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教育隨筆:我們的教室里再也聽不見爭搶玩具的喧鬧聲

發(fā)布時間:2021-05-01 我們的幼兒園活動方案 幼兒園大班教室的布置 教育隨筆

龍龍從小由于爸爸、媽媽都比較忙。因此,孩子的飲食起居都由爺爺奶奶包辦代替,教育方式也是要什么給什么,說什么是什么。因此,導致了龍龍霸道行為的出現(xiàn)。但是,幼兒園作為還是最早接觸的小社會,作為老師的我們,必須要幫助他改正這一壞習慣。

欣慰的成果:對于龍龍,在日常中,我作為一個小小的個案在有意的跟蹤。不論是日常,還是游戲以及教學活動。在老師的引導下,我看到了龍龍一天天的進步。記得剛開學時的龍龍,在班中太過霸道,常常獨占自己愛玩的、想玩的玩具,有時還會在未經(jīng)他人同意,拿取別人的玩具。而且從奶奶那得知,孩子在家比較喜歡看一些如《奧特曼》等相對比較暴力的動畫片,而且愛模仿里面的行為。因此,在園表現(xiàn)出對同伴時不時地又打、又抓、又拉等不文明行為。

經(jīng)過幾個月的努力,我們?yōu)辇堼垊?chuàng)設了良好的環(huán)境,創(chuàng)設了盡量與同伴避免沖突的空間。因為兒童獨霸等暴力行為都是發(fā)生在爭搶玩具等問題方面,在這個空間里,提供數(shù)量充足的玩具,減少孩子彼此爭搶玩具的矛盾沖突。此外,我們還努力營造了一個寬松、民主的心理環(huán)境,讓孩子能愉快地接受老師、同伴的建議,使孩子能形成積極緒和經(jīng)驗,善待他人。另外,我們還重點幫助孩子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鼓勵龍龍學習學會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想法,使龍龍在其他的情境中能根據(jù)內部良好的認知結構調節(jié)、控制自己的攻擊行為,逐步提高自我調節(jié)能力的水平。現(xiàn)在的龍龍,逐漸開始能和同伴一起開心地玩耍、現(xiàn)在的他能好同伴一起友好地相處,我們的教室里再也聽不見爭搶玩具的喧鬧聲和打鬧的哭鬧聲。n4507.cn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小編推薦

教育隨筆:老師,她搶我玩具


教育隨筆:老師,她搶我玩具

“老師,她搶我玩具!老師,她搶我玩具!”循聲望去,只見李榮凌又在和小朋友爭搶玩具。每次到了區(qū)域活動時間,教室總會時不時傳來李榮凌和別人爭搶玩具的聲音。

李榮凌的爸爸、媽媽結婚比較晚,而且爸爸經(jīng)常出差,所以家里人對李榮凌特別寵溺,對于孩子提出的需求,無不一一滿足。因此,養(yǎng)成了孩子任性、倔強、以自我為中心,控制欲強的性格。但是到了幼兒園里,和小朋友們在一起玩,玩具數(shù)量是有限的,任何玩具都需要輪流分享??伤鄙僖?guī)則意識及自我控制能力,不能與小朋友友好相處。如何讓她學習并領悟分享,從而減少這種爭搶現(xiàn)象的發(fā)生呢。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發(fā)現(xiàn)她對故事很感興趣,每次當我宣布要講故事的時候,她總會很安靜的用小眼睛看著我,于是我就想到利用講故事的形式進行引導,讓她從故事中領悟分享、謙讓帶來的愉悅心情,從而學著不和小朋友爭搶玩具。

其次,對于孩子們,最有效的方法就應是游戲了。因此我就利用區(qū)域活動的時間,讓孩子們以“合作游戲”為主,投放足量的材料,從環(huán)境與材料提供上避免在游戲中發(fā)生爭搶行為,培養(yǎng)幼兒合作潛質和體會分享的愉悅。

最后,我通過創(chuàng)設“玩具生病”的情境游戲,激發(fā)李榮凌做個“愛護玩具的好寶寶”,引導她學習禮貌用語,學著與小朋友友好相處。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我發(fā)現(xiàn)李榮凌有了不小的變化,爭搶玩具的次數(shù)明顯少了,也能學著靜下心慢慢等待了。情感是幼兒個性發(fā)展的核心,幼兒教育必須要做到“以情動情”“因材施教”,善于運用師愛及教育機智,架設溝通師生心靈的橋梁。

教育隨筆:愛搶玩具的孩子


活動時,他總是一個人跑來跑去,小椅子一刻也坐不住,為此,我對他做了一天的活動跟蹤記錄,希望以此我能得到更多的啟發(fā)和這些事情的原因所在。早上來園時,王**帶來了一個玩具,馬上小朋友的注意力都被吸引過去了,只見李**走過去,一把奪過王**的玩具,就自己玩起來,王**見了要立刻搶回來,于是,兩人你爭我奪,都不肯松手,我走過去蹲下來說:李**,你想玩這個玩具是嗎?李**點點頭,那么,玩具是王**帶來的,你應該怎么跟他說呢,李**看看我,又看看玩具,對王**說,讓我玩一會好嗎,王**聽了松開了手,一起玩吧。我鼓勵道。兩個人聽了都跳起來,開心的玩起了玩具。

分析:

1.李**自我為中心的的傾向很明顯,自己的玩具只會自己玩,而不愿意和別人一起分享,李**從王**手里一把奪過玩具,是因為他喜歡玩這個玩具,自己也想玩,便采取了最直接的方式-----從別人的手里搶來了自己玩。

2.李**表現(xiàn)出來的許多行為特征可能與成人的過多關注有關,他已習慣于成為人們注意的焦點,一旦別人不注意他,他就會感覺不被重視,就會做出一些過激的反應(包括侵犯行為),以引人注意。同時在幼兒園里。小朋友常常出于害怕而不敢接近他,滿足不了交往需要的他便只好新的攻擊性行為來吸引起同伴的注意,如此便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

教育措施:

1、幼兒由于他們的生理,心理特點,不可能和成人一樣能用比較適宜的方法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有些幼兒只是想和別人表示一下友好,可是他們的動作給人家的感覺就像是想侵犯別人,幼兒年齡小不太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愿望,更多的只能依賴于動作,造成了許多理解上的偏差。

2、轉移關注點:放大和鼓勵進步,李**的攻擊性行為主要是自我控制能力不強而表現(xiàn)出來的無意識失控的行為,針對他的這一特點,我認為過分的關注他,只會擴大他的問題和缺點。因此,在他出現(xiàn)無意識失控行為時,我會設法加以阻止,但是絕不會斥責他,也不實施壓服教育,以免因自己的主觀臆斷而傷害他,當他稍微的有些進步的時候,我便馬上加以表揚,鼓勵,讓他逐步的感受到老師對他的愛和信任。

3、如果發(fā)現(xiàn)李**出現(xiàn)攻擊性行為就果斷的制止,并邊示范撫摸對方的手臂或其他部位說;如果你喜歡小朋友你可以撫摸他的手臂:或者輕輕的拍拍肩膀:示范后,請李**像老師一樣做。并肯定的說;對;要輕輕的撫摸,才表示你喜歡他。

幼教隨筆:由幼兒爭搶玩具想到的……


這就更清楚地說明此時孩子還不會進行“因為我搶了,所以他沒有了”的邏輯推理,也還不具備換位思考的能力。

寶寶們又開始了他們喜歡的娃娃家游戲。他們擺弄著娃娃家里的一切,時而抱抱娃娃,時而擺弄起餐具,各自玩得不亦樂乎。突然,我看到智豪和雨航兩個小朋友在互相的爭搶一個電話機。我在旁邊看見了就走過去問:“你們怎么了啊?”看見我來了,他們馬上向我告狀說,“他搶我的電話機。”“不是,是他搶我的。那電話機是我的,是我先看見的?!薄澳悄阍敢夂退黄鹜孢@個電話機嗎?”“好吧。但我要做爸爸?!薄昂玫??!闭f著,他們就開心的玩起來了??墒?沒一會智豪又和別的小朋友爭搶其它玩具了。

愛模仿是3-4歲幼兒的年齡特點,在游戲中他們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像小明那樣,別人玩什么自己也想玩什么,看見別人有的,自己總是想要。在幼兒園的小班里,同樣的玩具會有很多,這就是為了能盡量滿足幼兒喜歡模仿的這一心理需要。盡管如此,孩子們爭搶玩具的現(xiàn)象仍時有發(fā)生。

那么為什么會讓我們感覺有的孩子似乎“屢教不改”呢?就像我曾經(jīng)看到的那樣:一位教師對一個搶玩具的孩子說“你把寶寶的玩具搶走了,他沒有了怎么辦?”老師想通過讓他具體地看到“別人沒有了”,從而知道“自己不對了”。而孩子卻很坦然地說去那(指玩具架)拿一個。這就更清楚地說明此時孩子還不會進行“因為我搶了,所以他沒有了”的邏輯推理,也還不具備換位思考的能力。

對此,我們在教育中應教給孩子簡單的交往語言,喜歡聽故事是學前幼兒的共同特點,但對于小年齡的孩子認識水平低、理解能力差的特點,如果我們把想教育的內容含在故事情節(jié)當中,他們仍然不能理解,我們還可以把解決實際問題的具體方法反復地講在故事當中,如:小雞對小鴨說:“你的大皮球讓我玩一會兒好嗎?”小雞對小猴說:”你的小汽車讓我玩一會兒好嗎?”讓孩子知道說這樣一句話,對方就能夠高興地把玩具給自己玩,然后在生活中,成人要提醒孩子去使用這樣的語言,并幫助他感受成功,讓幼兒在潛意識中產(chǎn)生搶玩具不對的印象。

教育隨筆:“我的”玩具


事件實錄:在午餐后的自由活動時間,先吃完飯的小朋友們可以先搬小椅子到黃線上,然后玩自己從家中帶來的小玩具。A最喜歡玩玩具了,任何空隙的時間,他都會圍在玩具筐周圍,嘗試著伸進箱子擺弄一會玩具。今天我在給小朋友們盛湯的時候,突然傳來一陣哭聲,我一看,只見A的兩只手把汽車緊緊地攥著,正張開嘴巴準備用咬來反抗,而一邊的B則心急的大叫:“給我,你給我!”我連忙跑過去把他們拉開,但是他們還是在爭搶玩具。我連忙把玩具從A手中拿走,問:“要是搶玩具,玩具寶寶就歸我了哦?!蔽蚁劝矒嵩诳薜腂,再詢問他們事情的經(jīng)過。A:“是我先拿到的玩具,他要來搶?!蔽覇朆:“那你記得陳老師說過,能不能搶別的小朋友的玩具?”B說:“不可以。”“那你想玩其他小朋友手里的玩具應該怎么辦?”A說:“要問他能不能借我玩?!蔽艺f:“你很棒的,知道要用嘴巴問,那嘴巴可以用來咬人嗎?那你也可以用小嘴巴告訴他不要來搶玩具?!薄癇,那你再用小嘴巴問一下王熠名能不能把玩具借你玩?”A馬上同意說:“可以?!?/p>

分析、思考:

雖然上幼兒園已經(jīng)快一個月了,但是A他在常規(guī)這方面的意識還是很薄弱,如有時間就去玩區(qū)域里的玩具、集體在活動中隨意走動等自由散漫的行為。再加上小班孩子比較以自我為中心,常常把自己喜歡的東西當成是自己的。因此,在分散玩時看到自己想玩的玩具就會去別人手里搶。

針對這樣的情況,可以讓A帶一個他喜歡的玩具到幼兒園,滿足他想玩玩具的愿望。和他說道理的時候他都懂的,但是性子急,有的時候會動手、咬人。因此要告訴他正確的解決爭搶玩具的方法,讓他慢慢地學會用語言來解決問題,而不是動手。還有,要及時與家長溝通、交流,家長和老師共同努力,想辦法讓A意識到規(guī)則的重要性,如表揚、冷處理等,幫助他慢慢地學會與同伴交往的技能。

教育隨筆:‘聽不見’的孩子


“慶羊快去尿尿……”“慶羊快去洗手…….”“慶羊來拿點了…….”“慶羊快來站隊…….”每次如廁、洗手、喝水、吃點,老師們叫的最多的就是慶羊,但是無論老師喊多少遍,慶羊就像是沒有叫到他一樣,坐在那里一動不動,老師還要走到他跟前拉起他的手,這樣他才會去。

這一天我來到他身邊問他:“你叫什么名字?”我問了好多遍他都不說話,就像不是跟他說話一樣。上學期剛開始的時候也是這樣,開學第一天我們對每個孩子還不熟悉,孩子大多數(shù)叫不上名字,我們就問‘小朋友,咱們都來介紹介紹自己吧/只有他跟另一個小男孩不說自己的名字,結果我們把他們的名字弄錯了,叫了一上午別人的名字,直到中午另一個小朋友媽媽來接,我們才知道他們兩個的名字我們弄錯了。經(jīng)過上學期的幼兒園生活,慶羊有了很大的變化,也懂禮貌了,也可以跟小朋友友好相處了。但是,寒假假期結束后,慶羊又變得跟剛上幼兒園一樣,老師怎么叫他都不回應,也不搭理。

針對這一情況,我們先跟慶羊的媽媽進行了交流,慶羊媽媽說:“最近這段時間慶羊在家也是這樣,誰叫他都不搭理,就像沒聽見一樣,怎么說也不聽,上學期變化挺大,也挺好了,現(xiàn)在又變得這樣了,在家我們多跟他交流,麻煩老師在幼兒園多多費心引導。”

我們根據(jù)慶羊的情況,我們首先根據(jù)小班上學期的故事《唉!我在這》正確引導孩子,當別人叫你得不到你的回應的時候,別人給你的好吃的或者好玩的就會送給別的小朋友,所以當別人叫你名字的時候一定要回應,這樣也是一個有禮貌的好孩子。在一日的生活活動中,老師可以邊叫他的名字,邊適時用動作提醒他,慢慢對他進行引導。

經(jīng)過開學這幾周的仔細、耐心的引導,慶羊有了一定的進步,老師點名字時知道喊‘到’,站隊時也知道自己的隊名,但是平時老師跟他交流還是像‘聽不見’一樣,叫好幾次沒反應,這需要我們繼續(xù)努力,希望他有更大的進步。

教育隨筆:不再隨便鬧情緒


小班幼兒剛剛開學,難免會有鬧情緒的,可是,小班幼兒在幼兒園里已經(jīng)有一個月的時間了,可以說班里所有的幼兒應該都已經(jīng)沒有這種消極的現(xiàn)象了,可是我們班有個小女孩,每次來上幼兒園,早上都會出現(xiàn)鬧情緒的現(xiàn)象。

我們平時觀察她,發(fā)現(xiàn)她平時在幼兒園里各方面的表現(xiàn)都是非常好的,而且相比別的幼兒她的能力表現(xiàn)的還是很好的,而且特別的獨立,想想,每天早上都是她的媽媽來送她,很少看到她的爸爸,可能是因為太過依賴她的媽媽了。

在平時,我盡量讓她幫老師做一些事,并且在她做的很好的時候表揚她,這樣是為了分散她的注意力,而且讓她更好的適應幼兒園的生活,現(xiàn)在,她每次來很少出現(xiàn)鬧情緒的現(xiàn)象了,不過,相比以前的她進步已經(jīng)很大了。

在孩子出現(xiàn)問題的時候,我們要用正確的方法去幫助孩子解決問題,而在這個過程中,不要急于結果,給孩子一個適應和改變的機會,孩子最終變得更好,才是我們最終的目的。

教育隨筆:玩具是我的


教育隨筆:玩具是我的

晨間桌面游戲時,浩浩(2歲10個月)和霖霖都在建構區(qū)玩積塑,盛積塑的玩具筐一開始放在桌子中間,大家都從中間的筐子里拿玩具,浩浩可能因為個子小從筐子里拿玩具有些困難,便要把筐子拉到他的身邊,旁邊的霖霖從另一邊拉住筐子不放,兩人爭執(zhí)起來,筐子被扯得有點變形,浩浩看到霖霖拉著筐子不放,便去掰霖霖的手,霖霖仍不放手,大聲申辯:玩具筐應該放中間!浩浩根本不聽,還是使勁地掰霖霖的手,霖霖有點泄氣地松手,求助地看著我。

分析:

桌面游戲時,玩具筐放在桌子中間一直以來成了一條默認的規(guī)則,個子小的浩浩因為拿玩具有困難破壞了這條規(guī)則遭到霖霖的反對,一個堅持遵守規(guī)則,一個執(zhí)意破壞規(guī)則,沖突便發(fā)生了。嚴厲制止或者幫助浩浩拿一些玩具出來可以很快化解爭執(zhí),但是于孩子的內心不會有任何觸動。

我想勸浩浩自己把筐子送回到桌子中間,就問他:浩浩,你為什么要把玩具筐拉到自己這里?因為我的玩具太少了。浩浩邊從玩具筐里拿玩具邊說。

我看看其他小朋友拿到的玩具,再看浩浩的玩具,確實他的比較少,應該與他夠玩具困難有關。我又問他:如果其他小朋友還想用玩具,可是筐子離得太遠夠不著怎么辦?浩浩抬頭看看周圍的小朋友說:那我就給他、她,還有他(浩浩指著沒有和他爭玩具筐的小朋友),就是不給他(浩浩指著霖霖強調不給他)!

玩具是大家的不是你的,大家自己拿著玩就可以,不用你給的。我說。

玩具就是我的!浩浩邊玩邊堅決地說。

分析:

以玩具筐拿到自己身邊別人拿玩具也有困難來教育浩浩,浩浩因為有切身體驗,應該能夠理解自己的做法欠妥,可是自我中心意識很強,性格又倔強的浩浩不肯承認自己的錯誤,采用了逃避問題的方法從側面指出霖霖和他不友好,他也會對他不友好,并對老師的說教產(chǎn)生了逆反心理。

這時,因為浩浩把筐子拉到自己面前,桌面的空間小了,玩積塑時有些玩具放不下掉到了地上,浩浩便不再管玩具筐,干脆把玩具都拿到地上玩起來。我把玩具筐又放回桌子中間,并提醒他:浩浩,我把玩具筐放回去了。浩浩抬頭看看玩具筐沒有反對,繼續(xù)在地上玩玩具。

分析:

浩浩對老師把玩具筐又放回桌子中間沒有反對,說明他從內心里已經(jīng)意識到錯誤并想再在這個問題上糾纏下去,況且玩具筐放在自己這邊實實在在縮小了玩玩具的空間,但是倔強的他還是不肯自己把筐子放回去,而是選擇了在地上玩。

一會兒,浩浩拿著插好的積塑造型對我說:老師,你看!

哦!浩浩真棒!你插的是什么?我馬上表揚他。

我插的是樹林。浩浩得意地對我說:

你看,這兒還有小鳥的家呢。他又指指插塑造型下方的一個方形小洞說。

可愛的浩浩徹底地把自己從事件中脫離開來。

反思:

浩浩因為不足齡,初入園時我們對他給予了很多的關心與幫助,很多事情都依著他,這次他在游戲中搶玩具筐與我們平時或多或少地寵了他有關。但這個事件又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教師工作中的失誤,桌面游戲時沒有關注到象浩浩這樣拿玩具有困難的幼兒,所以沒有調整游戲場地與規(guī)則。事件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幼兒討論這樣幾個問題:搶玩具筐對不對?拿不到玩具怎么辦?玩具放在哪里玩起來更方便?讓幼兒自己來修訂規(guī)則,選擇游戲場地與玩法,這樣更能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教育原則。

爭搶玩具的后果


本網(wǎng)站為各位幼兒教師解決教案難題,下面給大家?guī)硪黄盃帗屚婢叩暮蠊保?/p>

開始選擇角色了,陽陽今天選擇了“醫(yī)院”,掛上了醫(yī)生的牌子,還有緣緣、月月、晨晨也一起參與了醫(yī)院的游戲,醫(yī)生護士都到位了,醫(yī)院里的娃娃正躺在小床上輸著液。

突然,娃娃家的爸爸媽媽來了,說他們家的娃娃在醫(yī)院要接回家。

但是醫(yī)院的醫(yī)生和護士說娃娃生病還沒好不能接回家。

就這樣開始爭搶起了娃娃,你一拉我一扯,娃娃的一只胳膊扯掉了。

“老師,他們把娃娃搶壞了!”月月叫了起來。

我過去一看,果真如此,娃娃的一只胳膊在緣緣手里。

這時,陽陽抱起娃娃說:快點!給娃娃搶救。

大家都跟著陽陽說:快點搶救,給他動手術,給他包扎......在陽陽的帶領下大家都忙著幫娃娃搶救。

本來是一場爭執(zhí),卻變成了一個偶然,大家沒有再為爭搶娃娃而吵鬧,而是變成了給娃娃搶救,我也加入了他們的搶救隊伍,幫他們找來了透明膠做綁帶,還有小剪刀。

陽陽是我們的“主刀醫(yī)生”,正投入的為娃娃搶救。

很快的,在大家的努力下娃娃的胳膊裝上去了,幫著綁帶。

陽陽在這次的“意外”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讓已成風波很自然的過去了,大家都從這次的搶救娃娃中知道了爭搶玩具的后果,相信以后這樣的事情不會再發(fā)生。

關于“爭搶玩具的后果”的精彩內容就給大家介紹到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關注我們了解更多內容!

相關推薦

  • 教育隨筆:老師,她搶我玩具 教育隨筆:老師,她搶我玩具 “老師,她搶我玩具!老師,她搶我玩具!”循聲望去,只見李榮凌又在和小朋友爭搶玩具。每次到了區(qū)域活動時間,教室總會時不時傳來李榮凌和別人爭搶玩具的聲音。 李榮凌的爸爸、媽媽結...
    2021-04-27 閱讀全文
  • 教育隨筆:愛搶玩具的孩子 活動時,他總是一個人跑來跑去,小椅子一刻也坐不住,為此,我對他做了一天的活動跟蹤記錄,希望以此我能得到更多的啟發(fā)和這些事情的原因所在。早上來園時,王**帶來了一個玩具,馬上小朋友的注意力都被吸引過去了...
    2021-04-28 閱讀全文
  • 幼教隨筆:由幼兒爭搶玩具想到的…… 這就更清楚地說明此時孩子還不會進行“因為我搶了,所以他沒有了”的邏輯推理,也還不具備換位思考的能力。 寶寶們又開始了他們喜歡的娃娃家游戲。他們擺弄著娃娃家里的一切,時而抱抱娃娃,時而擺弄起餐具,各自玩...
    2021-08-13 閱讀全文
  • 教育隨筆:“我的”玩具 事件實錄:在午餐后的自由活動時間,先吃完飯的小朋友們可以先搬小椅子到黃線上,然后玩自己從家中帶來的小玩具。A最喜歡玩玩具了,任何空隙的時間,他都會圍在玩具筐周圍,嘗試著伸進箱子擺弄一會玩具。今天我在給...
    2021-05-01 閱讀全文
  • 幼兒園教育筆記《老師,我們不搶玩具了》 不為明天做好準備的人是沒有未來的,在學習工作中,幼兒園教師有提前準備可能會使用到資料的習慣。資料的定義范圍較大,可指代生產(chǎn)資料。資料可以作為參考給我們一些學習工作靈感。所以,你是否知曉幼師資料到底是怎樣的形式呢?小編特別整理來自網(wǎng)絡的幼兒園教育筆記《老師,我們不搶玩具了》,歡迎大家閱讀收藏,分享給身...
    2023-07-23 閱讀全文

教育隨筆:老師,她搶我玩具 “老師,她搶我玩具!老師,她搶我玩具!”循聲望去,只見李榮凌又在和小朋友爭搶玩具。每次到了區(qū)域活動時間,教室總會時不時傳來李榮凌和別人爭搶玩具的聲音。 李榮凌的爸爸、媽媽結...

2021-04-27 閱讀全文

活動時,他總是一個人跑來跑去,小椅子一刻也坐不住,為此,我對他做了一天的活動跟蹤記錄,希望以此我能得到更多的啟發(fā)和這些事情的原因所在。早上來園時,王**帶來了一個玩具,馬上小朋友的注意力都被吸引過去了...

2021-04-28 閱讀全文

這就更清楚地說明此時孩子還不會進行“因為我搶了,所以他沒有了”的邏輯推理,也還不具備換位思考的能力。 寶寶們又開始了他們喜歡的娃娃家游戲。他們擺弄著娃娃家里的一切,時而抱抱娃娃,時而擺弄起餐具,各自玩...

2021-08-13 閱讀全文

事件實錄:在午餐后的自由活動時間,先吃完飯的小朋友們可以先搬小椅子到黃線上,然后玩自己從家中帶來的小玩具。A最喜歡玩玩具了,任何空隙的時間,他都會圍在玩具筐周圍,嘗試著伸進箱子擺弄一會玩具。今天我在給...

2021-05-01 閱讀全文

不為明天做好準備的人是沒有未來的,在學習工作中,幼兒園教師有提前準備可能會使用到資料的習慣。資料的定義范圍較大,可指代生產(chǎn)資料。資料可以作為參考給我們一些學習工作靈感。所以,你是否知曉幼師資料到底是怎樣的形式呢?小編特別整理來自網(wǎng)絡的幼兒園教育筆記《老師,我們不搶玩具了》,歡迎大家閱讀收藏,分享給身...

2023-07-23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