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教育隨筆:小矛盾 小感悟

發(fā)布時間:2021-06-19 小小班教育筆記 教育隨筆 幼兒教育小故事

教育隨筆:小矛盾小感悟

在一日生活中,歡聲笑語、哭喊打鬧聲總是時不時縈繞在我們耳旁,有孩子的地方就有笑聲、哭聲,孩子的喜怒哀樂變化無常,各種行為都會在日常生活中發(fā)生。面對孩子們的不同行為,我也時常會有所疑惑,怎樣做才能讓孩子之間的關系更為融洽呢?

記得有這樣一個孩子,他曾是我們班出了名的“身體強壯”的頑皮鬼——熙熙,和其他小朋友矛盾不斷,他很多損人的行為經常會挨到批評。有一次他發(fā)現班中另外一個小朋友——軒軒,個子也長得高高的,很快就要超過他了,就因為這樣,班級里熙熙和軒軒成為了兩個“高個”,熙熙主動找軒軒一塊玩,可是軒軒不太喜歡動,尤其不怎么喜歡和熙熙這樣偏調皮的孩子玩??墒俏跷跗蛙庈幰黄鹜妫庈幉煌?,就這樣熙熙開始大打出手,開始動起手來……熙熙總是這樣:主動和小朋友接觸,可是好景不長,一來二去,也就沒人愿意和他玩了。然而他自己仍別出心裁地玩得有滋有味。

在閱讀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案例式解讀》一書,看到了各種各樣的案例,以及對其行為的解讀,讓我進一步對孩子的行為做了分析。熙熙的行為以及他和小朋友的行為,可以看出在社會性發(fā)展中,在與幼兒交往方面存在著攻擊性行為。

一、什么是攻擊性行為?

攻擊性行為是一種以傷害他人為目的的行為。攻擊性行為最大的特點是其目的性。幼兒許多攻擊性行為并非對對方有明確的敵意,而是為了其他目的而對他人造成傷害。熙熙為了和小伙伴一起玩,才做出了攻擊性的行為。

二、幼兒的表現是什么?

熙熙體質強、力氣大、行為表現有點消極、不友好,積極行為比較少??偸窃噲D用動手打人的方法解決問題,但是效果不好。同時孩子的自身的特點看出,孩子的能力較強、聰明、愛玩、性格外向、脾氣急躁、容易沖動、過于活潑好動。在交往方面,他喜歡交往,在交往中積極主動但又很不善于交往,容易做出過激的行為。另外孩子對于自己的社會地位缺乏正確評價,往往過于高估。幼兒自身對于朋友一起玩不太在乎。

三、怎樣幫助幼兒處理和伙伴的關系?

首先,要使幼兒了解受歡迎小朋友的性格特別及自身存在的問題,幫助他們學習與他人友好相處。其次,要引導其他幼兒發(fā)現這些幼兒的長處,及時鼓勵和表揚,提高這些幼兒在同伴心目中的地位。通過有效的教育活動達到促進幼兒交往、改善同伴關系的目的。

幼兒之間的交往也非一日兩日就能改善,在生活的點滴中,需要幼兒自身的努力和老師適時的提醒與幫助,以及家長的教育等才能更好地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自身的交往能力。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小編推薦

教育隨筆:幼兒園里的小矛盾


教育隨筆:幼兒園里的小矛盾

幼兒園里,孩子之間的小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并且有許多矛盾是由于孩子的表達方式不恰當引起的。倘若孩子缺乏必須的知識經驗,不會解決問題,就會給進一步交往帶來困難。

這天早晨剛入園不久,孩子們就七嘴八舌的告狀?!袄蠋煿袂缈蘖耍 薄袄蠋?,是鄭浩澤打她了。”“我親眼看見了?!薄袂缭诳蓿嵑茲梢参囊粞蹨I。

郭婉晴與鄭浩澤平日里是很要好的朋友,早上剛入園怎樣會出現這種狀況呢?于是我讓鄭浩澤和郭婉晴講一講事情的起因。郭婉晴邊抹眼淚邊說:“鄭浩澤打我?!编嵑茲煞直嬲f:“沒,我沒打他?!笨磧蓚€人的樣貌,都不象說謊。到底誰錯了呢?“我明白鄭浩澤不是有心要打人的,鄭浩澤你能告訴我是怎樣回事嗎?”“我想跟他玩兒!”哦,原先是孩子想找朋友,由于表達的方式不恰當,而引起了小朋友之間的不愉快。原因找到了,問題也就解決了。

幼兒之間經常發(fā)生沖突或爭執(zhí),我們應時常引導幼兒對可能發(fā)生的沖突進行討論,提出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并鼓勵他們自己想辦法,自己去解決沖突。

教育隨筆:矛盾中產生的思考


前幾天,小朋友們反映要要愛告狀,我并沒在意,我想小朋友這么小,他們之間有點矛盾告狀很正常。這幾天,我們三個老師都有同感,要要老愛告狀,動不動就告狀。哪個小朋友碰他了,誰又擠他了,又推他了,誰踩他腳了,誰對他吹氣了,誰拿水彩筆了,問題很嚴重.要要告狀的嗓門也比原來越大,好像吃了多大的虧一樣。我把要要叫過來談了一會:要要你為什么整天都在告狀呢?要要理直氣壯的說:他們老是欺負我!我又問:他們是怎么欺負你的?要要就沒犯過錯誤嗎?為什么你犯錯時其他小朋友沒有告你的狀?請你好好想一想,是小朋友故意碰你、故意踩你的腳嗎?那你欺負別人了嗎?你碰過別人了嗎?你碰了別人,他們是怎么做的?要要壞壞的一笑,低著頭小聲的說:是他們先碰我的。我耐心的說到:要要是個好孩子,老師很喜歡你,小朋友也很喜歡你,你要學會原諒別人。要和小朋友們做好朋友,要互相幫助,相互謙讓,這樣你的好朋友會越來越多的。

通過要要小朋友告狀這個事情,我認識到,老師要時刻觀察孩子們的舉動,發(fā)現有異常現象,及時調解,這樣不僅幫小朋友解決了問題,同時也給我們提了個醒,要養(yǎng)成細心觀察的習慣,及時調整小朋友們的不良心態(tài),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如果,用另一種心態(tài)來重新審視孩子的告狀,能讓老師了解到每一個角落里的情況,能防止不必要的意外事故的發(fā)生,可以幫助老師在最短的時間內緩解小朋友之間的矛盾,說得更深一些,孩子的告狀不正是說明他們具備了一種關心他人,關心集體的意識嗎?

教育隨筆:如何對待孩子間的矛盾


教育隨筆:如何對待孩子間的矛盾

孩子們最喜歡和小朋友一起玩,但是玩著玩著就會發(fā)生一些沖突,小則拌嘴吵架,大則動手動腳。“自我為中心”是學齡前幼兒心理發(fā)展的一個特點。在這一心理特點的影響下,幼兒在相處時經常會發(fā)生爭吵和矛盾。由于孩子們的交往經驗少,彼此又不愿意謙讓,在和其他小朋友相處的時候,難免會發(fā)生小摩擦。以下是兩位小朋友吃午飯時的場景觀察記錄:

今天早晨吃面條,小蕊桌上灑出了幾根,“老師,是李佳儀搞的!”小蕊和佳儀坐在一組,中間隔了一位小朋友?!霸趺椿厥掳。俊蔽颐ι锨霸儐?,只見兩人噘著嘴,滿臉的不高興,互不相讓,決沒有道謙的想法。了解后得知:小蕊說讓吳欣雅不要與佳儀做好朋友,佳儀一氣之下去動了小蕊的勺子,幾根面就這樣掉了出來。

吃完早飯后,大家都把小椅子搬到教室兩邊坐著看書,他們喜歡和自己的好朋友坐在一起,各自都有小群體。小蕊先吃完,搬小椅子坐在鋼琴邊上看書。佳儀吃完后把椅子搬到了小蕊的附近,然后對她說:“我不是來和你坐一起的,我是來跟你說對不起的!”小蕊看著佳儀,不說話,但接受了她的道歉,把自己的椅子挪了一下,接著佳儀就把椅子放在了附近,兩人一起看書了。

從矛盾的出現到矛盾的消失,只是孩子的一小段生活片段。從這一生活片段可以看出孩子們的成長,他們的真實想法。其實這個矛盾的起源就是孩子間的一句話,僅僅是一句話怎能讓一個孩子如此氣憤?這要說到孩子之間的關系。成人有成人的群體,孩子也同樣有自己群體,也就是他們的朋友。于是坐在一組的孩子就成為一個小小的群體。上課時,他們相互討論;做游戲時,他們互分角色;空余時開始聊天。雖說,大家都是好朋友,我也常常會把這話掛嘴邊,但孩子的好朋友還是有一定界線的。佳儀想嬴得朋友的愛,欣雅就坐在佳儀的旁邊,要是真不和自己好了,那多沒趣。為此她為小蕊的話而生氣,停不了小蕊的嘴,只能另想辦法對付,于是就出現了一開始灑面條的場景。

孩子們的這一小段生活片段給我最大的啟發(fā)是:孩子們之間能自己解決矛盾。我們通常都是了解事情,幫助幼兒分清是非,然后就讓他們相互道謙。孩子們是口服心不服啊,通常老師們也以為這樣就結束了。其實不然,佳儀的道歉是自發(fā)的,她想與小蕊在一起,也知道剛才的做法不太好會影響她們的關系,于是很自然的道謙,之后兩人又成了好朋友。

教育隨筆:如何處理孩子之間的矛盾


教育隨筆:如何處理孩子之間的矛盾

現在的孩子們都很在意其他的小朋友對自己的一個評價和喜不喜歡和自己玩,特別是對于大班的孩子來說,將近快要上小學讀一年級了,他們懂得東西就越來越多了。在意小朋友對自己的評價,或者是同伴們愿不愿意喜不喜歡和自己玩。和老師們喜不喜歡我。很容易就會被生活中的一點點小事情所感染到影響到整個人的情緒。開學了幾個月就差不多每天都有聽到孩子們吵架后就哭了起來。孩子們在一起玩時候,很容易就發(fā)生一些矛盾,之后兩人中就會有一人說我以后都不要和你玩不跟你做好朋友,還會說我還有叫其它的小朋友們也不要和你玩。這時候她們只是一時沖動說出來氣對方的話,但是往往另一個人不是這么想的。就會覺得我以后都沒有好朋友和我玩了,很不開心不知道怎么辦好就哭了起來。當你過去問時,孩子們就說她不跟我玩。還要叫其它小朋友們不和我玩,這一刻我聽到孩子這么說,了解了情況后,我瞬間就懵了不知道該怎么說好了。在這個幼師行業(yè)做了快兩年。很少遇到這種孩子之間的矛盾問題。作為老師要以身作則站出來和孩子們耐心的講解這問題處理好。跟孩子們說大家都是好朋友有什么事情要一起解決。而不是說不跟你玩是錯的。兩個人能成為好朋友是件多幸運的事,沒有過不去的偶爾吵吵鬧鬧也是正常的等過了會就好啦。經過和孩子們溝通好后,孩子們的心里就會踏實很多。孩子的一個與人相處的方式方法都得老師在生活中一點點的去教會她們該怎么去處理好面對。并不是說兩個人一鬧矛盾后就說不和你玩。是非常不對的一種處理方法。

教育隨筆:讓孩子學著自己處理同伴間的矛盾


教育隨筆:讓孩子學著自己處理同伴間的矛盾

現在獨生子女居多,家長對孩子過于溺愛,凡是喜歡包辦,孩子的依賴性及獨立性及自理能力較差。在幼兒園這個群體中,孩子間的矛盾沖突是不可避免的,孩子怎樣處理自己與他人的關系,作為老師應扮演什么樣的角色,孩子的父母們,在遇到自己的孩子帶點小傷或者掛點小彩后,如何處理,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呢?這是我們經常遇到而又必須及時處理好的一個現實問題。

有一天,我在組織孩子排隊做操時,聽到隊伍后面?zhèn)鱽頎幊车穆曇?,原來是高銘煜和逍遙發(fā)生了矛盾,我問她們原因,兩個人同時對我說:“她擠我?!薄笆撬葦D我的?!薄八€推我了呢?!眱蓚€人你一句我一句搶著說著,我接著問:“為什么會擠到對方呢?你們有沒有聽到我整隊的口令?我已經讓大家保持半臂的距離。”這時兩個人都不說話了,我又問:“你們兩個人都動手推對方了,這樣能解決問題嗎?”兩個人搖搖頭說:“不能。”“那現在應該怎么辦???”我問。這時兩個人都表示不再這樣做了,只是誰也沒有向對方道歉。

做完早操之后,我看兩個孩子都比較平靜了,就和兩個女孩兒說:“我們都是大二班的小朋友,發(fā)生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出現矛盾我們就要想辦法去解決,但是不能動手,動手打人是不文明的行為,如果自己解決不了,可以找老師來幫忙,現在你們兩個握握手,還有好朋友?!闭f完,兩個人握握手,不好意思的笑了。

我們班還有一個叫李炑樊的小朋友。有一次他和小朋友在游戲時發(fā)生爭執(zhí),我們沒有及時發(fā)現,他也沒有和老師說。結果第二天他的媽媽就來跟我們說,說有一個小朋友打他的頭。結果當著他媽媽的面,我把他們兩個叫到我的跟前,問清楚了事情的前因后果,正當我要跟他的媽媽解釋時,他媽媽突然拉著那個小朋友問:“你們兩個是好朋友嗎?”他回答:“是?!薄昂门笥阎g不因該打架,你們兩個既然是好朋友那就相互抱一抱吧!”兩個孩子在家長的教育下開心的抱到了一起。

我們作為老師,發(fā)現孩子之間發(fā)生矛盾時,一方面要告訴孩子,打人是不文明、不禮貌的形為;另一方面,要教給孩子一些與人交往的技巧,如:相互關心、相互愛護,學會原諒別人的錯誤等。更要本著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態(tài)度,留給孩子在自己親自處理和其他孩子發(fā)生糾紛的過程中,學會人際交往的本領;在與小朋友的爭執(zhí)中,慢慢體會與人相處的基本道理,學會面對小小的挫折。

老師還應該留心事情的發(fā)展,對于孩子間的公正處理,及時給予肯定;對受欺負沒有得到公正待遇的孩子,給予幫助,爭取到應有的理解和正義。讓孩子們明白:與人相處,要友好、友善、禮貌、平等。

孩子間的不友好行為是幼兒成長階段的正常現象,教師和家長對此都要有正確的認識,真愛孩子就不要袒護孩子或者武力替孩子解決問題,要用正確的方法加以引導,讓孩子嘗試自己解決問題,讓孩子有機會享受“矛盾”中的成長,學會在成長的路上解決矛盾,大人和孩子就會共同成長,孩子是在體驗中長大的,我們不能代替孩子成長,就不能代替孩子體驗。

幼兒園里的小矛盾


幼兒園里,孩子之間的小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并且有許多矛盾是由于孩子的表達方式不恰當引起的。倘若孩子缺乏一定的知識經驗,不會解決問題,就會給進一步交往帶來困難。

今天早晨剛入園不久,孩子們就七嘴八舌的告狀?!袄蠋?,趙子怡哭了!”“老師,是方成林打他了?!薄拔矣H眼看見了?!薄w子怡在哭,方成林也委屈的要掉眼淚。

趙子怡與方成林平日里是很要好的朋友,早上剛入園怎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于是我讓方成林和趙子怡講一講事情的起因。趙子怡邊抹眼淚邊說:“方成林打我?!狈匠闪址直嬲f:“沒,我沒打他?!笨磧蓚€人的樣子,都不象說謊。到底誰錯了呢?“我知道方成林不是有心要打人的,方成林你能告訴我是怎么回事嗎?”“我想跟他玩兒!”哦,原來是孩子想找朋友,由于表達的方式不恰當,而引起了小朋友之間的不愉快。原因找到了,問題也就解決了。

幼兒之間經常發(fā)生沖突或爭執(zhí),我們應時常引導幼兒對可能發(fā)生的沖突進行討論,提出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并鼓勵他們自己想辦法,自己去解決沖突。

教育隨筆:點名新感悟


早操活動結束了,小朋友象往常一樣依舊很興奮的說著話,在等著我叫“請坐好,老師要點名了”。今天我不想叫,用眼看看他們,孩子們讓我看的莫名其妙,一個個安靜下來望著我。我忽然靈機一動,能不能換種方法來點名呢,于是試探著說:“今天老師不用嘴巴來點名,而要用眼睛來點名”,孩子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臉上的表情疑惑又好奇,仿佛在問眼睛怎么會點名呀?我笑著對他們說:“老師用眼睛看著你,對你咪咪笑,就是在點你的名了,那你也對我笑一笑。就是在說到,這樣好嗎?”大家都高興地回答“好”。

我看著晨曦微笑,他對我笑笑;我看著雨萌笑笑,她也甜甜地笑笑;我看著興宇笑笑,他咧著嘴對我笑笑……我說小朋友笑起來真好看,老師最喜歡愛笑的小朋友了,他們聽了笑的更開心。沒想到就這么一句簡單的語言讓孩子改變不小,以后每天早上來孩子們都會笑盈盈地對大家打招呼,小臉經常掛著微笑。

點名是幼兒園一日生活中的例行環(huán)節(jié),若加以精心組織,可發(fā)揮不小的教育作用,傳統(tǒng)的點名方式往往只起到統(tǒng)計幼兒人數的作用,讓幼兒感到枯燥乏味,教師在組織幼兒一日活動時應立足于幼兒的角度出發(fā),善于變化形式,抓住教育時機,有效地促進幼兒健康人格的發(fā)展。

教育隨筆:圣誕節(jié)日教育感悟


教育隨筆:圣誕節(jié)日教育感悟

十二月中旬以后,幼兒園從教室到走廊大廳,開始布置圣誕節(jié)日環(huán)境了。首先,幼兒園采購了一些圣誕掛飾。教師布置好后,孩子們便被吸引住了。一個個跑到老師跟前問,“老師,這是什么呀?”“為什么要掛這個?”等等一系列問題,立刻成為孩子們談論的話題。當老師帶領幼兒參觀幼兒園圣誕新環(huán)境時,幼兒顯得非常興奮。當談論到圣誕老人時,紀宇軒興奮地告訴小朋友們,圣誕老人是住在北極的。然后張雅嫻接著又說,圣誕節(jié)放個襪子可以有禮物的,圣誕老人發(fā)禮物的……就這樣有關圣誕節(jié)的話題成為了當下孩子們最關注的。于是,教師在此基礎上,開展了有關圣誕節(jié)的節(jié)日教育活動。根據幼兒日常最常問的問題以及孩子最關注的圣誕老人話題,教師收集相關節(jié)日的圖片和資料,幫助幼兒梳理了有關圣誕節(jié)的經驗。孩子們通過直觀圖片的展示,了解到圣誕老人是位留有白胡子的老爺爺,身穿一身紅色衣服,還戴了一頂紅帽子等。接著在圣誕節(jié)前夕,我們小二班邀請幼兒家長來園,共同慶祝圣誕節(jié)活動。親子活動當天,孩子們和家長共同參與親子制作圣誕樹活動,孩子們在家長的幫助下,將圣誕樹打扮的非常漂亮。而當教師扮演的圣誕老人來給小朋友發(fā)禮物時,孩子們驚奇地看著“圣誕老人”,激動地拿著禮物,興奮不已。

通過大半個月的前期準備,有關圣誕節(jié)的節(jié)日教育圓滿結束了。孩子們對此久久不能忘懷,雖然已過完圣誕節(jié),但仍有孩子會說:“老師,表現不好圣誕老人就不會發(fā)禮物了?!被叵氡敬喂?jié)日教育開展過程,總結出以下幾點關鍵措施:

(一)環(huán)境資源的有效利用,引發(fā)幼兒的關注。通過教師布置的圣誕節(jié)日環(huán)境,不僅具有美化環(huán)境的作用,更有突顯節(jié)日特色的意義。幼兒立即被圣誕環(huán)境中的圣誕老人頭像及各種美麗雪花飾品吸引,對圣誕節(jié)產生濃厚的興趣和探索需求。

(二)節(jié)日主題教育活動開展,滿足幼兒認知需求。教師在幼兒關注的基礎上,有目的開展的主題教育活動,讓幼兒更加直觀和全面的認識圣誕老人和圣誕節(jié)的一些活動。同時,幼兒在此過程中能夠根據自己的已有經驗談論和表達,促進幼兒語言的發(fā)展。

(三)親子制作活動,收獲快樂節(jié)日體驗。結合圣誕節(jié)日開展的親子制作,進一步加強親子之間感情的交流和表達,在愉快的氛圍中收獲節(jié)日的快樂體驗。

我想正是因為以上的關鍵措施,才讓孩子們認識了圣誕節(jié)并愛上圣誕節(jié)。

相關推薦

  • 教育隨筆:幼兒園里的小矛盾 教育隨筆:幼兒園里的小矛盾 幼兒園里,孩子之間的小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并且有許多矛盾是由于孩子的表達方式不恰當引起的。倘若孩子缺乏必須的知識經驗,不會解決問題,就會給進一步交往帶來困難。 這天早晨剛入園...
    2021-04-28 閱讀全文
  • 教育隨筆:矛盾中產生的思考 前幾天,小朋友們反映要要愛告狀,我并沒在意,我想小朋友這么小,他們之間有點矛盾告狀很正常。這幾天,我們三個老師都有同感,要要老愛告狀,動不動就告狀。哪個小朋友碰他了,誰又擠他了,又推他了,誰踩他腳了,...
    2021-06-07 閱讀全文
  • 教育隨筆:如何對待孩子間的矛盾 教育隨筆:如何對待孩子間的矛盾 孩子們最喜歡和小朋友一起玩,但是玩著玩著就會發(fā)生一些沖突,小則拌嘴吵架,大則動手動腳?!白晕覟橹行摹笔菍W齡前幼兒心理發(fā)展的一個特點。在這一心理特點的影響下,幼兒在相處時...
    2021-06-16 閱讀全文
  • 矛盾論心得感悟 你收集了多少關于感言的經典模板呢?當在畢業(yè)之際或者軍訓結束的時候。感言有利于我們更好地去表達這些難忘的想法,感言給我們勇敢表達內心想法的寶貴機會。幼兒教師教育網編輯為了成為最好的自己不斷努力整理出了今天的“矛盾論心得感悟”,還請您收藏本文!...
    2023-06-10 閱讀全文
  • 教育隨筆:如何處理孩子之間的矛盾 教育隨筆:如何處理孩子之間的矛盾 現在的孩子們都很在意其他的小朋友對自己的一個評價和喜不喜歡和自己玩,特別是對于大班的孩子來說,將近快要上小學讀一年級了,他們懂得東西就越來越多了。在意小朋友對自己的評...
    2021-06-21 閱讀全文

教育隨筆:幼兒園里的小矛盾 幼兒園里,孩子之間的小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并且有許多矛盾是由于孩子的表達方式不恰當引起的。倘若孩子缺乏必須的知識經驗,不會解決問題,就會給進一步交往帶來困難。 這天早晨剛入園...

2021-04-28 閱讀全文

前幾天,小朋友們反映要要愛告狀,我并沒在意,我想小朋友這么小,他們之間有點矛盾告狀很正常。這幾天,我們三個老師都有同感,要要老愛告狀,動不動就告狀。哪個小朋友碰他了,誰又擠他了,又推他了,誰踩他腳了,...

2021-06-07 閱讀全文

教育隨筆:如何對待孩子間的矛盾 孩子們最喜歡和小朋友一起玩,但是玩著玩著就會發(fā)生一些沖突,小則拌嘴吵架,大則動手動腳。“自我為中心”是學齡前幼兒心理發(fā)展的一個特點。在這一心理特點的影響下,幼兒在相處時...

2021-06-16 閱讀全文

你收集了多少關于感言的經典模板呢?當在畢業(yè)之際或者軍訓結束的時候。感言有利于我們更好地去表達這些難忘的想法,感言給我們勇敢表達內心想法的寶貴機會。幼兒教師教育網編輯為了成為最好的自己不斷努力整理出了今天的“矛盾論心得感悟”,還請您收藏本文!...

2023-06-10 閱讀全文

教育隨筆:如何處理孩子之間的矛盾 現在的孩子們都很在意其他的小朋友對自己的一個評價和喜不喜歡和自己玩,特別是對于大班的孩子來說,將近快要上小學讀一年級了,他們懂得東西就越來越多了。在意小朋友對自己的評...

2021-06-21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