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guī)范好自己,教育好孩子
發(fā)布時間:2021-04-16 幼兒園好孩子說課稿 幼兒好故事 幼兒好習慣故事周一升國旗儀式正進行中,《國歌》音樂剛停,《感恩的心》音樂響起,全體老師和幼兒面向國旗做起了手語動作,老師個個投入,孩子人人認真,雖然動作還不夠整齊劃一,但此情此景著實令我感動不已。我們的老師們?yōu)榱四芎芎玫瞄_展禮儀課題研究,想盡辦法,為了能提高孩子的素質,費盡心機……正感慨時二個畫面在我眼前浮現(xiàn)。
畫面一:在慶祝國慶“娃娃頌祖國”暨我園的禮儀節(jié)開幕式中,甜甜班的全體小朋友扮成了公共汽車上的乘客,在《讓座》的音樂聲中,孩子們一個一個把座位讓給了老爺爺、老奶奶、叔叔、阿姨、孕婦、盲人等,純真的表演、禮貌的讓座贏來了陣陣掌聲。
畫面二:周日
,陪兒子上街買個手機,趕巧搭上了沃爾瑪?shù)拿赓M公交車,上得車來,座位已經(jīng)坐滿,車廂中已有7、8個人站著,車子啟動,站著的一個中年婦女沒有站穩(wěn),搖晃中趕緊抓住了一個座位的靠背,并往靠背上靠了靠,穩(wěn)住了自己的身體。這時座位上的年輕女子卻故意把自己的身體往外擠了擠,哦,是她的座位真的擠嗎?不??!在她的里面座位上坐的是一個2歲左右的小女孩,似乎還在呀呀學語,在她和小女孩的空間處足足還可以坐下一個小女孩。年輕女子洋洋得意還不停與后座的一個年輕女子講著我們聽不懂的外地話,再看后座竟然和前座是一模一樣的景況,同樣是一個2歲左右的小女孩和一個年輕的女子。那個中年婦女被年輕女子擠著似乎覺得靠著有點不好意思,站直了身體手拉著車頂?shù)牡跏?,搖晃中她看著那兩對母女一前一后指手畫腳地聊著,一臉無奈。下得車來,問兒子有何感想,兒子說:“那兩對母女顯得素質差了點,我剛才想提醒她們可以往里挪一挪,或者把小孩抱一抱就可以為別人提供一點方便了,可想想也不好,在公共場合怕令她們太丟臉?!?/p>
感想:我們正在轟轟烈烈教育孩子要懂得感恩、要懂得禮讓、要做有素質的人、要做優(yōu)雅的人,可是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背景下,我們的努力卻顯得那么無力。我難以想象孩子在這大環(huán)境中潛移默化養(yǎng)成的自私自利、唯我獨尊的表現(xiàn),我們又得化多大的功夫才能給他以轉化。所以,國民素質的提高已顯得刻不容緩,我們的教育更是責無旁貸。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擴展閱讀
做一個自覺遵守規(guī)則的好孩子
每次玩角色游戲的時候,我們班小朋友都很喜歡玩,看,游戲開始后,做顧客的孩子們都要去銀行領錢,所以這時是銀行最忙碌的時間。銀行工作人員要聽顧客領取的數(shù)目,又要相對的錢幣上畫小圓圈。這就對銀行的工作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來領錢、存錢的顧客就要花費比以前更多的時間來排隊等候了。這時矛盾、沖突、抱怨聲就此起彼伏,沒怎么斷過。佳佳高聲喊:“老師,老師,俊俊插隊,而且還推其他小朋友”。小雨也叫到:“干嘛!老師,你看小浩推我!”瞧!前面的人被擠向前,有人被擠疼了,有人被擠到銀行工作人員的桌子上妨礙了他們的辦公,這樣更延長了游戲的時間。
針對這種情況,大家一起討論商量,結果大家一致同意可以新增銀行警察這個職務,并賦予銀行警察相當高的權力,銀行警察有權讓插隊的人排到隊伍的最后面,也可以直接在顧客的直接罰款2元等。有了銀行警察后,孩子們逐漸意識到在公共場所要遵守公共場所的規(guī)則,不遵守是會受到處罰的,這也為孩子們逐漸養(yǎng)成排隊等候的行為習慣做鋪墊,讓孩子們在游戲中就有這種意識。
那么在現(xiàn)實生活中孩子們也就會把排隊等候的習慣變?yōu)橐环N自然的行為,變他律為自律,讓孩子們從自己做起,從排隊等候做起,做一個自覺遵守規(guī)則的好孩子。以后在公共場所中,都會自覺遵守。
教育隨筆:做個好孩子
教育隨筆:做個好孩子
在幼兒園里,每個班里都有幾位頑皮、淘氣的孩子。我們班里有一名男孩叫小石頭,他老是欺負別人,不管別人有沒有惹他,他都要去欺負人家,因此,每天到老師這里來告狀的孩子不下七、八位。
一次,分區(qū)活動涂畫時,他拿水彩筆在別人的書上亂畫。幾個小朋友一起來告狀,我走過去剛想批評他,只見他正蹲在地上給小朋友撿水彩筆。我連忙用贊揚的口氣說:“這才像個乖孩子,好孩子要多做好事,團結小朋友,不能欺負小朋友
接著,我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說:“今天,老師要表揚小石頭小朋友,他主動幫小朋友們撿畫筆······我的語音未落,一個孩子就說:“小石頭打人”,這下可不得了了,就像擁了馬蜂窩,老師他故意用腳伴我,老師他拿我的彩筆了······他不好意思的環(huán)顧四周。
我親切的對他說:“伸出你的雙手,然后又對全班小朋友說:”以前這雙小手欺負過很多小朋友,但是今天他用這雙小手做了一件好事。幫小朋友撿起了彩筆。從今往后,如果他做了錯事,老師要批評他,幫他改正,他做了好事,老師就該表揚他。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發(fā)現(xiàn)小石頭小朋友有了明顯的變化:他時常為小朋友搬椅子、撿玩具和小朋友的關系親近多了,告他狀的小朋友越來越少了??吹剿倪M步,我有一種說不出的高興。
好的教育應當讓孩子像孩子
鄭州市某幼兒園舉辦了一場家長考試,考試內容主要是家長如何理解孩子、賞識孩子等方面的內容,幾名胸前掛著“監(jiān)考官”工作證的娃娃做起了父母們的監(jiān)考官。園方稱,這樣互換角色,是為了讓家長和幼兒學會更好溝通。(肖綹攝)
這是一幅耐人尋味的圖片,至少有兩點值得注意。
首先,幼兒園里考父母,這樣一個安排就非常與眾不同。從畫面上看,年輕的父母們聚精會神,個個提筆凝思,卻又似乎遇到了難以回答的問題。這正反映了今日中國教育的一個顯著特點:過去是孩子不了解父母,父母很神秘;現(xiàn)在是父母不了解孩子,孩子很神秘。為什么會是這樣子呢?第一是因為進入了信息化社會,孩子雖小也接觸了海量的信息,如看電視、看廣告、看書刊甚至上網(wǎng)。有人或許不以為然,說小孩子看的不少懂的不多。問題恰恰在于,孩子的復雜性往往是因為看了太多成人的東西,他們不懂或不全懂,或許還會形成自己獨特的理解。第二可能與獨生子女現(xiàn)象有關。一般地說,人的許多方面經(jīng)驗是來自兄弟姐妹之間的傳遞,而與同齡人的密切關系也有助于保持兒童的天性??墒?,獨生子女沒有兄弟姐妹,他們被迫在成人之間周旋,極容易成為怪怪的小大人。這對于并未做好充分準備的年輕父母來說,了解孩子是一個天大的難題。
其次,占據(jù)圖片中心位置的小女孩的神情告訴人們許多奧妙。按照正常的理解,小孩子總是喜歡考大人的,因為他們太小,他們渴望像大人那樣生活——兒童的游戲幾乎都是模仿大人就是證明。因此,一旦在某些方面比大人強,小孩子總會歡喜若狂。然而,這個小女孩的神情卻似乎有些傲慢,有些冷漠……當然,這個小女孩還不會懂得這些,從她夸張地交叉著雙臂可以看出,她還是在兒童的模仿之中,問題是她在模仿什么呢?顯然,她模仿了一些不良的東西,她把某些“惡”當成了“善”,她把某些“丑”當成了“美”,這正是兒童模仿能力強而辨別能力弱的體現(xiàn)。孩子是無辜的,他們的病態(tài)是成人教育的病態(tài)所致,如媒體上所說,應當為孩子改造成年人的世界。
概括地說來,復雜的對象,簡單的教育,正是今天教育蒼白無力的重要原因。所謂簡單的教育又是什么呢?據(jù)圖片說明介紹,這家幼兒園考父母的內容之一是賞識教育,而賞識教育就是簡單化的教育,賞識教育不當就孕育小女孩那樣的神情。以升學考試為中心的應試教育是最簡單的教育,似乎抓住了決定孩子命運的核心環(huán)節(jié),而實際上是教育的荒廢,即把真正的教育即人格的教育荒廢了。因此,我們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的科學發(fā)展觀,讓孩子像孩子一樣的生活,這才是現(xiàn)代的教育。
一幅圖片引發(fā)如此之多的感慨,是因為信息時代人的發(fā)展和現(xiàn)代教育的挑戰(zhàn)已經(jīng)體現(xiàn)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已經(jīng)滲透到了我們的每一個毛孔。
教育隨筆:孩子是我最好的好榜樣
教育隨筆:孩子是我最好的好榜樣
三八婦女節(jié)已經(jīng)過去了好多天了,可是想一想那天帶給我的觸動確是沒法抹去的。在三八婦女節(jié)到來之前,我們早已經(jīng)想好讓孩子干點什么,那就是在三八婦女節(jié)這一天讓孩子親手制作三朵花送給自己的媽媽,并且給自己的媽媽說一句話。這一天終于到來了,我跟孩子們一塊制作了漂亮的紙花,孩子們知道這是送給自己媽媽的,都做的非常的認真仔細。紙花在孩子們的手里很快就完成了,再稍加包裝,美麗的花朵展現(xiàn)在大家的眼前了。孩子們手拿自己的花,腦子也在飛速的旋轉,想一想要跟媽媽說些什么。一些小朋友在嘴里嘟囔著,我便問他:“你要跟媽媽說什么呢?”“媽媽,你把我養(yǎng)這么大,你辛苦了。”他說,聽完我感覺心里暖暖的,別看他們小,可是他們都很懂事了。陸續(xù)的家長來接孩子們了,我便告訴孩子們:“爸爸媽媽來接我們了,我看看誰能大膽的跟媽媽或奶奶說一句話,媽媽沒來接的可以回家再說?!焙⒆觽兌架S躍欲試的,文文的奶奶總是第一個來接孩子,文文只是羞羞的把花遞給了奶奶,什么話也沒說,轉身就拉著奶奶走,我便說道:“文文,你要跟奶奶說句什么話呢?”他想了老半天,“奶奶,你辛苦了”最后小聲的說了一句。文文奶奶可高興了,不停地夸自己的孫子長大了,笑得更是合不攏嘴。軒軒的媽媽在門口等待著,軒軒也迫不及待的跑過來了,“媽媽,節(jié)日快樂,我愛你媽媽!”軒軒大聲的說道,并把自己的花送給了媽媽,這個開朗活潑的姑娘真的是令人感到高興。
孩子們都真切的跟自己的爸爸媽媽表達了自己感情,一句“我愛你”讓媽媽已經(jīng)是淚流滿面,感嘆孩子長大的同時,爸爸媽媽也老了。想到我自己,我長這么大了,“媽媽我愛你”這句話好像沒怎么說過,我感到很慚愧。一次綜藝節(jié)目,讓主持人給自己的爸爸媽媽打電話,并說一句心里話,當時我看的也是淚流滿面,長這么大了,我還不如自己身邊的孩子做的好,我也想說一句你們辛苦了,可是話到嘴巴總是又咽回去了,不是說我不愛自己的父母,只是沒有勇氣去說,現(xiàn)在孩子們給我做了個好榜樣,我要向你們學習,回家后跟自己的爸爸媽媽說一句“你們辛苦了!”
教育隨筆:讓孩子自己來
孩子剛升入大班的時候,為了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我要求孩子來園以后自己脫衣服,并且掛好衣服。在我觀察了一段時間以后,我發(fā)現(xiàn)還是有好多的家長替孩子拖衣服掛衣服,上前說了好幾次但這種現(xiàn)象還是有,現(xiàn)在都一個寶,家長心疼孩子可以理解,但是也不能老是替孩子做該孩子做的是?。≡趺锤淖冞@一現(xiàn)象呢,得想個法子才行。
于是我就把衣服架子拿到教室來放在桌子上,孩子們進教室在桌子上脫衣服,掛衣服,家長不許進教室,這樣就杜絕家長包辦孩子做事情的現(xiàn)象了,而且我還要求孩子回家也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老讓爸爸媽媽幫你做,還把表現(xiàn)好的孩子發(fā)到我們班的群里,讓其他的家長也跟著學習,效果不錯,現(xiàn)在孩子們都能自己穿脫衣服并且掛好,而且還能主動幫助其他的孩子,我們在鍛煉孩子自理能力開了一個好頭,同樣也希望家長而堅持下去,孩子的事情然他自己做,學會放手。
培養(yǎng)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并不是靠老師一方面的培養(yǎng)就夠了,還需要家長的配合,我們家園聯(lián)合共同來培養(yǎng)寶貝們!
教育隨筆:孩子的好奇心
中班的幼兒最喜歡問的一句話就是“為什么”,他們現(xiàn)在好奇心非常重,他們通過觀察身邊的人或事來積攢自己的經(jīng)驗,但是我們班有一個孩子并不喜歡問為什么。他每天早上來了后是非常茫然的狀態(tài),上課時注意力也不在老師那里,只是呆呆的坐在那里,目光沒有焦距。
跟他的媽媽交談后,媽媽告訴我們孩子在家時也是這個樣子,孩子很少張口,只有在看奧特曼或者光頭強時才能活躍一些,媽媽說她也很無奈。再我們一天一天的觀察下我發(fā)現(xiàn),這個孩子再繪畫課上興趣不是很大,能讓他有興趣的事情并不多。但是在一次區(qū)域活動時我發(fā)現(xiàn)他對平面的迷宮是非常感興趣的,他的注意力一直專注再找迷宮出口,我通過我的觀察我給益智區(qū)添加了一個小球大冒險的迷宮游戲,小朋友都很開心,在第二次區(qū)域活動時我觀察他果真選擇了小球大冒險。但是他好像不太會玩,又不好意思開口求助于其他小朋友,這時我主動上前告訴他要不要我教他怎么玩,他的頭使勁的點了點。在我教他的過程中他一直再看著我手里的玩具記住了我說的話,那天他非常的開心。經(jīng)過這件事我明白了每一個孩子都有他的好奇心,再遇到自己好奇的事情都會去提出問題,在這個時候我們就要鼓勵和引導他們讓他們大膽的說出來,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使幼兒對活動感興趣這樣才能達到我們教學目的。
幼兒自己編舞好
在大班音樂課的舞蹈活動中,一般教法是教師將教材中已編好的動作示范給幼兒,幼兒模仿學習。我們大班的小朋友樂感較好、思維活躍。我分析教材后,感覺一般歌的詞曲形象直觀,幼兒能理解,我決定讓幼兒創(chuàng)編舞蹈。
在一節(jié)音樂課上,幼兒復習歌曲后,我提出了要求:“有個幼兒園想把這首歌曲編成舞蹈,他們聽說咱們班的小朋友特別聰明,想請你們班忙編,你們愿意嗎?”“愿意!”小朋友們一聽要為別人幫忙,可認真了,積極性也很高。
在我的啟發(fā)引導下,小朋友們給每句歌詞都編出了三四種甚至更多的動作。大家一起討論取哪一種,最后才確定出最恰當?shù)摹_@樣編出的動作,并不亞于教材上的,有的動作比教材上的還優(yōu)美。當我把小朋友自編的舞蹈動作完整地做一遍后,孩子們都高興地歡呼雀躍,一個個喜氣洋洋。
這節(jié)課的成功使我深悟:幼兒教師要善于調動幼兒的積極性,發(fā)揮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讓孩子做活動、創(chuàng)造的真正主人,這樣才會使教學活動得到最大的收獲。
要是我有一只神筆
今天我給小朋友講神筆馬良的故事。初講時,金凱小朋友精神很不集中,一會疊飛機,一會哼小曲,我沒有去阻止他,心里卻很不滿。當我講到故事高潮時,他開始聚精會神地聽起來,聽著聽著,他左手舉起:“報告老師,要是我有一只神筆該有多好啊!”
“好,好什么呀!老師上課時你一點也不用心聽!”我的話帶著明顯的不滿和氣氛。
可金凱好像沒有聽懂我的話,仍奶聲奶氣的說:“我們班上的玩具太少了,有的也不好玩,有的還壞了,根本不夠我們小朋友玩的,等白胡子老爺爺給我一支神筆,我就畫,畫很多很多的玩具讓大家玩?!薄瓉斫饎P在想這個!好純的孩子!我的眼圈紅了,內心極不好受,為我剛才的粗暴。
金凱說的有道理,班里的玩具是太少了,該添置了。該批評的是我,不是金凱。
教育隨筆:讓孩子自己作主
為了豐富幼兒的課間活動,讓孩子在空余時間有事可做,我們鼓勵孩子從家里自帶一些小玩具到幼兒園來玩。一方面可以讓孩子有更多交流的機會,另一方面想以此培養(yǎng)孩子合作、謙讓、互助的精神。因此,在孩子帶來玩具時,我們都是極力引導孩子相互交換著玩。就這樣,我們的自帶玩具活動開展了兩個多月,原本認為非常適合孩子的活動,可現(xiàn)在帶的孩子卻是越來越少,帶的玩具越來越小。于是,我開始留心觀察起來。
午飯過后,孩子們都圍坐在一起,一些孩子拿出了自己的玩具,起勁地擺弄著。這時,幾個沒有帶玩具的孩子走過來要求加入,因為玩具比較小,沒有共同玩的空間,于是遭到了拒絕。立刻,其中的一個孩子嚷了起來:“你不謙讓,老師說的,玩具要大家一起玩,我告訴老師?!睅讉€孩子轉身就朝我走來,七嘴八舌地訴說著。總是在傾訴自己的理由,訴說別的孩子的自私、不團結。這一切我都看在眼里,正想按照慣例叫那幾個有玩具的孩子把玩具拿出來分享,突然一個念頭閃過,于是我說“今天是星期四,是我們的玩具自己玩日。今天,如剽爾不想把自己的玩具給別人分享的,就自己做主,自己的玩具自己玩?!绷⒖蹋@幾個孩子傻了眼,原本以為我會支持他們來分享別人的玩具,這時不知該做什么好了。我從教室里拿出一些小玩具、書本,分給沒有玩具的孩子,但這些的吸引力明顯沒有那些新鮮的自帶玩具強。
下午孩子游戲時間,我特意找了一些天天帶玩具來的孩子談心?!澳銥槭裁床辉敢獍淹婢呓杞o別人玩一會呢?”孩子們給我的回答讓我驚訝:“我就一個,給了他們我玩什么呢?”“他天天都不帶,都來要我的,我不喜歡給他玩了。”“××上次把我的玩具都弄壞了,我媽媽說不許給別人玩了……”孩子們的理由都很充分,讓我找不出什么理由來反駁。這也讓我聯(lián)想到“帶玩具的孩子越來越少,帶的玩具越來越小”這一現(xiàn)象,是不是也和這有關呢。于是,我特意留心了一下那些不帶玩具的孩子,真的有一部分是很少甚至是從來沒帶過玩具來。我悄·哨地問了其中的兩個孩子,他們的回答更讓我啞口無言?!拔覀兗业耐婢邘硪獕牡?,我媽媽說玩玩人家的也是一樣的?!薄拔也幌虢o人家玩,所以我就不帶了?!?/p>
孩子的話,讓我對自己平時的教育方式產生了反思。在平時,我們總是教育孩子要知道謙讓,有好東西要分享。但卻往往忽視了責任、天性方面的考慮。自我為中心是3—6歲孩子的年齡特征,當他只有一個玩具的時候,我們以“謙讓”、“分享”的大帽子扣在他們頭上,為了得到老師、同伴的肯定,孩子不得不忍痛“分享”自己的玩具。久而久之,為了不“忍痛”,干脆就不帶了。而不帶的孩子更可以向帶玩具的孩子“分享”不同的玩具,這更讓一些孩子的責任心越來越淡,帶的人越來越少。同伴問的分享,有時難免會造成一些玩具的損壞,于是更讓一些家長、孩子不滿,就難怪帶來的玩具會越來越小了。
于是,在以后的自帶玩具玩的活動中,我不再極力鼓勵孩子來分享,而是讓孩子自己作主,選擇是否要分享,和誰分享。并且將星期四定為“玩具自己玩日”,所有帶玩具的孩子之間可以交換,不帶的孩子由老師提供一些圖書和小玩具。這樣既給孩子相互交流、分享的空間,也給孩子自己作主的機會,更給孩子提高責任心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