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資訊

案例:對一個不善交往幼兒轉化的嘗試

發(fā)布時間:2021-05-12 幼兒一個具體的活動設計方案 設計一個幼兒園教學活動方案 開學一個月幼兒園工作總結

送走一批學前幼兒,又迎來一批新的幼兒,在這批新生中,張鈺姣小朋友引起了我的特別注意。

個案基本情況:

張鈺姣:女,六歲,學前班幼兒,獨生子女,父母均是中學教師,由于工作較忙,由爺爺、奶奶帶。

該幼兒聰明,文靜,思維活躍,學習興趣高,但是不善表達,交往,特別是在人多時無論怎樣引導,什么活動她也不參加。其表現(xiàn)為:不與同伴一起玩,下課總是一個人呆坐在位置上,上課時集體回答問題有時很積極,而在老師單獨提問時卻再也不說話,任憑你怎樣引導也沒有什么用,她只是用害怕地目光盯著你看。早上入園時從來不問“老師早”。游戲時張鈺姣總是自己單獨地玩,只要有人邀請她她就用害怕的目光看你,總也不參加你的游戲。針對這種情況,作為班主任,幫助她改變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記得《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建立良好的師生、同伴關系,讓幼兒在集體生活中感到溫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依賴感?!比绾巫尯⒆訍劢煌煌?,我向家長了解情況,由于生活環(huán)境單一,張鈺姣又缺少同齡的玩伴,使其不知如何與同伴交往,缺少一定的方法和經(jīng)驗,這更加加重了她的心理上的緊張。家長也很頭疼這件事,于是我經(jīng)常與家長溝通,提出與家長配合,在日常生活中積極為幼兒創(chuàng)設交往的機會,同時,教給孩子交往的技巧,這樣孩子才會愛交往、會交往。

實施的辦法:

對幼兒:

1、建立良好親密的師生關系,就象母親對待自己的兒女一樣,日常生活中我常常關心幫助她,課外經(jīng)常把她叫到身邊與她聊幾句,只要有一點進步我都會鼓勵表揚她,讓她愿意接受的同伴與她同桌,多牽牽她的小手,多撫摸撫摸她,給她有母親在身邊的感覺,增強孩子對老師的信任,從而消除她對老師的心理緊張。讓幼兒感到溫暖,形成安全感、依賴感。通過各種教學活動和形式教幼兒禮貌待人,要求孩子和老師、同伴、家長之間見面能相互問好,告別時說“再見”,請求別人幫助時要說“請”,接受別人幫助后說“謝謝”,無意中碰到別人要說“對不起”,接受別人道歉時說“沒關系”。【W(wǎng)ww.zjan56.coM 趙老師教案網(wǎng)】

2、日常生活中仔細地觀察,利用講故事、表揚、鼓勵的手段對他進行教育和引導,增強她的自信心,并帶她與其他班的幼兒及教師多接觸.

3、《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幫助他們正確認

識自己和他人,養(yǎng)成對他人,社會親近,合作的態(tài)度。”采用“手牽手”的方法,請能力強的小朋友在活動中多與她接觸,多與她一起游戲,使她逐步適應幼兒園的日常生活。適當安排一些“大帶小”的活動,使幼兒有機會與年齡較大或較小的孩子交往,體驗不同的交往樂趣,促進他們交往能力的發(fā)展。

4、認真做好觀察記錄,及時與家長聯(lián)系,了解幼兒在家情況,不斷調(diào)整教育方案。

對家長:

1、主動與老師配合,互通家園信息,時時了解她的想法和需求,力求家園教育一致性。

2、正常情況下堅持天天來園,不無故缺席。

3、為了鍛煉幼兒多說話,家長每天都要抽出一定時間,與幼兒共同游戲或讓幼兒參與家務勞動,從中創(chuàng)造交談的機會。談話的主題可以聯(lián)系幼兒在幼兒園的生活如:“你在幼兒園學到了什么知識?”“和哪些小朋友在一起玩了”“舉手回答問題沒有”等等。

4、向家長介紹一些如何培養(yǎng)幼兒自信的知識,以及一些有效的教育方法。家長自己訂閱一些有關雜志,多學習一些別人教育孩子的先進經(jīng)驗。

實施效果:

平時在園里,老師小朋友主動去接近她,為她排除在園遇到的種種障礙,送她小紅旗,對她進行鼓勵和表揚。看到貼在自己頭上的小紅旗,她開心的笑了,愿意與小朋友接觸,有時也能回答幾個問題。來園時能愉快的跟老師、小朋友打招呼。

在“手牽手”活動中,小朋友都會跟她一起玩,還將自己的好玩具給她玩,好圖片給她看,讓她體驗到與同伴一起玩的快樂。有時也通過情景表演的方式表演給她看,這樣她明白了什么叫交換玩具,也更喜歡跟小朋友一起玩了。

經(jīng)過近一年的時間,張鈺姣小朋友有了變化,我就及時表揚、鼓勵她,讓小朋友向她學習。從此以后,她就更加主動地跟老師、小朋友們打招呼了。漸漸地,她變得比以前愛說話了,也愛和別人交往了。今年為迎接“六一”兒童節(jié)學校舉辦藝術節(jié),每個班都有文藝節(jié)目,我開始選張鈺姣小朋友去跳舞,她總是搖頭,課余我?guī)状握宜奶?,不斷的鼓勵她,她答應我參加跳舞,可是還是有點放不開,于是我主動打電話與她父母聯(lián)系,通過家園共同努力,張鈺姣小朋友很樂意地參加跳舞了,而且還跳得不錯,我趁機不斷的鼓勵她,她跳得更帶勁了,臉上也露出了自豪的笑容,通過這些事,特別是對我,她更加信賴,課余總是主動找我說話,還時常來拉拉我的手,我感覺我們就象母女倆??粗l(fā)自內(nèi)心的笑容,我也欣慰的笑了。

yJS21.com更多精選幼師資料閱讀

案例:不該忽視的乖孩子:對一名交往退縮幼兒的矯治


一、個案

方方是一名四歲的小女孩,自小班入園后,她不像其他小朋友那樣愛哭鬧。她倒很安靜,從不吵鬧,從不多說一句話,從不主動與小朋友交往,喜歡自己一個人靜靜地坐著,看著小朋友玩。她不用我們老師過多的操心,真是一個“乖孩子”。

你看,別的孩子都爭先恐后地擠到我面前,大聲嚷著“老師,我要,我要布娃娃”“老師,我要汽車”“我要小飛機”……唯獨她安靜地坐在位置上,眼巴巴地看著我?!澳阋嫱婢邌幔俊薄耙彼p輕地說?!澳阆胪媸裁矗俊睙o語,她用手指了指娃娃。她平時沉默寡言,不能用流暢的語言與別人交流,對話通常是被動的一問一答或不答,其行為表現(xiàn)為明顯的交往退縮。

二、分析

退縮行為是幼兒的一種消極性社會適應表現(xiàn),它的基本特征是幼兒對自己缺乏自信,行為常有退縮表現(xiàn)。如果不及時幫助幼兒消除這種行為,久而久之,定會影響幼兒的人格健康,導致幼兒一生的心理障礙,使幼兒產(chǎn)生自卑感,甚至形成孤僻、冷漠、懦弱、多愁等不良性格,直接影響他的人生歷程。因此,我們千萬不能忽視這些“乖孩子”,應及早覺察幼兒的退縮行為,并通過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影響,以幼兒克服退縮行為和心理障礙,樹立自信心、形成健康、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fā)展。

通過了解分析,造成方方退縮行為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方方性格內(nèi)向、膽小、不善與人交往。

2、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使方方語言表達能力落后。

方方父母工作忙,先后由講永康話的外婆和講宣平話的奶奶照顧,由于生活在混雜的方言環(huán)境中,較少使用普通話交流,使方方的語言表達能力落后。

3、方方有過嘗試失敗的體驗,使其不敢與人交往。

上半年方方曾在私人幼兒園就讀,她那不同與其他小朋友的永康話和宣平話,曾引起同伴的嘲笑,打擊了她的自信心,從而使她產(chǎn)生了退縮行為。

三、對策

1、家園配合,發(fā)展語言。

家庭是“制造人類性格的工廠”,家庭環(huán)境和家庭教育影響兒童性格的形成和發(fā)展。方方的交往主要源于語言障礙,要想使其問題行為得以矯正,首先應從發(fā)展語言表達能力入手。經(jīng)與方方的父母溝通,他們表示愿意積極配合我們的矯正活動。我對他們提出了兩點要求:一是在家中,尤其是方方在場時,堅持使用普通話;二是父母必須盡量抽時間多與她接觸,進行感情交流,如給她講故事,多和孩子交談、做游戲。讓家長打開家門,走出封閉的小天地,給她尋找伙伴或帶孩子去走親訪友。改變家長那種看到孩子很乖,就好像什么都好的看法。通過家長園地刊登一些有關心理健康方面的文章,引起家長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在改善方方家庭環(huán)境的同時,使其內(nèi)斂的情緒得以放松。在此基礎上,我在班里有針對性地開展了幫助方方的活動。

2、重視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營造充滿愛的氛圍。

布朗芬布倫認為:“發(fā)展是人與環(huán)境的復合函數(shù)?!杯h(huán)境對人的性格發(fā)展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應為幼兒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的環(huán)境。小班幼兒離開父母,進入陌生環(huán)境多多少少會遇到一些問題,會產(chǎn)生心理焦慮,那是很自然的。關鍵在于我們老師要理解孩子、要和孩子多溝通,多交流感情,讓幼兒感受到老師真誠、溫暖的愛,從而使幼兒對老師產(chǎn)生信任。

早晨來園時,我面帶微笑地主動抱抱她、親親她、迎接她,有禮貌地向她問好,從簡單的對話中引起孩子說話的欲望。課后和她玩“木頭人”“猜拳”“豬尾巴”等游戲;午睡起床后,變著花樣給她梳不同的發(fā)型;有空就主動尋找話題,與她聊天交談,如:“你這件衣服真漂亮,是誰買的?”“今天誰送你上幼兒園的?”“你最愛吃什么?”等等。即使她不理不睬,我也想猜她的心思,幫助她解決困難,讓她相信依靠老師,使她感到老師像朋友,老師喜歡她。

3、尋找“閃光點”,引導同伴接納、關愛他。

單純有老師的關愛還是不夠的,同伴的接納,關心也同樣了很重要。我們應充分發(fā)揮同伴、集體的作用,教育小朋友之間要團結友愛,互幫互學。我還有意識地把她的座位安排在性格外向,愛說愛笑的小朋友旁邊。讓活潑開朗的幼兒和她游戲、交談、給她以積極的影響。我還為她安排了生日活動,讓她生日那天感受到幼兒集體的溫暖,感受老師和小伙伴的關心。生日那天,小朋友都拿著早已準備好的禮物圍在她的身邊。有送的小紅花、有的送圖畫、有的送糖果,大家都一起唱著《生日快樂》的歌,并且每人送她一句美好的祝辭“祝你生日快樂”。方方捧著禮物,聽著歌聲,她神情異常,眼睛有點濕潤了。

我發(fā)現(xiàn)《生日快樂》、《兩只老虎》等歌曲,孩子們非常喜歡唱,方方也喜歡唱,在沒人注意的情況下,她能很完整地跟唱。此外,我還發(fā)現(xiàn)方方喜歡韻律性較強的兒歌,于是經(jīng)常請方方上臺為大家朗誦。方方不愿也不敢上臺,我就請幾大膽的孩子陪著一起表演。起初,方方站在臺上低著頭不張口,但我還是和小朋友一起為她鼓掌、加油。漸漸地,盡管她很膽怯,盡管幾乎聽不到她的聲音,但方方終于能在眾人面前張口了。通過經(jīng)常性地唱歌、念兒歌,方方用完整語句進行語言表達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同時她的自信心也增強。

4、創(chuàng)造機會,讓其體驗成功,增強自信。

我們在幫助幼兒認識自己的長處,相信自己的力量,給幼兒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美國哲學家艾馬松說:“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睂ψ孕判牟蛔愕挠變海哂型丝s行為的幼兒。我們要為其增強自信,就是“成功是自信的第一秘訣”,即讓她體驗成功。

我有意識地為她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自從她開始信任我,喜歡走到我身邊后,我就選一些簡單的問題或任務讓她完成。我多給她發(fā)言的機會,聲音高低先不作要求,只要她說,就多鼓勵她。提供給她鍛煉的機會。如“請你去叫豆豆進來梳頭?!薄罢埬惆堰@本書給冰冰”等,積極為她創(chuàng)設與同伴主動交往的機會。每當她完成任務后,就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一個擁抱、一個親吻、一個五角星或一朵小紅花等。盡量創(chuàng)造機會,讓其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幫助她勇敢地邁出主動與人交往的第一步。

四、效果,

經(jīng)過一年的家園配合,在雙方共同的努力下,方方的語言表達能力、交往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她能在小朋友面前大聲說話,能主動與小朋友進行交往,友好地參與游戲。她有了很多好朋友,現(xiàn)在還經(jīng)常邀請好朋友到她家玩。方方還能上臺朗誦兒歌、唱歌了,在幼兒園開展的“小歌手”比賽中還得了三等獎。方方的自信心增強了,漸漸與小朋友產(chǎn)生了認同感,在交往中不再退縮了。

在素質(zhì)教育的今天,必須改變以為那種只看孩子智力水平,只關心、身體健康,忽略心理健康水平、個性發(fā)展水平的陳舊觀念。現(xiàn)實生活中有一些孩子表面看來好象很聽話,是個“乖孩子”但情感淡薄、性格脆弱、意志薄弱存在著一些心理問題,應引起我們教師和家長的關注。幼兒期是幼兒身心迅速發(fā)展的時期,也是個性形成的時期。應抓緊這個關鍵期,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人格特征。在幼兒園對幼兒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時,還特別要注意與家長的密切配合,指導家長了解和掌握家庭心理健康的知識,消除產(chǎn)生心理健康的隱患,實行早期干預、治療。

作為教師我將不斷學習、探索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識,在工作中應時刻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我將永遠記住關心孩子、熱愛孩子、尊重孩子,用愛去滋潤孩子的心田,“讓每個孩子都抬起頭來走路?!蔽疑钚牛褐灰嘈庞變海瑹釔塾變?,耐心教育就可以排除他們的心理障礙,為他們將來更好適應社會環(huán)境打下良好的素質(zhì)基礎。

幼兒園案例分析:幼兒交往


幼兒交往

案例描述

1、晨間,老師發(fā)畫冊給幼兒講故事,朋朋根本沒有翻書,把書卷起來當話筒玩,惹得旁邊幾個孩子也跟他模仿,偶爾翻到走迷宮的那一頁,指指畫畫。該收書了,他把書交給小桌長陽陽,突然抬腳踢了陽陽的胳膊。陽陽疼得哭起來,我責問他“為什么踢陽陽”他卻回答說:“我踢老虎的!”書上走迷宮那一頁的確有老虎,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2、一天早上,朋朋看到王浩搭出一列新火車,他想要,上去就搶,王浩生氣地叫喊、哭起來,他開始意識到自己的行為不對,趕緊說“對不起”?;疖嚹迷谑稚喜耪髑笕思业囊庖姡骸敖杞o我,好不好”在他搭積木時,連續(xù)三、四次出現(xiàn)這樣的行為。

3、班上找好朋友玩袋鼠媽媽的游戲,沒有一個人愿意和他做朋友,平時有玩具也不愿意和他一齊玩。

分析診斷

朋朋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不懂交往規(guī)則,有打人、搶東西之類的攻擊性行為,不被同伴接納。我們透過家訪、對孩子的觀察分析,了解到孩子存在交往問題的原因:

1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

朋朋爸爸在外打工,他跟奶奶和媽媽在家生活。爸爸偶爾回家后教育孩子時,也是非打即罵,朋朋十分怕爸爸。奶奶很重視對他的教育,教這教那,但管不住,有時急了也動手打他。這樣,到幼兒園后,老師給他講道理、說服教育,很難發(fā)揮作用。不少心理學家的研究認為,兒童早期的同伴交往行為,幾乎都是來自于更早些時候與父母的交往。

2不懂交往的規(guī)則

向別人借東西要主動協(xié)商請求,征得別人同意后方可借用。朋朋不懂這樣的交往規(guī)則,不懂協(xié)商也不會協(xié)商。

3自制力差,認知與行為脫節(jié)

朋朋情緒沖動,調(diào)皮好動,容易產(chǎn)生一些破壞性、攻擊性的行為,自制力差。當同伴生氣、憤怒時,他才意識到行為的不對,連聲說對不起,卻不把東西還給人家以改正自己的行為,發(fā)生認知和行為脫節(jié)的現(xiàn)象。

4缺少交往的機會

此刻大多數(shù)孩子是獨生子女,缺少玩伴,加之朋朋的一些負面行為,不被同伴接納,缺少互動的機會,更加不能獲得交往的經(jīng)驗,增強這方面的潛力。

指導方法

1、與家長溝通,改變不良的教育方式。

這天幼兒園活動安排畫熱帶魚,朋朋奶奶看到先來的小朋友在畫畫,便催促朋朋快點畫。朋朋東看看西瞧瞧并沒有動手,奶奶有點急了,舉起手要打朋朋,朋朋嚇哭了。我趕緊走上前拉住她奶奶,對朋朋說:

“趕快畫好了我們?nèi)ネ媲颉!迸笈笠贿叧槠贿叜嫛D棠炭春⒆赢嫼昧瞬欧判?。我與她談心,告訴她孩子的不良表現(xiàn),可能就是他們平時教育方式不正確,嚴格要求不必須非要動手打,奶奶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后悔不已。我對她說“如果你當著那么多孩子打朋朋,他多沒面子,你要多了解孩子,多想好方法教育他?!?/p>

2、利用同伴及班群眾的力量對朋朋實施影響。透過教師引導、同伴約束、家長說服幫忙等,強化朋朋認識到“不能打人”,控制不良行為。

這天第一節(jié)群眾活動,老師讓小朋友把豎排由豎排調(diào)為四橫排。陽陽和欣怡很快搬到前排坐下來,朋朋本來應坐在她們中間,他把椅子搬過去,向我報告說不好坐了。我要求她們讓開空檔,給朋朋坐。她們怎樣也不肯,都說朋朋打人??磥硭麄儗ε笈筮€有成見,有所戒備,我借機教育朋朋說:

“你還打人嗎”

“不打了!”朋朋直搖頭。

“他不打人,你們給他一次機會!”陽陽和欣怡還是不做聲。

“這天旱上,朋朋還幫忙發(fā)接送卡的,給他一次機會吧!”我及時舉例讓她們看到朋朋的閃光點。

“如果你再打人,他們真的不讓你坐前面了!”我再次提醒他。

朋朋最后坐在了第一排。他也比較爭氣,整個數(shù)學活動,一向坐得端正,認真聽講,一點都不要老師提醒,還主動舉手到黑板前做作業(yè),我特地給他機會,他果真做對了,我?guī)ьI小朋友送掌聲表揚他。朋朋激動得臉都紅了。

教師的表揚或批評,教師對兒童所表現(xiàn)出來的信任程度,會影響兒童在同伴中的地位和受歡迎程度。當同伴排斥孩子時,教師及時幫忙,引導他們看到朋朋的閃光點,讓孩子處在理解、寬容和諧的同伴關系中;教師創(chuàng)造并抓住教學契機,給朋朋表現(xiàn)的機會,使大家看到他的進步,用語言表揚或掌聲鼓勵孩子,增強自信心,利用班群眾的力量激勵孩子的學習,樹立他的威信,讓其他孩子愿意和他交往,同樣受到感染和鼓舞。

3、順勢利導,在實際活動中指導孩子進行正確有效的交往。

(1)強化認識,預防為先,規(guī)則約束,適時引導。

給幼兒帶給充足的游戲活動材料,盡量避免爭搶之類的破壞性行為。為了防止幼兒的爭搶,我給班上增加了幾箱積木,搭積木之前我先強調(diào),大家一齊玩,誰搶就取消他的游戲資格。

一天早上,小朋友又一齊搭積木,搭出各種各樣好玩的車子。朋朋走在活動室里轉來轉去,盯著人家的東西看,我問他想不想借輛玩一玩他回答說“想!”我趁他動手搶之前提醒:“先問人家好不好別人同意了,才能拿。玩好還給人家,要說謝謝!”

我先帶朋朋向練練借一輛吊車,指導他說:“把你的吊車借我玩一下好嗎我玩一會兒就還給你!”練練愉快地說“好的!”我又讓朋朋說“謝謝!”

朋朋很開心地玩了一會兒。為了鞏固練習交往,我推薦他把車子還給練練,再去向陽陽借賽車,他更開心了,借到之后還和陽陽兩人一塊玩。

活動之前,明確交代規(guī)則,進行約束?;顒又卸床旌⒆拥男臋C表現(xiàn),在孩子產(chǎn)生不良行為前,適時引導,學習商量征求別人意見,在借玩具、搭積木等實際活動情境中練習,鞏固交往行為,體驗成功,積累交往經(jīng)驗。

(2)利用相關性促進幼兒的學習、交往。

在日常生活、學習和游戲活動中潛力較強,表現(xiàn)主動、用心,受到多數(shù)同伴的接納、喜愛,在同伴中享有較高的地位。孩子的學習和交往相互關聯(lián)、相互影響。成功的學習、交往相互促進。我們利用這種相關性,如朋朋當小老師指導伙伴訂正作業(yè),一方面促進學習進步,另一方面增強交往潛力。

(3)利用孩子喜愛的游戲、操作活動培養(yǎng)自制力,促進交往合作。

朋朋十分喜歡游戲和操作活動,發(fā)放材料時我們經(jīng)常要求他堅持一分鐘,在活動中鼓勵他耐心完成作業(yè),培養(yǎng)自制力。在主角游戲表演游戲中扮演喜愛的人物、動物,豐富語言表達,加強交往合作。

指導效果

經(jīng)過我們幾位老師和家長的不懈努力,兩個多月之后,朋朋有了明顯的進步。

當他看到小朋友打鬧時,他會說:“打人家,眼睛會紅!(意思是會把人家眼睛打傷)把人家打傷了,要送人家去醫(yī)院!”“打人要被110抓去?!毙∨笥训搅?,他主動去扶起來,幫忙檫眼淚,安慰伙伴。在一日活動中基本沒有攻擊人的現(xiàn)象。

朋朋在活動中更加專注,學習進步明顯,好幾次做數(shù)學作業(yè),完成速度都在班級前幾名,手工作品多次參加展出。

他會與老師小朋友商量、征求意見“老師,我也想搭積木。”、“分給我一些積木好嗎”、“我和你一齊玩呼啦圈好嗎”等等。

他主動要求當值日生,發(fā)放接送卡,整理玩具圖書等,小朋友們越來越喜歡和他一齊玩。

反思

1、本研究主要關注幼兒的交往表現(xiàn)。我們的預期目標是存在交往問題的孩子能盡快趨于正常,到中班基本能和其他幼兒一樣遵守常見的規(guī)則,妥善解決問題,與同伴友好交往。目前,朋朋也喜歡表現(xiàn)自己,能夠幫忙別人,期望受到關注、肯定和夸獎,小朋友不再排斥他。但他在群眾生活中規(guī)則意識還要增強,有時還需要老師的提醒和督促,處于他助到自助的過渡期。我們認識到對孩子的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個過程,他的點滴進步都讓我們對他充滿期盼和信心。同時,需要我們用更多的愛心、耐心以及高度負責的精神去幫忙和等待。

2、朋朋的不良行為還有反復的現(xiàn)象。偶爾有拉別人衣服、摸辮子等騷擾行為。假期返校剛開始的時候,表現(xiàn)更為明顯。我們還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有傷痕,及時與孩子談話,了解到家長有時還有暴力或體罰的過激行為,導致朋朋產(chǎn)生了逆反心理,表現(xiàn)出對立情緒。我們與家長做了深入細致的交流,指導他們統(tǒng)一所有家庭成員的教育觀念,保證幼兒園有效的做法向家庭延伸,同時要求家長充分發(fā)揮家庭教育一對一的優(yōu)勢,更有效的指導幫忙孩子。

3、朋朋和大多數(shù)孩子一樣活潑好動,他在玩玩具、玩沙、搭積木、做游戲、玩打擊樂器等活動中個性專注,我們有針對性的安排,讓他參加到喜愛的活動中,少有空閑去攻擊別人,減少破壞的機會。

4、交往潛力與孩子很多方面的發(fā)展都有關聯(lián),朋朋在拍球、畫畫方面動手潛力較差,缺少興趣,堅持時間不長。我們和家長共同努力,發(fā)展動作協(xié)調(diào)性,培養(yǎng)自制力。和孩子一齊看書,引導他觀察,給孩子講故事,指導他回憶,持續(xù)一段時間的安靜,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促進孩子生理心理素質(zhì)的整體提高。

5、對朋朋的關注和指導,我們很重視,但并不表現(xiàn)出刻意地去做,而是滲透在一日活動的環(huán)節(jié)中。不在同伴面前過分強調(diào)他的缺點,也不讓他自己和同伴感覺到特殊,適時當眾表揚進步,增強信心,樹立威信。關注幫忙但不包辦,逐步放手,讓他走向獨立,納入普通正常發(fā)展的軌道。

6、如今的朋朋已上中班,我們還將利用專門性的社會活動《我是班級小主人》、《我們都是好朋友》,加強對孩子的交往教育。

幼兒園案例分析:孩子的交往


孩子的交往

小朋友到幼兒園,除去學習東西,還有為了有更多的朋友可以交往,不孤單這個原因的,那我們改怎么了解孩子們的交往狀態(tài)呢,下面為大家分享的案例就是如何了解幼兒游戲的交往狀態(tài)。

觀察目的

觀察幼兒來園游戲的情況

觀察目標

了解幼兒游戲的交往狀態(tài)

觀察記錄

本次活動是通過讓幼兒在玩玩具的過程中,引導幼兒大膽說一說自己是如何玩,并在與同伴分享的過程中探索玩具的不同玩法。在這次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華梓瀟在玩玩具的時候,沒有和別的幼兒爭搶,而是主動跟旁邊的小朋友說:“可不可以讓我玩一下你的,我跟你交換?!比A梓瀟第一次在征求別人的同意下,分享自己的玩具,并交換新玩具。

分析評價

華梓瀟是一個內(nèi)向的小男孩,平時也很愛笑,開學的時候,他比較認生,膽小。但是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他不一樣了,變得很調(diào)皮,愛搗亂,也喜歡欺負別的小朋友,脾氣變得很大,喜歡爭搶玩具,全是他一個人的,不愿意與人分享,以自我為中心,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沒有征求小朋友的意見,他就直接搶。經(jīng)過多次教育和引導他,發(fā)現(xiàn)他知道不能搶別的小朋友的玩具。但是一旦玩起玩具時,他就控制不住自己了。

支持策略

根據(jù)華梓瀟的這種情況,我們應該多多引導,設置一些關于分享的小游戲,在游戲中讓他懂得要與人分享,提高語言的表達能力。

同時我們也要及時向家長反映這一情況,想辦法共同解決這一情況,培養(yǎng)幼兒分享的行為,鼓勵家長要多給孩子講一些關于學會分享優(yōu)良品德之類的故事,更多的是多帶孩子出去玩玩,認識新的小朋友,讓幼兒學會和別的幼兒友好的溝通與交流,分享玩具,多接觸新的、美好的食物。中班的孩子很容易模仿,家長平時也要樹立良好的榜樣,幼兒就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影響。

在平時的生活中,讓跟華梓瀟類似情況的小朋友分發(fā)貼畫,或者鼓勵幼兒交換玩具,體驗分享的快樂。

相關推薦

  • 案例:不該忽視的乖孩子:對一名交往退縮幼兒的矯治 一、個案 方方是一名四歲的小女孩,自小班入園后,她不像其他小朋友那樣愛哭鬧。她倒很安靜,從不吵鬧,從不多說一句話,從不主動與小朋友交往,喜歡自己一個人靜靜地坐著,看著小朋友玩。她不用我們老師過多的操心...
    2021-05-26 閱讀全文
  • 孩子不合群不善交往的原因 孩子不合群不善交往的原因 孩子不合群,性格孤僻,不僅脫離周圍的小朋友,而且明顯地影響孩子的進取心,甚至損害身體健康。孩子不合群,跟先天氣質(zhì)有關,但更主要的原因是父母封閉式的教育所致。父母整天把孩子關在...
    2021-05-20 閱讀全文
  • 幼兒園案例分析:幼兒交往 幼兒交往 案例描述 1、晨間,老師發(fā)畫冊給幼兒講故事,朋朋根本沒有翻書,把書卷起來當話筒玩,惹得旁邊幾個孩子也跟他模仿,偶爾翻到走迷宮的那一頁,指指畫畫。該收書了,他把書交給小桌長陽陽,突然抬腳踢了陽...
    2021-05-17 閱讀全文
  • 幼兒園案例分析:孩子的交往 孩子的交往 小朋友到幼兒園,除去學習東西,還有為了有更多的朋友可以交往,不孤單這個原因的,那我們改怎么了解孩子們的交往狀態(tài)呢,下面為大家分享的案例就是如何了解幼兒游戲的交往狀態(tài)。 觀察目的 觀察幼兒來...
    2021-06-02 閱讀全文
  • 教師教育隨筆:不善交往的孩字子 不善交往的孩子就是平時沉默寡言,不愛說話,總喜歡自己一個人靜靜的玩。 我班的李信磊小朋友特別聽話,上課非常認真,也不跟別的小朋友胡鬧。我知道這個孩子不善交往,必定會為他的將來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所以,我...
    2021-03-08 閱讀全文

一、個案 方方是一名四歲的小女孩,自小班入園后,她不像其他小朋友那樣愛哭鬧。她倒很安靜,從不吵鬧,從不多說一句話,從不主動與小朋友交往,喜歡自己一個人靜靜地坐著,看著小朋友玩。她不用我們老師過多的操心...

2021-05-26 閱讀全文

孩子不合群不善交往的原因 孩子不合群,性格孤僻,不僅脫離周圍的小朋友,而且明顯地影響孩子的進取心,甚至損害身體健康。孩子不合群,跟先天氣質(zhì)有關,但更主要的原因是父母封閉式的教育所致。父母整天把孩子關在...

2021-05-20 閱讀全文

幼兒交往 案例描述 1、晨間,老師發(fā)畫冊給幼兒講故事,朋朋根本沒有翻書,把書卷起來當話筒玩,惹得旁邊幾個孩子也跟他模仿,偶爾翻到走迷宮的那一頁,指指畫畫。該收書了,他把書交給小桌長陽陽,突然抬腳踢了陽...

2021-05-17 閱讀全文

孩子的交往 小朋友到幼兒園,除去學習東西,還有為了有更多的朋友可以交往,不孤單這個原因的,那我們改怎么了解孩子們的交往狀態(tài)呢,下面為大家分享的案例就是如何了解幼兒游戲的交往狀態(tài)。 觀察目的 觀察幼兒來...

2021-06-02 閱讀全文

不善交往的孩子就是平時沉默寡言,不愛說話,總喜歡自己一個人靜靜的玩。 我班的李信磊小朋友特別聽話,上課非常認真,也不跟別的小朋友胡鬧。我知道這個孩子不善交往,必定會為他的將來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所以,我...

2021-03-08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