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記錄《雨欣不想玩游戲了》
發(fā)布時間:2021-04-27 幼兒園玩游戲 幼兒園觀察記錄 區(qū)域觀察記錄時間:**月**日
地點:幼兒園活動場地
觀察對象:雨欣
觀察教師:韓老師
觀察過程1:
今天,我們在幼兒園的院子里做老虎和猴子的游戲。班里20個小朋友參與游戲。游戲時間大約30分鐘。為了增加游戲的趣味性與調(diào)節(jié)幼兒的活動量,我們給游戲創(chuàng)編了細節(jié),如:老虎要抓小朋友們了,老虎肚子餓了,猴子爬樹上了,猴子抓桃子了等等。小朋友們在創(chuàng)設(shè)的境界中忘我的活動著,開心極了。當然,我也不忘加入到小朋友們中間,與他們一起分享快樂??墒窃谟螒蜻M行了大約10分鐘的時候,雨欣跑來告訴我“老師,我不想玩了?!薄盀槭裁床煌媪搜??”“就是不想玩了?!弊约阂粋€人主動退到旁邊,不再游戲。
活動分析:
我對她的主動退出感到奇怪,我想了想,是不是與以下原因有關(guān):雨欣膽子小,害怕老虎的情節(jié);另外,雨欣體質(zhì)較弱,跑得慢,老被別人抓住,而自己不希望被別人抓住。
活動過程2:
又過了幾天,因孩子的要求,我們又玩起了老虎和猴子的游戲。針對上次雨欣不愿意參加游戲的原因,我對游戲規(guī)則做了調(diào)整:每人有一個固定的追捉對象,并給雨欣固定了一個旗鼓相當?shù)摹皯?zhàn)友”。這次,雨欣這次沒有退出游戲,而是快樂的加入其中。當她把對手抓住時,興奮地告訴我:“老師我抓住她了!”看到她臉上愉悅的樣子,我為她感到高興。她努力了,她成功了。
分析與對策:
由于每個幼兒的身心發(fā)展各不相同,她們之間存在著顯著的個體差異。這要求我們在組織體育活動時,必須充分了解每個孩子的具體情況,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根據(jù)幼兒的個體情況區(qū)別對待,讓幼兒體驗成功,從成功中看到自己的能力,從而對自己樹立自信。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擴展閱讀
小班觀察記錄:好玩的捕魚游戲
小班觀察記錄:好玩的捕魚游戲
戶外活動,我?guī)е⒆觽冊诓賵錾贤妗恫遏~》的游戲。這個游戲在上課的時候,我們教過怎么玩了。因此,大家特別地開心,爭著做小魚在網(wǎng)下鉆來鉆去。
這是,文文和帆帆兩個小朋友在一旁看著,就是沒有參與游戲,當魚網(wǎng)捕到小魚時,他們高興地露出了笑容。我走過去輕輕地問:“你們怎么不去玩游戲???”文文馬上一副很緊張的樣子:“老師,我不玩?!狈哺÷暤卣f自己不要玩。我想去拉他倆的手:“那我?guī)銈円黄鹑プ鲂◆~,好嗎?”“恩,我不玩?!薄拔也灰妗?。文文甩開了我的手,幾乎要哭了。帆帆則沒有什么,讓我牽著他的手。我馬上意識到應(yīng)該轉(zhuǎn)變話題了,否則會對文文參與游戲造成心理影響的。于是,我拍拍他的肩膀:“那老師陪你,我們一起看他們捉小魚,好嗎?”見我沒要求他參加游戲,臉上的緊張很快就消失了。
我站在他身邊,一邊看小朋友游戲,一邊跟他說:“你看小朋友玩得開心不開心???”“開心的!”帆帆回答道。我說:“你和文文一起也去玩玩,好嗎?”因為帆帆平時就和他坐在一起,是一個和他比較熟悉的小伙伴。“好的”。他馬上跑過去,把文文拉了過來。我說:“你、帆帆和老師來做魚網(wǎng),我們一起去捕魚,好不好?”文文馬上拉起他的手,他很配合,很自然地把手抬起來。于是,我招呼其他小朋友:“這里也有個魚網(wǎng),小魚們快游過來啊?!焙芸煨◆~們就在幾個魚網(wǎng)中穿梭,當唱到“快快捉住”時,我故意帶著他們的魚網(wǎng),捕捉到了兩條魚。他高興地綻開了笑容,我說:“哇,你們真了不起,抓住了兩條魚鬧!”
接著,在幾次的重復游戲中,我沒有邀請他做小魚,還是讓他做魚網(wǎng),只是用語言不斷的提醒他:“這里只捉住一條魚,其他地方有很多,你們想不想捉到更多的魚?。俊彼宦?,很自然的向其他地方跑過去了。在此次活動中,我雖然沒有讓他的運動目的較好地達到,但卻讓他體驗到了游戲帶來的快樂。
幼兒游戲觀察記錄
祺祺和浩浩高高興興的來到了娃娃家,可是不一會兒,卻傳來了爭吵的聲音?!斑@是我的玩具,這是我的玩具,嗚嗚嗚”只見祺祺兩只手緊緊抓住“娃娃”家里的奶瓶的上半部分,一邊流著眼淚一邊對著浩浩哭叫著。而浩浩卻拿著奶瓶的下半部分一句話也不說只是用力的拉扯著。這時候他們兩個看到我,;祺祺馬上指著浩浩南南說:“老師,他搶我的玩具?!倍坪浦皇怯醚劬︻┝宋乙谎?,一句話也不說。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兩個誰也沒有放開奶瓶,還是緊緊的抓住自己手里的那一部分奶瓶。于是我就走了過去問祺祺:“你今天扮演的是娃娃家里的誰呀?“祺祺說是媽媽。于是我又問浩浩:“你是娃娃家里的誰呀?”浩浩用眼睛瞟了我一眼說:“爸爸。”聽了他們的回答我說:“哦,原來是媽媽和爸爸呀。你們是不是都想給娃娃喂奶?“兩人朝我點了一下頭。我說:”那你們在家的時候,爸爸媽媽是什么照顧你們的呢?他們有沒有因為要給你們吃飯而搶飯碗呢?他們低頭想了一會說:“沒有。”我說:“對呀,爸爸媽媽可以一起照顧寶寶,也可以一個人照顧寶寶的時候,另一個人做別的家務(wù)的呀?!甭犖疫@么一說.浩浩南馬上把手松開,對著說“你去拿奶粉吧,我來燒水,等會兒泡奶粉?!闭f完他就拿起茶壺去燒水了,而祺祺也拿出一瓶奶粉開始往奶瓶里加奶粉。過了一會兒,我看見娃娃家的一家子都坐在“沙發(fā)”里看電視,這時“寶寶”在一旁不停嚷嚷:“爸爸,看電視真沒勁,我想出去玩?!薄皨寢尅痹谂赃呎f:“對了,寶寶不要老是看電視,電視看多了眼睛要壞掉了。我們出去玩吧。”“爸爸”在一邊犯愁:“到哪去玩?。磕睦镉泻猛娴??”忽然,“爸爸”想到今天小舞臺里有表演?!鞍职帧睂χ皨寢尯蛯殞殹闭f:“我先去買票,買好了來接你們?nèi)タ础币粫坪苹貋砹藢χ麄冋f:“走,我們出發(fā)去看戲嘍!”這下子他們可樂壞了,抱著娃娃一起出發(fā)了。他們?nèi)齻€坐在椅子上看洋洋他們表演,看完后,浩浩又帶著他們?nèi)バ〕缘昀锍詵|西。
原因分析:現(xiàn)在的孩子常以自我為中心,缺乏與他人協(xié)商的意識和經(jīng)驗。因此,互相之間很容易為了某種共同的需求而發(fā)生矛盾。在玩游戲還是在生活中經(jīng)常會發(fā)生一些小摩擦,而通過這一些小摩擦,孩子們可以學會更多的人際交往的技能和技巧。這是符合他們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的。雖然在這個中間他們發(fā)生了沖突,但是在老師的指導從最初的針鋒相對到后來的和平解決是符合《指南》人際交往中能與同伴友好相處,在成人指導下,不爭搶、不獨霸玩具。同時也符合與同伴發(fā)生沖突時,能聽從成人的勸解。在解決問題以后他們兩個還能夠很好的一起玩游戲,是符合《指南》人際交往中愿意與小朋友一起游戲。在娃娃家里這些簡單重復的游戲情節(jié)難免會對發(fā)生倦怠感,因此他們的游戲興趣會逐漸降低,同伴之間相互協(xié)商后可以豐富游戲內(nèi)容,推動游戲情節(jié)的發(fā)展和深入?!?/p>
對策建議:當我們在孩子之間發(fā)生摩擦的時候,我們該如何去指導解決他們之間的摩擦?
1.老師可以利用一些問題,通過和孩子交流、討論等讓孩子學著自己去解決,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人際交往的技能和技巧。
2.在日常生活中要經(jīng)常交給孩子與別人交往的技能技巧。
3.針對不同性格的孩子,我們在處理他們之間的摩擦也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方法,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月游戲觀察記錄
場景一:游戲前,小朋友們都選擇了自己喜歡的角色去玩游戲。這時,我看見李思源直徑走到了美工區(qū)那里,還有晴晴也去了哪里。他們倆來到美工區(qū)前,晴晴先將美工區(qū)的手工材料拿出來,擺放在桌子上面。還把藍子里的剪刀、彩紙整理了一下,還用藍子將那些彩色的卡紙都分別放開了。而思源已經(jīng)拿起剪刀在開始剪起來了。嘴里還自言自語的在嘀咕著仕么呢。
場景二:過了一會兒,晴晴拿起了已經(jīng)剪好的紙花高興的告訴
我:“老師,看我剪出來紙花了”這時思源將自己剪的,藏到了桌子下面,不愿意給大家看到。晴晴就問“思源你剪的也給老師看看呀?!彼荚措y為情的將自己剛剛剪的紙花放在了桌子上,晴晴對他說“思源,你的怎么跟我們的都不一樣呀,你是不是剪錯了?!?/p>
場景三:晴晴又將自己剪好的紙花,先放在桌子上,接著有用其他顏色的卡紙剪了一個圓形的當做花蕊,用膠水貼在了紙花的中間,“你們看我做好了一朵花了,一朵黃色的太陽花?!薄澳銕臀乙布粢幌掳伞!彼荚丛谡埱笄缜绲膸椭S谑乔缜缬种匦履昧艘粡埧堥_始幫思源剪起來了。在晴晴剪花型時,邊告訴思源去拿一張紅色的紙,“哦,知道了,是不是這個。”
分析評價
在游戲之前,幼兒選擇了自己喜歡的角色進行,了解了到自己在游戲中將要做些仕么,并有了這些生活經(jīng)驗剪刀的使用幼兒才能順利的開展游戲,正如《指南》提到,要珍視生活中各種材料的獨特價值。
1.健康子領(lǐng)域:能整理自己的物品。
2.語言子領(lǐng)域:別人對自己講話時能回應(yīng)。
3.社會子領(lǐng)域:喜歡和小朋友一起游戲,有經(jīng)常一起玩的小伙伴。
4.社會子領(lǐng)域:自己的事情盡量自己做,不喜歡依賴別人。
在游戲中看到晴晴是一個比較細心、有條理。在擺放材料時,會根據(jù)材料的不同情況進行擺放。在操作活動的時候,雖然思源愿意主動先自己動手剪,但是操作的效果不是很理想,一開始還不是愿意給大家欣賞。
1..社會子領(lǐng)域:敢于在集體面前表現(xiàn)自己。
2.語言子領(lǐng)域:在游戲活動中要學會和同伴交流,相互討論,學習。
策略、措施
1.豐富游戲情節(jié),增加游戲樂趣。在幼兒游戲時,發(fā)現(xiàn)同伴間一起操作練習時交流太過單調(diào)。《指南》提到“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
2.有需要的介入,有需要的退出。比如:我們來選個仕么顏色的紙來剪呢?剪個仕么形狀的花呢?先要剪紙如何這一下才更好的剪呢?等等,和幼兒一起融入到游戲中而在幼兒能自如的操作活動時,教師要退出做一個旁觀者,繼續(xù)觀察幼兒的游戲。
區(qū)角游戲觀察記錄
觀察實錄:
區(qū)角游戲開始了有一段時間了,我發(fā)現(xiàn)晨晨還在到處走動,一會來到了動手動腦區(qū),一會來到了小博士區(qū),一會又來到了藝術(shù)創(chuàng)想?yún)^(qū),大家都在用橡皮泥做月餅,晨晨在邊上坐了下來,一會兒,邊上小朋友就著急了,來向我告狀:老師,晨晨把我的月餅弄壞了。我一看,月餅爛了,晨晨手里還拿著一點橡皮泥。我問晨晨:為什么要搞壞小朋友的月餅?。窟@樣月餅就不好看了!晨晨一下就哭了起來,邊哭邊說:我要回家了,我不來了。讓我很是郁悶,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把晨晨帶到了一旁,輕聲問他:你能告訴我為什么要弄壞月餅么?他邊哭變說:我也想做月餅,但是他們不給我做,幼兒園不開心,我不想來了。我說:不是小朋友不給你做,可是小朋友用的都是自己的橡皮泥做的,你想做,你可以和他們一起合作呀,或是借小朋友的呀,你說對嗎?晨晨委屈的點點頭。
分析:
晨晨一直是個大方、寬容的孩子,今天的表現(xiàn)讓我有點驚訝,晨晨也想?yún)⑴c做月餅,但是因為沒有橡皮泥,他就發(fā)脾氣損壞了別人的??赡苁且驗檫^了一個暑假,孩子在家有點被寵壞了,到了幼兒園一下子還沒有適應(yīng)過來。忘記了可以用合作的方式和小朋友一起游戲啊。
措施:
我在講評時請小朋友一起想想辦法,遇到小朋友沒有材料的時候,但是也想來參與的時候怎么辦呢?小朋友有的就想到了找別人合作,也可以找別人借。在以后的活動和游戲中可以加強幼兒的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
觀察記錄:創(chuàng)意玩小車——戶外自主游戲觀察反思
一、觀察記錄
車類游戲區(qū)總是給孩子們帶來許許多多的歡聲笑語。我班孩子對玩小車情有獨鐘,他們或是一個人騎,或是兩人一起騎。昕辰的玩法引起了我的注意,他選擇了一輛帶拖斗的小警車,又找來一輛小推車,把小推車里裝上海洋球,再用力把小推車架上拖斗,然后心滿意足的騎上小車。
昕辰騎著小車兜了一圈,來到小玩具區(qū),從筐子里取出五顏六色的夾子夾到車把上,興奮地向我報告說:“黃老師,我車上安上車燈了!”“嗯,很不錯,你的小車變漂亮了”我回應(yīng)后,昕辰高興極了,騎車在操場上狂奔,騎到拐彎處,由于拐彎過急,用力過猛,昕辰連人帶車一起翻倒在地,海洋球撒了一地,小伙伴們見狀紛紛圍攏過來,大家一起幫昕辰撿拾海洋球。昕辰這次選擇了另一種騎車方式:一手騎車,一手拉著裝滿海洋球的小推車,同時不斷的大喊:“請讓一讓,請讓一讓,生怕再次翻車。
過了一會兒,可能是這樣的騎車方式太累了,昕辰放棄了小推車,拿來許多炭燒積木放在車后面的拖斗上,邊騎邊大聲吆喝著:“送快遞了,送快遞了!”小伙伴們再次吸引過來,有的幫著搬運積木,有的跟車跑來跑去,爭著收快遞。孩子們合作著、游戲著,開心極了!
二、觀察反思
戶外自主游戲中,作為教師真的是要學會放手,把游戲的自主權(quán)真正還給孩子,小小的童車在孩子手中玩出了這么多新花樣,他們巧妙的利用低結(jié)構(gòu)的材料,使游戲內(nèi)容和游戲情節(jié)更加豐富,真是創(chuàng)意無限,精彩紛呈。
戶外自主游戲中,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運動機能得到發(fā)展,身體協(xié)調(diào)性得到提高,學會了合作、交往、解決問題、想象創(chuàng)造、敢于挑戰(zhàn)、規(guī)則意識等多方面的能力。
戶外自主游戲中,教師要對能力不同的孩子提供不同的指導和幫助,在言語和行為上處處照顧到每一個孩子,使能力強的孩子得到進一步提高,使能力弱的孩子能在其原有基礎(chǔ)上得到發(fā)展。
戶外自主游戲中,教師在慢慢放手的同時,要學會默默的觀察、分析,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反思,讓孩子們在自主游戲的過程中,有創(chuàng)新、有體驗,并適當引導他們對生活經(jīng)驗的積累,體驗健康成長的快樂!
觀察記錄:外賣的游戲
然然和桐桐在玩送外賣的游戲,他們先戴上了外賣小哥的小紅帽,然然則將一個一個的門牌號放在房間里,然后將外賣盒一個一個的放進房間里。然然在放外賣盒的時候,桐桐就在看訂貨單,她先看的是101的訂貨信息,上面訂購的是2個漢堡和3個蛋筒,然后她和然然一起在餐盒里找漢堡和蛋筒,餐盒里的食物有很多,他們兩個人一起找了很久才找到。最后他們開始看102的訂貨信息,上面訂購的是9個蛋糕和3杯飲料,然然和桐桐一個一個的找蛋糕,每找一個然然就點數(shù)一次,直到9個蛋糕都被找出來了,找到以后然然很開心,將蛋糕和飲料都收回到外賣盒里,然后送到102室。
玩到一半的時候,他們覺得有些熱了,就將外賣的帽子摘到了,扔在了一邊,繼續(xù)游戲著。
然然和桐桐這兩個小朋友能認識房間號,并知道房間號所在樓層的位置,他們玩的時候也分工,例如一個幼兒擺放房間號,一個幼兒就看訂貨單上的信息,但是幼兒在游戲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問題就是,從餐盒里找食物比較困難,可能與提供的餐盒太小有關(guān),后續(xù)可以進一步地調(diào)整材料。另外在活動中,也發(fā)現(xiàn)然然在斷斷續(xù)續(xù)點數(shù)的時候,不能記住前面的總數(shù),總是從頭再數(shù)一次,不能接著往下數(shù)。然然在游戲的時候還有一個習慣就是將所有的餐盒都先送到房間里,然后再開始配送,可是最后游戲結(jié)束的時候他總是還有很多沒有配送好。后續(xù)的餐盒可以給幼兒提供一個可以分類擺放的,這樣幼兒找起來就很方便了;游戲方式可以根據(jù)幼兒的經(jīng)驗進一步調(diào)整;由于天氣慢慢炎熱了,外賣的帽子雖然比較有情境性,但是幼兒不喜歡戴,那么可以不提供。
觀察記錄:游戲“木頭人”
案例描述:
活潑好動,聰明調(diào)皮是每位幼兒的天性。但琪琪小朋友跟同齡孩子相比較,就屬于天真爛漫,童真無邪,伶俐可愛,平時特喜歡好動,坐不住,自控能力差,控制不了自己,干什么事都不專一,總是跑來跑去,也沒有耐心,愛搶小朋友的玩具等。在活動室里就像地鼠一樣從桌子凳子下鉆過來跑過去,尤其是兩操,以他好動的性格來說應(yīng)該喜歡做操,伸伸手臂,扭扭屁股,彎彎腰等,可恰恰相反,特喜歡在隊伍里搞怪,到處亂跑亂竄,要不就是蹲在地上摳,拾小米粒,讓這個小朋看看讓那個小朋友瞧瞧,一會這個小朋友喊琪琪跑了,一會那個小朋友告狀他不讓我做操,碰到我了。他不喜歡一個人玩,還要連累她的好伙伴,拉上小朋友陪他一起蹲地上拾小米粒,班級老師不停地喊他,似乎聽不見,毫無表情,一臉茫然,提醒他,過去拉他,“泥鰍”一樣溜走了,在隊伍里打到一片,每個班級隊伍里亂鉆,看到老師過去拉時拔腿就跑,真是無奈,趁班級老師不注意偷偷又回到隊伍里,晃一下,又不見了,幾乎全部小朋友都知道他的尊姓大名,調(diào)皮又淘氣。
每到兩操時間,老師就緊緊拉住他的小手,讓他當小排頭,夸他帶領(lǐng)小朋友一起扭動跳起來,提前打預防針,講道理。我先請小朋友做個“木頭人”的游戲,聽口令,看誰表現(xiàn)的好,做的好,我就請誰下樓做操,一樣要學木頭人羅。然后和藹的耐心的抱著琪琪問他,因為他喜歡做“木頭人”的游戲,就告訴他下去要安靜的站在隊伍里,不要亂跑,也不要蹲地上做小動作等,你動起來非常可愛,動作也很優(yōu)美,一定要動起來老師最喜歡你這個可愛的木頭人,小朋友也要像你學習喲!聽了一番鼓勵,下樓慢慢地能堅持做完一個操,到兩個操,能安靜的站2分鐘,3分鐘,甚至5分鐘,時刻提醒木頭人,漸漸結(jié)束回到教室小朋友安靜了及時的口頭表揚他今早做操沒有到處跑,有進步,以后要堅持喲!聽到老師的口頭表揚很開心。當老師說到待會還有一朵漂亮的小貼花要飛出來找你呢,他更加激動。慢慢有所變化,對于特別活潑好動的孩子不要急于求成,需要循序漸進,多多鼓勵,引導和獎勵。
案例分析與反思:
因為剛剛?cè)雸@,孩子年齡小個子也小,不懂事,班級一位老師對孩子寵愛有加,比較袒護,而且只要來院子上操,其他班級老師們都搶著抱他,夸說孩子天真可愛,聰明伶俐,因此孩子受寵了。孩子大膽,自我為中心,特喜歡撒嬌,也喜歡他人袒護。因為孩子父母工作繁忙,不在身邊,缺少父母的關(guān)心和教導。孩子長期有爺爺奶奶陪帶,對孩子疼愛有加,接送每天都是奶奶抱送到教室,嬌慣,溺愛,寵愛孩子,任由孩子,所以老師時常和孩子奶奶溝通交流,孩子大了,力所能及的事自己做,例如幼兒入園家長拉著小孩的手讓孩子自己走到教室,教會孩子要聽從老師的命令,遵守班級紀律,集體活動,和小朋友友好相處,一起玩耍懂得分享,不搶不爭。
正如著名的詩人汪國真所言:“怕只怕,愛也是一種傷害?!蹦鐞鄢蓚?,過度的溺愛會讓孩子失去自我發(fā)展的時機,只會讓孩子迷失方向。個別教育,給予琪琪“特別的愛”耐心引導,及時鼓勵,讓孩子遵守紀律,找回認真參加集體活動榮譽的快樂。與家長共同商量,請家長積極配合,完成達到目標后及時口頭表揚和激勵,讓孩子不斷繼續(xù)努力前進,一步步走向成功,做社會有用之人。
觀察記錄:玩耍
觀察時間:**年**月**日
觀察實錄:
游戲結(jié)束后,孩子們洗好手,排著隊伍來到前面來端著自己的飯菜,其他孩子都來到了前面,可樂卻還是坐在位置上玩,其他小朋友看見了便大聲叫他過來,他卻扭著身子走過來,大家都端好了飯后便大口大口地吃著,他卻拿著勺子邊玩邊吃,老師輕聲告訴他吃飯的時間不要玩了,聽了老師的提醒,他的速度就有點快了起來。
分析:
可樂的用餐習慣一直很差,通過前段時間的家園配合好像效果也不是很明顯,據(jù)他現(xiàn)在的情況來分析還是家庭教育制約著他的發(fā)展,首先是媽媽的過度保護讓孩子養(yǎng)成了這種習慣,不喂就不吃,其次是媽媽給孩子鍛煉的機會很少,什么都不讓孩子做。
措施:
對于可樂的表現(xiàn)家園之間多加強了互動,同時父母會及時把孩子在家的情況及時反饋給老師,我們也同樣那樣做。更重要的是父母在家也同在學校一樣來教育孩子了,會督促孩子的用餐,并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成,家園共育提高幼兒的餐桌禮儀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