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你知道孩子們的思維特點嗎

發(fā)布時間:2021-05-03 關(guān)于孩子的教育問題 幼兒園游戲的特點 幼兒園思維的活動方案

模仿思維

小孩子學習東西主要在于模仿。他們的模仿能力是很強的,但只是簡單地模仿。比如在課堂上,如果一個孩子說要去廁所,你最好確信他真的有這種需要,否則你班里的小孩子有很多都會提出這種要求。

單向思維

如果你教給孩子1+1=2,但你千萬別認為他已經(jīng)懂得2-1=1,因為他只能從左邊推到右邊,不能從右邊推到左邊。又如,兩只同樣矮而寬的杯子裝著同樣多的水,其中一只杯子中的水被倒入另一只高而窄的杯子里,那么讓學生比較哪個杯子里的水比較多時,可能就會出現(xiàn)高而窄的杯子里水多的答案,因為這時兒童利用的只是他們僅有的直觀經(jīng)驗。

形象思維

你在孩子簡單運算的時候,知道1+1為何等于2對于孩子來說是一個質(zhì)的飛躍。如果您說一支鉛筆加上一支鉛筆等于兩支鉛筆;一個蘋果加上一個蘋果等于兩個蘋果,他知道了1+1=2的道理,但以后他在算1+1=2的時候,也還是要借助實物的。經(jīng)過形象思維的積累,他才能從一個一個的實物中提取出抽象的數(shù)字概念。所以在教幼兒學數(shù)學時尤其要注意,多利用直觀教具,讓幼兒自己從實物中得到抽象概念。

主次不分

有這樣一個小笑話,杰克放學回家,母親看見他滿臉血跡,就問道:“杰克,你又打架了?怎么丟了兩顆牙齒!”杰克急忙說道:“媽媽,牙齒沒有丟,我把它們放在口袋里了!”可見,孩子完全沒有搞清楚媽媽的意思,媽媽責備的是他又和別人打架了,他卻說牙齒沒有丟。從孩子的觀念來看,牙齒確實沒有丟。幼兒說話抓不住問題的關(guān)鍵,父母要保持足夠的耐心來傾聽。

單維思維

有一則故事,母親教育兒子說:“凡是重要的東西都應該鎖在箱子里,才不會遺失?!眱鹤佑涀×诉@句話。過了幾天,母親要開箱取東西,卻怎么也找不到鑰匙了。兒子連忙說:“媽媽鑰匙在箱子里面呢!您說鑰匙總該是重要的東西吧,所以我把它鎖起來了。”可以說孩子只知道鑰匙重要,而他卻忘了只有鑰匙才能夠打開箱子。孩子的思維與大人的思維迥然有別。

皮亞杰曾將此階段的兒童的思維特點總結(jié)為前運算階段。學前兒童只能理解和運用初級概念及其間的關(guān)系,這些初級概念是學習者從具體實際經(jīng)驗中獲得的,學前兒童不能進行可逆性的思維,不能掌握什么是守恒,不能進行真正的邏輯運算。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育兒4點新知 你知道了嗎


育兒4點新知你知道了嗎對待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有很多家長都有過充足的前期準備,也閱讀了相關(guān)的育兒書籍,可以說父母們還是盡心想將子女培養(yǎng)成優(yōu)秀的孩子。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原有的育兒經(jīng)驗已經(jīng)跟不上時代了。新一代的育兒觀念已經(jīng)新鮮出爐,爸爸媽媽們一起來學習下吧!

1.古典音樂有助于孩子智商發(fā)展

音樂有助于孩子的思維和記憶力發(fā)展,這些很早以前就被父母們所熟知了,但是不為父母們所熟知的是什么音樂類型才能提高孩子的智商。美國一些專業(yè)研究機構(gòu)指出,古典音樂更有助于孩子的智商發(fā)展。

因此,有時間的時候父母不妨陪孩子一起欣賞古典音樂,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鑒賞力,與此同時促進孩子的智力發(fā)育。對于本身就對音樂有興趣的孩子來說,這么做甚至還可以讓孩子愛上音樂,將來從事與音樂相關(guān)的工作或研究。學齡前的孩子主要以欣賞音樂為主,如果要學習的話,爸爸媽媽最好等孩子長大一點再做打算。

2.手語有益于孩子語言發(fā)展

有育兒經(jīng)驗的父母都知道,寶寶在不會說話的階段注意依靠肢體語言和家人溝通和交流,也就是說人類最早掌握的不是語言,而是肢體語言。手語也是肢體語言的一種,它通過不同的手勢動作配合面部表面來表達語言,傳遞信息。

與年幼的寶寶溝通,采用手語和口語同時使用的方式,這有助于激發(fā)孩子的語言表達欲望,能刺激孩子的發(fā)音系統(tǒng),讓孩子更早地學會用語言表達。但是父母們不要說風就是雨,把手語當成是孩子語言發(fā)育的最好助手,帶著功利性和目的性去看待,這樣就失去了關(guān)愛孩子的意義了。父母應該把這當成是和孩子快樂溝通的一種溝通方式,幫助孩子理解父母所表達的含義。

3.未到學齡期入園不利于寶寶健康成長

孩子還很小,父母們卻急著將孩子送入幼兒園,以為孩子在幼兒園能學到更多的知識,掌握更多的本領(lǐng),從而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其實,父母們理解錯了,年幼的孩子在幼兒園不但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還可能變得沉默少言,性格內(nèi)向等。

因為年齡的問題,孩子的心智發(fā)育跟不上其他孩子的進度,孩子也許根本就聽不懂,也記不住,坐在那兒又有什么意義呢?年幼的孩子父母就該帶在身邊,多給孩子一些關(guān)注和呵護,讓他快樂地玩耍,快樂地成長,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不必過早把孩子送進幼兒園學習。

4.多看電視影響孩子的健康

的確,孩子看一些情景對白類主題的電視有助于孩子的詞匯積累,也有助于孩子的語言表達,但長時間看電視會導致孩子到了學齡期無法正常集中注意力,甚至不愿意與別人溝通。滿3周歲的孩子看電視要適量,每次以三十分鐘左右為宜。此外,父母要多帶孩子參加戶外活動或是親子游戲,而不是讓孩子一整天都坐在電視機前。

夸獎孩子的方法,你知道嗎?


稱贊,就像青霉素一樣,絕不能隨意用。使用強效藥有一定的標準,需要謹慎小心,標準包括時間和劑量,因為可能會引起過敏反應。

1、夸具體不夸全部

“寶寶真棒”,這樣的表揚對家長來說真是輕車熟路。在家長眼里,孩子的每一個成長細節(jié)都是值得驚嘆和贊美的——寶寶會笑了,寶寶會翻身了,寶寶會蹦了,寶寶說話了……就是在這種不斷的驚喜中,家長已經(jīng)習慣于對著孩子說出“真棒!”、“真好!”這樣的評價,甚至一句輕輕的“啊”都充滿著贊賞的語氣。

家長隨口的夸獎,可能意識不到會帶來怎樣的消極影響,直到有一天,發(fā)現(xiàn)孩子變得害怕失敗,經(jīng)不起一丁點兒挫折。

總是籠統(tǒng)地表揚孩子,比如你真棒,會讓孩子無所適從。也許孩子只是端了一次飯,媽媽與其興高采烈地表示“好孩子,你真棒”,不如告訴他“謝謝你幫媽媽端飯,媽媽很開心”。有針對性的具體表揚會讓孩子更容易理解,并且知道今后應該怎么做,如何努力。

2、夸努力不夸聰明

“你真聰明!”——又一個家長慣用的評語。家長對孩子的每一個進步如果都用“聰明”來定義,結(jié)果只能是讓孩子覺得好成績是與聰明劃等號,一方面他會變得“自負”而非“自信”,另一方面,他們面對挑戰(zhàn)會采取回避,因為不想出現(xiàn)與聰明不相符的結(jié)果。

美國的研究人員讓幼兒園孩子解決了一些難題,然后,對一半的孩子說:“答對了8道題,你們很聰明?!睂α硪话胝f:“答對8道題,你們很努力?!苯又o他們兩種任務選擇:一種是可能出一些差錯,但最終能學到新東西的任務;另一種是有把握能夠做得非常好的。結(jié)果2/3的被夸聰明的孩子選擇容易完成的;被夸努力的孩子90%選擇了具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

3、夸事實不夸人格

“好寶寶”這樣的話是典型的“夸人格”,家長們會無心地將其掛在嘴邊。但“好”是一個很虛無的概念,如果孩子總被扣上這樣一頂大帽子,對他反而是種壓力。

成年人也是,當領(lǐng)導不斷夸獎你時,開始還會沾沾自喜,但慢慢地就會感覺到壓力,甚至不想做得完美,以便得到喘息的機會。

如果家長的稱贊總是“言過其實”,孩子也會有壓力,覺得自己不配這樣的贊美。他們會怎么辦呢?那就是在你剛剛贊美完他的時候,他就做出讓你頭疼的事情,以示“真誠”。

三大竅門

1、留心孩子的努力

為達到激勵孩子的目的,真正做到“夸具體”、“夸努力”,家長首先要對孩子做事情的整個過程有所了解。有的時候可以親眼看見孩子的良苦用心和付出的努力,當你在總結(jié)孩子成績的時候,不妨詳詳細細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描述出來。

比如孩子寫完作文之后,你可以說:“文章的開頭很好,你能想出這樣的開頭實在不容易;中間的描述能感覺出你經(jīng)過了仔細的觀察。結(jié)尾的一句話也比較精彩,用它來點題很恰當……”這樣,你把孩子在作文上所花費的辛苦一一說了出來,愉快自信的笑容立刻就會洋溢在孩子的臉上。

如果你沒有親眼見到孩子的努力也沒關(guān)系,你可以用提問的方式讓孩子自己說出努力的過程,這中間不失時機地加以適當?shù)狞c評,同樣可以給孩子一個有益的贊美。

2、夸孩子別嫌“啰嗦”

仔細分析一下,家長們對待表揚的態(tài)度的確是隨便了一些,甚至有點心不在焉、張嘴就來。當孩子表現(xiàn)好時,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你真棒”,看起來既省事又符合鼓勵為主的教育精神。其實這樣的表揚多了,對孩子毫無意義。

所以當了解了“夸具體”原則時,很多家長開始很難適應,不知道除此之外還能說些什么。很簡單,教你一招——好話不嫌“口羅唆”,看看上述有益的表揚語,哪一句不比“你真棒”口羅唆?這就意味著要用更多的話語描述孩子的努力,結(jié)果自然引起孩子共鳴,夸獎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3、把夸獎當“預防針”

夸獎不僅僅是事后對孩子的肯定,有時候在預見到孩子對某些事情可能有抵觸時,可以事先夸夸孩子,用表揚來打預防針,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療效”。

演員宋丹丹在新書《幸福深處》中就有這樣一段:有一次兒子巴圖生病,我對小阿姨說:“我發(fā)現(xiàn)巴圖和別的小孩兒不一樣,別的小孩兒吃藥都哭,可他從來不哭,他不怕吃藥。這一點他和別的小孩兒真的不同?!比缓笪野阎兴幎私o他。他捧著碗,燒得紅紅的小臉一副緊張的表情,閉著眼睛一口氣就把藥喝下去了。我們大家都贊不絕口。從那次起,多么苦的藥他都不怕。

試試這樣夸孩子

A、

有益的稱贊:我喜歡你的卡片,很漂亮,也很風趣、

孩子的感覺:我的品味不錯,我可以信賴自己的選擇、

B、

有益的稱贊:非常感謝你今天洗了盤子。

孩子的感覺:我很負責。

C、

有益的稱贊:你的作文有幾個新的想法。

孩子的感覺:我也可以有創(chuàng)造性的。

描述性的語句以及孩子由此得出的積極結(jié)論是精神健康的基石。孩子從我們的話中對自己作出結(jié)論,事后還會默默地對自己重申。會使他們對自己及周圍的世界抱有積極看法。

你知道孩子需要什么嗎?


怎樣使孩子幸福我總以為給孩子吃好的,穿好的,給她買許多玩具就會使她幸福,可有一次與女兒的談話,卻使我得以反省。我對女兒說,看你多幸福,有那么多的人送給你這么多的禮物??伤f,媽媽,我一點兒也不幸福,因為你不跟我玩。這句話震撼了我的心靈。是的,要使孩子感到幸福,決不是僅僅給她提供物質(zhì)上的滿足,而更要與她在精神上有很好的溝通,而在一起游戲,就是與孩子進行精神交流的最好的渠道。難怪科學研究證明,最有威信的,就是那些每天能擠出一些時間和孩子玩的父母。

把電視遙控器好好捏在自己的手里對于工作繁忙,疲于奔命的父母來說,把電視遙控器塞在孩子的手里,是一件最省心的事??墒怯幸患?,卻使我意識到電視遙控器塞在孩子的手里是多么不負責任的事情。有一天,女兒的老師告訴我,因為一個男孩不愿意跟我女兒玩,她就學著武打片的人物,“哈哈”地對那個男孩拔拳揚威,使那個男孩不知所措,大聲哭起來?;丶液螅揖蛦柵畠海阒来蛉耸遣缓玫膯幔克卮鹫f,好人也要打人的呀,武打片里的英雄都打人的。孩子太小,她確實不能明辨是非。所以,作為父母,我們不能只圖省心,而讓自己的孩子被那些不負責任的媒體引入歧途。行為主義心理學派的著名人物之一,社會心理學家班圖拉在他的一系列的研究中,揭示了兒童的模仿行為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而兒童的模仿對象,不僅是身邊的成人,還有那些電影和電視等。有時,電影和電視中的主人公,對孩子的影響甚至超過兒童身邊的活生生的人。所以,要使自己成為一個有責任感的父母,我們就必須把電視遙控器好好捏在自己的手里。

每天抱一抱、親一親孩子在東方文化中,孩子一旦進入3歲以后的幼兒期,父母就很少去抱一抱、親一親他們了。然而,和孩子的肌膚接觸,對穩(wěn)定孩子的情緒,增進親子間的親情,卻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美國的“撫摸治療”協(xié)會,已證明了撫摸,對那些低體重兒和在母體中受到過驚嚇的新生兒有著很好的治療作用。每天定時定量的撫摸,使那些低體重兒很快增加了體重,受到過驚嚇的新生兒情緒很快得到安定。那么,到了幼兒期,是不是孩子就不再渴望與父母之間有肌膚的接觸呢?女兒的行為告訴我,他們依然渴望父母的抱一抱、親一親。有一次,女兒的畫被刊登在他們幼兒園的園報上,女兒興奮地把她的作品給我看。我就問她:你需要媽媽給你什么獎勵呢?她就指著自己的額頭,說:“Kiss!”我就輕輕地吻了她的前額,可她并不滿足,要我吻她50下。在孩子的心中,爸爸媽媽去抱她,就是對她的最高獎賞。

為人父母,也是人生學習的另一開端,這與其他的學習不同。其他的學習都是在掌握專業(yè)知識后,再獲得證書,持證上崗。而我們,是在沒有獲得任何證書的情況下,就被戴上了父母的桂冠而行使做父母的權(quán)利。因此,“怎樣做父母”的問題當??M繞心頭。在干中學,而孩子就是我們最好的老師。

孩子不為人知的潛能 你知道嗎?


英國一個名叫艾瑞斯.格瑞斯.哈姆肖(IrisGraceHalmshaw)的三歲小姑娘去年被診斷出患有自閉癥,醫(yī)生建議她可以嘗試藝術(shù)治療。于是小艾瑞斯開始用畫筆表達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出乎意料的是她的畫在藝術(shù)界引起不少轟動,作品拍賣售價竟高達800多英鎊(約人民幣7700元)。其實,每個寶寶都像小超人,在平凡的外表下有著不為人知的潛能,家長千萬不要忽視了。你要相信,每個寶寶都有屬于他自己的“超能力”,只是很容易被“粗心”的我們忽視了。家長不妨細心觀察,找到寶寶的潛能與愛好。

一、潛在能力的15種表現(xiàn)

1、語言才能:善于用語言描述所聽到的各種聲響;常給孩子朗讀的故事,要是你更換了里面的某個詞,孩子就會說讀錯了,并加以糾正;喜歡對人講故事,而且講得繪聲繪色。

2、音樂才能:喜歡伴隨樂器的彈奏演唱;喜歡傾聽各種樂器發(fā)出的聲響,并能根據(jù)聲響準確地判斷出是什么樂器;能準確地記憶詩歌和電視里經(jīng)常播放的樂曲。

3、社交才能:善于觀察父母的心情,領(lǐng)會父母的憂與樂;落落大方,動作優(yōu)雅懂禮貌;看見生人時會說“他好像某某人”之類的話。

4、想象能力:善于辨別方向,極少迷路;乘車時,對經(jīng)過的站名或路標記得清清楚楚,并向你提起什么時候曾經(jīng)來過這相地方;喜歡東寫西畫,形象逼真地勾勒各種物體。

5、運動智能:喜歡自己動手,很多東西一學就會;喜歡東寫西畫,形象逼真地勾勒各種物體。

二、怎么發(fā)展寶寶的這些潛能

1、語言才能:

講故事

媽媽每天晚上給寶寶睡前講故事,故事、素材的積累能夠讓寶寶不斷地觀察學習,積累詞匯;寶寶年紀稍長,就可以鼓勵他跟你講故事,比如復述今天老師講的白雪公主故事,或者幾天前媽媽說的那個小紅帽故事。

演講

家長不但要鼓勵孩子多說,而且還應該對孩子說話的內(nèi)容給予引導。比如家長給孩子一個小主題,讓孩子自由發(fā)揮隨意演講,或者說說他認為有趣的事,說完后家長可以給他一些指導意見,寶寶鍛煉了口才,同時也建立了自信。

2、音樂才能:

用孩子懂的方式傳遞音樂

對小寶寶,媽媽可以哼著歌或者放著輕柔的音樂,幫寶寶做個輕撫按摩;對大寶寶,媽媽可以帶領(lǐng)他跟著節(jié)奏拍手、踏腳或敲奏小樂器,感應音樂的拍子;或者拿著紗巾,舞出旋律的高低,甚至親子間的傳球,都可在感應樂曲中傳遞音樂的美好。

玩音樂,不分形式

家長可以讓寶寶試著敲打鍋碗瓢盆,制造出音色高低不同的聲響。用塑料調(diào)羹敲出些柔和的“叮?!甭暎蚴怯媚局频纳鬃忧么虺觥班锑獭钡穆曇?。挑選一些寶寶平常喜歡的童謠或是歌曲,一邊唱一邊用手邊的小道具來增加特殊的音響效果,用鐵鍋和鏟子敲打出相應的節(jié)奏。

3、社交才能:

多讓孩子與人相處

幼兒園是個擴大寶寶圈子、學習人際交往的最好平臺,家長也可以多帶寶寶去公園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寶寶在玩樂的過程中學習和陌生人相識、相處的人際技能。

在游戲中讓寶寶學會角色轉(zhuǎn)換

和寶寶玩角色扮演游戲,讓他“真實”地感受到不同角色有著不同的想法,學會逐漸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問題。比如媽媽拒絕分享玩具,可以讓寶寶感受到“被拒絕很受傷”的心理感受。

4、豐富想象力:

制作手工藝品

提供一些廢舊的材料,比如彩紙、紙盒、紐扣等等,鼓勵寶寶自己用這些材料動手制作一些生動有趣的手工作品:比如用酸奶盒子做成小汽車、用糖紙和橡皮筋做成娃娃裙子等等。創(chuàng)造的過程能夠激發(fā)寶寶潛在的想象力。

5、運動智能:

和孩子玩平衡游戲

用紙牌或者鉛筆搭金三角結(jié)構(gòu),或者用空礦泉水瓶逐個搭高,有時候和寶寶一起玩單腳投擲紙團的游戲,這些能夠很好地鍛煉寶寶的平衡感和肢體的協(xié)調(diào)運動。

鼓勵孩子拆裝東西

寶寶是個小破壞家,但是如果家長能夠引導寶寶將拆散的東西重新組裝起來,比如小汽車或者一些小型電器拆了重裝,能夠很好地鍛煉寶寶的動手能力。

你真的知道如何教育孩子嗎?


教會孩子接受失敗、真正認識到失敗是成功之母做家長的都有這種經(jīng)歷:孩子剛學走路,突然摔了跟頭,你怕孩子失敗,“寶寶,可別摔著……”從此,孩子躺在床上,不再嘗試走路,因為他一走就摔。摔了碰了還得讓他起來,繼續(xù)走!人就是這樣的一個從失敗到成功的過程。我們說過,父母教育孩子最大的錯誤莫過于在孩子心中把失敗和痛苦連在一起。也就是說,使孩子心中產(chǎn)生一種害怕失敗的感覺。當一個孩子害怕失敗,他根本就沒有成功的可能性!因為一旦害怕失敗,他就會緊張、焦慮,就不可能考出出色的成績。實際上,真正決定你人生成功的不是你成功的欲望,而是你不畏懼失敗!在日常教育中,孩子今天考好了,對孩子關(guān)懷備至,又做好吃的;一旦沒考好,這一切沒有了,而且還會挨頓罵!最后孩子覺得:我的行為、成績與爸爸媽媽是否愛我有因果聯(lián)系,一旦我考不好,媽媽就不愛我了!一個7、8歲的小孩子分不清道理,他只是憑感覺。一旦產(chǎn)生這種感覺,他就會開始避免失敗,他不敢試,再做時還是失?。∷晕覀兗议L要做的是:讓孩子覺得失敗是家常便飯。我女兒在小學時,從第50名到第1名,經(jīng)歷無數(shù)次失敗。每次我都告訴她,這和我對你的愛沒有一點關(guān)系!你就考零分,爸爸也仍然愛你!沒關(guān)系,下次再來!所以,如果想讓你的孩子變得自信,就教會孩子接受失敗,并且讓他明白這是好事,只有失敗才能找出事物的規(guī)律,知道怎么追求成功!把注意力集中在事情上而不是結(jié)果上在教育孩子問題,一個最重要的話題,家長一定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做的事情上,而不是行為的結(jié)果上,我們大部分成年人做不好事情的原因亦在于此。在孩子考試的時候為什么會緊張?因為把注意力集中在結(jié)果上了!想像力豐富的人,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事情可能發(fā)生的糟糕結(jié)果對自己的影響上了。孩子考試失常,大部分原因是沒有把注意力集中在考試的試題本身,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學習給他帶來的結(jié)果上。這個結(jié)果不論好壞,有的孩子虛榮,就是因為他感覺學習好了,等于榮譽,他的注意力集中在榮譽而不是學習上。所以有孩子出現(xiàn)抄襲的行為。他們的注意力焦點是只要我把分數(shù)拿到了就可以了。把注意力集中在事情的結(jié)果是孩子有虛榮心的產(chǎn)生原因,對成年人亦然。比如,我自己,一直以來在事業(yè)上我都未涉足仕途。那些行政領(lǐng)導人前風光感覺很好??墒俏覍π姓ぷ鞅旧砀杏X痛苦,這也是我不愿去搞行政的主要原因。對我而言,不需要其他的結(jié)果,授課本身就可以給我?guī)砜鞓罚瑹o論在校內(nèi)給研究生講課,還是校外給成年人做培訓,我都很興奮。我把我的觀念、思想傳達過去,授眾因而可以改變,這太快樂了!所以說作為成年人,如果在所追求的事業(yè)上,你只對結(jié)果感受快樂,是不可能做出成就的。我們作為家長,從小就要教育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事情本身,而不是結(jié)果上。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激勵”:“好好學習,大家都喜歡你,長大了可以做大官……”這樣的話,如果過分地灌輸,就是在從小誘導你的孩子變虛榮!請每一位父母牢記:一個人真正的自信心是因為把事情本身做好才可能獲得的!絕對不是事情的結(jié)果帶來的榮譽使他獲得的!把注意力集中在擴大孩子的優(yōu)點上,而不是彌補孩子的缺點上我們家長不要把我們的注意力放在孩子的缺點上,否則,我們會幫助孩子強化這個缺點,從而使孩子會終生記住這個缺點。當我們發(fā)現(xiàn)孩子的缺點時,心里要明白:他有這個缺點是暫時的,他一定會改掉的。我們家長的目光應盯在孩子的優(yōu)點上,只有把他的優(yōu)點放大,孩子的缺點會漸漸消失,在前面我們已詳細論述“亮點原則”了。

孩子第一反抗期你知道嗎?


過了周歲,很多父母隱隱感覺到:孩子不太好帶了。

的確,隨著孩子運動能力的提高,活動范圍的擴大,他的好奇心和新需要越發(fā)強烈,依個人偏愛而喜惡的事情也日益增多。隨之而來的就是抗拒行為的逐漸凸現(xiàn)。其實,這是每一個孩子在心理發(fā)展歷程中的必經(jīng)之旅。

孩子出生十三、四個月后,身心發(fā)展的速度一路飆升。當孩子具備獨立自如的行走能力后,就會厭倦襁褓中的享受,而憧憬著獨闖天下。當他能夠理解和運用人稱代詞“我”的那一刻,就會告別“順從”,起草著自己的“獨立宣言”。這一階段,他一反常態(tài)執(zhí)拗、任性、甚至強硬。在他的成長詞典中,“不”成為運用頻率最高的單字。這個時期我們通常稱之為“第一反抗期”。

矛盾沖突源自何處

在這個時期,孩子們想了解和想嘗試的事非常多。他們愿意更多的掙脫大人的看管,獨立去“探索”環(huán)境中每一個“小兒不宜”的角落。

“什么都動”是很多看護人對這個階段孩子行為特點所下的結(jié)論。接近1歲半的孩子越來越熱衷于“掃蕩”和“清野”,他要檢驗從成人的活動中所“看”到的經(jīng)驗,他要模仿、再現(xiàn)父母身心投入的“游戲”:拿起小錘敲打易碎的玻璃茶幾,把雞蛋磕破在地上用手涂抹,踮起腳尖搬倒書桌上爸爸常用的墨水瓶……由于經(jīng)驗、閱歷的局限,常以“成事不足敗事有余”而告終。

“越不讓動越要動”

是很多父母總結(jié)出的孩子和家長“分庭抗禮”的基本特征。他可以把一卷衛(wèi)生紙拽至窮盡,滿臉洋溢著興奮;他會打開低矮的柜門,為能倒空所有的物品而沾沾自喜;他有辦法爬到矮家具上,翻出父母特意束之高閣的寶貝歡呼雀躍;他能跨越人障,直面挑戰(zhàn)電源、煤氣灶、飲水機而義無返顧……

此外,這個時期的孩子能不斷向看護人提出強硬的挑戰(zhàn)。在與父母的抗衡中,他積累著“攻守”經(jīng)驗,了解到父母的處世原則:媽媽要把孩子放在地上讓他自己走,孩子常會把雙腿盤起腳不沾地,像條毛蟲吊在空中,當爸爸媽媽不肯再抱的時候,他會蹲在地上,因“腿腿疼”而寸步難移,假如父母真不讓步并且身先士卒走在前面,我們的寶寶經(jīng)過“痛苦的抉擇”也能后來居上……在與成人的對恃里,孩子體驗到自身的堅持和退讓,能對他人產(chǎn)生不同的影響和結(jié)果。勝利使他獲得成就,同時也留下深刻的經(jīng)驗記憶;失敗使他失望,但同樣會鼓動他重組經(jīng)驗再次突圍。所以我們說孩子“第一反抗期”的這種“反?!弊兓⒉皇菬o緣無故的“邏輯混亂”和“行為失控”,而是他長大了,大到想向我們證明:他有自己的主張,他能做很多的事情,他必須實現(xiàn)更多的需要。他不斷的通過形形色色的“反抗”告訴我們:他要做一個獨立的人,就像爸爸媽媽那樣,要對別人提出要求,要讓別人受到自己的影響和牽制。

用孩子眼光來看待

作為父母搞不懂:為什么當寶寶要長大時,現(xiàn)有的和諧、寧靜會常被沖突、惡戰(zhàn)攪得一塌糊涂?

用孩子的眼光看事物,就能理解一個傾心追求獨立的孩子,在成長中時時處處所遭遇的沮喪與煩躁:當他打開一個裝滿各色衣物的矮柜,想把里面的東西拿出來,大人把柜子鎖了起來;他漫步到廚房,撫弄著爐灶上的旋鈕,想看看是否也會使它亮起火光,被警覺的媽媽抱開;他拽著臺布想爬到桌子上看看上面有些什么,大人會板起面孔生硬的批評“不乖!”……他會走、會爬、會登高,可英雄無用武之地!周圍有那么多令人興奮激動的機會,卻每每都被扼殺在動手之前!為這些孩子就有100%大發(fā)雷霆的理由。假如我們被還原成80或90cm高的幼兒,相信也會成為他的同盟。

深入分析,我們能理解嘗試獨立的孩子,那些難以運用語言表達出的失落和不安。孩子在日益增多的行為規(guī)范和自然法則的約束下,在敗多勝少、四面楚歌的探險歷練中,逐漸發(fā)現(xiàn)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中心,并且時時被失望、害怕和孤獨圍追堵截著:那天,他像爸爸那樣一只腳踏上矮椅,卻被重重地摔在地上,號啕之中全是對疼痛的憤懣與不解;一日,他像推積木一樣把茶杯推下桌子,杯子莫名其妙的粉碎了,讓他第一次品嘗到自卑無奈的苦澀。他好想控制身邊的事物,但卻左右不了它們的發(fā)展。為此他慌恐、疑惑、茫然……由于語言能力的局限,孩子無法通過與成人的有效溝通,釋放成長過程中遭遇到的心理重壓。這么多的孩子表達不清的委屈凝聚成焦慮與不信任,面對父母的一切安慰、要求,他都可能會大聲說“不!”,面對父母的關(guān)愛幫助,他會拒絕接受,而要“我自己來”。

心理學家的分析

孩子成長一定要有這個“反抗期”嗎?

心理學研究成果表明:通常兒童的心理發(fā)展是漸進式的變化,但在某些特定的轉(zhuǎn)折時段內(nèi),兒童在成長中的心理矛盾會高度激化,對這種激化疏導的方式不同,會導致孩子產(chǎn)生不同強度的情緒體驗,從而引發(fā)飛躍式的正、負兩極變化。研究者據(jù)此提出了在兒童心理發(fā)展的特定階段內(nèi),存在著轉(zhuǎn)折期、危機期、對抗期等不同稱謂的學術(shù)觀點。如埃里克森認為:人的一生發(fā)展要經(jīng)歷8個“危機”,而在孩子出生后的頭3年里就要經(jīng)歷兩個危機的挑戰(zhàn)。還有的學者認為:在兒童心理發(fā)展的轉(zhuǎn)折中,典型的行為突變有兩三歲的反抗執(zhí)拗,七八歲的心理平衡失調(diào),十二三歲的消極、違抗性等等。特別是由于在以上各階段內(nèi),父母通常會由于兒童的對抗、逆反等極端行為,導致親子關(guān)系的緊張、惡化,往往不經(jīng)意間,就嚴重影響著孩子今后整個人生的和諧發(fā)展。

但是,更多的科學研究和教育實踐同樣證明:轉(zhuǎn)折期是兒童心理發(fā)展中的必經(jīng)階段,但“危機”并非必然相隨。只要父母做好相應的心理準備和策略應對,就有可能變第一反抗期為第一發(fā)展加速期,為孩子的心智水平提升和良好性情的培養(yǎng)起到積極的支持、促進。

你知道家長教育孩子的方法嗎


學習是無處不在的

家長的言行,你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都會對孩子的成長產(chǎn)生影響。無論是正面還是負面,孩子都在不斷的吸收。

你如何對待長輩,或是跟別人怎樣相處;你家里的布置,你在廚房里做家務,你端在桌子上的幾個菜;你打掃屋子,對物品的擺放;你平時的穿著,所有的一言一行。

孩子從會走路會說話開始,就在向你學習了。所以今天孩子的學習如何,基本是你前十年潛移默化影響的結(jié)果。

教育是緩慢的,成長是終生的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樹的不僅是這一個孩子,而是幾代人。我們的眼光不僅要看到孩子一生的成長,更應該看到的下一代,兩代,甚至三代以上。

只有如此,才能確保百年之后,你這個家族會慢慢地越來越優(yōu)秀,或者越來越高貴。

家長是學出來的,等你的孩子再過二十年三十年做了父母,而你們做爺爺奶奶的時候,下一代孩子從小接受的教育自然要高出很多。那么這樣兩三代以后呢?

當然,對當下的這個孩子,在小學階段,我們要做的就是一個字——養(yǎng)。培養(yǎng)習慣,慢慢培養(yǎng)。孩子才十歲,時間還很長。培養(yǎng)對學習的熱情和正確的態(tài)度,培養(yǎng)正直的為人,培養(yǎng)善良正義的品質(zhì)。如果這些都培養(yǎng)好了,孩子長大之后你又擔心什么呢?

家長首先要讀起來,要愛學習

你自己不讀書,你怎么要求孩子讀書?你自己都不熱愛學習,你怎么要求孩子愛學習?

就像剛剛家長會開始前,有少數(shù)家長走進教室都不跟老師打招呼一樣。你自己不講禮貌,又怎么要求孩子去做一個懂禮貌的人?所以當孩子學習不好時,先不要責怪孩子,請各位先檢討自己。

大聲讀書,培養(yǎng)語感

一定要讓孩子每天晚上大聲讀。無論是語文還是英語,這是學習語言最關(guān)鍵的途徑。要旁若無人,不怕羞。孩子不愿意,你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讀。

凡是能大聲而有感情地朗讀文章的孩子,語文一定不會差,作文也肯定不會差。

多陪伴,好孩子有時是陪出來的

平時一向自覺,學習成績特別優(yōu)秀的孩子,大都是良好的家庭氛圍和父母負責任的教育影響出來的。而不自覺的孩子,要想成績好,那必須是家長陪出來的。家長一定要多陪。真正留點時間給你的孩子。再忙再忙,也要多陪陪孩子。

孩子看書時,你也在旁邊看書;孩子做作業(yè)時,你同樣在旁邊看書;孩子在那里背誦,你一樣可以看書。不需要你太多地過問他的作業(yè),你只要靜靜地陪著他就行。

工作忙、累都不是理由,你只有一個孩子,是唯一。

多鼓勵,少批評,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

不能老是批評孩子,將來孩子慢慢長大,總有一天,你會批評不過他??偸桥u,孩子會逆反,總有一天會反抗。相信孩子的點滴進步,不要著急。

信任孩子,最重要。沒有什么再比得到別人的信任再能促進自己上進了。

多交流,平等對話,用心對待孩子

每天也要抽點時間和孩子聊會兒天,隨時關(guān)注他們的表現(xiàn)。如果因為忙碌,無法面對面和孩子溝通,可以用紙筆交流。

四年級的孩子,已經(jīng)可以用書信來交流。比方您回到家的時候,孩子已經(jīng)休息了,那我建議你可以寫幾句話,表達自己的歉意和關(guān)心。

不在于長短和質(zhì)量,而在于您對孩子的一片心。孩子是敏感的,我們對孩子的每一點關(guān)心,他們都會深深記在心里。

培養(yǎng)孩子秘訣的方法你知道嗎


目前的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對于孩子的疼愛更是無法用言語來表達,無論孩子又怎樣的要求,家長都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來滿足孩子的要求,但是這樣的方式對于孩子來說又有怎樣的關(guān)系呢。

愛心“毒藥”

現(xiàn)在的孩子不缺吃的、不少玩的,可見到自己沒有的或想要的東西就得立刻拿到手、吃到嘴,脾氣一個比一個急,想法也是一個接著一個地往外冒;而人們?nèi)諠u鼓起來的腰包,快節(jié)奏的、近似快餐式的生活方式加速了成人的性子,也唆使他們無條件地滿足家中唯一寶貝的愿望。然而,面對父母的有求必應、百依百順,孩子的頭腦中逐漸形成了這樣一個思維“定勢”:我要什么馬上就能有什么。孩子欲望的溝壑似乎越來越深、越來越寬,父母的愛和關(guān)注把孩子變得越來越貪心。

任性在一個個滿足中滋養(yǎng)

就像法國教育家盧梭在《愛彌兒》一書中對已為父母的人說的那樣:“你知道用什么辦法準能使你的孩子得到痛苦嗎?這個方法就是:百依百順。因為有種種滿足他欲望的便利條件,所以其欲望將無止境地增加。

父母的愛心,造就了孩子的任性。如此,孩子一旦離開了家庭的圈子,受打擊、遭挫折就成了家常便飯,他們事事都不順心,覺得好像人人都有意跟他們過不去,對孩子的身心會產(chǎn)生不良影響,他們又不能主動自覺地對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調(diào)整,總是與周圍的人和事處于一種對峙狀態(tài),時間長了,就很可能釀成心理疾病,如憂郁、偏執(zhí)、狂躁等。

延遲滿足培養(yǎng)好性格

表面看來,讓孩子晚一天吃到他想要的蛋糕、想喝的果汁;遲一個星期得到他渴望的玩具熊或電動小火車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這卻和孩子性格養(yǎng)成的大事直接掛鉤。

習慣了在期待中獲得滿足的孩子,能學會主動控制自己的情緒,不會為自己的要求被拒絕或暫時被拒絕而“大動干戈”,將來也能抵擋得住眼前小利的誘惑,權(quán)衡怎樣做能使自己獲得更大的好處,并能有意識地調(diào)節(jié)和支配自己。

前面例子中的夢夢就是會掂量輕重的孩子,她憑自己一會兒的等待,多得到一張小貼片,而這種品質(zhì)如果能延續(xù)到上學或工作以后,其等待的耐心就可以使她獲得更多的“財富”。

拖延從一分鐘開始

第一,“等待”必修課0歲開

方法其實很簡單,就是聽到寶寶哭時自己先沉住氣,趁勢和他說說話,告訴孩子你正在做什么,等一分鐘媽媽就會過來陪他,寶寶能從媽媽熟悉的聲音中得到安慰、消除內(nèi)心的恐懼;如果這時孩子仍舊哭,索性就讓他哭上一兩分鐘,這有助于打磨他的耐心。適度的哭還能增加肺活量,對孩子的健康很有好處。等你把自己手里的事告一段落再看看他是餓了、尿了,還是想讓大人抱了。如此操練一段時間,寶寶對“延遲呼應”的態(tài)度就會從“憤怒”變?yōu)槠胶土?。到孩?0個月左右能稍稍聽懂一點話時,他有一些要求,比如想要一件玩具或是什么吃的,父母可以遲一會兒給他,或?qū)λf那樣東西燙,等涼了再吃。

也許父母會問:寶寶最初的反應比較激烈怎么辦?

其實,這是小寶寶和父母進行心理較量的必經(jīng)階段,他巴不得用哭聲將你三步并作兩步地吸引到自己跟前;如果你能扛得住,孩子終將也能扛得住,并接受等待。

第二,點滴瑣事當幫手

生活小事鑄就孩子的高素質(zhì),使之在平素的日積月累中慢慢懂得還有比自己的要求更重要、更緊急的事情,學會善解人意、習慣于等待。

面對誘惑控制自己,也是孩子必須掌握的本領(lǐng)之一。看到冰箱里的冰淇淋,孩子嚷嚷著要吃,但此時他正咳嗽、嗓子疼。父母可給孩子解釋:“你現(xiàn)在正病著,吃了嗓子就說不出話來了,等過幾天好了給你吃?!薄拔揖统砸稽c點?!薄俺砸稽c你的嗓子也會比現(xiàn)在厲害,還得吃更多的藥,等好了,可以給你吃一個蛋筒?!焙⒆訒?quán)衡利弊,選擇吃一個蛋筒。

第三,當忍則忍

能不能夠忍耐和長時間地等待,是孩子自制力強與弱的一種表現(xiàn),因為生活中并非事事都遂人愿。培養(yǎng)孩子的忍耐力,可從2歲以后開始。這時,父母要給孩子解釋清楚,娃娃是小妹妹的,如果拿走,她會傷心的;買一個相同的娃娃,不是立刻能做到的。讓孩子明白,別人有的東西我們不一定要有,要克制自己的占有欲。

借助給孩子設立壓力情境的方法,鍛煉孩子的忍耐力。通過為孩子設立這些壓力情境,孩子心中有了矛盾,開始主動調(diào)節(jié)自己的需求達不到滿足時的情緒,達到心態(tài)平和。

讓孩子習慣并平靜地接受延遲滿足,離不開表揚和獎勵,因為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緒時非常痛苦,當年幼的孩子努力按照成人的要求“刷新”了自己以往的紀錄,父母一定要肯定孩子,給予精神和物質(zhì)上的小獎勵,讓孩子覺得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是值得的,從而獲得精神上的支撐。

延遲滿足能力的培養(yǎng)要循序漸進,從易控制的事做起。在長達十多年的觀念傳遞之后,孩子就會把它內(nèi)化為自身的一種素質(zhì)和能力。

其實家長一位的總是滿足孩子的需求,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對于孩子的影響是嚴重的,因此家長應對孩子采取另一種方式,這樣的方式要比家長總是付出滿足孩子的效果要來的好,家長還是多考慮一下這種方法吧。

相關(guān)推薦

  • 孩子:你知道錯了嗎? 剛吃了茶點不久,便傳來諾諾小朋友的喊聲:“老師,航航朝我吐口水?!彼脑捯暨€沒落,這時的航航又想給另一位小朋友吐口水,我叫:“航航!”聽了叫聲,他在地上翻了一個跟頭,裝作若無其事地走開了。不到一分鐘的...
    2021-04-07 閱讀全文
  • 育兒4點新知 你知道了嗎 育兒4點新知你知道了嗎對待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有很多家長都有過充足的前期準備,也閱讀了相關(guān)的育兒書籍,可以說父母們還是盡心想將子女培養(yǎng)成優(yōu)秀的孩子。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原有的育兒經(jīng)驗已經(jīng)跟不上時代...
    2020-11-24 閱讀全文
  • 孩子的某些行為你知道嗎? 導讀:作為家長你對自己的孩子了解多嗎?小孩子總是會有各種各樣的行為,對這些行為及其背后的心理因素,你是否都清楚? 當一個新生命來到家里時,新爸新媽顯得有點手忙腳亂,為什么寶寶哭鬧,為什么寶寶粘人,為什...
    2021-09-16 閱讀全文
  • 夸獎孩子的方法,你知道嗎? 稱贊,就像青霉素一樣,絕不能隨意用。使用強效藥有一定的標準,需要謹慎小心,標準包括時間和劑量,因為可能會引起過敏反應。 1、夸具體不夸全部 “寶寶真棒”,這樣的表揚對家長來說真是輕車熟路。在家長眼里,...
    2021-02-03 閱讀全文
  • 孩子們,你們知道春天的秘密嗎?(幼兒春天教案) 引言:春悄悄地來臨,幼兒園里漸漸透露出了一片生機,植物都開始萌出喜人的新綠,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令人舒暢……今天的天氣可真好,和煦的風、暖暖的陽光,一切都帶來了好心情。吃過午飯,我和孩子們一起到花...
    2019-12-13 閱讀全文

剛吃了茶點不久,便傳來諾諾小朋友的喊聲:“老師,航航朝我吐口水?!彼脑捯暨€沒落,這時的航航又想給另一位小朋友吐口水,我叫:“航航!”聽了叫聲,他在地上翻了一個跟頭,裝作若無其事地走開了。不到一分鐘的...

2021-04-07 閱讀全文

育兒4點新知你知道了嗎對待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有很多家長都有過充足的前期準備,也閱讀了相關(guān)的育兒書籍,可以說父母們還是盡心想將子女培養(yǎng)成優(yōu)秀的孩子。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原有的育兒經(jīng)驗已經(jīng)跟不上時代...

2020-11-24 閱讀全文

導讀:作為家長你對自己的孩子了解多嗎?小孩子總是會有各種各樣的行為,對這些行為及其背后的心理因素,你是否都清楚? 當一個新生命來到家里時,新爸新媽顯得有點手忙腳亂,為什么寶寶哭鬧,為什么寶寶粘人,為什...

2021-09-16 閱讀全文

稱贊,就像青霉素一樣,絕不能隨意用。使用強效藥有一定的標準,需要謹慎小心,標準包括時間和劑量,因為可能會引起過敏反應。 1、夸具體不夸全部 “寶寶真棒”,這樣的表揚對家長來說真是輕車熟路。在家長眼里,...

2021-02-03 閱讀全文

引言:春悄悄地來臨,幼兒園里漸漸透露出了一片生機,植物都開始萌出喜人的新綠,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令人舒暢……今天的天氣可真好,和煦的風、暖暖的陽光,一切都帶來了好心情。吃過午飯,我和孩子們一起到花...

2019-12-13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