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家長的教育觀念,影響孩子一生的成長

發(fā)布時間:2021-05-21 幼兒園教師的教育觀念 關于孩子的教育問題 值日生的教育筆記

家長的教育觀念,影響孩子一生的成長

人的習慣多在早期形成,家庭是個人最初的活動場所。家庭中的各種習慣是孩子最初接觸到的行為規(guī)范,對孩子行為習慣的形成有著重要影響。家長如何正確培養(yǎng)孩子的行為習慣呢?我認為具體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端正教育觀念。

幼兒階段是良好行為習慣形成的重要過渡期。偉大的人民教肓思想家陶行知

先生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凡人生所需之重要習慣傾向態(tài)度多半可以在六歲以前培養(yǎng)成功?!睋Q言之六歲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時期。

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離不開家庭的重視。很多家長懷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思想,在學習上生活上對子女關懷備至,將良好行為的培養(yǎng)卻置之一邊不顧,對孩子聽之任之。甚至有的家長認為:我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只要讓他多學點東西,其它方面無所謂。家長的這些錯誤觀念不僅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教師對幼兒良好行為教肓的效果,而且也間接折射到孩子的心靈中,變成孩子的觀念。英國有句諺語:“行動養(yǎng)成習慣,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笨梢娏晳T對人的一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就要求家長樹立正確的觀念。在抓學習的同時,也別忘了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運用科學的教育方法。

1、在實踐中鍛造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行為形成來自實踐,習慣的養(yǎng)成更有賴于實踐活動,實踐活動是幼兒良好行為形成的關鍵。由于觀念、情感上的原因,有些父母對四五歲(甚至更大)的孩子仍采用嬰兒期的教育方法。比如父母給學齡兒童穿衣,洗臉,喂飯,替孩子完成其力所能及的事情。父母的這種包辦代替行為不僅剝奪了孩子的多種鍛煉權利,而且使孩子的依賴心理越加頑固。長此下去,將會造成兒童的懶怠,驕橫甚至無能。良好行為習慣又談何實現。

2、培養(yǎng)應該持之以恒。還有一些家長雖然思想上比較重視幼兒良好行為的培養(yǎng),但沒有足夠的耐心去培養(yǎng)、教導孩子,這與要求孩子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自相矛盾的。所以,父母要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試著讓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人際、同伴、集體中,學會獨立飲食、睡眠、盥洗、人際交往等良好的行為習慣,讓孩子獲得“該如何做”的認識,形成一系列的行為方式,并在實踐活動中,不斷地練習強化,使之成為一種自然的習慣。這就需要家長有足夠的耐心去教導孩子,使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3、講明道理。講道理是提高認識的一種方法。幼兒時期,對是非的辨別能力較差,做錯事是難免的,生硬的教訓、批評可能會令家長和孩子的關系鬧僵。這時家長要根據孩子的理解水平,耐心細致地跟他講道理,通過簡潔的語言使孩子發(fā)現自己的錯誤,同時在與孩子的談話過程中注意不要用否定的口吻,如“不準” “不許”,要多從正面引導,對他的不良行為避免批評引導,而應該直接告訴他:你應該……比如家長在發(fā)現孩子搶別人玩具時,應該告訴他搶別人玩具是不對的,如果想玩可以向別人借,或者可以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讓他明白朋友之間要友好相處,爭搶吵鬧是不對的道理。作為孩子自身來講,道理聽多了,良好的行為準則自然而然在心中就有了定位。

4、適當的鼓勵和表揚。鼓勵和表揚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所需要的一種精神營養(yǎng),更是一種強化良好行為習慣的好方法。孩子愛聽好話,喜歡被人稱贊,而且在人們對他的評價中認識自己。教育家陳鶴琴教授曾說過:“無論什么人,受激勵而改造是很容易的,受責罰而改過是比較難的。”所以家長對孩子要以積極鼓勵表揚為主,消極批評只會使孩子灰心喪氣。家長對孩子的鼓勵和表揚要從孩子的年齡特點出發(fā)。三歲以下的孩子就要多鼓勵表揚。例如:媽媽看見孩子摔跤了,不要急著把他扶起來,可以馬上說:“寶寶真勇敢,跌倒了會自己爬起來,也不哭?!北緛砗⒆右苍S會哭,可聽了媽媽對他的鼓勵,也許會自己從地上爬起來,也不會哭鼻子了。對于三歲以上的孩子由于他們的自我意識較強,對成人的評價很敏感,有強烈要求被表揚的愿望,這就要求家長的表揚鼓 勵要適當,不能給孩子亂戴“高帽子”,讓孩子對其行為得不到正確的評價,這樣,逐漸他就會認為表揚是應該的,不表揚就什么也不肯干,甚至會發(fā)生為了表揚而養(yǎng)成做假或討好的行為。表揚主要應該表揚孩子所做的努力,比如改正缺點,克服困難等。對孩子的表揚要具體說出好在哪里,讓他有所遵循和發(fā)揚,適當的表揚促使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

5、非語言信息的影響。孩子起初都是以父母的行為為榜樣,通過同化作用逐漸形成自己的行為習慣。由于非語言信息比語言信息更具有真實形象性,所以父母自身行為對孩子有著重要影響。父母對孩子提出的某些要求,如:講究衛(wèi)生、舉止文明等,同時家長自身在日常生活中要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起到積極強化的作用,孩子在效仿父母的良好習慣的同時,逐漸形成自己的行為習慣。所謂“身教重于言教”,道理正在于此。

對于孩子某些不良行為,家長可通過施予孩子不愉快的非語言刺激,來減少和控制孩子不良行為的頻率,比如:目光注視(以冷峻的目光較長時間的注視孩子)、距離控制(逼近或遠離孩子)、輕微的懲罰(拿走孩子喜愛的物品),這樣會使孩子對自己的錯誤行為產生內疚和羞愧,從而減少和消除不良行為發(fā)生的次數。

三、注意環(huán)境的作用。

在孩子生活的早期階段,固有認識和行為習慣比較少,因此要培養(yǎng)孩子建立新的、正確的認識和行為習慣就比較容易。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許多資料都表明:孩子不良行為習慣的產生,或多或少受到成人、伙伴的不良行為的影響。孟母擇鄰而居,歷代被傳為教子佳話?!?68OK.cOm OK語錄網】

其次,家長的榜樣作用,對孩子良好行為的形成也有著潛移默化的感染。孩子好模仿,思維具體形象,成人的良好行為習慣是他學習的直接范例,有效地影響著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

人的一生中要接受三方面教育,即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家庭教育作為人生接受教育最早,影響時間最長的一種基本形式,在年輕一代的成長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學校教育不可替代的。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科學技術的裂變效應和市場經濟的競爭,知識更新的速度不斷加快,我們的家庭教育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絕大多數的家長由于自己所學的專業(yè)和工作與教育沒有直接的聯系,對子女的教育多是憑感情、憑經驗,在教育子女問題上方法不當,子女普遍存在嬌氣、霸氣、遇事缺少主見、意志力薄弱等現象,這種狀況怎么解決呢?筆者認為要讓子女健康快樂地成長,應采取以下方法:

一、消除家長對子女造成的恐懼

初中階段是孩子們“翻坎”的階段,由于種種原因,學習成績有所下降,家長心情比較著急、浮躁。孩子與家長之間出現了對立的情緒,這時的家 長應先冷靜下來,學會耐心等待子女的成長。有專家說道:“孩子避免失敗的愿望比爭取成功的愿望更強烈。為了防止最小的可能的失敗,寧愿降低努力的水平?!?這就是家長造成的恐懼使孩子失去主動進取的重要原因之一。希望家長不要一看到成績考差了,就來一頓“審訊”,甚至痛笞,以免孩子失去信心、家長應對孩子的學習從過程去要求,這樣比從結果去要求更科學,效果更理想。

二、為子女建立自信心

發(fā)明家愛迪生,幼年求知欲很強,喜歡追根尋源。他向老師提出“2+2為什么等于4”的問題,因此闖下大禍。剛進校3個月的他,被勒令退學。他的母親十分悲憤,下決心親自教育兒子成長,為兒子建立自信心,給他講文學、物理和化學,培養(yǎng)他愛學習,愛科學的習慣。愛迪生的求知欲因此進一步被激發(fā)起來。“天才”的萌芽在不知不覺中成長,最終成為舉世聞明的發(fā)明家??梢姵晒υ从谧孕?,自信心的樹立,來自于周圍的人們的常識。做父親的都不賞識自己的孩子,孩子的自信從何而來?愛迪生的母親不賞識自己的兒子,就沒有今天的發(fā)明家愛迪生,對目前發(fā)展比較差的孩子,家長要用放大鏡找他們的閃光點,幫助子女樹立克服困難的信心。當子女需要幫助時,家長的幫助要掌握一個度,絕不可越佾越皰,要留有余地。如:孩子問某字怎么寫,有的家長會隨口報出來,這樣做最省力,但十分要不得。碰到孩子問某字怎么寫,倒不如鼓勵孩子“你不是會查字典嗎?先查查看,再來告訴爸爸(媽媽)?!?這樣的引導,孩子會欣然去查字典)。這樣不僅省卻了家長的許多時間,更重要的培養(yǎng)了孩子的自已動手攫取知識的。而這種能力在人的一生中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讓孩子們跳一跳,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孩子才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建立起自信心。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家庭教育影響孩子的一生


家庭教育影響孩子的一生

孩子成長離不開家庭,家庭對孩子影響不可謂不大。有的孩子分外出彩,而有的的孩子卻平淡無奇。這些,都是家庭教育的影響。

作為父母,我們當然想讓孩子成為那個出彩的人,那么怎么樣的家庭教育才算是正確的呢?

好父母都是學出來的

沒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沒有不需要學習的父母,成功的父母都是不斷學習提高的結果。

一位優(yōu)秀的母親甚至說:很多人都認為我很輕松,說你的孩子那么優(yōu)秀,根本不用管,殊不知,我連晚上睡覺其實都有一個眼睛是睜著的!

好母親防患于未然,而不合格的母親是,孩子的問題已經很嚴重了,甚至老師都已經找孩子談話了,她還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存在。

進入21世紀,信息社會對人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任何崗位都要求培訓、考核,但似乎只有生養(yǎng)、教育孩子不需要培訓,好象自動就會上崗而且永遠不會下崗,其實這種認識是錯誤的。

每一個人在做父母之前都要學習相關的知識,關于怎樣做父母的意識和知識準備得越早越好,越充分越好。

好孩子都是教出來的

我接觸過數百位優(yōu)秀的父母,他們的一個共同點就是在教育孩子上費盡心思!

有些人可能會說,有那么多的父母大字不識一個,不也教育出好孩子嗎?其實,文盲并非不會教育,這些父母同樣是教育孩子的高手。

《焦點訪談》曾介紹過世界中學生奧數金牌獲得者安金鵬的事跡。他家里極窮,考取了重點中學,卻沒有錢上,父親說讓孩子去打工,人家上了大學還沒有工作呢,更何況你能不能考上大學還不知道。

但母親堅決不同意,將家里唯一的一頭驢賣了。孩子在中學里是唯一一位連素菜都吃不起的人,是唯一一位連肥皂都用不起的人。照這樣來說孩子全靠自己了吧?

當面一問才知道,雖然這位母親連小學都沒有畢業(yè),但她卻讓自己的孩子在小學之前就把四則運算做得滾瓜爛熟。僅此一點又有幾個大學畢業(yè)的父母能夠做到呢?

好習慣都是養(yǎng)出來的

很多父母將孩子的不好的習慣怪罪到學校身上,怪罪到老師身上,怪罪到孩子身上,唯獨沒有怪罪到自己身上。

其實孩子身上的多數習慣——無論是好習慣還是不好的習慣都是我們父母有意或無意培養(yǎng)出來的。其實父母每時每刻都在教,只是自己沒有意識到自己在教,這就是“潛教育”,是比“顯教育”威力大得多的本質教育。

優(yōu)秀的孩子多是優(yōu)質教育的結果,問題孩子多是問題家庭的產物。

孩子的問題大多不是孩子自身造成的,而是父母問題的折射,父母常常是孩子問題的最大制造者,同時也是孩子改正錯誤與缺點的最大障礙。

當務之急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沒有父母的改變就沒有孩子的改變。沒有不想學好的孩子,只有不能學好的孩子;沒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育的父母。

好成績都是幫出來的

關于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全社會都要有正確的認識。應試教育是學校和家長都回避不了的問題,需要學校和家長共同來適應。

據統計,我國有近1000萬“閑散”的未成年人。所謂閑散的未成年人,就是指理應在學校讀書而不愿讀書,選擇輟學的孩子。這其中94%是學業(yè)失敗的結果,學業(yè)落后、厭學、逃學、離家出走成為當今未成年人犯罪的四步曲。

因此,幫助孩子適應應試教育也就成了我們父母的一份應盡的義務,而幫助孩子減負的最好辦法是我們父母增負,就是我們父母能夠成為孩子的導師。

好成績當然是學校老師帶出來的,但在應試教育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這些好成績正越來越多地浸透著父母的汗水。

好溝通都是聽出來的

對于孩子進入初中、高中的家長來說,普遍存在一種困惑,那就是同孩子難以溝通。

進入青春期的孩子與進入更年期的母親的沖突更多,不僅是因為處于內在的心理動蕩期,更重要的是兩者的外部壓力都很大,孩子面臨的是升學的壓力,母親面臨的是事業(yè)的壓力,這就更需要加強溝通。

優(yōu)秀的父母在這方面大都做得很好,他們良好的溝通來源于自覺地遵循了以下這三條原則:

第一個步驟是傾聽,就是讓孩子把話說出來,并且聽懂孩子話里的真實意思。

第二個步驟是理解,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是不是有道理。

第三個步驟是建議,有道理的孩子并不一定就能采取正確的行動,因此父母這里應該給予建議。

在這三個步驟中,傾聽是父母們做的最差的。

好成就都是化出來的

智力不是最重要的,比智力重要的是意志,比意志重要的是胸懷,比胸懷重要的是一個人的品德。

遺憾的是,現在對品德重視的人不是越來越多,而是越來越少。至于說到一個人的胸襟和抱負,更是父母們不愿聽的海外奇談,因為與當下的考試分數無關!

其實這些正是一個人成長中最重要的。我們在看人物傳記時,常常都會對主人公幼年時的不同凡響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原因就是這種成就動機對一個人的影響巨大。

意志、胸懷、品德等這些最重要的因素,不是通過父母的說教——這種“顯教育”就能產生效果的,而是通過父母的行為——即“潛教育”化進孩子的血肉里。

讓孩子養(yǎng)成大胸懷的最好方式,除了父母能做好的表率外,就是讓孩子多讀名著,多讀偉人的傳記,讓孩子從小學會用偉人的眼光來看社會和自己。

家庭教育三大誤區(qū)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家庭教育三大誤區(qū)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孩子成長中出現的許多問題往往與家庭教育缺失有關。一些孩子雖然得到了父母物質上的溺愛,卻又陷入情感交流上的貧乏。我們的家庭教育存在哪些誤區(qū)?有何破解良方?

管吃管穿管不了“心病”“非職業(yè)”家長“無證上崗”

“吃好,穿好,上最好的學?!?,這是王先生的教子經,也是大部分家長認同的教育方法。

這些家長認為,做一個好家長,就是要給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質條件。

河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院翟紅娟老師認為這種教育方法有失偏頗,她說:“父母要明確自己的教育地位和責任,你不僅是孩子的保姆,還是第一任啟蒙老師?!币虼?,她建議家長在噓寒問暖之外,要注重培養(yǎng)孩子健全的人格。

由于父母沒通過培訓便在家長這個“職位”上走馬上任,以致多數家長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顯得有些“力不從心”。有些家長對孩子太過溺愛,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林女士的兒子在一所寄宿制學校讀初中,一個月回家一次?!拔椰F在天天都在擔心他,一個人在外面有沒有吃飽穿暖?碰到什么困難沒有?”為此,林女士每天給兒子打一個電話。

有些家長則是對孩子的不良嗜好無能為力。孫女士自認是個失敗的媽媽,因為作為教書育人的老師卻連自己的兒子都教育不好。雖然戒網癮機構魚龍混雜,但教子無方的她只好病急亂投醫(yī),狠心把兒子送進一家戒網癮機構,希望通過強化體力勞動盡快把這棵長歪了的小“樹苗”扶正。

還有些家長是因為無法與孩子溝通而發(fā)愁?!懊刻於紴榱撕⒆用?,可孩子還是對我愛理不理?!奔议L辛苦,孩子卻不領情:“整天只知道問分分分,你最關心的是分,不是你孩子?!鄙踔劣袩o奈的家長表示:“誰能幫我教育孩子?出多少錢都可以?!?/p>

“替不了”的爹媽“顧不上”的學校誰來補齊家庭教育短板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青少年時期性格、習慣的養(yǎng)成對孩子的成長具有重要作用,而在此過程中,家長的作用又無可替代?!笔仪f市十五中班主任張麗表示,相同的老師教出來的學生在性格、交往、學習等多方面表現出較大差距,這跟父母的言談舉止和對子女的教育方法有很大關系,因此家長要高度重視家庭教育。石家莊市十五中教育處主任張壽明說:“家長不能把學校當成托兒所,把孩子送進學校就萬事大吉了,家長要多和老師溝通,及時根據孩子具體情況進行指導?!?/p>

“有些家長的家庭教育理念落后,方法不夠科學,而學校又不可能替代家長。”據翟紅娟老師介紹,為了解決家長不會教的問題,目前國內出現了各種形式的家長學校,專門為家長傳授教育知識。

翟紅娟說,家長學校一般有面授、網上家長學校、廣播家長學校、電視家長學校四種形式。有些家長學校還自編了教材,我省的省家長學校組織編寫的《家庭教育手冊》就是其中較完備的一套。

是否有必要上家長學校,家長學校的實際教學效果如何,是當前家長們最關心的問題。對此,省家長學校張艷輝打了這樣一個比方:“孩子染上壞習慣就像生病一樣,剛發(fā)現癥狀時不去醫(yī)院診治,等到晚期就難辦了?!眳⒓舆^家長學校的一位家長對筆者說:“以前孩子總和我對著干,我對他不是打就是罵。聽老師講完和孩子溝通的技巧后,我試著和他交流了幾次,沒想到我們爺倆居然能心平氣和地談話了?!睋@位家長介紹,在家長學校,能得到教育專家權威指導,聽優(yōu)秀家長介紹經驗,還能和其他家長一起討論好的教育方法,很有針對性。

成人教育還是義務教育?家長學?!皧A縫求生”

教學方式形式各異,專業(yè)教材針對性強,可家長學校的發(fā)展卻并不像想象中那樣樂觀。據省家長學校張艷輝介紹,全省有1000萬中小學學生家長,但進入家長學校學習的只有1%左右。

根據相關文件,家長學校是“為提高家長素質和家庭教育水平而組織的成人教育機構,由教育行政部門主管,中小學、幼兒園主辦,校務委員會負責家長學校的管理”。屬于成人教育機構,卻脫胎于義務教育階段公立學校,注定家長學校在成人教育和義務教育之間有扯不清的淵源。身份不明,家長學校一“出生”便預示了其尷尬處境。

“根據義務教育全免政策規(guī)定,如果被界定為義務教育性質,那么家長學校絕對不能收一分錢。但實際上,家長學校的學員為家長也就是成年人,理應按照成人教育政策對待?!彪m然據有關規(guī)定,“家長學校的辦學經費,除主辦單位和主管部門下撥外,可不以營利為目的,收取少量的辦學經費,同時可籌措社會資金”,但目前資金壓力仍讓家長學校運營捉襟見肘。據家長學校有關負責人介紹,省家長學校中的廣播和電視部分由省財政撥款,但慈善機構承諾的慈善基金目前還沒到位。為了維持運營,學校向每位家長每年收取50元錢,包括一本教材、一年每周發(fā)行的家庭教育報、一張網絡課堂上網卡和一年8節(jié)課。然而就是和成本相當的這50元錢,卻引發(fā)頗多爭議。個別家長抱怨:“教育孩子是學校的責任,教育不好就是老師的問題,怎么還讓我掏錢來學習?”

專業(yè)師資的匱乏也是家庭教育面臨的一大瓶頸。家長學校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各類高校中并未設置家庭教育專業(yè),從事家庭教育培訓工作的人員也多為教育心理學或教育學專業(yè)出身,家庭教育資格認定在國內也尚無統一標準。

影響孩子一生的家庭教育


孩子是上天給每個家庭最好的禮物,孩子出生時,我們會如此的喜悅和充滿希望,短短幾年,家長們卻面臨著讓人頭痛的的教育問題,無所適從,彷徨而迷茫。

在一個家庭里,孩子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孩子代表了一個家庭的全部。孩子3—6歲時,是學習階段的重要時期,家長把孩子送到了幼兒園,有些家長認為,孩子上了學,那學習自然是老師的事,有什么不會的,直接找老師。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和在家里完全是不同的,周一到周五孩子是在幼兒園,學校有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每天早睡早起,生活變的條條有理,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吃飯自己吃,自己整理物品。到了周末,家長想要孩子多睡一會兒

,打亂了以往的一日常規(guī),周一再回到幼兒園,早晨不想起床,不想上幼兒園,吃飯時邊吃邊玩,精神狀態(tài)不佳,生活習慣一塌糊涂。為什么一樣的孩子會有不一樣的未來,為什么有的孩子聰明伶俐,健康活潑,而有的孩子卻木訥遲鈍,體弱多病。事實上,孩子生下來時在天賦方面存在的差距并不大,巨大的差距來源于后天教育。特別是3—6歲這個年齡段,孩子的早期智力開發(fā)幾乎決定了孩子的終身成就,俗話說,孩子最好的老師是父母,對一切事物都感到好奇,喜歡模仿,家長的一言一行都看在眼里,對待孩子,要以身作則。

有這樣一個故事,公交車上,媽媽給兒子說起昨天的考試,看到孩子的分數,媽媽很不滿意,想到每天辛苦賺錢來供你讀書,你卻考這么低的分,笨死了,你是豬嗎?孩子的回答讓媽媽驚愕不已,說:“我是你生的,我是豬那你不就是母豬嗎?媽媽無言,默默流淚。孩子在3—6歲時,家庭沒有明確地給孩子指印目標,沒有正確的引導,家長一些激烈的語言會讓孩子銘記于心。

家長的素質直接影響著孩子的一生


手捧著肖川老師的《教師的詩意生活與專業(yè)成長》,我感覺回到了幾年前,手捧著《教育的智慧與真情》,但不同的,這次閱讀,我覺得我更靜心,我從扉頁開始,仔細閱讀著作者的介紹,認真瀏覽著目錄中肖川老師給每一輯的分類,每一個小標題,因為我更多的是帶著學習“寫作”這樣的思想來讀這本書的。

讀著讀著,我覺得我的心更靜了,我仿佛找到了歸屬,找到了理解的人,或許這就是肖川老師在書中引用到的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其實在每一個孩子心靈最隱蔽處的一角,都有一根獨特的琴弦,撥動它就會發(fā)出特有的音響,要想使孩子的心同我講的話發(fā)生共鳴,那么我必須同孩子的心弦對準音調?!毙ごɡ蠋煹脑?,撥動了我心底那根隱蔽的心弦,我們產生了共鳴——“每一個老師都會是家長”“教師:努力成為家長的楷?!?。

如果是在三年前,這些話我只是聽聽而已。如今,我家寶寶也快2周歲了,我也是一個家長了,我覺得作為一位老師,作為一位媽媽,我更感覺到了做好家長的重要性。

其實,就在前不久,當我看到我家小牛的一些進步與成長,我真的有些困惑。21個月的他,能從1數到18,雖然一直漏掉14,雖然普通話,平湖話齊上,但是我很吃驚;他會在不經意中唱出以前聽過,但我從來沒教過他的歌,如《數鴨子》、《搖啊搖》、《摸耳朵》、《我的好媽媽》、《葫蘆娃》……雖然只是三四句,雖然中間有幾個詞聽起來不知所云,但是唱得有模有樣,我很驚訝;他還會無意間說幾句英語,什么table、Tv、jump、koala、three、two、one、gogogo……我很驚奇,還有種種的種種,讓我困惑,讓我苦惱,讓我思考:現在,我是不是要教他什么?而我又該怎么教?

因為在這之前,其實,我都從來沒有刻意地去教他,因為我和很多家長一樣“不知道怎么教孩子”。往往我都是給他開上錄音機,聽聽兒歌,聽聽故事;開上DVD,看看巧虎;有時就讓他自己玩他自己的書。而這些,都是他最喜歡的,以前也沒有想到這樣做有什么目的,只是想著讓他多聽聽,等他再長大些,我再教他,再給他講。但是,如今,我卻發(fā)現,孩子在這里學到了很多很多,有些都是我所不能想象到的。我想這就是一個家長給孩子的“渲染”,也是一個家庭給孩子創(chuàng)設的“大環(huán)境”。營造一種氛圍,一種環(huán)境,讓孩子投身在其中,我想這樣他更快樂,而事實也證明,這樣的他更會學習。

“家長的素質會影響到孩子對什么問題感興趣,怎么去思考問題,用什么樣的語言表達,待人處事是一種什么樣的態(tài)度……”我也一直對以往的家長闡述著這樣一個理念:家長的素質直接影響著孩子的一生。所以,在日常的教學中,往往對家長們有一定的要求與期待,以前總覺得底氣不足,現在我有了專家理論的支撐,我覺得一下子找到了力量。如果不知道怎樣教孩子,那就給孩子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如果不知道怎樣教孩子,那就努力把錢花在教育上。這是最簡單的育人方式,也是最有價值的投入。

同時,對一名老師而言,“如果一個教師,連自己的孩子都沒有教育好,學校開家長會時,恐怕很多話是難以說出口的,至少不那么理直氣壯。如果,你是一個成功的家長,你對學生家長的要求才能更加令人心悅誠服?!薄罢嬲齼?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應該樹立起‘為國育兒’的理想,努力培養(yǎng)好自己的孩子。我們國家有1400萬教師,至少有1000萬教師家庭。如果每個教師家庭都能培養(yǎng)一個優(yōu)秀的孩子,那也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那也是我們教師這個群體對于民族的巨大貢獻?!?/p>

我牢牢記住了這些話

育兒觀念:成長中的孩子


育兒觀念:成長中的孩子

一直覺得孩子還小,對性別沒什么概念,可是最近幾件小事改變了我的看法,孩子每天都在成長,我這個媽媽要跟上孩子的步伐呀!

前些天下雪,天冷得出奇,子豪的帽子都小了,一直沒時間買新的,正好前些天找出姐姐的帽子就想給他戴上了。之前子豪也總是撿姐姐的剩兒,我一直覺得沒什么,前幾天帶子豪去藥店買藥,看到一個剛會說話的小寶寶,拽著子豪的手喊:“姐姐,姐姐?!碑敃r子豪沒說什么,可是出了藥店門,子豪就把帽子摘下來說什么都不肯戴了。看來他知道剛才小朋友喊他姐姐跟這帽子有關,看來孩子有自己的看法了。

還有一次,子豪的羽絨服洗完沒有干,我就拿出姐姐小時候的衣服給他穿,去年還經常穿呢,可是現在小家伙說什么都不穿,直喊:“我不喜歡這樣的,我不穿?!笨磥硭凶约旱膶徝烙^了。而且明顯感覺孩子最近比較喜歡爸爸,睡覺也喜歡爸爸陪。

還有昨天帶子豪去朋友家吃飯,子豪變現特別好,既懂事又有禮貌,得到了同事的表揚,就連同事家的小哥哥都說:“子豪這次表現不錯?!弊詈筮€送給了子豪一個機器人,子豪高興得什么似的,回來的路上還說:“媽媽,為什么小哥哥送我禮物呢?”我告訴他:“那是因為你今天表現太好了,你今天很有禮貌也懂事,還幫阿姨掃地?!弊雍勒f:“媽媽,為什么我以前不聽話?”我說:“那是因為你以前有點小,現在你長大了就懂事了?!弊雍缆犖疫@樣說很高興,他接著說:“媽媽,老師說了,如果小朋友有進步表現特別好,家長可以寫進步紙條?!蔽亿s緊告訴他:“好的,到家媽媽就給你寫進步條,讓爸爸明天帶過去交給老師。”子豪說:“媽媽,我不能跟你說話了,開車說話很危險?!笨磥砦壹倚∪藘赫娴拈L大了,既懂事又貼心。

相關推薦

  • 家庭教育影響孩子的一生 家庭教育影響孩子的一生 孩子成長離不開家庭,家庭對孩子影響不可謂不大。有的孩子分外出彩,而有的的孩子卻平淡無奇。這些,都是家庭教育的影響。 作為父母,我們當然想讓孩子成為那個出彩的人,那么怎么樣的家庭...
    2020-09-29 閱讀全文
  • 家庭教育三大誤區(qū)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家庭教育三大誤區(qū)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孩子成長中出現的許多問題往往與家庭教育缺失有關。一些孩子雖然得到了父母物質上的溺愛,卻又陷入情感交流上的貧乏。我們的家庭教育存在哪些誤區(qū)?有何破...
    2021-04-27 閱讀全文
  • 影響孩子一生的家庭教育 孩子是上天給每個家庭最好的禮物,孩子出生時,我們會如此的喜悅和充滿希望,短短幾年,家長們卻面臨著讓人頭痛的的教育問題,無所適從,彷徨而迷茫。 在一個家庭里,孩子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孩子代表了一個家庭的全...
    2020-09-21 閱讀全文
  • 家長的素質直接影響著孩子的一生 手捧著肖川老師的《教師的詩意生活與專業(yè)成長》,我感覺回到了幾年前,手捧著《教育的智慧與真情》,但不同的,這次閱讀,我覺得我更靜心,我從扉頁開始,仔細閱讀著作者的介紹,認真瀏覽著目錄中肖川老師給每一輯的...
    2020-08-18 閱讀全文
  • 育兒觀念:成長中的孩子 育兒觀念:成長中的孩子 一直覺得孩子還小,對性別沒什么概念,可是最近幾件小事改變了我的看法,孩子每天都在成長,我這個媽媽要跟上孩子的步伐呀! 前些天下雪,天冷得出奇,子豪的帽子都小了,一直沒時間買新的...
    2020-10-19 閱讀全文

家庭教育影響孩子的一生 孩子成長離不開家庭,家庭對孩子影響不可謂不大。有的孩子分外出彩,而有的的孩子卻平淡無奇。這些,都是家庭教育的影響。 作為父母,我們當然想讓孩子成為那個出彩的人,那么怎么樣的家庭...

2020-09-29 閱讀全文

家庭教育三大誤區(qū)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孩子成長中出現的許多問題往往與家庭教育缺失有關。一些孩子雖然得到了父母物質上的溺愛,卻又陷入情感交流上的貧乏。我們的家庭教育存在哪些誤區(qū)?有何破...

2021-04-27 閱讀全文

孩子是上天給每個家庭最好的禮物,孩子出生時,我們會如此的喜悅和充滿希望,短短幾年,家長們卻面臨著讓人頭痛的的教育問題,無所適從,彷徨而迷茫。 在一個家庭里,孩子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孩子代表了一個家庭的全...

2020-09-21 閱讀全文

手捧著肖川老師的《教師的詩意生活與專業(yè)成長》,我感覺回到了幾年前,手捧著《教育的智慧與真情》,但不同的,這次閱讀,我覺得我更靜心,我從扉頁開始,仔細閱讀著作者的介紹,認真瀏覽著目錄中肖川老師給每一輯的...

2020-08-18 閱讀全文

育兒觀念:成長中的孩子 一直覺得孩子還小,對性別沒什么概念,可是最近幾件小事改變了我的看法,孩子每天都在成長,我這個媽媽要跟上孩子的步伐呀! 前些天下雪,天冷得出奇,子豪的帽子都小了,一直沒時間買新的...

2020-10-19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