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教育攻略:媽媽要懂得在兒子面前示弱
發(fā)布時間:2021-09-06 小烏鴉愛媽媽音樂教案 幼兒園教案媽媽 幼兒園說課稿要脫稿嗎很多人發(fā)現(xiàn),在女孩越來越“野”的同時,“文氣”的男孩也越來越多。
“文氣”以前是好孩子的專用詞,可是越來越多的男孩家長,卻漸漸不喜歡聽到別人用這個詞來夸獎自家的兒子。
因為“文氣”這個詞,往好的一面去理解,是“細心、文靜、溫和、善解人意”,可是這些詞,原本是女孩子的專屬。如果往不好的一面去理解,是“膽小、怯懦、不自信、責任感缺乏”,甚至有點“娘娘腔”。
這讓男孩家長倍感壓力。
“文氣”的男孩越來越多,這到底是怎么了?
為什么男孩越來越“文氣”
幼兒園的小操場上,孩子們在玩耍。一位媽媽,眼睛追逐著一個小男孩。
男孩正和同伴們玩滑板車,平衡一下沒掌握好,踉蹌了下,便不敢再上車,一臉很想玩又不敢的表情。媽媽似乎被惹惱了,眉頭一皺。
這時,一旁家長嘀咕了一句“我家女兒,整天爬上竄下,像個假小子,真拿她沒辦法。”這句話就像一根導火線,把她蹭蹭蹭地點燃了。這位媽媽上前厲聲斥責兒子:“你怎么縮手縮腳的,一點不像男子漢!”
這樣的場景,實在太常見了。不少男孩家長發(fā)現(xiàn),在介紹自家兒子時,用“細心、文靜、溫和、善解人意”等詞語的頻率越來越高,而這些形容詞,原本是女孩子的專屬。
男孩膽小、怯懦、不自信、責任感缺乏,甚至有點“娘娘腔”。這樣的男孩越來越多,到底是怎么了?
杭州勝利學前教育集團勝利園區(qū)的沈杭凱園長,最近在做一個關(guān)于小男生的課題。對幼兒園小男生的調(diào)查中,她發(fā)現(xiàn),男孩本應具有特質(zhì),現(xiàn)在正在弱化甚至消失。
“一些男孩比女孩還要敏感?!鄙蛟洪L記得,有個男孩,有次回家氣呼呼地對媽媽說:“做男孩真不好,明天不去幼兒園了!”男孩生氣的原因,是和女孩吵架了,老師總要他“讓讓女孩子”。
還有一些男孩很作,比女孩還要精細,吃飯挾口菜,一定要吐點菜渣出來。還有些膽小,稍有挑戰(zhàn)性的活動就不敢參與,回答問題畏畏縮縮的男孩占的比例也不小。
幼兒園教育應該男女區(qū)別對待
“幼兒園缺乏男老師是一個因素?!鄙驁@長分析,另外幼兒園老師的教育理念也存在一定誤區(qū)。
在幼兒園,老師對不同性別的孩子給予同等教育。以往,老師很少考慮性別因素,在評價孩子的表現(xiàn)時,更多地從傳統(tǒng)觀念出發(fā),不會強調(diào)男女孩子在性別上的不同。
沈園長舉了個例子。比如幼兒園孩子都要學的“手腕花”動作,就是手腕向外轉(zhuǎn)的一個動作,這是為了鍛煉孩子手部的大肌肉。
幼兒園里的幾乎都是女老師,做示范時,動作比較柔美,表揚孩子時也總是用“做得真漂亮”這類的句子。
“這種柔美的動作適合女孩,不適合男孩?!鄙驁@長說,現(xiàn)在,老師在教這個動作時,會男女區(qū)別對待。指導男孩子,把溫柔的轉(zhuǎn)動改為有力量的往外推。表揚男孩時,也改用“像齒輪一樣靈活,力氣真大啊”等等更有陽剛特質(zhì)的話語。
再比如,幼兒園每個教室都有表演區(qū),仔細看,會發(fā)現(xiàn)道具都是些花朵什么的,很適合女孩子玩?!艾F(xiàn)在,增加一些軍帽、槍、旗等等。比如打旗語,就很適合男孩子表演。”
沈園長說,在意識到班里男孩的某些表現(xiàn)不恰當后,老師會對自己的教育方式進行修正。
“雖然同齡男孩,在語言能力、動作協(xié)調(diào)性等方面,都比女孩弱一些。但我們發(fā)現(xiàn),男孩對玩具造型的探索和一些科學活動,表現(xiàn)得更有興趣,在做某件事情上,專注度更強。”沈園長覺得,在幼兒園里開辟一些適合男孩的課程和游戲很有必要,而在以往這是被忽略的。
媽媽要懂得在兒子面前示弱
“男孩的‘弱’,和父母的教養(yǎng)方式也很有關(guān)系?!鄙驁@長發(fā)現(xiàn),幼兒園里也有很具男子漢氣質(zhì)的男孩,“膽大、大方、比較獨立”,她發(fā)現(xiàn),這些孩子的家庭教育,都是比較民主、寬松的,“家長和孩子商量著來”。
“什么事情都由家長包辦,會產(chǎn)生兩種傾向,一種是‘無法無天’型。比如有個男孩,不管在幼兒園還是家里,鞋帶掉了,就腳一翹‘給我系鞋帶’。另一種是退縮型的,不管做什么都表示得很懦弱?!?/p>
“現(xiàn)在的媽媽太強悍了,什么都替兒子打點好,其實媽媽在兒子面前適當示弱,給兒子一些機會,可以激發(fā)男孩的潛能?!鄙驁@長認為,現(xiàn)在不少家庭都是爸爸很忙,缺席孩子的教育,媽媽是家里家外一把手,長此以往的“包辦”,會壓制男孩的潛能。
其實,當媽媽的可以適時示弱,告訴兒子,你是男子漢了,要保護媽媽,幫助媽媽。沈園長打比方說,去超市買東西時,可以分一點給孩子提;做一些家務時,可以讓孩子來當下手。當然,爸爸們也要多和男孩接觸,言傳身教是做好“男子氣”榜樣的最好途徑。
“不要怕累著孩子,孩子的潛能,尤其是男孩的潛能很大。而現(xiàn)如今普遍的教育習慣,把男孩的特質(zhì)給掩蓋了,沒機會發(fā)揮出來,我們應該盡可能地為男孩創(chuàng)造一些機會。”沈園長說,每個男孩的身體里都有許多小馬達,讓這些馬達運行起來,才能成為真正的男子漢。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擴展閱讀
媽媽在男孩教育中的角色
孩子在人世間認識的第一個人是媽媽;會說的第一個詞是“媽媽”;生病時最依戀的是媽媽;夜晚睡覺時尋找的是媽媽;放學回家,問的第一句話是:“我媽媽呢?”因此,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都會對自己的母親特別依戀。
但值得注意的是,當媽媽過于對男孩精心照顧時,男孩往往會因為對母親的過度依戀,其“陽剛之氣”漸漸消失。
是什么原因讓越來越多的男孩開始變得唯唯諾諾,甚至膽小怕事了呢?
首先,我們不得不把矛頭指向任勞任怨的媽媽。有人說,現(xiàn)在媽媽對孩子的愛就像雞媽媽溺愛它的小雞一樣,小雞餓了,雞媽媽給它們找食吃;風雨天,雞媽媽用自己的翅膀為小雞遮風避雨;當面臨外敵入侵(如狗、老鷹等欺負自己的小雞)時,雞媽媽會主動出擊……
其實,影響男孩男子漢氣概的因素,除了這種“雞媽媽”類型的媽媽外,還有“代辦型”和“滿足型”兩種媽媽。
代辦,除了給孩子帶來懶惰與無能、給家長帶來悲哀和失望之外,究竟還帶來了什么呢?很多媽媽用錢表達自己不能關(guān)心幫助孩子的歉意,卻不知道,無度地給孩子錢,是在害孩子。
給父母的建議:
《動物世界》常常會有這樣的片段:
母獅對幼獅關(guān)愛有加,但是并不過分嬌縱。幼獅剛開始蹣跚學步,母獅便讓它體驗生命中邁向自立的第一步——覓食。幼獅哭也好,哀求也好,母獅就是不將食物給它,還“殘忍”地將它推出門外。于是,看到依賴父母行不通的幼獅便鼓足勇氣、執(zhí)著地爬起來,一步一步地向前走……最終學會了生存。也正是如此,獅子的勇猛特性才得以形成。
動物要學會自己覓食才能在弱肉強食的動物界生存下去,孩子要經(jīng)歷自己獨立處事才能長大成人。一位哲人說過:“經(jīng)過什么樣的洗禮,就能造就什么樣的靈魂。”因此,媽媽們,請大膽地撒開你們的雙手,讓孩子盡快自強自立起來吧!
管教男孩,權(quán)威是關(guān)鍵
也許,男孩都抓住了“媽媽無論在任何時候都是溫柔的”這一特性,他們往往更喜歡向母親挑釁。比如,媽媽越是溫柔地對男孩說:“兒子,別哭了!”他往往會哭得更起勁。
一位兒童心理學家說,媽媽對兒子發(fā)出的溫柔警告——“兒子,別這樣做”,對于男孩的一些惡劣行為,如調(diào)皮、愛玩、好斗等,是完全不起作用的。因此在這時,管教男孩,有規(guī)則是必要的,而權(quán)威才是關(guān)鍵。
超市里,一位女顧客和她5歲的兒子都表現(xiàn)出明顯的不高興。原來,小男孩要媽媽給他買一個很高檔的文具盒,在媽媽表示拒絕時便發(fā)起火來,并且賴在文具盒旁邊不肯走。這時,這位媽媽不顧別人有沒有聽見,彎下身子,耐心地說服兒子。
“我本來準備給你買你想要的東西,”那位媽媽平靜地說,“但是現(xiàn)在我不買了,因為我不能對你的這種哭鬧進行獎勵?!?/p>
但是小男孩還是不聽話,他依然鼓著鼻子,嘴里嘟嘟噥噥著,這逼得母親說出她最不想說的話:“你知道我們回家以后會發(fā)生什么嗎?”
“知道的?!彼卮?。
“是什么呢?”母親問。
“一頓打?!?/p>
“沒錯,”她說道,“要是你繼續(xù)這樣的話,那就是兩頓打?!?/p>
于是,一場戰(zhàn)火平息了。男孩安靜了下來,模樣像個小紳士。
男孩在生人面前向母親的權(quán)威挑戰(zhàn),使她處于一種不利的境地。盡管這樣的情景使人很窘迫,但聰明的母親仍然保持沉著鎮(zhèn)定。與此同時,她還向孩子清楚地傳達了這樣一個信息:家里的規(guī)矩在這個超市照樣執(zhí)行。在一個鬧事的孩子面前,她保持了她做母親的權(quán)威。
對父母來講,權(quán)威的尺度是最難把握的,因為把握不當,便會使教育走上極端——對孩子過于嚴厲,會壓制孩子的成長;對孩子過于寬容,又會使孩子變得軟弱無力。因此,每一位家長都要針對自己孩子的特點,總結(jié)出適合你的男孩的權(quán)威“尺度”。
育兒心得:媽媽不要體罰孩子
養(yǎng)小孩可真是一件辛苦的事,精力和體力是缺一不可啊,既要照顧到她的身心健康,又要陪她學習,還要上班。有時候是感覺身心巨疲!唉。。。女人還真是不容易啊。
昨天教了小孩加減法,可她就是計算不對,氣得我就吼罵,今天她怎么都不肯再學,說:"媽媽,你不要讓我學加減法好嗎,我學不會的。。?!?。唉。。看樣子昨天的吼罵對她的自信心傷害不小。
看來以吼罵和體罰孩子的方式還真是得謹慎使用?。∮浀靡郧靶『倢W習拼音的時候,我上一秒教她,下一秒就忘,氣的我就打她,以至于后來就懼怕學習拼音。還跟我說:”媽媽,你要我讀拼音可以,但我不會讀你不能打我。。。。。。“
所以希望天下的媽媽不要體罰孩子,盡量不要用暴力的方式解決問題。如果孩子做錯事一定要體罰的時候也要表情輕松,不要太嚴肅,臉上一定要笑著打,手下一定不要留情,讓她明白做錯事是要受到懲罰的,但避免小孩心里創(chuàng)傷。皮肉傷害了可以修護,心靈傷了也許永遠就是傷痛。
媽媽要怎樣教育孩子
1,孩子不需要太聰明,太鋒芒畢露,我覺得那不是好事,關(guān)鍵是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好習慣決定好人生)
2,環(huán)境很重要,自己要做得正(父母是孩子的一任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必將影響到孩子)
3,不要輕易養(yǎng)成一個壞習慣,那樣你會發(fā)現(xiàn),糾正一個壞習慣的時間會是2倍,3倍于養(yǎng)成習慣的時間;不要因為一時眼前的短暫利益妥協(xié),隨便就給孩子引入新的不良習慣,比如因為孩子不吃飯,就開電視讓孩子看,來達到多喂幾口飯的目的(學壞容易,學好難啊!一定要給孩子養(yǎng)成一個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
4,尊重孩子,習慣換位思考(對孩子我們也需要民主,尊重孩子的一言一行)
5,說真話,當你發(fā)現(xiàn)有些真話說出來可能會效果不好,那就注意說話的技巧,寧可說一半,說的外交辭令些,也不要說瞎話(呵呵,這倒是真的哦!將打擊孩子的話語,換一種方式來表達,可能得到的效果回事非常的不一樣)
6,說孩子聽得懂的話。習慣于講道理的媽媽要說得簡潔明了,忌諱像唐僧(現(xiàn)在孩子的理解能力,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強得多)
7,教育孩子注意技巧,循序漸進,不要一口吃成個胖子,一步步來;了解當前孩子的特點,不拔苗助長(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與愛好,讓孩子得到全面的發(fā)展)
8,有預見性,明明知道這么做可能會引起孩子強烈抗爭并且自己還可能妥協(xié),那么就不要去干預孩子,否則最后結(jié)果只會更壞不會更好(摸透孩子的脾氣性格,做一位能夠了解孩子的好媽媽)
9,吃,注意比較均衡的配比即可,無需太精細;1歲以前孩子保證奶量;一歲以后注意三餐即可;一天中的飲食做不到各類搭配均衡,那么一周中的飲食搭配一下,都兼顧一下,也是可以的(孩子有一個好的身體,那才是最關(guān)鍵的)
10,孩子不會餓死自己(鍛煉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
11,吃飯一定要在餐椅上吃,不吃請離開(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行為規(guī)范)
12,外出玩不可能像家中吃得那么放心的時候,也沒必要太擔心,能力范圍內(nèi)稍微注意下,比如選家干凈的飯店;其他比如菜中是不是有味精,菜是不是綠色食品等,就沒必要太擔心了(好與不好,只要衛(wèi)生健康就行,讓孩子也吃點小苦)
13,補鈣什么的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不缺不補(多曬太陽,平時在飲食上多注意點就行了,是藥三分毒哦?。?/p>
14,穿著不講究,不刻意(讓孩子懂得節(jié)儉與樸素)
15,穿的和媽媽差不多多(媽媽的穿衣打扮會直接的影響到孩子的穿衣打扮)
16,給孩子穿衣服,少一件比多一件要好。孩子運動量大,玩出汗,風一吹更容易感冒,還更不容易好(要想身體安,三分饑和寒)
17,孩子流鼻涕了,加一件衣服(平時多多的注意觀察孩子)
18,判斷冷熱,摸孩子后脖子,手心和腳心(這都是生活中積累出來的經(jīng)驗)
19,不給孩子經(jīng)常,動輒吃小藥。天冷季節(jié),不定期給孩子吃點vc,或者每天吃點富含vc的水果(多吃水果,要比藥容易吸收)
20,感冒癥狀輕的時候,比如只有流鼻涕,不需要剛開始就吃藥,可以多灌水;感冒大多數(shù)是病毒性的,病毒沒有特效藥,吃藥14天好,不吃藥2個禮拜好;很多時候都是大人自己心理安慰(多喝熱水,多排汗,增加身體的新陳代謝)
21,感冒發(fā)燒去醫(yī)院的話,盡量要求驗血(感冒可以引發(fā)很多病的,絕對不可忽視哦!)
22,一個人可能不生病嗎?不可能;所以孩子感冒的時候,小病的時候,不要驚慌失措,辯證地想,得一次感冒相當于打了一針預防針。對這種宏觀上不可避免的事情,沒必要太在意(多注意休息和保暖就很少感冒了)
23,玩不怕臟(玩就放開的玩,別讓孩子有任何的顧慮)
24,不影響到自己安危,不影響到他人利益,就不要對孩子的行為舉止干涉太多(給孩子足夠的空間來充分的發(fā)揮自己)
25,放手讓孩子玩,摸爬滾打,不頭破血流就可以(會玩也就會學)
26,不是所有危險的東西都禁止孩子走近;可以控制的范圍內(nèi),教孩子危險在哪里,怎么避免(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
27,盡量多給孩子自己體會的機會,不直接告訴結(jié)果;讓他去摸索,去磕碰,去失敗(在磕碰中才能得到成長和鍛煉,又失敗才會有成功)
28,教孩子學會等待(在等待中學會忍耐,學會寬容,學會理解)
29,教孩子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不怕做錯事,只怕做錯了事情而不敢去承認)
30,教孩子付出和回報是雙向的,學會感恩(有付出就會有回報,感恩所有幫助過自己的人和讓自己進步的人)
31,睡覺盡量陪孩子入睡(嗯,臨睡前陪孩子說的話,好像比較容易讓孩子所接受)
32,注意保護孩子的注意力和興趣(這也要來好好的培養(yǎng)?。。?/p>
33,寒冷訓練(寒冷會讓人,有一種“求生”的欲望)
34,社會上很多“早教”的方法,當不知道怎么做的時候,就不做,有所為有所不為;信奉寧缺勿濫,過猶不及(找一個最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所有的一切都不能一概而論)
35,孩子是社會的孩子,不要把自己太當作孩子的救世主,唯一(讓孩子適應各種不同的場合帶來的各種問題)
36,不要過多糾纏在自己育兒細節(jié)上的為什么,理論依據(jù)。做就做了,既成事實,沒那么多講究(在學習中,不斷的來完善自己)
37,每天盡量保證父母中的一方能夠陪伴孩子玩耍一定時間(別讓孩子感覺到孤單,只要有時間就盡量的多陪陪孩子)
38,每天想辦法讓孩子大笑狂笑若干次(大笑,可以舒緩孩子由于學習而造成的神經(jīng)緊張)
39,生活游戲化,游戲生活化(游戲的人生,完美的生活。在完美的生活中,游戲人生!)
40,最重要的一句,我只需要一個70分的孩子,所以我也只要當一個70分的媽媽;不對自己嚴格要求,馬馬虎虎過得去就可以,我畢竟也是第一次當媽(人無完人,重要的是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不求最好,只求更好)
41,教孩子直面失敗,我可以不服,但是我輸?shù)闷?,我可以選擇放棄,也可以選擇再次沖擊,但是我不能在對手面前大哭(失敗乃成功之母!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時)
42,有小朋友進攻,學會審時度勢,先正告一次,然后的基本原則就是,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逃;在幼兒園的時候,可以大叫吸引別人的注意力(呵呵,智取——能進則進,不進則退)
43,不先出手打人(君子動口不動手,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44,無論誰先動手,你都不可以第一個哭(告訴孩子:哭是最無能,最沒出息的表現(xiàn)??薏荒芙鉀Q任何事情)
45,你對自己的東西有決定的權(quán)利(享有權(quán)利的同時,也要承擔一部分責任)
46,3歲以后,給孩子引入每周零用錢的機制----要開始學有限的錢來辦自己最想做的事,學開源,學節(jié)流(呵呵,從小鍛煉孩子勤儉持家的好習慣,用最少的錢,辦最好的事情)
47,常帶孩子去遠足,去郊外,不懼怕風雨(開闊孩子的視野,多注意觀察事物的發(fā)展,對孩子的寫作會有很大幫助的)
48,爭取每年都能回一次鄉(xiāng)下老家,過不一樣的生活(多讓孩子體驗一下艱苦的生活,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49,不把工作的煩惱帶回家(在單位和在家不能是一個樣子的哦!)
媽媽要怎么教育孩子
在一個家庭里,對孩子而言,媽媽的角色非常重要。我家寶貝有一同學,孩子媽媽前幾年因癌離世,那孩子就和那個不怎么像樣的爹一起生活。那個爹一月還不知道能有幾天會在家里,可憐孩子渾身臟亂不說,一身的壞習慣,班里的孩子都非常的反感他。媽媽對孩子而言,我覺得是最溫暖最親親最最信賴的角色,那么媽媽的行為性格等等一定會對孩子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那么,作為一名媽媽,你該如何教育你的孩子呢?嘟嘟和您絮叨幾句:
不要過于強勢太過強勢的媽媽,一般會教育出什么樣的孩子呢?我翻看了一下相關(guān)的現(xiàn)實故事,一般能教育出兩類孩子:一類是更加叛逆型的孩子,另一類則是沒主見懦弱敏感的孩子,而第二類孩子居多。現(xiàn)實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媽媽是女強人,在外打拼多年,女兒大學畢業(yè)后直接被媽媽弄回自己身邊,每天做的事情,就是給自己的媽媽和同母異父的妹妹當保姆。大學畢業(yè)那么多年,一事無成,沒有任何自己的主見,性格太過與懦弱無能。我想說的是,做媽媽的你再能干再厲害,你能陪你的孩子到老嗎?哪天你離開了,這個孩子該如何活下去?
別把壞情緒轉(zhuǎn)移到孩子身上嘟嘟到現(xiàn)在仍對曾經(jīng)某時刻自己耿耿于懷。那時候心情特別不好,下班回到家后幾歲大的兒子跟在我身邊,媽媽媽媽的喊著,很渴望我抱抱他,結(jié)果被我一腳踢開了。這么多年過去了,每次想起來心里都是滿滿的愧疚,而那件事情對孩子影響很大,不管做什么先要看看我的臉色,讓我心里特別難過。我們現(xiàn)代的這些媽媽,壓力真的特別大,在外要工作,在家要照顧家庭,如果遇不到心疼你的老公,那么壓力會更加重。可不管怎么樣,孩子是無辜的,孩子渴望得到媽媽的愛,而不是成為媽媽的出氣筒。
不要忽略孩子的進步有時候孩子自認為很大的一點進步,對我們做媽媽的來說,實在是不值得一看,但對孩子來說意義絕對非凡。打個比喻,當孩子把一個一直酒品不好的積木拼好后,他們最想做的就是告訴自己親愛的媽媽,如果這個時候媽媽表揚一下孩子,并做出像孩子請教的姿態(tài),那么孩子一定會更加的想要做得更好,而媽媽要是一臉不耐煩的訓斥孩子:笨死了,這么簡單的東西這么久才學會。那么你想想,孩子會有什么表現(xiàn)?不管孩子的進步有多么的小,作為孩子的媽媽,你都要及時的發(fā)現(xiàn)并表揚,然后鼓勵孩子去做得更好。
和孩子分析問題而不是一味責罵每一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是一個錯誤接一個錯誤,因為只有出現(xiàn)錯誤,孩子才知道怎樣做才是對的。不要說孩子了,就連我們自己,不都是一個錯誤加一個錯誤的這么過來了嗎?做媽媽的,面對孩子的錯誤時最該做的,不是一味的責罵,或者直接訓斥孩子笨死了之類,而是要給孩子一個改錯的機會,更是給孩子一個懂得正確的最好方式。當孩子犯錯時,孩子的內(nèi)心肯定是忐忑的,你拉著孩子安靜下來,給孩子分析一下他們出錯的原因,讓孩子重新試著做一次。
千萬不要對孩子“冷暴力”我記得我小時候,最害怕的不是惹禍后被娘親擰耳朵,而是一家人不搭理我。我記得有一次我那么大了,卻故意犯錯誤惹禍,對我管教有些嚴的娘親竟然沒揍我一頓(嘿嘿),卻和老爹還有姐姐一起不理我了,就讓“先哭為主”的我在那兒吱哇的哭??蘖撕靡粫簭闹缚p里發(fā)現(xiàn)竟然屋子里就我自己,心里那份恐懼別提多重了。孩子們都是一樣的,自己最最親近的媽媽忽然對自己不理不睬,那份恐懼無以言表。有些媽媽喜歡讓犯錯誤的孩子關(guān)在門外罰站,甚至晚上黑乎乎的也把孩子扔出去罰站,這一點媽媽們切勿模仿。
不要總是一副孩子欠你的姿態(tài)我認識一孩子,爸媽離婚后由奶奶撫養(yǎng)長大,后來媽媽從外地回來,又把那個女孩接到了身邊。而這個女孩子的奶奶,還有媽媽,和她說得最多的話,就是我一手把你撫養(yǎng)大,你要如何如何報答我,要么就是我給你錢花給你飯吃還給你買衣服,你要是不聽我的你就是白眼狼就是欠我的,等等。我很想問問那位奶奶和媽媽:你們是在撫養(yǎng)孩子,還是在拿孩子做生意?撫養(yǎng)孩子是一件只投資不問回報的事情,卻拿撫養(yǎng)孩子當成做生意的投資與回收,真的非常愚蠢。我相信,那個孩子要么一副混日子的姿態(tài),要么就會是離她們遠遠地。
讓孩子看到世界的真實我從來不反對讓孩子知道這個世界的真實面目,不會和書里講的那樣,告訴孩子這個世界有多么美麗,沒有任何黑暗,那完全是胡說八道。孩子在外邊無緣無故被欺負的時候,孩子會問你了:那些美麗哪去了?但也不能把這個世界故意描黑。我家寶貝的有位同學告訴他,大街上的人只要是看你,那就是想把你賣掉,你看見這樣的人就要大聲罵他們。后來我問那孩子,才知道是那孩子的媽媽告訴他的。我覺得非常不理解那位媽媽的做法。可以教會孩子在這樣一個世界里如何保護自己,但不能讓孩子對這個世界產(chǎn)生恐懼。
成為孩子最信任的朋友嘟嘟和自己家寶貝一切逛街,總會有太多人說我們倆像是一對好朋友,嘟嘟覺得很自豪。而我的孩子也會把他的小秘密悄悄告訴我,因為從他小的時候我們就有個約定,彼此之間不藏有秘密。我會把我的秘密告訴他,他也會把自己的告訴我,甚至我們會互換日記本看。和孩子成為朋友,你會發(fā)現(xiàn)你和孩子之間完全沒有所謂的代溝,那個代溝,不過是媽媽沒有做好罷了。和孩子成為朋友不算,你還要和孩子的朋友成為朋友,那樣你的孩子才會真正的把你當成朋友那樣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