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對女兒的4種態(tài)度和幸福
發(fā)布時間:2021-11-17 狼和鹿的故事 幼兒園對教師的管理 幸福是什么教案諸多心理學家認為,盡管母親在生活層面上更多地影響了女兒,父親卻會對女兒的性格以及一生的幸福有著至關(guān)重要的影響。
很多父母看到這個視頻會覺得有趣,也就把它看成是個逗樂的玩意。但是笑歸笑,背后的深意我們卻不能不仔細想一想。
古老的傳說是這樣形容父女關(guān)系的:女兒是父親前世的情人,是父親在玫瑰花園結(jié)識的美麗女子……不可否認,父親與女兒之間有著一種特殊的關(guān)系連結(jié),這種連結(jié)過疏或過密都不利于女孩子的心身發(fā)育和成長。
諸多心理學家認為,盡管母親在生活層面上更多地影響了女兒,父親卻會對女兒的性格以及一生的幸福有著至關(guān)重要的影響。
女孩兒從小就對父親有本能的依戀和依賴
所以,爸爸們需謹慎處理女兒的戀父情結(jié)
小女孩到了3歲左右,認知和獨立性都有較大提高,達到一個轉(zhuǎn)折點,意識里開始清晰地發(fā)現(xiàn)了父親,就這樣與母親渾然一體的關(guān)系被打破。這種情感和認識上的變化盡管處于朦朧之中的潛意識狀態(tài),但卻明顯地作用于孩子的情感和行為。這時女孩變得會撒嬌,愿意與父親接近,讓父親抱,變得柔媚。這對于女兒脫離與母親的共生關(guān)系、走向進一步的獨立有極大的推動作用。
也是從這個年齡起,女孩的戀父情結(jié)開始萌生了。所謂戀父情結(jié),是指女孩在潛意識里有一種把父親占有為愛人,而把母親作為競爭對象的傾向。因為母親總是擁有她父親,所以她有把母親排除掉而獨占父親一種本能欲望,但這種欲望是不道德,是不為社會所接受,是罪大惡極,也是不可能實現(xiàn)。所以她把它打入了潛意識,但這種潛意識會以某種形式影響她性格、行為以及她對男人的選擇。
在女兒眼里,父親代表了關(guān)愛、慈祥、呵護、體貼、威嚴、力量和安全。并且在以后總是在不自覺地把別男人和父親相比,看他是否能像父親一樣對她好。當然,你也許會說,我跟父親關(guān)系很不好。一般這樣的女兒長大后,會傾向找一個與父親相反的伴侶。其實,恰是父親對自己的影響如此之深,自己曾經(jīng)給予父親的關(guān)注如此之多,女兒才會這般熟知父親的模樣,并準確地按照父親相反的樣子尋找愛人??雌饋硎莾蓚€極端,根本上還是一回事。
對于3歲以后的女孩來說,父親的在場、所給予的陪伴,均有助于女兒與母親的分化。同時,父親需要給妻子足夠的體貼,保證和諧的夫妻關(guān)系,如此能展示給孩子清晰的界限:我和媽媽深愛著對方,然后,我們都愛你。這個先后順序尤其重要,可以讓孩子知道:她是家里的孩子,不可能是父親的伴侶;但是她可以學習媽媽的樣子,以后找一個像爸爸一樣的愛人。(作文5000網(wǎng) Zw5000.cOM)
所以,有女兒的爸爸都請牢記,愛你的妻子。更要避免出現(xiàn)故意和媽媽不一致,刻意討好女兒的行為,因為這樣很容易引發(fā)女兒潛意識里對母親的內(nèi)疚感,由此出現(xiàn)一系列被變形表達出來的自我懲罰。
父親對女兒的認同,有利于女孩的性別角色認同
所以,像對待一位真正的女士那樣去尊重你的女兒
加拿大圣杰洛大學針對20到24歲女學生所做的調(diào)查研究顯示,父親對女兒的感情與社會發(fā)展具有很大影響。這份報告還說,女性是否能夠坦然面對自己的性別,與她們感覺父親是否予以肯定和支持大有關(guān)系,內(nèi)心認為父親越肯定她的女性性別,處理性問題的能力越好,反之亦然。
父親對女兒女性氣質(zhì)的培養(yǎng)更重要。女性氣質(zhì)對一個女人是非常重要的,雖然是在人一生中不斷塑造的,但她早期與父親的交往卻會促進或阻礙這種氣質(zhì)的發(fā)展。如果父親欣賞女兒的女性氣質(zhì),比如當女兒注視父親的時候,父親能夠以微笑的眼神回應,如果女兒的新發(fā)型、新衣服或者新鞋子被父親贊賞,那么,她的女性特質(zhì)都會倍受鼓舞。女兒對性別的自我認識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父親對她如何反應的影響。
總之,父親奠定了女兒心目中最初的男性形象。父親是女兒生命中出現(xiàn)的第一位男性,她對男性的最初印象都源于她的父親,不管這最初的印象是好是壞。如果父親給予女兒的是積極的影響,女兒會感受到爸爸的責任、堅強,這樣爸爸既可以成為女兒的榜樣,也可以幫助女兒明白她作為女性和男性不同的家庭位置。
父親對女兒的愛,有利于女孩子自信心和成就感的發(fā)展
所以,別吝嗇你對女兒的夸贊
一般來說,媽媽給予女兒的是一種無條件的愛。爸爸則不同,通常只在女兒取得好成績時才把愛作為一種獎勵給她。然而女孩的心靈是細膩敏銳的,爸爸如果不善于表達,會被女兒看作是爸爸不愛自己,在這種心理的影響下,女孩會變得自卑、悲觀,甚至對生活中的一切都不感興趣。反之,如果女孩有一位關(guān)注她們、善于表達自己情感的父親,那么女孩在父親的關(guān)注和鼓勵下,就會變得自信、樂觀,積極向上。
東方社會的父親常不善于表達自己的情感,尤其面對女兒時,更不善于表達。針對這點,美國的父親就做得很好,他們常常會對女兒說:“我愛你!”“我為你感到驕傲!”當然,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即使說不出“我愛你”,也應該多練習夸獎女兒“你真棒!”“爸爸為你感到驕傲”。
我記得曾看到過一則報道,一位商界女強人這樣回憶自己的父親:
我之所以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我認為這與我的父親有直接的關(guān)系。
我和爸爸的關(guān)系一直很好,我們一起玩、一起學習、一起參加各種社交活動……爸爸的愛讓我自信而快樂。從爸爸那里,我學到了太多的東西,那些都是我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我要感謝我的父親,是他打開了我的世界,教給我闖世界的本領(lǐng)。
過于疏遠的父女關(guān)系,影響女孩子成人后人際關(guān)系的建立
所以,請和你的女兒成為一生的朋友
很多國外的研究報告也指出:父親的疏遠以及對家庭生活的漠不關(guān)心,將使女兒建立一種不良的人際關(guān)系模式!
女孩子在嬰幼兒時期,因為大部分父親對照顧孩子表現(xiàn)得不知所措,所以女孩會更多青睞于與母親的臍帶關(guān)系,對父親的愛表現(xiàn)出小小的抗拒心理。待其成長到童年時期,充滿探索欲望的女孩,會從母親的懷抱中走出,更多渴望走進父親的世界,和父親的關(guān)系也將進入一個最為親密的階段。在長大一些的女孩子,當她處于青春期的時候,會隨著心理和生理的發(fā)育成熟,女孩會進入一個和父親關(guān)系的疏離期。無論女兒成長的任何時期,父親的恰當參與和卷入,會對女兒的成長和家庭穩(wěn)固都極為有利。
世界上眾多的母親發(fā)現(xiàn)自己的女婿和丈夫如出一轍!這是因為有65%的女兒在成年后會按照父親的模式選擇男友以及丈夫。一部分父親會稱自己的女婿:“那個討厭家伙!”這是因為另有15%的女兒成年后會選擇和父親類型截然相反的男人做丈夫。究其原因可能是父親的形象太令她們失望。而夫妻關(guān)系只是人際關(guān)系中的一種,如果一個女性連夫妻關(guān)系都處理不好,那么想要處理好自己與異性朋友的正常社交關(guān)系恐怕就更難了。
據(jù)調(diào)查,40%的女孩顯示出和異性交往的能力與父親有關(guān)。如果說母女的親密關(guān)系帶給女孩滿足的體驗和情感的支持,那么父女的關(guān)系則使女孩初步懂得怎樣與異性相處,以及如何維持異性間的關(guān)系。
Tips:父親影響女兒的特殊氣質(zhì)
美國密西根大學也曾進行了一項為期50年的100項調(diào)查,主要內(nèi)容為:良好的父親教育,對于女兒的智力發(fā)展、情感形成以及身體的健康具有怎樣的影響。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
43%的女孩,更多從父親那里感染和繼承了藝術(shù)天賦。
53%的女孩成年后回憶,她們在父親那里獲得了更為豐富的知識,尤其是歷史、自然科學以及國際關(guān)系等女孩子通常不感興趣的學科。
63%的女孩,因為在童年時得到父親的關(guān)愛,長大后遇到挫折時心理自愈能力更強。
69%的女孩,認為自己的自信心更多來自于父親的贊揚與鼓勵。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對待孩子:保持溫和的態(tài)度
一位教育家說:“說到才智,評價=成就”。這是說成年人,特別是父母和教師對待孩子的態(tài)度對孩子能力的形成有巨大的影響。如果父母認為孩子在平均智力水平以上,那么孩子的態(tài)度往往是積極的,對周圍事物的看法也是樂觀和自信的。孩子會認為別人希望自己在智力上有所成就,而往往就變成現(xiàn)實。
很多父母會認為,他們對孩子的態(tài)度是孩子行為的結(jié)果,而不是孩子智力和能力較差的原因,甚至認為他們對孩子的評價很公正。是父母的態(tài)度在先?還是孩子的實踐水平在先?這兩者的關(guān)系遠比人們認識的復雜的多。
父母的態(tài)度和孩子的實踐水平是互為因果的。父母或父母的態(tài)度對孩子的智力和能力是有巨大的影響。即使孩子的確差一些,父母以較好的溫和的態(tài)度對待孩子,更多給孩子以積極的評價,就會幫助孩子建立起信心,使他們更努力的去實踐。消極態(tài)度和評價只能使孩子的信心更差,使孩子更為不敢和不會去努力,其結(jié)果使孩子的智力和能力更差。
父母對孩子的態(tài)度不僅影響孩子智力發(fā)展和學習,也影響孩子其他能力和人格的發(fā)展。如孩子的社會適應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自主能力、獨立能力等。人的這些能力是在童年時代奠定下基礎(chǔ),父母對孩子的態(tài)度對孩子這些方面能力的形成有巨大影響,父母如果用溫和的態(tài)度鼓勵孩子去和其他孩子交往,還是限制孩子的交往;父母是有意讓孩子在某種環(huán)境受到挫折,得到鍛煉,還是把孩子保護起來,害怕孩子受到挫折;當孩子受到挫折是幫助、鼓勵孩子,還是諷刺、嘲笑、忽視孩子,甚至讓孩子在挫折面前逃避。
父母對孩子持有消極粗暴的態(tài)度,就會影響孩子的行為往不良或不健康的方面發(fā)展,父母對孩子持有積極溫和的態(tài)度,就會影響孩子的行為往健康的方面發(fā)展。只有在父母溫和的態(tài)度下,在父母的鼓勵和幫助下,孩子在這些社會能力方面才能建立起較好的自我評價和自我意向,建立起自信心,很好的發(fā)展孩子的自主能力、獨立能力和其他社會能力,為一生奠定下良好的基礎(chǔ)。所以,要永遠用溫和的態(tài)度對待孩子。
胡麗的孩子今年上初二,在小學時也是非常聰明乖巧,學習成績不冒尖但也不算壞,胡麗從來也沒有多費心過,別人也都夸她的孩子聰明懂事,嘴也甜。胡麗也曾非常的驕傲和自豪??墒呛⒆由铣踔泻?,學習成績一落千丈,逆反心理也非常強。
去年一年周末可以說是沒有一天快快樂樂過,家里經(jīng)常充滿火藥味。孩子英語不及時,胡麗找一對一的老師每周進行補課,結(jié)果一學期花了三千元,還是照不及格。胡麗說東,他偏要西,母子倆總是話不投機半句多,說不了兩句就會吵起來,胡麗和丈夫也是因為孩子的教育問題經(jīng)常拌嘴。那一段時間胡麗非常的痛苦,不知道該怎么辦,對孩子說話也非常尖刻。
有次胡麗當著孩子的面說:人家怎么養(yǎng)那么好的孩子,每次考試都那么好,我怎么養(yǎng)了個這么笨的孩子?孩子腦袋反應特別快,立即回了胡麗一句說:我怎么遇見了這么笨的媽媽,人家媽媽都是當廠長的,你干的啥?胡麗當時張口無言。
后來胡麗仔細反思,孩子的問題到底出在什么地方。感覺是自己對孩子的態(tài)度出了問題,對孩子的態(tài)度是越來越差。胡麗決定改正自己的態(tài)度,對孩子永遠保持溫和的態(tài)度。
無論孩子做什么,胡麗總是用耐心溫和的態(tài)度對待孩子。
兩個月過去了,奇跡出現(xiàn)了,孩子和胡麗都有很大的變化,孩子不再和她作對了,有什么事情還會主動地請教她,也知道關(guān)心人了,不再發(fā)脾氣了。星期天胡麗去值班時,還會囑咐她說:媽媽你放心去吧,我在家會管住我自己,路上要小心。寫作業(yè)也比以前快多了,也知道努力,每次周末回家都會讓他爸給他輔導物理、數(shù)學等課目。
孩子現(xiàn)在英語雖然還不是太好,但從他的眼神中胡麗堅信他早晚會趕上的。
這個案例說明:父母對孩子的態(tài)度不僅影響孩子智力發(fā)展和學習,也影響孩子其他能力和人格的發(fā)展。
所以,當發(fā)現(xiàn)孩子犯了錯時,父母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從孩子的角度出發(fā),用溫和的態(tài)度對孩子講清楚問題的后果,讓孩子認識自己的錯誤,當然可以用溫和的語氣進行適當?shù)呐u。
很多父母也想用溫和的態(tài)度孩子,但往往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不知道自己該怎么樣才能做到?那么,你不妨按照下面的方法來做做看,你一定會發(fā)現(xiàn):其實永遠保持溫和的態(tài)度對待孩子并不難。
1)父母要控制情緒,平衡心態(tài)
當孩子犯了錯誤或做出一些令父母難以接受的行為時,有些父母一時過于激動,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打斷甚至不聽孩子的解釋,就對孩子采取訓斥或粗暴的打罵。的確,孩子在父母的大吼大叫下,或許會表現(xiàn)得聽話、服從,但這樣的手段會使你逐漸無法控制局面。初期會讓孩子的受到驚嚇,影響穩(wěn)定的情緒和心理發(fā)育。逐漸就會使孩子有錯也不向父母說,采取隱瞞、撒謊等方法來逃避父母的斥罵,久而久之也會像父母一樣以同樣的手段對待別人。
在和孩子的談話中,如果孩子的意見和自己有沖突時,千萬不要失去控制大吼大叫,應該冷靜地分析一下孩子的意見是否正確。如果正確的要給予支持,如果是錯誤的,父母應該在商討的氣氛中用溫和的態(tài)度給孩子分析,切記不要一味地否定孩子的意見,不然會使孩子養(yǎng)成沉默寡言的孤僻性格。
2)要學會對孩子的錯誤“冷處理”
父母打、罵孩子往往是自己急了的時候,因此要學會“冷處理”,所謂“冷處理”就是在自己著急、上火、生氣時不要教育孩子,自己先消消氣,等心情平靜了再教育孩子。而當孩子也處于生氣、激動的時候,也不適宜進行教育,應該等孩子平靜下來再用溫和的態(tài)度進行教育。這樣才能防止粗暴型教育,冷靜地、客觀地處理問題。
3)不要讓自己的壞情緒感染孩子
父母還應該注意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情緒對孩子的影響。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xiàn)出消極的情緒,那樣會使孩子處在一種不和諧和家庭環(huán)境中,受到父母的消極情緒影響而導致情緒上也發(fā)生變化。
總之,父母需要用溫和的態(tài)度對待自己孩子。當父母為孩子的錯誤煩惱時,不妨靜下心來,平靜的分析孩子的錯誤,用溫和的態(tài)度耐心的對待孩子。
父母們請務必記住,只有用溫和的態(tài)度對待孩子,孩子才能更健康茁壯的成長。
如何改變父母對教育的態(tài)度
父母要先改變態(tài)度
七田真說,即使是患有唐氏癥、先天智障的兒童,經(jīng)過七田真式右腦教育后,也能發(fā)揮很好的學習能力。
七田真說:“最重要的是父母對孩子的態(tài)度。若父母認為孩子不行或漠不關(guān)心,孩子就往往不行。只有父母先改變,孩子才會改變?!彼蚨钩凶畲蟮奶魬?zhàn)是:如何改變父母對幼兒教育的心態(tài)!
而對父母來說,右腦教育最大挑戰(zhàn)是:你到底真心愛孩子嗎?愛孩子,而不是給孩子壓力。因為右腦教育是一種心靈教育,以一體感、協(xié)調(diào)、夢、和平為基礎(chǔ),透過心靈交涉得到對方的感應。“心”的教育就是“認同、愛、夸贊”,媽媽給孩子愛心,孩子感受到媽媽的愛,才有助于右腦潛能的開發(fā)。
七田真舉例:當孩子不乖時,父母只需緊緊擁抱孩子,告訴孩子:我愛你。多多擁抱孩子,肯定、贊美孩子,有助于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及良好行為。只是培育“聰明”的孩子并不足夠,孩子的“心靈”素質(zhì)才是最重要的?!?/p>
訓練想象開發(fā)右腦
根據(jù)七田真的著作,右腦有五項功能:
ESP能力:超感覺能力,不需要靠一般的感覺器官,而是靠細胞、波動來感覺,所以能感應接受到宇宙的信息。
圖像化機能:一眼看過、聽過的事物可借由意象顯現(xiàn)。
超高速自動演算機能:是一種高速大量的計算能力,小孩子能算出多位數(shù)乘法,就因為右腦天生有這樣的能力。
共振共鳴機能:不需要通過嚴謹?shù)奈寰€譜練習,只要打開右腦聽一遍,腦海里盡量去想畫面,就可流利地演奏音樂。
超高速大量記憶機能:運用在語言學習方面,小孩子常聽外語錄音帶,能講四五種語言。
右腦訓練方法第一步:想象訓練。每個孩子都具備看到影像的能力,媽媽在自己額頭處想象要傳出的影像,將其傳達到孩子額頭,讓孩子接收。
方法包括:制作一張橘色卡片,中央貼上直徑3.5公分的藍色圓,讓孩子進行“一點凝視法”。讓孩子合上眼,在可看到殘像的顏色中告訴孩子:“你的頭腦看得到紅蘋果”;影像就會立即出現(xiàn)在孩子的腦中。
母親也可手拿兩張顏色紙,在腦中想著其中一張紙的顏色,再讓孩子挑選母親所想的顏色。這些想象游戲,玩5分鐘就足夠。能夠“看到”理應看不見的影像,表示右腦已開發(fā)。如此一來,吸收力、記憶力、理解力、創(chuàng)造力都會令人刮目。
女兒,你很幸福
女兒,你很幸福
女兒,我想告訴你,你很幸福!你知道嗎,昨天是你第一天去幼兒園,卻牽動了全家人的心!
你的姥姥姥爺和舅舅,提心吊膽了一天,不知你在幼兒園哭沒哭;不知你吃沒吃飯;不知有沒有小朋友欺負你;也不知道老師喜歡不喜歡你......
你的幼兒園就在大姨姥家院內(nèi),大姨姥和大姨媽愣是不放心,中午偷偷地去幼兒園看了你!聽到老師說你沒哭也沒鬧,中午老師喂了飯,在小床上準備睡覺了,大姨媽才放心地離開,下午還陪媽媽去給你買了好多好穿的好用的好吃的好多東西......
你的二姨媽,聽姥姥講你上幼兒園了,幼兒園里有她熟悉的老師,不是二姨媽臨時有事,她會親自去接你放學,目的是想見見老師,讓老師多多照顧你......
你的小姨和姨父,一早就給媽媽發(fā)來信息,問你去幼兒園的情況,小姨和姨父很不舍得小小的你,念叨了你一上午,就連只比你大十一個月的小哥哥也會說妹妹去幼兒園不會哭......
你是小姨姥看大的,對你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對你的那個寵啊,就甭提了!昨天你放學的時候,生病了的小姨姥還和媽媽一起去接的你......
就連你遠在美國的大姨媽看了媽媽給你寫的日記,也在掛掛著你!
女兒,你看看你多幸福啊!能羨煞多少人??!當然了,你也沒有讓這些愛你的人失望!第一天,你就帶著小紅花回來啦!讓家人那個驕傲啊!你還說:你喜歡老師,老師也喜歡你!你喜歡小朋友,小朋友也喜歡你!媽媽問你:今天你在幼兒園玩什么了?你說:沒玩,做游戲了!哦,媽媽才知道玩和做游戲是兩個概念??!你甚至還給我們表演了你在幼兒園一天玩的游戲!兩只小胳膊轉(zhuǎn)動著滿地跑!你還說了幾句話,媽媽沒聽懂,聽那意思,也應該是你在幼兒園老師教你的吧?只有一天,你就有了這么多收獲!爸爸媽媽真為你高興!今天一早,你竟主動要求去幼兒園,園長看到爸爸媽媽第一句話就是:這個小家伙昨天表現(xiàn)得可好了!美得爸爸媽媽的嘴角啊,不自覺得就上揚了!爸爸媽媽要走的時候,你只是在老師的懷里輕輕地說了句:找媽媽!一點也沒哭!女兒,你真棒!
育兒觀念:對待動物的態(tài)度
育兒觀念:對待動物的態(tài)度昨天,和寶寶班上的一位小朋友的媽媽聊了一個上午。讓我最為欣賞的是,她在教育孩子過程中對待“動物”的親近態(tài)度。她們家養(yǎng)了一只貓和一只狗,狗和貓成了他們家庭的一員,給他們家?guī)砹撕芏鄽g樂。她的女兒和動物園里的蟒蛇有過十幾分鐘的親密接觸,在家里也養(yǎng)過各種各樣的小動物,在外面捉過蚯蚓、小青蛙、蝸牛。天那,聽她描述的各種情景,我覺得很意外。我總擔心外面的蝸牛之類的小動物上有寄生蟲,不是聽說過那種福壽螺有很多寄生蟲嗎?所以我不敢動這些東西,我的態(tài)度也影響到了孩子。我問她,家里的狗和貓從來都沒有傷害過孩子嗎?她回答,從來都沒有。孩子和動物有著天然的親密感。她給我講了很多關(guān)于有趣的故事。比如,在松軟的地里種小樹苗。狗狗就用爪子刨坑,女兒把樹苗放到坑里,媽媽再把坑封起來。人和狗有著默契的配合!女兒有時候一下子撲到貓的身上,貓只是喵喵地叫著求助,但從來沒有傷害過女兒。而且,家里養(yǎng)只貓很幸福的。她說,你看,貓總是很舒服、悠閑地生活,這種態(tài)度會感染人的。聽她說著,我就有了養(yǎng)只狗或者貓的強烈欲望。當我提到,在小區(qū)里,寶寶看到人家的狗迎面過來就會下意識地躲開。這位媽媽告訴我,一般狗是不會傷害人的,只要你用友好的眼神看著它。如果經(jīng)狗的主人同意,可以向狗友好地伸出手,它會舔舔你的手。有了這個經(jīng)驗之后,昨天下午和晚上,我和寶寶散步遇到了兩次狗。寶寶下意識地躲開了,而我蹲下來,友好地看著狗,故作鎮(zhèn)靜地伸出手到它的嘴邊。狗沒有舔我的手,而是聞了聞,搖搖尾巴走開了。主人說,它搖尾巴代表對你友好。寶寶在一邊看著媽媽這么做。我想,他頭腦當中一定會有變化。我希望,在我的影響下,他對狗的態(tài)度會有所改變。我想,等到合適的時候,我一定會養(yǎng)只狗的。
應對親情危機:父親控訴女兒 兒子長文數(shù)落父母
年關(guān)將至,本是親人團圓的溫暖時候,卻曝出了兩則親情撕裂的新聞,令人唏噓。
1月11日,四川成都一位被女兒傷透心的父親百般無奈把女兒的私人信息及所作所為羅列成文,發(fā)布于微博:遠在加拿大的女兒以留學為名騙走了他辛苦積攢的300萬元,卻并未到學校報到,而是四處吃喝玩樂買奢侈品。她還拒絕家人的勸告,把所有家人的聯(lián)系方式拉黑。這位絕望無奈的父親也承認是自己慣壞了女兒,在女兒還小的時候,他與前妻離婚,含辛孤苦把女兒撫養(yǎng)長大,卻養(yǎng)成了白眼狼。
1月28日,一篇題為《北大留美學生萬字數(shù)落父母、12年春節(jié)不歸拉黑父母6年》的文章在網(wǎng)上刷屏。在父母和外人眼里,王猛(化名)符合所有有出息好孩子的典型特征:從小到大成績數(shù)一數(shù)二、四川一地級市高考理科狀元、上北大、本科后又成為美國排名前50的大學研究生等等。然而,這一切光環(huán)的背后卻是王猛和父母的決裂:12年前,他不再回家過春節(jié);6年前,他拉黑了父母所有的聯(lián)系方式;他甚至還準備再到北大讀個心理學方面的博士,以解決自己長期壓抑之下的心理問題,他認為自己與家庭決裂的根源是父母從小對自己的“過度關(guān)愛”。在他近日寫下的萬字長文中,他告誡一些要好的朋友,作為年輕的父母,哪些事情不能做。
懟之源
你等我感恩,我等你道歉
這次無論是父親微博控訴女兒還是兒子長文數(shù)落父母,都引來了大家的極大關(guān)注和共鳴。站隊父母陣營的,想的是為人父母的辛苦付出,說的是五倫關(guān)系第一倫父慈子孝,嘆息的是嬌慣出惡果沒有長善而救失。站隊子女陣營的,念念不忘的是成長路上的斑斑血淚,滿滿傷痛。簡而言之,付出感讓父母等著子女來感恩,傷痛感讓子女等著父母來道歉。
在近20年的心理咨詢與輔導工作中,我目睹了難以計數(shù)的父母和子女互相撕裂互相傷害。那種相愛相殺,一邊嫌棄一邊依賴,一邊糾纏一邊折磨,不僅是對兩代人生命能量的巨大消耗,處理不當還會成為“家族遺傳病”。從小沒被尊重和善待的孩子,長大后要學會真正的尊重和善待也并不容易。
一位痛恨自己總對兒子動手的父親,每次打了兒子之后都會躲在衛(wèi)生間哭泣,然后再狠狠打自己。他從小挨了父親不少打,每次挨打都發(fā)誓自己做父親后絕不會打孩子,但現(xiàn)在孩子做了錯事,他的第一反應就是狠狠打。冷靜后,他分析自己打兒子時是惡魔附體,如何驅(qū)除這個惡魔是他的心結(jié)。
慫隨心
接受現(xiàn)實,不再苛求與逃避
父親懟女兒,兒子懟父母,一個懟字,代表的是心里有怨恨,有對抗,想攻擊,想改變。但復雜微妙血脈基因相連、砸了骨頭連著筋的代際關(guān)系,豈是一個簡單粗暴的懟可以處理的?
兩則新聞的后續(xù)可以說都是父母認慫,控訴女兒的已經(jīng)刪掉微博,被北大畢業(yè)留學美國的兒子發(fā)長文公開數(shù)落的王猛之父含淚悔恨,沒教好兒子,乞求蒼天還兒子健康心靈。王父反思自己的教子之道,并沒有打罵,而是講道理論是非的“談話”?!按蟾艔?歲時開始,我們就用這種方式跟他溝通。他知道,談話意味著可能犯了錯。即使我們輕描淡寫地聊天,他也會一直恐慌?!遍L此以往,王猛和父母都習慣了用郵件溝通,看似平靜、克制的理性交流卻壓抑阻滯了真實情緒的流動。王父表示,忽略了孩子的先天特點,是他們作為父母非常大的失誤。在這個失誤之下,導致了一連串忽視孩子情緒的行為發(fā)生。他說,以前總覺得兒子的一些負面情緒——生氣、憤怒都無大礙,過幾天就會好,兒子也許就忘了,但沒想到兒子會一直記著。兒子長大后,在“過度關(guān)愛”和“放手”之間也沒找到好的平衡。
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說過,一想到為人父母居然不用經(jīng)過考試,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了。父輩認慫,估計有反省求和解,也有無奈,但相對充滿對抗和危險的對懟,接受現(xiàn)實的認慫倒也是一種解決之道。無論如何,家庭不是法庭,論是非,爭對錯,講輸贏,一是成本太高,二是意義不大。代際危機或者一段糟糕的親子關(guān)系永遠都是雙向傷害,無論叫痛的是父母還是子女,另一方也一定很痛。中國家庭有兩個看似矛盾的特點,一是邊界不清導致深度糾纏,二是情感漠視缺乏心靈關(guān)懷。父母年富力強時,經(jīng)常自以為是為孩子的人生作主,從學習到交友,從愛好到就業(yè),凡事大包大攬,以愛和為你好之名,行控制之實。有多少這樣不肯放手的父母,最終只能感嘆白養(yǎng)了一個陌生人。最悲摧的是,當他們年老體弱,渴求親情反哺的愛與關(guān)懷時,在孤獨中長大的下一代通常無力也無能滿足他們的情感需求。
怎么辦?從接納開始,父母接納自己不是完美的父母,接納孩子是有獨立人格的個體,愿意學習和改變。孩子同樣接納父母的不完美,原諒他們也是由不完美的父母撫養(yǎng)長大。靜靜地想一下,當我們抱怨指責父母的控制時,是不是也在企圖改變他們?這背后是不是也有一種控制的心理動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接納現(xiàn)實,接納不完美,不再苛求,不再逃避,學習真正的獨立,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前面提到那位痛恨自己總對兒子動手又無力改變的父親,后來終于發(fā)現(xiàn)折磨自己的惡魔是心底對父親的記恨。他嘗試去理解當年靠打零工養(yǎng)活一家三代的父親內(nèi)心的苦悶,原諒了父親的暴躁壞脾氣。當他從心里和父親和解之后,感覺就是和自己的一部分和解了,從此再沒動手打過兒子?!芭紶栠€是會被兒子氣得舉起拳頭,但一次也沒落下過。因為這個時候,總會有一個清晰的聲音告訴我,你不是你父親,你理應有更好的方式對待自己,對待兒子?!?/p>
盤點:教育孩子的六種錯誤態(tài)度
教育孩子,從來都是人生的一件大事,牽動著千千萬萬父母的心,因為,孩子就是我們生命的延續(xù),人生百年,轉(zhuǎn)瞬即逝。有了孩子,我們的愿望,我們的理想,才能子子孫孫傳之久遠,譬如積薪,拾級上升,不斷開拓新的光輝領(lǐng)域。然而,教育孩子有以下六種錯誤的態(tài)度,很多父母總是會在不知不覺中屢屢犯之。
盤點:教育孩子的六種錯誤態(tài)度(資料圖)
一、表揚過多
太多的表揚會給孩子造成許多束縛與負擔,當達不到父母的期望時,孩子很容易產(chǎn)生挫折、內(nèi)疚感。如父母總夸孩子“太聰明了”,當考試成績不理想時,孩子就會產(chǎn)生深深的自責與沮喪,自尊心與自信心受到沉重的打擊。
因此,父母最好就某件具體的事情表揚孩子,如“你今天的作業(yè)寫得很好!”
二、提問過多
由于迫切地希望更多地了解孩子,許多父母往往一等孩子放學就問個不停,“今天老師有沒有提問你?”“數(shù)學考得怎么樣?”“都和誰一起玩兒了?”……太多的問題只能引起孩子的反感與抵觸,落個“討厭鬼”的名聲。
有效的做法是進入孩子的世界,更多地和他們一起游戲、聊天,在不經(jīng)意中,你就會發(fā)現(xiàn)孩子的許多秘密。
三、命令過多
“寫作業(yè)去!”“把電視關(guān)了!”……過于頻繁的命令容易使孩子“充耳不聞”,當孩子經(jīng)常對這樣的命令無動于衷時,父母就應該考慮一下自己在孩子眼里的信譽了。
四、否認感覺
這是許多父母很容易犯的一個錯誤。當孩子說“媽媽,我怕,打針很疼”時,父母經(jīng)常會安慰說:“寶貝,沒關(guān)系,不疼的?!边@樣只會使孩子感到委屈與恐懼。較明智的做法應該是:“寶貝,媽媽知道,打針是疼,可是打完針后病才能好?!币庾R到自己得到理解后,孩子的感覺會好些。
五、呵斥和嘲笑
當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時,某些家長會大聲呵斥,“笨蛋!木腦瓜!”這種做法會對孩子的自尊心造成嚴重的傷害。正確的做法是就事而不就人提出批評。
六、不以身作則
當孩子在外邊和人打架時,父母又打又罵的態(tài)度會使孩子在內(nèi)心產(chǎn)生強烈的不滿,“不讓我打架,你們怎么還打人?”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已威信掃地。教育應該是一個雙向的過程。
幼兒園幼兒教師演講稿:播一顆幸福的種子 幼兒教師演講稿:播一顆幸福的種子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大家好!
我是***,來自**幼兒園。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播一顆幸福的種子》。
幸福是什么?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答案。
灰姑娘說:幸福就是每天夜里和心愛的王子一起跳舞;
睡美人說:幸福就是在黑暗中沉睡時得到甜蜜的一吻;
海的女兒說:幸福就是要讓自己愛的人幸福,即使自己失去生命,
那么我們幼兒教師的幸福在哪里呢?幼兒教師的工作是平凡而瑣碎的。身為幼兒教師的我,幸福就在于和孩子們相處的每一個細節(jié)。盡管我們會經(jīng)常遇到孩子突發(fā)的各種狀況,碰到各種麻煩,有時還會面對家長的不理解。但當我們解析了孩子想知道的秘密,看到他們眼睛里閃爍著快樂光芒的時候;當我們從孩子的眼睛里讀出愿望,為他們插上夢想翅膀的時候;當我們成功的組織一次親子活動,得到家長認可的時候;甚至是孩子學會了一句話、一首歌、學會了做一件他從來都沒有做好的事情的時候-----我們的心里便會升騰起一種幸福,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幸福。
“教育的真正目的就在于促進個體獲得幸福體驗,提升幸福意識,發(fā)展幸福能力。”讀了馬丁-塞利格曼《真實的幸?!罚蚁耄何覀儜摓橛變翰ハ乱活w幸福的種子,讓它在孩子幼小的心靈深處生根發(fā)芽。
塞利格曼認為:“幸福感來自于自己的優(yōu)勢與美德,通過自己努力獲得的幸福才會有真正的幸福感受”。幸福是一種心態(tài),是一種能力,需要從小培養(yǎng)。作為幼兒教師的我們就應努力使自己成長為一名陽光而充滿幸福能力的教師,這樣才能讓幸福去傳遞幸福,讓幸福去感染幸福,用幸福去創(chuàng)造幸福。具有幸福陽光心態(tài)的教師,才能帶出幸??鞓返暮⒆?。
記得,小班上學期有個孩子叫瑤瑤,自從媽媽生了小弟弟,孩子情緒落差很大,愛耍脾氣。入園哭鬧不止,每當這時,我把他擁進自己的懷里,溫柔地對她說:“今天瑤瑤心情不好是不是?老師抱一抱就好了!瑤瑤不哭,和老師說說怎么這么不高興呀?”此時,我感覺到她的小心臟在撲通撲通地跳。我就這樣抱著她,拍著她,直到她平靜下來?!艾幀?,你當姐姐了?”她點頭,“那你一定是個好姐姐,你會抱弟弟嗎?”她又點點頭,“今天晚上,你抱弟弟的時候讓媽媽用手機錄下來,把視頻傳到小二班的QQ群里,讓老師和小朋友們看一看你當姐姐的樣子好嗎?”下午放學的時候,我囑咐全班小朋友晚上一定要看QQ 群,看瑤瑤當姐姐的樣子。果真,那天晚上我們在群里看到了瑤瑤抱弟弟的樣子。我引導小朋友們不停的為瑤瑤伸大拇指,鼓掌,或用語音鼓勵她“你真棒!”“你真是個好姐姐”。從那以后,在老師和小朋友們的鼓勵中,瑤瑤不再排斥弟弟了。當媽媽感激地對我說:“老師,太感謝您了,真是讓您費心了!”此時,我的幸福感油然而生。這就是一個幼兒教師“真實的幸?!?。而此時,我們也正在為孩子悄悄播下一顆幸福的種子。
在成就工作的同時,我也追求自我發(fā)展的快樂,收獲成長,收獲進步??鞓饭ぷ髋c幸福生活是緊密相連的,工作不是生活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只有充滿激情和渴望地面對工作,投入工作,創(chuàng)造性工作,才能獲得高質(zhì)量的人生幸福。塞利格曼在《真實的幸?!分幸恢睆娬{(diào):“幸福感來源于自己的優(yōu)勢”,只有努力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勢,然后通過努力去放大它,從而獲得成功的體驗,才能使自己的幸福變得長久?!白x書是教師最好的精神化妝和精神食糧”,能夠提升教師的幸福能力和專業(yè)水平,能夠讓我們在“內(nèi)化”中提升自己,悅納自己,并認同他人。只有擁有良好的知識結(jié)構(gòu),高尚的道德修養(yǎng),才能不斷完善自己的工作技巧,并富有創(chuàng)造性地工作,從而體驗到工作的幸福。
我愿在平凡的工作中盡我所能,我愿在與幼兒相處的日子里全心全意,我愿用我的智慧和愛為孩子播下一顆幸福的種子,靜待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