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讓寶寶在游戲中學會做菜

發(fā)布時間:2021-04-27 幼兒園寶寶游戲 游戲?qū)殞氂變簣@ 讓幼兒園安靜的游戲

現(xiàn)在的快餐食品夠便利,種類夠多,所以在英國美國,十幾歲的孩子不會做飯已經(jīng)變得非常普遍,畢竟,餓了就能買到想要的東西,誰還會費那個勁呢。可現(xiàn)在,教育專家們逐漸認識到,要讓孩子們摒棄那些高脂肪、低營養(yǎng)的垃圾食品,就必須讓他們學會下廚做飯,讓他們學會享受制作健康美食的樂趣。

因此,英國政府已經(jīng)規(guī)定各中學必須在2011年前,開設(shè)烹飪必修課。

英國《獨立報》的食品專欄作家馬克思·黑克斯專門撰文為青少年量身定做了一本食譜。他說,作為父母只要教會孩子以下幾個菜,就可以讓他們從游戲中學到廚藝。

由于中西飲食和調(diào)料差異很大,以下我們列出幾個比較接近中國人日常生活的黑克斯菜譜。

1.炸魚條:250克新鮮鱈魚條;100克面粉;1個雞蛋,打勻;100克面包屑

小心地把魚骨頭挑出來,把魚肉切成手指大小,撒上鹽和胡椒,取三個大的平盤,在第一個盤子底部鋪上薄薄一層面粉,在第二個盤子里裝上打好的雞蛋,在第三個盤子里鋪上面包屑。把切好的魚肉一一滾過這幾個平盤,蘸勻。用煎鍋把植物油燒熱,將魚肉放進去,每面炸2—3分鐘,然后將炸好的魚肉包在厚的紙巾中,吸去多余的油脂即可。YJS21.com

2.意大利通心粉:200—250克通心粉;新鮮的干奶酪;2湯匙橄欖油;1只小個的洋蔥;1瓣大蒜,剝皮壓碎;百里香少許,仔細切碎;2茶匙番茄汁;10個番茄,剝皮,去籽,粗粗切塊

將少許橄欖油在平底鍋中燒熱,放入洋蔥、蒜和百里香翻炒,當它們變軟但還沒有變色時,加入番茄、番茄汁和半杯水,燒25—30分鐘,制成番茄醬,加入鹽和胡椒調(diào)味。同時把通心粉煮軟,水控干,拌入番茄醬,撒上干奶酪即可。

3.薄烤餅:120克面粉;1個中等大小的雞蛋;1茶匙白砂糖;300毫升牛奶;菜油少許

將面和油一起攪拌,加入白砂糖和1/3的牛奶。然后將它們放入剩下的牛奶中。加熱不粘鍋,倒入一點菜油,然后放入一點面糊,將鍋傾斜,使面糊均勻地在鍋底鋪開形成薄片。大約一分鐘后,薄餅的一面已經(jīng)變成棕黃色,翻面再烤一分鐘即可。

4.草莓和香蕉奶昔:3根香蕉,去皮切成小塊冷凍一下;10顆草莓;300毫升牛奶

將它們在食品攪拌器中攪勻,倒入細高的玻璃杯,插上吸管即可。

5.水果果凍

將水倒入模具放進冰箱就可以凍成冰塊。將喜歡的水果切成塊冰凍在水中味道也不錯。盡可能發(fā)揮孩子的想象力,放芒果、獼猴桃,什么都可以。

黑克斯認為,如果孩子得到適當?shù)墓膭?,他們就會很熱心地去做飯。而且,孩子到了八九歲的時候,就已經(jīng)可以很好地掌握用刀和煤氣爐的方法了,這方面父母盡可放心。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讓寶寶愛上紙盒游戲


家家都有的紙盒子,只要爸爸媽媽動一點心思,就可以讓寶寶愛上紙盒游戲。最最重要的不是省錢,而是可以鍛煉寶寶花錢也買不到的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

撥浪鼓

還記得小時候的撥浪鼓嗎?一個簡單而可愛的玩具。在小紙盒子里面裝上黃豆、沙子、大米或者其他東西,然后封好,搖一搖,讓寶寶猜猜里面裝的是什么。隨著寶寶年齡的增大,還可以讓寶寶自己做撥浪鼓。如果他要裝小紙片在里面,你也不要阻止,實踐會讓他知道什么東西才能發(fā)出悅耳的聲音。

自制的“土火車”

想必大人小孩都喜歡玩具店里長長的火車。沒關(guān)系,我們自己做一個。先收集各種各樣的小紙盒子,可以是媽媽裝化妝品的盒子、寶寶裝餅干的盒子等等各種漂亮鮮艷的紙盒子。爸爸媽媽可以和寶寶一起做火車,其實很簡單,只要用一根繩子將紙盒串連起來就大功告成了。

然后讓寶寶牽著繩子朝前走?!伴_火車了!”寶寶一下變成了“火車頭”,當上了“火車司機”,爸爸和媽媽都可以扮演乘客。

牛奶盒子搭成的城堡

大人和寶寶每天都要吃的牛奶,算一算丟掉的盒子也有一卡車了吧。別再給寶寶買積木了,積木本來就是要訓練孩子創(chuàng)造力的玩具,但是對著圖紙怎么搭得出真正自己的城堡呢。

每天喝完的牛奶盒子,洗干凈曬干以后就送給寶寶,給他“添磚加瓦”。并且大方地把寶寶房間的一角都讓他自由發(fā)揮。先只有一棟小房子,然后可能變成高樓大廈、城堡宮殿。千萬別隨便拆掉,若干年后你們家也許會出一個真的建筑設(shè)計師,牛奶盒子的城堡會帶給其他人很多啟示。

布娃娃的家

商場里芭比娃娃的家多昂貴啊,而且通常買回來沒多久寶寶就沒有興趣了。因為買的玩具房子雖然豪華,但是很容易玩膩。我們可以自己用紙盒子做一個布娃娃的家,那多有意思,而且自己辛苦勞動的結(jié)果可不舍得那么快就舍棄。

用一個干凈完整的鞋盒子,鞋盒子里面可以貼上寶寶喜歡的花紙充當“墻紙”,還可以給布娃娃搭一個小床,鋪上地毯……爸爸媽媽可以幫助寶寶完成,但要盡量讓孩子決定該怎么做。

忍者神龜來啦

找?guī)讉€剛好和寶寶身體差不多大的紙盒子,當然,大一點的紙盒可以爸爸媽媽和寶寶一起玩。在紙盒上貼或畫上綠色的龜殼,也可以是紅色、藍色的,套在寶寶身上,寶寶就可以在地上爬來爬去了。爸爸媽媽也參與進來,寶寶會更開心。不要介意被鄰居看見你們一家人在裝“烏龜”,管他的呢。

我愛我家

兒童家具店的玩具房子,漂亮而昂貴。不過既然我們有紙盒子,又何必購買玩具房子呢。不要頭疼家里裝電器的廢舊紙箱怎么處置,它其實是孩子最喜歡的“蝸居”\x{2014}\x{2014}甚至是他們闖禍或不開心時心情的“庇護所”。隨孩子高興,在紙箱一側(cè)剪或不剪出一扇門都可以,也可以給紙盒子開個天窗,總之不要把自己的布置想法強加給孩子。如果有一天,你的孩子大方地邀請你到他的小屋坐坐,那么恭喜你,你不僅是他的父母,也是他的朋友了。

紙盒桌子和凳子

大的紙盒子翻過面,就是一個結(jié)實耐用的桌子,小的紙盒子翻過面就變成了小凳子。小凳子雖然不怎么結(jié)實,但是可以經(jīng)常更換。寶寶的房間允許他大膽設(shè)計嘗試,媽媽要做的是把這些設(shè)計變得更精致一些。紙盒桌子可以搭上桌布,紙盒凳子可以貼上好看的包裝紙。

風的聲音

小女孩子也許不喜歡太激烈的游戲。在一個閑暇的下午,媽媽和寶寶一起把平時收集的小紙盒子拿出來制作自己的風鈴。紙盒子要輕巧漂亮的,比如超市里面各種小零食的盒子。每個紙盒子下面串一個小鈴鐺,然后用喜歡的絲帶把盒子全部串成長長一串,放在迎風飄展的門邊。紙盒風鈴響啦,咦,不是沒有風嗎?原來是爸爸回來啦!

游戲法,讓寶寶快樂識字


對于兒童早期識字,社會上有不同看法:一種就是早教孩子東西,(包括識字),后來上學他反而覺得老師教的他都懂(實際上并不是都懂得這么深),就不好好學,成績反而下降了;另一種則是認為愈早識字愈好,早識字,可以早閱讀、早開發(fā)智力。

小編認為孩子早識字到底好不好,不能一概而論,在許多因素與早識字有關(guān),比如:孩子有沒有一定的語言能力?已經(jīng)能模仿說話了嗎?有沒有興趣?你讓他學識字,他喜歡嗎?我看你要“念念字”嗎?字“搬家”,他能認出來嗎、比如這些學會的字在圖畫書里面出現(xiàn),他能不能找出來,并與圖畫上的形象、東西匹配?也就是學以致用;家里有沒有人會教?孩子有沒有兩歲?如果在家教識字,孩子上的幼兒園有沒有機會用這些字?等等。如果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那么,就可以教孩子識字,否則最好再等一等。

在教孩子識字時,要注意以下7點:

1、年齡雖不是唯一的因素,但在學字方面也有關(guān)系,一般說,年齡愈小,每天教學的時間愈短,教的字愈少,而反復的次數(shù)愈多。

2、只要求會讀出來,知道表示什么,有時可以連起來表示一個簡單的意思,即可。比如學會了“我”、“喝”、“水”三個字,能懂得“我喝水”是他拿著杯子喝水,就行了。

3、每天看孩子的興趣,高興時教一會兒(10分鐘左右),不高興時可以不教,剛開始不必太正規(guī),慢慢再正規(guī)起來。

4、生字可用生字卡教,在書店里買就可以了。如果自己做的話,可用白銅版紙剪成12mX12m大小的方塊,每一張上寫一個字比如:“媽”、“爸”、“杯”、“勺”等。

5、所教的內(nèi)容一開始以單詞為主,以后再教句子。這個單詞可以是一個字的,也可以是兩個字的。

6、所教的名詞以人物的稱呼(如:爸、媽、奶、姥、爺?shù)?、東西的名稱(如杯、碗、勺、床、桌子等)、食品的名稱(如:米飯、牛奶、雞蛋、饅頭等)、以及交通工具、動物的名稱等。所教的動詞以常用的為主,如:看、聽、來、去、說、走、跑等。

7、也可以通過玩游戲的方式來教。

在教孩子識字的過程中,成年人要設(shè)計多種多樣的游戲來誘導孩子,使孩子感到識字能獲得歡樂,把識字當作每天必不可少的游戲活動,在不知不覺中識字、脫盲。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教者有心,學者無意”。該怎樣把識字與游戲結(jié)合起來,使孩子感到有趣而樂于接受呢?

家長如何陪寶寶做游戲


我的寶寶小名叫壯壯,人如其名。兩歲多的他已接近30斤,能吃能喝能睡,白白胖胖,“力大無比”,可以在單杠上扶著做引體向上,憨態(tài)可掬的樣子,真是人見人愛。我在壯壯11個月的時候就利用一套親子游戲來培養(yǎng)兒子的運動能力及促進其智力發(fā)展,根據(jù)我的經(jīng)驗體會,當時兒子非常喜歡且鍛煉效果頗佳,現(xiàn)將其特推薦如下:

一.踢球游戲

目的:鍛煉寶寶的掌握身體平衡的能力與抬腿動作。

玩法:小皮球放在腳旁邊引導他去踢球。家長在一旁注意維護,防摔倒。開始可做示范,慢慢增加難度,如把球放在離其腳有一定距離的地方。

二.舉手游戲

目的:鍛煉寶寶的臂力和身體協(xié)調(diào)能力。

玩法事先準備一小皮球或其他玩具,讓寶寶在床上坐好,你一邊說“舉高高”一邊將小皮球舉過頭頂,開始要示范多次,慢慢寶寶就可以根據(jù)你的語言做動作了。

三.涂畫游戲

目的:鍛煉手指的靈活性和小肌肉的控制力。

玩法給寶寶紙和無毒畫筆。你用畫筆在紙上畫一朵花或小動物,再涂上顏色,引起寶寶的興趣。然后將畫筆遞給寶寶,扶住,在紙上涂涂畫畫,不管畫什么,都要表揚他。

四.念兒歌游戲

目的:經(jīng)常練習,可幫助寶寶感受語言的節(jié)奏和韻律,有助于發(fā)音。

玩法選一首押韻的兒歌,經(jīng)常念給寶寶聽,每次念到最后一個字,故意加重語氣,并且和前一個字之間拉長聲音,以突出最后一個押韻字的發(fā)音。

同寶寶一起做身體游戲


撫觸加被動操

經(jīng)過新生兒期的反復練習,相信媽媽和寶寶都已喜歡上了每日必做的撫觸。媽媽和寶寶說話時他會發(fā)出聲音來應答;做按摩手心時他會張開小手等待你去做;從仰臥變?yōu)楦┡P時他會主動抬頭。那么1~3個月又增加了什么新內(nèi)容呢?

同寶寶一起做身體游戲

1個月

A.手抓握。

該練習和新生兒期一樣。

B.屈肘。在手抓握練習之后,母親用手握住孩子手及腕部,然后分別將孩子左、右手依次向?qū)殞毶媳刍蚣绲姆较蚯?~6拍。

C.擴胸。兩臂胸前平舉為預備姿勢,第1拍兩臂側(cè)平舉,也就是將兩臂向左右分開至身體兩側(cè),掌心向上;第2拍兩臂收至胸前;第3拍同第1拍;第4拍還原。共4~8拍。

D.屈腿。下肢第四節(jié)后,手握孩子足踝部,將左、右腿分別做屈膝,屈胯動作,共4~6拍。

E.抬頭。翻身呈俯臥位后可做半分鐘抬頭訓練。注意把孩子雙手分別放在頭兩側(cè)起支撐作用,同時用你的聲音和笑臉去孩子頭前方逗引他抬頭。1個月的寶寶頸肌、背肌力量均不強,不要試圖讓他抬頭很長時間,以免造成疲勞。

2個月

A、B.同1個月,練習次數(shù)可達8拍。

C.擴胸交叉雙臂上舉。兩臂胸前平舉預備,第1拍,兩臂側(cè)平舉;第2拍,兩臂收至胸前交叉;第3拍,兩臂側(cè)平舉;第4拍,兩臂放置身體兩側(cè);第5~8拍重復兩臂上舉和還原至第4拍的姿勢2次,即上舉-還原-上舉-還原。共8拍。

D.屈腿上舉。在1個月的屈腿動作之后,手握孩子膝關(guān)節(jié)使腿伸直并上舉45度,共8拍。

E.抬頭,呈45度,共練習1分鐘。

3個月

A.擴胸交叉雙臂上舉,同2個月。

B.手碰手。A.8拍完成之后,握著小兒腕部讓其兩手相碰4~6拍。這時母親一定要和寶寶說話。你可以告訴他:“寶寶看看這是你的小手,多可愛呀。”一邊碰手一邊說:“原來小手可以挨在一起呀,寶寶試一試!‘這一節(jié)為促進2~3個月孩子看手、玩手、吸吮手的能力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

C.屈腿90度。雙下肢交叉屈腿后放平,雙手握住膝關(guān)節(jié),伸直下肢后上舉90度。共8拍。

D.側(cè)身翻。從仰臥位變?yōu)楦┡P位時不是把孩子抱起來再趴下,而是將一側(cè)下肢放在另一側(cè)下肢之上,然后輕輕推后背幫孩子翻身。左右側(cè)身翻各練2次。

E.俯臥抬頭90度。練習可達2分鐘。作法同2個月。

趴著玩

撫觸中總共15分鐘,其中的抬頭練習不可能時間很長,為補充練習抬頭我們可以在床上和孩子趴著玩。母子頭對頭的趴著,臉和眼睛處于同一高度,便于孩子觀察你并和你目光相接,這是加強和孩子溝通的好機會。你可以用語言叫寶寶,讓他抬頭看你;也可以用手摸摸寶寶的臉或小手引起他的注意,讓他抬頭。每當寶寶抬頭時間長感到累了時,他會主動趴下,這時你要讓他休息。玩游戲和吃飯一樣均屬不可勉強的事情,我們要注意適度和量力而行。

親子游戲讓寶寶快樂成長


尋寶藏培養(yǎng)觀察能力過家家鍛煉社交技能

日常生活中,父母安排一定的時間陪寶寶玩上一兩個小游戲,可多一些親近孩子的機會,還可讓孩子緩解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緊張和拘束,也是孩子發(fā)泄情感的有效途徑。

扮鬼臉

游戲方式:慢慢對著寶寶吐舌頭、發(fā)出啊啊咿咿的聲音,或鼓起腮幫子吹氣、吹口哨,或擠眼、皺眉……

解讀:游戲動作主要鍛煉孩子的口腔、舌頭,為2個月以上寶寶的語言發(fā)展做好生理器官方面的準備。

提示:在游戲中要注意觀察寶寶的反應,適當調(diào)整速度和刺激程度,讓寶寶有興趣觀察到整個過程,并學習模仿。此外,游戲中,父母要對寶寶先做如笑、咳嗽等動作,之后再說話,有利于促使寶寶產(chǎn)生積極的溝通愿望。

爬高山

游戲方式:媽媽面對面抱著寶寶靠坐在沙發(fā)上,雙手托住寶寶的腋下,讓寶寶的雙腿站在媽媽的腿上,寶寶在媽媽托舉的力量下,沿著媽媽的身體向上踩,一直到肩;稍作停頓,再把寶寶的背轉(zhuǎn)向媽媽,貼著媽媽的身體滑下來,一直滑到腳背。邊做邊念歌謠:“寶寶爬高山,爬呀爬,爬到頂啦!”暫停后又說:“寶寶滑下山,滑呀滑,滑下來啦……”

解讀:這個游戲?qū)﹀憻?個月以上寶寶的腿部力量和前庭器官,以及培養(yǎng)寶寶的音樂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有益。

提示:游戲中媽媽的身體要注意保持平衡,盡量使用腰腹及胳膊的力量。同時,如果寶寶動作緩慢,父母要有足夠的耐心,注意保護好寶寶,以免寶寶磕碰。

找媽媽

游戲方式:媽媽可以先讓寶寶注意到自己“媽媽在這里!”然后用絲巾遮住臉問寶寶:“媽媽在哪里?”停留兩秒,慢慢再從絲巾后露出笑臉:“媽媽在這里?!贝笠稽c的寶寶會自己扯掉絲巾,媽媽可以夸張地做驚奇狀:“哦,寶寶找著媽媽啦!”對于9個月以上的寶寶,媽媽可以躲到別的房間,要讓寶寶能看到媽媽從房間里出來。

解讀:這款游戲適合4個月至5歲的孩子,對緩解寶寶分離焦慮、消除不良情緒非常有效。

提示:當寶寶有意躲在同一地方讓人找到時,媽媽不要干涉;媽媽躲的地方也要容易被寶寶找到,如露出身體的一部分,或躲在同一地方,以讓寶寶提高興趣。

尋寶藏

游戲方式:在抽屜或盒子里放入一些小玩具,讓寶寶看到媽媽是如何打開抽屜或盒子發(fā)現(xiàn)寶藏的。重復幾次后,讓寶寶自己打開抽屜和盒子尋找玩具;對已經(jīng)能夠聽懂一些提示的2歲以上寶寶,可以把玩具放在房間里某個開放的地方,如茶幾或椅子下,讓寶寶去尋找;對于5歲以上的則可以繪制一張尋寶圖,標上藏寶地點,讓孩子去尋找。

解讀:游戲?qū)﹀憻?歲以上寶寶手眼的協(xié)調(diào)能力、培養(yǎng)寶寶觀察記憶能力都很有幫助。

提示:如果寶寶一時找不到寶藏,一定要智慧地幫助他完成任務,譬如媽媽走到玩具旁做尋找狀,以吸引寶寶注意藏寶地點;當寶寶找到玩具,應及時用鼓掌加以激勵。

過家家

游戲方式:當寶寶扮演某個角色時,父母就扮演與之對應的角色。如果媽媽扮演寶寶時,可以表現(xiàn)寶寶平時的弱點,如不肯吃飯等,觀察寶寶的反應。

解讀:游戲能幫助2歲以上的寶寶了解社會關(guān)系,鍛煉社交技能。

提示:角色扮演游戲能讓寶寶掌握適當?shù)纳缃患记伞8匾氖?,讓游戲取代訓斥,使寶寶在快樂中克服自己存在的弱點。

讓寶寶更健壯的運動游戲


2-3歲的孩子,每天可做走步練習,開始時走150-200米,3歲時能走250-300米。也可以經(jīng)常提醒母親,早上送孩子入園,可早些出門,讓孩子走到幼兒園。路上不讓孩子過分出汗,可根據(jù)氣溫增減衣服。

園外散步時,到達目的地后,要讓孩子們坐在干燥地方充分休息,然后再帶回來。

在氣溫不太低的時候,應盡量讓孩子在室外玩。每天可有5個小時左右在室外度過??沙浞掷蒙硤觥⑺兀ńM織愉快的集體生活)、滑梯、兒童三輪車等做游戲。

此外,每周上3次左右的體操課,每次做15-18分鐘的體操。由于2-3歲的孩子已經(jīng)能夠參加集體活動了,這時可按編組做操。

走步和攀登運動:

可讓孩子在寬20厘米、長2-2.5米、高30-35厘米的斜坡上走。孩子快到3歲時,寬度可縮小到15厘米。

在地板或地面上用粉筆畫一條寬30厘米的直道,讓孩子雙手平舉前行。快到3歲時,可畫成彎道,讓他們走。讓孩子上下高20厘米(接著可提高到25厘米)的臺子。

在離地板或地面20-30厘米(接著可提高到30-35厘米)高處,立個橫桿或拉根繩子,讓孩子邁過去。

利用圓臺架的兩側(cè)斜面,讓孩子抓住斜面扶手從一側(cè)上去,再從另一側(cè)下來。也可在院子里修個土堆,讓孩子上下跑動。

讓孩子學爬梯子,熟練后,可做鐵柵欄游戲。

過了2歲半的孩子,可練習用腳尖或腳后跟走路。為了使姿勢優(yōu)美,雙手可反剪在背后,挺著胸走。

投擲運動:

可在離孩子80~120厘米處放一個高40厘米的小筐,讓他們往里面拋球。

在離孩子80~120厘米處,掛一個齊孩子眼睛高的球網(wǎng),讓他們向網(wǎng)里投球。

快到3歲的孩子,可讓他們在地板上滾排球,讓球從放在2~3米遠處、間隔為40厘米的椅子中間滾過。

全身運動:

讓孩子并排坐在椅子上傳球,然后讓孩子并排騎在平衡木上,挨次從頭頂上往后傳球。

讓2個孩子拽一個圈,時而站起來,時而坐下。

讓孩子做俯臥撐運動。

讓孩子做仰臥、雙腳蹬自行車踏板運動。

象青蟲那樣滾動到房間里。

用四肢在地板上按粉筆畫的路線爬行。

如何陪自己的寶寶做游戲


我的寶寶小名叫壯壯,人如其名。兩歲多的他已接近30斤,能吃能喝能睡,白白胖胖,“力大無比”,可以在單杠上扶著做引體向上,憨態(tài)可掬的樣子,真是人見人愛。我在壯壯11個月的時候就利用一套親子游戲來培養(yǎng)兒子的運動能力及促進其智力發(fā)展,根據(jù)我的經(jīng)驗體會,當時兒子非常喜歡且鍛煉效果頗佳,現(xiàn)將其特推薦如下:

一。踢球游戲

目的:鍛煉寶寶的掌握身體平衡的能力與抬腿動作。

玩法:小皮球放在腳旁邊引導他去踢球。家長在一旁注意維護,防摔倒。開始可做示范,慢慢增加難度,如把球放在離其腳有一定距離的地方。

二。舉手游戲

目的:鍛煉寶寶的臂力和身體協(xié)調(diào)能力。

玩法事先準備一小皮球或其他玩具,讓寶寶在床上坐好,你一邊說“舉高高”一邊將小皮球舉過頭頂,開始要示范多次,慢慢寶寶就可以根據(jù)你的語言做動作了。

三。涂畫游戲

目的:鍛煉手指的靈活性和小肌肉的控制力。

玩法給寶寶紙和無毒畫筆。你用畫筆在紙上畫一朵花或小動物,再涂上顏色,引起寶寶的興趣。然后將畫筆遞給寶寶,扶住,在紙上涂涂畫畫,不管畫什么,都要表揚他。

四。念兒歌游戲

目的:經(jīng)常練習,可幫助寶寶感受語言的節(jié)奏和韻律,有助于發(fā)音。

玩法選一首押韻的兒歌,經(jīng)常念給寶寶聽,每次念到最后一個字,故意加重語氣,并且和前一個字之間拉長聲音,以突出最后一個押韻字的發(fā)音。

在游戲中訓練寶寶思維能力的方法


孩子的聰明伶俐是先天遺傳的多還是后天的培養(yǎng)的多,這個我們無從而知,但是聰明的孩子都有一個通信,他們總是有著敏銳的洞察力和別具一格的思維方式。邏輯思維被當成孩子學習的法寶,定勢思維和題海戰(zhàn)術(shù)能夠讓孩子學習取得高分,但這樣的孩子不一定聰敏靈活哦!想要寶寶聰明翻倍,多和孩子做逆向思維小游戲。

怎么培養(yǎng)孩子逆向思維?

在現(xiàn)實生活中,父母應該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的逆向思維進行培養(yǎng)呢?引導孩子的逆向思維,年齡和認知發(fā)展水平是個關(guān)鍵,父母可以根據(jù)孩子的不同年齡和不同的認知水平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進行培養(yǎng)。在日常生活中,不妨試從以下幾點切入:

1、從順序上:即可以是空間順序,比如上變下、前變后、左變右。在躲貓貓的時候可以要求孩子躲在媽媽的后面,也可以說成媽媽遮在了孩子的前面。還有就是在時間順序上:早變晚、先變后、快變慢。讓孩子們發(fā)現(xiàn)馬路上的汽車比自行車開得快,自行車比汽車行得慢等等。

2、看外形:直觀的事物最能引起孩子們的興趣。所以我們可以借助看得見的東西,鼓勵孩子從另一個側(cè)面去思考。猜猜這是誰的影子;或者一張的平面圖形的紙經(jīng)過少許加工就可以讓紙站起來變成立體的圖形。

3、看特點:和孩子一起觀察事物,區(qū)分事物的許多相反的屬性和特點。幫助孩子學會分類,家里的玻璃杯、碗、勺子是可以一直用的,但是紙巾、快餐盒是一次性的,用過就不能用了。

二、過早訓練思維能力未必好

前兩年有一個調(diào)查很轟動,是關(guān)于很多國家兒童能力的調(diào)查,其中的結(jié)果:中國孩子計算能力排名第一,而想象力倒數(shù)第三,創(chuàng)造性倒數(shù)第一。當調(diào)查結(jié)論在國內(nèi)傳開之時,引起了教育界和社會各方面的討論和爭議,正如錢學森之問。

身為教育工作者,家長也是培養(yǎng)孩子能力的主力軍,我們無意把這樣一個讓人氣餒的結(jié)果所要思考的責任完全歸因于某一方,更希望由此引起重視,中國的孩子即使把自己訓練成一個馬力強勁的計算器,也不能推動當今技術(shù)創(chuàng)新革命為大趨勢的世界潮流。因此,當務之急,我們需要行動起來,從根本上扭轉(zhuǎn)培養(yǎng)孩子能力的思路和做法,為孩子奠定好走向世界的人才基礎(chǔ)。

過早訓練思維能力未必好

人才的競爭是大腦的競爭,智力是人才的關(guān)鍵因素,思維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思維能力分為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又分為直觀思維和邏輯思維,在國內(nèi)應試教育大力盛行的今天,邏輯思維被當成孩子學習的法寶,大量的習題、活動都圍繞著邏輯思維而開展,殊不知太早太快地訓練孩子的邏輯思維,對其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未必有利。

很多父母在對孩子進行思維訓練時,總是按一種模式去進行,如告訴孩子動物園里有老虎、獅子、猴子、大象等動物,這種思維模式叫做單向思維,一直以單向思維的模式去訓練孩子,則會使孩子形成一定的思維定勢,從而影響孩子的思維批判性、準確性、廣闊性和敏捷性的發(fā)展。

什么是逆向思維

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會遇到一些突發(fā)事件,或者遇上不按常理出牌的人,倘若一味地強調(diào)按規(guī)則辦事,根據(jù)既定的程序行動往往行不通,這時候需要的就是逆向思維。所謂逆向思維,就是指人們?yōu)檫_到一定目標,從相反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從中引導出啟發(fā)思維的方法。它同正向思維的實質(zhì)是一致的,只是換個不同的角度而已。

三、逆向訓練:親子游戲

逆向訓練:親子游戲

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在培養(yǎng)逆向思維能力上可以采用的方法也不同,主要是根據(jù)孩子認知發(fā)展的階段來遞進的。下面介紹幾個父母可以參考的游戲,或許更具操作性。

起步階段(3-4歲):孩子的思維處于起步階段,屬于直覺行動思維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思維更多的是“跟著感覺走”。這一時期媽媽的任務是訓練其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為日后的思維發(fā)展做好準備。3歲半以后,媽媽要有意識地起步培養(yǎng)孩子的逆向思維了。媽媽可以借助一些簡單、輕松、有趣的游戲,喚起孩子對思維的興趣,并自己動手操作,讓孩子經(jīng)常處于積極活動的狀態(tài)之中。

游戲1:相反指令

媽媽和孩子面對面,先由孩子發(fā)出指令,媽媽做動作,但是要做相反的動作——如果孩子說:“哭”,媽媽就大聲“笑”;孩子說:“站起來”,媽媽就“坐下去”;以此類推,“舉左手”對應“舉右手”,“向前走”對應“往后退”……一定要“對著干”。一輪下來,媽媽孩子互換角色,重新開始。

游戲2:輸了要歡呼

媽媽和孩子進行猜拳游戲,贏者要表現(xiàn)出不開心的樣子,而輸者要歡呼一下,表示勝利!誰先做錯就表示游戲輸了哦!

四、游戲:找找哪個不見了

關(guān)鍵時期(4-5歲):孩子已經(jīng)有能力根據(jù)事物的具體形象來思考和聯(lián)想;有了初步的概括能力,對熟悉的事物,也能進行簡單的抽象思維、判斷和推理了。這一階段,媽媽可以把訓練的核心放在拓寬孩子的知識廣度、豐富他的語言上,在此基礎(chǔ)上,幫助孩子學會從正、反兩個方面思考同一個問題。

游戲1:找找哪個不見了

媽媽可以列出一些物品,例如水果:西瓜、香蕉、蘋果、梨等等。然后請孩子蒙上眼睛,媽媽從中拿掉一個水果,請孩子猜一猜,誰藏起來了?;蛘咭部梢杂脭?shù)字卡片進行游戲,1—10,10張卡片,請孩子抽掉一張,然后從剩下的數(shù)字卡片中找找誰不見了。

游戲2:尋找相反物品

在我們生活中尋找兩種屬性或者特征相反的物品就行了。比如媽媽拿了一個大大的盒子,孩子要找到一個小小的罐子就行。目的是為了讓孩子發(fā)現(xiàn)大和小的對立。媽媽找了個紅色的新鮮蘋果,孩子就要去找個綠色的水果,或者找個爛掉的水果都行。這樣可以發(fā)現(xiàn)紅色和綠色的對立或者是新鮮和腐爛的對立。這個游戲內(nèi)涵的豐富性在于,使孩子看到一個事物的許多方面,由此展開聯(lián)想,拓展思維。

五、游戲:詞語接龍

發(fā)展階段(5-6歲):孩子理解力和抽象邏輯思維能力發(fā)展迅速,開始嘗試用判斷、推理等方式進行思維活動。他們在了解了事物的現(xiàn)象之后,更希望知道事物的原因、結(jié)果、本質(zhì)。他們能發(fā)現(xiàn)不同事物之間的共性,并根據(jù)這些特點來概括、分類。針對孩子們的這些特性,媽媽可以從相反的視角去看那些習慣性的做法,在創(chuàng)造性活動中發(fā)展孩子的逆向思維。為孩子們的思維開辟一片新大陸。

游戲1:詞語接龍

這個游戲要求在孩子對詞匯有了一定的累積,掌握了一定的詞匯量,媽媽要求孩子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說出相反意義的詞語。比如媽媽說“白天”,孩子接“黑夜”;媽媽說“漂亮”,孩子可以說“難看”,也可以說“丑陋”。

最主要的是媽媽不要對孩子的回答進行定框框,不要去規(guī)定單一的標準答案。允許孩子天馬行空、異想天開。媽媽可以先從看得見、摸得著的事物入手,幫孩子懂得“相反”這一概念,引導孩子從“正”和“反”的角度觀察事物,依靠感性區(qū)分事物的許多相反的屬性和特點。

游戲2:猜猜哪個“最”

媽媽用粗細不同的三根小棒和三根繩子來玩這個游戲。方法是,將三根繩子分別在三根小棒繞五圈,剩下的繩子的長短相同。這時,請孩子猜一猜哪根繩子最長、哪根最短。做這個游戲時,無論孩子是說對了還是說錯了,媽媽都要讓他親手操作一下,以加深記憶。

相關(guān)推薦

  • 如何讓寶寶在游戲中學習? 現(xiàn)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居多,家長想讓孩子學習的知識更多,然而讓孩子學習不一定要看書,寫作業(yè),上輔導課,玩游戲也是可以讓孩子學到東西的。下面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有哪些游戲適合寶寶玩?讓孩子在游戲當中學到知...
    2019-12-16 閱讀全文
  • 讓寶寶多與爸爸做游戲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親所扮演的角色不可缺少,亦不可替代。雖然,大多數(shù)父親與寶寶呆在一起的時間大約只占母親與孩子相處時間的三分之一,但他們照料嬰兒的能力并不一定比母親差。研究表明,父親的實際操作能力、...
    2019-12-16 閱讀全文
  • 做親子游戲讓寶寶更加聰明 親子游戲是家庭內(nèi)父母與孩子之間,以親子感情為基礎(chǔ)而進行的親子游戲一種活動,是親子之間交往的重要形式。 如果你家有學齡前的寶寶,不妨在下班后或休息日里,多花一點時間和他做一下這些游戲,既開發(fā)了寶寶的智力...
    2020-01-11 閱讀全文
  • 在游戲中發(fā)展寶寶的想象 游戲是幼兒的主要活動。幼兒通過對現(xiàn)實生活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反映。在游戲活動(特別是角色游戲和造型游戲)中,隨著扮演的角色和游戲情節(jié)的發(fā)展變化,幼兒的想象異?;钴S。例如:抱著娃娃做游戲時,幼兒不僅把自己想象成...
    2019-12-16 閱讀全文
  • 讓寶寶愛上紙盒游戲 家家都有的紙盒子,只要爸爸媽媽動一點心思,就可以讓寶寶愛上紙盒游戲。最最重要的不是省錢,而是可以鍛煉寶寶花錢也買不到的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 撥浪鼓 還記得小時候的撥浪鼓嗎?一個簡單而可愛的玩具。在小紙盒子...
    2021-10-30 閱讀全文

現(xiàn)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居多,家長想讓孩子學習的知識更多,然而讓孩子學習不一定要看書,寫作業(yè),上輔導課,玩游戲也是可以讓孩子學到東西的。下面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有哪些游戲適合寶寶玩?讓孩子在游戲當中學到知...

2019-12-16 閱讀全文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親所扮演的角色不可缺少,亦不可替代。雖然,大多數(shù)父親與寶寶呆在一起的時間大約只占母親與孩子相處時間的三分之一,但他們照料嬰兒的能力并不一定比母親差。研究表明,父親的實際操作能力、...

2019-12-16 閱讀全文

親子游戲是家庭內(nèi)父母與孩子之間,以親子感情為基礎(chǔ)而進行的親子游戲一種活動,是親子之間交往的重要形式。 如果你家有學齡前的寶寶,不妨在下班后或休息日里,多花一點時間和他做一下這些游戲,既開發(fā)了寶寶的智力...

2020-01-11 閱讀全文

游戲是幼兒的主要活動。幼兒通過對現(xiàn)實生活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反映。在游戲活動(特別是角色游戲和造型游戲)中,隨著扮演的角色和游戲情節(jié)的發(fā)展變化,幼兒的想象異常活躍。例如:抱著娃娃做游戲時,幼兒不僅把自己想象成...

2019-12-16 閱讀全文

家家都有的紙盒子,只要爸爸媽媽動一點心思,就可以讓寶寶愛上紙盒游戲。最最重要的不是省錢,而是可以鍛煉寶寶花錢也買不到的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 撥浪鼓 還記得小時候的撥浪鼓嗎?一個簡單而可愛的玩具。在小紙盒子...

2021-10-30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