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重復練習是兒童的智力體操

發(fā)布時間:2021-03-30 兒童歌謠 幼兒智力故事 什么是幼兒園的游戲

一個3歲的小女孩,安靜地坐在房間的角落里玩耍,她的全部精力都集中在一個看似單調的活動中,將一些彩色的玻璃球一顆顆地塞到玻璃瓶中。每當一個玻璃球落下去的時候,就會發(fā)出清脆悅耳的撞擊聲,這樣的過程中,小女孩只是面無表情地重復一個動作,將玻璃球一顆顆地放進瓶子。母親喊了小女孩三次,她都充耳不聞。當瓶子裝滿之后,小女孩把玻璃球倒出來,然后繼續(xù)重復這樣的動作,直到母親進來收起瓶子,她才被迫停止游戲。

“妮妮,把瓶子收起來吧,看看媽媽給你買的花裙子。”小女孩被母親抱起來,不情愿地看了一眼窗臺上的玻璃球。但是很快就恢復了活力,精神飽滿的樣子。其實,母親只想轉移她的注意力,小女孩每天都要重復這個游戲,少則十幾次,多則幾十次,這種情況讓她有些擔心,而女兒卻似乎對此有用不完的熱情和專注。

晚上,小女孩早早地躺在床上,等著母親給她講“床頭故事”。母親準備給妮妮講一個新故事,但是她非要聽《金色的房子》。母親有些吃驚,這個故事女兒已經聽了十多遍了,雖然她還不認識幾個字,但是已經熟悉到可以背誦了,“紅的墻、綠的窗,金色的屋頂亮堂堂……”

妮妮的母親想:重復一件事情多么枯燥啊,女兒是不是患上“孤獨癥”了?

對于成人來說,重復操作似乎是一件苦差事,不少人都會充滿疑問:“反復做事需要耐力,3歲或5歲的孩子能忍受得住嗎?”其實,這種擔心完全沒有必要,因為兒童本來就喜歡重復地做某一件事,年齡越小越是如此。當他們碰上感興趣的事,就會沒完沒了的重復地做這件事?!網wW.928D.COm 策劃書范文網】

“重復做事”是兒童的一種自然而然的訓練活動,心理學家把它稱為幼兒特有的“常同行為”,蒙臺梭利將其稱為“重復練習”現象,同時,她也通過實踐研究得出了兒童重復做事的必然性——為了意志力的形成。

意志力來源于選擇有智力目的的活動,需要一個很漫長的過程,即經歷專注、興趣、意志、順從四個環(huán)節(jié)。兒童的意志力并非成人所理解的那樣,可以通過后天強化訓練出來。實際上,兒童的意志力形成是一個天然形成的過程,也是一種天賦的本能,它是兒童自然成長的法則。

蒙臺梭利觀察到,在意志力形成的第三個環(huán)節(jié),即意志的發(fā)展,總要經歷三個重要的階段,其中最常見也是首要的階段便是“重復練習”。

“反復操作是兒童的智力體操?!泵膳_梭利用這個比較恰當的比喻說明了重復和智力的關系。兒童在玩耍一樣東西時總是重復進行,在讀一本書時總是重復聽,在操作一樣教具時總是重復幾十次,這在成人的眼中可能是微不足道的,甚至成人認為這是由于兒童的幼稚而導致的,但是這樣的重復卻使兒童感受到力量和獨立,并使兒童達到極度的滿足。實際上,如果兒童能達到重復一種活動的時候,那是因為兒童已經能夠相當程度地把自己的注意力控制到一點上。這種狀態(tài)我們才把他稱為注意力集中。這種集中的注意力在重復中,兒童的內心就獲得了一種力量。我們把這種力量解釋為控制的力量,兒童既能控制自己的行為,又能控制自身之外的物質世界。

許多父母都不難發(fā)現兒童重復練習的現象,要么是在學校,要么是在家里。但是,他們多數會表現出茫然的表情,并不知道這就是孩子意志力形成的第一個階段。正是基于“重復練習”的起點,兒童才慢慢形成了自制和自覺的能力,為進入第二個階段打下了基礎,即自由地選擇自我訓練的生活方式。

人們已經意識到手和語言是人類智力的兩種外部表現,所以重復地聽、說、讀、畫,以及所有重復性的勞動都是促進心智發(fā)展的運動。兒童喜歡用雙手去重復做事正是他工作本能的一種表現,他們往往在特定的年齡階段對一些“基本工作”產生濃厚的興趣。

在可以自主閱讀之前,幾乎每個孩子都經歷過重復聽故事的階段。重復聽故事,能使兒童逐漸地掌握故事中的詞句,使一些好詞好句在記憶中得到反復強化,并積累一定的語言經驗,從而使孩子在自編故事時,把那些儲存在腦海中的語詞語句,遷移運用到新的故事情景中。所以,讓孩子重復聽故事,不但令孩子獲得了有關知識信息,學習了一些語詞語句,懂得了相關的道理,此外更重要的一點是為孩子提供了創(chuàng)造性言語表達的素材,開發(fā)了孩子的語言潛能。

讓兒童為之著迷的“基本工作”還有很多,比如把瓶蓋擰下來再蓋上;把玩具反復地拆開、重裝;打開房門再關上等。類似的重復行為都是兒童的基本行為,不具備任何目的性,它們對兒童來說都具有一種天然的吸引力,也是兒童進行的不夠成熟的努力。“重復練習”的行為能夠滿足兒童特定時期的需求,也更容易讓他們獲得成就感和獨立感。另外,駕輕就熟的工作內容更容易讓兒童產生心理上的安全感,這點在兒童心理發(fā)展過程中十分重要。

然而,這些看似枯燥、簡單、浪費時間的重復練習,卻容易使成人與兒童之間發(fā)生沖突。成年人的思想中,存在一種根深蒂固的障礙,即“最大效益法則”。當他們看到孩子付出巨大的努力卻收效甚微,或者一直在從事浪費時間卻毫無收獲的勞動時,就會忍不住想去干涉或幫助他們。

在成人看來,類似于反復把彩色玻璃球放進瓶子里的游戲是一種瑣碎而毫無用處的工作,他們不能理解兒童為何對此那么熱衷而癡迷。實際上,成人不理解兒童“重復”行為的根本原因是——行動的節(jié)奏。

一位母親帶著孩子去醫(yī)院探望患病的父親,老人中風了。當她看到父親倔強地用顫抖的雙手異常緩慢地把水杯舉到唇邊的時候,那種抖動的動作與父親昔日行動自如的行為形成了強烈的反差,這位母親因為看到了這種反差,所以十分痛苦。于是,她產生了一種沖動,即幫助父親喝水。實際上,她想設法用自己的行動節(jié)奏去代替老人的節(jié)奏,以此緩解心中的不適。但是,當她3歲的兒子充當這個角色的時候,就變得十分耐心,剛好符合老人需要的節(jié)奏。但是,一旁的母親又產生了上面的那種沖動,因為她早已習慣了那種敏感而迅速的節(jié)奏。

當兒童在做一些重復的事情時,成人會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這件事,會產生一種干預兒童的欲望。然而,這么做對兒童的心理需求不但毫無幫助,還破壞了他們喜歡做的事情,阻撓了他們自由地行動。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兒童體能訓練的練習方法


兒童體能訓練的重要性及簡單的練習方法

體能是人機體的基本運動能力,包括三個方面:一身體形態(tài),二身體機能,三身體素質。正確的體能訓練不僅能夠塑造兒童、少年的良好形態(tài)同時增強身體素質,提高機體的工作能力,還有利于少年、兒童掌握各種運動技術,同時又可以提高自身的免疫功能,增強抵御疾病。

越來越多的實驗證明,在兒童、青少年時期經常參加運動的人群的智力平均水平高于同齡人群。參加體能訓練能為少兒學習提供充沛的體力與精力,為智力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物質基礎。同時體能訓練少兒可獲得良好的情緒體驗、使其更加樂觀、自信、精力更加充沛,還能夠刺激大腦皮層使其產生興奮,從而消除細胞疲勞。

少年兒童的身體正處于生長發(fā)育的重要時期,體內新陳代謝旺盛,但肌肉組織的增長往往落后于骨骼生長,肌肉發(fā)育不平衡,再加上骨骼的骨化尚未完成,彈性和柔韌性較大,極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啊,稍不注意便可能發(fā)生肢體畸形,影響骨骼的生長發(fā)育,因此要科學性的對少兒進行體能訓練。通過體能訓練能使少兒肌肉活動能力提高,促進骨骼的生產發(fā)育,使骨骼增長、變粗,使韌帶更堅固、關節(jié)更靈活其次,由于體能訓練改善了血液循環(huán),骨組織得到了更多的營養(yǎng),同時,運動對骨骼起著一種機械刺激作用。所以,促使骨骼生長加速,使孩子的身高增長。

研究表明經常運動的兒童、少年身高明顯高于同齡兒童。兒童、少年時期,骨骼正在快速發(fā)育,不能夠承受較大的力量練習。少年、兒童的力量練習主要通過克服自身體重來進行。如俯臥撐、仰臥起坐、兩頭起、靠墻倒立等。但也可以進行“小力量練習”,進行力量練習后與跑跳結合。兒童、少年要均衡的發(fā)展靈敏、協(xié)調等不能一味的追求力量練習。

簡單的練習方法:

在幼少兒時期應形成正確的運動方式,調整肌肉平衡,矯正不良身體姿態(tài)等方面來進行練習。幼少兒時期應從最初的基本動作開始進行練習:

【第一個階段16種基本動作模式】

走、站、跳、跑、攀、爬、拋、投、推、拉、拍、踢、鉆、轉、滾、平衡。

【第二個階段三種基本技能】

1.身體平衡技能:直立、彎曲、伸展、轉動。

2.身體移動技能:爬行、翻滾、行走、跑步、蹦跳、跨越。

3.物體移動技能:抓握、拿捏、拍擊、傳接、投擲、踢蹬。

【第三個階段三種基本能力】

1.綜合運動能力:爆發(fā)力、靈活、靈敏、力量耐力、速度耐力、協(xié)調毅力。

2.身體運動能力:速度、力量、平衡、穩(wěn)定、柔韌、耐力。

3.感知運動能力:定位、定量、反應、預判、節(jié)律、操控、定向。

嬰兒爬

趴在地面,兩腿伸直并攏。手臂在身體兩側撐地向前爬行。面部朝下,腿部保持并攏放松,靠手臂撐地前行。

小白兔跳躍

團身屈膝,雙臂放置雙膝外側手掌著地,臀部翹起,重心前移,腳跟翹起,雙臂伸向前方手掌緩慢落地,腿部發(fā)力向雙臂靠攏連續(xù)蹬

直體翻滾

身體平直俯臥,雙臂向上伸直,雙腿并攏,用髖部的扭轉力,至身體左右翻滾。

頭部微抬,防止面部觸碰到地面造成損傷

平板爬

雙手掌與雙腳尖著地與肩同寬,支撐身體保持平行狀態(tài),微頂臀,進行側向行走,或者進行原地轉圈手腳配合式爬走。

平衡木爬

寬15cm,長5M的長方形木板。練習者只能有手和腳接觸木板。若果身體其他部位接觸木板以及接觸地面則任務失敗。

高抬腿練習

原地高抬腿練習不僅能夠發(fā)展學生的下肢爆發(fā)力,還能夠訓練學生的平衡能力。兩手張開,掌心向下放于腰間。大腿手臂保持不動,抬大腿碰到手掌。

智力訓練是早教最關注的內容


剛剛完成的《大城市社區(qū)0至3歲嬰幼兒教養(yǎng)現狀調查》提出,必須從0歲起就開始關注嬰幼兒的成長和教養(yǎng),并將早期教養(yǎng)與科學育兒水平列為一個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之一。

帶養(yǎng)人文化偏低

從上海的情況來看,超過半數的嬰幼兒主要是由父母帶養(yǎng),有43%的嬰幼兒是由祖輩帶養(yǎng)的。調查發(fā)現,即便是在上海這樣的教育發(fā)達城市,仍有70%的帶養(yǎng)人的文化層次集中在初、高中水平,由此也造成了帶養(yǎng)人較少接受專業(yè)的早教指導,只有一半左右的家長參加過早教機構組織的親子活動或育兒知識討論。大多數母親的育兒知識是在懷孕期間從醫(yī)院獲得的,主要是些優(yōu)生優(yōu)育的內容,而對寶寶的早期教育,家長普遍知之甚少。

值得關注的是,家長對于早教內容的興趣依次為智力訓練、疾病預防和營養(yǎng)保健,其中有超過八成的家長將智力訓練知識看作是育兒的第一需要。

少數家長不動粗

盡管上海嬰幼兒的社會性發(fā)展總體狀況較好,但卻有40%的孩子需要在父母的鼓勵下才愿意與他人交流。約有一成的嬰幼兒在與外人接觸時會表現得較為緊張,要么緊緊地依偎著父母,要么哭鬧不止。超過半數的嬰幼兒獨立性較差,不能單獨睡覺,只有46%的嬰幼兒睡在自己的小床上,但床也必須挨著父母的大床邊。

調查顯示,有76%的家長在嬰幼兒犯錯誤時能采用說服教育的方式,但真正能做到不打罵孩子的家長僅占一成左右。每天都能抽時間陪孩子看小人書或畫圖畫的家長也僅占23%。

早教指導要實用

主持此項調查的華東師大中國現代城市研究中心高向東教授說,2003年上海在全國率先制訂了《0至3歲嬰幼兒教養(yǎng)方案》,提出要普及嬰幼兒的早期教育,但目前滬上早教機構的師資比較緊缺,教師的專業(yè)化水平還有待提高。據調查,早教機構教師的學歷在本科以上的占31%,其余均在大專以下,甚至還有部分教師的學歷在中專以下。而且,早教機構教師的專業(yè)化水平普遍較低,大多數教師的專業(yè)知識結構局限在3至6歲的幼兒園教育技能上,對0至3歲嬰幼兒的教養(yǎng)知識較陌生。

高向東教授建議說,早教機構應當通過多種形式向家長提供實用指導,比如,通過定期的講座來向家長傳遞科學的教育觀念和教養(yǎng)方式;設立咨詢處,隨時解答家長在育兒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難題。

優(yōu)生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智力


在性交過程中,大約有3億精子可能會進入陰道。

但是只有一個精子可能穿過重重障礙,使卵子受精,最終制造出一個胚胎。卵子經過大約15厘米長的、狹窄的輸卵管向子宮游動,它周圍的營養(yǎng)細胞像一串串美麗的光環(huán)圍繞著它。很快,它將與精子相遇并開始受精的過程。

在以后的三天,這個小球中大約有六十個細胞。這個胚種充滿液體,很快完成幾次變化,隨后分成三個不同的層:上層或外胚層,后來發(fā)展成為表皮、指甲、頭發(fā)、牙齒、感官及神經系統(tǒng);內胚層,將變成消化系統(tǒng)、肝、胰臟、唾液腺和呼吸系統(tǒng);中胚層,最后成為真皮、肌肉、肌腱、循環(huán)系統(tǒng)和排泄系統(tǒng)。受精卵由一個肉眼剛剛能夠看到的單細胞,重量不足百分之一克,經過短短的“十月懷胎”,就增加到3公斤上下,單重量就增長10億倍,細胞數目增長到了100萬億個。這個過程胎兒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

第1個月:胎兒的腦部、眼睛、嘴巴、內耳、消化系統(tǒng)、手、腳開始發(fā)育,心臟亦開始跳動。胎兒長約半厘米。

第2個月:胎兒的面部、肘、膝部、手指及腳趾開始成形,骨骼開始強健。胎兒初有輕微動作。胎兒長約3厘米,重約1克。

第3個月:胎兒已會踢腳、握拳、轉頭、瞇眼和蹙額。牙齒、嘴唇和生殖器開始發(fā)育。胎兒長約7厘米,重約28克。

第4個月:胎兒的頭發(fā)、眼眉、睫毛、指甲、腳甲開始生長,聲帶及味蕾亦已長成。胎兒長約18厘米,重約113克。

第5個月:胎動愈來愈強烈,胎兒已長出頭發(fā),會吮吸拇指,身體各部分的器官逐漸成長。胎兒長約25厘米,重約224克至500克。

第6個月:胎兒已可以開閉眼睛和聽到母體內的聲音,手印和腳印亦已形成。這時胎兒長約29至35厘米,重約560克至680克。

第7個月:胎兒的皮膚呈紅色,略帶皺紋,體重較上月增加一倍,重約1。2至1。3千克,長約35厘米至42厘米。

第8個月:胎兒日漸長大,骨骼更為強健,已可聽到母體外的聲音。這時胎兒長約42~46厘米,重約2-2。7千克。

第9個月:胎兒發(fā)育已達完成階段,皮膚變?yōu)檐浕?。它的位置下移至下腹部,并且轉身,準備誕生。這時胎兒長約50~55厘米,重約2。7~3。2千克。

如何開發(fā)兒童智力


在兒童學習的過程中,我們常常發(fā)現在同樣的情況下,兒童對知識掌握的速度、深度、廣度和舉一反三的能力截然不同。如在一次智力測驗中,測驗員出1、2、3、4、5、6、7、8、9、8、7、6、5、4、3、2、1、共17個數讓6-10歲的幾個兒童相加結果,一個6歲的兒童在3分鐘內答出81,而有的兒童一個數一個數的相加還出現錯誤。為什么有這種不同的結果呢?隱藏在事實背后的原因是每個人智力發(fā)展水平不同。為此我們得到一個重要的啟示是,在教育過程中,不僅要注意對兒童的知識傳授,更重要的是注重開發(fā)兒童的智力。

一、什么是智力

智力是人的一種心理品質,它具有無法觀察到的特點,關于智力的概念是國內外長期爭論的問題,至今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認識。在我國較為流行的看法認為,智力是各種認識能力的總和。觀察力,它包括有智力的條件--注意力;智力的窗口--觀察;智力的儲存器--記憶力;智力的翅膀--想象力;智力的中樞--思維力;智力的轉換器--創(chuàng)造力;早期兒童還需要發(fā)展口頭語言表達能力,它是智力的基礎。由于智力是一個人許多能力的總稱,因此人在某一方面有特殊能力或專長不等于智力,例如有的人記憶特別好,但邏輯思維差;有的人語言表達能力好,但想象力、實踐能力差,這只能說某人在某一方面發(fā)展不錯,不等于智力好。只有智力的各個方面都得到發(fā)展,才能稱得上智力發(fā)展好。前蘇聯(lián)的心理學家加里培林認為,智力活動的形成過程一般有五個階段:

第一,了解當前活動階段。如聽老師講解或演示獲得一般的表象和初步理解。

第二,運用各種實物來完成活動的階段。如用小石子或小棍計算活動。

第三、有外部語言參加的,依靠表象(頭腦中的形象),來完成活動的階段。在這一階段,兒童能離開實物,而依靠外部語言對頭腦里留下的表象進行分析、綜合。如老師問,1+1=?,兒童頭腦中會出現1個蘋果加1個蘋果等于2個蘋果的口算。

第四,只靠內語言(不出聲的語言)在腦子里完成活動的階段。

第五,智力活動過程,簡約化。多進行某一智力活動以后,這一智力活動的階段逐步簡約化,以高速度進行,則智力活動的能力便初步形成。3-6歲兒童智力一般可以發(fā)展到第三階段,發(fā)展突出的可能達到第四階段。

二、為什么要開發(fā)兒童的智力

(一)智力是掌握知識的必要條件

沒有一定的智力就難以掌握較多的知識,具體講沒有注意力、觀察力、兒童就無法認識事物,掌握知識;沒有記憶力,知識就無法鞏固、保存;沒有思維力,就無法對事物有深刻地認識,掌握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沒有想象力,就無法創(chuàng)新。所以說,智力不發(fā)展,就無法掌握更多的知識。

(二)開發(fā)智力產現代生產和科學技術發(fā)展的需要

在人類社會發(fā)展中,生產力愈發(fā)展、科學在生產中的地位愈重要,對勞動者具有的科學知識,文化素質要求就更高。教育是未來的事業(yè),為未來的社會準備人才。未來的社會是一種開放型、進行型、動態(tài)型、網絡型、高效型的社會。需要的勞動者,不只是體力型,知識型的人才,而且是智能型(具有較強的敏感性、選擇力、綜合力、創(chuàng)造力)的一代新人,故教育應重視發(fā)展兒童的智力。在當今市場經濟競爭激烈的時代中(實際上是科技競爭,人才競爭,智力競爭),誰最早最多地擁有高智能人才,誰就在這場競爭中獲勝。因此,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yǎng)人才的教育事業(yè)放在了突出的戰(zhàn)略地位。加強兒童智力開發(fā),早出人才,出高智能人才,是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緊迫任務。在現代生活中,沒有高智能的人是無法跟上時代發(fā)展的。

(三)開發(fā)智力對幼兒有特殊的作用

從智慧器官大腦的成熟來看,新生嬰兒大腦重有400克左右,3歲時,腦重量已達1080克,4-5歲則增加到1350克,已基本接近成人1400克的重量。有人說,0-5歲有天壤之別,5歲到成人只二步之差,5歲前后是兒童智力發(fā)展的最佳時期。由此可見,對兒童進行早期教育,對于開發(fā)智力促進成才具有特殊的作用

三、如何開發(fā)兒童的智力

(一)豐富知識,開拓眼界

智育包括發(fā)展智力,掌握知識技能兩方面。單純灌輸知識,機械地背,容易抑制學生智力的發(fā)展,如果不從掌握知識技能和活動來發(fā)展力,搞什么單純的智力訓練,也只能是一種訓練的游戲,沒絲毫的價值。因此,要發(fā)展智力,必須正確處理智力與知識的關系。是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形成和發(fā)展的。離開了掌握知識的過程,智力就成為無源之水、無草之木。例如,狼孩,因沒有掌握人類知識的過程,所以不具備人的智力,他有狼一樣的生活能力,卻不具備人的思維能力。又例如一對雙生子,出生后不久,一個生活在密林中,一個生活在大城市。他們長至四歲左右時,林區(qū)的孩子來到城市,此時對他們進行智力測驗,結果林區(qū)的孩子身體強壯而智力差,因為林區(qū)的孩子接受文化科學知識少。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智力能否順利發(fā)展,還要看給兒童傳授知識是否全面,方法是否得當。

分階段訓練幼兒動手操作能力


如何分階段訓練小嬰兒動手能力

手是人類認識事物的器官,是使用工具和制造工具的主題。左右手動作的發(fā)展可以刺激左右腦的均衡發(fā)展,對孩子的智力發(fā)展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剛出生的嬰兒

每個正常孩子出生時雙手都是緊捏著的,我們通過撫觸按摩孩子的手心和手背,給予孩子雙手感知的刺激;

1個月末開始訓練孩子的抓握動作,有時將小玩具塞進他的手里,有意識讓孩子練習抓握,促進孩子雙手張開。

2-3個月的嬰兒

我們通過不同質地的物品刺激孩子的雙手和皮膚,進行感知覺的刺激。

經過訓練后,孩子在2-3個月雙手開始有意識張開,我們就不斷地遞給孩子玩具,讓孩子去練習抓握。

剛一開始孩子的動作是不準確的,往往不能隨他所愿,隨著逐漸發(fā)育和不斷的訓練,孩子很快就學會了主動去抓固定的玩具或不斷移動的玩具,雙手的5個手指也能張開了,動作的準確性大大提高。這與孩子的手眼腦逐漸協(xié)調有關。

但是這時候孩子是用雙手一起去拿一件東西,如果想讓孩子去拿另一件玩具,他就會立刻將手中已有的玩具扔下,再去拿另一個玩具。

5個月以后的嬰兒

當孩子滿5個月后,可以開始訓練孩子單手拿玩具和雙手交換玩具。例如,當右手拿著玩具,我們同時再給他一個玩具,交給她將右手的玩具換到左手,騰空右手去拿這一個玩具。孩子雖然將玩具換到左手,但是他拿到另一玩具時,他往往就會將放在左手的玩具丟掉了。

這時孩子只能抓握大的東西,手的其他動作發(fā)育還需要我們不斷地訓練。

這個階段可以買一些合適的兒童玩具,父母陪著孩子一起玩以此來訓練孩子手的其他動作。讓孩子手眼動作更加協(xié)調,手指的功能得到進一步的分化,學會如控制手指的動作。

經過訓練,孩子會逐漸掌握手的各種動作,精細動作會發(fā)育得更好,為以后孩子的雙手掌握更高級,復雜的動作打好基礎。

智力低下兒童的8個表現


智力低下有哪些癥狀表現

一些細心的家長發(fā)現,自己家的孩子跟其他孩子有點不一樣,理解能力差,表情不自然,學習困難,還經常會做一些奇怪的動作,感覺有點像弱智,因此想了解下弱智的癥狀表現,那么弱智到底有哪些癥狀表現呢?

成都西南兒童醫(yī)院弱智診療專家羅榮峰指出:弱智是指孩子的智力發(fā)育水平低于同齡正常兒童,一般IQ低于70即懷疑為弱智。家長可根據以下8大弱智兒童典型癥狀,初步判斷孩子是不是具有弱智傾向。

弱智兒童早期8大表現:

1、運動及神經發(fā)育落后,如生后1~3個月內異常安靜,少哭或多動,4個月對母親無反應;6個月尚不會笑;1歲尚不能坐;2歲尚不能走路和說話。

2、常有癡笑、張口、伸舌、流涎、磨牙、噘手指等無意識的表情、動作,或尖叫、哭鬧。

3、雙眼無神,不能有意識的視物和隨物轉移視力,注意力不集中、不持久。

4、對周圍事物反應能力差,情緒不隨外界條件改變而變化。

5、語言明顯落后于同齡兒而又無視聽障礙,或智差同時伴有視聽障礙。

6、運動障礙,俯臥抬頭、坐、站、走等動作的起始年齡都比正常同齡兒要晚。尤其走路更明顯,往往要到2—3歲或3—4歲才會自己走,而且走不穩(wěn)。

7、學習困難或學習成績差(常見于年齡較大的輕度弱智患者)。

8、并發(fā)癲癇:弱智與癲癇關系密切,20%的癲癇患者有弱智,在弱智患者中,20%~ 50%有癲癇。

當然,不同年齡的孩子所具備的行為能力也有所差異,這些表現只能作為一種參考,根據孩子的年齡、病史和具體表現,是否是弱智可到國家專業(yè)醫(yī)院檢查。

嬰幼兒智力發(fā)展的重要時期


導讀:如果父母能掌握時機,理解和滿足孩子的要求,并采取相應措施激發(fā)他的智商發(fā)展,那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心理學家發(fā)現,嬰幼兒時期是智力發(fā)展的關鍵時期,一歲內的嬰兒大腦發(fā)育最快,如出生時大腦僅重350~400克,而長到半歲時就增加到700~800克,腦重量翻了一番。在這一段期間內,嬰兒的智力發(fā)展有八次飛躍。

第一次:大約發(fā)生在嬰兒出生后5周左右,各個器官都迅速成熟并開始工作,表現為哭的時候流出眼淚,或者用微笑來表示高興,另外還不時地對周圍發(fā)生的一切進行“觀察”或“聆聽”,并對氣味與動靜做出積極地回應。

第二次:大約發(fā)生在嬰兒出生后的第8周,隨著嬰兒生活環(huán)境的改變,周圍環(huán)繞著不同的會運動的物體,嬰兒會對陌生的事物產生恐懼,不過,只要能經常躺在母親的懷抱里,與母親保持著親密的接觸,則可減輕或消除這種感覺。

第三次:大約發(fā)生在嬰兒出生后的第12周,這時他會有意識地活動自己的肢體,表達自己的情感,懂得了自己可以操縱或控制自己的行為。他會發(fā)出尖叫,格格地笑,并試圖通過和別人交談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第四次:大約出現在嬰兒出生后的第19周,這時嬰兒對雙手的靈活使用使他對物體產生強烈的好奇心,他的眼睛會對掛在搖籃上的搖鈴轉動,會抓住它仔細研究。

第五次:大約出現在嬰兒出生后的第26周,嬰兒逐漸理解了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如按動一下電鈕就能看見畫面或聽到音樂。此時,他最樂于做的游戲就是將東西搬來搬去,或拿出來又放進去,常常弄得周圍亂七八糟,一片狼籍。

第六次:出現在嬰兒出生后的第37周左右,這時他已經開始有了成人的思維模式,理解了事物的同一性,能夠找出不同事物的共通點進行分類。

第七次:嬰兒在第46周做事會知道先干什么后干什么,意識到事情有一定的順序。他開始喜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通過反復做某件事情來加深對順序這一概念的認識與印象。不足之處是他以為這一順序都是固定不變的。

第八次:第55周的嬰兒會發(fā)現事情的先后順序是可以隨著自己的意愿隨意改變得,于是他能夠按照自己的心愿來制定計劃,明確表示自己的要求。

如果父母能掌握時機,理解和滿足孩子的要求,并采取相應措施激發(fā)他的智商發(fā)展,那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別讓兒童房裝修降低兒童智力


英國“全球環(huán)境變化問題”研究小組在總結各國科學家的研究報告、進行了大量調查分析之后,公布了一個令人震驚的結論:環(huán)境污染使人類特別是兒童的智力降低。

據室內環(huán)境專家研究發(fā)現,兒童房室內環(huán)境中的常見污染物質不下幾十種,可分為化學污染(主要污染物質包括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氨等)、微生物污染(如蟲螨、細菌、微生物)、放射性污染(氡)、重金屬污染(鉛、汞)、電磁輻射污染、噪音污染、光污染以及可吸入顆粒物污染。

有兒童房間中,容易引起室內空氣污染的根源有:建筑施工中使用防凍劑釋放的氨氣、室內裝修、兒童家具釋放到室內空氣中的有毒有害氣體,如甲醛、苯、TVOC;油漆、內墻涂料中的重金屬元素,如鉛、汞、鎘、鉻;室內裝修使用的天然石材,造成的氡氣污染;兒童玩具造成的污染,毛絨玩具中的塵螨污染、木制玩具上油漆的鉛污染、塑料玩具的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等;家中飼養(yǎng)寵物貓、狗等,兒童愿意與它們玩耍,容易造成細菌、真菌、病菌等生物污染。另外,在幼兒園和學校中,由于兒童過于密集,每個兒童占有空間過小,容易使污染加重。

根據國家相關標準規(guī)定,兒童房中的室內環(huán)境指標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二氧化碳:小于0。1%。二氧化碳是判斷室內空氣的綜合性間接指標,如濃度增高,可使兒童感到惡心、頭疼等不適;

●一氧化碳:小于5mg/m3。一氧化碳是室內空氣中最為常見的有毒氣體,容易損傷兒童的神經組胞,對兒童成長極為有害;

●細菌:總數小于10個/m3。兒童正處于生長發(fā)育階段,免疫力比較低,要做好房間的殺菌和消毒;

●室內空氣溫度:兒童的體溫調節(jié)能力差,夏季應控制在28攝氏度以下,冬季室內溫度應在18攝氏度以上。但要注意空調對兒童身體的影響,合理使用;

●相對濕度:應保證在40%-65%之間。濕度過低,容易造成兒遺的呼吸道損害;過高則不利于汗液蒸發(fā),使兒童身體不適;

相關推薦

  • 兒童體能訓練的練習方法 兒童體能訓練的重要性及簡單的練習方法 體能是人機體的基本運動能力,包括三個方面:一身體形態(tài),二身體機能,三身體素質。正確的體能訓練不僅能夠塑造兒童、少年的良好形態(tài)同時增強身體素質,提高機體的工作能力,...
    2020-12-14 閱讀全文
  • 智力訓練是早教最關注的內容 剛剛完成的《大城市社區(qū)0至3歲嬰幼兒教養(yǎng)現狀調查》提出,必須從0歲起就開始關注嬰幼兒的成長和教養(yǎng),并將早期教養(yǎng)與科學育兒水平列為一個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之一。 帶養(yǎng)人文化偏低 從上海的情況來看,超過...
    2021-04-14 閱讀全文
  • 優(yōu)生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智力 在性交過程中,大約有3億精子可能會進入陰道。 但是只有一個精子可能穿過重重障礙,使卵子受精,最終制造出一個胚胎。卵子經過大約15厘米長的、狹窄的輸卵管向子宮游動,它周圍的營養(yǎng)細胞像一串串美麗的光環(huán)圍繞...
    2022-02-15 閱讀全文
  • 如何開發(fā)兒童智力 在兒童學習的過程中,我們常常發(fā)現在同樣的情況下,兒童對知識掌握的速度、深度、廣度和舉一反三的能力截然不同。如在一次智力測驗中,測驗員出1、2、3、4、5、6、7、8、9、8、7、6、5、4、3、2、1...
    2022-02-19 閱讀全文
  • 分階段訓練幼兒動手操作能力 如何分階段訓練小嬰兒動手能力 手是人類認識事物的器官,是使用工具和制造工具的主題。左右手動作的發(fā)展可以刺激左右腦的均衡發(fā)展,對孩子的智力發(fā)展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剛出生的嬰兒 每個正常孩子出生時雙手都...
    2022-01-26 閱讀全文

兒童體能訓練的重要性及簡單的練習方法 體能是人機體的基本運動能力,包括三個方面:一身體形態(tài),二身體機能,三身體素質。正確的體能訓練不僅能夠塑造兒童、少年的良好形態(tài)同時增強身體素質,提高機體的工作能力,...

2020-12-14 閱讀全文

剛剛完成的《大城市社區(qū)0至3歲嬰幼兒教養(yǎng)現狀調查》提出,必須從0歲起就開始關注嬰幼兒的成長和教養(yǎng),并將早期教養(yǎng)與科學育兒水平列為一個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之一。 帶養(yǎng)人文化偏低 從上海的情況來看,超過...

2021-04-14 閱讀全文

在性交過程中,大約有3億精子可能會進入陰道。 但是只有一個精子可能穿過重重障礙,使卵子受精,最終制造出一個胚胎。卵子經過大約15厘米長的、狹窄的輸卵管向子宮游動,它周圍的營養(yǎng)細胞像一串串美麗的光環(huán)圍繞...

2022-02-15 閱讀全文

在兒童學習的過程中,我們常常發(fā)現在同樣的情況下,兒童對知識掌握的速度、深度、廣度和舉一反三的能力截然不同。如在一次智力測驗中,測驗員出1、2、3、4、5、6、7、8、9、8、7、6、5、4、3、2、1...

2022-02-19 閱讀全文

如何分階段訓練小嬰兒動手能力 手是人類認識事物的器官,是使用工具和制造工具的主題。左右手動作的發(fā)展可以刺激左右腦的均衡發(fā)展,對孩子的智力發(fā)展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剛出生的嬰兒 每個正常孩子出生時雙手都...

2022-01-26 閱讀全文