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走進幼兒園 體驗教學共情--一位媽媽的七巧板授課感想
發(fā)布時間:2021-07-18 幼兒園媽媽的節(jié)日說課稿 幼兒園媽媽的游戲 大班第一學期家長會【背景】
今年的6月幼兒園的廣告欄里貼了一個消息,召集家長志愿者活動,邀請家長走入寶寶的課堂,帶來豐富多彩的家長課堂,讓孩子們擴大眼界,加深家校互動。這個消息在媽媽群 里引發(fā)了一個不小的轟動,有的媽媽太忙沒時間,有個媽媽擔心自己沒有特長或相關專業(yè)知識,總之童寶班上竟然沒有媽媽報名,既然大家都不報名,那童媽決定試 一試。于是就有了下文——
【寶貝對媽媽無聲的支持】
報名后的第一時間,童媽就把消息告訴了童寶寶,孩子的眼睛里閃現(xiàn)了一絲開心,隨后她也有擔心,"那你教什么呢?","媽媽還沒有想好,可能是認時鐘或者是對稱這類的吧","那你講對稱吧,這個我會的,我會幫助你的"。。。。。。這是讓人很甜蜜的一段對話,這也是童媽第一次意識到報名志愿者的意義遠大于自己一時沖動的初衷,隨后的幾天,童寶一直在家里練習,教爺爺奶奶做對稱的動作,認識身邊的對稱圖形,甚至童寶還在幼兒園里跟要好的小朋友商量各自回家練習"對稱",這是一個小朋友對媽媽無聲的支持。
【精心準備,選定題材】
作為童媽也是一直積極的準備著,并找時間和幼兒園的老師進行深入的溝通,考慮到道具和授課時間短等問題,童媽否定了最初的有關認時鐘和對稱的想法,因為只有一周的準備時間,于是童媽把目標鎖定到"七巧板"這個活動專題,選擇的原因簡單,趣味性強,道具方便,時間可控。選定題目后,童媽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就是備課是件難度不小的事情,雖然七巧板不是個太復雜的工具,但是對于沒有授課經(jīng)驗的媽媽來說,把握孩子們的興趣點,調動積極性等問題竟然一無所知。童媽第一時間想到求助摩比的專業(yè)老師,非常榮幸得到了劉宇韜老師的大力幫助。經(jīng)過和劉老師的幾次電話及一次見面的深入溝通,授課的線條逐漸清晰,并且逐項準備講課的道具,真心佩服那些每周上課的老師。
【暖心的寶貝】
雖然童媽偷偷改變了授課內容,但是童寶寶還一無所知,媽媽決定給她個驚喜。小家伙連續(xù)一個禮拜都在各種方式給媽媽打氣,她總是笑瞇瞇的湊過來關心媽媽的進展,但是又從來不會主動去問太多,倒是童媽更愿意主動去溝通,"寶寶,媽媽覺得做老師挺難的","沒事的媽媽,你努力做就行了","媽媽有點害羞啊,那么多小朋友會不會不喜歡我呢?","不會的媽媽,他們都喜歡我,也肯定喜歡你的","如果媽媽講的不好,你會生氣嗎","不生氣的,你講的不好我也親你",這是一個預定的話題,很多場景都像置換了一般,陪伴孩子那么久,一直是家長在鼓勵孩子克服各種困難,換位思考下寶寶這種鼓勵媽媽的方式很貼心,又不像大人幫助孩子時候那樣的事無巨細的嘮叨,我們從寶寶身上也能看到她最希望的鼓勵方式吧,真心很舒服。
【媽媽要上“戰(zhàn)場”了】 終于到了志愿者入班的這天啦,經(jīng)過一周的準備,童媽信心滿滿的,可能也是年紀偏大的原因,所以也不緊張,就是很興奮。經(jīng)過摩比老師的幫助,童媽的備課道具很全面很強大。
開始上課啦,一進班童媽就受到了小朋友們的熱烈歡迎,童寶寶眼中閃現(xiàn)著興奮的光芒,其他的小朋友快速的坐成一排,等待上課,按照備課,童媽有30分鐘的時間進行課堂內容。一上來先啟動一個熱場的游戲,就是玩左右的游戲,這個環(huán)節(jié)進展很順利;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是拼圖部分,先是在大黑板上根據(jù)兩張彩色圖紙完成拼圖,小朋友逐一上臺來拼圖。之后童媽給每個小朋友發(fā)了一套七巧板,讓他們根據(jù)圖紙獨立完成,再引導他們獨立把七巧板裝回盒子。最后為了滿足童寶"對稱"的準備,童媽帶著小朋友玩了一個身體對稱的游戲。整體授課還是很順利的。
【課間那些感動人心的瞬間】
1、"害羞的小孩你懂不懂?"——關注每一個孩子
班上有個新轉來的小男生,貌似還沒有很好的融合到環(huán)境中,在做"對稱"的游戲中,輪到他用身體擺一個對稱的時候,男孩很害羞,但是眼神里都是好奇,但是就是不肯主動做,于是童媽邀請他一起完成,拉著他的手和他一起做對稱的動作,孩子特別開心,臺下的小朋友熱烈的鼓掌,看到他完成后雖然低著頭,但是笑意滿滿的。
2、"阿姨,這個能買到嗎?"——小玩具大激勵
課程過半的時候大牛來問童媽"阿姨,你能告訴我這個七巧板是哪里買的嗎?","可以啊,你問這個干嗎啊?","我太喜歡這個了,我想讓媽媽給我買。","這樣吧,你如果能獨立完成這個拼圖,阿姨就把這個送給你,好不好?",于是小朋友開心的點著頭,特別認真的拼圖,小玩具大激勵。
3、"阿姨,你坐著歇會吧!"——孩子們也會照顧人
課程進行到一半的時候,孩子們起來喝水,有小朋友招呼童媽也去喝水,默默還給童媽搬來一個小椅子,"阿姨,你坐著講吧,一直站著太累了",她們才5歲,已經(jīng)非常懂得照顧人了。
4、媽媽,我來幫助你——孩子也是有擔當?shù)?/p>
在整個上課的過程中,童寶是最活躍的一個孩子,她暗暗的替媽媽努力著,只要媽媽提問題,她都是第一個舉手,然后不像其他課程那樣搶著表現(xiàn),如果有其他的小朋友想回答的話,她會把機會讓給別人。在童媽教小朋友把七巧板裝回盒子的時候,因為小朋友比較多,一時忙不過來,童寶說"媽媽,我來幫助你",然后自己就把周圍幾個小朋友招呼走了,在媽媽的課堂上,寶寶也是有擔當?shù)摹?/p>
(手機拍攝,圖片稍有不清晰哈)
【童寶媽的總結感悟】
⊙ 從孩子的角度換位體會
一直以來媽媽作為孩子學習的陪伴者,參與孩子的學習過程中,仿佛是兩條平行線一般,孩子在上課,在吸收知識;媽媽在旁聽,在幫助孩子吸收。仔細品味這個過程,其實媽媽一直沒有站在孩子的立場上去一起學習,因為不同角度,所以看待學習的方式方法,及一些學習習慣的視角有區(qū)別的,換個方式去體會一下,有助于媽媽理解孩子。 ⊙ 共情學習,增進溝通
通過媽媽課堂這個活動,媽媽也要一起學習這個專題,而且為了達到授課的效果,媽媽需要學習的程度要更深刻,當媽媽和孩子一起在課堂中學習的時候,就產生了交集,大家同樣會面對困難,會面對學習的方法的思考,屬于"共情"的一種范疇。通過共情,媽媽可以設身處地的感受孩子的一些困擾,溝通起來會更加的貼近孩子的立場,寶寶也會更加理解媽媽,同時親身觀察媽媽克服困難的態(tài)度和方法。 ⊙ 言傳身教,成為孩子的榜樣
毫無疑問的,媽媽走進課堂帶給孩子的是無盡的驕傲,她們看在眼里,樂在心中,他們知道媽媽在關心他們的教育,并且勇于嘗試;同時不光自己看到了,其他的小朋友也看到了媽媽很棒,媽媽很努力,他們像朋友一樣和我們做游戲,所謂言傳身教的好機會,同時會給家庭也留下一個非常美好的回憶。⊙ 幼教不易,認知源于體驗
從家長自身來說,經(jīng)過備課,準備道具,上課互動等環(huán)節(jié),也是一次深刻理解幼教的好機會,以前看著老師們上課很輕松的,而且教學的內容都好簡單,輪到自己上場就會發(fā)現(xiàn)其實不容易,備課需要花心思,知識點的滲透也需要兼顧趣味和知性,上課需要很留意每個孩子的狀況,這些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最后,希望更多的學校和家長來推廣家長志愿者的活動,家長們職業(yè)范圍廣,也可以從更多方面給孩子拓展眼界和思路,授課形式也可以更新穎多樣,大家可以多為教育做一些事情,讓孩子感受更多的愛。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延伸讀
一位媽媽每天的煩惱
琪琪是一位性格非常內向、又極其溫順的孩子。因為長得很瘦小,所以我們特別關愛他。早上,琪琪的媽媽來送孩子,拉住周老師講述起琪琪的表現(xiàn):“周老師!我家琪琪每天早上穿衣服讓我煩得不得了,給他這件衣服不穿,給它那件衣服也不穿,我買了這么多的衣服,他就總穿那幾件衣服,你們給我講講他,他聽你們的話……”琪琪的媽媽一邊說一邊搖著頭,一副無奈的樣子??磥礴麋髅刻煸缟洗┮路膯栴}給他的媽媽帶來了很多煩惱。為了解決這位媽媽的煩惱,我們找來琪琪,向他了解情況:“琪琪!你身上的衣服很漂亮,是誰買的?”“是媽媽?!辈粣壅f話的琪琪低著頭說。“看!媽媽多么喜歡你呀!可是你為什么每天早上不想穿媽媽給你的衣服呢?”聽了周老師的話,琪琪默不作聲,似乎并不想講。經(jīng)過周老師輕言細語地耐心開導,琪琪終于道出了他的想法:“我不喜歡媽媽買的那些衣服,那些衣服一點兒也不好看,我就只喜歡那幾件衣服?!辩麋鞯脑?,讓我們明白了造成琪琪穿衣難的原因。其實,在我們的周圍,像琪琪媽媽這樣的母親很多。她們總是以自己的眼光去代替孩子選擇,難怪孩子會反感、會拒絕。如果琪琪媽媽在買衣服時,能夠征詢孩子的意見,我想煩惱就會避免。
琪琪媽媽的煩惱讓我們再次真切地感受到了一個孩子獨立的人格,他們有著自己獨特的審美視角、情感、和喜好。作為成人一定要尊重孩子,這樣才能了解孩子,找到問題的癥結,避免煩惱。讓我們的愛都從尊重開始吧!
家長的啟示:媽媽的經(jīng)驗值得老師學習與借鑒
每天早晨的游戲活動都會看見一個小女孩搬個小椅子坐在教室的一邊看著同班的小朋友玩游戲,不和大家一起玩。最近老師突然發(fā)現(xiàn)她能主動參與游戲活動了。孩子的進步真讓人開心。從她媽媽在家?;泳W(wǎng)上發(fā)的帖子“幫助寶寶交更多的朋友”,讓我了解了其中的奧秘。
雖然,老師在孩子們每次游戲結束后的分享活動中,引導孩子們學習怎么玩游戲?怎么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戲?一字一句地教寶寶,跟他們說:“我們一起玩好嗎?”“我叫。。。,我們做朋友好嗎?”等等。平時又會通過故事和兒歌等形式,讓小朋友們學會認可一個集體里的同伴,學會相互關心。但效果并不理想。我從女孩的媽媽的字里行間了解到,自從上次開家長會聽了老師的介紹后就開始想“是不是我們家長也該做些什么幫助小朋友獲得這種交朋友的能力?!遍_學至今,她經(jīng)常跟寶寶聊天的一個話題是:“今天你交到什么新朋友了嗎?”“今天和老師、和朋友間有什么好玩的事情嗎?”她希望這些話題,能讓孩子回憶起在幼兒園與老師、朋友在一起的快樂感覺?,F(xiàn)在經(jīng)常做的事情是,經(jīng)常提起跟寶寶要好的好朋友的名字。有時候告訴她,你先對別人好,別人也會對你好。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孩子的進步是對老師和媽媽最好的獎勵。
媽媽的經(jīng)驗值得老師學習與借鑒,從中獲得了啟示。作為一名幼兒園老師要教育好孩子,促進孩子的發(fā)展,家長工作尤其重要,因為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需要我們在幼兒園一遍一遍地引導,更需要家長們在家的配合,這樣我們的工作才會事半功倍。如果家長在家里和老師同步指導,相信聰明的寶寶們很快就會交到許多朋友。
媽媽,不是我不想上幼兒園
昨天,我在《中國教師報》上看到一幅漫畫:“媽媽,不是我不想上幼兒園,是我不敢去那個幼兒園,因為老師會脫我褲子?!彼臍q的鵬鵬(化名)一想起一個月前被幼兒園的老師脫褲子罰站的事情,心里就害怕。每次,媽媽一說要送他去幼兒園,他就哭鬧。最近,鵬鵬的媽媽只好給他轉學。無獨有偶,前不久,我聽到這樣一件事:同學說他們那兒的幼兒園里的老師天天吃孩子們的零食。上課時,老師根本不進教室上課,總是在教室外聊天。要是哪個孩子說話,老師就用寬膠布粘住孩子的嘴??戳诉@兩件事,不知各位有何感想?也許有人會說,這只是個別現(xiàn)象,不必大驚小怪。如果我們留意就會發(fā)現(xiàn):每天,只要幼兒園上課,就會鎖上大門。這樣一來,幼兒園里的老師每天怎樣教育孩子?我們無從知曉。不知從何時起,幼兒教育成為人們談論的焦點,如天價幼兒園、幼兒老師體罰孩子、幼兒教育小學化等等。對此,幼兒家長大多選擇了忍耐。也許在他們看來,說了也是白說?,F(xiàn)在,大多數(shù)幼兒園都是這樣,不上這所上那所,幼兒園的情況都是一樣的。在這里,我衷心希望教育主管部門加大對學前教育的管理,讓幼兒教育有章可循,讓幼兒園真正成為孩子們的樂園。
2020幼兒園教育筆記:老師,我想找媽媽
對于剛擔任小一班下午主班的我,起初覺得勝任這個職務很容易,但不久后我才發(fā)現(xiàn)并不是我想象中那樣。由于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所以需要老師在工作中的每個環(huán)節(jié)做到更細。如幼兒洗手、喝水、吃飯、睡覺、穿脫衣服等生活自理上及心理、學習、常規(guī)培養(yǎng)上都要給予更多的關懷、指導和幫助;并要細心了解每個幼兒,真正走入幼兒內心世界!
我們班現(xiàn)有的孩子多半從小二班升上來,但由于剛進入一個新班對環(huán)境的不適應和對新老師的不熟,多少有些不安情緒及哭鬧現(xiàn)象。尤其剛入園的孩子越越,總是哭著“找媽媽”,不愿和小朋友一起玩,不愿吃飯。當他想一個人獨自玩又達不到意愿時,跟他商量交換意見也不行,有時急了,還會打老師,令我們很著急!
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們采取了多種方法,如:哭得厲害的幼兒,采取“冷對待”,暫時不理狀態(tài)。有點哭泣現(xiàn)狀的幼兒,可適當滿足他的需求或獨處一會兒、交流意見等的孩子是時時刻刻給予關愛和指導!比如搬椅子、入廁、洗手、喝水、吃飯等生活常規(guī)每個小細節(jié)注意多給予幫助和指導??磿?、講故事、玩游戲、學習等進行多種形式活動,并多給予指導和鼓勵。
慢慢的,一個月過去了,孩子們情緒基本穩(wěn)定,并喜歡上幼兒園了!直到有一天,在我講完故事《小蝌蚪找媽媽》時,小朋友小眼睛都還盯著我不放,安靜地坐著,想必徘徊在“小蝌蚪找媽媽”的情節(jié)中。這時,樂樂慢慢走到我面前,低聲說:“老師,我想找媽媽……”于是我笑著展開雙臂說:“來!樂樂,老師抱一個,在幼兒園老師就是媽媽……”這時表現(xiàn)活躍的小朋友念起了學的兒歌:“幼兒園像我家,老師愛我,我愛她,老師待我像媽媽……”小朋友也跟著念起來,看樂樂被抱了一下,也都跑過來:“我要抱抱、我也要抱抱”……頓時,抱起這一個個可愛的寶貝兒,我心里充滿了幸福感!
此時,我已知道作為一名幼兒教師的重任和意義所在!我會繼續(xù)努力工作,讓我可愛的孩子們在“愛”的氛圍里健康快樂的成長!
幼兒園支教:送給媽媽的禮物
由于今天要到紅聯(lián)幼兒園支教,因此,本周的周末活動——送給媽媽的禮物,就在昨天下午進行了。本次活動,我為孩子們準備了很多正方形及三角形的彩色小紙片,并且給每個孩子一張彩色手工紙,要求孩子們先將手工紙對折,然后在里面用我提供的圖形進行拼貼,外面的封面也貼上圖案,封底由我為她們寫上祝福的話。
活動一開始,孩子們就顯得極其有興趣,全都爭先恐后地想自己去制作,一說做完后可以帶回去送給媽媽,孩子們的興趣更加濃厚了。在我的示范后,孩子們自己動手做了起來。我發(fā)現(xiàn),很多孩子都比較能干,能夠按照我的要求自己自由地拼搭圖形,雖然圖形都比較簡單,最多由三個小圖形組成,但是孩子們還是動了腦筋;有的孩子則完全按照我的示范制作的
,我覺得模仿得不錯,也還是可行的。還有一部分孩子由于能力相對弱一些,他們也不知道模仿,更不會自己創(chuàng)作了,只是隨意地亂貼,但是,感覺也還不錯呢。我個人覺得,此次活動,主要還是讓孩子們親手制作送給媽媽的禮物,至于做的好壞,那并不是最重要的。
我請做好的孩子將卡片拿到我的地方,問他們:“你有什么話要對你的媽媽說?”沒想到有的孩子說:“新年快樂?!庇械乃餍跃鸵宦暡豁懀恢缽暮握f起,由此可見,我事先的教育做得不夠到位,孩子們并不明確三八節(jié)快到了,三八節(jié)是媽媽的節(jié)日。而且,他們可能每次都是收禮物,而沒有送出過禮物,不知道宋禮物的時候應該說一些什么話。于是,我就改變了原先的策略,幫助每個孩子在他們的卡片上寫上了“節(jié)日快樂”,并且署上了他們的名字。然后,再大家坐下來,集體討論:三八節(jié),媽媽的節(jié)日,我有什么甜甜的話和媽媽說?在我的引導下,孩子們的思緒漸漸開闊:我跟媽媽說,我愛你,媽媽;我跟媽媽說,媽媽你辛苦了;我跟媽媽說,媽媽節(jié)日快樂……我又追加了一個問題:“那我們還可以幫媽媽做一些什么事情呢?”孩子們馬上七嘴八舌地說開了:“我?guī)蛬寢屒们帽??!薄拔医o媽媽倒杯茶?!薄拔医o媽媽盛飯?!薄敖裉煳易约合匆m子……”
孩子們一個個都講得很好,而且對于自己制作的卡片也是寶貝的要命,全都舍不得放下。最后,我對孩子們提出了要求:將卡片送給媽媽,說一句甜甜的話給媽媽聽,幫助媽媽做一件事情。孩子們全都答應得很干脆,我想,應該會有很多孩子去完成吧。
我想,這次的周末活動應該是非常有意義的,孩子們不僅學會了用圖形制作卡片,還知道應該怎樣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愛,我想,這應該能夠增進他們母子(女)間的感情吧!
我會繼續(xù)關注,期望我的孩子們全都能夠完成這個特殊的作業(yè)!
媽媽不在家讀后感
書讀的越多,我們才能成為靈魂豐富的人,當我讀完了作者寫的作品,里面的劇情真的精彩絕倫。?讀后感可以幫助我們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文化和歷史背景。我們聽了一場關于“媽媽不在家讀后感”的演講讓我們思考了很多,經(jīng)過閱讀本頁你的認識會更加全面!
媽媽不在家讀后感(篇1)
《媽媽不在家》是一部讓人動容的電影。這個標題所傳達的情感似乎十分簡單,但實際上卻牽涉到了無數(shù)個家庭面臨的問題和考驗。在這個影片中,我們看到了一個母親不得不因工作或其他原因而暫時離開家的情景,留下了她的家人們,特別是她的孩子們,去應對這個不同尋常、陌生而有時又激發(fā)幸福的家庭環(huán)境。這部電影深深地觸動了我,讓我領悟到了一個家庭成員離開對家庭關系和孩子成長的重大影響。
電影中強調了母親對家庭的重要性。母親一直被看作是一個家庭中的骨干,她們不僅要承擔起照顧孩子的責任,還需要負責家庭的日常事務。媽媽的離開讓家里深感她的缺失,孩子們變得更加依賴爸爸試圖彌補這種氛圍的變化。媽媽的離去讓我們深刻意識到家庭成員之間緊密的聯(lián)系和合作是多么重要。
影片中的孩子們也面臨著不同的挑戰(zhàn)。在媽媽不在家的日子里,孩子們首先需要學會獨立處理各種瑣事。他們被迫學會燒飯、洗衣、收拾房間等一系列媽媽通常承擔的任務。這讓他們感受到了成年人的責任和壓力,也培養(yǎng)了他們的獨立性和自信心。他們也面臨著孤獨和思念媽媽的困擾。媽媽不在家的日子,孩子們經(jīng)歷了追思、眷戀和因此產生的成長。
而電影中的父親則成為了家庭中一個更加重要的角色。爸爸不僅需要工作,還需要應付孩子們的需要和情感問題。他們要做出一系列重要的決策,例如如何讓孩子們適應新的生活模式,如何給予孩子們足夠的關愛和時間。父親們在電影中扮演了被負責的角色,并通過承擔更多責任而成長。這讓我感到爸爸在家庭中承擔的責任和壓力有多么巨大。
電影中呈現(xiàn)了母親意外回家的情節(jié),描繪了她對家庭成員們帶來的巨大影響。母親的回歸讓孩子們感到無比的喜悅與放松,并且家庭氣氛瞬間變得溫馨和諧。這一情節(jié)向我們展示了母親在家庭中的不可替代性,她們的存在對于孩子們的成長和家庭的和諧是至關重要的。
在觀看《媽媽不在家》這部電影后,我深深被它所傳達的情感所打動。這部電影讓我意識到了母親對于家庭和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它也提醒我家庭成員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和合作的重要性。同時,電影中的角色向我們展示了爸爸在家庭中肩負的責任和壓力,以及母親的獨特性。這部電影使我深刻思考家庭中每個成員的角色和責任,并教會我珍惜和感激我家中每個成員的付出?!秼寢尣辉诩摇肥且徊孔屓怂伎?、感慨和感動的電影,它告訴我們家庭是多么重要,而我們應該珍惜家庭的每一刻。
媽媽不在家讀后感(篇2)
媽媽不在的一天真爽啊,可以任意玩,看電視,玩游戲,成了我的家常便飯,哈哈,我現(xiàn)在就帶你們走進我的“玩世界”。
早上,媽媽囑咐了我兩句,還讓我出去買饅頭,我就去了,買完饅頭回來,就自己看看家門,吃點東西就開始看電視了。我找到了最近我看的熱火朝天的步步驚心,是一個穿越劇,主人公張曉因為一場車禍,穿越到了清朝康熙年間,看得我驚醒動魄,一會兒著急,一會兒高興,一會兒都快哭了,看來,星座書上說的沒錯,我是一個性情多變的人,一會兒哭,一會兒笑,一會兒鬧,不過我倒是很滿意,因為我看到了我最喜歡看的電視劇。
之后,我就開始看電視劇了,是日本的動畫版的“變身!偶像公主”是童話王國的幸福之星慢慢減少,童話國王的魔法精靈們找到了人類世界的三個公主,它們可以利用唱歌使人們幸福,從而得到幸福之星,在那里,有一個婦孺皆知的大明星,只有英文名,叫WES,三個偶像公主也很喜歡他,有一次WES的演唱會,WES遲到了,是三個偶像公主幫WES救得場,WES很感謝他們,而且,偶像公主就此風靡全鎮(zhèn)。就給他們唱了一首歌,我聽了之后,直贊賞,真好聽。
接著,我去在冰箱拿了兩個雞蛋,一個饅頭,就跟大姨媽說:”大姨媽,我要做雞蛋饅頭,你來這里候著好啦!”
2、把饅頭切成一片一片的。
3、在一片一片的把饅頭蘸到到有雞蛋的碗中,蘸好。
4、放入鍋里炸,在等10分鐘,看雞蛋饅頭快糊了的時候,就拿出來,放入盤子里。
于是,我也嘗了一下,味道美極了,我就把一盤全部吃光了,吧唧吧唧,真美味。
我在網(wǎng)上看到一個制作牛奶羹的東西,就跟大姨媽說:“大姨媽,給我做牛奶羹,我告訴你制作方法?!?/p>
2、把糖放到原來的碗里。
3、把碗放到鍋里蒸。
“不行,你都已經(jīng)吃了一盤子的饅頭了,再吃得撐死,于是,我就灰溜溜的去看電視了。
媽媽不在家讀后感(篇3)
《媽媽不在家》讀后感
《媽媽不在家》是一本感人至深的小說,讓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和感慨之中。這本小說描寫了一個媽媽常年不在家的家庭,以及被媽媽冷落的孩子們的成長故事。通過閱讀這本小說,我對家庭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故事的主人公是兩個兄弟,分別叫小光和小亮。他們的媽媽因為工作的原因經(jīng)常不在家,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幾乎沒有她的陪伴和關心。爸爸雖然很疼愛孩子們,但他的工作也非常繁忙,幾乎沒有時間陪伴孩子們。于是,兩個孩子經(jīng)歷了許多困難和挫折,在沒有父母的關愛下艱難地成長。
故事的描寫非常細膩,作者通過刻畫小光和小亮的情感與行為表達了他們內心的孤獨和渴望。他們時常默默地期待媽媽的歸來,希望能夠和媽媽分享他們的生活中的點滴,但現(xiàn)實卻總是殘酷地讓他們失望。當他們在幼兒園和學校的同學們和老師們紛紛和自己的家長道晚安時,小光和小亮只能獨自一人離開。我能感受到他們的內心的不安和失落,他們渴望家庭的溫暖和陪伴。
小光和小亮的成長道路上充滿了挑戰(zhàn)和困難,但他們從不放棄。小光在學校表現(xiàn)優(yōu)異,成為了班級的佼佼者,不僅是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也是為了引起爸爸和媽媽的關注。小亮則是一個天生的藝術天才,他展示了自己繪畫的天賦,希望可以通過自己的才華獲得父母的關愛。盡管他們常常面臨挫折和打擊,但他們始終堅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夢想。
通過《媽媽不在家》,我深刻認識到了家庭在孩子成長中的重要性。父母的陪伴和關愛是孩子們得以健康成長的必要條件。在小光和小亮的故事中,我看到了父母對孩子的支持和理解的重要性。即使孩子們表現(xiàn)出了極高的能力和才華,但缺乏家庭的溫暖和理解,他們的成長仍然會受到很大的阻礙。這讓我更加明白家庭對于孩子來說是多么的重要,家庭是孩子們成長中的港灣和庇護所。
《媽媽不在家》讓我深刻思考了自己和家人之間的關系。我們應該珍惜和家人的相處時間,不僅要保持良好的溝通,還要給予關愛和理解。無論是父母還是子女,我們都應該更加關注和支持家庭中的每一個成員,尤其是對于成長中的孩子來說,他們需要父母的關心和引導。
在讀完《媽媽不在家》之后,我對如何創(chuàng)建一個溫暖和諧的家庭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家庭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家人的陪伴和支持是孩子們成長中的力量源泉。無論是從父母還是子女的角度,我們都應該更加關注他們的內心需求,給予他們溫暖和愛。正是家庭給予了我們安全感和信心,讓我們更有勇氣去追求夢想和面對挑戰(zhàn)。
《媽媽不在家》這本書讓我思考了許多關于家庭的問題。通過小光和小亮的故事,我認識到了家庭對于孩子們成長的重要性。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夠從這本書中汲取力量,關注和支持我們的家人,讓我們的家庭充滿溫暖和愛。
媽媽不在家讀后感(篇4)
今天,我放學回到家,發(fā)現(xiàn)爸爸媽媽都不在家。我連忙拿起手機給他們打了個電話。
媽媽在電話里說:“你在櫥柜里拿一包方便面煮了吃吧,我和你爸還有急事很晚才回來。記住要把作業(yè)寫完才可以玩!”
我用最快的速度寫完了作業(yè),又煮了一包方便面?!俺燥柫?,可以解放啦!”
我一蹦三尺高。我迅速地打開電視,癡迷地看起動畫片來。
“啪!”忽然一聲巨響把我從動畫片里拉回了現(xiàn)實。
這聲音好像是有人在關門,我頓時毛骨悚然,我順著聲音傳來的方向走過去,心里感到一陣害怕。
屋子里靜悄悄的,只聽見鬧鐘滴答滴答的走動聲。
窗外面飄著雪花,西北風呼呼地刮著。我一看表已經(jīng)11點了,爸媽怎么還不回來呀!
過了一會兒,“咚咚咚……咚咚咚……”
“是誰在敲我們家的門?”
“我是你爸爸”門外傳來爸爸的聲音。
爸爸媽媽不在家的時候,既緊張,又害怕,那真是一個令人膽戰(zhàn)心驚的夜晚。
媽媽,你想我嗎?
范文博,一個聰明可愛又好問為什么的孩子,十分惹人愛??墒亲罱欢螘r間的表現(xiàn),有些讓老師失望,他總是動手打小朋友,老師批評教育了還是沒有改變。究竟哪里出了問題?我同孩子奶奶交流了孩子近段時間的表現(xiàn),孩子奶奶告訴我,他爸爸媽媽要出國去外地學習了,我也管不了他。我很驚訝,“孩子多想媽媽呀!”奶奶說:“他很懂事,我問他想爸爸媽媽嗎?他說不想。”他媽打電話問:“你想我嗎?”他反問媽媽:“你想我嗎?”。
一句“你想我嗎”,讓我感受到孩子對媽媽的渴望與思念,孩子難道真的不想媽媽嗎?近段時間孩子之所以行為反常,他一方面是有種被拋棄的感覺,還有一方面是為了引起老師的注意,希望能被老師關注,而我對于孩子的表現(xiàn)只是一味的批評教育,卻沒有及時了解到孩子真實的內心,真是懊惱不已。了解情況后我和孩子奶奶再次進行了交流,讓奶奶知道孩子是想媽媽的,多用正面語言進行引導。并且與媽媽進行了電話溝通,讓媽媽及時了解孩子的情況,多給孩子打電話,進行感情交流,給孩子解開“被拋棄”的心結。在幼兒園,我運用故事,告訴孩子們不管自己的爸爸媽媽在哪里,他們都是愛自己的寶寶的。并在一日活動中抓住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對他進行鼓勵表揚,同時每天都要摸摸他的頭、臉,有時還給個擁抱。在家長和我的共同努力下,孩子的攻擊性行為減少了,臉上的微笑多了,因爸爸媽媽離開而受傷的心靈漸漸平復了。
看似簡單的攻擊性行為,卻隱藏著孩子內心深處的傷痛,作為幼兒教師,我們只有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才會讓孩子更加健康快樂的成長。
幼兒活動反思:小豬的媽媽不在家
在設計這個活動前,我先找了一套以前的教材,把這個故事讀了幾遍,發(fā)現(xiàn)這個故事不僅蘊含了一些小動物主要特征的科學知識,而且整個故事的情感基調是比較深的,有人與人之間的關愛,有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親情。故事簡單又不失趣味和意義。
一、采用提問方式引出故事
活動開始,我采用了幾個簡單的提問,如“我們都有媽媽,對不對呀?”“你們愛你們的媽媽嗎?”“媽媽不在家的時候,你們會有什么感覺?”在提完這個問題后,小朋友的情緒被拉動了,吳奕冉說:“媽媽不在家,我會很想她!”蔣毅說:“我會讓爸爸去找媽媽!”成績越說:“我覺得我很傷心!”寶寶們的回答都很不錯,蛋上課時我似乎吝嗇了我的表揚,這點事我當時疏忽的?!敖裉煨∝i的媽媽也不在家,那會發(fā)生什么事呢?”,剛才小朋友的思緒一下子又被引回到了故事的開場。小朋友各抒己見,想法很多,就這樣,讓孩子們帶著好奇心,來聽了故事。但課后我感覺講故事時我的語言還是過快了。
二、采用重點提問解讀故事
講完故事后,我又通過了幾個提問來對故事進行了一個簡單的解讀,讓幼兒能鞏固故事,理解故事。如“故事中,豬媽媽不在家,有誰來幫助小豬?”問題還是很容易,小朋友們都爭著想來說一說,緊接著我又問“它們是怎么幫助小豬的呢?”這個問題,不僅讓幼兒鞏固了故事,而且還用動作表演的方式讓幼兒理解了故事的難點,把小動物的特征很好的采用生活化的方式解釋出來。像“大象媽媽的長鼻子像蓮蓬頭”,很多小朋友都不理解,后來通過動作及讓孩子們把平時洗澡的經(jīng)驗結合,一下子就讓孩子們明白了。
三、故事解析重視滲透情感
故事最后,講到小豬還是很想自己的媽媽,這時我提問“小朋友,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可以幫助小豬嗎?”小朋友就開始有了說的欲望,很多小朋友說的想法有雷同,如“開車去見媽媽”,“乘飛機去媽媽那”,“坐三輪車去看媽媽”,還有的孩子在我的提示下說了“打電話給媽媽”,說了很多我繼續(xù)提問“那聽到媽媽的聲音,或見到了媽媽,你會說什么,做什么呢?”,小朋友結合自己的情感,眾說紛紜,有的說“媽媽,我想你!”,有的說“媽媽,我愛你!”,有的說“媽媽,我想死你了,你快點回來哦!”……再次的集體閱讀后,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對故事已經(jīng)熟悉了,很多幼兒都能跟著PPT與我一起講述。
在這個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提問的設計對幼兒的引導很有幫助。而且,提問在活動中的作用很重要。相對來說,這個活動還可以。
在上這個活動前,我與黃莉老師交流過如何來上,她給了我很多提示,我也學到很多。(——湯徐燕)
附故事:小豬的媽媽不在家
小豬的媽媽住遠門去了,鄰居們都來幫忙照顧小豬,鄰居家的小朋友也來了,小豬真高興!他拿出自己的玩具和他們一起玩,大家都玩得很開心。小豬身上臟了,沒關系!沒關系!大象媽媽幫小豬洗澡,象鼻子像個蓮蓬頭,把小豬沖得干干凈凈。小豬肚子餓了。
沒關系!沒關系!牛媽媽喂他香香的牛奶,讓小豬吃得很飽很飽。小豬覺得困了,沒關系!沒關系!
袋鼠媽媽把小豬放在袋子里,鳥媽媽飛來唱搖籃曲。
天黑了,小豬想媽媽了。是啊,是啊……大象的淋浴很舒服,牛媽媽的牛奶很好喝,袋鼠媽媽的袋子像搖籃,鳥媽媽的催眠曲真好聽!可是,小豬還是好想好想自己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