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給孩子做智力測試有必要嗎

發(fā)布時間:2022-01-04 怎么給孩子扎頭發(fā) 給幼兒園畢業(yè)孩子寄語 做四有幼兒園教師

我的孩子有多聰明?父母多么想知道。其實,孩子不需要依靠智力測試來鑒定聰明才智。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細心的父母就能觀察到孩子的能力,這也是有科學方法的。

近來,市場上有些機構(gòu)稱可以用指紋檢查推論人的智力和學習能力;用腦電波檢測,能測出孩子學習能力與人格,卻因不負責的診斷錯誤而上新聞。但仍有許多父母想帶孩子去做測查,四處打聽能給孩子做智力測試的機構(gòu)。

事實上,無論是指紋檢查或腦電波檢測,醫(yī)學界或是心理學界都已經(jīng)證實與大腦運作沒有關(guān)系。但在商業(yè)目的和父母沖動之下,最后受傷害的將是孩子。

提示一:不要讓孩子受父母認定影響

父母好想知道自己的孩子是龍是鳳,或什么也不是。誰能告訴他們?

許多父母都這樣想,若能通過指紋、腦電波或智力測試來認識和了解孩子的潛能,就可以因材施教,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和培養(yǎng)。但是,父母想過沒有,對年幼的孩子來說,這樣的“自驗預言”(即成人怎么認定,你的孩子就怎么成長),會影響孩子的發(fā)展。其實,最了解自己孩子的永遠是父母。在此,我們通過介紹一些觀察孩子的方法,幫助父母了解自己和孩子,那么,就從“智力”這個問題開始探討吧。

提示二:正確看待智力測試

正規(guī)的智力測試是指經(jīng)過專門訓練的研究人員采用標準化的測驗量表對人的智力水平進行科學測量的一個過程。但是,智商并非絕對。

首先,智力測試會有技術(shù)誤差,若智商相差10分以內(nèi),可能不反映真實的智力差別。

其次,一個人的智商會隨年齡而改變。有些孩子智商較低是因健康欠佳、環(huán)境不良、教育不當所致,改變這些因素,智商便有可能提高。即使智商正常的兒童,也會發(fā)生學習困難,比如孩子對學習缺乏興趣等。

因此,父母絕不能對智商高的孩子掉以輕心,對智商較低的孩子灰心喪氣,應對孩子作全面的研究,找出影響智商的不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促進孩子智力的提高。

提示三:日常生活中能看出孩子的能力

在一些咨詢場合,許多家長在描述孩子閱讀、計算、繪畫或其他“特別”的能力后會問:“哪里能做智力測驗?”“我的孩子想是多動癥,做個智力測試也好放心呀!”對此,專業(yè)的回答是:“不必要?!币驗?,父母不需要依賴智力測驗,通過日常生活中的觀察,就已經(jīng)可以了解孩子的智力水平和能力了。

我們來聽聽爸爸媽媽們聊天時常有的內(nèi)容:“我家兵兵按照圖示搭積木,我都嚇一跳。這么復雜的圖,他都弄得清,沒想到他這么厲害?!?/p>

“我女兒才有趣,模仿張靚影,唱得有模有樣,這么長的歌才聽了幾遍,就能不跑調(diào)。唉,叫她坐下看書就不行了?!?/p>

明白了嗎?絕大多數(shù)孩子不需要“測驗”鑒定。父母在生活中和學習上,也看得出孩子的能力。

提示四:父母該怎樣理解聰明

我的孩子有多聰明,或聰明的孩子是怎樣的?這是父母想知道的問題。心理學家是這樣說的:“無論在哪一個領域,有效率的反應,就算是聰明。”這里有兩個條件:“領域”和“反應”。

“領域”,小到指不同的作業(yè),大到指不同的學科。這里以父母熟悉的多元智能為例,多元智能按照定義,分為八個類別:語言、邏輯/數(shù)學、音樂/節(jié)奏、視覺空間、身體律動、自然觀察、人際和內(nèi)省。每個類別有不同的能力與表現(xiàn)。

“反應”則指面對不同領域(或類別)的處理行為,或是很專注、很快找到“解題訣竅”,或是熟視無睹,甚至愁眉不展,不知如何下手。

每個人對不同的領域有不同的反應。例如:媽媽學說不同的方言很快,但是方向感很糟糕,是轉(zhuǎn)個圈就迷路的人;爸爸可以很快在一堆數(shù)字中理清股市行情,但不善言談,唱歌也總是跑調(diào)。

提示五:生活中觀察孩子的智能強項

在多元智能的8個類別中,語言、邏輯/數(shù)學、音樂/節(jié)奏這3項,常常被直接等同于語文、數(shù)學和音樂三個學科,這種認定窄化了多元智能的定義。

通過附表,我們針對語文、邏輯/數(shù)學、音樂/節(jié)奏,做一些行為上的描述,父母可以觀察孩子在生活中的自然表現(xiàn)。

當然,這些行為是比較出來的。也就是說,與同年齡兒重比較,這個孩子在此行為上會顯出更多的興趣、表現(xiàn)更專注或是反應較快。父母不妨一起討論自己的孩子有哪些強項、特點。

例如,媽媽告訴爸爸:“晶晶向奶奶道謝時說,‘謝謝!切、切’;‘謝謝!捏、捏’,邊說身體還依節(jié)奏擺動。她好像知道‘謝’和‘切’‘捏’都有‘ie’音,可以壓韻哎!”這表示晶晶有表格中的語文的(2)和音樂/節(jié)奏的(1)方面的能力。

提示六:認識孩子的多元

對照附表,父母可能發(fā)現(xiàn),孩子不一定在每一類中的四項都反應快或有興趣。以語言為例,其中分語音的敏銳、敘述的精致與詳細及對文字的興趣。父母也許會發(fā)現(xiàn),孩子可能語音敏銳,但不一定喜歡閱讀。因此,籠統(tǒng)稱他“語言智能”高,并不準確。而語文成績好也不一定表示有語言方面的智能。這就是所謂的多元。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測試:你患有Baby恐懼癥嗎


有沒有想過你也會是“寶寶恐懼癥”的患者?別掉以輕心了,說不定“寶寶恐懼癥”的危險已經(jīng)悄悄向你走進啦!在這里,我們?yōu)槟阍O計了10個場景,快來看看你究竟離“寶寶恐懼癥”有多遠。

測試:你患有Baby恐懼癥嗎

【問題】

(自測對象僅限未育男性,以“是”或者“否”作答。)

1.如果你已答應別人暫時照顧他的小BABY半天,而恰好你的女友又同時約你出去的話,你是否肯定不會帶小BABY一同“赴約”?

2.如果你在外想上洗手間時,有位年輕的媽媽請你照顧她剛會走路的兒子到男廁所里去“方便”,你是否肯定會拒絕?

3.如果你在游樂場坐大轉(zhuǎn)盤時,忽然發(fā)現(xiàn)身邊一個小孩子的鼻涕已經(jīng)“決堤”,你是否會裝作視而不見?

4.你是否肯定無法與兩個或兩個以上,年齡不超過2歲的小BABY“和平共處”至少24小時?

5.如果你心愛的東西被小孩子弄臟甚至弄壞的話,你出現(xiàn)憤怒的時間是否肯定會超過一分半鐘?

6.如果你和女友在約會時遇到一個可愛的BABY,你的女友只專注于這個BABY,卻完全忽略了你的存在,你是否真的會心生妒忌與不滿?

7.如果讓你選擇妻子,你是否寧愿選擇堅決不生育的女性,也不愿選擇希望生多個孩子的女性?

8.在婚前也曾和妻子愉快地設想過擁有愛情結(jié)晶的你,在婚后與妻子感情依舊的前提下,是否突然害怕與她談論要寶寶的事情?

9.在妻子懷孕后,你是否會十分擔心孩子出生后,自己的生活會變得一團糟?

10.你是否堅持認為孩子會是你與妻子浪漫愛情生活的“終結(jié)者”?

【答案與分析】

A.“是”的個數(shù)為1-3個

——還好,你現(xiàn)在只是“寶寶恐懼癥”的輕度患者。建議你在心理上做自我調(diào)節(jié):如看看自己從前童趣盎然的相冊,聽聽媽媽“數(shù)落”你幼時的“玩劣”,了解孩子成長中必經(jīng)的“闖禍過程”,理解他們由于認知程度的限制而造成的錯誤,從而對他們產(chǎn)生耐心和愛心。

B.“是”的個數(shù)為4-7個

——小心,你已是“寶寶恐懼癥”的中度患者了。建議你逐漸增加與寶寶接觸交流的機會,努力尋找體會他們的可愛之處。當然,如果能找一個幼稚園老師做女朋友就更好了,潛移默化的熏陶會令你“事半功倍”!

C.“是”的個數(shù)為8-10個

——唉,告訴你一個不幸的消息,你已經(jīng)淪為了“寶寶恐懼癥”的重度患者!現(xiàn)在唯一的辦法就是:強迫學習,強迫體驗!“頭懸梁,錐刺骨”,把我們這次關(guān)于“寶寶恐懼癥”的專題好好細讀十遍,然后進幼稚園實習鍛煉十個月,或許你還有救喲!

孩子做錯了就一定要“罵”嗎


孩子做錯了就一定要“罵”嗎

趙忠心

趙老師:您好!

我家孩子三周八個月,上幼兒園一年了。可是有個問題我和幼兒園的老師看法不一致,那就是孩子做錯了事就一定要“罵”他嗎?

從孩子出生到現(xiàn)在,孩子犯了錯,我們從來就是以說道理的方法來引導。比如他不吃飯了,我們就比著他的個頭跟他說:“不吃就不長個子了,寶寶以后就只能這么高了?!比缓笏蜁粤?。

可是,幼兒園的方法是“罵”孩子。老師給我的意見說我們的孩子很愛哭,“平時在家有不對的要多“說說”(罵)他,不然以后咋進入社會?你看其他的孩子都不像他那樣。”

孩子挨老師“罵”當然會哭。我是不主張“罵”孩子的,但是他在幼兒園又難免會遇到這樣的事。我也跟老師交流過,說我們家是以引導為主,他很少挨罵。

可我就不知道為啥其他的孩子就不哭呢?是他們被罵慣了就無所謂了?還是我的孩子太弱了?用老師的話就是他臉皮太薄了?

趙教授回答:

這位家長:您好!

您提出的問題,我感到為難。原因是你提出的問題中一個概念很模糊,我不知道如何理解。那就是“罵”。

“罵”這詞的本意是用粗野或惡意的話侮辱人?,F(xiàn)在,很多孩子把家長或老師正當?shù)呐u也稱作“罵”,成年人也有這么表述的。一說“被罵”,使人覺得事情是很嚴重的。但你仔細盤問,原來是比較嚴厲的、不愛聽的批評,籠而統(tǒng)之為“罵”。

我實在搞不懂,為什么要這樣表述“批評”這個概念?我認為這是不準確的,容易產(chǎn)生歧義,使人誤解。

我猜測,你在問題中說到的“罵”肯定是比較嚴肅的批評。要是用粗野或惡意的話侮辱你的孩子的話,你也就不會找我咨詢了,直接找他們的園長解決,把“用粗野或惡意的話侮辱你孩子”的老師開除就是了,“贏家”肯定是非你莫屬。

從你的提問中看到,你并沒有完全跟老師鬧崩,老師還建議你在家孩子有做的不對的要“說說”他,并不是要你“用粗野或惡意的話侮辱你孩子”。由此,我可以斷定:你所說的“罵”就是不敷衍、比較嚴肅的“批評”。

我建議家長,最好使用規(guī)范的準確的語言表述問題,免得引起聽者的誤解。

我贊成你們做家長采用說服教育的做法。對小孩子,就是要用管教小孩子的方式方法去對待。家長是很耐心的,給孩子講道理,結(jié)合孩子的切身利益講道理。像你們給孩子,講不好好吃飯,“個子就長不高”,這樣結(jié)合孩子的切身利益說服教育,這很適合孩子的年齡特征。如果再加上“長不高,就跑不快,排隊就排不到前邊,就拿不到高處的東西等等”,可能教育的效果更好。這樣引導孩子,孩子一般會接受的。

對小孩子,我主張還是要多“哄”。不能像對待大人一樣簡單,是就是,非就非,長篇大論也不適合。小孩子不聽大人的話,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我們不能靠臆測,靠猜想,要試著用多種的、適合孩子個性特征的方式方法去開導孩子。因為孩子往往不大會明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理由,教育者不能武斷。

老師可能在管理孩子的過程中,會有些簡單化的現(xiàn)象。家長可以跟老師多溝通,促使老師改正。家長覺得老師管理教育簡單化,這跟孩子太多也有直接的關(guān)系。

孩子在家里,一家人圍著一個孩子,有時間、有耐心講那么多的道理。在幼兒園里,面對那么多的孩子,必須要求孩子做到令行禁止,必要的時候還要做到“整齊劃一”,這是集體生活所必須。出現(xiàn)了問題,像在家里那樣,一個一個地有長時間、耐心地講道理,那是不大可能的。這就是班級教育、教學的局限。也正是班級教育、教學有這種局限性,才有家庭個別教育、教學配合的必要性。

說個不好聽的話,如果一個家庭像過去那樣有三個五個、七個八個孩子,家長同樣也沒有那么多的時間、精力、耐心去講那么多的道理。是不是這個情況,請孩子的父母問問孩子的爺爺奶奶就知道了。現(xiàn)在,很多的家庭不就是絕無僅有的這一個嗎?您說是不是?

所以說,幼兒園老師對孩子管理教育要比家庭里更為嚴格一些,家長應該理解。老師管理嚴格一些,也有利于孩子將來融入集體生活。

對小孩子,批評太多了,也就是您說的“罵”得太多了,是不好,有可能會無意之中傷害孩子,或使孩子變得滿不在乎,進而針插不進,水潑不進,刀槍不入。

但是,對孩子從來就不批評,舍不得批評,只是一味地“哄”,我也是不贊成的。就像有人鼓吹的“賞識教育”,無原則地表揚,孩子怎么做都是好,都是棒,都是“安撫”。那樣,孩子就總也學不會客觀地自我評價,將來進入社會,會覺得人人都故意跟他過不去,甚至有可能會發(fā)生精神疾病。那樣也不好,使孩子變得特別的脆弱,一批評就哭鼻子?!皩碓趺催M入社會?”我覺得老師這句話詰問得很對,值得家長深思。

您想啊,現(xiàn)在的社會競爭有多么激烈,就業(yè)有多難,現(xiàn)實生活有多殘酷,家長們想必都親身體驗過了。如果我們的孩子從未被否定、拒絕、批評過,沒有這個經(jīng)歷,經(jīng)不起風雨,將來到社會上,一旦被否定、拒絕、批評,比如找不到工作,待業(yè),被用人單位批評或者辭退,孩子會受得了嗎?難道家長還要到用人單位質(zhì)問人家為什么不錄取你的兒子?用人單位批評以至辭退你的兒子,你也不能找人家單位的領導算賬吧?

在人生的道路上,總是會有磕磕絆絆,誰也不會總是那樣一帆風順。家長得把眼光放長遠一些。

我感覺,現(xiàn)在的孩子普遍都很脆弱,經(jīng)不起一點兒批評,更不能忍受委屈。因不能忍受批評跳樓自殺、報復殺人,這類事屢有發(fā)生,這總不能說是正常的現(xiàn)象。

恕我直言,老師反映你家的孩子“很愛哭”,就跟你們做家長的嬌慣、“護犢子”,從來就舍不得“批評”孩子,使得你的孩子太缺乏心理承受能力,有直接的關(guān)系。這一點,很值得你們家長反省、糾正。

教育孩子不要絕對化,要全面,不能片面;要和諧,要多種方式方法并舉,該用什么教育方法就用什么教育方法。任何的教育方法都不是萬能的,也都是有局限性的,單純依靠一種教育方法也是不可取的。就說是人們常用的“講道理說服教育”是有效果,但也不能一味地使用,濫用也會失效。適當?shù)呐u還是不能完全否定的,間或的懲罰也是不能完全避免的。

家長該心硬一點兒還得硬一點兒,不能總是“心慈面軟”。過于心慈面軟不見得是好事。那樣會使孩子缺乏必要的心理承受能力,變得過于“脆弱”。

家長要注意培養(yǎng)孩子接受批評、否定的承受力,這也是現(xiàn)代社會所需要的生存能力和心理素質(zhì)。

父母不要過于看重智商測試


在幾家大醫(yī)院的心理門診室每到少兒??迫?,家長們就帶著孩子排起了長隊,等著專家給孩子做智商測試。在此之前,上海、南京等大城市也曾出現(xiàn)過不少家長熱衷于給孩子測試智商,并在當?shù)匦纬闪诵⌒〉臒岢薄?/p>

作為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出類拔萃,或事業(yè)有成,或?qū)W有建樹,人同此心,本無可非議。然而,把孩子的學習、成長、發(fā)展與智商完全掛起鉤來,我們認為是不明智的,也是不科學的。

應該說,智商所表示的只是一個人的生理年齡與相應智力發(fā)展之間的關(guān)系,并不能反映一個人的最終發(fā)展趨向。不可否認,從某種程度上說,智商測試確是判斷一個人現(xiàn)有智力高低的一種客觀手段,但是它又是一項較為復雜的工作。一方面,一個人在接受智商測試時,他的健康狀況、情緒狀態(tài)以及外部的環(huán)境情況,都會直接影響智商測試的準確性;也就是說,測試結(jié)果還不能完全反映一個人的真正智商狀況。另一方面,智商測試在我國起步較晚,運用還不廣泛,測試實施者對測試技術(shù)掌握的熟練程度也會對測試的結(jié)果產(chǎn)生一定影響。因此,智商測試的結(jié)果僅僅是反映了一個人此時此刻的智力發(fā)育情況,不能用來預測孩子未來的智力發(fā)展狀況,更何況兒童的智商在不同的教育環(huán)境和教育方法下還可能有不同的變化。相反,如果過于迷信智商測試,很有可能促使家長對孩子的發(fā)展與成長形成相應的思維定勢,對孩子的成長可能會起相反的作用。

事實上,一個人學習的好與不好,是否能夠成功,并不完全取決于智商的高低,他們的發(fā)展更多的是依賴后天教育訓練的結(jié)果。以愛和期待而不是以智商為依據(jù)的“羅森塔爾效應”,就是很好的證明。20世紀最著名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小學時學習成績很差,直到中學時父母還認為他是一個弱智的孩子;發(fā)明大王愛迪生小學時學習成績處于最下等,幾乎被老師趕回家,醫(yī)生也斷定他的大腦發(fā)育不健全。可他們不但都成功了,而且還成了其所在領域里的頂尖人物。所以,任何人都不要無限放大智商的作用,智商不是影響一個人成長和成才的必然因素。我們需要正視的還是孩子的品質(zhì)、意志、情感、興趣等非智力因素在學習與成長中的作用,因為只有這些才能持久永恒地影響人的一生,也是成長與成功的關(guān)鍵。

測測你的孩子有無注意力問題?


幼升小階段是兒童注意力發(fā)展的關(guān)鍵期,心理學稱為“水泥的潮濕期”,應當引起家長的高度重視。在這個階段對孩子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將很好地預防注意力缺失行為對孩子學習及生活的不良影響。由于每個孩子身上的問題不盡相同,專家建議家長進行科學測評,對癥下藥。

注意力差引發(fā)學習障礙

近期,各地小學生迎來期末考試,如果孩子考試粗心,出現(xiàn)漏看、漏寫等情況怎么辦?如果孩子平時會做的題,到了考試時都不會做了,或者做不完,影響考試成績怎么辦?這些都與孩子的注意力、專注度有關(guān)。家庭教育顧問王潔瓊表示,考試出現(xiàn)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在于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可導致上課不專心聽講,經(jīng)常走神;健忘,作業(yè)考試馬馬虎虎,經(jīng)常出錯;多動,自控力差等毛病。家長們也為此傷透了腦筋。

國內(nèi)外的研究報告皆指出,注意力缺失的兒童,早期癥狀表現(xiàn)為沖動、身體動個不停、在強烈好奇心驅(qū)使下,不怕危險,易怒等行為模式,使得父母和孩子常處于緊張的狀態(tài)。孩子往往被誤以為故意不聽話,父母則被指責為管教不當。到了學齡期,因注意力缺失的孩子學習表現(xiàn)不佳,常常無法獨立完成作業(yè),甚至出現(xiàn)書寫困難、閱讀困難、活動量大、獨立性差、易沖動的情形。注意力差的孩子無法遵守上課的規(guī)則,無法等待、挫折容忍度低、話多、易與人沖突,也容易造成團體生活中人際互動的困擾,讓老師認為不易管教。

溫馨提示>>>

看看你的孩子有無注意力問題?

為了讓家長在報名前對自己的孩子注意力問題有一個科學系統(tǒng)的了解,王潔瓊建議在報名兒童注意力測評前,家長可以在下面看到的一些關(guān)于孩子的陳述中,以打勾的方式選擇符合對孩子的觀察。在選擇描述時,請注意你觀察到這些行為已經(jīng)超過3個月了;依據(jù)你的經(jīng)驗,這些行為模式是不適宜的。

1、經(jīng)常無法將注意力放在細節(jié)或?qū)W校課業(yè)上。作業(yè)拖沓、粗心。

2、常常很難時間專注在功課和某件事情上。

3、別人和他或她說話,常常沒注意聽。

4、常常無法按指示完成作業(yè)或任務(排除對立行為和指示不清)。

5、對規(guī)劃工作及活動常常感到困難。

6、常常逃避或者不愿意做較花心思和有挑戰(zhàn)性的事。

7、常弄丟在課堂上或活動上所需之物,如筆、橡皮、書籍等。

8、較容易受外在刺激影響而分心。

9、常在日?;顒又羞z忘事物。

10、手或腳經(jīng)常不安地動來動去或坐不住。

11、有咬指甲等頻繁出現(xiàn)的不良習慣動作。

12、常在需要安靜的場合發(fā)出聲音和破壞規(guī)則。

13、很難靜下來玩或者閱讀。

14、經(jīng)常處于活動狀態(tài),常像馬達運轉(zhuǎn)般四處活動。

15、在許多場合說話過多。

16、常在別人尚未陳述完問題便搶說答案。

17、需要別人輪流時,常常不耐煩等待。

18、常中斷和干擾別人,如貿(mào)然介入別人的談話和游戲。

針對以上問題,回答“是”可以得1分,回答“不是”不得分。如果得分在4分以下,說明你的孩子注意力處在較高的水平,請繼續(xù)保持;得分在4—10分,說明你的孩子注意力的某些方面可能存在缺失。這些項目可以通過有針對性的訓練得到進一步提高;如果得分在10分以上,說明你的孩子注意力水平可能影響到他日常的學習、生活,在人際交往、學習效率和規(guī)則遵守方面都存在較大的困難,需要及時矯正。

相關(guān)推薦

  • 孩子有必要游學嗎?孩子游學的好處有哪些 時值假期,則各種名目的游學團隊,遍地開花,而家長孩子,都趨之若鶩。那孩子有必要游學嗎?孩子游學有哪些好處?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孩子有必要游學嗎?孩子游學的好處有哪些?一起來看看吧!
    2024-03-19 閱讀全文
  • 測試:你患有Baby恐懼癥嗎 有沒有想過你也會是“寶寶恐懼癥”的患者?別掉以輕心了,說不定“寶寶恐懼癥”的危險已經(jīng)悄悄向你走進啦!在這里,我們?yōu)槟阍O計了10個場景,快來看看你究竟離“寶寶恐懼癥”有多遠。 測試:你患有Baby恐懼癥...
    2021-11-27 閱讀全文
  • 孩子做錯了就一定要“罵”嗎 孩子做錯了就一定要“罵”嗎 趙忠心 趙老師:您好! 我家孩子三周八個月,上幼兒園一年了。可是有個問題我和幼兒園的老師看法不一致,那就是孩子做錯了事就一定要“罵”他嗎? 從孩子出生到現(xiàn)在,孩子犯了錯,我...
    2020-11-14 閱讀全文
  • 父母不要過于看重智商測試 在幾家大醫(yī)院的心理門診室每到少兒??迫眨议L們就帶著孩子排起了長隊,等著專家給孩子做智商測試。在此之前,上海、南京等大城市也曾出現(xiàn)過不少家長熱衷于給孩子測試智商,并在當?shù)匦纬闪诵⌒〉臒岢薄?作為家長,...
    2021-04-07 閱讀全文
  • 測測你的孩子有無注意力問題? 幼升小階段是兒童注意力發(fā)展的關(guān)鍵期,心理學稱為“水泥的潮濕期”,應當引起家長的高度重視。在這個階段對孩子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將很好地預防注意力缺失行為對孩子學習及生活的不良影響。由于每個孩子身上的問題...
    2022-02-02 閱讀全文

時值假期,則各種名目的游學團隊,遍地開花,而家長孩子,都趨之若鶩。那孩子有必要游學嗎?孩子游學有哪些好處?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孩子有必要游學嗎?孩子游學的好處有哪些?一起來看看吧!

2024-03-19 閱讀全文

有沒有想過你也會是“寶寶恐懼癥”的患者?別掉以輕心了,說不定“寶寶恐懼癥”的危險已經(jīng)悄悄向你走進啦!在這里,我們?yōu)槟阍O計了10個場景,快來看看你究竟離“寶寶恐懼癥”有多遠。 測試:你患有Baby恐懼癥...

2021-11-27 閱讀全文

孩子做錯了就一定要“罵”嗎 趙忠心 趙老師:您好! 我家孩子三周八個月,上幼兒園一年了。可是有個問題我和幼兒園的老師看法不一致,那就是孩子做錯了事就一定要“罵”他嗎? 從孩子出生到現(xiàn)在,孩子犯了錯,我...

2020-11-14 閱讀全文

在幾家大醫(yī)院的心理門診室每到少兒??迫眨议L們就帶著孩子排起了長隊,等著專家給孩子做智商測試。在此之前,上海、南京等大城市也曾出現(xiàn)過不少家長熱衷于給孩子測試智商,并在當?shù)匦纬闪诵⌒〉臒岢薄?作為家長,...

2021-04-07 閱讀全文

幼升小階段是兒童注意力發(fā)展的關(guān)鍵期,心理學稱為“水泥的潮濕期”,應當引起家長的高度重視。在這個階段對孩子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將很好地預防注意力缺失行為對孩子學習及生活的不良影響。由于每個孩子身上的問題...

2022-02-02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