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資訊

教育隨筆:更關注內(nèi)向的孩子

發(fā)布時間:2021-06-08 關于孩子的教育問題 教育隨筆 教育孩子的聽課筆記

上午的室內(nèi)活動,我組織孩子們玩橡皮泥,有的小朋友說:“老師,我想包餃子,你教我好嗎?”我說:“好”,便坐下開始教她,這時坐在旁邊的小朋友小聲的說:“老師,我想做個不倒翁,行嗎?”聽到這話,我驚訝極了,他平時在幼兒園非常內(nèi)向,不愛主動與別人說話,而且對什么活動興趣都不大,有時我叫他,他也是看看我不吭聲,我仿佛已經(jīng)忽略了他了。

想到這兒,我覺得應該趁這個機會和他多交流,連心說:“當然可以,你做吧,老師相信你一定能做好。”他聽了很高興,從盒子里拿出一塊橡皮泥搓了起來,不一會兒,就做成一個大肚子的不倒翁。我稱贊他說:“你今天真棒。”他那一組的小朋友紛紛說:“我也要做不倒翁。”我趁機說:“你來教他們,好不好?”他膽怯地看著我,我鼓勵他說:“老師相信你一定能行,你看小朋友都等著你呢?!彼c了點頭,開始認真地教起小朋友??吹叫∨笥褔谒磉厙\嘰喳喳地問這問那,濤濤很自豪,我也由衷地為他感到高興。YJs21.CoM

通過這次活動,我意識到幼兒的世界是個特殊的世界,他們有自己的想法、性格、愛好和閃光點,都渴望得到老師的愛,但有些孩子因為膽小內(nèi)向,不敢表達出來,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老師應該同時關注這部分孩子,及時發(fā)現(xiàn)并創(chuàng)造機會讓他們展示自己的閃光點。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擴展閱讀

教育隨筆:關注膽小的孩子


教育隨筆:關注膽小的孩子

每個班級都有幾個膽小、怕生、言語不多的小朋友,個性是小班的孩子。我們班的霖霖就屬于這一類的。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表現(xiàn)欲望和增大他們的膽量。我們通常利用空閑時間,讓孩子們自由發(fā)揮上來念兒歌、背故事、唱歌等。但是每次讓他上來表演節(jié)目,總是怯怯生生的,而且說話聲音都很小。他內(nèi)向的個性使其在活動中也不敢言語,而且一向擔當聽眾的主角,所以家長都十分著急要求我們想點辦法。

作為教師我覺得我們有必要改善這樣孩子的狀況,讓她們多一份自信。幼兒園是一個很好的群眾教養(yǎng)環(huán)境,具有十分強的教育功能,對孩子會產(chǎn)生極大的影響。但是對于膽小的孩子來說,應對群眾的關注要有一個適應過程,直接應對大群眾,會使孩子產(chǎn)生極大壓力,有可能刺激孩子由最初的膽怯轉(zhuǎn)為懼怕,要徹底改變他們需要一個過程。

在我教育膽怯孩子之時,我會在他們最初介入群眾活動的過程中,給她們一個緩沖的時候,不直接強迫和要求她們,而是先讓他們有個對活動的適應過程,這樣他們就不會產(chǎn)生怯懦的心里;比如在玩“找友”時,我會多去找他們幾次,用信任的目光看著她們,用親切的語言與其交流,用溫暖的手握住他們,這樣讓其多一份膽量,少一份對他的懼怕;孩子與孩子是最真誠的交往,而且更能改變一切,我會充分利用這個關系來幫忙她們。當在玩“娃娃家”時,我會叫幾個比較活躍的小朋友與她們一組,構成一個強帶弱的陣勢,讓能說會道的孩子們帶動他門,多與他們交流、游戲,并讓他們充當主角,發(fā)揮其主導地位。

雖然這只是一些小計策,但是本期下來,確實她倆的這種性格改變了很多,而且說話聲音也大了,家長很感激。也看到了他們的進步。對待他們我們要更加有耐心多給他們一些鼓勵。當然這些也離不開家長與我們的配合。

幼教隨筆:關愛膽小內(nèi)向的孩子


我們教師應面向全體孩子,促進每一位孩子身心和諧的發(fā)展,積極關愛膽小、內(nèi)向、孤僻、退縮的幼兒,使他們漸漸膽大、活潑、開朗起來。

在幼兒園里,每個班總有幾個膽小怕事,平時沉默寡言,不愿跟大家交往的幼兒,總是默默坐在一邊看著別人快樂地游戲、玩耍,自己卻無動于衷。我班的珂珂小朋友入園半年了,無論是吃飯、午睡,還是游戲,都表現(xiàn)出膽怯的樣子,平時也很少說話,說話時聲音小得幾乎聽不到。別人欺負她,她也不敢申辯,更不敢還手;明明自己會回答的問題,自己卻不敢舉手。像她這種沉默寡言的孩子常常成為被老師忽視的幼兒,其實,這樣的孩子更需要老師的關愛。

經(jīng)多次觀察、了解和家訪,得知珂珂小朋友在幼兒園表現(xiàn)得膽小、膽怯原因有二:一是從出生到上幼兒園,一直由爸爸媽媽帶大,與外面的人接觸較少。二是對新環(huán)境、新接觸的人存有陌生感。所以既不敢說話,又不敢面對老師、同伴。我是一位老師,也是一位母親,我決心用我的關心和愛心去溫暖她改變她,消除她與老師、同伴之間的隔閡,幫助她建立自信心,盡快適應集體生活。

首先,我細心觀察她的舉動,了解她的需要,給予必要的幫助和滿足,激起她愉快的情緒,并告訴她老師與同伴都很喜歡她,并鼓勵她與同伴交往,體驗同伴間的歡樂和友誼。

其次,我有意讓班上幾個活潑外向的小朋友與她交朋友,創(chuàng)造一個適宜她交往的環(huán)境,用同伴的熱情和快樂去感染她。每當做游戲時,我都要第一個帶著她,并時時注意鼓勵她與其他小朋友交往。開始幾次,她還怯生生的站在旁邊看,后來看到大家玩得那么開心,小朋友們又都主動與她一起玩,便與大家一起玩了,玩得開心時,終于露出了天真的笑臉。

第三,采取適當?shù)莫剟钷k法鼓勵和激發(fā)她表現(xiàn)自己。有一次舞蹈課時,我請幾個小朋友來表演,特意叫上她,并宣布我要發(fā)一個禮物送給表演得最好的小朋友,表演結束時,我將禮物發(fā)給了她。望著其他小朋友羨慕的眼神,珂珂終于笑了。戶外活動時,她還主動跟小朋友玩起了游戲。

第四,與此同時,我還多次找她父母了解和交換情況,坦誠地提出意見和建議,希望他們多鼓勵珂珂與人接觸交往,多帶她到各種集體場合,多與同齡伙伴多接觸,有意識地邀請一些小朋友到家中來,讓她當小主人。

在我們老師和家長的共同努力下,珂珂不僅開始了正常的學習和交往,而且性格也開朗了許多,變得自信了,大膽了,好朋友越來越多了,笑聲也越來越多了??傊瑥溺骁娴淖兓?,我深深地懂得了“注重個體差異,因材施教”的重要意義。我們教師應面向全體孩子,促進每一位孩子身心和諧的發(fā)展,積極關愛膽小、內(nèi)向、孤僻、退縮的幼兒,使他們漸漸膽大、活潑、開朗起來。

教育隨筆:關注孩子交往的需求


早晨,晨間活動前,孩子們在玩區(qū)角自選游戲,每個小朋友都選擇了自己喜歡的玩具,大家都比較安靜而有秩序的玩著。

“老師,老師,陽陽他搶我的玩具!”這時,一個軟軟的聲音傳來。我循聲望去,原來是我們班的“乖乖小公主”琪琪,只見她眼泛淚光,委屈地撅著小嘴,眼睛里傳遞著求救的信息。而她的對面,我們班的“闖禍大王”陽陽漲紅著臉,見我望過來,嘴里結結巴巴地辯解著:“老師,我沒有,老師,不是這樣的……”而他的手里還拿著“罪證”呢,琪琪搭好的花冠有一半在陽陽的手里。人贓俱獲,還想狡辯!這是我看到現(xiàn)場的第一個念頭。但是我覺得不能僅以自己看到的就給事情定性,還是要給孩子一個辯解的機會,于是就按捺性子問道:“陽陽,怎么回事?”陽陽見我沒有直接地斥責他,就連忙說:“我想和她一起玩,可是她不理我,所以我就……”“琪琪,是這樣嗎?”我向琪琪證實?!班拧!辩麋鬏p輕地點點頭。哦,原來如此?!瓣栮?,你想跟別人玩是好事,但必須要征得別人的同意,這樣大家都才會喜歡你,和你做朋友的。”陽陽見我沒有批評他,如釋重負的點點頭。我又問琪琪:“琪琪,陽陽跟你說話,你為什么不理他呢?你愿不愿意和他一起玩呢?”而琪琪只是搖了搖頭,繼續(xù)搭她的積木。

這只是一段小風波,我想,在幼兒園里我們每天都會遇到此類孩子之間的小沖突,更多的還有耳邊聽到的孩子之間的“告狀聲”:“老師,他打我!”“老師,他搶我玩具!”“老師,他不跟我玩!”是現(xiàn)在的孩子都太調(diào)皮,喜歡攻擊別人,像陽陽這樣,你不跟我玩,我就搶;還是現(xiàn)在的孩子都太嬌貴,不會自己處理問題,只會尋求大人的幫助;甚至還有的孩子根本不跟別人交流,只會自己玩自己的……而我想,造成這些更主要原因是現(xiàn)在的孩子不會與別人交往。

現(xiàn)如今獨生子女的比例越來越大,他們沒有兄弟姐妹可以交流,大多數(shù)時間是在單元房里孤獨地面對電視機、電腦、游戲機,與同伴交往合作的機會非常少。而他們最主要的社會交往就是跟父母、祖輩和老師等成人之間的交往,愛會讓這種交往變成一種不平等的交往。父母長輩的溺愛,會讓孩子變得任性、霸道、以自我為中心,喜歡用暴力解決問題;父母長輩的包辦代替,會讓孩子逐步形成依賴性格,事事都會需求大人的幫助;而父母長輩對孩子的過度保護,也會讓孩子失去更多的與同伴社會交往的機會,會讓孩子的性格更孤僻,喪失與他人交往的能力。孩子們?nèi)鄙倭撕屯橹g的平等交往的機會,天真活潑的童心受到了抑制,形成了“自我中心”、“自私”、“暴力”、“孤僻”等性格特征,這極大地影響了孩子今后的發(fā)展。

“學會共處”是21世紀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孩子在兒童時代能學會與他人友好相處,善于創(chuàng)設良好的人際關系,是家長和教師對孩子進行終身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一位成功學專家曾說:"所有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的人際關系非常好。"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這是值得家長和我們教師重視的一個帶有普遍性的問題。

國家剛頒布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指出:“家庭、幼兒園和社會應共同努力,為幼兒創(chuàng)設溫暖關愛、平等的家庭和集體生活氛圍,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師生關系和同伴關系,讓幼兒在積極健康的人際關系中獲得安全感和信任感,發(fā)展自信和自尊,在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及文化熏陶中學會遵守規(guī)則,形成基本的認同感和歸屬感?!?/p>

做為我們教師和家長怎樣幫助孩子學會與人相處,與人交往,培養(yǎng)孩子交往能力呢?這是我們迫切需要思考和努力的事。

教育隨筆:給孩子多一份關注


教育隨筆:給孩子多一份關注

吳XX是班里一位性格內(nèi)向、話語不多的孩子。一直以來,她給人的感覺總是安安靜靜的,因為經(jīng)常生病的緣故,出勤率并不高,又加之她很乖巧聽話,所以對她的關注并不太多。

早上來幼兒園,吳XX也會鬧點情緒,因為在家休息的時間太長,乍一來總會出現(xiàn)哭鬧的狀況;喝水的時間,的的一總會是最后一個喝完進教室,因為在來幼兒園之前她是不喝水只喝奶的,這對她來說無疑是很苦惱的事情……一天中,吳XX不管干什么,節(jié)奏總是慢慢的,表情一直也是皺著眉頭,像有什么心事一樣。而我,總是忙著干這干那,似乎也忽略了對她的關心。

這天的看書時間,孩子們有序的看著、講著,我在一旁靜靜地注視著,吳XX跟旁邊的小朋友盡情地說著自己看到的故事,時不時還比劃著什么,那神情甚是投入和自然,儼然不像平時的她。我走近繼續(xù)關注,她依然沉浸在其中,站起來跳著、舞著,還會擺出一個像樣的POSS,動作是那樣的。原來,吳XX笑起來的樣子很好看啊~~~慢慢的,我開始一步步走近她……

喝水的時間,帶領孩子們一起給她鼓勁加油,告訴她喝水的好處,吳XX杯里的水一會兒不見了;上課的時候,吳XX在老師的引導下開始主動回答問題,說的蠻有道理的,不再是唯唯諾諾、往后縮的樣子……早上入園的時間,吳XX高興地說了一聲:“老師好!”看到孩子露出甜甜的笑容,我滿心歡喜!

多一點關心,多一點關注,多一點關愛,孩子回報給我們的必定是滿滿的愛與笑!

教育隨筆:正確引導性格內(nèi)向的孩子


在幼兒園里每個班內(nèi)總有那么幾名性格內(nèi)向的幼兒,在活動中他們總像是“旁觀者”、“局外人”一樣,不喜歡與同伴交往,不喜歡參加集體活動,對他人反應冷淡,語言表達能力差,動手能力差。對這些孩子,我覺得不能疏遠他們、不理他們、放任他們不管,而是要給予他們更多的關心、關愛,想辦法使他們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fā)展,變得活潑開朗起來。

性格內(nèi)向的孩子一般不會直接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愿望,不太引人注意,這就更需要我們細心地觀察孩子的行為表現(xiàn),用心揣摩孩子的真實心理,然后對癥下藥,加以引導:首先要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點,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常在集體面前表揚他們,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心;其次,在生活中要給他們更多的關愛和照顧,讓他們感到集體的溫暖,喜歡這個集體。

內(nèi)向的孩子在熟悉的地方比較放得開,我想這不僅與情緒有關,也與經(jīng)驗有關。經(jīng)驗豐富了,知道怎樣去應付各種問題,孩子的主動性和自信心就增強了,交往的積極性也就提高了。所以,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給孩子提供各種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讓他們從中得到鍛煉。當然,重在參與,要少苛求結果。

性格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可一蹴而就,正如一句名言: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性格是在生活實踐中一點一滴形成的,良好性格的塑造也要從具體的行為和基本的習慣開始。

教育隨筆:文靜的孩子更需要關愛


 思婉來幼兒園有一段時間了,在一日活動中的沒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表現(xiàn)的非常好,但唯獨在吃飯睡覺環(huán)節(jié)讓老師頭疼,無論老師怎么說怎么做,思婉依然堅持自己的方式。

思婉的種種表現(xiàn)確實讓老師有些不知所措,老師說她她就瞪著圓圓的眼睛沖你笑,你不說她,她就用眼睛一直看著你。后來與奶奶溝通得知,思婉在家都是有家長陪在身邊睡覺,吃飯的時間大都是奶奶細心有耐心的喂著吃,聽到這里聯(lián)想到思婉的種種表現(xiàn),他可能是需要老師的關懷和陪伴,確實平日里思婉乖巧聽話,老師就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調(diào)皮搗蛋的孩子身上,進而忽略了思婉。分析原因后我們開始修正,在關注調(diào)皮孩子的同時,也多關注那些文靜內(nèi)向的孩子,果然午休時老師坐在思婉的旁邊五分鐘不到思婉就安靜的睡著了,吃飯時做到思婉的旁邊對她說“思婉好好吃飯啊,吃完了老師送你一個小貼畫”,雖說思婉吃的有些慢但還是能股全部吃完。

通過思婉的事情我明白了不論平日里多么文靜的孩子,比起那些俏皮的孩子他們更需要老師的關懷和愛護。

幼教隨筆:關注孩子的興趣


聽了他的話后,我恍然大悟:作為老師,不能一味地只按自己的意思去教育孩子,應該多聽聽孩子們的想法,因為孩子們的興趣是來自他們的天真想法的!!

在上數(shù)學活動課《10以內(nèi)數(shù)的守恒》中,我為了讓幼兒明白物體數(shù)量與排列方式無關,我在黑板上畫了10個小圓圈成的大圓圈,10個小圓圈成的梯形和10個小圓圈圍成的三角形。

我讓孩子們數(shù)數(shù)排成各種圖形的圓一樣多嗎?各是多少?幼兒回答完后,我又一個一個圓圈給他們解釋,當解釋用10個圓圈圍成的這個大圓圈時,澤乾小朋友說:“老師,你能不能說10個小雞蛋圍成的這個大圓圈呀?”我說:“老師畫的是小圓圈不是小雞蛋,你別搗亂!”我還是按我的思路給孩子們講著,可是下課后,我發(fā)現(xiàn)澤乾趴在桌子上不出去玩,我過去問到:“澤乾,你還為剛才的事生老師的氣嗎?”他抬起頭眼里含著淚水說:“老師,我覺得把它說成雞蛋比說小圓圈容易引起我們的興趣。”

聽了他的話后,我恍然大悟:作為老師,不能一味地只按自己的意思去教育孩子,應該多聽聽孩子們的想法,因為孩子們的興趣是來自他們的天真想法的??!

教育隨筆:孩子更需要尊重


我班李**是個活潑的小女孩,總是圍著我和我說這說那,可以說無話不說無話不談,和我也沒有拘束感。

但有一天我突然發(fā)現(xiàn)她變了,變得沉默了,我叫她時,她總是用一種怪異的眼光看我,也不說話只是用搖頭和點頭來回答我的問題,上課也變得不積極了,一開始我沒大在意??蛇@天早上,她媽媽給我打來電話說,李**在家不起床了,哭著說不上幼兒園了。這時我才意識到李**這幾天的變化沒那么簡單,于是我就回想,到底哪個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了問題呢?突然我記得有天中午,我在整理衛(wèi)生時,李**和另一個小朋友幫我做值日,她高興的跑到我跟前興致勃勃的和我說了很多事情,由于我當時心情不是很好,只是“嗯”“啊”的應付她,沒和以前一樣和她聊天,從那以后,她就變得沉默了,想到這里我有點內(nèi)疚,真不應該敷衍她,決定向她道歉。等她到園后第一時間把她叫到辦公室,跟她溝通并說老師做的不好,請原諒等之類的話,我發(fā)現(xiàn)她的心結慢慢打開了,又露出了甜甜的笑臉。

經(jīng)過這件事我進行了自我檢討,其實孩子更需要尊重,作為老師一定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不然不知不覺就會傷了孩子的自尊。

相關推薦

  • 教育隨筆:關注膽小的孩子 教育隨筆:關注膽小的孩子 每個班級都有幾個膽小、怕生、言語不多的小朋友,個性是小班的孩子。我們班的霖霖就屬于這一類的。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表現(xiàn)欲望和增大他們的膽量。我們通常利用空閑時間,讓孩子們自由發(fā)揮上來...
    2021-05-24 閱讀全文
  • 幼教隨筆:關愛膽小內(nèi)向的孩子 我們教師應面向全體孩子,促進每一位孩子身心和諧的發(fā)展,積極關愛膽小、內(nèi)向、孤僻、退縮的幼兒,使他們漸漸膽大、活潑、開朗起來。 在幼兒園里,每個班總有幾個膽小怕事,平時沉默寡言,不愿跟大家交往的幼兒,總...
    2021-08-04 閱讀全文
  • 教育隨筆:關注孩子交往的需求 早晨,晨間活動前,孩子們在玩區(qū)角自選游戲,每個小朋友都選擇了自己喜歡的玩具,大家都比較安靜而有秩序的玩著。 “老師,老師,陽陽他搶我的玩具!”這時,一個軟軟的聲音傳來。我循聲望去,原來是我們班的“乖乖...
    2021-06-07 閱讀全文
  • 教育隨筆:給孩子多一份關注 教育隨筆:給孩子多一份關注 吳XX是班里一位性格內(nèi)向、話語不多的孩子。一直以來,她給人的感覺總是安安靜靜的,因為經(jīng)常生病的緣故,出勤率并不高,又加之她很乖巧聽話,所以對她的關注并不太多。 早上來幼兒園...
    2021-05-02 閱讀全文
  • 教育隨筆:正確引導性格內(nèi)向的孩子 在幼兒園里每個班內(nèi)總有那么幾名性格內(nèi)向的幼兒,在活動中他們總像是“旁觀者”、“局外人”一樣,不喜歡與同伴交往,不喜歡參加集體活動,對他人反應冷淡,語言表達能力差,動手能力差。對這些孩子,我覺得不能疏遠...
    2021-05-20 閱讀全文

教育隨筆:關注膽小的孩子 每個班級都有幾個膽小、怕生、言語不多的小朋友,個性是小班的孩子。我們班的霖霖就屬于這一類的。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表現(xiàn)欲望和增大他們的膽量。我們通常利用空閑時間,讓孩子們自由發(fā)揮上來...

2021-05-24 閱讀全文

我們教師應面向全體孩子,促進每一位孩子身心和諧的發(fā)展,積極關愛膽小、內(nèi)向、孤僻、退縮的幼兒,使他們漸漸膽大、活潑、開朗起來。 在幼兒園里,每個班總有幾個膽小怕事,平時沉默寡言,不愿跟大家交往的幼兒,總...

2021-08-04 閱讀全文

早晨,晨間活動前,孩子們在玩區(qū)角自選游戲,每個小朋友都選擇了自己喜歡的玩具,大家都比較安靜而有秩序的玩著。 “老師,老師,陽陽他搶我的玩具!”這時,一個軟軟的聲音傳來。我循聲望去,原來是我們班的“乖乖...

2021-06-07 閱讀全文

教育隨筆:給孩子多一份關注 吳XX是班里一位性格內(nèi)向、話語不多的孩子。一直以來,她給人的感覺總是安安靜靜的,因為經(jīng)常生病的緣故,出勤率并不高,又加之她很乖巧聽話,所以對她的關注并不太多。 早上來幼兒園...

2021-05-02 閱讀全文

在幼兒園里每個班內(nèi)總有那么幾名性格內(nèi)向的幼兒,在活動中他們總像是“旁觀者”、“局外人”一樣,不喜歡與同伴交往,不喜歡參加集體活動,對他人反應冷淡,語言表達能力差,動手能力差。對這些孩子,我覺得不能疏遠...

2021-05-20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