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寶寶的心思你來猜
發(fā)布時間:2021-08-26 寶寶幼兒園的游戲 寶寶入園 寶寶班教育筆記月子里的小寶貝雖然不會說話,但卻會用自己特殊的語言——即各種神態(tài)、表情來表達自己的各種需求。新媽咪應(yīng)該學會理解寶貝的這些“特殊語言”,這樣就能及時滿足寶貝的各種需要,有助于寶貝的情緒、智能及身體健康發(fā)育。
情景1:
上午10點左右,小翔翔剛吃飽了躺在小床里,顯然心情不錯。媽咪湊過去看他,他認真地看著媽咪,像是在努力聽懂媽咪的話。媽咪開始給他唱歌,能看的出,寶貝正在認真地聽呢。
這是寶貝大腦狀態(tài)最好的時候,對各種刺激反應(yīng)都很敏捷,平均每天有40分鐘左右。小寶貝這時表現(xiàn)出很安靜的樣子,眼睛非常有神,且有光亮;如果媽咪靠近寶貝,他們會很專注地凝視著她的臉,并專心聽她講話;給他們看色彩艷麗的圓形東西,或是黑白相間有條紋的東西和圖片,寶貝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目光會追隨著這些東西移動;對聲音也很敏感,高聲調(diào)的聲音(如媽咪的聲音)會馬上吸引他們,即使有人在他們耳邊或耳后輕輕呼喚,也會使寶貝聽到,并轉(zhuǎn)頭尋找。
專家建議:
這時是早期開發(fā)智力和親子互動的最佳時間。照料者可積極給予聽覺及視覺刺激,如和寶貝做游戲、說話,或給寶貝喂東西。
情景2:
中午12點時,小翔翔顯然又餓了。他躺在那里手腳舞動,嘴里還“哦、啊”地說著,媽咪把手放在他的嘴邊試探了一下,他馬上轉(zhuǎn)過頭去吃媽咪的手指。
寶貝往往在吃奶前或煩躁時處于這種狀態(tài)。他們不像原來那樣安靜,臉部及身體動作增多,有時還發(fā)出一些簡單的聲音;經(jīng)常把小臉轉(zhuǎn)向照顧者,并用手抓著不放,輕輕一碰嘴巴就有吸吮動作;情緒激動不安,容易哭鬧;給予刺激時反應(yīng)不熱烈,注意力也不太集中;如果無人理睬,會表現(xiàn)出運動增強,甚至出現(xiàn)自發(fā)性驚跳。
專家建議:
及時滿足寶貝的需求,并安撫情緒。如果寶貝是因饑餓而哭鬧,要一邊給他吃奶,一邊輕輕拍拍或讓小手撫著媽咪的身體。這樣,寶貝就會很快安靜下來。
情景3:
中午1點。小翔翔吃完了奶,沒過多久開始大哭起來。媽咪一時有些無措,不知道寶貝為什么哭,最后才發(fā)現(xiàn)原來小翔翔便便了,難怪哭的那么響呢。
寶貝往往在有了強烈需求時會這樣,表現(xiàn)為對感性刺激不感興趣,眼睛緊閉,臉變得發(fā)紅,四肢有力地踢蹬著,情緒很不安定。一般發(fā)生在寶貝尿布濕了、很饑餓、身體不舒服、要大人抱或陪伴時。
專家建議:
了解寶貝哭叫的原因,給予適當處理的同時,千萬不要不理睬。有的媽咪擔心養(yǎng)成寶貝總纏人抱的不良習慣,故意任他哭。這樣做不僅會使寶貝缺乏安全感,而且對他人不信任、不友好的苗頭也會由此萌發(fā),有時甚至會耽誤寶貝的病情。因為寶貝有時哭叫是因身體不舒服引起的,如腸絞痛、腸套迭等。
情景4:
下午4點。媽咪拿來小翔翔最喜歡的紅色氣球給他看,可是他的表現(xiàn)卻并不積極,眼睛根本不跟著看。媽咪知道,小翔翔這是困了,果然,媽咪抱起他來稍微拍拍,他就閉上眼睛睡著了。
寶貝大腦反應(yīng)已處于不積極狀態(tài),表現(xiàn)出眼睛半閉半睜,目光不靈活,有時眼皮出現(xiàn)閃動;臉上沒什么表情,對平時反應(yīng)積極的聲音或東西刺激表現(xiàn)出有些遲鈍,身體運動減少。這種狀態(tài)時常發(fā)生在剛醒后或入睡前。
專家建議:
這種情況表明寶貝很累,此時任何刺激只會讓寶貝的大腦非常疲乏,容易引起寶貝夜里啼哭。應(yīng)把寶貝放在一個舒適安靜的地方入睡。
情景5:(工作匯報網(wǎng) WWw.gSI8.CoM)
下午5點。小翔翔還在熟睡,媽咪趁這個時間把房間簡單收拾了一下,紙巾盒不小心掉到地上的響動,也沒有干擾了小翔翔的美夢。
寶貝身體及臉部松弛自如,除了偶爾驚跳一下或極輕微的嘴角動以外,幾乎沒有什么活動。眼睛緊閉、呼吸均勻并變慢,完全沒有任何反應(yīng)。
專家建議:
盡量讓光線暗一些,讓寶貝安靜舒適地充分身心休息,即使已經(jīng)到了喂奶的時間,只要寶貝沒有醒,就不要生硬叫醒他,這樣會使寶貝的大腦放松而不易夜里哭鬧。同時,還可促進腦垂體分泌生長激素,使寶貝長得更快。
情景6:
下午6點。媽咪收拾完了房間,坐在小床旁“欣賞”著寶貝??墒切∠柘韬孟褚呀?jīng)醒了,眼睛半睜半閉,不時的皺皺眉,小手和小腳也有些輕微的動作。媽咪于是開始給他換尿布,誰承想,小翔翔卻大哭起來。
寶貝雖然兩眼閉著,但偶爾會把眼睛微睜開,手和腳會動一下,小臉上還作出一些表情,如皺眉、微笑、嘴巴吸吮等。呼吸逐漸不規(guī)則,而且稍加快,這表明寶貝快醒了。
專家建議:
不要誤以為寶貝已經(jīng)醒了,其實寶貝仍在睡眠中。如果在這時給他換尿布、喂奶,寶貝會因沒睡足而情緒很壞,哭鬧不止,最好不要叫醒他。
Yjs21.coM更多幼師資料延伸讀
如何通過眼神來了解寶寶的心思
寶寶語言不完善的時候,家長們總是通過不停的猜測,來滿足寶寶的要求,其實通過小寶貝的眼神,家長們也能掌握寶寶的小心思哦。
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口,看看寶寶的心里都想著啥?孩子雙目凝視,緊緊盯著一樣東西或人,這時孩子在聚精會神地追根究底,父母不宜輕易打擾。最好順著孩子的視線,找到他所注視的事物也探個究竟,以備孩子發(fā)問,并可引導孩子,使他獲得更多知識。
★孩子眼睛發(fā)亮,出現(xiàn)興奮的光芒,說明孩子明白了道理,找到了答案。
這時,不管孩子的答案正確與否,父母應(yīng)夸獎他,然后給予講解。
★孩子目光遲鈍,左顧右盼,是孩子拿不定主意的時候。
父母要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和孩子一起就事情的可能性與合理性做出做還是不做的決定。
★孩子低著頭,眼睛躲閃著,不敢和父母目光相對,那一定是孩子覺得自己犯了錯誤,怕受批評。
父母可以先等一等,看孩子能不能自己承認錯誤;如果孩子不說,父母可追逐著孩子的目光,用微笑和探詢的表情鼓勵孩子說出真相。孩子承認錯誤后,父母要肯定他的勇氣,相信他能改正,并告訴他仍然愛他。
★孩子怒目而視,說明孩子認為父母處理某事不公平,他很不滿意。
此時,父母不可壓制孩子,應(yīng)該反思究竟,給孩子申辯的機會,以理服人。
★孩子目光輕松,眉飛色舞,說明孩子高興。
讓你的寶寶從小培養(yǎng)陽光心態(tài)
導讀:要想孩子成為陽光男孩或陽光女孩,父母首先要有陽光心態(tài)。注重從正面引導教育孩子,讓孩子多看到生活中積極向上的事物,多看到別人的優(yōu)點和成績,多設(shè)身處地為他人考慮,以健康的心態(tài)看待周圍的事物。
“陽光男孩”、“陽光女孩”是對心理健康、性格開朗孩子的稱謂,父母大都希望自己的寶貝成為陽光兒童。盡管擁有這樣的美好愿望,但為什么仍然有不少孩子性格抑郁、心胸不開闊呢?
答案就在父母與孩子相處的生活點滴中,在父母對孩子灌輸?shù)拿恳粋€細節(jié)中。我們時常會不經(jīng)意發(fā)現(xiàn),有的父母在孩子教育上忽視了正面教育,言談舉止會不知不覺向孩子灌輸一些消極的東西。如有人在工作中遇到一些不快,便把社會、人際關(guān)系看得一團糟,認為這也不如意,那也不順心。用灰色的心理感染孩子,影響孩子,使本該感受到陽光和鮮花的孩子,幼稚的心靈慢慢蒙上了陰影。在這種家庭環(huán)境中長大的孩子多半是性格內(nèi)向、憂郁多疑、心胸不開闊之人。
同樣為人父母,我的體會是,陽光心態(tài)需要從小培養(yǎng)。要想孩子成為陽光男孩或陽光女孩,父母首先要有陽光心態(tài)。注重從正面引導教育孩子,讓孩子多看到生活中積極向上的事物,多看到別人的優(yōu)點和成績,多設(shè)身處地為他人考慮,以健康的心態(tài)看待周圍的事物。
孩子參加“我看交警”征文比賽,孩子說:“交警有什么好的,我在路上看到一個交警在推搡三輪車工人。”我認為孩子說的是實事,但這畢竟是個別現(xiàn)象。當時我是醫(yī)院外科的臨床護士,經(jīng)常遇到交警協(xié)助搶救無名傷員的事情。為了讓孩子正確認識交警,寫出交警的閃光點,我把值班時所遇到的事情告訴了孩子,以便讓孩子更全面地了解交警。
為了讓孩子用自己的眼睛發(fā)現(xiàn)“人民交警為人民”,在送孩子上學和放學的路上,我有意引導他去觀察身邊的交警,讓孩子看到,在炎炎烈日或風雨交加的天氣,交警是如何堅守崗位,維護交通秩序的。
孩子很快完成了作文,在這個過程中,他受到了教育和啟發(fā),慢慢學會了以正確、客觀的心態(tài),寬容、善良地對待他人。
也許我并不是一位稱職的母親,但在培養(yǎng)孩子陽光性格方面,我獲得了成功。
你的寶寶膽小愛哭嗎?
導讀:如果童年時期的恐懼心理沒有得到適當?shù)亟鉀Q,很可能在成年后產(chǎn)生心理問題或心理障礙。
恐懼是人類最常見的情緒反應(yīng)之一,也是個體保護自己避免受傷害的自然屬性。但是,過分膽小就會使人無法正常地與人交往,使身心健康受到影響。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小,膽小是正常的,長大了膽子就大了。但更多的家長發(fā)現(xiàn):孩子上課不敢舉手發(fā)言,不敢參加集體活動;怕離開家,怕黑,怕獨自在家,不敢一人睡覺;一點小事就會讓他痛哭流涕;在家脾氣特別大,在外卻老實得像只蟲……這些問題就不是簡單的脾氣問題,而需要心理醫(yī)生來幫助解決了。
一般來說,各個年齡的孩子都會有自己的恐懼。2歲的孩子怕打雷,怕動物,怕洗澡,怕父母離開等;5歲的孩子怕黑,怕獨處;6歲的孩子恐懼最多,他們怕某些聲響,怕妖魔鬼怪,怕被遺棄,怕單獨睡覺,怕刮風下雨和受傷流血等;7歲的孩子想象力很豐富,他們怕床底下有鬼,怕有人夜里闖到家里來,怕打仗或一些生活小事;八九歲的孩子恐懼就少多了,他們主要怕丟面子和被人嘲弄。
心理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如果童年時期的恐懼心理沒有得到適當?shù)亟鉀Q,很可能在成年后產(chǎn)生心理問題或心理障礙。例如,孩子怕與父母分離會產(chǎn)生學校恐怖;某次上課發(fā)言結(jié)巴受到哄笑,以后產(chǎn)生社交恐怖等。孩子為什么會產(chǎn)生恐懼心理呢?這與孩子自身的腦神經(jīng)功能、家長的教養(yǎng)方式有關(guān)。
孩子對外界的反應(yīng)首先是通過感覺器官獲取外界的信息,傳入大腦后進行綜合分析,做出恰當?shù)姆磻?yīng),然后指揮行動。如果大腦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過于敏感,將外界的信息放大,那么產(chǎn)生的情緒反應(yīng)就會超出應(yīng)有的程度。例如,大腦前庭平衡系統(tǒng)過于敏感,孩子會特別怕登高、怕走平衡木、暈車等觸覺系統(tǒng)過于敏感,會影響人際關(guān)系,別人可能是無意地碰他-下,他卻認為是打他了。還會出現(xiàn)吃手、挑食偏食、愛玩生殖器、脾氣暴躁、愛惹人等癥狀。
為什么會出現(xiàn)大腦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敏感癥狀呢?原因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包括母親懷孕時先兆流產(chǎn),情緒緊張,孕期運動量少;出生時難產(chǎn),剖宮產(chǎn);出生后對孩子的活動限制過多,對孩子摟抱少,愛撫少等。如果孩子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上述問題,也可以經(jīng)過專門的心理訓練來解決。
另外,還有家長教養(yǎng)方式的問題,包括對孩子過度保護,對小傷小痛大驚小怪,過分限制孩子與外界交往等,使孩子總是在父母的保護下生活,自我保護能力嚴重退縮。所以,家長要大膽地讓孩子接受生活的磨練。
寶寶心事你了解多少?
導讀:孩子是家長的掌中寶,可是孩子的心事家長又能了解多少呢?
你看到寶寶自己翻身了,你聽到他咿呀學語了,可是,他害怕、生氣或高興的心情你能聽到或看到嗎?
在以前,很多人都認為,剛出生的小寶寶或幾個月的小嬰兒,還不能像大人們一樣有實實在在的感情。他們在吃飽喝足睡夠之后,對周圍的世界只能做出無意識的反應(yīng),如果你看到他很高興,可別一廂情愿地認為那是沖你來的。但是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越來越多的人相信,小寶寶的大腦里控制感情的部分可不是那么簡單,它比單純的隨意的反應(yīng)復雜多了。
當小寶寶出生時,他們大腦中用以表達感情的部分一半已經(jīng)建立起來。這就是說,他具備了表達感情的物質(zhì)基礎(chǔ)。他甚至已經(jīng)可以識別其他人的面部表情,例如當你對小寶寶笑時,他就會知道“哦,媽媽現(xiàn)在很高興?!?/p>
伴隨著嬰兒的成長,他的感情也日益復雜,并且他可以用更加復雜的方式把這種感情表示出來。嬰兒的這種感情發(fā)展同他所說的第一個詞同樣重要,這是因為:一個孩子健康的感情發(fā)展是行為和智力發(fā)育的基礎(chǔ)。
讓我們來看看0-6個月快樂的小天使的感情是如何發(fā)展的。
小寶寶也有個性,而且他們表達個性的方式很自然。他喜不喜歡房間的亮度,周圍的聲音對他有沒有影響,這都可以從寶寶的反應(yīng)上看出來。不管你是多么經(jīng)常地抱他或讓他緊緊地貼在懷里,寶寶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還是不喜歡,這與你的懷抱無關(guān)。例如在出生幾分鐘之后,小寶寶就被抱到媽媽的胸前,緊緊貼著媽媽,這時,他會滿足地蜷起身體。或許那表示他很輕松,但有時那是小寶寶在表達他純粹的感情,“我喜歡媽媽,我愛媽媽?!?/p>
在4個月到8個月之間,寶寶的“偉大的微笑”出現(xiàn)了,這和以前下意識的臉部肌肉動作不同,這回寶寶的笑是有意義的,最有可能的是,他喜歡的人來了,比如父母到了身邊。研究表明,即使寶寶失明,眼睛看不見,當他聽到熟悉的人的聲音或感受到他的愛撫時,他也會露出這種甜甜的微笑。
對許多初次品嘗父母滋味的人來說,寶貝的這個微笑很及時,這不僅給他們帶來自信,而且讓他們和寶貝的感情更貼近了。新的父母角色可能正讓他們手足失措,此時來自寶寶的一個微笑如同一種無聲的鼓勵,像是寶寶在說:“媽媽,爸爸,你們做的棒極了,我喜歡你們。”
當寶寶這樣對你笑時,別忘了給他一個回應(yīng),因為如果父母在此時能給他一個輕松的微笑做回應(yīng),他就會更樂意這樣做,并且開始知道了他的行為會有反應(yīng)。能夠感受到別人的回應(yīng),比他自己的感覺更重要。
伴隨著成長,小寶寶與人的交流越來越多。高興時,開始咯咯地笑出聲,并且手舞足蹈,興高采烈,甚至開始等著你逗他高興。有試驗表明,當一個5個月的小寶寶躺在床上時,媽媽走近她,并且藏在寶寶的床后,雖然寶寶看不到媽媽,可她開始興奮地扭來扭去,等著媽媽和她藏貓貓。換一個陌生人,寶寶就不會有這種期待的表示了。因為寶寶知道媽媽是她生活中的重要人物,這是一種純粹的感情的自我流露。
大約3個月時,寶寶的語言能力開始發(fā)展。小寶寶嘴里發(fā)出咿咿呀呀的童語,模仿他們喜愛的人的聲音,這是他們另一種表達自我感覺的方式。和微笑一樣,交流是感情發(fā)展的關(guān)鍵。如果你的寶寶在對你“說話”,你該學他的聲音,也對著他說,寶寶會很高興,并且繼續(xù)與你“對話”,這對將來的語言發(fā)展是一種很積極的體驗。
氣憤也是在嬰兒出生不久就出現(xiàn)了。假如你從一個6個月的寶寶手里拿走他的玩具,此時他發(fā)出的聲音與肚子餓時發(fā)出的聲音是不一樣的。雖然寶寶還不會表達失落和挫折感,但下次,你再想從他手里搶走玩具,可沒那么容易了,他會抓得更緊,不讓你拿。這種抓握練習可以發(fā)展他的肌肉力量,并且學會自我控制。
你了解你寶寶的性格嗎?
導讀:孩子極端地熱愛某一種顏色,他的個性往往越突出,這種個性常常是他優(yōu)點和缺點的“爆發(fā)點”。找準了這個“爆發(fā)點”,父母對孩子的引導可以更加有的放矢。
每個孩子似乎都有自己無意識的色彩偏好,孩子們玩的24色橡皮泥、36色繪畫水筆,總有一兩種色彩早早需要“補倉”;去童裝柜臺買衣服,款式再怎么新穎可愛,售貨小姐也無法說服孩子接受他“意料之外”的顏色。
孩子極端地熱愛某一種顏色,他的個性往往越突出,這種個性常常是他優(yōu)點和缺點的“爆發(fā)點”。找準了這個“爆發(fā)點”,父母對孩子的引導可以更加有的放矢。
發(fā)現(xiàn)之一:粉紅色-依附性特別強
大部分的女孩子喜歡漂亮的粉紅色。如果您所愛的小女兒喜歡粉紅色的話,表示您的家庭經(jīng)濟環(huán)境在一般水準之上,而且,也象征著雙親愛心的充分表現(xiàn)。
在愛心的保護下,這種女孩子多具備“高度審美觀”、“細心體貼”,“優(yōu)雅”,“柔順”的物質(zhì),亦正是吸引人之處。
4~6歲的女孩中,也有特別討厭粉紅色的人。粉紅是這樣一種顏色,討厭它的人特別討厭,而追捧它的人,連枕頭和漱口杯都要買“粉紅色,上面有五瓣小花”的。大量的證據(jù)表明,熱愛粉紅的女孩與父母的親子關(guān)系特別黏乎,在心理上特別依賴父母,大小事希望大人替她拿主意,站在前面替她做“擋箭牌?!比绻改妇芙^當這個“擋箭牌”,讓她自己去解決這個問題,她的眼淚馬上像開了閘的水龍頭,關(guān)也關(guān)不住。蓉蓉就是一個例子,她的一切用品都是粉紅色,人又胖,外號“粉紅小豬”,但就是這么個高胖女孩,連同伴錯拿了她的皮球回家,她都不肯去“交涉”,非要拖著媽媽去跟對方小朋友說。
媽媽常常嘆氣:這一朵溫室小花,將來還能夠移栽到野地里去嗎?
發(fā)現(xiàn)之二:綠色和藍色-討厭競爭
熱愛綠色和藍色的小朋友都有回避競爭的傾向,綠色尤甚。喜愛綠色的孩子,個性上較隨和開朗,沒什么心機,具有包容寬恕的心胸及強烈的好奇心,而且頗有求知的上進心。此類型者,成人后適宜于領(lǐng)薪階層,如能有恒心踏實做下去,也可有成功的一日,許多才氣縱橫的男孩多屬此類型。
連小三輪自行車也要選擇“青草綠”的卓珊,寧可在幼兒園植物角看一下午“螞蟻大游行”,也不愿與一群小朋友玩“搶椅子游戲”?!八髅餮奂笔挚?,能搶得贏,不知怎么一玩這個游戲就要上廁所?!背擞憛掃@個“8人搶6椅”的游戲,卓珊還聰明地避開與同伴的“殘酷競爭”,比如要排演《白雪公主》沒人想演“兇惡的王后”,卓珊就舉手說愿演王后,因為白雪公主有12位小朋友想演,11個人注定要體會失敗的滋味,卓珊說:我不想跟別人去爭。又說,要是有一個童話,能讓每個小朋友都分上一個角色皆大歡喜,就好了。
媽媽有這種憂慮:卓珊熱愛的綠色,是否平息了她心中的騷動和表現(xiàn)欲,令她向往一個沒有競爭關(guān)系的、和睦且各司其職的世界?孩子將來必須直面殘酷的競爭時,會不會喉頭發(fā)緊、兩手冒汗,興起“逃之夭夭”的念頭?
發(fā)現(xiàn)之三:紫色和橙色-過度情緒化
偏愛橙色和紫色的孩子都有情緒波動劇烈的傾向,只不過偏愛橙色的孩子更樂觀,情緒顛簸時會往好處想,比較善于自我開解。“橙色系”的孩子惟一的缺陷是,被壞情緒掌握時可能有攻擊性。熱愛紫色的小孩則完全相反,他的情緒失控不會向外,只會向內(nèi)——別人一個眼神、一句話的語氣,他都能在心里放大很多遍,非常敏感,你對他的態(tài)度有些許變化,都能左右他一兩天的心情。父母和老師不得不經(jīng)常尷尬地撫慰他:“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是那個意思……”值得注意的是,喜歡紫色的男孩比女孩還多,這或許可以解釋兩個事實:第一,為什么神經(jīng)質(zhì)有成就的藝術(shù)家從來是男多于女;第二,為什么“生悶氣”的怪男孩屢見不鮮。敏感的女孩會用眼淚來釋壓,男孩從小被教育“不許哭!要堅強!”男孩就只剩下“鬧別扭”一種表達方法了。
假若發(fā)現(xiàn)熱愛紫色的小男孩在“鬧別扭”,千萬別呵斥他,想一想如何有效安撫他那顆“容易受傷的心”吧。
你的寶寶怕洗澡嗎?
寶寶還很小的時候,是很喜歡洗澡的,而且一切都任由媽媽或爸爸的擺布。當寶寶到了這個階段,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自主意識,而且開始懂得什么是害怕了,所以有的寶寶就出現(xiàn)了怕洗澡的現(xiàn)象。
寶寶在1~2歲的這個階段非常害怕洗澡,主要原因是害怕在水中滑倒,害怕肥皂進入眼睛,甚至害怕聽到污水流進下水道的聲音。
根據(jù)這些原因,媽媽要有針對性地給予解決。如果寶寶害怕進浴盆,媽媽也不要強迫寶寶,可以讓寶寶先在一個淺盆里試一試,如果寶寶還是害怕,不妨在浴盆里放一個寶寶喜歡的玩具,直至寶寶不再害怕在浴盆中洗澡為止。往浴盆里放水時,可以先放2.5厘米高的水,等寶寶適應(yīng)之后再適當加入水量。為了避免肥皂進入寶寶的眼睛,媽媽可以用一塊不滴水的濕浴巾擦洗幾次,或是干脆給寶寶準備一個護眼罩,此外應(yīng)注意的是要使用不刺激眼睛的嬰兒洗發(fā)劑,而不是成人使用的那一種。對于那些害怕放水聲音的寶寶,在洗完澡之后應(yīng)馬上把寶寶抱走,然后再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