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幼兒園中班教案《認識海獅》及教學反思

發(fā)布時間:2021-04-10 幼兒園中班教案及反思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 幼兒園小班教案及反思

中班教案《認識海獅》含反思適用于中班的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學習聽指令做動作,學習分辨前、中、后的位置,培養(yǎng)幼兒熱愛海洋動物的情感,快來看看幼兒園中班《認識海獅》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學習分辨前、中、后的位置。

2、學習聽指令做動作。

3、培養(yǎng)幼兒熱愛海洋動物的情感。

4、發(fā)展幼兒的觀察海獅的能力、想象力。

5、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動準備:

1、三個海獅頭飾;

2、魚的卡片;

3、《動物真有趣》幼兒用書第五頁。

活動重難點:

重點:能正確分辨前、中、后的位置。

難點:能根據(jù)主體的位置變化辨別前、中、后的位置。

活動過程:

1、老師交代游戲名稱:《小海獅》。請三名幼兒戴上海獅頭飾,扮演小海獅,面向扮演訓練員的老師排隊。

2、請“小海獅”說出自己的位置,如:我在(同伴的名字)的前面。

反思:三名“小海獅”興趣很高,都能說出自己的位置,在某某的前面或后面、在某某和某某的中間等等,表達都很準確。

3、三名“小海獅”聽老師的指示,模仿海獅做動作,如:“前面的海獅拍拍手”、“中間的海獅扭扭腰”、“后面的海獅跳兩次”等等。

反思:三名“小海獅”反應很快,都能按老師的要求做相應的動作,動作雖然不好看,但是都能知道自己的位置。

4、動作表演完成后,老師要把魚獎給小海獅,請幼兒注意聽老師的指示出來取魚的卡片,如:中間的海獅出來拿一條大魚、在最后面的海獅出來拿兩條魚……

反思:這個環(huán)節(jié)三名“小海獅”也能迅速的分辨出前、中、后的位置,我讓它們互換位置后,在按要求出來拿魚,它們也都能正確分辨前、中、后的位置。

5、請其他幼兒輪流扮演小海獅進行游戲,認識前、中、后,也可以請其他的幼兒分別給“前面”、“后面”、“中間”的海獅,做不同的動作,讓更多的幼兒都參與區(qū)別“前、中、后”的游戲。

反思:因為前面的三只“小海獅”都能準確的分辨了前、中、后的位置,所以我分別請了更多的小朋友來當“小海獅”,他們對游戲都興趣較高。大多數(shù)幼兒能根據(jù)不斷變化的位置正確分辨前、中、后等位置,個別能力稍差的幼兒,經(jīng)過老師的提示也能分辨前中后的位置變化,只是反應稍慢。

6、出示幼兒用書第5頁,請幼兒說出海獅的位置。

反思:這個過程不僅讓幼兒學會了翻書、看書的方法,也培養(yǎng)了一些幼兒的看書興趣。很多幼兒都能很快的說出海獅的位置,教學效果很好。通過以上幾個環(huán)節(jié),順利的解決了活動的重點和難點問題,達到了教學目的。

活動評價:

1、能分辨前、中、后的位置,并按老師的指令做相應的動作。

2、游戲主體的位置發(fā)生變化后,還能正確分辨前、中、后。

活動建議:

1、可根據(jù)活動時間調整活動過程中的環(huán)節(jié)和內容,盡量讓每個孩子都能有機會參加游戲和互動。

2、利用日常生活的活動環(huán)節(jié),加深幼兒對前、中、后方位的認識,如:排隊、座次等。

幼兒百科:海獅包括5屬7種。分布北半球。體型較小,體長一般不超過2米。北海獅為海獅科最大的一種。雄性體長310-350厘米,體重1000千克以上。

yJS21.com更多精選幼兒園教案閱讀

幼兒園中班教案《認識8》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學會8的形成,并認識數(shù)字“8”。

2、初步掌握8的實際意義。

3、體驗成功后的樂趣,增強參與活動的自信心。

4、養(yǎng)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5、發(fā)展目測力、判斷力。

【活動準備】

1、1——8數(shù)字卡片、圖片一幅、錄音機、歌曲磁帶、多媒體課件

2、活動室周圍放置若干身上有1——8點子或數(shù)字的老鼠形狀。

3、人手1份實物卡片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組織教學

(二)基本部分:

1、小朋友,今天老師和你們做一個數(shù)字娃娃的游戲,你們想不想變個數(shù)字娃娃?你們想做個數(shù)學娃娃幾?你們就戴上幾的頭飾。

2、現(xiàn)在你們都變成數(shù)字娃娃了,你告訴我,你是數(shù)字幾?這個數(shù)字是怎么來的,看誰說的又對又快,幼兒回答。

3、孩子們,你們變的數(shù)字娃娃真可愛,我也想變成數(shù)字娃娃,老師想變成數(shù)字幾呢?看完老師變的魔術就知道了。

4、操作課件:

飛出7只蜜蜂,后來又飛出一只蜜蜂,現(xiàn)在一共是幾只蜜蜂?7只蜜蜂后來又飛來1只蜜蜂,一共是8只蜜蜂。8只蜜蜂是怎么來的(7添上1是8)老師肯定并請全體幼兒說一遍。依次播放花,蘋果,汽車,飛機等讓幼兒說。

5、老師剛才變的蜜蜂是幾?老師想變成數(shù)字幾?(8)8像什么?

6、8能表示8只蜜蜂、8只花籃、8還能表示8顆星星等,8能表示好多好多是8個的物品。

7、闖關拜見黑貓警長,正確判斷“8”以內的數(shù)量。

(1)第一關,請小朋友們從盒子里找出有8個禮物的卡片送給黑貓警長比一比,誰找得禮物又對又多。(幼兒操作實物卡片,教師觀察。)

提問:你找到了什么禮物,它們的數(shù)量是幾,

(2)第二關,說出數(shù)字“8”像什么?請小朋友從數(shù)字卡片中找出數(shù)字“8”,念一念。

(3)第三關,考考你們的眼力,(出示圖片)。請根據(jù)老師的問題拿出相應的數(shù)字卡片放在桌子上。

8、游戲《捉老鼠》,鞏固對8數(shù)量的正確判斷。

活動室里藏了許多老鼠,請大家去捉身上有8個圓點的或者有數(shù)字“8”的妖精,比一比,誰的本領大,捉的老鼠又對又多。幼兒游戲,教師觀察、指導。(播放歌曲《黑貓警長》)

結束:小朋友們真能干,捉了這么多老鼠,現(xiàn)在我們和黑貓警長一起到外面去玩一回吧。

教學反思:

我想通過這樣的一個活動,孩子們不僅能認識數(shù)字8,知道8所表示的意義,進一步感知數(shù)字與物體數(shù)量之間的關系。而且發(fā)展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操作能力,激發(fā)他們對數(shù)學活動的興趣,提高幼兒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幼兒百科:8的筆劃是1畫,8是7與9之間的自然數(shù)。

幼兒園中班教案《認識樹》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初步分享與樹相處的經(jīng)驗。

2、認識大樹的不同部位,了解他們的作用。

3、知道四季樹木的變化。

4、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chǎn)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重點難點】

認識大樹的不同部位,了解他們的作用。

【活動準備】

樹葉、樹枝、樹皮、樹根、花、果實分別裝盒子里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利用各種感官感知大樹的各個部分。

1、出示神秘的盒子,激發(fā)幼兒興趣。

2、幼兒利用各種感官來感知,猜猜是什么?先聞一聞有什么氣味,再摸一摸是什么感覺。

3、打開盒子看看樹葉、樹枝、樹皮、樹根、花、果實,這些是什么,在哪里見過?

4、小結:這些東西都來自同一個地方,就是大樹。

二、了解樹葉、樹枝、樹皮、樹根、花、果實,分別有什么作用。

1、請個別幼兒憑自己的經(jīng)驗向大家介紹。

2、教師小結:

樹葉——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制造養(yǎng)分的主要器官。

樹皮——除了能防寒防暑防止病蟲害之外,主要是為了運送養(yǎng)料。

樹枝——可以支撐樹葉,還可以運送養(yǎng)料。

樹根——從泥土中吸收水分和養(yǎng)料。

花——傳粉后可以結果。

果實——成熟后有種子。

三、請幼兒講一講,回憶與樹有關的經(jīng)驗。

——哪里有樹?你和大樹做過哪些游戲?

——大樹一年四季都一樣嗎?不同的季節(jié)有什么不同的特點?

【活動延伸】

到戶外看看大樹,找找大樹的樹葉、樹枝、樹皮、樹根、花、果實

教學反思:

樹是最熟悉、最常見的自然現(xiàn)象中提取教學內容,以“樹”為題材進行欣賞每個學生對待同一個主題有各自不同的想法,他們都有創(chuàng)造的欲望。作為教師的我們要給孩子想象的空間,并且引導和鼓勵他們想象、創(chuàng)造,尊重孩子個性的發(fā)展。

幼兒百科:樹木是木本植物的總稱,有喬木、灌木和木質藤本之分,樹木主要是種子植物,蕨類植物中只有樹蕨為樹木,中國約有8000種樹木。分為榕樹;楊樹;柳樹;柏樹等。

幼兒園中班教案《認識7》及教學反思


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各位幼兒教師解決教案難題,下面給大家?guī)硪黄坝變簣@中班教案《認識7》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感知7的物體數(shù)量,辨認數(shù)字7。

2.學會排除物體大小、顏色的影響,正確判斷7的實物數(shù)量。

3.能細致地觀察與操作,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4.能積極思考,提高理解與運算能力。

5.養(yǎng)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數(shù)字卡片6和7,蘋果、梨、蝴蝶、小鳥、小魚等圖片,分組操作材料等。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布置秋天公園情景。

活動過程:

1.創(chuàng)設秋天公園的情景,以“秋游”的形式引入活動。

引導幼兒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它們的數(shù)量分別是多少?

2.認識數(shù)字7。

(1)請兩名幼兒摘下6個蘋果、7個梨,引導幼兒分別目測點數(shù)6、7的數(shù)量。

(2)出示數(shù)字“7”,引導幼兒辨認數(shù)字“7”,討論“7”像什么。

(3)請幼兒在情景里找出數(shù)量為7的“小魚”、“蝴蝶”、“小鳥”。

(4)引導幼兒聽老師指令做出相應的動作,感知7的數(shù)量。

(5)討論:7可以表示什么?(引導幼兒說出7可以表示生活中任何數(shù)量為7的東西。)

3.分組操作。

(1)串項鏈:引導幼兒根據(jù)繩子上的數(shù)字串相應數(shù)量的珠子。

(2)小火車:引導幼兒根據(jù)小火車的車廂數(shù)量把小雞、小娃娃一一對應請上小火車。

(3)包糖果:引導幼兒根據(jù)糖果袋上的數(shù)字,包相應數(shù)量的糖果。

(4)夾夾樂:引導幼兒根據(jù)笑臉和刺猬模板上的數(shù)字夾相應數(shù)量的夾子。

4.引導幼兒認識生活中有數(shù)字7的物品。如,電話、門牌號等。

活動反思: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到“應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shù)量關系并體驗到數(shù)學的重要和有趣”。中班幼兒對于數(shù)概念的理解仍是建立在具體形象的基礎上,為了讓孩子學會正確判斷7的實物數(shù)量并應用到日常生活中,我設計了此活動,通過秋游“公園”這一游戲化的主題情境,引導幼兒將數(shù)概念已有的經(jīng)驗加以整理和提升,使幼兒對數(shù)的認識有新的提升,力求促進幼兒觀察、比較、思考及邏輯思維的發(fā)展,讓幼兒體驗到數(shù)學的重要性和有趣性及在生活中的運用。

(一)引入環(huán)節(jié):我設計了秋游“逛公園”活動,引導幼兒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它們的數(shù)量分別是多少?小朋友興趣很濃。

(二)學習環(huán)節(jié):我通過欣賞秋天公園的情景,讓幼兒摘水果感知6、7的數(shù)量,鼓勵幼兒大膽地表達“7個梨比6個蘋果多一個”,并讓幼兒說出7像什么,除了7個梨可以用數(shù)字7來表示,還有什么東西也可以用數(shù)字7來表示,引導幼兒再次在公園里通過釣魚、捕蝴蝶等游戲的形式,讓幼兒再次感知7的數(shù)量。給了幼兒充分表達的機會,對那些善于思考的幼兒給與充分的肯定和表揚,從而調動了每個幼兒的上課積極性。

(三)最后分組操作環(huán)節(jié),我采用了游戲“串項鏈”“小火車”“包糖果”“夾夾樂”的環(huán)節(jié),幼兒通過自選玩具進行操作,進一步感知6和7的物體數(shù)量。通過操作,讓不同層次水平的幼兒都能在輕松愉快的游戲中自主的活動,培養(yǎng)了細致觀察與操作的習慣,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通過這次活動,讓我感受到:要組織好一次數(shù)學活動,我們一定要盡量做到寓教于樂、生動有趣,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并能注重幼兒的個別差異,提出不同的要求,讓每個幼兒的知識、能力都能在原有水平都能得到提高。其次,教師引導的策略是尤為的重要,教師在活動過程中,要時刻明確活動的目標,既然給孩子創(chuàng)設學習的情境,就要圍繞教學目標和課堂中產(chǎn)生的問題,恰到好處地引導幼兒去探索、思考和解決這些問題,為幼兒學習數(shù)學服務。

幼兒百科:7,阿拉伯數(shù)字,是6與8之間的自然數(shù)、第四個質數(shù)。相當于漢語詞語"七"或"柒"。在數(shù)論中7是Heegner數(shù)。

幼兒園中班教案《認識反義詞》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反義詞的含義,學習正確的運用反義詞

2、幼兒在生活中感知反義詞。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奇妙的口袋”球(大、?。├K(長、短)棍(粗、細)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游戲:高人矮人走。激發(fā)幼兒活動興趣。

二.觀察實物,理解反義詞的含義

1、出示奇妙的口袋,引導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通過奇妙口袋中的實物,讓幼兒觀察發(fā)現(xiàn)其不同,并用語言表達球(大、?。┕鳎ù?、細)淺繩(長、短)

3、知道像這樣大和小、長和短、粗和細意思相反的詞叫反義詞

三、學習反義詞說話

1、根據(jù)幼兒的發(fā)展程度不同,分組投放難易程度不同的實物

純凈水(冷、熱)

書(薄、厚)

手絹(新、舊)

海綿和玩具(軟、硬)

玩具(上、下)

智力拼圖(里、外)

2、幼兒自主探索活動,幼兒經(jīng)過看、摸、掂,自己發(fā)現(xiàn)藏在其中的反義詞,并大膽積極地運用于語言表達出來。如:一瓶水熱、一瓶水冷一本書薄、一本書厚

四.連線游戲:“找朋友”

1、出示大圖片:黑白、胖瘦、多少

2、啟發(fā)幼兒觀察大圖片,將意思相反的兩個圖用線連起來,并說出一對反義詞

3、教師出題,幼兒對相應反義詞

小老鼠將玻璃杯打碎了,他向媽媽撒謊,說不是自己做的,而小花貓做了錯事,就像媽媽誠實的認錯。(誠實——撒謊)(好——壞、前——后、左——右)(誠實——說謊、膽小——勇敢)

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們回家后和爸爸媽媽一起尋找自己生活周圍的反義詞,明天帶給老師和小朋友分享。

活動反思:

這節(jié)課上的比預期效果好,中班的孩子在上課常規(guī)方面比小班的孩子要好的多,大部分孩子都參與到其中,接近生活常識,孩子很感興趣,對于本節(jié)課結尾我在上課時結束的有點急促,故事結尾有些突然,可以延伸至課后孩子尋找生活中的反義詞,這樣活動效果就會更好。

幼兒百科:反義詞就是兩個意思相反的詞,包括:絕對反義詞和相對反義詞。

相關推薦

  • 幼兒園中班教案《認識樹》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初步分享與樹相處的經(jīng)驗。 2、認識大樹的不同部位,了解他們的作用。 3、知道四季樹木的變化。 4、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chǎn)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探索和交...
    2020-11-14 閱讀全文
  • 幼兒園中班教案《認識8》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學會8的形成,并認識數(shù)字“8”。 2、初步掌握8的實際意義。 3、體驗成功后的樂趣,增強參與活動的自信心。 4、養(yǎng)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5、發(fā)展目測力、判斷力。 【活動...
    2020-09-19 閱讀全文
  • 幼兒園中班教案《認識7》及教學反思 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各位幼兒教師解決教案難題,下面給大家?guī)硪黄坝變簣@中班教案《認識7》及教學反思”!活動目標: 1.感知7的物體數(shù)量,辨認數(shù)字7。 2.學會排除物體大小、顏色的影響,正確判斷7的實物數(shù)...
    2020-08-04 閱讀全文
  • 幼兒園中班教案《認識反義詞》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反義詞的含義,學習正確的運用反義詞 2、幼兒在生活中感知反義詞。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奇...
    2020-12-09 閱讀全文
  • 幼兒園中班教案《認識菊花》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運用各種感官去觀察認識菊花,知道菊花的品種是多種多樣的。 2、能用較形象的語言描述自己的觀察發(fā)現(xiàn)。 3、了解菊花是秋天里開放的一種美化環(huán)境的花卉,知道要愛護花卉。 4、讓幼兒學會初步的...
    2020-11-12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初步分享與樹相處的經(jīng)驗。 2、認識大樹的不同部位,了解他們的作用。 3、知道四季樹木的變化。 4、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chǎn)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探索和交...

2020-11-14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學會8的形成,并認識數(shù)字“8”。 2、初步掌握8的實際意義。 3、體驗成功后的樂趣,增強參與活動的自信心。 4、養(yǎng)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5、發(fā)展目測力、判斷力。 【活動...

2020-09-19 閱讀全文

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各位幼兒教師解決教案難題,下面給大家?guī)硪黄坝變簣@中班教案《認識7》及教學反思”!活動目標: 1.感知7的物體數(shù)量,辨認數(shù)字7。 2.學會排除物體大小、顏色的影響,正確判斷7的實物數(shù)...

2020-08-04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反義詞的含義,學習正確的運用反義詞 2、幼兒在生活中感知反義詞。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奇...

2020-12-09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運用各種感官去觀察認識菊花,知道菊花的品種是多種多樣的。 2、能用較形象的語言描述自己的觀察發(fā)現(xiàn)。 3、了解菊花是秋天里開放的一種美化環(huán)境的花卉,知道要愛護花卉。 4、讓幼兒學會初步的...

2020-11-12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