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早慧兒童的養(yǎng)育心得
發(fā)布時間:2021-12-27 怎么寫一個有趣的小學英語教案 幼兒一個具體的活動設計方案 設計一個幼兒園教學活動方案坦坦今年9歲半,已經是小學五年級的學生,正準備報考中國少年科技大學。坦坦1歲多識字,4歲讀《西游記》(兒童版),8歲多成為國際象棋六級棋士,還通過全國英語等級(一級B)考試。坦坦早聰早慧,沒近視,少生病,不嬌氣,是一個讓父母省心的健康孩子。
坦坦的爸爸在廣東省中醫(yī)院工作。記者暗猜,坦坦養(yǎng)育得如此出眾,他一定有不少獨門暗器。不料,這位育兒有方的父親的經驗卻非常簡單:若要小兒四時安,常帶三份饑與寒,不怕孩子吃得少,穿得少。
育兒心得一:吃飯問題不勉強
坦坦爸說,“孩子頭6個月是母乳喂養(yǎng),從4個月開始添加輔食到孩子自己吃飯,孩子的食量不算大,但我從來沒有擔心過孩子會餓著?!爆F(xiàn)在的孩子營養(yǎng)不良的少,營養(yǎng)過剩的多,許多孩子從小就是被家長喂成了小胖墩,不愛運動,身體抵抗力差,容易生病。所以,他在孩子吃飯的問題上從不勉強,能吃多少算多少。
“當然,我們當父母的政策也有階段性差別。兩三歲前,如果覺得他白天吃得不好,臨睡前會給補上一點;大一點后,就在餐桌上講道理說服他吃夠吃飽,但從不強迫他?!?/p>
育兒心得二:不吃零食少吃肉
坦坦屬虎,但爸爸卻說,“這孩子飲食習慣很像兔子,愛吃青菜,愛吃水果。他不太喜歡吃肉,對魚和雞蛋卻情有獨鐘,平時媽媽經常蒸魚和水蛋保證他的蛋白質攝入?!?/p>
上學前,坦坦沒有吃過漢堡、薯條和冰淇淋,別的小朋友吃,他也不動心。原來,從坦坦兩歲起,他爸爸就灌輸健康的理念給孩子,給寶寶看健康科教片,讓孩子明白哪些是健康的飲食習慣。
兩歲多時,爸爸還特意帶他去兒科病房參觀,聽到生病的小朋友被家長數(shù)落:“都是貪吃雪糕引起的腹瀉”,“喝太多可樂引起腸胃炎啊”……坦坦感觸深刻。從此以后,他一直對這些“垃圾”食品敬而遠之。
育兒心得三:不怕孩子凍著
坦坦爸說,在夏季和冬季,除非氣溫非常高或低,他們才給孩子開冷暖空調。在冬季,坦坦的衣服也比同齡孩子穿得少。父母有意鍛煉孩子的耐寒能力,坦坦極少感冒,讓爸媽省心不少。
坦坦爸認為,被照顧得無微不至的寶寶反而容易生病。由于缺乏必要的抵抗力和耐寒能力,稍微一點風吹草動,孩子就感冒發(fā)燒疾病纏身。對孩子過度呵護,反而降低了孩子對疾病的抵御能力。
育兒心得四:每天晚上跑步半小時
很少孩子喜歡跑步,但坦坦喜歡。因為爸爸有這個愛好,每天晚上在小區(qū)內跑一陣。坦坦2歲起,就成了爸爸的跑步小同伴。開始時,爸爸要壓著步子等他,慢慢地,他可以挑戰(zhàn)爸爸了?!凹词固鞖獠缓?,孩子也要堅持去跑步”。
坦坦爸說,“孩子從小的運動量都比較大,喜歡跑步、騎小自行車、玩積木等。我覺得有任何機會讓給孩子玩耍,讓他活動,就讓他盡情去發(fā)揮,玩累了,吃飯也香、睡眠質量也高?!?/p>
5歲那年,爸爸還把坦坦送去練習武術。半年后,還學會了一套小鷹拳,性格也變得比較堅強。
育兒心得五:勤洗手是最好的衛(wèi)生習慣
勤洗手是個簡單的衛(wèi)生習慣,卻常常被人忽略。不過,坦坦父母在他還是BB時就注意培養(yǎng)他這一衛(wèi)生習慣。1歲以前,坦坦吃飯前,父母都會用毛巾給他擦手,等他會走路之后,父母在吃飯之前一定會帶著他去洗手。
在非典期間,坦坦3歲,每天看見爸爸進門后總是先換衣服,先洗手。這件事情對他有深刻的影響,洗手在他小腦袋里不僅是預防疾病辦法,也是重要的衛(wèi)生習慣。
坦坦爸爸的結論是:“坦坦的健康,來自于普通但良好的飲食習慣、生活習慣、衛(wèi)生習慣。就是這么簡單?!?/p>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育兒心得: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一個學習的習慣
育兒心得: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一個學習的習慣
每一位媽媽在談到自己的孩子時,都會有源源不斷的話要說,孩子的吃飯睡覺,興趣愛好,教育學習等等,都能讓媽媽們講上半天,當然我也不例外。
下面我就和大家一起來分享一下我的育兒心得。
其實育兒從寶寶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就可以開始了,當寶寶們在媽媽肚子里成長到5個月的時候,他們的小耳朵就可以聽到肚子外面的聲音了,所以這個時候就可以給他們聽一些音樂或者童話故事,還可以拍拍你的肚子跟他們說話聊天,他們都會給你一定的回應。我在懷孕5個月開始,每天晚上都會聽一會兒鋼琴曲或者輕音樂,所以兒子現(xiàn)在對音樂的感覺以及節(jié)奏感都還不錯。
寶寶大概出生42天,能夠看見1米以內的東西,所以那個時候我經常會拿一些彩色玩具給他看,雖然他還沒有分辨顏色的能力。在我兒子大概5,6個月的時候,每天我都會拿卡片上一疊有水果動物或交通工具的彩色卡片告訴他,卡片上的什么東西,慢慢的,我提問題,他能用眼神告訴我,蘋果的卡片在哪里,小狗的卡片在哪里。當他會用手指指東西的時候,幾十張卡片同時放在他面前,根據(jù)我的提問,他可以很準確的告訴我答案。偶爾下樓散步時,我也會有意識的告訴他,小草大樹,汽車樓房,小河垃圾桶分別在哪里,是什么樣的,慢慢的他也能用手指指給我看,還能嗯啊的指給別人看,雖然他還并不會用語言表達。其實,只要大人耐心的跟孩子們解釋,孩子們都能聽懂,也能理解。
我記得大概在兒子十個多月的時候,抱著他在小區(qū)里玩,看到一個小女孩拿了一個吹泡泡的玩具,兒子恩啊恩啊的指著也想要,然后我看著他,反復告訴他這個玩具不是你的,是屬于姐姐的東西,所以你不能想要就要,即使想玩,也必須經過這位姐姐的同意,解釋的好幾遍,兒子就不吵了。自此以后,兒子長那么大,從來不會隨便去拿別人的東西,也不會看到其他小孩手里好玩的玩具,想要就要,想拿就拿,更不會隨便主動問別人要東西吃。所以好的習慣都應該是從小養(yǎng)成的。
寶寶在成長過程中,每一個時期都會有不同的表現(xiàn),出生頭幾個月的小孩都喜歡吃手,到了大概6,7個月會特別喜歡撕紙,或者故意扔東西,讓大人去撿,一歲多開始會喜歡打人,兩周歲左右的一段時間會特別喜歡黏著媽媽,而且不允許媽媽抱別的小孩;也會有一段時間變的特別小氣,誰都不能碰他的玩具,等等這些都是孩子在成長的一個正常發(fā)育過程,無論在哪一個階段,我想大人只要能夠耐心的正確的去引導,孩子一般都不會落下什么壞習慣。
記得兒子有一次在家里跟小朋友一起玩著,不知道什么情況,兒子突然拿著一個玩具棒朝一個小女孩頭上敲了一下,敲的小女孩哇的就哭起來了,我見狀,什么都沒問,拿起棒就朝兒子頭上回敲了一下,兒子摸著頭哭著看我,我問他:“疼嗎?”他點點頭,“那能不能用這個敲頭???能不能隨便打人???”兒子哭著說:“不能?!蔽依^續(xù)說:“不管發(fā)生什么事,首先動手打人肯定是不對的,下次還這樣嗎?”兒子搖著頭說:“不了。”于是我再讓他跟小女孩道歉,并幫她把眼淚擦干。那次以后,兒子再也沒有隨便主動打人了。我覺得在小孩第一次做的不對的時候,大人必須立刻制止,加以正確引導,小孩基本上就不會再犯同樣的錯了。
兒子大概兩歲半左右,有一段時間特別小氣,他的玩具誰都不讓玩,哪個小孩要碰他的東西,他就生氣的叫,這是我的東西。后來我就把他帶到其他小孩家里去玩,當他看到那個小孩家里的玩具時,也想要玩,可是我告訴他,“這課可不是屬于你的玩具哦,”兒子巴登巴登看著我,我接著說:“我想如果你可以把你的小自行車給這個小朋友玩,那么他的這個玩具你應該也可以玩,如果你可以把家里的所有玩具都和小朋友們分享,那么小朋友們家里的玩具,你也都可以一起玩哦,這樣你就可以玩到更多的玩具了,對不對?”兒子想了好一會兒,點點頭。以后兒子就愿意把所有的玩具跟小朋友一起分享了,并且有的時候還會主動邀請小朋友到家里來玩。其實這個階段只是小孩子一種自我意識的發(fā)展,大人稍微引導一下,他們就能明白。
好奇心是每個小孩與生俱來的,隨著他們慢慢的成長,他們會對很多東西都產生好奇,記得兒子有段時間對家里的熱水瓶特別感興趣,總想去探索一下里面裝的什么,為什么倒出來的水會冒熱氣,不管我如何跟他解釋,那是有危險的,依然保持著那份興趣,后來我想干脆就讓他嘗試一下,于是我把熱水瓶的塞子打開,放在他手背上,“什么感覺???”“有點疼”再把另一只手放在瓶口幾秒鐘,他很快就把手抽掉了,嘴里不斷的說好疼啊,我再問他:“現(xiàn)在你覺得這個熱水瓶還能來玩嗎?”兒子使勁搖頭,“不要了,不要了?!蔽矣X的當孩子不能理解你所解釋的,那不妨讓他直接感受一下。
我們家里有張樓梯,在兒子學走路的時候,家里人曾考慮要在樓梯口裝個小門,以防兒子不小心滾下去,但這個建議被我否決了,我覺得,如果這時裝個小門,反倒引起他強烈地好奇心,不如讓他自己摸索學著爬樓梯,熟練了也就不會摔了,果然,長那么大,從來沒摔過。有些事情要鼓勵孩子去經歷去嘗試。
我認為,從小養(yǎng)成一個好的生活習慣,以及學習習慣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隨著兒子一天天的長大,他能夠自己做的事情,我都會讓他自己做,而且要慢慢習慣。當他會自己穿鞋子,穿褲子,自己吃飯,上廁所,我就不會再幫他代勞了。為了兒子方便拿玩具,我?guī)退I了一個玩具架,在他很小的時候我就要求他,玩具玩好以后,必須自己整理收拾好并放回原處,至今他還是很好的保持著這個習慣。在給兒子添加輔食開始,我就讓他必須坐在推車里吃完東西才可以抱出來玩,所以兒子從來沒有邊吃邊走邊玩的習慣。包括現(xiàn)在每次吃好晚飯,他還能夠把自己吃的兩個小碗放到水池里。
現(xiàn)在上了學,每天放學回來,和小朋友一起玩過之后,我會要求他花一定的時間去看書,畫畫,或者拼圖,養(yǎng)成一個學習的習慣。希望兒子能把這樣的好習慣一直保持著,健康的成長,慢慢地進步,以后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育兒心得:養(yǎng)育是一個痛并快樂的過程
育兒心得:養(yǎng)育是一個痛并快樂的過程
接到任務猶豫了好久,總覺得在一群牛爸牛媽和牛老師面前談心得,有點班門弄斧的意思,所以一直拖著沒動筆。但是對于養(yǎng)孩子每位父母都會有自己的方式方法,總歸還是需要有所總結,才能成長吧。所以就拋磚引玉,希望更多的家長老師能把自己的經驗分享出來。
都說第一個孩子照書養(yǎng),我們就是這么過來的,現(xiàn)在還保留著日常生活詳細到小時的點滴記錄,只要有關于教育的分享立馬開始如饑似渴的學習,生怕錯過一個優(yōu)秀的經驗。初為人父母的各種惶恐回想起來歷歷在目。后來把別人的經驗用在自己孩子身上有很多是行不通的,比如早睡早起的習慣養(yǎng)成,經驗告訴我們規(guī)定在某個時間必須要睡覺,時間長了就會養(yǎng)成習慣,但是即使關燈我們都假裝睡著了,她仍然可以自言自語好久好久,另外當睡覺時間到了,但是她仍在專心致志拼拼圖的時候,我們就迷茫了,還能堅持讓她睡覺嗎?
于是我們就思考,我們該怎么根據(jù)孩子的實際情況來總結出我們的曹氏經驗?于是最大最重要的問題出來了,我們到底希望孩子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也于是才有了以下的答案:首先是善良,一定要成為善良的人,愿意幫助別人,愿意分享,有良好的性格,一切從心出發(fā);其次我希望她快樂,怎么才能真正的快樂呢,能有一群知心的朋友,我們可以從總獲得快樂,能把自己的價值發(fā)揮出來,我們能從總獲得快樂,找到自信,旅游能獲得快樂……最后,我們希望她能有一些興趣愛好,有更廣闊的社交圈子。
關于善良,父母的言傳身教無疑很重要,但我們覺得更多的是來自孩子的天性,作為父母,努力的保持好孩子的這份天性就可以了。慶幸曹斯語天性就是一個善良的孩子,遇上了善良的父母加上善良的老師,希望她能一直保持住這份善良。
在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性格方面,爸爸比較有發(fā)言權,孩子依賴心理很重,媽媽總是舍不得放手,爸爸就堅持讓孩子自己去嘗試,并且在身后默默保證安全,比如她學輪滑,不放手永遠學不會。小時候喜歡東摸摸西摸摸,危險的東西我們都盡量放在她碰不到的地方,有些時候桌子上有熱水杯,告訴她這個熱不能碰,可是她根本聽不懂,爸爸就說讓她碰,讓她感知什么是熱,知道了之后自然就會小心了,經過這樣一次之后,果然效果驚人。
關于專注力,我們一直希望能夠讓孩子注意力更集中一些,但是很多時候孩子的專注力是被大人打擾的。在孩子專注的做某件事的時候,盡量的不要打擾到她,讓她逐步積攢更多的專注力。
培養(yǎng)興趣,挖掘和鼓勵孩子興趣愛好,哪怕是再不起眼的愛好。
關于旅游,用眼睛看,看看這個世界,除了花草,還有更廣闊的森林,用耳朵聽,除了鳥鳴還有海浪聲,讓她自己去感知并熱愛這個世界。
還有一點也是很重要的,讓孩子獲得足夠多的安全感,讓她隨時隨刻感受到父母的愛和信任。
不過還有困擾我們至今沒有解決的問題,比如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習慣的培養(yǎng)是一個艱難的過程,在上幼兒園之后這個矛盾越發(fā)激烈,我希望她能夠早睡早起,恨不得手持如意棒,天天對著她喊如意如意,如我心意,但是事實是,每天早晚媽媽都是從忍耐到忍無可忍再到歇斯底里。多希望身邊能夠有一位老師隨時指導我,這時候該怎么做,不該怎么做。期待有經驗的家長分享。
養(yǎng)育是一個痛并快樂的過程,希望我們所有的父母在這個過程中獲得的快樂更多一些,痛苦更少一些,希望我們的孩子們能夠快樂茁壯的成長成為優(yōu)秀的人,對別人有幫助的人。
育兒心得:培養(yǎng)一個陽光快樂的孩子
育兒心得:培養(yǎng)一個陽光快樂的孩子
一個內心充滿陽光的孩子,總能夠笑著在充滿荊棘的道路上走下去的。
想要讓自己的孩子內心滿是光明,遠離黑暗,家長們要怎樣做呢?
訓練孩子獨處的能力
我們總想給孩子安全感,讓他在一個溫暖的懷抱里成長,但是,孩子終將離開你的懷抱,你必須讓他學會獨處。孩子獲得安全感,不一定需要父母時刻在場,即使你不在他的面前,只要他知道你在哪里,他的心就是安寧的。
有限度的滿足孩子的要求
一個人,能夠享受的了生活中的喜悅,也要可以承受得住挫折和失望。你要做的,是制定界限,讓孩子明白并不是他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不要屈從于孩子的所有要求,拒絕孩子一些要求更有助于他獲得精神的平靜。在家庭中接受這種“不如意現(xiàn)實”的訓練,會使孩子有足夠的心理承受能力,來面對生活中的挫折。
孩子發(fā)脾氣適當?shù)倪M行冷處理
在孩子發(fā)脾氣的時候,家長可以適當?shù)倪M行冷處理,不理他或讓他自己去房間單獨待一會兒,沒人關注他,他自己就會安靜下來了。還可以直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如果可以的話,將孩子從他發(fā)脾氣的這件事情上引導到其它游戲或事情上去。
教育孩子要正視自己的短處
如果孩子和別的孩子不同,比如孩子太胖了,有蟲牙,個子比較矮,又或者脾氣比較暴,家長不要否認這些事實,要積極和孩子一起討論,是否有解決辦法,或者是直接接受事實。當然了,我們還可以找醫(yī)生來尋求幫助,畢竟孩子一般都會把醫(yī)生的話看的很重。
批評要有針對性,不要東拉西扯
批評孩子,要就事論事,談當下就足夠了,不要因為一件事,把一整年,甚至好幾年的事情都數(shù)落一遍,這樣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叛逆心理,當然,還要明確的告訴孩子,他究竟是什么地方做的不對,而不要去否定孩子本身,即便孩子聽不懂,他也能懂得你對他的耐心和尊重。
大膽的讓孩子自己動手做事
從小培養(yǎng)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將來他會更積極主動地做事。孩子對沒有做過的事情會充滿好奇心,他們也想幫助爸爸媽媽做一些事情,這個時候,家長就可以正確引導孩子,既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又鍛煉了孩子的生活能力,何樂而不為呢?
多和孩子溝通,多了解孩子的內心
和人溝通是一種能力,能夠及時說出自己的想法,避免引起誤會更是一種能力。多說一些積極的話,多和孩子溝通,多聽聽孩子的想法,多問問孩子的情況,可以更多的了解孩子的內心,感受孩子的世界。
鼓勵孩子,給孩子更多的自信和勇氣
多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孩子,多關注孩子的閃光點,用以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和勇氣,給孩子一種成就感。鼓勵孩子,肯定他,表揚他,孩子會在歡樂聲中變得樂觀開朗,積極向上。
育兒心得:給孩子一個美好的童年
育兒心得:給孩子一個美好的童年
看到別的家長都在投稿講述他們的育兒心得,我也想投,可我沒有什么可說的,到現(xiàn)在為止我對兒子的近況還是充滿擔憂。我不知道一個媽媽老是以這樣的心態(tài)看待自己的兒子是不是有問題,老是給兒子一種壓力,讓他失去了很多快樂。在說教無效時還經常武力解決。我同樣也充滿愧疚,其實兒子一直很懂事。他自己也很容易滿足,一點獎勵、一句夸獎,他都能高興很久。他知道媽媽累了,要給媽媽做做按摩,也經常說:“媽媽你幸苦了?!彼矎膩聿涣邌菘洫勛约旱膵寢尅F鋵嵚犓f這些的時候,我的心是欣慰的。兒子簡單、快樂、讓人羨慕。我有時也想:在現(xiàn)在這個現(xiàn)實的社會,能有這樣的簡單和快樂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
可是一想到同齡的孩子,他們的父母經常送他們上一些興趣班,培養(yǎng)一些技能。而我因為沒有時間,讓兒子也少了很多的學習機會。讓他常常以電視為伍,沒有玩伴。也缺少和人交流,我很擔心,擔心他不合群,怕他會性格孤僻。我常常羨慕別人有那么多的時間陪孩子。不知道兒子心里面有沒有羨慕別的孩子能經常和父母一起玩,父母的用心陪伴。別人也會說我掙錢還不是為了兒女,可我不這樣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我也想有自己的價值,孩子從來不會停止長大,他也會有自己的人生,他也能發(fā)揮自己存在的價值,我也只是最初幫他的那個人而已,只是我沒能更好的幫助他,現(xiàn)實社會,競爭太殘酷。我希望他快樂,同時又希望他能有足夠的能量去面對他自己的未來。
童年應該是無憂無慮的,童年是令人懷念也是難忘的。在他們最美好的時光里,父母是怎么樣的形象呢?上好學、讀好書、當學霸、上名牌大學,這些都是父母的美好愿望還是它們這一代人該努力的目標呢?人生路上是該一邊欣賞風景一邊前進,還是低頭趕路呢?我是糾結的媽媽!
育兒心得:給孩子培養(yǎng)一個好習慣
育兒心得:給孩子培養(yǎng)一個好習慣
現(xiàn)在大部分家庭都是一個孩子,對于培養(yǎng)和教育是每個家庭的頭等大事,都希望自己能培養(yǎng)出成績優(yōu)異,才華出眾的孩子,都希望孩子能贏在起跑線上。可是什么樣才是優(yōu)秀的孩子呢,什么才是贏在起跑線上呢,對于初為人母的我來說真的是很頭痛的一件事??戳撕芏嚓P于孩子教育的書,從中也學會了很多,最終我明白了我能給他的就是在生活、學習中培養(yǎng)一個好的習慣。
好習慣是堅持出來的,現(xiàn)在孩子5歲半了,雖然還有很多需要成長和學習的地方。但就目前來說,自己我感覺有幾上點上做的還是挺好的,也在孩子身上看到了好的結果,雖然都是生活中的一些小細節(jié),但在此還是想與大家分享一下。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記得小寶8個月開始就自己能坐在餐桌上跟我們一起吃飯了,每到吃飯時間給他穿好衣服,把碗放在小餐桌椅上他就自己開始吃了,雖然每次都會吃的滿臉都是,搞的很臟,剛開始的時候他自己吃不飽,剛開始的時候可能媽媽會不忍心,覺得搞的太臟了,怕孩子吃不飽,其實這樣是沒關的,慢慢堅持幾次就會好的,這也是一個很好的學習過程。因為讓自己吃除了能滿足他對食物的好奇心之外,還能很好的鍛練他動作的協(xié)調性,這對他以后的動手能力也是有所幫助的??粗愕臐M臉都是,有時他自己也會很著急,可是當他能成功的把食物送進嘴里,他的滿足感也是很強烈的。
在自己吃飯這一點上他做的非常好,所以后來上幼兒園在吃飯這點上一點麻煩都沒有。很多朋友家的孩子都是媽媽、奶奶追著喂,都在說吃飯?zhí)y了,上幼兒園剛開始都不會自己吃,還得老師喂,每每聽到他們這樣說我都很開心,證明了我的做法是正確的,讓他明白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很多小事都是可以從小培養(yǎng)的。
2.閱讀對孩子的影響
每天的睡前故事是從小寶一歲就開始做的,最初的時候是每天聽著故事機講故事睡著的,到他會說話的時候就是大人讀他在一旁邊玩邊聽,當時我覺得他可能聽不懂,想就當是睡前的親子娛樂吧,這樣比較好睡覺。其實并非這樣,他對故事中很多的內容還記得很清楚的,有的故事反復多次后,如果我在讀的過程中讀錯了他會說出正確的內容,有時候看他聽的不認真故意問他幾問題,他也都能回答的很正確。后來發(fā)現(xiàn)他講話的時候和同齡孩子相比詞匯量大很多,講話也很清楚,比較有條理。
再大一點的時候就開始指讀,為了能讓他能靜下來,后來就給他買了一些新的成套的繪本如《巴巴爸爸故事》、《巴巴爸爸故事新故事》、《神奇校車》《恐龍》等等這些都是非常棒的幼兒讀物,他非常非常喜歡,每天睡前都堅持讀一本,在讀之前他會自己先看遍,然后坐在旁邊認真的看著我一字一句的讀給他聽,很多都是讀了一遍又一遍,有時候晚上回家晚了,過了讀書時間,如果跟他商量說咱們今天不讀了,明天補上可以嗎?他會堅決反對,不同意的,所以從來不會因我們的原因而停止過閱讀。就算是出去旅行他也會主動選好他喜歡的繪本放進行理箱里,囑咐我不要忘記給他帶好。每天的閱讀除了增進我們之間的感情,還在這個過程中識了很多字,學會了很多的成語,就這樣5年來不斷的堅持,每天40分鐘,養(yǎng)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庭教育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爸爸、媽媽扮演著言傳身教的角色,我們除了要給孩子全身心的愛之外,還要給孩子培養(yǎng)一身好習慣,而這個好習慣不是要求孩子自己去做,而是需要父母用心去引導,需要父母的陪伴,需要父母的堅持和努力。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比一個人的專業(yè)技能更加重要。
育兒心得:給孩子一個快樂童年
育兒心得:給孩子一個快樂童年
歲月如梭,在這不經意的日子里,樺樺已經從曾經只會咿咿呀呀的“假小子”變成了如今的“小公主”了。隨著年齡的增長,她的自我意識、獨立意識的逐漸開始增強了。在孩子的生長過程,作為媽媽的我也慢慢意識到了老人們所說的“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最清晰的鏡子?!庇捎诠ぷ髟?,本次幼兒園舉辦的六一游藝活動沒有到和寶貝一起參加,深感遺憾,借此機會我著重想談談孩子心中的爸爸和媽媽。孩子從幾個月開始,做為媽媽的我們一個字一個字的教著孩子從“啊、媽、爸、咦”、延伸到兩個字“爸爸、媽媽”,孩子們都會一直張開嘴巴努力學著我們的嘴形。每學會一個字都會讓我們高興得合不攏嘴,那時的媽媽們最大的感觸應該就是“我們家寶貝會模仿了”??墒羌议L們是否靜下心來想過“我們應該怎樣讓孩子們來模仿呢?俗話說的好“言傳不如身教”,這句話的意思也就是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學習榜樣,在寶寶上幼兒園前和父母相處的時間是最長的,接觸的機會也是最多的?!案改甘呛⒆拥牡谝蝗卫蠋煛弊阋宰C明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F(xiàn)在寶寶上幼兒園了,和我們接觸的時間也越來越少。孩子越大,做的“錯事”也越多,我們對孩子的批評的聲音也是日不可少,甚至在她的成長色彩中添加一些所謂的“暴力”??稍胛覀兊囊谎砸慌e已經扎根在他們細小的心靈。你在孩子心中是什么樣子的呢?你的好與壞,并不在于你給孩子買了多么昂貴的玩具,也不在于你給孩子買的是什么名牌的衣服最近各大衛(wèi)視熱播的電視劇《虎媽貓爸》中的小公主茜茜得了兒童抑郁癥這一電視情節(jié)使我感觸頗深,懂事的茜茜可以為了姥爺?shù)囊粋€小“騙局”————好好學習,讓爸爸和媽媽合好,她可以每天學習到深夜12點。最終卻頂不過這強大的壓力得了現(xiàn)在很多孩子易患的兒童抑郁癥。深思后我意識到在孩子面前千萬不要“不拘小節(jié)”,不要認為自己是孩子的父母就可以說一些不傷大雅的話,做一些有失大體的事。比如言辭激烈,摔砸東西,父母的這些言行會深深地留在孩子的腦海里,會對孩子認知的發(fā)展起到消極的作用。更不要把工作或和大人之間的感情不順遷移到孩子身上。為了給孩子一個快樂童年,努力的改變自己,慢慢的成為孩子心中的好榜樣、大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