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教子方法叫滲透
發(fā)布時間:2021-04-15 幼兒園種說課稿 什么叫素質(zhì)教育 幼兒種蒜活動方案有種學習方法叫滲透,我最先知道這種方法是聽楊振寧博士在回國講學中提到的,當時,感觸很深。我想,其實這種方法也可以用在育兒上。由于孩子的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所以我對兒子的教育很少有一個固定的時間和地點,總是因時因地制宜。
兒子的好奇心很強,凡事總愛問個“為什么”。我就盡力給他一個淺顯易懂的解釋。有一次,一只小狗受了傷,趴在路邊舔著傷口。兒子充滿同情地問:“媽媽這只小狗怎么了?”“這只小狗不小心摔傷了,它很勇敢,自己處理傷口?!睂殞毢孟袷芰撕艽蟮墓奈瑁@得比較興奮。孩子現(xiàn)在三歲多了,我從沒有坐下來教他識字。帶他出去玩時,看到路邊停著車子的車牌號,或者廣告牌上的電話號碼,我有意識地停下來看一看,剛開始兒子會問我“媽媽你在看什么?”現(xiàn)在他會主動地指著數(shù)字讓我讀,我時常故意讀錯,他還知道糾正。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了東西。
有一位名人曾說過:有識的父母不如有趣的父母,有趣的父母能讓孩子自由發(fā)展。為了避免犯有點“識”的錯誤,我們很少對孩子進行枯燥的說教。我和孩子爸爸基本上保持每天晚上在家能看一會書,讓孩子感受到家庭學習的氣氛。兒子小時候不愿意同熟人打招呼。發(fā)現(xiàn)他這點后,每次遇到熟人我都以孩子的口氣同別人打招呼,“慢慢地,他就能熱情地和別人打招呼了。偶爾讓兒子幫個忙,我也忘不了說聲“謝謝”,這是對他幫助別人的鼓勵。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編輯推薦
有一種愛叫做放手!
上周5-6歲的孩子學《倍數(shù)》,這是屬于數(shù)概念模塊的一節(jié)課,其中有一個環(huán)節(jié)是動手畫寶石的倍數(shù),當我把標題讀完,剛把操作卡發(fā)給孩子的時候,有一個班的家長一窩蜂的 擁到了孩子跟前,除了一個小女孩的家長。他們很耐心地問著孩子:“這個地方畫幾倍你知道嗎?”“畫鉆石多麻煩啊,畫圓圈多省事兒啊?”“別畫那么大,待會 就畫不下了。”“別看別人的,看自己的?!薄矔r間整個教室被類似于這樣的聲音覆蓋了。
我在這中間說了幾句話,也都沒有蓋過這么多家長的聲音。
等所有的家長都滿意的看著自己孩子完成操作卡后,我問了這樣一句話:哪個小朋友在做題的時候爸爸媽媽沒有來幫忙的請舉手,那個小女孩舉起了手。
我說:“請你舉起你的操作卡給小朋友和爸爸媽媽們看一看。你為什么在第一排畫2倍的時候畫鉆石,在畫3倍的時候用圓圈呢?”
她說:“畫鉆石太麻煩了,我在后面就畫圓圈了?!?/p>
我說:“每三個為什么用一條線隔開呢?”
她說:“用線隔開我就能看出自己畫的1倍、2倍、3倍就不會畫錯?!?/p>
我說:“請把掌聲送給她和她的媽媽。”
每 一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都希望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搬走所有的絆腳石,可是我們能跟孩子一輩子嗎?就拿最近的幼升小考試來說,您再著急您能跟著 進考場嗎?不要認為孩子什么都不會,不要認為孩子沒有自己的思維能力,當我們不在孩子身邊提醒的時候,孩子也會自我思考和驗證的,當我們管的太多,管成習 慣的時候,或許孩子就真的失去了自我認知和判斷的能力。
有一種愛叫做放手,當我們嘗試著去放開的時候,孩子才能真正的成長。
家長討論
幸福像花兒一樣1:記得以前上楊老師的課的時候,幾乎每個孩子旁邊都坐著一個家長,有時候老師問一個問題,家長趕緊就告訴孩子怎么做,我曾就這個問題提過意見,可沒人理我。那時候的我就想這個小女孩的媽媽一樣跟別的家長格格不入。
烏拉寶:老師說得真好!為了讓孩子盡快按家長的意愿做,總是不自覺地包辦了很多。旁觀者清,沒有老師的提醒,家長自己其實意識不到的。
我是小蛾子:反省自身,確實有這種問題。兒子在上劍橋,在班里最小。也總是擔心他不能及時的理解,所以總會不自覺的去看。不敢放手,是擔心過多的挫折影響他的信心和興趣。不放手呢,又擔心養(yǎng)成依賴心理。真是兩難。
easydoit01:學 習。有次孩子幼兒園公開課的時候,我們坐在一個老師和小朋友公認的很調(diào)皮的小男孩的身邊,整個過程,那小孩的媽媽一直在下面說:“你知道怎么做嗎?”“應 該這樣。。?!倍蠋煹囊笮『⒆邮且稽c也沒聽見的,估計也沒有獨立思考的時間和機會,后來想想,難怪這樣的孩子專注力差。
有一種愛叫著放手
有一種愛叫著放手
———教育感悟之六
母雞張開翅膀,把小雞庇護在羽翼之下;
雄鷹放開雙手,把幼鷹推下了萬丈深淵;
小雞長大了,只會在草垛間抓刨撲騰;
幼鷹長大了,飛向了廣袤無垠的蒼穹;
母雞愛自己的孩子嗎?
雄鷹不愛自己的孩子嗎?
不用我告訴你,你一定知道答案是什么。
同樣是愛,換來的卻是不同的結(jié)果。
這是為什么呢?
其實就看你敢不敢放手,會不會放手了。
放手,對父母和孩子來說,都是一個考驗,它考驗著我們的心理承受力,考驗著我們的教育智慧。
幾年十幾年的朝夕相處中,父母和子女之間建立了深深的情、濃濃的愛,孩子就像是我們親手制作的一只美麗的風箏,我們欣賞著自己的勞動成果,欣喜不已。我們幾乎都忘記了,風箏的使命是飛翔,風箏的理想在藍天。我們小心翼翼的呵護著手中的風箏舍不得放飛,生怕它被風吹走,被雨淋濕。
只可惜,我們這樣做風箏自己卻未必領(lǐng)情。
它極力想掙脫我們的束縛飛向湛藍的天空。
我們盡力地扯著繩子不肯松手。
這不正像一個故事中所講的那樣嗎?
美國有一對夫婦在自家的院子里種了一棵菩提樹。為了讓它免受院子里孩子們的傷害,他們便在菩提樹的周圍上了一層鐵絲網(wǎng)。幾年之后,菩提樹長得十分粗壯,綠蔭遍地,枝繁葉茂。就是這樣一棵茂密的樹,在第二年夏天卻悄悄地離開了大家。夫婦百思不得其解。在精心觀察后,他們發(fā)現(xiàn)竟是鐵絲把那粗壯的大樹活活勒死了。
其實,如果那對夫婦懂得放手的話,我想菩提樹會活得更加精彩。家長生怕孩子會受到這樣那樣的傷害,恨不得把他們放在真空瓶中,一旦有不利于他們成長的因素,就馬上扼殺掉??墒呛⒆訐碛凶约旱氖澜纾凶约旱那楦?。如果我們真正地愛他們,就要大膽放手讓他們?nèi)ソ?jīng)歷生活的風霜雨雪,去嘗試人生的酸甜苦辣,去體會世間的生老病死。
這樣,他們的閱歷才會豐富,他們的生活才會精彩,他們的人生才可能有滋有味。
放手吧!
如果你愛自己的孩子!
只有你早早現(xiàn)在放手,你才會在離開世界時放心。
為了我們死能瞑目,請及時放手!
告訴孩子,有一種教養(yǎng),叫“不占便宜”
教養(yǎng),也許是我們所倡導的育兒體系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什么是教養(yǎng)?也許很艱深,因為它可能需要一個和諧、融洽,并且有文化底蘊的家庭;也許很簡單,因為它可能只需要家長朋友在一些小事情上的身體力行。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一個“小事情”,“不占便宜”的教養(yǎng)。
有一次坐高鐵,身上帶了點小餅干,正吃著,發(fā)現(xiàn)過道上一個小妹妹盯著我手里的餅干,一臉渴望。被她的樣子逗樂了,隨手拿了一包說:“小妹妹,拿去吃吧。”
本來她已經(jīng)向我伸手,最后反而又縮了回去,做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爭,然后說:“媽媽說不能隨便拿人家的東西,哥哥我不要了?!?/p>
這么小的姑娘都知道占人便宜不對,我想這便是教養(yǎng)吧。
還有一個故事想必大家也知道:關(guān)于父親用三碗雞蛋面教會孩子不占便宜的意義。
第一次:
一天早上,父親做了兩碗荷包蛋面條。一碗蛋臥上邊,一碗上邊無蛋。端上桌。
父親問兒子吃哪碗?
“有蛋的那碗。”兒子指著碗說。
父親說:“讓我吧!孔融七歲能讓梨,你都十歲了?!?/p>
兒子說:“他是他,我是我,不讓!”
父親試探的問:“真不讓?”
“真不讓!”兒子回答堅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蛋咬了一半,表示給這碗面注冊了商標。
“不后悔?”父親對兒子的動作和驚人的速度十分驚訝,但忍不住又問了最后一遍。
“不后悔!”為了表示堅不可摧的決心,兒子把最后剩的也吃了。
父親默默的看著兒子吃完,自己端過無蛋的那碗,開始埋頭苦吃。爸爸碗里藏了兩個蛋,兒子看得分明。
父親指著碗里的兩個蛋告誡兒子:“記??!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兒子一臉無奈。
第二次:
在一個周日的上午,父親又做了兩碗荷包蛋面條。情景再現(xiàn),一碗蛋臥上邊,一碗上邊無蛋。父親若無其事的問:“吃哪碗?”
“我十歲了,讓蛋!”兒子說著,拿過了沒蛋的那碗。
“不后悔?”父親問。
“不后悔!”兒子回答堅決。兒子吃的很快,面見底也沒看見蛋。父親端過剩下的有蛋面,吃起來,兒子看見上面有一個蛋,更沒想到的是下面還有一個蛋。
父親指著蛋說記?。骸跋胝急阋说娜?,可能要吃大虧!”
第三次:
又過了數(shù)月,道具還是跟原來一樣。父親問:“吃哪碗?”
“孔融讓梨,兒子讓面。爸爸是長輩,您先吃!”
“那我不客氣了?!备赣H果真不客氣的端起有蛋的面。兒子平靜地端起無蛋的面,一碗面很快見底。
兒子意外發(fā)現(xiàn)自己碗里也藏著蛋。
父親意味深長地對兒子說:“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不會讓你吃虧。”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看似“吃虧”的事,實則是幫孩子傳送“教養(yǎng)”和“修養(yǎng)”的道理。而這兩種人在社會上不會混的很差。
實際上這么多年來,我養(yǎng)成了一個習慣——不隨便占便宜,假如非拿不可,最低限度也會說一聲謝謝。
“教養(yǎng)”和“修養(yǎng)”是孩子一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課程,每個父母都應該以身作則。培養(yǎng)孩子這樣的品性和素質(zhì)。這樣的孩子才會走的更高更遠!
如果孩子有“愛占小便宜”的跡象怎么辦?不要著急,我們可以試試下面的方法:
方法1:讓孩子知道別人如何看待你
愛占小便宜的孩子,總想著自己占便宜的快樂,而很少想自己占了便宜,別人在吃虧,吃虧的人如何看待你?旁觀者又如何評價你呢?孩子往往幼稚,不看別人,沒有考慮過,誰會和一個天天想占便宜的人成為推心置腹的朋友。因為占小便宜而孤單,因為孤單而認為身邊的人都不好,不喜歡自己,于是更加不把別人的利益放在眼里,見便宜就占,熱衷于短期利益,惡性循環(huán),逐漸形成愛占小便宜的行為。
作為家長,一定要告訴孩子,人們對占小便宜的人有什么評價,用什么方式對待他們。同學或者朋友在一起,希望得到的是相互幫助、支持和愛護,誰也不喜歡身邊有這樣的人,于是,大家會疏遠你,排斥你,有事情不愿意告訴你,朋友越來越少。與孩子平等交流,用大量實際事例告訴孩子占小便宜不好,說明這種行為既把自己放在了人格低下的位置上,又會使周圍的人瞧不起,幫助孩子下決心改正。
注意事項:
當?shù)谝淮伟l(fā)現(xiàn)孩子占小便宜的問題時,要根據(jù)具體情節(jié)分析,不要輕易下結(jié)論。年齡小的孩子有可能是因為喜歡就拿了,當他知道自己的行為對別人造成損失,馬上明白自己是不對,以后再也不會做這樣的事情了,家長就要尊重、理解孩子。
很多孩子拿別人的東西可能是報復,或者是開玩笑,也會另有原因,所以家長不要輕易下結(jié)論,要了解具體情況后再教育孩子。
方法2:對孩子喜愛的東西,家長要適當滿足
小喬的爸爸媽媽不在小喬身邊,他的一切生活由爺爺奶奶照顧。爺爺奶奶很愛他,在吃上完全滿足孩子,但是在玩上卻控制很嚴。很少給他買玩具,尤其上學以后,更是一個玩具都不給買。近來,小喬總是有很多借口向奶奶要錢,奶奶總是給的很少,小喬就拿很少的錢給同學,讓同學給他玩具玩。沒有錢的時候,他就給同學說好話,總之,得到玩具就是勝利。求同學多了,同學們都笑話小喬,說他愛占小便宜,說他很賤,到處說好話,就為了玩。同學們開始越來越不喜歡他了。
小喬開始不知道為什么,后來班主任發(fā)現(xiàn)了問題,及時和小喬的家長取得了聯(lián)系,并把同學們不喜歡他的原因講解給他聽,還批評了孤立他的同學,以后,小喬知道,需要什么可以向家長要,不必低聲下氣地去求人。
心理學的需求理論告訴我們,當一個人基本的、合理的需求得不到滿足的時候,就會轉(zhuǎn)移成不合理的需求。比如,孩子希望得到父母的愛或者關(guān)注,如果這種愿望無法實現(xiàn)時,有的孩子就會通過打架、拿別人的東西來得到一種情感宣泄,達到心理滿足;這種心理的滿足反過來又強化了孩子打架、拿別人東西行為。
注意事項:
家長有時間應該多和孩子接觸,經(jīng)常和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的興趣愛好。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孩子有什么物質(zhì)要求,合理的,經(jīng)濟條件又允許,在同學中不特殊的,家長就盡量滿足,不能滿足,要跟孩子講清原因,讓孩子明白為什么。
家長要嚴正聲明:隨便拿別人的東西是不對的,別人的東西就是再喜歡也不能拿。如果自己特別喜歡可以和家長商量,看家長能否滿足你;如果想借用別人的東西怕別人不給,也可以回家來與家長商量,看看家長是不是可以借到,或者給買一個。
教育孩子明白:家長才是你最好的幫助者,有事情求助家長是最方便,最應該的。有家長的幫助,就會不沾別人的小便宜了。
方法3:警惕孩子的占有欲
愛占小便宜的人,不能克制自己原占有欲望,不計后果,任性而為。對此家長不能視而不見、不理不睬,更不能遷就他們。有些家長認為自己家的條件很好,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有,根本不相信孩子會出現(xiàn)愛占小便宜的行為,認為一般愛占小便宜的孩子是家庭條件不好的孩子。這些家長的想法是錯誤的。往往越是這樣的家庭,越容易產(chǎn)生比清苦家庭孩子更強烈的占有欲望。因此,作為家長和老師們不可以用家庭經(jīng)濟條件來衡量孩子的行為。
在孩子們出現(xiàn)占小便宜的行為時,一定要分析孩子出現(xiàn)這種行為的原因是什么,如過分貪婪,如自己需要,如習慣占有等等,都要適當?shù)氖┘訅毫Γ购⒆邮艿秸饎雍徒逃?。否則,一旦孩子嘗到了甜頭,后果將很不好。有些孩子,要進行心理調(diào)試,必要的時候需要找心理老師或者家庭教育專家對孩子的行為進行引導和幫助。
注意事項
教育孩子時,家長和老師一定不要出語諷刺、挖苦,更不要打罵孩子,如果孩子曾經(jīng)犯過類似的錯誤,家長和老師也不要揭孩子的舊傷疤。我們應該關(guān)心他們,理解他們,信任他們,弄清事情的來龍去脈,了解孩子的思想根源,有針對性的對他們進行耐心的教育,使他們認識到錯誤、進而改正錯誤,輕裝前進。
一方面,無論是“占小便宜吃大虧”還是“吃虧是?!?,雖然有些功利色彩,但我們中國的傳統(tǒng)智慧告訴我們,“占便宜”是萬不可取的;另一方面,不去占那些本不屬于自己的便宜,已經(jīng)成為了個人基本的道德素養(yǎng),也反映了一個人的胸懷和氣度。
所以,“不占便宜”的道理,其實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教養(yǎng)必修課。
育兒觀念:有一種教育叫“尊重”
記得林語堂有這樣一句話,“人家生我們,我們生人家”。這句話是一種可怕的哲學,或者就是一個自然描述,在我都不重要。我只是越來越清楚,“人家與我”的不同。
當我的寶貝女兒第一聲啼哭響起時,我心中無比感慨。一個新的生命,一個新的自我,一個人家,在我的生活中存在了,而同時,我也參與她的生活。
她哭了,她笑了,我每分每秒都關(guān)注,但每分每秒好像都不能把握,有點挫敗感。記得有一次,她哭了,哭很久都不停,我們用盡各種方法,甚至抓狂。鄰居提醒,是不是她不想穿襪子啊。果真,幫她把襪子脫掉,她不哭了。
原來,她是獨立的,她有自己的感覺,有自己的判斷。于是,從很小開始,我們以她的感覺去應付她的生活。比如說吃飯,她不想吃了,我們絕不勉強;比如說穿衣服,我提供方案,她負責決定;她可以邀請小朋友到家玩,也可以拒絕小朋友到家玩。
當然,我們會告訴她,要擔當,為自己的決定擔當。如冬天,我們給她買了大衣,她不想穿,OK,我同意她不穿,但不能說冷,同時準備好承擔“感冒”的風險。她拒絕小朋友來家玩可以,但必須面對被小朋友“拒絕”的尷尬。
這些在她看來,是她的“自由”。所以,她經(jīng)常說的一句話,“這是我的自由,你不能強迫我”。同樣的,我們會回答她的一句話也是,“這是我的自由,你不能強迫我”。
進而,沒有絕對的自由,自由都是相對的。當大家都有觀點時,需要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故我家解決矛盾的最有效方法是表決。
我們不會刻意限制寶貝的一些活動,比如看電視。我們告訴她長時間看電視的危害,所以每天她可以看半個小時電視(周末長些),而白天絕對不看電視,她都能做到“到時間就關(guān)電視”,如果有天她想再看一段,她要和我打招呼,一般我都會同意。
我告訴她,一回來先把作業(yè)寫完,然后就可以自由地玩,否則玩也玩不痛快,因為作業(yè)是小朋友對老師的承諾,一定要完成的。她一直堅持這一習慣。
去超市買東西時,她有權(quán)選擇一樣禮物,除非特別貴重,我會告訴理由,讓她重新選擇。在家里,她的玩具她做主,沒有人可以不經(jīng)過她的同意動她的玩具。
大人也會犯錯,一定要道歉;大人要說話算話,否則寶貝也可以騙大人。寶貝犯錯時,一定要親口說出錯在哪里,大聲道歉,否則絕不原諒。大人也一樣。
我們不知道,寶貝長大了,會從事什么職業(yè),是否優(yōu)秀。我們只想說,寶貝能健康,能快樂,能“尊重”。
有一種教育叫“尊重”。
分享最有效的十多種教子方法
分享最有效的十多種教子方法
給孩子隨性玩耍的時間,不要把生活安排得太有規(guī)則
據(jù)美國兒童教育學者湯姆斯·阿姆斯壯指出,自由玩耍比有計劃性的活動,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更為健康有益。父母要避免將孩子的時間塞滿各種活動。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無所事事,隨性玩耍的時間。
鼓勵他多運動
陪你的孩子玩球、騎腳踏車、游泳…,多運動不但可以鍛練孩子的體能,也會讓他變得更開朗。保持動態(tài)生活可以適度緩解孩子的壓力與情緒,并且讓孩子喜歡自己,擁有較正面的身體形象,并從運動中發(fā)現(xiàn)樂趣與成就感。
笑口常開
常和孩子說說笑話、和你的孩子一起開懷大笑,一起編些好笑的歌曲,對你和孩子都有益處。光是大笑,就是很好的運動。
確保孩子吃得健康
健康的飲食,不僅讓孩子身體健康,也能讓孩子的情緒較穩(wěn)定。不論是正餐或點心,盡量遵循健康原則,例如:低脂、低糖、新鮮、均衡的飲食。
有創(chuàng)意的贊美
當孩子表現(xiàn)很好時,不要只是說:“很好”。贊美要具體一些,說出細節(jié),指出有哪些地方讓人印象深刻,或是比上次表現(xiàn)更好,例如,“你今天主動跟警衛(wèi)伯伯說早安,真的很有禮貌”。不過,贊美時也要注意,不要養(yǎng)成孩子錯誤的期待。有些父母會用禮物或金錢獎賞孩子,讓孩子把重點都放在可以獲得哪些報酬上,而不是良好的行為上。父母應該讓孩子自己發(fā)現(xiàn),完成一件事情所帶來的滿足與成就感,而不是用物質(zhì)報酬來獎賞他。
教導他關(guān)懷別人
快樂的孩子需要能感受到自己與別人有某些有意義的連結(jié),了解到他(她)對別人的意義。要發(fā)展這種感覺,可以幫助孩子多與他(她)人接觸。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一些舊玩具,和他(她)一起捐給慈善團體,幫助無家可歸的孩子。也可以鼓勵孩子在學校參與一些義工活動。專家指出,即使在很小的年齡,都能從幫助他(她)人的過程中,獲得快樂。并養(yǎng)成喜歡助人的習慣。
用心聆聽
沒有什么比用心聆聽更能讓孩子感受到被關(guān)心。想要當個更好的傾聽者嗎?不要只用一只耳朵聽,當孩子對你說話時,盡量停下你手邊正在做的事情,專心聽他講話。要耐心聽孩子說完話,不要中途打斷、急著幫他表達或是要他快快把話說完,即使他(她)所說的內(nèi)容你已經(jīng)聽過許多遍了。陪孩子去上學途中或哄孩子上床睡覺時,是最佳的傾聽時刻。
常常擁抱
輕輕一個擁抱,傳達的是無限的關(guān)懷,是無聲的'我愛你。研究發(fā)現(xiàn)溫柔的撫觸擁抱,可以讓早產(chǎn)兒變得較健康、較活潑,情緒也較穩(wěn)定。對于大人而言,擁抱也能讓人減輕壓力,撫平不安的情緒。
激發(fā)他內(nèi)在的藝術(shù)天份
雖然科學家已證實沒有所謂的“莫札特效應”,但是多讓孩子接觸音樂、美術(shù)、舞蹈等活動,依然可以豐富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專家發(fā)現(xiàn),當孩子隨音樂舞動、或是拿著畫筆鴉,其實都是孩子在抒發(fā)他(她)內(nèi)在世界、表達情感的方法。孩子喜歡畫畫、跳舞或彈奏音樂,也會對自己感到比較滿意。
放棄完美主義
我們都期望孩子展現(xiàn)出他(她)最好的一面,可是有時候太過急切糾正或改善他(她)們的表現(xiàn)。例如:嫌棄他(她)們沒把桌子擦干凈,干脆自己再擦一遍;或是糾正他(她)們一定要把東西擺到一定位置。事事要求完美,會減弱孩子的自信心與不怕犯錯的勇氣。
下次當你忍不住想要參一腳,急著幫孩子把事情做的更好時,不妨先想想看:“這件事跟健康或安全有關(guān)嗎?”“想像10年之后,這件事還有這么嚴重嗎?”如果是No,那么就放手讓孩子去做吧。
教導他學會自己解決問題
從學會系鞋帶到自己過馬路,每一步都是孩子邁向更獨立的里程碑。當孩子發(fā)現(xiàn)他有能力解決面對的問題,就能帶給他們快樂與成就感。當他遇到阻礙時,例如:被玩伴嘲笑或是無法拼好一塊拼圖時,你可有幾個步驟來幫助他:
(1)幫他(她)確認他的問題。
(2)讓他(她)描述他(她)的解決方式。
(3)指導他(她)找出解決問題的步驟。
(4)決定讓他(她)自己解決這個問題或提供一些幫助。
(5)確定他(她)能獲得需要的協(xié)助。
給他足夠表演的舞臺
每個孩子都有特有的天賦,何不給他(她)們機會表現(xiàn)一下?如果他(她)們喜歡說故事,鼓勵他(她)多說故事給你聽。如果他(她)對數(shù)字很擅長,帶著他去逛街,讓他幫你挑選價格便宜的東西。當你能欣賞孩子的才能,并表現(xiàn)出你的熱情時,孩子自然會更有自信心。我們身邊的孩子所需要的,不只是衣食無慮的生活環(huán)境而已,他(她)們需要大人陪伴他(她)去'經(jīng)歷’他(她)的成長過程。一句話說:'要知道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樣子,得先蹲下來,由孩子的位置和高度去看世界。
有效夸獎孩子的四種方法
兒子班里的一個老師請假,新補上一個老師。我問他和新老師相處的怎么樣?他想了想回答:“雖然她一直夸我們,但是我們并不是特別喜歡她!”我好奇:“為什么夸獎你們還不喜歡?難道天天吵著你們才高興?”他繪聲繪色的給我講:“這個老師總是不停的說,你們班的孩子真棒,你們是我見過最好的孩子??墒歉杏X到非常假。我們這邊還正在上課亂說話不聽講,她依舊這樣夸獎我們!”我一邊笑著,一邊給他疏導:“也許是老師真的很喜歡你們啊,所以包容了你們的小調(diào)皮!”兒子繼續(xù)搖頭:“不是。她夸我們的時候從來不看我們,也沒有笑容。一看就是假的!”
我們都知道好孩子是夸出來的,也都知道孩子的信心、興趣都來自于對他的夸獎和認可。但是如何夸獎孩子在孩子的不同時期是不一樣的,如何有效的夸獎孩子也是有方法和技巧的。
第一,源自內(nèi)心認可的夸獎
這類型的夸獎是家長最容易做到的,也是最容易隨著孩子的成長被忽視的。
你還能否記得孩子第一次站立起來,第一次踉踉蹌蹌的邁步走,第一次張口清晰地叫出爸爸媽媽時的喜悅嗎?你還能否記得當時喜悅后你給予了孩子什么樣的夸獎或者認同嗎?還記得你總是在孩子面前伸出的大拇指嗎?還記得你總是能夠脫口而出“你真棒”嗎?
隨著孩子漸漸長大,是否你的要求越來越苛責,是否你的言語眉目間對于孩子的贊同越來越少?誠然孩子們隨著年齡的成長會越來越有自己的世界與自己的舉動,而這些可能是與家長相背離的。那么你是否能夠調(diào)整自己的要求接受不同時期的孩子,又是否能夠像孩子小時候那樣隨時隨地的認可他們呢?
還有很多家長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和孩子的交流溝通卻越來越少。相信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同樣相對無言的狀態(tài)也絕不是一次兩次就形成的。如果家長和孩子之間永遠只有老三句:“作業(yè)做完了嗎?”“考試成績怎么樣?”“我說的你就不聽吧!”,那么孩子和家長之間出現(xiàn)鴻溝也是自然而然的。如果家長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場和自己的要求上去衡量孩子,那么孩子永遠都是弱者,都無法達到自己的滿意。
孩子有與生俱來的是非對錯觀,也有準確判斷家長對自己是認真還是敷衍的能力。所以“源自內(nèi)心認可的夸獎”對于家長來說很重要;而且能夠真心的夸獎出來也很重要。適當?shù)姆诺妥约旱囊?,根?jù)孩子每個階段的實際情況做出不同的預期調(diào)整,做到可以真正的幫助孩子而不是打壓其信心與興趣,可以跟得上孩子的腳步了解的孩子的節(jié)奏;這些對于家長都是一種長期的修煉。
第二,出乎意料的夸獎
出乎意料的夸獎則需要家長的蕙質(zhì)蘭心,而這種夸獎最容易拉近親子間的距離,提升親子間的親密關(guān)系。
什么是出乎意料的夸獎?來自于家長對孩子的認真觀察細心體會,在孩子不經(jīng)意間做出某些事情的時候,卻被你抓到了其中的亮點,從而給予夸獎與肯定。孩子在這個時候最能體會到那種被認可的快樂!但這種夸獎一定要有的放矢,不能敷衍,不能言過其實,更不能夸大效果。
前段時間家里的拖把壞了后,很快就網(wǎng)購到貨。兒子興奮的拆開包裝,發(fā)現(xiàn)拖把為三節(jié)需要安裝。那天我正好頭暈腦脹的有些生病,他就自己開始興致盎然的動手,很快就把拖把組裝成功。然后又發(fā)現(xiàn)拖把無法直立起來,實驗了好幾次后他開始詢問我。我大手一揮少氣無力的告訴他這種東西不存在太多科技含量,自己琢磨就好。他研究了好一會兒后,拿出螺絲刀三下五除二把絆住的兩個絆兒給拆掉了。然后拖把晃晃悠悠的直立起來??粗麧M頭冒汗的拿給我看時,我讓他順帶把說明書拿過來。結(jié)果上面赫然寫著:如果發(fā)現(xiàn)拖把無法直立,將其放進拖把池腳踩著就可以直立起來。我念給他聽,然后兩個人面面相覷。兒子有些不好意思。我卻對他的思考能力以及動手能力表示出極大的贊賞。兒子有些出乎意料,自認為自己做的有些多余。我肯定的告訴他:“媽咪認為你此舉不多余。首先你肯于自己組裝,就是在幫助媽咪,說明你有愛心;其次你組裝完畢后發(fā)現(xiàn)了問題,證明你善于檢查與發(fā)現(xiàn);第三你及時詢問了媽咪,雖然我沒有幫助你,但是說明你有意識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第四你自己動手解決了問題,說明你有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出現(xiàn)現(xiàn)狀,說明目前咱們需要解決的最大問題就是認字問題。對不對?”
我認真的總結(jié),一條條的細致說明;兒子仔細的聽,一次次的點頭認可。我想以后我們家的東西壞了或者需要他動手做什么,他都是有信心去快樂的嘗試的!
還有就是家長對于孩子的夸獎,不要拘于形式或者總是能夠讓孩子一下子就猜到你的目的。如果是家長一張口說話,孩子就已經(jīng)八九不離十的知道家長要說什么了,那么不管是夸獎還是批評,都不會有太多的效果。
第三,有目的的夸獎
其實家長每一次的夸獎對于孩子來講,既是認可,同樣也是有著目的的:或者讓孩子做的更好,或者讓孩子可以保持。而孩子接受夸獎,既可以增加其信心,也可以享受到夸獎帶來的快樂感,而如何讓這種快樂感持續(xù),勢必成為孩子會下意識思考的問題。
所以也就延伸出一種專門有目的的夸獎,就是為了讓孩子在某個方面做的更好或者有所提升,而特意對他進行的夸獎。但是這種夸獎需要家長有足夠的情商與智商來進行。否則孩子的感覺就會像兒子對他的這位新老師一樣,而家長的目的也只會欲速而不達。
像兒子的那位新老師,明明孩子們上課在無視課堂紀律的亂講話,她卻只是采取盲目夸獎的方法就不可取。也許她認為夸獎孩子能夠帶給孩子好的印象與感受,從而可以改變上課的環(huán)境。但是對于少兒或者即將跨入少兒時期的孩子來講,他們心中是有著明確的是非觀,但也會在極大程度上無法克制自己的行為。所以只是盲目夸獎毫無效果。課堂紀律不好是多方面的原因,這里我不多拓展,但是老師如果能夠在孩子真正進步的情況下給予夸獎或者為孩子列出標兵進行單獨的夸獎,效果一定會好過針對全班同學泛泛的說上一句“你們真棒”的!
作為家長想要孩子達到什么樣的目標,相信夸獎的效果一定勝過嘮叨與批評。而看似“有口無心”的夸獎,即看似在孩子背后對他的夸獎,效果更佳。
比如家長故意等到孩子不在身邊的時候(但是卻可以確定自己的說話孩子是可以聽到的),對孩子的某項特點進行夸獎:“我們家寶貝最近作業(yè)寫的真是又快又好,讓我簡直不相信一年級的孩子可以這樣完成作業(yè)?!薄拔覀兗液⒆右恢弊约赫砦木撸任耶斈陱姸嗔?!”“我們家孩子的英語發(fā)音這么標準,剛才聽到屋里讀書我還以為是放得原音呢!”“那天的那道數(shù)學題,我以為孩子一定做不下來的,沒有想到他居然可以堅持下來!”……諸如此類。放心吧,孩子在偷著樂的同時,一定會用更好的狀態(tài)做出回應!
第四,夸獎在于精,卻不能爛
如果把夸獎作為一種手段的話,那么夸獎一定在于精而不能爛。最怕的就是什么事兒都夸,夸起來還永遠都是一句“你真棒!”有很多已是孩子舉手之勞的事情,或者孩子輕而易舉就可以做到的事情,家長不合時宜的夸獎會讓孩子認為虛偽或者心生逆反。
比如你想要孩子養(yǎng)成起床喝水的好習慣,與其在他能夠在前幾天里做到了這些就給予夸獎,不如在他養(yǎng)成習慣的過程中多多給予夸獎。不妨先給孩子溝通晨起喝水的重要性,在一段時間內(nèi)給孩子倒水并且提醒他喝水;然后在孩子主動去喝杯子里水的時候給予夸獎,提醒他如果可以自己起床后倒水就更加完美了;就這樣逐步的讓孩子完成自己的一個習慣養(yǎng)成的輪回,孩子即有成就感,中間又沒有脫離家長的認可與期許的方向。
這只是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夸獎孩子就像我們常說的那種“打蛇打七寸”一樣的道理,必須要有的放矢做到又穩(wěn)又準,而且要遵循每個孩子不同的特征。
所有的方法都是為有心的家長準備的,龍生九子更有不同,何況不同的家庭中的孩子們呢?養(yǎng)育孩子沒有四海皆準的公理,只有在不斷地學習與總結(jié)中,尋找最適合自己孩子的方法;養(yǎng)育孩子的方法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孩子在不斷的成長變化,我們的方法就要跟著他們的腳步與時俱進。
養(yǎng)兒難,養(yǎng)兒也不難。難與不難,都在于自己,在于心的投入!
最有效的12種教子法
《麥田里的守望者》為世界貢獻了一個詞語: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與不管之間,有一個詞語叫"守望"。
一、給孩子隨性玩耍的時間,不要把生活安排得太有規(guī)則
美國兒童教育學者湯姆斯·阿姆斯壯指出,自由玩耍比有計劃性的活動,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更為健康有益。父母要避免將孩子的時間塞滿各種活動。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無所事事,隨性玩耍的時間。
二、教導他關(guān)懷別人
快樂的孩子需要能感受到自己與別人有某些有意義的連結(jié),了解到他對別人的意義。要發(fā)展這種感覺,可以幫助孩子多與他人接觸。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一些舊玩具,和他一起捐給慈善團體,幫助無家可歸的孩子。也可以鼓勵孩子在學校參與一些義工活動。專家指出,即使在很小的年齡,都能從幫助他人的過程中,獲得快樂。并養(yǎng)成喜歡助人的習慣。
三、鼓勵他多運動
陪你的孩子玩球、騎腳踏車、游泳……多運動不但可以鍛練孩子的體能,也會讓他變得更開朗。保持動態(tài)生活可以適度緩解孩子的壓力與情緒,并且讓孩子喜歡自己,擁有較正面的身體形象,并從運動中發(fā)現(xiàn)樂趣與成就感。
四、笑口常開
常和孩子說說笑話、一起編些好笑的歌,和你的孩子一起開懷大笑,對你和孩子都有益處。光是大笑,就是很好的運動。
五、有創(chuàng)意的贊美
當孩子表現(xiàn)很好時,不要只是說:"很好"。贊美要具體一些,說出細節(jié),指出有哪些地方讓人印象深刻,或是比上次表現(xiàn)更好,例如,"你今天主動跟警衛(wèi)伯伯說早安,真的很有禮貌\"。不過,贊美時也要注意,不要養(yǎng)成孩子錯誤的期待。有些父母會用禮物或金錢獎賞孩子,讓孩子把重點都放在可以獲得哪些報酬上,而不是良好的行為上。父母應該讓孩子自己發(fā)現(xiàn),完成一件事情所帶來的滿足與成就感,而不是用物質(zhì)報酬來獎賞他。
六、確保孩子吃得健康
健康的飲食,不僅讓孩子身體健康,也能讓孩子的情緒較穩(wěn)定。不論是正餐或點心,盡量遵循健康原則,例如:低脂、低糖、新鮮、均衡的飲食。
七、激發(fā)他內(nèi)在的藝術(shù)天份
雖然科學家已證實沒有所謂的"莫扎特效應",但是多讓孩子接觸音樂、美術(shù)、舞蹈等活動,依然可以豐富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專家發(fā)現(xiàn),當孩子隨音樂舞動、或是拿著畫筆鴉,其實都是孩子在抒發(fā)他內(nèi)在世界、表達情感的方法。孩子喜歡畫畫、跳舞或彈奏音樂,也會對自己感到比較滿意。
八、常常擁抱
輕輕一個擁抱,傳達的是無限的關(guān)懷,是無聲的’我愛你。研究發(fā)現(xiàn)溫柔的撫觸擁抱,可以讓早產(chǎn)兒變得較健康、較活潑,情緒也較穩(wěn)定。對于大人而言,擁抱也能讓人減輕壓力,撫平不安的情緒。
九、用心聆聽
沒有什么比用心聆聽更能讓孩子感受到被關(guān)心。想要當個更好的傾聽者嗎?不要只用一只耳朵聽,當孩子對你說話時,盡量停下你手邊正在做的事情,專心聽他講話。要耐心聽孩子說完話,不要中途打斷、急著幫他表達或是要他快快把話說完,即使他所說的內(nèi)容你已經(jīng)聽過許多遍了。陪孩子去上學途中或哄孩子上床睡覺時,是最佳的傾聽時刻。
十、放棄完美主義
我們都期望孩子展現(xiàn)出他最好的一面,可是有時候太過急切糾正或改善他們的表現(xiàn)。例如:嫌棄他們沒把桌子擦干凈,干脆自己再擦一遍;或是糾正他們一定要把東西擺到一定位置。事事要求完美,會減弱孩子的自信心與不怕犯錯的勇氣。
下次當你忍不住想要插一腳,急著幫孩子把事情做得更好時,不妨先想想看:"這件事跟健康或安全有關(guān)嗎?""想像10年之后,這件事還有這么嚴重嗎?"如果是No,那么就放手讓孩子去做吧。
十一、教導他解決問題
從學會系鞋帶到自己過馬路,每一步都是孩子邁向更獨立的里程碑。當孩子發(fā)現(xiàn)他有能力解決面對的問題,就能帶給他們快樂與成就感。當他遇到阻礙時,例如:被玩伴嘲笑或是無法拼好一塊拼圖時,你可有幾個步驟來幫助他:
(1)確認他的問題。
(2)讓他描述他的解決方式。
(3)找出解決問題的步驟。
(4)決定讓他自己解決這個問題或提供一些幫助。
(5)確定他能獲得需要的協(xié)助。
十二、給他表演的舞臺
每個孩子都有特有的天賦,何不給他們機會表現(xiàn)一下?如果他們喜歡說故事,鼓勵他多說故事給你聽。如果他對數(shù)字很擅長,帶著他去逛街,讓他幫你挑選價格便宜的東西。當你能欣賞孩子的才能,并表現(xiàn)出你的熱情時,孩子自然會更有自信心。我們身邊的孩子所需要的,不只是衣食無慮的生活環(huán)境而已,他們需要大人陪伴他去"經(jīng)歷"它的成長過程。請記住這句話:"要知道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樣子,得先蹲下來,由孩子的位置和高度去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