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小壁虎借尾巴
發(fā)布時間:2021-05-15 教育隨筆 小班教育隨筆 教育教學隨筆故事教學是幼兒園教育中的重要手段,是幼兒園教學中必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故事教學對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品質(zhì)、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豐富擴大幼兒的知識面有積極的作用。
“小壁虎在墻角捉蚊子,一條蛇咬住了它的尾巴。小壁虎一掙,掙斷尾巴逃走了。沒有尾巴多難看啊小壁虎想去借一條尾巴?!苯裉焓巧俪繈寢寧淼墓适隆缎”诨⒔栉舶汀罚赖恼n件播放加上她生動的講述一下子就把孩子們吸引了。“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難過。他爬呀爬,爬回家里找媽媽。小壁虎把借尾巴的事告訴了媽媽。媽媽笑著說:“傻孩子,你轉(zhuǎn)過身子看看?!毙”诨⑥D(zhuǎn)身一看,高興地叫起來:“我長出一條新尾巴啦!”故事講完了,孩子們還沉浸在故事的情境中,少晨媽媽向孩子們提出了她的問題:“小壁虎為什么要去借尾巴?”辰雨說:“他的尾巴讓蛇咬斷了,他覺得沒有尾巴很難看。”少塵媽媽表揚了辰雨,接著提出了第二個問題:“小壁虎都向誰借尾巴了?”妞妞積極地舉起了手:“小壁虎向小魚、黃牛、燕子借了尾巴?!焙⒆觽兘o妞妞鼓掌。第三個問題是:“小壁虎借到尾巴沒有?為什么?”國良說:“小壁虎沒有借到尾巴。小魚、黃牛、燕子的尾巴都有用,不能借給小壁虎?!蓖跤裢f:“小魚的尾巴用來撥水。”書赫說:“黃牛用尾巴趕蒼蠅。”穆思涵說:“燕子用尾巴掌握方向?!澳嗫尚勒f:“小壁虎長出了新尾巴,不用借了。”少晨媽媽說:“你們說的都很對。小壁虎的尾巴有再生的功能,它長出了新的尾巴。動物的尾巴都有它們各自的作用,也不能借給別人。除了故事里小動物尾巴的作用,你們還知道哪些動物尾巴的作用?”龍飛說:“松鼠的尾巴可以當被子?!冰i越說:“老虎的尾巴可以當武器?!敝眷дf:“袋鼠的尾巴可以當座位。”廣超說:“啄木鳥的尾巴可以當三腳架支撐在樹上?!焙⒆觽兊姆e極性很高,說了好多動物尾巴的作用。
小壁虎還會向誰借尾巴呢?孩子們的續(xù)編故事繪畫開始了。小壁虎也許還會向小松鼠借尾巴,小松鼠會怎么說呢?小壁虎也許會向小馬、小豬借尾巴,小馬、小豬會怎么說呢……孩子們展開豐富的想象力,很認真的畫著,畫著……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編輯推薦
教育隨筆:借皮筋
小班孩子剛?cè)雸@,每天午睡時老師都會特別忙碌其中有一項就是幫小女生去頭上的皮筋方便孩子們更好的入睡,去下來的皮筋都會集中放到一個小筐子里,今天還像平時一樣起床后小女生們都會從筐子里找自己的皮筋。
劉**是我們班一個特別可愛的小女生,在找皮筋時因為她的皮筋特別小不容易找,而且容易斷,在找皮筋時她不小心把皮筋弄斷了,于是她說“老師老師我的皮筋斷了怎么辦?”我想到我們班有的女生帶了一盒皮筋于是對劉**說:你去問問曦曦可不可以借你兩根皮筋?這時劉**回答說:好……于是劉**展開了她的借皮筋之路(因為剛?cè)雸@劉**還認不清誰是曦曦)在老師的幫助下終于找到了曦曦,她說:曦曦你可以借我兩根皮筋嗎?我的皮筋斷了,這時曦曦說:可以。劉**興高采烈的拿著皮筋,老師我借到了,你給我梳頭發(fā)吧。
借到皮筋的孩子臉上充滿了自信,我看在眼里暖在心里,孩子的交往能力是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培養(yǎng)起來的,未來的日子我們一起加油。
教育隨筆:借你一朵小紅花
教育隨筆:借你一朵小紅花
星期五下午,評完了小紅花,家長把小朋友接得差不多了,我開始收拾東西,準備等最后幾個孩子都接完了,我就可以高高興興的度周末了。這樣想著,我不由得輕松的哼起歌來?!袄蠋?,老師,我會挨打的,我會挨打的?!闭l呀,一看,原來是方方小朋友,只見他帶著焦急而又怯怯的表情,可憐兮兮的看著我。小討厭!“誰要打你了”?我沒好氣的問?!拔野职终f,這星期再沒有小紅花,回家就打我?!闭f完,頭低低的,滿臉懺悔的表情。
我記得方方是開學一個月后才插到我們班的,來了后我才知道又多了一個特不省油的燈,聽說他已先后在不少的個體園呆過,那里的老師誰都奈何不了他,大概覺得我們實驗園比較有能耐,就把他送到這兒來了。記得他媽媽第一次送他來園就懇切的對我說:都拜托你們了,老師,不管是打,還是罵,只要能把他變乖就好了。這不,他一到來,不僅打破了以往的常規(guī),還讓你每天不得安寧:下課時,告狀的聲音不絕于耳,上課時盡找周圍的小朋友說話,人家不理睬還不行。每次總讓你不得不提高八度的聲音提醒,而且要提醒很多次才有所收斂。把他叫到老師身邊坐著,要不就弄老師上課用的教具,要不就在老師的眼皮底下和坐在最前邊的小朋友你一腳我一腳的踢了起來。每次一批評他,承認錯誤的樣子非常誠懇:老師,我錯了,我要改。而這句話不知說了多少遍了,沒有一次是真的。弄得你每次覺得又好氣,又好笑。每星期一次的評小紅花,不說到他還好,一說到他,教室里一片反對聲,簡直成了小朋友的“投訴會”。一朵小紅花,對別的小朋友來說,輕而易舉就可以得到,但對于他,有時卻是可望而不可及。
看著方方欲哭無淚的樣子,想一想,確實有兩星期沒評給小紅花了,本來想今天好說歹說評給一朵,鼓勵鼓勵他,但上星期剛剛打破了玻璃窗戶,這星期的表現(xiàn)可又沒讓人省心的。再說班上的小朋友也不愿推薦他,所以理所當然得不到小紅花。但如果回家讓爸爸挨打(因為特調(diào)皮可沒少挨打)我實在是于心不忍,真讓人矛盾??粗驹诜椒脚赃叺男》残∨笥?,我忽然有個想法,我問:“小凡,把你的小紅花借給方方好不好?”小凡搖搖頭“不不不,我沒小紅花,爸爸也打我的”?!澳憧?,小凡的小紅花也不借人,怎么辦呢”?“要不,老師借給你一朵,好嗎?”聽到我的小紅花要借給他,方方不知所措的望著我“不過,老師的小紅花不是隨便借的,下星期如果表現(xiàn)好,有進步,這朵小紅花就不用還,而且老師還會給你一朵,但如果表現(xiàn)不好的話?”方方眼睛一亮,剛才還愁眉苦臉的樣子頓時來了精神,咧著小嘴又開始開心起來,“謝謝老師,我錯了,我要改”,方方保證了又保證,滿懷感激的把小紅花“借”走了。
一朵小小的小紅花,是一周來對幼兒各方面表現(xiàn)的評價。在平時的“小紅花”評比活動中,因為有了家長的配合,它才發(fā)揮了更嚴肅認真的作用,。因而對幼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在評比的過程中,我們要考慮到的是怎樣使用更靈活的方法來激發(fā)每個幼兒對小紅花的熱情,不要使一部分幼兒失去一次次得到小紅花的機會的同時也對自己失去信心,而是讓他明白通過自己努力,只要有進步,想得到小紅花并不難,從而促進幼兒在小紅花的激勵下,不斷地獲得進步和發(fā)展。
我多希望借出去的這一朵小紅花,雖然不是一朵神奇的“七色花”,哪怕能發(fā)揮一點點作用,那就“再借不難”。
教育隨筆:誰的嘴巴本領(lǐng)
每次吃飯都好像是文靜的一大難題,每天都是她最后一個把飯吃完,現(xiàn)在是冬天了,飯到最后都是冰冰涼的,吃了很容易生病,所以我也想過一些辦法來激勵她快點吃,但是都沒有起到多大的效果。
午餐時間又到了,孩子們都一個個洗手拿筷子開始自己的午餐,每個孩子都在認真的吃著,只有文靜一會兒和旁邊的小朋友說話,一會兒在玩弄自己的筷子?!拔撵o快點吃哦,今天如果小朋友都吃完了你還沒吃完,老師就帶其他的小朋友去睡覺,讓你一個人在這吃了,吃不完不允許睡覺?!蔽易叩剿赃吷鷼獾貙λf。過了一會兒,大部分孩子都吃完飯后,可是文靜的碗里面的飯才吃了幾口?!澳愕娘堅趺催€有這么多?別的小朋友都吃完了呢,今天就不能睡覺了?”我故意跟她說。文靜只是看了看我,沒吱聲。旁邊的仇薇也還沒吃完,我突然靈機一動“你和薇薇比賽看看誰的嘴巴本領(lǐng)大好不好?”薇薇點了點頭,文靜雖然不說話,但是她還是低頭一口一口地大吃起來。雖然后來她還是輸給了薇薇但是吃飯比開始還是快多了。
下午吃點心時,文靜突然走到我面前“老師,我和薇薇比賽,看看誰的嘴巴本領(lǐng)大好不好?”“好啊,等一下我來看哦?!睕]過多久,文靜就走到我面前“張老師,我吃完了?!薄霸瓉砟愕淖彀捅绢I(lǐng)這么大呀?”聽后我用一種較夸張的口氣對她說,并獎勵了她“笑臉花”。她高興極了。
跟她奶奶入園交流中,知道文靜在家吃飯也很慢,總是由奶奶喂著吃,針對這一情況,與奶奶達成共識,奶奶在家盡量不喂,鼓勵她自己吃,在幼兒園老師用一些表揚鼓勵方式引導她。在這以后,文靜吃飯再也不是最后一個了。
教育隨筆:不做“漏嘴巴”的孩子
教育隨筆:不做“漏嘴巴”的孩子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培養(yǎng),我們小班吃飯的情況明顯好轉(zhuǎn),孩子們都能把飯吃完,可是最近一段時間,我班吃飯時,孩子們掉米粒的現(xiàn)象特別的多,尤其是中午吃午飯的時候,每次吃完飯桌子上都會有好多好多的飯粒。給他們講農(nóng)民伯伯種田非常辛苦,要珍惜糧食,他們都說知道了,但是,一到吃飯的時間就都忘了,這可怎么辦呢?真是傷腦筋。不知如何是好?現(xiàn)在的孩子在家大多數(shù)是飯來張口,家長包辦代替。那么,進入幼兒園以后,需要他們增強一些生活的自理能力,逐步學會自己的事自己做。養(yǎng)成良好的進餐習慣是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也是這一年齡的孩子力所能及的。注重幼兒獨立進餐習慣的培養(yǎng),不僅能使幼兒擺脫依賴的習慣,還將對幼兒形成良好的進餐習慣,獲得一些生活能力的鍛煉,促進他們身心健康的發(fā)展都是非常有利的。為了能使幼兒吃飯不掉米粒,我們也想了一些措施,比如利用故事《大公雞和漏嘴巴》來教導孩子們,因為幼兒對故事還是比較感興趣的,我想只有抓住了孩子的興趣點,孩子們才愿意去改正不良的習慣。
所以在一次吃飯的時候,我把班里漏嘴巴嚴重的小朋友(如:姚舒杰)套用到故事《大公雞和漏嘴巴的》當中。中午吃飯的時候就為小朋友講《大公雞和漏嘴巴》的故事,故事如下:一只大公雞在院子里走來走去,這里啄啄,那里啄啄,找不到蟲子吃,急得“咕咕咕咕”地叫。姚舒杰捧著飯碗,坐在院子里吃飯。他一邊吃,一邊東瞧瞧西看看,飯粒撒了一身,撒了一地。大公雞看見了,可高興啦!它連忙跑了過去,嘴里嚷著:“好運氣,好運氣!今天碰到一個漏嘴巴的小朋友。”大公雞跑到姚舒杰身邊,啄起地上的飯粒來,“哆哆哆”,啄得可快呢。真好玩!姚舒杰這時很高興,連吃飯也忘了。一會兒,大公雞把撒在地上的飯粒吃光了。它還沒吃飽呢。大公雞抬起頭來看了看,好咧,姚舒杰的褲子上也有飯粒,就來啄姚舒杰的褲子了。姚舒杰說:“大公雞,大公雞,你怎么啄我呀!”大公雞說:“姚舒杰,姚舒杰,我不是啄你,我是啄飯粒呢!”姚舒杰害怕了,端起飯碗就跑:“大公雞,大公雞,別啄我,別啄我!”大公雞說:“姚舒杰,姚舒杰,別跑,別跑,我不啄你,我不啄你,你嘴巴旁邊有粒飯,讓我吃了它!”大公雞張開金翅膀,一跳,跳到姚舒杰的肩膀上,朝著他嘴巴上的飯粒,“哆”的啄了一下。姚舒杰緊張了起來:“老師,老師!”我不是漏嘴巴,我能把飯吃干凈還不掉米粒。這時姚舒杰小心的吃著飯,不讓米粒掉下來。這時我走過去說:“姚舒杰吃得真干凈!”大公雞要去找找其他漏嘴巴的小朋友了,這時,小朋友們都看看自己桌上有沒有掉米粒,生怕大公雞來啄他了。我看這個辦法還真有用,這天中午,孩子們吃的桌子上很干凈,以后吃飯的時候,只要有誰掉米粒了,我就把他套到故事當中,這樣,孩子們既能記住故事的內(nèi)容,又能把飯吃的干干凈凈,真是一舉兩得。
教育隨筆:隨機教育
教育隨筆:隨機教育
小朋友天真可愛的樣子很受老師們的喜愛,但是有些孩子也有令老師頭疼的“毛病”:愛多說話。有時,我剛說個開頭,他們就接過去說個沒完沒了,惹得所有小朋友也跟著叫。在課堂上,有時根本聽不進我的話。我只能大聲的對著他們?nèi)乱活D才能平息一下,再看看他們那害怕的眼神,又覺得怪可憐。
這一天,我剛說:“小朋友喝水?!庇袀€小朋友便叫:“大班的先別去?!笨墒侨嘈∨笥巡⒉宦犓模积R涌到了水杯架跟前。見此情景,我靈機一動,先讓小朋友回座位上去,然后宣布:現(xiàn)在我選一個小朋友來當小老師。孩子們見狀都覺得好玩,嘻嘻哈哈吵成了一團,任其大聲喊:“中班去喝水。”絲毫沒有用處,我趁機會對他說:“你一個人的聲音怎么能比他們那么多人的聲音大呢?老師上課的時候,你老講話,別人還聽的見嗎?”他紅著臉搖了搖頭。這件事后,他的“毛病”改了許多。針對各個孩子的特點進行教育,比干巴巴的說教要有效得多。
教育隨筆:小蝸牛
大雨過后,花壇里爬出來許多小蝸牛。孩子們興奮的把小蝸牛帶回班里,放在了小花盆里。一雙雙眼睛好奇地盯著小蝸牛,看著小蝸牛一點點從花盆壁往上爬,看得那么專注,那么認真,靜靜地,一點聲音也沒有。過了一會兒,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說開了,“爬上來了”,“掉下去了”,“頭上還有角”,“那是觸角”,“它的殼太重了,背不起”……,我隨口問了一句:“蝸牛是怎樣爬上來的呢?它有腳嗎?”,“有!”,“沒有!沒看見”,“嗨!真的沒有腳。”我再問:“那蝸牛怎樣爬上來的呢?”,“身體在動!”,“它的身體這樣一蠕一蠕的,就爬上來了?!鄙缴揭贿呎f還一邊學動作,學得還挺形象呢。我連忙說:“對!蝸牛沒有腳,它是靠身體蠕動來向前爬行的?!焙⒆觽兏吲d地學起小蝸牛來,嘴里念著“這樣蠕動”,把脖子一伸一縮地走開了。我便由著他們看起來,可是不過一會,小米卻氣沖沖地跑來告狀:“老師,山山把蝸牛淹死了!”邊說邊把我拉到了觀察區(qū),經(jīng)他這一嚷,許多小朋友也跑過來看了,原來山山把小蝸牛放進了小水坑里。山山連忙解釋:“我讓蝸牛游泳”,我問:“蝸牛還會游泳嗎?”,小米搶著說:“不會,山山把它放在水里,就沉到底下了?!保缴揭矒u搖頭,但還是說:“我看見蝸牛住在水里的,淹不死。”“不是,蝸牛淹死了,你看它們動也不動了?!焙⒆觽儬幷摬恍荩抑缓媒鈬f:“蝸牛會不會被淹死呢?我們等一會兒再看,好嗎?”。過了一會兒,孩子們高興地告訴我:“蝸牛沒被淹死,它爬上來了!”于是,孩子們又把蝸牛放在水里,讓它再爬上來。我又找來一些菜葉,讓孩子們喂給小蝸牛。
這場風波總算平息下來了,可我的心卻無法平靜,小小的幾只蝸牛,帶給孩子們無盡的快樂和知識的收獲。我暗自慶幸,當初沒有強行制止孩子玩蝸牛,為了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和對小動物的愛心,我終于克服了自己的膽怯心理和討厭情緒,順應(yīng)了孩子的要求,才有機會獲得這么生動而有意義的課堂。
教育隨筆:小問號
教育隨筆:小問號
我們班這學期新小朋友他的名字叫梵梵,他和同齡的孩子一樣,好動、好玩。但是他的問題特別多,所以其他小朋友常叫他“小問號”。
問題多,正是渴求知識、好奇心強的表現(xiàn)。但是“小問號”的問題總是比別人多,更是五花八門。比如“世界上第一個西紅柿是從哪里長出來的?”“第一只雞是怎么孵出來的?”從孩子的問題中,可以了解到他與其他同齡孩子相比,在哪一類知識領(lǐng)域懂得多一些和貧乏些,他更關(guān)心什么,對什么更感興趣。
有一回,他問我什么是時光一去不復返。我告訴他,就是時間過去了就不再回來,比如我們幼兒園的小朋友快快樂樂的生活在一起,大家一起做游戲、學知識,成了好朋友。將來,小朋友會長大、上學,小時候的時光就成了回憶,誰也再回不了小時候。也許是我說得有些傷感,孩子聽著聽著眼里竟有了淚花。他接著問:“那我可不可以不長大,永遠和小朋友在一起?”我告訴他:“人總是在長的,所以我們都要珍惜時間,珍惜現(xiàn)在和小朋友在一起?!彼犃艘院笫箘劈c頭。
他的各種問題常常也會把我問倒,我深深感受到,要做稱職的教師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不斷學習和充實。為了能回答他層出不窮的問題,我選擇性的進行了學習,讓孩子得好問不被壓制,這是最令我感到欣慰的。
教育隨筆:小被子
一天早上,我剛跨入教室的門,就聽到航航悲慘的哭泣聲,原來是因為他媽媽今天忘記給他帶小被子了(這個小被子是航航出世以來,每天睡覺時必須要抱著的),無論我們怎么安慰他都不管用。之后這幾天,航航的媽媽總是早上把被子帶來,晚上又把被子帶回家。遇到這種情況我們也很頭痛,也和航航的媽媽交流過,其媽媽也沒有什么好辦法。
為此,我也上網(wǎng)查看了一些相關(guān)資料,和航航的媽媽進行了交流:
戀物情結(jié)利弊權(quán)衡
當孩子無法從父母那里得到滿足和愉快時,那些父母的替代品便在一定程度上提供孩子的需要,也同樣幫助孩子穩(wěn)定了情緒,得到了安全和快樂,從而彌補父母的不足。這種依戀的替代作用,在幼兒時期同樣能使孩子產(chǎn)生自信、自控能力,從而擁有更好的情緒適應(yīng)能力。
因此,孩子若表現(xiàn)出對某物的依賴時,父母不必過分干涉他,周圍的人一旦嚴厲斥責他,或是說不好看,反而會引起幼兒的拘泥,會拼命抓著毛巾不放、吸吮著奶嘴、抱著小熊,或是不肯更換被單,有的孩子還會好不容易改掉一個壞習慣,又產(chǎn)生一個新的壞習慣。所以,只要是不妨礙他的身體健康,就任憑自然,不必強迫他放棄。等孩子長大之后,自然會放棄對物品的依戀,其戀物情結(jié)也會漸漸消失。
適當措施改變戀物情結(jié):如增強他的安全感、鼓勵他成為勇敢的人、養(yǎng)成睡前良好的睡覺習慣,(有的家長為了解脫自己,總是對孩子說:“自己抱一個你最喜歡的玩具、被子去睡覺。”這便為孩子養(yǎng)成不良習慣提供了最佳理由。所以,家長應(yīng)鼓勵孩子睡覺時不要抱娃娃、吸奶嘴等,讓他什么都不要做,好好睡覺。)、陪他一段時間(在媽媽不能陪在一旁睡覺的情況之下,幼兒只好吸吮或是抱著能夠替代媽媽的東西以便讓自己安安穩(wěn)穩(wěn)地入睡。為了讓幼兒在睡覺之時不會感到孤獨,那么媽媽若是能夠在一旁陪幼兒一些時間,直到他入睡為止,那么一定會令他非常安心、高興。)告訴他已經(jīng)長大了(讓孩子感受到自己已經(jīng)是大孩子了,有助于改善孩子對物品的依賴性。但切記勿因此而給孩子過多的壓力,或是勉強他立即改掉這些習慣。太多的壓力或過于強迫孩子,有可能會使孩子更執(zhí)著地依戀這些物品。)借助外在力量(幼兒園的老師,疼他的爺爺或奶奶的鼓勵,可以轉(zhuǎn)移孩子對物品的依賴)等等。
希望能在我們老師和家長的共同配合下,能早日改掉航航抱被子睡覺的這種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