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一生可通過親自閱讀培養(yǎng)興趣快樂學拼音
發(fā)布時間:2021-04-01 幼兒拼音故事 幼兒閱讀活動方案 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小學一年級真的就統(tǒng)一不教拼音嗎?是不是需要靠在外 “吃小灶”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據(jù)此,筆者采訪了浦東竹園小學校長、語文特級教師田榮俊。
眼看就要開學了,很多將要上小學孩子的家長開始擔心:“現(xiàn)在小學一年級不教拼音,孩子能跟得上嗎?是不是該把孩子送去培訓班提前學習下拼音? ”……近期,諸如此類的家長困惑屢見不鮮,那么,小學一年級真的就統(tǒng)一不教拼音嗎?是不是需要靠在外 “吃小灶”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據(jù)此,筆者采訪了浦東竹園小學校長、語文特級教師田榮俊。
熱點追蹤:拼音還是要教,只是沒有階段性要求
對于很多家長對二期課改中產(chǎn)生的小學第一學期不教拼音的錯誤理解,田榮俊解釋:“很多家長沒能理解清楚這個‘不集中教學’的含義,之前,小學語文第一學期都會拿出大約兩個月左右的時間,集中進行漢語拼音教學,要求孩子熟練拼讀音節(jié),正確書寫拼音,并且能掌握拼音術語。二期課改時,只是取消了原來對小學開學即對拼音的集中教學,而改為拼音和識字同步進行,并降低拼音教學要求,不要求抄寫默寫,不用記憶術語,拉長了拼音教學的時間。關鍵是將漢語拼音作為識字、查字典的工具?!钡?,對于兩種教學方式對孩子的學習效果而言,田榮俊表示:“我們竹園小學曾經(jīng)對小學生學習拼音方面做過一系列深入的調(diào)查,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在基礎的集中教學拼音下,小學生對拼音等知識的遺忘率較高,即學得快忘得快,鞏固基礎的能力也較差,這樣導致的結(jié)果就是學生對漢語拼音學習的效率不高,同時對漢字的認識率也不高。據(jù)此,我們學校就將‘趣味化學拼音’的教學理念引入到集中教學中,發(fā)現(xiàn)效果很好。當我們在拼音教學中讓孩子返璞歸真,即每節(jié)課通過15分鐘的教學,加上10分鐘的游戲活動進行知識鞏固,此教學模式下孩子的學習效率明顯提高,知識吸收得也很好,最重要的是學生覺得有趣,很愿意學習。調(diào)查顯示,在此教學模式下,97%的學生都能很好地掌握,對于少數(shù)暫時跟不上的學生來說,家長也不必過分擔心,因為這種差異在三年級時幾乎消失。五年級畢業(yè)時,學生的拼讀能力幾乎沒有差別?!?/p>
現(xiàn)象掃描:提前突擊,贏在起跑線上
還有2周左右的時間,張小姐的孩子就要上小學一年級了,和很多新生家長一樣,凡是跟孩子上小學有關的消息都成了張小姐最關心的話題。當張小姐得知現(xiàn)在小學一年級新生中很多孩子早已在幼兒園學過拼音、識字,并且一年級的老師更喜歡這樣的孩子后,張小姐尤其著急。她開始猶豫,要不要給孩子報一個拼音學習班?
專家支招:提前學習未必是好事
田榮俊說:“在進入小學前學過拼音的學生并不在少數(shù)。但是,正如現(xiàn)在的教育政策明確禁止幼兒園‘小學化’傾向一樣,我們應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孩子的心理準備和習慣養(yǎng)成上,而不是知識銜接。從我們多年的經(jīng)驗來看,雖然很多學生的拼音提前學了,但是其發(fā)音不標準是小學語文老師經(jīng)常遇到的問題。學得多有時未必就是好事。單從拼音學習來看,一些課外機構的培訓要求和小學要求并不接軌,例如,一些機構要求學生不帶聲調(diào)拼讀,但小學老師要求孩子帶聲調(diào)拼讀;有些孩子受了父母不標準發(fā)音的影響,重新正音也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對低齡的孩子來說,要分清平翹舌音有些難,上海的孩子要搞清前后鼻音也有一定困難。如果拼音學得不標準,不如不讓孩子提前學?!弊詈螅飿s俊還指出,還有一個常見的現(xiàn)象就是一些孩子由于學前學得多,反而養(yǎng)成了上課開小差的習慣,這對孩子的持久發(fā)展是很不利的。
專家指南:打好拼音基礎,重要在興趣養(yǎng)成
據(jù)介紹,一年級上學期語文教材會出現(xiàn)353個生字。在開學初的學習準備期里,以誦讀一些簡單的兒歌為主,此后的一個月左右以讀兒歌、識字、學拼音為主。第一學期共有26篇課文,每一篇課文要求孩子會讀并且描紅的生字在4個之內(nèi)。隨后三個單元則由童話類的短文組成,字數(shù)控制在一兩百字左右,由 3-4個小節(jié)組成,生字則在10個以內(nèi)。一二年級所有課文都有拼音注釋,不斷幫助學生鞏固提高。田榮俊表示,對于學生來講,學習拼音的基礎是要養(yǎng)成孩子的興趣,畢竟對拼音學習的驗收放在二年級下學期,孩子即使一開始發(fā)音不準、使用不夠熟練,家長也完全不必著急。
建議:家長要提前進行“親子閱讀”
田榮俊表示,家長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提前報班學拼音、認字大可不必,建議家長可以提前提高孩子的閱讀量,即小學前要多進行親子閱讀,這是最行之有效的辦法。平時要多增加在生活中的互動,比如帶孩子出去時,讓孩子認認路牌,找找商品標識,潛移默化中能幫孩子積累一定的生字量。當孩子因為詞匯量限制無法完整表達自己的意愿時,家長別嫌他啰嗦,認真傾聽后,用規(guī)范的語言幫他把句子說完整,問問孩子,“你是想表達這個意思嗎?”最后,在入學以后,建議家長要和老師保持溝通,這其中不僅關注孩子認了多少字,更應問問老師,“我的孩子上課興奮嗎?專注嗎?”只要孩子上課聚精會神,即使他基礎暫時落后,也請對他充滿信心。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編輯推薦
用興趣培養(yǎng)快樂的孩子
在教育孩子方面,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興趣是快樂的起點
孩子總是有許許多多的問題,和稀奇古怪的想法,我的女兒也不例外。
孩子愛問問題,那是一種求知欲,是興趣產(chǎn)生的起點,因此,對于孩子提出的問題,家長一定要認真準確的回答??吹郊议L熱心回答自己的問題,孩子自然而然就建立尋找答案的信心。千萬不要敷衍,胡說或者訓斥;否則,孩子受到挫折和打擊,下次她就會變得很小心,甚至不愿意再與我們交流,失去繼續(xù)探討學習的意愿。對于我們無法正確解答的問題,我們應該誠實地告訴孩子,然后我們一起或分別去尋找答案。
二、正確引導,讓興趣愛好成為習慣
孩子喜歡畫畫,我們就積極地鼓勵,并引導她要是去課外學習就會畫得更漂亮,激發(fā)她的學習欲望。我們帶她到少年宮去欣賞別的孩子的繪畫作品,她一下子就喜歡上了,并且,她自己也參加了幾次比賽,都有不錯的成績,更激發(fā)了她的興趣,直到現(xiàn)在她每個周六還堅持去學習,從未覺得這是負擔。
孩子喜歡聽故事、讀書,我們就帶她去圖書館、書店,幫她挑選圖書,回來督促她認真閱讀。三年級開始學習作文了,她自己就跑到首都圖書館,借了一堆作文書來,有時間就捧起來看。自然而然,她寫作文不僅就沒發(fā)過愁,而且還寫得很有新意。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把孩子的興趣調(diào)動起來,就會有想不到的效果。趙奇元現(xiàn)在每周六和周日都要參加畫畫,朗誦,芭蕾舞,作文和奧數(shù),還有劍橋英語的學習,周二還有一次古箏課。
孩子就是孩子,愛好和興趣每天都在改變。對于有些愛好我們要幫助他們作些取舍。并強化他們對現(xiàn)有愛好的深入學習,并養(yǎng)成習慣。
現(xiàn)在孩子畫畫過了四級,古箏過了六級,劍橋過了一級,朗誦參加央視大風車節(jié)目的錄制,還是主角呢。
三、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思考和處世能力
在學習上,孩子總是有很多的問題,我們不應該全部替她去解答,如果這樣,孩子就會產(chǎn)生依賴心理,也不能都讓孩子自己去解決,這樣會讓孩子產(chǎn)生得不到幫助和支持的挫折感。
家長一定要給孩子留出適當?shù)乃伎伎臻g,讓她獨立自主地完成思考和學習的過程,讓她養(yǎng)成獨立自主思考的習慣,實在有難度的,我們先是引導,然后提示,最后也要盡量和她一起尋找答案,盡量避免簡單、直接地告訴答案。
孩子一旦有了自主做事的欲望和想法,我們就要百分百地響應和支持、鼓勵,有時甚至是適當?shù)奈镔|(zhì)獎勵?,F(xiàn)在,我們的女兒,每天都自己整理書包,自己上學;星期天去少年宮也不用我們陪伴,甚至中午自己跑到吉野家吃午飯,再自己坐車轉(zhuǎn)場到另外一個學校去上課。她自己也覺得很好玩,很自豪、很了不起。
另外,我們經(jīng)常和孩子的班主任張老師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孩子的在校情況,張老師提出許多好的方法和建議,在和老師緊密配合下,孩子不斷進步。當然這些都是秘密的,不能讓孩子知道,否則,孩子會逆反的。(作者被評為崇文區(qū)2008年教子有方好家長)
點評:孩子優(yōu)秀,父母成就。正確引導讓孩子的興趣愛好成為特長。注重對孩子獨立自主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孩子在興趣中進步,在快樂中成長。
如何培養(yǎng)幼兒的閱讀興趣
如何培養(yǎng)幼兒的閱讀興趣
聽故事是每個孩子的天性,講故事是每個家長的天職。而總有那么一天,孩子會捧起以前一直由家長捧著的書,也不用大人在一邊陪伴了。這一天該何時到來呢?“世界閱讀日”前夕,幼兒閱讀的話題再次引起眾多家長的關注。申報記者為此采訪了有關專家。
閱讀有多重要?影響一生的素養(yǎng)
閱讀的重要性,家長基本都知道。但閱讀已經(jīng)被認定為人一生最重要的素養(yǎng),可能很多家長都沒想到。
曾經(jīng)赴國外專門作過早期閱讀課題研究的嘉定區(qū)教師進修學院科研室老師簡健萍向記者介紹說,世界經(jīng)濟合作發(fā)展組織(OECD)每年都會在世界范圍內(nèi)抽取若干樣本,對15歲的少年作多項“素養(yǎng)測試”,其中位列第一項的便是“閱讀素養(yǎng)”。而閱讀素養(yǎng)中最重要的一項指標是,對閱讀的投入程度,閱讀是不是已成為一種“必不可少的生活習慣”。
如同OECD,越來越多的國外學者和研究機構都把閱讀看作一個人能力的基礎?!伴喿x素養(yǎng)高的人,不僅求職的能力、轉(zhuǎn)換行業(yè)的能力強,而且從心理學角度講,也更容易擁有快樂、充實的人生,發(fā)生心理抑郁的幾率較小?!焙喗∑颊f。
閱讀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正是要從早期、也就是0-6歲開始。
興趣怎樣培養(yǎng)?在環(huán)境中潛移默化!
閱讀的興趣要從小培養(yǎng),環(huán)境熏陶最為重要。
家庭環(huán)境中,起決定性作用的當然是家長。很難想象,如果父母一點兒都不喜歡看書,只顧看電視,那么孩子怎么會“自己”喜歡上書呢?“還有些家長把幼兒閱讀簡單地認為是教孩子識字,然后讓他們自己會看書。其實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遠沒有這么簡單。因為一個識字的人不一定喜歡看書,也不一定能夠看書。所以要想孩子愛上閱讀,父母首先需要對閱讀也產(chǎn)生興趣。最理想的環(huán)境是:充滿書香的家,書在家里無處不在,讀書是家里成員的休閑活動之一,而且父母經(jīng)常與孩子交流閱讀經(jīng)驗和心得,在這種環(huán)境中孩子必然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焙喗∑几嬖V記者。
甚至餐桌也是培養(yǎng)閱讀興趣的好場所。一些西方學者認為,吃正餐時大人小孩一定要坐在一起,讓孩子也參與大人之間的話題,因為這些話題大多是通過閱讀書報獲得的。
幼兒園里則大多會通過親子書吧、小小圖書館等環(huán)境的營造,來激發(fā)小朋友們對閱讀的熱愛。上海市烏南幼兒園副園長龔敏介紹說,幼兒園還可以讓小朋友把最喜歡的書從家里帶來,向其他小朋友作介紹,類似的活動非常能調(diào)動孩子看書的興趣。
陪讀用何方式?用心朗讀+互動游戲
早期閱讀啟蒙,親子閱讀是必不可少的方式。如何把陪讀進行得生動有趣,不至于讓孩子覺得枯燥呢?專家們給出如下建議:
閱讀前先讓孩子自己取書,讓他在自己的小書架(最好要有)里挑一本想看的書?;蛘呦冉o一些提示,比如“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本關于小兔子的書吧”,再讓孩子去找書。
家長事先要把孩子的書看一遍并通讀一遍,理解故事的進程、高潮,這樣才能確保朗讀時抑揚頓挫。越是繪聲繪色的朗讀,孩子們越是提得起興趣。
朗讀完一遍后,或者讀到一半時,可以根據(jù)故事內(nèi)容提一些開放式的問題,比如“猜猜看,接下來會有什么可怕的事發(fā)生”,或者“如果你是圖畫書里的這只小兔,你會怎么辦呢”。
識字重要與否?不做“識字機器”
閱讀必然伴隨著識字,但幼兒閱讀要達到怎樣的識字效果呢?
龔敏認為,家長在進行親子閱讀時,千萬不要過早逼著孩子學字?!皩W齡前的孩子,肯定還是從圖畫中理解故事更多。文字在他眼里也不過是一個個圖形,如果只是機械地記憶,認識再多字的孩子,也不過是臺‘識字機器’,只認得一個個單獨的字,卻不理解文字的真正含義和用法?!?/p>
簡健萍則指出一個耐人尋味的現(xiàn)象,如今中國的成年讀物也越來越講求“讀圖”,這正是在幼年時圖畫閱讀嚴重缺失所造成的。因此對于學齡前的孩子,應給予他們足夠多的圖畫閱讀,以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文字,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應逐步由圖向文字過渡,到了成年以后就該完全以文字閱讀為主了。
但簡健萍也不反對學齡前的孩子在自發(fā)需求下識字?!皩τ谔幵谡Z言敏感期的3-6歲孩子,也不必扼殺他們主動學字的欲望。當孩子覺得只有認識封面上的字才能挑到自己喜歡的書、只有認識包裝盒上的字才能買到自己喜歡的食品時,家長便應趁機引導他們學字?!?/p>
親子閱讀的常見誤區(qū)
誤區(qū)一:孩子大了,就該讓他自己去讀書,培養(yǎng)獨立能力嘛。
點評:親子閱讀不僅僅是教會孩子閱讀,更是陪伴孩子一起分享閱讀樂趣的時刻。孩子是非常需要家長的這份陪伴以培養(yǎng)他們對閱讀持久的興趣。
誤區(qū)二:時間一到,就把孩子拉過來看書,不管他是不是正在專注地玩玩具或是看一個電視節(jié)目。閱讀是每天必須完成的功課。
點評:粗暴打斷孩子的興趣點,把閱讀當作一項任務強壓給孩子,勢必會增添孩子對閱讀的厭惡和反感。
誤區(qū)三:給孩子念完故事,總是叫他復述這一頁講了什么。最好能把整篇故事都背出來。每天給孩子反復念一首唐詩,直到他背出來為止。
點評:很多家長總是太功利,過分強調(diào)孩子的“輸出”,卻不重視自己的“輸入”。其實,只有足夠多的輸入,才會有讓人驚喜的“輸出”。就好比寫文章,要是沒有充足的文學養(yǎng)料,哪能隨心所欲地遣詞造句呢?
怎樣培養(yǎng)孩子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
孩子學習漢語拼音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剛開始學習的速度并不能代表學習能夠達到的高度,只要家長使用的方法符合孩子學習心理的發(fā)展規(guī)律,正確引導,即可使孩子在漢語拼音學習階段產(chǎn)生興趣打好基礎。我們可以一起來分析一下原因和對策:
原因:
1、孩子的思維遵循這樣的發(fā)展規(guī)律,從形象到抽象再到符號。剛上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如果之前沒有很多這方面的訓練(如:字母與發(fā)音的關聯(lián)、發(fā)音與具體字的關聯(lián)、具體字組成的詞與生活實物的關聯(lián)等等)的話,是需要一定的時間去適應——由形象的思維轉(zhuǎn)為邏輯符號的思維,而我們的漢語拼音正是這樣一種符號;
2、如果他們覺得所學的東西與生活關聯(lián)不大,就很難再有興趣學下去。純拼音的學習是抽象的、枯燥的,面對剛剛?cè)雽W,特別活潑好動、注意力難以持久的一年級學生,絕對是個挑戰(zhàn);
3、老師絕對是要照顧大多數(shù)學生的進度,在這個方面女孩子確實在初期會有更多的機會走在前面,所以,幫助孩子的進步,需要媽媽在生活中多下功夫。
4、現(xiàn)在有很多孩子會比較早的開始接觸英語,所以,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出現(xiàn)漢語拼音跟英語混淆的現(xiàn)象。
對策:
一、首先要說的是,通過您的描述,我發(fā)現(xiàn)孩子在學習拼音的過程中確實存在困難,這是憑他自己的努力暫時無法解決的問題。那么媽媽就盡可能不要去打、責罵孩子,這只會使孩子將恐懼和不愉快的情緒加諸在學習拼音本身上;營造相對輕松的學習氛圍,充分發(fā)揮您和孩子之間的互動,共同學習,會對您的孩子信心的樹立有所幫助;其次,多多利用各種形象式“工具”和“材料”是非常重要的!
二、學習拼音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韻母、聲母、雙韻母、聲介合母再到拼讀,難度在逐步提高。媽媽要表現(xiàn)出充分的耐心,孩子才會逐步掌握有信心,在教學中,我們要充分、合理地利用形象教學的方法,讓孩子說出拼音像何物,可以加深他對拼音字母的印象,加強記憶效果。要爭取讓孩子自己說出像什么,如果他實在說不出,可由您說出來,這樣東西與他自己的生活關聯(lián)程度越高,效果越好。這樣就完成了從形象到抽象的聯(lián)結(jié)和轉(zhuǎn)化。比如,從單韻母、聲母開始,學a、 o、e,媽媽要重點指導發(fā)音方法,讓孩子觀察、模仿,反復練讀??梢岳貌鍒D,借助“啊”“喔”“鵝”讀準 a、o、e的音;還可以編成順口溜幫助學生記憶發(fā)音方法。如,張開嘴巴a a a,圓圓嘴巴o o o,嘴巴扁扁e e e。要告訴孩子發(fā)單韻母a、o、e時,口形不能變動。這些方面,您可以參考孩子的教科書,相信您會比孩子對課本有更好的理解,在通過您的理解傳達給孩子。
三、可以跟孩子一起制作拼音字母卡片,跟孩子一起做一些關聯(lián)練習。如,媽媽說出一個句子:“媽媽過生日,‘啵’的一聲,孩子在媽媽的臉上親了一口,并祝她生日快樂”,請找出這句話中出現(xiàn)的聲母!孩子如能找出“b”,可以提示他,是的,這是聲母“b”。
四、在教孩子學雙韻母 an、ing、en 時,可以充分利用書上或是您在網(wǎng)絡上找到的插圖編故事,使插圖的表音作用得到充分的發(fā)揮。比如,出示一幅天安門的圖片,問孩子那個韻母在天安門的名字里出現(xiàn),如果孩子回答對了,再幫他一起記住an 的形。手持 a 和 n兩張拼音卡,從不同的方向拿到一起,放在天安門的圖片前,告訴孩子,a 和 n 一合并,就成了 an 。還可以利用兒歌,如:“小a和小n,手拿 a 和 n ,來到天安門,變成好朋友,成了an,an,an”。孩子的思維會被調(diào)動的越來越活躍。沒準兒有一天,他會盯著吃飯的碗告訴你,這是一個“o”呢!
五、媽媽示范讀聲調(diào)時,開始可以讀得夸張一點,還可以用手勢表示,幫助孩子通過形象的方法掌握四聲的變化。學到一定程度,可以用媽媽來發(fā)音,孩子來找相應的卡片的方法來鞏固。也可以輪換過來,孩子發(fā)音,你來找。你跟孩子一起學,他也能切實的感到您對他的支持,這種支持會幫助他樹立持續(xù)學習的決心。
六、學習的過程中,書寫也要同時跟上。帶領孩子做拼音卡。如,彩色卡上寫聲母,黑白卡上寫韻母,無論挪動大卡或小卡,都會發(fā)現(xiàn)新的音節(jié),孩子會覺得: “我能行!”另外,媽媽可以根據(jù)孩子學過的聲母或韻母結(jié)合生活實際組成音節(jié)詞,指導他自己寫成拼音條上,讓他在讀一讀,再告訴他“讓我們在家里找到這個東西!”,同時把這張拼音條貼到家里相應這個東西上面去,也會激發(fā)孩子的興趣!比如:eng,加上“l(fā)”就是“冷”,家里哪里冷呢,孩子就可能會想到冰箱,并跑去把“l(fā)”和“eng”貼在冰箱上。
七、之后,就是完整詞或句子的拼音。這個難度會更高一些。可以利用孩子玩兒的天性,引導孩子根據(jù)情景圖的提示來講相關故事,面對情景圖,孩子便會嘗試講《狐假虎威》的故事,媽媽可以進行提問:“小動物們到底是怕誰啊?”“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狐貍有什么樣的特點呢?”孩子就更容易就拼出已經(jīng)實現(xiàn)寫好的相關音節(jié)“huli”、“jiaohua,chuiniu,sahuang”。這樣就把語音訓練和音節(jié)的初步感知有機的結(jié)合起來。
八、根據(jù)我們先快后慢的遺忘規(guī)律,孩子學過的知識應該經(jīng)?;仡櫍?jīng)常加以鞏固,加深印象。
九、尋找一些視頻、軟件、磁帶等輔助學習,也是有幫助的?;蛘吣约焊鶕?jù)孩子的特點和感興趣的東西,如孩子喜歡的動畫人物、喜歡的玩具等,做成幻燈片,附上拼音,在電腦上播放,變播邊學,也會對孩子的學習有幫助??傊瑢W習方法的多樣性和趣味性,能幫助這個年齡的孩子更好的維持注意力,也能幫助他們更有樂趣的學習,從而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培養(yǎng)寶寶傾聽音樂的興趣
音樂是一門聽覺藝術。從小開展各種訓練聽覺的游戲,能培養(yǎng)寶寶傾聽音樂的興趣,能讓寶寶感受到音樂的美,開啟寶寶的智慧。
那么,教寶寶傾聽音樂應注意些什么呢?
1.帶寶寶到大自然中去,傾聽各種聲音,感受自然界中的音樂美。各種鳥兒、蟲兒、小動物的叫聲,馬路上各種車輛的行進聲,風聲、雨聲……都能夠激發(fā)孩子傾聽、探索自然界奧秘的欲望。
2.選擇的音樂要適合寶寶的年齡特點。剛出生的寶寶,可以選擇輕柔、緩慢的音樂讓他們傾聽,讓他們感到安全、舒適。到一歲半至二歲時,可以選擇有象聲詞、反映各種音響的音樂讓他們傾聽,鼓勵他們模仿發(fā)音。二歲半至三歲的寶寶,可以選擇短小、具有鮮明音樂形象的音樂讓他們傾聽,發(fā)展他們的音樂理解力和想像力。
3.成人陪寶寶傾聽音樂,態(tài)度一定要認真,不要隨便講話,讓他們養(yǎng)成安靜聽音樂的習慣??梢赃\用形象的玩具,幫助寶寶理解音樂的性質(zhì),增添聽音樂的趣味。如聽搖籃曲時,成人可懷抱布娃娃,做哄娃娃睡覺的動作。
4.鼓勵寶寶用簡單的動作和語言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如聽完一段歡快、活潑的音樂后,可以讓寶寶做小鳥飛、小免跳的動作,說一些簡短的話語:小鳥飛飛,小兔跳跳,寶寶笑笑,多么快樂!
5.寶寶的有意注意持續(xù)時間很短,每次傾聽音樂最好控制在5~10分鐘之內(nèi),以免時間過長,使寶寶感到疲倦,失去興趣。
小學新生入學設準備期 培養(yǎng)興趣
家長王女士這幾天每天都得花半小時教孩子認字,以積累更多的識字量。像這樣忙著備戰(zhàn)入學的新生家長在滬上并不在少數(shù),不過這種狀況今后或許將被改變。將在全市小學一年級起始階段設置2-4周的“學習準備期”,幫助孩子更好地進行幼小銜接。
變革目的: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
此次調(diào)整一二年級課程的背后原因:“一直有家長來信反映低年級教材偏深偏難,加上學齡前給孩子拼命加碼的情況十分嚴重,使得新生入學時的水平參差不齊,負擔很重?!?/p>
記者了解到,今秋開學后,在小學新生入學初期將安排2—4周的“學習準備期”。在這段時間,語、數(shù)、外等各科的學習時間、內(nèi)容均發(fā)生變化,進度放慢、內(nèi)容減少。同時設置“綜合活動”取代拓展型、研究型課程,讓學生在活動、游戲中順利實現(xiàn)幼兒園到小學的平穩(wěn)過渡,注重學生學習興趣和習慣培養(yǎng)。
據(jù)悉,學科調(diào)整部分今秋開學后在全市各小學全面推開。而“綜合活動”的實施將先在本市50所“課程改革試驗研究基地”小學一年級試驗,2008年秋在全市推開。
家長反應:入學準備仍不可少
對于設置“學習準備期”,家長們均表示,這是項人性化的舉措,可以讓孩子有足夠的時間去適應,防止對學習產(chǎn)生厭惡情緒。
不過幾位家長都表示入學前該做的準備還是不能少,因為對于孩子即將上學這件事心里免不了焦慮,怕孩子適應不了新環(huán)境。
新生家長劉女士這段時間正在為孩子做生理和心理上的基本準備。生理準備主要反映在作息時間上,根據(jù)小學的作息時間,為孩子制訂了一周作息考評表。心理上的準備則反映在讓孩子了解上學目的上,告訴孩子學習是為了學本領,可能會比較辛苦,但也是為了更好地玩。
而自發(fā)地教孩子認字、看書也是每位家長都提到的準備之一。家長們坦言,在應試教育下,雖然學校有些適應措施,但提前進行個別輔導仍然必不可少?!耙驗槲覀儾幌胱约旱暮⒆虞斀o其他孩子?!奔议L徐女士說。
■其它減負措施
[作息]集體教學時間推遲半小時
新學期,全市中小學的作息時間將有新的調(diào)整。據(jù)悉,小學與初中(寄宿制學校除外)將分別實行上午8時15分以后和8時以后安排集體教育活動的作息制度。
“現(xiàn)在有不少老師認為學習時間越長,學生成績就越好,這錯就錯在沒有把學生的健康放在首位,是缺乏教育智慧的體現(xiàn)?!笔薪涛敝魅我髴c指出,在實行新作息后,任何學校都不得提前安排集體教育教學活動?!斑@是一個剛性的決定?!?/p>
記者了解到,本市中小學校過去一直執(zhí)行早上7時45分以后安排集體教育活動的規(guī)定,而學?!巴硗邪唷比∠?,小學一般下午3時30分就可以放學,這也意味著實行新作息制度后每位小學生的在校時間至少減少了半小時。
[教材]一二年級教材再度“瘦身”
與此同時,本市教育主管部門二度對“二期課改”新教材的識字量、課文篇幅進行刪減、調(diào)整。語文篇目減少35篇、識字量減少400字、寫字量減少100字,原本2年學2000字的學習時間現(xiàn)在調(diào)整為3年。
數(shù)學方面,從2008學年起,小學二年級每周增加1課時,另外刪減和后移教學內(nèi)容(刪減6個內(nèi)容、增設3個內(nèi)容;合并簡化5個內(nèi)容、后移10個內(nèi)容、降低13個內(nèi)容的要求),學習重心逐漸后移,以放緩新生的學習進度。
英語減少課時,小學一二年級英語周課時從每周3課時減少為2課時,各單元的學習欄目從5-6個刪減為3個。減少文字內(nèi)容,增加圖片內(nèi)容,控制課文容量。
[教學]嚴防學校隨意拔高教學要求
“現(xiàn)在有相當部分的學校隨意增減課時,拔高教學要求,個別校長甚至還脫離教學第一線。”昨天,市教委副主任尹后慶特別對部分學校教師的這些做法提出批評。他指出,學生負擔重很大程度上并非源自課程方案的設置,而是教學環(huán)節(jié)出了問題?!氨热?,老師讓學生重復抄寫,布置的作業(yè)與教學內(nèi)容根本沒有邏輯聯(lián)系。而這樣只會讓學生產(chǎn)生厭學情緒?!?/p>
記者獲悉,新學期,市教委將抓校長、教師、教研員三支隊伍建設,并抽查部分區(qū)的小學,解決老師上課是否得法、布置的課堂作業(yè)是否科學合理、學生的作業(yè)老師是否認真批改等諸多問題。
[考試]向?qū)W校提供小學“標準試卷”
現(xiàn)在學校出的試卷比區(qū)里的難,區(qū)里出的試卷比市里的難,中心小學、示范小學的考試試卷更是難上加難。有鑒于此,本市正準備為小學所有學科、所有主題都設計一個評價框架,并提供評價工具,指導教師應該如何去評價學生。
“小學起始年級的語數(shù)外的評價體系將伴隨學習準備期進行同步編制,同時我們還會向?qū)W校提供評價試卷,告訴老師學生達到什么程度就是合格的了。而這一切都會向社會公布?!笔薪涛M璐藢W校漫無邊際地出題進行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