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該怎么教育孩子
發(fā)布時間:2021-07-09 孩子不合群怎么辦 怎樣教育孩子 教育孩子筆記孩子是需要從小就教育的。小時候的教育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1、首先,要培養(yǎng)孩子自立的能力。獨立面對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現(xiàn)代社會每一個人必須具備的生存能力,也是個人面對生活和職業(yè)所必須具有的基本能力,這需要從小培養(yǎng)。
2、其次,要培養(yǎng)孩子非常勤快地閱讀。沒有勤快閱讀習慣的孩子將來一定不會有持久的發(fā)展力!勤,是要有閱讀的習慣、要學會零星時間閱讀、要在遇到各種困難時堅持閱讀,快,是有較快的閱讀速度、有獲得新閱讀信息的能力、有及時與同伴交流閱讀心得的能力。
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建議給孩子練習一下“快速閱讀”,具體練習參考《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訓練》,把快速閱讀和記憶結合在一起,能更好更快地提高孩子閱讀能力。同時這個練習對孩子的記憶力、注意力、思維等多方面的能力也會有一些提高。貼吧《速讀吧》里有很多練習快速閱讀的朋友分享練習經(jīng)驗,可以去交流一下。
3、要訓練孩子會耐心地傾聽。傾聽真的很重要!如今的很多人大多缺乏耐心,容不得傾聽別人的解說,總希望自己說的才是最準確的、最有道理的,其實很多情形下自己考慮的會有很多的片面性。
4、可以和任何人溝通。沒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就無法深入現(xiàn)實社會,也就會失去很多個人發(fā)展的機遇。就是在實施家庭教育中,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溝通也顯得尤為重要。(零思考方案網(wǎng) ZHE135.cOM)
5、懂得彼此尊重,懂得自我批評。很小的時候外婆就告訴我:“敬人者受人敬”。意思很明白,只有尊重別人,才會受到別人的尊重。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家長該怎么樣教育孩子
楊瀾覺得:
一個智慧媽媽應該觀察孩子的潛在能力和才華,她的任務是為孩子們打好基礎,至于將來孩子做什么,媽媽是無法設計的。
還有,千萬不要做一個抱怨媽媽,有些女人喜歡抱怨,怨社會不公,怨孩子不孝,怨男人不好……
即使是愛也化作了無盡的嘮叨,要知道這樣一個抱怨媽媽,對孩子的殺傷力特別大!
那到底要怎樣教育孩子呢?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為什么中國有那么多的父母,在孩子身上花著遠超家庭承受能力的錢?
明明已經(jīng)快要承受不住,可還嫌自己付出的不夠。以愛之名,為愛犧牲,聽起來是何其悲壯的父愛母愛?
說到底,都是為人父母之后,我們背負了太沉重的焦慮。而一味地進行超出能力的付出和無原則犧牲,正是缺乏了「邊界感」的體現(xiàn)。
匯豐銀行曾發(fā)布了一份《2017教育的價值報告》,對全球的教育投入等方面作了分析,里面提到:
82%的父母已經(jīng)準備好為孩子成功做出犧牲。而其中中國父母在教育的花費上,高居榜首,碾壓了全世界。似乎教育就變成了一場無邊無界的犧牲。
盡管累死累活,背負各種貸款,可一提起孩子,就可以硬撐著原地滿血復活,不敢有絲毫懈怠。
「孩子承載著整個家庭的未來,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惯@就是中國式付出教育的悲哀。
有的父母會對孩子耳提面命:都是為了你,爸媽才這么拼命......但這樣的綁架式教育,卻使孩子背負上極重的情感債。
而更有的孩子可能成為一個不懂感恩,只知索取的自私者。因為,當父母的愛對孩子沒有邊界時,孩子的索取也就更沒有邊界。
當孩子在行為上習慣了索取的無邊界時,心理也就更無邊界。孩子的自我功能被剝奪,于是也就有了「巨嬰式」的孩子。
小時候父母入侵孩子的心理邊界越深,成年后孩子的心理邊界就缺失的越嚴重。
他一邊極度地想反抗父母,獲得獨立和自由;可又一邊極度地依賴父母,缺乏主見,他在父母織起的大網(wǎng)里不斷掙扎,卻無法逃脫,受到煎熬。
他不懂得什么叫做尊重父母,尊重他人,更不懂的尊重自己。在與他人的相處中,將爆發(fā)一件又一件的矛盾。
心理邊界的存在,把我們和孩子分離成了獨立的個體??墒俏覀兒秃⒆又g有著親密的愛,就容易會跨越邊界。
弗洛伊德說:
「人生就象弈棋, 一步失誤, 全盤皆輸,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還不如弈棋,不可能再來一局,也不能悔棋?!?/p>
孩子在1-2歲時,自我意識就開始萌發(fā),而到孩子三歲時,我們就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起最初的心理邊界,這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注意:
我們對孩子的愛無條件,但對孩子的付出一定有邊界。
安全感是基礎和前提
在孩子1歲之前,給予孩子無限的親密,培養(yǎng)起孩子的安全感。這是一切教育的前提。
1996年,楊瀾在美國生下兒子;2000年10月20日,楊瀾在上海又喜得一個六斤多重的小女兒,圓了她想要“美國兒子中國女兒”的媽媽夢。
因為工作緣故,楊瀾不能時時陪在孩子身邊,不過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楊瀾都在他們身邊。
兩個小家伙出生后的前幾個月,楊瀾堅持用母乳喂養(yǎng);孩子出生后的幾年時間里,楊瀾也一直自己帶他們,雖然有點辛苦,可楊瀾覺得很值。
楊瀾至今記得兒子一歲多時的一個場景。
那是兒子出生后,楊瀾第一次比較長時間地出差,要離開兒子五天。
那天回家時,楊瀾發(fā)現(xiàn)兒子臉上的表情特別有層次,先是把臉轉(zhuǎn)過去,憋了半天之后才委屈得哭出了聲,最后把楊瀾自己的眼淚也帶出來了。
兒子當初這個無比豐富的表情,重重地定格在楊瀾的心里,她意識到孩子幼小時期不能離開母親。
三歲前,孩子最需要的是安全感,如果不小心造成了損失,以后會很難彌補。
傾聽和鼓勵,才是正確的付出方式
而在孩子開始說「不」時,就表示孩子進入了自我意識的敏感期。此時的付出就是學會「傾聽孩子」。
最近騰訊新聞搞了個視頻節(jié)目,叫做《@所有人》,之前在《演員的誕生》里刷爆好評的小陶虹在片子里分享了自己帶孩子的感觸,她說:
「我看過一本書,書上說要幾個小時喂一次奶,孩子哭的時候不能馬上抱……
我就站在門外,偷偷從門縫里看,我看到她站在那兒哭,我突然覺得,那本書不是我想學的,(因為)那個不是我本然的對那個事情的態(tài)度。」
主持人問她,有一種理論說了,孩子是拿哭在要挾大人。
小陶虹說:
「我不這么想,我覺得在她需要我安慰的時候,我沒有出現(xiàn)……
媽媽的最高職責是什么,就是給孩子安全感。我覺得人生后面的挫折多的是,她可以慢慢長大了再去學。她在媽媽這兒得到的,就應該是港灣,就應該是安慰,就應該是最好的?!?/p>
是的,如果孩子在我們面前,連淚都不讓掉,苦都不敢訴,痛都不讓喊,嬌也不許撒,
那我們還算哪門子媽媽?
陪孩子笑的人有很多,孩子哭泣時會找的人,只有一個。我會一直做這個人,直到他的內(nèi)心慢慢的有力量,能夠去安撫自己,能夠去安撫對自己重要的人。
如果學習育兒理念和知識的最終結果,是要完全壓制母親的本能,那不學也罷。
一定要幫孩子建立規(guī)則意識
江蘇無錫的一家火鍋店,大人都在位子上用餐,只有一個小孩在走道里跑來跑去,從這頭跑到那頭,又從那頭跑到這頭。
他的媽媽就慢悠悠地跟在后面,沒有責罵,更沒有制止。他們一定覺得,自己的孩子活潑可愛,根本沒有必要管吧。
在跑到一處拐角的時候,恰好撞上了轉(zhuǎn)彎的服務員,服務員的手上還有一鍋烤魚,孩子的額頭剛好貼到滾燙的烤魚鍋上,悲劇瞬間發(fā)生,孩子多處被燙傷。
事后,孩子的父母在未經(jīng)過任何鑒定,也沒有任何法律程序的情況下,態(tài)度囂張地索取39萬賠償:“錢不錢的不重要,誰家小孩被燙成這樣不值39萬?”
孩子和父母的責任甩得一干二凈。為什么中國的孩子普遍缺乏規(guī)則意識?因為在很多父母眼里,孩子的天性高于規(guī)則。
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動,所以可以跑、可以鬧,可以肆無忌憚地大聲喧嘩。
在中國,越來越多的孩子無視規(guī)則,也有越來越多的悲劇因此而釀成。
教育學者丁琳講過這樣一個故事,前段時間,她家里來了一位美國客人——一位三年級的小姑娘。
像所有的小孩子一樣,小姑娘對糖果沒有絲毫的抵抗力,吃完第一顆,還想吃第二顆。
她問媽媽,是否可以。媽媽很明確地說,不可以。小姑娘只好平靜地接受。
很多人都喜歡講國外的教育多么自由、多么先進、多么地尊重孩子的意愿,卻有意無意忽略掉了,這自由的前面,還有一條清晰可見的邊界,有些事可以做,有些事堅決不能做。
德國著名的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
「教育的本質(zhì),是用一個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p>
所以做父母的要懂得科學地養(yǎng)育孩子;其次是讓孩子有一個平衡的心態(tài);
要懂得與人溝通,還要自信、獨立,給孩子一個充滿愛的環(huán)境很重要;
一個有愛、有關懷的家庭對于孩子的成長極為重要。
家長應該怎么樣教育孩子
家長如何正確教育孩子?現(xiàn)在的小孩自尊心都特別強,而且非常的叛逆。作為家長,該如何引導自己的孩子,已成為家長們頭疼的一件事了。下面大家就一起來看看家庭教育孩子的十大方法吧。
一、樹立榜樣:榜樣是以別人的好思想好行為來影響和教育子女的重要方式。如同學、鄰居、教師、英雄模范人物、文藝作品中的正面人物、革命領袖的優(yōu)秀品質(zhì),都是子女學習、模仿的對象。不管家長的言行是錯誤的還是正確的,對子女都有十分深刻的影響。因此,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應時時刻刻、處處檢點自己的言行。
二、環(huán)境熏陶:家長要有意識地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使子女受到感染和熏陶。家庭是子女生活的主要場所,家長要組織好生活,處理好成員之間的關系,堅持正確的道德行為為準則,形成團結和睦的家庭氣氛,建立井井有條的生活秩序,以陶冶子女的美好情操。
家長如何正確教育孩子
三、批評懲罰:批評和懲罰都是對子女不良思想行為的否定,不過后者是對嚴重不良思想行為的一種教育手段。批評懲罰時,首先要全面了解情況,掌握不良思想行為的具體情節(jié)和嚴重程度,從錯誤的實際出發(fā),批評是指出危害、思想根源,否定其思想行為,使之感到羞愧和痛楚,進而產(chǎn)生改正錯誤的動力。批評時不要諷刺,不要奚落,不要謾罵。懲罰主要是剝奪某種權利,而不是體罰,不是侮辱人格和摧殘身心。
四、指導安排生活秩序:良好的生活秩序是培養(yǎng)子女良好習慣的有效方法。指導子女安排生活起居,布置好生活環(huán)境,教給子女學習安排和利用時間,使之有條不紊。要讓孩子自己安排,家長可以在旁指點。
五、說服教育:說服教育的具體做法:一是談話,家長根據(jù)子女的思想實際,擺事實,講道理,使子女明白一定的道理,談話要有針對性、靈活性,態(tài)度要和氣,不要板著面孔,居高臨下地訓斥、挖苦。二是討論,家長與子女共同討論。討論時要尊重孩子,耐心傾聽其意見,有不正確的觀點,也要耐心地講道理,使子女明辨是非。家長觀點不正確要勇于承認。
六、實際鍛煉:實際鍛煉的內(nèi)容相當廣泛,如適應周圍環(huán)境,鍛煉身體,生活自理,家務勞動,獨立作業(yè),文明禮貌,社會交際等等。進行實際鍛煉,首先要孩子明確目的意義(為什么),提出具體要求(怎樣做),鼓勵他們克服困難,堅持到底。鍛煉內(nèi)容要適合孩子的年齡特征和個性特征,從他們的實際能力出發(fā),交給的任務和提出的要求必須適當。要允許孩子在實踐中有失誤,不可過分苛求。家長不能因怕孩子吃苦而中途停止鍛煉。
七、表揚獎勵:表揚獎勵是對子女的思想行為給予肯定和好評。通過肯定和好評,以加強子女進取心和榮譽感,爭取更大的進步。表揚獎勵要實事求是,要及時,要說明原因,并且應以精神獎賞為主,物質(zhì)獎賞為輔。
八、指導課外閱讀:指導子女閱讀書報雜志,從中吸取有益的精神營養(yǎng)。家長要掌握子女閱讀的內(nèi)容,和子女一起討論,引導子女通過閱讀增長知識,開擴眼界,受到精神陶冶。
九、利用家庭電視:電視進入家庭,子女可以從看電視中得到許多知識,增長見識,要充分利用。但是要注意:不能沒有選擇,不要時間過長??赐觌娨曌詈煤妥优務摚懻撾娨晝?nèi)容。
十、帶領子女外出接觸社會:帶領孩子到公園、風景區(qū)、商店、工廠、農(nóng)村去,或者去訪問同學、親友,進行社會交往,使之開擴眼界,接觸社會,認識社會。
以上是關于家長如何正確教育孩子 家庭教育孩子的十大方法的介紹,教育孩子講究正確的方法,這樣更容易讓孩子接受。
作為家長該怎么教育孩子
①
『積極的雙向溝通』
有兩種常見的“媽媽式教育”,一種是“獨裁”,重點關注孩子的行為。因此不管是用哪種嚴格的方式,只要能讓孩子乖乖聽話就行。另一種是“縱容”,主要關注孩子的自尊,以非常溫和的方式對待他們。
無論“獨裁”還是“縱容”,都只關注了教育孩子的部分內(nèi)容,不利于孩子的成長。為此,作者給出了對策,糾正這種錯誤的教育模式。這部分我們先來說說第一個:平等相待。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積極的雙向溝通。
親子溝通就像在雙向車道上開車,只有兩個方向都暢通時,整個道路才能順暢,下面兩個方法可以做到這點:
001 把決定背后的想法告訴孩子。在親子關系中,媽媽們往往占主導地位,所以容易冷冰冰地“發(fā)號施令”,比如“睡覺前不許玩手機”、“8點前要把作業(yè)寫完”等等。孩子一聽不僅會產(chǎn)生逆反心理,甚至還會怨恨媽媽。所以,媽媽們要多說幾句話,把背后的想法告訴孩子,比如睡前玩手機不利于入睡,對眼睛也不好等等。讓孩子最大程度地理解自己的決定。
002 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只有當媽媽們平等地對待孩子,并鼓勵他們積極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時,雙向溝通才有可能。比如不許孩子睡前玩手機的時候,也聽聽孩子的心聲,然后一起調(diào)整出兩人都能接受的方案。
②
『讓孩子學會自律』
為了管教孩子,媽媽們時常忙得連軸轉(zhuǎn),玩游戲要管,沒寫作業(yè)也要管……這樣下去會非常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幫孩子自律不如教會他自律。其中最關鍵的一點是:像俄羅斯套娃那樣,在孩子的目標之外,再套上一個更大的目標。
聽起來有點復雜,實際上很簡單,看看下面的例子就明白了。
瑪麗的兒子每天晚上又哭又鬧,不愿意按時上床睡覺。為此,瑪麗想出了一個妙招,制定一個更大的目標向兒子“施壓”。比如希望兒子每天晚上能安靜并按時入睡,那大目標是一家人晚上要過得愉快,而且第二天早上起床后要感覺休息得很好。
為了向兒子解釋清楚,瑪麗畫了兩幅畫,一幅是晚上,有一張笑臉和一張熟睡的臉;另一幅是早上,有一張笑臉?,旣惞膭顑鹤用刻焱盹埡蠖伎纯催@兩幅畫,果然奏效了。
瑪麗的做法為媽媽們提供了一個新穎的思路:真正有效的方法都是簡單而有趣的,與其在孩子的小目標里束手無策,不如制定一個更大的、與之相關的目標,然后一起去完成。
③
『不可忽視的教育時機』
對一些媽媽來說,教育孩子主要是為了解決問題,當孩子調(diào)皮搗蛋時就批評一頓。而當孩子按時完成作業(yè)、乖乖聽話,言行舉止都沒問題時,媽媽們就什么也不做。這有點像整理一間已經(jīng)非常整潔的房子——根本就沒有必要。
但作者認為,教育孩子應該選在他們自我感覺良好的時候,因為孩子受挫時會進行自我辯護,聽不進媽媽的話。
有三個需要特別注意的時機:
001 孩子做好事時。小孩子做好事常常是無意識的,他不是因為知道這是好事所以才去做,而是出于本能。因而媽媽要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也可以趁機指出以往的錯誤做法,比如亂丟垃圾,引導孩子養(yǎng)成好品德。
002 對某個事物產(chǎn)生濃厚興趣時。比如孩子喜歡上閱讀、手工或者樂器時,會有積極追求的欲望,媽媽要及時站出來鼓勵孩子。
003 進入一個新階段時。比如去到新學?;蛘咝聦W期開始時,孩子會有強烈的新鮮感和希望感,這時媽媽們要不斷引導孩子,并幫助他們制定相應的計劃。
總結一下,關于育兒,有句很戳心的話:找對的方法愛孩子吧,外面的世界已經(jīng)夠殘酷了,父母更應該珍惜家里的溫暖時光。愛孩子的同時用正確的方法去教育,跟孩子進行積極的雙向溝通、讓孩子學會自律、在孩子自我感覺良好的時候教育他們,這是媽媽能給孩子的最好禮物。
生活中家長該怎么教育孩子
樹立三觀
父母的三觀是很重要的,從人生觀到世界觀都會影響到孩子格局和視野,正確的三觀才能夠讓孩子健康的成長,越來越優(yōu)秀!
“你還小,這么點事算個球,漫漫人生,會遇到各種大風大浪,這么點小事都挺不過來算什么”
“我們生下來就不是為了享樂,忍受痛苦委屈是必然的過程,這是人生的一部分”這是我媽給我的人生觀
言傳身教
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出類拔萃,所以很多父母會要求孩子怎么做怎么做,但這個時候我們在做什么?言傳身教比嘴上說一百個道理都有用,孩子的第一個考試是父母,是祖父母,長輩是什么樣子的,孩子自然就會變成什么樣子
感同身受
我們的社會有那么多考試,為什么做父母這么重要神圣的身份卻不需要,很多家長覺得打罵孩子理所應當,比如說作業(yè),覺得這么簡單的題目怎么會錯?教了1-2次還是不會就開始上手,換位思考下,你在這個年齡是否也是覺得很簡單呢?感同身受換位思考很重要
不擺架子
教育孩子更多的就是像朋友一樣的去傾訴,這樣的方式孩子才能夠很好的接受,對孩子的身心建設是非常好的!
過分寵愛
中國的教育很奇怪,要么寵的要命,要么不管不顧,溺愛過頭的孩子很容易變得不懂禮貌,目中無人,并且會特別的自私,適可而止的愛才是最好的疼愛,適當?shù)姆攀肿尯⒆幼约撼砷L也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