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寶寶的“沉默”?
發(fā)布時間:2021-04-07 寶寶幼兒園的游戲 寶寶入園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尤其是初入園的寶寶,對陌生的環(huán)境不適應(yīng),不知道如何和他人相處,遇到事情經(jīng)常會保持“沉默”。其實作為家長或老師,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它!
一、我們要發(fā)現(xiàn)孩子的美德
孩子能事事替他人著想,這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一件事。如果在日常相處中,孩子們你不讓我、我不讓你互相爭執(zhí)。那么無論從身心還是思想上都或多或少不同程度地給孩子造成影響!自私、霸道、蠻橫、粗魯?shù)鹊炔涣嫉男袨榕d許就會悄然而至!而小小年紀能設(shè)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的確難能可貴!我們是應(yīng)該鼓勵孩子繼續(xù)保持這樣的優(yōu)良道德的!
二、小不“言”則釀“大禍”
記得央視二套《生活》欄目曾報道過一件事:小孩子們在玩滑梯的時候,有個小男孩不小心被擠下去,腦袋碰到了。當時沒有太在意就給孩子揉揉了事!結(jié)果隔天孩子在午休時間突然猝死!檢查結(jié)果是:腦部受到嚴重碰撞,腦部有淤血。就這樣的疏忽和不言語的疼痛丟掉了一條鮮活的小生命!
三、不能拿“人善被人欺”來教育孩子(Www.Sxw9.cOM 實習(xí)報告網(wǎng))
孩子都是單純的,不知道會被傷害而刻意忍耐!其實一切都是出自于本能,而這些“本能”卻分明表現(xiàn)出了孩子的內(nèi)心。孩子就像是一股清澈的泉水,你把它引導(dǎo)到哪它就流到哪,或清或濁。
寶寶的教育是個大問題,家長應(yīng)該從積極正面的角度去引導(dǎo),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yǎng)孩子人際交往的能力。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編輯推薦
如何正確看待寶寶的“怪癖”
在你眼里是那些不再有用的“垃圾”,在孩子看來卻可能是色彩繽紛的寶藏,它們甚至還可能具有某種情感上的意義,比如蝴蝶結(jié)可能會讓孩子聯(lián)想起拆禮物的快樂,而快餐店玩具會讓他回憶起那次外出的愉快的就餐經(jīng)歷。
怪癖之一:玩具狂型
當你帶孩子想到公園或朋友家去玩的時候,你讓孩子挑選一件最喜歡的玩具帶上,免得路上無聊??墒撬麕缀醢阉械耐婢叨佳b進了包了,甚至包括那些只適合在家里玩的布娃娃。
孩子為什么會這樣做?
這是因為孩子的理解能力往往只限于字面上的含義,當你說“帶上你想在公園玩的玩具”時,孩子就會把進入視線的所有玩具都帶上,因為這些玩具都是他想在公園里玩的。
你該怎么辦?
不要給孩子太多的選擇,你可以把適合帶到公園玩的玩具放到一起(即使臟了、濕了或者進了沙子也不至于被損壞的玩具),然后告訴孩子從這些玩具中挑選一件或兩件帶上。
怪癖之二:垃圾緊張型
每次你要倒垃圾的時候,孩子總會沖過來,把垃圾袋中一半的東西都挑出來,不讓你扔,為什么他非要把家里變成垃圾場呢?留著那些已經(jīng)舊了的扎禮物用的蝴蝶結(jié)和壞得不能再玩的快餐店玩具有什么意義呢?
孩子為什么會這樣做?
在你眼里是那些不再有用的“垃圾”,在孩子看來卻可能是色彩繽紛的寶藏,它們甚至還可能具有某種情感上的意義,比如蝴蝶結(jié)可能會讓孩子聯(lián)想起拆禮物的快樂,而快餐店玩具會讓他回憶起那次外出的愉快的就餐經(jīng)歷。
你該怎么辦?
給孩子準備一個小盒子,讓他把自己那些舍不得丟棄的小玩意兒都放進去,不然就會被扔掉。同時說好,假如小盒子滿了他就必須要進行清理,否則就沒有空間放進新的玩具了?;蛘撸憧梢赃x擇在孩子睡覺或者不在家的時候倒垃圾。
怪癖之三:臟亂困擾型
吃飯的時候,面條掉到了地上,孩子便開始變得煩躁不安,直到你把地面清理干凈,他才開始繼續(xù)安靜地用餐。
孩子為什么會這樣做?
2、3歲的孩子正處于學(xué)習(xí)和了解紀律和規(guī)范的年齡段,他們會把這些紀律和規(guī)范認為是必須嚴格遵守的。假如你平時總是教導(dǎo)他要及時處理自己制造的臟亂情況,那么他就會無法理解為什么你會忽略掉在地上的面條,這會給他造成困擾,讓他心煩意亂。
你該怎么辦?
告訴孩子有時候某些事情是可以先放一放的,過后再找合適的時間處理,對他說你會在吃完晚飯后再清理,而且可以請他來幫忙,這樣就會讓他的情緒平穩(wěn)下來,也會讓他覺得自己很能干。
如何搞定寶貝們的沉默四式
你對那個小家伙說:“累嗎?”搖頭?!跋矚g媽媽給你的禮物嗎?”點頭。“寶貝把玩具收拾一下!”沒有反應(yīng)。怎么辦呀?寶貝就像一只沉默的羔羊,總是在那里不聲不響的,這使得你對他擔心起來!寶貝為什么不說話?
(一)只做不說式沉默
CASE:掏出一個特別大的面包
一對前來咨詢的母子正好趕上我吃飯,我把飯盒往身后的架子一放就開始工作。工作結(jié)束后,做媽媽的一再道謝,很關(guān)懷地詢問工作室的情況,并表示,有什么需要的一定要告訴她。4歲多的男孩子奕奕徑直跑出去,將一個塑料袋放在工作臺上,掏出一個特別大的面包,遞給我。我咬了一口,確實餓得不行了,“謝謝!又香甜又松軟,正是饑餓的人最需要的呢!”非常滿意地笑了笑,把剩下的面包又遞給我。做媽媽的一直在旁邊教他說“謝謝老師,老師辛苦了,請老師吃面包!”“全部給老師吧,這是我們專門從莫斯科餐廳買來的?!睂氊愐痪湓捯膊徽f,完了就自己玩飛機拼圖去了。
提問媽媽:你是否有意識地教給寶寶社交的言語?
提示:陪寶寶一起開口!
這種情況在0-3歲的孩子中比較常見。這個時候,寶寶對物質(zhì)的興趣遠遠大于人際關(guān)系,他們處于語言的敏感期,比較喜歡學(xué)爸爸媽媽說話,自主言語的能力很差。你看,寶寶就是那么直接簡單地給你最需要的東西。他發(fā)現(xiàn)你餓了,他就直接拿吃的給你,然后有點緊張地看著你吃,你吃得很帶勁,這就是給他最好的回應(yīng),如果你裝模作樣,他立刻就能感受出來。只是你要有意識地教寶寶開口就更好了,與其堅持讓寶寶說:“快說謝謝阿姨”,不如說:“咱們一起向阿姨說謝謝好不好?”
(二)害羞式沉默
CASE:深沉的小男人
(三)受氣包式沉默
CASE:一直把自己吃到嘔吐
(四)就不理式沉默
CASE:遭遇“探子+?漏勺”媽媽
“老師說你最近跟小敏玩得很好呢,她是誰???住在哪里?她不是前幾天跟你打架的那個嗎?”5歲的兒子不理睬媽媽,跑開了!“嘻嘻——我兒子說他喜歡班上的小敏,那個扎小辮穿紅裙子的女孩子,還挺漂亮的呢?!庇幸环N媽媽就是這樣碎嘴嘮叨。兒子慢慢變得話很少,不愿意理睬媽媽。
提問媽媽:你有沒有留給寶寶屬于自己的私人空間?
提示:做孩子喜愛的媽媽需要有一定的承載力!
即便是寶寶,也有自己希望保留的東西,過多地侵占他的私人空間會令他感到不安,尤其是那種希望知道寶寶一切,但又無法保守秘密的爸爸媽媽。多嘴地向親朋好友嘮叨寶寶的糗事,寶寶會變得沒有自信,心靈缺乏歸屬感。你和孩子之間應(yīng)該有屬于你們的小秘密,你能夠為他守口如瓶,那你就是值得信賴的傾訴對象。
TIPS:這樣的孩子,不是不說話,而是不愛說話!
1、生大病了!智能落后、腦性癱瘓、聽力障礙、兒童孤獨癥、中樞神經(jīng)受損可導(dǎo)致說話障礙。
2、天性內(nèi)向!有的孩子性格內(nèi)向,不愛說話,喜歡安靜,不愿表達自己的想法不等于沒想法。
3、不被關(guān)注!有的父母忙于自己的事或少言寡語,與孩子缺乏交流,使孩子表達能力差。
4、家庭不和!在不和睦的家庭環(huán)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由于缺乏安全感,話語很少。
5、限制過多!父母對孩子要求過嚴,經(jīng)常限制其行為,這樣的孩子往往言語很少自己做主。
“你喜歡什么書呢?科學(xué)的?這本不錯哦。要么是米老鼠的,還有送玩具呢。這個是教畫畫的哦,喜歡什么,嗯?快說啊。你不說我怎么知道你喜歡什么,我不知道你喜歡什么給你買了,萬一你不喜歡不看怎么辦?萬一你喜歡的我沒有買,也很麻煩的呀?你說話呀,說啊……”3歲多的甘甘坐在小矮凳子上,兩手緊緊地揪著衣服的花邊,眼睛木木地看著前方,前方并沒有任何一本書,眼淚好像要掉下來了。甘甘媽媽說她在家也是這樣的,什么都不愛說,動不動就哭鼻子,在幼兒園,老師讓吃飯,吃不下也不敢說,一直把自己吃到嘔吐為止。
提問媽媽:寶寶常常得到你的尊重、傾聽嗎?即使他說的話很荒謬、可笑?
提示:采用建議式的表達方式。
寶寶是否常常向你表達他的感受?包括:高興的、痛苦的、憤怒的、悲傷的……寶寶是否擁有與他年齡特征相符的決定權(quán)?比如:我想要紅色的毛巾而不是藍色的!我飽了,不想再吃任何東西了。而你是否考慮了他的意見?
如果你希望寶寶多說,那么你就應(yīng)該扮演忠實的聽眾。一位忠實的聽眾意味著:
★你必須蹲下來以便你能平視寶寶,就像傾聽一位尊敬的人那樣;
★你必須尊重寶寶的談話內(nèi)容,包括他的不良感受,并理解他此時的感受;
★盡可能給寶寶建議而不是代替寶寶決定他自己的事情,比如,寶寶可能希望穿蜘蛛俠衣服上幼兒園,你可以給他建議:這是件非常特別的衣服,不過,你不認為表演時穿上它更酷嗎?
同事們看到我兒子的時候,總喜歡摸著他的頭說:“喲,小伙子長得多精神呀!”這對于這個4歲的小寶寶來講,好像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我讓他向叔叔、阿姨們問好,但這個小家伙就是那么平靜地站著,很深沉似的,不言不語。這個時候,無論我說什么,周圍的人給他什么小玩意和禮物,他都默默地接受,悄不聲地玩,好像周圍的人都不存在一樣。同事們給這個寶貝的評價是:高傲而清高。
提問媽媽:你是否能夠由衷地感謝、贊揚、關(guān)心身邊的人?當然,這些人里面包括寶寶。
提示:語言是表達自我的一種途徑,但不是唯一途徑。
寶寶已經(jīng)開始會害羞了,原來比較能說的寶寶也可能變得靦腆起來,他發(fā)現(xiàn)自己與周圍人群相互影響。但是你能夠從他的眼神、動作中感受到他要表達的一切。小孩子實際上能夠全身心地感受對方,并且毫無保留、表里如一地表達自己的感受。但在他語言、社交能力發(fā)展尚未成熟的時候,他就表現(xiàn)得“寡言”。
不管是多大的寶寶,請你千萬不要告訴他:他是個多么沒有禮貌的,多么不惹人喜愛的寶寶。盡可能地關(guān)注他的情緒,他會因為得到你的鼓勵而開口。
如何讓寶寶遠離默默噌噌的
其實,每個家庭里都有一個小磨蹭。成人在自己制定的時間表里忙忙碌碌、來去匆匆,然而,孩子則生活在他們自己的世界里,根本無法理解時間的緊迫性。他們磨磨蹭蹭的行為真的是這簡直讓大人傷透了腦筋。
磨蹭是幼兒的天性使然
孩子的磨蹭問題固然應(yīng)該引起我們的重視,但我們又不能把磨蹭視為洪水猛獸,一旦看到孩子磨蹭就對他橫加指責。幼兒磨蹭可以說是正?,F(xiàn)象。
其實,有些寶寶對于他感興趣的事,動作就很快,沒興趣的事或事物本身難度較高,都會妨礙他做事的速度。
“小磨蹭”提速方案
和寶寶比賽:孩子都喜歡比賽游戲,喜歡當?shù)谝?。?jīng)常與寶寶搞一些小比賽,如比賽吃飯、穿衣、收拾玩具,使他在游戲中提高動作的敏捷程度。這時寶寶會很高興地趕緊把事情做完。
和時間“賽跑”:幫寶寶設(shè)計一張“比賽”成績表,記下最初做某件事所用的時間,然后記錄每天實際完成所用的時間,如果比以前有進步,就給予獎勵。讓寶寶先從簡單容易的做起,逐漸向比較困難的任務(wù)進發(fā),一直到達合適的時間為止。這樣做的目的在于縮短完成每一件事情所需要的時間,這是克服動作慢的直接辦法。
記數(shù)法:與寶寶事先講明白,看數(shù)到第幾聲的時候他可以做完某件事情。等他準備好,你說“開始”就計數(shù),“1、2、3、4,5……”,寶寶為了完成任務(wù),會盡量抓緊時間將事情做完。如果在計數(shù)開始的時候,他的動作依然很慢,你就故意數(shù)快一點。
如果在快要結(jié)尾的時候,他還差得較遠,就放慢記數(shù)速度,讓他有盡快完成的希望。如果你總能很巧妙地常常使寶寶在快接近尾聲的時候把事情做完,就能使他獲得成功的感覺。只要及時完成了任務(wù),就一定要表揚孩子。
體驗“磨蹭”帶來的后果:你首先估計出寶寶盡最大能力完成某件事情的時間,然后規(guī)定在這個時間內(nèi)完成這項事情,否則就不讓他繼續(xù)做下去,時間一到就停止。如到了吃飯時間,他仍然不愿吃飯,或慢騰騰地吃,到時間就把飯菜收起來,對他說:“我很失望,我希望你下次能按時把飯吃完?!蓖瑫r杜絕給寶寶吃零食,等他一會兒餓了又沒東西吃的時候,就會嘗到磨蹭的苦頭,認識到吃飯磨蹭的害處。
小鬧鐘——學(xué)會管理時間:和寶寶一起制訂一張作息時間表,什么時間起床,洗漱用多長時間,吃早點多長時間,都做出合理安排。對時間管理越嚴越細,效率越高。在寶寶做一件事之前上個鬧鐘,到點時鬧鐘鈴聲大作,提醒他時間夠久了,不能再磨蹭了。小鬧鐘嘀嘀答答地響,對寶寶就是一個督促,容易產(chǎn)生緊迫感。
在提高寶寶做事速度的同時,一定要告訴他,動作快不等于做事馬馬虎虎、敷衍了事,而是在做好的同時,速度能再快一點就更好了。家長可以提倡多讓孩子接受這樣的方式,這樣對孩子成長的優(yōu)勢是很多的。
父母如何對待寶寶受挫折?
一定程度的挫折可以激發(fā)人克服困難的勇氣和力量,但如果挫折超出了人的容忍力,可使人心情苦悶,情緒煩亂,行為出現(xiàn)偏差,甚至造成疾病。當孩子在交往中遭遇挫折時,成人應(yīng)該采取如下措施:
引導(dǎo)孩子變挫折為動力
當孩子在交往中遭遇挫折時,成人應(yīng)引導(dǎo)孩子分析受挫折的原因,從中吸取教訓(xùn),并想辦法克服困難。
當孩子自己克服了困難時,成人應(yīng)鼓勵、肯定。這樣,孩子就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如果孩子獨自克服不了困難,成人應(yīng)給予適當?shù)陌参?,并提供一定的幫助,以免造成孩子過分緊張,影響身心健康。
不包辦代替
有許多成人希望給孩子鋪一條平坦的路這是不現(xiàn)實的。這既影響孩子的交往能力,也不利于孩子良好意志品質(zhì)的形成,還會造成孩子長大后不能適應(yīng)復(fù)雜的社會生活,產(chǎn)生自卑、抑郁、厭世等不良心理。孩子在交往中遭遇挫折時,成人不要覺得孩子受了莫大的委屈,千方百計地哄他或忙著幫他解決困難,而應(yīng)給孩子鍛煉的機會,讓他在經(jīng)受挫折、克服困難的過程中不斷提高交往能力。
不嘲笑孩子
孩子缺乏社交經(jīng)驗,交往中遭遇挫折是難免的。成人不應(yīng)嘲笑孩子笨,或責怪孩子這錯那錯。成人平時應(yīng)注意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意志品質(zhì),養(yǎng)成孩子勝不驕、敗不餒的美德,并在克服困難方面為孩子樹立榜樣。
幫助孩子加強社交的目的性、計劃性
孩子在同別人交往時常常是無目的、無計劃的。成人可在孩子交往前有意識地提醒孩子,設(shè)想交往的過程及交往中可能出現(xiàn)的困難,適當教給他一些交往的技巧。這樣,孩子對交往中可能出現(xiàn)的挫折有了一定的心理準備,再遇到挫折時可能會較順利地克服困難。
家長要如何對待寶寶認生期?
認生是寶寶的一種自我保護意識。在寶寶看到陌生人時,他意識到家人和陌生人是不同的個體,寶寶害怕這個陌生個體給他帶來傷害,因此,就以敏感閃躲,甚至大聲哭鬧的激烈方式來向家人傳遞自己害怕的情緒,以此得到家人的保護。很多家長對此很苦惱。但事實上“認生”其實是寶寶心智發(fā)展和社會經(jīng)驗積累的過程,是寶寶的一種“成長”。只要家長能夠理解寶寶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特點,給予適當?shù)膸椭?,寶寶就能夠安然度過猛烈的認生期。在寶寶認生期間,父母太多批評或者包辦過多等行為會容易加重寶寶的認生障礙。所以家長應(yīng)該注意避免。那么寶寶認生期家長應(yīng)該——
1、少批評
年幼寶寶大多以大人的看法產(chǎn)生自我認識,所以家長對孩子的態(tài)度、情感要保持穩(wěn)定,避免忽冷忽熱,也不要將你的不良情緒發(fā)泄到小寶寶身上。尤其不能以“再這樣我就不要你了”、“把你給誰誰”之類的語言威嚇孩子。寶寶有了安全感自然會更大膽地去接觸陌生的人和環(huán)境。
2、少包辦
包辦溺愛會壓抑孩子自主性的發(fā)展,使他們懷疑自己的能力,對一些事物形成膽怯心理。因此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放任自由,多鼓勵孩子大膽一點去探索他感到有趣的事物,“媽媽看著你,不怕”多給他一些“強心劑”能夠讓寶寶克服膽怯的心理。家長還可以有意識地給孩子一些挑戰(zhàn)與鍛煉,在生活中讓寶寶多幫忙參與,培養(yǎng)他的獨立性。
3、前期鍛煉
家長可以在孩子還不懂得認生的時候,有意識地帶孩子多接觸其他人。比如,讓家里其他人員幫著給孩子喂奶、喝水、換尿布、逗著說話、抱著玩、做簡單的游戲,通過與其他人的接觸,幫助孩子適應(yīng)他可能接觸到的各種人和陌生環(huán)境。
寶寶說臟話 家長應(yīng)如何對待
寶寶一天天長大,小嘴巴漸漸跟“炒豆子”似的,每天都會蹦出許多讓人驚喜的新詞、新句子??墒怯幸惶?,媽媽突然發(fā)現(xiàn)寶寶不知什么時候開始會說臟話了,而且會得越來越多,還一遍遍重復(fù)。有的媽媽一笑了之,有的媽媽則如臨大敵。對此,幼教專家表示,寶寶說臟話只是一種模仿,家長應(yīng)理性面對,正確引導(dǎo)。
態(tài)度PK
寶寶說臟話,家長該咋辦?
態(tài)度一:平靜面對,不當回事
姜蕓的寶寶5歲了,最近時不時地冒出一兩句臟話出來。姜蕓說:“第一次聽到他嘴里冒出的臟話,一家人都忍不住笑了。現(xiàn)在想想,真是不應(yīng)該,我們因此而笑,反而給了寶寶一種鼓勵。”現(xiàn)在,寶寶會說的臟話越來越多,姜蕓不再笑,但也不刻意指責或者打罵,而是告訴孩子:“說臟話不好,媽媽和老師都不喜歡?!?/p>
姜蕓說,這應(yīng)該是每個小孩都會經(jīng)歷的一個階段。小孩子其實自己也不知道那些臟話是什么意思,等過了這個階段,年齡大點懂事了自然就不會再說了。
態(tài)度二:如臨大敵,嚴厲管教
“這么丁點兒就說臟話,等上小學(xué)、初中還得了?”相對姜蕓,范琳對孩子說臟話的的反應(yīng)很強烈。“孩子第一次說臟話,是去年剛上大班的時候。我狠狠地打了他的手心,還讓他向我道歉?!狈读照f,后來孩子埋怨,和他玩的幾個小朋友個個都會說“那些話”,他才學(xué)的。
“肯定是那些孩子的家長經(jīng)常說臟話,無形中影響了孩子。環(huán)境不好,孩子不在意就學(xué)上了,真煩!”范琳無奈地說。
原因分析
環(huán)境所致,無意識模仿
揚大二幼園長印云說,孩子學(xué)說臟話,是一種沒有是非觀念的模仿行為。首先因為有些父母在吵架中會冒出“臟字”,父母或者別人罵,我也跟著罵,是孩子學(xué)罵人的一種普通心理,也會不自覺地讓孩子有一種強化記憶;另外,就是被迫罵人。這種情況一般發(fā)生在小伙伴之間,遇到和小朋友爭執(zhí),生氣或難受時,他們會不自覺地說那些臟字,來緩解壓力;最后,還有家長面對孩子說臟話時的忍俊不禁和當笑話般地傳播,都會讓孩子以說為樂,讓孩子漸漸習(xí)慣罵人。
解決辦法
理性對待,正確引導(dǎo)
“說臟話只是相當多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小插曲,只要父母引導(dǎo)有方,很快就會過去的?!庇≡普J為家長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面對:
首先,理性對待“臟話寶寶”。3歲左右的寶寶正是善于模仿的時期,又處于語言發(fā)展的敏感期,是非觀念還未形成,他只是從外界接收感知到這樣的文字信息,并不理解這些詞語是什么意思,所以家長發(fā)現(xiàn)孩子說臟話時切勿大驚小怪,更不可因此粗暴地打罵孩子,否則反而強化了孩子的不文明行為,使孩子的心靈受到傷害,作為父母應(yīng)以平和的心態(tài)對待此類現(xiàn)象。
其次,正確引導(dǎo)。寶貝說臟話固然不好,但父母不妨通過這個契機,幫助寶貝樹立是非觀念。告訴他哪些詞是不好的,別人不喜歡聽,不能用;哪些詞是好的,大家喜歡聽,可以用。寶貝也只有把好的和壞的詞都學(xué)到了,才能進入樹立是非觀念的時期。當孩子出口成“臟”時,成人可以嘗試著心平氣和地問寶寶:“寶寶,罵人好不好?”一般寶寶們都清楚罵人不好,所以當他回答“不好”時,你就可以進一步教育他這樣是在罵人,這是一種不好的做法,在溝通的過程中嘗試了解他說粗口的原因,以及想要表達什么,告訴他要發(fā)泄這樣的情緒可以用什么字眼來替代粗口,當他接受你的意見時,應(yīng)及時表揚他。
最后,盡可能凈化孩子的生長環(huán)境。孩子生活在社會大環(huán)境中,難免受到各種不良言行的影響,說粗話也是如此。父母對此要采取一些相應(yīng)的防范措施:一方面盡量讓孩子避免接觸周圍不良的語言環(huán)境,讓他們聽不見臟話,學(xué)不到臟話;另一方面又要增強孩子的“免疫”力,教孩子明辨是非,告訴他們,罵人、說粗話是不文雅的行為。另外,父母要關(guān)注孩子周圍小伙伴的情況,為孩子選擇講文明、懂禮貌的伙伴,以減少相互學(xué)罵人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