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觀察記錄:不要玩石頭啦
發(fā)布時間:2021-06-07 幼兒園觀察記錄 區(qū)域觀察記錄 幼兒觀察記錄觀察目標
1.學會了“鉆、爬、跳、跨等技能,并在玩中發(fā)展幼兒的身體技能。
2.合作交流,考驗孩子們之間的溝通交往能力。
觀察記錄
上午的游戲活動時間開始了,大部分小朋友們都認真的在聽活動要求,然后愉快的開始進行游戲活動啦!有的拿著槍進行訓練,有的開始鉆地龍,忙得不亦樂乎。卻只見趙思語等幾個小朋友卻站在原地不動,還不時的回頭講話,我看見了,連忙上前去提醒,可又過了一會兒,又停了下來。在后來的活動中,別人都玩的特別興奮,只見他們倆不停地在后花壇中玩花、玩草。
分析評價
最近在早晨的戶外活動中,趙思語也很喜歡到后面的花壇中去玩,當我走過去問他們在干什么時,他們說要找小石頭,把小石頭都放在一起,所以每天喜歡到草、泥土中去找。yjs21.COM
支持策略
1、針對這種情況,通過游戲活動來教育所有的孩子,引導他們認識到積極鍛煉身體的重要性,激發(fā)他們參與活動的興趣。
2、可應著孩子們的興趣點,開展與此相關的主題探究活動“有趣的動植物”,幫助孩子和孩子們一起了解此方面的小知識。
3、在戶外活動中,可帶領他們幼兒園的一些花、草植物,滿足他們的好奇心。
4、希望父母每天都按時送孩子入園參加晨間體育活動。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擴展閱讀
觀察記錄:玩耍
觀察時間:**年**月**日
觀察實錄:
游戲結束后,孩子們洗好手,排著隊伍來到前面來端著自己的飯菜,其他孩子都來到了前面,可樂卻還是坐在位置上玩,其他小朋友看見了便大聲叫他過來,他卻扭著身子走過來,大家都端好了飯后便大口大口地吃著,他卻拿著勺子邊玩邊吃,老師輕聲告訴他吃飯的時間不要玩了,聽了老師的提醒,他的速度就有點快了起來。
分析:
可樂的用餐習慣一直很差,通過前段時間的家園配合好像效果也不是很明顯,據(jù)他現(xiàn)在的情況來分析還是家庭教育制約著他的發(fā)展,首先是媽媽的過度保護讓孩子養(yǎng)成了這種習慣,不喂就不吃,其次是媽媽給孩子鍛煉的機會很少,什么都不讓孩子做。
措施:
對于可樂的表現(xiàn)家園之間多加強了互動,同時父母會及時把孩子在家的情況及時反饋給老師,我們也同樣那樣做。更重要的是父母在家也同在學校一樣來教育孩子了,會督促孩子的用餐,并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家園共育提高幼兒的餐桌禮儀習慣。
觀察記錄《雨欣不想玩游戲了》
時間:**月**日
地點:幼兒園活動場地
觀察對象:雨欣
觀察教師:韓老師
觀察過程1:
今天,我們在幼兒園的院子里做老虎和猴子的游戲。班里20個小朋友參與游戲。游戲時間大約30分鐘。為了增加游戲的趣味性與調節(jié)幼兒的活動量,我們給游戲創(chuàng)編了細節(jié),如:老虎要抓小朋友們了,老虎肚子餓了,猴子爬樹上了,猴子抓桃子了等等。小朋友們在創(chuàng)設的境界中忘我的活動著,開心極了。當然,我也不忘加入到小朋友們中間,與他們一起分享快樂??墒窃谟螒蜻M行了大約10分鐘的時候,雨欣跑來告訴我“老師,我不想玩了?!薄盀槭裁床煌媪搜??”“就是不想玩了?!弊约阂粋€人主動退到旁邊,不再游戲。
活動分析:
我對她的主動退出感到奇怪,我想了想,是不是與以下原因有關:雨欣膽子小,害怕老虎的情節(jié);另外,雨欣體質較弱,跑得慢,老被別人抓住,而自己不希望被別人抓住。
活動過程2:
又過了幾天,因孩子的要求,我們又玩起了老虎和猴子的游戲。針對上次雨欣不愿意參加游戲的原因,我對游戲規(guī)則做了調整:每人有一個固定的追捉對象,并給雨欣固定了一個旗鼓相當?shù)摹皯?zhàn)友”。這次,雨欣這次沒有退出游戲,而是快樂的加入其中。當她把對手抓住時,興奮地告訴我:“老師我抓住她了!”看到她臉上愉悅的樣子,我為她感到高興。她努力了,她成功了。
分析與對策:
由于每個幼兒的身心發(fā)展各不相同,她們之間存在著顯著的個體差異。這要求我們在組織體育活動時,必須充分了解每個孩子的具體情況,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根據(jù)幼兒的個體情況區(qū)別對待,讓幼兒體驗成功,從成功中看到自己的能力,從而對自己樹立自信。
“搶玩具”觀察記錄
觀察時間:***
觀察對象:賢賢、小雪
觀察記錄:
晨間活動,所有幼兒都在玩著自己的玩具,這時賢賢跑過來說:“老師,小雪不讓我玩玩具?!蔽易呷フf:“玩具要跟大家一起玩?!毙⊙c點頭。過了一會,賢賢又跑過來:“老師,小雪又搶我玩具?!蔽覇栃⊙骸皠偛挪皇钦f玩具一起玩么,為什么又搶呢,這里還有這么多玩具啊?”小雪說:“老師,他又不玩這個玩具,我才拿的?!蔽艺f:“那你可以跟他說‘可以將玩具借我嗎?’我們要做個講禮貌的好孩子啊?!?/p>
分析:
這種現(xiàn)象在每天的晨間都會上演,搶玩具,那是幼兒對玩具感興趣想占有的一種表現(xiàn),也是因為他們缺乏交往意識和未形成良好的行為規(guī)則,他們往往強烈地“以自我為中心”,對自己的情緒和需要缺乏控制能力和恰當?shù)谋磉_能力,所以不能和同伴友好地相處。對于這樣的幼兒,我們更應該引導他們學會用簡單的語言,如“請”“謝謝”“對不起”等,讓他們體會交往溝通,學會與同伴相處。
幼兒觀察記錄:誰都不愛我
幼兒觀察記錄:誰都不愛我
“老師,超超打人了!”“老師,超超把我的玩具弄壞了!”每天都會有很多小朋友來向我告超超的狀。今天,成成又哭著跑來說超超偷偷拿了他的機器人,并把機器人弄壞了。這讓我想到昨天的一幕:媽媽來接超超,因為媽媽阻止他去拿別人的玩具,他競然不停地用拳頭打媽媽。面對這樣一個破壞力和攻擊力較強的孩子,我的耐心和容忍正在逐步瓦解,并生出幾分失望和憤怒。所以,當黃誼嘉在我耳邊再一次說超超要搶他的玩具還打了他時,我心中的怒火終于忍不住爆發(fā)了,我一把將超超扯到我的跟前,嚴厲地叫他看著我的眼睛,要他說出我是什么心情,為什么會很生氣,還問他今天干了些什么不對的事情。在我一連串的追問下,超超開始變得沉默起來。,然后我又問他昨天為什么要打媽媽,如果連最愛的人都要打,以后還會有誰來愛他。誰知聽到我如此發(fā)問,超超的眼角涌出了淚水,帶著一臉難過的表情憤憤地說:“誰都不愛我!”
超超在班上屬于比較活潑好動的孩子,是什么原因讓他產(chǎn)生誰都不愛他的感覺呢?是想引起別人對他的注意嗎?還是覺得沒有一個人愛他,所以用破壞行為發(fā)泄自己的情緒?還是因為他的調皮,經(jīng)常聽到別人對他的評價是否定的、消極的,有時甚至是威脅的,所以幼小的心靈便覺得在他的周圍沒有一個人是愛他的?難道這就是他每天調皮搗蛋的理由嗎?也許上面的原因都有幾分,但無論如何,如果超超一直覺得沒有一個人愛他,對自己的評價一直很消極,必將會影響到他今后的心理健康。
于是,我趕緊糾正他說:“媽媽和爸爸是愛你的?!薄罢l都不愛我!沒有人喜歡我的!”他繼續(xù)哽咽地說道。一瞬間我覺得自己的心很痛,便趕緊抱住他溫柔地對他說:“如果你以后能在拿別的小朋友的玩具之前,先向他打聲招呼的話,我相信別的小朋友一定愿意借給你的?!边@時,班上很多幼兒紛紛說:“我會愿意借給他玩的?!蔽矣纸又鴮λf:“如果你有禮貌一點,其他小朋友都會愿意和你做朋友的,老師和他們都會很愛你的?!背瑢χ尹c了點頭。
雖然他點了頭,但我知道在他內心里對自己的評價和定位并不會馬上改變,要讓他有所改變,還需要關心他,用一段較長的時間去用心觀察和引導他。接下來,我開始仔細觀察超超。我發(fā)現(xiàn)超超控制不住自己、很少能安靜下來的原因,好多時候是出于他對某一樣玩具強烈的好奇心。當他拿到別人的玩具后,總是很投入地探究玩具的玩法,所以有時會弄壞,另一方面,他也缺乏與人交往的技能技巧,常常不經(jīng)過別人的允許就去動別人的玩具,爭執(zhí)、打架、告狀便是這樣發(fā)生的。
針對這一個問題,我讓他先觀察小朋友是怎么樣向別人借玩具的,同時引導他換位思考,讓他知道他的行為會給別人帶來不快樂,然后再鼓勵他用他所學到的方法與同伴交往。在一次又一次的嘗試后,他逐步學會了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意愿,而且每次當他用合適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思時,我都會及時地鼓勵。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幼兒狀告超超的事件明顯減少了。
一天下午離園時,超超媽媽對我說:“老師,超超是一個很皮的孩子,很難管的,辛苦你了?!边@時,超超大聲地詭“媽媽,今天小朋友都夸我很棒的!”說著還請旁邊的小朋友為他作證,旁邊的小朋友紛紛表示贊同:“今天超超很聰明的?!蔽乙舱嬲\地對超超媽媽說:“超超的好奇心比較強,但他很聰明,我們都很喜歡他?!蓖瑫r我向超超媽媽建議,無論多忙,都要抽空多陪陪孩子,對孩子的調皮和破壞行為要換一個角度思考,要分析他的目的和動機,鼓勵他的好奇心和探索,同時給予恰當?shù)姆椒ㄒ龑А?/p>
通過多方面的努力和家園的配合,超超對自己的評價越來越積極了,自信心也越來越強了。超超的轉變也給了我很大的觸動:面對那些“惹事生非”的孩子,教師應以一顆寬容之心接受他們,并仔細分析他們行為背后的原因,以適當?shù)姆椒ㄓ|動孩子的內心體驗,引導他們逐步改變自己。
幼兒觀察記錄
觀察目的
幼兒在沙坑游戲中的交往能力
實錄
戶外混齡游戲開始后,趙逸晴和蘭伊朵帶好手環(huán)來到沙池,趙逸晴用小鏟子把沙裝進竹筒里,可是竹筒比較細,光用鏟子裝沙需要很久才能裝滿,于是邊上的蘭伊朵找來了剪好的牛奶桶,利用漏斗的方法,很快把竹筒裝滿!緊接著,趙逸晴做起了竹筒飯,蘭伊朵說:“這個都是飯,沒有菜嗎?”趙逸晴:“我們可以采一些?!庇谑撬齻儗埖谷胫癖鈨?,做起了味道可口的竹筒菜飯??吹节w逸晴在竹扁上印出自己的手印,蘭伊朵對我說:“老師,我們可以給竹筒飯做成小動物的形狀,我媽媽給我蒸的饅頭就是小動物的形狀?!苯處煟骸翱梢园?,你們去材料框里找一找有沒有倒模工具?!碧m伊朵找來了一直“小烏龜”工具,嘗試把“竹筒飯”放到工具里再倒置過來,拿起工具的一瞬間,她們倆期待著,可是第一次失敗了,于是有繼續(xù)嘗試,3次之后,終于成功做出了“小烏龜竹筒飯”。
分析
孩子們在沙坑中的游戲是他們生活經(jīng)驗的再現(xiàn),游戲的主題因同伴、材料等不斷豐富延伸。沙坑是小班孩子喜愛的活動場地,低結構的沙能在孩子對游戲情節(jié)的想象中變成食物、寶藏等,玩沙的工具也有各種不同的用處,在游戲的過程中,孩子也在不斷地想象和創(chuàng)造情景。小班孩子從獨自一人游戲慢慢發(fā)展成為結伴游戲,繼而向合作游戲發(fā)展。從最初的趙逸晴獨自一人做“竹筒飯”、到兩人合作燒“竹筒菜飯”,再到最后的給“竹筒飯”做造型,我看到了她們渴望伙伴及交際交往的能力,這一種互幫互助良性的交際循環(huán)。
策略
1.沙工具的低結構、多樣性。玩沙的工具不局限于傳統(tǒng)的塑料玩沙工具,豐富玩沙材料,可以從孩子日常經(jīng)驗中的物品入手,如:廚房中的鍋碗瓢盆、衛(wèi)生間里的毛巾臉盆等等,可以從低結構材料入手,如:木棒、皮筋、白紙、易拉罐等等。
2.經(jīng)驗知識的豐富。孩子對周圍的生活環(huán)境有一定觀察,從做“竹筒飯”可以看出孩子對超出生活經(jīng)驗知識的渴望和想象。在日常生活中積累經(jīng)驗,在課堂內外尋找契機滲透科學、知識,豐富孩子們的日常經(jīng)驗、拓寬孩子們的精神領域。
3.游戲主題的明確。今天的玩沙游戲,老師并沒有規(guī)定主題內容,屬于“散養(yǎng)式游戲”。孩子全憑個人喜好、想象,自由游戲。教師可以在游戲活動開始前,豐富孩子們的經(jīng)驗、知識,讓孩子們在。游戲中得到延伸,也可明確符合生活經(jīng)驗的場景,讓孩子在同一個經(jīng)驗情景中互相開展游戲。
觀察記錄:有時候并不需要謙讓
背景描述:
高**小朋友是一個文靜的小姑娘,平時老師講的話都能認真聽,而且有事情也能與老師交流,是一個很有上進心的好孩子,但是不知什么原因,每次集體活動中,你總是最后幾個。
時間段
觀察情況描述
廁所小便時
當高**走進廁所的時候,明明有位置空著,你總是安安靜靜的站在旁邊,讓后面的小朋友先上,等著人家都上完了,你再去小便。
玩攀爬游戲時
教室門口新裝了新的攀爬墻,小朋友們都跑去玩了,只有你一直站在旁邊,有小朋友要爬的,你就走到旁邊讓人家爬。等老師說活動結束時,你跑來說:“老師,我還沒有玩呢!”老師問你為什么不去玩,你回答說:“人太多了,我就讓他們先玩了?!?/p>
起床時
下午起床了,大家都坐起來穿衣服,高**小朋友也開始穿起了衣服??墒悄阕罂纯?,右看看一件衣服穿了好久,看到過道上人差不多了,才起來穿鞋子。
我的分析
高**小朋友是一個謙讓的孩子,但是這份謙讓應該是用在平時和朋友相處上,而不是事事都要謙讓,像上廁所、玩游戲、起床等活動中,要知道有時間限制的。有時候并不需要謙讓。
觀察記錄:游戲“木頭人”
案例描述:
活潑好動,聰明調皮是每位幼兒的天性。但琪琪小朋友跟同齡孩子相比較,就屬于天真爛漫,童真無邪,伶俐可愛,平時特喜歡好動,坐不住,自控能力差,控制不了自己,干什么事都不專一,總是跑來跑去,也沒有耐心,愛搶小朋友的玩具等。在活動室里就像地鼠一樣從桌子凳子下鉆過來跑過去,尤其是兩操,以他好動的性格來說應該喜歡做操,伸伸手臂,扭扭屁股,彎彎腰等,可恰恰相反,特喜歡在隊伍里搞怪,到處亂跑亂竄,要不就是蹲在地上摳,拾小米粒,讓這個小朋看看讓那個小朋友瞧瞧,一會這個小朋友喊琪琪跑了,一會那個小朋友告狀他不讓我做操,碰到我了。他不喜歡一個人玩,還要連累她的好伙伴,拉上小朋友陪他一起蹲地上拾小米粒,班級老師不停地喊他,似乎聽不見,毫無表情,一臉茫然,提醒他,過去拉他,“泥鰍”一樣溜走了,在隊伍里打到一片,每個班級隊伍里亂鉆,看到老師過去拉時拔腿就跑,真是無奈,趁班級老師不注意偷偷又回到隊伍里,晃一下,又不見了,幾乎全部小朋友都知道他的尊姓大名,調皮又淘氣。
每到兩操時間,老師就緊緊拉住他的小手,讓他當小排頭,夸他帶領小朋友一起扭動跳起來,提前打預防針,講道理。我先請小朋友做個“木頭人”的游戲,聽口令,看誰表現(xiàn)的好,做的好,我就請誰下樓做操,一樣要學木頭人羅。然后和藹的耐心的抱著琪琪問他,因為他喜歡做“木頭人”的游戲,就告訴他下去要安靜的站在隊伍里,不要亂跑,也不要蹲地上做小動作等,你動起來非??蓯?,動作也很優(yōu)美,一定要動起來老師最喜歡你這個可愛的木頭人,小朋友也要像你學習喲!聽了一番鼓勵,下樓慢慢地能堅持做完一個操,到兩個操,能安靜的站2分鐘,3分鐘,甚至5分鐘,時刻提醒木頭人,漸漸結束回到教室小朋友安靜了及時的口頭表揚他今早做操沒有到處跑,有進步,以后要堅持喲!聽到老師的口頭表揚很開心。當老師說到待會還有一朵漂亮的小貼花要飛出來找你呢,他更加激動。慢慢有所變化,對于特別活潑好動的孩子不要急于求成,需要循序漸進,多多鼓勵,引導和獎勵。
案例分析與反思:
因為剛剛入園,孩子年齡小個子也小,不懂事,班級一位老師對孩子寵愛有加,比較袒護,而且只要來院子上操,其他班級老師們都搶著抱他,夸說孩子天真可愛,聰明伶俐,因此孩子受寵了。孩子大膽,自我為中心,特喜歡撒嬌,也喜歡他人袒護。因為孩子父母工作繁忙,不在身邊,缺少父母的關心和教導。孩子長期有爺爺奶奶陪帶,對孩子疼愛有加,接送每天都是奶奶抱送到教室,嬌慣,溺愛,寵愛孩子,任由孩子,所以老師時常和孩子奶奶溝通交流,孩子大了,力所能及的事自己做,例如幼兒入園家長拉著小孩的手讓孩子自己走到教室,教會孩子要聽從老師的命令,遵守班級紀律,集體活動,和小朋友友好相處,一起玩耍懂得分享,不搶不爭。
正如著名的詩人汪國真所言:“怕只怕,愛也是一種傷害?!蹦鐞鄢蓚^度的溺愛會讓孩子失去自我發(fā)展的時機,只會讓孩子迷失方向。個別教育,給予琪琪“特別的愛”耐心引導,及時鼓勵,讓孩子遵守紀律,找回認真參加集體活動榮譽的快樂。與家長共同商量,請家長積極配合,完成達到目標后及時口頭表揚和激勵,讓孩子不斷繼續(xù)努力前進,一步步走向成功,做社會有用之人。
觀察記錄表——有時候并不需要謙讓
背景描述:高瑞瑤小朋友是一個文靜的小姑娘,平時老師講的話都能認真聽,而且有事情也能與老師交流,是一個很有上進心的好孩子,但是不知什么原因,每次集體活動中,你總是最后幾個。
時間段
觀察情況描述
廁所小便時
當高瑞瑤走進廁所的時候,明明有位置空著,你總是安安靜靜的站在旁邊,讓后面的小朋友先上,等著人家都上完了,你再去小便。
玩攀爬游戲時
教室門口新裝了新的攀爬墻,小朋友們都跑去玩了,只有你一直站在旁邊,有小朋友要爬的,你就走到旁邊讓人家爬。等老師說活動結束時,你跑來說:“老師,我還沒有玩呢!”老師問你為什么不去玩,你回答說:“人太多了,我就讓他們先玩了?!?/p>
起床時
下午起床了,大家都坐起來穿衣服,高瑞瑤小朋友也開始穿起了衣服。可是你左看看,右看看一件衣服穿了好久,看到過道上人差不多了,才起來穿鞋子。
我的分析
高瑞瑤小朋友是一個謙讓的孩子,但是這份謙讓應該是用在平時和朋友相處上,而不是事事都要謙讓,像上廁所、玩游戲、起床等活動中,要知道有時間限制的。有時候并不需要謙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