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童話的善良小仙子
發(fā)布時間:2021-04-15 愛的童話 幼兒故事童話 簡短的幼兒小故事今晚給然然讀到《魔法灰姑娘》的第七章,道過晚安為孩子關燈,回到電腦桌前坐了近半小時,卻隱隱聽到外面有哭聲,循聲找到孩子房間,發(fā)現(xiàn)然然正蒙在被子里放聲大哭。
讀書的時候就知道孩子在為童話里的主角感嘆,一次又次地說“愛拉太可憐了!”卻沒想到會有這么嚴重的后續(xù)效應。
然然一把抱住媽媽:愛拉真的太慘了,她媽媽送她的最最珍貴的項鏈拿不回來了,咒語也會被海蒂知道的,海蒂是個壞孩子,她一定會讓愛拉更難過的,我不要愛拉受那么多苦!
然媽輕聲安慰:愛拉是個勇敢的孩子,她會戰(zhàn)勝所有的磨難,咒語也會解除。況且,如果不受這些苦,后面怎么能顯示出愛拉戰(zhàn)勝困難的聰明才智和勇敢呢!所以,然然不要擔心,一定要相信愛拉。
在然媽的安慰下,哭泣仍然持續(xù)了近十分鐘,直到睡神降臨!
《魔法灰姑娘》講的是小姑娘愛拉一出生便得到了仙女恐怖的禮物——服從,從此,仍何人只要對愛拉發(fā)出命令性的指令,愛拉都無法抗拒。之后,最最親愛的母親的去世,自私的父親對愛拉毫無愛意的行為等等,讓愛拉的生活陷入了磨難。
只讀到了第七章,卻已可以看出愛拉是個極具反叛性格的堅強而且善良的小姑娘,后面的章節(jié),然媽想跟著然然一起讀,所以沒有去探究。
其實剛讀沒幾頁時,有點擔心然然不大能聽懂,特別是文中不動聲色地表現(xiàn)母親和廚娘的愛,父親的自私,愛拉的叛逆……然媽不由自主地想做解釋,到后來發(fā)現(xiàn),完全沒必要,因為然然都聽懂了。
不知道明晚的然然重新陷入童話時,是否會堅強一些,會象愛拉一樣勇敢,不管怎樣,能在然媽相當不標準的川普閱讀中輕易進入愛拉的世界,實在是然家親子閱讀的一大成功。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編輯推薦
避免陷入親子教育誤區(qū)的8個原則
溝通是培養(yǎng)良好親子關系的關鍵因素之一,有一些雷區(qū)你可能不斷地觸碰卻并不自治。那么要怎樣才可以和孩子溝通得更好呢?下面小編總結(jié)了一些親子溝通問題的盲點,希望能引起家長和老師的重視。
首先,父母對孩子的認識和理解影響親子溝通。
關于“孩子最喜歡什么”這一問題,有調(diào)查顯示23%的家長完全不知道孩子最喜歡什么,17%的家長 籠統(tǒng)地認為孩子最喜歡玩。其余受訪者的回答也不能讓人信服,大都回答諸如喜歡看報紙、看電視、逛街之類的日常喜好。而回答喜歡畫畫、小發(fā)明之類的答案只占 了10%左右。
其次,父母的人格修養(yǎng)影響著親子溝通。
這其中包括父母的價值取向、個人學識與能力,以及個性品質(zhì)等多個因素。關于“父母與孩子溝通的方式”這一 問題,調(diào)查顯示有88%的家長用談心的方式與孩子溝通;5%的家長只是說教;還有3%的家長在帶孩子逛街時談心。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有的家長甚至采取“溝通不好就 打人”的粗暴行為,這只會讓孩子說假話、品質(zhì)不好,他恰恰忘了孩子的這些缺點正是他行為粗暴、常常訓斥孩子所帶來的“副產(chǎn)品”。
再次,夫妻之間的溝通狀況影響親子溝通。
一般而言,孩子與父母的溝通“模式”來自于家庭溝通模式潛移默化的影響。無聲溝通的行動遠比有聲溝通的語言更有效。
最后,父母的誠信狀況影響親子溝通。
信譽是溝通的重要條件,與孩子的溝通需要本著誠信的態(tài)度。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一舉一動孩子都會去模仿。你要求孩子說話算數(shù),你對孩子首先就該信守諾言。如果確實無法實現(xiàn)對孩子的承諾,也一定要向孩子說明原因。
8個法則教你避開親子教育雷區(qū)
親子教育是一門學問,我們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都會走入一些誤區(qū),怎么才能避免這些誤區(qū)呢?
親子教育法則一:孩子生氣時,父母要保持冷靜
孩子火冒三丈時,父母可千萬別跟著激動,否則接下來只會吵得不可開交。此時父母的最高行為原則是:孩子越火,父母越冷。
親子教育法則二:批評孩子的行為,而非人格特質(zhì)
告訴孩子,他有些地方做錯了。當父母批評行為本身,孩子知道他只要改進行為,就有可能改善他在父母心目中形象。父母如果對孩子說“你這個笨蛋!”“你這個不爭氣的人!”孩子就會認為,父母對他這個人有成見,可能打消了改變的念頭。
親子教育法則三:當孩子分享心事時,不要做出早就了解的模樣
處于青春期的孩子認為自己的感受是獨特而唯一的,所以當大人一眼就看穿他們的行為動機的時候,孩子就會覺得無趣而且不愉快。當孩子好不容易有了一些成長的心得,父母應該積極配合,站在孩子的角度來聽孩子的心聲。
親子教育法則四:尊重孩子的隱私
孩子希望受到尊重。因此,父母應該給孩子一些空間,允許他們保有自己的隱私,偵查舉止會破壞孩子對家長信任。父母和孩子可以制訂一個專屬的“孩子的隱私合同”,寫下什么事情父母可以知道,哪些事情屬于孩子的隱私。
親子教育法則五:當顧問,不當領導
在與青春期孩子溝通時,父母說話時的語氣十分重要。如果用命令口吻,可能會吃閉門羹,換一種語氣就會更貼近孩子的內(nèi)心,如“我建議你可以考慮……”。
親子教育法則六:不說“但是”
有些父母常希望和孩子交流,于是他們耐著性子聽完了孩子要說的事,接下來就說:“我了解你的意思,但是你的想法是錯的?!备改甘褂谩暗恰币辉~,會讓孩子漸漸感受到父母并為未認真傾聽自己,不過擺姿態(tài),從而厭倦交流。家長可以用“如果……會更好”句型來取代“……但是……”。
親子教育法則七:澄清語意的溝通法
孩子很容易對父母的意見有過多錯誤的解讀,因而造成不必要的情緒反彈。為了避免這樣的誤會,父母可以用一個很好的溝通方式,就是做語意上的澄清—— “我的意思不是……,我的意思是……”。
親子教育法則八:做建設性的批評
孩子行為不當時,父母應使用建設性的批評技巧來開口,以成功地協(xié)助孩子矯正行為。例如,孩子早上出門,來不及吃早飯。建設性的批評做法,則應該是談事件、感覺、期望和好處。如“你今早出門沒吃早飯。我很擔心,你這樣做會傷身體。我希望從明天開始,你每天都吃早飯,這樣一來,你就更有精神,也能長得更高!”
育兒心得:做一個善良的好孩子
育兒心得:做一個善良的好孩子
要說我的育兒心得真的沒什么,大家都初為人母,一切都得摸索。寶寶一天天長大,我也和她一起慢慢成熟,怎樣理解孩子,學習探索教育培養(yǎng)孩子的方法,讓孩子健康的成長。
點點是一個脾氣很倔的孩子,但又是一個“吃軟不吃硬”的乖孩子,你越對她兇,她就越哭鬧得厲害,你要是蹲下來好好和她說,反而會乖乖聽話,懂事的讓我們吃驚,跟小大人一樣。所以我經(jīng)常和她互換角色,讓她來當我的姐姐甚至媽媽,她會一一告訴我這個要這么做,那個不可以這樣做,之后她也就慢慢改掉了平時不好的習慣,而我達到了預先的目的,感覺何樂而不為呢?
孩子的性格也不是先天的,后天的培養(yǎng)很重要,點點雖然有脾氣,但很爽直,我不喜歡孩子像個牛皮糖那樣粘。她就是哭也不會很長時間,在她沒完沒了的時候,我們就采用轉(zhuǎn)移的方式,比如她吵著要去哪兒哪兒玩耍,或者買什么什么玩具的時候,我會突然說“哎呀,昨天爸爸買的那個玩具怎么不見了?”她就馬上不鬧而是去把那個玩具找不出,還說“你看呀,不是在這嗎?”早上孩子往往會賴床,特別是冬天,閉著眼睛縮在被窩里不肯起來,我就拿了一樣東西,在她耳邊說“看看這是什么呀?”“你知道嗎,今天親公給你買了什么好吃的嗎?”她馬上就清醒過來,呵呵,還屢試不爽呢。但有時候也會很無理取鬧,這個時候什么大道理都不管用,那就不理她,把她晾一邊,全家人步調(diào)一致,她會哭到東哭到西,然后有個“好人”就站出來,跟她講道理,這個時候她馬上止住哭鬧,還一個勁的說“妹妹乖,妹妹不哭了”我們?nèi)揖婉R上會意的笑起來。孩子還小,我們的教育都是正面的,從來不恐嚇她,說什么大灰狼來啦,妖魔鬼怪來吃寶寶啦,也從來不把孩子關到黑房子里。不能給孩子稚嫩的心靈留下陰影。老師經(jīng)常表揚她的小手很巧,我們大人當然很受用,可這也是她每每把家里搞的一團糟后才出的結(jié)果,讓她收拾干凈,必是不愿意的,只有說我們一起來比賽看看誰收拾的最干凈哦!她才會跟上了發(fā)條的機器人一樣興奮的干起來。孩子從小就好學好動,最會模仿大人的樣子,看到我們搞衛(wèi)生,她就搶著抹桌子掃地,看到她拿了餐巾紙沾了水到處擦,盡管有的時候反而弄臟了,可是看到她認真快樂的樣子,我們就都開心了!我們?nèi)疫€常常跟她一起互動,比如她帶上圍兜,拿了鍋碗瓢盆做飯,還煞有介事的來問這個“你想吃什么菜”,那個“你想吃什么菜”,我們都認真的說“我要吃蛋炒飯”,“我要吃清蒸魚”,于是她就說好的,馬上做。一會就端上來給大家吃,我們就裝作吃的津津有味的樣子,還不住的夸獎說“真好吃,真香”,她馬上咯咯地笑個不停。
孩子是一張白紙,什么好什么不好,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對他們來說沒有一點概念。剛到學校什么都不懂,老師發(fā)紅花,她扔掉,因為她不喜歡,有的小朋友做了不對的事,老師為了教育大家,讓他們站到上面給大家講什么是不對的,可她會跟他們一起站到上面,這個時候就配合老師對孩子進行耐心的教育,結(jié)合在家的表現(xiàn),她也喜歡玩水,比如把好多器皿在水龍頭上沖洗,一來把身上的衣服都弄濕了,二來還浪費了水,我們就跟她說衣服濕了要咳嗽,浪費水是錯的,結(jié)合南方干旱的事,給她講南方的小朋友因為沒有水而不能洗澡啦等等,讓她懂得要節(jié)約用水?,F(xiàn)在她還經(jīng)常給我們大家發(fā)小貼紙呢,邊發(fā)邊說誰表現(xiàn)好就發(fā)小貼紙給她,我們?nèi)叶际撬逃膶ο竽亍?/p>
孩子從小就有虛榮心,喜歡爭第一。開始的時候她看到自己不能得第一了就賴皮,一定要我們等她讓她,有時候干脆哭鬧,這時我就教育她:第一是要自己努力爭取的,而不是要大家讓給你,在學校里也是一樣的,其他小朋友得第一,那是人家的本領大,你要得第一就要跟人家競爭,得到第一是很光榮的,別人得第一你也該為朋友高興。慢慢的她懂了,再也不會因為沒有得到第一而哭鬧了。
因為身體的原因,我們還是會慣著她一點,看著她咳嗽咳的喘不過氣來我們都會很心疼,可是醫(yī)生不讓吃甜的,我們就和她說等身體好了吃,結(jié)果到超市看看這個甜的,那個又是甜的,說怎么都是甜的呀,討厭死了!我聽了又好笑又憐惜,希望她早早地把身體養(yǎng)好,做一個健康的寶寶!
點點超喜歡跳舞,說的具體一點就是扭屁股,每次都讓我打開手機里的音樂,然后讓我們坐好,她就開始舞起來了。其實從她六個月的時候就開始對音樂有感覺了,總能抓住節(jié)拍,扭的很歡,而且是自編自演,而我們只需要當她的觀眾就行了,結(jié)束了還要鞠躬致謝呢。有時還要唱上一段,雖然有的歌詞唱不全,但我們都笑著給她鼓掌,所以她就更喜歡舞蹈了吧,而我們?nèi)乙惨恢聸Q定要她去學拉丁舞,絕對不埋沒她的這個小天分。
其實,我并沒有要她有多聰明、多能干,順其自然,告訴她生活的常識、做人的道理,我覺得就夠了。幼兒園是孩子最快樂的地方,是孩子的天堂,是最先感知的大家庭,讓他們有節(jié)制的玩耍,認知,讓他們知道尊老愛幼、親切待人、友愛同學、關心別人,做一個善良的好孩子,首先是做人,其次是學習,身心都健康這就足夠了。
和寶寶在一起,自己常常也會變成小小孩,甚至一家人都會變成小小孩,親婆常笑稱全家都要變?nèi)踔橇?。我們用她的心感受這個世界、解讀這個世界,親愛的寶寶,希望你健康成長,這是我們每個家庭的希望,也是全社會的希望!
你是否陷入育兒誤區(qū)?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很多家長都會不自覺地陷入教育的誤區(qū)。如何來避免這些誤區(qū)呢?需注意如下幾點:
1.要引導,不要嘮叨。
引導是指心平氣和地幫助孩子認識問題,找出解決辦法,是家長發(fā)自內(nèi)心智慧的教育方式。這對孩子也是一種愉快的樂于接受的體驗,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慢慢改變。而嘮叨,其實是不懂交流的表現(xiàn)。給孩子講一些大道理,生硬地讓孩子如何做,不僅會讓孩子無所適從,而且慢慢也會激起他們的逆反心理。
2.要人情味,不要打罵指責。
這里的人情味,其實是指小孩對父母的依戀和信任。小孩也有情感,更脆弱也更敏感,大人不斷的打罵指責會讓孩子幼小的心靈受傷,從而失去對父母的信任。如何增強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人情味?其實就是要讓孩子在父母這里找到溫暖和安全感。有些父母平時忙于自己的事業(yè),很少花時間陪孩子,也不去關心孩子的情感需求,但是一旦知道孩子做錯了事情考試考砸了,立馬就是打罵指責。父母認為這樣就是在關心孩子,殊不知這樣的教育方式只會讓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隔閡越來越大,父母要達到自己的教育目的,將會越來越難。
3.要意見統(tǒng)一,不要自亂陣腳。
很多家庭在教育小孩的事情上都處于比較矛盾的境地:想對孩子嚴格,又怕傷著孩子。于是,“一人唱紅臉,一個唱白臉”的現(xiàn)象很多。父母認為,這樣一方面孩子也教育了,心靈也安撫了,兩全其美。幼教專家指出,這樣是不可取的做法。父母雙方甚至一個家庭不明確的教育方式會讓孩子無所適從,不能很好地認識到父母真正的教育意圖,所以也不能明確自己的行為準則。有些家庭年輕一輩和長輩在教育小孩的觀念上有沖突,在教育孩子時甚至會發(fā)生互相反駁和指責的事情,這樣對孩子的健康教育是尤其不利的。應該先統(tǒng)一家庭的教育觀念,然后再對孩子進行教育,這樣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4.要以事論事,不要翻舊賬。
孩子做錯了事情,父母最好單純地對這件事發(fā)表看法,不要翻出以前的舊賬。比如,孩子在玩游戲時不小心摔倒了,媽媽生氣地說:“你怎么搞的,每次都摔跤,上次把頭磕了,這次又把臉劃了!”這樣說,一方面會加強矛盾沖突,使孩子的情緒激烈化,錯失教育的時機。而且也會加重孩子的心理負擔,認為自己總是做錯事情惹媽媽生氣。長期下去,會影響到孩子對自己的認知,養(yǎng)成做事瞻前顧后,膽小慎微的性格,對孩子的健康發(fā)展也是非常不利的。
5.要公正對待,不要拿孩子當出氣筒。
家長不能因為孩子是自己生的,就把孩子當作私有財產(chǎn)來看待。心情好的時候?qū)⒆影僖腊夙?,心情不好的時候?qū)⒆訍赫Z相向,發(fā)泄心中的不滿。這樣不公正地對待孩子,容易導致孩子與父母感情的疏遠,從而給父母的教育增加難度。同時,父母拿孩子當出氣筒,嚴重損害了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形象,使孩子的情感受到傷害,對孩子的發(fā)展尤為不利。
育兒觀念:善良需要從小培養(yǎng)
育兒觀念:善良需要從小培養(yǎng)
學習內(nèi)容:善良需要從小培養(yǎng),您做的如何呢?(參考P169)
人之初性本善,但是,在歲月的摸爬滾打中,如果不加以培養(yǎng)孩子的善良品格,那么孩子們的善良就會隨著時間而慢慢消耗殆盡。爸媽們想要培養(yǎng)孩子的善良品格,可不是一件易事。到底爸媽該怎么做呢?
我不是上海人,所以對于上海人總說“外地人----”我覺得很不公平,家里爺爺奶奶也會總說外地人怎么怎么不好,為此我很生氣,但又無法改變老人的想法,我只能教育女兒,希望女兒能夠正確認識“外地人”,能夠善待外地人。于是我會和她聊來滬人員都為上海做了些什么事情,我們會一起設想“如果沒有外地人會怎樣”女兒會說:“沒有他們我們的房子沒有人蓋,沒有他們我們就沒有買早飯的地方,沒有他們我們家的房子就沒有人租,沒有他們就沒有更多的人為我們服務”在這個過程中,女兒還會去告訴她奶奶,讓她奶奶給租我們家房子的人便宜點。而且平時我?guī)畠撼鋈ヂ糜?,都會告訴她每個人到了不是自己家鄉(xiāng)的地方都算是“外地人“,所以女兒還是有正確的觀念。
有的時候,在外面看見有乞討的,我也會給女兒幾塊錢,讓她獻上自己的愛心。有很多家長說他們都是騙子,但是誰又能保證他們一定是騙子呢?也許幾塊錢卻能幫助別人,所以女兒每每看到殘疾的人都會說:“媽媽,我眼淚都要出來了?!蔽铱吹搅伺畠旱纳屏肌?/p>
孩子們都喜歡模仿父母的行為,想要孩子善良,那么父母必須要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只有父母們自己做善舉,才可能讓孩子們也有善良之心。爸媽們?yōu)榱俗尯⒆由屏迹敲窗謰屪约阂惨錾屏嫉娜伺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