中國兒童的心理發(fā)展普遍存在著兩大缺陷:一是創(chuàng)造力低于計算能力,二是對長輩及他人的施愛行為反應遲鈍、冷淡,共情能力差。這是著名心理學家沈德立教授主持的“兒童心理與行為研...
    2021-12-30 閱讀全文
  • 孩子自卑是性格缺陷 導讀:自卑是一種性格缺陷,人的自卑性格的形成往往源于兒童時代。因此,父母應關注自己的孩子有沒有自卑心理,一旦發(fā)現(xiàn),須盡早幫助克服和糾正,以避免形成自卑性格。那么,父母如何糾正孩子的自卑心理呢?以下幾種...
    2021-10-07 閱讀全文
  • 8種母親造成孩子終生心理缺陷,你是之一嗎? 一個家庭中,通常母親和孩子的關系會比較親密。從生產到教育,母親花費的心力和時間可以說是很多的。 天下的大多數(shù)媽媽當然是愛自己的孩子的,我們也會用無私、純潔、偉大這些詞來形容母愛。但事實上,我們不得不承...
    2021-11-04 閱讀全文
  • 中國兒童的心理有兩大缺陷 目前,中國兒童的心理發(fā)展普遍存在著兩大缺陷:一是創(chuàng)造力低于計算能力,二是對長輩及他人的施愛行為反應遲鈍、冷淡,共情能力差。這是著名心理學家沈德立教授主持的“兒童心理與行為研究”課題中引人注目的結論。 ...
    2021-11-06 閱讀全文
  • 別讓孩子心理缺“養(yǎng)” 導讀:如果一個人從小長期得不到或很少得到以上的精神“營養(yǎng)素”,長期處于孤單、寂寞、失望的境地,不但不能健康成長,而且還會造成心理變態(tài)、人格失落、人性扭曲等情緒或行為的嚴重失衡,嚴重的還會出現(xiàn)危害社會的...
    2021-09-11 閱讀全文

關鍵詞:性格心理缺陷 導讀:目前,中國兒童的心理發(fā)展普遍存在著兩大缺陷:一是創(chuàng)造力低于計算能力,二是對長輩及他人的施愛行為反應遲鈍、冷淡,共情能力差。這是著名心理學家沈德立教授主持的“兒童心理與行為研...

2021-12-30 閱讀全文

導讀:自卑是一種性格缺陷,人的自卑性格的形成往往源于兒童時代。因此,父母應關注自己的孩子有沒有自卑心理,一旦發(fā)現(xiàn),須盡早幫助克服和糾正,以避免形成自卑性格。那么,父母如何糾正孩子的自卑心理呢?以下幾種...

2021-10-07 閱讀全文

一個家庭中,通常母親和孩子的關系會比較親密。從生產到教育,母親花費的心力和時間可以說是很多的。 天下的大多數(shù)媽媽當然是愛自己的孩子的,我們也會用無私、純潔、偉大這些詞來形容母愛。但事實上,我們不得不承...

2021-11-04 閱讀全文

目前,中國兒童的心理發(fā)展普遍存在著兩大缺陷:一是創(chuàng)造力低于計算能力,二是對長輩及他人的施愛行為反應遲鈍、冷淡,共情能力差。這是著名心理學家沈德立教授主持的“兒童心理與行為研究”課題中引人注目的結論。 ...

2021-11-06 閱讀全文

導讀:如果一個人從小長期得不到或很少得到以上的精神“營養(yǎng)素”,長期處于孤單、寂寞、失望的境地,不但不能健康成長,而且還會造成心理變態(tài)、人格失落、人性扭曲等情緒或行為的嚴重失衡,嚴重的還會出現(xiàn)危害社會的...

2021-09-11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